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鲁国尧,男,江苏泰州人,杭州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语言文字学研究(浙江 杭州 310036);吴葆勤,男,江苏南京人,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副编审,主要从事汉语语音史研究(江苏 南京 210009)。
一 叙理
“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是汉语音韵学、方言学中常用的术语。在绝大多数通论书、教科书、专门性的论著中,只见它们的字形。至于怎么称说,只有很少的书注了它们的部分名称的今音。就我们的浅闻,专家和学人们在口头表述时往往存在误读和歧读,职是之故,为了学术的承传,有必要规定它们的今读音。
“四声”中的“平”、“上”、“去”、“入”四字,都是它们各自声调的代表字,在以之命名的时代,它们的读音应该同它们所代表的某种声调相符合。“三十六字母”、“《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的读音当亦同此理。时至今日,在课堂教学中、在学术会议上、在学人交谈时,这二百四十六字如何读?齐梁音、隋唐宋音,由于古代技术不发达,没有能记录、留传下来。我们认为,也不能依据某一专家“构拟”的音去读,因为任何“构拟”音都不能视作当时的读音。对“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的称说,只有依照今音读。
我们认为,今读的第一条原则是,依据现代汉语普通话。
但是汉语语音经历了千百年的演变,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这二百多字里有若干同它们所代表的部类不相符,如何处理?
因此我们提出第二条原则;酌参民国音和当代方音,顾及系统性,适当变通少量字的读音,使之符合所代表的部类。这些音在现行字典、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些未见;有些虽被收录,但称作“又音”或“旧读”。这些音,姑谓之“行业音”。音韵学和方言学是专业,专业有其专门的术语,也就可能有其专门的读音,不妨称前者为“行话”,后者为“行业音”(或简称“行音”)。
我们遵循上述两条原则为“四声”、“三十六字母”、“《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共二百四十六字的今读定音。
丁声树先生撰文、李荣先生制表的《汉语音韵讲义》“《广韵》声母表”袭用了“三十六字母”中的三十一个字,并且注了今读音。同书“《广韵》韵母表”载有《广韵》平声五十七韵、去声祭泰夬废四韵、入声三十四韵韵目的读音,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依据。本表对其中的一些字的今读音,加了些注,旨在申解;至于我们的“立异”之处,也有注释以胪陈理由。
我们补了“三十六字母”的其余五个字母、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其余五十六韵韵目的今读音,合之则为全璧。
这二百四十六字中有若干僻字,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所不收,我们据反切定音,如此可省读者查检之劳。
二 定音
1.四声今读表
2.三十六字母今读表
3.《广韵》二百零六韵韵目今读表⑤
注释:
①在齐梁时代,沈约、周颙等学者发现了“四声”,当时以“平”“上”“去”“入”四字代表四种声调(后代学人有主张四字兼取其含义以描摹各自声调的动程形状的,有认为这四字是随机取用的)。“上”字,《广韵》有两音:上声养韵时掌切、去声漾韵时亮切,则是古有上、去两读。因汉语史上“全浊上变去”的音变规则的作用,《广韵》时掌切一音,后来也变成去声了,于是上声音与去声音合流,只有shàng一读。但是音韵学家和方言学家总有这样一个“情结”:要以一个代表字,表示这个部类的声调,所以赵元任先生在《现代吴语的研究》中用“赏声”一词,但是未得学界认可。学人们不肯舍弃“上声”二字,于是采用“行业音”的办法,将“上”读成shǎng(虽然也有人主张现代的“上声”之“上”应读成shàng,然亦未为学界接受)。《国音常用字汇》(1932年):shǎng(于平上去入)、shàng,《中华新韵》(1941年)同(上述两书用注音符号,本表转写为汉语拼音字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上”字下注shàng,最后一个义项为“(又shǎng)上声”。
②“微”,《广韵》微韵无非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wēi,但是《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汉语音韵讲义》的“广韵声母表”都音wéi(按,《汉语音韵讲义》用国际音标,本表转写为汉语拼音字母),故本表将“三十六字母”“微母”之“微”定为wéi。
③“溪”,《广韵》齐韵苦奚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xī、qī(又读)。《汉语音韵讲义》“《广韵》声母表”:“为便于称说,表中用北京语音注出每一个声母名称的今音。只有‘溪’母采用方言中的qī音,可以表示是送气的,不用xī音。”《现代汉语词典》xī(旧读qī)。所以本表将“三十六字母”的“溪母”之“溪”定为qī。
