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县概况 宜良县人民政府网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属昆明市郊区县。地处北纬24°30′36"~25°17′2"、东经102°58′22"~103°28′75"之间,四周与1区8县接界;东临陆良县、石林县,南接弥勒县、华宁县,西与澄江县、呈贡县和官渡区毗邻,北同嵩明县、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面积1913.53平方公里(含已托管的汤池镇),其中山地占88%,盆地占8%、谷地占3%,水域约1%。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2009年10月13日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其中九乡乡、耿家营乡为民族乡),8个乡镇下设133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06个自然村。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138561户,423516人(其中汤池镇55466人),比上年增加1029人,增长0.24%,其中非农业人口42846人。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种,人口38548人,彝、回、苗为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彝族28272人、回族5160人、苗族2427人。县城匡远镇在县境中部,海拔1536米,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设施较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距昆明52公里(昆石高速公路线),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24公里、九乡风景区38公里。2010年末县城常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1.6%。

宜良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出现较大邑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置益州郡,宜良为昆泽县。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益州郡改名建宁郡,昆泽县属建宁郡辖。晋永嘉二年(308年),为晋宁郡。梁陈时为西爨白蛮地域。隋开皇十七年(597年),隶属昆州。唐初在宜良设新丰县,隶属郎州。唐南诏阁罗凤元年(748年),西爨西徙,罗裒部据今宜良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管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管辖,后期为三十七部中落蒙、强宗、嵩盟诸部分治之地。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宜良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宜良州为宜良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2年(1914年)属滇中道,民国6年(1918年),裁滇中道,宜良县直隶属省管辖。民国13年设邑川分县,民国21年撤分县为第七区。1949年12月28日成立县临时政府。195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并属曲靖专区。1958年10月路南县并入宜良(1964年2月路南县析出复设)。1983年10月,宜良县划属昆明市。

县名“宜良”用作政区地名始于元代,来由有三:(1)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宜良县志》称“宜之为言,善也;良,易直也。顾名思义,则邑人朴茂、习俗简易可知。”此说仅从语词学的角度进行诠释,忽视对历史居住民族的考察。(2)1985年,省社科院王树五根据乾隆三十二年(1767)《宜良县志》“宋大理时期,大理王段思平以高智升为善阐牧,改匡州为纪良州。纪良,山名,在城西十里,州以山名”的记载,提出“县名由来,系取自纪良山。因‘纪’与‘宜’乃一音之变,元时即将‘纪良’讹为‘宜良’”的观点。据考证,大理时期宜良受制于善阐节度,属军事建制,并无州的设置,1986年出版的《宜良地名志》中宜良境内也无以“纪良”取名之山。(3)1988年云南省《地名集刊》载文《“宜良”县名新释》,文中列举大量与宜良有关的彝语地名后提出:“宜良’彝语,其含义为山谷间的坝子,”此说较为合情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良政区有如下变化:1950年,原属路南、陆良两县的古城街村、狗街子、安家桥村、河头营、小张营、张家村、陆良营、万户庄、旧县、乐善村、韩文秀、茴香村等自然村划属宜良县。1954年现草甸镇由澄江县划入宜良县。1954年现狗街镇新江、双龙、小哨3个村民委员会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6年现耿家营乡、九乡乡两个乡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8年现汤池镇的阿乃村民委员会由嵩明县划入宜良县,现九乡乡的陇城、月照两个村民委员会由马龙县划入宜良县。1959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1964年又由宜良析出重设路南彝族自治县,现竹山乡由路南县划属宜良县。因昆明柴石滩水库工程建设需要,2000年小河村民委员会由陆良县划属宜良县北古城镇,宜良县狗街镇小哨村民委员会的小狗黑地、小团山两个自然村,竹山乡叠水村民委员会的大叠水(白坡、车水田)、陷塘地两个自然村划属石林县。2006年1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6]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蓬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蓬莱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草甸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汤池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汤池镇管辖原汤池镇和草甸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汤池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北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北古城镇,并将北古城镇小河村委会划归九乡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北古城镇管辖原北羊街乡和北古城镇(除小河村委会)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北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据此,全县2006年设5镇4乡。2009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2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南羊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南羊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同年5月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43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竹山乡和马街乡,设立竹山镇和马街镇。撤乡设镇后,竹山镇和马街镇分别管辖原竹山乡和马街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政府驻地不变。同年10月13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云政办[2009]205号文件,决定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处级),管辖范围呈贡县七甸乡、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3个乡(镇)38个村委会。总面积546平方公里,人口约9.2万人。据此,2010年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已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

宜良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与盆地相间。境内山脉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部磨盘山属马龙台地和牛头山西坡的南延。西北部是老爷山(乌纳山)为梁王山系。县南的竹山系由断块抬升隆起形成,呈南北走向。主要山岭有老爷山、大黑山、土主山、东山、云泉山、竹山等。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南部竹山镇老熊箐,海拔1270米。全县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盆地错落于群山之间,山间盆地较大的有宜良、马街、汤池、草甸四个坝子,宜良坝子较大,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草甸坝子较小,面积仅12平方公里。山峰与平坝相对高差一般300~800米,最多1280米。全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5.1%。其次是水稻土和黄棕壤、紫色土、冲击土等,水稻土为县内粮食生产的主要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8.66%。

宜良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县境的南盘江(流经县境110公里)及其支流贾龙河(全长43公里)、麦田河(全长69公里)、獐子坝河(全长85公里)、摆依河(全长38.4公里)、巴江(流经县境16公里)等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天然湖泊阳宗海,南北长12.7千米,东西平均宽2.5千米,环湖线长33.6千米,最大水面31.9平方千米(属宜良县辖区的水面面积为14平方千米),总蓄水量为6.02亿立方米。2001年下闸蓄水的昆明柴石滩水库坝高101.8米,总蓄水量4.37亿立方米,待完成配套灌溉工程,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64万亩。柴石滩水库、南盘江、贾龙河、阳宗海同为宜良坝区主要灌溉水源。201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481件,完工508件,完成投资1.84亿元。改善浇灌面积13.96万亩。投资3238万元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74件,解决和改善13.29万人、4.3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境内地热水资源丰富,近封闭型地热水资源总量为165.8亿立方米。对流型地下热水资源流量为每天2589立方米,开发前景较好。已开发利用的有:县城匡州、怡矿、天力、双禄等温泉,汤池镇汤池街温泉,匡远镇温泉村、小渡口温泉,狗街镇小马街、毛家营、马军村、谷家营、里营、湾子等温泉、北古城镇北羊街贾家村温泉,马街镇西边村温泉。

宜良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少雨,夏秋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10年平均气温18.2℃,年降雨量857.0毫米。年日照时数2032.8小时,无霜期28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6%。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季常有干旱;秋季偶有低温,冬季时有霜冻。

