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用——后唐太祖 建极陵 不良人李克用

李克用

百科名片

李克用在游戏中的形象

李克用(公元856年—908年),生前称晋王,其子李存勖建后唐时,追尊为后唐太祖。性格勇猛急躁。唐末将领。沙陀部人。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中文名: 李克用

别名: 飞虎子,独眼龙

国籍: 中国

民族: 沙陀族

出生地: 西域

出生日期: 856年

逝世日期: 908年

职业: 将领,军阀

主要成就: 为后唐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目录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 早年出身 勇将独眼龙 唐末勤王的功臣 年轻气盛 与朱温结仇 有勇无谋犯兵家大忌 赏罚不明 养虎为患

轶事典故 无赖李罕之 忘恩负义刘仁恭 不敌朱温 儿子李存勖指点迷津 整顿改革和临终嘱托 日本“独眼龙”的偶像

历史评价《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四》

人物简介人物生平 早年出身 勇将独眼龙 唐末勤王的功臣 年轻气盛 与朱温结仇 有勇无谋犯兵家大忌 赏罚不明 养虎为患

轶事典故 无赖李罕之 忘恩负义刘仁恭 不敌朱温 儿子李存勖指点迷津 整顿改革和临终嘱托 日本“独眼龙”的偶像

历史评价《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四》

展开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李克用(856—908年),唐末将领,沙陀部人,本姓朱邪氏,别号“李鸦儿”。其父朱邪赤心为振武节度使时,克用为云中守捉使。乾符五年(878年)李克用李克用

于云州发动兵变,杀主将段文楚,自请为留后。广明元年(880年)唐廷发兵讨伐,他与其父北逃鞑靼部。次年,唐廷召李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李克用率沙陀、鞑靼兵攻入关中,迫黄巢军撤出长安,以功授河东节度使。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他又率军渡河,败黄巢军于中牟,使黄巢军从此不振。次年,李克用与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共击败盘踞关中的朱玫、李昌符,进犯长安,纵火大掠,僖宗出逃。昭宗大顺元年(890年)克用败张为统帅的诸领兵。大顺二年(891年),唐廷恢复克用官爵,并封晋王。此后克用长期割据河东,与占据汴州的朱温对峙,战争连年。天佑四年(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国号梁,改元开平,史称后梁。克用仍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次年(908年),李克用病死。其子李存勖称帝后,追尊他为后唐太祖。

编辑本段人物生平

早年出身

李克用,本姓朱邪氏,祖先是唐朝时我国西北沙陀人。李克用

他生于唐大中七年(856年),卒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出生地为神武川之新城(在今山西雁北地区境内)。他们一家从唐太宗时起,就世世代代效忠唐室,为唐廷拓边守土。他的祖父朱邪执宜,任蔚州(今山西灵丘)刺史,代北行营招抚使。父亲本名朱邪赤心,任朔州(今山西朔州)刺史,因讨伐庞勋有功,赐姓名李国昌,升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也就因此改姓李了。

李克用是唐末,五代初的著名军事统帅,也是一位乱世英雄。他靠镇压农民起义起家,在争夺霸业中死去。他的个人荣辱都集中在他近乎40年的攻城略地的军事生涯和争权夺利的政治斗争之中。

史载李克用开始学说话;就“尤喜军中语”,从小爱骑马射箭,李克用15岁那年(868年),庞勋领导桂林戍卒起义,声势浩大,纵横山东、江苏、安徽等地。唐廷十分震惊,急召沙陀骑兵驰援。李克用随父出征,军中称为“飞虎子”,因镇压起义有功,被授为云中牙将,几年后升为云中守捉使。

唐乾符三年(876年),代北水陆发运、云州防御使段文楚削扣军食,军中不满。李克用当时是云中边防督将,部下纷纷向他诉怨,进校李存审、盖寓、李存璋等人乘机拥他入云州,浩浩荡荡,达万人之众。此时城中也发生兵变,内应外合,杀死段文楚。诸将上书唐僖宗,请求任命李克用为云州防御使,唐廷断然拒绝了这个要求,并征发各道兵马讨伐云州。恰在此时,黄巢农民起义军渡过长江,向北进攻。唐廷为避免两线作战,只好承认李克用为大同军节度使,检校工部尚书。

但是唐廷并不甘心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势力的增长,便于乾符五年(878年)冬,再次进兵讨伐。乾符六年春,唐廷命昭义军节度使李钧为北面招讨使,联合幽州等军进攻蔚州。但为李克用所败,李钧中箭而死。第二年,唐廷派元帅李涿率兵数万,再伐李克用。李克用与其父抵挡不住,率人马逃往北边的鞑靼部。达靼对他们始而收容,后因人离间渐生猜疑。不久,黄巢自江淮北渡,矛头直指长安。听此消息,李克用喜出望外,便杀牛置酒,大会鞑靼首领,并说:“人生世间,光景几何?曷能终老沙堆中哉!”这既抒发了他的豪壮之志,也安抚了鞑靼首领,知他不会在此久留,只是待机行动而已。勇将独眼龙

李克用即后唐建立者李存勖的父亲,后唐的建国基础是在李克用时期奠定的。独眼龙李克用

由于李克用一只眼失明,因此又称“独眼龙”。

李克用是内迁的沙陀族人,沙陀族属于西突厥的一部,由于驻地有沙碛,且名为沙陀碛(今新疆古尔班通古沙漠),所以对外号称沙陀部,并以朱邪(音爷)为姓。相传他们的先祖出生于雕窝之中,酋长因为他生得怪异,便让各族轮流抚养,因此得姓“诸爷”,即不是一个人抚养,后来传成了朱邪,即“诸”变成“朱”,“爷”变成“邪”,但读音没有变。李克用的父亲是朱邪赤心,曾经参加镇压庞勋起义,因立功而被唐朝廷任命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还赐国姓李,赐名国昌。李克用由于出生时就有一只眼睛失明,所以外号独眼龙。他年少时便骁勇而善骑射,随父亲参加镇压庞勋起义,所向无敌。后来因被诸部忌恨,为避祸端李克用便带全族人归依了唐朝,被任命为云州刺史,同时又赐姓名李克用。后来,李克用杀掉大同军防御使,全部占领了云州(今山西大同)。唐朝派兵讨伐,但被李克用打败。不久,唐僖宗继位,改变了政策,对李克用进行招抚,任命他为大同军防御使。唐末勤王的功臣

黄巢攻占长安城时,唐僖宗急忙下诏命李克用勤王救援。李克用

第二年,李克用在良田陂(今陕西华县西南)大败黄巢属将尚让,黄巢被迫退走。李克用因功升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成为使相,地位开始显赫。使指的是节度使,相指宰相,在唐朝没有正式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职权就相当于宰相,所以李克用就合称使相。

从此以后,河东(黄河以东,今山西一带)以太原(今太原西南)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便成了李克用的大本营,而且也成为李存勖与朱温争战的根据地。

黄巢起义军逼近朱温辖地时,朱温只好求救于李克用,李克用也为了扩充地盘,便派兵一起夹攻黄巢起义军。李克用在打败黄巢之后,率兵一直追击,想将黄巢一网打尽,一日一夜行二百里,但最后骑兵仅跟上数百人。因为人困马乏,粮草缺乏,李克用只好退还汴州。而黄巢被他这次穷追猛打之后也仅剩下千余人,不久,在莱芜(今山东莱芜)又遭到时溥的围攻,逃到狼虎谷(今山东莱芜东南)时身边只有几个亲信,黄巢绝望至极,自杀身亡,到此,被史书视为最终将唐朝推向灭亡的农民起义以失败告终。年轻气盛 与朱温结仇

朱温为答谢李克用出兵相助,特地在汴州驿馆上源驿设宴款待,为其庆功接风。此时的李克用二十八岁,比朱温小了四岁,李克用年轻气盛,加上刚建战功,对朱温有恩,因此酒席上异常骄横,喝酒之后更是不把朱温放在眼里,大放厥词。这下惹恼了朱温,当天晚上,朱温包围了驿馆,纵火放箭,想斩草除根,既消白天之气,又消灭以后的对手。李克用在亲随的保护下,加上雷雨掩护,总算拣了条命,但三百名亲兵却全部被杀。从此,双方结下了死仇,战争不断,直到后梁被灭。李克用

