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c -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无线电通讯技术

编辑词条

近场通信(英语: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在十厘米(3.9英吋)内交换数据。这个技术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演变而来,由飞利浦半导体(现恩智浦半导体)、诺基亚和索尼共同研制开发,其基础是RFID及互连技术。近场通信是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在13.56MHz频率运行于20厘米距离内。目前近场通信已通过成为ISO/IEC IS 18092国际标准、EMCA-340标准与ETSI TS 102 190标准。NFC采用主动和被动两种读取模式。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外文名称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开发商

飞利浦和索尼共同开发

设备载体

消费类电子产品

应用

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

目录1基本简介

2技术特征

3工作模式

4传统比较

5发展前景

6?内置设备

7试验地点

8标签种类

9设计制造

10最新消息

1基本简介

2技术特征

3工作模式

4传统比较

5发展前景

6?内置设备

7试验地点

8标签种类

9设计制造

10最新消息

回到顶部意见反馈

相关搜索

大家都在搜

nfc功能是什么

nfc是什么意思

nfc功能

nfc功能怎么用

基本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nfcNFC芯片是具有相互通信功能,并具有计算能力,在Felica标准中还含有加密逻辑电路,MIFARE的后期标准也追加了加密/解密模块(SAM)。

NFC标准兼容了索尼公司的FeliCaTM标准,以及ISO 14443 A,B,也就是使用飞利浦的MIFARE标准。在业界简称为TypeA,TypeB和TypeF,其中A,B为Mifare标准,F为Felica标准。

为了推动 NFC 的发展和普及,业界创建了一个非营利性的标准组织——NFC Forum,促进 NFC 技术的实施和标准化,确保设备和服务之间协同合作。目前,NFC Forum在全球拥有数百个成员,包括:SONY、 Phlips、LG、摩托罗拉、NXP、NEC、三星、atoam、Intel、其中中国成员有中国移动、华为、中兴、上海同耀和台湾正隆等公司。

技术特征折叠编辑本段

与RFID一样,NFC信息也是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但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区别。首先,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其次,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再次,NFC还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最后,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nfc

NFC、红外、蓝牙同为非接触传输方式,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技术特征,可以用于各种不同的目的,其技术本身没有优劣差别。

NFC手机内置NFC芯片,比原先仅作为标签使用的RFID更增加了数据双向传送的功能,这个进步使得其更加适合用于电子货币支付的;特别是RFID所不能实现的,相互认证和动态加密和一次性钥匙(OTP)能够在NFC上实现。NFC技术支持多种应用,包括移动支付与交易、对等式通信及移动中信息访问等。通过NFC手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通过任何设备,与他们希望得到的娱乐服务与交易联系在一起,从而完成付款,获取海报信息等。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工作模式折叠编辑本段

卡模式(Card emulation):这个模式其实就是相当于一张采用RFID技术的IC卡。可以替代现在大量的IC卡(包括信用卡)场合商场刷卡、公交卡、门禁管制,车票,门票等等。此种方式下,有一个极大的优点,那就是卡片通过非接触读卡器的 RF 域来供电,即便是寄主设备(如手机)没电也可以工作。

点对点模式(P2P mode):这个模式和红外线差不多,可用于数据交换,只是传输距离较短,传输创建速度较快,传输速度也快些,功耗低(蓝牙也类似)。将两个具备NFC功能的设备链接,能实现数据点对点传输,如下载音乐、交换图片或者同步设备地址薄。因此通过NFC,多个设备如数位相机、PDA、计算机和手机之间都可以交换资料或者服务。

读卡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作为非接触读卡器使用,比如从海报或者展览信息电子标签上读取相关信息。

传统比较折叠编辑本段

和传统的近距通讯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以及连接建立的快速性,具体对比如下表:

