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 鲜血领主 弗拉基米尔

《洛丽塔》是俄裔美国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也是他最优秀的、用英文创作的小说之,这是一部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先锋之作。作品讲述的是一位来自欧洲的移民、40岁的知识分子亨伯特对12岁的性感少女洛丽塔的恋情故事。亨伯特为了接近洛丽塔而娶了她寡居的母亲夏洛特·黑兹为妻,夏洛特后来死于车祸,这样亨伯特就占有了洛丽塔,带着她在美国各地旅行,在一个个汽车旅馆留下了他们做爱的痕迹。后来,洛丽塔被一个名叫奎尔蒂的剧作家拐走,亨伯特历尽艰辛,找到了奎尔蒂并将其杀害。亨伯特在狱中用了56天的时间写下了这篇白人鳏夫的忏悔录,取名《洛丽塔》。这本小说出版之后,《洛丽塔》因其恋童癖的题材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反对派认为这是一个违反道德的“高级色情”小说,而认同者认为《洛丽塔》是一部优秀的杰作、20世纪后半叶最优秀的英文艺术品,第一个后现代文本,自《尤利西斯》和《芬尼根守灵》以来用典最多、最具实验性的英文小说。

对纳博科夫来说,艺术性是他创作的唯一目的。他曾公开便是自己对创作政治和社会小说不感兴趣,并声称他的创作没有什么社会目的,也没有什么道德寓意,他所关心的只是作品的艺术性,他坚信能使一部小说流传不衰的不是其思想性,而是艺术价值。他说:“一部作品的精妙之处全在其风格与结构,伟大的思想无非是一堆空话。”因此,在创作中他十分注重小说的艺术性。在小说《洛丽塔》中,他就用大量的双关语、戏仿、巧合、戏中戏等手法来增强小说的自射性和文本的虚构性,以进一步实现他所追求的艺术性。

在小说题材方面,《洛丽塔》具有很明显的元小说特征。元小说是60年代在世界各国流行起来的一种新的小说样式,它不同于超现实的、荒诞的、魔幻的小说。它的特点在于“叙述者超出小说叙事文本的束缚,常常打断叙事结构的连续性,直接对叙述文本身进行评论。这就使叙事性话语和批评性话语交融在一起,从而在语言操作坊式和艺术形象的描写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机的联系。”受到后现代主义解构精神影响的元小说,往往是在暴露小说的虚构性、对自我真实进行结构的同时完成了对小说理论的思考。《洛丽塔》是虚构与真实一体的。纳博科夫认为小说只是谎言。“文学是创造,小说是虚构。说某一篇小说是真人真事这简直是侮辱了艺术,也侮辱了真实。”

《洛丽塔》表面上看非常“真实”:故事发生有确切的时间、地点,人物性格以弗洛伊德学说为依据,有律师为故事作证……其中最显得“真实”的是小说精彩的细节描写。细节是传统小说取得逼真的常用手段。作家常常故意放慢叙述速度从而尽可能细致的描写某种事物,就好比电影中的“特写镜头”,这种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吸引读者。纳博科夫在细节描写这方面发挥到了极致,使人物触手可及。如下关于亨伯特少年时代的恋人阿娜贝尔的描写: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 鲜血领主 弗拉基米尔

她颤抖着,痉挛着,我吻着她张开的唇角和火烫的耳垂。一群星星在我们头顶、在细长的树叶剪影中闪着幽昧的光;那充满生命力的天空赤裸着,象她轻软薄罩裙下的身体。我在天空里看见她的脸,清晰异常,仿佛放射着它自身微弱的光焰。她的双腿,她美丽、健康的双腿,合得不很紧,当我的手放在它要寻觅的位置上时,一种梦幻般怪异的表情,半是愉快,半是痛苦,显现在两张孩子气的脸上。她坐得比我高一点儿,每次她独自兴奋若狂便前来吻我,她的头梦幻般轻柔地、微微弯斜,那动作几乎是哀怨的,她裸露的膝盖紧夹住我的手腕,又松塌下去,她的颤栗的嘴扭曲了,象受了一种神秘药性的刺激,朝我的脸颊靠过来抽吸一口气。她上来便会企图用她干涩的唇摩挲我的,想摆脱那爱的痛楚,而后我的爱又会躲开,头发神经质地一甩