上源驿事件后,李克用与朱温的矛盾表面化、直接化。在唐朝末年镇压黄巢起义军的过程中朱温与李克用逐渐成为最大的两派势力,黄巢一死,他们的霸权争夺也必然会到来,上源驿事件成了他们热战爆发的一个导火线。

李克用仓惶逃回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本来想立刻发兵报此深仇,妻子刘氏认为这样反而理亏,劝他不如奏明唐朝廷,以便名正言顺地讨伐朱温。刘氏对于李克用的作用不可低估,不但这次出谋划策,以后晋军有次被朱温打败,李存信劝李存勖北逃以保实力,刘氏却劝止道:“存信原是北方的牧羊人,怎么能考虑你的成败大事!大王常笑别人弃城逃跑,被人宰割,今天怎么却要效仿呢?大王先前曾到塞外避难,差点遇害,现在如果弃城北逃,难保有不测之事,根本就难以保全自己,还谈什么大业!”李克用听从了刘氏的建议,几天后收聚溃散将士,保住了城池。

李克用听从了刘氏的话,立即奏报唐僖宗,罗列朱温的罪名,请求下诏讨伐。但唐朝廷中也有许多大臣倾向朱温,便在僖宗面前为朱温开脱,唐僖宗下诏让两人和解。同时,为安慰李克用,唐僖宗又以破黄巢有功为名加授李克用为陇西郡王。朱温为了全力对付西边的秦宗权,避免腹背受敌,也派使者登门谢罪,并送上金银等厚重礼物。李克用此时羽翼也未丰满,还想兼并其他地区扩充势力,同时与王重荣共同出兵关中也要分散兵力,也就暂时忍下了这口恶气,只是扬言要领兵讨伐。双方的冲突暂时没有爆发,上源驿这条导火线燃烧的时间又延长了一些。有勇无谋犯兵家大忌

但是,李克用的狂妄本性并未收敛,在扩张势力的时候采取了一种很愚蠢的战略方针:四面出击,这又犯了兵家大忌。

李克用兵力虽强大,而且兼并了许多地盘,但却治理巩固无方,致使已经兼并或表示臣服的地区又常常叛离而去,加上原部下军纪败坏,不得人心,因此,战争频频,战果赫赫,最终却效果不大。相形之下,朱温略占上风,朱温的拉拢政策与手段比李克用要高一筹。这样,在初期的争夺中,朱温略占优势。

李克用的部下将士都是先前追随他一块起家的,在镇压黄巢起义过程中立过战功,京剧中李克用的脸谱

加上李克用的纵容,根本无所谓法纪与军纪,平时欺侮官吏,甚至于白天掠夺百姓,酗酒赌博,到了战时更是烧杀抢掠无所不为了。李克用对此习以为常,其子李存勖主张整顿军纪,李克用却说他年幼无知,他说:“他们跟我征战几十年,在军需匮乏的时候,还曾卖马来自给。现在四方诸侯都是以重赏招募勇士,我如果现在整顿,那他们马上会散伙而去,我拿什么来维持局势?”李克用还说等到天下平定之后再整顿军纪不迟。但军纪不严的军队又怎么能打胜仗呢?李克用这种论调和南北朝时北齐创立者高欢一样,两个战乱时期,有两个人有同一种观点,也算是历史中一个有趣的巧合吧。军纪败坏使李克用为百姓所弃,战争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战果却很难持久。

在兼并附近地区之后,李克用常常撤换当地军政统帅,让亲信们担任,这使得旧的统帅及部下非常不满,怀着一肚子怨气,等待时机再次叛离。同时,李克用手下将领之间也常为这些统帅之位而争斗不止。加上李克用赏罚不公,又造成了新矛盾,这使新征服地区更难巩固。这方面的典型就是李存孝事件。

在当初李克用吞并潞州(今山西长治)时,节度使孟方立自杀,李克用随即任命弟弟李克修为节度使,李克修治军理政都很有成就,但李克用视察时却不看政绩,反而嫌他供奉较差,怒骂斥责加棍棒打罚,李克修在他面前有理难辩,激愤之下竟气绝身亡。然后,李克用有让李克恭接任,恰好李克恭又是个骄横的恶劣之徒,致使兵民怨恨,人心背离。

不久,李克用命令潞州征兵充实军队,李克恭就征用原来孟方立的五百名亲兵,令军校冯霸率领赶赴太原。冯霸在中途发动兵变,接着未被征用的孟方立亲兵也发动了兵变,杀死了李克恭,然后向朱温求救。李克用派养子李存孝领兵阻击朱温大将葛从周,取得胜利,晋军又收复了潞州。赏罚不明 养虎为患

李存孝立功之后,李克用既不论功也不行赏,却昏庸地让他人代任潞州节度使,使李存孝怨气难平,李克用另一个善于挑拨离间的养子李存信对李存孝本来就嫉妒,此时又妄加诬陷,使得李存孝无法自安,为防不测,李存孝暗通朱温,背叛了李克用。李克用怒而发兵讨伐,最后李存孝自缚出城,投降请罪。李克用原来也很器重李存孝这员骁将,作战几乎离不开他,但为了严肃军纪,又佯装下令将李存孝车裂处死。李克用算计着众将会给李存孝求情,那时再顺势赦免李存孝。但李克用没想到李存孝平时就盛气凌人,与众将不和。还有李克用的喜怒无常,大家害怕求情不成,反而将自己的性命搭上。李克用如意算盘落空,假戏成真,痛失一员虎将。先前,李存孝在李克用争战时常常率骑兵为先锋,所向无敌,李存孝本人也是身披重甲,冲锋陷阵如入无人之境。李克用用人无方,赏罚不明,致使自断左膀右臂,从此以后,李克用势力日趋下降,而朱温却日渐增长。

除了赏罚不公导致本部势力削减外,李克用对于叛降来投的将帅也没能识别优劣,以致最后养患害己,在家门口自立仇敌。这方面主要有两个例子:一是李罕之,一是刘仁恭。

编辑本段轶事典故

无赖李罕之

李罕之本是无赖出身,年轻的时候曾经剃发出家,但其本性难改,所到之处人们都厌恶而不愿收留。李罕之

他在乡间乞讨斋饭时,从早晨到黄昏,竟没有一个人愿施舍给他一点饭食,气得他将钵盂摔在地上,撕烂僧衣,然后投奔了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的诸葛爽,凭着一身蛮勇武力,作战毫不怯阵,逐渐升至河南尹、东都留守。李克用当年从上源驿逃命脱险后,回晋阳的途中路过洛阳,李罕之便抓住机会殷勤招待李克用,席间低三下四地曲意巴结,和狠心的朱温相比,李罕之当然让李克用感动了,于是和他结成联盟。后来,李罕之被秦宗权的手下击败,丢弃洛阳退保怀州(今河南沁阳),李克用念念不忘旧日收留之恩,立即派兵相救,夺取了河阳,又亲自上奏唐朝廷任命李罕之为河阳节度使,使他有了一块根据地。李克用不辩人品优劣,凭意气用事,为日后留下了心腹之患。

李罕之对李克用卑躬屈膝,目的也是为找一个靠山,以便发展自己的势力,他本性贪婪残暴,部下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时的中原地区经过多次的战乱洗劫,地里已没有什么庄稼,李罕之的部下便掠夺百姓,抢劫财物补充军需,后来竟又残忍到以吃人肉为食的地步。李罕之的属下张言无法忍受,便引来外援,赶走了李罕之,李罕之拣了条命后一个人跑到了晋阳。李克用又一次救了他,让他担任泽州(今山西晋城)刺史,仍兼任河阳节度使。

有了泽州,李罕之的贪暴本性又暴露无遗,为害一方。李罕之派兵掠夺周围各州,最后致使数百里内的郡县无长官管理,乡村没有居民,百姓被逼建寨自保。有的出去砍柴或打水,便被俘获。几个州的百姓被李罕之屠杀抢掠得所剩无几,荆棘遍野,烟火断绝,十几年无法恢复生机。贪得无厌的李罕之根本不满足于泽州一块地方,几次请求李克用给他一个镇的地盘,此时,李克用也许已经看透了他饥饿时求救,饱食后甩手就走的实质,因此就找些借口好言拒绝。李罕之要求得不到满足,便积下了怨恨。

