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八路军编制大全 抗战时期国民党编制

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人民军队实行领导的最高组织机构。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王稼祥(1938年任)、刘少奇(1943年3月任)、彭德怀(1943年9月任),参谋长前为肖劲光,1938年由滕代远任,1940年由王若飞任,1941年由叶剑英任。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林彪、贺龙、刘伯承、张浩、徐向前、叶剑英等11人为委员。

  军委组成机构为:总参谋部,部长聂鹤亭,下设一、二、三、四局,分别由郭天民、曾希圣、王铮、黄春甫(江华)任局长;总政治部,主任先后由任弼时、毛泽东(代)、王稼祥任,下设组织部、宣传部、锄奸部、敌工部、联络部,分别由胡耀邦、肖向荣、吴溉之、王学文、谭政任部长;后勤部,部长叶季壮,下设供给部、卫生部、兵站部,分别由张永励、饶正锡、张令彬任部长。

  二、八路军总部(集总):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叶剑英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任弼时任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任副主任。八路军指挥机关的组成是:司令部秘书长舒同,下设参谋处,处长彭雪枫(后为阎揆要),副处长边章伍;副官处,处长唐延杰,副处长余忠良;炮兵主任武亭;政治处主任李文楷。政治部设有宣传教育部,部长陆定一,副部长黄镇;组织部,部长谭甫仁;敌工部,部长蔡乾;保卫部,部长杨奇清;地方工作部,部长傅钟。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副部长谢今古(后改名黄达);兵种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周玉成;卫生部,部长姬鹏飞。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张平凯。特务团,团长朱水秋,政委邱创成。

  9月11日,根据国民革命军战斗序列,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部,简称集总(习惯仍称八路军)。由八路军司令部、政治部和供给部组成。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副参谋长左权,政治部主任任弼时,副主任邓小平,供给部长杨立三。1937年9月15日,总部机关由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转战华北,指挥作战,年底进入太行山区,之后一直驻扎于此,直至抗战胜利。1938年1月5日,中央军委任命邓小平为八路军一二九师政委,不再任总政副主任。2月28日,为统一对外名义,军委总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出现,主任任弼时,副主任傅钟、谭政。1938年8月4日,中央和军委发布通知,王稼祥从苏联回国,担任军委总政治部主任,并兼八路军政治部主任。

  193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设立于晋东南。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后勤部部长杨立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前指"秘书长申伯纯。总部所属特务团(团长尹先炳,政委李志民)、炮兵团(团长武亭,政委邱创成)、随营学校(校长韦国清,政委陈卜明)。1940年5月朱总司令返回延安,1940年5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罗瑞卿为野战政治部主任,接替傅钟职务(1943年9月10日,张际春任副主任)。任命王若飞为八路军副参谋长,驻军委办事。鉴于叶剑英已回延安,1941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决定叶剑英仍兼八路军参谋长,驻延安办公,王若飞调任中共中央秘书长。1942年5月25日,八路军总部副参谋长左权在战斗中牺牲。8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滕代远为八路军副参谋长兼前指参谋长。

  1942年秋,八路军总直机关的编成情况是:司令部,秘书长韩进;机要科长段连绍,参谋处一科科长王政柱,二科科长魏国运,三科科长吴子云,四科科长朱早观;情报处,处长滕代远兼,一科科长林一,二科科长钱江,三科科长项本立。野战政治部,组织部,部长周恒;宣传部长,部长陆定一兼,副部长王东明;敌工部,部长漆克昌;秘书处,处长陈志斌。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下辖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政委周文龙;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军工部,部长刘鼎,副部长刘鹏;冀南银行行长兼政委高捷成,副行长熊光炳。特务团,团长欧致富,政委武开胜。

  1943年9月8日,彭德怀离开麻田总部,同刘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杨立三为前指副参谋长。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中共太行分局合并于北方局,邓小平任北方局代理书记,主持八路军前方总部工作。1945年8月,成立晋冀鲁豫中央局和晋冀鲁豫军区,同时撤销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前方总部。

三、八路军政治部:

  八路军的政治工作机关。其前身为红军总政治部。1937年8月25日成立,9月11日,八路军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政治部改称十八集团军政治部,主任任弻时,副主任邓小平,下设宣传教育部、组织部、敌工部、保卫部、地方工作部。1938年1月,邓小平调一二九师任政治委员,任命傅钟、谭政为副主任。为统一对外名义,2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同时决定将华北前线的八路军政治部改为野战政治部。8月4日,中央军委决定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兼八路军政治部主任,机关设在延安。王稼祥赴苏后,毛泽东兼代主任,主持工作。王稼祥回国后,继续任政治部主任,1943年1月恢复军委总政治部

  四、八路军野战政治部:

  1938年2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中央军委总政治部以八路军政治部名义出现,同时决定将华北前线的八路军政治部改称八路军野战政治部,傅钟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兼野政主任,1940年5月傅钟调中央军委工作,罗瑞卿为野政主任,陆定一为副主任。1942年,野政成立党务委员会,罗瑞卿为书记,彭德怀、罗瑞卿、陆定一、周恒、滕代远、杨立三等六人为委员。1943年9月,中央军委又任命张际春为野政副主任。1945年8月,成立晋冀鲁豫军区,八路军野战政治部改为晋冀鲁豫军区政治部

  五、八路军后勤部:

  八路军总部成立后,开始设供给部,部长赵尔陆;卫生部,部长姜齐贤;兵站部,部长杨立三。1940年设立后勤部,部长兼政委杨立三,政治部主任谢翰文。下属供给部,部长周玉成;卫生部,部长孙仪之;军工部,部长刘鼎;兵运部,部长刘颂;财政经济部,部长张慕光;冀南银行,行长高捷成。1945年8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后勤部。

  中国*在其军队中设立的党的集体领导机关,负责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一一五师军政委员会由林彪、聂荣臻、周昆、肖华组成,林彪为书记;一二○师军政委员会由贺龙、关向应、肖克、甘泗淇、王震组成,贺龙为书记;一二九师军政委员会由刘伯承、张浩、徐向前、陈赓、王宏坤组成,刘伯承为书记。1941年2月7日,中央军委颁布《军政委员会条例》,规定在军、师、旅、团及纵队、支队、军区、军分区成立军政委员会,作为党的领导机关,集体讨论决定军队重大问题,领导部队的军事、政治和党的工作。1947年,随着军队党委制的恢复(军队党委制在王明"左"倾错误的影响下于1931年11月取消),军政委员会被撤消。

六、华北军分会:

  中国*在华北敌后的军事领导机构,是根据中共中央1937年8月29日的决定成立的,当时称前方军委会分会(简称为前方军分会)。1941年4月16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命令,前方军分会改称华北军委分会,简称华北军分会,朱德任主席。

  七、八路军:

  七七事变以后,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逐步形成。7月15日,中国*为公布国共合作发表宣言,决定"取消红军的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8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称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辖一一五师、一二○师、一二九师。8月25日,中央军委任命朱德为总指挥,彭德怀为副总指挥,叶剑英为参谋长,左权为副参谋长。原红军总政治部改为八路军政治部,以任弼时为主任,邓小平为副主任。同日,第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通电就职,决心"效命疆场,誓驱日寇,收复失地,为中国之独立自由幸福而奋斗到底!"9月6日,八路军总部由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左权、邓小平诸同志率领从陕西三原县云阳镇东进。所属各师先后东渡黄河,向华北抗日前线进军。9月11日,第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习惯仍称八路军),第八路军总指挥部改为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简称集总),朱德为总司令,彭德怀为副总司令。

  1938年12月,中央军委决定成立八路军前方指挥部,简称"前指",设立于晋东南。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左权,野战政治部主任傅钟,副主任陆定一。1943年9月8日,彭德怀离开麻田总部,同刘伯承一起回延安。10日,又任命杨立三为前指副参谋长。10月6日,中共中央决定一二九师与总部合并(保留一二九师番号),仍沿用"前方总部"名义。前方总部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滕代远,政治部主任罗瑞卿,副参谋长杨立三,供给部部长周玉成,政委周文龙。八路军前总工作由邓小平同志主持。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部队不断发展壮大。1937年8月,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共4.5万人,遵照中共中央的决定,八路军3个师分别以晋东北之五台山、晋东太行山、晋西吕梁山以及晋南太岳山一带为活动地区,广泛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敌人,壮大抗日武装。10月23日,一一五师政委聂荣臻奉命率一一五师一部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7日,建立了抗日战争时期的第一个军区--晋察冀军区(北岳、冀中、平西、平北、冀东),此后,又创建了晋绥(晋西北、大青山)、晋冀豫(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冀鲁豫、鲁西、湖西)、山东(鲁中、鲁南、冀鲁边、清河、胶东、滨海)等军区。到抗日战争结束的1945年8月,八路军的3个师分别兼任山东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和晋察冀军区

