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全新理论 人类行为模式理论

前 言

在我开始动手编写这本书之前,我看的最后几本书中有一本名叫《治疗密码》。其作者是亚历克斯·洛伊德和班·琼森,他们是美国的心理学和医学博士。书中介绍的治疗方法被称为首部量子物理能量疗法,它通过调整身体的能量分布,修复潜意识,开启身体的正能量,以达到治疗各种疾病的目的,而具体的方法仅仅是做一套简单的动作。治疗密码不仅治愈了作者洛依德妻子特蕾西12年的抑郁症、班·琼森的绝症,还帮助90多个国家数万人解除了忧郁症、癌症等身心疾病的困扰。

《人类的行为》是一部探索人类心理的书,书中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人类心理学的理论,这套理论与现世公认的理论完全不同,它很可能得不到广泛的认可甚至是关注。《治疗密码》给予我了莫大的鼓舞,其中的理论和效果从一个方面验证了我所提出的理论的方向正确性。我觉得有一股巨大的内动力促使我完成这本书的创作。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 本书理论的建立所采用的方法是观察法和思辨法。

最初,我看了许多励志方面的书籍,这使我确信积极的心态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这些书籍里都提到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潜意识,但是没有一个理论能清楚地解释潜意识到底为何物,以及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从一开始就对潜意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

98年我开始做销售工作,通过接触各式各样的人,以及对各种行为的反思,我对人性的普遍特征有了深入地认识。04年起我注册了公司,开始了经商生涯。这一经历使我对于各种欲望对人产生的影响有了深刻体会。由于贪婪的本性使得我与其他人之间的合作出现过巨大矛盾。从认识到我是受控于利欲的驱使,我便开始了摆脱利欲控制的努力。我逐渐建立起“共赢”的意识,与别人合作之前我先考虑对方的需求,然后考虑我的需求,这两个需求的接合点就是我努力追求的目标。这种“共赢”的方法已使合作的人对我有了更多的信任。我相信如果我能专心经营公司的话,我会取得很大的成绩。

多年来,我有看书和思考的习惯,从励志、经营管理、西方哲学、国学、神话、宗教、心理学,我一直学习下来。尤其是近几年,我几乎将所有精力都用于读书上和思考上了。我完全是在做遵从内心呼唤的事情,这也使我的心理出现了巨大的波动甚至是危险倾向。由于不务正业,公司运转开始变差,几乎所有人对我的行为不能理解。我自己也处于一种极其矛盾、痛苦的状态。由于公司开始赔钱,使得家里的日常生活都受到影响,家人的意见和反对越来越强烈起来。我还在坚持着,但脾气变得很坏,我砸过茶几、凳子、锅、盘子等物,甚至还有轻微的暴力行为。有些人觉得我精神上出了问题,应该去医院进行检查。我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我感到有两个思想在身体里对抗着,一个让我去做些“正常”的行为,另一个却让我做“不正常”的事情。我所住的小区里有一个精神病患者,她能和别人正常的交流,但她经常自言自语,进入一个不为别人认知的世界。我感觉我离她的状况已经很近了。另外,我是一个很自负的人,但我现在的表现已令大多数人否定。我的父母也开始不断地贴补我们家里的生活,这让我感到异常难受。内心的焦虑和急躁严重影响着我的思想和行为,我已经到了精神分裂的边缘。

我业余进行乒乓球运动已有十年的时间,这项运动不仅极大地缓解了我的精神压力,还使我对潜意识的作用有了深入的认识。比赛使我深刻体会到心理状况的变化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的另一个爱好是下围棋。通过在网络下棋,可以使我烦躁的心情得以平静,也使我对心理变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多的了解。

虽然我经受着心理折磨,但我在努力地化解着,这种历程使我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对一些人类的奇特的现象,如神话、宗教我有了一些独特的见解。这促使着我把这些想法写出来。02年我完成了《文化视角下的神话新解》一书的编著,书中对世界主要的神话和宗教提出了一整套的理论。这本书对我是一个巨大地慰寄。但是自费出书后,我没得到收益,这使我继续面对现实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不过,对于生命的意义我有了更多的认识,我的心态已开始趋向平和。《文化视角下的神话新解》一书中提出的理论促使着我对‘人类的行为’进行研究,相关的理论不断的涌现,我又开始了此书的创作。

这本书所提出的理论基础是佛教和道家思想的内容。虽然现代科学不承认佛、道理论,但有太多的人类和自然现象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佛、道对生命及宇宙有完整的理论,这些理论不仅能自圆其说,还能把现代科学不能解答的事情给出答案。现代科学对于无法解释的现象采取回避、视而不见的自欺欺人的方法,这本身就不是科学的态度。人类文明的进步在于尊重客观事实,摆脱人为定义。中国做为文明古国,拥有着伟大的哲学思想体系。这套体系与现代科学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遵行它,我们可以站到一个很高的起点,而把它割裂、歪曲以迎合现代科学,那将使中国失去灵魂而陷入迷惘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伟大的思想基础,这个思想就是道家思想。

宇宙法则

宇宙在永不停息地运转中,这种运转不是杂乱无章地运动,而是按照一个精确、严密、无所不包的法则在运动。道家思想称这个法则为道,辩证唯物主义称之为客观规律,现代人称之为科学。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高速进步,现代人发现人类的祖先对于宇宙法则的认识已达到无法望其项背的高度。我们通过道家思想、佛经、瑜珈哲学略微地感受到了宇宙法则的真谛。

宇宙法则就像是一个庞大无比的程序,这个程序包含了宇宙中一切事物的运转命令。从星系的成、住、坏、空,再到星球的生存历程,到人类生死轮回,再到原子世界的特性,以及所有人类所不知道的一切都尊循着宇宙法则。人类的文明进程就是对宇宙法则的不断认识过程。

宇宙法则内有无数的层级,现代科学的方法是从最低级逐步开始,按部就班地向前推进。人类的祖先采取了另外的方式,他们可以直接进入更高级的宇宙法则中。这就像是在玩一部电脑游戏,现代人按照最基本的方法从第一关开始玩起;我们的祖先采用了更高超的技巧,他们可以直接进入多个关口一起游玩。现代的科学模式理念使得大多数人无法理解祖先的方法,以致于否认先人的方法和智慧。

真理是不会被一直掩盖着的,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宇宙法则。比如,周易就是一部能进入宇宙法则高级关口的秘籍、中医是一部揭示人体高级运行程序的方法。我们能早一天认识到祖先留下的遗产的伟大性,那社会文明的进程就会更早加速,我们的国家就会更早地摆脱贫穷、落后,从而为人类文明的进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和。

本书是探讨宇宙法则中人类活动的更高级内容。要研究人类的行为,首先得知道人类行为遵行的基本法则。本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的行为是由五种意识控制,它们是当前意识、潜意识、原意识、本意识、宇宙意识;五种欲望是人类行为的动因,它们是名、利、色、食、睡欲;‘善’是人类文明进步和人类自我超越的唯一方法。

在五种意识中,潜意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联接其他意识的枢纽,也是启动其它意识运行程序的指挥部。大多数人只生活在当前意识中,几乎没有察觉到潜意识的存在,更不用说是控制潜意识了。当前意识对人的行为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人类的行为受控于潜意识。当前意识可以影响和改变潜意识,但这要求我们能充分发挥大脑中所存在的智慧。当潜意识被当前意识影响和改变时,一个人就能展现出超常的能力的智慧;当潜意识被当前意识控制的时候,人性就会发生质变化,仙性、佛性就会展现出来。

人性的改变的根本是对五欲的减少,其原则是使善不断增如。人的五欲本性是无法被消灭的,但是善的增加会占据五欲的空间,这就像是往一个容器里注水,水越多空气就越少。当善足够多时,人性就会逐渐消失,人也就走上了成仙的大道。这也可以形容为,善是进入宇宙中人类控制程序中各高级别的密码。

第一章 五欲和善

人性本恶

人性善恶问题是中国传统哲学自古至今一直争论的焦点。《三字经》开头四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性本善的观点最早提出者是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滕文公上》。孟子主张性善,认为人人皆可以成尧舜,所以特别重视修身育德,以仁义自持。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处于主导地位,因此,大多中国人都持“人初性善”的理念。

荀子提出“性恶论”,其观点主要出现于其《性恶篇》、《正名篇》。荀子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伪(人为)是善的礼乐教化,否认天赋的道德观念,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荀子的“人性本恶”是与法家思想有共通之处。

荀子认为人性是:“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就是说:性,是天赋的、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后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荀子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残暴、淫乱。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所以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认为,天然禀赋的性情是恶的。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是不会为善的。因而顺应他的发展,将引起人与人的争夺,贼杀,导致社会的混乱。荀子同意孟子提出的人人都能成为圣人观点。荀子以为,就人的先天本性而言,“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都是天生性恶,后天的贤愚不肖的差别是由于“注错习俗之所积耳”。后天的环境和经验对人性的改造起决定性的作用。通过人的主观努力,“其礼义,制法度”,转化人的“恶”性,则“涂之人可以为禹”。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在荀子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和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是不了解性和伪的区别。

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是因为人本来就是善的,而荀子论证‘涂之人可以为禹’是因为人本来是智的。

就道德修习而言,荀子认为最高的要求就是“成圣”。荀子还认为圣人与普通人在天生的情性方面没有什么不同,只有经过后天的努力,才能够成就自己。“圣人者,人之所积而致也”。

荀子的思想还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天道观

1、天道自然的思想

荀子将“天”、“天命”、“天道”自然化、客观化与规律化,见于他的《天论》一文。“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

在荀子看来,天为自然,没有理性、意志、善恶好恶之心。天是自然天,而不是人格神。他把阴阳风雨等潜移默化的机能叫做神,把由此机能所组成的自然界叫做天。宇宙的生成不是神造,而是万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天行有常”的思想

荀子以为,天不是神秘莫测、变幻不定,而是有自己不变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神秘的天道,而是自然的必然性,它不依赖于人间的好恶而发生变化。人不可违背这一规律,而只能严格地遵守它。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天道不会因为人的情感或者意志而有所改变,对人的善恶分辨完全漠然置之。荀子对传统的宗教迷信持批判的态度,认为自然的变化与社会的治乱吉凶没有必然的联系。认为祭祀哀悼死者的各种宗教仪式,仅仅是表示“志意思慕之情”,是尽“人道”而非“鬼事”。(《礼论》)

3、“天人相分”的思想

荀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各有自己的规律和职分。天道不能干预人道,天归天,人归人,故言天人相分不言合。治乱吉凶,在人而不在天。并且天人各有不同的职能,“天能生物,不能辨物,地能载人,不能治人”(《礼论》)“天有其时,地有其才,人有其治”。(《天论》)

4、“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在荀子看来,与其迷信天的权威,去思慕它,歌颂他,等待“天”的恩赐,不如利用自然规律以为人服务。荀况强调“敬其在己者”,而不要“慕其在天者”。甚至以对天的态度作为君子、小人之分的标准。强调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性,主张“治天命”、“裁万物”、“骋能而化之”的思想。荀子明确的宣称,认识天道就是为了能够支配天道而宰制自然世界。

二、社会政治观

荀子认为圣人教化百姓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他能够“使天下皆出于治”。荀子提出了自己外王学观点。

1、“明分使群”的社会(礼义)起源说

人是群居动物,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人类社会。社会的建立就要解决分工的问题。“分”即是建立社会等级,使每个人能够各处其位、各付其责,将社会协同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以面对自然、战胜自然。“分”是组织社会的根本法则。而“分莫大于礼”。如何“分”,荀子提出两个观点:一依“义”;一是依“礼”。前一种侧重于道德教化;后一种则侧重于礼法制度。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名分使群”的社会起源说,以论证礼乐教化之必要性。

2、“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

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看重“礼”。荀子认为礼从区分与调节不同人的利欲关系中产生。在治礼的过程中,不能只顾及人的欲望,而要让物与欲两者相持而长,在物质的增长和欲望的增长之间保持平衡。

在荀子看来,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由此,礼转为法。因此,荀子常有“礼法之枢要”“礼法之大分”的提法,而以礼法并称。在荀子那里,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在义礼并称时,礼多是指道德。在礼和法并称时,礼多指制度。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还有一个道义问题;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使一切人平等。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利欲追求的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

对礼法、王霸之争,荀子提出了“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的命题。其含义两点:(1)礼法并举、王霸统一。他认为“治之经,礼与刑,君子以修百姓宁”(《成相》)“礼以定伦”,法能“定分”,二者可以相互为用。只是法的特点表现为通过赏罚来维护等级秩序。(2)礼高于法,礼为法之大本。只讲法治,不讲礼治,百姓只是畏惧刑罚,一有机会仍会作乱。他把“法治”成为“暴察之威”,“礼治”称作“道德之威”。法治至其极也不过为“霸”,而不能成“王”。如果以礼义为本,则法治就可以更好地发挥作用了:“故礼及身而行修,义及国而政明,能以礼挟而贵名白,天下愿,会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致士》)。荀子以为,礼义是立法的精神,如果人们爱好礼义,其行为就会自然合法,甚至不用刑罚,百姓也能自然为善。

3、厚古薄今的“法后王”说

荀子在历史观上提出了厚古薄今的“法后王”说,所谓“后王”盖指“近时”之圣王或可能成为王者的“天下之君”,即理想的最高统治者。他认为“先王”的时代久远,事迹简略,不如近世的后王可靠,所谓“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粲然者矣,后王是也”(《非相》)即“法先王”必须通过“法后王”的途径才能实现。他主张“法后王”,又提倡继承“先王之道”,意在为封建统治阶级寻求理想的人格榜样。荀子批判以复古倒退为目的的“先王”观,指责“俗儒”们的“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缪杂学,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儒效》)。“法后王,一制度”即是把一切都纳入新兴地主阶级大一统的制度与范围上来。

三、“虚壹而静”的认识论

1、“天官薄类”和“心有征知”:立足于经验的认识发展阶段

荀子依据其自然主义思想,建立自己的认识论。在他看来所谓“知”就是主观与客观有所合。“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认识就在于以“人之治”和“物之理”。他将人的认识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缘天官”、或“天官意物”:“天官”就是人的感觉器官。在这一阶段人首先依靠感觉器官来把握事物。第二阶段,“心有征知”:荀子把思维器官称为“天君”或“心”,其功能为“征知”。“征知”就是对感觉印象进行分析、辨析和验证,形成概念和判断。

2、“虚壹而静”的解蔽方法

荀子认为人在认识上的最大隐患在于“蔽于一曲而訚于大理”,要形成正确的认识就需要“解蔽”。而“解蔽”的方法就是靠“心”的“虚壹而静”。所谓“虚”就是不让以有的知识妨碍即将接受的新知。心能同时兼知两物,如果能做到使两物不互相妨碍以影响认识,谓之“壹”。不以混乱的胡思乱想淆乱正常的认识就是“静”。即要在认识中排除干扰、精力专一、发挥思维的能动性。这样的心理状态就叫“大清明”,这是认识的最高状态。

3、“学至于行之而止”的知行观

在知行观上,荀子提出“学至于行之而止”的命题。他认为认知的落脚点在于“行”,“行”不仅是知的来源,也是知的目的。但荀子的所谓行,不可作社会实践理解,而是指人的道德行为。因而所谓“学至于行”,也就是“学至于礼”,让主观的道德行为符合现实的社会道德规范,最终达到“德之极”(《劝学》)的地步。

4、“制名以指实”的逻辑思想

对名实关系,荀子提出“制名以指实”的思想,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所以有名”,即制名的必要性:“明贵贱”、“辨同异”、统一思想,以维护社会的秩序。“明贵贱”是指伦理和政治上的正名,使贵贱有等,亲疏有别。“辨同异”,是由伦理的正名发展到逻辑和法律的正名,要区别士、农、工、商的职业分别和各种等级称谓。(2)“所缘以同异”,即名称同异的根据:“缘天官”,使同类同情者,共约其名以相期。(3)“制名之枢要”,即制名的原则:“同实同名”、“异实异名”、二者一致则用“共名”的原则,以及“约定俗成”、“稽实定数”的原则。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儿童自从生下来就具有暴力倾向。但是大多数人都学会了如何控制自己。

并不是卡通片让你的孩子打他的伙伴,或者是十分粗鲁的抢夺别人的玩具,但是,事实上是,那是一种社交能力缺失的表现,根据一项新的调查。

“孩子们从天生就有暴力倾向并且与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关,这样的观点的确很让人惊讶,” Richard Tremblay 说,他是蒙特利尔大学的儿童精神与心理教授,并且花费了20多年对35000多名加拿大儿童,进行了20多年的追寻儿童内心暴力倾向根源的调查研究。“十分清楚的一个现象是:那些孩子的暴力倾向出现在他们接触电视之前。”Tremblay 的调查表明,孩子们会在18个月的时候,达到一个暴力倾向的高峰期。然后在2到5岁的时候会逐步消退,他们与外界沟通的方式变成了用语言交流。

“我们正在寻找一些具有暴力倾向的成年人,以来研究他们和一些普通人在基因上的差异。”他这样告诉美国自然科学网。“那些具有暴力倾向的成年人会比普通人多表达一些基因。”

当孩子们对他们的家人,老师,同学表现暴力倾向的时候,他们自己并不认为那样的行为很“暴力”。但是根据一份在动物身上的研究报告,Tremblay 发现一个自从母体内就不和谐的环境就会影响孩子们。 Tremblay 打算拓展他们在基因领域的研究,以验证他们的猜想:孕妇在孕期的一些行为会对他们的胎儿产生长期的不良影响。

Tremblay 指出,基因在整个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些损伤的基因会导致一些孩子会在语言学习方面有障碍,并且让他们很沮丧,从而为了让他们取得别人的注意而发展出强烈的暴力倾向。“如果你不会说话,让别人明白你想的是什么就变的很困难。”Tremblay 这样说。

欲望

人类的欲望是由人的本性产生的想达到某种目的的要求。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本能。是人改造世界也改造自己的根本动力,从而也是人类进化、社会发展与历史进步的动力。

欲望是人人都有的,也是构成社会不可缺少的部分,没有有无之分,只有轻重之别。人的一切行动可被看作是欲望的体现,没有欲望的人就会体现不了他们存在的价值,他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只是受惯性的影响而存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也是建立在理解和满足他人欲望的基础上。欲望是推动着人类探知世界,认识世界的诱因。但欲望不被控制就会产生破坏的力量。原罪始于欲望,欲望诱发原罪。

“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欲望是人性的组成部分,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它是本能的一种释放形式,构成了人类行为最内在与最基本的根据与必要条件。在欲望的推动下,人不断占有客观的对象,从而同自然环境和社会形成了一定的关系。通过欲望或多或少的满足,人作为主体把握着客体与环境,和客体及环境取得同一。作为一种本能结构的欲望,无论是生理性或心理性的,不可能超出历史的结构,它的功能作用是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欲望的有效性与必要性是有限度的。满足不是绝对的,总有新的欲望会无休止地产生出来。由于欲望这种不知厌足的特性,欲望的过度释放会造成破坏的力量。叔本华说过,欲望过于剧烈和强烈,就不再仅仅是对自己存在的肯定,相反会进而否定或取消别人的生存。用“上帝的命定”或“天理”来取消或压制别人的欲望是不合理的,但过度推崇与放纵欲望也是愚蠢的。欲望不是纯粹的、绝对的东西,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它也绝不可能像有人声称的是文明发展的唯一动力。

人类的欲望是多样的,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构成一个复杂的需要结构,并随着人们的生活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的欲望也是无限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把人类的欲望分为基本生活的需要、安全的需要、道德上的需要、被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五个层次

贪欲是全世界的敌人。由于贪欲,给众生带来一切罪恶和灾难。贪欲不光是为了官能的快乐,为财富,为产业,以及希望打败并征服别人的国家,而且还涉及到思想、主意、看法、意见和信仰(法爱)。这些常常导致灾难和毁灭。

佛教认为:欲望的近因是感受,各种欲望都包括在爱欲中。贪心、渴望、欲求、肉欲、怀念、热望、嗜好、爱慕、家庭爱等,这些术语概指爱欲。佛陀说是它们导致转生的。转生本身就表明是在苦难中循环,这些是我们人类一直亲身经历的事情。

爱欲从何处生起?在何处扎根?何处有喜悦和快乐,爱欲就生起,就扎根。哪里有喜悦和快乐呢?眼、耳、鼻、舌、身、意有喜悦和快乐。因为通过这五根的媒介,人才认识到外境,通过第六意根(能对概念思想作出反应的为意根)缘到法境(概念和思想)。色、声、香、味、触、法是喜悦和快乐的外境。因此,爱欲生起并从而扎根。

通过感官,人会产生各种感受,一些感受对人的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以致追求某些感受成为生存的动力。如果,在你看见时,你只见到它;在你闻到时,你只闻到它;在你觉时,你只觉到它;在你知时,你只知到它,那么你将会认识到,你所感知的感官对象和你的精神脱离了关系。见到所见之色时,禅修者只是见色,只是感受他见色,没有构想色的概念。如此,苦将熄灭。用这种方式禅修的人,将会灭尽烦恼,消除欲望,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对欲望不理解,人就永远不能从桎梏和恐惧中解脱出来。如果你摧毁了你的欲望,可能你也摧毁了你的生活。如果你扭曲它,压制它,你摧毁的可能是非凡之美。” ——印度20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

“人是欲望的产物,生命是欲望的延续”,影响与说服大师拿破仑杨庭曾经这样说过。欲望不会停止,它会伴随人的一生,并遗传给子孙后代。如果要让一个人的欲望停止,除非让其生命终结并且断子绝孙。一个人就像一条欲望的溪流,它流淌的不是溪水,而是人的各种欲望。人类社会却似一个永远不会干涸的欲望海洋,似乎随时都可能掀起波涛和巨浪。

五欲

一、名欲

名的范围十分广泛,除声名以外,它还包含一切能使人感到舒服的状态,比如自由、安全、满意、幸福、满足、优越、占有、控制、取胜、领导、成就、被尊重、被关爱、被重视、被关注等等。其中声名是主要的成分,俗话说:“荣誉是人类的第二生命。”名欲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追求名誉可以规范行为,提高一个人的修养水平。孔子就是一个极端的名欲追求者,他为了获得洁白无瑕的名声而无法忍受人类各种本性的表露。虽然孔子无法融入正常的社会环境中,但孔子的作为成就了他的圣名。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影响,但对于孔子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对于名欲的过度追求也会引起一个人对别人造成损害行为。比如为了获得名利采取不择手段的方法。名欲是一把双刃剑,在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下,它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反之,名欲可使虚伪风气盛行。

虽然名欲可产生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名欲是私欲的体现,名欲会产生更多负面的影响。“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道德经》

二、利欲

利,指一切能引起占有愿望的东西。利的范围非常广泛,不仅包括有形的东西,如金钱财宝、土地、资源、生命、健康等,还包括无形的东西,如技术、方法、条件、空间、环境等。其中,金钱是最主要的被追求的对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写的这句名言,揭示了人类活动的一个最主要的目标。

获取利益是人类的本性,并且对利益占有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每个人都有获取最大利益的愿望。人可以正当地获取利益,也可以不择手段地谋利。人的获利原则受外部环境的很大影响。由于大多数人的道德水平都是差不多的,因此整体的社会风气和监管力度决定了获取不义之财行为的趋势。在一个动荡、战争或社会秩序出现混乱的社会环境里,非法占取他人利益的事情就会大量增加。

三、色欲

佛教对于‘色’有十分广泛的解释,但在这里‘色’指的是性爱,也就是男女之间的情爱行为以及同性之间的爱恋行为。

性爱是人类最基本的本能之一,它使得人类得以繁衍生息。人类的性爱远远地超出了生殖功能的范围。地球上的大多数动物的性交活动完全是为了繁衍,它们的性交是定时、定期性的。人类的性行为是随意性的,并且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中国古代的许多帝王都是死于纵欲过度,他们不是不知道其中的危害性,但对于性爱快感的渴望更多地控制了他的意志。

四、食欲

食,是人从一生下来就有吃的本能,这种本能是所有动物所共有的,是保证生命存在的基础。

人和动物在食的方面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动物吃东西是为了生存,而人吃东西更多的是为了享受。另外,人类的食欲也是永远得不到满足的。与饮食相关的各种活动成为人类活动中主要成分之一。为了食欲的满足,人的行为可以变得凶残和没有理智。

五、睡欲

睡眠是人最重要的生理需要,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状态时,人的当前意识消失,人体的所有活动不再受当前意识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人一生1/3的时间是被睡眠偷走了,在这段时间里,人活着和死去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现在科学研究已证明,在睡眠里人的大脑是照常工作的,人体的各项机能依旧运转。这些都是人的其它意识控制的结果。当一个人正常的睡眠时间被减少时,他会出现失眠、健忘、易怒、焦虑不安等神经、精神症状;再度减少时,其身体会发生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以致引起体内主要的器官和系统失衡;如继续减少睡眠,这个人会出现精神错乱或疯狂情况。

欲界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合称三界。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

欲,就是欲望,也就是说生活在这个层次的人,欲望特别的强烈。什么叫欲望呢?佛经里对欲望的定义是需求,一方面是生理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心理上的需求。关于欲望的内容,佛教里面通常说有五欲,就是对财物需求的财欲,对男女房事需求(或对同性之间的爱恋)的色欲,对名誉需求的名欲,对饮食需求的食欲,对睡眠需求的睡欲。佛教对五欲的内容,还有另外一方面的解释,就是根据人的五种感官需求:色欲,眼睛希望看到好看的颜色;声欲,耳朵希望听到好听的声音;香欲,鼻子希望嗅到好嗅的气味;味欲,舌头希望尝到可口的味道;触欲,身子希望感觉到好的感觉。在欲界里生活的众生,对五欲都有非常强烈的需求,所以,这个世界就叫欲界。

欲,依其追求的目的而言,可以分为善法欲和恶法欲二种。以正念来追求财、色、名、食、睡,为善法欲,是精进求道的资粮;以邪念来追求财、色、名、食、睡,为恶法欲,是步入堕落的原因,所以又称为“地狱五条根”。

六道

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业力(善恶二业,即因果)较善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业力较惨恶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世间众生无不在轮回之中,只有佛、菩萨、罗汉才能够跳出三界,超脱轮回。轮回理论是佛教的基本理论之一。

地狱道

在一般的民间传统的认知中,都以为人死后,若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就会下地狱,尤其穷凶恶极的人更会下十八层地狱。中国自古以来,有关地狱的故事不计其数,最有名的当是《聊斋志异》中的〈续黄粱〉,叙述一位福建省曾孝廉做了一个梦,梦中他成为宰相,却贪赃弄权,无恶不作,死后下地狱受尽酷刑,文中对地狱的种种情景,有非常精采的描述。

事实上,佛教所说的地狱和鬼,是不同的两类众生。地狱之名在许多佛经中皆有出现,最常见的是《立世阿毗昙论》中称“泥梨耶”(梵文niraya或naraka),意思是没有喜乐和福德的地方。而在《新婆娑论》中,称为“那落迦”(梵文naraka),则是没有喜悦意和喜乐之意。从意译上可知,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因为在这里的众生,不但没有一丝的喜悦,还备受各种酷刑折磨。(地狱道是欲界六道中最苦的境界)

例如在等活地狱(又名想地狱),此中众生备受砍、刺、磨、捣之苦,皮开肉绽,痛苦至死,当身体被冷风所吹,伤口愈合,身体复生,重又受罪,如此不断的受罪,直到业报受尽才能出离这苦痛无间的地狱。而且在地狱中的众生,寿命又特别长,在受罪之时,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根据印顺导师在《成佛之道》的说法,地狱可分四大类:1.八大地狱:八大地狱是此道的最根本,到处充满火焰,所以也叫做“八热地狱”,与基督教所说的“永火”相近。最底层就是令人闻之丧胆的阿鼻地狱,亦即无间地狱。2.游增地狱:八热地狱的每一热地狱都有四门,每门又有四小地狱,总共一百二十八地狱。凡是从八热地狱出来的众生,要一一游历此处受苦,所以称为“游增”。3.八寒地狱:极为寒冷,此处众生经常因寒冷而悲号,身体也为之冻得变色。4.孤独地狱:这是在人间的山间,江边等,过着孤独、非人的生活,可说是人间地狱。总计八热、八寒、游增、孤独,地狱共有十八处。

饿鬼道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认为,人死之后都会变成鬼,其实会转世鬼道是因为前生造作恶业,心吝啬而多贪欲,所以要受饥渴的苦报。虽然有的鬼也能享有人天福报,但是十之八九都是只能接受苦报的饿鬼,饱尝饥渴馈乏之苦,故以“饿鬼”为名。在经典里所提到的饿鬼,多是镇日汲汲于饮食,但是却饱受求不得苦,不是遇水成火,就是喉细无法咽食。

据《瑜伽师地论》所载,饿鬼在饮食上会受到三种障碍:

1.外障:此类饿鬼因为常受饥渴,所以发乱面黑,形容枯槁,唇口干焦,只能以舌舐口,虽然四处奔走求食,所见的池水却都变成脓血而不能饮用。

2.内障:此类饿鬼咽细如针,口大如炬,腹鼓如山,然而即使得到食物,却因喉细而不能吞咽。

3.无障:此类饿鬼饮食虽没有障碍,但是不论所受食物为何,皆会燃烧成火,仍受饥渴大苦。

因为前世造作的善恶业不同,在饿鬼道所受的果报也会不同。若依鬼的生活境遇贫富,大致可分为有威德鬼与无威德鬼两类;无威德鬼生活非常贫困,有威德鬼则非常富足,民间信仰所祭祀的鬼神,即多为此大威德鬼。《大智度论》也依福报的不同,将常受饥渴之苦的鬼称为“饿鬼”,有威德、能享受多乐的鬼则称为“弊鬼”。

畜生道

畜生道有情对人类而言,虽有可爱不可爱之分,或有所谓有害、有益之别,但整体而言,它们最主要的特质是苦多于乐的,就如《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所记载的,它们不但生得杂丑的外形,也因为身上的骨、肉、筋、角、皮、牙、毛、羽被人类视为“宝物”,而遭捕捉杀害;或被人类抓来负荷重担,以致饥渴疲累;还有种种穿鼻、钩首、鞭挞、捆绑的折磨,或甚至彼此互相伤害,置身弱肉强食的情境惊恐惶惑。

因此畜生道众生在轮回的六道当中,被列入苦难悲惨的三恶道之一;此外,也因为它们智慧不高,甚至仅有神经的反应,因此无法了解佛法,连修行的机会也没有,只能等待临命终时,随宿世业力流转他趣。

若以品类及数量来看,畜生道是六道当中为数最多的一类,《正法念处经》中甚至指出畜生共有三十四亿种之多,早已超出人类所能想像的范围。而这些品类众多的有情,彼此的相貌、体态差异极大,饮食、生活习性也都不相同,以活动范围区分,可分陆行、空行及水行三大类,依生活习性来分,则可归类为昼行、夜行及昼夜行三种。

畜生道有时也称为“旁生”,若从梵文音译,也有称为“底栗车”(tiryanc)的。畜生之名是指它们常为人所蓄养,但事实上,其涵盖的范围远超过此,甚至扩及天上、地下种种不可思议的天界、地狱、神异处。而旁生的意思,则是说它们的形状有别于人的直立,而且行走方式、生活方式也是旁横不直的。它们的寿命就与众多的种类一样参差不齐,有短如蜉蝣那样朝生暮死的,也有长如龙王一样达一中劫者。

针对这么繁复的种类,佛教经典里也分别记载了各种不同的业报成因。这些因缘当中,有些属于畜生、恶鬼及地狱等三恶道的共通业因,也有单纯属于畜生道的。例如《辩意长者子经》中就指出会堕入畜生道的“五畜生事”,包括常常犯偷盗罪、负债不还、喜欢杀生、不喜听闻经法,以及造作种种因缘阻挠他人办法会等。

人道

人到底是什么?在哲学、文学、生物学,乃至各宗教中,对人类的讨论很多,至于佛经中,关于人的名称,在《立世阿毗昙论》卷六中提到,人道以摩奴沙、末奴沙(梵文manusya)为名,又称人间界、人趣、人道,或单称人,为欲界中的有情众生之一。

而依佛经说法,人分别居住在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庐洲等四洲。在《长阿含经》中叙述道,世界的中心是须弥山,四周有七金山围绕,七金山之外,则是浩瀚无边的咸海,四大洲即分散在此。四洲中居住着不同的人类,之间完全隔绝,互不相通。而我们亦即地球上的人类,则是居住在南瞻部洲,又名“阎浮提”。四洲的人各具特点。四大部洲的叙述,散见于《长阿含经》、《楼炭经》、《立世论》、《俱舍论》、《造天地经》等经典中,各洲各有特点,例如西牛贺洲以多牛、多羊、多珠玉为特点;东胜神洲的特色则是土地极广、极大、极妙,所谓极妙是指土地肥沃;而北俱卢洲的人没有肤色、种族优劣之差别,也没有忧悲啼哭,但这里是佛法中视为八难之一的地方,因为这里只有纯物欲的享受,而缺乏崇高的精神生活。

而我们南瞻部洲的人,最大的特点,则是有无数的欲望,所以能造种种善、恶业行,但也由于具有思惟能力、惭愧心,所以,能够修行,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因为人类具有忆念、梵行、勇猛心三种特性。形诸于外的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宁可牺牲自己;可以忍受各种苦的意志力、毅力;勇猛心则是展现出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受能受的“菩萨道”精神。

而在六道中真能发菩提心、修菩萨行的,也唯有人,可见生在人道,是多么的可贵,所以《涅盘经》卷三十二有言:“人身难得,如优昙花”。

更何况唯有人能够修禅定、出家、持戒、修行、了生死、成佛。所以,人间虽然充满了各种苦难,但是透过人身来修行,也可化烦恼为菩提,化苦痛为喜乐,净土也可在人间展现。

但是对大多数人而言,面对世界人口不断增加的事实,以全球人口来说,目前已超过七十亿人,不免要问:“人身会难得吗?”事实上,若从六道众生来看,要投生为人还真是不容易。在《中阿含经》有一个故事譬喻投生为人的困难,如同有一只瞎龟在茫茫汪洋中,要刚好遇上一块浮木,这块浮木上必须又恰好有一个小孔,这样的机会已是少之又少,而这只乌龟的头又要恰好从浮木孔伸出来,这样的机会真可说是难上加难,经典中便以此来形容得人身之难得。

那么如何才能投生为人呢?据《成实论.六业品》指出,投生人道的众生,是因为过去生曾造作了人道的业。关于受生人间的业因,在《杂阿含经》卷三十七:“若行不善业则生地狱,后若转生人中则受诸难,又若行十善业则得生天上,后若转生人中可免诸难。”所以,《法华文句》说道:“五戒为人,十善生天。”过去生若能遵守五戒,终生奉行,来生可得人趣之果报。

阿修罗道

以好战出名的阿修罗道,因有福报而没有德性,有的说法只是将他纳入鬼神中,或说是堕落的天人,北传佛教将他列入善道,南传佛教则归类入恶道中。

阿修罗原是印度远古诸神之一,被视为恶神,属于凶猛好斗的鬼神,经常与帝释天争斗不休。如同阿修罗的梵文翻译意指“非天”,他的果报殊胜,能生活得有如天人般享福,但却没有天人的德性,性好争斗。

转生到阿修罗道者,过去生虽无大恶行,但是轻慢心很重,非常骄傲,不是瞧不起别人,就是忌妒别人比自己优秀。《业因差别经》详细条列出十项业因,包括身行微恶、口行微恶、意行微恶、起骄慢、起我慢、起增上慢、起大慢、起邪慢、起慢慢与回诸善根。

因业力的牵引,阿修罗可分为胎、卵、湿、化四生。卵生者身在鬼道,能以其威力,展现神通入空中;胎生者身在人道,投生的原因是原本在天道中,却由于降德而遭贬坠;湿生者身在畜生道,住于水穴口,朝游虚空,暮归水宿;化生者身在天道,诞生谈起。

据《观佛三昧经》说,世界刚刚形成山海大地时,光音天上贪玩的仙人便到人间游戏。其中一位仙人在大海洗浴时,因“水精”入身而生一肉卵。这肉卵经八千年后,终于生出一个女怪,身长有如须弥山,具一千只眼睛、二十四只脚,头、口与手数皆为九百九十九,样貌好不骇人,即为阿修罗始祖。

女怪后又产下一男怪名毗摩质多,因有无比威力可自由来去天上人间,所以在看到天人身旁皆有无数美女环绕后,也想娶妻。女怪便替其子向美冠群芳的干闼婆女求婚,结果干闼婆欣然同意婚事,于是阿修罗一族日渐繁盛。毗摩质多风情万种的女儿,使得已有妻妾亿万的天界帝释为之倾心,娶为嫔妃。不料帝释婚后喜新厌旧,阿修罗女将委曲告之父亲,引发前所未有的一场大战。就在阿修罗将帝释所居的须弥山团团围住,千钧一发时,帝释想到佛曾说若遇大难,只要念般若波罗蜜咒,便能破解鬼兵。果然一持咒,空中忽然飞出四只大刀轮,几乎削尽阿修罗王的手足,幸好遁入藕孔方避过此难,但是元气大伤难以复仇。

然而天人与阿修罗的战争,并未自此划下休止符。在经过多年后,帝释又爱上一位罗喉罗阿修罗的女儿,便命天界乐神带聘礼,透过歌曲威胁利诱罗喉罗应诺婚事。不料罗喉罗因气愤帝释欺人太甚,不但将乐神驱逐出宫,并立刻发兵攻打天人。就在骁勇善战的阿修罗攻下天宫时,帝释又忆起上次的神咒,于是阿修罗军被杀得节节败退,只好退入莲藕藏躲。

就在帝释掳走了全部的阿修罗女后,罗喉罗派出一位使者前往谈判,指出帝释身为佛弟子,不应犯戒偷盗。双方几经谈判最后达成数项协议,帝释承认犯下偷盗戒,愿归还阿修罗女,并赠送天上甘露;阿修罗则除将爱女献与帝释,并自愿受持三皈五戒,成为佛弟子,此战终得圆满落幕。

在天界的战争中,有一位阿修罗王与帝释作战时,因手能执日月,障蔽其光,而被称为罗恸罗阿修罗,罗恸罗意即为障月。他能有以手障日月,形成日月蚀的威力;是因他过去生为婆罗门时,见到大火烧塔,灭火而使塔不坏,而以此救塔之福德为因,愿得大身。然虽有此愿,仍不信正法,常爱斗战,故死后堕入阿修罗道。

天道

虽然佛法常强调“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所以得生人间已是相当殊胜的因缘,有机会修学佛法。可是大多数的人,仍然企望过着“神仙”的生活,向往羡慕生在天界。即使在人间,也有人要去歌颂“天上人间”的生活型态。

而佛经里也说道,所谓的“天人”,其实就有三种,一种叫做“假名天”,也就是过着人王等帝王之家的生活;一种是“清净天”,就是修行到阿罗汉果位的行者,可以过着像清净天人一样的生活;第三种就是真正天道的有情众生,也就是所谓的“天人”。

天道众生遍及欲界、色界及无色界等三界。其中在欲界有六欲天,色界有四禅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共有二十八天。

在天界的众生当中,欲界的六天还有男女之别,也有婚姻嫁娶,但是不像人间的男女关系。以他们满足欲望的方式而言,四大王天、忉利天是以气和合阴阳;焰摩天则只要互相靠近,兜率天藉着互相牵手,化自在天彼此深深对看,而他化自在天只要短暂的对视即是。

而色界的众生则已经摆脱了对欲望的执着,只是尚未从形体的束缚中解脱。所以无论是居住的地方,或是本身的形体已经十分净妙,但是仍有形质。而他们与欲界众生最大的差异,是他们已经离了淫欲,只有清净微细的形色,所以他们已无男女之别,而以光明为他们的语言与食物。

至于无色界的四天,更是超越了物质世界的存在,是厌离物质色想而修四无色定的有情众生死后所生的天界。在这个天界里,自然没有男女相之别。

天人们所过的生活,在《过去现在因果经》中,有着迷人的形容,例如他们的身体极为清净,不受尘垢染污,就像琉璃一样充满着光明,两眼更是清澈明亮。只要心有所想,就能心想事成,因而心态上能时常保持欢悦适意。平日更以仙乐清扬作为娱乐,乃至饮食衣物,就似魔术幻化一样,只要心念一动,就应念而至。

因果报应

佛教称:善业是清净法,不善业是染污法。以善恶诸业为因,能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是为业果。作为业果的表现形式,世俗世界的一切方法,都是依于善恶二业而显现出来的,依业而生,依业流转。所以,众生行善则得善报,行恶则得恶报。而得到了善恶果报的众生,又会在新的生命活动中造作新的身、语、意业,招致新的果报,故使凡未解脱的一切众生,都会在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恶鬼道、地狱道中循环往复,这就是佛教所说的轮回。

一般指天人是六道中的上乘小善果,但只要在六道轮回中扮演的角色,可以都说是凡夫,生死流转,不能出离,如同漫漫的长夜,虽然天人是六道中的最高地位者,但还是要受轮回。一般言宇宙,是指有形世间,这有形世间为无明烦恼所包围,所以世间为五浊恶世。在六道轮回之中,六道又分三界,三界是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界是六道凡夫所依止的居所,凡在三界内,都要接受轮回,因此佛经说三界犹如一座火宅,火宅也就是比喻三界之中,受生死烦恼无明之火所烧。

据经典所指出,行十不善业因缘故,要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行十善业道因缘故,则生天界及人界。所谓天界就是“神界”,乃是正直福德的灵魂所居之境界,此境界虽然享福,但是福报总有享受完的时候,就是修善到非想非非想处天,此天是三界最高天,但一堕落,仍然要轮回的。

至于阿修罗境界,就是精灵世界,停留在精灵世界的灵魂,固然生前也修善业,但,走了一步邪路,所以不能称为“正神”,只能称为“邪神”或“邪鬼”了,阿修罗境界的环境是最复杂,“邪神”亦有神通力,故作祟人间者,以此类为最多。故人若有“正气”,邪气不能生。 人若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 因此,所谓“走火入魔”就是人先有邪念,邪气乘隙而入者也。

六道轮回都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所求不得苦,五阴盛苦。如此,六道轮回可以说苦多于乐,所以人生是苦海也。依解脱道论来说:“戒定慧,是解脱之道,守戒的人,是威仪的意义,也是行善之本。修定的人,他的心不散乱。而有智慧的人,他可以先知先觉。所谓解脱,就是离开束缚的意思,用戒为初善,定是中善,慧为后善,如此产生禅定力求灭苦,最后才得解脱六道轮回。”

六道轮回有二项是有形的,即是“人道”和“畜生道”。 六道轮回有四项是无形的,即是“天道”、“阿修罗道”、“恶鬼道”、“地狱道”。有形的称为“有器”,无形的称为“无器”。

教中虽然有“因果报应”的理论,但更正规的提法是“因缘果报”,那么“缘”是什么意思呢?佛教中“缘”的内容及其复杂,简单地说就是“条件”。比方说:蛋可以孵成鸡,但是孵成鸡需要一定的温度,这个一定的温度就是“缘”。虽然蛋可以孵鸡(因果条件具备),但是,不具备一定的温度(缘),蛋是不会成鸡的。

因此,佛教中叫人“修行”,脱离六道轮回,就是从“缘”字上下手,不令多生累劫造得恶因变成恶果;而让多生累劫造得善因,尽快成熟,变成善果。从而离苦得乐,脱离六道轮回。



对于恶的解释,佛经讲的十分详细。

指能招引可厌之果之不善法。三性之一。与善、无记相对,与不善同义。有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嗔等烦恼相应、障害圣道等性质。《俱舍论》卷十六云(大正29·84b):‘由此能感非爱果故,是聪慧者所诃厌故,此行即恶,故名恶行。’《法界次第初门》卷上云(大正46·669c):‘若人能知恶是乖理之行故,现在将来由斯招苦,则必须息恶行善。’《大乘义章》卷七云(大正44·599c):‘顺名为善,违名为恶。’

佛法中,‘恶’可分为五恶、五逆、十恶业等种。‘五恶’,指为五戒所禁止者,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五逆’,一般指害母(杀母)、害父(杀父)、害阿罗汉(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破坏教团),以此种行为能令人落无间地狱,故名五无间业,又作五不救罪;又,此处所说之五逆,与《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所立之五逆不同。‘十恶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此中,前三者是身恶,次四者是口恶,后三者为意恶,若行此十恶业,将落入三恶道。

十恶

十恶指十种过患。即由身、口、意三业所起的十种非理损人之业,与‘十善’相对,又称十恶业、十恶道业。即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嗔恚、邪见。依《大乘义章》卷七、《法界次第》卷上等所述,‘杀生’谓断其他有情之命;‘偷盗’谓盗取他人财物;‘邪淫’谓对非己妻妾行违法之行;以上三种是身业恶行。

‘妄语’谓以言诳他;‘两舌’谓以言构斗,离间彼此;‘恶口’谓以粗恶之言,恼怒他人;‘绮语’谓以乖违道理的巧言,令他人好乐,以上四种属口业恶行。

‘贪欲’谓染着顺情之境,心无厌足;‘嗔恚’谓忿怒违境,心不能平;‘邪见’谓否定因果,抱持僻见,心无正信,以上三种为意业恶行。

前述十种皆是乖违真理,损毁自他,故名十恶。此十恶能起报应,通入当果,故又称业道。此中,口业四种,顺序不定,如《长阿含经》卷九作两舌、恶口、妄语、绮语;《增一阿含》卷四十三、《十不善业道经》等作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此外,其他六恶,在顺序上也有所不同。

另有上品十恶之说,谓十重罪。《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卷下云(大正17·844c):

‘如人有父得缘觉道,子断父命名杀中重。夺三宝物名盗中重。若复有人,其母出家得罗汉道,共为不净是淫中重。若以不实谤毁如来,是妄语中重。若两舌语坏贤圣僧,是两舌中重。若骂圣人是恶口中重。言说坏乱求法之人,是绮语中重。若五逆初业,是嗔恚中重。若欲劫夺持净戒人物,是贪中重。邪见中重,谓之边见。迦叶,此十恶道,是为最重。’

《摩诃止观》卷一(下)引此经文,名之为十恶恶。《止观辅行》卷一之五释云(大正46·178a):‘若起十恶于中下境尚已名恶,于恩德田名恶中恶。’并举《大智度论》所说为例:被他人打而报复是名为恶,不被打而打人是名为大恶,打有恩者名恶中恶。



能够彻底战胜各种欲望的力量来自于善。善的增加可以减少以至消灭欲望。每个人都向往善的行为,但是现代人对于善的认识已经是误入歧途。佛教、道家思想、瑜珈哲学对‘善’有着基本相同的解释,这些解释可以使我们了解善的真正含义。

善,指其性安稳,能顺益此世及他世的白净法,与‘善业’相通。有时则指善业之性质,有‘道德的、正确的’意涵。此善性,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大毗婆沙论》卷五十一云(大正27·263a):‘若法巧便所持,能招爱果,性安隐故名善。’《俱舍论》卷十五云(大正29·80c):‘谓安隐业说名为善。’《成唯识论》卷五云(大正31·26b):‘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等皆显示,善不仅性安隐,且能招可爱果,顺益此世及他世。

善之种类众多,诸经论说法各异,兹略述如下:

(一)二善:此有多种,略如下列:

(1)有漏善与无漏善:陈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三云,有漏善为白法,无漏善为净法。又,有漏善为未断烦恼之世间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来乐之果报;无漏善则为可断除烦恼之出世间善,亦为得涅盘菩提之善,依此不招感未来之果报。

(2)止善与行善:智顗《法界次第初门》卷上谓,止息恶行,不恼于他,称为止善,属消极之善,如不杀生、不偷盗等;积极修行胜行,利安一切,称为行善,如布施、放生等。

(3)定善与散善:息虑凝心而止住妄想,称为定善,乃禅定心修习之善业;策身口意而废恶修善,称为散善,乃散心所修之善业。善导《观经疏》〈玄义分〉谓《观经》所明的十六想观,前十三观摄定善,后三观摄散善。

(4)未生善与已生善:未生善者,指未修习戒、定、慧诸善法者;已生善者,指已曾修习者。《大智度论》卷四十八云(大正25·405c):‘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长。’

(二)三善:谓初善、中善、后善。此三善之说,广出于诸经论,但解说不同。《大乘广宝箧经》卷中列举声闻、菩萨之五种三善。谓身、口、意三善行,为声闻之初善。戒、定、慧三学为中善。空、无相、无愿等三三昧解脱法门为后善。不舍菩提心为菩萨之初善,不念下乘为中善,回向一切智为后善。此中,声闻三善又称小乘三善,菩萨三善又称大乘三善。

(三)四善:《大毗婆沙论》卷五十谓善有胜义善、自性善、相应善、等起善四种。其中,‘胜义善’,又名真实善,指胜义谛门中之被称为善者,即涅盘法。‘自性善’,谓不藉他缘,其体自善者,指惭、愧及无贪、无嗔、无痴等三善根。‘相应善’,又名相属善、相杂善,指意业之善。即与前三善根相应的心心所法。‘等起善’,又称发起善,指意业所起之善。即身、口二业及不相应行之善。

(四)十一善:指信、精进、惭、愧、无贪、无嗔、无痴、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等十一种善。乃唯识宗所立六位心所之一,此心所顺益现、未二世,故名为善。兹略述如次:

(1)信:谓自性清净,亦能使相应之心心所同样清净。例如:水精珠能使浊水变清。信珠在于心,相应之心心所也都为之清净。

(2)精进:亦称勤。勇悍无惧之意。指能耐劳苦的心,能对治懈怠、成满善事。

(3)惭:谓回顾自身及所依之教法而心生羞耻,尊崇贤人善法而止息诸恶事。

(4)愧:谓回顾他人之讥刺而以自己之罪恶为耻,乃不亲恶人,不作恶法。

(5)无贪:谓对三界及三界受生之因缘厌离而无爱着。

(6)无嗔:谓对三苦及三苦之因缘无怒恚,而有哀怜之心。

(7)无痴:谓了知诸法之事与理。

(8)轻安:谓身心轻利安适,伏断烦恼。

(9)不放逸:谓防恶修善,护心不令放荡纵逸。

(10)行舍:谓离昏沉与掉举,内心平等均衡。

(11)不害:谓不损恼有情,内心只有拔苦的悲心。

(五)十三善:《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三将善分别为十三种,即:自性善、相属善、随逐善、发起善、第一义善、生得善、方便善、现前供养善、饶益善、引摄善、对治善、寂静善、等流善。就中,‘自性善’指信、惭及愧、三善根,乃至不害等十一种善之心所法;‘相属善’指与自性善相应的其他心所法;‘随逐善’指善法的习气;‘发起善’指所发的身、语二业之善;‘第一义善’指真如;‘生得善’是不经由思惟加行的任运起善;‘方便善’指闻正法如理作意而生的善;‘现前供养善’指对如来兴诸供养业;‘饶益善’指以四摄法饶益有情;‘引摄善’指以施戒等福业引摄生天之异熟,或显得涅盘之因;‘对治善’指厌坏对治、断对治等各种对治法;‘寂静善’指断尽一切烦恼的涅盘界;‘等流善’指由寂静的增上力所发起的神通等功德法。

善良的力量

圣雄甘地,即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也称作“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他带领国家迈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的伟大人格几乎是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著信念;坚强的意志,坚韧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并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他尊重女性,提倡人的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东方人博得了不同民族、信仰和阶级的人的景仰和爱戴。

甘地主义的核心是其为印度民族解放斗争提出的真理与非暴力学说。而对强大的武装到牙齿的敌人,他提出的唯一斗争武器就是坚持真理与非暴力。用甘地的话说,真理是神,非暴力则是追求真理、即认识神的手段,甘地认为这是强者的武器。

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世上竟然真地活生生出现过这样的人。”他又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第二章 意识

意识的定义

意识有很多别名:中国人称它道(天道)、意(天意)、理(天理)、命(天命);外国人称它逻格斯、必然性、绝对精神、意志;现在很多人称他规律、法则、意识。例如,自然规律、自然法则、自然意识;社会规律、社会法则、社会意识;思维规律、思维法则、辩证法则。世界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是意识的表现形式,通过观察世界和万物的存在、运动和变化,就可以发现意识,发现世界和万物的一般规定、一般规律和隐藏的部分。意识是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本质、统帅、指挥者。没有意识就没有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意识普遍存于世界和万物之中,世界是包含意识的世界,万物是包含意识的万物。没有意识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不是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世界,没有意识存在于其中的万物也不是人们天天眼见手触的万物。有了意识的存在,世界和万物就有了生机和活力。

生物的行为是有意识的行为。生物具有的主体意识是生物一切行为的本质、统帅和指挥。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代谢、应激、进化、活动是生物的日常具体行为,是在生物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的指挥下自然发生和进行的。生物生来具有终生不离的主体生存发展意识是生物具有的生命,是意识元本体在生物领域里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生物普遍具有的不可被人见到但可被人知道的自主、自新、自律、自创的主体规定、性能和本质。

社会的行为也是有意识的行为。社会运动、社会变化和社会发展是在社会意识的指挥和统帅下发生、发展和结束的有意识的行为。社会意识就是人这个社会主体关于如何进行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意识,就是人在社会生活、社会行为和社会运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向、理想、思想、主义、观念、路线、方针、政策、精神、法则、意志、道德、制度等。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是现实的社会运动和人的社会行为。今天正在进行的建设富裕文明小康社会的社会运动,是社会意识的活生生的表现形式。社会意识的表述和传播形式也被称作社会意识形态。各种理论、观点、思想、主义、文学、艺术、语言、知识是社会意识的表述形式或形态。社会意识是建立在社会知识基础上的华丽宫殿,是社会生来具有的生存发展意识同后天获得的全部社会知识经过社会大脑的思维融合和分析处理产生的结果。

社会意识同社会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根本的区别。社会知识是社会意识形成和建立的基础,正确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正确的社会知识基础上的建筑物,错误的社会意识是建立在错误的社会知识基础上的建筑物。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和人的生存发展具有负面的意义和价值,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和人的生存发展具有正面的意义和价值。真理是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的社会意识,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出的必然要求、必然趋势和必然规律,是社会的大脑(有知识爱思维的团体或个人)在掌握丰富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对全部知识材料的认真分析处理,获知社会发展要求、趋势和规律后,所提出的社会发展、变化和进步的具体方针、路线、思想、主义和理想。社会意识是真理的本质,对人类社会和绝大多数人的生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是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特征,凡是符合这一标准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就是真理,凡是不符合这一真理标准和特征的社会意识就不是真理。

非生物的行为也是有意识的行为。非生物的变化和发展是有意识、有灵魂指挥的变化和发展。非生物的灵魂是意识元本体在非生物领域里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是存在于非生物类具体事物中的相对抽象事物或元实体,是非生物普遍具有的自主、自觉、自发的主体性质和能力,是非生物的存在、运动、变化、发展表现出来的自然规律和客观意识,是具有一定自然性能的非生物受到外部事物作用影响后产生的运动和变化的要求、趋势和必然性。意识是具体事物存在、运动、变化、行为的一般规定、本质和原因,具体事物的存在、运动、变化和行为是意识的表现形式。

意识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一般认为是人对环境及自我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的清晰程度。研究者们还不能给予它一个确切的定义。意识概念中最容易进行科学研究的是在觉察方面,有时候,“觉察”已经成为了“意识”的同义词,它们甚至可以相互替换。目前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还存有诸多疑问与不解,例如在自我意识方面。现在对意识这一概念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多个学科的研究对象。意识问题涉及到的学科有认知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哲学等。这些领域在不同的角度对意识进行的研究对于澄清意识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的理论开启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篇章,他提出的意识和潜意识理念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现代科学对于意识和潜意识的研究也已获得显著成果。但是,人类对于思想的探索从未停止,在这个领域还有许许多多的困惑没有解决。

五意识理论

定义

人的意识包括当前意识、潜意识、原意识、本意识和宇宙意识。

当前意识是人在清醒状态下,神经系统对人体能觉察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当前意识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思维活动,它受控于其他意识;反过来,当前意识也可影响和改变其他意识。所有正常的人都生存在当前意识之下。

潜意识是神经系统对接受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过程。潜意识的信息被永久地存贮下来,并成为原意识传递到下一次轮回的生命中。潜意识不易被当前意识清晰的察觉和认知。它就像电脑软件一样,虽然很多人都会使用电脑,但是只有很少的人知道电脑软件是如何运转的。

原意识是所有的往世潜意识的集合。原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特征,比如一个人的基本性格、智力、能力、身体状况以至命运。

本意识是人类所共有的生命活动信息,比如基因、各种欲望等。本意识控制着人体各组织和机能的运转。

宇宙意识是宇宙中的所有信息。宇宙意识创造了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所有事物的运动都遵循着宇宙意识。宇宙意识存在于心灵的最深处,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找到它,释伽摩尼佛就是其中的一个。

人类的神经系统是当前意识和潜意识产生和存贮的器官;原意识、本意识和宇宙意识活动和寓居的场所是人的心脏。人类的各种意识可以互相联系和控制。总的来说,宇宙意识创造了本意识。本意识创造了原意识。原意识创造了潜意识。潜意识创造了当前意识;当前意识可以影响和控制潜意识。潜意识可以影响和控制本意识的活动内容,潜意识还可以影响和控制宇宙意识的活动内容,潜意识最终成为原意识;原意识决定了本意识的基本基本活动内容;本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所有特性;本意识可以影响和控制宇宙意识的活动内容。

控制人类行为的是潜意识,大多数人的当前意识对于行为来说只能起到很小的作用。当一个人的当前意识能够连接潜意识、原意识、本意识乃至达到宇宙意识时,那这个人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他就会掌握更多的宇宙知识,并且能够摆脱目前世界的束缚而进入更高的宇宙空间。

当前意识和潜意识的产生地——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能是人类感知人体内部及外部的信息,在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功能调节系统。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均极为复杂,体内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和各种生理过程都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而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或间接调节控制下,互相联系、相互影响、密切配合,使人体成为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实现和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同时,人体又是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必然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也需要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进行迅速而完善的调整,使人体适应体内外环境的变化。神经系统是由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元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构成。在长的轴突上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它的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细胞体是细胞含核的部分,其形状大小有很大差别,直径约4~120微米。核大而圆,位于细胞中央,染色质少,核仁明显。细胞质内有斑块状的核外染色质(旧称尼尔小体),还有许多神经元纤维。细胞突起是由细胞体延伸出来的细长部分,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可以有一或多个树突,可以接受刺激并将兴奋传入细胞体。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可以把兴奋从胞体传送到另一个神经元或其他组织,如肌肉或腺体。

根据神经元的功能,可将其分为三种

感觉神经元,也称传入神经元是传导感觉冲动的,胞体在脑、脊神经节内,多为假单极神经元。其突起构成周围神经的传入神经。神经纤维终末在皮肤和肌肉等部位形成感受器。

运动神经元,也称传出神经元,是传导运动冲动的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和植物神经节内,其突起构成传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终未,分布在肌组织和腺体,形成效应器 。

中间神经元,也称联合神经元是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神经元,是多极神经元,人类神经系统中,最多的神经元,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胞体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内,其突起一般也位于灰质。

神经递质,有时简称“递质”,是在神经元、肌细胞或感受器间的化学突触中充当信使作用的特殊分子。神经递质在神经、肌肉和感觉系统的各个角落都有分布,是动物的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一环。神经递质大都是分子量较小的简单分子,包括胆碱类、单胺类、氨基酸类和多肽类等多种物质。根据功能可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神经递质。

1、 经典神经递质

经典神经递质是人们长期研究的一些小分子化合物,目前已经明确的有乙酰胆碱(Ach);单胺类、包括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氨基酸类、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γ-氨基丁酸(GABA)、甘氨酸等。这些神经递质通过传递各种信息而实现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作用。如Ach,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末梢释放Ach的神经元(称胆碱能神经元)广泛分布在脑干及前脑,故发挥作用较广。Ach主要参于机体心血管活动、摄食、饮水、睡眠、觉醒、感觉和运动的调节。近年来研究发现Ach对学习和记忆也有调节作用,某些神经疾病和老年健忘症等都与脑内Ach的含量有关。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脑桥和延髓的一些核群里,NE参与多种生理功能的调节,主要是对心、血管活动、体温、情绪活动的调节,也与维持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有关。脑内的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和GABA含量最高。谷氨酸对大脑皮质细胞有普遍而强烈的兴奋作用,GABA在脑内是一种抑制性递质,癫痫病人与皮质中GABA含量降低有关。

2 、神经肽

近年来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发现不少具有生命活性的大分子物质,它们是由一些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类,被称为神经肽。由于神经肽也参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突触传递,所以也被认为是中枢神经递质。目前发现的神经肽种类很多,可分为垂体肽、下丘脑释放激素、脑肠肽、内阿片肽、速激肽及其它肽等几大类。不同的神经肽通过信息传递调节机体各种生理活动。如最早发现的P物质,是初级感觉神经元末梢释放的兴奋递质,与痛觉有关,有强烈的抗吗啡作用。P物质还与纹状体-黑质系统中DA神经元活动有关。内阿片肽是近些年来发现的多肽,包括内啡呔类、脑啡呔类和强啡呔类,在脑内呈不均匀的分布。作用极为广泛,包括对神经、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生殖、内分泌、感觉、运动、免疫等功能的调节,特别对痛觉作用极为突出。甘丙肽也是近几年发现的存在于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物活性肽。具有调节胃肠、泌尿生殖系统平滑肌收缩、抑制胰岛素分泌、促进垂体生长激素、催产素释放等生理功能,并有加强吗啡脊髓镇痛和抑制Ach参与的记忆过程等作用。

神经肽与经典递质不同的是神经肽的合成比经典递质要复杂。如NE是以酪氨酸为原料,经二步羟化、一步脱羧等三个步骤即可生成最终产物。而神经肽类合成是在神经元细胞体内核糖体上先合成无活性的大分子前体蛋白,再转运到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同酶类一起装入形成的分泌颗粒或囊泡内,经轴浆运输转运到末梢,在转运中经多种水解酶的作用,逐步被切割成有活性的神经肽。从作用效率来看,经典递质一般起效快,失效也快。而神经肽一般起效慢,作用持久,所以神经肽不但起神经递质作用,也起调质作用。另外经典递质发挥作用后,解体失活,重新摄入突触前末梢再利用。而多肽在发挥作用后被酶解失活,不再重新摄取。

3、 递质共存

目前发现的小分子递质和大分子递质有100种以上,原认为一个神经元只合成一种递质,但近年来发现一个神经元内可合成两种以上的经典递质或两种以上的神经肽,一个神经元也可合成经典递质和神经肽,人们把这种现象叫递质共存。共存递质的释放主要是神经元末梢内存在有两种大小不同的囊泡,经典递质储存在大、小两种囊泡里,而神经肽与经典递质共同储存在大囊泡里。低频率信息可使小囊泡释放,高频率信息则使大囊泡释放。这样经典递质和神经肽共同释放,共同传递信息,可起相互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有效地调节细胞或器官的生理功能,还可通过突触前互相调节来改变递质的释放量,有利于加强或减弱作用强度。

神经胶质

神经胶质是神经胶质细胞的简称。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其数量比神经元多10-50倍。神经胶质细胞也具有多突起,但无树突和轴突之分。胞质内不含尼氏小体和神经原纤维,没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冲动的功能。但它们参与神经元的活动,对神经元具有支持、保护、营养、形成髓鞘和修复等多种功能。神经胶质包括脑和脊髓中的大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周围神经系的神经节卫星细胞和雪旺细胞。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按位置功能区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组织最集中的部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有大脑、小脑、间脑、中脑、脑桥、延髓。人体的反射活动表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把不同空间和时间的传入冲动进行整合,神经元之间在机能上发生突触联系,使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表现为兴奋的扩散、抑制和反馈。突触在结构和机能上的特性,决定了兴奋传递的单向性,从而使机体对内外界刺激的反应更加协调准确。特别是大脑皮层的高度发展,成为神经系统最重要最高级的部分。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其位置常在人体的中轴,由明显的脑神经节、神经索或脑和脊髓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成分组成。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大量神经细胞聚集在一起,有机地构成网络或回路。中枢神经系统是接受全身各处的传入信息,经它整合加工后成为协调的运动性传出,或者储存在中枢神经系统内成为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人类的思维活动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中枢神经系统像是一部容器巨大的信息加工器,加工的结果可以出现反射活动、产生感觉或记忆。例如动物遇到伤害性的东西,会逃避躲开,这是一种反射动作。在这个反射动作中,伤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信息,传入中枢,经过中枢的加工,再经运动神经传出,引起了肌肉的活动。中枢神经系统接受传入信息后,可以传到脑的特定部位,产生感觉,这一点在人类是可以根据主观的经验明确地报告出来的,在动物或许也有同样或类似的“感受”。有些感觉信息传入中枢后,经过学习的过程,还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留下痕迹,成为记忆。

中枢神经系统在完成上述功能活动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即协调与整合。协调指整体作用中的各个作用结合成为和谐运动的过程。整合是指把单独的、部分的活动变成为一个完整的活动过程。在这里,输出不再与输入呈一对一的关系,可以是多个输入,转化成单个输出,或者相反。例如,当左腿屈曲时,右腿为了支持体重一般都是伸直的,而左腿屈肌是收缩的,伸肌却是松弛的。

这些活动都体现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与整合作用。如果从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来看,则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可以归纳成两类:主动作用与对抗作用。对抗作用就是对抗外界环境给予机体的刺激,力图维持机体活动的原先状态,在生理学上称稳态性作用。这对保持机体生理状态的相对稳定,对于各种生理正常功能的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各种先天的反射性活动,基本上都是属于这一类,如体温调节反射,食物引起的胃肠活动反射等。另一类作用并非由明显的外界刺激所引起而是由机体主动发动的,称主动作用,这在高等动物尤为明显,如猫向老鼠扑去,如人们随意想发动某个动作等。在这两种活动的基础上还可经过学习,获得新的行为。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

⑴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头端膨大部分,位于颅腔内。人脑可分为端脑、间脑、中脑、脑桥、小脑和延髓六个部分。通常把中脑、脑桥和延髓合称为脑干,延髓向下经枕骨大孔连接脊髓。脑的内腔称为腔室,内含脑脊髓液。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每个半球表层为灰质所覆叫大脑皮质。人类的大脑不仅是人类各种机能活动的高级中枢,也是人类当前意识活动的物质基础。

⑵ 脊髓呈前后扁的圆柱体,位于椎管内,上端在平齐枕骨大孔处与延髓相续,下端终于第1腰椎下缘水平。脊髓前、后面的两侧发出许多条细的神经纤维束,叫做根丝。一定范围的根丝向外方集中成束,形成脊神经的前根和后根。前、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形成脊神经。脊髓以每对脊神经根根丝的出入范围为准,划分为31个节段,即颈髓8节(C1-8),胸髓12节(T1-12),腰髓5节(L1-5),骶髓(S1-5),尾髓1节(Co1)。

周围神经系统联络于中枢神经和其它各系统器官之间,包括与脑相连的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周围神经的主要成分是神经纤维。将来自外界或体内的各种刺激转变为神经信号向中枢内传递的纤维称为传入神经纤维,由这类纤维所构成的神经叫传入神经或感觉神经;向周围的靶组织传递中枢冲动的神经纤维称为传出神经纤维,由这类神经纤维所构成的神经称为传出神经或运动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导向人体各部分,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担负着与身体各部分的联络工作,起传入和传出信息的作用。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它们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分布于全身,把脑和脊髓与全身其他器官联系起来,使中枢神经系统既能感受内外环境的变化(通过传入神经传输感觉信息),又能调节体内各种功能(通过传出神经传达调节指令),以保证人体的完整统一及其对环境的适应。脊神经可以调节躯干和四肢的感觉和运动。

二按分布对象区分

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它们的中枢部都在脑和脊髓,周围部分分别称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 、躯体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2 、内脏神经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

两种神经都含有感觉(传入)神经和运动(传出)神经,内脏运动神经又根据其功能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

大脑

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大脑半球,二者间主要借一巨大的板状纤维束名叫胼胝体的相连。大脑半球的前端叫额极,后端叫枕极。大脑半球的表层为灰质,称为大脑皮质(皮层),主要是由神经细胞体所组成。大脑皮质以内为白质,由皮质的神经细胞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构成,称为髓质。在白质中还存在一些灰质,由功能相同的神经细胞胞体集合而成,称为神经核。大脑两半球内部存在各种的神经纤维,以便大脑两半球各部位间进行联系(如大脑回与回之间,叶与叶之间的联系纤维)、两个半球之间进行联系(如胼胝体纤维),以及大脑皮质与皮质下各部位间的联系(如大脑皮质与脑干、脊髓之间的上、下联系纤维)。脑就是通过这些神经纤维的联系来完成它的功能的。大脑包括大脑皮质与基底神经节(皮质下灰质)。

