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生命的希望不再失落

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 ... rdid=6&id=84977

下面贴出1996年10月经国家教委转基础教育司传阅的建议,与《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是普及教育必由之路》互为补充,目的在于解决我国“经济底子薄”而又办世界最大教育的难题,也是对现代教育发展的理解和探索,恳请大家帮助修改和完善:

编辑同志:

两会期间,外国记者向总理提出:中国如何用不多的经费发展很大的教育?总理希望教育工作者一年内回答这个问题。 所以发来两篇文章以抛砖引玉。

江苏洪泽 江苏油田技校 张俊杰 2001.3.5.

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张俊杰 (扬州石化厂教培中心 江苏江都)

[摘要]面临家庭贫困学生失学严峻情况,提出半工半读学校教育改革构想:简化基础课和常识课教学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和校办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自编教材,实行一学年三学期(每学期三个月)分班间隔学习轮换生产制度,坚持“教师是向导,学生为主体”指导思想,以劳养学自我发展,培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半工半读学校建设成为我国失学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学习基地。

[关键词]失学;青少年;半工半读;以劳养学;全面发展

12至18岁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然而,我们常常不幸地看见,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失去了双亲,常常流落街头马路,或者因为贫困失学,日渐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也是我国本世纪末普及义务教育的严峻问题。由于老教师职业道德习惯的驱使,我不能不长期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一、半工半读学校是收容流浪和失学青少年的可行途径

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曾经是革命前辈出国留学的办法,五十年代中央领导曾经在国内倡导试行。但在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潮的冲击下,这种办学形式至今没有形成一种体制。我认为,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学校可以依托校办工厂和农场,逐步实现办学经费自给自足、自给有余和自我发展。这样、半工半读学校就可以收容流浪和失学青少年,为他们创造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的良好环境,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半工半读学校教育改革构想

半工半读学校应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勤工俭学、半工半读”原则,在教学内容和教学体制方面不断探索、改革和完善。半工半读学校应首先从初中阶段开办,待体制健全自给有余良性循环的情况下,进而向高中和小学阶段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应把普通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择优升学为辅的机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倡“科学求实、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一)、教学内容的简化:

采取现行中学对应教材

A、基础课开设: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B、常识课根据现行教材简化合编

社会常识课包括:政治、历史、音乐、美术

自然常识课包括:地理、生物、卫生、体育

c、劳动技术课根据市场需求和校办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自编教材。

(二)、教育制度改革

半工半读学校教学活动安排,通常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其他教学计划与普通中学相同。但是,这种学制,不适应生产连续作业要求,尤其不适应农业和养殖生产规律,因而校办企业生产经济效益很低。正因为这样,现在各类学校附设生产企业,完全雇用劳动力赚钱,已经失去了学生劳动教育的积极意义。为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可以改变现在普通学校一学年两学期和寒暑假制度,为半工半读学校一学年三学期(每学期4个月)分班间隔学习轮换生产制度。学制改革以后,半工半读学生一学年中两个学期完成文化课学习,间隔4个月(1个学期)参加校办企业全日正常生产劳动,基础课毕业参加普通初中统考。学生轮流倒换学习和劳动,就可以实现学校全年教学与生产连续运转,既保证了文化学习时间,又保证了生产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供学校经费的双重目标。

这种学制不仅适应半工半读需要,而且可以选拔品学兼优学生连续跟读,提前完成学业升入高一级学校;轮换生产劳动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机会,有利于青少年理论联系实际和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初中毕业十六至二十岁,有了自学文化基础和专业生产技术,可以留校就业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升学或进入社会劳动队伍。

三、半工半读学校教学和生产管理办法

半工半读学校团、队、班建制同普通中学,在教学和劳动生产中坚持“教师为向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实行学生自治。 学校行政管理接受当地民政局和教育局指导,建校经费由民政局组织监督募集,教育局设立工读义务教师协会(以退休教师为主),由协会招募并向学校推荐义务教师签订任教合同,义务教师任教期间学校提供食宿,学校生产发展自给有余也可适当发给生活补助,任教合同以1至3年为期。

学校由民政局、教育局,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董事会,集体议定聘请校长和教师,审批和检查学校教学与生产年度计划,实行学校经济公开、独立核算,所有资产和经济积累属学校集体公有,杜绝私人侵占和流失。董事会主持三年选举一任校长,校长在董事会领导下执行法人代表职能。