后来,李克用部将潞州节度使薛志勤死去,李罕之趁机起兵泽州,反叛李克用,他乘潞州暂无主将的时候,夺取了潞州。李克用派大将李嗣昭讨伐,李罕之向朱温求助,朱温派丁会领兵赶到潞州,这时李罕之已经病重,朱温乘机任命丁会为潞州节度使,并将李罕之一家迁往河阳,途中,李罕之病死,未被杀头,也算幸运了。因为李罕之的突然叛离,致使朱温早已垂涎三尺的泽潞地区轻易到手,河东地区丧失了东南面的屏障,本土面临威胁。为夺回这个战略要地,李克用与朱温争夺得异常激烈。忘恩负义刘仁恭

扶植李罕之让李克用吃尽苦头,而扶植另一个忘恩负义的小人刘仁恭又让他吞下一颗苦果,并且使河东处于被南北夹攻的不利地位。

刘仁恭原是幽州(今北京)节度使李匡威的部下偏将,领兵镇守蔚州(今河北蔚县西南),李匡威兄弟内讧,争夺节度使职位,李匡威被其弟打败,幽州局势一片混乱。刘仁恭则被发动兵变的部下推为首领,当时的蔚州兵由于怨恨长久不得回家,便发动了兵变。刘仁恭趁机围攻幽州,但到了居庸关时,却被打败,刘仁恭只好逃往晋阳,投奔李克用。此时的李克用正想着如何吞并幽州,但由于不清楚幽州的内情,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刘仁恭的到来让他非常高兴,优遇刘仁恭,厚赏其部下,还赐给刘仁恭田地豪宅以示宠信。

刘仁恭投其所好,屡次向李克用讲幽州地区城防及部队虚实,请求李克用给他一万将士夺取幽州,然后交给河东,以报答收留厚待之恩。李克用轻信了他,随即派兵出征。刘仁恭夸下海口,能力却很有限,根本不懂军事,几次都没有攻下幽州。李克用为早日得到幽州,便亲率重兵围攻,终于得手。得到幽州后,李克用又错误地将幽州给了刘仁恭这个只会吹牛的小人,从此留下隐患。虽然李克用也安置了十多个亲信分管军政事务,监控幽州,但无济于事。

刘仁恭借李克用之手如愿地得到幽州,便开始忘恩负义,在一步步扩大势力的同时日益远离李克用。在李克用和朱温争夺魏博镇(治所在魏州,今河北大名北)时,李克用向幽州征兵,刘仁恭却借口防备契丹不给一兵一卒。第二年,朱温已经攻下了兖州(今山东兖州)、郓州(今山东东平西北)地区,李克用再次向刘仁恭借兵,并连连派使者催促。但刘仁恭此时已经将昔日之恩忘得一干二净,不但不发兵相助,反而恶语相向。气得李克用派使者当面谴责,刘仁恭厚着脸皮回击,边看书信边骂。不但拘押了使者,还将所有在幽州地区的河东兵扣押。然后用重金诱降河东将领叛归于他。李克用气得亲自领兵征讨,但他根本没将刘仁恭放在眼里,轻敌加上醉酒,反而被刘仁恭打败,自己还差一点当了刘仁恭的俘虏。

刘仁恭站稳脚跟后,充分利用李克用和朱温的矛盾,面对双方今天叛明天降,一切以自保并趁机扩张为目的。因为幽州离朱温较远,是叛是降影响不大,但幽州和河东地域相连,所以他的对立给河东构成了很大威胁。李克用不辨好坏,一味扶植刘仁恭,最终养了家门口的一只白眼狼,使自己腹背受敌。不敌朱温

李克用在与朱温争霸中原的过程中,重要的地区应数魏博了。长期以来,魏博的牙兵(即亲兵,原写为衙兵)极为强悍,但也骄横无比,经常邀功请赏,稍不如意便哗变杀死主帅,另外拥立将帅。李克用与朱温争夺此地,初期也是处于下风,这主要是因为李克用勇武有余,但谋略不足。朱温

魏博节度使乐彦祯由于施行苛政,致使民怨沸腾,他又让儿子乐从训招募亲兵五百人,以便取代牙兵。牙兵害怕日后不测便发动了兵变,杀死乐彦祯,推举军校罗弘信为节度使。乐从训只得逃奔朱温,请求派兵援助。朱温便发兵魏博,罗弘信杀掉乐从训后为自保权位便向朱温求和。后来,朱温攻击兖州、郓州,李克用派兵救助朱瑾兄弟,军队借道魏博。朱温趁机施离间计,派人劝说罗弘信:“李克用志在吞并河朔地区(指现在河北一带),等还师之日魏博凶多吉少。”恰好领兵的李存信又盛气凌人,率兵过魏博时抢掠百姓,毫无军纪,罗弘信一气之下,下令攻击。李存信仓促应战,大败而走,从此魏博与河东关系断绝。这又使救援朱瑾兄弟的河东军队断了退路,只得往南投奔了淮南的杨行密。朱温征讨兖州郓州时唯恐罗弘信乘虚袭击汴州,便尽力恭唯与之交好。每当罗弘信有赠物相送时,他总是当着使者的面向北拜受,还以“六兄”称呼罗弘信。相比之下,李克用的四处养敌就显得逊色多了。所以李克用处于下风也是必然的。

罗弘信死后,他的儿子罗绍威继任魏博节度使。刘仁恭吞并沧州后想一举拿下魏博和镇州定州,罗绍威情急之下,向朱温求救。朱温派大将葛从周大败刘仁恭,乘胜将刘仁恭赶回老家幽州。罗绍威对朱温异常感激,为进一步拉拢,朱温又与罗绍威联姻。巩固了魏博这个盟友,朱温便有了战可进退可守的战略基地。但是,后来朱温帮罗绍威杀尽牙兵八千,却大失民心,加上朱温称帝后,李克用改变策略,朱温又逐渐处于了下风。

朱温得到魏博这个盟友,使北方安定之后,又向西拿下河中(今山西永济西)。然后,朱温猛攻晋阳,李克用屡战屡败,情急中竟想弃城而走,被众将劝住,众将说如果放弃这块根本之地,逃到半路便会被朱温全歼。李克用这才醒悟过来,重新部署用兵,终于击溃了朱温,但此后数年无力和朱温对抗。儿子李存勖指点迷津

久处困境的李克用不得不听从了儿子李存勖的建议,改变策略。在刘仁恭攻打魏博、镇定时,遭到朱温的反击,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恨他反复无常,不肯发兵。李存勖就劝他联合刘仁恭对抗朱温以求转机,李克用听从了儿子的建议,虽然未派重兵相救,但所派军队还是起到了牵制朱温军队的作用,以后又趁朱温杀魏博牙兵大失民心的时候,派兵出击。到最后魏博终归河东所有,成为后梁灭亡的一大转折点。李存勖

李克用在军事战略与用人方面的缺陷使得他在与朱温争夺霸权的初期处于劣势,但政治谋略上的精明却使他高出朱温一筹。和朱温一样,李克用也知道唐朝气数将尽,他自己并非没有称帝的野心,但他却比朱温看得远一些。他对唐朝廷的策略是以实力加以控制,为我所用,而不是像朱温那样公开灭唐自立为帝。事实证明,李克用这一政治策略是对的,每当有人挟持唐皇帝或者像朱温那样公然灭唐时,他便以唐朝忠臣的面目出现,以救驾灭贼为名,联合各方讨伐,既能趁势扩张自己的势力,又能收买人心。李茂贞劫持唐昭宗、朱温迫使唐昭宗迁往洛阳、朱温灭唐建立后梁,这些都给了李克用极好的讨伐借口。朱温称帝后,蜀地的王建也想称帝,便写信给李克用,劝说一起称帝,割据一方,李克用回信断然拒绝,还在信中说他世代忠于唐朝,而且受恩极重,发誓此生绝不做这种丧失气节之事。

虽然在初期军事斗争中李克用不占上风,但朱温急匆匆称帝却招致各地反对,李克用站出来,以忠臣的身份进行讨伐,利用朱温内部矛盾重重,外部失尽民心的有利时机扩充领地,在与后梁的对抗中逐渐占了上风。
李克用——后唐太祖 建极陵 不良人李克用