灰质

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是神经元胞体集中的地方。这些神经元在皮层中的分布具有严格的层次,大脑半球内侧面的古皮层分化较简单,一般只有三层:①分子层;②锥体细胞层;③多形细胞层。在大脑半球外侧面的新皮层则分化程度较高,共有六层:①分子层(又称带状层);②外颗粒层;③外锥体细胞层;④内颗粒层;⑤内锥体细胞层(又称节细胞层);⑥多形细胞层。

白质

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或称基底神经节)。基底核中主要为纹状体。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尾状核前端粗、尾端细,弯曲并环绕丘脑;豆状核位于尾状核与丘脑的外侧,又分为苍白球与壳核。尾状核与壳核在种系发生(即动物进化)上出现较迟,称为新纹状体,而苍白球在种系发生上出现较早,称为旧纹状体。纹状体的主要功能是使肌肉的运动协调,维持躯体一定的姿势。

大脑是人体的一个器官,它比世界上最高级的电脑还要复杂和充满奥秘。人脑重约3磅,它由两部分构成:左半脑和右半脑。这两个部分通过胼胝体相连接。胼胝体实际上是一束神经组织,负责协调左、右半脑的工作。它使两个半脑发生联系,使记忆和学习的传输活动得以实现。看上去大脑的两个部分——左半脑和右半脑长得很对称,就像互相在照镜子。然而,它们实际上是非对称组织,换句话说,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着诸多不同。

运动原皮层分布在左、右半脑的顶部,在结构上呈两边对称。运动原皮层下面是感觉区,同样有两边对称的结构,负责接收和处理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皮肤、骨骼、关节、肌肉以及肢体的运动。这一区域有时也被称为触觉区。大脑的运动区和感觉区的分工,是很专门化的:每一个特定区域都负责控制身体某一特定部位,左半脑控制右手和右脚,而右半脑则控制身体的左侧。

每侧大脑半球又分为额、顶、颞、枕、岛五个脑叶。额叶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1/3,主司躯体运动。额叶损害可引起偏瘫、运动性失语、癫痫发作、人格改变以及排尿紧迫或尿失禁等。顶叶位于额叶之后侧,中央后回为躯体感觉接受区。顶叶损害出现偏身感觉障碍,感觉性癫痫,肢体失认(不感觉到瘫痪肢体的存在)、结构失用(临摩画时钟、搭积木困难)、手指失认(不能辨别自己的手指)、失写、失计算等。颞叶位于大脑半球外侧,有言语感觉区(对语言的理解),是控制言语感觉的皮质中枢。颞叶损害可出现感觉性失语(不能理解他人语言)、精神症状、视野缺损等。枕叶位于大脑半球后部,较其他脑叶为小,其功能单纯。司视觉,损害时引起视野缺损或视力障碍。岛叶呈三角形岛状,位于外侧沟深面,被额、顶、颞叶所覆盖。

大脑皮层联合区是按功能划分出的大脑皮层的一种区域。人脑除中央后回称为躯体感觉区,中央前回称为运动区,枕极和矩状裂周围皮层称为视觉区,颞横回称为听觉区之外,额叶皮层的大部,顶、枕和颞叶皮层的其他部分都称为联合区,它们都接受多通道的感觉信息,汇通各个功能特异区的神经活动。额叶联合区位于额叶前部,接受由内囊前脚的丘脑前辐射来的发自丘脑背内侧核的纤维,并经顶叶接受视、听和体感区的传入。也接受尾状核、杏仁核和下丘脑的投射纤维。额叶也发出纤维到顶叶和颞叶扣带回皮层基底神经节、丘脑背内侧核、杏仁核、海马、下丘脑和脑干。顶叶联合区位于中央之后,与额叶皮层和丘脑的外侧后核有双向的纤维联系,并发出纤维到丘脑外侧背核,与丘脑的联系皆通过内囊后脚。颞叶联合区通过内囊后脚豆状核下部的丘脑腹辐射接受来自丘脑枕核的纤维。枕叶联络区接受来自丘脑枕核的纤维,此束纤维通过内囊后脚豆核核后部的丘脑后辐射。枕叶联合区与额叶和颞叶都有纤维联系。由此看来,联合区所接受的皮层下的纤维多来自新丘脑。新丘脑并不直接接受其以下水平来的传入纤维,而接受来自丘脑其他核的纤维,其功能为联系中枢。因而,皮层各联合区所接受的冲动并不是孤单的,而是经过了初步的分析和综合。再者,皮层各区借连合纤维彼此连接着,因而它们不是孤立的单位,而是属于整体的部分。此外,皮层和皮层下的结构和功能不但彼此有联系,而且相互有影响。

当优势半球大脑皮层联合区的颞上回后部听觉言语代表区(韦尼克区)受损时,会引起感觉性失语,即语聋。虽然患者能听到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这是由于患者对于词的音象和物体的观念两者之间原已形成的条件反射遭到破坏,影响到了在理解语言中起整合作用的机构。

如果枕颞交界处(37区)受损,病人能说明物体的用途和性质,但说不出其名称,这是健忘性失语症。若损害初级视区边周区,病人对以往学会的文字符号不能理解,看不懂文字的意思,称为失读症或字盲。若大脑皮层额下回盖部及三角区言语运动代表区即布罗卡区受损害,病人就出现运动性失语症,即虽然能理解别人的语言,但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则受到障碍。这是由语言动觉性分析和综合功能受损引起的。但是,如果病人能说明物体的名称和用途,而不会使用,则称为失用症。

当额中回后部,即中央前回手部运动代表区的稍前方的书写代表区受到损伤时,虽然病人没有肢体瘫痪、感觉功能障碍和共济运动功能失调,但病人往往不能完成后天所学会的复杂精细的动作,也不能书写文字,称失写症。前额叶皮层损伤的病人往往丧失了工作的主动性和个性特征。

人类的脑是由约140亿个脑细胞构成的海绵状神经组织。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构造上,按部位的不同分为前脑、中脑和后脑三大部分,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

1、后脑位居脑的后下部,其中包括三部分。⑴延脑,位于脊髓的上端,与脊髓相连,呈细管状,大如手指。延脑的主要功能在于控制呼吸、心跳、吞咽及消化,稍受损伤即危及生命。⑵脑桥,位于延脑之上,是由神经纤维构成的较延脑为肥大的管状体。脑桥连接延脑与中脑,如果受损可能使睡眠失常。⑶小脑,位于脑桥之后,形似两个相连的皱纹半球,其功能主要是控制身体的运动与平衡。如果小脑受损,即丧失身体自由活动的能力。

2、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处在整个脑的中间。中脑是视觉和听觉的反射中枢。在中脑的中心有一个网状的神经组织,称为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注意、睡眠等意识状态。网状结构的作用扩及脑桥、中脑和前脑。中脑与后脑的脑桥和延脑合在一起,称为脑干。脑干是生命中枢。

3、前脑是脑的最复杂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前脑主要包括五部分。

⑴大脑皮质大脑皮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平均厚度为2.5~3.0毫米,面积约为2200平方厘米,上面布满了下凹的沟和凸出的回。分隔左右两半球的深沟称为纵裂。纵裂底部由胼胝体相连。大脑半球外侧面,由顶端起与纵裂垂直的沟称为中央沟。在半球外侧面,由前下方向后上方斜行的沟称为外侧裂。半球内侧面的后部有顶枕裂。中央沟之前为额叶。中央沟后方、顶枕裂前方、外侧裂上方为顶叶。外侧裂下方为颞叶。顶侧裂后方为枕叶。胼胝体周围为边缘叶。每叶都包含很多回。在中央沟的前方有中央前回,后方有中央后回。大脑半球深部是基底神经节,主要包括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为纹状体。其机能主要是调节肌肉的张力来协调运动。

⑵边缘系统边缘系统是位于胼胝体之下包括多种神经组织的复杂神经系统。边缘系统的构造与功能尚不能十分确定,在范围上除包括部分丘脑和下丘脑之外,还包括海马和杏仁核等。海马的功能与学习、记忆有关,杏仁核的功能与动机、情绪有关。

⑶丘脑是卵形的神经组织,其位置在胼胝体的下方,具有转运站的功能。从脊髓传来的神经冲动,都先中止于丘脑,然后再由丘脑分别传送至大脑皮质的相关区域。如丘脑受损,将使感觉扭曲,无法正确了解周围的世界。

⑷下丘脑位于丘脑之下,其体积虽比丘脑小,但功能比丘脑复杂。下丘脑是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控制中心。它直接与大脑皮质的各区相连,又与主控内分泌系统的脑垂体连接。下丘脑的主要功能是控制内分泌系统、维持新陈代谢、调节体温,并与饥、渴、性等生理性动机及情绪有关。如下丘脑受损,将使个体的饮食习惯与排泄功能受到影响。

⑸脑垂体位于下丘脑之下,其大小如豌豆,在部位上虽属于前脑,但在功能上则属于内分泌系统中最主要的分泌腺之一。此外,胼胝体连接大脑两半球,使两半球的神经网络得以彼此沟通。

潜意识



梦是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像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梦的内容通常是非自愿的,也有些梦的内容是自己可控制的。但是无论内容是控制的还是自愿的,梦的整个过程是一种被动体验,而非主动体验过程。梦是一种神经行为,也有解释是人的潜意识突显。

梦是一种意象语言。这些意象从平常事物到超现实事物都有;事实上,梦常常对艺术等方面激发出灵感。梦的形式包括了令人不悦的恶梦以及可能伴随着梦遗的春梦。

绝大部分的科学家相信所有人类都会做梦,并且在每次睡眠中都会有相同的频率。因此,如果一个人觉得他们没有做梦或者一个夜晚中只做了一个梦,这是因为他们关于那些梦的记忆已经消失了。这种“记忆抹除”的情况通常发生在一个人是自然缓和地从快速动眼睡眠阶段经过慢波睡眠期而进入清醒状态。如果一个人直接从快速动眼睡眠期中被叫醒的话(比如说被闹钟叫醒),他们就比较可能会记得那段快速动眼期所做的梦境(不过并非所有发生在快速动眼期的梦都会被记得,因为每个快速动眼期之间会插入慢波睡眠期,而那会导致前一个梦的记忆消失)。

也有人认为上述有关梦的解释是不科学的,梦只是人睡眠时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中的心理活动与人清醒时的心理活动一样都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梦中离奇的梦境是因人睡眠大脑意识不清时对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产生的错觉引起的。梦中经常能感觉到一些人清醒时不易感觉到的轻微的生理症状,是因人睡眠时来自外界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小,来自体内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刺激相对变强引起的。

其实,梦是当前意识察觉到的潜意识活动的内容。潜意识是一直、从不停息地活动着,但是当前意识却很难清楚地认识到潜意识。

直觉

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直觉作为一种心理现象贯穿于日常常见的文字,报纸,杂志,图像和预感(做梦)存在于日常生活,事业和科学研究领域。

对直觉的理解有的认为是人类的第六感觉。直觉类似大自然中的空气当你想捉到它的时候它会消失得无影无综,当你不在意的时候,它会像神来之笔给予你意想不到的意外和惊喜。直觉突现于人类的大脑右半球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关系的一种迅速识别、敏锐而深入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判断。简言之,直觉就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

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比虽然有着明显的区别和不同,但二者的发生和形成并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直觉思维就是分析思维的凝结或简缩,从表面上看,直觉思维过程中没有思维的“间接性”,但实际上,直觉思维正体现着由干“概括化”“简缩化”“语言化”或“内化”的作用,高度集中地“同化”或“知识迁移”的结果。

直觉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潜意识可接收到神经系统存储的所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潜意识可产生分析和判断的结果以及生成新的概念,从而控制人的行为及当前意识。如果一个人能够进行深入的思索,那他的许多直觉的来源都能被找到。例如,当和一个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其中有亲近、厌恶等感觉。这个现象被称为第一印象,它属于直觉的一种。这种直觉来源于潜意识对这个人的所有信息以及存贮的与之相关的信息的分析结果。这个人的五官、身材、姿态、表情、服装等特点可能与自己接触过的一个喜爱的或憎恨的人的相关特点相似,潜意识由此产生出了相应的感觉。由于潜意识的活动不易被当前意识所察觉,因此,我们就用直觉来表示这种状态。

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事例,一次我和一个客户洽谈一个项目。我们交流的十分融洽,并对合作的实质内容也进行了深入的勾通,我感觉这个项目基本上不会出问题了。但是从客户单位出来后,我就有一种莫名的烦燥和不安。通过长时间的静思后,我终于发现了缘故所在,在离开用户单位时,停车场里停着我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的汽车,我是在一年前见过这辆车,当时我完全没有想起它。但是我的潜意识对这个信息进行了反馈。

催眠能够唤起记忆

在催眠状态中,几乎我们所有的记忆都能重现出来,我们能如实地说出自己过去的经历,而且还能回忆起许多在清醒的时候早已忘记的、回忆不起来或者根本不愿回忆的那些过去的经验,比如说小时候的一些伤心的不愉快的往事、挫折和恐惧。正是这些被压抑的经验为我们制造了生活的烦恼和心理障碍。也就是说催眠能够将那些被遗忘了的、处于潜意识状态的心理创伤召回到意识中来。

荣格在《潜意识和心灵成长》一书中介绍了一个案例。荣格的诊所收留了一位女士,当时这位女士处于完全昏迷状态。第二天,当她的意识恢复时,她知道自己是谁,但不知道她是在哪里,不知道为什么以及怎样来到诊所的,她甚至不知道日期。当荣格为她催眠后,她的记忆变得清晰透明,她说出了所有相关的细节内容。

潜意识在体育运动中的具体作用

动作技能的学习就是从意识性向无(潜)意识性过渡

熟练动作技能的操作完全受控于潜意识。在技能形成的初期,潜意识根据所存贮的相关的技能或动作的信息,控制人体的动作,这时会出现许多错误动作和多余动作。只有通过不断的意识控制,使人能够大量地模仿正确动作,潜意识才会逐渐形成新的动作技能控制程序。这个过程被称为动力定型。下面以乒乓球运动为例说明这个过程。

乒乓球运动不仅需要精巧细致的动作,还要求有足够大的力量。一个没有受过正规训练的业余选手,他几乎无法掌握正确的动作,他的动作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毛病,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有,抬肩、抬肘、不蹬腿转腰、肌肉一直紧张、脚下移动缓慢、动作不能做完等。出现这些共同毛病的原因是,在最初学习打乒乓球时,潜意识根据乒乓球的特点以及所存贮的相关信息,发出了相关动作指令。乒乓球只有3克重,如果要控制好这么轻、小的物体,潜意识根据已有的记忆就会认为需要控制动作幅度和力量大小,否则肯定就会把球打飞。抬肩、抬肘、肌肉紧张、动作不能做完就是潜意识想要控制好乒乓球的结果。乒乓球运动是一种需要力量和暴发力的运动,打好球不仅需要上肢能很好的发力外,还需要腿部和腰部力量的最大传递,业余选手是很难做好腰腿的动作的。当一个业余选手领悟到了打乒乓球的原理时,他的潜意识里已形成了固定的错误控制程序,对其改变将会很难。

在竞技比赛中,最终的结果往往不取决于选手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他们的心理状况起到关键作用。当一个人紧张、害怕时,他也许只表表现出平常一半或更少的水平。这些现象比比皆是,其原因也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

人类的绝大数行为都是由潜意识控制的,只有在当前意识不断地采用同一种新的方式时,潜意识才会被逐渐改变。比如,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和毛病。虽然潜意识决定了人的行为,但是绝大数人都没有意识到潜意识的存在和作用。

原意识

性格

性格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被称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

性格的产生

人的性格是原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人从一出生就具备了最基本的性格特征。例如,每一个婴儿的形为特点都不一样。这些性格是由原意识带来的。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幼儿时期,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他的潜意识里形成了新的概念和反应模式。这就产生了新的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独特性的标志,形成后就会很难改变,但通过特殊的事情和方法,性格也是可以被改变的。那些有严重心理疾病的人,就必须通过改变性格的方式以使其恢复正常行为。比如一个人对于各种欲望有无法克制的冲动、有严重的抑郁或暴力倾向的特性时,就必须对他的性格进行改变,否由他就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危害。

命运

命运是事情预先注定的进程,指生死、贫富和一切遭遇的必然出现。

世界各哲学家和思想家亦对命运有不同看法。早在2000年前,希腊" href_cetemp=" target=_blank http: 2014.sina.com.cn teams greece.html?>希腊"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A4%E5%B8%8C%E8%87%98">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已对命运有所立言。如儒家相信命运的存在,故此孔子曾提出“义命分立”,他曾以恢复周礼为例,指出即使他再努力要求诸侯尊重周礼,但受到客观环境影响下,他的使命依是无法完成的。由于可知,儒家是相信命运的存在。反之,墨家和法家反对命运的存在,两者均认为人的贫与富,幸福与否是靠其个人努力,天是没有决定命运的能力。因此,墨者和法家都不同意命运的存在。

民俗中认为,一个人的运气有两种,一种是出生时就带来的,这是与生俱来的好运气。另一种是最重要,是后天做善事积累善缘换来的好运,所以古代有句话叫做“善恶到头终有报,做好事莫问前程”,说的就是做善事可以积累善缘增加强大的好运。

没有人会完全不相信这世界上存在运气这个东西,因为这世界上的确存在着运气。其实不光在赌博中,在任何的事物中,运气都是一个很特别的因素,甚至很多时候是主导因素。

命运就是命与运。命,就是一个人的先天基因,是命运中客观的基本部分;运,就是一个人的后天基因,是命运中主观能动的部分。命运最通俗的理解就是“先天生一半,后天造一半”。

因果报应

佛教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业的定义与轮回说

“业”,梵语karman,音译作羯磨,是“行为”(个人)、“行动”(社会)、“运动”(自然界)或“造作”的意思。它包括各种行为、所作、行动、作用、意志等身心活动,或单由意志所引生的身心生活。佛教把我们身体、语言、思想的行为、造作,称为身业、口业、意业,合称为三业。

由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因为业既然是一种行为,这个行为无论善恶,都会产生一种力量,驱使我们去造作新的行为,新的行为又会产生新的力量。如此行为生力量,力量又生行为,展转相生,就形成了循环式的业力推动圈。而这些善恶业力,平时就像种子般埋藏在我们的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一旦种子遇缘,便起现行,起了现行,自然果报分明。因恶业而受罪者,称为罪业,罪业报生三恶趣;因善业而得福者,称为福业,福业报生人天。这就好像一个人犯了重罪,就得入监狱受刑罚,想不去都不行;做了善事功德,就会获得善名美誉,即使想推辞都推不掉。业力就是有“不愿生,强迫生;不愿死,强迫死”的力量,不但到人间来受生是行为业力的影响,就是到了业缘终了要死的时候,即使不想死,也由不得自己。这种行为的业力,维系了三世生命,在无限的时空里生生循环不息,于是便产生了三世因果的“轮回”说,而这个轮回的主宰者,便是我们所造的业力。

二、业的性质与种类

一般而言,业分为身、口、意等三业。内心想要去做某件事的意志,就称为“意业”,又称“思业”;把内心的意志表现在身体的行动与言语上,称为“身业”与“口业”,二者又称为“思已业”,也就是已付诸行动者。由此身、口、意所造的业,可以决定人生的苦乐祸福。

1、善业、恶业和无记业

身、口、意所造的业,并非全是恶业,因此若依性质分,业有善业、恶业、无记

业三种。

善业:凡合乎人间道德,合乎大众利益的,都称为善业。譬如身行放生、布施、净行;口说诚实语、柔软语、赞叹语;意起不净观、慈悲观、因缘观等。

恶业:凡是损人利己,或损人不利己的行为,都称为恶业。譬如身行杀生、偷盗、邪淫;口说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起贪欲、瞋恚、邪见等。

无记业:不能记为善或恶,即非善非恶,如无意识的动作等。

众生若造善恶之业,其后必招感相应的苦乐果报,因为有业因,必然招感业果。但是非善非恶的无记业,则无招果的力用。

2、表业和无表业

部派佛教的一切有部又分业为表业和无表业,认为身业和语业中,能表现在外,并示予他人的,称为表业;无法示予他人的,则称无表业。意业则不分表与无表。大乘佛教则认为意业于内心有其表示,所以也是表业。

3、引业和满业

引业:又称总报业。就是牵引我们在四生六道轮转的业力,故称引业。这种隐而不显的力量,在生死轮回中起伏,横遍三际虚空,无所不在,是三世累劫以来的强胜业力。

满业:又称别报业。就是圆满有情的众同分,而令各人诸根形量等殊别的善恶业。例如:同样转生为人,在人当中,却有身体强弱、寿命长短、贤愚不肖、贫富贵贱等差异,此种差异的产生,是由于各人所造的业力不同所致。譬如布施者得富贵报,杀生者得短命报,这种令各人完成圆满一生的业报,就称为满业。

4、共业和不共业

共业:众生共通的业因,能招感自他共同受用的山河、大地等器世界,这是依报的业,称为共业。又譬如天灾、地震等,大家共同感受到的灾难,就是众人的业报所招感,此称为共业。

共业中又分共中共的业、共中不共的业。譬如山河日月、风霜雨露,人人同沾共沐,有相同的感受,就是共中共的业。又如一车的人同遭车祸,有的人大难不死,有的人血肉模糊,这就是共中不共的业。

不共业:个人的业因,能招感个人受用的五根等正报的业。也就是有别于群众共业的个人业力,称为不共业。譬如每个人的待人接物、喜怒哀乐会有所不同,此即不共业。

不共业中也有不共中的共业和不共中的不共业。譬如同一家人,不免忧戚与共,祸福同享,彼此有共业的关系,这就是不共中的共业。相反的,两个陌生人,对于彼此的喜怒哀乐,很难感同身受,缺乏共鸣,这就是不共中的不共业。

5、定业与不定业

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定,也就是不但决定了怎么报,连报应来临的时间也已决定,任凭山移水转都无法改变,这就叫做定业。俗语说:“阎王叫人三更死,不敢留人到五更。”这就是所谓的“定业不可转”。

不定业:就是善、恶之业所招感的果报,其受果、受时俱不定,因为时候和因缘未到,不管做了多少善事、恶事,报应来临的方式和时间还不一定,暂时不受报,所谓“积善以遗子孙,其福必昌;积恶以贻家人,其祸必危。”这就叫做不定业。

6、四业

四业是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根据业的善与不善分,有黑黑业、白白业、黑白业和不黑不白业。

黑黑业:恶业名黑,恶业招感苦果(恶报),因果皆黑,所以叫做“黑黑业”。

白白业:善业名白,善业招感乐果(善报),因果皆白,所以叫做“白白业”。

黑白业:善恶交参的业,招感白黑间杂的果,所以叫做“黑白业”。

不黑不白业:这是解脱善恶诸业的无漏业。永断烦恼的无漏业,其性质已超越相对性的黑白,不招果报,所以叫做“不黑不白业”。

三、业报先后的规则

“作如是因,感如是果。”因果业报的关系虽然极其复杂,却是有条不紊,毫厘不差的。但是,有的人不明白因果业报的道理,只见到世上有“行善的好人,不得好死,或是受苦报;作恶的坏人,却过着富裕逍遥的生活”,因此便认为没有因果业力的存在。其实,业依照受业的时间分,有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等三时业:

顺现受业:现生造业,现生就受果报。

顺次受业:现生造业,次生受果报。

顺后受业:现生造业,二生或多生后受果报。

譬若植物有一年生,有二年生,也有多年生。有的春天播种,秋天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收成;有的今年播种,须待三、五年后方能收成。

业报之所以有现生成熟、来生成熟、后生成熟等不同的差异,其原因有二:

因的力量有迟早:譬如一粒瓜种和一粒桃种同时下种,瓜种当年即可生长结果,而桃种须待三、四年后方能结果。

缘的力量有强弱:譬如相同的二粒豆种,一粒种在空气流通,阳光水分充足,土壤肥沃的地方;一粒种在潮湿阴暗,土壤贫瘠的角落里,结果二粒豆种发芽成长的速度一定不一样。因为诸缘具足,成长自然早些;助缘不够,自然业果成熟较慢。

因此,好人今生所以受苦报,是因为过去所种的恶因今已缘熟,须先受苦报;而今生虽然行善做好事,但是因为善因薄弱,善缘未熟,所以须等待来生后世再受善报。恶人做恶,反得好报的道理亦然。

往世记忆

通过催眠,一个人可以记忆起往世的经历。美国精神病研究协会主席布朗大学著名教授杜克斯博士、姆巴赫博士、法沃尔博士、伍尔格博士、瑞克·布朗博士、魏斯博士对此都做过深入的研究。

美国的国际心理回归疗法学会副主席,著名的精神医生瑞克·布朗博士的一个案例。

科研实例:今世推销员是二战时期美国的潜艇水兵转世

这个案例发表在《回归疗法研究》医学杂志上面,1991年第五期。案例是布朗博士对一位推销员进行催眠治疗的事情。凯利出生于1953年1月19日。他患有一种水恐惧症,他很怕水,不敢去游泳、坐船,甚至在洗澡的时候都不敢进浴缸。瑞克·布朗医生给他用催眠方法治疗。在催眠过程中,这个病人回忆起自己自己前世,说自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在美国鲨鱼号潜水艇上的一个水兵。这艘潜水艇于1942年2月11日,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海洋水域上面被一艘日本驱逐舰队击沉。当时艇上的全体美军士兵,包括凯利的前生,名叫吉姆的人全部遇难。那一天鲨鱼号潜水艇正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水域水底航行。有一支日本驱逐舰队发现了潜艇并发动了鱼雷攻击。两枚鱼雷击中了潜水艇,冰冷的海水流入艇内。当吉姆在被催眠当中讲述他遇难的情形时,他在病床上挣扎起来,两只手想要抓住什么,呼吸也很急促,好像真的是被水淹到。医生给他作了心理疏导。此后,凯利的水恐惧症消失了。布朗博士到美国军方的历史资料馆,查到的资料中记录了一艘美国鲨鱼号潜水艇于1942年2月11日,在菲律宾的马尼拉水域被日本驱逐舰队击沉,艇上遇难官兵当中有一位叫做吉姆的水兵。

本意识

本能

人的本能是指人与生俱来的,无需学习的天生能力。人类的本能受到名、利、色、食、睡五欲的控制。

现代理论认为本能主要是通过无意识的行为举止来体现,比如,人处于婴儿时期时,有吸吮的行为,婴儿这种吸吮行为婴儿可感可知但无意识,不受意识形态支配,婴儿生的表现也不是欲望而是婴儿所具备的本能,吮吸反应是人的本能反应。阳光照进眼角,眼睛会自然收紧,瞳孔也会因此而产生变化,这种变化并不受制于人的意识,这是人的本能反应。

没有本能,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人能通过意识来控制自身行为的本能,是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控制本身本能行为最强的一种生物,是在本能的基础上教化了本性向着人性演化的物种。本能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自身的变化行为能力,生物通过自身本能变化来适应大自然而求得生命本身的延续。

本能是源自于本意识的作用。本意识存贮着人类生命的所有命令,其中包括人的呼吸、心跳、新陈代谢等所有生、老、病、死的程序。这个程序包含了很多的级别。大多数人只能执行最低级的程序,这也就表现出了人类最基本的特征。一些人通过特殊的锻炼可以使本意识执行更高级别的程序,此时,人体的特征就发生了改变,会出现与众不同或者特异功能的现象。比如,冬泳者的身体可以抵抗严寒、瑜珈修炼者可以避谷甚至长时间不用呼吸等。有的绝症患者通过气功锻炼或者心理治疗最终康复就是使本意识改变了执行程序的结果。

遗传学

遗传学——研究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的科学,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及其变异、传递和表达规律的学科。遗传学研究生物起源、进化与发育的基因和基因组结构、功能与演变及其规律,经历了孟德尔经典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而进入了系统遗传学研究时期。

遗传学是一种研究与基因有关的学科,其目的是尝试解释什么是基因以及它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基因的作用,可以认为是现存生物从其远祖所继承下来的特质,比如说:基因通常是造成小孩长得象他们父母的原因。基因学所探索的其中一个方向,就是确定哪些特征是可以被遗传的,以及解释这些特征是如何被世代相传的。

在基因学里面,生物的特征通常被称为性状。性状包括生长繁殖方式、心理特征、社会行为以及抗病能力等。这些性状通常都是会遗传的,如中国术语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有一些性状会因为环境的改变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比如说高个子的儿子也可能因为生长期营养不良而长得较为矮小,尽管很可能他实际上也遗传了能长很高的基因。在基因与环境的共同影响之下,要想说清楚某各个个体的性状,会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或RNA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生物体的生、长、病、老、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

遗传信息主要是由一条很长的分子链承载的,这条分子链叫做DNA。上一代生物通过复制这条DNA链,就能把其性状传递给下一代。我们可以把DNA理解为计算机中的所安装的所有程序,而生物则是一个很特殊的计算机,可以根据这套程序来生长及运作。而基因则是指DNA中的一个具备某种功能片断,就好比一个程序。

基因与遗传

基因,是完整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父母通过复制并分配基因给下一代而遗传他们的性状。基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让有机体能根据其承载的信息,来合成一种叫做蛋白质的东西,而蛋白质则是组成生物的重要零件。对于绝大部分生物而言(除了病毒),细胞是有机体的最小独立单位。以人类为例,一个成年人大约包含约1000亿个细胞。而与此对比,某些细菌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细胞,就像一个超小却又极端复杂的工厂——它可以自行制造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部件,甚至可以复制出一个新的工厂(称之为细胞分裂)。我们可以对细胞里面的物质作一下简单的分工:基因发出指令,而蛋白质则执行这些指令——包括修复细胞上的损伤,甚至复制一个新的细胞。细胞所制造出来的蛋白质类型非常丰富,而每一种蛋白质则通常只会完成特定的某一种工作。因此,如果细胞需要完成新的任务,就需要制造新的蛋白质。类似的,如果细胞需要调整运作的速度,就需要调整对应的蛋白质的产量。而基因则决定了细胞会于何时制造何种蛋白质,及其产量的多少。

蛋白质通常由20种称为标准氨基酸的分子组装而成的链状分子,它通常会团成球状,如同一个散乱的毛线球一般。其形状是由组成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所决定的,而形状则是决定了蛋白质的作用。比如说,某些蛋白质的部分表面,与另一种分子的表面结构相配合,于是这两者之间就可以紧密结合。另一些被称为酶的蛋白质,则如同一个微型机器人一样,对特定的分子进行修改。比如在否种分子的特定部位接入另一段分子,或者按特定方式拆散某种分子。

当我们进一步放大DNA序列,我们就会发现它实际上是由一些基本单位不断重复而成的。这些基本单位是四种特定的脱氧核糖核酸——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胸腺嘧啶(T)。当我们用这些英文简写来描述一段DNA序列时,我们就称之为遗传密码。当细胞要解读并执行这些密码的时候,首先需要将DNA转录到信使RNA上。信使RNA实际上是指专门用于完成该工作的RNA,而RNA的结构和DNA非常相似——其组成的基本单元为核糖核酸(没有脱氧),并且用尿嘧啶替换了胸腺嘧啶。这一个转录的过程,是由另一些DNA序列所控制的(例如DNA启动子),它们能让细胞知道某段基因在DNA序列中的什么地方,以及控制细胞复制并执行该基因的频率和强度。而转录出来的信使RNA序列,则会被送往细胞内一个叫做核糖体的结构中。在这一个结构中,信使RNA会与转运RNA结合,而转运RNA则根据其序列序列不同而携带者不同的氨基酸。在核糖体的帮助下,这些氨基酸最终会按照信使RNA的序列合成为一条完整的蛋白质分子链。离开核糖体的蛋白质,根据其中的氨基酸序列的不同,会自行折叠成不同的具备生物活性的形状。这其中将DNA中的信息转变为对应氨基酸的过程,被称之为翻译。

如果基因中的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那么这个基因所产生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也会发生相同的变化。比如说如果一个基因中的某一段被剪除,那么它所产生的蛋白质也会相应便短,并且可能不会再起作用。所以说,不同的等位基因会生物有不同的效果。还是以头发颜色为例,头发的颜色取决于生成黑色素的数量如何。如果一个人拥有用于产生黑色的一套完整而正常的基因的话,那么他就会产生足够的黑色素让头发变黑。但是,如果对应的某些等位基因的序列和正常的不一样,那么它可能就无法产生黑色素,头发也就因此变白。这种情况就是白化症,患此遗传病的人不仅头发是白的,连皮肤都是苍白的,甚至瞳孔颜色也会显得与常人不一样。

基因的复制

每一次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时候,基因也会复制成两份。这一个复制DNA的过程被称为DNA复制。

DNA的复制过程很简单,却也很准确,这是由DNA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每一条DNA实际上是由链条链条紧密结合而成的,就好像拉链一样。在平时,DNA就像拉起来的拉链。而在复制的时候,这条拉链通过特定的拉锁解开成两个部分。可以想象,如果有两个新拉链部件,就可以和这两个旧部分分别结合,而形成新的两条拉链。

能完成这一个过程有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拉链的两半能够精确匹配。DNA的两条链,是通过他们的核苷互相结合而成的。前面我们提到了组成DNA的核苷有4种,而这四种核苷实际上是两两相配的——A和T、G和C,也就是说A是不可能和G或者C相配对的。这种准确匹配的一对核苷,被成为碱基对。

因此,根据DNA的其中一条链,就可以准确得到另外一半了:复制的时候,首先DNA解旋酶将DNA如同拉链般分为两部分;接着,被解开的两条链会在各种酶的帮助下,和正确的核苷结合并形成新的两条DNA。然而这一过程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错误,例如塞入错误的核苷酸,从而造成DNA序列发生改变。这也是其中一种基因突变形式。基因的突变,会产生于以往完全不同的蛋白质。大多数时候,这意味着某种功能出现故障,例如前面的白化病通常就是因此无法正常产生黑色素。然而,在偶尔的情况下,这些新的蛋白质能发挥一些有意义的新作用,或者以更高的效率完成之前的同样任务。因为DNA序列改变而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的过程,称为进化。

人类的记忆能力

人类有无限大的记忆能力,不仅可已记忆所有接受到的信息,甚至能记忆所有宇宙中的信息。这些信息存贮在神经系统、原意识、本意识和宇宙意识之中。人类的大脑的存贮能力极其巨大,但当前意识只可以接收其中极小部分的信息。潜意识可调取大脑中存贮的所有信息。当前意识的记忆能力取决于原意识和本意识的共同控制,比如,一个人的前世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那么他此生的记忆力就会超常。当一个人通过特殊训练或遇到特殊经历后,他可以改变本意识对于记忆的控制方式,以致显示出超常的记忆能力。

自闭症天才画家

Wiltshire生于1976年,是一位自闭症患者,但是却是一位风景画的天才。他具有惊人的记忆力。

他通过20年前去过凯旋门的记忆画出来的凯旋门,门上部装饰品的摆放顺序,以及个数都一点不差的被他画了出来。

剑桥大学的Simon Baron-Cohen教授说“他特殊的记忆叫[直观像记忆]”通常风景的记忆,经过长时间后会在脑中抽象化,然后会逐渐忘掉。但是Stephen·Wiltshire的情况,那些记忆全部正确的保存,什么时候拿出来都可以。更令人惊讶的是,到现在,他20年间访问的20多个国家的风景,他全部能正确回忆,并且可以随时从大脑里拿出来!但是,这种能力并没有被及早发现。仅仅通过记忆,他把10平方公里的伦敦的风景,画在4米的纸上。通过直升机,仅仅15分钟的飞行。他通过记忆,完成了那惊人的画作。即使很细微的部分都被他清晰的画了出来。简直和照相机一样!

超常记忆综合症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中心教授L.麦高和拉里.卡希尔的研究发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恐怖病症―――超常记忆综合征。患上此病的人个个记忆超群,他们能记住几乎所有接受到的信息。

如布拉德.威廉斯因记得40年来每一个细节,在回答广播听众问题时的速度比谷歌搜索引擎还要快。而伊雷内奥.富内斯发现自己竟然到死也无法整理完毕经过简化的孩童时代的大约70,000个最美好的回忆。美国加州有一位42岁的妇女AJ,她记得她从十几岁开始每天的详尽生活细节。只要提到从1980年开始的任何日期,她就能立刻描绘出当时她在哪里,在干什么,和那一天的新闻,人们称她为“活日历”。

美国小提琴家路易丝·欧文与几名记忆力超群的嘉宾向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电视栏目展示好记性。詹姆斯·麦高在《60分钟》节目中向欧文发问:”1990年1月和2月下雨几天,你能说出是哪几天吗?” 欧文答:“1月14日和15日小雨转多云。27日和28日那个周末很热,没有雨。” 官方天气记录证实欧文回答正确。欧文说,她记得11岁后每一天发生的事情。

英国《每日邮报》20日报道,麦高在美国发现20人像欧文一样记忆力超群,“这些人能记住你我不可能记住的事”。他称这些人有“超级自传式记忆”。

在《60分钟》“好记性”嘉宾中,演员玛丽卢·亨纳记得自己购买每双鞋的时间,里克·巴龙记得看过的每部电影细节,电视制作人鲍勃·彼得雷拉说得出匹茨堡钢人橄榄球队每场比赛的细节。

条件反射

反射概念是由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儿首先提出来的。他在机械论思想影响下,认为动物是受力学规律支配的自动机,反射是动物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的具有适应意义的规律性应答。18世纪和19世纪上半叶,一些神经生理学家运用这一概念,揭示了中枢神经系统低级部位──脑干与脊髓的反射机制。19世纪60年代,俄国生理和心理学家谢切诺夫把这一概念应用于研究大脑的活动,认为复杂的心理现象是脑的反射。巴甫洛夫进一步发展了谢切诺夫的反射论思想,他于1903年在马德里国际医学代表大会上,宣读了以《动物实验心理学与精神病学》为题的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条件反射概念,确立了条件反射与无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并指出了条件反射作为暂时神经联系具有更大适应性的基本特征。

巴甫洛夫用狗做实验,当他每次给狗吃肉的时候,狗即流口水,而且看到肉就流口水,这说明狗是健康的,具有流涎反应。此后,巴甫洛夫每次给狗吃肉之前总是按蜂鸣器。于是,这声音就如同让狗看到肉一样,也会使他们流下口水,即使蜂鸣器响过后没有食物,亦如此。不过,巴甫洛夫发现,他不能无休止的连续欺骗这些狗。如果蜂鸣器响过后不给食物,狗对该声音的反应就会愈来愈弱,分泌的唾液一次比一次少。但是,假如不是连续数天的试验,他们还会对蜂鸣器的声音作出流涎的反应,然而已经不像先前得那么多了。

反射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反射可分为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机体先天固有的反射;例如,异物刺激角膜引起眼睑闭合的角膜反射、婴儿的吸吮反射、膝跳反射等。这些反射的通路生来就有,反射弧固定。引起非条件反射的刺激称为非条件刺激。条件反射是机体后天获得的。它是在个体的生活过程中,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活动。它们的反射通路不是固定的,因此具有更大的易变性和适应性。

现在的科学研究对条件反射形成的机制还不完全清楚。一些学者推想,条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脑皮层的条件刺激兴奋灶与非条件刺激兴奋灶在多次结合后,两个兴奋灶之间形成了暂时联系。但这一推想得不到实验的证明。目前认为,条件反射的建立与中枢许多部位都有关系,其中脑干网状结构和大脑皮层起着重要的作用。

条件反射是潜意识和本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可以说是潜意识启动了本意识相关程序。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本意识中的相关程序执行后的结果。潜意识根据接受到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判断和记忆,当再次遇到相同信息后,潜意识就会启动本意识执行相关的程序,身体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宇宙意识

宇宙意识和道家思想中的“道”是一个概念,它遍布于冥冥宇宙中的每一处,它也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现代人所说的特异功能中的许多形式就是宇宙意识作用的结果。

特异功能

特异功能英文简称ESP,(全称Extra-sensory perception)。“特异功能”是我国的叫法,国外最初称之为“灵学”、“心灵学”,现在又逐渐为“超心理学”一词所取代。

特异功能有很多种类和形式。目前,国际上承认的有两类:一类称作特异感知,指不用正常的感觉器官进行感知,能感知到正常人感知不到的事物或信息,如耳朵识字、内视、透视、遥视、微视等。内视可看到自身体内的各器官、内气流转等;透视能透过人体看到他人体内的器官及病变,有的能看到他人体内的经络、穴位及内气运行情况;遥视能看到千里之外的人或事物;微视能看到常人看不到的极细微的东西;另一类称作特异致动,指不通过任何形式的实际接触而对环境或物质对象施加物理作用,包括意念移物(又称意念搬运)、意念改变物质的存在形态,如制作信息水、意断钢丝、意念停表等。此外,还有特异治疗功能,即不依靠任何常规的医疗手段,仅凭人体特异能量对病人进行治疗;又如隐身功能,具备这种功能的人可以使自身隐形,并能穿墙破壁,进入封闭的房间,这在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中较为少见,是非常高级的功能。

史料记载,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以及夏、商和周朝的一些皇帝,如周文王、周武王,都具有很强的特异功能。《史记》「扁鹊列传」中记录了扁鹊具有视人五脏颜色的能力。

道家思想和佛教对于特异功能都有明确的描述,总体来说特异功能被称之为六神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境通、漏尽通。瑜珈理论中也有获得各种神通的具体方法。

特异功能是人类潜在能量的一种体现,现在科学尚难给予合理、完善的解释。

人体飘浮

世界上有不少人不需要任何器械,仅凭自己就可以飘浮在空中,这些人飘浮能力在学术界被称为“拟等位反式”现象,这也是世界上一个不解之谜。

1986年,美国华盛顿曾进行了一场瑜珈修行者飞行大赛,这次竞赛是面对公众进行的。大约20名瑜珈修行者一比高低,他们漂浮在空中最低也有60厘米,最高可达到1.8米。

在1986年,印度首都举办了首届“瑜伽腾空”比赛。7月21这天,新德里的甘地体育馆座无虚席,共有18个国家的50位选手参加了表演比赛。而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带着多种仪器及摄影摄、像器材,也对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测和拍摄。在这次大会上,有5名信徒单凭意念就使自己的身体腾离地面并向前空移了一步。

1910年英国著名的探险家彼得·亚巴尔到缅甸北部丛林考察探险,在一座边远山区的大寺院里认识了一位修行老僧。这位老僧每天早晨在寺院门前静坐10多分钟,然后盘坐的身体慢慢升空,在深山的丛林上空飘一圈,才慢慢地落到地上。亚巴尔被这一神奇情景惊呆了,他用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拍摄了这位修行僧空中悬浮的镜头。

回国以后,他在英国《卫报》发表了自己拍下的照片及自己看到的这位僧人升空的情景。当时有些英国科学家们不相信,认为亚巴尔产生了幻觉,中了一些宗教巫师卖弄的障眼法伎俩。亚巴尔坚决否认,他认为自己当时头脑清醒,目睹的情景真真切切。这位僧人在做人体高空悬浮时,并没有邀请他观看,是他偶尔碰上的,根本没有什么障眼法之说。

1912年,法国的探险家欧文·罗尼亚在尼泊尔和我国西藏交界的喜马拉雅山一带考察、探险。他请了一位西藏喇嘛做向导。这位藏人喇嘛在走路时,竟脚不沾地,似飘浮前进。喜马拉雅山一带积雪很深,罗尼亚每进一步,脚都陷在雪里,要跋涉前进,非常艰难。而这位藏人喇嘛行走时脚不沾雪,非常轻松,并且时时拉他前进。如有一阵风来,这位喇嘛的身体如同树叶一样,身体飘起,随风前进。

最令欧文·罗尼亚惊奇的是这位喇嘛带着他穿过康尔尼峡谷时的情景。这道峡谷约200多米深,100多米宽。如果爬山越过,需要大半天时间,而且非常危险,因无道路可行,随时可能跌入峡谷中,不粉身碎骨也要跌成重伤。罗尼亚正为过峡谷需要冒险发愁时,喇嘛弯下腰,把罗尼亚背在身上,要他别害怕,闭上眼睛。罗尼亚突然感到身体飘起,睁开眼睛一看,他惊呆了,喇嘛背着他腾云驾雾地在空中飞行,仅仅几分钟时间就越过了峡谷。他实在难以相信,在这荒凉的雪山地带,竟有如此本领的奇人。

欧文·罗尼亚返回法国后,把这位藏人喇嘛随风飘浮的照片,和自己的奇遇写成文章登在《巴黎时报》上。有众多的读者不相信,认为这位探险家在写“天方夜谭”般的神话。

虹化

得道高僧在圆寂时出现的一种神秘现象。据说,修炼到很高境界的高僧在圆寂时,其肉身会化作一道彩虹而去,进入佛教所说的空行净土的无量宫中。

在西藏历史上,虹身成就的事例非常之多,其中最惊人的记载,出自于《前译光明史》中,据说从噶丹巴德协修建白玉噶托寺,而形成宁玛派中噶托法系后的七百年间,竟然共有十万人获大圆满虹化光明身成就。

而即使到现代,西藏本土上虹化的事例,仍屡次出现。足可以证明虹化成就确实存在,决非虚妄之言。

神话传说中的神仙具备神奇的能量和本事,这就是他们控制了宇宙意识的结果。

灵魂

灵魂(英语:Soul,或是Spirit)很多宗教思想里都存在,指人类超自然及非物质的组成部份。许多宗教都认为,灵魂居于人或其他物质躯体之内并对之起主宰作用,灵魂也可脱离这些躯体而独立存在。在一个人死亡后,他的灵魂是不灭的。不同的宗教和民族对灵魂的解释是不尽相同的。

现代科学认为灵魂是主宰人的思想、行为、精神、感情等潜意识的一种未知的非物质因素,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灵魂,并能伴随着其成长发生变化,随着个体的死亡消失。

美国心脏专家罗林斯,抢救了许多心脏病人。其中一些从死里活过来的病人,向他诉说了死后灵魂如何从身体出来,又如何进入另一个世界,看到和听到些什么。这些活生生的经历,震动了罗林斯,他便开始调查研究人死后的经历。1976年罗医生成为美国心脏协会国家教授团成员,有机会访问许多国家,接触到更多各国的专家及医生护士,他们也向罗医生提供病人死后经历的材料,罗医生也从报刊收集材料。1984年他出版了一本关于死后经历的书,引起医学界和一般美国人极大的兴趣。这本书也翻译成中文,书名叫《死,怎么回事?》。

许多国家都对灵魂不灭进行了研究,大量的案例以各种方式公布出来,相关的研究报告和书籍相继出现。但是,由于这些现象是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因此这些事实一直被回避和忽视着。

道家元神说

中国的道家思想认为,人的灵魂是一种拥有意识的特殊物质,并称之为“元神”。这种元神有阴阳之分,而经过修炼,使人变为纯阳,就可以控制灵魂进出肉体。他们称之为“元神出窍”。此时,这个人就进入了神仙的境界了。

魂魄:指人的精神灵气。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三魂七魄,中国道教和中医对于人的灵魂说法。人的元神由魂魄聚合而成,其魂有三,一为天魂,二为地魂,三为命魂。其魄有七,一魄天冲,二魄灵慧,三魄为气,四魄为力,五魄中枢,六魄为精,七魄为英。七魄产生出人类的七情。《云笈七签》云:“夫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一名爽灵,一名幽精。”七魄是: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皆“身中之浊鬼也”。

人类的七魄,实际上就是藏密所说的位于人体从头顶到胯下会阴穴的中脉之上的七个脉轮,七个能量场。其中天冲魄在顶轮,灵慧魄在眉心轮,气魄在喉轮,力魄在心轮上,并同时与双手心和双脚心相连。中枢魄在脐轮,精魄在生殖轮,英魄在海底轮。人体的七魄同由命魂所掌。命魂住胎之后,将能量分布于人体中脉的七个脉轮之上。而形成人的七魄。魄为人的肉身所独有,人死之后,七魄随之消散,而命魂也自离去,生命即以此告终。

命魂透过七魄中的天冲灵慧魄主思想,主智慧。透过气力二魄和中枢魄,主行动。通过精英二魄主身体主强健。唯中枢一魄,乃为七魄的中心。人的命魂就依附于七个脉轮之上。

人身中命魂与中枢魄的联系最为密切,所以中枢魄也称为命魄,在人体内部,天冲灵慧二天魄之阴,与精英二地魄之阳交,而产生人魄有形之气力。在人身外部,则是因天魂之阳,与地魂之阴交合,成命魂。并同时三魂相合,主人无形的命运。运是由人的天地二魂联合,主人命的好坏和强弱。命则是人的命魂,支持自身的天地二魂,运发的旺盛与兴衰。运由命所主,命由运所发。运无形而命有形,运与命复合,则构成人类完整的生命体。

运主虚空,命主实相。凡人命运的好坏,在于人的命与运是否生合或者相制约。若是运强过了命,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并反而压制命,则人身七魄的天魄地魄人魄也必不相生。此人必表现为命薄和体弱。若得命强过运。而能使得运不得不去生扶自己的命。则人身七魄之天魄地魄人魄必得相生合。人就会表现得身强命旺,人的根基必深而厚,此等行者,修行才易于成功。

命魂乃七魄之根本,七魄乃命魂的枝叶。魄无命不生,命无魄不旺。命魂是人身的主魂。天地二魂的聚合产生命魂而生人,命魂终结时又分出阴阳。并回归天地。天魂主光,地魂则是天魂的光照射在人命魂之上所形成的影子。所以地魂又称为影魂。无光不成影,无影不成相。修行人若能修得命运融合,天光与地相才能与人的色魂相合。如此人体眉心的灵慧之魄,才能得以显现出天魂地魂的形象。如此人的天地二魂常在外而所见的一切相,才能得以在人的大脑和天眼里显示出来。因为天魂和地魂既能依附与肉身而显化万象,也能脱离肉身而自由存在,所以人的天魂和地魂也称为身外化身。

三魂寄居于心灵当中。人身去世,三魂归往三处:

天魂归天路,到达空间天路。因天魂只是良知亦是不生不灭的“无极”,因有肉体的因果牵连,所以不能归宗源地,只好被带走上空间天路的寄托处,暂为其主神收押,这是所谓的“天牢”。

地魂归地府,到达地狱,因地魂可知主魂的一切之因果报应,也可指使在世肉身之善恶,所以肉身死亡后,地魂再进因果是非之地。

人魂则徘徊于墓地之间,因人魂本来是“祖德”历代姓氏流传接代之肉身。以七魄在身其性行之魄力,死亡后再墓地对神主,来来往往之走上人路之寄托处。

直到再度轮回,三魂才会重聚。

元神和识神

神,在古文化里是一种人无法认识的可以控制人行为的超自然力量,这里借用“神”这个词来说明生命构成的深刻性。元神和识神也不是无法认识的超自然力量,而是可以说清楚的生命内涵,可以在智慧修炼中实际感受到,并且在打开大智慧时深刻感受到元神就是每个人的生命意识的本原,是每个生命的真正的自我。

元神和识神都是高级生命体,没有身体。识神生长在身体的大脑中,不能离开大脑存在,与大脑机能紧密相关。元神是身体外来的寄生者,可以离开身体,与身体机能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命机制。

一、元神

元神是生命体的主持,是生命发出意念的意源,分为无极元神和有极元神,两种元神都是灵质体。

无极元神来源于无极界,是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宇宙由无极物构成,无极元神作为无极界灵质体的分体,可以在宇宙中运动,可以感觉宇宙空间中丰富的物质特性以及物质运动的千变万化,无极元神的主体在无极界也能感觉到,这种感觉即不会干扰无极界的寂静性,又可以使无极元神的主体感受到存在的乐趣,这是无极元神从主体分离出来在宇宙中驻留的根本意义。

宇宙是无极物所构成的有极物构成的,元神本身就是无极物,所以宇宙中的任何能量都无法破坏和伤害无极元神。无极元神灵力极大,具有创造有极物的灵力和能量,可以进出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可以控制任何宇宙空间和有极物体的运动,甚至可以进入有极灵质体内部,所以宇宙任何空间和有极物的玄机能量都不能破坏和损害无极元神。但是,无极元神也不能独立在宇宙空间中活动,因为无极元神一动念就会发出灵力,无极元神强大的灵力会破坏宇宙空间和有极物质的运动玄机。另一方面,无极元神如果曝露在宇宙空间中,空间中的物质能量在玄机中运动不息,无极元神在这种物质运动的冲涮中会受不了,因为无极元神来自无极界,本质上是喜纯好静的。因此,无极元神要在宇宙中活动,就必须居住在一种特殊的有极玄机体中,这种玄机体可以档住空间中物质运动的能量冲刷,无极元神才得以安宁,并且通过所居住的玄机体的感应特性去感受体外物质运动的变化,从中得到感觉上的快乐。无极元神居住的这个玄机体,就称为“身体”,无极元神与身体一道构成了生命体。

有极元神是宇宙中有极物质进化形成的,是有极灵质体,在产生该有极元神的空间中,没有任何能量能够破坏和伤害他,但是在高于该空间的更高空间中的能量,可以破坏和伤害该空间的有极元神。也就是说,有极元神在产生元神的空间中是随空间而永恒存在的,但是对于更高空间的生命能量来说却不是永恒存在的,是可以破坏和伤害的。有极元神是在进化中达到动极生静的特性的,有极元神在进化为元神之前是运动不息的物质体,当进化为元神时,就可动可静了,而且以静为主性。因此,有极元神与无极元神一样,都需要进入身体以获得安宁。无论是无极元神还是有极元神,都不能轻易发出意念,无极元神发出的意念灵力足以改变整个宇宙的运动机制,有极元神发出的意念灵力足以改变所在宇宙空间的运动机制。因此,要求无极元神和有极元神都要以静为本,佛家修空,道家修虚,都是要求达到元神归静之本,不可乱发意念。无神如果要发意念,都必须借用身体的功能转化为身体功能的辐射,包括借用大脑的脑电波辐射,向外界传达意念,不能直接向外界发出意念。每一个觉醒的元神都必须明白这一点。

二、识神

识神是在身体大脑中形成的可以控制生命体行为的意识体。生命体从诞生那一刻起就不断地用身体(包括肌肤和神经)和感官接收天地间各种事物的信息能量,包括风云、光影、电磁、燥湿、冷暖、音形等等信息,在人类生命体中还会不断接受人文事物,特别是大量地接受知识和生活教导,在大脑里积累了很多知识信息和事物信息。大脑具有特殊的生物性信息加工功能,大脑功能被激活时,与这些信息能量之间产生能量旋机,就形成了大脑思维活动,不断复制、演化、创造和提炼新的信息,使大脑内的信息迅速膨胀,信息能量也随之增大,形成信息能量场,产生能量场的感应性。这种感应性不断增强,最终与大脑机能一起合成了具有分辨功能和控制身体功能的意识体,这就是识神。

识神是由大脑机能和大脑储存的信息能量决定的,有什么样的大脑机能,有什么样的信息能量储存,就衍生出什么样的识神。动物有动物的识神,人类有人类的识神。人类的大脑机能比动物的大脑机能的生物性能更强更好,所以能吸收的信息能量比动物吸收的种类更多、信息量更大,所衍生的识神的生物性能更高级,识神的意识性和意识力更强。但是,识神无论怎么强,都受到大脑机能和储存信息内容的制约,虽然识神所形成的思想千差万别,也不会产生超出大脑机能的思维能力,不会产生超越所储存知识信息内容以外的思维能力,所以识神的思想必然局限在大脑机能和所储存的知识范围内。识神与大脑机能混成,是生命体的有机构成,生命体的情感、欲望等都与识神密切相关,都在识神的作用和控制下发生,所以生命体的识神具有情感和欲望的因素。当生命体的大脑机能受到损坏时,识神的生物机理就会随之受到损坏;当大脑储存的知识信息发生系统紊乱时,识神的生物机理同样会发生意识紊乱。这两种情况是造成生命体精神和行为出现状态异常的根源。当生命体的生命终结时,大脑机能丧失,识神也同时毁灭。

三、元神与识神的关系

生命体的识神产生在大脑,所以识神能够以意识力控制大脑机能,从而控制身体行为。元神来自于身体之外,是高能灵体,比识神的意识力强大。元神在身体内,如果身体没有形成识神,元神就直接控制大脑的机能,直接借用大脑的机能加工运用知识信息。如果大脑中形成了识神,识神是大脑机能与知识信息合成的,当识神的意识力非常强大时,大脑机能和身体行为完全由识神控制,元神与大脑只有通过识神来沟通,元神的灵力要通过识神才能发挥才能作用。元神是高灵体,具有灵性,识神只是意识体,没有灵性,识神的感应和认识能力低于元神。当大脑完全被识神控制,元神的灵性只有通过识神发挥作用时,思维就缺乏元神的灵性和认识,只有识神的理性和认识能力。

生命体一旦形成识神,元神就会被阻隔和控制,必须通过识神才能接触大脑信息。大脑收集和分析信息时,只能由识神进行,因此所收集和分析的信息都经过识神加工过了,不是信息的原质,当元神通过识神接触这些信息时,已经不是原质信息,而是识神加工过的信息,信息的真实性已经被识神改变了。元神长期接触不到真实的信息,就会对外界产生认识偏差,产生曲解,认识不到世界的真相,从而迷失了在世界生活的本义。

元神随胎儿一起来到世间,封闭在身体内,不能直接接触事物,也不懂事物属性,需要身体通过各种方式在大脑中储存一定的知识和信息,元神才能对这些知识和信息作出灵性判断。但是,大脑在积累知识和信息时又会产生识神,因此在识神没有形成前是元神在控制大脑,由于知识和信息太少而出现行为盲然,表现为行为幼稚,在知识和信息积累起来后识神又形成了,阻碍甚至控制了元神与大脑的沟通,表现为意识加强了,但是灵性减弱甚至丧失了。这就是元神会迷失的根本原因,我们看到的书呆子正是缺乏灵性的典型的识神行为。

识神会产生和控制人的情感和欲望,当人的情感和欲望很强烈时,识神会被玄晕,严重时会丧失识神的意识和理性。元神在识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时,对情感和欲望没有控制力。当元神恢复对大脑和生命行为的控制时,元神有能力控制情感和欲望。但是,元神控制大脑和生命行为的前提条件是灭掉识神,掌握生命体的控制权,这需要经过生命修炼才能达到,这就是千百年来人类存在生命修炼现象的根本原因。摘自<太极原理>

意识的产生地、存贮地和寓居地。

现代科学的观点认为,大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生理的还是心理的,都是在大脑的控制调节下进行的。这一观点得到了许多实验和临床证据的证明。但是也有许多的事实却违背着这一观点。病人进行心脏移植后的性格巨变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心理学领域以及心理疾病方面更是有很多的现象让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现在已有许多专家认为,大脑不是唯一有记忆功能的器官,心脏也能存储记忆。

美国亚里桑那州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盖里·希瓦兹在历经20多年调查研究后,得出了一个惊人结论:人类个性完全可以通过器官移植转移到其他人身上。希瓦兹教授宣称,他的研究证明,至少10%的人体主要器官移植患者———包括心脏、肺脏、肾和肝脏移植患者,都会或多或少“继承”器官捐赠者的性格和爱好,一些人甚至继承了器官捐赠者的智慧和“天分”。

美国一名芭蕾舞蹈家于1988年接受心肺移植手术前,很注重饮食健康,可是出院后第一件事,就是冲去吃肯德基炸鸡。她又发现自己性格大变,由冷静保守变成冲动好斗。经过苦苦追查,她终于发现捐赠者原来是个死于电单车意外的18岁青年,生前个性冲动好斗,而且喜欢吃肯德基炸鸡。

美国一个56岁的大学教授在进行完心脏移植手术后,开始常常做类似的梦。他看到他的右脸有一束光,他的脸越来越热,像在燃烧。在那之前,他觉的他或许隐约看见了耶稣。这是唯一一件同他以前的生活不同的事情。后来经调查发现,捐赠者是一个34岁的警察,在抓捕毒犯时正是被击中了右脸。那束光是他最后看到的可怕的事情。而那个毒犯梳着长头发,留着胡子,看起来很安静,从某个角度上说,他长的有点像耶稣。

中国哈尔滨人杨孟勇于2000年,在他57岁时做了心脏移植手术。此后,杨孟勇的性情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原本内向懦弱的老杨变得很暴躁,还对原本一点兴趣都没有的足球和拳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文学和诗词的创造能力发生巨变,他喜欢穿鲜艳颜色的服装,对以前的衣服感到讨厌。术后的杨孟勇可以用换了一个人来形容。国内的许多媒体都对这件事做了详细报道。

心是神灵的寓所

心主神明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医理论中最遭现代人非议的地方。心主神明理论一般认为起源于《内经》。《内经》论述心与神的关系主要见于以下几处: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宣明五气篇》云:“心藏神”;《灵枢·邪客》篇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余所论,大同小异,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内经》认为心与神关系非常密切,神出于心,神藏于心,神舍于心,但是这些论述与其是说心是神的主宰,倒不如说心更像神所居住的一所房子,在《内经》作者看来,神是不可知的,正所谓“阴阳不测谓之神”,但是神却可以通过心与血脉的活动变化表现出来,就像古人认为天假天之子君主代天行令一样,这才是“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的真正含义。这一点在《灵枢·天年》的一段经文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黄帝曰:何者为神?岐伯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对于黄帝关于神为何物的提问,岐伯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描述了生命形成的特征,在上述描述中,有一点是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那就是《内经》认为生命形成过程中“神气舍心”的观点,神非心所固有,而是外舍于心的,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外别有所主,主即是神,神才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

人体之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是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和总体现;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情感活动及性格倾向等。心所藏之神,既是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广义之神,又包括精神意识思维情志等狭义之神。

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它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人体各脏腑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神能驭气控精,调节血液和津液的运行输布,而精藏于五脏之中而为五脏之精,五脏之精所化之气为五脏之气,五脏之气推动和调控五脏的功能。因此,心神通过驾驭协调各脏腑之气以达到调控各脏腑功能之目的。由于心所藏之神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灵枢·邪客》)。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为之心。”心是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并作出反应,进行心理、意识和思维活动的脏器。这一复杂的精神活动实际上是在“心神”的主导下,由五脏协作共同完成的。由于心为藏神之脏,君主之官,生之本,五脏六腑之大主,故情志所伤,首伤心神,次及相应脏腑,导致脏腑气机紊乱。

心之所以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还与其主血脉功能,即生血和运血功能有一定关系。人体各脏腑形体官窍的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都离不开血气的充养,而血气通过脉管到达全身各处,是以心脏搏动为动力的。只有当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全身各脏腑形体官窍才能发挥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使生命活动得以继续。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发生障碍,就可影响到各脏腑形体官窍。一旦心脏搏动停止,全身脏腑形体官窍的功能也即丧失,生命活动也随之结束。

心的主血脉与藏神功能是密切相关的。血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之一,如《灵枢·营卫生会》说:“血者,神气也。”心血,即在心脏与血脉中化生和运行的血液。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而心神清明,则能驭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第三章 心理

人和机器人

在未来,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电脑“天网”统治,“天网”是一种高级人工智能防御系统。产生了自我意识的“天网”认定人类是其发展的威胁,于是便转向攻击其创造者。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剩下的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的领导下与电脑英勇作战,并扭转了局面。“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制造了时光逆转装置,派遣终结者人型机械人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的母亲莎拉康纳,以阻止约翰的诞生。约翰发现了这一阴谋,攻占了实验室,战士卡尔雷斯自愿通过时间通道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

T-800是个有肌肉,血液等人类特性的机械战士。它来到现时世界开始了对莎拉的追杀。雷斯机智地炸毁了T-800驾驶的油罐车,T-800被烈火吞没。然而,T-800并未被毁灭,它的人类外壳被烧去了,露出了由微电脑控制的合金机械骨骼。T-800追杀两人进了工厂,雷斯舍命用最后一枚炸药毁掉了T-800的下半身,但残余的T-800仍然不忘追杀莎拉。最终,莎拉用计将T-800困在液压机里,将它压成了一堆废铁。

以上的内容,大家一看就会知道这是电影《终结者》的内容。之后好莱坞又拍摄了《终结者》第二集、第三集、第四集。其独到深刻的科幻剧情与深含哲学的科学理念更助推了全球的科幻风潮。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在工业 、医学、农业、建筑业甚至军事等领域中均有重要用途。

现在,国际上对机器人的概念已经逐渐趋近一致。一般来说,人们都可以接受这种说法,即机器人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联合国标准化组织采纳了美国机器人协会给机器人下的定义:“一种可编程和多功能的操作机;或是为了执行不同的任务而具有可用电脑改变和可编程动作的专门系统。”它能为人类带来许多方便之处!

高仿真机器人是有与真人完全一样的外形、身高、毛发、肌肤;有真人一样的语言、语气、口形、表情;有真人一样的五官外貌;头、颈、腰、臂、手等身体主要部分均能如真人一样摆出多种姿势和动作,将机器与人的关系变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且有部分人类的智能和超出人类的智能。可以代替服务台功能而进行导购、导游、问询等工作,是一种新颖引客服务工具,是一种娱乐、趣味性机器人。礼仪机器人具有多种拟人功能,诸如移动、转身、招手、摆手、握手、眨眼、转眼、点头、摇头、触觉手感以及避碰接近觉等,还可以用愿声、童声、老年声、女声等变调语音与顾客对话。

未来的世界我们是无法预测的,所以我们也不知道将来的机器人是不是会对人类做到伤害的事情。但是,我们能够确定的是,人类肯定会制造出更加先进的机器人,它们肯定和人类更加相似。可能将来人类将会跟机器人并肩而行,甚至有些时候他们会互相交换自己的身份。到那个时候机器人和人类之间会形成何等关系?是否会出现机器人取代人类局面?

