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城的风水
戴理宏
历史上有许多名人曾亲自设计规划城市的营建,比如伍子胥主持阖闾城(苏州)的选址与规划布局;刘秉忠规划过元大都;刘伯温堪舆过南京城等等,这些都是第一等的首都的堪舆,其他一般城市的堪舆,风水师的身影就更多了,比如郭璞就曾为温州城做过堪舆。
郭璞是我国东晋时代的学者、文学家,是历史上第一个给“风水”定义的人,他在《葬书》中说:“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规划修建温州郡城时,恰巧郭璞客寓温州,由于他精通风水,所以郡守请他堪舆卜城。按风水原理,温州郡应建在瓯江北岸,坐北朝南。郭璞经过对南北两岸的土壤取样比较,发现北岸的土轻,南岸的土重;郭璞登上南岸的西郭山(今郭公山)瞭望后对大家说:西郭四山的华盖、松台,海坛,像北斗星的“斗魁”,远处的积谷,翠微、仁王三山则像“斗柄”,这里绵延的群山像天上的北斗星一样,如果城绕山外,会立即富盛,但不免兵戈水火之灾。如果城建于山内,则兵寇不入,可保长治久安。因此,城池应该建于山内为好。
根据郭璞的建议,最终温州城建于瓯江南岸。在建城大方向定好之后,郭璞又进行了城内建设的细节考虑,比如他设计在城内开凿二十八口水井,象征天上的二十八星宿,以解决城内人民的用水。还在城内开五个水潭,各潭与河通,考虑到如果发生战争,城池被包围,在断水的情况下,城内五水(象征五行)足以应付。
后来北宋的方腊起义,曾围困温州四十多天,始终不能破城,只得撤军。到明朝嘉靖年间,倭冦屡屡侵犯我沿海各地,攻陷城池无数,温州六次遭受倭冦侵犯,但都始终未能攻入城内,只好在乡间到处抢劫虏掠。除了守城军民顽强抵抗,郭璞斗城的设计,具有科学的预见性,恐怕也有很大功劳。郭璞的风水设计构思巧妙,通过北斗七星、二十八宿和五行等的安排,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不愧为人居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堪舆佳作。
在改革开放年代,温州一不是曾经的租界、二又不是特区,但温州人特有经济头脑,敢为天下先,敢想敢干,白手起家,被誉为“中国的犹太人”,成了中国富翁人数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温州人成功除了与他们的胆识、智慧、冒险精神外,或许与温州的风水有点关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