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协会向社会正式公布“恶意软件定义”

http://www.cnnic.com.cn/html/Dir/2006/11/23/4253.htm

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于11月22日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充分听取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恶意软件”定义并向社会公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恶意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但不包含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

具有下列特征之一的软件可以被认为是恶意软件:

1. 强制安装: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软件的行为。

2. 难以卸载:指未提供通用的卸载方式,或在不受其他软件影响、人为破坏的情况下,卸载后仍然有活动程序的行为。

3. 浏览器劫持:指未经用户许可,修改用户浏览器或其他相关设置,迫使用户访问特定网站或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上网的行为。

4. 广告弹出: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利用安装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的软件弹出广告的行为。

5. 恶意收集用户信息: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恶意收集用户信息的行为。

6. 恶意卸载:指未明确提示用户、未经用户许可,或误导、欺骗用户卸载其他软件的行为。

7. 恶意捆绑:指在软件中捆绑已被认定为恶意软件的行为。

8. 其他侵害用户软件安装、使用和卸载知情权、选择权的恶意行为。

中国互联网协会在反恶意软件问题上始终采用公正、透明的工作机制。目的是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约束互联网企业的行为,维护互联网用户的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

中国互联网协会自11月8日公布“恶意软件定义(征求意见稿)”之后,广大互联网企业、专家学者、互联网用户和各大媒体给予了广泛支持和肯定。截至11月20日共收到8500多条反馈信息,中国互联网协会从这些反馈信息中整理出意见比较集中的50多条,并在协调工作组全体会议上集体讨论。此次公布的“恶意软件定义”是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成员单位和社会各界达成的共识,因此这一定义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成员单位代表纷纷表示,将率先按照这一定义规范自己的服务,在相关互联网服务当中发挥表率作用。更有其他从业单位表示希望加入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共同参与治理恶意软件的自律活动,自觉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

[ 2006年11月23日 ]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1332.html

更多阅读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中国互联网协会向社会正式公布“恶意软件定义”http://www.cnnic.com.cn/html/Dir/2006/11/23/4253.htm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协调工作组于11月22日召开第三次工作会议,在充分听取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恶意软件”定义

2014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今日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下为《报告》的“第五章网民规模与结构”部分:一、网民规模(一)总体网民规模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3117

移动搜索:应用内搜索创新发展,商业模式亟需转型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分析师高爽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最新发布的《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我国手机搜索用户数达4.06亿,使用率达到77.0%,用户规模较2013年12月增长4080万人,增长率为11.2%。手机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v 互联网深入中国

      中国网民规模增长空间有限,农村网民增长相对较快,手机上网是网民规模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互联网的发展主题已经从“普及率提升”转换到“使用程度加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以下简称CNNIC)1月16号发布了《第33次中

声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为网友素颜醉倾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