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随大辽从中兴到盛世第二十一篇,辽宋暂时休战
一
耶律休哥之败为辽此次南征画上了一个哀婉的句号。
关于此次宋辽之间的战争到底孰是孰非却是难说,很多人认为这一次宋辽之战依旧是辽的侵略,而宋处于被动挨打,最终小将尹继伦在毫无症状的情况下打了一个绝地反击,致使辽吃了大败仗,不得不结束了此次南征,然而这次从五月开始爆发的宋辽之战并非我们认为的辽南侵,而是由宋的北伐引起的辽的又一次挥兵南下。正月宋太宗召集大臣商议北伐,之后便没了动静,而五月,六月,辽和宋先后发生了大大小小几次战役,而且以辽的胜利告终,到了七月萧燕燕才遣兵南征,这一年的宋辽之战,先主动挑事儿的是宋,和以往一样辽在把宋军击退以后没有立马结束战斗,而是乘胜追击。当一代名将耶律休哥败在了一无名之辈尹继伦的手中后他的黄金时代就此画上了句号,加之此后数年宋辽之间无大的战事,耶律休哥依旧镇守南京,一边防御大宋一面休养生息。然而当我每每想到休哥这位百战名将人生中的最后一次大战竟是以失败而告终时多多少少替他感动深深遗憾,然而瞬间心又平静下来,每个人的一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遗憾,正因为有了遗憾,人生才是完整的。
虽然此次南征失利,可等诸军班师回朝以后萧燕燕和皇帝并未就败北而迁怒与任何人,依旧是慰劳这帮出征将士。
七月末萧燕燕携皇帝及一干大臣前去辽景宗的庙宇拜祭。
虽然如今燕燕和韩德让重修旧好,可这不代表她就把丈夫耶律贤给忘却。
燕燕每次想到和自己阴阳两相隔的夫君耶律贤依旧是心如刀割,燕燕对耶律贤是从别后,忆相逢,多顺孟与君同。
当燕燕走出景宗庙的时候形容异常沉重,此时头顶的天空阴霾的仿佛要让人窒息。
燕燕独自一个人在景宗庙周遭徘徊了良久,方才离开。
在回宫的路上皇帝耶律隆绪与母亲同辇而行。
“母后,儿臣看您一直心事重重,到底为何?”耶律隆绪望着母亲紧缩的双眉小心翼翼的问。
燕燕沉吟片刻,柔和的目光从儿子那已显成熟的俊秀脸庞上微微掠过,“你父皇在临终时嘱咐母后不到万不得已切不可与宋战,我也想和宋一直保持相安无事,奈何宋对我幽云十六州贼心不死,这几年的征战下来虽然我契丹胜多败少,可终究把之前积攒的实力好损耗的差不多了,宋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机构及繁荣,如果两国继续继续打打杀杀,吃亏的还是我们大契丹。”
耶律隆绪一下子明白了令母亲心情不悦的症结,这何尝不是他多日来在思量的为难,“儿臣也正为此事烦恼,母后的意思可是要和宋议和?”
萧燕燕赶忙摇摇头,厉声道;“若议和也得是他宋国主动来球我们契丹。”
“母后既然不肯主动跟宋议和,是否继续僵持,只要宋不主动犯我国境,我们也不会主动南征。”耶律隆绪试探着问。
耶律隆绪的话说到了燕燕的心坎儿里头,她沉声对皇帝言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还之。”耶律隆绪虽然年少,但却不轻狂,他有着比同龄人要多几倍的沉稳与内敛。耶律隆绪虽然不直接执政,可他始终在参政议政,经过了几次与宋的作战以后耶律隆绪也觉得该停下来,休养生息,只是他摸不准自己母后对的态度,一直没说,没想到己所思便是母所思,母子就对宋的方略达成一致以后几年里宋辽两国始终相安无事,各自发展经济,提升国力。从统和四年至今将近四年的时间里辽宋之间平均一年爆发一场战役,虽然辽胜多败少,可这不代表辽就没有损失,战争是一个损人也不利己的东西,就算是百战百胜也不可能自己这边一个人都不损伤,契丹人口不及宋的十分之一,所以宋死十万八万的人算不上什么损失,而契丹这边如果死一万人口那损失就是大大的,虽然契丹坐拥幽云十六州,可出来打仗的都是契丹人,还有一部分渤海人及调到契丹内地的女真人,每一场战役我想契丹最少得损个几千人甚至是万人,如果几个几千几个一万累计在一起结果还是挺惊人的,,撇开经济不谈,就单说人口,辽和宋若是年年征战是真真的伤不起,所以萧燕燕决定暂停南征的脚步是明智之举,经过与宋太宗多次交手萧燕燕有把握相信只要我不犯彼,彼必不犯我,事后的事实证明了宋太宗是真没有勇气和胆量去挑战曾经被他藐视的这孤儿寡母。
统和六年萧燕燕就开始t模仿中原通过科举选拔人才,而去年腊月第一次科举有一人得中,而到了统和气七年八月第二次科举落下帷幕,这次两人得中,其中一人名唤高正,而另外一人物记载。关于新科状元高正的出身史料无记载,但此人之后相当有作为,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时间只解催人老,不惜多情,只恨离亭。
