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汤 芍药汤
皮9g
上4味,以水1400ml,煮取400ml,去滓,温服200ml。不
效,再服余200ml。
(功效)清热燥湿,凉肝解毒。
(主治)
主证:下利,便脓血,里急后重,少腹急迫,肛门灼热,小
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副证:发热,口渴,或苔灰黄,脉沉弦数。
.(临证加减)
1.加减白头翁汤治疗菌痢:方用白头翁15g,苦参12g,黄
柏12g,马齿苋30g,地榆12g。其主证为发热,腹痛,里急后
重,大便次数增多等。文中指出苦参代替黄连,佐以马齿苋、地
榆等。[科技资料汇编,兰州:1973:1]
2.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用白头翁汤煎剂内服或灌肠,或
加苦参子(去壳包服),或单以白头翁汤口服并灌肠,疗效均较
满意。[浙江中医杂志,1960,(6):269]
3.白头翁汤加味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银花、
紫花地丁各30g,秦皮、黄柏各12g,黄连lOg,大黄6g。便常
规以脓细胞为主重用三黄,加地锦草、丹皮;以红细胞为主生大
黄易熟大黄,加地榆炭。每日工剂,水煎200ml,保留灌肠。急
性期每日2次,3日后改每日工次,5日为1个疗程。[上海中医药
杂志,1995,(12):18]
4.白头翁汤合理中汤治疗慢性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
翁60g,秦皮、黄柏各12g,黄连、潞党参、干姜、白术、炙甘
草各lOg。怕冷不明显,干姜减半;腹胀加木香;腹痛加白芍;
下坠加枳壳。每日工剂,水煎,取液lOOml,分3次温服。10日
为工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治疗1---3个疗程。咽医论
坛,1994,(5):18]
5.中药治疗阿米巴痢疾:基本方为白头翁、黄芩、黄连、
鸦胆子、厚朴、藿香。恶寒高热者,加葛根、银花;下痢赤多
者,加生地榆;恶心呕吐者,加半夏;腹痛甚者,加白芍。认为
方中白头翁、鸦胆子为治疗本病的主药,配藿香能减轻鸦胆子的
副作用。[湖北中医杂志,1993,f2,;24]
6.张伯臾老中医治疗慢性肠炎的经验:慢性肠炎的主要表
现为腹泻,腹痛,腹胀,肠鸣,甚则粪便会有黏液、脓血及不消
化的食物等。他按中医辨证施治,其中湿热蕴结型,均以白头翁
汤为基本方治之。热重于湿,加金银花、赤芍、红藤、败酱草、
蚂蚁草等;湿重于热加苍术、厚朴、薏苡仁、车前子等;夹食滞
加槟榔、枳实、山楂、神曲等。[中医杂志,1980,c6,:11]
7.白头翁汤加味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苦
参各30g,黄连、黄柏、秦皮、地肤子、当归各20g。血便或便
潜血阳性加地榆.每日1剂,水煎100"--,150ml,40℃左右,保
留灌肠12小时,每晚1次。7日为工个疗程,疗程间隔3日,
用l一2个疗程。[内蒙古中医药,1996,c15,,《l,:21]
8.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急性发作期慢性结肠炎;药用白头翁、
黄芪各30g,秦皮、炮姜炭、黄连、木香、黄柏各6g,丹皮、大
黄炭、当归、生薏苡仁各10g,虎杖、山楂炭、银花炭各15g,
每日工剂,水煎服。缓解期治疗组用芪参香延丸(黄芪、党参、
香附、延胡索、白术、木香、桃仁、当归、鸡内金、焦山楂等,
共为细末,水泛为丸)6g。[新中医,1996,fl,,20]
9.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慢性结肠炎:基本方为白头翁30g,黄
柏、黄连各15g,秦皮20g。出血者加云南白药1/2支;溃疡者加
锡类散1/2支。每日工剂,水煎取150ml,药温38~42~C,患者排
