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教学案例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教材是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三章走近国家中重点介绍的一个国家,它的经济发展过程、社会背景、文化特点基本上代表了拉丁美洲的发展过程和社会现状,巴西是拉丁美洲的缩影。
(二)教材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1.本节教材以亚马孙平原和亚马孙河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巴西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地理基础知识。
2.在掌握了足够的基础知识后,教材要求学生学会运用巴西的自然条件、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因素对巴西农业、工业布局和人口分布进行分析。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
3.教材提供了大量的阅读资料及图片,培养学生从直观的角度来认识巴西,力求以贴近生活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感知世界。
二、学情分析
初一年学生思想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强,好胜心切,在接受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触有趣的感性知识,因此,在学习巴西时,要多用一些激趣的方法,要多举例,多要以实图展示,增强学生印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运用地图分析巴西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
2.根据地形、气候特点,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3.知道巴西工业和农业的基本特点。
4.知道巴西城市建设情况和人种构成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运用地图分析自然环境,学会读图、析图、用图的方法。
2.学生学会搜集、处理地理信息和地理图表。
3.学生在学习中团结协作、共同讨论、合作处理地理难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分析巴西从国情出发,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经济,树立正确的国情观、人地观。
2.通过分析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和保护措施,树立正确的环境观。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分析巴西的热带环境。
2.了解巴西迅速发展的国民经济。
(二)教学难点
1.分析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
2.关注热带雨林的危机,懂得保护热带雨林的重要意义。
五、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运用自主互助优质高效课堂模式。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和课标,对课程内容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与教学过程相匹配的教学设计。课堂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教的起点和着力点位于学生的学习基础之上,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思想。把课堂完全放给学生,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引导者、合作者。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探究的基础之上,教师针对学习重点或学习中的困惑进行点拨指导,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教学策略
这是一节地理新授探究课,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策略,课堂紧紧围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检测”四个环节展开。教学过程,其实质就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TheCupOfLife》(世界杯足球赛《生命之杯》)这首歌曲节奏强烈、富有激情、鼓动性强,不仅与巴西足球关系密切,而且可以突出竞争意识、拼搏精神和团结合作精神,可以迅速把学生引入学习巴西的情境当中,形成紧张、活泼、努力进取的学习氛围。
2.自主学习,查找问题
基础知识设计成自主学习题目,学生以教材和学案为载体,自主学习。
①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
②巴西迅速发展的经济中,农业产品、工业部门;
③巴西的人种、人口和城市分布等。
自主学习过程需要学生参照学案要求,认真阅读教材内容,查找相关知识,自主完成学案上的内容。自学时要求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疑点,并记录学习过程中疑惑的问题。要求学生尽量多的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找出答案,准备竞答与竞提。小组交流时纠错、补充完整并进行巩固和检查。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自我反思,搞清知识点之间的前因后果关系,从而掌握基础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学,学会主动思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自学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荣誉感等。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把学生存在疑惑的问题设计成合作探究题目。
①亚马孙河水量特别丰富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等方面分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新思路。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使人人有发言的机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兵教兵”的优势,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②巴西人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的原因。这是本节课重难点,要重点交流探究。提供巴西人口分布图、气候类型图、地形图、物产图等,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综合考虑问题。在此过程中,老师要巡回检查。搜集学生交流过程中组内不能解决的疑难点,适时进行点拨。
设计意图:主要锻炼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筛选信息、迁移知识的能力,并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合作意识、集体荣誉感、团队合作精神。
4.精讲点拨,拓展提升
在充分参与学生的研究、展示、评价过程之后,对暴露出的问题要进行精讲点拨。教师寻机插入点拨讲解,在学生兴趣盎然的氛围中,教师尽情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强调重点,突破难点。
①“立足国情”是巴西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巴西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该国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巴西丰富的矿产和水能资源为该国各工业部门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和能源。气候与农业发展,资源与工业发展之间,各地理因素之间的关系要点拨到位,精讲透彻。可以引导学生列出巴西农业与气候,工业与资源等地理要素之间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从而总结规律。
②巴西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是因为东南沿海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适时进行学法指导,指出人口分布主要考虑地形、气候、交通、经济等条件。
设计意图:从思路、规范、规律、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研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的分析方法。
5.归纳总结,达标测试
①“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哪些地理知识?”让学生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农业、工业、人口、城市等方面总结自己的收获。教师点拨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地理与农业、工业、人口和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之间的前因后果,并指出注意问题。粉笔板书与电子板书相结合,粉笔板书采用词语式板书,粉笔板书如“足球王国”“热带国家”“动植物王国”“咖啡之国”“实力强国”等几个关键性词语,基本反映本课的教学内容,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电子板书采用结构式,教师点拨地理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意图:课堂小结重在总结提升,使知识条理系统。
②针对目标和重难点,分层设计达标测试题,5个单项选择题,一个综合题,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后,由小组长统领在小组内互换批阅。当堂反馈结果,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出评价。
设计意图:随堂达标检测意在巩固本课所学知识与技能。能力的形成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做与悟的结合所产生的必然结果。让学生在学中思,做中悟。
教学反思
教育教学是一门复杂的艺术,因而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总结与反思。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思考,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不断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我对这节课作了细致、深刻的总结反思。
(一)课堂中的几个闪光点
1.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作为课堂主线
设计了自学、讨论、探究、归纳、练习、拓展等多种学习活动。通过读图、对比、填表分析出巴西的位置、地形、气候特点,通过绘图、填图,进行图文转换,建立地理空间概念。反馈矫正贯穿课堂始终,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成为课堂主线。
2.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改变学生单一的地理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音像欣赏、动手画图、角色扮演、自主探究、合作讨论、阐述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学习方式灵活多样。例如处理这节课的重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危机和开发利用时,就充分运用了多种学习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利用录像提高学生的视觉效果;利用学生从网上下载的的图片、文字资料等增加信息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独特动植物的趣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交流机会,并且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加了自信心;短小课堂剧加深了学生对雨林危机的认识,更加认识到“环境保护从我做起”的重要性。
3.学以致用,注重拓展提升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目的之一,把巴西与中国加以对比,找出巴西与我国的相似之处。将巴西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铭记心中。将巴西的成功经验,借鉴到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当中。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特别是西部开发过程中,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环境保护问题,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重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一切为了学生发展”思想。目标定位明确,注重学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发展。学习学生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学生身边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学习中渗透正确的人地观、环境观、价值观、人生观。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提高交际能力。
(二)今后需要注意的地方
1.还是不敢大胆放手,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只是浅尝辄止,对于有一定难度的地理问题可让学生去探究、讨论。
2.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各环节的活动要做具体的要求和指导。平时要加强习惯、学习方法的训练和指导。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要把这些优点继续发扬光大,对于这节课尚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我将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要不断探索,继续挖掘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让课堂这一教学主阵地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