人的老去有时候不单单通过被岁月无情留下痕迹的容颜来证明,还有身份的改变,年不满四十的萧燕燕依旧是风华绝代,光彩照人,亦如二十几岁美丽少妇,而身份的提升已然悄悄证明她萧燕燕不在年少,所谓身份和权柄地位无关,而是亲伦。膝下三女陆续出嫁,而是年春燕燕也迎来了自己的长房长孙,虽然小皇子不久便夭折,可也证明自己当了奶奶。就在这雪舞梅香的寒冬腊月,萧燕燕当上了外祖母,长女耶律观音女和萧继远的长子萧匹里呱呱坠地。萧匹里是孩子的契丹小字,而他的汉名唤作萧绍宗。此人无传,在这里简单介绍,萧匹里长大成人后娶了辽圣宗的长女,之后会提到的秦国公主燕哥,经年后他们的女儿萧三倍嫁给了辽圣宗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辽兴宗耶律宗真,但可惜的是皇后宝座没有坐多久就因为辽兴宗的生母钦哀太后萧耨斤和辽兴宗的养母也就是辽圣宗的第二任皇后萧菩萨哥之间的斗争沦为牺牲品,由皇后将贵妃,不久以后抑郁而终。
萧继远是萧燕燕的女婿,同时又是其母家弟弟,因而萧皮里的出生对于燕燕而言自然是意义非常,一来自己当了外祖母,二来他们萧家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萧燕燕赐给观音女及新生的小公子礼物无数以表欢喜。
同月,萧燕燕携皇帝及诸大臣先去观鱼,然后去射猎,看得出母子二人的兴致甚高。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统和八年。
正月的幽州南京虽已是早春时候,然而依旧是寒风冷冽,哈气如烟,不过比起塞北要温暖许多。燕燕喜欢梅,当年辽景宗就为她在南京的行宫里栽种了成片的梅林。如今正是梅花怒放的时候,虽然说寒梅最堪伤,常做去年花,然寒梅也最坚强,敢傲寒斗霜,燕燕有着梅一样坚韧的风骨,所以她才能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一步一步走上了权利的巅峰,一步一步沧海桑田,虽然岁月不曾在燕燕那倾国倾城的脸上留下多少伤痕,可岁月的流转也见证了她非同寻常的勇敢和一点一滴的成长。燕燕与皇帝在文武大臣的陪同下有幸了台湖(在今北京通州区),,未到春暖时,台湖依旧被冰封,只因琥两岸有上白株梅,燕燕与皇帝及大臣们边赏梅边饮酒,好不乐乎。有幸归来以后萧燕燕便下诏召集一干大臣对因为各种缘故积压或拖延未经审判的案件一一进行审理和最终判决,自打燕燕执政以后对于刑狱似乎格外关注,因而在辽刑法志里曾说圣宗一朝法制最好,好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二月春风似剪刀时,辽的各番薯部落纷纷遣使臣来上贡,这其中有女真,回鹘及于阗等,这里简单的说一下于阗。
于阗(tian)国是古代西域王国,中国唐代安西四镇之一。古代居民属于操印欧语系的吐火罗人。十一世纪,人种和语言逐渐回鹘化。于阗地处塔里木盆地南沿,东通且末、鄯善,西通莎车、疏勒,盛时领地包括今和田、皮山、墨玉、洛浦、策勒、于田、民丰等县市,都西城(今和田约特干遗址
于阗国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当地气候和畅,植物种类多且繁茂。盛产宝玉,(题外话在看于阗国的相关资料时对盛产宝玉四个字深深吸引,才决定把于阗国简明扼要的介绍一番)自古即以出产美玉而驰名中外。原住民为雅利安人种的一支,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方言和阗语,同时于阗是西域诸国中最早获得中原养蚕技术的国家,故手工纺织发达。特产以玉石最有名。于阗自2世纪末佛教传入后,逐渐成为大乘佛教的中心,魏晋至隋唐,于阗国一直是中原佛教的源泉之一。于阗人民喜爱音乐、戏剧,在绘画方面具有印度、伊朗的混合风格,画家尉迟乙僧于唐初至长安,绘有许多壁画,与唐人吴道子、阎立本齐名。
二
人间四月,繁华散尽,绿树成荫。
自打决定与宋暂时休战以后萧燕燕感觉精力充沛多了,这期间她把心思主要放在国之内政方针上来,发展经济,实施各种惠民政策。
四月一道严州来的万民请愿书如一道八九点的温暖阳光照进了燕燕的心上,这是一道万民签署的请愿书,以为他们的父母官,也就是严州刺史李寿英是一位实干为民的好官,如今到了任期,希望朝廷能够允许李寿英继续留在严州,对于此民愿作为执政的萧燕燕没有理由不批准,就这样本该调任的李寿英继续留在了严州,和热爱他的百姓们在一起。国家兴百姓苦,亡百姓也苦,饿只有百姓能遇到一位一心为民的好父母官和一个清清白白的朝廷,百姓才有好日子,苛捐杂税猛于虎,一千多年前的百姓生活远比我们现在要艰难的多,然而无论何时我们都有着一个同样的梦想,希望离我们最近的所谓父母官能吃人饭办人事儿。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从古到今我们看到的现实是不为民做主的官员无数,回家卖红薯的无几人。