四、半工半读学校试点和发展计划

如果上述措施得到国家教委和民政部研究认定可行,则应联合发文责成各省市设点试验,每年统计汇总研究改善办学方法,三年总结取得试点成功经验,则应按地区(市)制定规范设置半工半读学校具体方案,贫困县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试点建校。

招生应以孤儿为优先,逐步扩大到失学青少年和残疾青少年。 半工半读学校建设应发扬延安抗大办学作风,以“勤俭节约、安全实用”为原则,不追求“大、洋、全”的外在形式。校舍可以借用国家或集体闲置房屋,也可以按学年逐步扩大基本建设,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动手建校。

初办学建设面积200平方米招收40名学生,校办农场占地12亩,力争粮食自给,并根据当地市场需要,发展种植、养殖和加工制作生产,逐步自给有余增加积累,不断扩大教学与生产范围和规模。

五、半工半读学校发展深远意义

半工半读学校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救助青少年自力求学实现普及初等教育的有效形式。半工半读的实质是劳学结合、以劳养学,是直接实施劳动教育的场所。劳动教育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起点,是共产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基础。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差别的缩小,劳学结合日渐成为教育方向,半工半读学校将成为德智体美劳教育全面发展的基地。

据《半月谈》第379期介绍,杭州市儿童福利院收养孤残儿童250多名,占地1.5万平方米,儿童生活费年支付46.5万元,87名职工按月均工资500元计算年支付52.2万元。该院不算固定资产和教育教学经费,仅此两项每年国家支付98.7万元。近两年有3000名个人和30多家企业,为该院捐款近100万元。按照半工半读学校建设方案实施,仅仅用该院不到3年的经费,就可以使全国30个省市各开办一所半工半读学校,以劳养学自我发展,至少使3600名孤儿走上自力求学的道路。

社会主义和初级阶段,需要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没有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就没有中国的独立自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半工半读学校,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实业,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熔炉,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学校,因而是党的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正面临着平均每年流失400万名中小学生,其中有100万因家庭贫困而辍学的严峻局面。”(96.10.5《党员特刊》)成千上万的孤儿,成千上万的失学青少年,在呼喊,在等待,在举踵期望我们的共产党员和老教师们,期望有仁爱之心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为半工半读学校的诞生和发展,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1996年10月10日于邵仙河畔

2003/4/17 06:12pm

---------------------

[fastwind2002 ] 2003/4/17 10:11pm

俺 得 仔 细 研 究 一 下 这 个 计 划 的 可 行 性。 俺 有 点 纳 闷 的 是 怎 么 这 么 个 看 起 来 很 好 的 点 子 没 有 在 任 何 一 个 助 学 论 坛 或 助 学 网 站 上 讨 论 过 呢 ? 这 个 项 目 如 果 有 可 行 性 , 倒 是 有 深 远 意 义 的 一 件 事 。 不 过 还 得 问 问 政 府 部 门 的 看 法 , 如 果 他 们 强 烈 反 对 , 就 很 难 做 起 来 了 。
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生命的希望不再失落

[张俊杰] 2003/4/19 04:26am

半工半读古已有之,墨子和公输班都有许多学生,他们有思想有技术,还有许多发明创造,他们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力量。但封建社会皇帝只要维护个人统治,鄙薄医工百匠和生产技术,所以他们只在民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欧洲工业革命之后需要职业技术,半工半读先后出现以至于今,例如奥地利现在还有1/3大学毕业生是半工半读。世界教育史应该写上,1958-1965年由刘少奇发起,中国政府推动兴办了最大规模的半工半读教育,1965年半工半读在校生达443.3万人。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许多先贤都支持半工半读,许多革命家和学者都亲自参加或支持半工半读教育。文革之后邓小平还说:“教育还是要两条腿走路。就高等教育来说,大专院校是一条腿,各种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是一条腿,两条腿走路。” 不过那时候的“半工半读”,大多是仅仅为了解决经费问题。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则既要解决广大失学青少年问题,还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新机制途径,实现青少年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教育发展规律所决定的,因而是不依人意志为转移的。 只是现在社会许多人追名逐利,人治和官本位导致一言堂,囿于陈旧观念抱残守缺,谁还去艰苦奋斗冒险探索呢?但我们中华民族如果要不甘落后的话,总得有许多仁人志士站出来为真理而英勇奋斗!

