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出地面的地方是拘留孙佛的舍利塔。
这里是阿育王竖立的石柱(应该是下面介绍中的第三根)。
图中的师兄们在绕塔,有些在照相。
塔园中的一角。
阿育王石柱简介
——转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研究员薛克翘《尼泊尔阿育王石柱考察记》
阿育王是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国王之一,为印度孔雀王朝第三代国王,他曾经命人建造了一批石柱树立于次大陆各地,包括今天尼泊尔境内的一些地方。这批石柱被称为阿育王石柱。阿育王石柱上往往刻有铭文,这些铭文和当时他让人刻在石头上的诏书铭文一起被称为阿育王铭文。
中国佛教僧侣到印度去求法中两位伟大人物法显和玄奘,他们的著作中也记录了在印度期间所见到的阿育王石柱。《法显传》只记载了6根阿育王石柱,而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玄奘见到了16根,其中有3根在今尼泊尔境内。
第一根石柱是在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蓝毗尼的阿育王石柱。1896年,西方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这根石柱。上面写道:“天爱喜见王于灌顶二十年后亲自访问此地,并在此地进行了礼拜,因为佛陀释迦牟尼诞生在这里。他命人在该地周围建造一道石墙,并立此石柱以纪念他的朝拜。由于世尊佛陀诞生在这里,所以他下令蠲免蓝毗尼村的土地年贡,并废除普通税率,厘定只交收成的八分之一。”这里的“天爱喜见王”就是印度历史上著名的阿育王,他在登基20年后,即公元前249年到这里礼拜,并树立了这根石柱。《法显传》记载:“城东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人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六记载:“城南门外……东南三十余里……有泉……谓之箭泉。”“箭泉东北行八九十里,至腊伐尼林。”“有大石柱,上作马像,无忧王之所建也。后为恶龙霹雳,其柱中折仆地。”这里所记蓝毗尼园方位与法显的记载大体相符。
第二根石柱在蓝毗尼遗址西北约21公里处,现在的地名是尼格里哈瓦(Niglihawa),在今陶利哈瓦镇(Taulihawa)东北约6、4公里处。1895年,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两截石柱,一截较长,约4、5米,仆地,无柱头,一截较短,斜插土里,地面部分约长1、52米。这两截石柱上各有一组铭文,都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一组铭文在较短的一截上,是阿育王时期用婆罗谜字体刻写的4行俗文,大意是:“天爱喜见王在灌顶14年后第二次扩大了迦那迦牟尼佛塔,并于灌顶20年后亲自前来礼拜,并树立此柱。”第一截石柱铭文提到的迦那迦牟尼佛,在汉译佛经又译为拘那含佛,是“过去七佛”之一。《法显传》中提到了拘那含牟尼佛,并指出其出生之地在迦毗罗卫以西“减一由延”的地方,未提及石柱。《大唐西域记》卷六讲到迦毗罗卫城南行五十余里,再东北行三十余里,“至故大城,中有窣堵波,是贤劫中人寿四万岁时迦诺迦牟尼佛本生城也。东北不远,有搴堵波,成正觉已度父之处。次北搴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二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旁记寂灭之事,无忧王建也。”
第三根石柱在今尼泊尔陶利哈瓦镇西南约5、6公里的戈提哈瓦村(Gotihawa)边。目前,这根石柱残存半截,约3、5米高,无柱头,陷入地下3米,周围有一砖砌方池,内有积水,见不到铭文。据说石柱原有石基,现已陷入地下。石柱上虽未见铭文,但尼泊尔学界和政府有关部门都坚定地认为这是玄奘记载的另一根石柱——迦罗迦村驮佛塔前石柱。迦罗迦村驮佛,《法显传》里叫拘楼秦佛,汉译佛经中又译拘留孙佛,亦为“过去佛”之一。此石柱旁有土堆,被认为是玄奘所说“彼如来遗身舍利”塔。《大唐西域记》卷六:“城南行五十余里,至故城,有串堵波,是贤劫中六万岁时迦罗迦村驮佛本生城也。城南不远,有搴堵波,成正觉已见父处。城东南窣堵波,有彼如来遗身舍利。前建石柱,高三十余尺,上刻狮子之像,旁记寂灭之事,无忧王建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