没有感情和性格是机器人和人类最大的不同,如果人类设计机器人时,把产生感情和性格的程序编写进芯片中,那机器人是不是就能和人类一样了?从理论上讲,只要能把机器人的控制程序编写的足够全面,把人类意识中的所有信息都编入,那机器人完全可能和人一样。但是做到这一点却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困难。

和人类相比,机器人控制程序相当于意识和潜意识,机器人没有原意识、本意识和宇宙意识。而地球人类自身就无法掌握这三种意识,甚至人类连潜意识都无法清楚地认识。人类的潜意识的能力比计算机程序的存贮、计算能力都要更强大,但是人类只生活在当前意识中,表现出的只有微乎其微地能力。人类的特性注定了被制造出来的机器人只能是模仿人的一种机器,而永远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类。

对于机器人和人类最大的区别,现代人更能接受的观点是其没有心理的变化,它们只是一个个执行固定程序命令的冰冷的智能机器。

心理学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以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包括理论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同时它也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1850-1909)曾这样概括地描述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实验室,冯特也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通常将1879年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时间,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一百多年的时间。

人类文明的最古老的记载显示出,人类从最初时期就有了完善的心理学认识。当时的人类不仅对于生命还是宇宙都有完整的认识。《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最早来源于苏美时期的第三乌尔王朝(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000年),以楔形文字写成,在后又流传发展至古巴比伦时期。公元前2000年早期出现了最早的阿卡德版本。《吉尔伽美什》的内容可以算是人类对生命本质的一次探寻过程。史诗中揭示了许多人类心理变化的根源。而创作这部史诗的人明显是已经洞悉了人类心理的一位智者;《荷马史诗》作为人类文明的精典在世界范围流传,在其内容中,不仅描述了人类心理的各种活动情况,还详细描述了众神的心理变化情况。在这部史诗中还描述了很多不为人类理解的意识现象,比如灵魂的存在以及潜意识之间的交流等;《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在史诗中提出了完整的人类及宇宙的理论,人类生命及行为的本质在史诗中有详细的介绍。《摩诃婆罗多》成为印度民族精神的根源;《周易》不仅揭示了宇宙的运转规律,也揭示出了人类行为的特点。根据《周易》,甚至可以预测出人的命运。《黄帝内经》是一部医学著作,其中很多内容是揭示人类心理的变化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及如何治疗;道家思想和佛教更是对人类心理认知和改造的学说。

把那些古老的文明和思想说成是由于人类的愚昧无知而创造出来的观点,明显是一种自欺欺人的作法。如果说那些知识是由神仙(外星人)传播给人类的,这种观点似乎更合乎逻辑和事实。

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是研究心理学问题所采用的各种具体途径和手段,包括仪器和工具的利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例如实验法、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档案法等。

无论研究哪种心理现象或采用哪种具体方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程序都大致相同。一般包括下列步骤:①提出问题;②查阅文献;③形成假设;④制订研究方案;⑤搜集数据和资料;⑥数据和资料的统计处理;⑦结果分析;⑧作出结论。

资料搜集方法包括实验法、度量法、调查法、观察法和档案法。实验法通常是借助于仪器装置在实验室中进行的。自然实验是在自然的条件下观察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调查法以向被试提问的方式收集资料,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口头调查(访谈法)和书面调查(问卷法)。观察法是通过对被试言行的观察记录来积累资料的。由于人有意识和自我意识,能认识自己,因而心理学还有一种独特的研究方法──自我观察法。心理度量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心理和行为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方法。其中心理量表法可根据制定量表的单位和参照点的种类不同,分为名称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例量表4种;测量法也称心理测量,内容广泛,形式上可分为言语测验和操作测验;心理物理法研究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包括极限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误差法。档案法是搜集有关被试的文献资料(如日记、自传等)的一种研究方法。从对无关变量的控制和对自变量的操纵程度来看,档案法最低,实验法最高。它们所收集到的关于心理事实的资料既可以是量化的,也可以是非量化的描述性资料。在具体的研究课题中,各种资料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加工处理才能表现其应有的科学价值。

资料分析方法包括心理统计学和逻辑思维方法。心理统计法是数理统计在心理学中的具体应用,它包括描述统计和推理统计。描述统计提出概括性的数据,而推理统计则是在描述统计的基础上推断总体,即从样本的数据去推断总体的数据。逻辑思维方法是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手段,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类化和推理等。

除上述之外,在心理学研究中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如文献综述法、个案研究、发展研究和模拟法等。

模拟法是根据某种近似的理论先设计出与心理活动相似的模型,然后通过对模型的实验和研究间接地对原型的性质和规律进行探索。在心理学研究中有多种模型,主要的为潜特征结构模型、数学模型、理论模型和图解模型等。

自我观察法: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内省法。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个人凭着非感官的知觉审视其自身的某些状态和活动以认识自己;另一种是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在心理学研究中通常采用后者,例如要求被试在解决给定问题时报告其心理活动。被试的报告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也可以事后加以追忆;可以预先告诉他按照一定要求专就某些方面报告,也可以事先不作定向指示,事后让他报告全部心理活动。

用内省法来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古已有之。孔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论语·颜渊》)。意思是说,其平日所为无愧于心,故能内省不疚,而自无忧惧。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科学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内省法便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对意识经验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主张用刺激-反应方法进行研究,完全否定了内省法。50年代后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意识又被带回到心理学中,自我观察法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自我观察法对研究人的心理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为人的外部行为和内部的心理活动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义的,而是多义的。但是,心理学研究又不能仅用自我观察法而遽下结论。因为人对于自己心理活动的自我观察报告都是在这种活动之后进行回忆的,而回忆可能不准确;人的心理活动有的是意识到的、有的是未意识到的,未意识到的心理活动显然不能进行自我观察;即使意识到了的心理活动也可能报告不出来,或不愿报告出来,从而作出不真实的言语表达。因此,自我观察法只有同其他的客观研究方法相结合,才能在心理学研究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做为研究者的心理学家应该在自身充分地使用自我观察法。人类的心理活动存在着共同性和普遍性,在被研究者身上发生的心理状况也会出现在研究者身上。心理学家对于心理的认识程度要高于被研究者,他们应尽量地体会被研究者的心理状况和变化,以探究其真伪和本源。如果心理学家根本就不能体会被研究者的心态,那他研究出的结果很可能是虚假的现象。从这个角度来说,一个心理学家有越多的生活和心理经历,他越能探究出更多的心理产生的本源。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学派

自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建立以后,相继出现了大量或反对或继承冯特的理论的学派,这些学派,有从内在的意识去研究的,有从外在的行为研究;有从意识的表层研究,有从意识的深层研究;有从静态,有从动态;还有从生物学、数理学、几何学、物理学、拓扑学、民族学、文化学等等其他不同角度去研究的。所有的学派、包括相互继承的学派,在它们的心理研究对象、范围、性质、内容以及方法上都既有联系,又各不相同。其中最主要的学派有,内容心理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派、机能主义心理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精神分析心理学派、日内瓦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

这些心理学派对心理研究的客观推动作用都是巨大的。它们都曾经充当过心理研究过程中的主角,客观地左右过心理学史的发展。当代心理学基本理论的主体,也主要是博采这些学派学说之长处,汲取它们的合理的有价值的部分而形成的。

内容心理学派

19世纪60年代,内容心理学在德国产生。内容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费希纳和冯特。

费希纳(1801-1887)的心理物理学是关于身心之间或外界刺激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或依存关系的严密科学。这是一门介于心理学和物理学之间的独立学科。费希纳把感觉强度和刺激强度之间的关系概括为如下公式:S=C*log(R/R0),其中S-感觉强度;C-适用于不同感觉中的每个感官的常数;R-刺激强度;R0-在阈限的刺激强度。这个公式表明刺激的效果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已有的感觉的强度。

费希纳在心理物理学的研究中曾创造了三种心理测量的方法:最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和均差法。费希纳把物理学的数量化测量方法带到心理学中,提供了后来心理学实验研究的工具。从现代心理学发展的历史上看,费希纳应被认为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他的心理物理学为冯特心理学的建立起到了奠基作用。

内容心理学派主张对人的直接经验进行研究。所谓直接经验就是人在具体的心理过程中可以直接体验到的,如感觉、知觉、情感等。冯特心理学体系的主要观点:(1)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3)实验内省法。冯特认为内省法只能用来研究简单的心理过程,他把心理元素分解为纯粹的感觉和简单的情感。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也叫建构主义心理学派是由冯特的最忠诚的学生铁钦纳于内容心理学派形成近20年后在美国建立的,是内容心理学思想的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但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决不等同于内容心理学派,二者无论在形成的时间、地点以及研究方法和具体内容上,都存在着差异。

与冯特不同,铁钦纳把内省法用来研究思维、想象等高级的心理过程;铁钦纳则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元素:感觉、意象和感情。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感情是情绪的元素。总之,铁钦纳把心理过程分析为感觉、意象、感情,并认为感觉、意象有四种属性,即性质、强度、持续性和清晰性。感情有前三种属性而缺乏清晰性,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混合形成知觉、观念、感觉、感情、情绪等心理过程。

由于构造心理学为心理学所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狡窄和脱离生活实际,同时又把内省法看作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因而遭到欧美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还在铁钦纳在世的最后岁月,构造心理学便已逐渐削弱,最后趋于瓦解。但是它同时也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是与构造主义相对立的一个学派,它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詹姆斯是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先驱。他是一位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影响的心理学家。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派认为,意识是机体适应环境达到生存目的的工具。心理学的任务是对意识状态“适应功能”的描述和解释。它认为,意识状态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整体,称之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人和动物的心理活动都是“本能”冲动的作用。该学派反对心理学只被看作是一门纯科学而仅仅分析意识内容,主张研究意识的机能或功用;强调心理、意识是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产物,认知、行为是人类适应环境的手段;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反对把心理学局限于正常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主张把心理学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动物心理、儿童心理、教育心理、变态心理、差异心理等领域。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可区分为旧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旧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以华生为首,其次则有霍尔特、拉施里·亨特和魏斯。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则为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等。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华生。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在1913~1930年期间创立了早期行为主义学说,其理论基础是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华生主张心理学应该屏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

华生认为1、人类的行为全都是物理或化学变化的结果。这些变化是由于肌肉收缩和腺体分泌所产生。它们有的表现在身体外部,有的隐藏在身体内部,强度有大有小。思维和情绪也都是内隐和轻微的身体变化。前者是全身肌肉,特别是言语器官的变化,后者是内脏和腺体的变化;2、行为主义是唯一彻底而合乎逻辑的机能主义。他认为可以丢开意识去考察行为,但不能丢开行为去考察意识。3、心理学家应该象物理学家那样去使用意识,即只把它看作关于客观事物的经验,而不看作关于心理活动的经验。4、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这样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达到预测和控制行为的目的。

华生一方面反对内省,另一方面又采用改换名义的方式使用内省才能提供的一些素材。华生否认神经中枢在动物行为中的特殊重要性,认为它仅起联络作用。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他在婴儿的情绪行为上做了实验,使婴儿的爱、惧通过条件反射的改变而改变。

华生式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在20世纪20年代达到最高峰。它的一些基本观点和研究方法渗透到很多人文科学中去,从而出现了“行为科学”的名称。直至今天,其涉及的领域仍日益扩大。它们尽管不全以行为主义为指导观点,但名称的起源则不能不归之行为主义。华生的环境决定论观点影响美国心理学达30年。他的预测和控制行为的观点促进了应用心理学的发展。

美国心理学界公认,自行为主义心理学问世后,有很长一个时期,美国心理学家多是实际上的行为主义者。认知心理学兴起后,虽然意识重新被重视,但认知心理学在方法上也尽量通过观察客观行为来研究主观经验。

1930年起出现了新行为主义理论,以托尔曼为代表的新行为主义者修正了华生的极端观点。他们指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

在新行为主义中另有一种激进的行为主义分支,它以斯金纳为代表,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基础上提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他自制了一个“斯金纳箱”,在箱内装一特殊装置,压一次杠杆就会出现食物,他将一只饿鼠放入箱内,它会在里面乱跑乱碰,自由探索,偶然一次压杠杆就得到食物,此后老鼠压杠杆的频率越来越多,即学会了通过压杠杆来得到食物的方法,斯金纳将其命名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或工具性条件作用,食物即是强化物,运用强化物来增加某种反应(即行为)频率的过程叫做强化。斯金纳认为强化训练是解释机体学习过程的主要机制。

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根据其原意也称为完形心理学,完形即整体的意思,格式塔是德文“整体”的译音。“格式塔”(Gestalt)一词具有两种涵义。一种涵义是指形状或形式,亦即物体的性质。另一种涵义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和它具有一种特殊形状或形式的特征。

格式塔心理学诞生于1912年。由德国心理学家魏特海默(Max Wertheimer)首创,代表人物有考夫卡、苛勒等人。它强调经验和行为的整体性,反对当时流行的构造主义元素学说和行为主义“刺激-反应”公式,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由于这个体系初期的主要研究是在柏林大学实验室内完成的,故有时又称为柏林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

(一)突现论

似动现象实验是韦特默建立完形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实验根据,也是完形主义心理学派的开端和标志。所谓似动现象,是指先后出现的两个静止刺激,被个体知觉为刺激从前面一个刺激的位置向后面一个刺激位置运动的现象。

(二)同型论

知觉理论的一种。格式塔心理学派解释知觉组织作用和心理格式塔来源的理论。认为知觉经验的空间秩序在结构或形式上与大脑生理过程分布的机能秩序是同一的,具有对应的整体性(格式塔性)。

(三)知觉的组织原则

知觉是格式塔心理学理论的核心内容,格式塔知觉理论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主体的知觉具有主动性和组织性,并总是用尽可能的简单的方式从整体上去认识外界事物。

(四)学习理论

尽管格式塔心理学的主要贡献是对知觉的研究,但任何心理学书在谈到学习理论时一定会提到苛勒的顿悟说。顿悟说是苛勒通过黑猩猩的实验而提出的。苛勒的顿悟说主要的两个基本观点是:⑴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⑵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五)创造性思维

惠特海默对思维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惠特海默宣称,创造性思维对儿童来说应该是思维的自然方式,但往往由于盲目的思维习惯和学校的错误训练而缺乏。

格式塔学说在心理学史上留有不可磨灭的痕迹。它向旧的传统进行挑战,给整个心理学以推动和促进;它向当时存在的诸种心理学体系提出中肯而又坚定的批评,对人们深入思考各种对立的观点具有启迪作用;它的主要学说极大地影响了知觉领域,从而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学习理论,致使后人在撰写各种心理学教科书时不得不正视该学派的理论;它使心理学研究人员不再固于构造主义的元素学说,而是从另一角度去研究意识经验,为后来的认知心理学打下了伏笔;它通过对行为主义的有力拒斥,使意识经验成为心理学中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它的哲学基础来源于现象学,并用大量的研究成果丰富和充实了现象学,遂使欧洲逐渐形成一股现象学的心理学思潮,直至今天仍有影响。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弗洛伊德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创始人是奥地利的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在心理学界,这个理论是指精神分析和无意识心理学体系,也称为精神病学和深蕴心理学。分为古典和新的弗洛伊德主义。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1856~1939)、阿德勒(1870~1937)和荣格(1875~1961)。弗洛伊德的主要观点:(1)无意识学说,弗洛伊德把自己的心理学称之为深层心理学,他认为人的心理领域是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的世界,它最深层有着神奇的不能被人意识到的东西,这是一个充满魅力的领域。他构筑的心理过程包括三个组成部分:第一层次是潜意识系统,它是人的动力冲动、本能等一切冲突的根源,是人的生物本能、欲望的储藏库,不受客观现实的调节,构成人们心理的深层基础;第二层次是前意识系统(下意识),是意识系统和潜意识系统之间的一个边缘部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执行着“检查者”的作用,其目的是保证适合本能,又要服从现实的原则;第三层次是意识系统,是人的心理最外层次部分,是人的心理因素构成的“家庭”中的“家长”,它统治着整个精神家庭,使之协调。(2)释梦理论,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所表示的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境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义”,指梦者通过联想可以知道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弗洛伊德是一名精神病科医生,主要从临床经验探究病人致病的原因,通过深入到病人的无意识心理的动机、情绪和人格等问题,从而解释人的梦、过失、焦虑、动机冲突、情绪紧张以及人格的病理表现;阿德勒曾追随弗洛伊德,但由于观点上的差异,最终与他分道扬镳,另创自己的理论。阿德勒克服了弗洛伊德心理动力说的偏向,把人的行为动机由潜意识的本能,性欲力比多,转向以社会兴趣为导向的意识的自觉目标的追求;阿德勒对社会因素的强调启发了霍妮,沙利文,弗洛姆等人社会文化学派的产生。荣格和阿德勒相似,从开始追随弗洛伊德到与之分手并创建自己的理论。荣格揭示的弗洛伊德对力比多概念理解的狭隘性,并据力比多趋向把人分为内外倾两个类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提出集体潜意识概念,扩大并且加深了精神分析对潜意识的研究;

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主题有两个方面:

1、潜意识

潜意识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中翻译为“无意识”。无意识主要在精神分析看来,不只是察觉不到、不在意识之中的意思,是心理的基础部分或底层,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和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社会的风俗、习惯、道德、法律而被压抑或排斥在意识之外,而进入无意识领域。

2、力比多

力比多在弗洛伊德的著作中常用以指心理能,尤其是性本能的能。弗洛伊德认为,人的行为都有它的动机,动机决定人的行为,而动机是心理的,主要是由力比多心理能的性本能所驱动、所支配的。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人本主义心理学在20世纪50-60年代兴起于美国,是美国当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与精神分析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分道扬镳,形成心理学的第三思潮。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强调人的正面本质和价值,而并非集中研究人的问题行为,并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称为自我实现。人本学派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而潜能是一种类似本能的性质。人本主义最大的贡献是看到了人的心理与人的本质的一致性,主张心理学必须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

代表理论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七个层次、好象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起到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自我理论。

刚出生的婴儿并没有自我的概念,随着他(她)与他人、环境的相互作用,他(她)开始慢慢地把自己与非自己区分开来。当最初的自我概念形成之后,人的自我实现趋向开始激活,在自我实现这一股动力的驱动下,儿童在环境中进行各种尝试活动并产生出大量的经验。通过机体自动的估价过程,有些经验会使他感到满足、愉快,有些即相反,满足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寻求保持、再现,不满足、不愉快的经验会使儿童尽力迥避。在孩子寻求积极的经验中,有一种是受他人的关怀而产生的体验,还有一种是受到他人尊重而产生的体验,不幸的是儿童这种受关怀尊重需要的满足完全取决于他人,他人(包括父母)是根据儿童的行为是否符合其价值标准,行为标准来决定是否给予关怀和尊重,所以说他人的关怀与尊重是有条件的,这些条件体现着父母和社会的价值观,罗杰斯称这种条件为价值条件,儿童不断通过自己的行为体验到这些价值条件,会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结构的一部分,渐渐地儿童被迫放弃按自身机体估价过程去评价经验,变成用自我中内化了的社会的价值规范去评价经验,这样儿童的自我和经验之间就发生了异化,当经验与自我之间存在冲突时,个体就会预感到自我受到威胁,因而产生焦虑。预感到经验与自我不一致时,个体会运用防御机制(歪曲、否认、选择性知觉)来对经验进行加工,使之在意识水平上达到与自我相一致。如果防御成功,个体就不会出现适应障碍,若防御失败就会出现心理适应障碍,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目标是将原本不属于自己的是经内化而成的自我部分去除掉,找回属于他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模式,用罗杰斯的话说“变回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机能。人本主义的实质就是让人领悟自己的本性,不再倚重外来的价值观念,让人重新信赖、依靠机体估价过程来处理经验,消除外界环境通过内化而强加给他的价值观,让人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由自己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的行为,掌握自己的命运,修复被破坏的自我实现潜力,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日内瓦心理学派

日内瓦学派 Geneva School ,当代儿童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中的主要派别。又称皮亚杰学派。为瑞士心理学家J.皮亚杰所创立。其主要工作是通过对儿童科学概念以及心理运算起源的实验分析,探索智力形成和认知机制的发生发展规律。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皮亚杰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其认知心理学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

皮亚杰的主要观点:(1)认识结构及其动态过程,皮亚杰的几个基本概念:图式(指人的一种心理机能结构)、同化(原生物学概念,指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过程,这里主要说明人类智力的发展也是生物的一种适应)、顺应(原有的图式不能适应客体时,通过调整原来的图式建立新的图式,使认识图式发生质的变化的过程);(2)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提出心理发展四要素:a、机体的成熟因素;b、个体对物体作出动作时的练习和习得经验的作用;c、社会环境;d、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平衡过程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果的过程,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皮亚杰将儿童认识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第二阶段是前运算阶段(2~7岁);第三阶段是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第四阶段是形式运算阶段(11、12~15、16岁)。

西方学者把皮亚杰、巴甫洛夫、弗洛伊德一起奉为当代心理学的三大巨人。

认知心理学派

认知心理学是一门研究认知及行为背后之心智处理(包括思维、决定、推理和一些动机和情感的程度)的心理科学。这门科学包括了广泛的研究领域,旨在研究记忆、注意、感知、知识表征、推理、创造力,及问题解决的运作。

认知心理学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6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1967年正式形成。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瑟《认知心理学》一书的出版,标志着认知心理学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流派。唐纳德·布罗德本特于1958年出版的《知觉与传播》一书则为认知心理学取向立下了重要基础。此后,认知心理取向的重点便在唐纳德·布罗德本特所指出的认知的讯息处理模式--一种以心智处理来思考与推理的模式。因此,思考与推理在人类大脑中的运作便像电脑软件在电脑裏运作相似。认知心理学理论时常谈到输入、表征、计算或处理,以及输出等概念。

认知心理学家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但是人们不能直接观察内部心理过程,只能通过观察输入和输出的东西来加以推测。所以,认知心理学家所用的方法就是从可观察到的现象来推测观察不到的心理过程。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会聚性证明法,即把不同性质的数据会聚到一起,而得出结论。而现在,认知心理学研究通常要实验、认知神经科学、认知神经心理学和计算机模拟等多方面的证据的共同支持,而这种多方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青睐。认知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脑本身,想来揭示认知活动的本质过程,而非仅仅推测其过程。最常用的就是研究脑损伤病人的认知与正常人的区别来证明认知加工过程的存在及具体模式。

主要观点

广义上的认知心理学包括以皮亚杰为代表的构造主义认知心理学,心理主义心理学和信息加工心理学,狭义上就是信息加工心理学,它用信息加工的观点等研究人的接受、贮存和运用信息的认知过程,包括对知觉、注意、记忆、心象(即表象)、思维和语言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和计算机模拟法。

认知心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心理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纽厄尔(Alan Newell,1927)和美国科学家、人工智能开创者之一的西蒙(Herbert Alexander simon,1916)等。他们的主要理论观点有:

1、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

他们认为人脑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感受器、反应器、记忆和处理器(或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首先,环境向感觉系统即感受器输入信息,感受器对信息进行转换;转换后的信息在进入长时记忆之前,要经过控制系统进行符号重构,辨别和比较;记忆系统贮存着可供提取的符号结构;最后,反应器对外界作出反应。

2、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

认知理论认为,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制激物的意义的过程,这个过程依赖于来自环境和来自知觉者自身的信息,也就是知识。完整的认知过程是定向——抽取特征——与记忆中的知识相比较等一系列循环过程。知识是通过图式来起作用的。所谓图示是一种心理结构,用于表示我们对于外部世界的已经内化了的知识单元。当图示接受到适合于它的外部信息就被激活。被激活的图示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用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搜索特殊形式的信息。

3、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是认知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整体,任何一种认知活动都是在与其相联系的其它认知活动配合下完成的。

另一方面,在人的认知过程中,前后关系很重要。它不仅包括人们接触到的语言材料的上下文关系,客观事物的上下、左右、先后等关系,还包括人脑中原有知识之间、原有知识和当前认知对象之间的关系。

4、产生式系统

产生式系统的概念来源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1970年开始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它说明了人们解决问题时的程序。在一个产生式系统中,一个事件系列产生一个活动系列,即条件——活动(C—A)。其中的条件是概括性的,同一个条件可以产生同一类的活动;其次,条件也会涉及到某些内部目的和内部知识。可以说,产生式的条件不仅包括外部刺激还包括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反映出现代认知心理学的概括性和内在性。

心理学流派发展趋势

现代心理学发展的趋势,是几大心理学流派逐渐融合统一。几大心理学流派着重于心理本质的探索,是其基本理论部分,实际这种种流派都是着重心理现象、过程或功能的某个环节,而忽落其他环节所引起的,是片面、局部或环节性的研究,没有进行整体、全面或本质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心理现象的研究逐渐深入和想要把握心理的整体状况,心理学流派的融合统一,成为心理学流派的发展趋势

生理心理

感觉

感觉是对客观现实个别特性(声音、颜色、气味等)的反映,由来自物质世界的一定刺激直接作用于有机体的一定感觉器官,如光线引起视觉,声波引起听觉;刺激在感官内引起的神经冲动,由感觉神经传导于大脑皮层的一定部位产生感觉。

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有了感觉,我们就可以分辨外界各种事物的属性,因此才能分辨颜色,声音、软硬、粗细、重量、温度、味道、气味等,有了感觉,我们才能了解自身各部分的位置、运动、姿势、饥饿、心跳,有了感觉,我们才能进行其它复杂的认识过程。失去感觉,就不能分辨客观事物的属性和自身状态。因此,我们说,感觉是各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如知觉、记忆、思维)的基础,就这个意义来说,感觉是人关于世界的一切知识的源泉。

感觉是感官、脑的相应部位和介于其间的神经三部分所联成的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无机界没有感觉,只有跟感觉类似的特性,即单纯的物理或化学反映;感觉属于认识的感性阶段,是一切知识的源泉;它同知觉紧密结合,为思维活动提供材料;感觉因分析器的不同分为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肤觉、运动觉、机体觉、平衡觉等。

一、视觉

视觉是通过视觉系统的外周感觉器官(眼)接受外界环境中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刺激,经中枢有关部分进行编码加工和分析后获得的主观感觉。

眼受光线刺激后,产生神经冲动传入大脑皮层视中枢而获得的主观感觉。主要包含感知光的强弱,辨别物体或符号的轮廓、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色彩。人类眼球呈前面略突出的球形,结构颇似照相机,由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折光系统,起凸透镜的作用;眼球壁构成“暗箱”;瞳孔的大小变化可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入眼后,经过折光系统折射、聚焦,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视网膜由大脑皮层衍化而来,主要含有感光细胞(视杆、视锥细胞)和神经联系细胞。其中视杆细胞对弱光敏感,主要在昏暗环境中产生暗视觉,但只能辨别明暗,不能分辨物体的精细程度和颜色;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色光,在亮环境下产生明视觉和色觉,对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分辨力强。视觉信息在视网膜内进行初步编码、加工后,经视神经传入大脑枕叶的视觉中枢,由视中枢对信息作进一步处理、分析、整合而形成视觉感知。

二、听觉

外界声波通过介质传到外耳道,再传到鼓膜。鼓膜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着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声源→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使声波通过)→鼓膜(将声波转换成振动)→耳蜗(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听神经(传递冲动)→大脑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声波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振动又通过听小骨而传达到前庭窗(卵圆窗),使前庭窗膜内移,引起前庭阶中外淋巴振动,从而蜗管中的内淋巴、基底膜、螺旋器等也发生相反的振动。封闭的蜗窗膜也随着上述振动而振动,其方向与前庭膜方向相反,起着缓冲压力的作用。基底膜的振动使螺旋器与盖膜相连的毛细胞发生弯曲变形,产生与声波相应频率的电位变化(称为微音器效应),进而引起听神经产生冲动,经听觉传导道传到中枢引起听觉。听觉传导道的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耳蜗的螺旋神经节,其树突分布于耳蜗的毛细胞上,其轴突组成耳蜗神经,入桥脑止于延髓和脑桥。

交界处的耳蜗核,更换神经元(第二级神经元)后,发出纤维横行到对侧组成斜方体,向上行经中脑下丘交换神经元(第三级神经元)后上行止于丘脑后部的内侧膝状体,换神经元(第四级神经元)后发出纤维经内囊到达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当冲动传至听觉中枢则产生听觉。另外,耳蜗核发出的一部分纤维经中脑下丘,下行终止于脑干与脊髓的运动神经元,是听觉反射的反射弧。

此外,声音传导除通过声波振动经外耳、中耳的气传导外,尚可通过颅骨的振动,引起颞骨骨质中的耳蜗内淋巴发生振动,引起听觉,称为骨传导。骨传导极不敏感,正常人对声音的感受主要靠气传导。

外耳和中耳担负传导声波的作用,这些部位发生病变引起的听力减退,称为传导性耳聋,如慢性中耳炎所引起的听力减退。内耳及听神经部位发生病变所引起的听力减退。称为神经性耳聋。某些药物如链霉素可损伤听神经而引起耳鸣、耳聋,故使用这些药物时要慎重。

在一般情况下,听觉的适宜刺激是频率为16~20000次/秒(赫)的声波,也叫可听声。不过,不同年龄的人,其听觉范围也不相同。例如:小孩子能听到30000~40000赫的声波,50岁以上的人只能听到13000赫兹的声波。一般人对16赫以下和20000赫以上的声波,是难以听到的。当声强超过140分贝时,声波引起的不再是听觉,而是压痛觉。

三、味觉

味觉是指食物在人的口腔内对味觉器官化学感受系统的刺激并产生的一种感觉。从味觉的生理角度分类,只有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他们是食物直接刺激味蕾产生的。在四种基本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苦味比其他味觉都敏感,更容易被觉察。味觉经面神经,舌神经和迷走神经的轴突进入脑干后终于孤束核,更换神经元,再经丘脑到达岛盖部的味觉区。

人的几种基本味觉来自我们的舌头上的味蕾,舌头前部,即舌尖有大量感觉到甜的味蕾,舌头两侧前半部负责咸味,后半部负责酸味,近舌根部分负责苦味。实际上我们舌头上的味蕾可以感觉到各种味道,只是有不同的敏感度。辣不属于味觉,乃属于痛觉,它能直接刺激我们的舌头或皮肤的神经。

四、嗅觉

嗅觉是一种感觉。它由两感觉系统参与,即嗅神经系统和鼻三叉神经系统。嗅觉和味觉会整合和互相作用。嗅觉是外激素通讯实现的前提。嗅觉是一种远感,即使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

脊椎动物的嗅觉感受器通常位于鼻腔内由支持细胞,嗅细胞和基细胞组成的嗅上皮中,在嗅上皮中,嗅觉细胞的轴突形成嗅神经。嗅束膨大呈球状,位于每侧脑半球额叶的下面;嗅神经进入嗅球。嗅球和端脑是嗅觉中枢;外界气味分子接触到嗅感受器,引发一系列的酶级联反应,实现传导。

五、躯体感觉

躯体感觉一般被分成三个层次:浅感觉、深感觉、内脏感觉。浅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度感觉等,这些感受细胞都分布在皮肤中。深感觉是对关节、肢体位置、运动及受力作用的感觉,它们的感受细胞分布在关节、肌肉、肌腱等组织中;内脏感觉与其他感觉不同,一般情况下这些感觉并不投射到意识中,这些感受分布在脏器、血管壁之中,受到牵拉或触压就会引起痛觉。虽然在皮肤中存在着痛觉游离神经末梢,但各种感受细胞受到超强刺激,均可出现痛觉。痛觉、渴觉、饿觉、头部位置与身体平衡觉等是多种感受细胞活动而产生的综合感知觉。

知觉

知觉是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时,人脑对外界的整体的看法和理解,它为我们对外界的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在认知科学中,也可看作一组程序,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与感觉不同,知觉反映的是由对象的各样属性及关系构成的整体。

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感觉只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却认识了事物的整体;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的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却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同一物体,不同的人对它的感觉是相同的,但对它的知觉就会有差别,知识经验越丰富对物体的知觉越完善,越全面。

知觉有这样几个特性:整体性、恒常性、意义性、选择性,知觉适应。整体性是指我们对物体整体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恒常性是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官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所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着相当程度的稳定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是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选择性是我们在观察两歧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存在着竞争。知觉适应是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意识上知觉产生的机制无法给出答案,知觉的生理学机制研究乃属空白之地。其原因是由于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观点是,能够被科学证明的理论才能被认可,否则就予以否定。潜意识存在的事实已被几乎所有的人所接受,但它无法被科学证明。因此,现代科学的原则就对潜意识采取忽视和回避的态度。潜意识是人类思想和行为的主控因素,由于这个主要环节的缺失,使得现代心理学越研究越困惑、越研究越复杂、越研究越让大多数人搞不明白。

感觉,主要是一个人当前意识活动的结果;而知觉,是一个人潜意识和当前意识共同活动的结果。对于相同的信息,潜意识和当前意识经常会得出不同的加工结果。这是因为当前意识和潜意识活动所依据的信息是不同的;另外,对于感觉信息的加工,潜意识采取直接套用以往经验的方式,这样很容易出现错误的反应。当两种意识活动出现不同的结果时,一个人就会出现错觉。直觉就是知觉活动的结果。

注意

注意就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性、选择性和集中性的复杂过程,包括非随意注意、选择或集中注意以及注意的维持与调节过程。

注意的加工过程分为有意识加工和无意识加工。当无需意识控制的信息加工被称为自动加工。相反的被称为控制加工。当一个加工从最初高度有意识转向自动的过程叫自动化(也叫程序化)。自动化是如何发生的呢?现代科学还没给出明确的解释。

非随意注意是由外界较强的新异刺激或引起主体意外感的刺激所引发的不由自主的注意过程,又称被动注意;选择注意是在众多外界刺激中,选择性注意某刺激,而忽视其他刺激的过程;注意的保持和调节指在完成一个注意过程中,集中注意就必须不断忽视周围的各种刺激或发生的其他事件,克服脑内出现的可能引起分心的概念或表象。

注意的活动是当前意识和潜意识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两个意识的目标一致时,注意就会长久的保持;否则注意就很难保持。被动注意是意识带动潜意识关注到一些信息上,而选择注意是潜意识带动意识关注到一些信息上。

自动化的产生是由于潜意识多次或长期加工相同信息,产生了固定地反应方式或程序,从而自动地处理相同信息。

学习和记忆

学习就是当前意识和潜意识对所接受和存贮的信息共同加工处理的过程。记忆是大脑储存和向当前意识输出信息的过程。记忆分成两个过程,记过程和忆过程,记过程指信息被存入大脑的过程,这种活动是本意识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这是人的本能行为,人的大脑可以记住所有接收到的信息;忆过程是本意识将所存入的信息输出给当前意识的过程。

人在社会生活中,接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全部被存贮起来。潜意识如何加工处理这些信息决定了一个人的学习和行为能力。潜意识的活动能力受控于原意识和当前意识。原意识决定了潜意识的基本特性,比如一个人的智商高低。一个人学习能力的基本特点从他一出生就具有了。当前意识可以对潜意识进行影响和改变。有一个典型的案例可说明此事。一个心理学家去一所学校,他随意地指出一些学生并宣布他们的智商很高,学习能力很强。一段时间后,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方法对潜意识也会产生影响,“名师出高徒”说明了这个道理。

每个人都有相对固定的记忆能力,当一个人采取特殊的记忆方法时,可以使本意识改变所运行的程序从而增加相关信息的输出量,使一个人表现出超常的记忆能力。在被催眠状态下,潜意识可直接接受到原意识中的信息。

中国藏区会说唱《格萨尔王传》长篇史诗的人,他们大多在得到“神授”前目不识丁、不会说汉语,但在一夜之间梦中学会说唱或一场大病之后掌握了说唱技艺,他们能说唱出上千万字的史诗中的内容。藏区有三十余位这样的艺人,其中大多数出自康巴地区。 而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这种现象。

言语和思维

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由词汇和语法构成并能表达人类思想的符号系统。言语是运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交流的过程。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的联系。文字是人类用来交流的符号系统,是纪录思想和事件的书写形式。

汉字,亦称中文字、中国字、国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一种文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为上古时代的汉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基于现存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至少有五千年了,而汉字起源的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历史开端,所以我们通常说汉族有5000年文明史。

中国人的祖先在创造汉字时,不仅使汉字具有像形的作用,还使汉字具有描述事物本质的作用。例如,汉字中带有心字旁的字有一千多个,这些字都表达着人类的心理变化状况,也就是说,本意识发生变化的状态就用有心字旁的字来表述。这些汉字所表达的内容就是人类和机器人之间本质的区别。比如,记忆是两个过程,记是神经系统正常的功能,忆则是由心理变化引起的;迷惑,迷指的是人不清楚有关信息的状态,比如迷路,而引起心理发生了变化才称为惑;忍受,忍指的是心理的状态,而受指的是身体的状态;疲惫,疲指身体状态,惫指的是心理的变化引起的结果;思考、思维,思是使心理发生变化的过程,考和维是指结果。习惯、惊吓、烦躁、忧伤、奇怪、领悟、感动、悲哀、挂念等词都有类似的心理及身体特征。

人类的思维方式有多种形式,其中有被察觉的,有不被察觉的,还有的被模糊的察觉。其中包括推理、问题解决、白日梦、直觉、顿悟等。思维是当前意识和潜意识共同活动的过程,一个人的思维方式主要由潜意识控制,只有在学习新的方式时,以及由于实际情况,当前意识需要采用新的方式时,思维方式才由当前意识控制。

本能和动机

本能是某一动物中各成员都具有的典型的、刻板的、受到一组特殊刺激便会按一种固定模式行动的行为模式。它是由遗传固定下来的,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随着成熟和适当的刺激经验而逐一出现的。像鸟筑巢、蜂酿蜜、鸡孵蛋等觅食、自卫和生殖行动,都是特定物种所具有的先天的本能行为。

没有本能,就不会有生命,没有本能的变化,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人能通过意识来控制自身行为的本能,是通过有意识的行为控制本身本能行为最强的一种生物,是在本能的基础上教化了本性向着人性演化的物种。本能是大自然赋予生物生存自身的变化行为能力,生物通过自身本能变化来适应大自然而求得生命本身的延续。

动机是引起个体活动,维持并促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内部动力。动机,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过程;又在此过程中,动机通常不会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地,动机可能会增加或降低。然而,不管动机水准的高低为何,人们若能维持一定的动机水准,则不但能维持追求该目标的行为,也能维持心理上对该目标的渴望,直到人们知觉到该目标达成为止,因此动机时常被视为是行为的前导驱力,若能掌握人们的动机,则往往可以协助预测其行为的方向性与模式。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一、生理性动机主要指人作为生物性个体,由于生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动机。例如,人为了维持生命延续就需要有性行为,但是人类性行为的动机远远超出繁衍生息的范围,性行为成为影响人类行为的一种主要因素。

二、社会性动机是指人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成长和生活,通过各种各样的经验,懂得各种各样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动机,例如交往性动机、威信性动机、地位性动机等。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被认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人类的各种动机都包含于名、利、色、食、睡五种欲望之内,这也决定了人类行为的根本特点。

情绪和情感

情,指的是各种心理状态。中国人的祖先通过观察身体机构的细微变化,并结合深入地内省,他们将心理发生变化后的各种感受总结出来,并创造出相应的汉字加以表述。这些汉字就是所有带心字或竖心偏旁的汉字,在网络汉字查询工具里,汉典能查到的心字偏旁的汉字有823个,竖心偏旁的汉字有1228个,其中有一些是繁体和简体的重复。这些汉字当中有很多个所表达的意义已不被现代人认知,但那些能明白原意的字都表达了与心情有关的思想状况,这说明这些汉字都表达了相关的事情。这些汉字显示出人类的心理变化有上千种以上,这些变化都能被当前意识所察觉。后人为了表达和医学上的方便,将最主要的几种心理状态挑出来,它们就是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喜的繁体字是憙。情的产生是由于人性中各种欲望所引起的。欲望的种类一直就没有一个公认的说法,但能引起情感产生的感官有统一的认识,它们是眼、耳、鼻、舌、身、意,对应的事物是色,声,香,味,触,法。它们也被称为六欲。

情绪指的是心理发生变化后的状态,‘绪’指的是众多中的某者。比如说一个人情绪很好,那这个人可能有喜、悦、愉、快其中的某种感觉;一个人情绪不好,那么这个人可能有怒、悲、恐、忧其中的某种感觉。情感指的是具体的心理状态以及强烈程度。‘感’指的是能被当前意识清楚察觉的状态,比如说一个人的情感是悲伤的、喜悦的、忧愁的或者是强烈的、丰富的。

由于一个人有一千多种情感状态(根据汉字推测),它们之间只有细微的差别,这使得现代人根本无法认识和区分这些情感,甚至将非情感状态也归于其中。比如,许多人将高兴、期待、接受、乐观、攻击、失望、兴趣、宁静、赞赏等等状态都认为是情感。其实这些只是身体的反应或状态,就像喝、饿、困、凉、热、累、痛一样。区分情感和身体状态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其汉字是否有心字或竖心偏旁。

情感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它决定了人类行为的特性。人类行为的动机和目标都是受情感控制的。如果说一个人没有了七情六欲,那么这个人就会失去人性的特征,要么他是一个傻子,要么他已成为了神仙。机器人还成为不了人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控制程序中没有产生各种情感的内容。

情感的产生和变化是由于神经系统分泌出的相关神经递质的多少引起,使人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强烈情感的产生和变化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是心理疾病。中国的古人对此深有研究,并留下了许多治疗方法。

精神病

精神病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不能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动作行为难以被一般人理解;在病态心理的支配下,有自杀或攻击、伤害他人的动作行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出生前与生俱来的疾病,是遗传因子(基因)发生了改变而引起的神经疾病,遗传因子为什么会发生改变,有研究认为可能是受精卵着床至形成脊椎时严重缺乏营养所致。

由于先天多基因发生改变而引的丘脑、大脑功能紊乱及病变而发生的感觉、记忆、思维、感情、行为等方面表现异常的疾病。所以药物只能治标不能治根,药物根治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疾病的主帅是基因。

精神病是由于多基因缺失或重叠而引起的丘脑、大脑功能的紊乱,而导致患者在感知、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常见的精神病有多种类型,如精神分裂症、狂躁抑郁性精神病、抑郁症、情感性精神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及各种器质性病变伴发的精神病等。病症的主要特点是:

(1)思维破裂。患者思考问题时没有中心,第一个念头和第二个念头之间缺乏任何联系,讲话时前言不搭后语,颠三倒四,有头无尾,缺乏条理。医生完全无法与思维破裂的患者进行语言交流和进行医疗检查。

(2)情感障碍。对亲人疏远、冷淡,甚至敌对。对一切事物表现冷淡,漠不关心,整天闷坐,胡思乱想。情感障碍明显的患者完全失去自我管理的能力,严重影响进食、睡眠和休息,对患者自身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3)幻觉妄想。幻觉中以幻听为多,患者听到空中或房上有人对她讲话,或听到一些人议论她。患者的行为常常受到幻觉的影响,甚至服从幻觉的“指令”做出一些危险动作。幻觉妄想可导致突发行为改变,会突然出现自杀、自伤、冲动、出走、无自知力等精神症状。

精神病的类型

对于精神病分类各国的标准不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精神病的分类逐渐系统化,目前我国对精神疾病的分类类别有十项:

1.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4.情感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5.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6.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7.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

8.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9.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

10.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精神病病因

对于大多功能性精神障碍,现代医学没有找到确切病因与发病机制,也没找到敏感、特异的体征和实验室异常指标。现代医学认为,影响精神健康或精神疾病的主要生物学因素大致可以分为遗传、神经发育、环境、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中医学虽无精神病病名,但在《内经》中早就有关于对精神病的病因、病机、症状和治疗的描述。精神病在中医学中,属于神志病的范畴。用“癫”、“狂”命名,是因其“正性癫倒、狂不识人”,也即现代医学“躁狂型”与“忧郁型”都是由精神刺激而引起的,以致失去理智的控制,不能进行正确地思维、语言错乱、精神失常、癔病、躁狂、登高而歌、弃衣奔走等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天有日、月、星,人有精、气、神,“得神者昌,逆神者亡”,神即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也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以及脏腑、精气、血与津液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这就是说,人的气血、津液、思维活动的循环规律,源于自身的调节,而自身调节功能长期失调,则会导致精神的异常。中医学认为精神病的病因病机有两类:

1、六淫侵袭,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气候的自然发生的现象,一般并不致病,称为六气。只有在气候失常的情况下,才可致病故又称六淫。六淫当中与精神疾病有关的主要是风暑火三种。《素问》有:“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和“诸燥狂热皆属于火”的理论。但无论是“风、暑”,还是“燥火”总在人体的虚弱时,才可乘虚而人致病。但“火热过亢”目前仍被视为病因病机的重要方面。

2、七情内伤,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是人精神活动的正常表现,但如果超过了正常限度或受到突然及长久的刺激,而又缺乏心理应激能力和处理技巧,就会导致生理及脏腑功能失调、经络功能紊乱而发生精神疾病。此外,还有痰迷心窍、气血凝滞、阴阳失和、遗传、近亲结婚、脑外伤、脑器质性疾病、中毒等。

神经病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指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的器质性病变,并可以通过医疗仪器找到病变的位置。神经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协调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功能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起着“司令部”的作用。凡是能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引起神经系统疾病。例如头部外伤会引起脑震荡或脑挫裂伤;细菌、真菌和病毒感染会造成各种类型的脑炎或脑膜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可引起儿童脑发育迟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可造成脑溢血等等。常见的神经病有:脑炎、脑膜炎、脑囊虫病、脑出血、脑梗塞、癫痫、脑肿瘤、重症肌无力等。患者应去神经科寻求诊治。

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有:头痛、头晕、睡眠不正常、震颤、行走不稳定、下肢瘫痪、半身不遂、肢体麻木、抽风、昏迷、大小便不能自己控制、肌肉萎缩以及无力等。概括地说,可以将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破坏症状,表现为瘫痪。当然,有些神经病患者也可以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精神失常,但这种精神失常和精神病人的精神失常有所不同,医生根据症状、检查以及各种化验等可以把这两者区别开来。

思想

现代的理论给‘思想’下了很多的定义,其中有:

思想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属于理性认识。一般也称“观念”。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则是错误的思想,它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思想是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形成的一种可以用来指导人的行为的意识。

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

用现代科学进行解释就是:思想是大脑细胞的活动,大脑细胞的活动产生电流,电流产生电磁场,电磁场对其场范围之内的物质的电子发生作用,从而改变物质电子的变化,进而促进物质的改变。

运动的意识称谓是为思想。思想是意识的向导发生。思想的本身就是意识运动形式的表达,是意识的主体在意识形态里进行的意识的运动行为,是以某一问题为点的直线意识的运动形式,思想的作用有助于进行意识的引导,是思想直线运动形式的存在特征。

在一般的自然科学意义上,思想是指:人类通过感觉得来而储存在大脑的东西称为“记块”,记块被生物钟的提示功能提取并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忆块被定向组合得来的东西叫“思块”,思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或“思想”或“思考”。在大脑里进行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思块叫“脑语”(又叫“思想”等),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思块表达出来分别叫“嘴语”(又叫“口语”)和“行为”(或叫行动),嘴语和行为合称为“能块”,能块就是一个人能力的表达。思块没有社会价值,但是它决定了你的大脑内的知识储存的状况,所以它同时决定了你的能块的发挥,一个人聪明与否,就是由能块决定的。

思想的科学本质:思想是我们一直捉摸不透的东西,而按照信息论假说来讲,思想其实就是一种信息。大脑中的某些特定分子摩擦碰撞,引起了某些信息子的规则排布,在三维空间中的表现就是产生电流,引起脑细胞的活动,这便是思想的本质,当然,不同信息表现出不同思想。然而,这不等于我们的思想是早已限定好了的吗?其实就是这样。只不过我们脑中分子数量是庞大的,其能引起信息子的排布形式的种类是极其多的,我们现在的思想不过也只开发了很少一部分。现实中我们所谓的思想还要有另一个因素,那就是需要通过一个完整复杂的调节机制将其表达出来,这个调节机制对于人类来说便是神经系统,因此只有我们能将复杂的思想表达出来。

最古老的文明显示出,当时的人类对于自身以及宇宙的认识已达到很高的层次,并建立了完整的哲学体系。现代人类的发展依据的是科学理论,这也能使我们不断地认识世界,但与祖先相比,我们更像是井底之蛙,只看到了碗大的天空。

思,繁体字是恖。囟,脑子。古人认为心脑合作产生思想。想,《說文》冀思也。注希冀而思之也。想的意思就是那些能产生情感的思。从汉字最古老的表达意义来看,思想的解释应该是能够引起心理发生变化的意识的活动。从人的生理角度来说,思想就是那些能够产生神经递质的意识活动,这些神经递质能够让人体产生各种‘情’的感受。意识的很多活动是不能引起心理发生变化的,这些活动就不能称为想。比如,计算、分析、推理、计划、失望、预期、整理、筹划等,这些活动称为思考或思维。

《素问·上古天真论》:“外不劳形於事,内无思想之患。”这句话显示出了思想的本质,思想是能够对人的心理产生影响和伤害的意识活动。

十一因素理论

软件(中国大陆及香港用语,台湾作软体,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顺序组织的计算机数据和指令的集合。一般来讲软件被划分为编程语言、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和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中间件。软件并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计算机(这里的计算机是指广义的计算机)上运行的电脑程序,与这些电脑程序相关的文档一般也被认为是软件的一部分。简单的说软件就是程序加文档的集合体。另也泛指社会结构中的管理系统、思想意识形态、思想政治觉悟、法律法规等等。

国标中对软件的定义为:与计算机系统操作有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其它定义:

1.运行时,能够提供所要求功能和性能的指令或计算机程序集合。

2.程序能够满意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

3.描述程序功能需求以及程序如何操作和使用所要求的文档。

以开发语言作为描述语言,可以认为:

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软件的特点

一,软件不同于硬件,他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

二,软件的生产不同与硬件,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一旦开发成功,可以大量拷贝同一内容的副本。

三,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出现磨损、老化以及用坏问题。

四,软件的开发、运行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系统,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在客观上出现了软件移植问题。

五,软件开发复杂性高,开发周期长,成本较大。

六,软件开发还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根据思想、意识和软件的科学解释,我们发现它们有着相同的本质。这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就是一个硬件系统,能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的是其中的软件,这个软件的庞大超出现代人类的想象,它不被现代人所认知,甚至被否认。现代科学所能验证的只有这个软件中的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这个软件被称为“意识”。

人类的思想是五种意识和五种欲望以及善这十一个因素共同活动的结果。这套 “软件”和宇宙本身运行“软件”相融合,人类不仅展示出属于人类专有的特征,还能展示出宇宙的特征。人类通过探究内心的奥秘是可以和宇宙相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人性“软件”是无限复杂的。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性“软件”是很简单的,因为它只有十一个模块变量,这十一个因素决定了人类的特性。现代的任何一个电脑游戏都比其复杂。

人类思想软件的基本原理是可被称为十一因素理论。

宇宙意识是其它意识的运转平台;本意识包含了人类特性的所有程序;原意识决定一个人的本意识的初始状态和运行状态;潜意识可以改变本意识和宇宙意识的执行程序,潜意识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行为;当前意识是临时和短暂的,它被人所感知和控制。当前意识控制人的一小部分行为,它可以影响和改变潜意识,但它不能轻易地认知和连接潜意识。

人类本意识中存在着追求各种欲望的基本指令,这决定了人性的主要特点。人是为了满足五种欲望而活着的。五欲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是并行的,并不分层级和前后。当各种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本意识就会输出指令使得神经系统生产出相应的神经递质,这使人体产生了相应的变化,比如焦虑、暴躁、疯狂、忧郁、悲哀等感觉。严重时,本意识还会输出自我毁灭的指令,那么这个人的生命就会终止于自杀。在人的本性中没有害怕死亡的指令,惧怕死亡是潜意识习得思想的作用。在战争环境以及灾难面前许多人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形为。很多宗教信徒在面对死亡时都表现出了喜悦的心情。

人类本性中的五欲是程序化的,它们不存在理智和自制。如果五欲任意发展,就会造成人类无法生存或者自我毁灭。由此,智慧的人类学会了自制,人类的行为处于五欲和自制的平衡点上,这个平衡点是不断地变化着。人类的自相残杀、相互侵夺以及对于自然的无限索取都是受欲望控制的结果。

善是当前意识联系潜意识的介质,在当前意识中只有尽量增加善念,才能不断深入地认知和控制潜意识。欲望使人类沉溺于各种感官享受以致不能认清自己的根源,善的增加就会使欲望减少。

在十一因素理论中,潜意识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就相当于道家思想中的识神。当前意识对行为只起到很小的作用的说法,肯定让大多数人无法理解。但是在事实上,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虚幻当中,我们的当前意识随时随地发生着改变。我们不知道生存的意义所在,不知道生命和宇宙的本质,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以下举个例子来说明。

徐欢是某公司的一个部门的技术负责人,他研究出一种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应用可提升公司产品的档次和质量。第一天,许欢信心满满,准备向领导汇报,他的心情兴奋而愉快。第二天,公司发生人事变动,一个与他有矛盾并反对他的研究的同事被任命为他所在部门经理。徐欢的心情变得十分沮丧,他想调离这个部门。第三天,新经理找他谈话,说支持他的研发,并让他负责技术开发。徐欢的心情又变得愉快起来。第四天,一个与他关系很好的同事私下告诉他,新领导打算等他开发完新技术后就把他踢出这个部门。许欢的心情变得糟糕透了。第五天,他见到了公司的领导,领导表示如果他开发的技术获得成功,公司就会提升他为部门经理。许欢的心情又兴奋起来。

在几天里,许欢的心理不断地发生翻天覆地地变化。他回想这几天的事情就像是做了一场梦,梦醒后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他的行为和情感完全受控于一种内在的力量,他就像一叶小舟在海面上漂浮不定、不能自控。

人的思想变化速度是极快的,这种变化是人类无法认知的。佛经上说一刹那间会有九百个念头生灭。这个说法也许能让大家想象一下心理变化的速度。

按古代印度《倡只律》解释:一刹那即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叟,一日一昼为三十须叟。照此计算:一须叟为48分钟,一罗预为114秒。一弹指为7.2秒,一瞬为0.36秒,一刹那为0.018秒。

第四章 人格

人格的内容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原来主要是指演员在舞台上戴的面具,类似于中国京剧中的脸谱,后来心理学借用这个术语用来说明:在人生的大舞台上,人也会根据社会角色的不同来换面具,这些面具就是人格的外在表现。面具后面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真我,即真实的人格,它可能和外在的面具截然不同。

人格主要是指人所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人格是指一个整体的精神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具有感觉,情感,意志等机能的主体。(如同电脑的软件。)它可以离开人的肉体,离开人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而独立存在于人类的精神文化维度里。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的统合模式。

灵魂心理学属于灵魂医学范畴,灵魂心理学给人格定义为,人格是人类独有的、由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禀承的内外信使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能代表人类灵魂本质及个性特点的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良心以及由此形成的尊严、魅力等。灵魂医学认为信使是一切能够表达生物体内部之间以及与外界沟通联系并发生相应生物效应的各种生物语言。

什么是人格?在历史上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人格作出了相应界定。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也有15种之多。总体而言,从心理学角度对人格所下的概念有以下五种。

(1)罗列式概念。通常采用“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来描述人格,显然有助于确定人格的外延,但无法构建外延之间的关系,而且外延的边界有多大也难以说清楚。

(2)整体性概念。强调人格是个人各方面属性所组成的整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罗列式概念的缺陷。

(3)层次性概念。在整体性的基础上,层次性概念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把人格特征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而最高层次的属性或特征具有统合的作用。

(4)适应性概念。此类概念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把人格看作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不断适应环境的结果。

(5)区别性概念。如果说前面四种概念都反映了人们在人格上的共同性的话,区别性概念更多地看到了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更强调个体人格的独特性方面。

人格的属性

整体性:人格是一个人从行为模式中表现出心理特性的整体,构建着人的内在心理特征。它常体现在个人的某一个行为之中,这个行为便可带出这个人整体的心理特征。

稳定性:人格是由多种性格特征所组成的,其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人格的这种稳定性是可以表现在不同的时间和地域上的。但这种稳定性也并不是完全不可变的,如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中人格可反映出不同的方面。也可以暂时的受到一些事情的制约,而导致人格的这种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

个体性:人格的组合结构是多样的,而导致了人与人之间在性格方面的差异性,虽然人与人之间的某些特征可以是相同的,但他们在整体人格的方面还是不同的。

动机性和适应性:人格支撑着人的行为,驱动着人趋向或避开某种行为,它也是构成人的内在驱动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种驱动力与情绪无关,它可以说是一种生来具有的力量。这种驱动力对人的生活具有适应性。

自然性与社会性:人格并不是完全孤立存在的,社会文化方面和自然方面对人格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甚至可以说他们也是人格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就是说,人格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文化影响的。但是,人格还是以个体的神经解剖生理特点为基础的。

瑞士精神病学家荣格(C.G.Jung)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和内倾两种类型。他认为,精神活动的根本力量是生命力,这种活动的力量如果趋向于事物,便形成外倾型人格,若是趋向于主观自身,便形成内倾型人格。而精神活动有思考、感情、感觉和直觉四种根本机能,由此而推演出八种人格类型:

外向思考型

这类型的人,偏爱知性生活,尽量让自己的生活活动合乎知性结论。所谓知性结论,就是客观而普遍为一般接受。不独断、不任性、谨守客观。以知性为行动规范,客观的分清各种事实和条件,仔细考虑之后才下结论。对人待己采用相同基准。

外向感情型

这类型的人多半是女性,这种类型的女性,生活方式顺应感情,感情也能配合周围的状况,价值观也是一样。

外向感觉型

这类型的人对客观的事实非常敏锐,注重的是具体的事实。当他凭感觉具体的享受某种事物时,必定体会出生命的喜悦。如果他举止高尚,你定是个有着高尚兴趣的唯美主义者。把自己的感觉提高到美的纯粹最高境界,享受旁人无法体会的艺术天地。

外向直觉型

这类型的人,具有洞悉客观事实背后其他可能性的能力。这种人注重的不是现实,而是可能性,并且不断的追求可能性。安定的生活环境对他而言有如地狱,令人窒息。当他开始追逐可能性时,非常的热衷,有的人甚至显现得异常狂热。但是一旦遇到瓶颈无法突破时,立刻冷淡下来,或者干脆放弃。

内向思考型

这类型的人和刚才的“外向思考型”一样,追随理念,只不过方向是朝内,而不是朝外。在自己的内部建立成一个理念世界,积极的推动发展,不会因为怕麻烦、危险、被视为异端、伤害与他人之间的感情等理由而放弃。

内向感情型

内向感情型的人,以女性居多。这类型的人感情,受到内在、主观的要素所支配。感情的深度,外人完全看不出来。沉默、孤僻、厌恶粗俗的人。外人看来文静有礼,捉摸不定。多愁善感,有时会被别人认为“这种人对别人的幸或是不幸,完全无动于衷”。

内向感觉型

与所有内向型的人一样,内向感觉型的人也是远离外部的客观世界,沉浸在自己的主观感觉之中。它们往往不看重事物本身,却关注着事物的效果和自身深刻的主观感觉。艺术家往往倾向于这种类型。

内向直觉型

这类型的人,可能成为预言家或艺术家。因为他们内在的直觉,在受到了外界的刺激开始活动时,只注意自己的内在感觉,不会被外界所眩感。

现代观点认为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的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现代人格研究的主要流派

西方心理学家对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由于各自观点及研究方法上的不同,先后出现了几十种人格理论。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对人格进行了探讨,其中最主要的有五种人格理论: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一、精神分析理论

心理动力学(psychodynamic),又称精神动力学或精神分析学。根据心理动力学的观点,行为是由强大的内部力量驱使或激发的。这种观点认为,人的行为是从继承来的本能和生物驱力中产生的,而且试图解决个人需要和社会要求之间的冲突。剥夺状态、生理唤起以及冲突都为行为提供了力量,就像煤给蒸汽机车提供燃料一样。在这个模型中,当机体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它的驱动力降低时,他就停止反应。行为的主要目的是降低紧张度。

弗洛伊德最初把人格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并称之为解剖模型。意识指的是人们正觉察到时的想法;在大脑存储的信息中,意识处理的信息只占很小的比例,那些大量的可再现信息构成了前意识;意识和前意识的内容在整体思维中只是冰山一角,在它们之后存在着无意识。无意识的内容无法直接接触,但它决定了人的许多日常行为。之后,弗洛伊德又把人格划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Id):位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与欲望构成本我,是人格的生物面,遵循“快乐原则”;自我(Ego):介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是人格的心理面。自我的作用是一方面能使个体意识到其认识能力;另一方面使个体为了适应现实而对本我加以约束和压抑,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社会面,是“道德化的自我”由“良心”和“自我理想”组成,超我的力量是指导自我、限制本我,遵循“理想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弗洛伊德是泛性论者,在他的眼里,性欲有着广义的含意,是指人们一切追求快乐的欲望,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弗洛伊德将人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①口欲期;②肛门期;③性蕾欲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刚生下来的婴儿就懂得吸乳,乳头摩擦口唇粘膜引起快感,叫做口欲期性欲。1岁半以后学会自己大小便,粪块摩擦直肠肛门粘膜产生快感,叫做肛门期性欲。儿童到3岁以后懂得了两性的区别,开始对异性父母眷恋,对同性父母嫉恨,这一阶段叫性蕾欲期,其间充满复杂的矛盾和冲突,儿童会体验到俄底普斯(Oedipus)情结(或称为恋母情节)和厄勒克特拉(Electra)情结(或称为恋父情节),这种感情更具性的意义,不过还只是心理上的性爱而非生理上的性爱。只有经过潜伏期到达青春期性腺成熟才有成年的性欲。成年人成熟的性欲以生殖器性交为最高满足形式,兼具繁衍后代的功能,这就进入了生殖期。弗洛伊德认为成人人格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前三个发展阶段已基本形成,所以儿童的早年环境、早期经历对其成年后的人格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许多成人的变态心理、心理冲突都可追溯到早年期创伤性经历和压抑的情结。

弗洛伊德在后期对提出了死亡本能即桑纳托斯(thanatos),它是促使人类返回生命前非生命状态的力量。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生命的最后稳定状态,生命只有在这时才不再需要为满足生理欲望而斗争。只有在此时,生命不再有焦虑和抑郁,所以所有生命的最终目标是死亡。死亡本能派生出攻击、破坏、战争等一切毁灭行为。当它转向机体内部时,导致个体的自责,甚至自伤自杀,当它转向外部世界时,导致对他人的攻击、仇恨、谋杀等。

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决定论者,他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有着严格的因果关系,没有一件事是偶然的,梦也不例外,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而是愿望的达成,在睡眠时,超我的检查松懈,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抵抗,并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可见梦是对清醒时被压抑到潜意识中的欲望的一种委婉表达。梦是通向潜意识的一条秘密通道。通过对梦的分析可以窥见人的内部心理,探究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和冲突。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固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即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式。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触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弗洛伊德对当代思潮最大的贡献是其动态潜意识之概念。19世纪西方主流思潮为实证论,相信人可取得关于自身及其所处环境之真实认知,并以明智判断予以掌握。弗洛伊德则认为自由意志本为幻念,人无法全然意识到自我,且行为的动因与意识层次的活动有极其复杂关系。潜意识之概念可推翻以前理论的原因,在于弗洛伊德提出意识的层次之说,“在表层之下”另有思绪运作。弗洛伊德称梦为“通往潜意识之王道”,提供参与潜意识生活的最佳入径,是说明潜意识“逻辑”之佳例,此逻辑与意识层次思绪之逻辑迥异。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一书,发展最初的心理拓朴学,论证潜意识之存在,并描述如何参与潜意识之法。

许多研究弗洛伊德理论的心理学家逐渐脱离了他的研究所,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并建立了他们自己的心理学派。但他们都保留了弗洛伊德的许多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其中最著名的有阿德勒、荣格、埃里克森、霍妮等人。

阿德勒提出了“寻求优越”的概念来说明人类的主要动机。他认为人人都有一种内在驱力,推动他们摆脱源于婴儿期的无助感,他提醒人们,父母溺爱和忽视是导致后来人格问题的两个根源。

荣格提出集体无意识现象,它是原始意象的会集所。集体无意识包含了我们从前辈那里继承的东西,所有人的集体无意识从根本上都是相同的。原始意象的象征物通过民间传说、艺术作品、梦和精神病人表现出来。

埃里克森建立了自我心理学,他强调了自我的积极作用,自我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发展并保持同一性。他提出了人的一生中人格发展的8个阶段理论。

霍妮反对弗洛伊德对人格发展中本能作用的过分强调。她认为人格的性别差别主要由社会因素导致,而不是与生俱来的。神经症行为是儿童为克服焦虑而采用的人际交往手段。她划分出3种神经症风格:接近人群、反对人群和脱离人群。

二、特质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起源于40年代的美国。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测评人格所常用的基本单位。

特质理论是相对于类型论的一种人格理论。所谓特质是指一种可表现于许多环境的、相对持久的、一致而稳定的思想、情感和动作的特点,它表现一个人人格的特点的行为倾向。特质的来源可能是遗传的也可能是获得的。特质论者在判定人的行为时,常用特质描述个体差异和综合个体变量,并将每个人的多种我特性,按程度分类,每一个人都有同类的特性,但程度等级不同。这种把人格解释为一系列稳定的特质的论点,曾在相当程度上构成了传统的非心理动力学的人格理论,导致了相应的研究和测量。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是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在其名著《人格:心理学的解释》(1937)一书中,得出了获得大多数心理学家所推崇的他自己对人格的定义:“人格是个体内部决定其独特的顺应环境的那些心理生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 注重研究个体而不注重研究制约人类的规律是贯穿于奥尔波特研究活动始终的主题。

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两类,即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1、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人格特质。它是在共同的生活方式下形成,并普遍地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的。从共同特质看,个体间的差异,只不过是指个人所具备这种特质的多寡或强弱不同而己。奥尔波特提出了人格的14种共同特质,如:支配-顺从,外向-内向,自信-自卑,合群-孤独,理论兴趣高-理论兴趣低等等。

2、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人格特质。奥尔波特特别重视个人特质,才能表现个人的真正特质。他指出:“严格地说,只有个人特质是真实的特质。因为第一,特质是个人的而不是地区社会的;第二,特质是以个人经验独特方式发展起来的动力倾向,所以共同特质不是真正的特质。”在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个人特质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两个人在共同特质上是相似的,但他们行为上所表现的,仍各具独特性。例如,有两个人的攻击性特质(共同特质)可能相似,但两人对人或对物作攻击表现时,仍有差异。所以个人特质不能在个人间彼此比较。奥尔波特主张心理学家应该集中力量研究个人特质。

个人特质因其在生活中表现的范围不同,奥尔波特又将其分为三类,即首要特质、重要特质和次要特质。首要特质是影响个体各方面行为的特质,它表现了一个人生活中无时不在的倾向,个人的每个行为都受它的影响。因此它是一个人最典型,最具概括性的特质,它在人格结构中处于支配的地位,但其数量不多。重要特质是决定一个人的一类行为而不是全部行为,能够代表一个人的主要行为倾向的特质,表现出这些特质的情景要比表现出首要特质的情景有限,即它所起的作用比首要特质要小一些。次要特质是只在特殊场合下才表现出来的,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它所起的作用比中心特质更小。

他提出了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要求十分相似的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自我扩展的能力。健康成人参加活动的范围极广。

(2)密切的人际交往能力。健康成人与他人的关系是亲密的,富有同情心,无占有感和嫉妒心,能宽容自己与别人在价值观与偏偏上的差异。

(3)情绪上有安全感和自我认可。健康成人能忍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冲突和挫折,经得起一切不幸遭遇。他们还具有一个积极的自我形象。

(4)体现知觉的现实性。健康成人看待事物是根据事物的实在情况,而不是根据自己希望的那样来看待事物。他们在评价一种形势和决定顺应这种形势时能保持理智。

(5)体现自我客观化。健康成人对自己的所有和所缺都十分清楚和准确,理解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

(6)体现定向一致的人生观。健康成人表现出定向一致,为一定的目的而生活,有一种主要的愿望。这种定向一般来说是属于宗教的,但不一定就是宗教。

雷蒙德·卡特尔(R.B.Cattell) 是英国心理学家,后来应邀到美国讲学和从事心理学的研究工作而迁居美国。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

卡特尔把特质视为人格的基本要素,并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个基于人格特质的理论模型。卡特尔认为,在构成人格的特质中包括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共同特质是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的成员所具有的特质;个别特质是某个人所具有的特质。共同特质在个别人身上的强度和情况并不相同;在同一个人身上也随时间的不同而各异。卡特尔还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是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能够观察得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即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表面特质是从根源特质中派生出来的,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一种根源特质可以影响多种表面特质,所以根源特质使人的行为看似不同,却具有共同的原因。尽管每个人所具有的根源特质相同,但其程度并不相同。一个人身上根源特质的数量或强度会影响他各个方面的表现。卡特尔还提出,有些特质是关于人格的动力的,它们是促使人朝着一定目标去行动的动力特质,这些特质是人格中的动力因素。

经过多年研究,卡特尔找出了l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l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卡特尔认为每个人身上都有这16种人格特质,只是表现的程度上有差异。用这个调查表所确定的人格特质,可以预测一个人的行为反应。这16种人格特质是:

乐群性、聪慧性、情绪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

三、生物学理论

在传统的观念里人们已经承认遗传在人格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但这种观念不能被现代科学所证明。因此有很多心理家不赞同这种观点。

现代医学和生物学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以脑为中心的心理神经内分泌学和心理神经免疫学等学科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心理生物学的研究。心理生物学研究对象主要是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也可以说是研究在人大脑中产生心理活动的物质过程。研究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的有关结构和功能,内分泌系统的作用,感知、思维、情感、记忆、学习、睡眠、本能、动机等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生理机制等方面。

心理生物学的研究已证明,处于紧急状态时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升高主要是由于下丘脑的室旁核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H)引起的。脑对应激的调节主要通过:①激活脑干蓝斑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而释放儿茶酚胺;②兴奋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而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脑边缘系统,如海马、内嗅皮质、杏仁核等也参与应激的调节。但是对不同应激源,脑的调节(脑内参与调节的神经递质、神经核等)存在着不同。例如用化学的方法损毁内嗅皮质可抑制由拘束应激引起的血中ACTH的升高,但对低血糖应激所致者无效。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也都已证明心理因素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有报道抑郁症患者血中NK(naturalkiller)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都较正常人减低。现在已经在几乎所有的免疫细胞上发现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同样,大多数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受体都已在免疫细胞上发现。显然心理因素和神经一内分泌一免疫系统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但具体的调节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心身相关研究的水平也逐渐深入。心理应激通过机体的感知引起神经元的兴奋而释放神经递质(或激素),这些神经递质作为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第一信使作用于靶细胞的细胞膜,激活细胞内第二信使,如环磷酸腺苷(cAMP)、三磷酸肌醇(IP↓3)、甘油二酯(DGA)等,它们参与特定的生理反应,同时激活相应的核转录因子,核转录因子通过调控靶基因的活性,从而调节相关递质(或激素)的合成,发挥第三信使的作用。在对记忆的研究中发现,N-甲基-D-天冬氨酸型(NMDA)受体以及核转录因子CREB(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在记忆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脑内许多神经递质如儿茶酚胺、5-羟色胺(5-HT)、谷氨酸、乙酰胆碱等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现代的心理学者越来越认识到,不能把人格与生物因素分开,这与人格特点受遗传影响的观点是吻合的。近来有证据表明,人们并不是都具有同样的生理机能,不同的人在脑电活动、激素水平、心率反应和其他一些生理特点上都会有差异。这些生物差异势必会转换成行为差异。人格特点如同其他特点一样也是经过世代的发展演变而来的,这一观点逐渐被心理学家接受。

