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听课笔记:张祖庆《我最好的老师》作者:曹海棠
我最好的老师
课前谈话:
好老师,你脑子里一闪念是哪一位老师?学生介绍。
教学过程:
1.快速浏览,想一想:文中的老师与你心目中的老师有什么不一样的?
2.话题一:假如我们都是怀特森老师的学生,面对着零分试卷,在怀特森先生公布他的意图之前,你对他的评价在“好老师”和“坏老师”之间选一个,你会选择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细读课文1—4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寻找足够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文中就有一段话就是当时让我们感到很吃惊的,出示第二自然段:
哪些地方写出了我们的吃惊?请圈出重点词语。 (目瞪口呆刺眼)
关注两个问号:
补加进去两个字“先生”,怀特森先生,为什么不加先生?全文都有加先生,唯独这一处没有,为何?
模拟当时课堂场景:你会如何质问怀特森先生?
3.话题二:既然老师这样打击学生,让学生惊讶、气愤,作者却说他是“我最好的老师”,他真的是最好的老师吗?细读课文5—8自然段,划出相关句子,寻找足够多的理由支持自己的观点。
学生交流夸一夸怀特森老师
4.话题三:张老师的观点,这是一篇二流的写人的文章,作者想写一个好老师,却花了那么多笔墨,写一个老师如何蛮不讲理打击学生,这简直是浪费笔墨,你认同老师的观点吗?理由是什么?
5.一次比较:链接中国版《我最好的老师》,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寻找相似之处:由不喜欢到喜欢。
相信是我写的吗? 独立思考 独立判断 敢于怀疑
对文章中的细节你都相信吗?对哪些细节相信,哪些不相信?
出示歪头老师图片与读书视频
好文章要反复修改
写好一个人,要写他的独一无二的特点。
6.结课:留一句话给同学们,一个好老师好与坏,不在乎他长得有多帅,
板书:老师不“坏”,学生不爱
满脑子坏点子的老师,往往会最受学生的欢迎。
张老师的课堂生动地说明了学生有自学的兴趣和能力,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既解决了文本内容方面的问题,教材“写了什么”——“怀特森是一位怎样的老师”,又解决了言语的形式方面的问题,即教材是“怎么写的”——“一波三折,似贬实褒”。在学习课文内容的同时,习得隐含在教材中的“言语形式”,可谓“言意兼得”,让我们看到了与“内容分析式的教学说再见”的一个美丽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