这一年塞北草原发生了大旱,长久无雨,草木萎蔫。
遇到大旱各部落日子过的十分艰难,首先说牛羊饮水就是个问题,于是萧燕燕下旨朝廷对遭遇旱灾的各部进行赈济。
早年的契丹在遇到大旱时朝廷首先想到的不是赈济灾民,而是行射柳求雨,希望老天爷能下雨解决旱情,虽然能否下雨是老天爷说了算,然而作为人间之主的君王要做的是在老天爷下雨之前先拿出确实有效的方法来救济自己的百姓,让受灾的百姓未感受上天雨露之前先感受君王雨露,这方才是为君之正道。
五月,萧燕燕下诏书将宋的俘虏纷纷赐给诸军,这里主要是把宋的这些俘虏们当成礼物赏赐给诸军首领当奴隶而已,宋俘在这个时候就好比平时君王赏赐给大臣的绸缎珠宝等玩意儿。
在萧燕燕去胡土白山避暑期间还颁布了一道惠民诏令。
史书有诏括民田这四个字,将这四个字仔细的延展开来的意思就是下诏书发给百姓田地,这里主要是汉民,当时很多迁居到草原的汉民并非人人都有地种,可以说很多汉人都被异化了,自辽景宗开始或者说萧燕燕开始插手朝政开始汉民的生活才逐步被解放,朝廷允许把荒地赐给汉民来种,而如今萧燕彻底掌权之后她的改革里就有很重要的一项,给汉民足够的土地,让他们安心种地,甚至朝廷还给予减免赋税。
六月,北院林牙耶律磨鲁古被提拔为北院大王。
关于耶律磨鲁古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耶律磨鲁古,字遥隐,有学识有智谋,而且擅长射箭。
磨鲁古出身契丹贵族,其父耶律虎古在辽景宗一朝已经担任要职,曾初使过大宋。
耶律虎古在使宋归来后就对辽景宗说宋有攻取北汉之意图,而韩德让的父亲韩匡嗣问虎古怎么知道的,耶律虎古说诸多小国家都一一被宋给收复,为何唯独不收河东、?如今宋在不断的进行军事演习,意在取河东,而韩匡嗣却极力阻拦,最终辽景宗没有采取对宋取河东的相关策略,明年果然宋太宗亲征北汉,最终北汉被攻克,接着宋就马不停蹄的北伐,幽州险些丢掉。辽景宗以耶律虎古料事如神,加以器重,任命虎古为涿州刺史,而到了辽圣宗统和年间,某日韩德让与耶律虎古在朝堂之上因为政见不合发生了冲突,韩德让竟一怒之下夺过了侍卫手里的铜锤直接把和自己唱反调的耶律虎古给砸死。
韩德让向来以谦恭著称,而今竟在朝堂上当着太后,皇帝及南北大臣的面砸死了耶律虎古,的确有些出人意料,这不像韩德让的为人,当时我在读这一段史料的时候是百思不得其解。有人说韩德让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胡古与其父韩匡嗣当年的那一段不和,其实不过是俩人的看法不同而已,并未有更深的矛盾,不至于韩德让如此记恨,就算记恨也不至于在金殿之上将虎古砸死?韩德让把耶律虎古砸死他本人并未受到任何处分,足见韩德让权之重,宠之深。不过在韩德让为官生涯里出格之事至此一回。我翻阅史书的过程中在历朝历代敢在金殿之上当着君王与朝臣的面就把和自己唱反调的同僚给打死的真是少之又少,就算把汉献帝架空的曹操,把唐高宗当傀儡的长孙无忌,他们的气焰也未必如此嚣张,更何况韩德让为汉臣,打死的还是契丹贵族,这一件事就证明了韩德让在萧燕燕的保护下已敢为所欲为,幸亏此事就此一回,不然韩德让即便有萧燕燕这个保护神站在背后,他若一直气焰嚣张,横行霸道,势必没有好下场,而韩德让的善始善终足矣证明他并非一个居功自傲,不可理喻之臣。
自己老爹被太后的心上人打死了耶律磨鲁古虽然恨的咬牙切齿,但也不敢怎样,只能默默的流着泪把老爹送走。磨鲁古被拜为林牙,也就是翰林,就此可见此人肚子里是有文墨的,而统和四年对宋作战耶律磨鲁古也随军出征,为先锋,手被敌人的箭射伤了依旧不肯后退,萧燕燕带兵赶到后见磨鲁古受伤就安排他去和驸马都尉萧继远去边境站岗放哨,而在统和六年耶律磨鲁古也参与了对宋的作战,也立下了功劳。
七月,南京的熊军更名为神军,不管是神军还是熊军其实就是一支直接供皇帝差遣的禁卫军,当时辽有三个都城,因而每个都城里都会驻扎一支直接听命与皇帝的禁卫军,若皇帝在他们则负责保护皇帝的安全,若不在则替皇帝当耳目。
与宋休战之后契丹对于祭祀天地的传统依旧,虽然不似战争时候那样平凡,可每年春秋都会如常祭祀,大部分时候用以青牛白马祭祀天地,也有单独用羊祭祀的,譬如是年八月史料记载用黑白羊祭祀天地,因为契丹的祖先一个骑青牛的仙子,一位是骑白马的凡童,二人相遇,才生了契丹八部的祖,因而牛马是他们民族的图腾,而黑白二色则是他们这个民族的幸运颜色,每个民族都有自己所认为的幸运色,从古到今我们汉人都有重红的传统,因为红色代表着喜庆和热烈,因而周汝昌在其著作《透析红楼十二层》里就曹雪芹《红楼梦。与我们中国人的关系总结有三,一是重红,一个是重玉,第三则是重情,即使到了今天我们对红色同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国旗是红色,我们把革命故事革命歌曲称之为红色故事红色歌曲,很多人大喊红色俗气的同时他们还是和红色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就算全世界都在喊红色俗,而我依旧对红色情有独钟,假使他日我已然发如雪,而我依旧要做那红衣如火的女子。