朱温以拉拢和联姻手段与魏博方面结为盟友,但朱温又疑心太重,总想分解削减地方实力派的方式解除后顾之忧,以防势大不好控制。朱温这种做法又使他走上了李克用的老路,自己给自己惹下麻烦。在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死后不久,朱温就想趁机消除其势力。于是借口出兵幽州、沧州,派军驻守深州(今河北深县)和冀州(今河北冀县),同时改任罗绍威的儿子罗周翰为节度使,代替已经掌握实权的王处直。王处直拒绝交出兵权,叛梁向河东求救。同时,朱温派驻深州的属将又将当地的镇州兵全部杀死,激反了镇州节度使王镕,也向河东求救。这样,北方的形势便发生了巨大变化,李克用在战略上居于主动地位,晋军有了前进的基地,有有了坚守的屏障。而魏博方面的势力也大大削弱,因为朱温的滥杀丧失了军心和民心。后梁虽然有大将杨师厚镇守,但已经是一个危机潜伏之地。整顿改革和临终嘱托

在朱温走上下坡路的时候,李克用却在整顿内部,开始改革。他向幕僚们请教对策,李袭吉献出虽普通但很实用的良计:“希望大王尊崇德礼,爱护部下与百姓,尽量节俭以减轻百姓负担,外边坚守以保境安民,同时练兵整顿军队,鼓励农业生产。自古以来都是平乱时期用武将,治国安邦用文臣。稳定赋税,规范法令,赏罚分明,那部下就没有强横之人乱政乱军;亲近正直人,那众人便不再担心被人诽谤诬陷。如此实施清明之政,则不求富而国家自然富足,不求安而国家自然平安。”李袭吉的话说中了要害,李克用开始内外修治,壮大自己的力量,伺机进攻中原再争霸业。

李克用在与朱温争夺潞州(今山西长治)时,梁军绕城修筑堡垒围困,号为“夹寨”,又称夹城。李克用曾大败梁军,但没能彻底击溃。双方相持的时候,李克用却因头部疽发而亡,当时仅五十二岁。

李克用在军事上不及朱温,有一点却胜过朱温。这就是他从来不象朱温那样,明目张胆地凌驾于唐皇之李克用的晋王国示意图

上,而是时时以勤王讨逆的面目出现。正是这一点,成为他复兴的基础。因为在当时,扶唐兴唐还是一面颇有号召力,颇能收人心的招牌。天佑元年(904年),朱温强迫唐廷迁都洛阳,弑唐昭宗而立辉王李柷,是为唐哀宗。告哀使到晋阳,李克用南面痛哭,令三军穿素服以志哀。天佑四年(907年),朱温迫不及待地废唐哀帝,自立为王,建立后梁。当时割据四川的王建派使劝李克用称帝一方,被李克用婉言谢绝,说自己“累朝席庞,奕世输忠”,因此“誓于此生,靡敢失节”。其实,李克用不是不想称帝,而是想趁朱温称帝之机,兴灭朱兵。早在天佑二年(公元905年),李克用就与契丹主耶律阿保机联盟,欲渡河南征。天佑三年(906年),李克用遣兵攻邢州,克泽、潞。天佑四年(907年),朱温遣兵十万围潞州,李克用也派兵驰援。朱温再派军,另筑营盘,谓之夹寨。两军对垒,难分胜负。至此可以看出,李克用不仅有了招架之功,而且有了还手之力,复兴的确有望。然而,就在这相持时刻,李克用身染急病,于后梁开平二年(908年)死于晋阳,终年53岁。

临终时,李克用下令薄葬,发丧之后二十七天便可除去丧服。在当时,儿子为父亲服丧要满三年,这是丧期最长的。最短的丧期也有三个月。李克用要求缩短,可能是要李存勖以国家大局为重,把精力放在退梁军上。

为鼓励儿子,李克用临终时还交给李存勖三支箭:“一支箭先讨伐刘仁恭,你如果不先攻占幽州,那么河南地区也难夺取。一支箭北击契丹,当初阿保机和我盟誓结为兄弟,相约兴复唐朝社稷,后来他却背信弃义,你一定要讨伐他。最后一支箭去灭朱温,你如能完成我这三项未实现的心愿,我死而无憾了。”李存勖将三支箭藏在李克用的太庙中,到讨伐刘仁恭时,便请出一支,放在锦囊中,命亲将背着追随自己左右,凯旋之日,随同战俘一同献于李克用太庙,后来伐契丹灭后梁都是如此。日本“独眼龙”的偶像

日本战国末期的名将——伊达政宗,也是一个右眼失明的武将,人称“独眼龙政宗”。

政宗的幼年因为罹患疱疮(天花),而右眼失明,从而逐渐被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冷落,周围的人也开始轻视自己,甚至流传一句话:“独眼的政宗只能看到一半的世界,没有资格继承家督之位。”这句话使年幼的政宗的幼小心灵遭受了巨大打击,此后他一直消极沉沦,对自己的未来毫无信心。然而,在他6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伊达辉宗为他找了一个导师——名僧虎哉宗乙,虎哉给小政宗讲了一个故事,是这个故事让濒临绝望边缘的政宗重新燃起了自信,而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中国唐末五代初期的名将——单眼之龙李克用。

虎哉告诉小政宗:“李克用从来都没有因为自己是独眼而感到自卑,而他的敌人,也因为他的独眼而感到畏惧,你也是独眼,为什么就不能成为像他那样的名将?”这句话点醒了伊达政宗,从此他便把那个与自己相距几百年的中国武将作为自己偶像,成为日本的“独眼龙”。

此后的政宗,继承了家督之位,然后在他的领导下,伊达家终于统治了整个奥羽地区,伊达政宗也终于超越了他的父亲。

编辑本段历史评价

独眼龙李克用还有一件趣闻记载在史书之中,流传到今天的一则小故事大概就是从他而来的,但故事中已没有了李克用的名字。在当初李克用占据河东地区之后,名声很大,占据淮南李克用

的杨行密却常因为不知其相貌而苦恼,为了能了解其长相,就派了画工扮成商人去河东伺机画李克用的像。画工到河东后不久便暴露了身份,被李克用抓住。开始李克用很生气,既而又对左右说:“我瞎一只眼这是实情,不妨召他们来画一画,看看他们怎么画我。”等画工到了,李克用扶膝喝斥道:“杨行密派你们来给我画像,那你们肯定是优秀的画工了,如果今天画不好我,台阶下就是你们的丧身之地!”画工叩拜后便开始下笔画像。当时正是盛夏季节,李克用手执八角扇驱热,画工便画上扇角遮住半边脸,挡住他的那只瞎眼。李克用却说:“你这是在谗媚讨好我!”斥退后,又让另一个画。这个画工很聪明,将李克用画成了搭弓射箭的样子,而且微闭一只眼观察箭的曲直,李克用看后大喜,用金帛重赏了他。这段趣事经过后人的加工,加上了瘸一条腿,然后单腿跪下做射箭姿势,再闭一只眼拈箭拉弓,将智慧趣闻又完善了一些。

李克用一直未称帝,李存勖称帝建后唐时,追认他为武皇帝,庙号为太祖。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最后他出奇兵灭掉了后梁,完成了父亲的那桩心愿。

李克用反唐之战

唐乾符五年(878年),沙陀副兵马使李克用等人起兵反唐的作战。

李克用是沙陀首领、振武节度使李国昌(朱邪赤心)的儿子,曾参与镇压庞勋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李克用见天下大乱,遂与云州沙陀兵马使李尽忠及牙将康君立、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等人谋划起兵,于五年正月杀大同防御使段文楚。李克用指使将士上书朝廷请求任命其为大同防御使,遭拒绝。二月,唐廷诏令太仆卿卢简方为大同防御使。五月,李克用与李国昌合兵攻陷遮虏军(今山西岢岚东南洪谷堡东北),继而进攻宁武(今属山西)及苛岚军(在今山西岢岚境)。六月,沙陀军焚烧唐林(今山西原平东南唐林岗)、崞县(今山西原乎北崞阳镇),进入忻州(治秀容,今山西忻州)境。七月,唐廷调发义成、忠武、昭义、河阳军于晋阳(今太原城西南)会合,以抵御沙陀军。八月,沙陀军攻陷岢岚军外城,又于洪谷(今山西岢岚东南洪谷堡)击败唐军。十月,唐僖宗李儇诏令昭义节度使李钧、幽州节度使李可举与吐谷浑酋长赫连铎、白义诚、沙陀酋长安庆、萨葛酋长米海万,合兵于蔚州(治兴唐,今河北蔚县)讨伐李国昌父子。

