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天、昼、外、动、热、男、气、火的、向上的、明亮的、亢进的、强壮的等。
阴-地、夜、内、静、寒、女、味、水的、向下的、黑暗的、衰退的、虚弱的等。
阴阳互根
对立着的两面,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相互为用。
阴阳消长
阴阳对立、依存关系不是静止不变的。不断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变化中。
阴阳转化
事物或现象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相反的方向变化。
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性:
上为阳,下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四肢为阳,躯干为阴;背属阳,腹属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
五脏属阴,六腑属阳。
器官的功能属阳,形体属阴。
五行学说 |
五行属性归类:
自然界 | 五行 | 人体 | |||||||||
五味 | 五色 | 发展过程 | 气候 | 季节 | 方位 | 脏 | 腑 | 五官 | 五体 | 五志 | |
酸 | 青 | 生 | 风 | 春 | 东 | 木 | 肝 | 胆 | 眼 | 筋 | 怒 |
苦 | 赤 | 长 | 暑 | 夏 | 南 | 火 | 心 | 小肠 | 舌 | 脉 | 喜 |
甘 | 黄 | 化 | 湿 | 长夏 | 中 | 土 | 脾 | 胃 | 口 | 肉 | 思 |
辛 | 白 | 收 | 燥 | 秋 | 西 | 金 | 肺 | 大肠 | 鼻 | 皮毛 | 悲 |
咸 | 黑 | 藏 | 寒 | 冬 | 北 | 水 | 肾 | 膀胱 | 耳 | 骨 | 恐 |
五行的相生相克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五行的相生相克,不是绝对的。相生之中,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克生。
附:人之五行分类
脏腑学说 |
脏腑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眼、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五志等,连结成一个「五脏系统」的整体。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包。
五脏
- 心:心为君主之官,主神明。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
心包络:亦称心包,是包裹在心脏外围的一层衣膜,膜上分布着明显的脉络。护卫心脏,传导心主的命令。 - 肝:肝藏血。主疏泄,调节精神情志,促进消化吸收。肝主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
- 脾:主运化,主统血,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 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外合皮毛。主肃降,通调水道。开窍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与喉咙、声音有关。(金实不鸣,金破不鸣)。
- 肾:藏精气,主生殖,发育。主滋养和温煦各脏腑组织。主水。主纳气。 主骨、生髓、充脑,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司二阴。
命门:部位在两肾各一寸五分之间(肚脐后面遥遥相对,脊椎骨上面)。命门即是肾阳,『肾无此即无以作强,而技巧不出矣;膀胱无此即三焦之气不化而水道不行;脾胃无此则不能蒸化水谷,而五味不出矣,肝胆无此则将军无决断而谋虑不出矣;大小肠无此则变化不行,而二便闭矣;心无此则神明昏,而万事不能应矣』。
六腑
- 胆:附于肝,与肝相连,和肝共同发挥疏泄作用。胆内贮藏〝精汁〞(胆汁)。因胆汁清净,又称为〝中精之腑〞。临床上对惊悸、胆怯、失眠,多梦等证,常由胆来治疗。
- 胃: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连小肠。分上、中、下三部。上口为贲门,称为上脘;下口为幽门,称为下脘:上下脘之间名为中脘。主要功能是受纳和熟腐水谷。