④“禅”,《广韵》有二音:去声线韵时战切、平声仙韵市连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现代汉语词典》并shàn、chán,《汉语音韵讲义》“《广韵》声母表”shàn。不少音韵学人读“禅母”之“禅”为chán。我们认为,“三十六字母”的“禅母”之“禅”应取时战切音,兹定为shàn。“三十六字母”的正齿音为“照穿床审禅”,齿头音为“精清从心邪”,宋人张麟之《韵鉴序例》特谓“审禅”为“细正齿音”,“心邪”为“细齿头音”,可见上述两组中的前三位当表示塞擦音,第四五位应为擦音;“床”的声母为ch,则“禅”的声母应为sh。
⑤本表《广韵》韵目字后的反切,悉依正文。《广韵》五卷目录于各韵目字上也注有反切,如“混”、“贿”、“潸”等的反切用字与正文有异,本表不取。
⑥“微”,《广韵》微韵无非切。《现代汉语词典》wēi,《汉语音韵讲义》在其“《广韵》声母表”中将“微母”的“微”定为wéi,但在“《广韵》韵母表”里又定为wēi(2010年版如是,1984年版为wéi)。当以一致为宜,故本表将“《广韵》二百零六韵”的“微韵”之“微”定为wéi。
⑦“姥”,《广韵》上声姥韵莫补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现代汉语词典》mǔ、1ǎo。1ǎo为“姥姥”之音,不论。依据《广韵》莫补切,“姥韵”之“姥”今读音当定为mǔ。
⑧“荠”,《广韵》上声荠韵徂礼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现代汉语词典》jì、qí。qí乃“荸荠”中“荠”的音,不论。“荠”字古为上声字,由于汉语史上的“全浊上变去”的音变,今读音变为去声。《广韵》上声有十二个韵目字,即“荠”、“蟹”、“骇”、“混”、“旱”、“皓”、“荡”、“静”、“厚”、“豏”、“槛”、“范”,今音都变同去声,涉及面广,上述“叙理”中的定音第二条原则是少量字微调,故将“荠”等十二个韵目字都定为去声。
⑨“贿”,《广韵》上声贿韵呼罪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huì、huǐ(又读),《现代汉语词典》huì。当今不少方言读上声,故本表将《广韵》“贿韵”之“贿”定为huǐ。
⑩“混”,《广韵》上声混韵胡本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hùn、hǔn,《现代汉语词典》hùn、hún。《广韵》“混韵”之“混”今读当取hùn音。
(11)“潸”,《广韵》上声潸韵数板切,平声删韵所奸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现代汉语词典》shān,本表据《广韵》数板切将“潸韵”之“潸”音定为shǎn。
(12)“裥”,《广韵》去声裥韵古苋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jiǎn、jiàn(又读),《现代汉语词典》jiǎn,本表据《广韵》古苋切定“裥韵”之“裥”音为jiàn。
(13)“肴”,《广韵》肴韵胡茅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汉语音韵讲义》、《现代汉语词典》并yáo。“肴”古匣母字,郭力《近代汉语后期几个字的声母演变》一文云,《广韵》、《中原音韵》、《合并字学集韵》、《五方元音》等皆非零声母,《官话萃珍》(美·富善编著,1898年)才读零声母。又,当代汉语方言中有仍读xiáo的,且考虑到效摄豪韵系、肴韵系的六个韵目字古均为牙喉音字,今音声母亦应成系列。合此三者,故本表将《广韵》“肴韵”之“肴”定为xiáo。
(14)“过”,《广韵》去声过韵古卧切、平声戈韵古禾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guò、guò(又读),《现代汉语词典》guò、guō。本表将《广韵》“过韵”之“过”音定为guò。
(15)“缉”,《广韵》缉韵七入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qì,《现代汉语词典》qī、jī。本表据《广韵》七入切将“缉韵”之“缉”定为qī。
(16)“勘”,《广韵》去声勘韵苦绀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kàn、kān,《现代汉语词典》kān。有些现代方言读去声。本表将《广韵》“勘韵”之“勘”音定为kàn。
(17)“”,《广韵》去声韵他念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现代汉语词典》未收此字,本表将《广韵》“韵”之“”音定为tiàn。
(18)“洽”,《广韵》洽韵侯夹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xiá、qià(又读),《汉语音韵讲义》xiá,《现代汉语词典》qià。《汉语音韵讲义》定“洽韵”之“洽”的今读音为xiá当系据侯夹切,我们认为,如此定音,且可与“狎xiá”对应,故本表从之。
(19)“槛”,《广韵》上声槛韵胡黤切。《国音常用字汇》、《中华新韵》jiàn、kǎn,《现代汉语词典》jiàn、kǎn。本表将《广韵》“槛韵”之“槛”音定为jiàn。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语言学教研室.汉语方音字汇(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3.
[2]丁声树撰文,李荣制表.汉语音韵讲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2010.
[3]“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委员会.国音常用字汇[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2.
[4]“教育部”国语推行委员会编.中华新韵[M].台北:正中书局,1963.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