空大便,左侧卧位,臀部抬高,工4号导尿管涂石蜡油后插入肛门
15~-20cm,将药液缓缓注入或用吊瓶滴入.16日为工个疗程,疗
程间隔1周,治疗工一3个疗程。[河南中医,1995,c3,:147]
10.中医治疗急性坏死性肠炎:症见发热、腹痛、腹泻或里
急后重,大便夹血、黏液,苔黄腻,脉濡数。方用白头翁汤加车前
子、枳壳、木香,均取得较好疗效。[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tz,:31]
11.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基本方用白头翁30g,黄
连lOg,黄柏lgg,秦皮15g。产后恶露不净加贯众炭、益母草;
气虚多汗加炙黄芪、党参;体温在39℃以上加金银花、蒲公英;
少腹疼痛加香附、橘核;盆腔包块加穿山甲、赤芍;盆腔积液加
生薏苡仁、瞿麦;食欲不振加陈皮、茯苓、砂仁;大便干加大黄。
每日l剂,水煎服。治疗10~20日。IN南中医,1994,cs,;1563
12.白头翁汤加味治疗急性泌尿系感染:药用白头翁、车前
子、瞿麦各10g,黄柏、黄连、秦皮、木通、篇蓄各15g。水煎
服,每日1剂。发热甚加菊花、蒲公英;尿道热涩加竹叶、琥珀;
便秘加大黄;尿检红细胞较多加大蓟、小蓟、白茅根;尿检脓细
胞、白细胞较多加鱼腥草、败酱草。[黑龙江中医药,1986,《6,:10]
13.中西医两法治疗蚕豆病:用白头翁合剂(白头翁、车前
草、凤尾草)制成煎剂或注射剂,经内服或注射,部分患者配合
输血。治疗蚕豆病全部治愈出院。[新医学,1972,c”。33]
14.本方加甘草、阿胶。治产后血虚,患热痢下重,下痢脓
血,腹痛里急者,名白头翁甘草阿胶汤。[金匮要略]
15.本方加白芍、黄芩、鲜贯众、鲜茉莉花。治赤痢,名加
味白头翁汤。[通俗伤寒论]
16.本方去黄连、黄柏,加生山药、生地榆、杭芍、旱三
七、鸦胆子、甘草。治热痢下重腹痛,对脾虚不耐苦寒者尤为适
合,名变通白头翁汤。
吴茱萸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吴茱萸9g 人参9g 生姜18g
大枣工2枚
上4味,以水1400ml,煮取400ml,去滓,温服140ml,每
日3次。
(功效)暖肝温胃,降逆止呕。
(主治)
主证:干呕,吐涎沫,头痛,尤以巅顶冷痛多见,舌苔白
滑,脉沉弦。
副证:手足厥冷,烦躁,或下利。
(临证加减]
1.吴茱萸汤的临床应用:凡症见阳明食谷欲呕;少阴吐利,
厥逆,烦躁;厥阴干呕,吐涎,头痛;舌不红,无热象者,无论
何证均可用本方治疗。根据上述证治要点,对急性肠胃炎、慢性
胃溃疡、心脏病、高血压、肝炎、妊娠恶阻和胃癌等疾病过程
中,出现上述证候者,投以吴茱萸汤,往往呕吐即止,胃纳渐
增,脾土渐健,而使运化调和。据云,虽不能根除其病,但在缓
解症状上疗效颇为显著。[哈尔滨中医,1962,c1,:65,上海中医药杂志,
1964,(10):243
2.吴茱萸汤加减治疗目赤:症见目赤肿痛,泪多,不畏阳
光,脉弦细.基本方为吴茱萸18g,生姜30g,党参30g,大枣4
枚。恶寒者加炮附子;手足麻痹或四肢懈怠加桂枝;心悸不寐或
血虚加当归、茯苓;呕多加半夏;腹胀满加砂仁、厚朴;腹痛口
苦加白芍。[广东中医,1985,6]
3。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用吴茱萸汤治疗神经性呕吐
多例均获良效。并体会到加半夏助吴茱萸降逆,加茯苓健脾,往
往能提高本方疗效。同时指出本方治疗神经性呕吐具有以下特点
者效果较佳。检查无器质性病变,也非其他病引起呕吐,且无热
象,呕吐前无恶心,没有不适和痛苦,吐出一口一口少量胃内容
物,淡而无味,不酸不臭;患者喜温恶寒,舌淡苔白,脉沉迟。
[新中医,1978,(1):31]
4.吴茱萸白术散治疗婴儿腹泻:取吴茱萸、白术各等份,
研成粉末贮瓶备用。用时取1"---2g,以填平脐部为度,外加敷料
胶布固定,2日1换,一般治疗1—2次,菌痢禁用本法。[陕西中
医,1990,(8):364"]
5.加味吴茱萸汤治疗化疗之消化道毒性反应:均为肿瘤患
