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尿液是在肾脏生成的,先形成原尿再形成终尿,最后从尿道排出,但至于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呢?今晚我将作出我自己的一个总结。
肾单位是尿液生成的单位,人每个肾脏约有100万个肾单位,这100万个肾单位共同生成尿液,最后一起汇集到集合管再从尿道排出。另外,肾单位由肾小球(是血液滤过形成原尿的地方,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和肾小管(经过重吸收和分泌生成终尿的地方;分为近端小管,髓袢,远端小管)。肾小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即又称毛细血管球,外包不闭合的肾小囊。循环血量的1/5~1/4到这100万个肾小球进行滤过作用生成原尿,下面是形成原尿和终尿的一些解释:
1、生成原尿的过程: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小分子溶质和水和少量的低分子蛋白质可以滤过到肾小囊腔内,即生成原尿
2:生成终尿的过程:
(1)近端小管的前半段:1、由于小管上皮细胞基底侧膜上钠泵(Na+—K+—ATP酶)的作用,使小管上皮细胞内保持低钠状态,小管内的钠离子与细胞内的H+通过Na+-H+交换体进行H+和Na+的交换,Na+进入细胞内,H+入管内。细胞内的钠离子再经过钠泵的作用排入细胞间隙。另外,小管内的葡萄糖和氨基酸通过Na+-葡萄糖转运体和Na+-氨基酸转运体共同转运至细胞内。
(2)近端小管的后半段:由于前半段没有进行Cl—的转运至细胞内,导致管内的氯离子浓度较细胞间隙的高,所以,氯离子顺着浓度梯度经过紧密连接进入细胞间隙进而被重吸收。另外,氯离子还可通过Cl-—HCO3-逆向转运体进入细胞内。其中钠离子也通过Na+-H+交换体进入细胞内。其中进入细胞内的氯离子通过K+_cl-同向转运体进入血液。
由于近端对离子、葡萄糖、氨基酸和低分子蛋白质重吸收的作用使管内的渗透压降低,所以管内的水是通过渗透作用被重吸收的。另外近端小管还有重吸收HCO3-的作用,是通过上皮细胞碳酸酐酶的作用而重吸收的(分泌至管内的HCO3-与分泌的H+通过碳酸酐酶的作用结合生成H2CO3,进而分解成C02和H2O,进入细胞内的C02又在碳酸酐酶的作用下和H2O生成H2CO3,后者在解离成HCO3-和H+,HCO3-通过Na+—HCO3-同向转运体一起转运回血,而H+通过Na+-H+交换至腔内)
(3)髓袢降支细段:主要是对水的重吸收,钠泵的活性很低。
(4)髓袢升支细段:此段不重吸收水,对Nacl易通透,通过Na+_cl-同向转运体或者Na+-H+转运体和CL-—HCO3-交换体。
(5)髓袢升支粗段:此段对水任不通透,但是重吸收Nacl的重要部位,通过Na+_k+_2Cl-同向转运体,将Na+转运至细胞内,同时也将一个K+和2个Cl+转运至细胞内。由于细胞内的K+浓度升高,K+又分泌到管内。这使官腔内正电荷浓度升高,促使Ga2+,Na+,Mg2+等正离子进入细胞内,Ga2+可通过细胞基侧膜的钙泵进入血液内。
(6)远端小管始端:此段对水仍不通透,钠离子和氯离子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转运至细胞内
(7)远端小管远端和集合管:这两段有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有对重吸收和分泌两个作用:1、其基底侧膜的钠泵保持细胞内低钠,使钠离子有入细胞内的动力,这又造成管内呈负电位,促使CL-的被动重吸收。2、其管腔膜侧有水通道蛋白AQP2,基底膜侧有AQP-3和AQP-4,AQP-2对水有通透性,受血管升压素的调控。AQP-2的多少决定对水的通透性如何。这两段对Na+,K+,CL-有较低的通透性,并受醛固酮作用,醛固酮具有吸钠排钾作用。
以上是部分的解析,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