宜良地处省会东南,素为战略要冲。宋大理时期开通驿道--罗平道及滇桂道,成为滇东,滇南物资聚散地。滇越(昆河)铁路(1910年)、滇越(昆那)公路(1940年)通车,宜良成为扼控滇东、滇南交通之咽喉,1990年底安(宁)石(林)公路通车,是云南省境内第一条高等级公路,1997年底南昆电气化铁路通车,成为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3年底昆石高速公路通车,是通过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57年嵩(明)宜(良)公路、1968年宜马复线(汇东桥至章家凹)、1971年马(龙)澄(江)公路等省道相继通车;1966年宜(良)九(乡)公路、1971年狗(街)竹(山)和小(渡口)狗(街)公路、1974年广益公路、1979年宜(良)狗(街)、左列公路、1987年九(乡)大(兑冲)公路、1988年九(乡)马(龙)公路、1992年草(甸)澄(江)公路等县道通车并几经改扩建提高路面等级;阳先、四七四、喷水洞和在建中的九(乡)石(林)阿(泸古洞)旅游专用线等专道以及乡道,构成了宜良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10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71262辆,同比增长16.4%,其中汽车24162辆。年底全县公路里程1318.167公里。

县境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磷、铜、钴、石膏、重晶石、石灰石、建筑沙(河沙、山沙)、陶土等。煤种有原煤、褐煤,储量约4.2亿吨,现有国营可保、风鸣等煤矿及地方小煤窑开采,年产原煤197.07万吨。铁矿石储量约364万吨,集中在九乡彝族回族乡铁厂村委会,平均品位51%,大部份可以露天开采。磷矿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要在九乡乡、竹山乡,其次在汤池镇、狗街镇等处,品位一般在24%左右。重晶石储量20余万吨,主要分布在九乡乡,南羊亦有矿点,品位51%。石灰石分布较广,九乡乡、耿家营乡、汤池镇、北古城镇、狗街镇、竹山乡有矿床。石膏在北羊街、汤池镇、南羊镇有矿点。建筑沙有河沙、地层沙、石英砂岩,河沙产于南盘江中,为优质建材,分布在北古城镇、匡远镇、南羊镇、狗街镇,近几年已停止开采;地层沙主要分布在狗街镇;石英砂岩分布于山区,是很好的建筑沙源,目前已开发利用。陶土分布于宜良坝子边缘及马街盆地、汤池盆地第三系地层中。

农、牧、渔、林业:宜良素有“滇中粮仓”、“滇中商埠”之称,是云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1993年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列为全国烟叶收购先进县,1999年列为云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十佳县。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4亿元。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蚕豆、小麦、烤烟、蔬菜、油菜、花生、荞、豌豆、甘蔗、向日葵、茶叶、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等。2010年稻谷产量68775.5吨,包谷产量77230吨,小麦产量2139吨,蚕豆产量7729吨,烤烟产量12590.8吨,蔬菜产量240559吨,水果产量5917吨,花卉种植面积34395亩。畜牧、渔业亦得到长足发展,1992年宜良列为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云南省商品猪基地县,1995年列为云南省商品鸭基地县,跻身全国养鸭大县,1997年列为云南省养猪现代化示范县;1986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开发淡水养殖在南羊镇建成“WFP中国2814”淡水养殖基地。2010年出栏商品猪62.28万头,出栏商品鸭1704万只,大牲畜存栏7.8万头,出栏大牲畜1.74万头,羊出栏6.67万只,肉类产量93086吨,禽蛋产量5452.4吨,水产品产量7240.5吨。“稻熟千顷黄,牛肥猪又壮;鸭子呱呱叫,鱼儿满池塘”,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著名土特产有大米、烤鸭、板鸭、宝洪茶、香椿、云参、油红小枣、板栗、干巴菌等。2010年绿化造林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辖区绿化13917亩,其中:核桃基地建设1200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100亩;面山绿化200亩;阳宗海流域造林300亩;县长样板林200亩。完成苗木基地建设7000亩;村庄绿化344个;中低产林改造3000亩;义务植树116.2万株;补植补造67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4%。

工业:宜良自滇越铁路开通,兴办机械加工业,明良煤矿为云南最大产煤区。1950年前县属工业除实业公司所辖纺织部、电力部外,其余手工业作坊均由私人合资或独资经营。1950年至今,电力、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煤炭、纺织、食品加工、酿酒、饲料、造纸、印刷等行业相继建立起来并形成主要的工业经济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继后相继引进了包括南韩锦湖综合花卉公司、新加坡吉宝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以及国电阳宗海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漳洲达隆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李子园食品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在建)、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醛(在建)、年产10万吨耐火材料(在建)、年产5万吨麦芽(在建)等国内一大批著名企业到宜良县投资兴业。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9.12亿元,比上年增16.8%(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47.08亿元,比上年增21.3%(现价)。主要产品有:原煤197.07万吨,比上年增1.0%;乳制品1.55万吨,比上年减7.4%;服装25.27万件,比上年减32.2%;化肥(折纯)8.09万吨,比上年减26.3%;水泥289.86万吨,比上年增62.4%;发电量54.6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0.5%;自来水产量751万吨,比上年增16.1%;生铁11.0万吨,比上年减6.9%;钢材16.65万吨,比上年减18.8%;硫酸(折纯)14.13万吨,比上年增218.2%;塑料制品024万吨,比上年增9.1%;合成洗涤剂0.31万吨,比上年增15.6%;商品混凝土12.85万立方米, 比上年增100%;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减26.7%。2010年全县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49个,其中: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43个,实际到位内资25.6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际到位外资1239.8万美元。

商贸、旅游业:宜良以逼邻省垣、交通方便的区位优势,成为滇东、滇南商品物资聚散地和省会粮食及农副产品供应地,集市贸易素来活跃。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有、集体商业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丰富人民物质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20多年,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在商业竞争中,非公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以来,连续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佳县”称号。非公经济不断壮大。2010年全县私营企业1027户,投资者1866人,从业人员1.54万人,注册资金17.1亿元;个体工商户达1.44万户,从业人员2.33万人,注册资金3.76亿元;内资企业352户,注册资金23.30亿元。乡镇企业数量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6.69万人,营业收入88.32亿元,比上年增13.39%;增加值完成18.12亿元,比上年增11.69%;上缴税金9598万元,比上年增12.81%。20余年来,利用县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业,以AAAA级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区~岩泉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春城湖畔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以及小白龙森林公园、万家花园等景区景点,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各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95.44万人次,实现经济总收入4.17亿元,比上年增13%。旅游业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宜良成为云南省旅游大县。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有较大发展:

科技工作,全年帮助各企事业单位预研整合科技项目28项,组织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立项扶持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9项。争取项目资金361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技经费5993万元,全县科技投入7157万元。全年组织实施项目共26项,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农业科技项目11项,工业项目5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专利申请及授权共33件,申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帮助专利申报人办理专利资助4件,获得专利资助1500元。支持振和能源有限公司创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该企业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1项、实现成果转化5项,被评为昆明市50强农技协和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围绕昆明市培引办的培养计划,加强对2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服务、培养工作。优选推报了3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昆明第八届中青年学术和带头人后备人选”评选。