者。以自身对照方法观察,顺铂500mg/d静滴,第工周期,常。
规止吐药物用胃复安30mg,维生素B6 300mg静滴,氯丙嗪
12.5mg肌注,用3日。第2周期用药同上,并用吴茱萸、干姜
各6g,党参15g,茯苓、白术各12g,半夏10g,大枣5枚.每
日工剂水煎服。[山西中医,1994,c1,:20]
6.吴茱萸临床新用:从内用和外用两个方面介绍了吴茱萸
的临床应用。
(1)内用
①神经性嗳气;吴茱萸可温中降逆,疗“干呕,吐涎沫”,
故治疗神经性嗳气。用吴茱萸和三七相伍焙干研末每次6g,每
日3次,用淡盐水煎汤,慢慢服之,5天一个疗程。以取吴茱萸
温中焦而散寒,达到降逆而止呕。
②治疗头痛、胁痛、腹痛;吴茱萸可温肝胃而止痛,其头痛
的部位多在巅顶或痛连两胁,而没有表证者.用吴茱萸,主要利
用其温肝开郁,暖胃化滞,善解肝经之寒郁,故有行气止痛之
功。用于治疗胁痛、疝气痛而偏寒者,或以干呕、吐涎沫为主的
神经性头痛有效。
③治疗排尿性晕厥:排尿性晕厥系发作于排尿过程中或排尿
末时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为主的一种疾病,属于中医厥证。
“厥者,逆也.”《本草衍义》称吴茱萸下气最速。故用吴茱萸6g
单味煎服,调理气机,使阴阳顺接,厥证自愈。
④治疗重症失眠症:吴茱萸用于以夜不能眠,伴有头痛、干
呕、头顶有凉风感,手足寒、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或细涩为
最佳。
⑤治疗脑动脉硬化伴高血压病:现代研究,吴茱萸能扩张脑
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具有双相调节作用。故对于脑动脉硬化及
高血压病人以表现肝胃虚寒或肝脾阴寒者疗效最佳。
⑥治疗泄泻:用吴茱萸20g单味煎剂治疗泄泻,效果俱佳。
因吴茱萸有温胃散寒,疏肝燥脾,暖肾止痛之功,“吴茱萸能暖
膀胱,水道既清,大肠自固,他药虽热不能分清浊。”故非虚寒
性泄泻不可用之。
⑦治疗崩中、不孕;妇女因冲任虚寒,致崩漏而表现月经过
多,胞宫清冷,难以受孕。用吴茱萸为主的温经汤能温经摄血,
治疗虚寒性血崩,又有暖胞宫使之受孕,在每次经期初见时开始
服用,每日1剂,服至经期结束.每月的经期服药为一疗程,连
用3—4个疗程,易收效。
(2)外用
①治疗癫痫:本品生用,研细加冰片少许,取生面粉适量,
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涂于穴位上覆盖纱布块,隔日工次,穴位选
用神阙穴、涌泉穴。
②治疗高血压病:用吴茱萸60g研末,用米醋、鸡蛋调糊,
每晚睡前贴敷双侧涌泉穴,次晨取下,每晚复行.或用吴茱萸粉
贴敷神阙穴,均能达到降压作用。取其引气下行,盖气降火亦
降,火降气降,与肾相交,阴阳得以平和,血压自降。
③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吴茱萸具有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之
功,采用吴茱萸60g研末,用酒、醋各半调或糊状,外敷于中
极、会阴二穴,用胶布固定,每日工次,另配吴茱萸单味煎剂咽
服,效果满意。临床体会,吴茱萸具有改善循环、抗缺氧、解
聚、纤溶作用,是治疗前列腺炎的良药。
④治疗阳痿、早泄:用吴茱萸研末外敷神阙穴,治疗阳痿、
早泄,取得疗效。治阳痿,用吴茱萸、白胡椒等份为末,取适
量,用唾液调成糊状每晚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取之。7—10天
为一疗程。治早泄,用吴茱萸、五倍子等份为末,取适量用醋调
成糊状,睡前敷于神阙穴,晨起去掉,每日1次,7一l。天为一
疗程。
⑤治疗口疮、阴囊湿疹:治疗小儿口疮,用吴茱萸lOg配以
清半夏,研末用蛋清调成糊状外敷于足心,男左女右,用纱布包
好,睡前外敷,晨起取下。治疗阴囊湿疹,用吴茱萸30g,配以
乌贼骨20g,雄黄6g共为细末备用,渗出液多者撒干粉,无渗
出液者用蓖麻油调之每日3次,上药后用纱布包好。治疗期间禁