NFC蓝牙红外

网络类型点对点单点对多点点对点

使用距离≤0.1m≤10m≤1m

速度106, 212, 424 kbps

规划速率可达868 kbps

721 kbps 115kbps2.1 Mbps~1.0 Mbps

展开

NFC天线

一种近场耦合天线,由于13.56Mhz波长很长,且读写距离很短,合适的耦合方式是磁场耦合,线圈是合适的耦合方式。 业界在手机中通常采用磁性薄膜(如TDK等公司生产)贴合FPC方式来做天线。一种新技术是磁性薄膜与FPC合一,也即磁性FPC。

发展前景折叠编辑本段

近场通信NFC具有成本低廉、方便易用和更富直观性等特点,这让它在某些领域显得更具潜力——NFC通过一个芯片、一根天线和一些软件的组合,能够实现各种设备在几厘米范围内的通信,而费用仅为2~3欧元。据ABIReasearch有关NFC有最新研究,NFC市场可能发迹于移动手持设备。ABI估计,到2005年以后,市场会出现采用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和增强型手持设备。到2009年,这种手持设备将占一半以上的市场。研究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至2011年全球基于移动电话的非接触式支付额将超过360亿美元。

如果NFC技术能得到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NFC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大致总结了蓝牙技术协同工作能力差的弊病。不过,它的目标并非是完全取代蓝牙、Wi-Fi等其他无线技术,而是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领域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因为NFC的数据传输速率较低,仅为212Kbps,不适合诸如音视频流等需要较高带宽的应用。

而所谓RFID标准和NFC标准的冲突,是对NFC的一种误解。NFC和RFID在物理层有相似之处,但其本身和RFID是两个领域的技术,RFID仅仅是一种通过无线对标签进行识别技术,而NFC是一种无线通信方式,这种通信方式是交互的。

?内置设备折叠编辑本段

目前内置NFC功能的设备主要以手机为主,也有不少平板电脑内置了NFC功能。从2006年诺基亚推出第一部NFC手机开始,其后陆续有不少手机加入了NFC功能,其中大部分手机搭载Android系统。这些手机如下:

MX 3(32G以上版本)

MI 3

MI 2A

MI2S

Nokia 603

Nokia 808

Nokia N9

Nokia Lumia 800

Nokia Lumia 900

Nokia Lumia 820

Nokia Lumia 920

Blackberry Bold 9900

HTC One Xnfc

LG Prada 3.0

LG Optimus Vu

Samsung Galaxy Nexus

Samsung Galaxy Note

Samsung Galaxy S II HD LTE

Samsung Galaxy S III

Samsung Galaxy S III LTE

Samsung galaxyS4

Samsung galaxy S5

Sony Xperia S

Sony Xperia acro S

Sony Xperia P

Sony Xperia sola

Sony Xperia Z

Sony Xperia ion

Asus Nexus 7

China Mobile M811

one plus

iPhone6

iPhone6 plus

试验地点折叠编辑本段

*美国,菲利浦斯球馆(Philips Arena) 从2005年12月起,在美国的乔治亚州的亚特兰大菲利浦斯球馆,Visa和飞利浦就开始合作进行主要的NFC测试--球迷们可以很轻松地在特许经营店和服装店里买东西。另外,将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放在嵌有NFC标签的海报前,他们还可以下载电影内容,比如手机铃声,壁纸,屏保和最喜欢的明星及艺术家的剪报。另外的合作伙伴还包括诺基亚、Cingular、Visa,Atlanta Spirit,Chase,ViVOTech。

* 法国,卡昂2005年10月,在法国诺曼底的卡昂,飞利浦同法国电信,Orange,三星,LaSer零售集团以及Vinci公园合作进行了主要的多应用NFC测试。在六个月的测试中,200位卡昂居民将使用嵌有飞利浦NFC芯片的三星D500手机在选定的零售点,公园设备进行支付,并可下载著名旅游景点的信息,电影宣传片以及汽车班次表。

*台湾,台湾近端移动电话服务 从2005年7月起,飞利浦就同台湾近端移动交易服务计划联盟(Proximity Mobile Transaction Service Alliance; PMTSA)合作展示了一个可以利用NFC进行安全支付的BenQ手机。在推动NFC手机进入台湾公交网络的过程中这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了。

