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遥看悠久中国文学史,在群星璀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女诗人脱颖而出——蔡琰。虽然说她所留作品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屈指可数,但是她的是个永远在耀眼夺目的文学艺术群星中夺人眼球,博得众人赞赏。在此,我将细品蔡琰的《悲愤诗》,感同身受的体会其中的“悲”与“愤”。
关键词:蔡文姬、《悲愤诗》、悲痛
内容:
蔡琰,字文姬,是东汉时期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和书法家蔡邕之女。蔡文姬诗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才女和著名文学家。她兹有跟从父亲学习,博览经史,精通天文地理,博学多才,擅长诗赋,键能辩才与音律。并打算与父亲修写汉书,名留史册。只可惜事与愿违。蔡文姬所经历的一生是悲苦的,是让人沉痛的。但是逆境中人才,她在饱经风霜后,创下了动人心魂的《胡笳十八拍》和潸然泪下的《悲愤诗》,然后人叹为观止,无法企及。
清代著名诗论家张玉谷先生在《古诗赏析》中,对诗人《悲愤诗》进行了高度评价“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诗》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瓣香可也及钗裙。”张玉谷先生认为文姬的才能可以压倒著有《白头吟》这首名篇诗歌的西汉才女卓文君,她所著的《悲愤诗》乃是一部伟大的文学创作,堪为经典,实为精品。被称为诗史的杜甫,在他的《奉先咏怀》和《北征》等诗歌中,也受到这首诗的影响。尤其是《北征》,更是与这首诗有一脉相承之处。从众人对这首诗的评价中充分可看出,《悲愤诗》在我国诗歌史上所拥有的影响和所创作出来的价值。
《悲愤诗》是中国诗歌长河中第一部人文创作的五言自传体长篇叙事诗,全是流露着诗人感情的激昂酸楚,展现了一幅幅血与泪的真实画面。在熟读《悲愤诗》后,没有经历大悲大难的我,面对是问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悲愤,也感同身受。尤其是在认识和了解是人生平经历后,重读《悲愤诗》,会让人感触更深,领悟更多。诗人一生三嫁,初嫁河东卫家,可是好景不长,亡夫无子,且遭受邻人唾弃,于是归宁于家。可是在社会动荡的东汉末年,她被俘虏到南匈奴,由于才貌出众,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十二年独居异乡为异客的痛苦生活,然而却生了儿女。在曹操一统北方地区后,用重金赎回文姬,别理了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归还后改嫁给董祀。诗人的这段苦难感情经历,这场悲凉亲身体会,这些刻骨铭心的惨痛波折对诗人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决定作用。可以说,《悲愤诗》就是对自己动荡的一生进行记录,对自己从颠沛到流离的生活进行感叹,进行痛心疾首的回望。
这首《悲愤诗》一共一百零八句,生动且真实地描绘了女诗人在东汉末年动乱期间的悲惨遭遇和窘困处境,是对受苦受难人们的血泪宣泄,是东汉末年社会大动乱真实的写照。全诗具有史诗的宏大规模,带有强烈的悲剧伤感色彩。诗人所展现的悲与愤,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是对悲剧制造者血与泪的深痛控诉。整首诗里,字字表达的是血,句句描绘的是泪!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董卓为首的贼子穷凶恶极进行作乱和自己被俘入营的屈辱遭遇;第二部分写流落匈奴的凄惨生活和别子归乡;最后一部分写一路归程所见所感。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流离漂泊之苦,母子离别之情,激昂辛酸,笔力强劲。
此诗,不单是中国诗歌史上一篇名作,而且诗中所描绘的每一件事没有进行浓墨重彩地虚构,而是真真切切对社会现状的真实记述,反映历史的悲痛现况。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迁旧都”、“兴义师”、“围城邑”、“骨肉来迎己”、“白骨不知谁”等等,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更是史学上一篇时事传文。诗中记载的每一件事都有符合历史真实,强烈而震撼的历史真实让人无法抗拒。动乱的社会,黑暗的政治,流离失所的百姓,妻离子散,尸横遍野,白骨皑皑……这样的历史,怎能不让人悲,让人愤!