[fastwind2002 ] 2003/4/19 05:37am

奥地利现在还有1/3大学毕业生是半工半读与 我 们 谈 的 不 一 样 。 在 美 国 很 多 大 学 生 都 白 天 上 课 , 晚 上 挣 钱 , 或 白 天 也 挣 钱 , 本 人 在 美 国 读 书 时 就 下 课 后 跑 到 餐 馆 去 洗 过 碗 呢 。 但 这 些 钱 是 在 社 会 上 挣 得 , 不 是 在 学 校 里 挣 得 。 而 这 里 的 半 工 半 读 必 须 向 学 生 提 供 半 工 (也 挣 钱 )的 机 会 , 这 就 比 较 困 难 了 。 不 知 思 路 对 否 ?

[张俊杰] 2003/4/19 06:33am

先生的思路是正确的,讨论可以集思广益。 德国的裴斯泰洛齐,就曾经办过半农半读学校,目的是救助贫困儿童读书。西方现在的半工半读,大多是自立精神所驱使的个人行为,尚未听说有成建制的半工半读学校。发达国家普及教育不成问题,政府自然没有寻求新学制的经济动因。

而我所说新型半工半读学校,其新就在于她是一种学制,其直接目的是解决学习经费,间接目的是实现全面发展。学校办企业确实不容易,这就需要懂教育的办企业人才参与,且要有奉献精神,这就是我专门写文章谈教师的原因。但市场经济发展总是不平衡的,此起彼伏总有可寻找的机会,不然西方学生个人哪能随机找到活干。

我国明文规定,校办企业应减免税收,加之社会各界善待这些学生,如果主管校企经营得方,我以为还是有能力“以劳养学”的。关键在于政策,关键在于人选,关键在于转变观念,关键在于实践。

[野百合 ] 2003/4/21 10:03am 以前很多中学办过校办厂, 但好象效果不太好, 一是经济效益不好, 二是跟学生的学习生活结合得不好。 现在很多大学有附带的公司, 比如北大方正清华紫光, 但他们几乎是独立于学校存在的, 只是利用学校的部分老师, 另外向学校上交一定利润而已。我觉得形成这样的局面是有他的原因的, 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比较单一, 而学校要培养的则是各方面的人才, 所以一两个企业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另外企业能否赚钱是一门大学问, 需要专门的人才和大量的时间, 不是说不能做, 而是值不值得作。总之, 我觉得半工半读的设想, 有它的优点和独特处, 在有条件的地方, 可以试行起来, 然后再慢慢解决出现的新问题。

[老船长 ] 2003/4/21 10:26am

有趣的是,几年前基金会有一些人有一想法:独立于基金会外办一企业,通过企业的盈利来长久支持基金会的稳定发展,并可联合商业公司形成对基金会的大力支持。这个想法由于当时大家都太忙而未作罢。现在看来,这个想法如果实现,在捐款上可能会比现在的募款要高许多倍都说不定。

[野百合] 2003/4/21 10:44am

我觉得有那办企业的才能和时间, 不如大家锻炼锻炼口才, 到现有的企业中去宣传募捐, 说不定效益更大一些:)以后咱们开办一个“募捐演讲训练班”吧?呵呵, 现代商业社会, 能够说动别人掏钱的口才恐怕是最重要的技能了。

[无名 ] 2003/4/21 11:04am

我虽然是个新手,但也对筹款办法方面做了一些调查。除了我们现在的直接募捐及义卖等,美国的非盈利组织有着非常丰富的筹款渠道。倒没有听说直接办企业的,而独立于基金会之外的企业与基金会的关系又是无法完全保证的。如果一个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了非盈利组织的名义,一段时间后又脱离了这种关系,这对于各方面都不是一件好事。这大概是为什么许多组织通过买蓝筹股使基金增值吧。另外的方法还有,通过与特定的商家达成回扣协议,通过非盈利组织销售他们的商品(这与我们讨论过的 Affiliate Programs 还不尽相同)。更有相当多的组织通过专门为非盈利组织服务的商业募款机构来进行,最后进行分成。 个人觉得,现在的筹款及款项使用渠道还是很好的,更多的办法可以慢慢尝试,但一定要十分小心谨慎。因为在中国人的圈子里,做一件好事最好要做得非常单纯。商业的成分掺杂得越多,筹得款项不可能全部用于助学,而要支付筹款运作费用时,就越容易给别有用心的人以攻击的机会,说不大清楚了。

[老船长 ] 2003/4/21 01:55pm

当时反对办企业的人就有很多是无名这样的声音。可能还是目前这样的方式在基金会内是占主流的想法。

[野百合 ] 2003/4/21 03:19pm 对啦, 你那个affiliate program作好了吧? 在这挂个专门的帖子宣传宣传吧。。。

[老船长 ] 2003/4/21 03:50pm

对谁说话呀?