2007年NFC在中国大陆可谓是“应用启动”之年,从8月开始,内置NFC芯片的诺基亚6131i在包括北京、厦门、广州在内的数个城市公开发售。这款手机预下载了一项可以在市政交通系统使用的交通卡,使用该手机,用户只需开设一个预付费账户就可以购买车票和在某些商场购物。中国市场潜力巨大,NFC在中国商用无疑是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目前,中国有成百上千万人在公共交通中使用了非接触式的市政交通“一卡通”,其中北京发售了1300万张,广州发售了600万张,厦门发售了110万张。诺基亚与上述三地公交部门的应用,在真正意义上拉开了NFC商用的序幕。

标签种类折叠编辑本段

NFC的基本标签类型有四种,以1至4来标识,各有不同的格式与容量。这些标签类型格式的基础是:ISO 14443的A与B类型、Sony FeliCa,前者是非接触式智能卡的国际标准,而后者符合ISO 18092被动式通讯模式标准。

保持NFC标签尽可能简单的优势是:在很多场合,标签可为一次性使用,例如在海报中寿命较短的场合。nfc

第1类标签(Tag 1 Type):此类型基于ISO14443A标准。此类标签具有可读、重新写入的能力,用户可将其配置为只读。存储能力为96字节,用来存网址URL或其他小量数据富富有余。然而,内存可被扩充到2k字节。此类NFC标签的通信速度为106 kbit/s。此类标签简洁,故成本效益较好,适用于许多NFC应用

第2类标签(Tag 2 Type):此类标签也是基于ISO14443A,具有可读、重新写入的能力,用户可将其配置为只读。其基本内存大小为48字节,但可被扩充到2k字节。通信速度也是106 kbit/s。

第3类标签(Tag 3 Type):此类标签基于Sony FeliCa体系。目前具有2k字节内存容量,数据通讯速度为212 kbit/s。故此类标签较为适合较复杂的应用,尽管成本较高。

第4类标签(Tag 4 Type):此类标签被定义为与ISO14443A、B标准兼容。制造时被预先设定为可读/可重写、或者只读。内存容量可达32k字节,通信速度介于106 kbit/s和424 kbit/s之间。

从上述不同标签类型的定义可以看出,前两类与后两类在内存容量、构成方面大不相同。故它们的应用不太可能有很多重叠。

第1与第2类标签是双态的,可为读/写或只读。第3与第4类则是只读,数据在生产时写入或者通过特殊的标签写入器来写入。

设计制造折叠编辑本段

标签设计与制造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标签是为了大量、极低成本制造,同时保持性能。在设计标签时,下面是需要考虑的几个关键的性能参数与要素:

读取速度:因为需要在两个NFC装置接近时传输标签所含的所有数据,故速度很重要。如果标签传数据较慢,就有不能完全传输、可靠性差的危险。结果影响到用户,不明白该技术的用户,假如不得不重复多次才能奏效就会对其丧失信心。第一类NFC标签允许所有数据整块(block)传输,保持了标签的读取性能。
nfc -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无线电通讯技术

晶片尺寸:在标签设计中,晶片尺寸(die size)具有特别的重要性。尺寸较小,则成本较低、标签也不那么显眼(对在海报中使用较为重要)。内存较小自然导致晶片尺寸较小。

单元价格:鉴于NFC标签的目标应用是极低成本的(例如用于智能海报),单位价格是标签设计极其重要的一个因素。在这里,成本至为关键。标签成本受一系列因素影响,包括内存大小和所含附加特征带来的集成电路复杂性。把内存与特征尽可能简化,成本就能压低。 当NFC体系真正起飞时,标签生产量可能达到数十亿的规模;需要精心设计,以在成本与性能之间取得正确的平衡。

