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明朝那些事儿的广泛传播,很多人都确信明朝连中三元的惟有黄观与商辂两位,而可怜的黄观因为得罪了永乐帝朱棣,被除了名,至此大明王朝276年即1368——1644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得到明朝官方承认的三元及第者,只剩下商辂一人而矣了!
其实熟读明史的人应该知道,明朝第一位三元及第者不是黄观也不是商辂,实是另有其人,他就是为洪武辛亥科状元吴伯宗!或许是洪武初年,开科举士处于草创期,使得这位大明朝首位状元显得很是无名。
吴伯宗,性别男,名为祐,字伯宗,被称呼为天文学家,出生于江西金溪。生于何年不详,有人说是1334年。死的年份则记得很清楚,是洪武十七年,即公元1384年。
吴伯宗曾祖叫吴可,宋朝时登仕郎,为漕贡进士(举人),其兄弟吴名扬,参与过南宋著名的文天祥勤王军,入其幕府,参与军要大事。吴伯宗的祖父叫吴泰运,父亲是吴仪,字明善,元乡贡进士(举人),时称“东吴先生”。
吴伯宗的家世真算得上是很有些文化渊源的了。他本人也丝毫不含糊,从小就显得很聪慧,十岁即即通举子学业,在洪武三年即公元1370年在江西省获得乡试第一,是为解元公。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入京考试,取得了会试第一。殿试得洪武帝朱元璋亲制策问,又得廷试第一,此正所谓三元及第!
史载朱元璋得到吴伯宗这样的博学才子,十分欢喜,当场就赐冠带袍笏,授予礼部员外郎,命他参与修订“大明日历”等,修成后又赏赐了衣袜,以示恩宠嘉奖。
吴伯宗为人温厚,然而内刚外柔,不依附权势,不屈服于奸邪,换句话说,这个人脑筋有点直,脾气挺倔!当时丞相胡惟庸权倾朝野,结党营私,贪污舞弊,吴伯宗硬是不肯依附胡惟庸,胡某人何许人也?立即对这个不识抬举的文人吹胡子瞪眼睛,后来随便找了由头便打发吴伯宗到凤阳谪居去了。
但吴伯宗这个人就是不怕死的,肠子直么!继续不断地上书直陈对时政的看法,公开指斥胡惟庸专横跋扈,不守朝廷法纪,不宜委以重任,否则,将危害国家,疏中列举事实,分析合情合理,朱元璋看了也大为触动。
洪武朱元璋召他回来,赐予衣钞,然后命他出使安南,吴伯宗毕竟是挺有能力的人,把事情办得很是妥贴,还带回四头驯象而归。皇帝老儿很是满意,授他国子助教,进讲东宫,又改任翰林典籍,使得吴伯宗有机会与太子朱标建立了不错的感情关系。
洪武帝曾经出十题让他作赋,没想到吴伯宗才思十分敏捷,不拖泥不带水,挥笔立成,因其词气势磅礴,甚得皇帝老儿的赞赏,赐予他织金锦衣。
吴伯宗几经沉浮,到了洪武十五年,终于达到了人身官位的顶点——进武英殿大学士,参与编撰回回历、经纬度、天文等书,发挥他在天文学上的长处,这也是他事业的巅峰时代。
天有阴晴不定,人有旦夕祸福,后来不知为何,他的弟弟吴仲实在任三河知县时,荐举不实而受到牵连,降为检讨,我个人觉得这株连的罪名实是洪武朝非常让人厌恶的事情,盖因使得无罪的人也跟着受连累。
洪武十七年,或许吴伯宗牛脾气又上来了,对答皇帝老儿时,触怒了洪武帝,这下子再也没有机会翻身了,直接贬往云南,暴死于途中。他死后,性情宽厚的太子朱标哀悼其不不幸,也不敢为他说什么,只好命令其家人护丧归葬了事。
这位大明王朝本应光耀史册、满腹才学的第一位连中三元者就这样,因为奸相的弄权、亲戚的连累、皇帝老爷的喜好几遭冤枉的贬官,终于默默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