[张俊杰 ] 2003/4/29 01:36pm

基金会在国内不能单独办企业,民政部规定可以小比例在企业投股。但我所说的基金会支持的学校,国家却提倡办校办企业,这正是失学青少年“以劳养学”的途径。如果美国允许且又有企业家志愿参与的话,办企业当然是筹集义款的最好办法。50年前厦门集美学校的建立和迅速发展,就是陈嘉庚先生在南洋办企业的捐赠。

[蛐蛐 ] 2003/4/29 01:51pm

哈哈,说到我的母校了.不过陈嘉庚是先经商成功,才转而办学,他在商业界路数多当然能成功.而且集美学校也未必能收支平衡,可能主要还是靠他的海外企业撑着.我觉得要书生搞企业,那成功率可比让企业家办学校低多了.

[Finstad ] 2003/4/29 03:42pm

strongly agree and support. But it might be very difficult now in such a tight labor market.

[张俊杰 ] 2003/4/30 07:22pm

陈嘉庚到南洋去创业时,也是既无资本又无经验。我看了许多到海外去成就事业的企业家,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的,我们的半工半读就是要培养这样的企业家与创业者。中外有许多成功而有爱心的企业家,他们也有陈嘉庚那样的远见与卓识,在扶贫支教方面我们应该争取与他们互补与合作,这样我们的事业就会加快成功的步伐!

[无名 ] 2003/4/30 10:18pm

这有一点那个意思 ..... 先要蛋呢还是先要鸡呢? 我是想要一些蛋, 然后可以得到更多的鸡. 嗯, 可是从哪里搞到这第一只鸡才能弄到这些蛋呢? 难啊难. 开个玩笑啦. 不过这件事看起来确实很难的. 即使能做成几个, 但如想推广的话就更难了. 我们需要理想主义, 但把一个做法普遍推广, 只有理想主义是无法保证的, 必须有合理的制度推动. 制度从哪里来呢? 靠政府推动吗? 政府在教育方面是有惰性的, 现行的教育制度虽然有很多弊端, 但是多年来证明是比较稳定, 也有可预期的及可接受的"产出". 让政府来做主要推动力的话, 恐怕需要更有说服力的东西, 仅一个构想是不够的. 因为一个东西大面积推广的话, 风险就要被仔细地考虑. 特别对于教育这一特殊的领域, 一个学生也只能上那么一次初中, 高中, 如果试验失败影响了一大批学生的话, 社会上负面的影响也不小. 前几年的高校大规模扩招就是一个例子. 这就是政府需要承担的风险吧. 需要说明的是, 我并不是为政府辩护, 而只是陈述我们与决策部门争取支持的交涉中要考虑的一个实际的情况. 现实的情况下, 我们不能仅靠我们对政府说这个东西好就得到它的支持. 那么我们除了不断呼吁政府支持和争取企业家支持以外, 能不能换一下思路? 在其他方面做些努力? 我对国内中小学教育不大熟悉, 但在教育部高教口工作两年, 对大学教育倒是有一些了解. 近几年高教也在推动改革, 大概由于高校里一般科研做得较多吧,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也采取类似科研的方式, 先做立项研究, 然后较为可行的, 效果较好的来进行推广. 当然教学的改革与教育体制的改革大不相同. 不过我觉得社会上对教育改革呼声这么强烈, 是不是也有一类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的研究, 如果有可能把张先生的这个构想纳入这一研究体制中, 通过政府认可的渠道得到比较好的研究试验结果, 那么推广起来就理直气壮, 就比较容易得到包括政府在内的各方面的认可. 不知道张先生以为如何?