虽然契丹和宋休战,然而宋并未因此而平静,去了猛虎,又来豹子,宋的西南边境可以说是战事不断,因为党项出了个李继迁。自打党项李继迁背叛大宋投奔辽以后,这厮就积极和辽修好,通过求得辽之公主而巩固自己与辽的关系,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辽这个大树当依靠李继迁自然就肆无忌惮,丝毫不把宋放在眼里,等羽翼丰满以后就开始攻城略地,扩张自己的地盘。
统和八年九月李继迁派人向辽献宋俘,而到了下个月李继迁又以大战告捷遣使臣向辽来报告。这李继迁越战越勇,到了十二月他已经将宋的麟州(今陕西榆林市神木县)及鄜州(陕西延安以北)等州县给拿下,。李继迁又一次派遣使臣向自己的契丹老大老报告自己的胜利,顺势萧燕燕就册封李继迁为夏国王,即刻派遣使臣去党项代表大辽朝廷对李继迁进行册封,就此李继迁不在是一个地方部落的首领,而城了一个小国家的首领,契丹之所以如此扶持李继迁就如当初扶持后晋的石敬瑭或者北汉一样,一来契丹多了一个称臣纳贡的附属国,二来中原宋国也就此多了一个敌人。后来的事实证明党项不是北汉,他们依靠契丹除了保平安,之外更是为了扩张势力,待其羽翼丰满西夏王朝初长成,从依存契丹到后来的对立,两国之间到后来还是多次交战,这是后话。
统和八年即将画上句号时这一年的科举考试也圆满结束,有郑云从等二人金榜题名。辽的科举已经是第三届,第一届的是一个人,而二三届都是两个人,无论是上一届的高正还是这一届的郑云从都是汉人,至于另外两个没有记载名字的想来八成也是汉人,契丹的科举制度如今还处于一个雏形阶段,所以前来考试者少,自然放的及第也就少,而这个时候契丹人还没有意识到科举的好处,万事开头难,每一种制度都是从青涩走向成熟。
统和九年在梅香雪舞间不期而至。
新年伊始,萧燕燕就颁布了一道诏令禁止私下里给为僧尼剃度,也就意味着若想落发入空门必须经过政府的批准,而当时契丹大大小小的寺庙都归政府所官衔,因而对赠尼每年的收纳应该是有一定的限度,,这尼姑和尚不是你想当就能当的,因为契丹人把佛教奉为国窖,每年朝廷都会给各级寺院相应的钱粮支持,在史料里也有记载皇帝赐某寺院僧饭等,因而就有那么一些人希望不劳而获,若是出家当了和尚或者尼姑那就衣食无忧,如果任这种现象蔓延对国家的经济人口都有影响,譬如南北朝时期,因为当时的统治者信封佛教,更有甚者梁武帝老年时还几次遁入空门,大臣只能够一次次的拿大量的银钱去寺庙把皇帝数出来,君臣之间上演了一场场滑稽闹剧,因为国家重视佛教,所以有很多人就想通过出家来过上富足的日子,这样既可以躲避徭役,又能够过一种不被风吹日晒的安逸i日子,通过杜牧这句南朝四百八十寺我们就能想的出当时佛教如画盛行,僧尼如何遍地开花,而北魏同样尊奉佛教,到了北魏后期的胡太后执政时更是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修筑佛寺上面,最终把国家给拖垮,招来六镇起义,最终把北魏分为东西二魏,经年后周武帝h执掌江山他就开始了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把大部分佛寺拆除,让和尚尼姑纷纷还俗,几年后国家的经济及人口都得到了提高。想来之后不管是隋还是唐以及大宋等王朝他们对僧道的数量都有严格的把控,不过到了武则天至唐中宗时期寺有肆意建造,而武则天登基也是借助佛之相关所谓的经典来为自己当皇帝的合法性进行舆论炒作,更有辱佛门的是武则天竟把自己的无赖男宠冯小宝(薛怀义)放在白马寺,这厮每日以给女皇讲经为根由入宫与武则天行云雨之事,这厮更是把一大批流氓小混混剃度,弄到寺院,如果佛祖真有灵定被此番折腾把鼻子气歪,唐玄宗开元之初贤相姚崇给皇帝上的十条治国纲领里面就包括停止修建各种佛寺道观。一个统治者有着佛亦道的信仰是好事,但要信的纯粹,而非用信仰的外衣包裹自己的贪欲,从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运转。
三
亦如去年萧燕燕的新年是在幽州南京度过的,虽然契丹人不过除夕新年。但幽州地处中原,而且城里百分之九十的人口都是汉人,他们欢天喜地的过新年,那种家家户户只把新桃换旧符,张灯结彩,烟花漫天的热闹还是令萧燕燕神往的,她出生与幽州,在这里度过了最快乐的童年时光,虽然燕燕是契丹人,然她的心有一半已许给了汉人,来到幽州与民同乐燕燕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曾经。塞北苦寒,不是年年都能看到梅花,而在幽州的梅开的最是绚烂夺目,就算为了听雪赏梅,燕燕也会来幽州,台湖的梅开的最好,别了繁华,只与湖光山色之间,不惊不扰,这儿的梅开的更自在,随意。
