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讲解《楞严经》 慧律法师楞严经文字版

青青师兄给了我一份厚厚的碟片,是慧律法师讲解的《楞严经》,超精彩!绝对幽默轻松自在!

后来发现网上就能看到,所谓有缘,福德因缘具足才得闻啊--!

慧律法师说,只要听过楞严经,就一定成佛做祖!

http://www.fodizi.com/fofa/list/6.htm

慧律法师讲楞严经专集——破妄识无处(七处征心)(十一)

慧律法师《大佛顶2009-02-16 12:57:38阅读439评论2字号:订阅

诸位翻开《讲义》93页,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三称)
93页,中间,[寅四所执七处咸非(分七)]
也就是阿难所执着的七个地方都不对,不是真心。
[卯初执心在身内]
[二 执心在身外]
[三 执心潜眼根]
[四 执心分明暗]
[五 执心则随有]
[六 执心在中间]
[七执心乃无着]
执心乃无着,就是执着说心乃无着,一般没有证悟的,都会说:我无所着!这个不是证量,打破无明的那个无所住,而是意识心随口说说而已,不是证量讲出来的话。事实上,他们对平常心的认识度,还是限于意识型态而已,不是真正的了悟佛的平常心。
[(卯初分二)]
[辰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
[今初]底下,经文:
[阿难白佛言:世尊!一切世间,十种异生,同将识心,居在身内;纵观如来,青莲华眼,亦在佛面。]
这一段的意思是:阿难对佛这么说,说:世尊!一切世间,这不只是说,我阿难这样执着心在身内;一切世间,十种异生,把它归类十类的众生,都会把这个识心认为是在身内。这个阿难现在因为还没有破执,所以就很肯定的说。反过来讲:就算你如来有青莲华眼;青莲华眼就是清净修广,状若青莲,叫做青莲华眼,也在佛面啊!阿难的意思就是说:佛陀!您为什么要问我?连您的眼睛都在您的佛面啊!这么肯定的问佛。
翻过来,94页,[此执心在身内。一闻征诘,]“征诘”就是问答,就是一问,阿难就要答了。[便白佛言:先称呼佛为世尊,]底下就是叙述执着,([下叙执,])到底他是站在哪一个立场?[则引十生同计,]也就是我阿难不必负责任。[(自己不负责任。)]十类的众生都是这样,认为心在身体内。[一切世间,三界内六凡世间也。十种(类也)异生,]就是十类。[于十二类众生中,除去空散销沉之无色,与精神化为土木金石之无想,]在《楞严经》里面,把山河大地认为也是众生的一部分,也就是无想,也就是众生精神化为土木金石的无想,在《楞严经》的思想里面,有一点点不太一样。[此二种无心目之可言。其余十类,业报形体,各各差异,故曰异生。]同将识得心,大家都认为,能认识的这一颗心,叫做识得心,[同将识得心在身内;]大家都一致认为,能认识的这颗心,就是在里面,在身内。就算看如来,[纵观如来青联华眼,亦在佛面。]阿难的意思就是:毋庸置疑了,佛您为什么要这样问呢?[佛之眼目,清净修(长也)广状若青莲,故以称焉。]

[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如是识心,实居身内。]
说:我阿难观此浮根,这个浮根,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肉眼,这个肉眼就是四尘,四尘有颜色、香、还有味道、还有可以接触,就是感受,所构成的,所以叫做浮根四尘。我现在观我们这个肉眼,就是在我们的面上啊!眼睛在我们的脸上,那么,这一颗认识的心,一定在身体内罗,实居身内。所以,这个阿难就用非常坚定的语气,肯定说他的见解是正确的,他的语气就是这样子:实居身内,就表示他很肯定,不只是阿难,十类的众生都是这样子的。

[浮根:即浮尘眼根,]俗称肉眼。[乃色、香、味、触四尘所成,非清净四大,所成之胜义根。]这个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但不是神经系统,它是比神经系统更微细。胜义,也就是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又不是神经系统,比神经系统更微细的。要了解这个胜义根,[胜义非天眼、]或者是佛眼、[圣眼,则不能见故。]也就是因为它太微细了。
[阿难云:我今观此浮根四尘,只在我面,与佛无异;如是识得我心,实居色身之内,与十类众生,亦无有异。]没有什么差别,大家都是,眼睛、这个肉眼在脸上。
[《正脉》云:“只此一计,]就这样执着心在内,心在身内。[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这个桎梏肉身,它的本意是说:系脚的刑具,也就是手铐脚镣;在这里是指束缚的意思,因为一切众生,都执着心在身内,而且这种执着是坚固难破,所以,会为了这个色身忙碌;会为了这个色身贪欲;会为了这个假相的色身瞋恨。因此,思想、观念、欲望,捆集在这个色身,又跟着业力继续去转世投胎。所以,只此一计,一切众生,所以囚系胎狱,桎梏肉身,[乃至三途苦形,自执妄认,受无量苦,展转不能自脱者,皆由此计,以为障之深根也。”]障之深根就是:这个障碍是最大的!一切众生执着,这个色身就是我,认为心就在身体内,因此,拼了老命,要追求五欲六尘;而时间到,必须把他的生命、身体交出来,因为他要面对死亡。而我们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这个色身是假相,你所有的执着,都没有任何的意义;所有的痛苦,来自一颗执着的心;一切的痛苦,来自于无知,正因为我们没有学佛,没有正确的了解,虚妄的心,执着虚妄的境界,产生虚妄的意识型态、观念,而且加上执着,牢不可破,因此,我们的轮回就没有办法停止。所以,佛法刚好跟世间相反,世间认为有我,佛陀说无我;世间认为有可享乐,而佛陀说:所有的乐,都是生灭败坏之相,不实在的东西。因此,我们最严重、最痛苦的,就是执着,妄认为这个色身就是自己。所以,为了这个色身吃;为了这个色身住、行;为了这个色身买名牌,什么都为了这个色身,而这个色身却不听话!为什么?它会老啊;它会病、它会死,你作不了主的!我们一切的痛苦,来自于无知,就是这样子,就是没有智慧。这个没有智慧,诸位!是很可怕的,我们说:知识是力量;智慧是更大的力量,世间人没有钱很痛苦;但是,佛陀认为:没有智慧更可怕!
举一个例子来讲,一千五百年前,南美洲有一个种族,他们认为现在的太阳是第五个太阳,以前的太阳是方形的;这个太阳是方形的,已经消失了四个太阳,这个太阳是第五个。所以,他们就认为这个太阳。。。他们每天都认为太阳随时随地会消失,因为他们没有天文学的观念,完全没有!因此,他们那个祭司;也就是类似巫师,祭祀的巫师,就认为:我们要取得太阳神的喜悦,必须用人体的心脏,人类的心脏来祭祀!结果就。。。时间一到,就把那个心脏。。。用活活的人,没有打麻醉药的,就活活的人,用一刀,用那个匕首,匕首,是大理石磨成的,不是铁做的,把它刺进心脏,把他整个心脏挖出来,血淋淋的,然后,就是祭拜这个神,他们认为,这样太阳才不会消失。然后,被选上的,就认为很荣耀:我能够让太阳不消失,我的功德很大,为人类牺牲,没什么关系,来吧!就把双手摊开,而且他们是很勇敢来接受这样子的祭典,也就是活生生的把这个心脏挖出来,挖的人是祭司;被挖的人是被称为英雄,总共挖了二万颗的心脏,二万颗!他们每天都生活在世界末日的恐怖的心态当中,他们认为这个太阳就要消失了;如果不继续供养这个太阳神,不继续杀人、用人的这个心脏的热血,是没有办法跟神沟通的!一千五百年前,天文学它并不发达,所以,制造了很多的神话,也牺牲了很多的人!其实,在人类文明没有开化以前,还有陪葬的,像皇帝死了,有爱妃,统统要跟着陪葬,中国也有啊,历史也有啊!对不对?所以,大家就把皇帝的生命照顾好,皇帝在生病的时候,旁边的人,那些婢女就胆战心惊的,为什么?要一并的埋葬下去啊,统统要死啊,一并的埋葬!我们知道这个是很不合理的;也很不理性的;也很野蛮的行为;但是,无奈,就是出生在那一个年代。埃及还有用儿童的!所以,有时候,在这个木乃伊的旁边,发现很多儿童的头骨,完全就是跟这个人陪葬下去!因此,我们今天听起来,觉得这个很震撼、很不可思议、很野蛮;但是在某一个时间跟空间的架构上,他们没有争论的空间,他们没有人权;他们只有传统,只有莫名其妙的勇气,只有无知,那一股荣耀,鼓舞着你迈向死亡,你觉得它很荣耀;而且死得完全不值得,不值得!
因此,智慧就是力量;知识也是一种力量,在没有大悟以前,知识跟智慧打成两段;大悟以后,所有的知识,都变成智慧的工具,它是不二的。因此,我们生长在这个时代,讲文明,我们更进一步的,能够认识到正法,这个是何等的幸运!
底下,[此执心在内,为本计;]意思就是:本计就是:一切的执着为依据。[其余六处,但是因佛一时破夺,]因为佛一直问,所以,阿难答不出来,被逼到墙脚,就随便答。说:[迫成转计耳。]“迫成”就是被佛所逼迫,佛是大觉悟的圣人,他所讲的话是圆融的、是智慧的、是本性流露出来的;而阿难示现为凡夫,不是跳到这个陷阱,就是一定跳到另外一个陷阱。所以,执着了七个地方,怎么讲都不对!所以,迫成转计耳,是不得已转执着他处,叫做迫成转计耳。
[初阿难引十生同计在内竟。]
十类生都执着我们心在身内。