近场通信(NFC)是无接触无线电技术,可在彼此距离几厘米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是改善生活质量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支付、访问、运输等的一种方式。

最新消息折叠编辑本段

“NFC手机支付系列产品大规模推广的基础条件已经成熟,”在5月27日的NFC全手机产业峰会上,中国银联助理总裁胡莹高调向与会的商业银行、手机生产商、芯片技术供应商等表态。

经过漫长的基础性建设,在外部竞争加剧的触动下,中国银联主导推进的NFC产业在2014年有了更多发力的迹象。

不用刷卡、不用输入密码,只要拿手机靠近收单机器,就能在瞬间完成支付。这种被称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的技术手段,通过在手机、SIM卡或SD卡中植入芯片,让手机与银行卡合为一体。NFC技术的拥趸者认为,这是货币电子化的下一次革命,是移动支付的未来。

在中国,NFC标准化的进程始于2012年,中国银联建立的13.56MHz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被确立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此后数年,产业各方致力于受理环境的改善和技术、服务的筹备,银联、手机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商业银行合作推出了一些试点,但这并不能掩盖产品普及率有限的事实。近期新型移动支付模式的出现,更触动着NFC产业链各方的神经。

“未来的移动支付是哪个标准、哪个方向来推进,一直都存在质疑,运营商也在推自己内部的标准。但是从银联角度来说,我们一直是以坚定不移的态度朝着NFC的方向在走,”胡莹表示。

抢滩应用场景:市场化迫在眉睫

2014年初,几家大型互联网企业在二维码支付领域的尝试,在短短几个月内改变了手机用户支付出租车费甚至打车的习惯,这让数年致力于推广NFC产品的从业者感到惊讶。nfc

“好的技术不一定有好的市场,”浦发银行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薛建华如此概括他的感受,“NFC产业链各方是时候共同努力了,市场化的紧迫感很必要。”

浦发银行也是最早投入NFC产品开发的商业银行之一。中移动的入股以及战略合作,让浦发银行对NFC领域的探索获得近水楼台的优势,2011年就已发出具有NFC功能的手机支付产品,移动金融是该行的五大战略之一。

薛建华透露,截至目前,浦发银行纯非接银行卡发卡120万张,NFC发卡约30万张。不过他亦坦言,“几年过去了,作为先行者我们感到还很孤独。”

招商银行零售银行部产品经理彭润年也表示,二维码已经让NFC产业颇有压力,“谁先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和体验标准,才能获得市场”。

胡莹介绍,目前全国“闪付”终端已近300万台,各地行业应用项目累计超过100个,覆盖了公交、地铁、出租、停车、高铁等各类公共交通领域,以及超市、百货、快餐、菜场等生活服务领域。技术、终端、安全平台的构建,现在NFC看起来万事俱备,但仍然面临受理环境的完善和用户习惯培养的难题。

《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4)》分析,在移动支付发展过程中,由于涉及的产业链环节众多,如银行、支付企业、软件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等,还没有形成可持续的、各方共赢的行业发展格局,业务模式与定位尚不清晰,导致行业主体之间缺乏明确的权责分担机制,也使现有的业务拓展和竞争往往停留在低水平阶段,这是移动支付发展中面临的核心挑战。

今年,中国银联提出,希望与产业链各方全面推进合作。运营商方面,继去年联手中国移动和50家主流商业银行推出手机移动支付平台后,今年内银联还将陆续推出和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合作的手机移动支付平台。银行方面,银联与全国性银行已全部达成TSM(可信服务管理)系统方面的合作,其中12家已经正式发布了业务;区域性银行已经有30余家与银联达成了合作意向,其中已经有7家上线发布了业务;2014年,中国银联计划完成100家成员银行的接入。手机厂商方面,三星、HTC、小米、魅族、OPPO、步步高等都推出了NFC全手机产品,苹果公司与银联的合作虽未证实,已有传闻。