- 小肠:上连于胃,下通大肠。主要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吸收具有营养作用的精华部分,归之于脾,转输五脏。同时将糟粕中的水液,渗入膀胱,杂檅下送大肠。小肠的功能,往往概括在脾的功能中。
- 大肠:上端接小肠,交换之处称阑门;下端为肛门。生理功能是传泻糟糪粕。
- 膀胱:位于小腹,接受由肾和三焦下注的水液,有贮藏和排泄小便的作用。
- 三焦:上中下三焦的总称。因它不是一个具体的脏器,而是人体胸腹之上中下三部及其所在脏腑的概括,有〝孤腑〞、〝外腑〞之别称。主要功能是运行水液,敷布原气,主持诸气,司人体气化以推动脏腑的功能活动。病理上,上焦病包括心、肺的病变,中焦病包括脾、胃的病变,下焦病主要指肝肾的病变。
脏与脏之间的关系
心(火)与 | 心主血,藏神。脾主运化,统血。 |
心(火)与 | 水火阴阳相互为用。 |
肝(木)与 | 肝所藏之血 ,有赖脾的滋生:脾的运话,需肝的疏泄协调。 |
肝(木)与 | 肝藏血,肾藏精。子母之脏。肝血依赖肾精滋养,肾精得肝血所化之精的填补。精血同源,肝肾同源。 |
脾(土)与 | 脾虚─肺虚,体倦无力、少气、懒言。 |
脾(土)与 |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 |
肺(金)与 |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
脏与腑之间的关系(互为表里)
心与小肠 | 心经实火可'移热于小肠',引起尿少、尿赤,排尿时前阴灼热等小肠实热证。反之,若小肠有热,亦可循经上炎及心,见心烦、舌赤,甚则舌体糜烂。 |
肝与胆 | 同主疏泄。肝火旺或胆火盛,都可出现胁痛、口苦、咽干,性躁易怒。肝胆湿热而致的黄疸,既有发黄、口苦之胆汁外溢,有有胁痛、纳呆等肝气郁结表现。 |
脾与胃 | 脾运不佳,久则影响胃纳;胃纳失常,亦可影响脾运,临床常见脾胃同病。 |
肺与大肠 | 肺有火热之邪,气机壅塞,肃降失职,则可引起大肠实热,壅滞不通,而见便秘不行;反之,若大肠积热,津亏液燥,大便秘结,传导阻滞,亦能影响肺气肃降,出现咳喘。 |
肾与膀胱 | 共同完成水津的调节与排泄。膀胱的气化作用决定于肾气的盛衰,肾气充盛则膀胱开合有度,水液能正常代谢。 |
腑与腑之间的关系
消化功能在胃、小肠与胆的协同作用下完成;吸收功能主要在小肠,同时与大肠、三焦也有关;排泄功能则在膀胱、大肠和三焦共同作用而完成。
病 因 |
发病原理
人体内部(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和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即正气)和外界环境(各种致病因素,即邪气)相互斗争中,邪气处于暂时的优势。
致病因素
-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伏气)
- 疫疠: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来致病因素,形成的主要原因为气候的特殊变化及环境卫生不良。
- 七情:
- 饮食和劳逸
- 房室不洁:色欲过度,损伤肾中所藏之精气。
- 创伤和虫兽伤害。
- 虫积:因饮食不慎,恣食生冷瓜果以及油腻肥甘之品,致湿停热生,酝酿生虫,久而成积。或误食污秽不洁的食物所致。
- 中毒:毒蛇猛兽,饮食中毒,药物中毒。
- 遗传。
- 痰饮:内脏功能失调,津液凝聚而成的病理性产物。一般以质稠浊的叫痰,清稀的称饮。
- 瘀血:又称蓄血,因气虚、气滞或血寒等原因,使血液运行不畅,或离经之血不能及时消散。瘀血形成后,导致脏腑功能失调。
诊 法 |
望诊
- 望全身
- 望局部
头:诸阳之会,内藏脑髓,是精明之府,为肾所主。
头形过大或过小 | 先天不足,肾精亏损 |
囱门高突 | 邪火上攻,或脑髓有病 |
囱门逾期不合,颈项软而不能立 | 肾气不足、髓海空虚 |
发:血之余、肾之外荣
头发干枯稀疏、易落 | 精血不足 |
突然片状脱发 | 血虚受风 |
久病发落 | 精气亏虚 |
发渐白而脱落 | 老人-精血渐衰 |
面:脏腑气血的外荣。
白色 | 虚证、寒证 |
黄色 | 湿证、虚证 |
红色 | 热证 |
青色 | 寒证、瘀血或惊风证 |
黑色 | 肾虚、水饮或瘀血证 |
- 望舌
- 望排出物
闻诊
问诊
对五味的偏嗜,也可测知脏气的偏盛偏衰:好食甘者脾虚,好食辛者肺病,好食酸者肝虚,好食咸者肾虚,好食苦者心病。
《十问歌》: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
切诊
左手 | 右手 | ||||
寸 | 关 | 尺 | 寸 | 关 | 尺 |