底下,[辰二如来以不见身中为破(分五)]
[巳初擧例辩定二仍存原文 三 即例反难 四就例攻破五正与结破]
95页,经文[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观祇陀林,今何所在?世尊!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今祇陀林,实在堂外。]
说:佛告阿难,长辈对晚辈叫做告;晚辈对长辈叫做白,阿难白佛,佛告阿难,中文的用字很巧妙,也很得体。
说:汝今现坐如来讲堂,你现在坐在如来的讲堂,往外看,观祇陀林,今何所在?就是在哪边呢?
阿难回答说:世尊!此大重阁;因为有好几层,这个叫做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在给孤独园里面。今祇陀林,现在看祇陀林,实在堂外,确实是在这个如来讲堂的外边。
[此段以上文,当机执心在内,乃引十生同计,自以为是,佛不直破其非,且就现前所见能见中,]所见就是境;能见就是心跟眼,好好的问一问。[一一擧问阿难,令其据事直答,]据事直答,事就是现前看到的一切境界。[不知所以。]
[文有三番问答,第一番:自佛告阿难下,至实在堂外,]此例就是举这个例子,[此例定内外之境也;]定就是我们所讲的一个界限,定位在什么地方,我们常常讲:卫星定位,含有就是说:把它界定在某一个讨论的范围。从佛告阿难底下,至实在堂外,这一段,是定内跟外的境界,讲堂内,还有讲堂外。
[第二番:自阿难汝今堂中下,至方瞩林园,此例]是定什么?[定先后之见也;]就是先看到什么?后看到什么?这个“见”就是看到,你到底是先看到什么?
[第三番:自阿难汝瞩下,]这一段,[至得远瞩见,此例定见外之由也。]见外就是看到外边的理由是什么?[佛以能例之法既定,然后依例反难,]依例反难就是:依阿难所知的例子,反过来问难他。这个“难”,反难是指让他词穷,不是指阿难。然后,依阿难所自己知道的例子,反过来问阿难,让阿难自己回答,到最后,阿难词穷。[无从申辩,始知如来说法之巧。]
[佛告阿难,汝今现坐如来讲堂,密例心在身内,应同乎此。]你现在坐如来讲堂,暗示这个例子,就是心就像在身体内一样,应当跟这个例子是相同的。[观祇陀林,今何所在?祇陀太子,所施之树林,分明在堂外,故意施问者,]故意这么问,做这个问答,[佛有深意存焉!]有深层的意义存在。[要阿难自己说定,]“定”就是清楚,这个“定”不是三昧。阿难!你自己要说清楚、讲明白,确定了。[至施破时,无所逃遁。]施破,“破”底下加二个字:妄心。到佛陀破他的妄心的时候,阿难就回答不出来,叫做无所逃遁。
[故阿难乃答世尊云:此大重阁,清净讲堂,在给孤园。层檐重叠,]也就是屋檐,一层一层,总共有七层,一层一层上去。当然,屋檐从上面看下来,好像一层一层重叠。所以,[曰重阁;红尘不到,曰清净;世尊说法之处,标名为讲堂。]
[在给孤园者:园是给孤独长者,布金所买,故以命名。给孤独,是须达多长者之善名,以长者财富无量,乐善好施,生平周给孤(幼而无父)]我们常常讲:孤儿院,孤儿院,孤儿就是没有父母亲。[独(老而无子)之人,]我们常常讲:独居老人,独居老人,在台湾也很多。独,给孤独之人,[故人以给孤独称之。]
[堂在园中,密例身在室中,]暗示的、隐藏的例子,就是如同身在室内。[今祇陀林实在堂外,密例一切诸法,皆在身外,此就所见分内外也。]里面是讲堂内,外边是祇陀林。

[阿难,汝今堂中先何所见?世尊!我在堂中,先见如来;次观大众;如是外望,方瞩林园。]
说:阿难!你现在在这个如来讲堂中,先看到什么呢?
说:世尊!我在如来讲堂中,首先看到的是如来;再接下来才看到大众;如是再往外看,才看到外面都是一片森林,方瞩林园,有定次第的,先后。
:[堂中先何所见,]也是佛陀明知故问,([亦明知故问,])[令其自说。]
:[先见如来,次观大众,]比喻深含隐此这个例,叫做[密例]有很深的含义。例如就像什么?例:就像,就像[心在身内,]心,譬如说:阿难,如果你站在讲堂内,一定会先看到如来。再看到外面的林园。如果你的心是在身内,[应先见心肝脾胃,]这个是指例如像如来一样,阿难你在讲堂内,就一定先看到如来;如果你的心在身体内,就一定会先看到心肝脾胃。接下来,[次见爪生发长,]指甲生长,头发也长了,长长了![筋转脉摇。如是由内及外,方瞩林园,密例心在身中,]“中”就是内。密例心如果在身内,[应最后,方见身外,]“方”就是才见到身体外边。[此就能见分先后也。]此就能看到的东西,分先看到以及后看到,在讲堂,一定先看讲堂内啊!就像我们讲堂外面有树木,一定先看到师父;再来看到外面的树木。是不是?
所以,阿难在讲堂内,就像心;如来就像心肝脾胃、五脏六腑一样。所以,阿难在讲堂,第一个看到的就是如来;再来就是看到林,外面、窗户外面的森林。我们身体,心在身体内,那一定是看到这个心肝脾胃,这心肝脾胃,就是例如佛站在他的前面,阿难比喻就是一般众生执着的心在身内,阿难比喻作心,佛陀就是五脏六腑。