艾森克(Eysenck)德裔英国人,人格心理学家,把因素分析应用到人格分析上,以其人格理论和行为疗法而闻名。艾森克反对把人格定义抽象化,他在其《人格的维度》(1947)一书中指出“人格是生命体实际表现出来的行为的模式的总和”。艾森克认为这种行为模式的总和包括认知(智力)、意动(性格)、情感(气质)和躯体(体质)四个主要方面。后来他又强调人格具有稳定持久性。

艾森克的“三因素模型”是人格的现代特质理论。三因素包括:外倾性;神经质;精神质。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

艾森克在阐明人格的个体差异是基于生物基础时有三个论据。第一、外向—内向性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第二、不同文化和地域的人都表现出了三因素的特性。第三,很多研究结果显示,遗传对决定一个人在三个人格维度上的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人格研究者考察了气质这种一般的遗传倾向,认为气质主要是遗传来的,这些遗传倾向与经验相互作用而形成了成人的人格特质。抑制型儿童表现出害怕陌生情境的倾向,而非抑制儿童则不这样,有证据表明,这种倾向是遗传的,它在整个童年期都保持相当的稳定性。

进化人格心理学用自然选择概念来解释人类人格特点的发展和生存功能。跟社会拒绝有关的事件是导致焦虑产生的根源。由于社会拒绝降低了种族生存和繁衍的可能性,因此焦虑有助于种族的生存。

人格研究者在研究中常使用一些生理量方法。一些研究者使用脑电图数据来测量个体的情绪差异。他们发现,大脑左右半球活动性的差异与积极、消极情绪的差异有关。一些研究显示,大脑两半球活动几率的差异是遗传的,这种差异使人们在体验消极或积极情绪的倾向上有所不同。

四、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起源于西欧的存在主义哲学,是由存在主义心理学与美国传统的人道主义汇合而成。其基本观点主张“人类自由权利不可侵犯,即自由意志论”。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他们认为,凡是有机体都有一种内在倾向,即有助于维持和增强有机体的方式发展自身的潜能。这种潜能包括一般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人本主义反对将人的心理低俗化、动物化的倾向,主张心理学应采用现象学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并着重对健康人或自我实现者进行研究。

马斯洛认为,需要是人内心世界核心的东西,人的一切意志和认识都受其统摄。以人为本就要抓住人本性的基本需要进行研究,他认为人类价值体系存在两类不同的需要,一类是沿生物谱系上升方向逐渐变弱的本能或冲动,称为低级需要或生理需要。一类是随生物进化而逐渐显现的潜能或需要,称为高级需要。他把人的需要按其强度不同从最低的生理需要到最高的自我实现需要分成了五个层次:

1、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们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的需要。这类需要若得不到满足,有机体将会有生命危险。它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显然,这种生理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是有机体为了生存而必不可少的需要。当一个人存在多种需要时,例如同时缺乏食物、安全和爱情,总是缺乏食物的饥饿需要占有最大的优势,这说明当一个人为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一切需要都将被推到幕后。

2、安全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的需要,表现在生命安全、财产安全、职业安全和心理安全四个方面。安全需要比生理需要较高一级,当生理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就要保障这种需要。每一个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都会产生安全感的欲望、自由的欲望、防御的实力的欲望。

3、爱与归属的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也称社交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认同,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这一层次与前两个层次截然不同,它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当前两种需要得到满足后,爱与归属的需要就会突显出来,进而产生激励作用。爱与归属的需要包括:①社交欲,希望和他人保持友谊与忠诚的伙伴关系,希望得到互爱等;②归属感,希望有所归属,成为团体的一员,在个人有困难时能互相帮助。爱与归属中的“爱”不单是指两性间的爱,而是广义的爱,体现在互相信任、深刻理解和相互给予上,包括给予和接受爱。爱与归属的需要与个人性格、经历、生活区域、民族、生活习惯、宗教信仰等都有关系。

4、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也包括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以及尊重他人。尊重的需要也可以作如下划分:①渴望实力、成就、适应性和面向世界的自信心,以及渴望独立与自由;②渴望名誉与声望。声望是来自别人的尊重、受人赏识、注意或欣赏。满足自我尊重的需要导致自信、价值、力量及适应性增强等多方面的感觉,而阻挠这些需要将产生自卑感、虚弱感和无能感。尊重的需要很少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但基本上的满足就可产生推动力。

5、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的需要层次中最高等级的需要,其目标是自我实现。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要求个体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活动或工作,最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物。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追求既定的理想,把工作当作一种创作活动,在工作中运用最富于创造性和建设性的技巧,从而完全实现自己的价值与抱负。自我实现的需要占支配地位的人,有可能过分关注这种最高层次需要的满足,以至于自觉或不自觉地放弃满足较低层次的需要。

除了上述五种基本需要外,马斯洛还曾详细阐述了认知和审美两种需要的存在,并将两者置于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间。但他也认为,这两种需要还不能称为人的基本需要,故在学术界影响最大的仍然是需要的五层次理论。

在上述需要层次中,层次越低的需要强度越强,层次越高的需要强度就越弱。在高层次的需要充分出现之前,低层次的需要必须得到适当的满足。低层次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以后,它的激励作用就会降低,其优势地位将不再保持下去,高层次的需要会取代它成为推动行为的主要原因。不同层次的需要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来的迫切程度是不同的,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

人的五种需要不可能完全满足,愈到上层,满足的百分比愈少。任何一种需要并不因为下一个高层次需要的发展而告消失,各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与重叠,高层次的需要发展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只是对行为影响的比重减轻而已。高层次的需要比低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人的最高需要即自我实现就是以最有效和最完整的方式表现他自己的潜力,唯此才能使人得到高峰体验。

所谓的“高峰体验”,是指人处于最激荡人心的时刻,是人的存在的最高、最完美、最和谐的状态,这时的人具有一种欣喜若狂、如醉如痴、销魂的感觉。实验证明,当人处于美丽的风景之中会显得比在简陋的环境里更活泼、更健康、更富有生气;一个善良、真诚、美好的人比其他人更能体会到存在于外部世界中的真善美。当人们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总之,较好的人和处于较好环境的人更容易产生高峰体验。

卡尔·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派的开创者,也是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主要贡献是他的“病人中心式治疗”和个人中心式人格理论。所谓“个人中心”,是指要倾听人的内在心声,个体的内在世界——他的现象学领域正是心理学家们要去探究和理解的。

罗杰斯的理论核心是自我实现的概念。他把这一概念定义为:不断努力实现固有的发展能力和才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表现个人潜能。然而,罗杰斯发现,不幸得很,在现实生活中,人的自我实现的努力常常与寻求赞赏的需要相抵触。在现实中,儿童为了获得奖赏,必须遵从父母、社会规范,否则奖赏、爱就会被取消。罗杰斯把这样的奖赏叫作“有条件的正性奖赏”。罗杰斯指出,这种奖赏促成一种不良的现象:儿童学会以特殊的行为和感受方式以获得别人的赞赏,而不是获得内在的满足。通俗地说就是,人们只是在为别人的评价而活着,而不是为了自己的追求、价值活着。而这也就形成了人们一贯的生活风格。为此,罗杰斯主张,要给予人们无条件的奖赏,鼓励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目标去努力,实现自己的潜能。

罗杰斯的理论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医患关系,病人成了治疗的中心,人的本性在心理治疗的理论和实践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对美国的社区健康服务和现代治疗模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历史上,有不少学者探讨过自我的概念。威廉·詹姆斯曾认为自我有三个成分:物质的我,指自我的躯体内容;社会的我,指对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的意识;精神的我,指自我中监视内在思想、情感的部分。

很多年以后,罗杰斯重新唤起了人们对“自我”概念的兴趣。他把自我定义为人格的连续性、稳定性所赖以产生的最小单元。罗杰斯把自我概念划分为两个部分:实际自我,这是人对自我现状的知觉;理想自我,指人对自己将要成为怎样的人的理想。罗杰斯认为,人格一致性并不是指人格各个部分之间、或特质与行为之间、或过去与现时机能之间的一致性,而是指现实的自我与理想的自我之间的一致性。现实的自我总会与理想的自我有距离,这促使人们努力追求理想。而如何追求个人理想就构成了不同人的生活风格。

另一个与自我有关的概念的是同一性。罗杰斯认为,这是独特的人格感的核心,包括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认识到其他与自我有关的内容,认识到其他与自我相异的内容。罗杰斯还论述了自尊的概念,这是指对自我的概念化的评价性态度,影响着人的心境和行为。

五、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

1913年,华生在美国的《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一个行为主义者所认为的心理学》的论文,他的这篇论文乃是行为主义心理学正式成立的一个宣言。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理论是行为主义理论的基础。

华生确信,几个关键的条件反射原理就足以解释人类几乎所有的行为。在他看来,人格就是“我们的习惯系统的最终产物”,换句话说,在人的生活历程中,我们都以多少可以预测的方式对一定的刺激给予条件反射式的反应。他表示,如果能对环境进行足够的控制,心理学家可以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他们想让其成为的任意一种人。

经典的条件作用又叫应答条件作用或巴甫洛夫条件作用。他是以无条件反射为基础而形成的。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的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初级条件反应的形成。在初级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又可以引入一个新的中性刺激建立次级条件反射。由于人具有概念和词语能力,可以用概念和语词替代任何具体的刺激物,所以人能够以语词建立极其复杂的条件反射系统。经典条件作用主要内容有强化、泛化、分化、消退、抗条件作用。华生曾经认为,经典性条件作用是一切行为的基本单位,意思是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分析还原为一个个(巴甫洛夫)条件反射。这一看法后来由于对操作性条件作用和其它学习形式的发现被推翻了。

操作性条件作用又叫工具性条件作用。它的关键之处是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这个行为反应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由有机体引起的事件。这个事件对有机体可能是积极的,有适应价值的,也可能是消极的,有非适应价值的。不管是哪一种,这个事件都会对有机体继后的反应有影响,如果事件具有积极价值的话,有机体会

更倾向于做出同样的行为,如果具有消极价值的话,则会抑制该行为。这自然是一种学习,通过这种过程,有机体“知道”了行为与后效的关系,并能根据行为后效来调节行为。既然人们的行为是由行为的后效来塑造的,那么,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环境条件,使特定的行为产生特定的后效,就可以人为地控制、塑造行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的治疗原理就在于此。

操作条件反射关注的是某种类型的后果对行为出现频率的作用效果。有些后果会使先前某行为出现频率增加,这些后果叫做强化,有些后果会使某些行为出现频率减少,这些后果叫惩罚。正强化可以使行为频率增加,而惩罚可以减少不合乎希望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提出了另一种学习形式,称作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社会学习理论家争论说,人类更大量行为的获得不是通过条件作用的途径而是通过示范、观察、模仿的途径进行的。

社会学习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于1952年提出的。它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班杜拉认为是探讨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班杜拉指出,行为主义的刺激一反应理论无法解释人类的观察学习现象。因为刺激一反应理论不能解释为什么个体会表现出新的行为,以及为什么个体在观察榜样行为后,这种己获得的行为可能在数天、数周甚至数月之后才出现等现象。所以,如果社会学习完全是建立在奖励和惩罚之结果的基础上的话,那么大多数人都无法在社会化过程中生存下去。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班杜拉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并在科学的实验基础上建立起了他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将这些决定人类行为的因素概括为两大类: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和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决定行为的先行因素包括学习的遗传机制、以环境刺激信息为基础的对行为的预期、社会的预兆性线索等。决定行为的结果因素包括替代性强化(观察者看到榜样或他人受到强化,从而使自己也倾向于做出榜样的行为)和自我强化(当人们达到了自己制定的标准时,他们以自己能够控制的奖赏来加强和维持自己行动的过程)。

变态心理

变态心理亦称异常心理或病理心理,它指人的知觉、思维、情感、智力、意念及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异常表现。变态或接近变态的心理有很多种,如幻觉、催眠状态、梦游、性变态以及各种精神病和神经病等。

变态的标准取决于社会,也就是说变态指的是行为和偏离了社会普遍认可的准则。这是心理学上对变态的解释。一般来说,变态在任何一种文化中,在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能找到。

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有赖于制定明确的客观标准。然而,心理的正常与异常之间的界限往往只是相对而言,不一定十分清楚,有时又可互相重叠。一般说来,所谓异常至少有三方面的含义:首先从统计学方面考察:处于群体中常态曲线两个极端的个体处于异常;其次从个人生活史考察:常把个体当前的心理活动与以往的加以对比,看是否有异于寻常的改变,临床病史往往会反映出这类变化;最后从社会适应状况考察:可根据个体社会适应能力缺陷的程度,分析其是否属于异常,患者的家属常常是以此为标准而要求治疗。此外,在评定心理现象是否异常时,不可忽略参考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资料。

在中国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末期,就已有“狂”这一病名载于文献。成书于秦汉时期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最早列出“癫狂篇”,对变态心理作了医学描述,并且存录了有关治疗的资料。以后历代医家和学者在探讨医药或哲理的过程中,对于变态心理的表现、成因和矫治等屡有论述,至明清时期,更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重要的进展。

我国从秦汉时期一直到18世纪末,变态心理的讨论和实践一直走在世界各国前列。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2年)产生了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内经》,它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书,共18卷162篇,它从整体观点出发,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辩证法思想对人的生理、病理和疾病的诊治预防作了较为系统全面的阐述,其中有不少内容涉及到心理异常和心身的关系等方面,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成为心身医学和变态心理研究的至理名言。《内经》奠定了中国医药学的理论基础,自它以后,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变态心理的讨论在分类、症状描述、理论探讨、诊治方法等方面也不断深入,但仍未建立一套完整的变态心理的系统研究框架,科学的变态心理解释和研究是18世纪以后的事。

西方的变态心理研究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公元前460~前360年),他把心理异常归结为体内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失衡,认为心理疾病有其器官上的原因,必须进行医学治疗,反映了变态心理研究的生物模式思想:他还把心理异常现象分为躁狂、忧郁和诲妄三大类。

公元前100年,希腊另一名医生Asclepiades首先使用了“心理障碍”和“心理缺陷”等术语。这些均说明古希腊学者对心理变态已有初步认识,并指出了心理异常和人脑的联系。中世纪(公元476~1700年)被称为是黑暗时代,由于神学和宗教占统治地位,心理异常现象被看作是魔鬼力量的体现,不同的心理异常是由于附体魔鬼的不同特点造成的,治疗心理异常就得采用“驱魔"手段,即用残酷的禁闭、停食、拷打、水淹和火烧等方法处理精神病患者,给他们带来悲惨的后果。17世纪以后,在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下,医学逐渐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心理异常被看作是精神病的表现,它需要治疗。

从此,变态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起作为科学逐步发展起来。

对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有多种探索途径。由于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对变态心理的认识也不尽一致。在变态心理学的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不少试图解释各种病态心理或行为的变态心理模式。这些模式都较注意根据统计结果区分病态和常态,考虑到变态心理和常态心理之间存在连续的量的改变。

通常,人们总是把在群体中出现频率高的心理现象称为常态,反之则称为变态。例如,在群体中智力的分布,呈现为常态曲线,若以智商表示,群体中95%以上的人的智商在70~129之间,属正常;智商不到70者,约占5%以下,则被视为智力低下;130以上者则一般称之为智力超常。

按躯体疾病的模式来理解变态心理,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又称疾病模式。希波克拉底曾以四种体液不平衡来解释变态心理。中医沿用躯体疾病的理论对癫狂进行辨证论治,即属于这一模式的代表。19世纪菲尔肖提出细胞病理学说之后,从人脑的组织结构改变中找寻变态心理的原因曾风行一时。最成功的例子是麻痹性痴呆,病理学家不仅发现了患者脑结构的典型改变,而且还从死者的脑组织中找到了苍白螺旋体。此外,各种急性和慢性器质性脑病综合征以及症状性精神病都显示了变态心理与躯体疾病、特别是脑病的因果关系。于是,变态心理的医学模式获得了大量的论据。

精神异常被看作是一种疾病状态,躯体和行为的异常改变组成其症状,根据特别的症状组合即可作出疾病诊断。克雷佩林根据大量临床观察经验,按照医学模式对形形色色的变态心理加以分类,建立了精神疾病现代分类系统的雏型。

心里动力学模式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说明变态心理发生的原因和机制,认为变态心理不符合一般疾病的概念,而是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冲突,即内驱力和欲望引起的内在冲突,以致产生固恋及倒退行为等,这均可引起情绪障碍甚至导致心理变态。

处于无意识中的本能欲望经常要求获得满足,但又因社会的制约而不得不被意识压制下去,于是形成内心冲突,因而往往引起焦虑。为了减轻或消除焦虑时的紧张不安,以保障内心的安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存在着一系列心理防御机制,各种变态心理就是各种防御机制单个的或多个组合起来发生作用的外部表现。心理防御机制(如压抑)的过度运用,常引起明显的精神异常和人格缺陷。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英文:PersonalityDisorder),又称变态人格、人格疾患、人格异常、人格违常、人格异常疾患,是指青春期或少年儿童期发展起来的人格缺陷或人格极不协调的一类精神异常。具体是指人格特征显著偏离正常,使患者形成了特有的行为模式,对环境适应不良,常影响其社会功能,甚至与社会发生冲突,给自己或社会造成恶果。它是精神疾病中,对于一群特定拥有长期而僵化思想及行为病患的分类。这类疾患常可因其人格和行为的问题而导致社会功能的障碍。

人格障碍不是功能性精神病,人格障碍者没有认知障碍,智力正常,但他们往往不能对特定情景作出适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一般认为,人格障碍是在生物、心理和社会文化诸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难改变,人格障碍患者往往缺乏自知力,不能吸取教训,认识不到自己的缺陷。

主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十种,这十种被分成三大类:

一、古怪性∕怪癖性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障碍:又称妄想型人格,指以极其顽固地固执己见为典型特征的一类变态人格,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表现出普通性猜疑,不信任或者怀疑他人忠诚,过分警惕与防卫;强烈地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有将周围发生的事件解释为“阴谋”、不符合现实的先占观念;过分自负,认为自己正确,将挫折和失败归咎于他人;容易产生病理性嫉妒;对挫折和拒绝特别敏感,不能谅解别人,长期耿耿于怀,常与人发生争执或沉湎于诉讼,人际关系不良。

2、分裂型人格障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这类人一般较孤独、沉默、隐匿,不爱人际交往,不合群。既无什么朋友,也很少参加社会活动,显得与世隔绝。他们虽然因此而痛苦,但并不能意识到自身的问题。

3、分裂样人格障碍:主要表现出缺乏温情,难以与别人建立深切的情感联系,因此,这类人的人际关系一般很差。他们似乎超脱凡尘,不能享受人间的种种乐趣,同时也缺乏表达人类细腻情感的能力。故大多数分裂样人格障碍患者独身。

二、戏剧性∕情绪性人格障碍

4、悖德型人格障碍:又称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漠视他人权利和侵犯他人权利(即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这种人感情冷淡,对人缺乏同情,漠不关心,缺乏正常的人间爱;易激惹,常发生冲动性行为;即使给别人造成痛苦,也很少感内疚,缺乏罪恶感;因此常发生不负责任的行为,甚至是违法乱纪的行为,虽屡受惩罚,也不易接受教训,屡教不改。临床表现的核心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

5、边缘型人格障碍:又称暴发型或攻击型的人格障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的冲动性为主要特点。发作没有先兆,不考虑后果,不能自控,易与他人发生冲突。发作之后能认识不对,间歇期一般表现正常。

6、 表演型人格障碍:以高度的自我中心、过分情感化和用夸张的言语和行为吸引注意为主要特点。这些行为目的是吸引他人同情和注意。

7、自恋型人格障碍: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平时好出风头,喜欢别人的注意和称赞。好“拔尖”,只注意自己的权利而不愿尽自己的义务。他们从不考虑别人的利益,要求旁人都得按照他们的意志去做,不择手段地占人家的便宜,而不考虑对自己的名声有何影响。这种人缺乏同情心,理解不了别人的感情。

三、焦虑性∕恐惧性人格障碍

8、回避型人格障碍:以社交抑制、情感不适当和对负面评价过分敏感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人格障碍,显著特征是社会退缩。

9、依赖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类以过分需要照顾有关的服从和依附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人格障碍,其主要特征就是过度依赖他人,而构成这种自我淡化的原因是对遭遗弃的害怕。

10、强迫型人格障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希望遵循一种他所熟悉的常规,认为万无一失,无法适应新的变更。缺乏想象,不会利用时机,做事过分谨慎与刻板,事先反复计划,事后反复检查,不厌其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也是其特点之一。

产生人格障碍的原因

人格障碍的原因迄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素质基础上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

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家系调查资料提示先证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双生子与寄养子调查结果都支持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观点,但家庭、社会环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二、脑发育因素: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型性格障碍的人有较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神经心理学测验也提示轻微脑功能损害。脑电图显示与年龄不相符的不成熟型,威廉姆斯发现常有攻击行为的男人中,57%具有异常脑电图,且多表现在前颞区,他认为问题可能在网状激活系统或边缘系统。

三、染色体异常:47XYY综合症和47XXY综合症患者中有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也非常高。

社会环境因素

一、社会因素:在人格障碍的形成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儿童的大脑发育未成熟,有较大可塑性,强烈的精神刺激会给儿童的个性发育带来严重影响,不合理教养可导致人格的病态发展,缺乏家庭正确教养或父母的爱是发生人格障碍的重要原因。Patridge强调病态社会的不良影响,他认为健康的社会是避免发生精神破裂的屏障,恶劣的社会风气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均可影响儿童的心身健康,与人格障碍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二、家庭教育失当:父母对子女的遗弃、虐待、专制、忽视、溺爱和放纵可以影响子女的人格发育,导致人格障碍。

三、心理因素:幼年失去母爱或父母死亡或遭受其他精神创伤也可影响儿童的个性的发育。

情感障碍

一、焦虑症

焦虑症又称焦虑性神经症,是以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和发作性惊恐状态(急性焦虑症)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和运动性不安等症,其焦虑并非由实际威胁所引起,或其紧张惊恐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

焦虑症是一种持续出现焦躁、忧虑、恐惧等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发病于青壮年期,男女两性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为什么会得焦虑症呢?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研究表明,焦虑症与遗传因素、个性特点、不良事件、应激因素、躯体疾病等均有关系,这些因素会导致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出现紊乱,神经递质失衡,从而造成焦虑等症状的出现。焦虑症患者往往会有5-HT(5-羟色胺),NE(去甲肾上腺素)等多种神经递质的失衡,而抗焦虑药可使失衡的神经递质趋向正常,从而使焦虑症状消失,情绪恢复正常。

焦虑症有很多种类型,主要分为:

1、广泛性焦虑:在没有明显诱因的情况下,患者经常出现过分担心、紧张害怕,但紧张害怕常常没有明确的对象和内容。此外,患者还常伴有头晕、胸闷、心慌、呼吸急促、口干、尿频、尿急、出汗、震颤等躯体方面的症状,这种焦虑一般会持续数月。

2、急性焦虑发作(又称为惊恐发作):在正常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并没有恐惧性情境时,患者突然出现极端恐惧的紧张心理,伴有濒死感或失控感,同时有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如胸闷、心慌、呼吸困难、出汗、全身发抖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到数小时。发作突然开始,迅速达到高峰,发作时意识清楚。

3、 恐怖症(包括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恐怖):恐怖症的核心表现和急性焦虑发作一样,都是惊恐发作。不同点在于恐怖症的焦虑发作是由某些特定的场所或者情境引起的,患者不处于这些特定场所或情境时是不会引起焦虑的。

4、强迫症:即强迫性神经症,亦有译作沉溺,是一种神经官能症,患有此病的患者总是被一种入侵式的思维所困扰,在生活中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及强迫行为,使患者感到不安、恐慌或担心,而进行某种重复行为有时会令患者感到这种压迫感可以得到舒缓。(有时,这还与某种焦虑有关)患者自知力完好,知道这样是没有必要的,甚至很痛苦,却无法摆脱。

二、抑郁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可由各种原因引起,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且心境低落与其处境不相称,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抑郁症至少有 10 %的患者可出现躁狂发作。

抑郁症的特点:

1、抑郁心境程度不同,可从轻度心境不佳到忧伤、悲观、绝望。病人感到心情沉重,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郁郁寡欢,度日如年,痛苦难熬,不能自拔。有些病人也可出现焦虑、易激动、紧张不安。

2、丧失兴趣是抑郁病人常见症状之一。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体验不出天伦之乐,对既往爱好不屑一顾,常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病人常主诉“没有感情了”、“情感麻木了”、“高兴不起来了”。

3、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病人常用“精神崩溃”、“泄气的皮球”来描述自己的状况。

4、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前途一片黑暗。强烈的自责、内疚、无用感、无价值感、无助感,严重时可出现自罪、疑病观念。

5、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

6、消极悲观: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7、躯体或生物学症状:抑郁病人常有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睡眠障碍、性功能低下和心境昼夜波动等生物学症状,很常见,但并非每例都出现。

8、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多数病人都有食欲不振,胃纳差症状,美味佳肴不再具有诱惑力,病人不思茶饭或食之无味,常伴有体重减轻。

9、性功能减退:疾病早期即可出现性欲减低,男性可能出现阳痿,女病人有性感缺失

迄今为止,抑郁症病因与发病机制还不明确,也无明显的体征和实验室指标异常, 概括的说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也正因为抑郁症目前病因不明,有关假说很多,比较常见公认的病因假设包括:

1、遗传因素:大样本人群遗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与患病者血缘关系愈近,患病概率越高。一级亲属患病的概率远高于其他亲属,这与遗传疾病的一般规律相符。

2、生化因素:儿茶酚胺假说:主要指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大脑突触间隙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去甲肾上腺素(NE)的浓度下降有关;由于很多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或者选择性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等使用后,虽然大脑突触间隙这些神经递质的浓度很快升高,但抗抑郁的效果一般还是需要2周左右才会起效,因此又有了5-HT和NE受体敏感性增高(超敏)的假说;

3、心理-社会因素:各种重大生活事件突然发生,或长期持续存在会引起强烈或者(和)持久的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导致抑郁症的产生。

三、躁狂

躁狂症是躁狂抑郁症的一种发作形式。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都是躁狂症的诱发因素,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以及言语动作增多为典型症状。躁狂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多发生在20岁左右的青春期,躁狂症的发病通常急骤起病,病程短,而且预后良好,基本都能恢复到原先的正常状态。

现代的医学研究发现,人在躁狂时神经系统会发生变化。

1、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功能异常

实验室检查发现,躁狂型病人尿中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一苯乙二醇(MHPG)排出量比正常人多。NE的最终代谢产物有MHPG及3一甲氧基一4一羟基苦杏仁酸(VMA),而80%的MHPG来源于中枢,所以上述实验室所见说明躁狂症可能由中枢NE能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2、中枢5一羟色胺能系统功能异常

中枢5一羟色胺(5-HT)具有保持情感稳定的功能。躁狂或抑郁,中枢5-HT的功能都属低下。病人脑脊液5-HT及其代谢物5一羟吲哚乙酸(5-HIAA)的水平比正常低。

3、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正常人血浆皮质醇的昼夜周期波动有一定规律。抑郁症病人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表现在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的功能失调。抑郁型的病人血中皮质醇的水平比正常人高,同时其血浆中皮质醇昼夜周期波动规律发生紊乱

4、电解质代谢异常

在躁狂发作期,可见从细胞内排钠的能力受损害;抑郁期间则自血液向脑脊液中转送钠的能力下降。当疾病好转时,上述异常渐渐恢复。

四、自杀

自杀是指故意伤害自己生命的行动。根据自杀发生的情况,一般将自杀分为自杀意念、自杀未遂、自杀死亡三种形式。自杀意念系有寻死的愿望,但没有采取任何实际行动;自杀未遂是意毁灭自我的行动,但并未导致死亡;自杀死亡则为采取有意毁灭自我行为,并导致了死亡。从有自杀意念正确发展到以自杀结束生命的仅仅为少数,但自杀未遂的发生率却是自杀致死的10-20倍。

自杀是现代社会人类的十大死因之一,并已经成为15-35岁间青年人前3位的死因。WHO的统计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自杀,平均40秒左右有1人死于自杀,每3秒有1人自杀未遂。自杀不仅伤害本人,还至少对其有关的6个人在心理上产生巨大冲击,同时也对社区和家庭在心理、社会交往及经济上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自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国学者把自杀分为情绪性自杀和理智性自杀两类。

情绪型自杀常常由于爆发性的情绪所引起,其中由委屈、悔恨、内疚、羞惭、激愤、烦躁或赌气等情绪状态所引起的自杀。此类自杀进程比较迅速,发展期短,甚至呈现即时的冲动性或突发性。

理智性自杀不是由于偶然的外界刺激唤起的激情状态导致的,而是由于自身经过长期的评价和体验,进行了充分的判断和推理以后,逐渐地萌发自杀的意向,并且有目的、有计划地选择自杀措施。因此,自杀的进程比较缓慢,发展期较长。

分离性障碍

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具体表现为:身份识别、记忆或遗失破坏或分离而这些对于我们正常人来说都是整合的。

分离性障碍包括分离性身分障碍,分离性遗忘症,分离性神游症,人格解体障碍。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也称多重人格,一种个体有截然不同的两个或多个,或是交替出现的人格特征的分离障碍。

有时也成为“分裂型人格”,是指两种或多种人格控制着一个人,而每种人格均具有自己相对稳定的特征。

分离性遗忘症是一种分离性障碍,患有该障碍的个体的记忆丧失并非是由可识别的器质性病变引起。病人无法回忆起重要的个人信息,包括创伤性或应激性的经历,但并非是简单的遗忘。记忆的唤起有可能是逐渐唤起的,但更常见的则是突然或自然唤起的。例如士兵在连续几天回想不起战争的情形,但就在从前线被送往医院的路上,突然恢复了记忆。

分离性漫游症分离性一种分离性障碍,指一个人突然从他生活的环境中出走,到一个新的地方,以假象的新的身份生活,并忘却了过去的事情。

人格解体:指对现实生活感受的一次性的丧失或者改变。

现实解体:是一种对外界环境的非现实感受,表现为一段时间内,也可能是当下,对所处环境的直觉的反常改变。

癔症

癔症的表现可谓多种多样,既可有运动、感觉等障碍的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又可有各种内脏病变的类似各科疾病的症状,也可有短期发作的精神症状(变态心理症状)。癔症的第一次发作,绝大多数是在一定的精神刺激下发病的,以后遇见类似的刺激,或在病人回想起这种刺激的情况下,也可以促使癔症再发。此外,癔症所出现的各种表现,不论是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内脏病变等,其临床症状常是多变的,易通过暗示而改变病变表现的程度、范围,而且这些病变表现常不符合人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或疾病的固有规律,而这些对于正确判断癔症是很有帮助的。

癔症的精神症状亦可多种多样,但其症状呈现尽情发泄和表演的特点,使人印象很深,有的亦可出现许多幼稚性动作、行为,甚或离家出走,到处游荡等。

心理动力学派根据压抑原理,认为癔症患者受到超我不完全成功压抑的愿望,采取伪装形式,通过“转换”或转化为症状。巴甫洛夫学派从高级神经活动病理生理学观点出发,认为癔症患者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别是第二信号系统)的弱化,使受其调节和控制的第一信号系统与皮质症部位的活动相对增强或脱抑制,是癔症症状发生的病理生理基础。“反射”说学派认为癔症症状本质是一类神经系统原始的、本能的反应、这种反应可因继发性得益而强化,或因条件反射性联系而习惯化,成为主动化反应。这种观点的形式主要基于对战时癔症的治疗经验,未必适用于和平时期的患者。

应激性障碍

应急性精神障碍又被称为应激性精神障碍,是表现为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一组心理疾病,主要是由突然或持久的应急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在传统精神病学上,该症又被称为“反应性精神病”。应急性精神障碍的症状表现往往是心理矛盾和精神创伤内容的反映,这些临床表现包括反应性意识障碍,反应性抑郁状态、兴奋状态、偏执状态以及拘禁性精神障碍等

一般来说,在急剧的精神刺激下,患者紧接着出现意识清晰度的降低,或者伴有不语不动,或者伴有兴奋不安的躁动状态。有些患者则出现情绪低落,悲伤和兴趣降低。在持久的精神刺激下,也可以出现以妄想为主要表现的偏执状态。尽管精神刺激引起的表现不同,但症状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密切关系,伴有相应的情感体验。病程短、预后好,去除精神刺激或改变处境或给予适当治疗常可使精神状态迅速恢复正常。

导致本病的直接原因是精神因素,它可以是引起悲伤、惊恐的或威胁性的事件,如亲人突然死亡、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感体验,如难以解决的纠纷、工作上的挫折、不满意的婚姻、不幸的遭遇以及长期的隔离状态等。一种精神因素是否致病,取决于精神因素的性质和强度,以及所引起的个体情感体验的深度。后者又同个体的心理社会特点如所受教育、爱好和愿望、价值观念和个性等有关。此外,个体的易病素质以及当时机体的功能状态对本病的发生也起很大的作用,如患慢性躯体疾病以及处于月经期、产褥期和过度疲劳状态时较易罹患此病。

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巴甫洛夫学派将精神因素看作是一种起强刺激,它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超限抑制。超限抑制最容易累及大脑皮质。随着抑制过程的扩散和加深,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由于皮质处于抑制状态,皮质下部的功能因失去皮质的控制和调节而被释放,这时即可出现运动性兴奋和恐怖等原始性防御反应。若皮质抑制过程较深,并影响到运动中枢,即可出现木僵状态。上述理论似可用于解释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但尚不能说清抑制的本质是什么。巴甫洛夫学派对持久性反应性精神病的发生只笼统地归之于不完全保护性抑制、时相状态和病理惰性兴奋灶的形成。

精神分裂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精神疾病,症状为思考方式及情绪反应出现崩溃。常见病征包括幻觉、妄想及胡言乱语,严重者会有自毁及伤人的倾向,并出现社会或职业功能退化。患者通常于青壮年显现初期病征,其中约1.5%的患者终身为此病所苦。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方式为患者自述经历以及观察患者行为等。

精神分裂症主要症状:

思维障碍:联想过程中的概念间联系的松弛或破裂、通篇讲话或文字缺乏中心观念、唯有患者本人才能理解的抽象概念具体化表示、用病理逻辑推断客观事物和现象、以及思维被剥夺、思维被扩散、思维中断等;

情感障碍:早期对人冷漠,莫名其妙的情绪变化,对家人疏远,对前途缺乏进取心。明显时情感淡漠、情感倒措,最后陷入“情感痴呆”,不但对世上万物缺乏情感,而且对自己的个人生活亦不知料理,但智能并无障碍;

意志障碍:主动性减退,行为退缩,对前途缺乏信心,生活懒散,有的患者出现矛盾意志。

妄想:本症的特点是妄想结构不严密,推理荒谬,内容离奇,对象泛化,缺乏系统性。有的患者出现原发性妄想,被控制感、被洞悉感。妄想内容以被害、夸大、嫉妒、物理影响妄想等为常见;

幻觉;以幻听常见,有言语性、命令性幻听,假性幻觉及争论性幻听具有重要诊断意义;

紧张症状群:主要表现为两大形式:木但成兴奋躁动,而以前者较多。患者或者表现缄默、不动、被动性服从,形同蜡塑,或者表现行为冲动、动作杂乱,伤人毁物。

精神病学家根据患者的基本症状,将精神分裂症分为四种临床类型,即单纯型、紧张型、青春型和偏执型。

单纯型是精神分裂症的一个亚型,主要表现:多是青少年期缓慢起病,持续进行,日益加重的孤僻、被动、活动减少、生活懒散,情感逐渐淡漠,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愈来愈少,对亲友表现冷淡、行为退缩、日益脱离现实生活。

紧张型大多起病于青年或中年。主要表现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两者可交替出现,或单独发生。

青春型临床主要表现为言语增多,内容荒诞离奇,想入非非,思维零乱,甚至破裂;情感喜怒无常,变化莫测;表情做作,好扮弄鬼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兴奋冲动。

偏执型发病年龄较晚,多在中年,起病多较缓慢。其主要症状为幻觉及妄想,并伴有精神分裂症的其他基本症状。

研究认为,遗传、幼年环境、神经科学及心理与社会历程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某些消遣或处方药物使用也会引起或加重症状。现今精神病学研究主要致力于神经科学所扮演的角色,但迄今未找出合理的生理病因。

性行为障碍

性行为:旨在满足性欲和获得性快感而出现的动作和活动。性科学研究按照性欲满足程度的分类标准,将人类性行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核心性性行为,即两性性交行为:二是边缘性性行为,如接吻、拥抱、爱抚等;三是类性行为。类性行为的范围就比较广泛了。它的目的是为了表示爱慕,或者仅仅是爱慕之心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为了性交。

性行为障碍是,对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有强烈的性兴奋作用,或者采用与常人不同的异常性行为方式满足性欲或有变换自身性别的强烈欲望。

性行为障碍分类

(1)性指向障碍。指性行为选择异常对象,如同性恋、双性恋、异种生物(恋兽癖)、无生物(恋物癖)及违反社会规范的恋童癖等。

(2) 性偏好障碍。即以异常的性行为方式来满足性欲,如露阴癖、窥阴癖、摩擦癖、恋物癖、异装癖、性施虐与性受虐癖以及混合型性偏好障碍等。

(3)性身份障碍。心理上对自身性别的认定与解剖生理上的性别特征恰好相反,有持续而强烈的变换自身性别的愿望。

性功能障碍

性功能障碍对男性来说,指没有进行正常性行为的能力。对女性来说,是指能进行性行为,但总是对性行为的体验不满意(不感到快乐)。性功能障碍大致分为四种:一是性欲的抑制,表现为持续性、蔓延性的性兴趣缺乏和性唤起抑制;二是性兴奋的抑制,表现为以男性射精和女性阴道润滑作用障碍为特征,如阳痿、性冷淡等;三为性高潮抑制,表现为男性能勃起和女性能出现正常的性兴奋期,但性高潮障碍反复发生并持续在,或者不适当地推迟,如早泄、射精延迟、女性性高潮缺乏;四为其他性功能障碍,如性交疼痛、阴道痉挛等。

性心理障碍和人格障碍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心理障碍在寻求性对象及满足性欲的方式方法方面与常人不同。性心理障碍患者大多性格内倾,但多数患者对社会生活适应良好,除了性心理障碍所表现的异常性行为之外,并无其他与社会不相适应的行为,更没有反社会行为,有不少患者还是社会知名和成功人士,不具备人格障碍所具有的特征。

性心理障碍患者触犯社会规范,不应一概认为他们道德败坏、流氓成性或性欲低下,甚至不能参加正常的性生活,家庭关系往往不和谐、甚至破裂。他们具备正常人的道德伦理观念,对寻求性欲满足的异常行为粉饰,自己有充分的辨认能力。事后多有愧疚之心,但往往难以控制自己。各类型性变态患者往往具有下述性格特征:内向、怕羞、安静少动、不喜交往;或孤僻、温和、具有女性气质。另有相当数量的男性患者当自尊性受损时易对妇女产生偏见,从而激起强烈的仇恨和报复心。

儿童心理障碍

儿童心理障碍指在儿童期 因某种生理缺陷,功能障碍和各种环境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异常现象。

儿童心理变态主要有以下几种:

1、多动症。又叫轻微脑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频繁,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受到严重影响。

2、抽动症。主要表现是身体某些部分经常出现不自主的、无目的的、重复的快速肌肉痉挛现象,而在性格上则表现为紧张、胆怯、自卑。

3、焦虑症。指突如其来的没有明显身体原因的恐惧状态。具体表现为缺乏自信、过于敏感、食欲低落、无端哭闹。

4、恐怖症。对某些事物或情景产生惧怕和逃离的心情,如怕打雷闪电,极度紧张,抱头乱窜。

5、失眠症。孩子入睡困难,睡中不时惊醒、大声哭闹,甚至梦游四方,但白天回忆不起来,只觉得精力不足,情绪不稳。

6、攻击症。这类孩子整日东奔西跑,经常搞恶作剧,喜欢讽刺挖苦别人。对美好的物品毫不爱惜,摔打成为癖好。

7、嫉妒症。对别人的优点和成绩难以容忍,看到他人成功比看到自己失败还要难受,常常诋毁别人。

8、贪婪症。极端自私,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物质占有欲望强烈,根本不管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

9、懦弱症。心理水平低下。对外界刺激反应迟缓,遇事缺乏主见,甚至受到他人欺负也不会自卫。

10、性过敏症。常被原始的性欲所左右,沉缅于性幻想之中,要么不敢与异性交往,要么无端袭击、戏弄异性,甚至强行发生性行为。

11、孤独症。又称自闭症,儿童孤独症是一类以严重孤独,缺乏情感反应,语言发育障碍,刻板重复动作和对环境奇特的反应为特征的疾病,

12、学习障碍。这类儿童并非呆傻或愚笨(IQ都在70以上),而是从发育的早期阶段起,获得技能的正常方式受损,表现在阅读、计算、或绘画等单一方面的能力低下,而其他技能均正常。

药物依赖

药物依赖,原名药瘾。系指长期或反复服用某种药物,从而产生个体在精神上和躯体上对该药的依赖性。为了获得服药后精神上的快感,或避免断药后产生的痛苦,虽无医疗上的需要,而被迫持续或周期性地强烈要求再用此药。

药物依赖者并非为了医疗需要而长期或反复应用某种药物,结果产生精神上或躯体上的依赖性,以致持续地或周期地强烈渴望重复应用该种药物。原称药瘾。药物依赖是世界上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产生药物依赖的常见药物包括鸦片类(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等)、苯丙胺、可卡因、印度大麻、巴比妥类(速可眠、阿米妥、戊巴比妥等)及其他安眠药(导眠能、安眠酮)、抗焦虑药(眠尔通、利眠宁、安定等)、镇痛药(阿斯匹林、非那西丁、氨基比林等)。

各种药物依赖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一)精神依赖性 病人不顾药物的作用和后果,在精神上依赖于药物,要求持续用药。

(二)躯体依赖性病人在断药时产生躯体症状(即戒断症状),其表现恰与药物的药理作用相反;为此而强制性地要求用药。

(三)药物的耐受性药物在应用过程中的效应逐渐下降,若要取得满意而足够的药理效应,必须增加剂量。药量越用越大,可高达常用量的数倍或数十倍。

(四)对个人及社会的不良影响长期用药可导致营养不良、代谢障碍、慢性中毒和机体抵抗力的削弱以及人格改变,如失去进取心、缺乏责任感、道德败坏,甚至出现违法乱纪行为。

犯罪心理

“犯罪”是刑法学的概念。我国《刑法》第十三条对犯罪的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刑事违法性

刑事违法性是指触犯刑律,即某一个人的行为符合刑法分则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特征,是对犯罪行为的否定的法律评价。在罪刑法定原则下,没有刑事违法性,也就没有犯罪。因此,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基本特征。

刑事违法性之违法具有不同于其他违法行为的特殊性。在法理上,违法行为可以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此外还有诉讼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共同特征违反法律规定,因此,法律规定是违法行为产生的法律原因。而法律规定是各种各样的刑法行为其他部门法的制裁力量,其规范主要由假定与处理两部分构成。

法益侵害性

法益侵害性是指对于刑法所保护的利益的侵害。这里所谓刑法所保护的利益,就是法益。刑法法益是关系社会生活的重要利益,对此,中国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规定中作了明文列举,这就是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上述法益,可以分为国家法益、社会法益和个人法益。这些法益被犯罪所侵害而为刑法所保护,因此,法益侵害性揭示了犯罪的实质社会内容。

应受惩罚性

应受惩罚性是犯罪的重要特征,它表明国家对于具有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行为的刑罚惩罚。犯罪是适用刑罚的前提,刑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如果一个行为不应受刑罚惩罚,也就意味着它不是犯罪。应受惩罚性并不是刑事违法性和法益侵害性的消极的法律后果,它对于犯罪的立法规定与司法认定具有重要意义。在立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立法机关将何种行为规定为犯罪具有制约作用。某种行为,只有当立法机关认为需要动用刑罚加以制裁的时候,才会在刑法上将其规定为犯罪,给予这种行为否定的法律评价。在司法上,应受惩罚性对于司法机关划分罪与非罪的界限也具有指导意义。根据刑法第十三条关于犯罪概念的但书规定,某种行为情节显著轻微的不认为是犯罪。这些不认为是犯罪的行为,也是没有必要予以刑罚惩罚的行为。因此,是否具有应受惩罚性也是犯罪的重要特征。

刑事违法内容包括危害国家案例罪、危害公共案例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侵犯财产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危害国防利益罪、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军人违反职责罪、刑法修正案(八)罪名增删变化内容,其中有危险驾驶罪、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虚开发票罪、持有伪造的发票罪、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强迫劳动罪(取消强迫职工劳动罪罪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污染环境罪(取消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罪名)、食品监管渎职罪。

犯罪心理,是指影响和支配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各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因素的总称。这些心理因素包括认识、情感、意志、性格、兴趣、需要、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价值观及心理状态等。犯罪心理是犯罪行为的内在动因和支配力量,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部表现。

西方的犯罪学家根据犯罪动机的性质,把犯罪动机分为财欲、性欲和攻击欲三大类。中国的刑法学者主张将犯罪动机分为以下11类:

⑴政治动机,指出于一种反社会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⑵财物动机,指为了满足衣、食、住、行等方面物质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⑶性动机,指为了满足性本能的需要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⑷报复动机,指基于报复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⑸自尊动机,指为了满足某种变了形的自尊的需要而引发的犯罪动机;

⑹友情动机,指为了满足某种非社会化友情需要而导致的犯罪动机;

⑺妒忌动机,指因妒忌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⑻戏谑动机,指出于追求刺激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⑼恐惧动机,指因害怕而引起的犯罪动机;

⑽好奇动机,指出于好奇心而产生的犯罪动机;

⑾其他动机,如大义灭亲行为中正义感动机。犯罪动机的性质不同,所反映出来的主观恶性往往大不一样,比如谋财害命的贪利性动机就比出于自尊动机而侵害他人的主观恶性大。

犯罪心理机制指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包括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内化机制)与犯罪行为发生的机制(外化机制)两个方面。从吸收客观外界的消极因素,到形成主体的犯罪心理,是犯罪心理的内化过程。由犯罪心理发动犯罪行为,是犯罪心理的外化过程。但是,这种内外化机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衔接、渗透,相互作用的。内化过程中包含有若干消极行为和活动,这实际上是不良个性倾向的外化。外化过程中的犯罪行为对犯罪心理的反馈,又是再一次内化。

犯罪心理结构指个体在犯罪行为实施前早已潜在的、在犯罪行为实施时起推动作用的各种消极心理因素的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结合。其实它是行为人个性心理结构的部分畸形发展所致的社会心理缺陷。一种典型的犯罪心理结构,只存在于那些劣性难驯、屡教不改的惯犯、累犯身上,而其中的部分因素则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其他刑事犯及罪孽不深的一般违法者身上。

从纵向来看,犯罪心理结构包括:

(1)无意识层次,它受制于意识因素,具有冲动性,常体现人的自然属性。如犯罪恶习、无意识犯罪动机、无意识体验等。

(2)意识层次,具有能动支配作用,体现人的社会属性。

从横向来看,它包括:

(1)犯罪心理的动力结构:反社会意识、畸变的需要、犯罪动机等。

(2)犯罪心理的调节结构、歪曲的自我意识、亚文化的道德意识、错误的法律意识等。

(3)犯罪心理的特征结构、特定的气质类型、消极的性格特征、与犯罪活动相适应的智能等。

(4)犯罪人的心理状态,如冒险心理、侥幸心理、好奇心理、嫉妒心理等。犯罪心理结构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定,危害甚大。

犯罪心理结构的发展经历着三个阶段的形态变化:

(1)潜在形态。当个体只具有某些不良心理因素,尚未形成特定的犯罪心理结构时,各因素之间处于混沌状态,缺乏明晰的指向性与稳定性。个体犯意的产生,标志着犯罪心理结构开始形成,各种不良心理因素由混沌向有序转化,但并未完全摆脱无序状态。此时处于实施犯罪行为前的准备状态。

(2)恶变与整合形态。当外界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时,个体心理发生突变,各种不良心理因素之间,由潜在形态后期的半混沌半有序状态恶变为胶着、稳定的有序状态,形成一种合力结构。产生具有特定指向的犯罪动机和决意,并着手实施犯罪行为。

(3)衰落形态。当犯罪行为经过实施(包括已遂和未遂),其犯罪欲求得到满足而暂时不那么强烈时,或因犯罪行为受遏止而恐惧感增强时,与犯罪相适应的心理状态消失,行为人的常态心理因素从抑制状态中恢复,内心矛盾冲突产生,原来胶着、有序的犯罪心理结构开始衰落,变得混沌无序、松弛涣散。与潜在形态不同的是,由于有了犯罪体验,强化了犯罪心理,其主观恶性程度更为严重。

犯罪心理内化机制是犯罪心理形成的机制。就多数案例而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是以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作为中介,通过不良行为的反馈,逐渐导致犯罪意向的萌发。其间经历以下环节:(1)不良交往和模仿;(2)造成个性社会化过程中的缺陷,主要表现为对外界消极因素反映活动的选择性和不良需求的滋长;(3)通过不良行为的尝试获得体验;(4)不良习惯和定势的养成;(5)产生了违法犯罪的意向,等待着犯罪条件与机遇的出现。犯罪意向的萌发,标志着犯罪心理的形成。

犯罪心理外化机制是行为将犯罪心理转化为犯罪行为的机制。这种外化并不是简单的反射,而是需要经历若干环节的复杂过程。

包括:适宜于犯罪的条件,诱发犯意的情境与气氛,欲求指向对象的引诱,着手犯罪的机遇等对行为人的影响。

(1)刺激和情境对主体的诱发。

(2)自我调控机制的作用。它在刺激、情境与犯罪行为之间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要是指自我监督机制(道德观念、法制观念对行为的调控),认知判断机制(权衡利害得失),欲求及情绪强度机制和意志努力机制。

(3)动机斗争的选择,犯罪目的的确定。

(4)犯罪决意。即行为人已就实施犯罪活动作出最后决定。

(5)犯罪预备。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

(6)犯罪着手。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客观环境因素。包括:

(1)自然环境因素。如某些地域、季节、时间、自然灾害等因素,有可能为一定的犯罪行为提供方便条件,在一定程序上起到强化主体侥幸心理的作用。

(2)社会环境因素。如宏观社会环境因素,微观社会环境因素和特定的情境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不良在个体犯罪心理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宏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意识中的缺陷、社会风气的不良等。微观社会环境因素是指家庭、学校、居住环境、工作场所、职业条件中的消极因素和有利于实施犯罪行为的因素。特定的情境因素是指被害人、现场的条件和气氛、犯罪机遇等因素。客观环境因素与主体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影响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活动因素。

(1)生理因素。是指个体某些解剖生理特点,如性别、年龄、内分泌、神经类型以及其他一些影响正常生理、心理活动的疾患等。生理因素不会直接萌生犯罪心理,它只是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

(2)心理因素。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不良心理品质。如不良的个性倾向性,不良的性格品质以及不成熟的自我意识等。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容易导致个体对客观现实做出消极的反映。

(3)行为活动因素。是指个体某些不良的行为活动,如不健康的活动内容,不良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模仿不良的行为模式等。这些不良的行为反作用于心理,使不良的心理得到强化,在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因素中,心理因素、行为活动因素起主导作用。

上述主体因素与主体外客观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构成个体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性格

性格,旧称之为人格,一向被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行为与态度之总称,它是心理学之一支。

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来自辞海的解释: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个性的核心部分,最能表现个别差异。具有复杂的结构,大体包括:(1)对现实和自己的态度的特征,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傲等。(2)意志特征,如勇敢或怯懦、果断或优柔寡断等。(3)情绪特征,如热情或冷漠、开朗或抑郁等。(4)情绪的理智特征。如思维敏捷、深刻、逻辑性强或思维迟缓、浅薄、没有逻辑性等。

来自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在对人、对事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如开朗、刚强、懦弱、粗暴等。

在心理学中,性格指的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差异,我们称之为性格差异。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同时也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性格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心理学家们曾经以各自的标准和原则,对性格类型进行了分类,下面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1)从心理机能上划分,性格可分为:理智型、情感型和意志型;

(2)从心理活动倾向性上划分,性格可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

(3)从个体独立性上划分,性格分为独立型、顺从型、反抗型

(4)斯普兰格根据人们不同的价值观,把人的性格分为;理论型、经济型、权力型、社会型、审美型、宗教型。

(5)海伦。帕玛根据人们不同的核心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及行为习惯的不同,把人的性格分为九种。称为九型性格,包括:1号完美型、2号助人型、3号成就型、4号艺术型、5号理智型、6疑惑型、7号活跃型、8号领袖型、9号和平型。

(6)按人的行为方式,即人的言行和情感的表现方式可分为A型性格、B型性格、C型性格和D型性格。

性格的三种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在感知方面,能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主动地观察,属于主动观察型,有的则明显地受环境刺激的影响,属于被动观察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细节,属于分析型,有的倾向于观察对象的整体和轮廓,属于综合型;有的倾向于快速感知,属于快速感知型,有的倾向于精确地感知,属于精确感知型。想象方面,有主动想象和被动想象之分;有广泛想象与狭隘想象之分 。在记忆方面,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善于形象记忆与善于抽象记忆之分等。在思维方面,也有主动与被动之分;有独立思考与依赖他人之分;有深刻与浮浅之分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个体在情绪表现方面的心理特征。在情绪的强度方面,有的情绪强烈,不易于控制;有的则情绪微弱,易于控制。在情绪的稳定性方面,有人情绪波动性大,情绪变化大;有人则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在情绪的持久性方面,有的人情绪持续时间长,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大;有的人则情绪持续时间短,对工作学习的影响小。在主导心境方面,有的人经常情绪饱满,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有的人则经常郁郁寡欢。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个体在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时表现出的心理特征。自觉性、坚定性、果断性、自制力等是主要的意志特征。自觉性是指在行动之前有明确的目的,事先确定了行动的步骤、方法,并且在行动的过程中能克服困难,始终如一地执行。与之相反的是盲从或独断专行。坚定性是指能采取一定的方法克服困难,以实现自己的目标。与坚定性相反的是执拗性和动摇性,前者不会采取有效的方法,一味我行我素;后者则是轻易改变或放弃自己的计划。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辨别是非,迅速作出正确的决定。与果断性相反的是优柔寡断或武断、冒失。自制力是指善于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与自制力相反的是任性。

性格症

性格症,旧称之为人格异常,却一向为精神医学所垄断,在心理学界,性格已被解析有神经性,外向性,用心性,同意性,与开放性等五向度。美国精神医学会也在其「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AP A,1994)上,将性格症列分为妄想、分裂样、分裂型 、表演、自恋、反社会、边缘、逃避、依赖、与强迫等十大类,并另列明跑暗打一类在附录上(林天德,1995)。前者是统计的分类,而后者是临床的分类。二者之间是有何种关联,迄今仍是未知数。

精神医学会是以症状界定性格症,譬如说,在妄想性格上有七项症状,只要个体具有其中的四项,就可能患上该症。然这些症状可否如此被拢统地加在一起是本研究的第一旨趣。上面这些性格症在以往被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妄想、分裂性、与分裂型等三个性格症,其症状稀奇古怪;第二类是反社会、边缘、演戏、与自恋等四项,其症状富戏剧性;第三类是逃避、依赖、强迫、与明跑暗打等四项,其症状深带忧虑。然这临床分类是否经得起实证研究的考验,也有待商榷。

性格与人格的区别

现代的各种理论中对于人格和性格之间的区别几乎都没有清楚、明确的解释。

性,《陈淳曰》:性字从生从心,是人生來具是理于心方名曰性。《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是賦命自然。《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也。性字的原意和字形显示出‘性’是和心理有关联的现象。由此我们可知,性格是思想的表现形式。性格不是一个人的所有的人格特点,它只是和心理变化有关的人格。人格里还有品格、风格、特点等内容。性格和人格中其他内容的区分最简单的方法还是看相关描述的汉字有无心或竖心偏旁。

性格是人格中核心部分,人格的特性是由性格决定的。性格的改变也就意味着人格的转变。性格出了问题后,一个人的身体,不论是在机体上还是精神上也会跟着出问题。性格是决定行为的最重要因素,由性格引起的行为不仅会使自身发生巨大变化,也会对别人产生直接的影响。

性格产生的原因

本意识活动的基础是追求欲望,潜意识由于各种欲望而引起的活动会引起心理发生变化,从而使身体出现了各种‘情’的感觉,这种的意识活动的最主要部分形成了性格。最主要的情有七种,它们是喜、怒、忧、思、悲、恐、惊。与各种‘情’有关的固定的意识活动成为性格。一个人的性格能直接的表现出心理的状况,而人格中的其他部分则不能表现出心理状况。比如,一个人有忧郁、怯懦、热情、仁慈、凶恶、多虑、怜悯、快乐、谨慎、急躁、悲观的性格,那由此我们就能知道他的情感状况。

性格是一个人身份的识别器。由于饮食或疾病的原因,一个人的身体和行为可以发生巨大的变化,但不管发生多大的变化,这个人还是原来的那个人。与之相对的是,如果一个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就算身体没有一丝的差别,那么这个人已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心脏移植手术后患者的情况就是如此。双胞胎的外型几乎一样,但他们是两个完全独立的个体。现代的医学已经能够把一个人的外貌转变成另一个人,这个人还可以深入地了解另一个人的过去,但不论选样去努力,一个人也不会成为另一个人的。其原因是性格是无法复制的。当一个人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感情上的打击、亲人的离去、身体上的伤害等,使其精神发生了明显变化,那我们会说他是跟变了个人似的,这说明这个人的性格发生了变化。人格中其它部分的改变是不影响一个人的本质的。品格或特点的变化能改变人的一些习惯和风格,但这不会使一个人发生根本的转变。我们说一个人由安静的特点转变成活跃的特点、由勇敢的品格转变成软弱的品格、由马虎的特点转变成认真的特点、由消极的风格转变为积极的风格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行为上的变化,他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

《旧约》是犹太人的古代史,它也是一部讲述耶和华试图控制人类思想的历史。耶和华创造了人类,他也希望能够完全的控制人类的思想,使人类永远对他绝对的崇信。然而人类的信仰表现出了多样性,这使得耶和华无法忍受,他采取了杀戮、威、逼、利、诱等各种方法,但最终他了没能控制人类的思想。这其中的根本所在就是耶和华没能改变人类的性格,虽然他能修改人类的部分思维内容,但他不能改变人的思想。

第五章 梦

现代的意识理论

意识的内容

意识是思维主体对信息进行处理后的产物。没有思维主体及思维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意识。思维主体是可对信息进行能动操作(如采集、传递、存储、提取、删除、对比、筛选、判别、排列、分类、变相、转形、整合、表达等等作业)的物质。思维主体既有自然进化而形成的动物(比如人类),也(会)有逐渐发展完善的人工智能产品。

信息是能被思维主体识别的事物现象及表象,是思维活动的操作对象。思维活动所产生的意识以信息的形式储存、表现和传递输出,意识传播的实质是信息传播。意识往往又会成为思维主体进行下一步思维的基础。由于思维主体在获取及处理信息时,信息可能发生种种变异,因此意识的内容不一定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事物,意识可能超越客观事物的反映,也可能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习惯是指长时期养成的不易改变的动作、生活方式、社会风尚等。事实上,广义的习惯不仅仅是动作性的、生活方式性的或社会风尚性的,还包括人类所有的优点和缺点。习惯是具有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的意义,从个体层面来看,习惯是个体后天习得的自动化了的动作、反应倾向和行为方式,它是条件反射在个体身上的积淀。从社会群体层面看,习惯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和反应倾向。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英·凯恩斯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威廉·詹姆士

习惯,是逐渐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思维和行为的倾向,一种稳固的思维和行为定势。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人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自动化的程序,进入到人的潜意识里,使人难以察觉,却处处受其影响。习惯成自然。当一种习惯渐渐稳固,成为人的个性的一部分,它就像一个隐形人一样,自动地发挥作用,在不知不觉间控制着人的思想,指挥着人的行为,影响着人在生活中的每个细节。

人类是一种习惯性的动物。我们生活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于这种思想和行为定势——习惯。正是习惯减少了思考的时间,简化了行动的步骤,使我们在做每一件日常事务时,不必事事学习、探究、尝试,而是以一种完全自动化的方式从容应对。也正是这种从容应对,才把我们从繁冗的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使我们有时间和精力去从事一些更有创造性和挑战性的工作,让我们更有效率地工作和生活。人是被习惯塑造出来的。一个人的个性,实际上就是自身习惯的总和。最初是人们塑造了自己的习惯,然后习惯就像获得了独立的生命一样,反客为主,反过来又塑造了人本身。好的习惯,具有强大的塑造力。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塑造着一个人的性格,进而决定着他的命运。

人类的思想意识,主要有在清醒状态和休眠状态下两种联想意识结构。人类大脑的神经系统处于日常清醒状态时,可通过自然界的各种信息对感官的不同刺激作用,形成对信息的传导、存储、运算和加工处理,然后实施对肢体不同的运作和语言表达方式。人类一生的各项活动信息,主要依赖于大脑的高容量存储功能,并对人类一生的活动轨迹进行信息的存储、刷新和逻辑运算,以实施大脑中枢神经对身体各项功能的反映和支配。大脑的神经存储单元也称作记忆细胞,占大脑神经细胞总量的20%左右。另外,大脑细胞的逻辑分析功能和对信息的处理作用与大脑所记忆的信息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关联性。

人类意识作为关于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其本身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关于这一复杂系统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加以剖析。

首先,根据意识的主体的不同,可以把人类意识区分为个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个体意识是个人或社会个体在自己的亲身实践中对客观存在的反映。个体意识本身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它是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及其结果,即关于客观事物的知识;“情”即情感,是指人类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它表现为热爱、仇恨、向往、遗憾以及对自身喜、怒、哀、乐的体验;“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坚韧不屈等的精神状态。社会意识是社会主体对客观存在的总体反映。它主要表现为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科学等形式。

其次,根据意识对象的不同,可以把人类意识区分为对象意识与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是对世界的物的尺度的反映。对象意识主要包括自然意识和社会意识。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身内在尺度的反映,是人类作为主体对于自身区别于他物的地位、性质、以及与他物的关系的意识。

再次,根据意识的高低层次(自觉程度)的不同,又可以把意识区分为潜意识与显意识。

潜意识(无意识)

近代潜意识研究

潜意识(下意识、无意识)是一种没有被主体明确意识到的意识,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内心的意识活动,它经常而大量地表现为本能的欲望和冲动,通过记忆而贮存在脑中的先前意识,非自觉的情感体验和情绪态度,不由自主的心理活动。在睡眼或梦境中自觉意识失控状态下的心理活动以及因身心失常导致的病态的心理现象。潜意识具有非自觉性、非控制性、非语言性、随意性和零散性等特点,因而潜意识主要归属于非理性意识。显意识则是人们自觉地意识到并受到有目的控制的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定向的心理、自觉的反映、能动的认识、主动的思虑、有目的思维以及反思性的观念活动。显意识本身又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可区分为经验意识、理性意识和非理性意识。

此外,还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把意识区分为理性意识与非理性意识、形象意识与抽象意识、传统意识、现实意识及未来意识等等。

无意识的概念为哲学、精神病学、心理病理学、法学、文艺、历史学等学科所共有。它起初是由哲学家提出来的,如古希腊哲学奠基人柏拉图就曾谈到无意识问题。他从其客观唯心主义出发把无意识看作是“潜在知识”的观念形式,是一般知识的前提,因此知识不是别的而是回忆。从那时直到形成关于脑功能的科学理解以前的长时期里,人们基本上是从唯心主义哲学立场出发来对待无意识问题,并使它成为许多自然哲学观点和唯灵论观点传统的组成部分。只是到后来,它才逐渐吸引了心理学家尔后是神经生理学家的广泛兴趣。

18世纪初,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在其单子论学说进一步发展了无意识理论。他认为,在伴随有较明显意识观念的觉醒状态时还存在有像睡眠或消失的观念的“微觉”,即未被统觉的知觉。单个的单子就是这样的知觉,它们犹如单个的、其本身一点也意识不到的、落下的水滴一样不能被有意识地知觉到。但是,它们汇集成足够的数目时,它们总和起来就会产生一种统觉──波浪击岸的响声。在莱布尼茨的唯心主义体系中,这些无意识知觉乃是天赋灵魂所固有的东西,是灵魂的意识活动材料,是自我封闭的心理生活的发展条件。继莱布尼茨之后,在唯心主义路线上发展无意识概念的还有I.康德等人,但集大成者是E.von哈特曼。哈特曼在其《无意识哲学》一书中把无意识说成是超感觉的精神活动者、存在的基础、宇宙过程的根据。

在近代心理学中,第一次把无意识问题作为一项基础研究的是19世纪早期联想主义心理学家J.F.赫尔巴特。他把莱布尼茨的无意识观念发展成为意识阈限的概念。阈限下的那些观念是无意识的。他认为,当一个观念上升到可以觉察的意识水平时,就是莱布尼茨所说的被统觉了。他还认为,为了使一个观念上升到意识,它必须与现存于意识中的其他观念相适应、相一致。那些不一致的观念不能在意识中同时存在,而那些不相干的观念则被排斥在意识之外而变为被抑制的观念。被抑制的观念类似于莱布尼茨的微觉,存在于意识阈限之下。但它并没有在人的心理中完全消失,而只是暂时脱离了心理的核心部分──意识领域,下降到无意领域。只要条件成熟,例如受到新的感觉印象的刺激或结合便有可能重新上升到意识中来。

心理物理学创始人G.T.费希纳也对无意识的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也使用阈限概念,但他认为,心理类似于冰山,它的相当大的一部分藏在水面以下,在这里有一些观察不到的力量对它发生作用。这些想法后来对S.弗洛伊德有很大影响。他还唯物地解释了莱布尼茨的微觉学说:你听不到一条毛虫在菩提树下蚕食叶子的声音,但是你可以清楚地听到几千条毛虫一同吃叶子的声音。

另一些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有H.von赫尔姆霍茨、И.Μ.谢切诺夫和И.Π.巴甫洛夫。赫尔姆霍茨在对感觉器官的心理生理研究中曾发现,在感知觉范围内存在一种没有思维参与的概括过程,为解释这种过程而提出“无意识推理”的概念。巴甫洛夫根据对脑的研究则提出了对无意识心理现象的生理学解释。他认为,在具有最适宜兴奋的大脑半球部位上容易形成新的条件反射并能顺利地进行分化。因此可以说,这一部位此刻是大脑半球的创造性部位,其他部位(即具有低兴奋的部位)这时就没有这种能力,它们的功能充其量是进行以前形成的反射,这种反射是在相应刺激存在时自动产生的,我们主观上把它们称作无意识的、自动化的活动。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随着实验派的兴起与发展,无意识问题的研究又与心理病理现象和神经心理方面的病态、暗示、催眠等的研究联系起来。T.-A.里博、P.雅内的著作为研究心理生活深处及其无意识状态铺平了道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也应运而生,从而把对无意识的研究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20世纪30年代以后,一些从西欧,特别是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精神病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如H.S.沙利文、K.霍妮、E.弗罗姆等人,在新的土壤上形成新精神分析学派。其代表人物虽然在理论上各有侧重,但共同特点是强调精神病病因学的社会因素并重视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表面看来,他们的观点与弗洛伊德有所不同,但是,在他们的概念中仍然保留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以作为其心理学的基本概念。霍妮认为,行为的主要动力在儿童时期是一种在潜藏的敌对世界面前表现为无能为力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无意识的,在人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变的。在适当条件下它又是产生神经官能症的动力,并决定着人的特点。弗罗姆则认为,人的本性受文化影响,但是决定个人生活道路矛盾的根源却是人的本性,即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动机概念。人不能消除这些矛盾,他只能依赖于某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以适应方式对它们加以反映。意识和无意识的强度决定人的正常行为和神经官能症的行为。无意识概念用于医学实践而得出的结论证明,必须促进最初受压抑的精神力量进入意识。

