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沙漠中心》评课稿
浙江省平阳新纪元学校:姬伊哲电话:13600680515(教育网:650515)
在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的指导师 上官小珍老师的精心组织之下,2012年5月4日上午第三节在鳌江四中七(7)班我有幸聆听了由孔庆丰老师执教的《在沙漠中心》一课,并十分感谢组长钱艳君和全体组员给予我这样一个说说自己想法的机会。在评课之前,请允许我先鞠一个躬(鞠躬)。这一个鞠躬,首先是对组织者和执教者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其次是对我以下评课内容中不中听之言,表示歉意。但是我想对于我们而言,教育实践就是要在不断地完善教学设计中获得成长的。
本次90学时教育实践的主题是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那我就从这两个方面来谈一谈对这堂课的拙见。
孔老师的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能根据文本的特色,教学的各个环节又是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从教学设计和对文本的解读可以看出孔老师的用心。孔老师的用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在沙漠中心》主要描写了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在飞机坠毁沙漠,濒临死亡之时的心理活动。孔老师的这节课重点突出这一点,重在引导学生对圣埃克絮佩里濒临死亡时心理活动的体味,从作者痛苦、绝望到平静、乐观的心理变化的挖掘,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本文的主题——热爱生命,显得非常自然。
二、在文本的分析环节中,孔老师十分注重将学生引入到文本中去朗读,进而从朗读中获得情感体验。例如在体会“作者处境怎样?”这一环节中,孔老师在发现学生只回答“痛苦”时,能及时的引导学生“找出来,读一读,是哪一句让你有了作者处境‘痛苦’的感觉。”这一教学机智,或者说是教学设计能让学生走进文本,专注地圈点批注,动情地朗读,仔细地品味,整堂课里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
三、孔老师善于引导学生。在学生分析作者在沙漠中遭遇了哪些痛苦和煎熬时,给学生讲解“幻影”,引入“海市蜃楼”以此唤醒学生的体验,来体会本文的作者飞行员圣埃克絮佩里的心理并进行语言训练,这样有利于帮助学生很快地进入故事中的情境,有助于理解本文的主题。仿佛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这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整堂课书生琅琅,课堂气氛相当和谐,学生能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大胆发言且思维活跃。孔老师多种多样的学习方法,使得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本节课中都能有所收获。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情感目标都得以落实。
五、最后说一说板书。板书作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能准确的传达给学生最形象最直观的教学内容,这一点在孔老师上课板书上也有所呈现。
本堂课值得商榷的地方,我谈三点看法:
一、问题的设计是不是可以根据教学目标进行一下整合。
孔老师的问题设计是:“这是一个怎样的沙漠之夜?作者处境怎样?作者遭受了哪些痛苦与煎熬?对这些,作者想了些什么?心情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呢?”五个问题。
能否改为:“请同学们跳读课文,划出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并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用批注的方式)”
二、长的文章如何教?我想“筛选信息的能力”是不是也可以作为一个教学目标,结合主问题,让学生在寻求主问题答案的过程筛选信息的能力也同步得以训练。
三、在语言品析的方法指导上是否可以再深入些。例如能否在语言赏析的时候,就幻灯出示的“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进行这样的指导:“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我只好团团转以躲避它的来犯。”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漠的恶劣环境和作者的感受,语气并不沉重,反而有些风趣,表现了作者镇定乐观的精神。让学生学会一种语言赏析的方法——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最后以留白的方式,告诉学生还可以从词语,句式,感情色彩,手法,矛盾处等角度进行赏析。留给学生一些悬念,也何尝不好。
总而言之,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每一位老师都是在追求尽可能少的遗憾的过程中,专业水平有了提高,心胸得以开阔。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中追求才算得上是真正享受到了教学实践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