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籽料成因之我见 和田玉籽料

和田籽料成因之我见 和田玉籽料

注:此文是根据新疆阿克苏一代玉王——葛其夫(玉名大胡子)先生提供的一些独到见解后,深得启发而成。
“金显富贵、玉保平安”“乱世藏金、盛世藏宝”。和田玉,伴随着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走到了今天,因其特有的温润和魅力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起伏;玉文化,在中华老百姓的心中根深蒂固,很多美玉伴随主人在历史的尘埃中若隐若现、扑朔迷离……


因为玉的美好,人们喜欢把美好的事物都用玉来形容,而且经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动人,如:人们把美好的婚姻叫“金玉良缘”;把英雄对心仪的女孩的疼爱叫“怜香惜玉”;把女性细白的手指叫“纤纤玉指”;把女性的挺拔身姿叫“婷婷玉立”;把深闺中的娇小姐叫“金枝玉叶”……除“香消玉殒”外所有一切都如此美好。玉已经成了美好的代名词,而和田玉是玉之上品,因其独有的润泽、高贵的品质、微言的大器、非凡的气度被人们所执爱、珍藏,也许我们并不难找到有如此多的人如此地热爱和追捧和田玉的理由了。当我们手中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块精美、温润的和田玉时,我们一定会想到一块几亿万年前的和田玉,是一种什么样的缘份,让我与玉之间变得如此亲近、亲切,这岂不是亿万年等一回吗?也许,手中的这块和田玉曾在荒凉中度过了几亿万年的时光,吸食了日月光华,才变得如此晶莹剔透;也许,几千年前,有一位痴情君子曾经拥有过这块和田玉;也许,几百前年有一位美丽的女子因为不懂玉而错过了拥有的机会;也许,这块平凡的和田玉曾见证过一段美好的姻缘……一块经历了亿万年岁月洗礼的和田玉,如今就在我手中,难道这不是缘分吗?难道不觉得珍贵吗?


因为美好,所以珍贵;因为珍贵,所以研究。我们看到许多关于和田籽料形成的书籍或网络原创,千篇一律,和田籽料都昆仑山上的山料在地质变化中流入古河床经过亿万年河水的冲洗而成。巍巍昆仑,乃万山之祖,“玉出昆仑”无可非议,而且和田籽料后期,经过了水的冲刷洗礼,也非常正确,笔者唯一不认同的是籽料全由山料形成,理由有如下几点:

一是从石包玉来分析——
石包玉,只有和田籽料中才有,玉友都很熟悉,表层全是石头,但里面是玉,往往石包玉里面的玉,都很油润,以青白玉为多,很少羊脂白玉。如果和田籽料是山料形成,山料崩塌进入河床,经过水洗和沁色,形状由棱角分明到越来越圆润,经过亿万年的冲刷、撞击,留下了玉的精华——籽料,那为什么反过来还在外面留上一层石皮呢?“精华”还在包在石皮的里面呢?我们从切开的石包玉来分析,除个别地方串僵外,外层石皮的厚度大体均匀,“皮”与“肉”之间有一个混僵的过度层,很象是在一块完整、圆润的玉外面均匀地包了一层石头皮。玉比石头坚硬、润泽、光滑,比石头耐磨,如果是这样,多年的河水冲刷中,石头是保护不了里面的玉的,依此道理,形成“玉包石”倒存可能,但我们从没有见过外层全是玉,里面是石头的籽料,这就验证了“和田玉,君子玉,表里如一”的说法。