[张俊杰 ] 2003/4/30 11:44pm

先生所言极是。可惜官本位者认为政治权利,胜过尊重社会客观规律。所以刘少奇大搞半工半读,“文革”中“半工半读”也受莫须有之害。现在国家办教育资金不足,朱镕基总理呼吁教育工作者想办法。

2002年我通过北师大教授帮助,向两会提出建议“西部开发在老少山边穷地区通过半工半读自力求学优先实现普及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希望通过政府由点到面组织试验。邓小平1978年讲过要搞半工半读,也许是百废待兴顾不过来,也许是应试教育对权力构不成威胁,1996年国家教委给我的回答是“以作今后工作参考”。

我们只好邀请朋友自己来干,干出成效来也就可以推广了;不过这样个人要吃许多苦头和付出更大代价,我认为只有那些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堪当大任。好在去年国务院已发文件《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其中第11条规定:“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实行灵活的办学模式和学习制度。职业学校要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努力办成面向社会的、开放的、多功能的教育和培训中心。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教育培训项目和学习者的实际需要,实行灵活的学制和学习方式,推行学分制等弹性学习制度,为学生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等创造条件”。我想,这对我们筹办新型学校,在政策上就有了依据。现在是大家都要转变观念,大家都要为“以劳养学”出主意想办法,“众人收拾柴火焰高”,事情也就好办了。

[无名 ] 2003/5/1 00:20am

实际上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 也有许多是有想法, 愿意做事的, 但政府的机制运转起来就是比较慢.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 从微观上讲我相信很多人都是对教育现状比较关着急的. 但从宏观上讲, 这其中的很多人又是不太着急的, 期望能在体制内慢慢想办法来推动. 我应该是属于后面这一种吧 (不好意思).

[张俊杰 ] 2003/5/1 04:03am 稳健派也是支持改革的,只是怕激进不成功,在方向上都是一致的。激进派应该听听稳健派的意见,稳健派也应该听听激进派的见解,两方面可以互补互促与合作。就国情而言,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和平建设已经50多年,我们还出不了诺贝尔奖;应试教育同科举制度相差无几,我们岂能用这几年内需拉动经济,来掩盖教育和政体改的落后?如果我们不激进推动教育改革,西部广大失学青少年未来怎样脱贫致富,民主和法制如何建设,那么振兴中华又到何年何月?愿与先生携手努力!

[gsjczzm ] 2003/5/1 05:18am 张先生的意见是很好的,教育改革已经是众望所归的大问题了,是需要激进地推动一下了,时不我待呀. 张先生如果能够开始进行相应的实验的话,请不要忘记喊上我这个可以充当马前卒的人.

[寓公忆三 ] 2003/5/1 05:38am 诚然,教育制度已是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有人说这是中国改革最顽固的保垒。 从您的很多文章中看得出您是竭力推崇半工半读的。作为职业教育中学生的实习来看,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学校办企业前几年是轰轰烈烈为什么这两年偃旗歇鼓了,这其中有很多的经验教训是可以说明一些问题的: 学校办企业的初衷都是为了回馈教育,这一点不用怀疑。通过这许多年实践下来,书生办企业的优劣已经明显摆在那儿。更多的是成不了器,夭折了;极少的成了器,却女大不由娘了。这其中破网而出的比如“娃哈哈”,够大吧?作为企业她无疑是成功的,但到目前为止人们还不知这家当初的校办企业回馈了学校什么。更不能想像这样的工厂能靠学生的“半工”发达到如此地位。

宗庆后是以教育者身份走出去的企业家,但他绝对不是一个真正的教育者。他作为企业家对社会的贡献又岂是作为教育者能比。如果一个人办好企业的社会效益比他作为教育者的社会效益更大,又为什么要舍大取小呢? 很多很多的事实告诉我们,一个真正的教育者成不了企业家,同样,一个真正的企业家也成不了教育者。

[洗澡龙 ] 2003/5/1 06:07am

集美学校就从来没有收支平衡过,在解放前(学校转为政府公立学校前)完全是靠校主的企业支撑的. 看[陈嘉庚传]的时间有点久的,只大致记得他老先生的起家主要是靠二战前大面积收购南洋的橡胶林,而橡胶是紧俏战争物质,发了"战争财".当时,校主的企业的绝大部分利润除了扩大再生产外,全部用于集美学校的创办和兴建.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出现下滑(还是什么,具体忘了),而企业又有办学这个大包袱拖着,导致校主的企业一度濒临破产边沿.就在这种时候,校主还是坚持即使卖企业,也得支撑学校的需求.

