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
——张文波
一、导入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局面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阅读了这则材料,你有什么感受?这样的论调会对当时的中国造成怎样的影响?
学生自由谈论感受。
师:当你严重不同意对方的意见的时候你会选择怎么办呢?鲁迅先生的选择是说的对方心服口服。1934年9月25日,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迅速阅读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2、读完这篇文章,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和以前我们学的文章的最大不同之处在哪里?
明确: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论文的思路:树靶子(摆敌论论点)、打靶子(驳敌论论据)、立观点(证明自己观点)。
三、树靶子
1、作者树的靶子是什么呢?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2、有没有同学能够尝试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句话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呢?
引导学生读出悲观失望的情绪。
3、这种论调的依据是什么呢?
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嘲讽。)
“我们”指谁?
材料补充:
(1)“我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
——选自30年代国民党的御用报纸
(2)“忍辱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联公理自判决”
——选自蒋介石在“九一八”事件发生后的演讲
(3)1934年,由反动政客戴季陶和军阀段祺瑞发起,一些国民党官僚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保佑。
四、打靶子
1、作者是抓住那些要害将其打倒的?(读3—5段)
(1)有过“他信力”(2)发展“自欺力”
2、详细探究如何打靶的?
(1)反复有感情朗读关键句子,你觉得那些用词比较犀利,直戳要害?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2)分角色表演
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乙: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丙:配乙的潜台词。
甲:中国人失掉自信力!
乙: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丙:配乙的潜台词。
(3)打靶过程的梳理
五、立观点
1、先将靶子立起来,然后将靶子打倒,所有的感情即将喷薄而出,他的观点也该立起来了吧?
明确: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有感情朗读)
2、光有观点,不加证明就没有说服力,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读文章的最后三段。
古→今
3、模拟辩论
假如此刻“状元宰相”站出来要和鲁迅进行一场激烈辩论,该是个什么情景?请同学们结合7—9段的具体内容并假如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在小组内分角色辩论,然后进行全班表演。
4、有感情齐读7-8段
六、拓展升华
1、“这样的人们”应该是指怎样的人们?中国的脊梁!
2、我们一起来看看新时代的中国的脊梁。(播放新时代的典型人物)
学生谈感受。
3、资料补充。
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他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见,病情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和关注。
正是鲁迅先生在病榻上依然坚持呐喊的精神,感染了深处困境的中国人民,鼓励了千千万万的中国同胞,他的“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呐喊犹如黑暗里的一道光,让人看到希望,看到曙光,正是因为像鲁迅先生一样的有志之士的呐喊,才使我们中华民族最终战胜艰难,走向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