底下,[阿难,汝瞩林园,因何有见?世尊!此大讲堂,户牖开豁,故我在堂,得远瞻见。]
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阿难!你看到了外边的林园,因何有见?是为什么你能够看得到呢?
说:世尊!看得到的原因是:这个大讲堂;“户”就是大门,都开的了;牖,就是连窗户都开,门也开、窗户也开,开豁,“豁”就是通。所以,我在讲堂内,当然可以看得很遥远了,因为有窗户,还有门嘛!
[此定外见,因何而见,亦明知故问也。]阿难[答以门户牕牖开通,故得瞻(视也)见,]所以看得到。“瞻”就是视。[密例六根,窍穴通达,]“窍”就是孔,我们常常讲:七孔流血,窍穴通达,[故得见外。]
[初擧例辩定竟。]举这个例子来论辩,告诉你见,就是先后、内外,先有一个定位,先辩清楚,把它安排清楚,让阿难无所逃遁。
底下接着这一段,[巳二 仍存原文]
:[本科科名,因此段之文,现在流通本皆安置此处,以致上下文,被此段横隔于中,文意不得贯为一气,细究此段之文,是如来告示阿难,佛定总名。因阿难虽求佛定,不知佛定不共之名,乃以平日所闻,三定共名,加一妙字以拣之。]佛一听,[佛闻悉,即示以佛定不共之名,]佛定是首楞严大定。[亦理所固然,应在阿难求示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大众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之下。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所以,这个翻译成三摩地,或者三摩提,才是正翻;我们现在翻译成三昧,那是讹音,后来,大家用习惯了,就讲:三昧,三昧,事实上,三昧这个翻译是错的,正确的音是三摩地,而不是三昧,是后来人对梵音的翻译不是很正确;那也叫习惯了,习惯了就好。所以,附带,大家还是须要了解的,我们平常讲的:三昧,三昧,事实上,这个是讹音,讹音就是错误的音;正确的音是三摩地,或者是三摩提。虽然事小,但是,对一个法师或佛弟子,对梵音和中文的音还是要小心,还是要了解的。[已将此段,移置于前,为使前文,问答相应,本文不致隔碍,今仍存原文于此,以便后贤参考。]所以,[二仍存原文竟。]
诸位翻开80页,圆瑛法师就是把这一段调到80页来,这样知道圆瑛法师的用意了吧!这二段是不是一模一样呢?对!一样!也就是翻译的经文当中,把它横隔在这中间,那么,圆瑛法师觉得不妥,就把它调到前面去,它整段的意思就是这样子。

好,翻回来,97页,[巳三 即例反难]倒数第三行,
[佛告阿难:如汝所言:身在讲堂,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亦有众生,在此堂中,不见如来,见堂外者?阿难答言:世尊!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无有是处。]
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说,佛告诉阿难:就像你所讲的:身体在讲堂内,大门和窗户都是开通的、打开的,所以,你能够看到远方的林园。不晓得有没有一类的众生,难道有一类的众生,是否亦有众生,在这个讲堂内,而没看到如来,却先看到讲堂外边的林和泉呢?阿难答言:世尊!在堂,在讲堂内却看不到如来,却看到外边的林园和泉水,无有是处,这怎么可能呢?
底下,翻过来98页,[此佛告阿难,前五句,是引前文,身在讲堂,]就像心在身内,([例心在身内;])[户牖开豁,远瞩林园,例由五根通达而知外境。中四句故问亦有众生在堂,例心在身内;不见如来,见堂外者,例心在内,竟不知内,]内面,讲堂内。[而独知外也。]心在内,竟不知内,却独知外,有这样的道理吗?[后阿难答言下四句,阿难于能例法知谬,以在堂不见堂中如来,]如来显现在他前面,应当先看到如来啊;你心如果在身内,应当先看到心肝脾胃肾啊![独见堂外林泉,决无此理,故曰无有是处。]既然阿难你这样答:无有是处,佛陀就回答说

[阿难,汝亦如是。]

你就是这样的人。[此一句,如来即例反难。谓汝阿难所计,]“计”就是执着。你阿难所执着的、计着的,[心在身内,竟不知内,而能见外者,亦如众生在堂,不见如来,见堂外者,无以异也。]没什么两样啊!
[三即例反难竟。]
众生在堂,不见如来,就像在座诸位,你今天来听经闻法,看到了师父,说:哎呀!我在讲堂内,没看到师父,先看到外面的树木。有这个道理吗?没有的!是不是?一定先看到师父嘛!阿难在讲堂内,一定先看到如来嘛!如果心在身内,是一定见到身体里面的东西嘛!这个就是佛陀了不起的地方,你自己说,然后,告诉你矛盾的地方,让你无所逃遁。