编辑本段《新五代史 唐本纪第四》

克用少骁勇,军中号曰“李鸦儿”;其一目眇,及其贵也,又号“独眼龙”,其威名盖于代北。其在达靼,久之,郁郁不得志,又常惧其图己,因时时从其群豪射猎,或挂针于木,或立马鞭,百步射之辄中,群豪皆服以为神。

黄巢已陷京师,中和元年,代北起军使陈景思发沙陀先所降者,与吐浑、安庆等万人赴京师,行至绛州,沙陀军乱,大掠而还。景思念沙陀非克用不可将,乃以诏书召克用于达靼,承制以为代州刺史、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率蕃汉万人出石岭关,过太原,求发军钱。节度使郑从谠与之钱千缗、米千石,克用怒,纵兵大掠而还。二年十一月,景思、克用复以步骑万七千赴京师。三年正月,出于河中,进屯乾坑。巢党惊曰:“鸦儿军至矣!”二月,败巢将黄邺于石堤谷;三月,又败赵璋、尚让于良田坡,横尸三十里。是时,诸镇兵皆会长安,大战渭桥,贼败走入城,克用乘胜追之,自光泰门先入,战望春宫升阳殿,巢败,南走出蓝田关。京师平,克用功第一。天子拜克用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以国昌为雁门以北行营节度使。十月,国昌卒。

十一月,遣其弟克修攻昭义孟方立,取其泽、潞二州。方立走山东,以邢、洺、磁三州自别为昭义军。黄巢南走至蔡州,降秦宗权,遂攻陈州。四年,克用以兵五万救陈州,出天井关,假道河阳,诸葛爽不许,乃自河中渡河。四月,败尚让于太康,又败黄邺于西华。巢且走且战,至中牟,临河未渡,而克用追及之,贼众惊溃。比至封丘,又败之,巢脱身走,克用追之,一日夜驰三百里,至于冤朐,不及而还。洺、磁孟氏据之,故当时有两昭义。

过汴州,休军封禅寺,朱全忠飨克用于上源驿。夜,酒罢,克用醉卧,伏兵发,火起,侍者郭景铢灭烛,匿克用床下,以水醒面而告以难。会天大雨灭火,克用得从者薛铁山、贺回鹘等,随电光,缒尉氏门出,还军中。七月,至于太原,讼其事于京师,请加兵于汴,遣弟克修将兵万人屯于河中以待。僖宗和解之,用破巢功,封克用陇西郡王。

光启元年,河中王重荣与宦者田令孜有隙,徙重荣兖州,以定州王处存为河中节度使,诏克用以兵护处存之镇。重荣使人绐克用曰:“天子诏重荣,俟克用至,与处存共诛之。”因伪为诏书示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克用信之,八上表请讨全忠,僖宗不许,克用大怒。重荣既不肯徙,僖宗遣邠州朱玫、凤翔李昌符讨之。克用反以兵助重荣,败玫于沙苑,遂犯京师,纵火大掠。天子出居于兴元,克用退屯河中。朱玫亦反以兵追天子,不及,得襄王煴,迫之称帝,屯于凤翔。僖宗念独克用可以破玫而不能使也,当破黄巢长安时,天下兵马都监杨复恭与克用善,乃遣谏议大夫刘崇望以诏书召克用,且道复恭意,使进兵讨玫等。克用阳诺而不行。

明年,孟方立死,其弟迁立。大顺元年,克用击破孟迁,取邢、洺、磁三州,乃遣安金俊攻赫连铎于云州。幽州李匡威救铎,战于蔚州,金俊大败。于是匡威、铎及朱全忠皆请因其败伐之。昭宗以克用破黄巢功高,不可伐,下其事台、省四品官议,议者多言不可。宰相张浚独以谓沙陀前逼僖宗幸兴元,罪当诛,可伐。军容使杨复恭,克用所善也,亦极谏以为不可,昭宗然之,诏谕全忠等。全忠阴赂浚,使持其议益坚,昭宗不得已,以浚为太原四面行营兵马都统,韩建为副使。是时,潞州将冯霸叛降于梁,梁遣葛从周入潞州。唐以京兆尹孙揆为昭义军节度使,克用遣李存孝执揆于长子,又遣康君立取潞州。十一月,浚及克用战于阴地,浚军三战三败,浚、建遁归。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克用上表自诉,其辞慢侮,天子为之引咎,优诏答之。

二年二月,复拜克用河东节度使、陇西郡王,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四月,攻赫连铎于云州,围之百余日,铎走吐浑。八月,大搜于太原,出晋、绛,掠怀、孟,至于邢州,遂攻王镕于镇州。克用栅常山西,以十余骑渡滹沱觇敌,遇大雨,平地水深数尺。镇人袭之,克用匿林中,祷其马曰:“吾世有太原者马不嘶。”马偶不嘶以免。前军李存孝取临城,进攻元氏。李匡威救镕,克用还军邢州。景福元年,王镕攻邢州,李存信、李嗣勋等败镕于尧山。二月,会王处存攻镕,战于新市,为镕所败。八月,李匡威攻云州,以牵克用之兵,克用潜入于云州,返出击匡威,匡威败走。十月,李存孝以邢州叛。二年,存孝求援于王镕,克用出兵井陉击镕,且以书招镕,而急攻其平山,镕惧,遂与克用通和,献帛五十万匹,出兵助攻邢州。乾宁元年三月,执存孝,杀之。冬,攻幽州,李匡俦弃城走,追至景城,见杀,以刘仁恭为留后。

二年,河中王重盈卒,其诸子珂、珙争立,克用请立珂,凤翔李茂贞、邠宁王行瑜、华州韩建请立珙。昭宗初两难之,乃以宰相崔胤为河中节度使,既而许克用立珂。茂贞等怒,三镇兵犯京师,闻克用亦起兵,乃皆罢去。六月,克用攻绛州,斩刺史王瑶。瑶,珙弟,助珙以争者。七月,至于河中,同州王行约奔于京师,阳言曰:“沙陀十万至矣!”谋奉天子幸邠州,茂贞假子阎圭亦谋劫幸凤翔,京师大乱,昭宗出居于石门。克用军留月余不进,昭宗遣延王戒丕、丹王允兄事克用,且告急。八月,克用进军渭桥,以为邠宁四面行营都统。昭宗还京师。十一月,克用击破邠州,王行瑜走至庆州,见杀。克用还军云阳,请击茂贞,昭宗慰劳克用,使与茂贞解仇以纾难,拜克用“忠正平难功臣”,封晋王。是时,晋军渭北,遇雨六十日,或劝克用入朝,克用未决,都押衙盖寓曰:“天子还自石门,寝未安席,若晋兵渡渭,人情岂复能安?勤王而已,何必朝哉?”克用笑曰:“盖寓犹不信我,况天下乎!”乃收军而还。

三年正月,昭宗复以张浚为相,克用曰:“此朱全忠之谋也。”乃上表曰:“若陛下朝以浚为相,则臣将暮至阙廷!”京师大恐,浚命遽止。朱全忠之攻兖、郓也,克用遣李存信假道魏州以救朱宣等。存信屯于莘县,军士侵掠魏境,罗弘信伏兵攻之,存信败走洺州。克用自将击魏,战于洹水,亡其子落落。六月,破魏成安、洹水、临漳等十余邑。十月,又败魏人于白龙潭,进攻观音门,全忠救至,乃解。

四年,刘仁恭叛晋,克用以兵五万击仁恭,战于安塞,克用大败。

光化元年,朱全忠遣葛从周攻下邢、洺、磁三州。克用遣周德威出青山口,遇从周于张公桥,德威大败。冬,潞州守将薛志勤卒,李罕之据潞州,叛附于朱全忠。

二年,全忠遣氏叔琮攻破承天军,又破辽州,至于榆次,周德威败之于洞涡。秋,李嗣昭复取泽、潞。三年,嗣昭败汴军于沙河,复取洺州,朱全忠自将围之,嗣昭走,至青山口,遇汴伏兵,嗣昭大败。秋,嗣昭取怀州。是岁,汴人攻镇、定,镇、定皆绝晋以附于朱全忠。

