香薷既能发汗解表,又能祛暑化湿,故在暑天因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是一味常用的药品。该品虽能祛暑,但性温辛散,多适用于阴暑病症,前人说:「夏用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故在临床用于祛暑解表时必须具备怕冷及无汗的症候。如属暑湿兼有热象的,可配黄连同用。至于暑热引起的大汗、大热、烦渴等症,就不是该品的适应范围了。
冷服中药名方香薷饮可治空调病
在夏天,如果躲在空调房里的人们出现鼻塞、打喷嚏、头昏、耳鸣、乏力等症状,很可能是患上了“空调病”。在中医看来,这是因为人们先受暑湿之邪侵袭,又感受寒邪,导致暑湿被寒邪遏制,而出现的夏日感冒。出现这种情况,中医常用名方“香薷 (rú)饮”治疗。 香薷饮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 香薷 、白扁豆、厚朴三味中药组成,故又称为“三物香薷饮”。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杨锡燕主任医师介绍,此方主药香薷既能外散暑邪而解表,又能内化暑湿而和中,前人称“夏月之用香薷,犹冬月之用麻黄”,就可见香薷为夏日解表化湿之要药。厚朴能除湿邪而通行滞气,白扁豆可健脾和中,消暑化湿,三药合用能散寒解表、化湿和中。 杨锡燕介绍,用香薷饮治外感病,一般取香薷10克,白扁豆、厚朴各5克,三味药需提前浸泡10—20分钟,煎药时水量最好别少于500毫升,火宜大,时间要短,即武火急煎。服药时,每次药汁量应在200毫升以上,且一定要冷服,能防止服药后出现呕吐。服药后要透汗,其特点是服药后患者从头到脚,特别是手足心微微有汗。
亚健康状态
夏季炎热,暑湿较重,出汗过多,复因贪凉淋雨,或夜卧当风,或恣食生冷,阳气多伤,极易出现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情绪低落、胸闷心悸、疲乏无力、腰背酸痛、易感外邪。常用香薷饮加葛根、太子参、荷叶、香附、白蔻仁、佩兰。大便不爽加大黄、槟榔;咽干口燥加麦冬、石斛;失眠耳鸣加合欢皮、女贞子。 另外,本方尚用于解酒,原方加葛根、土茯苓、当归;又可治疗暑热伤肺之鼻衄(排除器质性病变),本方加黄芩、竹叶、栀子、连翘、芦根;也可用于治疗低钾症,合用鸡苏散(滑石、甘草、薄荷),有较好效果。 但千万记住,暑热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及心烦口渴者,忌用香薷饮。当用清暑益气汤、人参白虎汤,以泻火益元。
加味新加香薷饮治疗小儿夏季病毒性感冒
小儿夏季感冒是儿科门诊常见病,大多为病毒性感染,西医目前尚无特效药。笔者在二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坚持用中医古方“新加香薷饮”加生石膏治疗,取得满意疗效。1 诊断标准:根据《中医儿科学》诊断要求制定:(1)夏季受凉,食冷饮病史;(2)发热、无汗或汗出不解,口干喜饮,或兼见鼻塞,流涕,咳嗽,身重困倦,腹泻,食欲不振,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数或指纹紫滞;(3)血象检查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大多偏高。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予加味新加 香薷 饮口服。基础方: 香薷3g,银花9g,连翘9g,扁豆花9g,厚朴花6g,大青叶9g,生石膏20g(先煎)。鼻塞流涕加防风、荆芥;咳嗽加杏仁、炙前胡;腹泻加煨葛根、防风;食欲不振苔白腻加藿香、砂仁(后下)。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用2天,停用其他药物。体温超过39℃肌注复方氨林巴比妥(0.1ml/每月龄)或口服对乙酰氨基酚(10mg/kg/次).
自拟方香薷天竺黄饮治湿疹 王业龙 安徽省岳西县王业龙中医诊所
湿疹是一种变态性疾病,临床比较多见。中医学文献中虽无湿疹之名,但对有些疾病的记载与湿疹相符合,如“奶癣”、“旋耳疮”、“绣球风”、“四弯风”等。其发生多与体质因素有关。或饮食失节,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或素患他病,如肾炎、肝炎、溃疡病、习惯性便秘,日久耗伤阴血,或在此基础上过食荤腥发物;或因接触剌激物(动物、植物、化学原料等过敏物质);或外感风寒而诱发。本病根据年龄分为成人湿疹与婴儿湿疹,根椐病程则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一般急性者根椐湿与热的偏盛分治,或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或健脾利湿佐以清热。亚急性者治以清热凉血,健脾利湿。慢性湿疹者治以健脾利湿,养血润肤。但治疗效果往往不是很理想。笔者自拟香薷天竺黄饮治疗急性、亚急性、慢性湿疹偏热型收效甚捷。方剂组成香茹12克,天竺黄10克,蝉蜕10克,杭白菊10克,防风8克,黄芪15克,银花15克,丹皮12克,玄参12克,水牛角15克,石决明10克,陈皮6克。功能宣发透郁,凉血解毒,熄风止痒。加减发于上部者,加桑叶、野菊花、银花;发于中部者加龙胆草、黄芩;发于下部者加车前草、泽泻;伴有青筋暴露者加泽兰、赤芍、川牛膝;瘙痒甚者加白鲜皮、地肤子;红热甚者,重用生地、赤芍、丹皮。病案举例储成宗,男,45岁。2005年6月2日初诊。患湿疹4年,逢冬季消退,至春季辄发。每发不能外出劳动,痛苦非常。内服药物或用药外洗患处效果均不佳。诊见面部及两手前臂、大腿部满布鲜红色红斑、丘疹,但无水泡,水肿明显,瘙痒甚剧,灼热感明显,兼有口渴,便干,舌质淡,苔薄白,脉缓。证属脾失健运,湿热内蕴,外感风湿热。治以清透湿热,凉血解毒,熄风止痒,益气御风。处方:香薷12克,天竺黄、蝉蜕、杭白菊、丹皮各10克,防风8克,生地20克,黄芪、银花、玄参各15克,水牛角丝20克,石决明10克,陈皮7克。7剂,水煎服。服药3剂,疹消痒平。服7剂基本痊愈。后以上方稍有出入续服5剂,顽症治愈。按:风寒或风热闭郁玄府,汗液闭蒙,故聚郁为毒,发疹发痒。香薷 为透汗祛郁之第一要药。张山雷云:“香薷气味清冽,质又轻扬,上之能开泄腠理,宣肺气,达皮毛,以解在表之寒;下之能通达三焦,疏膀胱,利小便,以导在里之水。”(《本草正义》)天竺黄凉痰开窍,得香薷之达,无络不通,涤痰而疏络,蝉蜕、杭菊、熄风止痒,兼透风热;生地、玄参、丹皮、水牛角凉血解毒;石决明平肝潜阳熄风;防风屏风御风;陈皮和胃制生地、玄参之腻。值得一提的是香薷、天竺黄二味, 香薷 透汗祛郁毒,外开汗孔而逐寇;天竺黄涤痰而疏络,内疏万络而揖盗,为治疮的对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