底下,[巳四 就例攻破]
[汝之心灵,一切明了。若汝现前,所明了心,实在身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颇有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
师父先解释一下,说:心是万物之灵,汝之心灵,你这个心灵,是一切能够明了,因为是有作用啊,一切明了。如果你说:你现前所明了的这一颗心,所能认识外境的这一颗心;而认为这颗心,能认识外境的这一颗心,能推测的、了知的、明了的,确实没有错的,认为实在是在身体内。尔时,那么,那个时候,既然心在身体内;任何时间叫做尔时,那么,你任何时间,先合了知内身,先合,首先是应该先认识你身体内的东西才对啊!因为阿难认为心在身内嘛!所以,你既然把心认为是在身体内,尔时,那个时候,任何的时间,先合了知内身,那么,就应当先知道身体内的东西。颇有众生,难道有一类的众生,先见身中,后观外物呢?难道有众生有这种能力,先看到身体中的五脏六腑,然后观外物,所以知道,心在身内,是见即非。
看底下,[心灵者:心为万物之灵,又心有灵知之用,凡心在之处,一切皆能分明了知也。若汝现前,所以能明了心,]能认识的这一颗心,[实实是在身内者,尔时先合了知内身之腑脏。]五脏六腑了。[颇有:犹言可有,此乃诘难;谓世间可有此一类众生,]有能力[先见身中腑脏,后观外物万象耶?]一般众生怎么看得到内部呢?所以,着心在内是不对的!
好!99页,经文,[纵不能见心、肝、脾、胃,爪生、发长、筋转、脉摇,诚合明了,如何不知;必不内知,云何知外?]
这个文言文字句很简单,但是,就是看不来,师父先简单解释一下:纵不能见心、肝、脾、胃,好!就算你没有能力,没有办法看到内部的,身体内的心、肝、脾、胃;因为有的人认为说:因为离心太近了,看不到心、肝、脾、胃。就像眼睛的睫毛,眼睫毛还有眉毛,因为离眼睛太近了,所以,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眼睫毛,也看不到自己的眉毛。也许有的人会认为:因为身体的里面那一颗心,因为距离太近了,就像眼睛离这个眼睫毛还有眉毛太近了,所以,看不到!
纵然不能看到内部的心、肝、脾、胃,那么,外部的呢?外边的爪,外面应该见得到吧?就是指甲在生长,你也是看不到啊,没有觉察啊!头发在长,头发一天一天的,一天一天的生长,你也没有觉察,你的眼睛也没觉察到啊!筋转。好!再讲到皮肤内的,外部看得到的,是爪生、发长,这是外边都见得到的。好!我们讲皮肤上面这一层,筋在转动,皮肤内的筋在转动;皮肤内的脉在摇动,这你应该明白了吧?诚合明了,这个你应该看得到吧?如何不知,为什么连这个也不知道呢?必不内知,你必定不能内知,你连这个心在身内,都没有办法了解心、肝、脾、胃;连在外边的爪生、发长、筋转、脉摇,本来你应该知道,而你现在根本都不知道。必不内知就是:必定不能了解里面,连里面最近的都看不到;或者不近不远的皮肤,筋脉转动,你都看不到,云何知外?怎么能够知道外边的万象呢?佛陀的意思就是说:连最近的心、肝、脾、胃,(就是佛)都不知,何能知外?怎么能够看到讲堂外的祇陀林?阿难!你在讲堂内,连最近的如来都看不到,怎么能说先看到讲堂外的林泉?是不是?这样讲是不对的!
好!整句师父再重复一遍,因为这个文言文太省略了。说:纵然你没有能力,看到内部的心、肝、脾、胃,那么,外边指爪,指甲生、头发长,这是外面见得到的。好!再说皮肤下的筋在转动;皮肤下的脉在摇动,这你应该明了了吧?为什么你连这个也不知道呢?那么,必定不能内知,你阿难连这个最近;或者不远不近的内外皮肤,统统不知道,云何知外?那怎么能够知道外边呢?
底下说:[此段纵夺兼施。上二句是纵,]“纵”就是先让你一步,纵就是:或许你会认为怎么样,先退一步说,所以叫做纵。[谓心、肝、脾、胃,皆身内之物,应当有见,或因相处太近,]“相处”就是距离,处得太近,心跟这个心、肝、脾、胃、肾太近了![而不能见,]就像眼睛;还自己找个理由,就像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眉毛和睫毛,([如眼不见眉睫,])[其说似乎近情,]“近情”就是近乎人情,这样讲好像说得通。[故纵许不见。纵后便夺,]“夺”就是不允许,暂时佛陀允许你这样讲,后来就绝对夺回来:这观念是错的![故云纵不能见心、肝、脾、胃,而爪之生,发之长,筋之转,脉之摇,皆在内与心稍疎者,]“疎”就是稍微远一点,[汝心诚合明了,如何亦不知耶?]为什么也不知道呢?[此夺也。]
[下二句指谬,必定不能内知,心、肝、脾、胃,又不能内知,爪生、发长、筋转、脉摇,云何反能知外耶?]连里面最近的都看不到,为什么会看到外边呢?
[四就例攻破竟。]

[巳五 正与结破]
[是故应知,汝言觉了能知之心,住在身内,无有是处。]
[是不能知内之故,应当知道,汝言觉了能知之心,是住在身内,不知其内,
断无是处;]绝对不可能![亦如在堂不见如来,能见林泉,岂有是处耶?此一处,乃阿难本计,]依这个根本开出来的叫做本计,一切的执着,都从着内开展出来的。“本”就像树木的根,因为这一切众生,都执着心在身体内。
[下之六处,]是阿难被逼得没办法,[皆属被迫转计。]没有办法,说不出所以然,只好一直找!
[初执心在身内竟。]
所以,我们就感谢阿难了,为什么?如果佛陀这一段一破,阿难忽然大悟,然后,《楞严经》就stop,就停了!还好他老人家,阿难尊者还好听不懂;要听得懂,阿弥陀佛!《楞严经》就结束了,100页,OK!停!所以,因为听不懂,所以就转计,才开始一直找。。。

好!诸位!把这本收起来,翻开《义贯》119页,如果文言文有一点艰涩、困难度,那么,看一下白话也不错;程度好的就当作是复习。
119页,中间经文:[尔时,世尊在大众中,舒金色臂摩阿难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汝今谛听!”阿难顶礼,伏受慈旨。]
“尔时”:就是那个时候。
“舒金色臂”:“舒”,就是张开。“金色臂”,如来三十二大人相之一为“身黄金色,如紫磨金”(在《中阿含经》卷第十一:《三十二相经》第二——《大正藏》卷一,四九三页--四九四页)。所以佛身金色,为佛世尊在大小乘经典中,皆如是金口亲说,并非神话,或今世学者所谓“神格化”。为佛弟子,于佛亲言,应一心谛受,不应依于凡夫六根境界以判圣人境界,而妄生疑、不信。
“三摩提”:又译为三摩地,中国古代又省译为“三昧”,而“三昧”一词虽是简便,却是错误的,实是讹化。三摩地义为等持,“等”为定慧均等,又称为等引或等至,为一切禅定修行最高成就的总名,也就是于一切禅定修习成就的时候,便得三摩地,但由于所修的法门不同,而有种种不同的三摩地(三昧),譬如说念佛三摩地、法华三摩地,般舟三昧、一行三昧、如幻三昧,什么叫做如幻?就观一切法如幻,即得实相。为什么?缘起如幻,部大藏经就是讲这四个字:缘起如幻。再讲更深一层的,也就是这个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的;再讲直接了当的,这个世间没有一种东西、没有一法,世出世法都一样,没有一法值得我们执着,值得我们这样伤心、痛苦、哭泣、烦恼;没有一种东西,值得让你起无明。为什么?本来无一物;这是站在体的角度讲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句是佛陀站在一切法性空、不可得的角度说。站在缘起的角度说:虽然存在,可是,是生灭,刹那生灭,是无常;站在缘起的角度说,缘生即成,缘灭即离,缘生就是无生;缘灭也没有灭,因为本来无生,现在不需要灭。为什么?缘生当体即空,凡所有相,都是虚妄。为什么凡所有相,都是虚妄?因为凡所有相,都是因缘生,因缘生的东西,刹那生就会刹那灭。简单讲:如果你也认识这个世间,万法都是败坏之相,而这个世间,不值得一法让你苦恼、烦恼、执着,简单讲:什么事情都放得下,为什么?缘起如幻嘛!所以,我们要了解佛的用意,如果一个学佛的人,仍然因为这个世间的琐碎的人情世故,而一直在困扰的,他还不能讲修行。譬如说:人家误会你,你一直想要解释给别人听,那么,就是要看时间、空间的因缘,有因缘才解释,没有因缘,你愈解释就愈糟糕;愈抹就愈黑;愈搅就愈痛、愈烦恼、愈困扰!