与精神分析学说不同,苏联心理学家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反映论和决定论原则出发来阐述无意识问题。他们认为:无意识和意识一样,都是心理现象的特性,是心理反映的能力;无意识的存在必须以在人那里现实地或潜在地存在着意识为前提;无意识反映转化为意识反映既与外部作用本身的性质有关系,也与神经系统状态及感官状态有关系;意识与无意识的特殊结合不仅发生于对现实反映过程本身之中,而且也发生于对人的行为的调节过程之中。乌兹纳泽提出的定势理论是苏联关于无意识问题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定势是一种没有意识到的状态,它先行于并决定着任一形式的心理活动的展开。换句话说,定势是心理的特殊领域,是一种没有形成为意识的内容所特有的那种形式的积极状态。因此,通过定势的研究有可能揭示无意识心理现象的实质,解开无意识之谜。

弗洛伊德对潜意识的研究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既是一种神经症的治疗方法,又是在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套心理学理论。无意识是这一理论的中心概念。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生物本能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理智的作用。生物本能表现为无意识的冲动。早期弗洛伊德主要是以性本能解释无意识的动力作用,后期又提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或破坏本能作为解释概念。无意识作为人的动力基础是人的行为的决定因素,无意识冲动总是力求得到满足而上升到意识领域。意识对无意识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①寻求满足无意识冲动的途径;②调节无意识冲动和社会规范之间的冲突,避免机体受到外部的伤害。这两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最终目的仍在于为无意识的需要服务。由于社会力量相对强大,意识的调节往往表现为对无意识冲动的压抑。但受压抑的冲动并没有消失,而仍潜伏在无意识的深层中,在这一点上,它与前意识不同,前意识只要被注意到,随时都能上升到意识领域,无意识则由于曾受到早期的压抑创伤,和意识层的连结已被隔断,好像已被打入冷宫,永世不能再见天日。如果早期的冲动比较强烈,压抑创伤比较严重,就会形成神经症。弗洛伊德主张用自由联想法帮助患者追忆早期创伤的形成、“谈出”或宣泄出内心的积郁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中,无意识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根本不会进入意识层面的东西,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而无从意识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惧等。主要的无意识情况有:①确实没有意识到,如视而不见,听而未闻;②曾有所意识但没有与别的意识片段联系起来,因而一过去就丧失了;③对个别情况的意识被组织在一较大片段的意识活动中而没有特别显示出其存在。

出于无意识层面的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之后的种种欲望,由于社会标准不容许,得不到满足而被压抑到意识之中,但它们并没有消灭,而在无意识中积极活动。因此,无意识是人们经验的大储存库,由许多遗忘了的欲望组成。正是所谓“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识(仅占1/7),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6/7)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它主动地对人的性格和行为施加压力和影响。(弗洛伊德在探究人的精神领域时运用了决定论的原则,认为事出必因。看来微不足道的事情,如做梦、口误和笔误,都是由大脑中潜在原因决定的,只不过是以为一种伪装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弗洛伊德提出关于无意识精神状态的假设,将意识划分为三个层次:意识,前意识(“冰山理论”中的水面,或者严格地称分界线)和无意识。

在严格的弗洛伊德术语中,用“潜意识”概念来代替无意识是不正确的。弗洛伊德坚决地认为,无意识是完全无法观察和为人了解的。

前意识又称下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潜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潜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潜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

潜意识又称无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

潜意识冰山

潜在意识的世界,是超越三度空间的超高度空间世界。潜意识一经开启,将和宇宙意识产生共鸣,宇宙信息就会以图像方式浮现出来,心灵感应等 ESP(Extra Sensory Perception 的略称,中文意为“超感官知觉”)能力也将一一出现。

爱因斯坦把第四度空间定位为“时间和空间合而为一的世界”。

分析认为,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积累的大量知识,充分开发之后将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人类现在需要做的,则是正确认识和激发潜意识。

根据维也纳大学康士坦丁博士估算,人类的脑神经细胞数量约有一千五百亿个,脑神经细胞受到外部的刺激,会长出芽,再长成枝(神经元),与其它脑细胞结合并相互联络,促使联络网的发达,于是开启了信息电路,然而人类有95%以上的神经元处于未使用状态,这些沉睡的神经元如果能够被唤醒,几乎人人都可以变成“超人”。

如果将人类的整个意识比喻成一座冰山的话,那么浮出水面的部分就是属于显意识的范围,约占意识的5%,换句话说,95% 隐藏在冰山底下的意识就是属于潜意识的力量。

这仅仅是理论值,就目前只用到很少的脑细胞的大脑,其耗氧量已经占到全身耗氧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全部使用是不可能的。

就算是像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天才人物,一生中也不过运用了他们潜意识力量的2%不到。因此,任何人不论你聪明才智的高低,成功背景的好坏,也不论你的愿望多么的高不可攀,只要懂得善用这股潜在的能力,它就一定可以将你的愿望具体的在你的生活中实现出来。潜意识如同一部万能的机器,任何愿望都可以办得到,但须要有人来驾驶它,而这个人就是你自己,只要你有心控制,只让好的印象或暗示进入潜意识就可以了。潜意识大师摩菲博士说过:“我们要不断的用充满希望与期待的话,来与潜意识交谈,于是潜意识就会让你的生活状况变得更明朗,让你的希望和期待实现”。

只要你不去想负面的事情,而选择有积极性、正面性、建设性的事情,你就可以左右你自己的命运。

潜意识聚集了人类数百万年来的遗传基因层次的信息。它囊括了人类生存最重要的本能与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与宇宙法则,即人类过去所得到的所有最好的生存情报,都蕴藏在潜意识里,因此只要懂得开发这股与生俱来的能力,几乎没有实现不了的愿望。

如何开发潜意识

潜意识包罗万象,深厚神奇,那么如何来训练开发和利用它呢?现代理论的一些建议:

1、训练开发潜意识的无限蓄储记忆功能,为我们的聪明才智开辟广阔深厚的基础。

如果你想建造高楼大厦,就必须储备好各种各样的建筑材料、装修材料、设计知识、建筑技能、各种建筑机械,还有指挥管理技能等等。对于一个追求成功与卓越的人来说,应该不断地学习新的东西,给潜意识输进更多的基本常识知识、专业知识、成功知识以及相关的最新信息。

“事事留心皆学问”,你要大脑更聪明,更有智慧,更富于创造性,更符合现实性,就必须给潜意识输送更多的相关信息。

为了使你的潜意识储蓄功能更有效率,可采取一些辅助手段帮助储存。如重要资料重复输入,重复学习,增加记忆功能,建立看得见的信息资料库——分类保存图书、剪报、笔记、日记、现代的电脑软盘等等,以便协助潜意识为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其他聪明才智服务。

2、训练对潜意识的控制能力,使它为我们成功服务,而不是把我们导向失败。

由于潜意识是非不分,积极消极、好的坏的统统吸收,常常跳过意识而直接支配人的行为,或直接形成人的各种心态。所以,成也潜意识,败也潜意识。

因此,我们要训练自己,努力开发利用有益的积极成功的潜意识,对可能导致失败消极的潜意识加以严格的控制。

具体地说,珍惜原来潜意识中的积极因素,并不断输入新的有利于积极成功的信息资料,使积极成功心态占据统治地位,成为最具优势的潜意识,甚至成为支配我们行为的直觉习惯和超感。

另外,对一切消极失败心态信息进行控制,不要让它们随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遇到消极思想信息时,可采取两个办法加以控制:

一是立即抑制它,回避它不要让它们污染你的大脑思想。对过去无意中吸收的消极失败潜意识,永远不要提起它,让它遗忘,让它沉入潜意识的海底。

二是进行批判分析,化腐朽为神奇。用成功积极的心态对失败消极的心态进行分析批判,化害为利,让失败消极的潜意识象毒草化成肥料一样变成有益于成功卓越的思想意识。

3、开发利用潜意识自动思维创造的智慧功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获得创造性灵感。

潜意识蕴藏着我们一生有意无意、感知认知的信息,又能自动地排列组合分类,并产生一些新意念。所以我们可以给它指令,把我们成功的梦想,所碰到的难题化成清晰的指令经由意识转到潜意识中,然后放松自己等待它的答案。比如反复下达这样的指令:我该如何开辟这新的饮料市场呢?还可以把指令化小:我开辟市场的第一步应该怎样走?等等。

有不少人苦思冥想某一问题,结果却在梦中,或是在早晨醒来,或在洗澡时,或在走路时突然从大脑时蹦出了答案或灵感。所以我们要随时准备纸和笔,记下突然而来的灵感。电影大王邵逸夫,经常在思考各种问题的同时,在任何地方,都备有一本记事簿,一旦灵感从潜意识中来,便立刻记下来。这使邵逸夫成就辉煌的事业。

4、不断地想像、不断地自我确认、不断地自我暗示。

假设你想要成功,就念我会成功,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假设你想赚钱,你就念我很有钱,我很有钱,我一定会很有钱;假设你想要让自己的业绩提升,就告诉自己,我的业绩不断地提升,不断地提升,我的业绩一定会不断地提升;假设你想要存钱,就不断地告诉自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我很会存钱。

这样子不断地经由你反复地练习,反复地输入,当你潜意识可以接受这样子一个指令的时候,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会配合这样一个想法,朝着你的目标前进,事到达成目标为止。

很多人试了这个方法,没有效果,原因是因为他们重复的次数不够多。影响一个人潜意识最重要最重要的关键,就是要不断地重复,不断地重复,再一次地重复,大量地重复,有时间随时随地不断地确认你的目标,不断地想着你的目标,这样的话,你的目标终究会实现的。

现代对梦的研究

《释梦》

弗洛伊德是现代第一个提出完整的潜意识理论的人,他开启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纪元。在他的理论中揭示人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梦传达着什么,梦将人们引向何方。在《释梦》一书中,弗洛伊德以数百个有趣的梦为实例,以流畅的笔触一一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深沉含义,对诸如“梦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做梦?“梦中的情形为什么通常稀奇古怪?”“梦的意义何在?”“梦的原动力何在?”等一系列困扰人类数千年的疑问提出了合理的解释。

《释梦》是一部改变的书,与《物种起源》、《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作为世界上第一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释梦》是弗洛伊德的名著,发表于1900年。在这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梦作为实例,对有关梦的问题从各个方面进行认真的探讨。从性欲望的潜意识活动和决定论观点出发,指出梦是欲望的满足,绝不是偶然形成的联想,即通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释梦》将梦分为显相和隐义。显相是隐义的假面具,掩盖着欲望(隐义)。他解释说,梦是潜意识的欲望,由于睡眠时检查作用松懈,趁机用伪装方式绕过抵抗,闯入意识而成梦。梦的内容不是被压抑与欲望的本来面目,必须加以分析或解释。释梦就是要找到梦的真正根源。

《释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弗洛伊德第一次科学地提示人们为什么会做梦,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梦意味着什么,梦传达着什么,梦将我们引向何方。梦,从此将不再神秘;今晚,如果你梦到什么,明天,你也会有一番奇妙的解析……

《释梦》认为在精神活动中,梦起了主角作用。心灵的能量――弗洛伊德称之为“里比多”,主要指性驱力,是一个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为过剩而成为困扰的力量。这个力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得到快乐和防止痛苦,因此它就要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出口。如果不能靠直接动作来得到满足,“里比多”就会通过精神渠道寻求释放。或者用“释梦”语言来说,这欲望能用在想象中实现欲望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弗洛伊德宣称,所有的梦,即使带有焦虑色彩的恶梦,也都是满足这类欲望的手段。

《释梦》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梦对人的影响以及人做梦时的思想意识状态。

《释梦》指出梦是—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它的内容是“愿望的达成”。梦不仅使思想有表现的机会,而且借幻觉经验的方式,以表示愿望的满足。关于梦是“愿望的达成”,作者举了许多实例。其中一个是他的5岁的小儿子的梦。有一次,他们全家到达赫山脚下去游玩。小儿子由于常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山上的西蒙尼小屋,因此他并不满足于在山下玩。但父母并没有带他上山,他当时不很高兴。弗洛伊德指出:“第二天早上,他神采飞扬地跑过来告诉我;‘昨晚我梦见我们走庙到了西蒙尼小屋。’我现在才明白,当初我说要去达赫山时,他就满心地以为他一定可以由荷尔斯塔特翻山越岭走到他天天用望远镜所憧憬的西蒙尼小屋去,而一旦获知他只能以山脚下的瀑布为终点时,他是太失望了,太不满足了。但梦却使他得到了补偿。”

《释梦》指出梦是潜意识的自我表现,潜意识被压在人的心灵的最深处,但它很活跃,于方百计要突破前意识的领域冒出来。当“自我”在既要休息又得不到完全体息,即“自我”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而放松了戒备的时候,潜意识使开始活动,于是出现了梦。由于做梦的人有不少愿望是违反道德的,于是潜意识使以改头换面的形式冒出来。梦之所以奇特而不可理解是由于梦的化装造成的。梦既经过多次化装就必须通过精神分析法才能作出解释。

《释梦》指出梦和精神病有相似之处,他认为“梦包含着简要的神经质病的心理学”。因为他在解释梦和神经病时都是以关于潜意识的理论为依据的。他总结梦和精神病都符合潜意识的活动规律,得出的结论是:“潜意识比较喜欢和前意识中那些不被注意、被漠视或刚被打入冷宫(受排挤)的概念攀上关系。”通过这种手法,狡猾的潜意识可以偷偷溜到意识领域中去。弗洛伊德否定了过去人们所说的梦是来自超自然的鬼神的启示,强调梦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一部分,是来自潜意识。

《释梦》有史以来第一次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梦”的著作。在书中,弗洛伊德通过对梦的科学性探索和解释,发现了“梦的工作”原理,以其天才式的、令人叹为观止的开创精神指出“梦是愿望的满足”,挖掘出人性的真正主宰——潜意识。该书全面地体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20世纪的人类文明。

集体无意识

继弗洛伊德之后又一位心理学大师对梦做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相关理论,他就是荣格。荣格认为,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他指出,梦虽有象征作用,但梦的象征作用主要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只有经过“放大”后才能真正了解它们的含义和原型。在他看来,“象征”是人格原型寻求和谐平衡的一种尝试,就是说,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因此,荣格提出了梦的功能主要是一种补偿性的,它们总是强调另一方面以维持心理平衡,“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譬如,一个人工作了很长时间,整个大脑里充塞着工作,他就会在睡眠中梦到参加某种体育运动或他所熟悉的某种消闲活动,可见,在荣格看来,梦是试图告诉梦者一些重要事情——他必须处理以改进生活质量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知道梦所告诉我们的内容呢?

荣格认为,在梦的解释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尽可能多地了解梦者,应该了解其性格、近来所参加的活动及其心情,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真实的生活信息提供了临床描述的一个方面。为了获得另一方面的信息,即来于梦者的无意识资料,荣格仿效弗洛伊德对梦的各个部分运用自由联想的方法。他的联想技术比弗洛伊德所规定的更加严格,他希望联想直接地与梦的意象相连,而不是一条无限的思想链,这样,所收集到的梦的不同部分的联想就可以加以比较,并与梦者所意识到的情境相对照。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这种能力与分析者的技能和知识有极大的关系。荣格认为,这是一种如医生诊断或外科手术一样的技艺,并且没有成功的保证。有些梦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解释,在这种情况下唯一可做的只能是妄猜一下了。荣格对此指出,这是因为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秘诀,对特殊梦的解释,还没有出现一个切实可靠的方法或绝对令人满意的理论。

荣格对梦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对梦进行个别分析外,非常重视梦的系列分析。他认为,梦的个别分析意义不大,而梦者在一段时期内的梦的系列,则可以提供一个连贯的人格画面,可以通过对某些反复出现的主题的揭示,使梦者心灵的主要倾向得以显露。

控梦

梦的成因虽暂未确定,但目前最有科学根据的解释为神经脉冲中一些未被处理好的冲击波(impulse),这些冲击波会使我们大脑中的一小部分从睡眠状态中活跃起来,经过大脑的处理,形成梦。换言之,只要我们大脑的判断部分及思考部分也活跃起来,能够发出更强的冲击波,取代原先的冲击波,那我们便能随心所欲控制自己的梦境的一切,即控梦(俗称清醒梦),包括感觉、其他人的言行举止、甚至违反一切物理定律(如飞)。

控梦需要做梦者自己知道身在梦中,才可能达至改变。 (1) 知觉(醒觉),想控制梦境的人必须先要知道自己身处梦中,并相信梦境是能够随心改变,从而激发大脑思考部分活跃。 (2) 改变,当思考部分活跃起来后,便能够按自己思想去改变梦境的内容,然而作梦者意志必须坚定,否则大脑传出的冲击波较原先未被处理的冲击波弱,梦境内容将不会被改变。

一般人会认为控梦是不可能的事,因为当人进入梦境后,自我意识便会失去,自己将不能判断出是否在梦中,然而根据实验发现,人是能够透过训练使自己在梦中判断出自己在做梦,但成功率偏低,只有约两成实验对象能在半年时间内训练至成功控梦,而且他们指出,尽管能改变梦境内容,但可改变的范围有限,一般只能改变做梦者集中精神去思索的一样事物。对于此点,亦有不同的解释,大部分人认为是人脑在睡眠中能被激发的部分有限,无法处理太多神经脉冲,因此大部分仍是靠潜意识去处理。但实验仍能作出总结,控梦是能够透过训练达到。

有人认为,控梦其实很容易达到。只要在一个不寻常的处境下告诉自己是梦,就可以依思考做出自己想做的事情,完成许多在现实生活无法完成的事情,且可以在梦醒后持续记得梦的内容。

日常生活中一部分梦,的确可以通过已知的科学加以解释,有时这种解释似乎十分牵强。

不得不说的是,在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去世的亲人托梦或者通过梦预知一些将要发生的事情,尽管这似乎有些不可思议,但确实真实的存在。值得一提的是梦到将要发生的事情也是ESP(第六感觉)的一部分。

科学的真谛在于客观的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相,而非死守教条。

时至今日,尚没有有力的科学证据证明超自然力量及灵魂的不存在,科学解释的范畴是有限的,随着认识的增大而增大。

而只有科学才是正统,其他都是旁门左道这种思想是错误的。简单的说,我们并不能认为已有的科学是完全正确甚至是解决一切的法宝,事实上,如果我们对没有证实的事物“臆断其有无”,片面地认为超自然力量和灵魂的不存在也是不科学的。

对于这些无法解释的现象我们应该认识到:1.科学只在一定范围内支配着事物发展。2.科学是在接受与批判中发展,科学在一定的时间内还无法摆脱片面和教条主义,也就是说科学得到的结论也许并非这个事物最终的本质。

科学史上著名的梦



在苯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象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1864年冬的某一天,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猛然惊醒之后,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就是现在充满了我们的有机化学教科书的那个六角形的圈圈。

对此,凯库勒说:“我们应当会做梦!……那么我们就可以发现真理……但不要在清醒的理智检验之前,就宣布我们的梦。”

生物学家洛伊

一天早上6点钟,生物学家洛伊突然想到,自己昨夜记下了一些极其重要的东西,赶紧把那张纸拿来看,却怎么也看不明白自己写的是些什么鬼画符。幸运的是,第二天凌晨3点,逃走的新思想又回来了,它是一个实验的设计方法,可以用来验证洛伊17年前提出的某个假说是否正确。洛伊赶紧起床,跑到实验室,杀掉了两只青蛙,取出蛙心泡在生理盐水里,其中一号带着迷走神经,二号不带。用电极刺激一号心脏的迷走神经使心脏跳动变慢,几分钟后把泡着它的盐水移到二号心脏所在的容器里,结果二号心脏的跳动也放慢了。这个实验表明,神经并不直接作用于肌肉,而是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起作用,一号心脏的迷走神经受刺激时产生了某些物质,它们溶解在盐水里,对二号心脏产生了作用。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就这样被发现了,它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并使洛伊获得1936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元素周期律

当元素被发现63种时,这些元素都是杂乱无章的。科学家无可避免地要想到,自然界是否存在某种规律,使元素能够有序地分门别类、各得其所?35岁的化学教授门捷列夫也在苦苦思索着这个问题。在梦里他看到一张表,元素们纷纷落在合适的格子里。醒来后他立刻记下了这个表的设计理念: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有规律的变化。门捷列夫在他的表里为未知元素留下了空位,后来,很快就有新元素来填充,各种性质与他的预言惊人地吻合.

发明

在工业化的服装生产出现之前,人们概念里的缝纫针都是一样的:穿线的洞开在与针尖相反的一头,因此针穿过布料的时候,线最后才穿过。对手工缝纫来说这没什么问题,但工业化的缝纫机需要让线先穿过布料。当时的发明家们采用了双头针或多针的方法,但都效率不高。19世纪40年代,美国人埃利亚斯·豪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困恼中入睡,梦见一帮野蛮人要砍掉他的头或煮他来吃。关于这个细节有不同的说法,总之是处境大大的不妙,豪拼命地想爬出锅或躲过砍刀,但被生番们用长矛恐吓着,在这时他看到长矛的尖头上开着孔。这个梦使他决定放弃手工缝纫的原理,设计了针孔开在针头一端的曲针,配合使用飞梭来锁线。1845年他的第一台模型问世,每分钟能缝250针,比好几个熟练工人还快,真正实用的工业缝纫原理终于出现了。

任何科学发现都不是绝对的偶然,只有经常认真思考的人才会抓住一丝灵感,并勇于投入实验,从而获得成功。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几个梦

黄粱一梦

唐朝时期,一个书生姓卢,字萃之,别人称之为卢生。

一年,他上京赶考,途中在邯郸的旅馆里投宿,遇到了一个叫吕翁的道士,并向他感慨人生的穷困潦倒。吕翁听后,从衣囊中取出一个枕头给卢生,说:“你晚上睡觉时就枕着这个枕头,保你做梦称心如意。”

这时已晚,店主人开始煮黄米饭。卢生便按着道士的说法开始睡觉,他很快睡着了。在睡梦中,他回到家中,几个月后,还娶了一个清河的崔氏女子为妻,妻子十分漂亮,钱也多了起来。卢生感到十分喜悦。不久他又中了进士,多次层层提拔,做了节度使,大破戎虏之兵,又提升为宰相做了十余年。他先后生了5个儿子,个个都做了官,取得了功名,后又有了十几个孙子,成为天下一大家族,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至80岁而终,到醒来时,店主煮的黄米饭还未熟。卢生感到十分奇怪地说:“这难道是场梦?”吕翁听了便说:“人生的归向,不也是这样吗?”

经过这次黄粱一梦,卢生大彻大悟,再不去想进京赶考了,反而进入深山修道去了。

“梦游洞庭湖仙宫”

南皋居士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一次奇怪的梦。梦中,南皋居士不知怎么来到了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上,遇到一个穿身红衣服的人,自愿引他去浏览,他也就稀里糊涂地跟随这个人往前走。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个地方,这里楼阁华丽,金碧辉煌,很像是王候的宫殿。南皋居士慌忙整整自己的衣服,跟着传呼的人往里走。来到一座大殿前,远远看见一个王者模样的人高高坐在大殿上,殿堂上排列着仪仗。王者赐坐,并问他:“先生会作诗吗?”南皋居士回答:“懂得一些,便是写得不好。”王者说:“我这洞庭湖景色很好,请先生吟诗一首,为我洞庭湖增添光彩。”南皋居士当下诵诗一首道:

一轮新月洞庭波,夜色湖光玉镜磨。八百里中秋水阔,片帆飞看楚山多。

王者听了拍案叫绝,非常兴奋,又对南皋居士说:“先生博学多才,文思敏捷,谈吐风雅,将来必定以诗咸名。只是先生这一辈子运气不好,实在可惜。”正说得高兴,忽然看见一个卫士报告,好像说的是关于军事方面的事情,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于是,王者只好请南皋居士告辞。到了殿外,南皋居士看见从万顷碧波中突然升起一轮鲜红的太阳,在空中急速地滚动着。不久,又从水中冒出一个,又像人又象善的怪物,头上长着一只角,身上长满了鳞甲,周身金光灿灿,样子十分凶猛。它一钻出水面,就撵上了太阳,同太阳争斗起来,景象非常壮观。突然,有一束光线,像一条先亮闪烁的金蛇,直朝南皋居士的胸前射来。南皋居士大吃一惊,梦也吓醒了。

南柯一梦

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记载:有一个叫淳于棼的人,平时喜欢喝酒。他家的院中有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槐树,盛夏之夜,月明星稀,晚风习习,树影婆娑?,是一个乘凉的好地方。

淳于棼过生日的那天,亲朋好友都来祝寿,他一时高兴,多喝了几杯酒。夜晚,亲友们都回去了,淳于棼带着几分醉意在大槐树下歇凉,不知不觉间睡着了。

梦中,淳于棼被两个使臣邀去,进入一个树洞。洞内晴天丽日,别有世界,号称大槐国。正赶上京城举行选拔官员考试,他也报名。考了三场,文章写得十分顺手。等到公布考试结果时,他名列第一名。紧接着皇帝进行面试。皇帝见淳于棼长得很帅,又很有才气,非常喜爱,就亲笔点为头名状元,并把公主嫁给他为妻。状元郎成了驸马郎,一时京城传为美谈。

婚后,夫妻感情十分美满。不久,淳于棼被皇帝派往南柯郡任太守。淳于棼勤政爱民,经常到属地内调查研究,检查部下的工作,各地的行政都非常廉洁有效,当地百姓大为称赞。三十年过去了,淳于棼的政绩已是全国有名,他自己也有了五男二女七个孩子,生活非常得意。皇帝几次想把淳于棼调回京城升迁,当地百姓听说后,都纷纷涌上街头,挡住太守的马车,强行挽留他在南柯继任。淳于棼为百姓的爱戴所感动,只好留下来,并上表皇帝说明情况。皇帝欣赏他的政绩,就赏给他许多金银财宝,以示奖励。

有一年,擅萝国?派兵侵犯大槐国,大槐国的将军们奉命迎敌,不料几次都被敌兵打得大败。败报传到京城,皇帝震动,急忙召集文武官员们商议对策。大臣们听说前线军事屡屡失利,敌人逼近京城,凶猛异常,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你看我,我看你,都束手无策。

皇帝看了大臣的样子,非常生气地说:“你们平时养尊处优,享尽荣华,一旦国家有事,却都成了没嘴的葫芦,胆小怯阵,要你们有什么用?”

这时宰相想起了政绩突出的南柯太守淳于棼,于是向皇帝推荐。皇帝立刻下令,调淳于棼统率全国的精锐兵力与敌军作战。

淳于棼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统兵出征。可是他对兵法一无所知,与敌军刚一交战,就被打得一败涂地,手下兵马损失惨重,他自己也险些当了俘虏。皇帝得知消息,非常失望,下令撤掉淳于棼的一切职务,贬为平民,遣送回老家。

淳于棼想想自己一世英名毁于一旦,羞愤难当,大叫一声,从梦中惊醒。他按梦境寻找大槐国,原来就是大槐树下的一个蚂蚁洞,一群蚂蚁正居住在那里。

庄周梦蝶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清人张潮的《幽梦影》中点出了此典的精髓:“庄周梦为蝴蝶,庄周之幸也;蝴蝶梦为庄周,蝴蝶之不幸也。”庄周化为蝴蝶,从喧嚣的人生走向逍遥之境,是庄周的大幸;而蝴蝶梦为庄周,从逍遥之境步入喧嚣的人生,自然就是蝴蝶的悲哀了。

无时不梦,无刻不梦,天以春夏秋冬梦,地以山川土石梦,人以六根、六尘、十二处、十八界梦。梦死梦生,梦苦梦乐,飞者梦于林,跃者梦于渊。梦固梦也,醒亦梦也。——李贽

中国古代对梦的研究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历来对梦的现象都十分重视,他们提出了大量关于梦的理论,《周公解梦》就是其中的代表。梦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独特的一个因素。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思想将梦划过四大类,思虑致梦、情感致梦、性格致梦、生理致梦。

一、思虑致梦

我国古代思想家几乎毫无例外地认为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东汉时期的王符就认为:“人有所思,即梦其到;有忧,即梦其事。”又说:“昼夜所思,夜梦其事。”他还曾举例说:“孔子生于乱世,日思周公之德,夜即梦之。”列子也认为“昼想”与“夜梦”是密切相关的。明代的熊伯龙亦认为,“至于梦,更属‘思念存想之所致’矣。日有所思,夜则梦之。”同代思想家王廷相也认为:“梦,思也,缘也,感心之迹也。”那就是说梦既可由思虑引起,也可由感知,记忆引起。也即是说,王廷相认为人的整个认知过程都可引起梦境。如前文所述,他把夜间之梦看成是白日“思”的延伸、继续。所谓“在未寐之前则为思,既寐之后即为梦,是梦即思也,思即梦也”。他又说:“思扰于昼,而梦亦纷扰于夜矣。”

二、情感致梦

东汉王符所说的“性情之梦“,《列子》中所言的”喜梦“、”惧梦“、”噩梦“均属于情感引起的梦。晋代的张湛亦云:”昼无情念,夜无梦寐。“明代的熊伯龙,在承认思虑致梦的同时,也对情感致梦有十分深刻的认识。他举例说:“唐玄宗好祈坛,梦玄元皇帝;宋子业耽淫戏,梦女子相骂;谢眺梦中得句,李白梦笔生花,皆忧乐存心之所致也。”

三、性格致梦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人的性格对梦的内容有很大的影响。所谓“好仁者,多梦松柏桃李,好义者多梦刀兵金铁,好礼者多梦簋篮笾豆,好智者多梦江湖川泽,好信者多梦山岳原野”。这段话除了说明梦境必须依赖经验外,亦可说明梦对人性格的依存性。王廷相认为,具有“骄吝之心”的人,在梦中就会争强斗胜;而具有“忮求之心”的人,在梦中亦会追货逐利。总之不同的性格对梦境中的内容有不同影响。

四、生理致梦

(1)体内阴阳之气的缺少或过量。

(2)五脏之气过盛。

(3)内脏感通致梦。

(4)气血有余致梦。

(5)疾病致梦。

《周礼·春官》中明确提出六大梦:正梦、噩梦、思梦、寝梦、喜梦、惧梦。明代陈士元集历代诸家梦说,将梦分成九种:气盛之梦、气虚之梦、邪寓之梦、体滞之梦、情溢之梦、直叶之梦、比象之梦、反极之梦、厉妖之梦。

五种意识理论

梦的本质

梦是被当前意识察觉到的潜意识的活动。人只要是处于清醒的状态,就会有意识活动。而潜意识的活动则无时无刻地发生着,它伴随着一个人的一生。但是潜意识的活动不易被当前意识所认识到。能够被察觉的潜意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梦是其中之一,另外还有直觉、灵感、感应、顿悟等。“下意识”、“无意识”都是潜意识的活动结果。习惯是定型的潜意识。

由于当前意识只能接收到大脑所存储信息中的极微小的一部分内容,所以当前意识无法了解潜意识的活动。这就是我们无法认识梦的原因。我们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活动经常用思绪万千来形容,那么要形容潜意识的活动用思绪兆亿都不够。潜意识活动所用的信息和当前意识相比,就好象是大海里的水和游泳池里的水相比。

当人在清醒时,意识和潜意识在大多情况下都针对相同的目标活动。在睡眠中,潜意识内容可能会继续白天活动,也可能对以前任何时候的信息进行处理。但是以往的信息都会和最近的信息有各种联系。比如我们看到戒指,就会想起爱人、结婚旅游去的地方、旅途中经历的事情,还会想起以前的恋人、和恋人一起看过的电影、电影的内容、一起在学校中的情景、老师、假期的打工活动、打工时认识的朋友、和朋友的遭遇……我们的思绪就像是天马行空一般,除自己以外,谁也无法了解清楚其中的联系。潜意识的活动和当前意识的活动是一样的,只不过潜意识的活动要比当前意识的活动扩大亿万倍。除非我们的当前意识能够接触到所有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否则当前意识是无法搞清楚梦的源由的。

白日梦,是心理学名词,俗语,比喻不切实际的幻想。研究发现。白日梦是人的本能的休息和放松机制。这就是说,白日梦是健康的、安全的,不需要担忧,更不必有意抑制。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白日梦的大量出现更是正常的。只有在白日梦严重干扰日常实际生活时,才需要寻求治疗。但这种现象在因白日梦而咨询的患者的少数。而要消除白日梦,抑制并不是推荐的方法。只需要提高生活的丰富性,离开单调枯燥的流程,就可以改善。许多作家也多次把白日梦运用到作品当中。

白日梦是使人愉快的空想,通常带有对希望的满足。它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想法,也是逃避自己生活经历的一种企图。大白天做梦,是幻想,妄想。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白日梦与幻想有本质上的不同,它是幻想的系统化、梦境化和病理化。处于白日梦的思维是难以自控的流程。尽管白日梦者的意识是存在的,但他已不能行使真正意识的权力,而是按照潜意识去勾画“美妙”的意境,借以达到欲望的满足。

白日梦是当前意识满足了潜意识的愿望,它们融合为一体共同活动的结果。这也就是说白日梦是潜意识的真实想法。梦中的景象并不是空想出来的,它或者来自于各种书籍、电影、电视或者来自于其它某处的信息。

潜意识活动所使用的信息来源于四个方面,大脑中所存储的信息、原意识中的信息、本意识中的信息、宇宙意识中的信息。一个人潜意识活动的基础是大脑中的信息。对于人类来说,要认识自己的潜意识最容易的办法就是研究梦。

潜意识根据大脑中存储的信息进行活动而产生的梦

潜意识的活动特点

这部分梦占绝大部分。这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想的结果,其中内容都和最近所经历的事情有关。潜意识活动的特点是把各种信息进行整理,重新编排演绎,它就如同写文章一样。潜意识会采用各种修辞方法对思维内容进行编排。人类在没有语言、文字之前,潜意识也会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活动。在人类开始使用语言、文字后,就会使用潜意识对信息加工处理的各种方法。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

主要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借代、比拟、象征、寄寓(寄托),互文、设问、引用、呼告、反问、顶针等。其中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又名复喻)、倒喻(又名逆喻)、反喻、互喻(又名回喻)、较喻(可分为强喻,弱喻)、譬喻、饰喻、引喻、隐喻。

其他特殊性描写方法:有白描,比拟(又名比体),避复,变用,层递,衬垫(又名衬跌) ,衬托(正衬、反衬、陪衬),倒文,倒装,迭音,叠字,复叠,顶真(又名联珠、顶针),对比,对仗(又名对偶、排偶),翻新,反复,反问,反语,仿词,仿化,飞白,分承(又名并提、合叙、合说);复迭错综,复合偏义,共用,呼告,互体,互文,换算,回环,回文,降用,借代,设问,歧谬,排比,摹绘(又分为:摹形,摹声,摹色),列锦,连及,夸张,警策,示现,双关,重言,重叠,指代,用典,引用,移用,谐音,歇后,象征,镶嵌,析字,委婉(又分为:迂回语、谦敬语、避讳语),婉曲,通感(又名移觉),移就,跳脱,转文,复沓,拈连(又称:顺拈)。

潜意识所采用的修辞方法主要有:

比喻,即表示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景)、喻体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根据比喻结构的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特征,比喻可分多种,其中有,(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若、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似的,恰似”等连接。常见形式是甲像乙。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变成、构成了”等连接。典型形式是:甲是乙。(3)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直接叙述喻体。借喻的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例如: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4)博喻。连用几个喻体共同说明一个本体。例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5)反喻,用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即说反话。(6)引喻,借着某一种事物来阐述另外一种事物,这两种事物可能是天南地北之差,可是由于我们熟悉前者,因为它们的相似性便能很快地了解后者。既然引喻也是一种符号,自然也能激起人们的情绪,甚至比一般用的字眼更有效且更快。(7)隐喻,是一种比喻,用一种事物暗喻另一种事物。隐喻是在彼类事物的暗示之下感知、体验、想象、理解、谈论此类事物的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

比拟,借助丰富的想象,把物当成人来写,或把人当成物来写,或把甲物当成乙物来写。比拟分为拟人和拟物。(1)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语言、感情、活动,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具体的内容是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2)拟物(借物喻人),①把人比作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②把甲事物当成乙事物来写。

夸张,为了达到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方法叫夸张。(1)扩大夸张,故意把食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2)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⑶超前夸张。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1)部分代整体,即用事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代本体事物。(2)特征代本体,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3)具体代抽象。(4)工具代本体。(5)专名代泛称,用具有典型性的人或事物的专用名称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象征,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1)用具体事物表现某些抽象意义。(2)不可见的某种物(如一种概念或一种风俗)的可以看见的标记。如红色象征喜庆、白色象征哀悼、喜鹊象征吉祥、乌鸦象征厄运、鸽子象征和平,鸳鸯象征爱情等。

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这种修辞手法叫引用。

移用,某些词语中的语言有固定的意义和用法,具有一定的词性,利用这些词语的这些特点临时改变它的用法和词性,从而收到一定的修辞效果,叫移用。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来的意,以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反语有表面和里面两层意思,表面上的意思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而里面一层意思则是说话者的真正意思,这个意思是由特定的语言环境所赋予的。

通感,是利用诸种感觉相互交通的心理现象,以一种感觉来描述表现另一种感觉的修辞方式。

移情,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写说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

拈连,指甲乙两个事物连在一起叙述时,把本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拈来用到乙事物上,这种修辞手法就叫拈连,又叫“顺拈”。运用拈连,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表达生动深刻。

婉曲,不直截了当的表达本意,只用委婉曲折的方式含蓄闪烁的言辞,流露或暗示想要表达的本意,称为“婉曲”。婉曲又可分为曲折、微辞、吞吐、含蓄四类。

示现,就是把实际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活灵活现。示现分为:追想式示现、预感式示现、悬想式示现。

人格与梦

一个人的潜意识决定了他人格。因此,人格特点能够揭示潜意识的主要特点。这从一个人的外在言行可以观察出来。

一个悲观的人,他的行为是消极、懦弱的,这是他潜意识的表现。所以通过一个人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我们大略地可以知道他对某些事情会做什么样的梦。比如,一个悲观的人和一个乐观的人,当他们接到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时,悲观的人所做的梦肯定会以失败的结局出现,而乐观人所做的梦则会是顺利完成了任务。这些梦在大多情况下会以象征的形式表达,比如,没能赶上飞机、当众出丑、中彩票、走好运等事情。所以,那些噩梦大多出现在有消极心理的人身上,而有积极心态的人会有更多地美梦。

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决定了梦的大体内容。比如,一个很有教养的人和一个粗鲁的人和别人发生了冲突后,他们对此事的做的梦会有巨大差异。有教养的人可能会做与诉讼有关的梦,或者梦到别人由于某种原因而遇到失败;而粗鲁的人会梦见有人打架场景,有人伤害甚至杀死了别人,或者一些人采取极端的手段对付其他人的事情。

兴趣爱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活动,因此许多梦的内容就和兴趣爱好的事情有关。

身体状况与梦

身体的异常状况可引起潜意识的活动而形成梦。当遇到身体的不适时,潜意识会采取比喻、象征、比拟等方法表达出来。比如,当一个人熟睡时,在他身上压一个物体,这个人很可能会做遇到车祸、地震、险情等事情,使自己被压住无法脱身的梦;当熟睡时,身体不能保持正常体温时,就会做掉入冰水中或身穿单薄衣服呆在寒冷的环境中的梦。

由于各种欲望产生的梦

欲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潜意识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围绕着欲望而产生的。与当官、发财、成功、失败、得与失等有关的梦都是由名、利欲引起的。性行为是人类与其他动物完全不同的行为,性欲对潜意识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性梦在人类的梦中占很大比例。人类对于美味的欲望也是永远无法得到满足的,所以有关饮食的梦也有很多。我们能察觉到的潜意识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只有潜意识活动最激烈的内容才显露出来,对应到当前意识,就是使我们感受最深的事情。因此,由于各种欲望而产生的梦成为梦的主体。

当前意识和潜意识的关系

当前意识活动肯定引起潜意识跟着一起活动,潜意识影响当前意识选择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愿意做的事,也有不愿意做的事,这就是当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关系造成的结果。如果当前意识关注的内容和潜意识相同,那这个人就会出现聚精会神、心无杂念的状况。如果当前意识关注的内容是潜意识不感兴趣的,那这个人就很难集中精力去做这件事,会出现走神、心不在焉的情况。大家都有一种体会,虽然表面上是在做相关的一件事的时候,但心理却想着其它的事情。比如,看一本书,如果对书中的内容不喜欢,那么就算勉强看下去,也无法有效地记住书中的内容。这种现象在成人当中尤为明显,这是因为成人的潜意识已经十分完善,它已形成了完全独立的系统,它对人的行为已起到了主控的地位。而一个儿童,他的潜意识是处于从无到有的成长阶段,通过接收以及加工处理各种信息,潜意识逐渐成长和定型,形成了完整的认知体系,从而使一个人的性格、品格、风格、特点、兴趣、爱好都表露了出来。当一个人的潜意识形成后,就会产生一个巨大的惯性力量,当前意识无法立刻消除这种力量,只有通过不断和长期的努力,才能逐渐了转化掉这个力量,最终改变潜意识。每个人都有不安、抑郁、焦虑的状况,其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当前意识和潜意识发生矛盾所致。而兴奋、愉快、满足感觉的出现,是由于当前意识和潜意识达成了统一。

潜意识的本身也会出现矛盾,潜意识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加工处理会形成相应的认知概念,同时潜意识也接受到当前意识对相关信息的认知结果,这主要是来自于其他人的观点和反馈。当前意识不断接收相同的认知结果后,就会使潜意识产生相同的认知概念,如果这个认知概念和潜意识本身的认知概念不相同,那么潜意识就会出现自我矛盾的状况,从而使人的行为出现犹豫、焦虑、不安、烦躁的现象。严重者就会发生抑郁甚至是精神分裂。比如一个孩子具有唱歌天赋,他也很喜欢唱歌,但是他的父母一直说他唱歌很难听并不允许他唱,这就会造成孩子抑郁心理的产生。再比如,父母一直说其实是很聪明的孩子很笨,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还会在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这个矛盾的潜意识将伴随孩子一生。

正是由于当前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潜意识内部之间的关系,才造成梦的难解性。但是,我们通过深入的内省,是可以了解梦境大致的源由的。比如,我们十分期待一件事时,但我们却做了与之相反的梦。这很有可能是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存有与这件事相关的负面的信息。我们不应该让不好的梦影响我们的行动。

潜意识根据原意识的信息进行活动而产生的梦

往世记忆

有许多人在梦里会出现此生从未经历过的事情,这些事情甚至能出现在记忆当中,这种现象被称为往世记忆。

美国着名精神心理医生魏斯(Brian Weiss),一九七0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获颁医学博士学位。他曾任耶鲁大学精神科主治医师、迈阿密大学精神药物研究部主任、西奈山医学中心精神科主任,目前在迈阿密执业,并带领许多国内外的研讨会,以及专业训练计划。专攻生物精神医学与药物滥用,曾发表三十七篇科学论文与专文。

魏斯医生有三十多年心理临床治疗经验,是心理学权威,更是轮回学权威。轮回学的代表作包括:《前世今生》《Many Lives, Many Masters》《生命轮回超越时空的前世疗法》《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及《医治身心的前世回归疗法》《Mirrors of Time, Using Regression for Physical, Emotional, and Spiritual Healing》等。

魏斯博士最早发表的一部阐述轮回的著作是《前世今生》,书中描述了魏斯医生对一位女病人凯瑟琳使用催眠方法,治疗她的精神忧郁症的事情。

一九八0年魏斯医生在迈阿密西奈山医疗中心担任主席的时候,有一位二十七岁名叫凯瑟琳的女病人,她是中心实验室的化验员,患有综合性精神忧郁症,整天处在恐惧忧虑中。她很怕黑,很怕被关在黑暗房子里,很怕被锁在密闭的空间里,所以她不敢坐飞机,因为觉得在机舱内非常难受。她也很怕水,怕被呛着,甚至连吃药都不敢喝水。她常常做相同的恶梦,还有梦游的现象,整天担心自己要死了。她跟男友斯托特生活在一起,可是并不和谐,总是有点不是冤家不聚头的感觉。由于受到精神忧郁症的折磨,请魏斯医生做催眠治疗,结果催眠中竟然帮她回忆起十多世的轮回事迹。每次所回忆到的前世,都能够把看到的情形、时间、地点、人物,清清楚楚地描述出来。凯瑟琳做了十多次催眠,每次都能治好一到两个精神症状。譬如她说,在公元前一八六三年,也就是三千多年前的那一生,她看到一栋白色尖顶没有门的大建筑,有楼梯可以上去,自己穿着古老的袍子,正在搬运泥沙。她有个抱在怀里很小的女儿,她说这个女儿就是现世关系亲密、情同母女的侄女。可见人与人的关系都是有缘分,可能周边的人,过去生中都曾互为父母、兄弟、姊妹,否则不可能在一起。从她的描述中,那是古埃及时代,她正在帮忙修金字塔。

她说,有一天看到山谷里头又干又热的村子洪水暴发,像海啸一样,从山上冲下来,汹涌的大水一下子就把村庄淹没了,很多人被淹死。她抱着女儿逃命,一个大浪掀过来,把怀里的女儿卷走了,她也被水呛到喘不过气来,很难受。讲到这里,魏斯医生看到病人真的像被水呛到,非常难受。医生马上进行引导、安慰。这个疗程过后,她对水的恐惧就消失了。病人在催眠中说,她已经在这个地球轮回了八十六次,其中包括古石器时代穴居的女子,上述的古埃及女奴,西班牙殖民王朝的妓女,十八世纪殖民地时期的居民,十九世纪美国维吉尼亚州的奴隶,每一生都是饱受苦难。最好的一次,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当德国法西斯的飞行员,但是最后也被飞机炸死。

凯瑟琳其中一个忧郁症是很怕黑,很怕被关在房子里或是一个密闭的空间,医生发现这种害怕心理是有前因的。催眠中凯瑟琳看到自己前世是一位女子,生活在一个古老的部落,当时部落闹瘟疫,就像现在的萨斯(非典)、禽流感等,只要染上必死无疑。凡是染上瘟疫的人,部落都认为是上天对他的惩罚,不能留情。要送到山洞里并用泥土砂石把洞口封起来,让病人在黑暗中死去。凯瑟琳那一世,不幸染上瘟疫,被抬到山洞里,洞口还被封起来。洞里一片漆黑,甚么都看不见,她很害怕,在绝望和无奈中死去。这印象太深刻了,因此这一生有天生怕黑的精神忧郁症。

魏斯医生花了四年,写下 Many Lives, Many Masters这本书。花了四年,才鼓起勇气,甘冒专业的风险,透露这些“不正统”的讯息,让公众了解到生命的不朽与真义。

这本关于轮回的书一经出版,在佛罗里达州上了连续两年的排行榜,平装书印刷十次,译成十一国文字,得到医师和专家的好评。

灵魂出窍

灵魂出窍之事,也可以说是离魂,是准心理学上一种最怪异的现象之一。灵魂出窍现象最简单的解释是:“感觉到自己离开了自己的肉体,在自己的肉体之外活动。”也有的解释是:这种现象,就好似自己在做梦一样,但却具有真实的感觉,比如说触感,味觉。

当人们在死亡边缘挣扎时,会发生濒死经验,很多时灵魂出窍是频死经验的其中一部份。当濒死者昏迷时,他们会感觉到自己脱离了自己的肉体飘起,然后是见到自己的身体以及抢救自己的医务人员。很多时在他们恢复知觉后,都能够清楚地描述当时的情形。但那个时候,濒死者其实已被断定失去知觉,甚至脑部活动停止,但他们就是能够准确地说出在他昏迷失去知觉期间所发生的事情。

有些人练习冥想,气功,瑜珈等精神修练时,也会发生灵魂出窍现象。他们可以在出窍时去到遥远处看到那里发生的事情。

另外,人在睡梦状态下也有可能灵魂出窍,最常见的灵魂出窍途径就是梦魇,也就是俗称的“鬼压床”,当人的肉体很疲惫而大脑却很兴奋的时候,人入睡的话很容易出现梦魇——即身体组织在睡眠,大脑意识是清醒的状态。当出现这种状态的时候人开始会感到恐慌、害怕等,甚至有短时间的痛苦,当你克服这个痛苦不挣扎醒来,任由下去,几分钟后就可能进入出窍状态。这个时候你会感到由开始的无法动弹慢慢的可以起来、然后可以离开身体,这样的话灵魂就出来了,很多实践者说开始几次的时候会强烈感觉到有一个类似带子似的无形东西牵扯着你跟你的身体,行动很缓慢。熟练了之后就可以自由控制了,甚至可以穿墙、飞越等。而出窍也分好多种,有时灵魂可以进入物质界,有时就走不出自己的混沌意识界,后者就是常说的“清明梦”。

这个现象有时候也会自然地发生,据欧美方面的统计,全球约有四分之一人记得自己曾经在睡眠时有过灵魂出窍的经验。这个现象多数是在睡眠的时候发生,出窍者多数会先发生鬼压床现象,然后才会经历灵魂出窍。

睡眠中的灵魂出窍是由于肉体比精神疲倦,所以肉体比精神更快地入睡,这个时候便是发生鬼压床的时候,即是头脑清醒而身体入睡。当肉体完全入睡之后,那个人的意识便有可能离开肉体活动了。

和普通发梦不同的是,灵魂出窍的人是完全清醒的,他可以清晰地思考,和清醒时一样接收外界的讯息,自由地控制自己的任何行动,而且行动会比清醒时更为方便。因为灵魂出窍后没有了肉体的限制,很多平时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在灵魂出窍时做到。举例来说,你可以在出窍后飞,也可以穿墙过壁。

在欧美,有专门研究灵魂出窍的机构,对灵魂出窍作出科学性的研究,欧美方面称灵魂出窍作“出体经验”(out-of-body exp.)。

资料显示,出体现象是人类意识状态的一种。而基本上,每个人都是可以灵魂出窍的。很多人都感觉自己有过所谓“灵魂出窍”的经历,并坚信这是一种超自然现象。但科学家日前却在实验室中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首次成功地复制出了这一体验,并揭开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奥秘,证明灵魂离开肉体不过是大脑的一种错觉。

濒死体验现象吸引了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但是这些研究者分成了两个截然对立的阵营。目前科学家们对濒死体验现象是否存在并无怀疑,根据不同的研究结果,科学家发现心脏骤停后苏醒过来的人中,有4%~18%的人有过濒死体验经历。让科学家产生分歧的,是对这一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

第一种解释是,濒死体验是大脑严重缺氧后的一个独特生理现象,明尼苏达睡眠紊乱研究中心主任马克·马霍沃尔德表示,“很多人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宗教或者超自然现象,但实际上它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解释。”

对这一观点持反对意见的科学家则认为,濒死体验并非这样简单,他们认为濒死体验是一种意识扭曲现象,而且人类的意识可以不依赖于大脑而存在。目前人类对意识的了解还远远不够,奥克兰心理学家卡尔·简森认为,“濒死体验现象的形成原因对人类来说仍属于神秘王国的范畴,目前我们不可能把它解释清楚。”

《死亡回忆》(英语:Life after life)是美国哲学家、医学家雷蒙·穆迪博士于1975年出版的著作。是一部研究濒死体验的科普作品。

穆迪博士在1960年代末期的教学中,开始接触到一些声称有过或者听说过濒死体验者的描述,这成了本书的写作源头。其后,作者开始专注濒死体验,并在近5年的时间中,录得150多例濒死体验的案例。穆迪以这些案例为基础进行了分析归类,从中找出了濒死体验者所经历的基本流程。

作者的研究发现,在人的躯体死亡后,意识体会脱离躯体进入另外的空间,以另外一种不同于肉体世界的方式继续存在;并且能够感受到一种世间无法体会的爱。当然,由于受访者的意识体最终都得以重回到肉体中“复活”,因此,这是否是真正肉体死亡后的空间存在还无从得知。但作品强调:所有当事人都坚信这一空间的存在,而且在“复活”后有了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许多受访者认为“爱”与“学习”是另外空间所传递给他们的重要内容。另外的空间没有具体形态,只是意识存在,其中最让当事人感动的是一种世间无法见到的“光”,“光”具有某种人性化,充满着让当事人产生巨大震撼的爱。

穆迪博士也试图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然而并没有给出作者认为是正确全面的答案。最后,作者也列举了一些历史上名人相关话题的描述。

潜意识根据本意识信息进行活动而产生的梦

当代医学研究发现,梦有时能反射身体的健康与疾病状况,其中也包括了潜藏的疾病,或可能使疾病恶化的状况;它也可能为心理冲突的征兆,或显现出会影响疾病发展的人格。医学家阿沙托克分析了四千个梦例,发现梦可以预告疾病及某些疾病特有的生理状况,例如:黄疽病人,约于消化系统出现病征的前一个月,便会出现许多与饮水及进食有关的梦境;上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则多在发病前一到八天夜里,会出现多梦的症状,且梦的内容多与疾病有关。如冠心病及心脏病患者,往往梦到被追逐,心中恐惧,呼喊不出,而突然惊醒;肺部疾病患者常梦到负重远行,胸部受压,走进狭窄管道或被人扼住脖子而感到窒息,肺部疾病会出现闷死或窒息的梦等;如总是梦见蜘蛛、毒蛇等缠身,可能是皮肤将起疱疹;妇女常梦见小孩将她的乳房咬得疼痛无比,则表示有可能患了乳房疾病;梦见肚子被蛇咬,可能是得了溃疡病等。

恶梦与疾病相关的十大典型例子:

一、经常梦见有人向自己五官七窍内灌挖东西,用硬物敲打头部,或头部被子弹、硬器击穿等,通常提示头部存在某些病变如患有大脑肿瘤或神经系统疾病。

二、在睡梦中常因感觉到咽喉被鱼骨等东西卡住或插入,致使呼吸不畅而惊醒,则预示喉咙咽部存在着病变。

三、经常在梦境中被人追逐,欲跑不能,欲叫不出,则提示心脏冠状动脉供血不足。

四、常梦见自己身体扭曲并伴有窒息感,以致造成突然惊醒,这很可能是心绞痛的先兆。

五、梦见自己从高处坠落,未等落地人便惊醒,常预示患有心脏病。

六、常梦见自己与火打交道,被火灼烤等,提示患有高血压。

七、常梦见与水打交道,自己被洪水淹没其中,则提示肝胆系统出了毛病。

八、梦到自己腾云驾雾或遇到面目狰狞的恶人,常提示循环消化系统存在病变。

九、经常梦见腰部被人踢或刀捅,惊醒后感到腰部仍有痛感,提示其肾脏潜伏着病变。

十、常梦见自己因饥饿吃东西后腹胀难受,或吃腐烂食物,醒后嘴里还有一种苦涩感,则提示患有胃肠道疾病。

梦不仅能预示将要发生的疾病,而且有些梦还可预见患者病情的发展或好转。有人曾对一些患者做过调查,结果发现,若疾病呈加重状态,患者就常在梦中被人追杀,虽竭尽全力搏斗拼杀,终免不了被杀、被逮或坠入深渊的结局。也有的在梦中为了躲避追杀东躲西藏,远走高飞,但最终被发现或逮住,以至患者总是惶恐地从梦中惊醒,心跳怦怦,恐惧不已。如疾病好转趋向痊愈,则患者在梦中总显得力大无穷,英勇无比,大获全胜。

中医解梦

梦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意识活动,中医认为心系统是人的主要思维器官,与西方生理学不同的是,中医认为人的其它四大系统——肝脾肺肾系统也协助参于人的意志活动。中医讲人的精神活动分为五类,由其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说:“两精相搏谓之神”,由此可知精神的活动要依赖人的先天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随神来往者谓之魂”,也就是说精神活动也要依赖肝血。《类经》“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之境皆是也。”指出魂与肝血的关系。由于肝血的原因之魂不随神而动,出现梦游呓语等病症。《灵枢·本神》说:“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由此可知精神的活动还要依赖人的肺气的充足。可见只要某一系统出了毛病就有可能对精神活动产生影响,这就是精神类疾患难以解决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梦的成因方面,《黄帝内经》认为梦的产生与外邪侵人、脏腑功能失调、情志因素影响等有关。《灵枢·淫邪发梦》曰:“愿闻淫邪泮衍奈何?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安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明确指出了梦与正邪侵人有关。所谓正邪,一指四时气候的影响,一指过度的情志刺激。《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灵枢·官能》皆曰:“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其身,若有所无,若存若亡,有形无形,莫知其情。”《素问·八正神明论》曰:“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故莫知其情,莫见其形。”张景岳为之注曰:“正邪,即八方之正风。……虽为正风,亦能伤人,故曰正邪,亦曰虚风耳。其中人也微,不若虚邪贼风之甚,故莫知其情形,而人不觉也。”“凡阴阳劳逸之感于外,声色嗜欲之动于内,但有干于身心者,皆谓之正邪,亦无非从外袭内者也。”

除了外界因素刺激之外,《黄帝内经》认为,发梦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常亦有密切关系。(《素问·方盛衰论》云:“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灵枢·淫邪发梦》云:“厥气客于心,则梦见山丘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胞殖,则梦溲便。”厥者,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也。少气之厥,即因气虚而逆。厥气,即逆气。少气则神失其守,阳不守阴,发而为梦。《内经》认为,阴阳贵乎调和,“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因此,不但少气之厥可以致梦,阴阳、上下、五脏六腑偏盛偏衰,失其平衡,均可致梦。《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此外,《内经》认为,梦还与寄生虫以及饥饱状态等有关。《素问·脉要精微论》云:“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

在梦境形成机制的解析方面,《内经》以阴阳学说、脏象学说、病因学说、运气学说等为理论基础,对不同梦境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灵枢·淫邪发梦》云:“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俱,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这是依据阴阳学说,从阴阳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为万物变化之根始,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根源和阴阳的属性特点来分析其形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当然梦也不例外。阳盛梦火,阴盛梦水等,正是由阴阳的属性特点决定的。唐代王冰在注解时曾经指出:“阴为水,故梦涉水而恐惧也;阳为火,故梦大火而燔灼也。”马莳云:“五脏为阴,而阴之邪气盛,故梦涉大水恐惧;六府为阳,而阳之邪气盛,则梦大火燔灼。”张志聪注曰:“阴阳俱盛,两不相降,故梦相杀毁伤也。”

从梦境表现的五行属性进行解梦,是(《内经》解梦的又一方法。《素问·方盛衰论》云:“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籍籍,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内经》认为,肺在五行属金而旺于秋,白物为金之色,故肺气虚梦见白物。斩血者,“金之用也”。肺金之用故梦见杀人流血。王冰云:“金为兵革,故梦见兵战也。”若得秋令之时,金气旺助肺,使肺气稍增,则梦见打仗相战之事。肾在五行属水而旺于冬,王冰云:“舟船溺人,皆水之用,肾象也,故梦形之。”肝在五行属木,王冰云:“菌香生草,草木之类也。肝合草木,故梦见之。”

张志聪云:“梦伏树下,得春令之木气也,不敢起者,虽得时气之助,而亦不能胜。”心在五行属火而旺于夏,故梦见救火、雷电之事。张志聪云:“救火,心气虚也;阳物,龙也,乃龙雷之火游行也,得其时气之助,则君相二火并炎,故梦燔灼。”脾在五行属土,主纳水谷,故梦饮食,筑垣盖屋。王冰云:“脾纳水谷,故梦饮食不足。得其时,谓辰戌丑未之月各王十八日,筑垣盖屋,皆土之用也。”这是依据五行学说,从各种梦境的五行属性解析梦的形成机制。

依据脏象学说,从脏腑的功能特点来解梦,也是《内经》解梦的常用方法。《灵枢·淫邪发梦》云:“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喜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这是依据脏象学说解梦。祖国医学认为,肝藏魂,在志为怒,性喜条达,主疏泄。肝气盛,失其条达,故梦烦躁易怒。肝主气,司呼吸,藏魄,其在声为哭,在志为恐,故肺气盛则魄无所依,而梦哭泣、惊恐、腾空飞翔。心藏神,在志为忧,在声为笑,心脉不畅,故梦欢笑不休。脾藏意,主湿,在声为歌,脾气运化功能失常,则水湿停滞于肌膜而梦身体沉重不能抬举。腰为肾之府,故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除此之外,《内经》对于厥气客于五脏六腑,肢体等表现出来的不同梦境,也从其功能特点进行了分析。

在辨证方面,《内经》强调辨阴阳、虚实、脏腑等,注重人体正气的盛衰与邪气的亢盛,以及邪气侵袭的部位区别,为梦病辨证论治奠定了理论基础。阴阳为八纲辨证的总纲,(《内经》论述了阴盛、阳盛、阴阳俱盛的梦境表现。在辨虚实方面,《内经》将虚实与脏腑辨证相结合,论述了五脏虚衰致梦、五脏亢盛致梦的各种不同梦境表现。对不同梦境的邪客部位的辨析,《内经》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灵枢·淫邪发梦》云:“厥气客于心,则梦见山丘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客于膀胧,则梦游行;客于胃,则梦饮食;客于大肠,则梦田野;客于小肠,则梦聚邑冲衢;客于胆,则梦斗讼自刳;客于阴器,则梦接纳;客于胫,则梦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穿苑中;客于股肪,则梦礼节拜起;客于胞殖,则梦溲便。”

在治疗方面,《内经》提出了“补其不足,泻其有余”的法则。《灵枢·淫邪发梦》云:“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矣”,“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补之立己也。”

潜意识根据宇宙意识信息进行活动而产生的梦

许多心灵感应方面的梦就属于这一类。在梦中看到了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其中包括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也包括一些自然现象或灾难等。

预言,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得出的结论,而是指某人通过非凡的能力出于灵感获得的预报。

这个概念还包括着通过神力或者非凡的能力所获得的对现时的真理和事实的宣布。最常见的预言是在社会或者宗教危机时期对未来的警告。在许多重要的宗教著作中都纪录有这样的预言。

德尔菲神谕能够预言(DelphicOracle)是希腊" href_cetemp=" target=_blank http: 2014.sina.com.cn teams greece.html?>希腊" HREF="http://www.baike.com/wiki/%E5%8F%A4%E5%B8%8C%E8%85%8A">古希腊非常有名的预言,在德尔斐城的阿波罗神庙里,女祭司皮提亚(Pythia)在进入一种类似昏迷的催眠通神状态后,由别人提问题,而她做出对未来事件的预测。《柏拉图对话录》记载了苏格拉底的一位朋友前往德尔斐向预言女神皮提亚询问谁是最有智慧的人。德尔斐是古希腊神话中可预测未来的阿波罗神殿所在地,成为预测未来的代名词——译者注。诺查丹马斯能够预言(Nostradamus生于1503年12月14的法国" href_cetemp=" target=_blank http: 2014.sina.com.cn teams france.html?>法国" HREF="http://www.baike.com/wiki/%E6%B3%95%E5%9B%BD">法国,死于1566年7月2日。他是一位医生,而且更以卓越的占星学才华出名,法国人对他十分信服仰慕。连法王亨利二世都召请入宫,请他为国家预言吉凶祸福。五年之后,离开宫廷,来到了沙隆,花了四年的时间完成一本奇书。这部书,就是名著《诸世纪》——译者注。

解梦

在古代的东方和西方,有许多人专门从事对梦及幻觉进行占卜和解释的职业。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一些是洞悉梦境奥秘的智者,于是精典的圆梦事例在文献中层出不穷。

中国古代人解梦,一般有七种方法,称为“占梦七法”(一说是“八法”),分别是“直梦法”(梦象很直接地反映现实)、“测字法”(将算命的测字术用于有文字象征物或把象征转化为文字来占梦,如“木边鬼为槐”,故认为梦见槐树是凶)、“谐音法”(如梦见鞋,实为“谐”,意为顺利、成功)、“象征法”(即某物代表代表固定含义,如李白梦笔生花,预示他将以文章行天下)、“五行八卦法”(利用阴阳五行原理来解梦)、“演义法”(即推理法)、“反梦法”(现在仍很常用的以梦象的反面来占梦的方法)。

古代人解梦还遵守“梦有五不占,占有五不验。”的原则。

所谓“梦有五不占”,是指下列五种类型的梦不具备进行占卜的价值:一、神魂未定而梦者,不占;二、妄虑而梦者,不占;三、寤知凶厄者,不占;四、梦而未终,中途转醒者,不占;五、梦有始终而忘记大半者,不占。

所谓“占有五不验”,是指:一、占梦之人,昧其本原者,不验。二、术业不专者,不验。三、精诚未至者,不验。四、削远大为近小者,不验。第五、依违两端者,不验。我国古代曾一度高度重视占梦,所谓“众占非一,唯梦为大,故周有其官。”(《容斋随笔》引《汉书·艺文志》)可见在周代,设有专门的占梦之官。

《周公解梦》即流传在民间的解梦之书。为后人借周公姬旦之名而著。书中列举种种梦境,并对梦预测吉凶。梦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虽难登大雅之堂,但在民间却流传甚广。《周公解梦》与其说是一本解梦书,还不如说是一本解梦词典。词典和一般理论书有很大差别,词典就是一个个词条,然后是解释,完全没有理论体系或者阐述原理。并且了解《周公解梦》的朋友可能会发现,梦见同一个东西,书里记载的含义可能有几种,或者有吉有凶。这并非说这书有什么不对,只是梦的含义本来就有很多。《周公解梦》成书时代的古人们的生活环境、文化氛围、知识水平、经济条件、意识形态等等与现代人都大相径庭,天壤之别,在这些巨大差距下又相隔千百年的古人今人梦到同样的东西,其含义怎么可能相同呢?我们又怎么可能去按图索骥呢?

