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汉书》卷53《景帝十三王传》记载,汉武帝共有兄弟姊妹18人(兄弟14人,姊妹4人),其中封王皇子13人,汉武帝排行第十。
汉武帝的这13个兄弟系5位女性所生,分别为:栗姬生子3人,为临江闵王刘荣、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程姬生子3人,为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瑞;贾夫人生子2人,为赵敬肃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唐姬生子一人,为长沙定王刘发;王皇后生汉武帝刘彻一人;王夫人(武帝母王太后之妹)生子4人,为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现按照长幼顺序对诸皇子的情况做以介绍。
长子,临江闵王刘荣,生于前172年,卒于前148年,前150年正月封王。临江闵王刘荣在孝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被立为皇太子,四年后被废黜,以皇子(原太子)的身份被封为临江王。他在位四年,因为侵占宗庙墙外的空地扩建宫殿,将之刑审,他恐惧过度自杀而死,埋葬在蓝田。刘荣在景帝诸子中年龄最大,死后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封国废除,封地并入朝廷,成为南郡。
次子,河间献王刘德,生于前171年,卒于元光六年(前129年)。河间献王刘德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河间王。他自幼勤奋好学,喜好儒学,仰慕上古文化,衣著服饰言行举止都依仿儒生,山东的众儒生多附于他。他办事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便出于此),曾在搜寻遗书散文等文艺方面贡献颇丰。他不问政治,潜心收集古书,谁献上古书,他便请人誊写一份,留下珍本,将副本还给人家,并送上一大笔金钱,他收集的藏书不逊中央。所得书皆古文及先秦旧书,价值较高。其学举六经,立《毛氏诗》、《左氏春秋》。修《礼乐》,精儒学,山东诸儒多从其游。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他对中国古文化宝贵遗产的保存和延续做出的巨大贡献。刘德为王 26 载,始终没有卷入诸王争权的政治漩涡,而将其毕生精力投入了对中国文化古籍的收集与整理。足迹踏遍鲁燕赵魏,寻寻觅觅为国求书。刘德不畏劳苦,身体力行,凡闻民间有善书者,则亲自前去收求出重金购之,并命人重抄一份留与百姓。对不愿出让者,则好言求之,从不采取强制手段,这在当时的统治者来说,是难以做到的。由此刘德贤名远扬,众多知识分子和百姓,都不远千里,携先祖旧书,前来奉献,刘德均给予重用和奖费。所得之书,有《诗》、《左传》、《周官》、《礼记》等多达几十种。刘德整理古籍的态度极为严谨,对所得残缺不全、字异文非和不同版本者,必组织群儒研讨辨析、勘误订正、精心校理成册。当时,各诸侯王和重臣们也有献书献策者,但多是一些杂家所论,没什么参考和收藏价值,唯刘德所献之书,才称得上真正的儒家经典,多是“精品”。因此,汉武帝对这位同父异母的弟弟十分器重,死后赐谥为“献王”。特别一提的是,现今留传后世的影响很大的《毛诗》和《左传》 , 应是刘德之功绩。
三子,临江哀王刘阏,生于前170年,卒于景帝前元五年(前152年)。临江哀王刘阏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4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临江王。他在位三年去世,因为没有后代继承王位,封国废除,改为郡县。
四子,鲁共王刘余(馀),生于前169年,卒于元朔二年(前127年)。鲁恭王刘余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4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淮阳王。第二年,吴、楚七国反叛被击败后,在孝景帝前元三年改封为鲁王。他喜欢建造宫殿、苑,畜养狗马。晚年喜好音乐,不善辩说,说话口吃。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五子,江都易王刘非,约生于前168年,卒于元朔元年(前128年)。江都易王刘非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4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汝南王。吴、楚七国反叛时,刘非十五岁,有勇有谋,上书天子,志愿领兵攻打吴国。景帝赐给他将军印,令其攻打吴国,吴国被击败后,第二年,改封为江都王,治理吴国原有的封地,因为有军功受赐天子的旌旗。刘非喜好武斗,生活奢侈,建造宫殿,招纳各地豪杰侠士,十分骄纵。他在位二十六年去世。
六子,长沙定王刘发,约生于前167年,卒于元朔元年(前128年),前155年4月封王。长沙定王刘发的母亲唐姬,原来是程姬的侍女。景帝召幸程姬,适逢程姬有月事,不愿进侍,就把侍女唐儿加以装扮,使她夜晚进侍皇上。皇上醉酒不知内情,以为是程姬,就和她同床了,于是有了身孕。事后皇上才发觉并不是程姬。等生下儿子,取名为刘发。刘发在孝景帝前元二年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长沙王。因为他母亲身份微贱,不得天子宠爱,所以被封在低湿贫困之国为王。刘发在位二十七去世。东汉光武帝刘秀乃刘发之后。
