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国内记者在云南盈江县那邦镇境内看到的情景。2012年12月30日,因为缅甸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发生武装冲突,有3发炮弹落入跟缅甸接壤的云南省盈江县境内,造成一栋民房轻微受损,幸运的是,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对那邦镇的居民而言,近在咫尺的缅甸境内传来的枪声、炮声已经习以为常,并且在街头巷尾都会流传缅甸克钦邦那边的各种故事,那么缅甸政府军为何与克钦独立军发生冲突,克钦独立军又是一支怎样的武装,多数人却不甚了了。
缅甸克钦邦是个美丽的地方,有山有水有玉石。而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地方,现在的空气中却飘荡着硝烟,悬浮着战云。2013年1月3日,缅甸国防部承认对克钦独立军发动空袭。分析人士称,此轮军事行动,将很有可能打消西方对缅甸民主进程的期待。
据统计,缅甸共有135个民族。数十年来,不断有缅甸少数民族自立的武装与政府军作战,企图寻求独立,克钦独立军便是其中的一支。
回想起数月前,2012年的一天,《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从缅甸克钦邦首府密支那出发,赶往克钦邦北部的一水电站项目工地。越野车在崇山峻岭间慢速行进,好几个小时仍未到目的地。两山夹水,长长上百里,这是大自然的造化。
走到一处,本报记者看到两山之间,大河深水之上,有一座相连的铁索桥。司机告诉记者,我们走的桥这边是政府控制的,而桥那边的对岸则是克钦族武装控制的。当时看起来,双方都相安无事。眼下,那里却成了战场。
缅甸边民越境进入中国避难
克钦邦战事近日不断升温升级,已经引起缅内外的高度关注。缅甸官方日前发表新闻公报承认,政府军为了打通被克钦独立军封锁的密支那-八莫的国道,对克钦独立军一些据点进行打击,包括动用重型武器和武装直升机,占领了771高地。缅甸总统府同时还发表公告宣称,政府仍然愿意与克钦独立军进行和谈。
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之间最新一轮武装冲突始于2011年6月。最初冲突的直接导火线是克钦独立军要求政府军从缅北边境地区的太平江电站附近新占领区撤退,而政府军则要求克钦独立军从太平江电站附近地区的原有据点撤走,以便保证中国公司投资的太平江电站安全运行。
但是,双方互不让步,坚持各自立场,最终还是爆发了武装冲突,太平江电站亦停运至今。
在过去1年零6个月里,据有关方面的数据,双方冲突交火2000多次,造成了人员财产重大损失,大约有10万多克钦族人流离失所,其中有边民不时越境进入中国,临时逃避战火。
有观察家认为,现在已到了作出正确选择的时候了。是战,是和,必选一,久拖均不利,但这取决于双方决策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决断。
缅甸资深媒体人评论说,政府军与克钦独立军之间的武装冲突不太可能升级为它们之间的全面战争,对于现政府而言,如果冲突失控,势必让人们质疑政府的民族和解政策,影响政府与其他少数民族武装的和谈进程。更为严重的是,克钦族与缅甸政府乃至于缅族之间的矛盾和仇恨将会大大加深。
1月4日,缅甸24个政党联合表明立场,要求停止内战。执政的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副主席、人民院议员吴泰乌在接受缅甸媒体采访时表示,在1月9日召开的联邦议会人民院和民族院新会期里,将讨论缅甸民众普遍关注的国内和平问题。
打打停停双方谈判11轮未果
克钦独立军与政府军的矛盾由来已久。观察家们认为,令双方进退维谷的深层次原因,并非太平江电站,而是前军政府后期产生的关于武装改编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成立于1961年2月5日的克钦独立军是数十股少数民族武装(简称“民地武”)之一,也是比较强大的力量之一。