教育事业,以“育人才,保平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民办教育逐步壮大,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31所,其中高完中2所(宜良一中和宜良二中),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民办职业中专2所,即:台湘科技学校和南方汽修专业学校),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113所,县直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57所(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学校的97.95%)。全县教职工3059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699人,专任教师531人)。在校中小学生61915人,其中普高学生510 0人,职高学生3678人(2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048人,占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2.81%),初中学生16625人,小学在校生30711人,在园幼儿13602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261名,占全县在园幼儿的90.14%)。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1.56%,高中毛入学率73.62%,幼儿入园率90.14%。2010年,全县794名应届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共有786人达到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全县总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人,第一批本科院校上线122人,重点率达15.37%,比上年上升4.48个百分点,第二批本科院校上线252人,占31.74%,比上年上升7.61个百分点,第三批本科院校上线175人,占22.04%,全县本科上线率达69.15%,比上年上升19.65个百分点,第一批专科学校上线164人,第二批专科学校上线73人,总上线率达98.99%,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1448张,卫生从业人员1466人,其中:医生人数达455人。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民营医院发展,2010年新增民营医院两所,增加医护人员45人,床位60张。组织参与基层在岗医护人员全科知识培训项目,利用机顶盒完成培训128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10年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14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687人,参合率100%,门诊报销减免670372人,住院报销减免31230人,报销补偿4713.46万元,资金使用率92%。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甲级卫生县城验收。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770座任务。加强卫生监督,对从事食品经营户换、发证达1200户;预防性监督180户次,日常性监督2150户次。公共场所换发证580户;预防性监督160户次,开展日常性监督1126户次。

文化事业,强基础,保文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年完成竹山镇文化站改扩建工作,新建汤池镇文化站,完成全县39个文化室、3条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的安装、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4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工程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宜良县支中心和2个基层站点的建设工作,完成32家农家书屋的配送工作。

体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全国“全民健身”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运昆明分会场舞龙比赛,荣获三等奖;组队参加昆明市第三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农民篮球赛”获二等奖;举办2010年宜良县“庆元旦迎新春”长跑比赛、举办宜良县第十七届“园丁杯”教职工篮球比赛、宜良县第二十届老年人运动会、2010年敬老节广场舞展演、“质量杯”、“健康杯”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昆明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5枚。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五名;承办并参加昆明市2010年中小学生国际式摔跤比赛,荣获9金、14银、10铜;积极开展组团参加昆明市第四届运动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完成8个乡镇、77个行政村、267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安装设备6229套,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了中央无线覆盖、省无线覆盖工程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开设了《两会专题报道》、《众志成诚抗旱救灾》、《森林防火》、《文明广角镜》、《四创两争》等专栏,制作电视专题片《焦渴的大平地》获得了全国电视行业协会优秀节目评选电视专题一等奖。《四创两争》专栏中设立了创建动态、文明广角镜、曝光台、知识卡片等小板块对我县在“四创两争”工作中一些不文明行为、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逃费、县城综合整治、创卫工作进行报道。在《联播昆明》播放宜良新闻300余条。全年共播出宜良新闻2235条,其中通讯员稿件289条。

县境名胜古迹较多。有宜良八景:法明晓钟、铁池夜月、东山叠翠、西浦温泉、云泉瀑布、岩泉漱玉、古城晚霞、野渡渔灯;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口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汤池涌金山、狗街玉龙村、九乡三脚洞新石器文化遗址,汤池纱帽山滇墓群及县城孙家山火葬墓群遗址、九乡阿路龙河谷摩崖石刻等;有建于唐南诏时期的法明寺及古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乡风景区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险、奇、秀著称,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小白龙森林公园风光旖旎,系服务设施配套的理想消署度假胜地。

宜良人民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勇于接受新事物、勤奋好学、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经历代开发和建设,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宜良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树颇多,业绩辉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4.84亿元(不含托管汤池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06元,扣除物价指数后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90元,扣除物价指数后,实际增长8.74%。现在,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合力,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为进一步建设繁荣昌盛、富庶文明的新宜良而努力。

宜良县概况

作者: 时间:2012-7-20 来源: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属昆明市郊区县。地处北纬24°30′36"~25°17′2"、东经102°58′22"~103°28′75"之间,四周与1区8县接界;东临陆良县、石林县,南接弥勒县、华宁县,西与澄江县、呈贡县和官渡区毗邻,北同嵩明县、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面积1913.53平方公里(含已托管的汤池镇),其中山地占88%,盆地占8%、谷地占3%,水域约1%。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2009年10月13日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其中九乡乡、耿家营乡为民族乡),8个乡镇下设133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06个自然村。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138561户,423516人(其中汤池镇55466人),比上年增加1029人,增长0.24%,其中非农业人口42846人。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种,人口38548人,彝、回、苗为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彝族28272人、回族5160人、苗族2427人。县城匡远镇在县境中部,海拔1536米,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设施较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距昆明52公里(昆石高速公路线),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24公里、九乡风景区38公里。2010年末县城常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1.6%。

宜良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出现较大邑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置益州郡,宜良为昆泽县。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益州郡改名建宁郡,昆泽县属建宁郡辖。晋永嘉二年(308年),为晋宁郡。梁陈时为西爨白蛮地域。隋开皇十七年(597年),隶属昆州。唐初在宜良设新丰县,隶属郎州。唐南诏阁罗凤元年(748年),西爨西徙,罗裒部据今宜良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管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管辖,后期为三十七部中落蒙、强宗、嵩盟诸部分治之地。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宜良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宜良州为宜良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2年(1914年)属滇中道,民国6年(1918年),裁滇中道,宜良县直隶属省管辖。民国13年设邑川分县,民国21年撤分县为第七区。1949年12月28日成立县临时政府。195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并属曲靖专区。1958年10月路南县并入宜良(1964年2月路南县析出复设)。1983年10月,宜良县划属昆明市。

县名“宜良”用作政区地名始于元代,来由有三:(1)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宜良县志》称“宜之为言,善也;良,易直也。顾名思义,则邑人朴茂、习俗简易可知。”此说仅从语词学的角度进行诠释,忽视对历史居住民族的考察。(2)1985年,省社科院王树五根据乾隆三十二年(1767)《宜良县志》“宋大理时期,大理王段思平以高智升为善阐牧,改匡州为纪良州。纪良,山名,在城西十里,州以山名”的记载,提出“县名由来,系取自纪良山。因‘纪’与‘宜’乃一音之变,元时即将‘纪良’讹为‘宜良’”的观点。据考证,大理时期宜良受制于善阐节度,属军事建制,并无州的设置,1986年出版的《宜良地名志》中宜良境内也无以“纪良”取名之山。(3)1988年云南省《地名集刊》载文《“宜良”县名新释》,文中列举大量与宜良有关的彝语地名后提出:“宜良’彝语,其含义为山谷间的坝子,”此说较为合情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良政区有如下变化:1950年,原属路南、陆良两县的古城街村、狗街子、安家桥村、河头营、小张营、张家村、陆良营、万户庄、旧县、乐善村、韩文秀、茴香村等自然村划属宜良县。1954年现草甸镇由澄江县划入宜良县。1954年现狗街镇新江、双龙、小哨3个村民委员会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6年现耿家营乡、九乡乡两个乡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8年现汤池镇的阿乃村民委员会由嵩明县划入宜良县,现九乡乡的陇城、月照两个村民委员会由马龙县划入宜良县。1959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1964年又由宜良析出重设路南彝族自治县,现竹山乡由路南县划属宜良县。因昆明柴石滩水库工程建设需要,2000年小河村民委员会由陆良县划属宜良县北古城镇,宜良县狗街镇小哨村民委员会的小狗黑地、小团山两个自然村,竹山乡叠水村民委员会的大叠水(白坡、车水田)、陷塘地两个自然村划属石林县。2006年1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6]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蓬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蓬莱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草甸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汤池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汤池镇管辖原汤池镇和草甸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汤池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北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北古城镇,并将北古城镇小河村委会划归九乡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北古城镇管辖原北羊街乡和北古城镇(除小河村委会)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北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据此,全县2006年设5镇4乡。2009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2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南羊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南羊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同年5月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43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竹山乡和马街乡,设立竹山镇和马街镇。撤乡设镇后,竹山镇和马街镇分别管辖原竹山乡和马街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政府驻地不变。同年10月13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云政办[2009]205号文件,决定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处级),管辖范围呈贡县七甸乡、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3个乡(镇)38个村委会。总面积546平方公里,人口约9.2万人。据此,2010年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已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