现代的一些梦的研究者,他们效仿《周公解梦》也总结出一套解梦词典,用梦里出现的各种景象和事物对照查询解梦词典,从而推断出梦的含义。由于梦是潜意识活动的表露,它跟一个人所接触到的信息以及这个人的性格、心态有关,所以用一个通用的解梦方式是无法解释每个人的梦境的。

心理分析法是了解梦境的一种很好的方法,心理专家通过深入了解梦者的性格特点、经历、以及最近所遇到的事情,是能够分析出梦境的真实含义的。

第六章 催眠

催眠的由来

催眠是以人为诱导(如放松、单调刺激、集中注意、想象等)引起的一种特殊的类似睡眠又非睡眠的意识恍惚心理状态。其特点是被催眠者自主判断、自主意愿行动减弱或丧失,感觉、知觉发生歪曲或丧失。

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采用特殊的的行为技术并结合言语暗示,使正常的人进入一种暂时的,类似睡眠的状态,催眠状态也可由药物诱发,分为自我催眠与他人催眠,自我催眠由自我暗示引起;他人催眠在催眠师的影响和暗示下引起,可以使病人唤起被压抑和遗忘的事情,说出病历,病情,内心冲突和紧张。催眠还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既催眠疗法)减轻或消除病人的紧张、焦虑、冲突、失眠以及其他的身心疾病。

催眠术(hypnotism,原自于希腊神话中睡神Hypnos的名字)是运用暗示等手段让受术者进入催眠状态能够产生神奇效应的一种法术。科学家已对这一现象研究了150多年,但到底也没能弄清楚其真谛。有的理论家认为,催眠术打开了通向潜意识的大门,有的倾向于认为,恍惚是非睡非醒的心理边缘状态,有的干脆称之为伪科学。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人处在催眠状态下最容易接受暗示,可以让他做出一些乃至最为暴戾的举动,因为那个时候,大脑、甚至身子开始身不由己。催眠术究竟是真是假,一些研究知觉边缘状态的专家通过类似的试验解开了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谜团。在催眠过程中,被催眠者遵从催眠师的暗示或指示,并做出反应。催眠的深度因个体的催眠感受性、催眠师的威信与技巧等的差异而不同。催眠时暗示所产生的效应可延续到催眠后的觉醒活动中。以一定程序的诱导使被催眠者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就称为催眠术。

追溯起来,催眠术与许多事物有着相同的发展历程。一方面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早在遥远的古代,人们就对催眠术有了精深的认识,但是那种认识不被大多数的现代人所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对催眠的深入探讨与研究却只是现代的事情。

在古代社会,原始部落中的医生们或魔术师们就已对催眠术有所了解了。在当时,它被用于宗教和治疗的目的。而催眠能力亦被认为是一种超自然的魔力。在西方,进入中世纪后,由于魔术师与巫术士们的活动,催眠术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不过,当它一方面在魔法外衣下大放光彩之时,它的形象也被固定为一种邪恶的力量。人们确信施催眠术的人是魔鬼的代言人,而被催眠者是受了魔法的蒙蔽。

现代催眠的发展

现代催眠之父

翻过漫长的历史书卷,进入现代。当人们对催眠术越来越淡化之时,一位名叫麦斯麦的医生重新把它置于人们的视野之下。可以说,现代催眠术的起源是与这位德国医生联系在一起的。

麦斯麦(1734-1815),维也纳医生。1774年他发现可以通过用磁铁触摸病人的方法治疗一些疾病。后来他又发现,不用磁铁,通过直接触摸病人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根据治疗实践,他提出了动物磁学理论。他认为,人体中有一种液体,周流全身。一个人的健康就依赖于这种“动物磁液”在全体各部分中保持平衡。如果身体中一部分磁液过多或过少,就会生病。他又认为这种动物磁液可以任意支配,可以从一个体传到另一个体。这样,当人磁液不平衡时,就可以用通磁术使得此人的磁液恢复平衡,使病人的这种“普遍流质”达到和谐的程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他曾在巴黎用通磁术治疗大量病人并获得成功,从而赢得极高的声誉。但不久他的工作受到怀疑。结果当时的法国科学院介入此事。经过调查,科学院认为麦斯麦的动物磁液说是无法证实的,于是其观点被法国科学院宣称非科学而受到谴责与排斥。他被宣布为一个骗人的庸医,他的工作被认为是一些骗人的江湖把戏,他的理论被认为是伪科学。麦斯麦从名声与事业的顶峰被抛入了深渊中。现在一般认为他的动物磁学理论的解释是错误的。但他诱导出的催眠现象本身及起到的巨大治疗效果是真实的。而且正是通过他,催眠术这种古老的技术才重新被引入现代社会。如果从现在的角度来看的话,麦斯麦巨大的疗效来自于暗示。不过,在那时这个概念还根本没有进入人们的视野,他还不可能用这种更为科学的概念来解释他的奇妙方法。

当时的科学界麦斯麦的治疗术宣判了死刑,但由于其方式在治疗病人的有效,他仍然拥有大量的支持者。1784年,麦斯麦的一个学生皮伊塞居尔伯爵在用通磁术对一位年轻的牧羊人治疗时,令人感到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这位病人竟然睡着了。不管皮作塞居尔如何喊叫,摇动,都无法让他醒过来。可过了一会儿后,在他命令年轻人站起来时,他竟真得站了起来,并开始走了几步,不过是闭着眼睛走路。睡眠虽然并没有离开他,但他却像一个完全的清醒者,做事敏捷。当皮试着与他说话时,这位农民的儿子在此状态下竟机智而清楚地回答着他的每一个问题。皮为这一新的意外事件兴奋不已。他又多次重复了这一试验,他发现通过磁疗可以让大批人处于此种清醒睡眠中。进一步,他发现,在睡眠状态下他对被催眠者发出的命令,会被催眠者恢复正常状态时执行。醒来却一无所知。皮伊塞居尔发现了催眠现象,但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仍局限在麦斯麦的动物液体论上。

随后,催眠术在医学领域开始得到一些应用。如医生们用它来诱导肢体的麻木,以便进行一些外科手术。另外,医生们也用催眠办法来治疗一些精神错乱症。当人们一方面鉴于其有用而使用它,另一方面却因无法对之给出解释而陷入尴尬之中时,1841年,英国医生布雷德出版了一本书《神经催眠术》。在此书中他引进了现代的概念“催眠术”、“催眠者”等等。他在书中不但说明了催眠的真实性,还在理论上有了突破。他否认催眠是因一种神秘的活力流,或动物磁力的影响。他认为催眠现象的真实原因在于与视觉的固有联系的高度集中的缘故。即:催眠状态是过度注意的结果。这个学说通常叫做单念说。或者说:催眠状态是一种使注意力专注于一个观念的情境。正是在这种情境下专注的观念常可实现于动作。他实行催眠时只叫受催眠者注视一玻璃水瓶塞,这亦可证明催眠的要务在注意集中。

布雷德是催眠术史上极其重要的人物,所以催眠术又叫做“布雷德术”。他同时还是自暗示术的先导者。在他的倡导下,对催眠术的解释转向了心理学领域。从此,对催眠术的研究开始多少步入了正轨。但围绕催眠术的性质及其功用等方面的争论一直继续着。在19世纪后半叶,最有名且最重要的争论是在巴黎学派与南锡学派之间进行的。

争论

巴黎学派的代表是法国有名的神经学家沙可。他认为催眠是有病的神经系统的产物,因而催眠现象具有不正常的生理基础。简单说,催眠现象都是病理性的。另外,沙可对催眠状态的几种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他提出催眠常呈三种状态,而每个状态都各有其特征。第一为昏迷状态,其特征为四肢松懈,五官麻木,惟筋肉呈现过度感动性,第二为萎靡状态,其特征为缺乏筋肉过度感动性,病人肢体完全受催眠者支配。第三为睡行(梦游)状态,其特征为锐敏的暗示感受性,催眠者发任何命令,受催眠者都听命唯谨。沙可称全具这三种状态的为“大催眠状态”。最奇怪的是这三种状态都可以施用手术使他们呈现。如欲唤起第一状态,可轻闭眼皮;欲唤起第二状态,可将眼皮揭开;欲唤起第三状态,可轻按头顶。总之,巴黎派把催眠状态看作病征,由于精神病者多,由于暗示作用者少。南锡派极力反对此说。在他们看,凡催眠者不必尽具这三种状态,而具这三种状态时,也完全由于暗示,与精神病无关,尤其不是施用手术的结果。沙可所催眠的人是患精神病者,他们平时看惯了同院的病人在催眠状态中所发的种种生理上的变化,无形中已受了很深的暗示,所以医生用手合眼时,病人即预期曾经见过的昏迷状态发生;用手按摩头顶时,病人即预期曾经见过的睡行状态发生。总之,沙可的受催眠者都是曾经受过催眠训练的人,所以他的实验结果只足证明催眠的要素为暗示,而不能证明催眠为病态。

南锡派与巴黎派不同,他们研究催眠术,偏重于心理的方面。此派的开山人物是李厄保。他也是第一个正式应用催眠于治疗术的人。其传人伯恩海姆被认为是此派的领袖。伯恩海姆相信所有的催眠现象,包括催眠术是由暗示所引起的完全正常的效应。伯恩海姆认为,催眠不一定都有沙可所描述的三种状态,即使有这三种状态,他们对其的解释也与沙可不同。在此派看来,这些状态完全是暗示作用的结果,也与病理无关。催成的睡眠与天然的睡眠,根本并无二致。睡眠中的暗示受感力特强,所以观念立即实现于动作。这几点是南锡派的基本信条,而这种信条所根据的实验结果具载于伯的《暗示治疗术》(1886)一书中。由于伯恩海姆发现一些人即便不入睡也可受暗示,所以他觉得把催眠术看作“催成的睡眠”这种看法太过窄了。因此他给出定义:增加暗示感受性的特殊心理情境之引起。

对这两派的观点可以总结为:巴黎学派坚持精神病的机体病因说,强调催眠状态下的生理变化;而南锡学派则强调催眠状态中的心理变化,尤其强调指出催眠的要素为暗示。另一点就是巴黎学派认为催眠现象是精神病征,而南锡派认为90%以上的人都可受催眠,可见催眠现象是非病理性的。

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最终南锡派获得了胜利。其心理学的解释成为一种被普遍接受的学说,这使许多人相信催眠仅仅是一个暗示的问题。

南锡派后还有出现了新南锡派。此派代表人物是库维。他中年曾就学于李厄保。他在南锡开设药店,卖药而并施行催眠。在营业经验中,他发现两件可注意的事实。第一,他所催眠的病人真正入熟睡状态者仅1/10,而不入熟睡状态者也同样可受暗示。第二,他所卖的红所生效验有时并不由于药性本身而由于病人的心理作用。因此,他断定暗示不必定要催眠,也不必定要有催眠者。他于是抛开催眠术而代以自暗示。但库维只是推行自暗示的方法而未曾阐明自暗示的学理。阐明自暗示学理的人为鲍都文。他的《暗示与自暗示》一书就是给库维治疗法树一个心理学的基础。新旧南锡派都着重暗示,此其同。在对暗示的解释上两者不同,此为异。在旧南锡派看来,催眠的人是必要的,但在新南锡派看来呢,人人都可向自己实行暗示,因此施行催眠的人不再是必要的了。在此情况下,鲍都文把施者与受者的关系完全丢开,而专论暗示本身的特性。他说,暗示是“观念之潜意识的实现”。催眠术的研究被转向了暗示,又进一步转向了自暗示。当对暗示在催眠现象中的重要性凸显之时,对催眠本身的兴趣反而变淡了。暗示终于“鸠占鹊巢”,成了主角。

弗洛伊德与催眠术

弗洛伊德先是受教于沙可。而后又曾专程到南锡接受了伯恩海姆与李厄保在催眠术方面的教导。可以说他是接受了这两派催眠术的影响。弗洛伊德对催眠法的了解是逐渐深入的。早在学生时代弗洛伊德就通过观察磁术家的公开表演而对催眠现象留下了印象,并对催眠术有了初步的了解。在与好友布洛伊尔交流安娜病例时,他也接触到了催眠法。1885年,他到巴黎向沙可学习。夏尔科当时是著名的神经病理学专家,还是萨佩特里尔医院的院长。除开其它的方面以外,夏尔科还是歇斯底里现象的发现者。他还是一位技术高超的催眠师,他能在催眠状态下借助话语消除歇斯底里症状。

从巴黎回国后,于1886年弗洛伊德开设私人诊所。但起初,他使用的仍是当时流行的电疗法。1887年在不放弃电疗法的情况下开始使用了催眠法。在实践中,他发现传统的电疗法的效果是很有限的,他认为,早先由德国最著名的神经病学权威耳伯(W·Erb)所倡导的电疗法,有很多毛病。从1887年12月开始,弗洛伊德更集中地使用催眠疗法。

为了介绍催眠法和暗示法,弗洛伊德在1888年就已把伯恩海姆的有关暗示及其治疗效果的两大本巨著的第一卷翻译成德文。弗洛伊德还写了详细的序文。伯恩海姆的这本书叫做《催眠法、暗示与精神病治疗法》。与此同时,弗洛伊德还在《维也纳医学周刊》上发表了该书的详细摘要。弗洛伊德在该书第一卷序文中,还详细探讨了南锡学派与巴黎学派之间的分歧意见。弗洛伊德倾向于认为,催眠法主要是心理方面的,而不是生理方面的,尽管其中包含着神经与肌肉的过度兴奋状态。

为了进一步研究催眠术及其治疗机制,弗洛伊德于1889年夏,带着一位病人到法国南锡,向那里的催眠术大师们求教。这次南锡之行,李厄保和伯恩海姆作的催眠实验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弗洛伊德从亲眼所见的令人惊异的实验中受益匪浅、深受启迪。

不过,弗洛伊德带到南锡去的病人的病情并没有被治疗好。伯恩海姆几次催眠疗法治疗,效果都不好。在随后的治疗实践和研究中,弗洛伊德认识到催眠术对于治疗神经病有明显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些病人不容易被催眠。二是通过催眠治疗病人,有时一种症状消失了,却又出现了一种新的症状。就是说催眠法往往不能使病症根除。

就这样,曾经依赖于催眠术治疗歇斯底里病症的弗洛伊德随着对催眠术的局限性的认识,慢慢地步入了新的研究轨道。弗洛伊德曾说,真正的精神分析,开始于放弃催眠术。放弃了催眠术,弗洛伊德继续实践、探索、思考,最终总结出了一些新的医疗方法。但这种放弃并非完全否定,而应看作是一种超越,是对催眠术的扬弃。在日后的研究中,弗洛伊德并没有忘记催眠术给他的深刻启示。

正是催眠术试验,使弗洛伊德确信:人实际上是知道一些为他本人开始以为并不知道的东西的。如果用弗洛伊德后来的术语就可以说:人在意识下并不清楚的事,却仍为此人所知,只不过是为此人的潜意识所知罢了。所以当我们想知道那些为我们意识所不了解的事情时,就需要用合适的方法深入潜意识,或者用某种方法把潜意识中的东西引发出来。这就是弗洛伊德后来精神分析法的实质。

弗洛伊德还把这一重要结论用于释梦。在释梦时,他总要向梦者询问梦的意义。弗洛伊德相信:梦者其实应当能为我们解释他自己的梦。虽然,梦者常会说自己对于自己的梦一无所知。但是:梦者确实明白自己的梦的意义;只是他不知道自己明白,就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罢了。

弗洛伊德正是从催眠现象的研究中获得了这一证据。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是如何依赖于催眠术的。正如他在《自传》中写道的:“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得知在人类的意识后面,还可能隐藏着另一种极为强而有力的心智过程。”
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全新理论 人类行为模式理论

可以说,通过催眠术的应用,弗洛伊德发现在人的意识背后,还深藏着另一种极其有力的心智过程——“潜意识”。后来,他发掘这种潜意识,并加以分析,最后导致了他的精神分析学整个科学体系的建立。就是说催眠疗法为“潜意识”的发现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它为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的诞生提供了一方的动力来源。催眠术对弗洛伊德的重要性还有另一方面。正是这些零星的催眠试验(尤其是催眠之后的种种迹象和暗示)令人信服地为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和它的活动方式,以至于在多年后,弗洛伊德为了论证无意识心理的存在时,还要提出催眠试验作为自己的有力证据。由此可知,催眠术不但促使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理论,而且还成为对其潜意识理论的有力证明。

现代催眠理论

总的说来,在十九世纪催眠术曾作为学术界与医生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进入二十世纪后的前三十年间,对此的研究被冷落下去了。它在治疗精神病方面受到了一些重视与应用,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相对而言,在一战期间,这种治疗方法还只受到少数人的重视,但到了二战期间,它已受到了广泛的注意。但是随着麻醉药物的出现,利用催眠麻醉显得是多余的了。这也使得医生们放弃催眠术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医学、心理学界,当人们对催眠术的兴趣减退之时,大众的热情却日渐高涨。剧作家与娱乐场所为了自己的目的利用这种现象,一时间,催眠术成为夜总会和演出界感兴趣的表演。催眠术被滥用了。

进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情况忽然发生了重大变化。实验心理学家作为一支新的生力军加入到对催眠术的研究行列中来了。事情的转机是从1933年一本《催眠术和暗示》的书的出版开始的。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克拉克·L·赫尔。在这部经典著作中作者不仅给暗示和催眠的诸多方面投去希望之光,并且也大大清除了人们对于催眠的陈腐观念。但是最重要的是,此书以一种明确的方式说明了催眠术是科学研究的一种合适的课题。赫尔此书为催眠术走出传统进入受人重视的阶段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它的出版使得美国成了科学的催眠术的研究中心。

1949年后,催眠术研究有效地开展起来了,研究人员和实践工作者开始成立了临床和实验催眠术学会。英国、美国医学催眠家协会陆续建立,并出版了各自的科学杂志。而且,这种有关催眠术的研究已经不再受到科学界的歧视,英国医学协会和美国医学协会正式承认了这种研究。正是实验心理学家们的介入,使得对催眠术的研究与探索步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可以说,实验心理学家对这个领域的研究带来一场彻底革命。正是通过试验,人们对催眠的认识发生了许多改变。可以说,实验心理学家们的努力,加深了人们对催眠的认识。而以前一切旧的有关催眠术的观念受到了强有力的质疑。如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催眠是睡眠的一种形式,而且催眠是由暗示睡眠来诱发的。但是实验表明催眠与睡眠有着巨大的差别。再如,以前有观点认为在催眠状态下,被催眠者不会做出伤害自己与别人的事情。但有试验表明:被深度催眠的人毫无理智地把自己置身于危险情境之中。被深度催眠的人会做出对他人危险的行为。对此可做如下解释,催眠者会诱导被试放弃对自己有利的判断。如果此结论成立,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在实际应用中,只能允许那些专业心理学家和熟练掌握催眠技术的人应用深度催眠。即便现在对此还无法做出最终结论,但至少被催眠的人不会作出违背自己想法的行为的观点需要进行再检验。

现在的催眠学理论的最新发展是二层次学说:

A 第一层次:物质层次——脑神经系统功能。脑神经接受心理暗示后,进行储存、分析后通过神经生物的变化,影响生理活动功能,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发生相应的变化,诱导催眠状态。

B 第二层次:个人心理活动的接受情况,主要是心理功能的作用如:暗示。在催眠状态下接受暗示性指示更具作用。

进入催眠状态后,催眠师和受术者之间特殊的单线联系,会使得受术者在生理功能和心理感受上发生积极的变化。脑内乙酰胆碱(分泌越多活动越浅缓)、多巴胺(分泌越多越振奋)、疲劳素等分泌改变,影响交感、副交感神经的平衡,从而提高人的身体器官的功能;同时受术者对催眠师的指令愿意接受而且能够合作,在催眠师的帮助下改善情绪,调节压力,解开心结,开发潜能。这就是为什么催眠术能够起到调节身心作用的原因。

现代对于催眠的科学认识:

第一,进入催眠状态,并不是睡著了,除非进入很深的催眠,不然,你的意识仍然很清醒。也许有些人会担心在催眠中被居心叵测的人控制,不可否认,在过去曾经发生过利用催眠术来犯罪的事情,所以,如果你想体验催眠,最应找人品高尚的催眠师来帮你催眠,或者学习自我催眠的技巧,或者,聆听像我们这套效果良好的催眠录音带。在你聆听我们这套录音带时,只要你愿意,你可以随时睁开眼睛,就能回到正常意外情况。不过,因为催眠是一种很舒服的意外情况,所以,你不会想早一点离开催眠意外情况。

第二,催眠效果主要是由语言的引导、暗示来完成的,与超能力、气功、魔术、法力可以讲毫不相干,催眠没有什么神秘色彩内容,任何人都能够学会。

第三,在一般意识状态下,人们很难进入潜意识的世界,但是,在催眠状态下,一旦处於α脑波状态,人们的注意力非常集中,很容易接受引导而打开潜意识的记忆库、或给潜意识输入积极、正面的信念。

第四,不必担心在催眠中会醒不过来,也许有些人会因为在催眠状态下很放松,很舒服,所以不想太早脱离,这时候,不妨很很睡上一觉,睡饱了,自然就会醒来。凡是在催眠中睡著的人,事后都说他们睡得很甜,醒来以后充满活力。催眠对於帮助安眠,效果很好。

第五,我们的潜意识具有惊人的能力,它储藏人类所有的智慧,它控制我们身体所有的自动运作,催眠可以帮助我们清除潜意识里的负面想法,让潜意识发挥最很的功效。

催眠的作用

通过无数次的实际应用,大多数人已对催眠的作用给予了肯定,其作用最主要的方面有:

(1) 催眠可以建立信心,肯定自我价值:改善你的自我观感,导正负面行为。增进自信与自许,强化自尊,善处逆境心情。

(2) 催眠可以增加心灵财富:心灵财富丰富的人,是对自己满足的,金钱无处不在,当你需要时,它自然能出现,让我们时时刻刻丰富自己的心灵。

(3) 催眠可以控制体重与饮食问题:更新饮食习惯,促成体重增减,维持适当目标体重,增强体能与运动动机。

(4) 催眠可以消除睡眠困扰:脱离事务、职业烦恼。自我催眠带来欲睡前奏,醒来有如充电饱满。

(5) 催眠可以处理生活各式压力:学习减压或消除压力技巧,改善特殊行为模式,降低血压,放松身心。

(6) 催眠可以掌握演说能力:不再害臊,终止羞怯。获得谈话信心,消除面谈紧张,降低演出、演讲或讲课的恐惧。

(7) 催眠可以终止焦虑、恐慌、恐惧与恐怖症:消除对事务的恐惧,如登高、航空旅行、人群、蜘蛛、疾病等。学习面对事务之不同反应,以新的正确的态度克服恐惧。

(8) 催眠可以改善生活品质:以积极的动机,目标的设定及达成,实现个人的满足。以成功般的满足舒适心灵。

(9) 催眠可以克服学习困难:增强教学技巧,改善学习习惯,提升记忆力与集中力,导正学习态度,增强应试技巧。

(10) 催眠可以增强运动表现:强化运动成效,集中重点,启发成功感、胜利感、成就感。增强毅力与协调性。增强全方位的意向态度。

(11) 催眠可以提升个人创造力:开启写作、绘画、表演艺术潜能。启动创作动机。增强洞察力,问题解决能力。

(12) 催眠可以促进健康身体:缓解及减低慢性病症状,如结肠炎、肌肉痉挛和溃疡。控制气喘、偏头痛等。缓解皮肤疾病。改善免疫系统与促进自然痊愈。

(13) 催眠可以疼痛控制:安全、自然的方法以替代麻醉,如外科手术止痛、烧伤止痛,牙医止痛等。控制慢性病的病痛,如关节炎或背痛。

(14) 催眠可以革除坏习惯建立新习惯:增强积极动力,提升正面行为。消除负向思考,解脱忿怒、忧郁、挫折。

(15) 催眠可以协助自然生产:减低疼痛,轻松分娩,恢复迅速,建立亲子亲密关系。

(16) 催眠可以解除感情与肉体创伤:重现并去除人生创伤或悲剧事件。

(17)搜寻记忆,年龄回溯,时间回溯。

(18)前世回溯、轮回模式。引导回溯前世,甚至是在其它维度空间(非地球)的累世生命经验,了解与解决各种前世今生问题。

(19) 濒死经验、探索未来。当生命快要结束,濒死前您有什么想法?最后悔、最遗憾、最欣慰的事......?死亡后的世界是怎样的?透过濒死经验,快速整理生命,让生命更加无憾,进而探索未来、预知未来、改变未来,宽广生命目标。

(20) 开发灵魂潜能,现在到处都在说潜意识的能量是无限巨大的,但对于潜意识是什么以及它有何能量的问题还没有人能说清楚。通过催眠,我们也许能找到相关的答案。

(21) 重写生命蓝图,挖掘过去深层记忆,连结未知与未来的无限可能,重组细胞记忆、改变内在基因、重写生命蓝图,到达更圆满的自己。

(22) 宇宙灵气能量导引 ,导引宇宙天地之能量,清理净化并整合个体之内在能量,进而达到身心灵合一之目的。

(23) 高维度时空之旅,进入高层意识状态,遨游宇宙各个时空,从而更多地了解宇宙真相。探访其他空间的高等生命体,学习更多宇宙知识。

人桥催眠也称钢板催眠。通过催眠方法,让对方的身体变得浑身坚挺,并且拥有巨大能量。具体的表现是,被催眠者硬挺挺地躺在两个椅子之间,头、脚搭在椅子,腰部是悬空的。这个时候,身体不仅不会松软还表现出巨大的力量。一个柔弱的女孩在被催眠后悬空躺在两个椅子之间,在她的腹部踩上一两个人,她的身体没有什么变化。

钢板催眠是每一个催眠师最基础的技能,每一个被催眠的人都能展示出身体象钢板一样强硬的能力。对于这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现代的科学是无法给予合理的解释。

凡是喜爱魔术的人都会记得一个名字——克里斯·安吉尔。安吉尔被称为世界街头魔术之神,与其说安吉尔是一位魔术大师,还不如说他更像一位拥有超能力的魔幻师。他另类无法预料的演出令包括魔术师在内的所有人都无法破解,其前卫的风格和匪夷所思的魔术令世界人惊叹,比如高达十层楼的倒立脱逃秀仅花2分26秒完成,用八个吊勾穿过背上肌肉悬空高挂五个多小时,待在灌满水约电话亭大小的空间长达24个小时。毫不受空间限制的克里斯,在街头的随性演出更让人瞠目结舌,轻松漫步走上大楼的外墙、跳入小朋友正在嘻戏的小水坑而消失不见、由路人随意挑选路边的垃圾桶就地将他盖住,十秒钟后克里斯已在大楼屋顶上向名众挥手致意,随性挑选路人催眠后让人悬空飘浮,在一场表演中,克里斯对几百名游客进行催眠,并使其中的一些人漂浮到空中。

对于克里斯·安吉尔的种种能力,我们也许只能用非科学的方法找到答案。

接受催眠是否有害

正确的催眠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催眠师都会宣称催眠很安全,只会带来好的效果,不会有害于人们的身体,但是还是有不少人认为接受催眠是有害健康的。有的人认为催眠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人处于催眠状态时,会出现许多他们认为的不良现象,包括大脑会受到损伤、意志丧失、智商降低等。甚至有些人认为,被催眠后就像酒精中毒一样,会导致精神失常。

接受催眠的人,当他们处于中度或深度催眠状态时,绝大部分都是目光呆滞无神,面部毫无表情,无条件地接受催眠师的一切指令。哪怕是见到自己的父母、爱人、子女、好友等,也都全然不认识。这些现象会让一些人感觉到恐惧。

其实,催眠是将人的当前意识暂时的抑制,处于原始状态的潜意识表露出来,它听命了催眠师的指令。在经过暗示之后就会逐渐清醒过来,也会慢慢恢复到正常状态。

另外,某些受催眠者在催眠结束后,出现了紧张、头痛、恶心、焦躁、抑郁或者难以苏醒等现象。有些人认为这些现象是催眠术本身造成的。事实上,造成这些不良现象的原因并不是催眠术本身,而是催眠师的技术。也就是说,催眠师没有能够按照催眠施术的正确程序进行,因此导致催眠术的失败。造成催眠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催眠师解除催眠的程序不够完全、完整。催眠师没有下达或没有反复强调受催眠者在醒来后会忘记在催眠过程中的全部经历,以及醒来之后会感到精神特别愉快、振奋,情绪状态很好等暗示指令,导致受催眠者醒来后会有轻微的精神萎靡和头疼现象。一个好的催眠需要受催眠者在自愿的状态下接受为基础,而不是在被强迫,出于无奈的情况下。受催眠者的不安与抵抗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催眠的效果,如果对催眠师的暗示指令进行抵触或拒绝的话,就会在催眠治疗之后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因此,在做催眠之前,催眠师和被催眠要进行良好的勾通,达成相互信任,这样才能达到催眠的最佳效果。

由于受催眠者的个体差异,一些受催眠者的身心不是一个十分协调的系统。有的时候,心理在催眠的时候恢复了,但是生理上没有同步恢复,这就会出现不安、不舒适、不愉快等感觉。遇到这样的受催眠者时,只要催眠师能够意识到这一现象的存在,多进行几次生理状态暗示就可以完全恢复,不会有不良的反应。

在催眠过程中,处理方法不当也会引起一些不良的身体反应。比如,没有根据受催眠者本身的特点来进行催眠,针对具有内向、退缩、羞怯等人格特征的人,催眠师仍以严厉的态度来进行,就会使受催眠者感到惶恐、紧张,这种感觉一直笼罩于受催眠者的潜意识中。那么在催眠结束后,受催眠者就会出现不安、不愉快、恶心、头痛之感。所以,催眠师要根据受催眠者的接受暗示状态进行及时地指令调整,竭力使受催眠者确立一个观念:催眠师是为了我的身心健康而对我实施催眠术的,这样才可以让其稳定地进入催眠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完成催眠治疗。

错误的催眠

由于催眠师可以控制被催眠者的潜意识,因此催眠过程是会对被催眠者造成严重后果的。在舞台催眠表演时就出现过这种情况。

据一个1894年的案例报道,有一位叫弗郞兹·诺伊柯姆的欧洲催眠师治疗过一位名叫艾拉·萨拉蒙的年轻女孩。他曾治愈这位女孩的神经障碍,和其他催眠师一样,诺伊柯姆不仅从事催眠治疗还做催眠表演。在催眠表演中,他将艾拉用做自己催眠表演的媒介。通常情况下,观众中会有某个有心理疾病的人主动到舞台上来,而诺伊柯姆则会将女孩催眠并让她移情于参加催眠的人,以找到舞台上病人的心理问题。这种被称为“通灵术”的技术在当时非常普遍。在一次表演中,诺伊柯姆对施加给艾拉的暗示稍微做了改变,他告诉她的灵魂将离开她的身体进入病人的体内。暗示了两次,艾拉都出其不意地对催眠师新的指令产生了抵抗,这使诺伊柯姆感到恼火。于是,他让这个女孩进入更深的催眠层次,再一次下达指令让她的灵魂离开身体。就在表演还未结束时,艾拉失去了生命。验尸结果显示艾拉死于心力衰竭,而这很可能是由催眠暗示导致的,诺伊柯姆因而被指控犯了杀人罪并被判刑。

1993年,莎隆·塔芭恩的官司应该是有关舞台催眠方面影响力最大的案例。那年,在参加完英格兰西北部兰开夏郡一家洒馆的催眠表演之后5小时,24岁的塔芭恩死亡。催眠师不知道她对电有恐惧症,在这场表演中暗示她将会经历1万伏高压电击。表演结束后塔芭恩因呕吐造成窒息而死。当地的死亡调查判定塔芭恩属自然死亡,而窒息可能是由癫痫发作所致。法院后来裁决,尽管不能排除催眠引发其死亡的可能性,但却没有充分的证据推翻自然死亡的鉴定。

这场灾难的直接影响是促使英国政府对催眠进行了重新审查,塔芭恩的母亲玛格丽特·哈珀则成立了“反对舞台催眠”组织。然而,政府组织的专家小组最终还是认为“没有证据表明舞台催眠对参加者存在严重危害,且相比其他很多活动来说,舞台催眠的危害要小很多”。

2001年,英国的一场意义重大的法律诉讼引起大家对催眠术的关注。一个名叫琳·豪沃思的女士把一位舞台催眠师告上了法庭。豪活思来自于英格兰西北部的玻尔通镇,在舞台催眠师尔·代蒙的一次催眠秀中被催眠。在表演的过程中,这位女士回溯到自己的童年,并回忆起自己曾经被虐待的经历。豪沃思说此后因为这种经历,她一度患有抑郁症和自杀癖,并因此两次将车开向大树企图自杀。法院判给她的赔偿价值约1万美元。早在1989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相关的职业原则,规定舞台催眠师不能使用年龄倒退法。菲尔·代蒙也声称自己遵守了职业原则,并没有使用年龄倒退法,但是法官却坚持是他的不当暗示使豪沃思回溯到自己的童年。

催眠师是一个要求很高的职业,就像医生一样,催眠师的行为直接影响到受催眠者的身心健康。另外,由于催眠师不仅能够接触到连被催眠者都不知晓的内心秘密,还能控制他们的行动。因此,一名合格的催眠师不仅要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应该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正人君子。

古老的自我催眠术

冥想

《瑜伽经》中曾对冥想下过这样的定义:“凝神就是将心集中在身体的灵性意识中枢内,或某种神圣形式上;入定是流向专注对象的连续的意识流;三昧(三摩地)是在冥想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这就是三昧”。真正的瑜伽冥想,指的是“凝神、入定、三摩地”三个阶段。

冥想是比较难讲解的内容,涉及到很多不能够用话语表达的东西。很多书都说:冥想是不可以说、是不可以讲的。但我们古代的老子说过:“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不可说的东西还是可以说出来的,尽管说出来的东西不是原来的东西,还是要去体会,尽量去阐述他。在YOGA修行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字眼:DHYANA,冥想这个词就来源于梵文的DHYANA。在古代把这个词翻译成“禅”,现在练习SAHAJA YOGA 可以很快达到天人合一,在中国有很多地方已经有印度瑜珈这种静坐法,能够大规模地提升人体内的能量。这个本是我们与生俱来,却沉睡的能量,古代通过达摩祖师传给中国,又由中国传给日本,在日本叫ZEN。

在西方的语言里找不到DHYANA这样的词汇,只能翻译成MEDITATION(心灵的药物)来源于MEDICINE(药物)。现在的冥想来自于MEDITATION的翻译,也会把MEDITATION翻译成为静心、静修,基本上在网络上把奥修的东西翻译成静心。

瑜伽冥想是一种对生命系统能量释放,重组、修复、优化的综合过程,经过冥想透彻洗礼之生命会更加平和与宁静,这对整个机体有着意义深远作用的宁静状态,是难以用一两篇文章可以说得清的。简而言之,在宁静中,也只有在宁静中,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瑜伽。

在一般人看来,冥想二字是在非常安静的地方,闭目盘腿打坐,手指或手掌还有个特别的摆法。可是,这种特定的打坐姿态,并非真正的冥想。确切地说,良好的姿态只是冥想前的预备练习。瑜伽冥想的真意是把心、意、灵完全专注在原始之始中。瑜伽语音冥想是达到禅定和三摩地境界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

瑜伽之祖帕坦伽利所著《瑜伽经》中曾对冥想下过这样的定义:“凝神就是将心集中在身体的灵性意识中枢内,或某种神圣形式上;入定是流向专注对象的连续的意识流;三昧(三摩地)是在冥想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这就是三昧”。

显然,真正的瑜伽冥想,指的是“凝神、入定、三摩地”三个阶段。当然。这三个阶段都是可以在静坐中完成的,所以也可说成“静坐冥想”。但在冥想阶段,静坐已不是十分重要,所谓行、立、坐、卧皆可入禅,不象在调息调心阶段,静坐(调身)是必要的配合手段。因此,笔者在此将静坐与冥想分开来叙述,只是表明冥想的前行调息、调心阶段与冥想阶段对静坐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也表明静坐只是冥想的前行或辅助手段,而不是冥想本身。

钵颠阇利在其所著八支分法瑜伽经中把执持、禅和入定描述为瑜伽冥想术的三个阶段。在执持阶段,冥想者的心总是倾向于从冥想注意的对象事物上游离开去。在禅阶段,冥想者的心专注一点地保持在冥想对象事物上。这种心专一点状态的最高的完美境界就叫入定。那些不理解真正的瑜伽冥想是什么的人会认为:一个人从执持进到禅,最终进到入定状态,是因为他们的注意能力有了增强。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注意力对一个冥想中的人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心灵的本性是,它总是冀求一些新鲜的东西。试图凭借注意力使心灵保持专注在某一对象事物上,是违反心灵的能力的。这样做是困难而徒然的。这实际上也是违反瑜伽冥想术的原则的。在瑜伽冥想术中,你要经常设法把心灵集中在某一对象事物上,如果心灵要离开这事物,你就设法逮住它,把它带回来。但这是做得极为柔和的。这并不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强行集中注意”这个说法的意思。然而即使是这样的“松动”的注意本身,对于获致瑜伽冥想术的成功来说,也是不够的。

一个人对某个对象事物所作的冥想要能够成功地从执持阶段发展到禅的阶段,然后最终进入入定境界,惟一的途径是:那受到注意力集中的对象事物能够对这个人的意识永远地产生愈来愈大的满足和吸引的作用。换言之,冥想对象本身必须是永远新鲜的、无限的。其深度和吸引人的各种特点必须是永无穷尽的。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么冥想对象就不可能永远对心灵产生一种新鲜感了。心灵就会对这个对象事物感到厌倦。于是,它又会游离开去,到别处寻求满足了。

冥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在《瑜伽经》中,曾对此作了阐述,指出“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应该说,这也是瑜伽的最高目标。“真我与宇宙联合”,便是瑜伽内涵中的“相应”、“结合”、“连接”。由于这种联合,而产生了有关于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这便是定中的觉受,依这些觉受的进一步变化与演进,则可以在三界九地中次第进升,直至达到三界之顶。

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瑜伽经》提出的八支行法就是一个完整的修证方法。对于冥想,则列举了五种方式或途径:

一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不执是一种自我掌控,它摆脱了对所见所闻之物的欲望”。这是一种在生活与修炼中销磨劣根性的方式,直至心灵高度净化,达到清静无染的定境。这是一种渐修法,需要长期的坚持与进取。

二是修证无分别心,“专注于不包含任何对象的意识只有潜意识的印迹,如同烧过的种子”。无分别心即是平等心,这可以通过长期的修行获得,也可以通过定中的思虑观察而悟成。

三是次第修证法,“通过信、力、念、定、慧达到”。这种方式强调经久不息、严格按一定次第修行锻炼,是一种智慧解脱的方式。

四是通过愿力来实现的修证法,强烈的愿望能形成愿力,这是一种强大的能量,“能量强盛的人会很快修成瑜伽”。

五是对超然神力的崇敬达到,“通过虔信自在天也能达到专注……自在天是一种特殊的存在,不受无明及其产物的污染,也不受业、潜在业力和行为结果的影响”。这是一种依靠全身心的信仰皈命而趋入宇宙本体的方法,《瑜伽经》指出神灵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声音(唵)”,认为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这是以语音冥想为主的修持方法。

冥想的三个阶段(凝神、入定、三摩地)

《瑜伽经》关于凝神、入定、三摩地的定义,已经很明确地概括了它们的内涵与区别。值得注意的是,此时的意识,已不再是静坐初始的意识,而已是“独头意识”状态;此时意识聚焦之处、之物,已不是体内、体外某一点或某一物了,而是心识想象或记忆之中的物象。凝神的过程是将独头意识再指向意识之内的某一事物影像,入定是持续于所缘对象上静虑伺察,静虑的结果,是导致“定中独头意识”的出现;三摩地则是定中独头意识的高级境界。

一、凝神

凝神,又译为“专注”,又称执持、内醒、摄念,是冥想的第一个阶段,这时要求心注于一处一物,但此处此物,已不是调息调心阶段的体外一物或体内某一点,而是意识之内的某一影像。

《瑜伽经》对凝神的阐释为:“把心集中在身体的灵性意识中枢内,或体内、体外的某种神圣形式上”。

《商积略奥义书》阐释为:“摄念(凝神)有三:摄持意念于‘自我’中;摄持外空与心空中;摄持地、水、火、风、空五中之元神形相”。这里的“自我”,指的是脱离了世俗相的“真我”,也就是宁静而无染的自我心相。而“外空”则指身外之虚空境相,以太空之空阔虚无可以引发自心之虚空止寂。而五大元素的元神形象,实际上也是脱离世间名相的“真实影相”,也可以说是自我的真实心相。总之,此处的三相,皆不离自我心中之相,应该指的是记忆或想象之相。

将《瑜伽经》与《奥义书》的两种阐释对照起来,可知凝神的基本对象,一为庄严之形象(有相);二为虚空相“无相”。无论是有相还是无相,都是心相,也就是说只能是“记忆”中之形象。

在调心阶段,运用意识与某一感官的结合,完成了多俱意识向独头意识的转变。此时的独头意识,既不是定中独头意识,也不是梦中独头意识,而是散乱独头意识。之所以说它是“散位”,是因为这种意识的凝注力尚弱,总还是倾向于从观想注意的对象上游离开去。在凝神阶段,则要控制散乱独头意识的这种倾向,全力使之指向观想的目标,导向“定中独头意识”。

那么,凝神阶段观想对象,与调心阶段独头意识产生前夕的所指对象是否应该是同一物象呢?应该说不是。因为调心阶段是以某一根(感官)配合意识而心系一物的,此物必与所用的根(眼耳等)相对应,如与眼对应的是物、光等色相;与耳相应的是声响、音乐等。而在进入独头意识之后,五根不起,意识独行,意识则不必依靠五根来寻攀体外体内的一点,而是回到内心,将意识记忆影像中的某一点作为观照对象,这一对象的特征与前一段的对象相比,多出了“庄严”(神圣)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抽象意义”更强一些。

再修持这一阶段时,首先要注意借助前一阶段(即调心)的境相,在心境止寂、注意力集中的前提下,再进入凝神,如此效果更佳。其次要注意,观想的对象或为空、或为心中影像,不能是身外眼前之物、耳畔之声、鼻端之香、舌尖之味、肌肤之触觉,也不能是体内之息。因为,六根一动,便又倒退到了五俱意识或单俱意识状态,其时已远离凝神而去。

二、入定

入定又称静虑、冥想或禅那,为冥想的第二个阶段。入定是对于对象“周流不断的知觉”或曰“连续的意识流”。这里的知觉就是指凝神阶段开始时心系一处的那种意念,就是一直维持着这个境界,不弃不离,莫失莫忘。

《商积略奥义书》论述静虑有“有功德者”与“无功德者”两种,“有功德者,谓之于神之形相而静虑也;无功德者,如自我之真性而静虑者也”。也就是说,有功德入定,观相对象带有“神圣”色彩;而无功德入定,则纯为观想“自我真实”。或者说,有功德定,是有赖于神圣的“他力”;而无功德定,纯依赖于“自力”。

《奥义书》对入定的两种情形划分,还是从前一阶段“凝神”的不同关注对象延续引伸下来的。不光是在入定阶段,其实在凝神阶段也就存在两种不同的对象——有相的神明与无相的空或“自我”。

这里有一个问题:在调心阶段,强调“精神脱离知觉”,知觉与感觉的消淡,才使得注意力突出,而此处又突出“知觉”的作用,是否矛盾呢?应该说,此处的“知觉”,不同于认知过程中“知觉、感觉、记忆”的那个知觉,如果将此处的知觉说成“觉知”或“静虑”,可能更易让人理解。事实是,在入定阶段,不再是对观注对象的简单攀缘,而是细微的寻伺观察,此时记忆、思维、注意力,协同而用,使意识以所缘对象为契机,深细观察思虑其中的真相、真理,思虑的结果,便是使妄想杂念进一步消除,独头意识愈加澄清,达到极净时,便转向了“定中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的产生,精神主体便进入定中,行者就进入了三摩地的修行阶段。

三、三昧

三昧,又称三摩地、等至、等持、心一境性,为瑜伽冥想的第三个阶段。《商积略奥义书》称其为:“情命自我与超上自我合而为一,无有三端(知识、能知、所知),以无上阿难陀(真智)为自相,以纯粹灵明为自性者也”。这与《瑜伽经》中“对象的真实本性放出光芒,不再受感知者的心的扭曲”的阐释是一致的。

经过长时间专注的静虑,到了三昧时,意守的主体与意守的对象开始合而为一,意识主体对自身的知觉消失,也不再受记忆与自由联想的干扰,思维也趋向于无分别的状态,观注者成为被观注者;以自心观注自心本身而不是关注其他。正如《瑜伽经》所云:“当所有精神涣散得以消除并且心注一处时,便进入三昧状态”。

三昧是修习瑜伽的最高境界,也是“梵我合一”而消泯了知识、能知、所知“三端”的境界。要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一心之中实现的,从静心到制感,再到独头意识、定中独头意识,无不是对心的活动的控制;而控制此心者,也正是自己的心。所以有人说这叫“以幻心破妄心”。而在三昧时,身心无二、心境无二,此时,我、心、境已融合为一,这个合一体,便是“真我”,只有真我才能证得“真理”,并与明辩、喜乐的觉受相应,而真理、明辩、喜乐的结合,又使三摩地的境界由低至高,由欲界散地定到四禅、四空定、九次第定。

按照印度原始禅定论的说法,三昧包含了很多种类,通常有等持与等至两大类,等持包括了欲界散地定与色界四禅在内。等至音译“三摩钵提”,涵盖了有心无心、有漏无漏一切定体,也包括了无色界四空定、无想定、灭尽定等,也有将“等至”代指四禅八定的,称为“八等至”,或者再加上灭尽定,称为“九等至”。

四、冥想的境界

冥想的境界,尤其是三摩地的境界是不能以一般的思维来测度的。因为定中独头意识,已不是普通的思维形式,以心入心,以心入境,已经没有了观者与被观者的对立,一切归于直观的明证。因此,在最后一节,随着冥想阶段的深入,我只能越来越少地使用文字了。事实上,从“凝神”开始,已没有多少技法与流程可言,越接近三昧,越是要求你不要用功、不要用力,也不要用“心”。三摩地的境界是靠一念契入的,而不是靠工夫“作”来的,因为三昧本身不是一种物象,它不是外在于心的一个实体,三昧只是你自已的心与心之间达成的一种突发式的默契、相印,那一瞬间,观照者、被观照者的界限消失了,观照的能力瞬间变得无限却又不必为观照者所用,因为已经没有了观照者与被观照者的对立,观照转换成了“亲证”(直接进入体证)。由此,观照者便会打破肉体凡心的局限,伴随那二元合一的定体,进入色界、无色界,真正实现梵我一如、天人合一的至高目标。

五、冥想的“观”法

前面关于冥想的论述,大都立足于意识通过凝于“一物或一事”而渐次进入凝神、入定、三昧。在冥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中,冥想由简单的“事”相上用功,逐步升华到“理体”上作观。而冥想,也渐渐演变为“定”与“禅”两个层面,定为“静”、为“止”为“寂”,靠的是遏止感官而独存“定中独头意识”;禅为定中之“虑”之“观”。无怪于唐玄藏译《瑜伽师地论时》,直接运用了“止观”的概念,而佛教密宗大师宗喀巴所著《菩提道次第广论》则直接以“止观”代替禅定一词。对于冥想三阶段“凝神”、“入定”、“三昧”来说,虽仍有“止法”,但相对于瑜伽八支的前几支来说,“止”的作用渐微,而“观”的地位增胜。因此,在冥想讨论的最后,有必要重点讨论一下冥想的“观”法。

对于理体上的“观”,最根本、最重要的,便是如何“入空”的问题。因为“自我”的本质或真实的自我梵、梵我、神我,无不以“空”而居,观达“空”性之理,也就是证悟“梵我”根本,这既是深入三昧各层次——四禅八定、九次第定的基础,也是瑜伽最终实现超然解脱的基础。

禅定

佛教术语,是汉传佛教利用梵汉合体而创造出的名词,止观可以被视为是禅定的同义词。修行禅定的行为,则称为修禅、禅修。禅定是由梵语禅那(Dhyāna)的简称“禅”,与三昧(Samatha)的汉译“定”复合而成,用来指称进入禅那三昧的修习方法。在印度佛教传统中,禅那与三昧各有其定义,不会被混淆。但是汉传佛教较为重视两者的融通,很少会特别去分别两者,因而创造出这个独特的名词。

禅定,又名「三昧」,所谓「念佛三昧,三昧之王。」「禅」「定」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是看破。禅定是指「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外禅内定,专注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而到「至静」,才能达到「寂静」,此时已经是忘我的境界,从「身空」、「心空」而进入到虚空法界。然而坐禅要进入禅定的境界,也必须要具备「超越的精神」,才能突破一切生理、心理及潜意识的障碍。

禅的意义就是在定中产生无上的智慧,以无上的智慧来印证,证明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的智慧,这叫作禅。

《六祖坛经讲话·坐禅品》:「禅定者,外在无住无染的活用是禅,心内清楚明了的安住是定,所谓外禅内定,就是禅定一如。对外,面对五欲六尘、世间生死诸相能不动心,就是禅;对内,心里面了无贪爱染著,就是定。参究禅定,那就如暗室放光了!」

《心经》:「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行深」,就是禅定、深定。观自在菩萨在禅定中发现,当五蕴皆空——也就是「无我」的时候,一切的烦恼与痛苦就解脱了,观自在菩萨就是在定中得到这个清净的大智慧而证得大自在成就。

一般来说,禅定不一定能悟道解脱,但要悟道解脱却离不开禅定。在“戒、定、慧”的三个阶段中,“定”从“戒”至“慧”的桥梁。

但是对上根利智者而言,禅定并无一定之形式。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十字街头好参禅。」「如来於二六时中常起观照。」只要念念觉照,当下「一念清净一念佛,念念清净念念佛。」,「不怕念起只怕觉迟」,时时刻刻保任,修无修修,行无行行,修一切善而不执著所修之善,断一切恶且故不为一切恶所缚,当下这念心便是归於中道。

种类

禅定的种类很多,《瑜伽》卷十一《三摩多地》中归纳为四类,即静虑、解脱、等持、等至。

一、静虑 (禅那)

静虑,为梵语“禅那”之汉译,即于一所缘境系念寂静、正审思虑之意。静虑有四种,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禅。

(一)初禅,离生喜乐。即离欲界诸恶不善法(身恶、语恶),有寻有伺,于寻伺未见过患,及有对治欲界诸恶之善寻伺。喜乐者,已获得所希求之色界初禅定境,内心喜悦,于喜乐未见过失,一切粗重(指身心不自在性)皆得远离,得广大轻安,身心调畅,有堪能性。

此初禅具足五支:寻、伺(为取所缘)、喜(为受境界)、乐(为除粗重)、定(心一境性,为禅所依)。《瑜伽》卷十一中说,由断除五法、修满五法而证此定。

所断五法者:(1)欲所引喜,于妙五欲,或见或闻,或曾领受,忆念欢喜。(2)欲所引忧,即于妙五欲若求不遂,或得已便失,多生忧恼。(3)不善所引忧,即由忧苦的心情而行杀业,乃至起邪见。(4)不善所引喜,即由喜乐的心情而行杀业,或生邪见等。(5)不善所引舍,如任由部属造杀业等,或放任自己,思惟作恶方便,或于诸恶放任不断;又不善现前,随顺而行。

所修五法者:(1)欢,因清净持戒,生起无悔,心意适悦。(2)喜,由正修方便,心生欣悦。(3)安,谓离粗重,身心调适。(4)乐,由离身心粗重故,于诸(欲界)烦恼而得解脱。(5)定,即于所缘,审正观察,心专一境。

(二)二禅,定生喜乐。有四支:内等净(为取所缘)、喜、乐、定。即于初禅有寻有伺三摩地相心能弃舍,于无寻无伺三摩地相系念安住;对快速变化的所缘境界能正远离,于较为稳定的境界中安住其心,内心一味寂静,乃至极寂静。这种舍念正知,离寻伺乱,就是内等净。定者,超过初禅寻伺有间缺位,能正获得无间缺位。喜乐者,由超越寻伺,离初禅地诸烦恼品所有粗重,有广大轻安,身心调柔,有堪能乐,于彼喜相未见过患。

(三)三禅,离喜妙乐。有五支:舍、正知、念(三者均为取所缘)、乐、定。舍者,于前喜相深见过患,于喜离欲,由离寻、伺、喜故,名之为舍。由有舍故,安住所有正念。正知者,若由失念,或有前喜俱行想及作意现行,立即以慧觉知,方便弃舍。乐者,由离令心踊跃之喜,内心寂静,便唯有乐受及轻安乐。

(四)四禅,舍念清净。有四支:舍清净、念清净(二者为取所缘)、舍受、定。入此第四禅者,进一步舍断第三禅中之乐。至此,一切寻、伺、喜、乐、入息、出息都断尽无余;心住无动,一切动乱皆悉远离,故说舍念清净。

二、解脱 (观想)

“解脱”类定,包括了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三种,略说如次:

(一)八解脱:(1)有色观诸色解脱——已离欲界得色界定者,为于欲界色(如死尸等相)得观想自在,而于欲界诸色以光明相专注思惟,而成就观想。(2)内无色想观外诸色解脱——已离色界欲,无色界定不现在前,又不思维彼想光明相(属于色界),但于外色(属欲界)而作观想。(3)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于第四静虑解脱诸障,令得根本圆满。净,即第四禅中离诸障而舍念圆满清净;解脱者,能解脱净不净变化生起烦恼障;身即意身(体);作证,由于智断而证;具足住,第四静虑根本圆满,为圣所住。(4)空无边处解脱——于彼空处已得离欲,即于虚空思维观想。(空无边处定者,即心除遣诸色、想之后,起无边虚空观想而安住之)(5)识无边处解脱——于彼识处已得离欲,即于此识思维观想。(识无边处定,是先舍前虚空无边处想,即于能观之识起无边行相)(6)无所有处解脱——于无所有处已得离欲,而于识无边思维观想。(无所有处定者,从识无边处求上进时,离其识外,更求余境,都无所得,由此令心安住)(7)非想非非想处解脱——于非想非非想处已得离欲,即遍于想可生处,应作观想。(非想非非想处定,是从无所有处求上进时,超过无所有处之想,及识处以下有所有想,名非有想;非无想者,谓非如无想及灭尽定,一切诸想皆悉灭尽。得自在故。(8)想受灭(即灭尽定)解脱——修习暂背弃受想,令离定障。

(二)八胜处:(1)内有色相观外色少——以色界定观于欲界有情诸不净相,及少分资具之好、恶、胜、劣,于彼诸相能随意隐蔽、自在回转(改变),得如实相。(2)内有色相观外色多——以色界定观欲界广大之外色(如宫殿、房舍等),令得清净。(3)内无色相观外色多——无色相,即离色界欲,得无色界定。(4)内无色相观外色少。(5)(6)(7)(8)内无色相观外色青、黄、赤、白。

此八胜处,体即是前三解脱。初二胜处,由初解脱出;次二胜处,由第二解脱所出;后四胜处,由第三解脱所出。由三解脱故,得胜定自在。此以解脱为因,胜处为果。又此八胜处与修三种缘色解脱作所依止,此即以胜处为因,解脱为果。要之,前解脱中得观想自在,今于胜处得制伏自在。

(三)十遍处:即地、水、火、风、青、黄、赤、白、空无边、识无边十种遍处。于所观想之事,能成就普遍广大之境,故名遍处。

初八遍处,唯从第三解脱流出,后二遍处,即是空无边、识无边二种解脱。对前八色遍处修习纯熟,能引贤圣观想神通,乃于诸事转变神通,其所变事,堪有所用。由识遍处修习纯熟,便能引发无诤、愿、智、无碍解等诸胜功德。由空遍处修习熟练,于一切物随其所欲,皆能转空。

修观行者,由解脱—→胜处—→遍处,次第而进。因先于所缘得思维观想自在,次能制伏,后即于此遍一切处,则能如其所欲而作观想。遍处、胜处是诸解脱能清净道,是故此三,如是次第。

三、等持

梵语三摩地,汉译等持,平等持心之意。此通摄一切有心位中“心一境性”,亦通散位定,如欲界定。有关三摩地(等持),《瑜伽》卷十二中说有十种,略解如下:

(一)三摩地:即空、无相、无愿三种等持。解有二种:

1、行境别相。空三摩地——于远离有情、命者及养育者、数取趣等,即空离蕴“我”,而心住一缘。空性略有四种:一观察空,谓观察诸法空、无常、无我、无我所;二彼果空,谓不动心解脱,空无贪等一切烦恼;三内空,谓于自身空,无计我我所及我慢等一切僻执;四外空,谓于五欲空无欲爱。初观察空是有学圣者所修,后三空是无学圣人所行。无愿三摩地——于五取蕴思维无常、苦,无所愿欲,心住一缘。无相三摩地——于五蕴灭思维寂静,心住一缘。

2、行别境同相,即依一真如观,而具三义:空性三摩地——即于此处无有彼物,由此道理,观之为空。无愿三摩地——即所观空,无所希愿。无相三摩地——观此远离一切行相。

(二)有寻有伺等三摩地:1、有寻有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相应者,如初禅。2、无寻唯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唯伺相应者,如中间禅(初禅以上,二禅之近分定)。3、无寻无伺三摩地,即三摩地寻伺二种俱不相应,于寻伺心生弃舍,唯由一味于内所缘而作观想,又唯一味平等显现。此如二禅至有顶(非想非非想处定),唯除无漏诸三摩地。

(三)大、小、无量三摩地:小三摩地者,或由观少色故小,或由思维的范围狭小,如小信、小欲、观想的区域狭小,此属于欲界定。大三摩地者,由观多色名大,但所观色又非无边无际;或由上信、上欲及想诸天光明而令显现等,此属色界定。无量三摩地者,由于无量无边无际观诸色等而名无量定;或由无量无边信、欲等名无量定,如四无量心。

(四)四无量三摩地:即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所缘之定。四无量心,解释分二:

1、建立所依及行相:有情有三种,即不苦不乐者、有苦者、有乐者。于不苦不乐者思维与乐——慈,于有苦者思维拔苦——悲,于有乐者思维其乐不相离而生随喜——喜,又即于前三欲与乐等,思维令不坚执、不染污(离贪或嗔)——舍。又于一切众生无怨(离恶念头)即慈,无敌(离现乖争)即悲,无恼即喜,不害(离不饶益)即舍。

2、无量之义:指慈相应等心,即欲利益、安乐之饶益相,一切无量之所显示:所缘广大,利益安乐思维最殊胜,极为纯熟,且能得无量果。要之,以强盛之心力,于所观慈等相令圆满、普遍、清白,而且专注,即四无量心。又圣者修四无量心达至极境相应之定:修慈者,极于遍净(第三禅);忆念空无边处,修习悲心最为第一;修喜定者,以识无边处为最胜;修舍定者,以无所有处为最胜(因无所有处是无漏心地最为后边故)。

(五)喜、乐、舍俱三摩地:喜俱者,是初、二禅;乐俱者,是第三禅;舍俱者,是第四禅以上诸定。

(六)四种修定:(1)为得四现法乐住(即四根本禅)修定。即为得四根本定故,修近分定(近于根本定之定),或为令根本定清净圆满之所修习。(2)为得智见(天眼)修定。以四根本定修天眼,所以修四根本定及前加行、无间道(即将证根本定之无间断惑之道)所有修定皆属之。修者应先于光明相殷勤恳切审谛而取。修成后于诸色境能照能观,即见;能知天等诸趣名字、种类等,名智。(3)生分别慧修定。见道前诸心或四无碍解(于法、义、辞、乐说四种无碍智),名分别慧。即为得见道修诸加行道或为得无碍解修四禅,皆属于此。(4)为尽诸漏修定,即是为证阿罗汉所修金刚喻定及加行道。

(七)五圣智三摩地

1、自体智:即法智,在见道前断除烦恼,令定清净,是圣(善、无漏)、无染、无执。

2、补特伽罗智:即类智,是见道入无相位所得圣定。

3、清净智:即尽智,是一来、不还圣者所得之定,能损减贪等烦恼,断尽欲界诸惑。此非世间道(欣上厌下)、寂静(烦恼寂静)、微妙(于自地烦恼不生爱味)。

4、果智:是无生智,通不还及阿罗汉所得之定。此得安隐道(所得之道无退转),证心一趣(已得无寻无伺地),现在安乐(能得现法乐住),后乐异熟(能引无余涅盘)。

5、入出定相智:即道智,唯在无学位,常处无相心。是正念而入(善取能入定相无忘失),正念而出(善取能出定相无忘失)。

此五种定,其体是一,而行相分五,故说五行相智。又唯善、无漏,名五圣智。

(八)圣五支三摩地:即四根本禅中所有圣贤心一境性及安立审谛观察,名圣三摩地。四根本定立为四支,依审谛观察法并为断除余结缚,立第五支。

鸠摩罗什译《成实论》中所立圣五支三摩地又与上不同:初、二禅之喜乐合为一,第三禅离喜之乐别为一,第四禅中清净心为第三,依前三支能生明相、观相为二。后观相、明相为因能坏裂五阴。观五阴空,名为观相。能证涅盘,说名为圣。

(九)有因有具圣正三摩地:指八正道中,前七道支能与圣正三摩地为因、为具。

定因者,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与正三摩地为前导次第。次第义者,是说先了知世间实有阿罗汉圣者,便于出离深生希求,获得正见;次当思维如何出离居家迫迮等;从出家后,受学尸罗(正语、正业),修治净命(正命)。

定具者,正见、正精进、正念能为正三摩地作资具。依正见等五,配合闻、思、修,如实了知正见、邪见,乃至正命、邪命。为欲断除邪见等,及为圆满正见等,发勤精进。若由精进,能断所治,集能治法(正见等)令其圆满,即是正念。此正念也即是正三摩地部分。

此三摩地因为是善、是无漏,所以名圣。舍邪见等令得不生,修正见等令得圆满,因此名正。

(十)金刚喻定:断除有顶(非想非非想处)惑,最后加行道生,最细惑之观行、种子已灭。最后无间道生,最细随眠(烦恼种子)已灭,总此二名金刚喻定。此定是定中之尊,因为能断惑集善,成办无学之果,于有学圣者之修道行中是最尊最胜;又极坚牢,上无烦恼能摧伏之,而能摧伏一切烦恼,犹如金刚,能摧坏一切,而不为其所摧坏,由此得金刚之名。

四、等至

梵语三摩钵底,译为等至,是等引(指胜定地,离昏沉、掉举等,平等能引诸功德)之果,故名等至。此通指一切有心、无心诸定位中所有定体,包括了五现见等至、八胜处、十遍处、四无色定(此三已如前说)、二无心定(无想定和灭尽定)等。这里侧重说明五现见等至和二无心定。

(一)五现见等至:是见道以上的圣者修习五种观行,能亲所见、明了见,故名现见等至。圣者于修道所断烦恼,制伏对治有二:初不净观,为令贪欲不生现行,以四念住(身、受、心、法四种念住)为依止,观察内身种种不净,即内身中毛、发、爪、齿,乃至泪、汗、屎、尿等,属内身污秽不净,此即是初现见等至。第二不净观,也以四念住为依止,观察外身(即死后)青瘀、脓烂等,是外身污秽不净。或观彩画、木、石、泥等所作骨锁(骨人之相),令诸贪欲不起现行,这便是第二现见等至。

圣者又于烦恼修断灭对治,也分二:或观生身展转相续,谓粗观察行缘识等(即十二缘起),这是第三现见等至。或观刹那心识生灭不断、展转相续,谓细观察有贪心、离贪心等种种心识异生、异灭,迅速流变。即是第四现见等至。

若观察圣者由断烦恼之深浅所得住于世间的情况,即是第五现见等至。观察初二果人,兼住此世、他世(欲界人、天);不还果人,唯住他世(上界色、无色处);阿罗汉都无所住。

(二)无想等至:即无想定,指已离遍净(第三禅)欲,未离上欲(第四禅),永出离想思惟为先,诸心心法灭。修者观“想”如病、如痈、如箭,入第四静虑,修背想思维,于所生起种种想中厌背而住,唯谓“无想”寂静、微妙。于无想中持心而住,如是渐离诸所缘,心便寂灭。于此生中,可入可出;若生无想天者,唯入不出,“想”若生起,即从无想天中死没。

(三)灭尽等至:即灭尽定,谓离无所有处欲,暂安住想思维为先,诸心心法灭。

若诸圣者,已离无所有处欲,或依非想非非想处相而入于定:先于下地粗想及与无想深生厌舍,尔时唯微细想缘,无相境转,依于彼处思维为先,心求上进,求上所缘,竟无所得;因无所得,灭而不转,心便寂灭。或依灭尽相而入于定:即依无相定(于一切相不作思维),依此为依进趣所缘,因皆灭尽,心便寂灭。

入灭定时,次第灭三种行:即身行(出入息)、语行(寻、伺)、意行(受、想)。于初禅时,有寻有伺,至第二禅,无寻伺,名灭语行;第四禅无出入息,名灭身行;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心求上进,竟无所得,因无受想,名灭意行。

出灭定时,触三种触。触为受因,出灭定时,受想当生,故说触三种触。此三种触,由三境生:由有所缘以为境界,名由有境;于此境中无有我慢扰动其心,故说触不动触。由唯有事以为所缘,名由境境;于此境中无贪所有、无嗔所有、无痴所有,因此说为触无所有触。由无相界以为所缘,名由灭境;于此境中不思惟一切相,故说触无相触。

以上四大类型的禅定,其中四静虑是最基本的,它遍通于有漏无漏、大乘小乘,又是其它三类禅定的基础,其它禅定有些是建立在它的基础之上(如八解脱等),或依于它则容易成功(如三三摩地、四无量三摩地等),所以习禅者应先以四禅为初课而次第修习之。

四禅定

佛教语。色界初禅天至四禅天的四种禅定。人于欲界中修习禅定时,忽觉身心凝然,遍身毛孔,气息徐徐出入,入无积聚,出无分散,是为初禅天定;然此禅定中,尚有觉观之相,更摄心在定,觉观即灭,乃发静定之喜,是为二禅天定;然以喜心涌动,定力尚不坚固,因摄心谛观,喜心即谢,于是泯然入定,绵绵之乐,从内以发,此为三禅天定;然乐能扰心,犹未彻底清净,更加功不已,出入息断,绝诸妄想,正念坚固,此为四禅天定。

禅定十种利益

《出月灯三昧经》 谓修菩萨行疸。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性现前。故获此十种利益也。一安住仪式谓菩萨习诸禅定。必须整肃威仪。一遵法式。行之既久。则诸根寂静。正定现前。自然安住。无所勉强。是为安住仪式。二行慈境界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存慈爱之心。而无伤杀之念。于诸众生悉令安隐。是为行慈境界。三无烦恼谓菩萨习诸禅定。诸根寂静。则贪嗔痴等一切烦恼。自然不生。是为无烦恼。四守护诸根谓菩萨习诸禅定。常当防卫眼等诸根。不为色等诸尘所动。是为守护诸根。五无食喜乐谓菩萨习诸禅定。既得禅悦之味以资道体。虽无饮食之奉。而自然欣豫。是为无食喜乐。六远离爱欲谓菩萨修习禅定。寂默一心。不令散乱。则一切爱欲之境。悉无染着。是为远离爱欲。七修禅不空谓菩萨习诸禅定。而获诸禅功德。虽证真空之理。而不堕于断灭之空。是为修禅不空。八解脱魔罥谓菩萨习诸禅定。则能远离生死。一切魔网。悉皆不能缠缚。是为解脱魔罥。九安住佛境谓菩萨习诸禅定。开发无量智慧。通达甚深法义。于佛知见。自然明了。心心寂灭。住持不动。是为安住佛境。十解脱成熟谓菩萨习诸禅定。一切业惑不能挠乱。行之既久。则无碍解脱。自然圆就。是为解脱成熟。

内丹术

历史由来

内丹术是道家一种重要的修炼方法,现在一般视为道家气功(道家多称“炼气术”)的一种。内丹术指以“人身是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天人相应”思想为理论,进行性命的修炼,以人身为鼎炉,修炼“精、气、神”等而达成强身健体、提高人体的生命功能、延长寿命、乃至成仙、长生不老之目的。

中医专著《黄帝内经》记载“真人”、“至人”、“圣人”的修炼境界,以及“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精神不散”、“积精全神”、“移精变气”等修炼、疗病方法。“移精变气”可以看作是后世内丹学“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一类的方法。

“内丹”一词于已有文献中最早见于题为东晋许逊所作的《灵剑子·服气诀》:“服气调咽用内丹”。另《灵剑子·松沙记》:“学道之士,初广布阴骘,先行气攻,持内丹长生久视之法。”南北朝梁代南岳佛教天台宗三祖慧思禅师(515—577)《立警愿文》中说到:“我今入山修习苦行,忏悔破戒障道罪,今身及先身是罪悉忏悔,为护法敌求长寿命,不愿生天及余趣,愿诸贤圣左助我,得好芝草及神丹,疗治众病除饥渴,常得经修行诸禅,愿得深山静处,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欲安众生先自安。己身有缚能解他缚,无有是处。”这是最早将外丹、内丹明确划分开的一处著作

据传道家文始派丹法修炼下手即以最上一层“炼神还虚”做起。《文始经》曰:“能见精神而久生,能忘精神而超生。”《仙学真诠》释之曰: “盖忘精神者,虚极静笃,而精自然化气,气自然化神,神自然还虚,虚无大道之学也;见精神者,虚静以为本,火符以为用,炼精成气,炼气成神,炼神还虚,此以神御气之术也。学虚无大道者,虽不着于精气,然与道合真,神形俱妙,有无隐显,变化莫测,其寿无量,是了性而自了命者也,举上而兼下也;以神御气,则著于精气矣,然保毓元和,运行不息,冲和之至,薰蒸融液,亦能使形合于神,长生不死,乃了命而性因以存也,自下而做向上去也。此二端虽大小不同,而皆有益于人。”

汉末魏伯阳宗古《龙虎经》,参合大易、黄老,撰《周易参同契》,隐晦而又系统地阐述了内外丹炼化之道,被尊为“万古丹经之祖”。该书明确区分还丹与其他炼养术,认为还丹之外的内视历藏法、阴道(房中术)、食气、步斗宿、祭祀等,皆“悖逆失枢机”、“前却违黄老”,属不堪得长生不死的旁门小法。

《周易参同契》奠定了中国传统内外丹学的理论基础。其炼化的主导思想,是糅合易、老哲学于一炉的天人合一论。认为炼丹应遵循自然界天地日月生成运转之法则,以乾坤(阴阳)二卦为本,逆自然之易,夺造化之功,由阴阳和合而返本归元,复归于虚无之道。就内丹而言,应先追究人生命之本元,所谓“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人所禀躯,体本一元,元精云布,因气托初,阴阳为度,魂魄所居。阳神日魂,阴神月魄,魂之与魄,互为室宅。”虚无乃人生命之本元,精气神(魂魄)为人身之阴阳,炼丹之药物,取法乾坤二卦,“乾动以直”、“坤静以翕”,令气布精流,摄情归性,而归根返本,为结丹之要。具体修炼,则先“筑垣城郭”(摄情归性),固塞耳目口三宝,意守“规中”,“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专心不二,渐臻身体强健,颜容润泽,阴邪辟而正阳立,内气周流于身中,“淫淫若春泽,液液象解冰,从头流至足,究竟复上升,往来洞无极,怫怫被容中。”对修炼中内气周流等体验,描述颇为真切;并运用卦象易理,对修炼中用意的火候法度和精、气、神生发变化的轨迹,作了相当详尽的阐述。后世内丹学逆炼归元的理论模式,及筑基、三关炼化等修炼法则,无不本于此书而发挥。

晚唐五代,钟离权、吕洞宾、施肩吾、崔希范、彭晓、刘海蟾、陈抟、张无梦等一批内丹家活跃于山野民间,传法授徒,著书立说,掀起了一股“内丹热”,把魏伯阳一系的内丹学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这批内丹家的丹法皆渊源于钟离权。

钟离权的内丹思想,直承《周易参同契》,依道教传统的“人身一小天地”的天人合一论,以逆炼归元为结丹成仙之诀要。认为人生命之形成,亦如道、真气之造化天地,“乾坤相索而生六气,六气交合而分五行,五行交合而生万物,”万物各“阳中藏阴,其阴不消,乃曰真阴”,“阴中藏阳,其阳不灭,乃曰真阳”。人亦各以禀自父母真气的真阴真阳为性命之本,元阳真气藏于肾府,元阴真液源于心海,阳升阴降,气液传导,水火既济,推动人的生命活动。炼丹之士盗取了逆转生命之机,以真阴真阳为药物,摄心离境,保守性命之本不令耗散,始则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从守窍、静定入手,引出肾海中所藏元阳真气,“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州,”认为必须严循法则度数,令精气沿任督二脉,运转于下中上三丹田中,阴阳顾恋和合,五气(五脏气)朝元,三华(元精、元气、元神)聚顶,凝成胎仙,返归虚无之道,“阳神”能从顶门上自由出入,从而生死自在,与道合真,获得永恒的仙寿。具体修炼,入手有少年、中年、老年之不同;修炼次第,分小、中、大“三成”法:小成法从炼形入手,按摩导引,坚固下田,得安乐延年之果;中成法肘后飞晶,还精补脑,得返老还童,留形住世之果;大成法五气朝元、三阳聚顶,得脱质升仙之果。总之,从炼形入手,以精、气、神为药,依次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合道,为基本的修炼路径。

内丹的修炼方法

概述

关于清净孤修派丹法的步骤,一般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筑基入手功夫,称为道术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全身生理机能一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全身经络通畅,达到精满、气足、神旺,为内丹仙术作准备。第二阶段为炼精化产,称为初关仙术 ( 百日关 ) 。这段功法以元精为药物,包括调药、采药、封炉、炼药、止火几个步骤,属小周天功夫。第三阶段为炼炁化神,称为中关仙术 ( 十月关 ) 。这段功法先要经过“大死七日”的入圜 ( 释教称坐关或闭关 ) 过渡步骤,随之“采大药”、“养胎”,进入无为的入定功夫。第四阶段为炼神还虚,称作上关仙术 ( 九年关 ) 。炼神还虚纯为性功,约九年,前三年神超内院、哺乳温养;后六年调神出壳,直至虚空粉碎,合道成仙。下、中、上三关仙术各约需百日、十月、九年等时日。但亦因人而异。今依《上品丹法节次》简述如下:

( 一 ) 炼己存诚。

其要诀为惩忿窒欲、虚寂恒诚;扫除后天之习染,独露先天之真体;使识神退位,元神呈现;息断俗缘,退藏于密。丹家收拾身心,凝神定虑,即归中宫祖窍,养自我本来一点灵光,常应常静,二年三年,积久益善,促开玄关一窍。

( 二 ) 筑基培药 .