从台湖赏梅归来次日,南院枢密使韩德让和南院宰相室昉及另外几位翰林将他们共同修撰的二十卷。实录。呈上,这也是契丹建国以来第一套比较完备的国史,具体内容史书无任何记载,既然是,实录。,想来是从辽太祖至辽景宗这五代皇帝的详细资料,在中原王朝皇帝在位期间就有史官专门为其记录一言一行,所作所为,同样现任的皇帝还要命学富五车的翰林整理前一任皇帝的,《实录》,来供其阅读,yi一般情况下现任皇帝不能够看到自己的《实录》,当年唐太宗几次想看自己的《实录》但都被耿直的大臣给拒绝了,不过最终他还是看到了,当时宋太宗即位之后就找了一帮自己信得过的文人来修《太祖实录。,很多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就被删减,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宋太祖的相关史料很多都是被删减修改过的。萧燕燕和皇帝耶律隆绪分别阅览了这二十卷《实录。母子二人都十分满意,按照功劳大小以此赏赐了修史的相关臣等。
这里着重说一下负责修撰《实录。的主编室昉。
在前面就提到过室昉此人,他是一位德才兼备的能臣,辽景宗将其奉为上师,而到了辽圣宗时室昉以年老体弱为由请求告老还乡,当时证据w未稳萧燕燕正是用人之际,对于这位志虑忠纯的能臣萧燕燕自然不可能让他离开,而且是继续委以重任,之后室昉与韩德让,耶律斜轸一起辅佐新君。室昉在担任宰相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同时修改法典,积极上谏,做到了知无不言。到了统和八年室昉再次恳求退休,而萧燕燕依旧不肯批准,尽管如今她和小皇帝耶律隆绪的位置以然稳固,然而萧燕燕在实行一系列的改革需要室昉的支持,之前室昉所推行的相关法制民生等新制度都正合燕燕的意,对于这个帮手燕燕自然舍不得放。于是在室昉第二次递交辞呈后萧燕燕不但不许他还乡,还给予特权,以后上朝无需行跪拜大礼,还赐给室昉几杖,这里的几杖,即适合老年人所用的坐位和手杖,同时萧燕燕又命近臣李从训携诏谕去慰问室昉,并且准许室昉常居南京,封郑国公,足见皇恩浩荡。
室昉两次请辞未遂,反而得到了萧太后的倍加尊敬和礼遇,就在统和九年室昉上交呈自己和一帮同僚呕心沥血的《实录。后不久他又一次上了一封奏疏,这一回不是请辞,而是建议韩德让代自己行辅政之权,其实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请辞,当时耶律斜轸主要负责军事,而行政方面主要是韩德让和室昉,这一回萧燕燕把这个决定权交给了少年天子耶律隆绪。
耶律隆绪自知室昉的功劳及才能,对于他请求许韩德让全权行辅政之权小皇帝同样是拒绝,同样对室昉倍加礼遇。耶律隆绪以室昉年老苦寒为由头,赐给他貂裘,同时特许其可以称车来上朝,燕燕母子二人把能够给与一个臣子的一切礼遇和体贴都给了室昉,有这样善待臣下的君主底下的臣子们怎么能够不为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在当年室昉去世,终年七十五岁。得知室昉去世的消息燕燕和皇帝都悲痛不已,皇帝耶律隆绪更是亲自去吊唁,而萧燕燕下令戳朝两日,以表哀悼。
室昉在临终之前告诉家人不可厚葬,同时他亲自为自己书写了墓志铭。
室昉被追封为尚书令。良臣得善始善终是最令人欣慰的结果。不过
室昉一心想辞官,原因有很多,一是他年事已高,宦海沉浮大半生,希望夕阳晚景能够远离红尘,过一段自在随心的日子,二来也是想善始善终,一位官居一品大员若想善始善终除了一片丹心及皇帝的信赖之外便是功成身退四个字,这功成身退方是天之道也,入则勤勤恳恳以尽忠,出则谦逊坦然。入官场不易,同样退官场更不易,因而当我在读室昉的传时被他的风骨深深折服,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功成身退的天道,问鼎权利巅峰却能够拿得起而放得下,问世间如室君般潇洒者几何、这里多说一句,室昉去世在经年后,我是超前写了他的结局,在之后的文章里还会偶尔提到他。
党项李继迁有了契丹的支持可以说是有恃无恐,接连拿下了几座城池以后也得到了契丹夏国王的册封,并未因此罢手,反而是越战越勇,在统和九年草长莺飞的二月党项的使臣又一次来到契丹,向上国报告自己攻克宋军的好消息。俩月之后李继迁亲自派遣自己的近臣杜白带厚礼感谢契丹皇上与太后对其夏国王的册封,契丹是腊月对李继迁行册封,而时隔四个月以后李继迁才遣臣来谢册封,并非是其对上国的刻意怠慢,要嘛是契丹的册封令迟迟没有下达,要嘛就是李继迁忙着攻城略地,,因而将谢封礼给稍稍搁浅,当李继迁遣使谢风的时候我想当时党项和宋应该是停火状态。