宜良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与盆地相间。境内山脉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部磨盘山属马龙台地和牛头山西坡的南延。西北部是老爷山(乌纳山)为梁王山系。县南的竹山系由断块抬升隆起形成,呈南北走向。主要山岭有老爷山、大黑山、土主山、东山、云泉山、竹山等。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南部竹山镇老熊箐,海拔1270米。全县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盆地错落于群山之间,山间盆地较大的有宜良、马街、汤池、草甸四个坝子,宜良坝子较大,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草甸坝子较小,面积仅12平方公里。山峰与平坝相对高差一般300~800米,最多1280米。全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5.1%。其次是水稻土和黄棕壤、紫色土、冲击土等,水稻土为县内粮食生产的主要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8.66%。

宜良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县境的南盘江(流经县境110公里)及其支流贾龙河(全长43公里)、麦田河(全长69公里)、獐子坝河(全长85公里)、摆依河(全长38.4公里)、巴江(流经县境16公里)等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天然湖泊阳宗海,南北长12.7千米,东西平均宽2.5千米,环湖线长33.6千米,最大水面31.9平方千米(属宜良县辖区的水面面积为14平方千米),总蓄水量为6.02亿立方米。2001年下闸蓄水的昆明柴石滩水库坝高101.8米,总蓄水量4.37亿立方米,待完成配套灌溉工程,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64万亩。柴石滩水库、南盘江、贾龙河、阳宗海同为宜良坝区主要灌溉水源。201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481件,完工508件,完成投资1.84亿元。改善浇灌面积13.96万亩。投资3238万元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74件,解决和改善13.29万人、4.3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境内地热水资源丰富,近封闭型地热水资源总量为165.8亿立方米。对流型地下热水资源流量为每天2589立方米,开发前景较好。已开发利用的有:县城匡州、怡矿、天力、双禄等温泉,汤池镇汤池街温泉,匡远镇温泉村、小渡口温泉,狗街镇小马街、毛家营、马军村、谷家营、里营、湾子等温泉、北古城镇北羊街贾家村温泉,马街镇西边村温泉。

宜良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少雨,夏秋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10年平均气温18.2℃,年降雨量857.0毫米。年日照时数2032.8小时,无霜期28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6%。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季常有干旱;秋季偶有低温,冬季时有霜冻。

宜良地处省会东南,素为战略要冲。宋大理时期开通驿道--罗平道及滇桂道,成为滇东,滇南物资聚散地。滇越(昆河)铁路(1910年)、滇越(昆那)公路(1940年)通车,宜良成为扼控滇东、滇南交通之咽喉,1990年底安(宁)石(林)公路通车,是云南省境内第一条高等级公路,1997年底南昆电气化铁路通车,成为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3年底昆石高速公路通车,是通过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57年嵩(明)宜(良)公路、1968年宜马复线(汇东桥至章家凹)、1971年马(龙)澄(江)公路等省道相继通车;1966年宜(良)九(乡)公路、1971年狗(街)竹(山)和小(渡口)狗(街)公路、1974年广益公路、1979年宜(良)狗(街)、左列公路、1987年九(乡)大(兑冲)公路、1988年九(乡)马(龙)公路、1992年草(甸)澄(江)公路等县道通车并几经改扩建提高路面等级;阳先、四七四、喷水洞和在建中的九(乡)石(林)阿(泸古洞)旅游专用线等专道以及乡道,构成了宜良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10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71262辆,同比增长16.4%,其中汽车24162辆。年底全县公路里程1318.167公里。

县境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磷、铜、钴、石膏、重晶石、石灰石、建筑沙(河沙、山沙)、陶土等。煤种有原煤、褐煤,储量约4.2亿吨,现有国营可保、风鸣等煤矿及地方小煤窑开采,年产原煤197.07万吨。铁矿石储量约364万吨,集中在九乡彝族回族乡铁厂村委会,平均品位51%,大部份可以露天开采。磷矿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要在九乡乡、竹山乡,其次在汤池镇、狗街镇等处,品位一般在24%左右。重晶石储量20余万吨,主要分布在九乡乡,南羊亦有矿点,品位51%。石灰石分布较广,九乡乡、耿家营乡、汤池镇、北古城镇、狗街镇、竹山乡有矿床。石膏在北羊街、汤池镇、南羊镇有矿点。建筑沙有河沙、地层沙、石英砂岩,河沙产于南盘江中,为优质建材,分布在北古城镇、匡远镇、南羊镇、狗街镇,近几年已停止开采;地层沙主要分布在狗街镇;石英砂岩分布于山区,是很好的建筑沙源,目前已开发利用。陶土分布于宜良坝子边缘及马街盆地、汤池盆地第三系地层中。

农、牧、渔、林业:宜良素有“滇中粮仓”、“滇中商埠”之称,是云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1993年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列为全国烟叶收购先进县,1999年列为云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十佳县。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4亿元。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蚕豆、小麦、烤烟、蔬菜、油菜、花生、荞、豌豆、甘蔗、向日葵、茶叶、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等。2010年稻谷产量68775.5吨,包谷产量77230吨,小麦产量2139吨,蚕豆产量7729吨,烤烟产量12590.8吨,蔬菜产量240559吨,水果产量5917吨,花卉种植面积34395亩。畜牧、渔业亦得到长足发展,1992年宜良列为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云南省商品猪基地县,1995年列为云南省商品鸭基地县,跻身全国养鸭大县,1997年列为云南省养猪现代化示范县;1986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开发淡水养殖在南羊镇建成“WFP中国2814”淡水养殖基地。2010年出栏商品猪62.28万头,出栏商品鸭1704万只,大牲畜存栏7.8万头,出栏大牲畜1.74万头,羊出栏6.67万只,肉类产量93086吨,禽蛋产量5452.4吨,水产品产量7240.5吨。“稻熟千顷黄,牛肥猪又壮;鸭子呱呱叫,鱼儿满池塘”,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著名土特产有大米、烤鸭、板鸭、宝洪茶、香椿、云参、油红小枣、板栗、干巴菌等。2010年绿化造林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辖区绿化13917亩,其中:核桃基地建设1200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100亩;面山绿化200亩;阳宗海流域造林300亩;县长样板林200亩。完成苗木基地建设7000亩;村庄绿化344个;中低产林改造3000亩;义务植树116.2万株;补植补造67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4%。

