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科学家测量太阳表面温度的方法,最初是将一个直径1米的凹面镜对着太阳,逐渐调整焦点,当得到了一个小硬币大小的太阳像时 ,把一片金属放在焦点上 ,金属片立即弯曲熔化了,测定焦点上的温度是3500摄氏度,于是科学家认为太阳上的温度绝不会低于3500摄氏度。
从太阳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太阳表面存在山峰和巨石,还有强烈的日珥喷发。太阳表面还会发生“地震”由这些太阳照片可分析到太阳表层确实是固态的。由此推算出太阳表层实际温度还没达到使所有物质完全溶解的地步。说到这个大家一定会问:如果太阳表面温度没有那么高,那太阳光线为何这么强烈呢?我告诉大家这是一个光学问题,这也是被人们忽略的光学问题。
太阳光线并非来自太阳表面某一个点。大家可知道太阳射向地球表面的每一束光线都来自太阳广阔的阳面。也就是说太阳有6.087×10^12平方千米的发光面向地球表面每平方毫米处都投送了光线,因而太阳光才那么强烈。当你抬头看太阳时,实际你的眼睛已接收到太阳6.087×10^12平方千米发光面投送的光线。
如果大家不能理解,还可以通过做实验来理解这个道理。我们在一个房间的墙壁上按装100个100w的电灯。再找一小片光伏电板,接上电流表和小灯泡。我们先关闭房间的门窗并把窗链拉上切断所有光源。然后点亮一个电灯,把连接好的光伏电板和电流表放到离电灯3至4米的地方,这时电流表读到的电流数据为1毫安。点亮50个电灯时,电流表读到的电流数据为56毫安,小灯泡开始亮起来。点亮100个电灯时,电流表读到的电流数据为120毫安,小灯泡也完全亮起来。实验表明光伏电板是接收到100个电灯投送的光线才把小灯泡完全点亮。同时我们的眼睛也看到100个电灯把整个房间照得雪亮。
太阳射向地球表面的每平方毫米光线都来自太阳6.087×10^12平方千米的阳面,太阳光线本来已经是聚光束,太阳光线不是来自太阳某一个点。科学家测量太阳表面温度时更是把0.78平方米的太阳光束聚到一起得到3500摄氏度,然后谬言说太阳表面温度绝不会低于3500摄氏度,这是错上加错。如果将一个直径10米的凹面镜对着太阳,把78平方米的太阳光束聚到一起,要是得到300000摄氏度高温,那是不是又说太阳表面温度绝不会低于300000摄氏度。可见用聚光镜来测量太阳表面温度并不合理。
错的不单是对太阳表面温度的测量,还有日冕的温度测量更是错得离谱,日冕的温度测量数据居然是几百万摄氏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800倍。这测量数据明显不对,但人们还是坚信这是对的,因为这数据出自名人。事实日冕的温度测量数据是错误的,如果日冕的温度真是有几百万摄氏度,那我们平时只能看到日冕,而不是看到太阳光球了。还有如果日冕层的温度真是有几百万摄氏度,那在日冕层围绕太阳运行的上千个大小不一的颗粒状物体为什么不溶解气化,这些颗粒状物体(所为的不明飞行物)能承受几百万摄氏度的高温而不气化吗?
日冕只有在日食时才能看见,其实日冕的光是来自太阳大气对太阳光的反射。当太阳的正面强光被月球挡住,在太阳周围的太阳大气反射光就会呈现出来。日冕的光本就来自太阳光,竞然说日冕的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还高800倍。看来通过对温度和光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得出来的数据不正确。人们还通过对温度和光的辩证关系的分析得出太阳表面温度为6000摄氏度,这数据与现实相差太大。看来温度和光的辩证关系的分析不能用于任何场合。在全日食时太阳的正面强光被月球挡住,我们看到的基本是太阳的侧光和太阳大气的反射光。
晚上如果你用手掌正好挡住发光的路灯时,你会看到在你手掌周围同样呈现出日冕一样的空气反射光,形成这现象的原理与形成日冕现象的原理一样,是路灯周围的空气受到路灯的照射而发出反射光。你不能说路灯周围的发光气体的温度比路灯的温度还高几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