心、膻中 | 肝、胆 | 肾、膀胱 | 肺、胸中 | 脾、胃 | 肾、命门、大肠 |
o
o常见的病脉有28种,归类如下:
脉名 | 性质 | 诊断 | 相似脉 |
浮脉 | 脉来浮在皮肤,轻按即应于指下,重按稍减而不空虚 | 外感表证 | 孔脉,散脉 |
沉脉 | 轻取不得,中取始得,重按明显 | 里证 | 伏脉,牢脉 |
迟脉 | 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 寒证 | 缓脉 |
数脉 | 脉来急速,一息四至以上 | 热证 | 疾脉 |
虚脉 | 指下空虚,软弱无力 | 气血两虚 | 短脉 |
实脉 | 脉来应指充实,长大坚实有力 | 实虚 | 长脉 |
滑脉 | 往来流利,应指圆滑 | 痰饮,气滞,实热 | 动脉 |
细脉 | 脉来如线,细软无力,应指明显 | 湿病;或气血两虚 | 濡脉,微脉,弱脉 |
洪脉 | 脉体阔大,充实有力,来时盛大,去时稍衰 | 阳热亢盛 |
|
弦脉 | 硬而端直 | 肝胆疾病 | 革脉,紧脉 |
代脉 | 脉缓时止,不能自还,良久复动,止有定数 | 脏气衰败,病势险恶 | 促脉,结脉 |
按诊
o按肌表:察寒热、察润燥、察肿胀、察疮疡。
o按头颈
o按胸腹:心下满而痛者为「结胸」,属实。心下满,按之濡软而不痛的为「痞气」,属虚。
o按手足
§手足俱寒:阳虚寒盛。
§身热而手足不温:热厥证
§身凉而四肢厥冷:寒厥证
§手背热甚:外感发热
§手心与小腹热甚:内伤发热
§手心热甚于额者:虚热缠绵
§额热甚于手心:表热
§小儿高热指尖发凉:惊厥。
o按腧穴:胆病可在胆俞出现压痛,肝病在肝俞和期门穴有压痛,肺病在肺俞可摸到结节,胃痛可在胃俞和足三里穴有压痛。
四诊心法
辨 证 |
辨证就是分析辨认疾病的证候。
八纲辨证:
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 寒证 | 热证 |
寒热喜恶 | 恶寒喜热 | 恶热喜寒 |
口渴 | 不渴 | 渴喜冷饮 |
面色 | 白 | 红赤 |
四肢 | 冷 | 热 |
大便 | 稀溏 | 秘结 |
小便 | 清长 | 短赤 |
舌象 | 舌淡、苔白润 | 舌红、苔黄 |
一般皮毛、肌肉、经脉等属表,五(六)脏六腑、血脉、骨髓等属里。
| 虚证 | 实证 |
病程 | 长(久病) | 短(新病) |
体质 | 必虚弱 | 必粗壮 |
精神 | 萎靡 | 兴奋 |
声息 | 声低息微 | 声高息粗 |
疼痛 | 喜按 | 拒按 |
胸腹胀满 | 按之不痛,胀满时减 | 按之疼痛,胀满不减 |
发热 | 五心烦热,午后微热 | 蒸蒸壮热 |
恶寒 | 得衣近火则解 | 添衣加被不减 |
舌象 | 质嫩,苔少或无苔 | 质老,苔厚腻 |
脉象 | 无力 | 有力 |
四诊 | 阴证 | 阳证 |
望 | 面色苍白或暗淡,身重卷卧,倦怠无力,萎靡不振,舌质淡而胖腻,舌苔润滑 | 面色潮红或通红,身热,喜凉,狂燥不安,口唇燥裂,舌质红绛,苔色黄或老黄,甚则燥裂,或黑而生芒刺 |
闻 | 语声低微,静而少言,呼吸祛弱,气短 | 语声壮厉,烦而多言,呼吸气粗,喘促痰鸣,狂言叫骂 |
问 | 大便气腥臭,饮食减少,口中无味,不烦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或短少 | 大便或硬或秘,或有奇臭,恶食,口干,烦渴引饮,小便短赤 |
切 | 腹痛喜按,身寒足冷,脉象沉微细涩弱迟无力 | 腹痛拒按,身热足暖,脉象浮洪数大滑实而有力 |
脏腑辨证
证候 | 相同点 | 不同点 |
心气虚 | 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自汗 | 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 |
心阳虚 | 畏寒肢冷,心痛,面色晃白或晦暗,舌淡胖苔白滑,脉微细 | |
心阳暴脱 | 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面色苍白,口唇青紫,神志模糊或昏迷。舌质淡紫青滑,脉微细欲绝。 |
风寒束肺、寒邪客肺、饮停于肺、痰湿阻肺四症比较
证候 | 性质 | 主症 | 兼症 | 舌苔 | 脉象 |
风寒束肺 | 实证 | 咳嗽痰液稀白 | 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 | 白苔 | 浮紧 |
寒邪客肺 | 实证 | 咳嗽气喘,痰液稀白 | 形寒肢冷,不发热 | 舌淡苔白 | 迟缓 |
饮停于肺 | 本虚标实证 | 咳嗽气喘,痰液清稀,色白量多呈泡沫状,喉中痰鸣倚息,不能平卧 | 胸闷,甚则心悸,下肢浮肿 | 舌淡苔白滑 | 弦 |