蔡文姬在创作此诗时,不仅仅是在就事论事,更是在充分挖掘自己内心深处情感,把叙述和情感艺术巧妙紧密结合起来,达到了字与情的完美统一。即诗人自己亲身经历记录和感情的集合体。
“卓乱天常”、“欲生不得”,“边荒胡风”、“骨肉迎己”、“母欲何之”、“至家孤景”、“托命新人”、“忧终年岁”。诗人真真切切叙述了亲身经历,确切地展现了不幸摧残的人们的凄凉遭遇。尤其是妇女们的悲苦屈辱形象,是曹操、曹植等男诗人无法在作品中细腻体现的,是男诗人无法在感情中理解妇女们所受屈辱的。诗中“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高度涵盖了诗人被捕后失身的生活。被俘掠的妇女们在强暴的摧残下生死两不俱的痛楚是令人可想而知的。妇女的无奈,诗人不变言语,仅用“少义理”来讲述,其中暗含了诗人被蹂躏被侮辱的不堪回忆,更是揭露了战乱的残忍性,毫无人情冷暖。面对这样的惨痛命运,催人泪下,仰天长叹。清代沈德潜在集评中这样谈及诗人,“由情真,亦有情深也。”
作为一位为子女操劳的母亲,最心痛的莫过于别子。别子之前,诗人简简单单讲诉苦楚与不舍,随后引出“感时念父母,已为念子作影。”然后诗人用正面手法描写别子时的伤感场面,让人声泪俱下。同辈人的送别,牵手相送,声声哀叹,更是衬托出别子的哀痛。归汉路途中,情不自禁翻出“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难割舍的母子情啊!以致“登高远眺望,神魂忽飞逝”。在这里,充分体现出诗人别子的悲痛,舍不得孩子,放不下那份母子情,弃不掉那份与生俱来的母子爱。实在悲得强烈,痛得彻底。“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宁何不顾思?”这些悲痛诗句,无不体现诗人别子的撕心裂肺之痛,让人五内欲崩,精神恍惚。为了回归故土,与自己的儿女离别,十指相连母子情,这次的别离犹如将十根手指四分五裂,撕扯得血淋淋。一个母亲的伟大情怀,面对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孩子,心如刀割。诗人在这方面的情绪挖掘的相当透彻,情节真实,动人动情。使读者的心生怜悯,心在在颤动,心在流泪……
“马为力踟蹰,车为不转辙”,借外景精彩体现母子相别,爱人相送的无奈与哀怨,“悠悠一千里,何时富交会”,虽说诗人十二年的被掳掠生活是痛苦的,但是现在将要告别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加的左贤王,远离童真可爱的两个儿子,可是又面对回汉的机会,分不清是悲是喜,是笑是泪,唯有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画面,点点滴滴涌入心头。爱情,亲情,一个“情”字,挥洒出了诗人满心无奈与痛恨。别了,丈夫孩子,不知何时才能有机会再见?泪水弥天的相别,情与爱的交织,血与水的相浓,凄凄惨惨戚戚,怎一个悲字了得!回望诗人一生,“回归故土”和“母子团聚”,这让众人幸福的事,而对她而言是不能两全的,是不能享有的这人世间的美好,是现实的悲剧,是历史的悲愤!
通晓全诗,《悲愤诗》在艺术表达上值得称赞。用心读这首诗后,会发现,此诗语言没有“白发三千丈”的夸张,也没有“荣耀秋菊,华茂春松”的华丽辞藻。甚至带有儿童化的语言特色,字字透露着孩子的个性,让读者感到的是语言朴实无华,通俗易懂,毫无雕琢的痕迹,毫无可以修饰的言论。语言的朴实平淡,写作手法的超现实,面对这样简洁的诗词,并不让人觉得贫乏无味和言尽意终的印象,反而给人留下深刻的感觉,语言的含蓄让读者回味无穷。字里行间里透露着质朴,通畅而又不失含蓄和深沉。如“人生几何时,怀复终岁年”中,诗人感叹了人生无奈的情怀,与“白发三千丈”等诗句比较起来,后者虽然夸张,但是表达意思相同,前者虽说浅显易懂,但是更为写实。还有那些对边塞胡僵的描写,雪花没有大如席,胡风也不能将杨柳吹绿,但是措辞的平实朴素,也同样生动展现了边塞凄冷的景象。诗歌的含蓄也是一大特色。诗人淋漓尽致的展现了所目睹的一切,兵荒马乱“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男人们都被杀死,砍下头颅,然而那些良家妇女们是什么遭遇呢?诗人并没有直说,只是用了一句“欲死不能得,与生物一可”来进行概括,可是让读者产生了无限遐想。简简单单十个字,却把妇女们的惨痛遭遇或者是饱受折磨的经历含蓄地刻画在了纸上。
蔡文姬的《悲愤诗》,所表达感情真实,字字述说伤感,句句道出复杂揪心情绪,非亲身所经历,是完全无法表达得如此真实真切。《悲愤诗》,悲愤二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为百姓悲愤,为自己遭遇悲愤,为国家动荡不安悲愤!悲痛世态凄凉,愤怒乱世无道;悲痛自己命途多舛,愤怒自己生于乱世;悲痛自己生活颠沛,愤怒命运不公……一次又一次的不幸,忧伤占据她的内心;一次有一次打击,悲苦侵袭她的整个思绪。《悲愤诗》所塑造的感情酸楚激昂,辛酸过后更是悲愤交加,激起读者的内心情感,同情诗人遭遇,悲愤社会腐朽,使人久久不能忘怀。这样的生世,怎能不让人悲愤?学者吴闿生曾说:“吾以谓(悲愤诗)决非伪者,因其为文姬肺腑中言,非他人所能代也。”充分可见,流传千古的《悲愤诗》所获高誉确实有目共睹,具有“以诗证史”的重大意义。
在汉乐府这个大背景下,《悲愤诗》受到叙述诗的影响,善于通过事件细节,具体而生动表现各种动乱的状况,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首现实主义诗歌。另一方面,带入了诗人自身经历与柔情,在写法上融入文人抒情,这也就让此诗高出别诗一筹。
中国漫漫文学长河中,很多作家在崇高而神圣的位置,得于他们书卷繁多,从而成名成家,流传千古;相反,像蔡琰这样的作家能够在文学史上留下芳名,传下业绩,却不是因为宏大的数量,而是精致的质量,这样的作品经久不衰,拥有艺术性和文学的强大生命力。尤其是她的《悲愤诗》是继《孔雀东南飞》之后,在叙事诗史上的一大突破,开创了叙述诗先河的典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不朽之作,堪称我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奇葩,优美风景线。蔡琰的诗,有她所处的独特的时代,有她生活的影子,有她的血肉身躯,有她的身心故事,更融进了她的全部生命,全部灵魂,让诗人名垂诗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