这些合作都是为了实现NFC在未来每一台手机、每一个手机银行、手机钱包应用中成为标配功能。

央行定调:移动支付NFC主导

NFC的发展也在今年已获得了最重要的政策口径支持。配合央行在2015年全面推广金融IC卡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4月公开表态,将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他还表示,央行对于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车软件中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没有密码认证,不能作为一种可信的支付方式广泛推广。

金融IC卡采用国际银行卡组织Europay、MasterCard和VISA联合制定的EMV技术标准。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划,到2015年,磁条卡将全面停发,由带有芯片的金融IC卡替代。国际银行卡组织Europay、MasterCard和VISA联合制定了银行IC卡技术标准(EMV标准),推动各国进行“EMV迁移”,为避免银行卡欺诈风险,中国也正经历这一过程。

中国银联移动支付部一名业务人员称,金融IC卡推广对于NFC的意义,主要在于受理环境改善。由于金融IC卡采用的EMV技术标准,也是NFC产品所承接的。届时,国内线下收单机器将完成全面改造,银行卡产业整体的安全标准升级,NFC支付工具使用领域受限的窘境就会迎刃而解。

而在用户一端,移动支付的时代早已来临,用户正在加速向作为支付入口的移动端迁移。被央行定调为未来标准化移动支付主角的NFC(近场支付)发展缓慢,反而面临被边缘化窘境。2014年,NFC份额能有多大改善,还是一个悬念。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统计,中国手机用户于2012年上半年首超网民。据艾瑞咨询的统计数据,2013年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12197.4亿元,同比增速达707.0%。

第三方支付机构层出不穷的移动支付应用产品主导了这场革命。从移动技术的角度看,2013年,以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为代表的远程移动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在整体移动支付中的比例达到93.1%;以NFC为核心驱动的近场支付则未能取得大的突破,占整体行业的比例反而降至0.8%。

不管何种模式最终成功做到普及,移动支付的前景已经清晰。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支付清算发展报告(2014)》指出,2013年是中国移动支付的崛起之年,未来必将呈现“无终端不支付、强终端强支付”的格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3G/4G网络的应用,手机这种人们生活中最常用、最便利的个人移动终端将会改变整个终端体系的结构,成为未来最主要的支付工具。[1]

参考资料:

1.博弈移动支付未来 银联押注NFC. [2014-6-3]

词条标签:政府采购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通信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0873.html

更多阅读

笔记本如何设置无线网络 笔记本无线网络找不到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手机NFC怎么使用 手机上的nfc怎么用

手机NFC怎么使用——简介很多人对自己买的手机自带的NFC功能并不知道怎么使用。下面来详细介绍下如何使用NFC功能。首先介绍下什么是NFC。NFC说白了就是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可以用来电子钱包的支付,手机公交卡的

NFC功能怎样使用 精 荣耀7 nfc 功能 使用

NFC功能怎样使用 精——简介NFC,也叫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传输距离10公分左右,传输速度比蓝牙慢,不过操作简便,成本低,保密性也强。魅族MX3和小米3等旗舰机都配有NFC这个功能,这个功能有什么实际用处么?让数字以魅族MX3(32G或64G)为例和各位慢

3G无线关键技术-扩频 无线传感网的关键技术

扩频概念扩频通信,即扩展频谱通信技术(Spread SpectrumCommunication),它的基本特点是其传输信息所用信号的带宽远大于信息本身的带宽。增加信号带宽可以降低对信噪比的要求,当带宽增加到一定程度,允许信噪比进一步降低。扩频通信就是用

蓝牙耳机连接电脑 蓝牙耳机能连接电脑吗

一、蓝牙是什么蓝牙(Bluetooth)是由东芝、爱立信、IBM、Intel、诺基亚和捷蓝于1998年5月共同提出的近距离无线数字通信的技术标准。用户通过这种技术,可以不必经过申请便可利用2.4GHz的ISM(工业、科学、医学)频带,用滚齿方式的频谱扩散技

声明:《nfc - 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无线电通讯技术》为网友怪峩冭天眞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