因此,我们要了解,如幻三昧是什么意思?这一句听得懂,你所有的般若智慧都打开,你就找到了修行的关键,叫做如幻,如幻三摩地,弹指超无学。你体悟了如幻,有什么好处呢?就像你进去黑暗的房间,找到了开关。从小到大,没有人告诉我们:生命是一种假相;生命是一种妄想,所有的幻想,都必须面对残酷的觉醒,你要觉醒,一定要摆脱这些习气,对一个修行人来讲,它是很残忍的;但是,对见性的人来讲,它是很慈悲的。一般人都顺着习气走。所以,所有的梦想,都有黑暗的一面。为什么?世间所有的好,它一定有痛处。譬如说:你欺诳人家的财产,欺骗人家,简单讲:不应该你得到的,超过你本身的背景时空的欲望,多出来的,记得!你的灾难就会到,而且很快!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你自己知道!所以,修行,他是要对自己的良心跟因果负责的,而不是说做表相,让人家看一下看一下:你的内心世界是什么?你动什么念头
所以,这个三昧、三摩地,就是通达了如幻,一切法它就不实在的。而本经中佛所开示的,就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也就是佛定,或者是首楞严大定。
“大佛顶首楞严王”:以此三昧为依于佛顶,力用无上,为诸定之最上者,所以称为王。又此定为依于如来本修密因(也就是如来藏性),如来藏性就是不生不灭的本性,叫做如来藏性,每一个人都具足的。

涅磐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诸位!讲经说法,讲讲几个感应的故事,可以激发人家,没有错;但是,这个是生灭的。讲讲几个因果关系、几个故事,可以激发人的道心,是很好;但是,如果没有把他引入究竟的第一义谛,实相究竟第一义谛,这个人无量亿劫来的法身慧命,没有根深蒂固的种下去,他不了解究竟的实相是什么?究竟的第一义谛是什么?有的功夫到了,今生今世就可以成就,不必等到什么下辈子,今生今世就能证果、就能解脱,因为你有正知、有正见、有正念、有正观、有正确的思惟。因此,我们听经闻法,要听那个究竟义、实相义、究竟一实相义。那怎么看呢?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用现在的语言来讲就是说:你这个色身,一定会变成一堆骨灰,直接了当,单刀直入。简单讲:美女、帅哥,一定会化作灰烬,一个都没有任何例外,叫:一等是学,直需无学,没有任何东西好讨论的,我们这个色身,一定会败坏,所有的追求都会毁灭的,一个都跑不掉!这样就停!休息,歇即是菩提。
但是,当你开始要修行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不是在学佛;你会发现:我在学猴!你在学猴,猴子蹦蹦跳。。。对不对?就是这样子啊!一个世间的爱跟恨,都很难放下的;而佛陀说:你所爱的人,那个对象,其实他不存在的;你所恨的对象,也不存在的;可是,爱恨交织会毁掉一个人。因此,那一首歌就是这样写的了,“背叛”那一首歌就是这样写。所以,如果我们爱到疯狂的时候,会变成一种很严重的后果的,会使人盲目的勇敢、疯狂的勇敢,看起来很勇敢!为什么?就无明在作用啊!为了女朋友,是不是?可以杀人;得罪了他女朋友,叫一堆兄弟打!这个世间就这样子。
今天报导的新闻,昨天一个二十八岁的特种部队的,他才搬来那个公寓,他住在五楼,有一个小姐,年轻的少妇离婚,他看上眼了,情人节要约人家出来吃饭,被人家拒绝!人家也不甩他,他这个年轻人,又有吸毒、安非他命的习惯,吸强力胶的习惯;我也不知道强力胶为什么能吸?强力胶不是在黏壁纸的,为什么强力胶能吸?我就弄不清楚,还是不知道强力胶为什么能吸?到现在我都弄不清楚,Why?真的不知道!他有一天,他在五楼就吸了强力胶;后来,警察发现说是推诿之词,他就从五楼那个窗户、铁窗爬到四楼来,就怎么样?进去,那个少妇,她已经。。。人家有女儿了,然后就把她杀死了,又强奸了二次尸体。然后,用热水把她滚烫,要把她剖尸,截肢一块一块的。后来,发现截肢很麻烦,就把整袋拿去丢掉,现在抓到了!才一念之间,生死一瞬间;解脱、束缚,也在一念之间。
所以,我们真的不敢想像,一个人没有学佛怎么办?没有正确的生命的观念,日子怎么过?后半辈子怎么办?往后的生生世世,无量亿劫的法身慧命怎么办?所以,这个讲经说法,又变成非常非常的重要,给众生一个正确的引导,当你性本来很冲动的时候;当你爱恨交织的时候,你学佛以后,就比较能够踩着煞车,比较踩得住;我不是说全部的佛弟子都有办法,至少他也不敢杀人啊!也许他财色名食睡,会某一种感染力很强;但是,还不至于像这么严重!不幸的事情,不学佛,随时随地,那爆发出来,它都随时随地,什么时候发生,不知道!什么叫无明?不定时炸弹就是无明,随时随地会炸,炸得自己粉身碎骨!我们这个无明,就是这样子,踩到了无明,就是踩到了地雷。所以,当你无明在发挥的时候,记得!你现在踩到地雷了,快炸毁你自己了。无明稍微收敛一下,贪瞋痴、脾气一直发,收敛一下。。。好好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慢慢的慢慢的降伏,最后就停止了!一直爆发的时候,你就是踩到地雷了,那个地雷就是无明的地雷。当你口无遮拦,攻击性很强的时候,你就是踩到地雷,就是无明的地雷一直爆炸!对不对?人家劝他:哎呀!某某居士啊,不要这样!他就说:你不知道啦!这又一颗更大的地雷!这个地雷一直炸。。。把自己的法身慧命炸得粉身碎骨!所以,真正了解佛法的人,是懂得节制的人,克制自己的。

底下,故此三昧之行者,须先悟了本具之性,方得真修。
所以,师父才一直告诉你:见性是很重要的!记得!一边念佛,一边听经闻法,体悟:喔!原来即心就是佛;原来这一句阿弥陀佛,就是我们自己的心,我们自己的心,全部都放得下,烦恼放得下,全部的心,统统集中在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禅净其实它是不二的,不可以分开的。所以,你听经闻法,经教愈强,你的念佛的功夫就愈厉害,因为你烦恼少啊,是不是?烦恼来了:哼!一下就。。。一念之间就OK了!是不是?以前晚上气得都发抖了、睡不着了!对不对?被你老公、被你老婆气得发抖了;现在,哼!好好睡,好好睡,是不是?修行就成功了!
好!《义贯》121页,“具足万行”:因为此“首楞严王”,不但具足一切三昧,乃至具足诸波罗蜜,所以六度所摄之万行,具在其中。
“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一门”,就是此首楞严金刚三昧门。“超出”,为超越出过九法界的二种生死(也就是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所谓分段生死,就是六道众生的生死;变易生死,是二乘以及菩萨,断惑出三界的生死,其实没有生死,只是境界的转变,叫做变易生死。我们将来到极乐世界去,也是这样子的,将来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花开见佛,当我们听闻了阿弥陀佛、诸大菩萨说法,我们增长了我们的般若智慧的时候,莲花的光、香、庄严,会愈来愈大。。。愈来愈强!所以,那个时候方便说,那个叫做生死;但是,事实没有。就像一个人,经历了一番痛苦、挫折以后,他说:重新再生,大死一番,再大活一番!所以,这个变易生死是境界的转变。
“妙庄严路”,为殊妙庄严的修行路,因此中之行人,以首楞严之定慧而自庄严,所以,我们也是这样子,心中有定、有般若智慧。所以,定要从各个角度,要见性、要无诤、要忍辱、要体会空性,如此的这样体会。而慧呢?要听经、要闻法、要诵经、要拜佛、要念佛,求佛加被我们,同时开采自己的本来的般若智慧。因此以首楞严的定慧而自庄严,所以称为庄严;又此三昧,可引导行人,速历六十位修证,速达无上菩提,速获法身,无量庄严,故称此法门为妙庄严路。