其功法为择地入圜,身心意不动,收摄精气神三宝归于中宫,时时觉照 . 刻刻规中 . 借假修真,以玄关一窍立基敛藏神炁,行抱元守一之诀。此法纯熟,更复坐忘内视,行凝神入炁穴之功,活子时至元阳生,勃然机发,于恍惚杳冥之中,先天一炁自虚无中来。龙生于离,虎生于坎,当虚极静笃之时,将元神沉于羔穴 . 听其自呼自吸,采有气无质之壬水 ( 坎中真阳 ) ,以真意摄入中宫,与离中真阴会合。

( 三 ) 坎离交靖。

其功法要心息相依,身心不动,神羔凝结,于虚极静笃中,忽觉海底蠕动有光透出,似初三新月 . 或如粟如珠,照在腹部,乃金炁初现之象。而后以真意引药穿尾间,经夹脊,透玉枕,入泥丸,游九宫,自上腮滴下鹊桥,似醒酗甘露,沿赤道复归炁穴,行归复法,为胎息入手功夫。

( 四 ) 采药归鼎。

丹家于虚寂杳冥、渊默混沌之际,顿起雷声如裂帛,丹田火热,两肾汤煎,即将药物聚于海底,以真意引转尾间,雷声轰轰透过三关,翁聚泥丸宫。此时月窟风生,绛宫月明,两眉间内涌圆光,药物不知不觉由鹊桥下重楼,凉如冰片薄荷,沁人心脾,送归土釜。此为炼取谷神之法,取坎填离之功。

( 五 ) 周天火候。

丹家循任督运小周天炼药,自子时至巳时进阳火,应乾之策二百一十六数,除去卯时沐浴三十六策不用,实行一百八十息。自午时至亥时退阴符 . 应坤之策一百四十四数 . 除去酉时沐浴二十四策不用,实行一百二十息。连同沐浴六十息,闰余二十四息,合计三百八十四息,故日周天息数微微数。丹家须于平时调准,临炉炼药之际,只要心息相依,自然运用,不可唱筹量沙,刻意追求。小周天功成,得玉液还丹,补足后天破漏亏损,复归童真之体。

( 六 ) 乾坤交靖。

丹士行足周天火候,填回先天乾坤之位,于凝神大定之中,勃然机发,玄关一窍大开,顿觉虚灵空朗,进入齐天地、泯人我、混混冥冥的境界。此时先天炁复,凝为大药,一点落黄庭,遍身酥绵畅快,只觉圆陀陀、光灼灼,如珠在玉盘,为虚灵独露的金液还丹。

( 七 ) 十月养胎。

神炁凝结为圣胎,又名婴儿,须洗心涤虑、绵密寂照、常定常觉,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十月养胎是大周天炼羔化神功夫,其火候要炉里自温温,镇日玩真空,念不可起,意不可散,十个月如一日,方能神全胎化。十月养胎为入定功夫,如遇丹田火热,可存想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入神室,其热自退。

(八)移神换鼎。

头部泥丸宫,又名天谷,乃阳神本宫。灵胎纯为先天凝结之阳神,乃人之法身,婴儿现象,须出其胞,由下田炁穴移至泥丸宫,行炼性之功。阳神能超越时空障碍,透金穿石,隐显随心。移神天谷后,丹士应端拱无为、正位居体、寂以定之、慧以镇之,继行入定之性功。

( 九 ) 泥丸养慈。

泥丸为全身至清至灵之地,上应太空之镇星,丹家法天象地,以真心合天心,要居尘出尘,须入尘磨炼,静以养慧,动以炼慧。法惟冥心寂定,诀在一“诚”字,诚于静者神自明,诚于动者性自彻,天下无撇不下之凡情,无识不破之物理,乃由诚而明之性功。丹家于此际,静极生动,定极生慧,开发出人体潜能,得大智慧、大神通。

( 十 ) 还虚合道。

内丹学炼至阳神脱体,未为究竟,躯体仍在,终难脱生死。丹家于具神通后,不可常动不还、用慧神疲,更应于群动之中 . 独抱静观自得之趣,一如得鱼而忘荃,行物我无间的还虚功夫。便进一步,粉碎虚空,真幻两忘,道合自然,神证太虚,与天地同其阖辟循环,浑化与无垠,动与天俱,静与天游,则为天仙功成。

实证

《太乙金华宗旨》是中国清代道教有关内丹术的著作,全名《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一金华宗旨》,著者蒋元庭。《太乙金华宗旨》阐述传承自唐朝的吕洞宾的内丹大道修炼和验证的思路和技术书,而不是一本着重论述内丹大道哲理的书。其主旨是炼精化气,书中沿袭道教固有的“闭精”说,又加以发挥,主张“精”或“血”得先变为“气”,循环体内,以制成肉体不死之丹。书名中的“太乙”,是指宇宙原初的清新完美状态。

《太一金华宗旨》是闻名国际的内丹著作。20世纪20年代,德国汉学家卫礼贤 (Richard Wilhelm, 1873-1930) 把此书译为德文,心理学泰斗荣格 (C.G. Jung, 1875-1961) 受其手稿启发,进而研究欧洲炼金术。1929年,二人合作出版《太乙金华宗旨》的德文译注本,题为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ein chinesisches Lebensbuch(“金花的秘密:中国的生命之书”),《太乙金华宗旨》由此闻名,出现多种语言的译本。

1899年,德国基督教传教士、汉学家尉礼贤来到中国,在他住中国的21年间,他在崂山有机会接触到了正宗的全真道龙门派的经典,学到了一些正宗修炼方法。回国后,他将《太乙金华宗旨》翻译成德文,取名为《金花的秘密》,介绍给西方世界。尉礼贤也是最早翻译《易经》的西方人,同时也是著名的心理学鼻祖卡尔·荣格的好友。荣格为德文版《太乙金华宗旨》作序。荣格对中国道教的《太乙金华宗旨》、《慧命经》、《易经》,及佛教的《西藏度亡经》、禅宗皆深入研究。荣格在《太乙金华宗旨》及西方炼金术找到与他个性化观念相同之处。

德文版的出版引起西方世界的关注。《金花的秘密》又被翻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 href_cetemp=" target=_blank http: 2014.sina.com.cn teams italy.html?>意大利文" HREF="http://zh.wikipedia.org/wiki/%E6%84%8F%E5%A4%A7%E5%88%A9%E6%96%87">意大利文、日文、朝文等多种文字。

卡尔·荣格的自传(《记忆,梦境与映射》,373-377页 )中有一段关于他的朋友尉礼贤的内容, “在中国,他有幸遇到一个旧式学院派的圣人,这个圣人的内里修炼已经达到很高的境界。这个圣人的名字是劳乃宣,他向卫礼贤介绍中国瑜伽中的哲学和易经中的心理学”。因有这两个人的合作,我们才有了在翻译的《易经》一书中绝妙的注解”。可以推测,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金花的秘密》这本关于中国瑜伽哲学的书中。虽然卫礼贤的德文版最初于1929年秋天面世,也就是他死前的几个月(根据贝尼斯的英文版序文),荣格在他给《金花的秘密》写的序文中指出尉礼贤早先就将此书的手稿送给了他,并指出将此书付诸出版最先是荣格的主意。

虽然卫礼贤,荣格,克里尔立的观点有所不同,《金花的秘密》一书对冥想的技术的阐述是公认一致的。这种入静的技术在禅宗中也有详细的描述。此书以诗歌般的语言细述冥想的技术,并简化为“静坐,呼吸,念想”三者组成的方程式。静坐基本与一个正直的姿势相关。对呼吸的详尽描述基本上为行话里的“真气”或称为“能量的路线”。与呼吸相关的能量路线被描述为好像一个和脊柱并行的一个竖直的车轮。当呼吸平稳后,车轮向前行,同时呼吸的能量从背后升起并在前面下降。不正确的呼吸习惯,姿势或坏念头会引起车轮不转动或者倒转,从而抑制真气的循环。当定神沉思时,你会体察到真气的升降。

在卫礼贤的德文版本里,中国老师传授给他的内容之一是:性功修炼有成者练功时能看见眼前出现一幅幅奇妙的、闪光的图案,卫礼贤将这个奇妙的光图称为曼陀罗。欧洲人首先是从佛教经典中知道曼陀罗(Mandela)的。一些佛经,如《大日经》、《金刚顶经》等等借用这个词以比喻性功修炼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

中国道家认为这种现象是修炼人的眼前天目穴处会出现一个明亮的、奇妙的图案。把这种修炼中看到的图案画了下来,被称为丹青曼陀罗,世人所见过的只是一些丹青曼陀罗,惟有性功修行到一定程度的人才能见到自己的曼陀罗,这才是真实的曼陀罗,这一图案能反映自己与宇宙及生命的信息感应的情况。在《金花的秘密》书中卫礼贤给出了一些他收集到的曼陀罗图案。

修炼中所见的曼陀罗与元神、金华、回光这些《太乙金华宗旨》所说的概念有重要的关系。修炼人所见曼陀罗就是人的性光或称元神之光,炼出了曼陀罗意味着人开始见到了自己的性光,书中称之为“光之始回”。性光由发散转为回归是这一修炼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有意义的现象,是入了门的证明。书中称回光有“金华乍吐”、“金华正放”、“金华大凝”的不同层次,到了“金华大凝”的境界那一直如如不动的元神就要动了,元神一动人就可窥见到生命的实相了。

与卫礼贤遇到他的中国老师并传于《太乙金华宗旨》时隔百余年,2007年在中国北方,道家全真龙门派第十八代传人王力平居士教授8个欧洲人依《太乙金华宗旨》的原理和方法集中训练八天,从第六天开始有人见到曼陀罗,到第八天结束时八个人中有六人都见到了曼陀罗。《现代学术研究杂志》2008年一月发表的“《太乙金华宗旨》修证实践研究 ”详细介绍了相关内容。

第七章 医学

医学理论的基础

世界上的医疗体系大致上可分成:

“拟人论医学体系”(神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超自然物(神灵)力量所造成的,如撒旦、鬼、神祇等,巫医、乩童、符咒等即属于此类。

“自然论医学体系”(经验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或人的生活方式不正常所造成的,如气候的变化、饮食习惯、人情绪变化等。中医学、阿育吠陀、顺势疗法等即属于此类。

“科学论医学体系”(实验设计):经由设立假说、实验设计,并利用演绎、归纳等方法呈现结果,或借由科学仪器侦测所产生的医学,是近现代医学的主流,例如西医。

其中前面两者被归类为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而后者则属于现代医学的主流。

在本书的前几章,已经深入的探讨了人类意识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它们的作用。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了潜意识对于人类行为的重要性。而对于本意识在医学上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大多数人肯定是不知道的。下面对此做一些剖析。

本意识里存储着关于人类生命的所有信息。这就是说本意识是人类生命活动所遵循的程序。本意识不仅包含着人的生、老、病、死的控制程序,它还包含着当人体遇到各种状况(信息)后要产生何种变化的程序。比如,当身体遇到冷、热、风、寒等环境变化后会出现什么状况、食入各种物质后身体会发生怎样变化、情感的改变会使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等,人体所发生的一切都是按照本意识的相应程序执行的结果。

人的意识是和宇宙相连的,因此宇宙的变化也会对人体产生影响。根据人类的这一特性,中医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

中国人的祖先具有超人的智慧和能力,他们能洞悉意识的本质。因此,他们知道各种疾病的根源。通过对人体食入各种物质后所产生的细微变化的观察,他们找到了对人体有益或是能治疗各种疾病的中草药。这些中草药中的某些元素可以使本意识改变所要运行的程序,从而使人体发生不同的变化,以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人体各部位受到刺激后也会使身体的其他部位发生变化,这也是本意识接收到这些刺激信息后发生变化的结果。古人根据这一现象,发明了针炙技术。

由于疾病是本意识活动的结果,因此当一个人生病时,如果能直接改变本意识就可治愈疾病。在中国的传统医学中,祝由术就是采用了这种方法。现代的心理治疗法很像祝由术,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中医拥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是从人体的根本上建立起的原理。因此,中医讲究治未病而不是已病。中医是建立在深奥的宇宙知识上的研究成果,古人对于宇宙和人类自身的认识已达到很高境界,以致现代人都无法望其项背,他们能看到的世界和人体内在结构的景象就连现代最先进的仪器、设备也无法做到。

对于现代的医学来说,由于无法认清人体的本质,因此,对于许多疾病的病因,现代医学都无法找到原因。这也就是西医治标不治本的原因所在。西医是采取生硬地改变本意识活动后所显现出的结果的方法。虽然,当下病症得以缓解,但产生疾病的根源一直存在。因此,西医的疗效更多地是源自于非治疗的影响,如环境的改变、身体状况的变化、心理的变化等因素。现代催眠术的启动者奥地利医生麦斯麦的“动物磁力”方法能发挥一定的作用说明了这个道理。另外,西药的服用可以减轻或是消除病症,但是这些化学元素进入身体后肯定会引起本意识的变化,以致身体出现其他更严重的疾病,“是药三分毒”揭示了这个结果。

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于人体结构的深入认识、人类寿命的增长、身体健康、疾病治疗等方面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但同时,西医治疗疾病的缺陷和严重后果也凸显出来。

西医

近代医学的发展史

西方近代医学是指文艺复兴以后逐渐兴起的医学,一般包括16世纪、17世纪、18世纪和19世纪的欧洲医学。

16世纪

封建社会后期,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手工工厂出现,生产力的增长也促进对新市场的寻找。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7年达·伽马发现好望角,1519~1522年麦哲伦环绕世界一周。许多药物(如鸦片、樟脑、松香),由东方传入欧洲,美洲发现后,欧洲也有了金鸡纳、愈创木、可可果。

由于资本主义的兴起,首先在意大利形成了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特点是敢于向教会思想挑战,反对宗教迷信的束缚。他们的口号是:“我是人,人的一切我应该了解”,以此来反对神学的统治。他们一方面传播新文化,一方面竭力钻研和模仿古代希腊的文化,因此此时期称为“文艺复兴”。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是科学史上文艺复兴的开始。

①医学革命。文艺复兴运动中,怀疑教条、反对权威之风兴起。于是,医界也产生了一场以帕拉切尔苏斯(1493~1541)为代表的医学革命。

中世纪的医学校中,主要讲阿维森纳的《医典》,以及加伦和希波克拉底的著作。教师照本宣科,一切墨守成规,毫无生气。文艺复兴的狂潮,很快就波及医学领域。帕拉切尔苏斯指出人体的生命过程是化学过程。他在巴塞尔大学任教时主张用流行的德语写书和讲演,使医学易为大众所接受,这是一件伟大的改革。他重视实践,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中世纪顽固的传统和权威观念,他说:“没有科学和经验,谁也不能成为医生。我的著作不是引证古代权威的著作,而是靠最大的教师──经验写成的”。他勇敢地向墨守成规和盲目崇拜进行斗争,公开焚毁了加伦和阿维森纳的著作。

②人体解剖学的建立。古代的人认为身体是灵魂寄居之处,在封建社会,各民族无例外地禁止解剖尸体。因此,人体解剖学得不到发展,这个时代的医书如加伦所著的解剖学中,解剖图几乎全是根据动物内脏绘成的。反之,文艺复兴时代的文化,把人作为注意的中心,在医学领域内人们首先重视的就是研究人体的构造。

首先革新解剖学的是意大利的达·芬奇,他认为作为现实主义的画家,有明了解剖的必要,尤其需要了解骨骼与肌肉,于是从事人体解剖。他所绘制的700多幅解剖图,传至今日还有150余幅。画得大都准确、优美。他首先对加伦的解剖学发生疑问。他曾往气管吹入空气,但无论如何用力,也不见心脏膨胀起来,于是得出结论:加伦所谓肺与心相通的学说是错误的。他还检查过心脏的构造与形态,他所画的心脏图较以往有关图画正确得多。此外,他还发现了主动脉根部瓣膜的活动及其性质,证明瓣膜的作用在于阻止血液回流。他所提到的心血管方面的问题,不久就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注意。

根据直接的观察来写作人体解剖学教科书这一工作由A.维萨里完成。维萨里先肄业于卢万大学,后转入巴黎大学。当时,这两所大学讲解剖时,仍是教授高坐椅上讲课,助手和匠人在台下操作,而且一年内最多只允许进行3或4次解剖。维萨里不满足这种状况,曾夜间到野外去盗窃尸体来进行解剖。当时意大利的帕多瓦大学有欧洲最好的解剖教室。于是他到那里任教。1543年,他将工作中积累起来的材料整理成书,公开发表。这本书就是《人体构造论》。此书指出加伦的错误达 200多处,如 5叶肝、两块下颌骨等。并指出加伦解剖学的依据是动物如猴等。维萨里虽然也受到当时保守派的指责,但他的学生们发展了解剖学。

总之,16世纪欧洲医学摆脱了古代权威的束缚,开始独立发展,其主要成就是人体解剖学的建立。这既表明一门古老的学科在新的水平上复活,又标志着医学新征途的开始。

17世纪

16世纪,尼德兰发生革命,产生了独立的资产阶级国家荷兰;17世纪,英国推翻了专制王权,建立资产阶级的议会制度。新兴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商业支持科学技术,提倡宽容,这些都有进步作用。哲学上培根提出经验主义,提倡观察实验,主张一切知识来自经验,并提倡归纳法;他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激励了后人的探索热情。笛卡尔是唯理论的代表,他重视人的思维能力,同时,又把机械论观点运用于对生理问题的研究,对后世的生命科学影响很大。这时期还出现了一些科学社团,它促进了交流,推动了科学进步。在17世纪,英国科学处于领先地位。

生理学的进步。17世纪,量度观念已很普及。最先在医界使用量度手段的是圣托里奥(1561~1636)。他制作了体温计和脉搏计。还制造了一个像小屋似的大秤,可在其中生活、睡眠、运动、进食;在排泄前后,他都秤量自己的体重,如此不厌其烦地进行了30余年。他发现体重在不排泄时也在减轻,认为其原因是“不易觉察的出汗”。这可以说是最早的新陈代谢研究。

实验、量度的应用,使生命科学开始步入科学轨道。其标志是血液循环的发现。

W.S.哈维(1578~1657)也毕业于帕多瓦大学,在他以前,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家们曾相继发现并解释了心脏血循的环节。1553年,西班牙学者M.塞尔维特(1511~1553)确认血液自右心室流入左心室,不是经过中隔上的孔,而是经过肺脏作“漫长而奇妙的迂回”。

哈维最先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活体解剖的实验方法,直接观察动物机体的活动。同时,他还精密地算出自左心室流入总动脉,和自右心室流入肺动脉的血量。他分析认为血液绝不可能来自饮食,也不可能留在身体组织内,他断定自左心室喷入动脉的血,必然是自静脉回归右心室的血。这样就发现了血液循环。哈维于1628年发表了著作《心脏运动论》。但是活体解剖已发展的极为残忍,虐待动物,活体解剖过度应用,必须改革。

显微镜的应用。随着实验的兴起,出现了许多科学仪器,显微镜就是17世纪初出现的。显微镜把人们带到一个新的认识水平。在这以后,科学家利用显微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

临床医学和T.西德纳姆(1624~1689)。内科学直到17世纪一直没有什么进展。医术与中世纪相仿,四体液论依然是疾病理论的基础。由于当时医生多研究解部学和生理学,似乎忘记了医生的责任,所以17世纪的临床医学家T·西德纳姆指出:“与医生最有直接关系的既非解剖学之实习,也非生理学之实验。乃是被疾病所苦之患者。故医生的任务首先要正确探明痛苦之本质,也就是应多观察同样病患者的情况,然后再研究解剖、生理等知识,以导出疾病之解释和疗法”。同时,他非常拥护希波克拉底关于“自然治愈力”的思想。这既说明了当时临床学还很落后,也表明他对人体抗病能力的重视。

18世纪

在18世纪欧洲各国已进入了资本主义确立时期。18世纪,美国独立,法国发生革命,资产阶级在西欧多数国家取得政权,并且向外扩张势力,发展世界贸易。在商品需要的刺激下,首先在英国的棉纺织业发生了技术大革新,织布机和纺织机都发明了,1784年J.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它不但应用于纺织工业,也应用于各种工矿业。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这便是所谓产业革命。手工工人变成机器工人,工业无产阶级首先在英国形成。同时资本主义生产力也就大为发展。

①病理解剖学的建立。到18世纪,医学家已经解剖了无数尸体,对人体的正常构造已有了清晰的认识,在这基础上,他们就有可能认识到若干异常的构造。意大利病理解剖学家G.B.莫尔加尼(1682~1771)于1761年发表《论疾病的位置和原因》一书,描述了疾病影响下器官的变化,并且据此对疾病原因作了科学的推测。他把疾病看作是局部损伤,而且认为每一种疾病都有它在某个器官内的相应病变部位。在他以后医师才开始用“病灶”解释症状。这种思想对以后的整个医学领域影响甚大。

②叩诊的发明。18世纪后半期,奥地利医生J.L.奥恩布鲁格(1722~1809)发明了叩诊。他的父亲是酒店老板,常用手指敲击大酒桶根据声音猜测桶里的酒量。后来,奥恩布鲁格把这个方法用在人的胸腔,以寻找“病灶”。经过大量经验观察,包括尸体解剖追踪,他创立应用至今的叩诊法。但叩诊法的推广应用,还是19世纪的事。

③临床教学的开始。在17世纪以前,欧洲并无有组织的临床教育,学生到医校学习,只要读书,经过考试及格就可领到毕业证书。17世纪中叶荷兰的莱顿大学开始实行临床教学并取消宗教派别的限制,吸收了不少外国学生。到18世纪,临床医学教学兴盛起来,莱顿大学在医院中设立了教学病床,H.布尔哈维(1668~1738)成了当时世界有名的临床医学家。布尔哈维充分利用病床教学,他在进行病理解剖之前,尽量给学生提供临床的症候以及这些与病理变化关系的资料,这是以后临床病理讨论会(C.P.C.)的先驱。

④预防医学的成就。E.詹纳(1749~1823)发明牛痘接种法,这是18世纪预防医学的一件大事。16世纪,中国已用人痘接种来预防天花。18世纪初,这种方法经土耳其传到英国,詹纳在实践中发现牛痘接种比人痘接种更安全。他的这个改进增加了接种的安全性,为人类最终消灭天花作出贡献。18世纪末,工业革命兴起。农民大量涌入城市。资本家只管赚钱,不关心工人生活。工人住在肮脏、潮湿的贫民窟,劳累一天而不得温饱,因而疾病很多。这类问题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加上启蒙运动中传播的博爱思想对一些人产生影响,于是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方面的问题逐渐被提出来。德国人J.P.弗兰克(1745~1821)写成《医务监督的完整体系》,其中就谈到公共卫生和社会医学的很多问题。同时,还有人呼吁改善监狱卫生、解放精神病人(不能以残酷的方式如戴脚镣、手铐之类对待精神病人)。这类活动主要是个人活动,直到19世纪,政府才逐渐重视这些问题。

19世纪

19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继英、法之后,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在19世纪完成了18世纪中叶开始的产业革命,之后,法、德、俄、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产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行,摧毁了封建势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使生产力大大提高。这对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19世纪,自然科学和技术进步很大。物理学方面,有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提出,光学的进步,显微镜的进一步改良如复式接物镜(1823)、无色镜片(1830)、油浸装置(1886)等。由于电学的进步,电热器、电气治疗到后半叶相继出现。化学方面,有原子论、元素周期率的提出,和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出现。德国人F.维勒(1880~1882)于1828年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之间的界限。生物学方面,有细胞学说、进化论和遗传定律的提出。19世纪欧洲医学的主要进展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细胞病理学。19世纪初细胞学说提出,到19世纪中叶德国病理学家R.菲尔肖倡导细胞病理学,将疾病研究深入到细胞层次。他学说的基本原理包括:细胞来自细胞;机体是细胞的总和;疾病可用细胞病理来说明。

②细菌学的建立。19世纪中叶,由于发酵工业的需要,由于物理学、化学的进步和显微镜的改进,细菌学诞生了。法国人L.巴斯德(1822~1895)开始研究发酵的作用,后研究微生物,证明发酵及传染病都是微生物引起的。德国人R.科赫(1843~1910)发现霍乱弧菌、结核杆菌及炭疽杆菌等,并改进了培养细菌的方法和细菌染色方法,还提出科赫三定律。他们的工作奠定了微生物学的基础。19世纪后30年,是细菌学时代,大多数主要致病菌在此时期内先后发现。

巴斯德还研究了鸡的霍乱、牛羊炭疽病及狂犬病等,并用减弱微生物毒力的方法首先进行疫苗的研究,从而创立了经典免疫学。以后,在巴斯德研究所工作的俄国人И.И.梅契尼科夫(1845~1916)系统阐述了吞噬现象及某些传染病的免疫现象;1880年发表微生物间的对抗和它们的变异的论述;20世纪初,又发现乳酸菌与病原菌在人肠中相互拮抗,并用乳酸菌制剂来治疗某些肠病。他对早期免疫学作出很大贡献。

③药理学。19世纪初期,一些植物药的有效成分先后被提取出来。例如,1806年由阿片提出吗啡;1819年由金鸡纳皮提出奎宁等。

至19世纪中叶,尿素、氯仿等已合成。1859年水杨酸盐类解热镇痛药合成成功,到19世纪末精制成阿斯匹林。其后各种药物的合成精制不断得到发展。以后,人们开始研究药物的性能和作用。以临床医学和生理学为基础,以动物实验为手段,产生了实验药理学。

④实验生理学。到19世纪,人们应用物理、化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机体,从而逐渐兴起实验生理学。

法国的F.马让迪(1783~1855),德国人J.P.弥勒(1801~1858)和法国人C.贝尔纳(1813~1878)先后用动物实验对神经和消化等系统进行了大量生理研究。他们的工作奠定了现代生理学研究的科学基础。

⑤诊断学的进步。由于病理解剖学和细胞病理学的影响,当时的临床医学中特别注意对内脏器官病理变化的研究和诊断,想尽各种方法寻找“病灶”,使诊断方法不断充实,诊断手段和辅助诊断工具不断增多。到19世纪末检查工作又或多或少地从直接观察病人转变为研究化验室的检验结果。

18世纪中叶,奥恩布鲁格就已发明并改进了叩诊法,然而叩诊法受到当时的守旧医生的轻视和嘲笑,未得到应用。直到19世纪初,法国医生J.N.科尔维萨 (1755~1821)经20年研究后对叩诊加以推广,才促进了叩诊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发明听诊的是R.-T.-H.拉埃内克(1781~1826),他是法国病理学家、临床家。他从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得到对于心肺可以听诊的启示。起先他用耳直接听诊,后来制成听诊器,先用纸制,后用木制。他检查了许多病人,研究了用听诊器发现的各种最微小的现象。进行了许多尸体解剖,把解剖结果与临床现象相对照,从而改进了听诊法。1819年,他发表论文《间接听诊法》,并根据这种新的检查方法诊断肺和心脏的疾病。

许多临床诊断辅助手段如血压测量、体温测量、体腔镜检查都是在19世纪开始应用的。利用新的照明装置和光学器具,一系列光学器械相继发明和使用。较早的有德国人H.赫尔姆霍茨(1821~1894)的检眼镜,继之喉镜、膀胱镜、食管镜、胃镜、支气管镜等先后发明,这丰富了临床内科诊断手段,并使其后体腔内进行治疗成为可能。

由于化学的发展,临床医学利用化学分析检验方法以检查血液的内容物,大大改进了诊断法。显微镜学的不断进步,促使形态诊断学在临床逐步取得重要地位,它研究机体体液和固体部分的组织结构和有形成分,并研究正常和异常排泄物的结构成分。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由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的成就,医生的诊断方法更为丰富。

⑥外科学的进步。19世纪之前,外科非常落后。疼痛、感染、出血等主要基本问题未得解决,这限制了手术的数量和范围。19世纪中叶,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外科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以上几方面的重要成就,为外科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从此外科学开始迅速发展。19世纪末期,体腔外科普遍发达,这样许多临床专业(如妇科、泌尿科、眼科等)中除进行内科处置外,外科方法也获得重要地位。

⑦预防医学。18世纪时预防医学有某些改进,但大多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实施范围也很有限。到19世纪,预防医学和保障健康的医学对策已逐渐成为立法和行政的问题。英国于1848年设立卫生总务部,规定一些预防疾病的法令。之后不久英国发生霍乱大流行,死亡约6万人。统计资料显示疾病的传染媒介是饮用水,于是采取了适当的预防方法,而逐渐遏止了疫情。

使卫生学成为一门精确科学的人应说是德国的M.J.佩滕科弗(1818~1901),他将物理和化学的研究方法应用到卫生学方面,研究了空气、水、土壤对人体的影响;测定了大气中二氧化碳对呼吸的意义,并发明了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研究了住宅的通气和暖气设备,1882年发表《卫生学指南》一书。继他之后,研究职业病的劳动卫生学、研究食品工业的营养和食品卫生学相继产生。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有些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开始注意学校卫生。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初,出现社会卫生学,它的目的是研究人民的健康情况,患病和死亡的原因以及与它们斗争的方法。

⑧护理学。护理工作历史悠久,但从事护理的人长期地位低下,19世纪之前工作条件一直十分恶劣,人员素质差,待遇低。英国的F.南丁格尔(1820~1910)曾在德国学习护理知识,在克里米亚战争中率护士进行战地救护,收效显著。1860年她创立护士学校,传播其护理学思想,提高护理地位,使护理学成为一门科学。

近代医学经历了16~17世纪的奠基,18世纪的系统分类,19世纪的大发展,到20世纪与现代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发展为现代医学。20世纪医学的特点是一方面向微观发展,如分子生物学;一方面又向宏观发展。在向宏观发展方面,又可分为两种:一是人们认识到人本身是一个整体;二是把人作为一个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互作用的整体来研究。20世纪以来,基础医学方面成就最突出的是基本理论的发展,它有力地推进了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有效手段在20世纪才开始出现。20世纪医学发展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科学的进步。各学科专业间交叉融合,这形成现代医学的特点之一。

20世纪以来医学主要成就如下:

内科治疗方面的进步。19世纪后半期,由于药理学的进步,在治疗上虽有了一些改进,但对多数疾病仍无能为力,尤其对一些已知道病源的传染性疾病。20世纪化学治疗和抗生素的发明,才改变了这种局面。1908年德国P.埃尔利希(1854~1915)和日本秦佐八郎(1873~1938)发现606能治疗螺旋体疾病,开创了化学疗法的先声。1935年G.J.P.多马克(1895~1964)研制成磺胺药,能治多种细菌所致疾病。1928年英国的A.弗莱明(1881~1955)发现青霉素有杀菌能力,1941年后H.W.弗洛里(1898~1968)和E.B.钱恩(1906~1979)将青霉素用于临床。1944年美国S.A.瓦克斯曼(1888~1973)发现链霉素能治疗结核病。其后新抗生素相继出现。这些特效疗法是治疗史上划时代的进步。

1922年F.G.班廷(1891~1941)提取胰岛素成功,可用以治疗糖尿病。

20世纪后半期新药物,包括新抗生素的不断出现,使某些疾病的疗效明显改善。与此同时,治疗方法也有明显进步,例如联合化学治疗的应用从对白血病的治疗到对其他某些肿瘤治疗的发展;要素饮食、静脉高营养疗法在重症衰弱病人的应用;免疫疗法等。这些药物和疗法使得一些慢性病、难治之症改变了预后,提高了疗效。电除颤人工心脏起搏器、人工呼吸器等医疗仪器不断改进,使一些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②诊断技术的发展。W.C.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到20世纪初 X射线诊断便成为临床医学的重要手段。最初用于观察骨骼状态,1906年借助铋糊检查胃肠运动,以后又改用钡餐、碘油等进行 X射线造影。此后重要的诊断技术进展有:心电图(1903)、梅毒血清反应(1906)、脑血管造影(1911)、心脏导管术(1929)和脑电图(1929)。50年代初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医学,60年代日本采用光导纤维制成胃镜,现在临床已有多种纤维光学内窥镜得到应用。7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 X射线断层成像(CT)以及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后,微小的病灶都能发现。

化验诊断方法也得到发展,如敏感的放射免疫测定法,可测定微微克水平的体内成分含量。

其他各种电子仪器在临床各科室也应为应用,如心肺监视器、γ-照相术、电子计算机也应用于诊断系统。

1960年可借助羊水检查诊断胎儿血友病,1967年已能进行产前的遗传病染色体检查,1968年发现测定羊水中酶活性的方法,可用以诊断先天性代谢缺陷。70年代可测定羊水中甲胎蛋白以诊断胎儿畸形,产前诊断达到新水平。

③内分泌学。1901年高峰让吉分离出肾上腺素,不久,促胰液素也被提取出来,人类开始认识体液调节的功能。以后甲状腺素、胰岛素、各种性激素等相继分离提纯,40年代提取出了肾上腺皮质激素,50~60年代分离出了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60年代提出第二信使学说,阐明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推动内分泌学向分子领域发展。

④营养学。20世纪以前,营养作为一个学科名词还很少出现在文献中。进入20世纪后,营养学得到很大发展。首先蛋白质在营养上的重要性越来越清楚。英国生物化学家F.G.霍普金斯(1861~1947)和E.威尔科克1906年在剑桥大学、美国生物化学家T.奥斯本和L.B.门德尔1916年在耶鲁大学的研究,证明蛋白质有的营养价值高,有的则营养价值不完全。30年代,美国的W.罗斯等花了五、六年时间搞清了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差别,1938年证明了人类需要 8种必需氨基酸。第二是维生素的接连发现,如维生素B1(C.芬克,1913);维生素A(E.麦科勒姆和M.戴维斯,1913);维生素D(O.罗森海姆,和T.韦伯斯特等,1926);维生素C(A.圣捷尔吉,1928);维生素B2(R.库恩等,1933);维生素E(H.埃文斯等,1936);维生素B6(S.莱普科夫斯基等,1938);维生素K(P.H.达姆和D.福克斯,1948)等。第三是20世纪后半叶认识到锌、铜、锰、钴、钼、碘等微量元素的重要作用。由于营养学知识的进步,人类搞清了各种营养素缺乏病的病因,便有可能采取“强化食物”等措施来加以防治;也使“完全胃肠外营养法”成为可能。1968年S.杜德里克等首先报道的这一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挽救由于消化道功能障碍等原因而发生严重营养不良的患者的生命。

⑤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通过研究生物大分子(蛋白质、酶、核酸等)的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来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促进了分子医学的发展及人类对“分子病”的认识。总的来说,分子生物学兴起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它的影响已渐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各个领域,产生了一些新兴学科,如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免疫学等。这将对医学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⑥医学遗传学。经典遗传学在20世纪初取得很大进展,通过家系调查已搞清许多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但只有在分子生物学兴起后,人们才逐渐能够在基因层次上探讨遗传病的发病机理。以后陆续明确了许多疾病是由于基因缺陷导致产生缺陷的功能蛋白(如血红蛋白及各种酶),最后产生各种相应的症状(如贫血及各种代谢障碍)。目前已能利用分子遗传学的技巧在产前诊断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分子遗传学家还在研究将正常基因引入遗传病患者的可能性及途径。

⑦免疫学。20世纪后,一系列的预防疫苗相继研制成功,对控制许多传染病效果显著。

20世纪初便已发现人体内可有抗自身组织的抗体。1942年发明免疫荧光技术后更得以确证自身抗体的广泛存在。20世纪中叶人们发现免疫耐受现象并在实验动物中成功地诱发了耐受状态,这导致细胞系选择学说的出现。这使人们逐渐认识到,免疫的作用不限于抗感染,它能识别“己”与“非己”从而维持机体稳定性。

此后免疫学的进展层出不穷。50年代发现胸腺与免疫有关,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也得到阐明;60年代 T细胞、B 细胞作用的发现,70年代中叶单克隆抗体技术的诞生。1974年N.K.耶纳提出免疫网络学说。在临床应用方面,免疫学技术作为诊断方法可说始自世纪之初,但最突出的贡献应说是组织和器官移植。免疫学现已成为影响生物学和医学最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1971年世界免疫学会上一致认为免疫学应从微生物学中分出成为一独立学科。它包括:免疫化学、免疫生物学、免疫遗传学、免疫病理学、临床免疫学、肿瘤免疫学和移植免疫等。

⑧手术学科的发展。20世纪初,K.兰德施泰纳发现血型,通过配血使输血得以安全进行。这时也开始应用局部麻醉法,40年代肌肉松弛药在临床应用,其后抗菌药应用于外科。这些解决了外科治疗的基本问题。

此后外科领域内各专业相继独立。如脑外科、心血管外科、矫形外科、消化外科及整形外科等等。

现代神经外科是从20世纪才开始,60年代以来进展很快。电子计算机 X射线成像检查是70年代诊断技术的一项重大进展,提高许多颅内疾病,特别脑出血、颅内肿瘤的诊断率。在一些神经外科中心,CT及磁共振已取代其他造影检查。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扩大了手术领域,提高了难度较大的颅内复杂病变手术的成功率,并使某些过去不能手术的疾病得到治疗的机会。脑血管疾病手术治疗进展比较突出。脑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由50~80%降低到 3%左右。颅外-颅内动脉吻合术的成功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开展了新的途径。脑胶质瘤特别是恶性胶质瘤的治疗和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也有一些进展。显微外科技术发展很快,用得最普遍的是周围神经修复。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发展,使移植及再植外科达到新的水平。还使活骨游离移植成为现实。显微外科技术还把断肢再植,特别是断指再植推向新的水平。

⑨器官移植和人造器官。1913年A.卡雷尔就提出把器官取下、培养、移植的观点。1933年异体角膜移植成功,1954年孪生兄弟间肾移植首获成功。其后,随着免疫学的进步,肝移植(T.E.施塔茨尔,1963)、肺移植(J.D.哈代,1963)、胰腺移植(C.W.利勒海,1966)先后完成,1967年南非外科医生C.巴纳德进行首例心脏移植。骨髓移植也取得很大成就。牙科医师也正试验将儿童的牙齿胚粒移植到成人牙床内使生新牙。

40年代以来,现代科学技术更直接进入医学领域,医学与生物学、化学、电子学、数学、力学、高分子化学、工程学等融为一体,出现了生物医学工程学,各种人造器官是其成就之一。

1945年荷兰人W.J.科尔夫经二年研究和应用,将人工肾用于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首获成功;以后他又开始在美国研制人工心脏;1962年斯塔尔采用人造球形瓣膜更换二尖瓣成功;50年代人工心肺机、人工低温术在临床的应用,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得以进行。1982年美国医生给一位61岁的心脏病患者植入“贾维克-7”型人工心脏,使这一领域进入一新阶段。

50年代后期,生物医学工程学成为独立学科,除人工脏器外,尚研究人工关节、假肢,人工感官等。60年代激光应用于临床。1960年第一台激光器首先用于眼科。

⑩精神病学。20世纪初德国的E.克雷佩林(1856~1926)曾用著作和讲演等方式介绍精神病的分类方法,并阐明早发性痴呆等的意义,使精神病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一。

维也纳的S.弗洛伊德(1856~1939)创“精神分析”学说,认为精神作用影响潜在意识,性的本能与这种作用有重要关系。

1930年之前,很少有效的精神病疗法。如1918年曾用疟原虫接种治疗麻痹性痴呆。30年代,胰岛素治疗休克和电休克疗法先后应用于临床,这成为化学治疗应用之前精神病的两大治疗方法。

1950年氯丙嗪合成,1952年P.迪莱将其用于精神病人获得成功。后又发现利血平的疗效,于是精神病治疗进入化学治疗的阶段。

20世纪后半叶讨论心理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如心身医学以及行为医学等相继出现。

综合起来,西医学的内容大体分为三部分:

(1)基础医学。包括研究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如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等;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原理的学科,如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研究治疗原理和方法的学科,如药理学等。

(2)临床医学。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病因、病理,对病人实施诊断和治疗。包括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传染病学、眼科学、放射学等多种专门学科。

(3)预防医学。研究防治病害、改善和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条件、讲究卫生、增强体质、防御疾病、延长寿命的规律和方法,包括卫生学、流行病学等。

西医的缺陷

根据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其包含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现代医学的主要目标是人体的硬件结构。虽然,遗传学、心理学已越来越被重视,但它们还是处于萌芽阶段。现在我们已经很清楚地知道了人体的详细构造、各机构之间的连系及工作原理、各种疾病的症状及消除这些症状的直接方法等有关人体的物质特性。

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西医正是行为主义思想的具体表现,它更多的是重视事情的结果,对于结果的干预和改变成为西医理论的宗旨。然而,人体除了硬件系统外,还有庞大的软件系统——意识。正是这个软件系统,决定了人的各种特性及行为。

十大“怪病”

尽管人类医学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科学家对人体机能的了解也到了前所未有的阶段,许多疑难杂症都逐渐被医学专家所攻克。然而,世界上仍有一些相当罕见和古怪的病症,让全世界的医学专家们都感到吃惊和困惑,一些罕见的医学“怪症”甚至直到最近才正式有了名字。在这些匪夷所思的“怪症”面前,人类已知的医学知识显得束手无策,毫无用武之地。美国广播公司对困惑世界医学界的十大“怪症”进行了大盘点。

一、“不眠症”:男童永远无法睡觉

大多数噩梦总是和睡眠联系在一起,然而,如果一个人永远都无法真正地进入睡眠,也许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噩梦。这样的“怪病”就发生在了美国5岁男童里特·兰伯的身上,他几乎一天24小时都处于清醒状态,永远无法进入睡眠。

兰伯的母亲莎侬接受美国广播公司记者采访时称,当兰伯出生后几天,她就发现儿子身上一定出了差错,因为他无论何时都睁着眼睛,不肯睡觉。莎侬说:“当里特出生后,我就带他去看医生,我告诉医生他一定出了什么差错,因为他一直不睡觉。然而医生认为我是个疑神疑鬼的母亲,总是叫我不用担忧。最后医生终于意识到里特果然从不睡觉,然而,医生们却查不出他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许多医生对里特进行了诊断,但他们的诊断结果却众说纷纭、互相矛盾。”

最后美国医学专家认为,兰伯之所以永远无法睡觉,是因为他的大脑受到了脊柱的挤压,导致控制睡眠、说话、头骨神经、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脑干处于严重的“受压迫”状态,为了释放兰伯大脑的压力,去年5月,美国医生为他实施了大脑手术,他们在兰伯的头骨下方和脖子上方的部位切开了一道口子,移除了脑干和脊髓周围的一些头骨。然而手术是否成功,要到一年后才能获知分晓。莎侬说:“医生说他有50%的机会可以改善睡眠,由于无法入睡,他所有时候都显得相当急躁易怒。我希望他能像正常人一样睡觉,从而过上快乐的生活。”

二、“超忆症”:记住一生所有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永不忘记一生中的所有事情本身就是一件难以想象的事情。然而世界上却有那么少数几个人,他们一生中经历的每一个时刻,都会被他们深深烙印在脑海里。美国威斯康星州52岁男子布拉德·威廉斯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罕见“超忆症”的男子,他能清楚地记住过去一生中每天发生的任何大小事情。布拉德也被人称做是“人体谷歌”,因为他回忆某些事件的速度,比别人通过搜索引擎“谷歌”搜索的速度还要快。布拉德的大脑就像是一本关于名字、照片、日期和各种事件的百科全书剪贴簿,过去生活中发生的每样事件,都会在布拉德的大脑中“编成目录”,他任何时候进行回忆,都能立即从“大脑百科全书”中找到需要的东西。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女子AJ也患有“超忆症”,和布拉德一样,AJ也能记住一生中发生的任何大小事情,她无法忘记任何事,包括那些令她悲伤的事。据美国加州大学大脑研究专家詹姆斯·麦高称,科学家至今无法理解“超忆症”患者的大脑是如何工作的,“超忆症”患者的大脑对研究人员来说,堪称是一个无穷的宝藏。麦高说:“为了解释一种症状,你必须首先了解这种症状,我们正在对这种罕见的怪病展开研究。”

三、“失忆症”:50年记忆瞬间消失

和“超忆症”男子布拉德拥有惊人记忆不同的是,美国58岁女子贝基·普罗普斯特却恰恰相反,11年前,她遭遇了一次癫痫发作,结果她一生的记忆都在一瞬间全部消失。当贝基苏醒过来时,她成了一个没有记忆的人,她的大脑就像一张白纸一样空白,她不再认识任何家人和朋友,甚至不记得自己叫什么名字。

贝基的罕见失忆症让美国医学专家们深感困惑,他们所知道的是,贝基的大脑中遭遇了一场“电子风暴”,导致她的所有记忆——过去发生的经历、事件、认识的熟人以及她自己的身份全都被抹除得一干二净。贝基向记者解释说:“如果我是一台计算机,那就好像我的硬盘遭遇了格式化一样。”从那以来,失去过去所有记忆的贝基开始重建了自己的生活,她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重新找了一份工作,她还写了一本书,讲述了自己的失忆经历。

美国科罗拉多州格利雷市神经学家戴维·欧文称,癫痫显然使贝基的大脑遭遇了“短路”,他相信她大脑中储存记忆的区域仍然完好无损,但就是没有“道路”可以进入。

四、“口音综合征”:用外国口音说话

大脑经常会上演一些让科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53岁加拿大妇女罗丝玛丽·多尔2006年遭遇一次脑中风后,引发了一种罕见的副作用——她患上了“外国口音综合征”,开始用另一种方言讲话。尽管罗丝玛丽生活在加拿大安大略湖的西面,尽管她从来没有到过加拿大东部的纽芬兰岛,但她却突然开始用一种纽芬兰方言说起话来。医院中当时有一名来自纽芬兰岛的护士,她听到纽芬兰方言后,还以为在医院中找到了老乡。她冲进罗丝玛丽的病房中就问:“这儿谁是纽芬兰人?”罗丝玛丽说:“这儿没有任何人来自纽芬兰。”那名护士吃惊地对她说:“我想我现在正在和来自纽芬兰岛的人说话。”

据悉,目前医学史上已经有60例有史记载的“外国口音综合征”病例。最早的一名“外国口音综合征”患者是一名二战时期的挪威妇女。据挪威神经学家乔吉·海曼·蒙拉德-克罗恩记载称,这名妇女在二战中被炮弹碎片击中头部,从此她竟开始以一种德国方言和别人说话。在最近的一些病例中,一名终身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妇女突然开口说起了英国方言,一名日本女性突然以韩国腔讲起话来。研究人员至今无法确定“外国口音综合征”的病因,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神经学副教授朱利尤斯·弗里德里克森说:“这些患者的大脑大都受到过伤害,这种伤害显然改变了他们大脑神经系统工作的方式。”

五、“抗冻症”:这个人永远不怕冷

荷兰50岁“冰人”威姆·霍夫拥有一种超常的抗冻能力,他能近乎赤身裸体地在冰块中待上至少1小时。霍夫称,他是在21年前突然发现自己拥有抵抗寒冷的超常能力的。霍夫回忆说:“我当时和某人在公园散步,我看到了冰。我突然冒出一个想法:要是站到冰中会怎样呢?我非常想试一下。于是,我脱掉衣服,在里面站立了30秒钟。出来后,我感到一股强烈的愉悦感,从那以后,我每天都要在冰中站一会儿。”

霍夫开始不断发掘自己的抗冻能力,1999年1月,他赤脚在北极圈内完成了半程马拉松;3年后,他只穿一条泳裤跳入北极冰下,在冰水下游了80米远距离,创下了冰下游泳最长距离的吉尼斯世界纪录;2007年,他又只穿着一条短裤和一双鞋子攀登起珠穆朗玛峰。去年1月,霍夫在美国纽约曼哈顿大街上又做出一项惊人之举:近乎赤裸地在一个装满冰块的树脂玻璃容器中站立了72分钟。

美国医生肯·卡姆勒治疗过数十个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而被寒冷气候冻伤、甚至差点丧命的人,他听到霍夫只穿一条短裤就开始攀登珠峰的奇事后,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随后开始研究起这个荷兰“冰人”。科学家至今无法解释霍夫的身体为何能够抵御酷寒,卡姆勒相信,霍夫的神奇“抗冻”能力可能和他的大脑有关。卡姆勒说:“简单的猜测是,人们受惊吓时会用意志控制心跳,同样这种意志也可控制身体其他器官,这可能是霍夫之所以能够抗冻的原因。当然,现在这只是一种猜测而已。”

六、“怕冷症”:一碰冷水就休克

和霍夫完全相反的是,还有一些人一碰到冷水,或被寒风刺激,就会浑身出现荨麻疹,甚至发生休克或死亡。这种怪病被医学家称做“寒冷性荨麻疹”——也就是对寒冷的温度过敏。据美国过敏、哮喘和免疫学学会副总裁托马斯·卡塞尔称,患有“寒冷性荨麻疹”的人,即使突然被冷风吹到、或者在暴风雪天气中脸上沾了几朵雪花,都会在身上引发剧痒的荨麻疹。而如果大面积暴露在寒冷温度中,譬如跳进冷水中游泳,或者洗个冷水澡,都会引发休克甚至死亡。

科学家怀疑“寒冷性荨麻疹”和一种被称做“免疫球蛋白E”的抗体有关,它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当患者遭遇寒冷刺激时,“免疫球蛋白E”就会被激活。幸运的是,科学家对“寒冷性荨麻疹”正在研究一些可行的治疗办法。美国犹他州大学杰拉德·格莱奇博士说:“许多病人服用抗组胺剂后,病情会有所好转。我们想知道免疫球蛋白E的抗体是否能彻底防止这种症状。如果可以,那么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就会批准使用这种药物,我们就会有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七、“音乐癫痫症”:一听音乐就昏厥

悦耳动听的音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种艺术享受,但在长达5年时间中,音乐对于美国纽约市26岁女孩斯塔茜·盖尔来说却是一个恐怖的噩梦,因为她患有一种罕见的“音乐癫痫症”,她只要一听到音乐就会癫痫发作,陷入昏厥。斯塔茜的怪病让美国医学专家们深感困惑。

据悉,斯塔茜首先发现,她数次在倾听加勒比海歌手西恩·保罗的说唱歌曲《温度》时,都会立即癫痫发作,昏倒在地。美国纽约长岛犹太医学中心的专家对斯塔茜进行了一系列的医学测试,最后医生终于确认,斯塔茜的确听到音乐就会癫痫发作。斯塔茜的“音乐癫痫症”后来越来越严重,最后她听到任何种类的音乐,都会癫痫发作,她平均每天要发作10次癫痫,生活彻底成了一场噩梦。斯塔茜回忆说:“这真是太可怕了,我记得一次下楼梯时,门外一辆汽车中突然播放起了音乐,我当场昏厥过去,并且摔下了楼梯。”斯塔茜也无法再去教堂做礼拜,因为教堂唱诗班的歌声也会令她癫痫发作。

不过去年,美国医生通过一种先锋性手术移除了斯塔茜大脑右前颞叶中可能引发癫痫的脑组织,从此以后,斯塔茜再也没有发作过癫痫,5年来她也可以首次享受音乐、而不必害怕昏倒了。

八、“无痛症”:这个女童永远不怕痛

美国明尼苏达州大湖市9岁女童盖比·金拉斯是个“不怕痛的女孩”,自她长这么大以来,不管走路摔跤还是磕落牙齿,她都从来没有哭过一声。事实上,盖比患有一种罕见的医学怪病——她天生就感觉不到任何疼痛,所以她跌断颚骨不疼,摔下楼梯不哭,甚至还将舌头当成口香糖咀嚼。

据父母回忆称,当盖比3岁时,她和大多数同龄小孩一样,走路时也经常会摔跤、摔跟头,然而与其他小孩不同的是,哪怕盖比跌得头破血流,门牙磕落,她也不会流一滴眼泪。由于感觉不到疼痛,盖比一次甚至跌断了自己的下颚骨,由于她一声不哭,直到一个月后,父母才知道她身上发生了什么事。一次,不知痛为何物的盖比还弄伤了自己的眼角膜,导致左眼失明,不得不摘除发生感染的左眼球。

据美国医学专家称,盖比患上的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无痛症——“先天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症”,这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患者天生缺少可以感觉疼痛和温度的神经纤维。盖比的父母目前已经成立了一个名叫“疼痛的礼物”的基金会,到目前为止,该基金会已经找到了39个先天性无痛症患者。

九、“持续性冲动症”:随时处于性亢奋状态

对于那些从来没有亲身经历过“持续性冲动综合征”的人,这种怪病听起来就像是一个黄色笑话,然而事实上,对于患有“持续性冲动综合征”的女性们来说,这一怪病就像是一种噩梦般的诅咒——因为它让患者任何时候都处于性冲动性亢奋状态中。这一怪病是如此罕见,直到2001年才正式获得了自己的医学名称。

现年35岁的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女性海瑟·迪尔蒙就是一个“持续性冲动综合征”患者,她总是处于性亢奋状态中,任何声音,包括汽车喇叭声、火车轰鸣声都能让她引发性亢奋。海瑟痛苦地说:“我看过各种医生,包括妇科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结果没人知道我患了什么疾病。”

美国加州大学外科教授欧文·戈德斯坦博士是研究“持续性冲动综合征”的少数专家之一,他称即使在医学圈内,人们对这种疾病也是所知甚少,戈德斯坦博士说:“每次当我发表关于这一疾病的演讲时,听众席上都会传来窃笑声,有的人笑着说:‘噢,我希望我妻子也患这种怪病。’他们都是专业的医学人员,可是我立即对他们说:‘噢,不,你最好不要这么想,你绝对不会希望你妻子也患上这种疾病的。’”戈德斯坦博士相信,可能有数千名妇女都患有这种难以启齿的性冲动怪病,但她们却羞于向医生寻求帮助。

十、“交替失明症”:这女孩每周“失明”3天

澳大利亚墨尔本市22岁女孩娜塔莉·艾德勒从5年前开始,她的眼皮每周都会瘫痪紧闭3天,使她陷入如同“失明”般的状态中;然而接下来的3天她的眼皮又会恢复正常,使她能够清楚视物,不过3天后,她的眼皮又会陷入瘫痪紧闭状态中,如此周而复始,这意味着娜塔莉平均每周都要“失明”至少3天时间。

娜塔莉称,每次她眼皮从正常到“瘫痪”的转换时刻,大多发生于晚上。娜塔莉说:“当我的眼皮能够睁开正常视物后,通常第3天晚上,我的眼皮就会出现问题,无法睁开。当我晚上上床睡觉时,我仍然能够睁开自己的眼睛,可当第二天早晨我醒来时,我的眼睛就不能再睁开了。没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每次当娜塔莉的眼皮无法睁开时,她就像是“失明”了一样,整天只能生活在黑暗中。

娜塔莉的眼睛每隔3天就会不由自主地闭上,然后睁开3天,再闭上3天……周而复始,完全不能自控。她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有此生理现象的人。

澳大利亚医学专家相信,娜塔莉是世界上唯一患有这种罕见怪病的人,医生怀疑她的怪病跟眼部肌肉痉挛有关,并一度通过肉毒杆菌治疗使她眼皮的“睁闭循环”更改到了“睁5天、闭一天”,不过肉毒杆菌治疗现在已对娜塔莉失去疗效,她的眼皮又恢复到了“睁3天、闭3天”的罕见循环状态中。墨尔本皇家眼耳科医院神经眼科部副教授贾斯汀·奥戴医生说:“娜塔莉的疾病对我们来说就像是个谜团一样,我们从未遇见过这样的怪病,至今我们都没有诊断结果。据我所知,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发生过其他类似的病例。”

西医是一场百年的骗局

曼戴尔松(RobertendelsonMD),曾任美国知名大医院的院长,著名研究所的研究员,医学院的教授,伊利诺州医师执照局的局长,还是美国医学会(AMD——AMERICAMEDIC ALASSOCIATION一个具有超强政治力量的工会组织——美国医师工会)的领袖。他在1980年出版了一部著作,书名是《CONFESSIONOFAMEDICALHERETIC》(《一个医学叛逆者的自白》)。此书出版后引起读者的巨大反响,许多读者们纷纷站出来,自发成立了一个叫「全国健康联盟」的组织,公推曼博士为会长,美国大城小镇都有分会,定期举行集会,并邀请名人演讲,还有定期会刊。这是西方有史以来首次对医药界的大革命。

曼戴尔松博士此书的副题是:如何捍卫自己的生命,不受医生、化学药物和医院的坑害。封面上列出六个重点:

(1)医院的年度身体检查是一个陷阱。

(2)医院是患者的险地和死所。

(3)大多数外科手术给患者的伤害远大于益处。

(4)所谓疾病化验或检验,检验的体系和过程不合理,简直是腐败一团,即使是最好的科学仪器,也是错误百出,完全不可信任。

(5)绝大多数的化学药物不但没有治疗的真实效果,反而是致病、添病的缘由。

(6)X光的检验是诊断程序的重点和特色,「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不但辐射线对人十分危险,而且检验结果错误频出。因为解读X光照片的是人,是人就会受偏见、情绪的影响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即使是同一个专家,在十年后再次解读同一张照片,就有75%的偏差(试验证明)。

书中对以上六点,作了详细的说理和举证,使行家读后都会觉得曼戴尔松博士所写的内容一点也不错,他替同行把心里的话都说出来了;外行人读后会感到如恶梦初醒,觉得他揭示了患者所受到的万般委屈和无辜的灾难。曼博士的书一出来,就轰动了全美国。

曼博士把“对抗疗法医学”,ALLOPATHYMEDICINE(对抗疗法医学,是指专以化学和器械检验、化学药物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为本的医学,也就是所谓的西医)一向自诩,一再强调“它是科学”的宣传,斥之为:“它是很不科学的,它不过是科学的迷信”,“它是披着科学外衣的迷信”。整个对抗疗法医学的体系是一个充满迷信的大教会,或称为大邪教更妥当。大制药公司是他们的上帝,医院或诊所是他们的大小教堂,赚钱是他们的教义,医生是穿着白色道袍的神甫教士,实际上是大药厂的次级推销员(大药厂规定甚么病开甚么药,医学博士的医生们如敢违背,立刻解职、处罚,永世不得翻身。比药厂的直接推销员还低一个等次),患者是他们的致富或爬上高梯的试验品和垫脚石。

他们至高无上的法宝是化学药物!一个药品的开发,必须从老鼠身上开始它的程序,一直到批准上市,要耗资百万(其中贿赂当道的钱不算在内),费时十数年。似乎显示这个药品是经过千锤百炼,对治疗疾病必然是百发百中的,称之为「科学的成品」。可是新药面世不到几个月,就出现各式各样的毛病,不但治不了病,它的副作用简直骇人听闻。勉强撑不到几年,这个千呼万唤出来的「圣品」就被淘汰了。在药物不断更迭「创新」中,让人感到医学「昌盛、先进」的假面貌,其实绝大多数的药品都是带着剧毒的废物。整个「制药」过程,是他们故意设计成「难上加难」、「非常科学」、「伟大发明」的假象,是在上演一出科学魔术的闹剧,以蒙蔽人民群众的耳目。

更可恶的是,大药厂专门豢养了一批所谓的专家,专门替他们合成新的病毒或细菌,制造新的恶疾,配合着政治的需要,去要散布的地方散布,然后再向他们兜售疫苗、解药。两头通吃,双重牟利。曼博士用许多篇幅详述「疫苗」的反作用,郑重警告世人:千万不可迷信专家们在「传教」时所说的疫苗的功效,因为疫苗里早又埋伏下了另一种病毒或细菌,患者会自动感染、传播,然后再买他们更多的药品和疫苗。这都是「科学专家」们早已研制好的「圈套和配套」!