是年闰二月,发生了日食。
在古代日食出现一般都认为是皇帝德行有亏,因为君王象征着太阳。若非皇帝德行有亏,怎么好端端的太阳会缺一个角?一般出现日食以后皇帝则会颁布一些利国利民的诏书,同时做一番自我检讨,宫廷里头也会停止娱乐,从君王到嫔妃都不得着华服。契丹人把太阳奉为他们的神,因而契丹有东向拜日的习俗,那么当出现日食现象,作为帝国直接统治者的萧燕燕自然不敢怠慢。在发生日食以后萧燕燕立刻遣翰林承旨邢抱朴、三司使李嗣、、政事舍人张干、南京副留守吴浩分别到个地方监狱视察,看看有无冤假错案。这是第一批官员下去视察,而到了三月份萧燕燕又派出了第二批到个地方视察刑狱的官员,分别是库部员外郎马守琪、仓部员外郎祁正、虞部员外郎崔祐,蓟北县令崔简。这也是萧燕燕将契丹汉化的一部分,而我们看到被派出去视察的官员清一色的汉臣。
下面重点介绍一下翰林承旨邢抱朴。
邢抱朴。应州9山西应县)人,出身官宦,其父刑简担任过刑部郎中。史书记载邢抱朴性颖悟,也就是聪明而且有悟性,对于知识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不但聪明而且勤奋好学,博古通今。在辽景宗保宁间邢抱朴就已在中央任职,担任政事舍人,知制诰,负责专门为皇帝起草诏书,累计担任到了翰林学士,礼部侍郎,通过此人先后担任的相关官职就看得出其才华横溢,因为给皇帝当秘书非一般才能可任。而到了辽圣宗统和四年因为宋b雍熙北伐山西诸州县都被宋占领,辽经过一番苦战才抢回,然而很多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逃离家乡,而等战事结束以后朝廷派邢抱朴去山西诸州县安抚百姓,召流民,最终民得安,而邢抱朴因此升任户部尚书,之后又升至翰林承旨,参与修撰《实录。。此人史书并未详细记载何日生何日去,在这里就一次把他的一生介绍完整。到了统和十年邢抱朴已经担任到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而且韩德让还推荐他代表朝廷去诸道视察刑狱法制,每到一地抱朴都能克己奉公,受到百姓爱戴,而不久母去世,邢抱朴便以为母守孝为由请求辞官,,但未得许可,而邢抱朴一在坚持,其孝道人人称颂。其实作为大臣父或母去世回家守孝三年理所应当,除非有特殊情况朝廷可强留,当时辽可以说是国泰民安,邢抱朴却依然被朝廷强行留用,不许他回去守制,主要还是此人不光才能卓绝而且品德高洁,当时萧燕燕在实行从经济到法制等多方面的改革,需要一大批有能力有品德的贤能之臣辅佐,光靠一个韩德让远远不够,所以她才极力挽留邢抱朴。虽然朝廷极力挽留但是邢抱朴还是坚持回去为母守孝,但并未守完三年,因为坐镇南京的耶律休哥手上有一大批案件继续处理,所以邢抱朴被朝廷一道诏书d调到南京协助休哥,常言道忠孝不能两全,既然国家队自己有需要邢抱朴只得收拾好行囊,去母亲墓前深深败拜别后踏上了去往幽州的征途。邢抱朴在南京处理的每一幢案件都是秉公而断,史料用人无冤者来概括其所为,最终邢抱朴官至南院枢密使,死后追赠侍中。
邢抱朴之所以有如此才学是因为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伟大的女人,这个站在男人背后的女人可以是妻子,但也可以是母亲。邢母陈氏,史料记载邢抱朴贺弟弟邢抱质跟着母亲学习经典,二人在儒家经典方面颇为突显,抱朴死后追赠侍中,而其弟在生前就官至侍中,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一个女子能够亲自教授儿子学问,而且培养出了俩有出息的儿子,不得不对这位邢夫人竖起大拇指。
不知不觉又到了榴火的五月。
是月,萧燕燕下诏将韩德让父亲韩匡嗣的墓地锁在地方命名为全州。
在契丹很多州郡的命名要嘛是某位帝王的出生地或者常迅游之地,又或者是某位帝王或者皇子死后陵墓的埋葬地,譬如辽太宗的怀陵所在地取名怀州,萧燕燕和辽景宗的三子韩八奴死后埋葬的地方取名永州。还有一些州县的命名则是契丹初建立时辽太祖采纳韩延徽的建议把同一个地方的汉民集中在一起,而且他们锁在的地方就用其在中原锁在地的名字命名,譬如上京道的长春州。还有一些州县的命名则是因为某契丹皇族或者后族的私人牧园锁在,然后根据特点命名,譬如松山州,因为横张普古王的牧地在此,而且有松山,故名曰松山州。