痰湿阻肺 | 外感急性发作属实, | 咳嗽痰多质黏,色白易吐 | 胸闷,甚则气喘痰鸣 | 舌淡苔白腻 | 滑 |
风热犯肺、热邪壅肺、燥邪犯肺三症鉴别
证候 | 发病季节 | 主症 | 兼症 | 舌苔 | 脉象 |
风热犯肺 | 冬春多见 | 咳嗽痰稠色黄 | 鼻塞流黄浊涕,身热恶风,口干咽痛 | 舌尖红苔薄黄 | 浮数 |
热邪壅肺 | 冬春多见 | 咳嗽气喘痰黄高热 | 口渴烦躁不安,甚则鼻翼煽动,衄血咯血,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 | 舌红苔黄 | 滑数 |
燥邪犯肺 | 秋季多见 | 干咳痰少质黏,唇舌咽鼻干燥欠润 | 恶寒发热 | 舌红苔白或薄黄 | 数 |
证候 | 主症 | 兼症 | 舌苔 | 脉象 |
大肠湿热 | 下利黏_或黄色稀水 | 腹痛、里集后重,肛门灼热,口渴,小溲短赤,或有寒热 | 舌红苔黄腻 | 濡数或滑数 |
大肠液亏 | 大便干结难解,数日一行 | 口干咽燥,口臭,头晕 | 舌红少津 | 细涩 |
肠虚滑泻 | 便泄无度或失禁脱肛 | 腹痛隐隐,喜热喜按 | 舌淡苔白滑 | 沉弱 |
证候 | 相同症 | 不同症 | 舌苔 | 脉象 |
脾气虚 | 腹胀纳少,食后尤甚,便溏肢倦,食少懒言,面色萎黄 | 或浮肿,或消瘦 | 舌淡苔白 | 缓弱 |
脾阳虚 | 腹痛喜暖喜按,肢冷尿少,或肢体困重,或浮肿,或带下清稀 | 舌淡胖苔白滑 | 沉迟无力 | |
脾气下陷 | 脘腹坠胀,或便意频数,肛门坠重或久痢脱肛或子宫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 | 舌淡苔白 | 弱 | |
脾不统血 | 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 | 舌淡苔白 | 细弱 |
o胃病寒热虚实鉴别
证候 | 疼痛性质 | 呕吐 | 口味与口渴 | 大便 | 舌象 | 脉象 |
胃寒 | 冷痛 | 清水 | 口淡不渴 | 便溏 | 舌淡苔白滑 | 沉迟 |
胃热 | 灼痛 | 吞酸 | 渴喜冷饮 | 秘结 | 舌红苔黄 | 滑数 |
胃阴虚 | 隐痛 | 干呕 | 口咽干燥 | 干结 | 舌红少苔 | 细数 |
食滞胃脘 | 胀痛 | 酸腐食物 | 口中腐臭 | 酸臭 | 苔厚腻 | 滑 |
证候 | 性质 | 主症 | 兼症 | 舌苔 | 脉象 |
肝阳化风 | 上实下虚证 | 眩晕欲仆,头摇肢颤,语言骞涩,或舌强不语,或卒然倒地,不省人事,偏瘫? | 头痛项强,手足麻木,步履不正 | 舌红苔白或腻 | 弦而有力 |
热极生风 | 热证 | 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牙关紧闭 | 高热神昏,躁热如狂 | 舌红绛 | 弦数有力 |
阴虚动风 | 虚证 | 手足蠕动 | 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口咽干燥,形体消瘦 | 舌红少津 | 弦细数 |
血虚生风 | 虚证 | 手足震颤,肌肉润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 | 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不荣 | 舌淡苔白 | 细 |
肾虚诊断标准
| 主要标准 | 次要标准 |
肾阴虚 | 1.五心烦热生火 2.舌红苔少或裂或剥 | 3.口干 4.头晕目眩耳鸣 5.面色憔悴 6.盗汗 7.失眠 8.遗精 9.便干溺赤 10.脉细数 |
肾阳虚 | 11.畏寒(经常畏寒,以冬为甚) 12.水肿 | 13.面色胱白 14.便溏,溺清长 15.气虚 16.阳萎 17.舌胖而润 18.脉沉迟 |
肾虚(不分阴阳) | 1. 腰酸2. 肢软 3. 发脱 4. 齿摇 5. 二尺脉弱 |
肾病五证比较表
证候 | 性质 | 症状 | 舌苔 | 脉象 |
肾阳虚 | 虚证 | 腰膝酸痛,畏寒肢冷,阳萎,妇女宫寒不孕,或五更泄泻,或浮肿 | 舌淡胖苔白 | 沉弱 |
肾阴虚 | 虚证 | 腰膝酸痛,失眠多梦,阳强易举,遗精早泄,潮热盗汗咽干鹳红,溲黄便干 | 舌红少津 | 细数 |
肾精不足 | 虚证 | 痿软,成人精少,经闭发脱齿摇,健忘耳聋,动作迟缓,足痿无力,精神呆钝 | 舌淡红苔白 | 沉细 |
肾气不固 | 虚证 | 腰膝酸软,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余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胎动易滑 | 舌淡苔白 | 沉弱 |