食鱼腥、辛辣食物。
⑥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用吴茱萸lOg研末,淡盐水调成糊
状,敷于脐部,12小时更换工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
⑦治疗儿科各种疾病:用吴茱萸能上病下治引火下行,能使
邪热去,气血降。故用吴茱萸粉2g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双侧涌泉
穴,晚贴晨取。可治小儿咽炎、多发性麦粒肿;贴敷于脐部可治
疗小儿泄泻。[河北中医,1996,《2,:32]
7.本方去大枣,加前胡、枳实、鳖甲、桔梗、焦槟榔,治
寒饮咳,慢性支气管炎等;若将方中前胡换为柴胡,则又治“肝
寒犯胃”之胃脘痛,呕吐酸冷水,溃疡病及慢性胃炎等,名延年
半夏汤。[千金方]
8。本方加附子,治寒疝腰痛,牵引睾丸,尺脉沉迟,名吴
茱萸加附子汤。[医方集解]
9.治心痛。即本方,名人参汤。陆济总录]
烧裈散
(方组]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上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
愈矣。妇人病,取男子挥烧服。
(功效}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主治)阴阳易为病,其人身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
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
(临证加减)
1.独参汤调烧挥散治伤寒病未平静复犯房室,命在须臾。
2。阴阳易
例1:张路玉治冯茂之,夏月阴阳易,而腰痛少腹急,烦躁
谵妄,舌色青紫而中有黄苔肿裂,虽渴欲饮水,而舌却不甚干,
心下按之硬痛,暖而矢气,此挟宿食也。所以虑者,六脉虚大,
而两尺则弦,按之皆无根耳。遂以逍遥汤加大黄1剂,下黑秽甚
多。下后诸症悉除,但少腹微冷作痛,又于烧裈散工剂,煎五苓
散送下而安。[古今医案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例2:己巳邻人王友生以贩京货为业,续一婢,患伤寒,热
八九日,予为治之,得汗而愈。未数日生自病,身热头重不欲
举,眼生花,召予视之。予曰是必伤寒初愈妇人交接得之,即令
阴头上必肿,少腹绞痛,然是阴阳易也。生曰,前患者婢子,竟
谓已安,遂与之交,翌日得此疾,良苦。予曰,失所治,必吐舌
数寸而死。予作豭鼠粪,烧挥散等,以利其毒气,旬日安。[伤寒
九十论.上海:大东书局,19s7~
例3:侯国华病伤寒四五日,身微斑,渴欲饮,诊之,沉弦
欲绝,厥阴脉也,服温药数日不已,又以姜附等药,觉阴微回,
脉生。因渴私饮水一杯,脉复退,又见头不举,目不开,问之则
犯阳易,若只与烧挥散,则察而不济矣,遂更用烧挥散工大剂,
调烧裈散连进2剂,出大汗,两昼夜而愈。[续名医类氟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57-]
3。阴阳易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阴阳易在临床上是否可以
见到,用烧挥散有无疗效,曾为此请教过一些名老中医。山西省
中医研究所已故李翰卿先生作了肯定的答复。他说,从后汉至
今,尽管历代医家对此证此方都有所争议,但均没有全盘否定,
而是一直在研究探讨。根据自己有限的临床所见,也确有其病,
用烧裈散也确有疗效。李老先生以六七个典型病例说明阴阳易为
病,临床表现有三个特点:一是头抬不起来,即“头重不欲举”,
这是很突出的一个表现;二是“少腹拘急”抽搐且牵引阴中拘
挛;三是全身乏力,倦怠少气。治用烧杆散而每每取效。李老的
经验之谈,很值得重视。后世有人把阴阳易分为寒热两类。有上
述证候者为热型,用竹茹、花粉、白薇送服烧挥散;有阳衰、肢
凉,精神不振者为寒型,用四逆送服烧挥散。这些具体用法,亦