以以为汉臣墓地所在命名州,契丹有史以来算是稀罕,而且秦王韩匡嗣虽然从辽太祖就开始效命与契丹,而且韩家世代都在为契丹服务,而韩匡嗣本人对于契丹的贡献算不上大,他没有男这个北站,立下功勋,更没有为国家的强盛提出建设性的建议,相反因为他的判断失误酿成了乾亨元年的满城之败。若说贡献,韩匡嗣生了韩德让,韩德威等文韬武略兼修的好儿子,而且当年耶律贤还不是皇帝,韩匡嗣能够站在处于人生低谷的耶律贤这一边,算是耶律贤的开国功臣了。萧燕燕之所以韩匡嗣如此礼遇,还不是为了提高韩德让的身价,对于燕燕来说自己执掌江山,对于心上人她能给的荣耀一定会尽其所能给予。我认为韩匡嗣身后的荣誉非其生前贡献所得,全是靠儿子德让争得。无论是拼爹还是拼儿子,有的拼才是正道。
四
韩德让并非一个利令智昏的浅薄之人,他深知居安思危之道。
对于目前韩家所有的荣耀韩德让深知并非完全靠军功,虽然他们韩家祖孙三代效忠大契丹,然而他们终究汉臣,而且也无经天纬地之功业,目前韩家的荣耀主要还是靠自己和萧太后的特殊关系。因而当韩门越是荣耀韩德让的心内就越发不安,他熟读经典,以史为镜,无论是与吕后交好的毕阳侯还是与北魏冯太后的宠臣李奕及女武则天晚年宠爱的二张最终都没有好结果,韩德让其实一直活在矛盾里,他既希望和心爱的燕燕缠缠绵绵,而又怕当时人及后人将他看成是靠裙带登上高枝的面首。韩德让不遗余力的为契丹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除了为了自己心爱之人,更是是希望用自己的功业证明自身的价值,我不是面首,我是能臣。
凉风如丝,一片片如巴掌似的梧桐叶如一块块精美的玉片。
此时萧燕燕正与韩德让坐在梧桐树下边纳凉边下棋。
三局两胜,前面两局燕燕与韩德让各有胜负。
燕燕发现韩德让有些心事重重,竟错走了棋局。
“韩爱卿今日仿佛心事重重?”燕燕捏着一枚棋子盈盈笑问。
韩德让微微一怔,瞬间反应过来,“没事。”
面对韩德让的敷衍燕燕故作不悦,“你我好歹相识二十余年了,你有无心事我还看不出。”
听燕燕这么说韩德让心里不免有些感慨,没想到自己和燕燕已然相识二十多个春秋。
春华秋实二十几载,虽事事变迁,然而韩德让眼里的燕燕却亦如初见时那般美好,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依旧笑春风。
燕燕见男人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却始终不言,仿佛若有所思就吻,“我可是老了?”
韩德让忙摇摇头,“燕燕风采依旧,只是我老 了,年过半百,鬓生霜华。”
燕燕温柔的目光在韩德让的身上兜兜转转,这个男人的确老了,虽然目光亦如初见时候深邃有神,可那张如玉的面上却被岁月无情的留下了痕迹,望着男人见老的容颜燕燕不自已的有些心酸,二十多年这个男人用自己宝贵的年华无怨无悔的守护自己,说好的相思不相负,可自己这一生终究欠了他一个丈夫的名分。
韩德让见燕燕眼圈儿发红便知其心事忙话锋一转,“昨天南京那边来了奏章说连日大雨在成涝灾,庄稼受到严重的损害。”
一说到国事萧燕燕立马收起了儿女私情,“我叫你来也是为此事,稍早时候我已打发户部的官员亲自去南京查看灾情,同时让户部准备好赈济的粮食以备不时只需。”
如此二人边下棋边商议关于如何应对南京洪涝灾害方面的相关问题。
六月盛夏总算画上句号,七月秋风送爽,西风罢暑。
七月初燕燕下了一道通括户口,意思是进行周密细致的人口审查登记,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人口普查,人口的增长与减少是一个国家繁荣和衰弱的一种表现之一,一般情况下太平盛世,天下安澜,人口是处于上升趋势,虽然说人口都不代表这个国家就一定富足,但人口也是一种资本,民间有句俗话说有人就有财。
是月,萧燕燕又诏谕诸道,让诸道的官员举荐有才华且有德行的人才如仕,同时命诸道查究贪腐,抚恤弄年事已高的老者,严禁奢侈逾礼,不合法度之行为,我想这一条主要是针对歌姬官吏,同时那些因王事而牺牲的官员其子孙可直接w委以官职,所谓王事是指朝聘、会盟、征伐等王朝之事。。这五条政令每一条都是可圈可点的,第一条要各级官员举荐才行,看到这才行二字我觉得妙极了,曹操当年提出的唯才是举看似是不拘一格纳人才,然而唐太宗李世民对这唯才是举大为批判,一个人若只有才而无德行则不可用也,理应唯贤是举。一个人若有才而无德行,若让其身居高位可能会给这个国家带来灾难,历朝历代那些乱臣贼子个个都才能,譬如篡汉的王莽,乱秦的赵高,将大唐盛世付之一炬安禄山等等。曹操秉承唯才是举之道,最终曹魏的江山才如蜡烛一般短暂,被司马世家取而代之。唐太宗李世民在选拔官员方面遵循的任人唯贤,所谓的唯贤是举,所以贞观一朝可以说是君子满堂治天下。萧燕燕作为一少数民族的女子在能有广纳人才的胸怀已实属不易,然而在人攒选拔任用上她能将才和行及紧密结合,足见其目光深远,思虑周到,这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直接表现之一。