所以,一句话,可以很贴切描述陈嘉庚老先生的这种无私的行为和理念--倾资办学呵呵,既然说到了我的母校和校主他老人家,忍不住说了点题外话.

[张俊杰] 2003/5/1 06:08am 非常感谢周先生,我已按邮址给小巩发信,他立即回信支持。我又给他发去有关资料,谈及具体打算以便进一步磋商。我相信有一批有志愿者精神的朋友团结奋斗,我们的实验前景将是无限美好的。因为前贤已经做过实验,在当代不仅条件更好了,现代教育思想又为我们指明了发展方向,实验改革措施使之更具活力,所以我们开创的事业一定会成功。您作为有实践经验的志愿者,正是您为人民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呀!

[张俊杰 ] 2003/5/1 07:09am 现在的所谓校办企业,已经通过承包脱离了学校,完全雇佣社会劳动力生产,与半工半读和劳动教育几乎没有联系。许多公办学校仍然因循计划经济模式办学,一切“等靠要”老一套,依靠这种思想不可能实质性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企业家和教育家确实难于兼备,因为企业与教育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但根本原因乃在于传统教育思想。

古代教育几乎都是官办,他们只谈风雅权势而鄙视职业技术,视市场竟争和经济效益为亵渎神灵;至今西方古风犹存,更不用说我国守旧尤甚了。在这种氛围中怎能产生二者兼容的人才呢?当然半工半读也就很难立足了。

但市场经济已进入全球化时代,教育已归属第三产业范畴,旧的传统观念必将被打破。自然和社会科学尚且走向融合,为什么教育和企业人才又不能兼容呢?我想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谁先解决谁必将走在别人前面。我们的祖先曾经长期领先世界,我们怎能甘于300年落在人后呢?福建某学院院长下了海,他有闯市场经济的失败教训,我希望他在我们的新教育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1年9期 > 建议为处境不利的青少年举办半工半读学校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ZONE200109026.htm

http://www.cvae.com.cn/portal/yj ... 197775395048092.htm

12至18岁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往往见到由于各种原因如失去双亲、家境贫困、遭遇不幸等,使一些处境不利的青少年失学,甚至流落街头。出于老教师职业道德的驱使,我不能不长期思考和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

思考的结果我认为举办半工半读学校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救助处境不利青少年,给与基础的和职业的教育的可行办法。在各级政府和社会群众的支持下,半工半读学校可以依托校办工厂和农场,逐步实现办学经费自给自足、自给有余和自我发展。这样,半工半读学校就可以收容流浪和失学青少年,为他们创造一个长身体、长知识的良好环境,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具体作法考虑如下:半工半读学校应首先从初中阶段开办,待体制健全自给有余进入良性循环之后,再进而向高中和小学阶段发展。半工半读学校应把普通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结合起来,建立以职业教育为主择优升学为辅的机制,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提倡“科学求实、团结互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

半工半读学校数学活动安排,通常是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其他教学计划与普通中学相同。但是,这种学制,不适应生产连续作业的要求,尤其不适应农业和养殖业的生产规律。为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半工半读学校可以改变现在普通学校一学年两学期和寒暑假制度,为一学年三学期每学期四个月,实行分班间隔学习轮换生产制度。半工半读学生一学年中两个学期学习,一个学期参加校办企业全日生产劳动,毕业时参加普通初中统考。这样就可以实现学校全年教学与生产连续运转,既保证了文化学习时间,又保证了生产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提供学校经费的双重目标。轮换生产劳动为学生提供了参加社会实践和劳动锻炼机会,有利于青少年理论联系实际和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初中毕业约16至20岁左右,可以留校就业扩大生产规模,也可以升学或进入社会劳动队伍。

学校行政管理接受当地民政局和教育局指导,建校经费由民政局组织监督募集,教育部门设立工读义务教师协会以退休教师为主,由协会招募并向学校推荐义务教师签订任教合同,义务教师任教期间学校提供食宿,学校生产发展自给有余也可适当发给生活补助,任教合同以1至3年为期。学校由民政局、教育局,校长、教师和学生代表组成董事会,集体议定聘请校长和教师,审批和检查学校教学与生产年度计划,实行学校经济公开、独立核算,所有资产和经济积累属学校集体公有,杜绝私人侵占和流失。校长由董事会主持选举任期三年,校长在董事会领导下执行法人代表职能。