义贯
“尔时”(那个时候),“世尊”即“在大众”之“中,舒”张其紫磨“金色”的手“臂”,而“摩阿难顶”,并“告示阿难及诸大众”说“有”一种“三摩提”,是如来所行,“名”为“大佛顶首楞严王”,此三昧即“具足”一切波罗蜜及阿难所问的三观,就是奢摩他、三摩、禅那,三观等“万行,十方如来”以此“一”妙法“门”,其实,这个妙法门,一妙法门就是明心见性的定,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用本来的清净心修行。所以,修学佛道,你抓住了根本,就是找到了解脱之门;找到了解脱之门,是用什么方法呢?但莫污染,别无圣解,也就是万法现前,知道它是妄,不要跟着跑;不要被骗;不要被牵制着走,那么,你就算有功夫!底下,而得直“超”越“出”过九法界二死,达于无上殊“妙庄严”境界之修行“路”。“汝今”应舍虚妄分别之心,而以真心“谛听”谛受。于是“阿难顶礼”而“伏”地听“受”如来“慈”悲大法之妙“旨”。

诠论
在此,如来即正答阿难,佛所行定之名,即非奢摩他、或三摩钵底,亦非禅那,而是大佛顶首楞严三昧,因为阿难所说那三种定,是一般藏教以及通教行人所修。佛之所修,非比寻常,乃一乘圆顿之法。又,此节经文,系依圆瑛法师所言,应置于此处,经文方得顺畅;虽然以前流通本都是放在“七处征心”中,其实是所执七处咸非之中。第一番破“执心在身内”以后。本人觉得圆瑛法师所言甚是,故亦从之,读者请详。那么,第五节 七处征心——这个大标题是方便说;这个大标题应当改为:所执七处咸非,这个才对的。佛只问二次,问阿难:你心在哪里?佛只问二次,没有问七次,征,“征”就是问。所以,阿难找了七个地方,都找不着,所以叫做所执七处咸非,而不是七处征心,佛没有问七次,佛只问了二次,二次而已,阿难转来转去,找了七次,找了七个地方,找不到心。叫做所执七处咸非,所执着的七个地方都不对,这个大标题,应当是这样子才是正确的。

七处破妄(令明真心)经文:[佛告阿难:“汝我同气,情均天伦;当初发心,于我法中见何胜相,顿舍世间深重恩爱?”阿难白佛:“我见如来三十二相,胜妙殊绝,形体映彻,犹如琉璃;常自思惟:此相非是欲爱所生,何以故?欲气粗浊,腥臊交遘,脓血杂乱,不能发生胜净妙明紫金光聚——是以渴仰,从佛剃落。”]
“同气”:同一祖宗之气脉、气血、气质。
124页,“情均天伦”:“均”,就是同。在感情上犹如同胞兄弟。
“顿舍世间深重恩爱”:这个“恩”,是指父母来讲的,因为父母对我们有恩。“爱”,是指妻子、兄弟、奴婢等,在座诸位!为什么说:出家人要赞叹?一个出家人,假设说:他有结过婚,能够把这个妻儿放下,是真的很不简单的!兄弟、奴婢等,以及其他一切如名位、田产、舍宅等等。
“如来三十二相”:这是百福庄严之相,如来于因地中修百福,果地方成一相,从“足下平满相”,到顶上“肉髻相”,共有三十二相。详如《中阿含》卷十一;《三十二相经》,或者《三藏法数》。
“形体映彻”:“映”就是发亮,照,发亮的意思。“彻”,就是透彻,透明。
“何以故”:为什么。
“麤浊”:这个“麤”跟这个“粗”是一样的。
“腥臊交遘”:“腥臊”,腥臭之气味,“交遘”,就是交合。这个当然是指男女了。
“脓血杂乱”:“脓”,是指父精。“血”,是指母卵。我们佛经里面,不讲精跟卵,精、卵是后来的名词;我们佛法是二千五百年,佛当时在世,不用这个名词。
“剃落”:剃发有四义:诸位!在这儿就要跟出家人一同来互相勉励了,我也是正在学习的人,底下这四项,四个重点,是咱们出家人所应当重视的,剃度出家,应重视明心见性,明佛心,见不生灭的本性。要如何的明心见性呢?底下这几个很重要,尤其对出家人!
一、要离我相贪爱;离我相的贪爱,也就是千万不要一直讲、执着这个骨头、筋脉、五脏六腑所构成的这个组合,一直认为这个是“我”。
意思就是说:世间人讲有我,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没有听到正法,可以原谅;而我们剃度出家,了解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一切法本来就不值得我们这样贪爱。所以,应当离我相的贪爱,你有“我”,就什么都贪;有定位这个“我”,你就什么都贪。
所以,佛法跟世间法不一样的,世间法可以从语言、文字、考试,可以位位这样一直进步的。譬如说:小学生、初中、高中、大学,可以用考试、笔试啊;佛法没有办法,它不是逻辑、不是哲学,也不是玄学,它是内证的功夫。逻辑,本身定位有一个点,由A推论到B,由B推论到C,这个A是假设的,逻辑本身的推论,这个有起点,有一个范畴来互动、来讨论,这是属于逻辑学的范畴。佛法不是,佛法没有办法用逻辑去推论出来,那是完全脱离意识型态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意识型态,任何的观念统统没有,那是绝对放下,绝对的清净心的一种境界。
所以,没办法考试;没办法用笔,你笔拿起来,可以画一只猪、画三只小猪,没有关系;佛法,般若心怎么画呢?你定位就不对了,一加一等于多少?等于二。二加二等于多少?等于四。四加四等于多少?等于八,这个叫做数字、叫做观念、叫做推论。一从哪里来?有一才有二、才有三、才有四啊,一从哪里来?一从无中生有来,爸爸、妈妈没有生你,你怎么知道那是一二三四?一从假设来;一从无中生有来;一从缘起如幻来;一从全世界认同来;一从观念来;一从习惯性来,画一条叫做一,你的一从哪里来?不会回答!为什么?那是禅的境界,单刀直入告诉你!对不对?它不是观念的东西,一加一等于二,这大家都会啊,那一从哪里来?大家都不会啊!为什么?大家都认为:一加一就是等于二啊,一从哪里来?一就是一啊,这还要争辩吗?就一啊!就是这样子,强迫自己,接受这种观念叫做一啊!而佛陀说:一不存在的,那是缘起如幻、是假设、是观念,是给你逻辑学上推论方便而已,让你语言上有一个数字的观念,number,它是一种游戏规则。定位是这样子嘛!叫做一二三。