肾不纳气 | 虚证 | 咳喘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祛,腰膝酸软 | 舌淡苔白 | 沉弱 |
气血津液辨证
| 证型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气病 | 气虚证 | 脏腑机能减退所反应的证候 | 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自汗,动则诸症加剧甚则或见腹部有坠胀感,脱肛,子宫下垂,小便失禁,舌淡,脉虚弱无力。 |
气陷证 | 脏气不足,络脉失养而松弛,以致升举无力,而反下陷的证候 | 往往由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成。常见于泄泻、痢疾,脱肛,腹部坠胀,子宫下垂。 | |
气滞证 | 脏腑经络,或形体四肢发生气机郁滞所表现的证候 | 胀痛(胀甚于痛),时轻时重,走窜不定,得嗳气或矢气后痛减。 | |
气逆证 | 气机升降失常,逆而向上所反应的证候 | 因脏腑不同而有不同表现,肺气上逆则咳嗽,气喘;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嗳气呃逆,肝气升发太过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吐血。 | |
血病 | 血虚证 | 血液亏虚,脏腑百脉失养,表现全身虚弱的证候 | 面色萎黄或珖白,唇色淡白,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心悸怔忡,肢麻发落,爪甲色淡无华,舌淡,脉细无力。 |
血瘀证 | 瘀血阻滞于脏腑、经脉所引起的证候 | 局部疼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面色晦暗,口唇及皮肤青紫,或见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 | |
血热证 | 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的证候 | 以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为主要表现。舌象多见红绛,脉象多见弦数。 | |
血寒证 | 络脉寒凝气滞,血行不畅,渐致瘀滞的病证 | 少腹疼痛,或腹内积块;或手足疼痛,遇寒增剧,得温痛减;或形寒肢冷,肢体肌肤紫暗发凉;妇女月经愆期,小腹冷痛,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舌质淡暗或淡紫苔白,脉沉迟涩。 | |
气血两虚 | 血滞血瘀 | 气机郁滞而致血行障碍出现瘀阻的证候 | 常见胸胁胀闷走窜疼痛,性情急噪,胁下痞块刺痛拒按,舌质紫暗,或见紫斑,脉涩。妇女可见经闭或痛经,经色紫暗,或夹血块,或乳房胀痛。 |
气虚血瘀 | 气虚运血无力,血行瘀滞的证候 | 气虚常见身倦乏力,少气懒言;血瘀常见腹内症积,疼痛如刺,痛处固定不移,拒按,舌紫,脉涩。 | |
气血两虚 | 气虚则全身机能活动减退,血虚则脏腑百脉失濡 | 少气懒言,神疲乏力,自汗;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口唇、爪甲、目_淡白不荣,心悸失眠。舌象多见淡嫩,脉象细弱无力。 | |
气不摄血 | 气虚不能统摄血液而致出血的证候 | 血证只要与气虚证同见,便属气不摄血。 | |
气随血脱 | 大出血时引起气随血脱的证候 | 多见于肝、胃、肺本有宿疾,脉道突然破裂,以致大量出血,气随血脱 | |
津液病 | 津液不足 | 脏腑肌肤等组织,缺乏津液濡润所表现干燥现象的病证,又称内燥证 | 口燥咽干,皮肤干枯,大便干结难解,小便短少而黄,舌红少津,脉细数或细小。 |
水液停聚 | 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影响脏腑经脉输布和排泄水液功能的证候 | 水肿或痰饮。 |
六经辨证
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
卫气营血辨证
8.卫分证:多见于温病的初期,温邪客表,肺卫失宣。
9.气分证:大多继卫分证后出现,邪入气分,里气蒸腾。
10.营分证:身热夜甚、舌红绛、心烦躁扰。
11.血分证:热盛动血,心神扰乱。
三焦辨证
治疗法则
治病求本,扶正袪邪,调整阴阳,调整脏腑功能,调理气血关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预 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