二是从僵石玉来分析——

带石僵的玉,叫僵石玉,肯定是和田籽料,此类籽料一部分是玉,一部分是石头,与石包玉不同的是,我们能从外观上看到玉,而且往往半节是石僵、半节为玉,我们常说伴骨的肉香,伴石的玉润。大自然就如此神奇,本是一块混浊的玉,因为一部分做出了牺牲,成了石僵,玉的部分非常润泽,而且带白僵的玉,玉质也非常白,一看到这样的玉,我们可以毫不考虑地断定这是籽料。而我们仔细看看玉与石僵的形状,带玉的一半,往往非常圆润,而且在水滴形的顶端,而带僵的一半,往往棱角分明,非常粗糙,而且在水滴形的底端,根据水冲洗的摩擦原理,应该是质量和密度、润度相对较差的石质部位才会被水先磨平、磨圆,润度、密度与硬度相对较大的玉质部位被水后磨平,而我们见到的僵石玉刚好相反,玉面坚韧圆润、石面粗糙多裂。

三是从籽料的外形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籽料中,水滴形、瓜子形的最多,还有牌形的、疙瘩形的也不在少数,但很少见到圆柱形的,也从没有见过圆球形、椭圆形的籽料。如果单从水冲洗的原理来分析,籽料的每个面在河床中被水冲刷的机率是相等的,应该是圆球形的籽料最多才对。我们见到的鹅卵石中,球形、椭圆形、圆牌形的石头最多,很少有水滴形和瓜子形的

四是从籽料的外皮形成来分析——
我们见到的和田籽料,有很多种颜色,因为色彩丰富,为和田籽料更添了艺术价值和内在品味。和田地区的土壤中含有丰富的铁原素,一块籽料,长期与四氧化三铁接触,慢慢形成沁色,生成黑皮,与三氧化二铁接触,生成红皮,有与铜元素接触的,形成了非常珍贵而稀有的绿皮,还有含锰元素的,就形成难得一见的桃花玉,也叫紫罗兰。因为各种成分的差异,成形了各种不同的皮色,对于沁皮料的形成,符合山料变籽料的逻辑。但是石皮呢?有很多籽料上面,往往留下了一点石僵皮,这种皮,尽管皮色是二上,我们都能认定这是籽料。如果是山料崩塌进入河床,形成了籽料,玉上皮色可以解释,那为什么玉会变成石头呢?玉的稳定性和坚韧程度比石头要好,而且玉的主要成份是透闪石,主要元素为碳,而石头的主要元素是钙和硅,从常理中理解,碳元素就是核反应也法转变成钙和硅的。所以山料进入河床后,再怎么神秘变化,也很难变成石、更难沾染上石皮。当然,我们区分籽料与磨光山料,除了皮色,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籽料有天然的、不规则的气蚀痕迹,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毛气孔。这种天然籽料的气孔,是长期在河床中与其他石头撞击及河水冲洗形成的,平时我们也能在鹅卵石上看到这样的痕迹,鹅卵石的密度差一些,形成的气孔粗糙一些,籽料密度越好,毛气孔越细,但不可能没有毛气孔。另外多说一句的是,也有别有用心的人用高压沙子**水冲刷山料一段时间后,在玉的表面也能形成较为规则的气孔,把山料快速变成“籽料”,卖个高价钱,原理一样,如同做假皮,但是假的始终是假的,由于形成的时间长短不一样,人的手法与力量注定无法胜过自然雕琢,人工打刷出来的气孔边缘不很规整,留下的痕迹都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感觉,而和田籽料的气孔呈大小不规则状态分布在玉石表面,可以仔细区分开来。

说了四点理由,认为籽料并非全是山料形成,当然也无法否定有些无皮、无僵、料形很圆的籽料是山料形成。到现在,肯定很多玉友都想知道,那些特点鲜明的籽料是怎么回事,到底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会让这么多人如此执迷和追捧呢?我认为,籽料,同样是大自然的杰作,是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后留给人们的巨大恩赐。籽料因为经历了火的考验、水的洗礼、石的撞击、人的盘玩,尽管与山料成份一样,但籽料穿越漫漫时空后变得比山料润泽,一块籽料永远具有唯一性,“独籽、独料,真皮、真籽”的籽料原石更具永恒性和收藏价值,也留给了人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此时应该知道玉店的原石一般不打折的原因了。

下面来谈谈大多籽料是火山爆发中一次成形的理由:

一是从籽料外形来分析——
我们现在见到的籽料,以水滴形占多数,这就符合岩浆在火山喷发后自由落体的原理,为什么越小的籽料越好,因为籽料越小越圆润,籽料越小,意味着在火山喷发时喷得越高、越远,可能在下落过程中就冷却变硬,所以水滴的“锥”态保持得很好。但从大一点的籽料外形来看,虽然也是水滴形,但总会有一个面要圆润饱满一些,如同乌龟的背部,另一个面要相对平整一些,如同乌龟的腹部,这是含透闪石成份的高温熔岩下落过程没有来得及冷却凝固,落到了地面,就如一个糍巴重重地掉地上,所以着地面是要平一些,而朝天面相对圆一些、鼓一些,这是籽料的又一大特征,因为很多有关籽料真假辨别方法的文章中没有说到这一点,有些人造籽料的制造者们往往过于追求完美或是在滚料时图个方便,而忽略了这一特点。还有些牌形籽料,因为熔岩下落过程温度较高,几乎呈液态,一落地,就被摔成薄薄的牌形籽料,这种籽料很多,很合适佩戴,比较贴近人体,这种料形最佳。还有个别的疙瘩形籽料,因为岩浆着地后,地面不平,所以出现了不同规则的料形。但我们从没有见过长条形、圆球形的籽料,因为岩浆自由落体到最后要与地面撞击,无法成形。

二是再从石包玉及僵石玉来分析——
活动在地下的熔岩中,有岩石的成分,有透闪石的成分,当火山喷发时,相同成分的元素,优先汇聚到了一起,而且透闪石与岩石的熔点有差别,岩浆在下落过程中,透闪石先凝固,而岩石紧接着就凝固了,刚好岩石把透闪石包裹住了,就形成了神秘的石包玉,从外面看不到里面是什么,因为自然的杰作,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赌石的机会。其实,因为石包玉形成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所以真正的石包玉并不太多,我们赌十次至少输九次,就是成功的那次一般都是青白玉或青玉,有时还有很多杂质和墨点,极少见到羊脂玉,通常说的羊脂玉很少有皮,这也验证了“好玉不留皮”的说法。还有,我们所说的僵石玉,也同样是这样形成的,在同一滴岩浆中,含透闪的成分凝固到了一块、含岩石的成分凝固到了另一块,或因岩石没有足够多,或是岩浆自由落体时受力不一样,所以形成了一半是僵、一半是玉的僵石玉,这种玉非常多,我们经常可以见到,只是僵多僵少的问题。在后来河床中的运动过程,和大家以前所认同的没有什么两样了,把一些棱角分明的地方打磨掉,有些还没有来得及磨砺得很光滑就被有缘人拾起,有些僵石玉在地下埋藏多年,石僵上面又沁上了颜色,所以呈现出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多姿多彩的和田玉,让原本十分珍贵的和田玉更添了艺术元素。我们通常所说的山流水,是山料流入河床形成的,应该正确,但所有籽料并非全是山流水形成,正因为大多籽料多了高温的砺炼,多了在火山口那瞬间的喷发,多了水的洗礼和与土的深层接触及玉与石之间的碰击,籽料才有了那种大自然赋予的光泽和油润,加之和田籽料数量有限及不可再生,显得更为珍贵和难得。

三是从籽料的源头分析——
如果大家认可以上观点,我们再来追寻玉的源头。籽料,大家都知道产自两条河,白色籽料,产自玉龙喀什河,也叫白玉河,青玉、墨玉产自喀拉喀什河,也叫墨玉河。我们通常所说的这两条河,严格意义上来讲,是这两条河流域,这两条河的古河床上,也可以挖到籽料,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老坑料”。当然最好的玉,是现在的河床上找到的,而且是这两条河中下游的。我们很多玉友到过这两条玉河,领略到了和田玉的“疯狂”,其实,在这两条河的源头,确实有两个死火山口,是否还有更多的火山口,需更多的兴趣爱好者们做具体研究和考证。也许,美丽的和田玉,就是从这里喷薄而出后奔腾直下,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和田籽玉。所以,和田籽料就是熔岩在瞬间喷发后定格的永恒,玉质结构呈纤维交织状,造就了和田玉的坚韧,这是与俄罗斯籽料、中国及世界任何一个地域的玉石所不同的,和田籽料才会有如此独特的价值和艺术魅力,才铸就了今天所流行的“人养玉、玉养人”有关和田玉的传奇。国玉——和田玉当之无愧,看上去柔情似水,把玩时温润万分,动器时固若金刚。