抗战时期八路军编制大全 抗战时期国民党编制

  在8年抗战中,各师扩大了编制,又一度组建了第一至第五纵队以及冀察热挺进军等,总兵力由改编时的4.5万人发展到102万人。据不完全统计,我八路军共与日伪作战12万次,毙伤、俘虏日伪125万人,创造面积达246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的抗日根据地,为中国人民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贡献。1947年6月,八路军全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八、一一五师:

  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一军团、红十五军团及陕南红七十四师合编而成,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政训处主任罗荣桓,副主任肖华,参谋长周昆。下辖三四三旅、三四四旅及师直独立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5000人。改编即日便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工兵、辎重营留守陕甘宁。9月25日,首战平型关,歼敌1000余人。10月,聂荣臻改任师政委,罗荣桓政治部主任。同月,聂荣臻率独立团等部2000余人留守五台地区,开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师部率三四三旅南下开辟吕梁抗日根据地。1938年春,林彪受伤,陈光代理师长。1939年,一一五师进入山东地区,1943年,一一五师与八路军山东军区合并,组成新的山东军区,罗荣桓任司令员兼政委,黎玉任副政委,肖华任政治部主任。8年抗战中,该师共与日作战3800次,歼灭日伪军18.2万余人。抗战胜利后,一部分部队调东北,另一部分编入新组建的新四军兼山东军区。

  三四三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成,旅长陈光、副旅长周建屏,参谋长陈士榘,下辖六八五团,六八六团,由杨德志、李天佑分任团长。1937年8月22日,从陕西三原出发,东进抗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冬旅主力开赴山东,彭明治率六八五团抵微山湖地区,改称苏鲁豫支队,该旅于1940年改称教导第三旅兼鲁西军区。后并入冀鲁豫军区。

三四四旅:一一五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十五军团而成,旅长徐海东、副旅长黄克诚,参谋长卢绍武,下辖六八七团,六八八团。1937年8月22日,从陕西三原出发,东进抗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冬旅主力开赴山东,杨得志、崔田民率该旅旅直一部与当地武装合并为冀鲁豫支队。

九、一二O师

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二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七军、二十八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特务团、赤水警卫营等合编而成,师长贺龙,副师长肖克,政训处主任关向应,副主任甘泗淇,参谋长周士第。下辖三五八旅、三五九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特务营,全师共14000人。9月3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七一八团留守陕甘宁。9月,一二○师进入晋西北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1938年,李井泉率大青山支队开辟绥西、绥南和绥中创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1942年,组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8年抗战中,该师共与日作战2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2万余人,部队发展到8.5万人。解放战争初期,改编为晋绥军区及晋绥野战军。

三五八旅:二O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二军团和红二十八军改编而成,旅长卢冬生(未到职)、张宗逊、副旅长李井泉,下辖七一五团,七一六团,团长分别为王尚荣、宋时轮。改编后于9月3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当月由宋时轮组建宋支队,后与邓华支队会合开辟冀东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忻县独立团编为714团列入该旅序列,夏天李井泉带部分部队组成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1939年由彭绍辉接任旅长,罗贵波任政委(也叫彭八旅)。9月将独二旅也改称三五八旅,张宗逊为旅长,张平化政委(称张八旅)。1940年9月彭八旅改编为独立第二旅,1945年9月,三五八旅及独二旅均编入晋绥野战军。