工业:宜良自滇越铁路开通,兴办机械加工业,明良煤矿为云南最大产煤区。1950年前县属工业除实业公司所辖纺织部、电力部外,其余手工业作坊均由私人合资或独资经营。1950年至今,电力、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煤炭、纺织、食品加工、酿酒、饲料、造纸、印刷等行业相继建立起来并形成主要的工业经济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继后相继引进了包括南韩锦湖综合花卉公司、新加坡吉宝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以及国电阳宗海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漳洲达隆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李子园食品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在建)、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醛(在建)、年产10万吨耐火材料(在建)、年产5万吨麦芽(在建)等国内一大批著名企业到宜良县投资兴业。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9.12亿元,比上年增16.8%(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47.08亿元,比上年增21.3%(现价)。主要产品有:原煤197.07万吨,比上年增1.0%;乳制品1.55万吨,比上年减7.4%;服装25.27万件,比上年减32.2%;化肥(折纯)8.09万吨,比上年减26.3%;水泥289.86万吨,比上年增62.4%;发电量54.6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0.5%;自来水产量751万吨,比上年增16.1%;生铁11.0万吨,比上年减6.9%;钢材16.65万吨,比上年减18.8%;硫酸(折纯)14.13万吨,比上年增218.2%;塑料制品024万吨,比上年增9.1%;合成洗涤剂0.31万吨,比上年增15.6%;商品混凝土12.85万立方米, 比上年增100%;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减26.7%。2010年全县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49个,其中: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43个,实际到位内资25.6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际到位外资1239.8万美元。

商贸、旅游业:宜良以逼邻省垣、交通方便的区位优势,成为滇东、滇南商品物资聚散地和省会粮食及农副产品供应地,集市贸易素来活跃。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有、集体商业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丰富人民物质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20多年,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在商业竞争中,非公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以来,连续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佳县”称号。非公经济不断壮大。2010年全县私营企业1027户,投资者1866人,从业人员1.54万人,注册资金17.1亿元;个体工商户达1.44万户,从业人员2.33万人,注册资金3.76亿元;内资企业352户,注册资金23.30亿元。乡镇企业数量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6.69万人,营业收入88.32亿元,比上年增13.39%;增加值完成18.12亿元,比上年增11.69%;上缴税金9598万元,比上年增12.81%。20余年来,利用县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业,以AAAA级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区~岩泉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春城湖畔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以及小白龙森林公园、万家花园等景区景点,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各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95.44万人次,实现经济总收入4.17亿元,比上年增13%。旅游业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宜良成为云南省旅游大县。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有较大发展:

科技工作,全年帮助各企事业单位预研整合科技项目28项,组织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立项扶持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9项。争取项目资金361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技经费5993万元,全县科技投入7157万元。全年组织实施项目共26项,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农业科技项目11项,工业项目5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专利申请及授权共33件,申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帮助专利申报人办理专利资助4件,获得专利资助1500元。支持振和能源有限公司创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该企业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1项、实现成果转化5项,被评为昆明市50强农技协和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围绕昆明市培引办的培养计划,加强对2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服务、培养工作。优选推报了3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昆明第八届中青年学术和带头人后备人选”评选。

教育事业,以“育人才,保平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民办教育逐步壮大,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31所,其中高完中2所(宜良一中和宜良二中),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民办职业中专2所,即:台湘科技学校和南方汽修专业学校),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113所,县直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57所(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学校的97.95%)。全县教职工3059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699人,专任教师531人)。在校中小学生61915人,其中普高学生510 0人,职高学生3678人(2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048人,占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2.81%),初中学生16625人,小学在校生30711人,在园幼儿13602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261名,占全县在园幼儿的90.14%)。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1.56%,高中毛入学率73.62%,幼儿入园率90.14%。2010年,全县794名应届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共有786人达到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全县总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人,第一批本科院校上线122人,重点率达15.37%,比上年上升4.48个百分点,第二批本科院校上线252人,占31.74%,比上年上升7.61个百分点,第三批本科院校上线175人,占22.04%,全县本科上线率达69.15%,比上年上升19.65个百分点,第一批专科学校上线164人,第二批专科学校上线73人,总上线率达98.99%,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1448张,卫生从业人员1466人,其中:医生人数达455人。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民营医院发展,2010年新增民营医院两所,增加医护人员45人,床位60张。组织参与基层在岗医护人员全科知识培训项目,利用机顶盒完成培训128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10年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14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687人,参合率100%,门诊报销减免670372人,住院报销减免31230人,报销补偿4713.46万元,资金使用率92%。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甲级卫生县城验收。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770座任务。加强卫生监督,对从事食品经营户换、发证达1200户;预防性监督180户次,日常性监督2150户次。公共场所换发证580户;预防性监督160户次,开展日常性监督1126户次。

文化事业,强基础,保文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年完成竹山镇文化站改扩建工作,新建汤池镇文化站,完成全县39个文化室、3条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的安装、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4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工程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宜良县支中心和2个基层站点的建设工作,完成32家农家书屋的配送工作。

体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全国“全民健身”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运昆明分会场舞龙比赛,荣获三等奖;组队参加昆明市第三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农民篮球赛”获二等奖;举办2010年宜良县“庆元旦迎新春”长跑比赛、举办宜良县第十七届“园丁杯”教职工篮球比赛、宜良县第二十届老年人运动会、2010年敬老节广场舞展演、“质量杯”、“健康杯”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昆明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5枚。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五名;承办并参加昆明市2010年中小学生国际式摔跤比赛,荣获9金、14银、10铜;积极开展组团参加昆明市第四届运动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完成8个乡镇、77个行政村、267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安装设备6229套,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了中央无线覆盖、省无线覆盖工程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开设了《两会专题报道》、《众志成诚抗旱救灾》、《森林防火》、《文明广角镜》、《四创两争》等专栏,制作电视专题片《焦渴的大平地》获得了全国电视行业协会优秀节目评选电视专题一等奖。《四创两争》专栏中设立了创建动态、文明广角镜、曝光台、知识卡片等小板块对我县在“四创两争”工作中一些不文明行为、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逃费、县城综合整治、创卫工作进行报道。在《联播昆明》播放宜良新闻300余条。全年共播出宜良新闻2235条,其中通讯员稿件289条。

县境名胜古迹较多。有宜良八景:法明晓钟、铁池夜月、东山叠翠、西浦温泉、云泉瀑布、岩泉漱玉、古城晚霞、野渡渔灯;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口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汤池涌金山、狗街玉龙村、九乡三脚洞新石器文化遗址,汤池纱帽山滇墓群及县城孙家山火葬墓群遗址、九乡阿路龙河谷摩崖石刻等;有建于唐南诏时期的法明寺及古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乡风景区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险、奇、秀著称,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小白龙森林公园风光旖旎,系服务设施配套的理想消署度假胜地。

宜良人民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勇于接受新事物、勤奋好学、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经历代开发和建设,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宜良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树颇多,业绩辉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4.84亿元(不含托管汤池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06元,扣除物价指数后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90元,扣除物价指数后,实际增长8.74%。现在,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合力,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为进一步建设繁荣昌盛、富庶文明的新宜良而努力。

宜良县概况

作者: 时间:2012-7-20 来源:

宜良县位于云南省中部,属昆明市郊区县。地处北纬24°30′36"~25°17′2"、东经102°58′22"~103°28′75"之间,四周与1区8县接界;东临陆良县、石林县,南接弥勒县、华宁县,西与澄江县、呈贡县和官渡区毗邻,北同嵩明县、马龙县相连。东西最大横距51.5公里,南北最大纵距85.3公里,面积1913.53平方公里(含已托管的汤池镇),其中山地占88%,盆地占8%、谷地占3%,水域约1%。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2009年10月13日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其中九乡乡、耿家营乡为民族乡),8个乡镇下设133个村委会和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906个自然村。2010年年末户籍人口138561户,423516人(其中汤池镇55466人),比上年增加1029人,增长0.24%,其中非农业人口42846人。汉族为主,少数民族31种,人口38548人,彝、回、苗为世居少数民族,其中彝族28272人、回族5160人、苗族2427人。县城匡远镇在县境中部,海拔1536米,交通便利,经济繁荣,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设施较全,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距昆明52公里(昆石高速公路线),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林24公里、九乡风景区38公里。2010年末县城常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31.6%。