天复元年,全忠封梁王。梁攻下晋、绛、河中,执王珂以归。晋失三与国,乃下意为书币聘梁以求和。梁王以为晋弱可取,乃曰:“晋虽请盟,而书辞慢。”因大举击晋。四月,氏叔琮入天井,张文敬入新口,葛从周入土门,王处直入飞狐,侯言入阴地。叔琮取泽、潞,其别将白奉国破承天军,辽州守将张鄂、汾州守将李瑭皆迎梁军降,晋人大惧。会天大雨霖,梁兵多疾,皆解去。五月,晋复取汾州,诛李瑭。六月,周德威、李嗣昭取慈、隰。二年,进攻晋、绛,大败于蒲县,梁军乘胜破汾、慈、隰三州,遂围太原。克用大惧,谋出奔云州,又欲奔匈奴,未决,梁军大疫,解去,周德威复取汾、慈、隰三州。

四年,梁迁唐都于洛阳,改元曰天祐。克用以谓劫天子以迁都者梁也,天祐非唐号,不可称,乃仍称天复。

五年,会契丹阿保机于云中,约为兄弟。

六年,梁攻燕沧州,燕王刘仁恭来乞师。克用恨仁恭反覆,欲不许,其子存勖谏曰:“此吾复振之时也。今天下之势,归梁者十七八,强如赵、魏、中山,莫不听命。是自河以北,无为梁患者,其所惮者惟我与仁恭耳,若燕、晋合势,非梁之福也。夫为天下者不顾小怨,且彼常困我而我急其难,可因以德而怀之,是谓一举而两得,此不可失之机也。”克用以为然,乃为燕出兵攻破潞州,梁围乃解去,以李嗣昭为潞州留后。

七年,梁兵十万攻潞州,围以夹城。遣周德威救潞州,军于乱柳。冬,克用疾,是岁,梁灭唐,克用复称天祐四年。

五年正月辛卯,克用卒,年五十三。子存勖立,葬克用于雁门。

后唐

百科名片

后唐,五代之一,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建,都洛阳。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河北、陕西的大部及甘肃、安徽、宁夏、湖北、江苏的一部分,并短期占有四川,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大的国家,历三姓四帝,前后共十四年。891年,唐朝封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为晋王;907年,晋国正式建立;923年,晋王李存勖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灭后梁,统一北方;936年,石敬瑭称帝,建立后晋,并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借助契丹兵攻入洛阳,后唐灭亡。

目录

简介孝感改革帝系表藩王表经典战役宦官叛乱末帝

编辑本段简介

后唐

后唐是中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政权和朝代,它取代了后梁,而其后不久又为后晋所取代。后唐的前身是唐末五代十国初期的晋国,唐大顺二年(891年)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被册立为晋王,建立晋国,都太原。907年,朱温篡唐建立后梁,晋国至此全面独立,成为北方最大的割据政权。908年,李克用去世,子李存勖即位。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改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底,灭后梁,迁都洛阳。后唐的建立至其亡国历时十三年(公元923年至936年),一说为公元891年至936年。史家为了区别由李渊所建立的唐朝,而加上后的字眼。

五代之一。李存勖(即后唐庄宗李存勖)所建。都洛阳。盛时疆域约为今河南、山东、山西三省,河北、陕西的大部及甘肃、安徽、宁夏、湖北、江苏的一部分,并短期占有四川,是五代十国时期疆域最大的国家。历四帝(三姓),前后约十四年。

李存勖本沙陀人,李克用长子。沙陀部出自西突厥,唐末居代北神武川(今山西应县﹑朔县间,桑干河上游)。唐中和元年(881),僖宗召克用镇压黄巢起义军,三年,拜河东节度使,治太原。干宁二年(895),进爵晋王。唐末,克用与宣武节度使(今河南开封)朱温争霸,长期进行激烈战争。

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梁王朱温篡唐称帝,国号梁,史称后梁。晋王李克用仍使用唐“天佑”年号,晋实际上已成为全面独立的王国,并以复兴唐朝为政治号召,长期与后梁争战不休。后梁开平二年(908)李克用死,子李存勖继晋王位。干化元年(911)晋国在柏乡(今属河北)决战中,大败后梁兵,接着攻占幽(今北京)﹑魏(今河北大名北)等州,取得河北。

龙德三年(923)四月,李存勖称帝于魏州,是为庄宗,改元同光,国号唐,史称后唐。同年十月,灭后梁,十二月,迁都洛阳。割据凤翔的岐王李茂贞与吴越﹑楚﹑闽﹑南平都称臣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庄宗令郭崇韬等攻灭前蜀(不久,孟知祥又占蜀地,史称后蜀),进一步统一北方,并扩展到长江上游,此时是后唐的鼎盛时期。南方诸国中,仅南汉﹑吴(南吴)与后唐抗衡。李存勖

存勖骄淫乱政,任用孔谦重敛急征,百姓怨愤﹔重用伶官﹑宦官,诛杀功臣,抢掠魏州军营妇女入宫,激起魏州兵变。四年三月,克用养子蕃汉总管李嗣源(沙陀人,原名邈佶烈)藉兵变力量,夺取汴州(今河南开封)。四月,存勖在洛阳被乱兵杀死,李嗣源入洛阳称帝,改名李亶 ,是为明宗,改元天成。

嗣源即位后,改革弊政,杀宦官,诛孔谦,废苛法,均田税,政局小安。但他也猜忌大臣,又年老多病。长兴四年(933)十一月,明宗病,子从荣疑明宗已死,领兵入宫,事败被杀。

明宗(867~933)死,子从厚(914~934)继位,是为闵帝。

应顺元年 (934)四月,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本姓王,嗣源养子)起兵杀从厚,自立为帝,是为末帝。清泰三年闰十一月二十六日(937年1月11日)嗣源女婿石敬瑭(即后晋高祖石敬瑭)勾结契丹攻入洛阳,从珂(885~937)自杀。后唐亡。

编辑本段孝感改革

后唐庄宗李存勖之所以要把孝昌县的县名换掉,是因为其祖父五代十国前期及晋国形势图

的名字叫李国昌,孝昌县的“昌”字犯了其祖父的名讳,为避名讳,孝昌县换名是势所必然,那么,面临再一次更改县名时的孝亲因素,李存勖也不会不考虑此地孝子众多这一因素的。

“孝感”二字,最先是与孟宗直接发生着联系的。与孟宗出生稍后问世的《三国志·吴志·孙皓传》裴松之注引《楚国先贤传》一书云:“(孟)宗母嗜笋,冬节将至,时笋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叹,而笋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为至孝之所致感。”早在晋代成书的《楚国先贤传》中,就为孟宗哭竹的故事点明了孟宗“至孝之所致感”的孝行所在。反观董永呢?虽然最早记载董永事迹的载体当数竣工于公元200年左右的武氏祠石刻画像,其次是曹植约作于公元222年的《灵芝篇》一诗,其后有晋代干宝的神怪小说《搜神记》和宋代李昉的《太平广记》,无论是从武梁祠石刻画像还是到《太平广记》,(曾传西汉刘向作《孝子图》里提到董永事,但无可考证)记载董永故事时均未提到过“孝感”二字。至于元代成书的《二十孝图说》中,固然有对董永的赞诗:“孝感动苍穹”,但同时也有对虞舜的“孝感动天心”的赞诗和对孟宗“孝感天地”的赞语,比较起来,对孟宗的赞语比对董永的赞诗更显得直白和明确,如果说董永的孝行是“感天”,那么孟宗的孝行则是“动地”(动地而竹笋生)二者各有所重,不可偏颇。这才组成了孝感孝子感天动地的完美孝行。况且,李存勖是公元924年即位的,《二十孝图说》一书是元代才问世的,不像《楚国先贤传》那样是李存勖在世之前,几乎与孟宗时间相隔不长问世的。所以,李存勖在改孝昌为孝感时,不能不考虑本地孝子孟宗的因素,此其一。

董永卖身葬父

其二,孝昌县治自唐开元(721——741)年间移至澴水上游,故址在今孝昌县王店镇的黄城村附近,此地距孟宗的出生地直线距离约17公里,地缘较近确实便于李存勖更改县名时“就地取材”。