资临床参:考。[伤寒论诠解。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4。烧裈散治疗新感劳复病人3例:本组病例,年龄在28----34
岁之间,2男1女。病起于新感初愈,强行房事后。其症见面色苍
白,汗出多,肢体酸楚,少腹拘急,头昏项软,眼内生花等。专
用烧裈散一方治疗,病情缓解。[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3,cl,:36]
牡蛎泽泻散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牡蛎 泽泻 蜀漆 葶苈子 商陆
根 海藻瓜蒌根各等份
共为细末,日1一3次,每次5~--10g,白开水冲服。
(功效)排水消肿,软坚散结。
(主治]大病瘥后,腰以下有水气,按之凹陷,二便不利,
脉沉有力。
(临证加减)
1.坠水少腹
某男,脉如涩,凡阳气动则遗,右胁汩汩有声,坠水少腹,
可知肿胀非阳道不利,是阴道实,水谷之湿热不化也。议用牡蛎
泽泻散:牡蛎、泽泻、花粉、川桂枝、茯苓、紫厚朴,午服而
愈。[临证指南医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下肢水肿
朱某,女,53岁.患脾虚下泄缠绵月余,未经好转,后经
服用健脾利水固摄之剂,20余剂下利始愈。愈后不到两周,下
肢逐渐发生水肿,下肢两踝部按之有很深指凹痕,之后腹部亦
肿,脘满气短,小便不畅。脉象沉伏有力,舌苔滑腻,据脉按证
系脾不运化水邪停留.前医曾用健脾利水之剂无效,因而与牡蛎
泽泻散,用补气健脾消腹胀之剂送服。处方:生黄芪15g,炒白
术19g,厚朴6g,大腹皮lOg,茯苓15g,生山药15g,木香6g,
生薏苡仁15g,送服牡蛎泽泻散10g。连服3日小便逐渐增多,
下肢水肿似见松皱,腹满减轻,食欲好转。后黄芪加至30g,连
服20剂肿消病愈。[伤寒论临床实验录.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更多阅读
扶正消瘤汤 乳腺癌用赫赛汀复发吗
抗癌汤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草根12g,青黛9g,红藤24g,丝瓜络21g,沉香3g。制法:制成煎剂。功用:用于食管癌、脑瘤、肝癌、肺癌、胃癌、乳腺癌及宫颈
许叔微论证桂枝汤中芍药当用赤芍 许叔微
许叔微论桂枝汤中芍药当用赤芍桂枝汤中一味芍药,我一直用的是白芍,读了《许叔微医案集按》中辨桂枝汤用芍药证,才知道原来仲圣在伤寒论中已经有分辨赤白芍的文字,只是自己读书不认真,没有领悟。现摘录文字如下:辩桂枝汤用芍药证:马亨道,
桂枝汤方 桂枝汤配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桂枝汤方【方剂组成】桂枝9克,芍药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大枣(擘)4枚,甘草 生姜 大枣桂枝 芍药【用法】水煎温服。服已须臾,食热稀粥一碗,以助药力,同时盖以棉被令一时许,遍身漐漐
:乌头汤
方名:乌头汤□ 方源: 《金匮要略》□ 药物组成:麻黄三两 芍药三两 黄芪三两 甘草炙,三两 川乌 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乌头,五枚□ 功用:温阳散寒,逐湿通痹,止痛
黄芪桂枝五物汤 黄芪桂枝五物的禁忌
黄芪桂枝五物汤 方剂来源 汉.《金匮要略》。 组成与用法 黄芪9克 桂枝9克 芍药9克 生姜18克 大枣10枚 水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温阳行痹。主治血痹,肌肤麻木不仁,脉微而涩紧。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漏肩风,坐骨神经痛,末梢神经炎,颈椎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