如果上述措施得到教育部和民政部研究认定可行,则请联合发文责成各省市设点试验,每年汇总研究改善办学方法,三年总结取得试点成功经验。再按地区市制定设置半工半读学校的规程条例,贫困县区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试点建校。招生应以孤儿为优先,逐步扩大到失学青少年和残疾青少年。

半工半读学校,是低投入高效益的教育实业,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熔炉,是培养社会主义劳动者的学校,因而是党的教育事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成千上万的孤儿,成千上万的失学青少年,在呼喊,在等待,在举踵期望我们的共产党员和教师们的救助。我以万分的热忱期望有仁爱之心的社会贤达和有识之士,为半工半读学校的诞生和发展,尽心尽力、无私奉献!

中国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章程(草案)

http://bbs.gd.gov.cn/thread-168102-1-1.html

在市场经济自发调节中,必然产生弱势群体。帮助弱势群体摆脱贫困,仅仅依靠政府和社会救助不行,最根本、最有效因而也是最长久的措施,乃是通过各种方式(特别是半工半读自力求学方式)来实现社会弱势群体普及职业技术教育,使其成为有独立人格和自主发展的健全公民。所以说新型半工半读学校,不仅是我国广大失学青少年的希望,是西部开发战略部署的首要基础工程,是农业产业化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条件,而且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民族精神的熔炉。新世纪以实际行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普及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启动资金,我们谨提出筹建“中国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并制定基金会章程如下:

一、宗旨: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的成立,完全是为了救助广大失学青少年,使其通过半工半读自力求学途径,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创新精神和职业技术能力的建设者。

二、资金来源:原始资金由基金会发起人捐资,然后向国内外仁人志士募集,另外基金会依法稳妥经营获得收入。

三、工作任务:

1、了解老少山边穷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由点到面有计划组建半工半读学校,建立“劳学结合,以劳养学”运行机制,逐步实现“自给自足,自给有余”目标,在良性循环中收回启动资金。

2、学校必须与当地生产相结合,为当地经济建设发展服务,逐步建立科技试验和推广基地,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生产新机制。

3、鼓励和支持新型半工半读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兴办新型半工半读学校,经评审切实可行,则签订有偿贷款合同提供启动资金。

四、组织职能:

1、组建“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理事会”,基金会发起人自然成为常务理事,所有捐资人均为理事,最高捐资额前10人为候补常务理事;理事大会为最高决策机构,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理事长,常务理事会主持日常工作。

2、所有资金属全体理事集体所有不得分割,全体理事有参与资金使用与监督的决策权和知情权。

3、理事长和常务理事会(每五年一届),必须在任期内保证基金会所有资金实现保值和增值,严格杜绝资金的流失和转移,使资金持续有效地完全用于新型半工半读学校的建设和发展。

4、理事会全体成员活动均确定为志愿行动性质,在理事会内部活动中不得以任何形式牟取私人利益,理事会工作经费限于注册基金当年定期利息。

其他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

凡同意上述中国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章程(草案)的发起人签名如下: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党派

文化程度 原任职务或职称

专业特长

志愿在基金会从事工作性质

自愿为基金会启动捐资款数 人民币大写(字间无空): 元整

中国半工半读自力求学基金会发起人亲笔签名

填表时间:2003年 月 日及联系地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0855.html

更多阅读

生命的希望不再失落 让生命的希望不在失落

这个春天,男孩去母校考试,在网上认识了女孩。回来后不久两人就初次在网上见了面,聊的很来,互相也只当普通网友而已。后来男孩发生了些不开心的事,那天正好女孩在线,男孩向女孩倾诉了自己的事,女孩很通情达理跟男孩分析并安慰男孩。男孩很感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党的最高权力机关

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条是我国宪法的核心。尊重和拥护人民

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 理想营养师学校

理想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克里稀那穆提正确的教育所关心的是个人的自由,唯有个人的自由,才能带来与整体、人群的真正合作。然而,这种自由并非借着追逐自己的扩展和成功而能获得。自由起于自我认识,也就是当心灵超越了因渴望自我安全而制

声明:《半工半读学校是我国失学青少年的希望 生命的希望不再失落》为网友不靠谱先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