另外,从李存勖及其属下的官僚们的重门伐不重平民的禀性来看,他更改县名时对本地名人中有着显赫地位的孟宗不会不另眼相看。因为,李存勖即位时,对高官朱门是优待有加。即位之初,他即封“豆卢革为门下侍郎,卢程为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而“豆卢革、卢程皆轻浅无他能。”但“上(指李存勖)以其衣冠之绪,霸府无僚,故用之。”由此可见一斑。至于董永,也许他在李存勖眼中只是个流寓孝感的平民,不是土生土长的人物,而且,董永孝亲事迹的前半部分“鹿车载父”是发生在山东省博兴董永的老家,与孝感无涉,而且其社会地位十分低下,显然是不及孟宗位极人臣之显赫的。李存勖更改县名时不会不考虑到这一现实情况的。

编辑本段帝系表

庙号 谥号 姓名 在位 年号

庄宗 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存勖 923年--926年 同光

明宗 圣德和武钦孝皇帝 李嗣源 926年--933年 天成 926年--930年

长兴 930年--933年

烈宗 闵帝(昭成闵孝皇帝) 李从厚 933年--934年 应顺

废帝或末帝 李从珂 934年--937年 清泰

编辑本段藩王表

邕王李存美、薛王李存礼、申王李存渥、睦王李存乂、永王李存霸、通王李存确、雅王李存纪、魏王李继岌、秦王李从荣、宋王李从厚、许王李从益、潞王李从珂、洋王李从璋、兖王李从温、泾王李从敏、雍王李重美、秦王李茂贞、朔方王李仁福、吴越(武肃)王钱镠、吴越(文穆)王钱元瓘、蜀王孟知祥、闽王王审知、闽王王延翰、闽王王延钧、楚(武穆)王马殷、楚(衡阳)王马希声、楚(文昭)王马希范、南平(武信)王高季兴、南平(文献)王高从诲、高丽王王建

编辑本段经典战役

后唐长兴元年(930年)九月至次年二月,明宗李嗣源遣军攻讨剑南东川节度使董璋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孟知祥反叛的作战。 天成四年(929年)五月,明宗为加强对剑南东、西两川的统治,遣客省使李仁矩招谕两川纳贡遭拒后,恐日久生变难制,遂于东川阆(治今四川阆中)、果(治今四川南充北)二州置保宁军,命李仁矩为节度使镇守;另以武信节度使夏鲁奇戍守遂州(治方义,今四川遂宁),并不断增兵,以遏制两川。董璋、孟知祥见状,深为惊惧,暂弃旧仇,联兵反叛。

次年正月,董璋先于剑门(今四川剑阁东北)筑七寨,后又于剑门北置永定关,布列烽火,集聚民兵扼守,以阻后唐军入川。继而,孟知祥约董璋同时起兵,先

后唐皇陵

取遂、阆二州,然后合兵据守剑门,为共御京师军前来解除内顾之忧。九月,董璋率数万兵攻克阆州,杀李仁矩。孟知祥以都指挥使李仁罕为行营都部署,汉州刺史赵廷隐为副使,简州刺史张业为先锋指挥使,率兵3万往攻遂州。夏鲁奇据城固守,遣马军指挥使康文通率军出城迎战,激战中,康文通闻知阆州已陷,亦率所部降,夏鲁奇自杀。明宗得悉阆、遂已陷,命天雄节度使石敬瑭为东川行营都招讨使,右武卫上将军王思同为西都留守兼行营马步都虞候率军入川往讨。

时孟知祥以故蜀镇江节度使张武为峡路行营招收讨伐使,左飞棹指挥使袁彦超为副,率水师趋夔州(治今四川奉节),以阻后唐军西进;东川董璋部亦攻占合(治今四川合川)、巴(治今四川巴中)、蓬(治今四川仪陇南)、果(治今四川南充)等州。

十一月初十,正当董璋分兵进军黔(治今四川彭水)、涪(治今四川涪陵)二州之际,石敬瑭率军入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岭上)。十三日,王思同等率前锋军出人头山(今四川广元西南),迂回至剑门南,奇袭剑门关,杀东川兵3000余人,俘都指挥使齐彦温。继破剑州(治今四川剑阁),因大军未至,遂焚庐舍、抢资粮,退保剑门。孟知祥闻剑门失守,即遣牙内都指挥使李肇率兵5000倍道疾行,先据剑州,又遣使至遂州,命赵廷隐率万人跟进,以加强剑州兵力;同时命故蜀永平节度使李筠率兵4000趋龙州(治今四川平武东南),扼守要害,防止后唐军从邓艾故道入蜀。董璋亦从阆州率兵进屯木马寨(今四川剑阁东南)。时屯驻耒苏村(今四川剑门东南)的西川牙内指挥使庞福诚、昭信指挥使谢鳇,闻剑门失守,即率兵干余间道奔赴剑州,傍晚方至,遇后唐军万余从北山而下。庞、谢兵分两路,庞福诚率兵数百迂回唐军营后鼓噪袭击,谢鳇率余众正面进攻,后唐军措手不及,又不明虚实,惊恐而逃,退保剑门,十余日不敢出战,董璋乘机部署赵廷隐与李肇分别列阵于牙城后山及河桥(一说石桥)待击。

十二月初三,石敬瑭率大军抵剑门,即引兵再攻剑州。及至,令步兵攻牙城后山,被赵廷隐击退;又命骑兵冲击河桥,遭李肇部强弩阻击,难以近前。日暮,石敬瑭被迫撤军,又遭伏击,败退剑门。至二年二月,石敬瑭征讨两川被阻于剑门险峡,难以进军,遂以粮运不继,烧营北归,后唐攻两川以失败告终。

编辑本段宦官叛乱

本来唐朝的宦官在朱温当政时被诛杀干净,宦官干政已经成为历史,而且整个五代中的梁、晋、汉、周都没有宦官惹乱,唯独在后唐李存勖在位的这几年,宦官势力开始有所恢复。这些人和刘皇后勾结在一起,渐渐形成一个反动的政治集团,对朝政施加影响,虽然影响没有唐朝的那样恶劣,但至少对李存勖来说,这是他走向灭顶之灾的开始。 河南令罗贯正直敢言,郭崇韬很欣赏他,支持他清除豪门积弊的工作,效果很不错。但罗贯却得罪了后宫集团、大官僚集团和宦官集团,这些人非常痛恨罗贯,在李存勖面前抵毁诽谤。李存勖的母亲曹太后死后安葬坤陵,但通往坤陵的路桥因为各种原因坍塌,太监们便说乘机陷害罗贯,果然李存勖大怒,把罗贯抓来,打的死去活来。郭崇韬非常心疼,上来劝阻,说“陛下和一个县令斗气,传出来对陛下名声不利。”李存勖哪里肯听,干脆把郭崇韬关在宫外,让宦官把罗贯活活打死,暴尸街头,以示炯戒。罗贯一死,天下呼冤,并开始李存勖是否有能力中兴唐朝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不仅如此,李存勖还干了一件失尽军心的蠢事。李

宦官当道

存勖宠信的戏子周匝曾经被梁军俘虏,周匝为了报答在梁期间受到“同行”陈俊和储德源的照顾,借自己的三分薄面请求李存勖封他们做刺史,以示报恩。李存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旁边的郭崇韬一听就急了,忙上前劝阻:“不可!河东将士们从陛下百战灭梁复兴我唐,现在将士们还没有得到封赏,如果封了这几个戏子,会让将士们寒心的,惹会生出乱子来。”李存勖并不是一个糊涂的人,他也知道其中利害,但他拒绝郭崇韬的理由居然是“我已经答应周匝了,我不能失信于人。”任凭郭崇韬苦劝,李存勖依然封陈俊和储德源为刺史。消息一出,举军哗然,将士们都愤怒异常,准备找“李天下”讨个“说法”,被郭崇韬好言相劝方才无事。但李存勖在军中的威望已经降至冰点,虽然他现在还能耍耍皇帝的威风,但这主要是因为能威胁到李存勖地位的那个人暂时还没有站在前台上。这个人是谁?成德军节度使李嗣源!民心不可侮,军心同样不可侮,对于一个阶级社会的统治者来说,军心远比民心重要,毕竟“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民心里出政权”的概率,何况古代也没有民主选举。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但没有军队,政治一天也运转不起来。李存勖如果不是丧失军心,他也不会失败的如此迅速,现在的李存勖不仅是个政治白痴,也变成了军事白痴,虽然不久后他还能耀武扬威一把,出兵消灭前蜀。前蜀自王建割据称帝以来,四川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战事,比较稳定,王建死后,小儿子王衍继位。