宜良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居住,商、周时期出现较大邑落。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武帝置益州郡,宜良为昆泽县。蜀汉建兴三年(225年),益州郡改名建宁郡,昆泽县属建宁郡辖。晋永嘉二年(308年),为晋宁郡。梁陈时为西爨白蛮地域。隋开皇十七年(597年),隶属昆州。唐初在宜良设新丰县,隶属郎州。唐南诏阁罗凤元年(748年),西爨西徙,罗裒部据今宜良筑城居住,称罗裒龙,属拓东节度管辖。宋大理时期属善阐节度管辖,后期为三十七部中落蒙、强宗、嵩盟诸部分治之地。元宪宗六年(1257年),设大池千户,隶嵩明万户;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宜良州,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改宜良州为宜良县,属中庆路。明、清沿称宜良县,属云南府。民国2年(1914年)属滇中道,民国6年(1918年),裁滇中道,宜良县直隶属省管辖。民国13年设邑川分县,民国21年撤分县为第七区。1949年12月28日成立县临时政府。1950年4月26日正式成立县人民政府,设宜良专区,县为专署驻地。1954年撤宜良专区,并属曲靖专区。1958年10月路南县并入宜良(1964年2月路南县析出复设)。1983年10月,宜良县划属昆明市。

县名“宜良”用作政区地名始于元代,来由有三:(1)据康熙五十五年(1716)《宜良县志》称“宜之为言,善也;良,易直也。顾名思义,则邑人朴茂、习俗简易可知。”此说仅从语词学的角度进行诠释,忽视对历史居住民族的考察。(2)1985年,省社科院王树五根据乾隆三十二年(1767)《宜良县志》“宋大理时期,大理王段思平以高智升为善阐牧,改匡州为纪良州。纪良,山名,在城西十里,州以山名”的记载,提出“县名由来,系取自纪良山。因‘纪’与‘宜’乃一音之变,元时即将‘纪良’讹为‘宜良’”的观点。据考证,大理时期宜良受制于善阐节度,属军事建制,并无州的设置,1986年出版的《宜良地名志》中宜良境内也无以“纪良”取名之山。(3)1988年云南省《地名集刊》载文《“宜良”县名新释》,文中列举大量与宜良有关的彝语地名后提出:“宜良’彝语,其含义为山谷间的坝子,”此说较为合情合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宜良政区有如下变化:1950年,原属路南、陆良两县的古城街村、狗街子、安家桥村、河头营、小张营、张家村、陆良营、万户庄、旧县、乐善村、韩文秀、茴香村等自然村划属宜良县。1954年现草甸镇由澄江县划入宜良县。1954年现狗街镇新江、双龙、小哨3个村民委员会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6年现耿家营乡、九乡乡两个乡由路南县划入宜良县。1958年现汤池镇的阿乃村民委员会由嵩明县划入宜良县,现九乡乡的陇城、月照两个村民委员会由马龙县划入宜良县。1959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并入宜良。1964年又由宜良析出重设路南彝族自治县,现竹山乡由路南县划属宜良县。因昆明柴石滩水库工程建设需要,2000年小河村民委员会由陆良县划属宜良县北古城镇,宜良县狗街镇小哨村民委员会的小狗黑地、小团山两个自然村,竹山乡叠水村民委员会的大叠水(白坡、车水田)、陷塘地两个自然村划属石林县。2006年1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6]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蓬莱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蓬莱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草甸镇,其行政区域并入汤池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汤池镇管辖原汤池镇和草甸镇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汤池镇人民政府驻地;同意撤销北羊街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北古城镇,并将北古城镇小河村委会划归九乡乡管辖,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北古城镇管辖原北羊街乡和北古城镇(除小河村委会)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人民政府驻原北古城镇人民政府驻地。据此,全县2006年设5镇4乡。2009年3月2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25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南羊镇,其行政区域并入匡远镇。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匡远镇管辖原匡远镇和南羊镇的行政区域范围,匡远镇人民政府驻地不变。同年5月6日,云南省人民政府云政复[2009]43号批复,同意撤销宜良县竹山乡和马街乡,设立竹山镇和马街镇。撤乡设镇后,竹山镇和马街镇分别管辖原竹山乡和马街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和政府驻地不变。同年10月13日,云南省政府办公厅云政办[2009]205号文件,决定成立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正处级),管辖范围呈贡县七甸乡、宜良县汤池镇、澄江县阳宗镇3个乡(镇)38个村委会。总面积546平方公里,人口约9.2万人。据此,2010年全县设匡远、马街、北古城、狗街、竹山、汤池(已托管)6个镇和九乡、耿家营两个乡。

宜良地势北高南低,山地与盆地相间。境内山脉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东北部磨盘山属马龙台地和牛头山西坡的南延。西北部是老爷山(乌纳山)为梁王山系。县南的竹山系由断块抬升隆起形成,呈南北走向。主要山岭有老爷山、大黑山、土主山、东山、云泉山、竹山等。老爷山主峰海拔2730米,为全县最高点。最低点为南部竹山镇老熊箐,海拔1270米。全县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之间。盆地错落于群山之间,山间盆地较大的有宜良、马街、汤池、草甸四个坝子,宜良坝子较大,东西宽3~5公里,南北长约30公里,面积110平方公里。草甸坝子较小,面积仅12平方公里。山峰与平坝相对高差一般300~800米,最多1280米。全县土壤以红壤为主,占土壤总面积的85.1%。其次是水稻土和黄棕壤、紫色土、冲击土等,水稻土为县内粮食生产的主要土类,占土壤总面积的8.66%。

宜良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流经县境的南盘江(流经县境110公里)及其支流贾龙河(全长43公里)、麦田河(全长69公里)、獐子坝河(全长85公里)、摆依河(全长38.4公里)、巴江(流经县境16公里)等径流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天然湖泊阳宗海,南北长12.7千米,东西平均宽2.5千米,环湖线长33.6千米,最大水面31.9平方千米(属宜良县辖区的水面面积为14平方千米),总蓄水量为6.02亿立方米。2001年下闸蓄水的昆明柴石滩水库坝高101.8米,总蓄水量4.37亿立方米,待完成配套灌溉工程,可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0.64万亩。柴石滩水库、南盘江、贾龙河、阳宗海同为宜良坝区主要灌溉水源。2010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481件,完工508件,完成投资1.84亿元。改善浇灌面积13.96万亩。投资3238万元建成农村人畜饮水工程74件,解决和改善13.29万人、4.34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问题。境内地热水资源丰富,近封闭型地热水资源总量为165.8亿立方米。对流型地下热水资源流量为每天2589立方米,开发前景较好。已开发利用的有:县城匡州、怡矿、天力、双禄等温泉,汤池镇汤池街温泉,匡远镇温泉村、小渡口温泉,狗街镇小马街、毛家营、马军村、谷家营、里营、湾子等温泉、北古城镇北羊街贾家村温泉,马街镇西边村温泉。