三五九旅:一二O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总部特务团一营改编而成,旅长陈伯钧、副旅长王震,下辖七一七团,七一八团,团长分别为刘转连、文年生。除七一八团留守延安外,其余全部于9月3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平山独立团改编为七一八团、崞县独立团改编为七一九团列入该旅序列,1939年在旅长王震率领下三五九旅主力调回陕甘宁边区驻防,1940年冬该旅开赴南泥湾执行屯田任务。1944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三五九旅主力改编为八路军第一支队(也叫南下支队)分别由王震、王首道任司令员、政委,南下湘粤边,打通与广东东江纵队的联系并开辟根据地,后该支队开辟了湘鄂赣根据地,留驻陕甘宁的三五九旅一部由副旅长苏进率领作为南下第二梯队。

十、一二九师

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1937年8月25日由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二十九军、三十军、独立一至四团合编而成,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政训处主任张浩,副主任宋任穷,参谋长倪志亮。下辖三八五旅、三八六旅及教导团、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教导营,全师共13000人。9月30日,开赴山西抗日前线,三八五旅旅部及七七○团留守陕甘宁。10月,张浩任政委。年底,全师越过正太路创建晋冀豫抗日根据地。1938年1月,张浩调延安,师政委由邓小平接任。4月,陈再道、宋任穷等率部开辟冀南,抗战时期,该师先后开创了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抗日根据地,8年中,歼灭日伪42万余人,部队发展到30万人。解放战争初期,该师编为晋冀鲁豫军区及晋冀鲁豫野战军。

三八五旅:一二九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一军团改编而成,旅长王宏坤、副旅长王维舟,参谋长耿飚,下辖七六九团,七七○团,由陈锡联、张才千分任团长。旅部于七七○团留守陕甘宁边区,之后将警备第三、七团编入该旅序列,并划归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指挥。1942年6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成立后,又归联防军司令部领导,抗战胜利后编入陕甘宁边(军)区。该旅第七六九团跟随一二九师开赴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新的三八五旅在太行根据地成立,由陈锡联任旅长,谢富治任政委,辖769团、独立团、汪乃贵支队。该旅一直在太行山抗日根据地生活战斗,1945年8月,晋冀鲁豫军区成立,该旅编入晋冀鲁豫军区第三纵队。

三八六旅:一二九师主力部队之一,由红十五军团改编而成,旅长陈康、副旅长陈再道,参谋长李聚奎,下辖七七一团,七七二团,由徐深吉、叶成焕分任团长。9月30日,该旅随一二九师出兵山西抗日前线。1938年1月成立独立团,由韩东山任团长,7月,七七一团编入一二九师独立旅,不久独立旅与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合编为青年抗日纵队。1940年改编为新四旅,1942年11月七七一团归冀南第四军分区,1944年春,该团又调往延安,编入新编第四旅。抗战胜利后编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1940年5月该旅兼太岳军区,对外称太岳纵队,1941年1月三八六旅改为机动兵团,一直在太岳抗日根据地。1943年3月兼太岳第二军分区,抗战胜利后该旅分别编入太岳第十九军分区和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1537.html

更多阅读

重庆林园 重庆歌乐山林园在哪里

重庆林园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主席林森的官邸,位于歌乐山双河街,修建于1939年,1943年林森因车祸辞世,蒋介石迁居林园,蒋住1号楼,宋美龄住2号楼,3号楼为蒋办公和开会用,林森原居编为4号楼。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从延安飞赴重庆参加国

抗战时期八路军编制大全 抗战时期国民党编制

一、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对人民军队实行领导的最高组织机构。1937年8月洛川会议决定正式成立。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周恩来、王稼祥(1938年任)、刘少奇(1943年3月任)、彭德怀(1943年9月任),参谋长前为肖劲光,193

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和新四军! 八路军新四军的由来

谁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自去年以来,一些文化精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声浪,核心是“重写抗战史”,其暗喻国民党才是抗日“中流砥柱”的意思。他们的理由就是,“在抗日战争中,按照大陆的说法,自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6月,国军中少将以上的

国民党抗战为何总是失败 国民党抗战老兵

国民党抗战八成是失败的一直以来,我们共和国的同龄人一代,以为国民党抗战是消极、妥协、投降、无足轻重。国军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付出了极大的牺牲,毋庸置疑。但是,历史就是历史,让情绪主义主导历史评论,一会儿全盘否定,一会儿极力肯定,是

声明:《抗战时期八路军编制大全 抗战时期国民党编制》为网友从不低调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