总之,籽料,是不可再生的;是亿万年来因为偶然的偶然才形成这么独一无二的一块!而且,近几年来,伴随着人工过量开采,在河床中很难找到和田玉了,就连河的两岸也被2万多台挖土机“疯狂”地翻了几遍、掘地几十米,玉龙喀什河、喀拉喀什河到处都是“疯狂”的和田玉造就的“满目疮痍”……其实在河床两边挖下去30米就是黄土层了,没玉了,所以和田籽玉的产量真是非常有限。另外,由于玉龙喀什河上游修建了乌拉瓦提水电站,白籽料从上游下来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了。这也是为何在新出的、为数不多的籽料中,羊脂白玉几乎微乎其微的一个重要原因。

鄙人认为,羊脂玉很快就会成为一种传说,除了在大收藏家和一些达官贵人手中,市场上是很难见到了,就是偶尔一块也是天价,油润的青白籽玉将会成为下一轮炒作的热点。经常说和田玉是“疯子买、疯子卖,还有疯子在等待”,因为和田玉绝无仅有,又受中国几千年玉文化的影响,还会有很多正在等待的“疯子”参与进来,我想美丽、纯正、温润、独具艺术魅力的和田籽玉在疯狂过后,将是新一轮疯狂的到来……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114.html

更多阅读

汉代和田玉小玉璧图 汉代和田玉器如何鉴定

汉代和田玉小玉璧(图)在古代,璧是一种重要玉器,使用年代之长、品种之多是其他玉器不能相比的。璧有以下几种用途:一为礼器,二为佩玉,三为礼仪馈赠品,四为葬玉。玉璧的纹饰随着时代不同而有变化。商代璧多饰弦纹。春秋战国至汉代,玉璧为

浅谈和田玉的且末料 和田玉且末料挂件价格

玉友经常问什么起有些东西是不是且末料的,现在整理手头上的一点资料给大家看看。我们所谓的且末料是行内的一种叫法,写这个名词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知道在新疆的各个具体地区会出现什么样的料质,这个地区所产料质的特点。其实在看到具体

和田玉籽料“皮色”的真伪识别!图 和田玉籽料 优选工美

目前古玩旧货市场上,偶尔可以碰见和田玉籽料。上品和田白玉籽料价格不匪,和田玉假籽料也是常见的,初期涉足收藏领域的爱好者,就是真假难辨。(和田青玉籽料,皮色很好,产于和田玉龙喀什河)先说明几个问题。一是好的和田玉不用做假!不管是和田白

和田玉雕件精品50幅图文赏析 图文并茂鉴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雕件精品白玉辈辈封侯把件作品选用优质俄罗斯白玉雕琢,料白皮黑质细。造型雕琢一童子伏于地上,双手执一只硕大的如意,童子虎头圆脑,乖巧喜人,原料的黑皮俏色为童子的发髻及一只伏于童子背上的小猴,小猴灵动机警,观赏性极佳。和田玉籽

和田玉真那么贵? 翡翠贵还是和田玉贵

地摊上的籽料,10元一颗任挑,多购还有折扣;出自名家的把件,“起步价”就站上了百万大关。 在不少人心目中,和田玉属于奢侈品,堪与珠宝之类相提并论,加上“有玉方立国”、“家有玉曰宝”,以及“黄金有价玉无价”之说,很多人因此认为,和田玉的价

声明:《和田籽料成因之我见 和田玉籽料》为网友龙殿霸者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