在古代衡量国家是否处于太平盛世,天下归一除了国富民强,马放南山,老百姓生活的夜不闭户,路不拾遗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确定标准,那就是祥瑞出现。所谓的祥瑞则是一些奇异的好兆头,人间一旦见祥瑞这说明上苍对于皇帝的作为有了充分的肯定,而君王也往往利用这些所谓的祥瑞来为自己的功业锦上添花。在我们今天应该如何看待出现在史料里这些所谓的祥瑞?我想用假到真处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心态看待即可,不较真,不轻信。
中原王朝信封祥瑞之说,同样在契丹亦是如此。
是年八月,铜州生嘉禾,所谓嘉禾想必就是那些本该单个穗的庄稼生了双穗,亦或者本该长二十颗的花生突然多长了十五颗等等。这边铜州生了嘉禾,而东京则下甘露,这天将甘露则是好兆头之一。在唐朝后期曾经发生过甘露之变,利用后院石榴树下甘露皇帝与群臣观甘露之机,除掉弄权的宦官,谁料弄巧成拙,政变失败,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是导致唐朝覆灭的两种主要根由。
就在各地出现祥瑞时契丹的极大附属部落也纷纷献礼以表祝贺。女真献唤鹿人,这里的唤鹿人则是职经过专业训练的引鹿人,也就是把此人身上着鹿皮,同时用一种叫做鹿叫子的特殊工具学鹿的叫唤,从而把鹿给引来,攻猎杀。契丹人行猎多以猎鹿为主,而猎得的鹿吃不了,则晒起来,而在进行一些大型祭祀的时候鹿肉也是必不可少的,因而皇家都会培养一支专业的唤鹿人,同时也命各部落及附属国培养唤鹿人,作为贡品之一。不日东京向朝廷献上了三足鸟,这里的三足鸟是指神话中说,太阳里有金黄色的三足乌鸦,古代人们就把“金乌”作为太阳的别名,也称为“赤乌”、“三足鸟”。如唐朝韩愈诗:“金乌海底初飞来”(太阳刚从海底冲出来);白居易诗:“白兔赤乌相趁走”(月亮和太阳互相追赶)。古人还有以“乌飞兔走”比喻日子过得快。
八月还祥瑞不断,谁料到了九月份南京幽州竟发生了地震。幽州也就是我们今天的首都北京,发生地震也不足为奇,因为北京也是出于地震带当中,我国有三大地震带,分别是新甘宁,云贵川,然后就是京津唐,这次幽州地震能载入史册,看来是有很大影响。
这祥瑞是上天对帝王施政的奖赏,而地震则是对帝王德行的警告,而在我们今天看来不管是那真假难说的祥瑞还是地震,日食,都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而已,道法自然,与人无关。
契丹扶持西夏,本想将其当成第二个北汉,来做宋辽之间的屏障,谁料想李继迁被契丹封为夏国王不满一年就将自己的大靠山给抛弃,投进了宋的怀抱,而宋太宗也欣然接纳了这个叛逃归来的所谓番臣。就在李继迁叛辽归宋不久另外一位党项首领李继捧投了契丹,萧燕燕对于叛宋归辽的李继捧给予了超高的礼遇,此人在寸功为立的基础上就被封了一大堆头衔,譬如开府三司,检校太傅,侍中,甚至还被封为西平王,在契丹当王还是蛮容易的,这轻易封公封王其实是契丹王朝的一大弊端。李继捧何许人也?李继捧,又名又名赵保忠,是宋朝初年党项族的首领、定难节度使,为李光睿的儿子。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定难节度使、其兄李继筠卒,李继捧嗣位,自立为留后。宋太宗授他为定难军节度使。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李继捧因自己年轻,众心不服,主动到东京开封府朝觐,放弃世袭割据。宋太宗大喜,授继捧彰德军节度使,并有重赏。李继捧的族弟李继迁反宋,宋太宗用赵普之计,重新任命李继捧为定难节度使,并赐名赵保忠,并且派他下去对付投靠了契丹的李继迁,据说到了地方之后李继迁和李继捧私下里有沟通,俩人佯装斗争,蒙混朝廷,而此事泄露,宋太宗大怒,不但免了李继捧的官,而且还要对其进行治罪,李继捧害怕,便转头投靠了契丹。不过后来李继捧又弃契丹饿归宋,还担任了相应官职,等宋真宗时候方才去世,通过李继迁李继捧这对兄弟的反复无常,朝秦暮楚,充分证明了党项人的善变和靠不住。
对于李继迁的归宋萧燕燕恼怒至极,到了十二月她直接派西南招讨使韩德威率兵去讨伐继迁,而韩德威之前曾与党项继迁等部落交过手,胜多败少,当年李继迁打不过韩德威求投降,还是德威给萧太后上表劝纳之。话说韩德威率兵直捣灵州,然而却未能与李继迁相遇,始终李继迁都不肯前来与韩德威交战,终不得与继迁战韩德威只好收兵还朝,但临行前对灵州经过了一番劫掠,也不枉费走这一遭。
随着放石用中一个人的及第,统和九年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