这个前蜀皇帝吃喝玩乐是把好手,但毫无才能,如果不是他老娘徐氏得宠,他也做不了皇帝。王衍当皇帝七年来,蜀中政治腐败到了极点,老百姓被统治者多如牛毛的苛捐杂税逼的生不如死。李存勖也许是戏唱的太多,觉着乏味,想换个游戏。曾经来洛阳朝见的荆南节度使高季兴也劝过李存勖伐蜀,说“蜀地富民饶,获之可建大利。”郭崇韬也是这个意思,李存勖下决心出兵。李存勖任命长子魏王李继岌为统帅,郭崇韬为副。李继岌乳臭未干,懂什么军事?大主意还得由郭崇韬拿。郭崇韬行前,又奏请李存勖,说北都(太原)留守孟知祥很有才能,可以在灭蜀后任西川节度使,李存勖也答应了。郭崇韬和孟知祥的关系不错,想借此扶朋友一把,可他哪里想得到,他的这一念之间却让原本默默无闻的孟知祥“名垂青史”,成了后蜀高祖皇帝。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九月十八日(即是个好日子也是个坏日子),唐军大举攻蜀。虽然这时后唐的政治建设和军事建设严重滞后,但唐军的战斗力还是冠绝天下的,蜀中二十多年没有重大战事,蜀军主要是防御性质的,而且王衍昏庸无道,在这样的皇帝统治下,一群狮子也会变成一堆绵羊。唐军势如破竹,直进西川,连得凤州(今陕西凤县)、兴州(今陕西略阳)、成州(今甘肃成县)。王衍听说唐军来攻,忽起雄心,他要“御驾亲征”,率军来到利州(今四川广元)。

蜀军和唐军在三泉(今陕西宁强西北)大战,结果毫不意外,蜀军惨败,王衍连夜逃回成都。唐军风行雷厉,蜀中的一些实权派开始要考虑自己前程了,蜀东川节度使宋光葆、武定军节度使王承肇、兴元节度使王宗威、武信军节度使王宗寿决定向唐军投降,四节度所辖的十八州土地尽数入唐,前蜀只控制成都附近一带。李存勖不失时机的写信给王衍,劝他投降,否则大军杀到鸡犬不留。王衍还没考虑好,唐军已经杀到绵州(今四川绵阳),王衍无计可施,只好“泥首衔璧”出降唐军,前蜀灭亡。唐军暂时没有撤军,军政大权还由郭崇韬掌握,这时李存勖并派太监向延嗣督军还朝。郭崇韬这时又犯了和梁朝王彦章同一个错误,他虽然痛恨误君小人,但不应该把这种情绪表露出来,让人抓住把柄。郭崇韬最痛恨宦官干政,对向延嗣冷眼相加,向延嗣怀恨在心,回到洛阳后,在李存勖和刘后面前大说郭崇韬的坏话。李存勖早就对郭崇韬不满(少不了刘氏的枕头风),便密令魏王李继岌俟机杀掉了郭崇韬。李存勖一不做二不休,顺势灭了郭崇韬的九族,一时间朝野纷纷议论,皆不自安,郭崇韬这样的重臣说死就死,下一个难保不是自己。

同光四年(公元926年)的春天,李存勖对李嗣源的疑心越来越重,他的几个儿子没一个能斗得过李嗣源,万一自己不幸早死,天下肯定要被李嗣源夺去。李存勖却不知道如何除去李嗣源,可这时,突然从魏州传来一声晴天霹雳:魏博军发生兵变!这次兵变的原因很荒唐,居然是因一则谣言引起,民间传说魏王李继岌被皇帝杀死,而刘皇后为了给魏王报仇,又把皇帝李存勖给杀了。加上驻守贝州的魏军没有及时瓜代回家,军心动荡。这时魏博军节度使杨仁晸手下有个叫皇甫晖的看到局势混乱,便想混水摸鱼,纠合同党劫持了节度使杨仁晸,说“我们魏军为皇帝夺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现在皇帝不但不赏,反而要加害我们。何况现在皇帝已死,洛阳大乱,大人何必与我们一起讨逆,谋取好一场大富贵?”杨仁晸不从,被皇甫晖一刀砍死,乱兵强行拥立指挥使赵在礼,在魏州做乱。李存勖得到消息后,大为震怒,先是派出几路人马平叛,但都被打了回来,李存勖无奈之下,只好派出他的政敌李嗣源前往魏州平乱

编辑本段末帝

后唐末帝李从珂(885年—936年),镇州(今河北正定)人,五代时期后唐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本姓王,小字二十三,因此又被叫做阿三。 李从珂十余岁时,其母魏氏被当时仍是将领的后唐明宗李嗣源所掳,李从珂不久就被李嗣源改名并收为养子。长大后身形雄伟健壮,又骁勇善战,常随李嗣源南征北

李从珂

讨,颇得其喜爱。李嗣源即帝位后,李从珂曾任河中节度使之职,然因与权臣枢密使安重诲之前有过节,在长兴元年(930年),被安重诲设计解除军权,回京师洛阳居住。次年(931年),安重诲失势,李从珂再受重用,被任命为左卫大将军、西京(长安)留守。长兴三年(932年),被改命为凤翔节度使。长兴四年(933年),封潞王。

后唐应顺元年(934年),闵帝李从厚听信大臣的建议,调动各重要节度使之职,准备削弱藩镇的实力,李从珂恐惧,遂反。李从厚命大军讨伐,眼看凤翔(今陕西凤翔)即将陷落,未料讨伐军将兵骄横,贪图赏赐,李从珂抓住这点诱使讨伐军叛变,反败为胜,不久以摧枯拉朽之势攻入京师洛阳,即帝位,改元清泰,并派人将逃亡的李从厚杀害。

李嗣源之婿石敬瑭时任重镇河东节度使之职,李从珂与他二人当初在李嗣源手下皆以勇力过人著称,彼此存有竞争之心。因此李从珂即位后,对石敬瑭愈发猜忌,而石敬瑭亦有谋反之意。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以调镇他处试探,而李从珂果真将石敬瑭改任天平节度使,石敬瑭因此叛变,同时向契丹乞援。李从珂命各镇联合讨伐,不料因联军各怀鬼胎,致大败于团柏谷,石敬瑭与契丹大军得以顺利南下进逼京师洛阳,李从珂无计可施,于闰十一月二十六日(阳历为937年1月11日)自焚而死。死后无谥号及庙号,史家称之为末帝或废帝。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103791.html

更多阅读

十大恶人之不吃人头李大嘴 世界十大恶人

十大恶人之不吃人头李大嘴胡人那吃人的鬼摇摇摆摆走了过来,在魏麻衣脖子上嗅了嗅,面上忽然露出大喜之色,抚掌笑道:“妙极妙极,这人身上已没有什么老鼠臭了,若多加些葱姜佐料,用上好的酱油来红烧,已勉强可以吃得。”  魏麻衣目中满是惊惧

清代皇宫匾额欣赏 书法匾额欣赏

  收藏日期:2011年11月16日清代皇宫匾额欣赏太和殿 建极绥猷匾故宫每个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这些匾额集中反映了封建帝制的最高治国理想和策略。上图是挂在紫禁城的中心太和殿正中的“建极绥猷”匾,为乾隆御笔。所谓“建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十三 :风水名镇——泰顺泗溪镇

李计忠大师详解中国风水宝地(十三):风水名镇——泰顺泗溪镇浙江泰顺县泗溪镇东界松洋、九峰,紧邻苍南,南连雅阳、柳峰,毗福建福鼎,西北接东溪、凤洋,是浙南边陲的一个山区小镇。境内有自邻乡入境的东、南、西、北四溪汇于下桥,有“泗水洄澜

古代名家书法真迹大观 李清照书法真迹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由顺治皇帝御笔亲题太和殿 建极绥猷匾乾隆御笔养心殿 中正仁和匾雍正御笔西暖阁勤政亲贤匾 雍正皇帝养心殿三希堂匾 养心殿西暖阁的旁边,有一间几平米的小屋,乾隆为他取名“三希堂”。慈禧书法宋徽宗书法(作者:谭立新

顺治皇帝 多情江山

编辑词条顺治目录[隐藏]生平子女清代宫廷大事表顺治时期文字狱清世祖[1]顺治皇帝,即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是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戌时(晚七点至九点)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

声明:《李克用——后唐太祖 建极陵 不良人李克用》为网友愿无岁月可回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