所以,因此,我们会因为钱增加而高兴,多嘛;我们会因为没有钱而烦恼,因为少嘛!钱很重要,因为我们要生活,生活当中挟带着现实,现实又是这么残酷,因此,我们必须面对钱多、钱少的困扰,没有钱,没办法坐飞机啊;没有钱,注册费怎么办?因此,现实的社会,把我们压得不得不接受,这个数目字存在的观念,这是有钱人、这是没有钱,所以,没有钱列为痛苦,事实上就是要面对现实。
而圣人没有这个东西,圣人身上十亿,心如如不动,知道这是假相;圣人三餐过得去,一贫如洗,日子也是这样过!为什么?因为就是一堆骨头啊,吃了消化吸收。我们因为,就是这样,吃了消化吸收,产生能量。这些观念:有钱,十亿跟十块钱,在圣人没有这种观念的。为什么?没有数量的观念,已过量,《维摩诘经》讲的:已过量超数量,这个是何等的境界!所以,为什么佛教讲的:无量无边?讲无量无边,其实也不对呢!无量是对有量讲的,才讲无量,因为你有量,才讲无量,佛不得已才讲:无量无边、不可思、不可议、不可尽,因为没办法讲,只好这样子来形容它。所以,你讲无量也不对,为什么?本来就是绝对,绝对就是空;空就是绝对的存在,于一切现实当中,就见到了究竟本体,没有任何语言、文字跟意识型态去诠释它,所以,只好让众生理解的观念;众生所能理解的,就是有边无边、有量无量,没办法,只好这样讲了。
所以,你只要用重叠的观念,就是贫穷。譬如说:我很有钱!那就是你就是一个穷人,因为你讲你很有钱,就是表示还有人家比你更有钱的;那不计较,我就安住我的本分,我一个月赚一万,我懂得般若的智慧,这一万就是绝对,放下,无比自在,我不需要跟你比较;也不需要跟你计较。这是讲圣人的境界,你二万,二万就是绝对啊,我就是知足,我就是常乐;让你领二十万,你不知足,你也是穷啊,穷跟富,你怎么比啊?钱赚不完啦,也讲不完啦!所以,这个还是属于观念的部分。生命是妄想的产物;生命就是一种观念,而一切众生都卡住观念,而老死不可破,没有办法破那个观念,打死没有办法!从假设当中;从无中生有当中,一种缘起如幻的假相,而不知道,父母没有生出我们,我们根本没有执着。不懂得执着;也不晓得什么叫做一二三四?后天慢慢学习的数字观念。所以,佛讲的:后天所学习来的东西,不堪使用!因为它不是智慧,不是本有的智慧,没有办法突破那个无明跟烦恼,没有办法的!要突破无明烦恼,必须开采本来我们有的般若智慧。
所以,底下说:一、离我相的贪爱;二、清净;“清净”底下要加一个:心,清净心,清净心就是没有污染。第三、就是平等;还加一个“心”,要平等心看待一切众生,千万不要觉得你有钱,看不起别人。你长得漂亮,看不起别人;有时候,漂亮比丑还糟糕,就像被谋杀的那个,她就是因为长得漂亮;今天如果她长得很丑,自己就有保护色,一看就是门神、八家将那种脸,哇!阿弥陀佛!所以,我们就了解说,你看,人家长得丑,人家就是不会发生这种事情;长得漂亮就比较麻烦,性骚扰、性侵害等等。所以,长得丑有它的优点,就是不会有烦恼。第四、断烦恼。就是能断烦恼。

义贯
慧律法师讲解《楞严经》 慧律法师楞严经文字版
“佛告阿难:汝”与“我”为属“同”一祖宗之“气”血传承,“情”感“均”如同胞之“天伦”。(因此你老实对我说,不要客气,不要顾忌甚么——因为我们是自己人!)“当”你于最“初发心”时,“于我”佛“法中”,是“见”到了“何”等殊“胜”之“相”,才令你“顿舍世间”之“深重”的父母亲“恩”以及男女等之“爱”而出家?阿难白佛:“我”是因为“见”到“如来”之“三十二相”如此“胜妙殊”特超“绝”一切,“形”貌“体”质内外“映”照透“彻,犹如琉璃”一般。因此我阿难便“常”常“自”己如是“思惟”:如来“此”极其清净之“相”绝“非是”由世间之淫“欲”染“爱”之“所生,何以故?”因为淫“欲”之“气”分“粗”重污“浊”,味道极其“腥臊”之男女体液,“交”相“遘”合,如“脓”之精、含“血”之卵“杂乱”混合,如是污浊之处绝“不”可“能”从其中“发生”如彼殊“胜”清“净”绝“妙”光“明”,如“紫”磨“金”百“光”会“聚”之金刚不坏身。“是以”我极其“渴”求“仰”慕,因而“从佛剃落”发须而出家。

126页,诠论
诸法因缘生。

由于前面阿难表示他要开始好好修行,以全其道力,而问如来怎么修。

于佛法中,首重发心,因为发心是因,因正则果才能正;若因不正,则果不得正。发心亦如是,唯有正发心,才能正修行,发心不正,便与正修行不相应。因为阿难问修行,所以如来釜底抽薪,穷源达本而问其最初发心为何。以最初发心就是他当初心中所最想要达到的目的。但阿难答说是因为见到如来的三十二相殊妙而发心出家,如此便是见相而发心,如是见相发心,便非正发心,即使他所见的相是最清净殊妙的如来相,亦然,何以故?依于六识分别心,起于爱憎之心,如是之心就是妄心,非是真心,若复依如是之心而发心出家,便非正发心。又,如来所有功德,不只是在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只是如来大悲示现的他受用化身,非是如来之无上清净法身。诸位!无上清净法身,就是无相般若心。为什么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因为如来是无相,般若心即是。所以,无上清净法身,由般若心见。阿难不依法身,他不依无相的般若心,而依有相化身发心,所以不是究竟。

经文:[佛言:“善哉,阿难。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善哉”:此为赞其直心。
“众生”:生生死死,生死不断,底下念:数shuo(第四声)数shuo(第四声)生,数数,一次又一次;不能念数shu(第四声)数shu(第四声)生。所以,要打开佛经的般若智慧,语言、文字能力是一把钥匙,中文强的人是很受益的,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数数生,称为众生。又称数取趣,称为众生;趣,就是六趣。“数取趣”以白话来讲,就是:一再地往六趣跑。也就是轮回没有停止。轮回怎么停止?我们的贪心、财色名食睡的心这么重,轮回怎么停呢?痛苦怎么有办法停呢?所以《大智度论》里面讲:去贪则清凉。诸位!佛经一句话,可以影响你一辈子,你只要把这个贪放下,你一辈子都清凉,真的!没有贪嘛!
“常住真心”:常住就是不生不灭,此真心非生灭之心。
义贯
“佛言:善哉,阿难”,你能直心地自陈出家之发心因缘,直言不讳。“汝等”大众“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世以“来”,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因此无量劫中“生”与“死相续”不断,生了又死,死已复生,此“皆由”于“不知”自身中具有“常住”不生不灭的“真心”,其“性”本“净”、并具本“明”之“体”;众生以不自见真心故,反“用诸妄想”心去思惟分别一切法,然“此”等妄“想”实在“不真”,但是虚妄(因为妄想就是心中起惑,既起妄惑,所以就造妄业,而受妄报),“故有”六道生死“轮转”之事。
诠论
众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见自心,以不见自心,所以,故虽身受轮转而不自知。为什么呢?因见心名为悟,见到了自心才是悟。所以“悟”字从心从吾,此字之义为“见吾心者,名之为悟”;所以,开悟,就是见到自己的心。反之不见自心者,就是迷,迷人以迷失自本心故,随逐五欲六尘而去,而不知返,不知返观自照,是故尽其一生悠悠忽忽,受六尘之摆布,为五欲之所驱使,空造许多业,空受许多的苦。斯皆由于不见自心之过。