宜良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干旱少雨,夏秋多雨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2010年平均气温18.2℃,年降雨量857.0毫米。年日照时数2032.8小时,无霜期281天。年平均相对湿度66%。灾害性天气主要是春季常有干旱;秋季偶有低温,冬季时有霜冻。

宜良地处省会东南,素为战略要冲。宋大理时期开通驿道--罗平道及滇桂道,成为滇东,滇南物资聚散地。滇越(昆河)铁路(1910年)、滇越(昆那)公路(1940年)通车,宜良成为扼控滇东、滇南交通之咽喉,1990年底安(宁)石(林)公路通车,是云南省境内第一条高等级公路,1997年底南昆电气化铁路通车,成为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2003年底昆石高速公路通车,是通过宜良县境内的第一条高速公路;1957年嵩(明)宜(良)公路、1968年宜马复线(汇东桥至章家凹)、1971年马(龙)澄(江)公路等省道相继通车;1966年宜(良)九(乡)公路、1971年狗(街)竹(山)和小(渡口)狗(街)公路、1974年广益公路、1979年宜(良)狗(街)、左列公路、1987年九(乡)大(兑冲)公路、1988年九(乡)马(龙)公路、1992年草(甸)澄(江)公路等县道通车并几经改扩建提高路面等级;阳先、四七四、喷水洞和在建中的九(乡)石(林)阿(泸古洞)旅游专用线等专道以及乡道,构成了宜良县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2010年末全县拥有机动车71262辆,同比增长16.4%,其中汽车24162辆。年底全县公路里程1318.167公里。

县境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铅锌、磷、铜、钴、石膏、重晶石、石灰石、建筑沙(河沙、山沙)、陶土等。煤种有原煤、褐煤,储量约4.2亿吨,现有国营可保、风鸣等煤矿及地方小煤窑开采,年产原煤197.07万吨。铁矿石储量约364万吨,集中在九乡彝族回族乡铁厂村委会,平均品位51%,大部份可以露天开采。磷矿分布面积约15平方公里,主要在九乡乡、竹山乡,其次在汤池镇、狗街镇等处,品位一般在24%左右。重晶石储量20余万吨,主要分布在九乡乡,南羊亦有矿点,品位51%。石灰石分布较广,九乡乡、耿家营乡、汤池镇、北古城镇、狗街镇、竹山乡有矿床。石膏在北羊街、汤池镇、南羊镇有矿点。建筑沙有河沙、地层沙、石英砂岩,河沙产于南盘江中,为优质建材,分布在北古城镇、匡远镇、南羊镇、狗街镇,近几年已停止开采;地层沙主要分布在狗街镇;石英砂岩分布于山区,是很好的建筑沙源,目前已开发利用。陶土分布于宜良坝子边缘及马街盆地、汤池盆地第三系地层中。

农、牧、渔、林业:宜良素有“滇中粮仓”、“滇中商埠”之称,是云南省粮食主产县之一,1993年列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1997年列为全国烟叶收购先进县,1999年列为云南省农业机械化推广十佳县。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0.84亿元。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蚕豆、小麦、烤烟、蔬菜、油菜、花生、荞、豌豆、甘蔗、向日葵、茶叶、花卉苗木、水果、中药材等。2010年稻谷产量68775.5吨,包谷产量77230吨,小麦产量2139吨,蚕豆产量7729吨,烤烟产量12590.8吨,蔬菜产量240559吨,水果产量5917吨,花卉种植面积34395亩。畜牧、渔业亦得到长足发展,1992年宜良列为国家商品瘦肉型猪基地县和云南省商品猪基地县,1995年列为云南省商品鸭基地县,跻身全国养鸭大县,1997年列为云南省养猪现代化示范县;1986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援助中国开发淡水养殖在南羊镇建成“WFP中国2814”淡水养殖基地。2010年出栏商品猪62.28万头,出栏商品鸭1704万只,大牲畜存栏7.8万头,出栏大牲畜1.74万头,羊出栏6.67万只,肉类产量93086吨,禽蛋产量5452.4吨,水产品产量7240.5吨。“稻熟千顷黄,牛肥猪又壮;鸭子呱呱叫,鱼儿满池塘”,宜良成为名副其实的渔米之乡。著名土特产有大米、烤鸭、板鸭、宝洪茶、香椿、云参、油红小枣、板栗、干巴菌等。2010年绿化造林工作进展顺利,完成辖区绿化13917亩,其中:核桃基地建设12000亩;五采区植被恢复100亩;面山绿化200亩;阳宗海流域造林300亩;县长样板林200亩。完成苗木基地建设7000亩;村庄绿化344个;中低产林改造3000亩;义务植树116.2万株;补植补造6700亩。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6.4%。

工业:宜良自滇越铁路开通,兴办机械加工业,明良煤矿为云南最大产煤区。1950年前县属工业除实业公司所辖纺织部、电力部外,其余手工业作坊均由私人合资或独资经营。1950年至今,电力、化工、建材、机械、冶金、煤炭、纺织、食品加工、酿酒、饲料、造纸、印刷等行业相继建立起来并形成主要的工业经济体系。特别是近几年来,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效益为中心,不断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外引内联,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工业突破,加快了工业发展速度。继后相继引进了包括南韩锦湖综合花卉公司、新加坡吉宝置业有限公司等多家外资企业以及国电阳宗海有限责任公司、福建漳洲达隆食品有限公司、浙江李子园食品公司、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在建)、宜良金珠水泥有限公司、宜良红狮水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甲醛(在建)、年产10万吨耐火材料(在建)、年产5万吨麦芽(在建)等国内一大批著名企业到宜良县投资兴业。2010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59.12亿元,比上年增16.8%(现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47.08亿元,比上年增21.3%(现价)。主要产品有:原煤197.07万吨,比上年增1.0%;乳制品1.55万吨,比上年减7.4%;服装25.27万件,比上年减32.2%;化肥(折纯)8.09万吨,比上年减26.3%;水泥289.86万吨,比上年增62.4%;发电量54.64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0.5%;自来水产量751万吨,比上年增16.1%;生铁11.0万吨,比上年减6.9%;钢材16.65万吨,比上年减18.8%;硫酸(折纯)14.13万吨,比上年增218.2%;塑料制品024万吨,比上年增9.1%;合成洗涤剂0.31万吨,比上年增15.6%;商品混凝土12.85万立方米, 比上年增100%;建筑业总产值12.2亿元,比上年减26.7%。2010年全县招商引资引进项目149个,其中:引进市外内资项目143个,实际到位内资25.66亿元人民币;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际到位外资1239.8万美元。

商贸、旅游业:宜良以逼邻省垣、交通方便的区位优势,成为滇东、滇南商品物资聚散地和省会粮食及农副产品供应地,集市贸易素来活跃。1956年完成对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后,国有、集体商业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丰富人民物质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商业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的20多年,经营体制和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在商业竞争中,非公经济迅猛发展。1992年以来,连续荣获云南省人民政府“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十佳县”称号。非公经济不断壮大。2010年全县私营企业1027户,投资者1866人,从业人员1.54万人,注册资金17.1亿元;个体工商户达1.44万户,从业人员2.33万人,注册资金3.76亿元;内资企业352户,注册资金23.30亿元。乡镇企业数量1.3万户(含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6.69万人,营业收入88.32亿元,比上年增13.39%;增加值完成18.12亿元,比上年增11.69%;上缴税金9598万元,比上年增12.81%。20余年来,利用县境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资源发展起来的新兴旅游业,以AAAA级风景区——九乡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区~岩泉公园、省级旅游度假区——阳宗海旅游度假区、春城湖畔度假村(高尔夫球场),以及小白龙森林公园、万家花园等景区景点,旅游业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2010年各旅游景点全年共接待游客195.44万人次,实现经济总收入4.17亿元,比上年增13%。旅游业推动了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宜良成为云南省旅游大县。