1948年缅甸脱离英联邦独立后,克钦族借机要求独立。1962年2月5日,缅军中一支以早丹等三兄弟为首的少数民族军来到缅北克钦地区,宣布成立“克钦独立军”,并且成立了独立的“克钦政府组织”和“克钦政党”。
随着前军政府1988年执政后开始推行民族和解政策,1989年3月,缅甸国内最大的反政府武装“缅共人民军”瓦解,克钦独立军在武器等方面断了重要来源,形势对克钦军不利。于是独立军决定与中央政府进行停战谈判。
随着民族和解政策的推进,克钦独立军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也基本上放弃了追求克钦邦独立的政治路线和军事路线,而事实上改为执行寻求克钦邦高度自治的基本路线。1994年2月24日,缅甸前军政府与克钦独立军达成停火协议,缅中央政府承认其为克钦邦第二特区(辖拉扎、迈扎央等地区),辖区位于克钦邦东北部,与中国云南及印度的阿萨姆邦接壤,控制区面积约287平方公里,下设12个县,人口约20万。
2008年5月,旨在使军政府向民选政府过渡的宪法框架——《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在全民公决中获得通过之后,前军政府加速民地武问题解决的步伐,要求民地武按照新宪法对各自武装进行改编(改编成中央统一领导的边防军)。力量较弱的民地武很快接受了中央政府的主张,但是力量较强的民地武则坚持自己立场,讨价还价以图争取更多利益,在改编问题上与中央政府分歧严重。因而,前军政府没有能够在向民选政府移交权力之前完成对民地武的改编任务。克钦独立军属于没有与中央政府达成武装改编协议的民地武之一。
现政府2011年3月执政之后,仍然高举民族和解大旗,坚持与民地武继续举行和谈。在11股民地武中,已有10股与中央政府达成停火协议,正在创造条件,准备进入政治谈判阶段。然而,只有克钦独立军与中央政府没有能够达成新的停火协议。尽管双方进行了11轮和谈,可以说是打中谈,谈中打,但由于没有互信基础,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和解是结束克钦战事的唯一出路
军事专家分析,仅从军事上看,政府军力量大大强于克钦独立军力量,如果采取全面攻势的话,克钦独立军无论如何是难以抗衡的。然而,政府军要消灭克钦独立军的全部力量也是绝不可能的。克钦独立军假如化整为零、开展游击战的话,凭借地利人和,那么就会对政府军极其不利。如果事态恶化下去,不仅仅是缅甸克钦邦不安全,而且缅甸其他地方也会不得安宁。
“克钦族人是击不垮的!”一位克钦独立军的士兵曾对媒体说,“你退一步,我们也会退一步;你进一步,我们虽会撤退,但是不会妥协!”在这名士兵看来,克钦独立军是克钦邦土地的扞卫者。有缅甸学者这样评论:选择战争,就是选择灾难,选择黑夜;选择和谈,就是选择和平,选择光明。
缅甸自1948年取得国家独立以来,一直存在着多股民地武问题,克钦独立军就是数十股民地武之一。这些民地武虽然有不同的诉求,历史长短不一,力量大小不同,但相同的,则是都割据在缅甸边境地区,曾长期与中央政府对抗,成为缅甸历届政府的棘手问题。
从缅甸吴努政府到奈温政府,对待民地武问题,缅甸中央政府的基本政策是打击消灭。然而,政府军一直消灭不了这些民地武,同样民地武对中央政府也一直构不成重大威胁。政府军能够有效地把各民地武的生存空间压缩在边境地区,压缩在崇山峻岭之中。到了1988年,前军政府开始执政,便开始改变对待民地武的基本政策,放弃武力消灭,改为和谈解决问题,坚持奉行民族和解政策。应该说,前军政府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多数民地武与中央政府达成停火协议,并在自己的控制地区实行临时自治。缅甸才出现了大约20年的相对和平局面。
缅甸分析人士认为,持续五六十年的缅甸内战状态已经证明,政府靠军事手段解决不了民地武,更解决不了民族问题,继续坚持“和谈和解是缅甸克钦邦战事的唯一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