经文:
[“汝今欲研无上菩提,真发明性,应当直心,酬我所问。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如是乃至,终始地位,中间永无诸委曲相。”]
“欲研无上菩提”:“研”,就是求。“无上菩提”就是佛道佛菩提。因为前面阿难请法的时候;“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所以就是请问成就无上菩提之法。
“真发明性”:“真”,就是真正地,而不是虚伪、不是表面、不是造假。“发”,开发;“明”,就是明了,就是悟。“性”,就是如来藏性。
“应当直心,酬我所问”:“酬”,就是对,答也。《维摩诘经》里面说:“直心就是道场”。意思就是:人不能虚伪。也就是直心相反的,就是谄曲心,心若谄曲,便会吹牛、拍马屁、谄上欺下、趋炎附势等恶事,以及覆藏,覆藏就是隐藏,隐藏自己的缺失,叫做覆藏。委过,委过就是弯曲,这个“委”就是弯曲;“过”就是过失。“委”就是弯曲,就是不直的过失,就会覆藏自己的缺点,就会有种种的弯曲、种种的过失。就会文过饰非,修饰自己,自己的过失,文一文,“文”就是修饰的意思。饰非,自己的非,也是修饰一下,修饰一下过,修饰一下非,叫做文过饰非之事,皆会发生,如是便无法修行,以谄曲心者其心虚妄盛故,所以与道不相应,与道格格不入,所以修行人必须直心。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十方如来皆是同行一直心之大道,行不由径,不走险路,不由小道、邪道、不抄小径。
“出离生死皆以直心”:一切众生得以出离生死者,皆是以直心去修行,而不以邪心、曲心。
“心言直故”:“心言”,心跟言。谓心与言皆不弯曲、不扭曲。
130页,“终始地位”:“终”,为十地等妙(等觉、妙觉)。“始”,就是初发心。“地位”,菩萨修证的六十阶位。
“中间永无诸委曲相”:“中间”,就是过程。“诸”,就是种种、各种。“委”,就是弯曲。此言,菩萨从初发心一直到成佛,其修行一直依纯一直心,简单讲:修学佛道就是不能虚伪了。在无量劫中,历经六十阶位,其过程中,永远也没有一点点弯曲、偏出直道之相。“出”就是离,没有偏离正道。因此,你没有偏离正道,你必须要有什么?要有卫星定位了,现在讲的卫星定位。简单讲:修学佛道一定要什么?一定要大善知识;修学佛道没有大善知识,除非你是六祖再来的,要不然,很容易走错路的!
有一个女众,去信一个外道,那个上人跟她讲,所谓无上师跟她讲,他说:要赤裸裸的打坐,要见本来面目,就要在房间里面脱光光,脱光光打坐,他说这个叫做本来面目。因为佛法她不懂!所以,要碰到了恶知见的,那就惨了,那死定了!譬如说:美国有一种类似异教,异教徒,常常妖言惑众,那多严重呢?他说:最近外太空飞碟要来,飞碟要来了!他们那个神跟他相应,有告诉他了。他说:我们人的肉体跑不过飞碟,我们要跟这个飞碟,就像光带着我们上天堂。这个是在美国,现在被禁止了!上天堂。我们用什么去?用神识,所以,神识就要摆脱这个肉身,摆脱这个色身。结果怎么样?结果就。。。大家想不想去?想!怎么去?统统要自杀,统统自杀!当天,互相帮忙,死一百多个喔!我用毒药把你灌进去,先注止痛的,毒药灌进去,然后,三号就灌二号的,就这样互相灌这个药。有的打这个针、有的灌药,太痛苦了,打这个针,打这个毒针,让他昏迷、死掉!他说:这样死了以后,神识出来,跟着光跑、跟着飞碟跑,这样会上天堂!结果调查下来,死了一百多个!
你知道要碰到佛法有多难?要碰到正知正见、正法的法师有多难?要碰到邪知邪见,想要更快的,所以,给你大搞神通,你也不知道,外表上看,他也很慈悲啊,口中讲的类似佛法,类似。你看,他也讲布施啊;也将慈悲啊;也讲爱啊!完全模棱两可,在外行的人,根本就分不清楚他到底是正是邪?而在佛经的五十种阴魔判断,他的确是恶知见、是邪的!所以,这个邪知邪见,一下子带进去以后,思想中毒,思想中毒以后,改不过来;不是一辈子改不过来,是断了生生世世的法身慧命!由美国这个例子,我们看到这个报导,我们都吓一跳!这样用打毒针的让他死掉,怎么能够上天堂呢?上天堂是这样去的吗?那一百多个就白白死亡了!要不然,就这么简单,那我这里就用毒药,你们就准备上西天了,来的每一个人打一针,让你死掉,一个一个拖去火化!就说:你们统统上西方极乐世界!这种道理讲得通吗?
所以,没有福报、没有因缘,就是碰不到正法;就是无法碰到大善知识,怎么死的也不知道,一盲引众盲,相将入火坑。所以,佛的知见有多重要!所以,讲经说法有多么的重要!能救多少众生的法身慧命,不会走错路,能够不受邪师、邪见、恶知见所干扰、所误导,讲经说法有多么多么的重要!
底下,义贯
“汝今”既“欲研”求“无上菩提,真”正去开“发明”见自己本具的如来藏“性”,便“应当”秉一纯诚之“直心”,来“酬”答“我”以下“所”要“问”的问题。(我问甚么,你答甚么,不要顾忌、或者是讳疾忌医,逃避问题。)“十方”世界的“如来皆是“同”行“一”直心之大“道故,”而得证无上菩提;不仅诸佛如是,连一切众生,之所以得“出离生死”轮转,亦“皆”是“以”纯一无曲之“直心”去修行,以其持“心”与“言”语皆一向“直”而不扭曲“故,如是乃至”在他们修行的最“终”之十地、金刚后心,以及最初“始”发菩提心所经历的十“地”、六十阶“位”,于其“中间”之过程,也无诸委曲、迂曲之相,也“永无诸委”婉迂“曲”之“相”。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316.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最后的武士》看日本 最后的武士电影国语版

专题【日本人真是中国人?】电影《最后的武士》看日本看了《最后的武士》,便觉得日本民族能够有它今日的成就并不是靠“冷战溢价”,明治维新的成功也许在于日本没有完全的西化。有人说,“日本人更像是传统的中国人,中国人更像是现代的美

声明:《慧律法师讲解《楞严经》 慧律法师楞严经文字版》为网友爷丶你与众不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