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事业有较大发展:

科技工作,全年帮助各企事业单位预研整合科技项目28项,组织申报并获得国家科技部、云南省科技厅、昆明市科技局立项扶持12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9项。争取项目资金361万元,带动企业投入科技经费5993万元,全县科技投入7157万元。全年组织实施项目共26项,其中: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7项,农业科技项目11项,工业项目5项,社会事业项目3项。专利申请及授权共33件,申报市级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个,帮助专利申报人办理专利资助4件,获得专利资助1500元。支持振和能源有限公司创建知识产权试点企业,该企业已获得自主知识产权专利11项、实现成果转化5项,被评为昆明市50强农技协和昆明市知识产权试点示范企业。围绕昆明市培引办的培养计划,加强对2名“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的服务、培养工作。优选推报了3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昆明第八届中青年学术和带头人后备人选”评选。

教育事业,以“育人才,保平安,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进展,民办教育逐步壮大,高考成绩再创辉煌。全县共有中小学校131所,其中高完中2所(宜良一中和宜良二中),中等职业学校4所(其中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业高级中学1所,民办职业中专2所,即:台湘科技学校和南方汽修专业学校),初级中学13所,完全小学113所,县直属幼儿园2所,民办幼儿园57所(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学校的97.95%)。全县教职工3059人(其中:民办学校教职工699人,专任教师531人)。在校中小学生61915人,其中普高学生510 0人,职高学生3678人(2所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2048人,占全县高中阶段在校生的22.81%),初中学生16625人,小学在校生30711人,在园幼儿13602人(其中: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12261名,占全县在园幼儿的90.14%)。全县小学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01.56%,高中毛入学率73.62%,幼儿入园率90.14%。2010年,全县794名应届考生参加普通高考,共有786人达到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线,全县总成绩达600分以上的考生有8人,第一批本科院校上线122人,重点率达15.37%,比上年上升4.48个百分点,第二批本科院校上线252人,占31.74%,比上年上升7.61个百分点,第三批本科院校上线175人,占22.04%,全县本科上线率达69.15%,比上年上升19.65个百分点,第一批专科学校上线164人,第二批专科学校上线73人,总上线率达98.99%,比上年上升3.2个百分点。

卫生事业,完善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各类卫生机构共计拥有病床位1448张,卫生从业人员1466人,其中:医生人数达455人。引入民营资本,鼓励民营医院发展,2010年新增民营医院两所,增加医护人员45人,床位60张。组织参与基层在岗医护人员全科知识培训项目,利用机顶盒完成培训128人,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2010年培训中医药适宜技术147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63687人,参合率100%,门诊报销减免670372人,住院报销减免31230人,报销补偿4713.46万元,资金使用率92%。创卫工作顺利通过省甲级卫生县城验收。完成农村卫生厕所建设770座任务。加强卫生监督,对从事食品经营户换、发证达1200户;预防性监督180户次,日常性监督2150户次。公共场所换发证580户;预防性监督160户次,开展日常性监督1126户次。

文化事业,强基础,保文物,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年完成竹山镇文化站改扩建工作,新建汤池镇文化站,完成全县39个文化室、3条全民体育健身路径的安装、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4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试点工程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宜良县支中心和2个基层站点的建设工作,完成32家农家书屋的配送工作。

体育事业得到大力发展。积极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全国“全民健身”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运昆明分会场舞龙比赛,荣获三等奖;组队参加昆明市第三届“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村委会)农民篮球赛”获二等奖;举办2010年宜良县“庆元旦迎新春”长跑比赛、举办宜良县第十七届“园丁杯”教职工篮球比赛、宜良县第二十届老年人运动会、2010年敬老节广场舞展演、“质量杯”、“健康杯”篮球赛等体育活动。大力开展竞技体育活动,组队参加2010年昆明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获金牌3枚、银牌2枚、铜牌5枚。获高中组团体总分第五名;承办并参加昆明市2010年中小学生国际式摔跤比赛,荣获9金、14银、10铜;积极开展组团参加昆明市第四届运动会的前期筹备工作。

广播电视事业迅速发展,完成8个乡镇、77个行政村、267个自然村的“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安装设备6229套,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完成了中央无线覆盖、省无线覆盖工程设备的维护管理等工作。开设了《两会专题报道》、《众志成诚抗旱救灾》、《森林防火》、《文明广角镜》、《四创两争》等专栏,制作电视专题片《焦渴的大平地》获得了全国电视行业协会优秀节目评选电视专题一等奖。《四创两争》专栏中设立了创建动态、文明广角镜、曝光台、知识卡片等小板块对我县在“四创两争”工作中一些不文明行为、车辆乱停乱放、停车逃费、县城综合整治、创卫工作进行报道。在《联播昆明》播放宜良新闻300余条。全年共播出宜良新闻2235条,其中通讯员稿件289条。

县境名胜古迹较多。有宜良八景:法明晓钟、铁池夜月、东山叠翠、西浦温泉、云泉瀑布、岩泉漱玉、古城晚霞、野渡渔灯;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张口洞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汤池涌金山、狗街玉龙村、九乡三脚洞新石器文化遗址,汤池纱帽山滇墓群及县城孙家山火葬墓群遗址、九乡阿路龙河谷摩崖石刻等;有建于唐南诏时期的法明寺及古塔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九乡风景区融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为一体,以雄、险、奇、秀著称,阳宗海旅游度假区、小白龙森林公园风光旖旎,系服务设施配套的理想消署度假胜地。

宜良人民勤劳勇敢、开拓进取、勇于接受新事物、勤奋好学、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经历代开发和建设,成绩显著。特别是在宜良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建树颇多,业绩辉煌,人民生活显著改善。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4.84亿元(不含托管汤池镇)。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8406元,扣除物价指数后比上年增长8.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890元,扣除物价指数后,实际增长8.74%。现在,全县人民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合力,争科学发展之先、建昆明东部新区,创和谐社会之优、造宜良花乡水城。为进一步建设繁荣昌盛、富庶文明的新宜良而努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49451.html

更多阅读

芦溪县 芦溪县人民政府网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的煤都--萍乡市东部,是萍乡的东大门,地处袁水河上游流域,境内丘垄相间,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交通便利。面积960平方公里,辖芦溪镇、上埠镇、宣风镇、南坑镇、银河镇及长丰乡、新泉乡、张佳坊乡

3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 南充市蓬安县人民政府

所属分类: 中国地名 中国市县 县 县级行政区 四川乡镇 四川县区 地理 行政区划蓬安县蓬安县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中游,东与营山,渠县接壤,南与岳池,广安相依,西与高坪,南部相邻,北与仪陇相连,东西宽约22.1公里,南北长约61公里,幅员面积1

声明:《宜良县概况 宜良县人民政府网》为网友山有木兮木有枝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