小说描写的是阿娜贝尔的唇角、耳垂、身体、表情、双脚等多处身体器官。极其细致的描写是读者感到阿娜贝尔触手可及,近得让人感觉到她若即若离的呼吸。这些细节描写产生了以假乱真的效果。

纳博科夫就在努力的创作小说情节真实性的同时,他却故意暴露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虚构性,过分的真实与经不起推敲的虚假共存,增强了元小说《洛丽塔》的阅读张力。在小说中,主人公亨伯特不时的说自己是一个曾多次住院治疗的精神病人,他作为一个有精神病的小说叙述者,很多人会怀疑《洛丽塔》到底有几分真实。亨伯特告诉我们,记载他与洛丽塔相识的日记是由马萨诸塞州“布兰克·布兰克(blank·blank

)”公司生产的,即“空白”公司暗示了这篇日记的不可靠。亨伯特在日记里说:“日记可以重写”、“可能修改过”,实际上他承认了日记不是实录。亨伯特说:“我体内的艺术家气质已经比绅士派头占有绝对的优势,我这部回忆录中,我始终能够依靠坚强的意志调节我的文风适应日记体……我把这视为我的艺术责任。”他的恋爱对象洛丽塔就是艺术家的艺术品。亨伯特说:“我疯狂的占有的不是她,而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是另一个,梦想中的洛丽塔——或许比洛丽塔更真实。”

在小说的叙述手法方面,纳博科夫采用了三层叙述框架,让人感觉这本书的作者纳博科夫跟故事文本是相隔“千里之外的”,亨伯特的回忆正是典型的例子。书的真实作者纳博科夫虚构一个虚拟作者亨伯特来创作自己的回忆录,声称自己创作的内容是多洛雷斯·黑兹的人生悲剧,然后这个虚拟的作者把他的手稿交给克拉克。另外在小说里面还有塑造了雷跟纳博科夫(纳博科夫塑造自己)两个人物。这样,虚拟作者、虚拟读者、亨伯特以及他的故事就隔开了四层,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纳博科夫在写亨伯特,还是亨伯特在写纳博科夫。

另一方面,纳博科夫故意赋予其他三个叙述者一些看似自己的特征把他们和自己混同期来,这明显证明了他在艺术表达方面喜欢复杂的欺骗,这点上面已经提及过。小说经常变换人称叙述,一时是“亨伯特”,一时又转换成“我”,让读者有时弄不清楚,这到底是纳博科夫说的还是亨伯特说的,例如:“阿娜贝尔,跟作者一样,也是个混血儿。”读者要停下来,静静想一下才能明白这个“作者”原来指的是“亨伯特”。这样就绝对地增加了作品的陌生感。这样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把他的读者抛入了永无止境的智力斗争之中。他通过这个三层的叙述框架形式把主题带给读者,其复杂性之所以是道德的是因为在于它是对读者而不是对亨伯特的检验。

这样应用多个叙述者也是现代小说的一个普遍惯例,因为多视角的转换总是带来不同的方位来观察人物和事件以及重新构建人物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人物就呈现出特别的复杂性,文本的含义也增加得极其丰富了。而且,小说中的三个毫不相同的部分混在一个也和现代叙事艺术紧密相连,其间的不和谐和矛盾以及各个不同声音的共存非但不会破坏作品,反而会使其意义多元化。这给读者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另外,《洛丽塔》这部作品是作者用英语写作成的,其中又参杂了法语、拉丁语等。这样多语种的写作说命令《洛丽塔》主题的多元化。作者对各种语言的纯熟运用能力,玩起了很多相关语,换音节等巧妙的文字游戏。比如小说中有一个与剧作家克莱尔·奎尔蒂合作的《小仙女》的叫维维安的人物,维维安·达克布卢姆的名字正好使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Vladimir·Nabokov)15个字母交换位置而产生的。又如,洛丽塔与奎尔蒂发生关系之前,洛丽塔的母亲就提到了奎尔蒂的牙科医生叔叔,并且送洛丽塔去一个叫做“Q营地”的地方度假,“Q营地”中的Q,在这里是暗指奎尔蒂的名字(Quilty)名字的第一个字母。而奎尔蒂(Quilty)的拼写多少能让人联想到“罪恶”(Guilty)。