曼博士说:医院成为合法的伤人或杀人的场所。和一般屠宰场不同的是:被伤害的人必须倾家荡产,付出极其昂贵的价钱,去乞求被他们宰杀!但如果你是穷人,付不起医药费,即使磕破头求他们,他们也不屑浪费宝贵时间来宰杀你,除非他们看中了你的脏器。化学药品是大药厂背后的世界最大富豪们的摇钱树(可与石油比富)。整个医疗系统和政治、法律挂钩,若有病患不愿接受他们的「治疗」,法院就立即介入,强制执行。譬如,一个叫做RITALIN的化学药品,说是可以帮助学童品行好、学习好。只要有关当局认定哪个学童要服此药,学童必须服用,如不服用就不准上学。如果家长出面交涉,家长就会被起诉、判刑、罚款和坐牢。60%的美国学童都服用此药。正面的效果,看不大出来,而它的副作用太大了:不是学童产生抑郁、颓废,严重的自杀;就是性情变得十分爆躁,进而刺伤自己,杀死父母、祖父母、同学、老师和校长。因此,许多家庭环境许可的,令子女退出这个教育体制,改上「私塾」。因服用化学药品而致残、致死的美国人,每年至少150万人,这是国家公布的数字。可见西医这个「邪教」组织严密,势力很大,财力无穷。

这套制度不仅危害美国本国的无数国民,同时也是对外的战略武器,威逼利诱别国在医疗制度上必须与它接轨。富豪大佬常公开说:「这比正式掠夺人家的政权更实际,更权威,更没有风险。」因此,当「富豪」要征服一个地方,就去那里「行慈善」、「做好事」,去「捐赠药品、疫苗」,办一所或多所「医院」!《全国健康联盟》的最主要纲领是唤醒民众:生命权是天赋的,维持健康也是人民天赋的权利。人民有权选择对自己最合适及最有利的治疗方针与方法。美国人民有权利在各种现有的医学中,选择一种或多种的治疗方法,譬如,美国除了对抗疗法外,还有多种医学,如:顺势疗法(HOMEOPATHY),自然疗法(NATURALPATHY),脊椎关节疗法(CHIROPRACTIC),民间疗法(FOKSREMEDY),草药疗法(HERBALREMEDY-西方传统草药疗法)等等,这些医学和对抗疗法的医学应该平等,任人选择。更不该以政治权力独尊对抗疗法,任由它独霸垄断,把其他一切医学疗法一概定为非法。对待使用其他医学的治疗者,不许保险公司付费,警察可以随意取缔逮捕。

由于曼博士领导人民团结起来,坚决抗争,致使美国政策逐渐放宽,逐步准许各种疗法合法化,或是采取不干涉主义,准许他们自由发展。后来针灸疗法由尼克松总统从中国带回美国,也享受合法化的待遇。在美国准许办中国医学、医学院及各种训练班,这是美国向中国接轨。其次,《全国健康联盟》的宗旨是鼓励人民认清情况,真正的医疗应该是著重于「预防医学」,所谓「一个盎司的预防胜过一镑的治疗」。

对抗治疗的原理原则太过人工化,离天然或自然越来越远。譬如,对抗疗法者们太过依赖化学的「抗生素」,本来要靠它抵制细菌,制止发炎的,但由于杀伐太过,那些先于人类就在地球上生存的细菌是活的,可以因应变化,迅速即能对死的化学药品产生适应力,并且对抗过来,使化学药品力量减弱失效。不但达不到杀伐的目的,由于它毒性的副作用,反而杀死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致使细菌发炎比以前更厉,产生更多斩不断的炎症,甚至于最后的癌变。过度的人工化、公式化、僵化,必将毁灭别人也毁灭自己。

中医

中医的历史

人类文明最古老的记载显示出,最初人类治疗疾病的方法有一共同点。无论是古中国、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等地区和国家的医术,都是以精神方法为主要手段。当时的医生通过影响和改变人的意识以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的心理治疗术正是延续古人的方法。在这些古老的医术中,中国的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完整的医学理论。

中国的中医学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并尝试草药。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祝由科》,后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后来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后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早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医院和医疗制度,周代的医疗机构设有医师、上士、下士、府(管药库)、史(管记录)、徒若干人。下面又分食医(管饮食卫库)、疾医(内科)、疡医(外科)、兽医四种,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分科。医师总管医药行政,并在年终对医生进行考核;《周礼》记载“岁冬则稽其事,以制其食”,就是说,医生每年都要通过年终考核增减俸禄。当时的患者已经分科治疗,而且建立病历。“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规定在死者病历上要写明死因,然后送交医师存档,以便总结医疗经验,提高医疗技术。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病历制度。

在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时期名医辈出,秦国有名医医缓,齐国有长桑和他的徒弟扁鹊。扁鹊发明了中医独特的辨证论治,并总结为“四诊”方法,即“望、闻、问、切”。扁鹊看病行医有“六不治”原则:一是依仗权势,骄横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贪图钱财,不顾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饮暴食,饮食无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医者不治;五是身体虚弱不能服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道者不治。后世则尊称他为神医扁鹊。春秋战国时流行的主要医学著作有《黄帝内经》、《黄帝外经》、《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白氏内经》、《白氏外经》和《旁篇》这七本,合成“七经”。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专门法医——“令史”。秦律规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则上都要进行尸体检验,司法官如果违法不进行检验,将受到处罚。秦代的《封诊式》对法医鉴定的方法、程序等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在人命案件中,鉴定检验的主要内容有尸体的位置、创伤的部位、数量、方向以及大小等。令史检验完成之后,必须提交书面报告,称为“爰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鉴定和现场勘察报告。秦代还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传染病医院——“疠迁所”,并制定了最早的治疗传染病的隔离制度。据1975年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秦简中记载:当时规定,凡经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后发现有鼻梁塌陷、手上无汗毛、声音沙哑、刺激鼻腔不打喷嚏等症状者,一律送至疠迁所隔离治疗。这说明中国古代对传染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很早就已经是得力有效的。

到了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已经非常完备,名医则有太仓公淳于意和公乘阳庆。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和华佗。张仲景完善了中医的辨证理论,他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临床医学大师,被尊称为医圣。他著有《伤寒论》《疗妇人方》、《黄素方》、《口齿论》、《平病方》等等医书,最终流传下来的医书被并被后人编纂为《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采用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在《伤寒论》中归结为“八纲辨证”和“六经论治”,经由这两种方法辨证论治后,再采用“八法”(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治疗疾病。“八纲辨证”是书中贯彻辨证论治的具体原则,所谓“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运用“四诊”(望、闻、问、切)分析和检查疾病的部位、性质而归纳出来,“六经论治”是整个脏腑经络学说在临床医学上的具体运用。东汉末年,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华佗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麻醉术进行手术的人,他发明的麻沸散是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物,还创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健身体操之一“五禽戏”。可惜华佗所著医书的《青囊书》最后被付之一炬。在汉代,大量的医药和历算等书籍传入西藏(《西藏王统记》记载)。在汉代还出现了专门性的妇科医院,西汉时的“乳舍”,是世界上最早的妇产医院。

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问世了世界上最早的两本儿科专著,即王末钞的《小儿用药本草》和徐叔响的《疗少小百病杂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医令秦承祖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医学院。到了公元6世纪,隋朝完善了这一医学教育机构,并命名为“太医署”,署内分医、药两部,太医令是最高官职,丞为之助理,下有主药、医师、药园师、 医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师生最多时达580人之多。

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药方多达5000多个,出版了《大医精诚》、《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三本医学著作,后世尊称他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突厥、高句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

到了在唐末宋初,儿科专著《颅囟经》问世流行,而世界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公元1032-1113年)则受此书启发,撰写了著名的儿科巨著《小儿药证直诀》,后人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北宋时期(960年-1127年),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即太医局,医学分科已经非常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穴位,出版《图经》。北宋的宋慈出版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洗冤集录》。

在明朝(1368年-1644),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成书,这本书不仅是药物学专着,还包括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方面的知识。《本草纲目》刊行后很快传入日本、朝鲜及越南等亚洲地区,在公元17、18世纪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另一方面,李时珍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大脑负责精神感觉、又发现胆结石病、利用冰敷替高热病人降温以及发明消毒技术的医学家。此外还有王叔和的《脉经》、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苏敬的《新修本草》 、王焘的《外台秘要》、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太平圣惠方》、王惟一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大量医学典籍问世。自明朝中医发展已经达到了顶峰,出现了诸多的医学流派。同时在朝鲜研究中医的所谓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

现代中医的状况是处于历史最低点,由于受到现代科学观念以及唯物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根本上就对中医理论产生了怀疑。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遇到一位正统的、技艺精湛的中医医生。中西医结合医学已成为一种很时尚的学科,但是这种思想在本质上是对中医理论的不承认。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就好比中医是一个软件工程师,而西医则是硬件工程师,这两个体系是不可能合二为一的。现在的情况是,中国人将中医的理论体系割裂、拆解以迎合西医标准和要求,从而期待中医能在主要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这种事情可能发生吗?中国人自己都对中医理论不信任,那么其他国家的人还会有谁高看中医呢?另外,中医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现在是将能迎合西医的一点内容拿出来展示和研究,而不整体的挖掘中医理论。这样做能使中医发展到何种程度是不言而喻的。

中医理论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经验的总结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着《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中医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其独特之处,在于“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及辨证论治。主要特点有:

人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由阴阳两大类物质构成,阴阳二气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并时刻都在运动与变化之中。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两者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一旦这种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即呈现为病理状态。而在治疗疾病,纠正阴阳失衡时并非采取孤立静止的看问题方法,多从动态的角度出发,即强调“恒动观”。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天人合一”、“天人相应”。人的生命活动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等都与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如季节气候、地区方域、昼夜晨昏等)息息相关,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程度不同,其体质特征和发病规律亦有所区别。因此在诊断、治疗同一种疾病时,多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并非千篇一律。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不论在生理上还是在病理上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因而从不孤立地看待某一生理或病理现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多从整体的角度来对待疾病的治疗与预防,特别强调“整体观”。

精气学说

从渊源上看,道教内丹学的精、气、神概念乃发端于先秦哲学与医学。《周易·系辞上》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意思是说,精致的气凝聚而成物形,气魂游散而造成变化,考察物形的变化,这就能够知晓「鬼神」的真实状态。在上古哲学中,不仅有「精气」的概念,而且有「精神」的概念,《庄子·列御寇》在描述「至人」的生活状态时即使用了「精神」的术语。在《庄子》中,「精神」指的是人的「心志」。战国以来的「医家」既使用「精气」概念,也使用「精神」概念。如《黄帝素问·生气通天论》即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这里所谓「阴」指的是蕴藏「精气」的脏腑,而「阳」指的是保卫脏腑的外围组织。在《素问》看来,脏腑必须平和,而外围组织则应坚固而不泄漏。如果脏腑与外围组织不能配合,则精气就耗散不能生存了。

传统哲学与医学的「精神」与「精气」概念被道教所吸收,并且重组而成「精气神」。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的「三宝」。「精」指的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这种精华可以从先天与后天两个层面来理解。「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所以又叫做「元精」,它是本原性的精华,「后天之精」指的是人在性交时所射出的精液。与「精」相对应,「气」也有先天与后天的区分。「先天之气」是人体原发性的「气」,故而有「元气」之称,它体现了先天原火的推动,所以,写作「炁」。从字形上看,「炁」字底下四点,表示火在下燃烧,这种「火」是生命的原动力。至于「后天之气」指的是呼吸之气,也就是宇宙空间外在之气,对于人的生存来说,呼吸之气也是必不可少的,但这必须通过「神火」的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在内丹学中,「神」也有先天与后天之别。「后天之神」指的是「识神」,它的作用是认知与分别,这种「识神」对于学习知识是有用的,老子《道德经》称「为学日益」讲的就是如何通过「识神」的作用来增加知识;但就内丹修炼来讲,必须靠「先天之神」的观照。这种「先天之神」又叫做「元神」,它是人本来的自我慧光,元神之观照,是一个减损识神的过程,老子《道德经》称「为道日损」,就是排除识神的干扰,从而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这样,元神观照,而「后天之气」转换为「先天之气」,于是元精培补,生命焕发出恒久的青春。

精、气、神本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在古代讲究养生的人,都把“精、气、神”称为人身的三宝,如人们常说的:“天有三宝日、月、星;地有三宝水、火、风:人有三宝神、气、精。”所以保养精、气、神是健身、抗衰老的主要原则,尤其是当精、气、神逐渐衰退变化,人已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更应该珍惜此“三宝”,古人对这点非常重视。苟子认为:“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养略而动罕.则天不能使之全。”这里说明两个意思:一个是说要注意精、气、神的物质补充:二是强调不可滥耗“三宝”。

精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从广义上说,精包括精、血、津液,一般所说的精是指人体的真阴(又称元阴),不但具有生殖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够抵抗外界各种不良因素影响而免于发生疾病。因此阴精充盛不仅生长发育正常,而且抗病能力也强。精的来源,有先、后天之分先天之精是秉受于父母的,它在整个生命活动中作为“生命之根”而起作用,但先天之精需要不断地有物质补充才能保证人的精不亏,才能发挥其功能,这种物质即是后天之精。后天之精是来自饮食的营养物质,亦称水谷精微.有了营养物质的不断补充,才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古人云:“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所以说.人脾胃功能的强健,是保养精气的关键,即《黄帝内经》所强调的“得谷者昌,失谷亡”;古人云“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赖饮食以自气血”。故注意全面均衡营养的饮食,才是保证后天养先天的重要手段。《干金方》就说过:“饮食当令节俭,若贪昧伤多,老人脾胃皮薄,多则不消,彭享短气”,这样反不利于健康。怎样才算“饮食有方”呢?归纳前人经验,不外乎定时、定量.不偏、不嗜而已。只有在饮食得宜的基础上,才能考虑药物滋补的问题。服用补益药物时,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施补”,不然也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合理的食补和药补对于身体的保养是很重要的。

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有两个含义,既是运行于体内微小难见的物质,又是人体各脏腑器官活动的能力。因此中医所说的气,既是物质,又是功能。人体的呼吸吐纳,水谷代谢,营养敷布.血液运行,津流濡润,抵御外邪等一切生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化功能来维持。在《寿亲养老新书》中谓:“人由气生,气由神往.养气全神可得其道。”书中还归纳出古人养气的一些经验:“一者,少语言,养气血;二者,戒色欲,养精气,三者,薄滋味,养血气;四者,咽津液。养脏气;五者,莫嗔怒,养肝气:六者,美饮食,养胃气;七者.少思虑,养心气。”此七者强调了“慎养”:但由于气是流行于全身、不断运动的,所以人体也要适当地运动,促进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才会有利于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古人提倡“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可使之极(过度)。”我国流传下来的多种健身运动及气功,就是以动养气的宝贵遗产。

神是精神、意志、知觉、运动等一切生命活动的最高统帅。它包括魂、魄、意、志、思、虑、智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能够体现人的健康情况。如:目光炯炯有神.就是神的具体体现。古人很重视人的神,《素问·移精变气论》也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因为神充则身强.神衰则身弱,神存则能生,神去则会死。中医治病时,用观察病人的“神”,来判断病人的预后,有神气的,预后良好;没有神气的,预后不良。这也是望诊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精、气、神三者之间是相互滋生、相互助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很密切。从中医学讲,人的生命起源是“精”,维持生命的动力是“气”,而生命的体现就是“神”的活动。所以说精充气就足,气足神就旺;精亏气就虚,气虚神也就少。反过来说.神旺说明气足,气足说明精充。中医评定一个人的健康情况,或是疾病的顺逆,都是从这三方面考虑的。因此.古人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是有它一定道理的。古人有“精脱者死,气脱者死,失神者死”的说法,以此也不难看出“精、气、神”三者是人生命存亡的根本。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因此,古代医学家借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现象,并用以指导总结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这就逐渐形成了以阴阳学说为基础的祖国医学理论体系。阴阳学说是以自然界运动变化的现象和规律来探讨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的变化,从而说明人体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现象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互根互用的阴阳两个方面。阴阳是对相关事物或现象相对属性或同一事物内部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阴阳学说认为: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阴阳者,有名而无形”――《灵枢·阴阳系日月》。“一阴一阳之谓道”――《易传·系辞》。道:指“道理”、“规律”,“阴阳者,天地之道,万物之纳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任何事物均可以用阴阳来划分,凡是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都属于阴。我们把对于人体具有推进、温煦、兴奋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统归于阳,对于人体具有凝聚、滋润、抑制等作用的物质和功能归于阴,阴阳是相互关联的一种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

(一)对立制约

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对立的阴阳双方时刻都在相互对立的状态中相互制约着。如寒凉与温热,水与火相互对立;同时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凉可以降低高温,水可以灭火,火可以蒸化水液等。温热与火属阳,寒冷与水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阴阳双方制约的结果,使事物取得了动态平衡。就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而言,功能之兴奋为阳,抑制为阴,兴奋制约抑制,抑制制约兴奋,兴奋与抑制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体功能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的正常生理状态。

(二)互根互用

阴阳互根是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着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或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就无所谓下,没有下也就无所谓上。兴奋属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抑制属阴,无兴奋就无所谓抑制,无抑制也就无所谓兴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也就无所谓寒,没有寒也就无所谓热等等。所以说,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中医学把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互根”。

阴阳的互用是指阴阳之间还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气主动属阳,血主静属阴,气能生血、行血,血能载气、养气。故有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之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就是对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高度概括。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阴阳双方这种互根互用的关系遭到破坏,就会导致“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就人体而言,机体物质与功能之间的互根互用关系失常,机体生生不息的功能也就遭到破坏,甚则“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而死亡。

(三)消长平衡

“消”是消弱、减少:“长”是增强、增长。阴阳消长是指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始终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所谓“消长”,是说一方增长,会削弱对方的力量,导致对方相对不足,即“此长彼消”;或一方的不足,导致对方的相对亢盛,即“此消彼长”。阴阳双方在这种消长变化的运动中,维持着阴阳之间的相对平衡。所以说,阴阳之间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和绝对的平衡,而是始终贯穿着阴阳双方的消长变化,是动态的、相对的平衡。这种平衡关系称为消长平衡,它也反映了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观点。

事物阴阳的消长平衡是普遍存在的。如:在一年四季中,由春到夏,寒气(阴)渐减,热气(阳)日增,是“阴消阳长”的过程,由秋到冬,寒气(阴)渐增,热气(阳)递减,是“阴长阳消”的过程。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寒暑更迭的规律出现,正是阴阳在消长中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的结果。再从人体的功能活动和物质代谢关系来看:人体各种功能活动(阳)的产生,必然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而各种营养物质(阴)的产生,又必定损耗器官的功能活动(阳),这就是阴长阳消的过程。人体在功能与物质消长过程中保持着相对动态平衡,维持着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如果致病因素使这种平衡遭到破坏,就会造成阴或阳的偏盛或偏衰,形成“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的病理状态,引起疾病的发生。

(四)阴阳转化

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从而使事物的性质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如昼夜的交替,寒暑的变化,疾病过程中寒证、热证的相互转化都是阴阳转化的实例。需要指出的是:阴阳消长是事物发展变化的量变过程,阴阳转化是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质变阶段。阴阳转化有渐变、突变两种方式。如一年四季中寒暑交替,一天之中昼夜的转化即属于渐变的方式;夏天极热天气的骤冷和下冰雹,属于突变形式。阴阳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这种条件就是“重”或“极”,即所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这里的“重”和“极”就是促成转化的条件。如急性热病中,由于热毒极甚,正气大伤,在持续高热,大汗淋漓的情况下,突然出现体温下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等阳气暴脱的危象,即属于阳证转化为阴证。此时,若抢救及时,处理得当,四肢转温,色脉转和,阳气恢复,阴又转阳,病情又可转危为安。此病例中热毒极盛,致阳气随津液外泄就是阴阳转化的条件。阴阳的转化过程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阴阳消长是量变,是阴阳转化的前提;阴阳转化是质变,是阴阳消长的结果。

五行学说

“五行”,就是自然界中“木、火、土、金、水”这五类物质的运动。五行学说就是将这五类物质的特性及其生克制化规律运用到医学上而建立的中医基本理论,用以解释人体内脏之间的相互关系、脏腑组织器官的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五行”与“五脏”、“五志”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当五行不能维持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状态时,生克关系即转为乘(乘虚侵袭,克制太过)侮(被克强势,反欺侮主)关系,产生相应的关联性病变。将“五行学说”运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通过调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药,可促进心身疾病的康复。

五行学说不仅将事物归属于五行,而且进一步以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来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协调平衡的整体性、统一性和事物正常发展运动变化的规律,用相乘、相侮来解释事物间平衡失调的机制。

(一)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五行之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促进、助长和资生的作用。也叫母子相生关系,即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如木生火,故木是火的母,火是木的子。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依次资生,循环无端。

(二)五行相克

五行间存在着某一事物对另一事物具有抑制、制约、克服的作用。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的关系。“克我”者,为我“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如:木克土,故木是土的“所不胜”,土是木的“所胜”。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五行的生克关系中,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克我”和“我克”四个方面的关系。以木为例,生我者为水,我生者为火,克我者为金,我克者为土。这就说明,在五行系统中,各个部分不是孤立存在而是密切相关的,每一部分的变化,必然影响其他部分的状态,而其本身又受到五行整体的统一制约。

五行的相生相克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没有克,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与发展。因此,必须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反相成、才能维持和促进事物相对的平衡协调和运动变化。五行之间这种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相互生化、相互制约的关系,称之为“制化”。如金可以克木,但木可以通过生火,使火来克金,以此来维持相互之间的平衡。其他依此类推。生克制化是五行之间存在的正常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因为在生克过程中,时刻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太过或不及,从而引起再一次制化调节,随之出现新的协调平衡,由此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因此,五行之间的协调平衡是相对的。

(三)五行制化:在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在相克之中,同时也寓有相生。这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只有相生而无相克,就不能保持正常的平衡发展;有相克而无相生,则万物不会有生化。所以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条件。只有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的基础上,才能促进事物的生化不息。例如,木能克土,但土却能生金制木。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土虽被克,但并不会发生偏衰。其它火、土、金、水都是如此。古人把五行相生寓有相克和五行相克寓有相生的这种内在联系,名之曰“五行制化”。

(四)五行相乘

相乘:乘,凌也,即欺负之意。五行相乘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对其所胜一事物的过度克制。相乘的次序与相克同,即:木乘土,土乘水,水乘火,火乘金,金乘木。相乘有两种方式:

1、太过相乘五行某一事物过于亢盛,对其“所胜”的事物进行超过正常限度的克制,引起其“所胜”事物的虚弱,从而导致五行之间生克制化的异常。如木气过于亢盛,对土克制太过,土本无不足,也难以承受木的过度克制,导致土的不足,称之为“木乘土”。

2、不及相乘五行中某一事物过度虚弱,难以抵御其所不胜事物的正常限度的克制,使其本身更显虚弱。如土气过于不足,木虽然处于正常水平,土仍难以承受木的克制,使土更显不足,称之为“土虚木乘”。

(五)五行相侮

相侮:侮,即欺侮,有恃强凌弱之意,相侮是指五行之间的克制次序遭到破坏,出现逆向克制的异常相克现象,又称“反克”。因此,相侮的次序与相克的次序正好相反。即:木侮金,金侮火,火侮水,水侮土,土侮木。相侮也有两种方式:

1、太过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强盛,对原来“克我”的事物进行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木应受到金的克制,若木气太盛,不仅不受金的克制,反而反克金,称为“木侮金”。

2、不及相侮指五行中某一事物势力过于虚弱,不仅不能克制应克的事物,反而受到被克事物的反克。例如,正常情况下,金应克木,若金气虚弱,不仅不能克木,反而受到木的反侮,称为“金虚木侮”。

相乘、相侮是五行关系中正常的生克制化失调所出现的异常相克情况。实际上相乘、相侮可同时发生,即某一行力量过强时就会乘其所胜,侮其所不胜;某一行力量虚弱时会导致其所不胜的相乘和其所胜的反侮。

藏象学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医学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藏象学说的基本观点是认为人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并与自然界保持着统一,体现了中医学所具有的整体观的特点。在人的生命活动中,心、肝、脾、肺、肾五脏是中心,每脏都配以相应的腑:心配小肠,肝配胆,脾配胃,肺配大肠,肾配膀胱,脏对相配之腑的功能起主导与决定作用。其他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均与五脏相关:心与血脉、舌、面,肝与筋、目、爪,脾与肉、口、唇,肺与皮毛、鼻,肾与骨、髓、耳、发等均具有特殊的联系。气、血、精、津液既是脏腑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脏腑功能的产物,它们与五脏关系密切:肾藏精,肝藏血,脾藏营,肺主气,心主血。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则主要是肺、脾、肾三脏协调完成的。人的精神情志活动称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或“五志”(喜、怒、思、悲、恐),“五志”归属五脏: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或悲),肾在志为恐,但这不是机械的划分。作为人体机能活动表现的情志,是以五脏精气作为物质基础的,脏气失调会引起异常的情志,而异常的情志同样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将五志分属五脏,也是脏腑学说中以五脏为中心的内在统一性的体现。人与自然界季节变化有密切的关系,心气通于夏,肝气通于春,脾气通于长夏,肺气通于秋,肾气通于冬。而昼夜阴阳的变化亦与四时特点相类似,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人体的阴阳消长亦与之相适应,保持着与外界环境的统一。

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病辨证。

气、血、津液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的生成源自先天与后天。禀受于父母的精气,称为“先天之气”。肺吸入自然的清气,与脾胃运化水榖产生的水榖之气,合称为“后天之气”。气有推动、温煦、防御、固摄、气化、营养等作用。人体的气可分为元气、宗气、营气、卫气、脏腑之气、经络之气。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称为“气机不调”。其表现形式有气滞、气郁、气逆、气陷、气脱、气闭等;血行脉中,内流脏腑,外至肌肤,无处不到,血对全身各组织器官起营养、滋润的作用。如果外邪侵袭,脏腑失调,使血的生理功能失常,就会出现寒热虚实的变化。根据临床表现,可概括为血虚、血瘀、血热、血寒四种;津液是人体各种正常水液的总称,有滋养脏腑、润滑关节、儒养肌肤等作用。其生成、输布与排泄,主要与脾的运化,肺的通调,肾的气化功能有密切关系。津液病证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个方面。津液的病变可以由各种病因的侵扰而导致,亦可由脏腑功能的失常而形成。其中包括津液不足证、水液停聚证、痰证(风、热、寒、湿、躁痰)、饮证(痰、悬、溢饮)。

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依据临床现象和治疗经验概括出的人体气血传输的理论模型。经络,直者为经,横者为络,网罗全身,错综联系。

经络的作用是内属脏腑,外络形体,行气血,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全身经络,主要为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奇经八脉和腧穴。其中十二经脉分为六阳经、六阴经,逐经相传,循行脏腑、头面、四肢;经别是十二经脉的别出,在阳经和阴经之间构成表里配合,着重于深部的联系;经筋起于肢末,行于体表,着重于浅部的联系;奇经八脉则是调节十二经脉的。所以经脉是气血运行必由的通路,贯穿于人体内外、上下、左右、前后,从而将人体各部分包括五脏、六腑、头面、躯干、四肢、九窍等,联系成为有机的统一整体。并由于经络的互相衔接,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里走表,从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气血流行,循环不息,所谓阴阳相随,内外相贯,如环无端。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特殊部位,腧穴又称孔穴、穴位。腧又写作输或俞,有转输、运输或承受气血之义,穴的含义指孔隙。腧穴由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和耳穴组成。经穴又称十四经穴,是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循行路线上的腧穴。经外奇穴是未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阿是穴无固定部位,是疾病发生时在体表的反应点,随病而起,病愈消失。耳穴是耳廓上的腧穴。上述腧穴构成了腧穴体系,在人体仅十四经穴就有360多个。腧穴既有诊断意义,又有治疗价值,针灸和推拿都是通过腧穴来操作的。

十二经称为正经,与它相对的有“奇经”,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称作奇经八脉,可补正经的不足。八脉中督脉沿脊内行于身后,主一身之阳;任脉沿腹内行于身前,主一身之阴;冲脉走腹内散于胸中,为十二经的冲要,皆起于会阴部,所谓一源而三歧;带脉则环绕季胁下,犹如束带,总约诸经;蹻有蹻捷的意义,其脉行于肢体外侧的称阳蹻,行于内侧的称阴蹻;维有维系的意义,维系诸阳经的为阳维,维系诸阴经的为阴维。八脉中督脉、任脉和十二经相合,称为十四经,最为重要。

作为正经的十二经脉都有名称。即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是为手三阴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是为手三阳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是为足三阴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是为足三阳经。人体的气血就在这十二条经脉中循行。其循行路线有一个简单的概括:“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脏。”就是手阴经从胸走手而交于手阳经,再由手阳经从手走头而交于足阳经,继由足阳经从头走足而交于足阴经,续由足阴经从足走内脏而交于手阴经,遂成为一个循环。这个循环的具体路线是由手太阴经而手阳明,而足阳明,而足太阴,而手少阴,而手太阳,而足太阳,而足少阴,而手厥阴,而手少阳,而足少阳,而足厥阴,而手太阴。这样,由阴入阳,由阳入阴,从里走表,从表走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循环不息。

经络是人体通内达外的一个联络系统,在生理功能失调时,又是病邪传注的途径,具有反映病候的特点。如在有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中,常可在经络循行通路上出现明显的压痛,或结节、条索等反应物,以及相应的部位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等变化。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和按压等,可推断疾病的病理状况。

针灸治病是通过针刺和艾灸等刺激体表经络腧穴,以疏通经气,调节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腧穴的选取、针灸方法的选用是针灸治疗的两大关键,均依靠经络学说的指导。针灸临床通常根据经脉循行和主治特点进行循经取穴,如《四总穴歌》所载“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就是循经取穴的具体体现。由于经络、脏腑与皮部有密切联系,故经络、脏腑的疾患可以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或皮内埋针进行治疗,如胃脘痛可用皮肤针叩刺中脘、胃俞穴,也可在该穴皮内埋针;经络闭阻、气血瘀滞,可以刺其络脉出血进行治疗,如目赤肿痛刺太阳穴出血,软组织挫伤在其损伤局部刺络拔罐等。

病因学说

《黄帝内经》将病因分为阴阳两类:“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把病因分为三类:“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房室、金刃、虫兽所伤”。宋代陈无择提出“三因学说”:外所因、内所因、不内外因。近代则将病因分为五类: 外感病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疠气。内伤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失度。继发病因:包括痰饮、瘀血、结石。其他病因:包括外伤、寄生虫、胎传、诸毒、医过。

中医病因学的主要特点:

1、整体观念:中医学认为,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之间,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中医学将人体与自然环境,人体内部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联系起来,用整体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来探讨致病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中的作用。中医学,在天人相应统一整体观的指导下,用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的观点,辩证地探讨了气候变化、饮食劳倦和精神活动等在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中医病因学的理论基础。如肝属木,在四时应春,在六气为风,在五味为酸,在志为怒,在体合筋,开窍于目,与胆相表里。故气候异常变化的“风”,情志过激的“怒”,饮食失调的“酸”等均可成为引起肝脏发病的原因。肝一旦发病,就会导致肝脏功能系统之胆、筋、目等产生病理改变。

2、辨证求因: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影响和作用于机体的结果,由于病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不同,以及机体对致病因素的反应各异,所以表现出来的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因此,根据疾病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疾病的症状来推求病因,就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从人体的反应状态和生活条件变化及治疗手段等因果关系,总结出规律性的认识,从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通过综合分析疾病的症状、体征来推求病因,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这种方法称之为:辨证求因、审症求因“,这是中医特有的认识病因的方法。就症状而言,如周身游走性疼痛或瘙痒,因风性善行,风胜则动,故确认其病因为”风“邪。把这一临床表现和产生这一表现的一切因素,都概括为”风“邪,这就是辨证求因。临床上,不管实际致病因素多么复杂,只要人体出现了”风“这种反应状态,就可以用”风邪“来概括之。治疗时只要用相应的。祛风”药物,就可使临床症状消失,当然也同时消除了病因及其病理反应。只有采用辨证求因的方法认识病因,把对病因的研究与对症状、体征的辨析联系起来,才能对临床治疗起指导作用。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由炎帝尝百草后,后人撰写,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成书于东汉的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书中共收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120种,“无毒”;中品120种,“无毒有毒,斟酌其宜”;下品125种,“多毒不可久服”。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分类法,为历代沿用。书中对每一味药的记载都较详细,包括药物的主治、性味、产地、采集时间、入药部分和异名等,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和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所载药物药效绝大部分是正确的。

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对各种药物怎样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的制剂,都做了概述。更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通过大量的治疗实践,已经发现了许多特效药物,如麻黄可以治疗哮喘,大黄可以泻火,常山可以治疗疟疾等等。这些都已用现代科学分析的方法得到证实。

《本经》依循《内经》提出的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也将药物以朝中的君臣地位为例,来表明其主次关系和配伍的法则。《本经》对药物性味也有了详尽的描述,指出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是药物的基本性情,可针对疾病的寒、热、湿、燥性质的不同选择用药。寒病选热药;热病选寒药;湿病选温燥之品;燥病须凉润之流,相互配伍,并参考五行生克的关系,对药物的归经、走势、升降、浮沉都很了解,才能选药组方,配伍用药。

药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是药学一大关键,《本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甚至操纵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一分半毫。

《本草纲目》(Compendium of Materia Medica)是由明朝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1518-1593年)为修改古代医书中的错误而编,他以毕生精力,亲历实践,广收博采,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的整理总结,历时29年编成,30余年心血的结晶。共有52卷,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药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图,约190万字,分为16部、60类。这种分类法,已经过渡到按自然演化的系统来进行了。对植物的科学分类,要比瑞典的分类学家林奈早二百年。每种药物分列释名(确定名称)、集解(叙述产地)、正误(更正过去文献的错误)、修治(炮制方法)、气味、主治、发明(前三项指分析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间流传的药方)等项。

全书收录植物药有881种,附录61种,共942种,再加上具名未用植物153种,共计1095种,占全部药物总数的58%。李时珍把植物分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本部五部,又把草部分为山草、芳草、溼草、毒草、蔓草、水草、石草、苔草、杂草等九类,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是对16世纪以前中医药学的系统总结,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本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先后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其有关资料曾被达尔文所引。用它是几千年来祖国药物学的总结。这本药典,不论从它严密的科学分类,或是从它包含药物的数目之多和流畅生动的文笔来看,都远远超过古代任何一部本草著作。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对人类近代科学以及医学方面影响最大,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它的成就,首先在药物分类上改变了原有上、中、下三品分类法,采取了“析族区类,振纲分目”的科学分类。它把药物分矿物药、植物药、动物药。又将矿物药分为金部、玉部、石部、卤部四部。植物药一类,根据植物的性能、形态、及其生长的环境,区别为草部、谷部、菜部、果部、木部等5部;草部又分为山草、芳草、醒草、毒草、水草、蔓草、石草等小类。动物一类,按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为虫部、鳞部、介部、禽部、兽部、人部等6部。

祝由术

巫术在古代又被称为祝由之术,是一项崇高的职业,它曾经是轩辕黄帝所赐的一个官名。当时能施行祝由之术的都是一些文化层次较高的人,他们都十分的受人尊敬。祝由术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借符咒禁禳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祝”者咒也,“由”者病的原由也。本法在中国广为流传.多由师傅带徒弟的方法,口传心授。

祝由之术存在已久,几可远溯上古。《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一”历代圣贤名医姓氏“五帝”苗父》:“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黄帝曰:余闻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圣济总录·卷第四“治法”由》:“周官疡医,掌众疡祝药劀杀之齐,必先之以祝,盖医之用祝尚矣。”历代以来中医体系都有祝由一脉,及唐王焘《外台秘要》收载“祝由科”,说明最迟在唐代,祝由已成为中医体系独立一科,例如明代太医院设医术十三科:“曰大方脉,曰妇人,曰伤寒,曰疮疡,曰针灸,曰眼,曰口齿,曰咽喉,曰接骨,曰金镞,曰按摩,曰祝由”。但据张介宾所说,“今按摩、祝由二科失其传,惟民间尚有之”;而上溯直至《黄帝内经》,通篇不言鬼神邪祟,认为“因知百病之胜,先知百病之所从”是祝由取效的原因,王冰的注文也仅“祝说病由,不劳针石而已”几个字,说明祝由一直处于中医体系的边缘。历代医家或有信者,或有疑者,或有两存者,以之为临床权变之术。即便著有四卷《祝由录验》的赵学敏,对待祝由的态度也是“禁法之大莫如水法,次则祝由,兹录其小者,绝扰屏嚣,均无妨于大雅。其有近于巫、觋所为者,概在所摈。”(见《串雅内外编“串雅内编”凡例》)

祝由科的内容极为丰富,以图示意,以咒代药,以符接通信息是最简单的医疗保健方法。这是古人发现的一种人与宇宙相沟通的能量符号,掌握了这种神秘的能量符号,就可以定向调动宇宙场,为人类身心健康服务。

符图的主要特点:

1 、有很多是以象形文字构成。

2 、以文字中的篆体构图。

3 、以疾病的部位、病性构图如脾胃、水湿病图中多用“土”字形,心脏、肝脏、肺脏病图形符中多“火”字形,因为“土”能生脾胃,可以克水;“火”能温煦心脏,可以克金,与中医的五行取类比象有很大关系。

4 、以“鬼”字居多,以“鬼”招“鬼”,即俗话说的“鬼使神差”,其实都是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5 、这些符图构造渗透、储存、连接了古代高功夫师、医学家的高能信息,是宇宙中的物体能量符号,是人与宇宙能量交换的开关。

6 、符图中呈圈状、点状、线条状、直线、竖线、 S 线、口字等,这些都是宇宙能量的符号,“同气相求”,开关一打开,宇宙能量就会定向定目标的射入患者病灶。

祝由之术的招式主要有下阴、入魔、念咒和舞作等。这些招式在现代经常被人们认为是迷信,但从气功的观点看来并不全是迷信。所谓的“下阴”只是一种高度入静的表现,而“入魔”则是入静中的观想。许多气功修炼者都会将其看作是一种意念的方式。

祝由术以其最基本的招式,结合人体千差万别的生理特长、修炼方法,便产生了各种各样玄之又玄、神乎其神的特异功能,如遁术,飞腾之术等。修炼祝由之术能够将人体的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祝由治病不用药或少用药,而主用祝由医师的意念、符咒来治疗各种疾病,因此祝由科对祝由医师要求很高、很严,并有很多戒律必需遵守。这些要求实际上就是道家修炼的要求。祝由要求祝由医师清净斋戒百日,目的是使内心平静,心无杂念,意念专一,以达到祝由场纯正,没有邪念浊气干扰,以提高疗效。道家修炼的功态就是祝由医师治病的先决条件,只须看一看,就可以手到病除,咒出病愈,符进病出。

高级心理医师使用的方法和祝由术十分相似,他们和需要实施的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通过暗示后可以直接面对潜意识,在对潜意识进行影响和改变后,使患者的本意识发生变化从而使身心恢复到正常状态。现在的心理医师只是在做最初级的祝由术,而只有通过道家修炼,一个人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量,以致连接宇宙意识,那样祝由术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功效。

第八章 心理治疗

现代心理治疗方法

现代的心理治疗方法主要有精神分析疗法、阿德勒疗法、存在主义疗法、来访者中心疗法、格式塔疗法、行为主义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现实疗法、女权主义疗法、后现代主义疗法、婚姻与家族系统疗法等。

精神分析疗法

心理分析疗法(Psychoanalysis therapy)又叫精神分析疗法、分析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中最主要的一种治疗方法。以自由联想、移情、释梦和解释等为典型方法技术。精神分析的启蒙者是催眠术的先驱者麦斯麦,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创立并发展和完善了精神分析学说。其基本理论核心是:人的精神活动可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潜意识深藏于意识之后,是人类行为背后的内驱力。弗洛伊德把它形容成浮在海里而沉入海水中的冰山的主体部分,虽然我们意识不到潜意识的内容,但我们大多数的动机是潜意识的。潜意识的动机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我们各方面的行为,人的重要行为表现是源于人们自己意识不到的动机和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说以潜意识的理论为基点,所要探讨的是“一个人为什么是他那个样了”的真正原因,它设法将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中来(如采用自由联想法),然后通过自我认识,以摆脱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精神分析的目的和价值在于它能够挖掘出深藏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关系(尤其是童年的精神创伤和痛苦经历),使之被召回到意识中来。患者借助于医生的分析、解释,理解这些关系,彻底顿悟和认识自己;医生再加以疏导,使患者宣泄并消除深藏在潜意识中童年的精神创伤、心理矛盾和痛苦体验,最后矫治不良行为,达到治疗目的。精神分析的奠基不是出于无意识的心理过程,其中包括了诸如抗拒、压抑、性欲、攻击、恋亲情绪等诸多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探讨病人的深层心理,识别潜意识的欲望和动机,解释病理与症状的心理意义,协助病人对本我的剖析,解除自我的过分防御,调节超我的适当管制,善用病人与治疗者的移情关系,来改善病人的人际关系,调整心理结构,消除内心症结,促进人格的成熟,提高适应能力。

弗洛伊德的弟子E·E·琼斯后来把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原则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心理决定论原则:心理过程不是偶然发生的,某些偶发事件看似无因可查,却实则有其行为意义。一个人的成年期甚至老年期出现的许多重大的心理或生理问题,都可能源于儿童期的人格发展障碍,这便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演说的理论支撑点。罗恩·哈伯德更认为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源于未出生前的胎儿期,他倡导“回思术”,让病人逆转时间“回到童年”,甚至“回到子宫”,以求明当前行为最早期的决定因素。荣格在很多方面更改了老师弗洛伊德的理论。他认为个体有许多集体无意识的原型,这是世代祖先经验的积累。这样一来,便把当前行为决定因素的时间历程拉得更遥远了。

2.情感过程的自主性原则:情感过程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它可以脱离原情并移置到其它方面。在心理治疗过程中,由于施治者设身处地理解求治者的内心,求治者便可能对施治者产生强烈的、毫无根据的、不受意识支配的情感移置,而把施治者当作与其原情有关的人。因此,施治者可以了解到求治者的情感生活的重要线索,并引导求治者了解自己的无意识,从而达到心理健康。

3.心理过程的动力性原则:心理过程是有动力的,并且具有释放与之相关的能源的趋势。所以,无意识的种种冲动都在寻求发泄的窗口。这种无意识冲动往往又以不同方式发泄出来,如:直接发泄——不受任何干扰或改变,无意识的“肮脏洪水”直泻于社会,因此触犯法律或道德,成为“有罪之人”;择机发泄——顾及到法律的禁令和道德的戒条,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并有适当的对象时才发泄,由此便成为“凡夫俗子”;不敢发泄——内心压抑太多,动机冲突又强,便可能成为“精神病人”;升华——把无意识的冲动当做人生前进的动力,迎合社会的法律与道德来改变原冲动的形式,或改造社会的法律与道德使之更符合人之本性,于是便成为“正人君子”。

4.心理压抑的作用:法律、道德、习俗等“看门人”随时监视着无意识的冲动,个体心理存在压抑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其原则与动力性原则是相对应的。

5.精神冲突的存在:无意识的冲动和心理压抑的相撞,便导致精神冲突。相撞不断,则冲突不止。

6.儿童心理的意义:成人期的愿望和重要事件寻根究底都与儿童期的心理愿望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重视对儿童期心理的研究。心理学角度来看,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全过程便是人生的缩影。

7.儿童心理的性欲:个体的发展从初生婴儿的口腔期到肛门期、性器期、潜乃至少年的两性交往期都是以性欲为主要发展动力的。结合上述原则,性欲也便贯串于人生各阶段且起着重大的作用。弗洛伊德的理论因此也有人视之为“性泛论”。

由上述观点可看出,弗洛伊德认为心理障碍者的症状和病理表现便是这众多原因的复合物,其组成的基本因素则是各种动机和本能的冲动。将病人对此毫无所知的心理因素召回到意识中来,通过多次的揭示和解释,修通心理障碍者或精神病人的心理紊乱,让其了解无意识的伪装和真实涵义,扩展意识生活的内容,这便是心理分析疗法的治疗目的。

精神分析疗法最经典的技术有自由联想法、移情分析法、梦境分析等。以后无论阿德勒的心理分析法、约翰·罗森的直接分析法和哈伯德的戴尼提回思术,还是认知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某些疗法等,凡与动力心理学基本观点有关的心理治疗方法,均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和心理分析疗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精神分析疗法中催眠是一种很重要的手段。通过催眠,一个人的潜意识可能完全地显露出来,记忆中的所有细节都能被发现。催眠术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因其见效快、费时较短、所需条件简单,因此不少心理医生仍然乐于使用。对采用心理分析疗法的医生来说尤其如此。

催眠的方法主要是暗示。暗示可分为他人暗示和自我暗示。“他人暗示”是指被暗示者从别人那里接受某种观念,使这种观念在其意识中和无意识中发生作用,并使它实现于动作或行为之中。

梦境分析对心理分析起到巨大作用。弗洛伊德认为,梦并不一定表明未来怎样,但它可能说明以前如何。他认为梦是人的愿望的满足。这种满足的方式可能有三种情形:一是愿望的直接满足。二是愿望的反向满足。三是愿望的象征满足。

阿德勒疗法

阿德勒疗法是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于20世纪初建立起来的。阿德勒疗法是心理治疗方法中十分有效的一种。

一、基本观念

1、人性观

阿德勒认为人主要是由社会关系所驱动的,而不是性驱动;行为有目标和目的取向;治疗更多的是关注意识而不是无意识;人类的行为并不仅仅由遗传和环境决定。我们是有能力进行解释、影响和创造事件的。

阿德勒的理论关注的是自卑感,他认为自卑感是所有人的共同属性,也是人类一切奋斗的根源。我们被驱使去努力克服各种自卑感,从而达到更高的发展水平。事实上,到6岁左右,我们的理想自我,开始形成一种生活目标,和人格一起成为人类动机的源泉。

2、对现实的主观感受

阿德勒尝试从来访者的主观参照系统去认识世界,因此被认为是现象主义取向的。它的方法就是关注个体认识世界的方式。这种“主观现实”包括了个体的感觉、思维、感受、价值观、信念和信仰。根据阿德勒的观点,客观现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现实的解释以及我们赋予我们经历的意义。

3、人格的整体性和风格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人格只有从整体的和系统的角度才能够被理解。个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出生后被养育,生活在一个特定的家庭、社会和文化背景。人是社会性的,创造性的,能自我决定的,他的行为是有目的性的,因此我们不可能脱离他所在的背景而去理解他这个人。

4、行为的目的性和取向性

个体心理学假设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有目的的。人类为自己设定目标,然后他们的行为依据这些目标而整合起来。行为的目的性概念是阿德勒理论的基石。个体心理学的一个基本假设是我们可以通过对自我目标的感知进行思维、感受和采取行为。只有先知道行为的目标,才能够完全理解自己。阿德勒关注个体的未来,但是并不忽略过去的影响。

5、追求意义和优越感

阿德勒强调通过寻求控制和掌握来达到完善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要理解人类行为,就要掌握有关自卑和补偿的基本概念。自卑不是生命中的消极因素。阿德勒认为,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

6、生活方式

个体用以组织他的现实和解释各种事件的核心信仰与假设就构成了个体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整合我们所有行为的主题。生活方式包括我们的价值观和对自己、他人和生命的知觉。它是我们追求生活目标的独特方式。

7、社会兴趣和团体感觉

社会兴趣和团体感觉指的是个体对自己是人类社会一部分的意识以及个体对待社会的态度。阿德勒将社会兴趣等同于一种和他人的认同和同理:“用别人的眼睛去看,用别人的耳朵去听,用别人的心去感受”。

个体心理学的核心假设就是个体的幸福和成功是与社会联系有关。那些缺乏社会兴趣的个体容易变得灰心,并且最后选择生命的无价值方面。阿德勒认为,我们必须成功的完成三件共同的任务:建立友谊、培养亲密感和奉献社会。

8、排行和同胞关系

阿德勒对个体在家庭中的同胞关系和心理地位的关注。他定义了五种地位:

最大者:通常受到了大量的关注,会把弟妹当入侵者,有高成就动机;两者中的较小者:总是觉得自己在和别人比赛,总是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中间的小孩:通常感到被排挤,可能会产生一种“可怜的我”的想法,并且有可能成为问题小孩;最小者:家庭里的宝贝,往往发展出独特的生活方式,是其他小孩都不会考虑的;独生子女:中心和焦点感,同时具有一些和最大者相同的特点。

二、治疗过程

1、治疗目标

阿德勒并不将来访者看成是需要治疗的病人,而是将他们看成灰心的人。因此它的目标就是对来访者进行再教育,使他能够在社会中平等的生活:既奉献社会,又索取社会。

2、治疗师的功能和角色

治疗师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对来访者的各方面功能进行全面的评价。治疗师也用“童年回忆”作为诊断工具。来发现由于哪些错误的信仰、价值观和对生活无用的目标,使来访者变的灰心和功能不全。

3、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经历

来访者主要关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想要得到的结果,从而为他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指导。而来访者总是拒绝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使它保持稳定和连续。所以治疗师对这些仅是灰心的来访者主要是进行鼓励,使他进行改变。通过治疗,来访者最终发现在面临重大的人生任务时,自己还有很多资源和选择。

4、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阿德勒认为良好的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是建立在合作、相互信任、尊重、自信和联合的基础上的。

三、应用:治疗技术和步骤

1、确立治疗关系

2、探索个体动力:主观访谈和客观访谈

来访者生活中的问题是怎样产生的;促发事件;治疗史;社会史;来访者选择这次治疗的原因;来访者对生活的应对方式;生活方式的评估。

3、鼓励自我认识与自我洞察

阿德勒认为人类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具有目的的。只有意识到行为下面隐含的目的和目标时,我们才能够得到比较好的自我认识。

4、帮助来访者重新定向

指的是将洞察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包括改变和寻求新的可能性;使生活发生改变。

个体心理学假设人们是被社会因素驱动的。人们是对他们自己的想法、感受和行为负责的,是他们自己生活的创造者,而不是无助的牺牲者,并且被自己的目的和目标所驱动的,更着眼于将来而不是过去。阿德勒疗法的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帮助来访者认识并且改变有关自己、他人和生活的错误观念,并且更加融入到社会中去。来访者不被看成是有病的,而只是“失去勇气”。治疗过程就是帮助来访者意识到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帮助他们做出一些方式上的改变,从而导致他们行为与感受上面的改变。

存在主义疗法

存在主义疗法没有创始人,也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治疗学派,而更类似于一种哲学思想在心理治疗中的运用,因此常被称为是治疗实务的一种智性取向和治疗者所遵循的一种智性去向和治疗者所遵循的一种哲学,存在主义治疗的目的是帮助人建立自我反思的能力,树立对生命的信心。

存在主义的人性观,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经由我们的计划不断地再创造着自己。人类是处于一种持续在转换、凝聚、演进,以及成形的状态中。成为一个人的意义是指,我们不断在发现与明白我们存在的意义。身为一个人,我们一直在向自己、别人和世界提出质疑;虽然我们所提出的特殊问题会随着人生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改变,但基本的主题不会改变。我们得出问题像“我是谁?我一直是谁?我能变成谁?我将去何处?”等等并没有预先存在的设计,也没有预先已选定好要给我们的意义。

弗兰克认为人具有生理、心理和灵性(精神)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相互作用。生理和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使人感到快乐,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会使人感到有价值。

存在主义认为,自我觉察在人的生存中起着重要作用,它让人感到“身”、“心”、“灵”三个层次的需求和满足;它也协助人做出反应和决定。自我觉察的能力为人类所独有,因此人类才能够既选择其生活方式,又要为此负责。发展自我觉察能力,就能增强我们充分体验生活的能力。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帮助当事人增强自我觉察能力,这种觉察包括当事人对选择、动机、影响个人的因素以及个人目标的觉察等。在此之前,当事人必须了解,增强自我觉察既能发掘出更多自我实现的潜能,但同时也会带来许多矛盾和挣扎,将难以再回到原来的状态。

存在主义认为死亡、自由、孤独与无意义是人生最重大的事件。

1.死亡

存在主义认为,在求生的欲望和死亡的必然性面前,个体会产生内在冲突。当人感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时候,会有一种觉得自己一无所有的体验。人们害怕死亡,为了应对这种恐惧,便发展出各种防卫机制来避免觉察死亡。随着这些防卫机制的建立,个体的人格结构也逐渐形成。如果无法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个体就会产生一些不适应的症状和不良的人格结构。

2.孤独

存在主义认为,人从生到死都是孤独的,没有其他人可以代替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人的命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态度和行动在塑造着独特的人生,每个人都独立地诠释着自己的生活,必须自己决定要怎么活。当人们认识到这些是别人无法代替的,认识到无法依赖他人来肯定自我时,便会感到孤独。

当人觉察到自己的孤独,却又想摆脱这种体验时,便会产生内心冲突。人们害怕这种“存在孤独”,就会使用防卫机制来应对它,有些防卫机制可能是不恰当的,便会导致一些不良的人际关系行为。所以,孤独与心理治疗的关系也十分密切。

3.自由

存在主义的自由指的是个体主宰自己的世界,每个人都要自己规划自己的生活、做决定与行动,与此同时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个体一方面感受到这种自由,但另一方面又感到除了自己之外没有其他背景事物存在,只有无尽的虚无,因此面对自由时,会产生对背景事物的渴求,于是便产生了内在冲突。

存在主义认为,自由和责任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在人们自由地做出选择时,人们也必须为这些选择负责。在心理治疗中,当事人对自由与责任的觉察和逃避、对做决定的畏惧,都是值得探讨的话题。治疗者要帮助当事人认识到:不是其他人或力量对自己的生命负责,而是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不是其他人来回答生命的意义,而是自己回答自己生命的意义。

4.无意义

存在主义认为,当人感到生活无意义时便会产生空无感,持这种态度生活便会感到人生索然无味,行为没有动力,没有选择的标准而仍被迫选择,于是会对生活感到厌烦,甚至会导致抑郁、自杀。

存在主义认为心理失调的原因在于人与四大事件的对抗所带来的矛盾冲突。四大事件的内容是令人难受、沮丧和害怕的,个体不愿面对它们,但最终却又不得不面对。因此,内心会产生矛盾冲突,感到焦虑。为了应对焦虑,人们发展出各种防卫机制,有的人会采用一些无效的防卫,以求取得暂时的解脱。这种无效的防卫不仅会影响人们生活的能力,而且会引起次级焦虑。因此,存在主义治疗师会协助当事人找到内心冲突的来源,帮助其确认无效的防卫方式,并发展出新的、有效的焦虑应对方式。

存在主义疗法的主要治疗目标是 (1)协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真实生活状况;(2)协助当事人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生活方式;(3)让当事人学会对自己的选择负责;(4)协助当事人应对选择所带来的焦虑。

有些存在主义治疗者把治疗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协助当事人澄清他们对世界的看法,鼓励他们去质疑并重新界定自己感知世界的方式和理解存在的意义;第二阶段,鼓励当事人更深入地检查目前所持价值体系的来源和可靠性;第三阶段,协助当事人接纳所发觉的内在自我,并将这种对自己的了解付诸行动。

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人本主义心理疗法中的主要代表,由罗杰斯于上世纪50年代创立的。被视为心理治疗理论中的“第三股势力”。来访者中心疗法认为,任何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的成长潜力。如果人的自身体验受到闭塞,或者自身体验的一致性丧失、被压抑、发生冲突,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阻碍,就会表现为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如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他能够和别人正常交往、沟通,便可以发挥他的潜力,改变其适应不良行为。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要观点是:

1、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以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

2、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自我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使”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其自我冲突越少,人格发展也越正常。

3、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作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也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

4 、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的开放自我。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特点有两个。

(1)十分注意来访者关系

来访者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只注重治疗关系。罗杰斯说:“当一个为许多苦难而苦恼着的人来找我时,最有价值的办法是,建立一个使他感到安全、自由的关系,目的在于理解他内在的感情,接受他本来的面目,制造一个自由的气氛,使他的思想、感情和存在沿着他要去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关系中,心理医生不是以专家、医生或科学家的身份去理解他的情感,促进他的成长,不是以心理医生自己的理论去影响咨客甚至强加给他们,而是要在良好的环境里,让来访者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所以称之为“来访者中心”疗法。

(2)非指导性治疗

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非指导性治疗,不讲究技巧,但也并非完全没有技巧。除了让来访者畅所欲言外,关键的还在于帮助来访者宣泄情感。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心理医生在会谈中,要不断地使用会谈技巧来激发来访者的情绪。

非指导性治疗的会谈技巧包括:

1)以某种方式确定咨客表达自身时所反映出的情感和态度;

2)确认或说明咨客的行为举止所反映的情感与态度;

3)指出对话的主题,但让咨客自行发挥

4)确认咨客谈话的主题

5)提出非常特定的问题

6)讨论、说明或提供与问题或治疗相关的信息

7)根据咨客的情况,确定会谈情境。

总体来说,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根本方法就是为来访者建立一个能够认识自我的环境,从而使其找到问题的根源,最终摆脱困惑。

格式塔疗法

格式塔疗法又称完形疗法,由皮尔斯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这种疗法是一种非解释性,非分析性的心理治疗方法。

皮尔斯认为格式塔疗法的本质是“我必须对于自己的存在承担一切责任”。他假设个人能有效地处理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特别是能够完全察觉发生在自己周遭的事情。人们在生活当中经常用种种不同的方式去逃避某些可能面临的特定问题。因此,在其成长过程中往往会形成一些人格上的障碍。对此,完形治疗提供了必要的处理方式与面对挑战的技巧,它帮助当事人朝着整合、坦诚,以及更富有生命力的存在迈进。格式塔疗法主张通过增加对自己此时此地躯体状况的知觉,认识被压抑的情绪和需求,整合人格的分裂部分,从而改善不良的适应。

皮尔斯的思想保持了人本主义的精神,他认为大部分人都只发挥其部分的潜能。我们的生活是定型、陈腐的,我们一再地扮演相同的角色,而极少设法再创造我们的存在,更别提去充分利用此时此刻的各种可能性。因此,皮尔斯主张,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自己是如何地在阻碍自己发挥全部的潜能,那么我们就可以学习到许多方法来使我们的生活更充实,而使这个潜能发挥的基础即在于,我们要使生活中的每一刻都充满朝气蓬勃的态度。换言之,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在协助当事人生活得更充实。

完形治疗法的技术在于帮助当事人获得更敏锐的察觉力、体验内在的冲突、解决不一致性和两极化的问题、突破构成阻碍的僵局,以解决未完成事件。皮尔斯等人对完形治疗法的一些技术总结出主要的几项,包括:对话练习、空椅子技术、绕圈子、我负责、投射、倒转、预演、夸张、感觉留置、完形梦境治疗。

“格式塔疗法”有九项原则:

(1)“生活在现在”。不要老是惦念明天的事,也不要总是懊悔昨天发生的事,把你的精神集中在今天要干什么。

(2)“生活在这里”。对于远方发生的事,我们无能为力。杞人忧天,对于事情毫无帮助。

(3)“停止猜想,面向实际”。很多心理障碍,往往是没有实际根据地“想当然”造成的。

(4)“暂停思考,多去感受”。格式塔疗法的一个特点,就是强调作为思考基础的“感受”,感受可以调整、丰富你的思考。直觉思维是一种非常宝贵的心理品质,但是,现在人们过分地强调逻辑思维,几乎变成一台失去情感的机器。

(5)“接受不愉快的情感”。愉快和不愉快是相对而言的,因此,要有接受愉快情绪、也要有接受不愉快情绪的思想准备。

(6)“不要先判断,先发表参考意见”。“格式塔疗法”认为,对他人的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先不要判断,先要谈出你是怎样认为的。这样做,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与他人不必要的摩擦和矛盾冲突。

(7)“不要盲目地崇拜偶像和权威”。不要盲目地附和众议,从而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性;也不要无原则地屈从他人,从而被剥夺自主行动的能力。

(8)“我就是我”。应该从自己的起点做起,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竭尽全力做好自己能够做的事情。

(9)“对自己负责”。“格式塔疗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要求自己做事自己承担责任。

行为主义疗法

行为疗法亦称矫正疗法。此法源于行为主义理论,并运用行为主义方法来进行咨询和治疗。行为理论认为,只有根据一个人的外显行为才能决定此人是正常的还是异常的,若人行为不正常,则此人就是异常的。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获得的。咨询人员可以通过对个体的再训练(再教育或重新建立条件反射)的方法(即教他对周围环境中的刺激作新的适宜反应)和在某些方面改变他的环境的办法把不正常的行为变为正常。

行为疗法有多种具体的方法,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放松疗法,又称松弛疗法、放松训练,它是一种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活动、降低唤醒水平、改善机体紊乱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实践表明,心理生理的放松,均有利于身心健康、起到治病的作用。

2、系统脱敏法,又称交互抑制法、对抗条件作用。它应用经典性条件反射原理,逐步地使正常反应加强、不正常的反应消失,从而达到行为矫正的目的。也就是让患者分步骤地接触使他引起敏感反应(如恐惧、焦虑、厌恶等)的事或物,由反应程度轻的逐步过渡到反应程度重的,使他逐渐习惯而消除敏感。此法常用于恐怖症、焦虑症等。另一种脱敏法是冲击疗法(又名暴露疗法、满灌法),即患者直接接触敏感的事物,并促其坚持,从而达到脱敏的目的。

3、厌恶疗法,又称处罚消除法。此法也是根据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而发展起来的。咨询者帮助咨询对象将要消除的行为或症状同某种使之厌恶的或处罚性的刺激结合起来,通过厌恶性条件作用,从而达到消除或减少不良行为的目的。此法常用于戒烟、戒酒或药瘾以及矫正性变态、强迫症和某些其它不良行为。

4、条件操作法,又称奖励强化法。这是根据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原理而设计出来的,目的是通过强化(即奖励)而形成某种期望出现的良好行为。当患者出现某种预期的良好行为表现时,马上给予奖励,从而使该行为得到强化。此法常用来纠正不良习惯,对行为障碍有疗效。

5、模仿法,又称示范法、观摩法。这是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albertbandura,1925- )的社会学习理论而创立发展出来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有许多复杂的行为是不可能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作用来简单地加以控制或改变的,必须通过观摩、示范或学习,通过模仿才能获得。我国人们常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咨询者可设计一些程序,使咨询对象有机会通过模仿学习获得新的行为反应,或用适当的行为取代不适当的行为。

6、满灌疗法,与系统脱敏疗法正好相反,一开始就让病人进入最使他恐惧的情境中。病人因焦虑是紧张而出现心跳加剧、呼吸困难、面色发白、四肢冰冷等植物性神经系统反应。病人最担心的可怕灾难并没有发生,焦虑反应也就相应地消退了。

认知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或信念和行为的方法来改变不良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和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

认知疗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它的主要着眼点,放在患者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患者对已、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变并改善所呈现的心理问题。患者的一些不切实际的信念、假设和自动化思维会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干扰生活功能。认知治疗的主要目标就是帮助当事人找出不合理的信念,并且去对抗它,进而采取更实际的想法和行动来平衡情绪。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常用的认知技术有:

1、认识自动思维

在激发事件与消极情感反应之间存在着一些思想活动,这些思想活动来自于早期的记忆,它成为了消极的自我陈述或是心理想象。例如,一个人被蛇咬过后,见到草绳也会害怕。

2、列举认知歪曲

患者的心理或行为障碍与认知歪曲或错误密切相关并受其影响。向患者列举出认知歪曲,可以帮助他提高认知水平和矫正错误思想。下面是几种常见的认知歪曲。

主观臆想,缺乏根据、主观武断推测;一叶障目,置总体前后关系和背景不顾,只看细节或一时的总是而做出结论;乱贴标签,即消极偏面地把自己或别人公式化;非此即彼的绝对思想,认为不白即黑,不好即坏,不能容忍错误,要求十全十美。

3、改变极端的信念或原则

用现实的或理性的信念或原则替代极端或错误的信念原则。

4、检验假设

认识并矫正认识歪曲、错误思想的一个方法是检验支持和不支持某种错误假设的证据。

5、积极的自我对话

此技术实施方法有二种,一种是要患者坚持每天回顾并发现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并记录;另一种方法是要患者针对自己的消极思想,提出积极的想法。

6、三栏笔记法

前面介绍的一些方法可以通过此法实验,让患者在笔记上面画二条坚线分出三栏,左边一栏记录自动思维,中间一栏记录对自动思维的分析(认识歪曲),右边一栏记录理智的思维或对情况重新分析回答。

在认知行为治疗中,常用的行为技术有:

1、等级任务安排

应用化整为零的策略,让患者循序渐进,逐步完成若干力所能及的小任务,最后实现完成大任务的目的。

2、日常活动计划

治疗者与患者协商合作,安排一些患者能完成的活动,每天每小时都有计划和任务。活动的难度和要求随患者的能力和心情改善而提高。

3、掌握和愉快评估技术

通过评定,多数患者可以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成功方面以及愉快而有趣的活动,同时还可起到检验认知歪曲的作用。

4、教练技术

即治疗者为患者提供指导,反馈和阳性强化,帮助患者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当他有困难时给予鼓励,有进步时给予强化。

5、其它

包括指导发现问题,自我提问法,利敝分析法,改变期望水平,自信心训练,脱敏、示范、角色扮演等技术。

现实疗法

现实疗法是由美国精神病学家威廉·格拉塞(WilliamGlasser,1925-)所开创的一个心理咨询和治疗流派。

出于对精神分析不满,格拉塞认为精神分析不是教人对自己负责,而是固守过去并因过去而总是指责别人。现实治疗法从一开始即摒弃传统心理疾病如神经症与精神病等概念,认为这些症状是对外界事件的反应。现实治疗者认为,神经症或精神病的行为并不是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某件事,而是我们选择这些行为来作为一种企图控制自己内心世界的方法。即使某些行为(如神经症与药瘾或酒瘾)令人痛苦而且无效,但它们仍有某种程度的作用,否则我们不会再继续使用它们。格拉塞认为,我们选择这些令人不满意的行为来填补自己想要的与已有之间的不足,因此,我们所谓的外在「压力」因素,是因为我们不能控制它们来满足我们的需要。格拉塞主张,压力是一种主观感觉,某人认为是压力的事物,对其他人则未必。每个人对环境的反应是独特的,并且我们几乎能够控制所有的压力情境。

现实治疗法拒绝采用移情作用。格拉塞认为,传统的治疗者通过移情作用,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当事人。现实治疗法要求治疗者以本来的面目出现,不要将自己的角色想成是对方的父亲或母亲。格拉塞自创立现实疗法之后,即强调当事人在治疗中不会想要去探索过去不成功的生活,只想与一个真实存在的人愉快地相处。现实治疗者不重视当事人过去的失败,但是为了证明当事人有能力能成功地控制自己的生活,因此会去找对方过去的成功证据,并会协助当事人去处理与现时生活直接相关的各种情况。

现实治疗法一直都强调责任的重要性。格拉塞将负责界定为:凡为满足个人需求,但不妨碍他人满足其需求的行为谓之负责。负责的人具有自发性,知道自己从生活中需要什么,并会拟定计划来满足需求与目标。简言之,负责指个人已学会有效地控制其生活。格拉塞强调,不论治疗者或普通人,均应避免批评,因为如果我们学会过负责的生活,就不会苛求自己,寻找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批评对我们并无帮助。

现实疗法对人的一个基本假定是,每个人都力求较好地控制自己的生活,以达到一种“成功的统合感”。格拉塞提到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存、归属、力量感、乐趣和自由。这些需要都得到较好的满足的人,就体验到成功的统合感。与具有成功的统合感的人形成对照的是具有“失败的统合感”的人。在格拉塞看来,有心理困难,需要咨询和治疗帮助的人就是具有失败的统合感的人。

一个总是生活在一个“现实的”世界中,要满足他(她)的基本需要,体验到成功的统合感,就必须在现实环境中有合适的行为。只有他(她)做出合适的选择,合适的行为,他才有可能从与环境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中获得他需要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的命运取决于他(她)自己,必须由自己对自己负责。换一种说法,环境中总是存在社会评价、社会期望、奖励和惩罚的力量,一个人要满足自己的基本需要,必须依赖环境和他人,而他能控制的是他自己的行为,他能够决定自己做或不做、怎样做某些事情,使自己的行为既符合自己的需耍,同时又不剥夺他人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的机会。这样的行为才是现实的,负责的行为。

现实疗法的关键是,在现时现地让病人认识到自己基本需求的缺失状况,并立即行动起来去改变目前的状况。如下是现实疗法的基本程序:

1、投入:因为爱与自我价值是患者所确实的两大基本需求,心理医生在接手患者时,医患关系本身便是患者在当下所能够获得的最直接和真实的人际关系。心理医生必须让患者感受到,心理医生是真心实意的关心他或她,他们之间可以象最好的朋友一样无话不谈。医患之间可以找任何的共同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当心理医生能够让患者笑起来,医患之间的初步信任因此建立起来。随后,当患者开始叙述他或她的痛苦过去,心理医生只是单纯地倾听。

2、行为:与其他诸多疗法不同的是,心理医生在现实疗法中并不讨论患者的过去,也不参与患者的自我分析。在倾听患者的自我叙述后,心理医生坚定地把话题转向对患者当前行为的探究。“你目前正在做什么?”是现实疗法最核心的问题。心理病人通常花很多的时间谈论自己的感情,但回避讨论自己的行为。现实疗法治疗是在简单认可患者的情感自书后,把重点放在对患者当前行为的追究上。

3、评估:当患者仔细表露其当前的行为后,治疗师很温和地对患者说:“你这样做对你有哪些好处呢?这是不是你最好的选择?你这样做是否符合你家人的利益?”值得注意的是,心理医生在此并不作任何的道德和价值评估。只有患者才有权利去作决定:“我错了。我必须改变我自己。”

4、计划:当患者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失败性,并有愿望改变自己时,心理医生必须帮助患者订出一个适当的行动计划。格拉瑟说:“这个行动计划必须足以使患者做出一些改变,哪怕是一点点改变,但千万小心不要让患者陷入挫败的可能。”这个计划必须清晰、简明扼要、具体可行。

5、契约:诸多患者对契约采取回避的态度。因为他们已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他们不希望在他人面前在经历失败。格拉瑟认为订契约可以帮助患者消除惰性,并在执行契约的过程中感受到医生的关怀。

6、贯彻执行:诸多患者言行不一,他们可以同意订契约,但之后却把契约完全抛在脑后。现实疗法治疗师必须象一个严格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一样,对患者的行为保持关注和监督。

7、拒绝借口:患者在没有完成契约所规定的任务时,会自然寻找托词和借口。现实疗法治疗师拒绝任何借口。他或她会对患者说:“我们不要浪费时间讨论借口,我想问你的是,我们的契约还有效吗?如果你觉得契约所规定的任务太难,我们可以修改契约。”这样让患者无路可逃,只能随着医生向前。

8、不惩罚:现实疗法认为心理患者饱经失败,他们需要鼓励和支持。现实疗法治疗师尽量避免任何主动的惩罚,但对患者不良行为所激发的自然惩罚则任其发生。现实疗法治疗师始终坚持不断的鼓励,即使患者没有按规定完成其契约。

9、决不放弃:有些患者即使在治疗中依旧不断经历失败,他们会对治疗师说:“我不想努力了,我是没有希望的,没有人会期望我改变自己。”这时,现实疗法治疗师会在患者面前表达出充分的耐心和支持,让患者知道其不达目标决不撒手的决心。”

现实疗法的理论和技巧十分简单,对那些慢性的、抗拒的、顽固的心理患者却有十分显著的疗效。现实疗法被批评为肤浅和把复杂心理问题简单化。现实疗法的优点正是它的缺点,但对患者来说,能改变他们病症的疗法便是最好的疗法。

女权主义疗法

女权主义疗法的主要目标是赋权,这其中包括让个体获得自我接受感、自信、自尊、愉快、自我实现等。其他的目标还有:提高女性的人际关系质量,帮助女性做有关角色表现的决定,帮助她们了解文化、社会和政治体系对她们当前状况的影响等。来访者将不仅仅获得那些简单的调适策略或问题解决策略,她们还将通过治疗过程改变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待方式,改变她们对自己的感知方式并改善她们的人际关系。

女权主义疗法的治疗师会发挥自己赋予信息和指导的功能。通过将焦点转向外界事物,治疗师将帮助来访者从“责怪受害者”的倾向中解脱出来。治疗师往往还会自由地使用其他治疗方法的技术,比如:重构和定义、阅读疗法、但是议、权力干预、社会行动、性别角色分析和干预等。

女权主义疗法的治疗师强调治疗的教导作用,并会努力建立和来访者相互合作的治疗关系。治疗师会极力使整个治疗过程清晰化,并为获得来访者的知情同意创造条件。治疗过程何时终止一般由来访者自行决定,不过,这往往发生在来访者觉得自己的个人同一性和自尊感已经得到提升的时候。

后现代主义疗法

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目前,在建筑学、文学批评、心理分析学、法律学、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均就当下的后现代境况,提出了自成体系的论述。他们各自都反对以特定方式来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由于它是由多重艺术主义融合而成的派别,因此要为后现代主义进行精辟且公式化的解说是无法完成的。

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在西方,后现代主义与无政治信仰相联系。在灵命生活里,它是折衷主义(全凭在平安、安全、价值和目的方面是否有舒服的感觉)。后现代主义的反“元解释”和“文本意义”也为其本身带来了巨大的力量。

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这导致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

后现代心理治疗与现代心理治疗相比有几个主要的变化: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1496.html

更多阅读

马洛斯的五种需求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ppt

亚伯拉罕·马斯洛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他最为世人所知的是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的构成根据3个

第46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43)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做生意,不要相信“小数法则”  爱因斯坦说:“上帝不掷骰子”。对上帝来说,一切都是确定的。  大数法则就是一种先验概率,而天生是“概率盲”的人类,却直觉地相信“小数法则”。  

第14节: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11)

系列专题:《赌客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经济学》  参照依赖(前景理论第4个原理):多数人对得失的判断往往根据参照点决定。  一般人对一个决策结果的评价,是通过计算该结果相对于某一参照点的变化而完成的。人们看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

声明:《人类的行为——心理学全新理论 人类行为模式理论》为网友扶摇直上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