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与这本“妖书”的邂逅纯属偶然。因为没有读过童话,也不相信童话。直至做了妈妈,从那个由我身体里脱落的小精灵身上,我突然看到了一束光,这束光让我千万种柔情顿生,想尽己所能去呵护。所以,我尝试性的、怀疑性的地走进了童话世界。直至偶然听说《儿童文学》金作家陈诗哥的《童话之书》是一本奇书,便在网上下单了。
然而,对于我这个刚受童话启蒙的大孩子来说,看完这本书后我有点懵了。就像长期在黑暗里行走,且已习惯了黑暗的人,突然看到一线阳光,金黄金黄的,透过某个缝隙刺穿黑暗,本能促使她去拨开那个缝隙,阳光越来越亮,直到一个鸟语花香、落英缤纷、美轮美奂的世界洞开在她的眼前。当我看到跋,看到作者的解读与我之前所理解的一一对应上了,才恍然大悟,这是一本“妖书”啊,它的灵魂站在高处俯瞰读者,读者在它的迷宫里穿行一头雾水时,它得意洋洋,读者终于有所悟时,它才与读者一起恬静下来。
这本书集趣味性和知识性为一体。趣味性,是因为它本书就是一本童话书。前半部分,巴博萨先生与“鞋子号”海盗船;看不见的国家与“不知道”国王;老小孩与《西游记》相互驯养;天书山的土匪首领与喽啰;宋先生的“小观园”和怀玉公子;青石板下与动植物的故事大会、歌唱大会,这些都是一个个童话。等它被小男孩从青石板下解救出来,就到了书的后半部分,文革背景下,李红旗的“童话”之旅,和小男孩所建立的童话王国,不是童话又是什么呢?
知识性在于,它用一连串的童话故事解释了童话的发生和意义、童话美学、童话的本质、童话对人的价值。我所思考的几个问题:童话对于孩子有什么价值?童话是在取悦儿童吗?童话是假的吗?在这本书里基本上得到解答,剩下的,需要我在它的引导下继续探索。本书告诉读者,童话承担的社会责任不是娱乐,不是给读者以阅读快感,而是给读者心里渗透一种美好,一种直抵内心最柔软部位的永恒力量。正如作者陈诗哥所说:“童话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救赎。”在光怪陆离的人性世界,童话让我们发现美好和纯真。童话让我们知道,懦弱、胆小、暴躁、贫穷等一切表象背后有仁爱、喜乐、和平、忍耐、良善、信实。“相信童话,即相信希望,相信宽恕,相信爱。”童话犹如清风,拂去沾染人间的种种杂尘,还原了人性本来的真善美。
本书虚实相间,以书国王子的诞生为原点,以它的经历为半径,勾画出一个巨大无比,却无边无际的圆形世界。无边无际是它在本书中所记述的经历,更是它所涵盖的内容。它是作者的这本《童话之书》,又是人类古今中外所有的“童话”书,甚至包括“散发出童话的声音、颜色和气味”的所有文章。它没有明确时间起点,更没有终结,它包罗万象,但需要读者穷尽自己的想象来完善。
“希望,是漫长生活中的一盏明灯。”那么,对于0到99岁的孩子来说,童话就是这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