提到《洛丽塔》这部小说创作的艺术手法,脑海里就立刻想到贯穿整部作品的反讽和戏仿。反讽是后现代主义小说中常见的手法。纳博科夫在行文中充分运用可反讽的口吻和手法。最经典的例子就是亨伯特与比尔兹利女校普拉特校长的对话的内容。作者对美国的校内教育和方式进行了毫不留情的嘲弄。校园教育像小说中比尔兹利普拉特校长说的那样,学生能否牢记欧洲首都的名字或历次战争的年代并不重要,重要乃是培养“儿童适应群体生活的能力”,学校强调四个D:“戏剧、舞蹈、辩论和约会(dramatics,dance,debating,anddating),强调交流

思想而非写作技巧。她与亨伯特的两次交谈是对实用主义的绝妙讽刺。

所谓戏仿,又称滑稽模仿,用现在比较流行的术语来说就是“恶搞”。它是模仿一个特定的作家或流派的文体和手法,以突出该作家的瑕疵,或该流派所滥用的俗套手法等,《洛丽塔》运用的戏仿可以说是多不胜数,其中用得最多和最主要的,是戏仿弗洛伊德学说。

纳博科夫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向来表示不屑,他认为弗洛伊德是维也纳江湖骗子和怪人。他说过“弗洛伊德学说以及他那古怪的哈伊和方法在我看来势世界上最大的自欺欺人之举。我完全拒绝接受它,连同无知、平庸或者病态的人所喜欢的哪一些中世纪的玩意儿。”但他偏偏要让他笔下的亨伯特一脸真诚的追述自己恋童癖的根源、变态行为的动机以及自己被压抑的童年性经验等,仿佛我们读者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弗洛伊德信徒。精妙之处就在于叙述者亨伯特作为故事的主人公,他有着“明显”的“恋母情结”,和早期“性挫折”的经验,这些都是实践弗洛伊德理论的标准病例。同时,叙述者作为大学教授,年轻时学过病理学的知识分子,自己对自己的“小仙女情结”精心地沿着弗洛伊德的思路剖析了一番,得出的结论和研究自己的精神病医生的结论一样。这里的戏仿就非常巧妙了,亨伯特很清楚的建构了自己的“病态”的形象,从自己童年丧母会有可能成为恋母情结根源开始叙述,又讲了自己少年时期失去情人的经历可能会造成恋童癖的心理,亨伯特还试图帮助法院里的精神病医生找到线索。这很明显是在对弗洛伊德意识压抑无意识说法的讽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8697.html

更多阅读

专访《洛奇5》汤米-甘饰演者 汤米.维斯堤

曾经的翩翩少年如今尽显老态核心提示:汤米-莫里森因在《洛奇5》中饰演汤米-甘而进入职业拳坛。他身体强壮、出拳凶狠、作风顽强令众多对手胆寒,并在1993年击败传奇人物福尔曼勇夺WBO重量级拳王头衔。第二场卫冕战惨败给对手后,莫里森

水果硬糖 (豆瓣) 水果硬糖 电影

看古龙的小说,有一本里面讲到一位风华绝代的美人,在她八岁的时候就已经能让一众武林豪强为她痴狂,当时想,古龙真是太邪恶了,八岁,才多大啊,就....,那些高手也真不是人,对一个小女童....。后来看到库布里克根据纳博科夫的小说拍摄的同名电影《

《自愈法》自序:神医遍地的时代_医行天下_萧宏慈新浪博客

2011-08-23 22:25:17|分类: 养生的智慧 |标签:养生 拉筋 拍打萧宏慈 |字号大中小订阅萧宏慈的新书《自愈法》又快出版了,在他的博客上可以先睹为快。一直关注他的博客,拉筋拍打的神奇疗效有目共睹,但观周围的人,真正能够相信且行动的人

声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 鲜血领主 弗拉基米尔》为网友笑淡了就罢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