七子,赵敬肃王刘彭祖,生于前166年,卒于征和元年(前92年)。赵王刘彭祖在孝景帝前元二年(前155年4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广川王,在位第四年,改封为赵王。彭祖为人巧诈奸佞,卑下奉承,表面上谦卑恭敬讨好人,内心却刻薄阴毒。喜好玩弄法律,用诡辩中伤他人,谋私利之事诬陷对方。每当相国、二千石级官员到任,刘彭祖便穿着黑布衣扮为奴仆,亲自出迎,清扫二千石级官员下榻的住所,多设惑乱之事来引动对方,一旦二千石级官员言语失当,触犯朝廷禁忌,就把它记下来。如果二千石级官员想奉法治事,他就以此相威胁;如果对方不顺从,就上书告发,并以作奸犯法图谋私利之事诬陷对方。在位期间,相国、二千石级官员没有能任满两年的,经常因罪去位,罪过大的被处死,罪过小的受刑罚,所以二千石级官员没有谁敢奉法治事。赵王也就因此专擅大权,派遣使者到属县作专利买卖,其收入多于王国正常的租税。因此,赵王家多有金钱,然而这些金钱也都赏赐给姬妾诸子而耗光了。刘彭祖不喜好营建宫室、迷信鬼神,而喜好做吏人做的事。上书天子,志愿督讨王国内的盗贼。经常夜间带领走卒巡察于邯郸城内。各往来使者以及过路旅客因为刘彭祖险诈邪恶,不敢留宿邯郸。赵王彭祖的太子刘丹与他的女儿及同胞姐姐通奸。刘丹跟他的门客江充有嫌怨,江充告发刘丹,刘丹因此被废黜,赵国改立太子。
八子,胶西于王刘端,生于前165年,卒于元封4年(前107年)。胶西于王刘端在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7月)吴、楚六国反叛被击败后,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西王。刘端为人残暴凶狠,又患阳痿病,一接触女人,就因此病几个月。刘端屡次触犯天子法令,汉朝的公卿大臣多次请求诛杀他,天子因为他是兄弟的缘故不忍心这样做,因而刘端的行为更加过分。有关官员两次请求削夺他的国土,于是削夺了他的大半封地。刘端心里怀恨,于是对封国内的钱财不再计算管理,府库全都倒塌破漏,腐坏的财物以亿万计算,最终也不加以收拾整理。他又命令官吏不准收取租赋。刘端又全部撤除警卫人员,封闭宫门,只留下一门,从那里出宫游荡。屡次改换姓名,假扮为平民,到其他的郡国去。他十分阴毒凶残,凡前往胶西任相国、二千石级的官员,如果奉行汉朝法律治理政事,刘端总是找出他们的罪过报告朝廷;如果找不到罪过,就设诡计用药毒死他们。他设诡计的办法穷极变化,强横足以拒绝他人的劝谏,智巧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相国、二千石级官员如果遵从王法治理政事,就中其陷害,被朝廷以法治罪。因此,胶西虽是小国,而被杀受伤害的二千石级官员却很多。刘端在位四十七年去世,终于因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封国废除,封地并入朝廷,成为胶西郡。
九子,中山靖王刘胜,约生于前164年,卒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前154年7月封王。刘胜精于文采,汉武帝刚即位,大臣都因为七国之乱的教训,对诸侯王进行百般挑剔,动不动就上告诸侯王的过失。建元三年,刘胜和代王刘登、长沙王刘发、济川王刘明一起到长安朝见弟弟汉武帝。汉武帝设宴款待他们,刘胜听见奏乐就哭了出来。汉武帝问他缘故,他借机向弟弟控诉被国相吹毛求疵,动不动就要进谗言。文辞雄壮,条理分明。汉武帝于是要求有司不得再欺凌诸侯王。一时之间,刘胜被誉为“汉之英籓”。也许是深自韬晦,刘胜从此以后把精力全部转移到了酒色上面,光儿子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但他没有酒色过度,当了四十二年中山王才死去。
十子,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出生,前140年继帝位,在位54年。
十一子,广川惠王刘越,约前155年出生,卒于建元六年(前135年)。广川惠王刘越,在孝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5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广川王。一生平庸,史书无详细记载。 刘越在位十二年去世。
十二子,胶东康王刘寄,约前154年出生,卒于元狩三年(前120年)。胶东康王刘寄在孝景帝中元二年(前148年5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胶东王。在位二十八年去世。当淮南王谋划反叛时,刘寄暗中听说这件事,就私下制造楼车弓箭,做好了战守的准备,等候淮南王起事。等到后来官吏审讯淮南王谋反之事时,在供辞中暴露出这件事。刘寄与皇上关系最亲密,心中为参与谋反而内疚哀痛,病情发作而死。
十三子,清河哀王刘乘,前153年出生,卒于元光五年(135年)。清河哀王刘乘在孝景帝中元三年(前147年4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清河王。在位十二年世,没有儿子,封国被废除,封地归属朝廷,成为清河郡。
十四子,常山宪王刘舜,前152年出生,卒于元鼎四年(前113年)。常山宪王刘舜在孝景帝中元五年(前145年5月)以皇子的身份受封为常山王。刘舜是景帝最宠爱的小儿子,骄纵怠惰,多有淫乱之事,屡犯法禁,天子常常宽恕赦免他。在位三十二年去世。
汉武帝的四位姐妹分别是修成君、平阳公主、南宫公主和隆虑公主。4位记载不甚翔实。仅知修成君乃武帝母王姝(王美人)与前夫金王孙所生,其余3人乃王姝与景帝所生。据野史记载,此4女皆贤而有德,其中平阳公主曾在武帝争位时立下不朽功绩,乃女中豪杰也。
以上武帝的13位兄弟,除河间献王能把持操守,立德于世外,其余人等皆不堪造就,且多奢侈荒淫。用“怒其不争,哀其不幸”来形容倒也颇为中肯。所以,汉武帝最终能够胜出,继承大统,与其他兄弟的无所作为也不无关系吧!于是,我们慨叹,历史要成就以一位有作为的人,是不容易的,它受诸多条件的影响,既有主观因素的作用,又有客观因素的限制,任何一位伟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