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瑞继保、深圳南瑞、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的区别! 南瑞继保与南瑞集团

在智能电网预期投资规模1万亿元,以及研究机构称将带动相关产业4万亿元的巨大商机面前,各地方和诸多企业抢跑进场,市场快速热了起来。南京和南京的企业走到了前面。

前言

中国智能电网投资正进入快速增长期。一个明确的信号是今年9月初国家电网公司公布的2010年第二批智能电网招标公告,数量明显超过7月份的第一批,除了变压器数量与第一次持平外,互感器数量增加200套、组合电器增加101间隔、断路器增加9套、隔离开光增加39组、避雷器增加103台。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于去年提出中到2020年智能电网预期投资1万亿元计划的一部分。去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表示,将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从新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优化利用的角度看,中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正趋陷入一系列困境中。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截止到2008年底,电网22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已达36.48万千米,中低压配电网长达几百万公里。这个庞大的输配电系统单向运转,实际上已成为最浪费的网络资源。倘若中国实现了互动电网的转型,有专家以2008年全国社会用电量35000亿千瓦时做过测算,相当于每年可节省其中5%-10%的电源资源,接近2000亿元的水平。

要突破困境,只有大规模调整电网发展战略。并不只有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牵一发而动全身,现在看来,电网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也牵涉到国民经济的所有条块和行业,最终也落实到消费者个体。这种变革和调整,既能带来电网上下游产业链技术水平的提升,又是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方,特别是身处金融危机年代。

由此,发展智能电网被提到国家战略。在今年的两会上,温家宝总理首次将“加快智能电网建设”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智能电网时代即将到来”。

今年6月29日,国家电网公司正式发布《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和《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系统)研制规划》。这是继国家电网公司提出智能电网发展计划和温家宝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发展智能电网建设之后的又一个利好消息。毫无疑问,行业标准的制定有利于促进和带动智能电网和相关产业有序发展。

在智能电网投资规模1万亿元以及研究机构称将带动相关产业4万亿元的巨大商机面前,各地方和企业抢跑进场,市场快速热了起来。南京和南京的企业走到了前面。

国内二次电力智能自动化装备五大豪门,除了坐落在河南许昌的许继集团,其余四家国电南自、南瑞集团、南瑞继保和北京四方都与南京有着密切的渊源。南京共有70多家二次电力装备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它们大多由南自、南瑞、南瑞继保三大豪门的技术骨干离职后创办,还有一部分技术人才到南京之外的地区创业或者作为职业经理人加盟。南京,成了中国电力自动化产业的发祥地和技术力量集散地,堪称一座摇篮。

一座南京城,聚齐了智能电网设备制造商三大豪门。南自、南瑞和南瑞继保三家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占国内二次电力自动化市场份额的70%左右。

南自的优势产品包括变压器、电抗器、母线等元件保护设备,是元件保护龙头,占国内1/3市场份额。在数字化智能变电站核心的光电互感器产品上,南自销售份额占市场半壁天下。

南瑞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高端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在省调市场,国电南瑞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8%;在县调市场,国电南瑞的市场占有率大约为30%。

南瑞继保的线路保护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人均产值250万元,是国内继电保护行业销售规模最大的厂商,被誉为中国未来的西门子公司。

近身观察发现,在智能电网盛宴的背后,上演的是一部激荡着豪门恩怨情仇的大片,演绎股权、技术、管理、人情、权利的层叠故事。其间既体现出中国转轨经济的特色,又隐含着在高科技现代化进程中追求与碰撞所付出的代价。

在这样聚散交织的合纵连横中,我们看到一拨又一拨的技术精英和职业经理人,或者选择创业,或者“转会”另一家豪门。我们还看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里,跨国品牌在二次电力设备领域被上述豪门联手打得落花流水,荡然无存,退出了中国市场。

在南京之外,这些电力行业豪门以及围绕着它们“搵食”的“鱼虾”们被称为“南京帮”。

上篇南瑞与深圳南瑞、南瑞继保的三角恩怨

简单地说,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是南瑞集团的子公司,分别在1994年和1995年成立,但南瑞都只是参股,既不控股也不是大股东。

经过十多年的潜心发展,深圳南瑞在细分的母线继电保护设备市场占到29%份额,位居第一,招商证券报告称深圳南瑞2009年销售收入5.48亿元。南瑞继保更显辉煌,2009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是国内继电保护行业规模最大的公司,主打的线路保护产品市场占有率40%以上。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也是南瑞旗下做继电保护业务最大的两家分公司。与此同时,南瑞这十多年发展下来也成为中国电力设备供应商的巨擘,2009年销售规模不算南瑞继保大约60亿元。因自身实力强大,收回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的控股权成为南瑞必然的战略选择。

但面对已经打下的大好江山,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大股东又怎肯轻易相让,问题由此趋于复杂化,麻烦与冲突不断。

李嘉诚嫡系收购遭另类狙击

6月10日,北京产权交易中心。长园集团(600525)以2.55亿元价格竞拍收购广西力元公司持有的深圳南瑞15%股权。4年前,长园集团以1.48亿元价格受让新加坡亚洲电力科技公司持有的深圳南瑞35%股份,成为深圳南瑞第一大股东。这次增持后,长园集团最终持有深圳南瑞53.33%股权,实现绝对控股。

长园集团的控股股东为长和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香港长和控股公司,最终控制人则为李嘉诚家族。也就是说,长园集团作为李嘉诚的嫡系控股了深圳南瑞。

深圳南瑞在市场上取得的不俗战绩,以及国家对智能电网投资的美好前景,让长园集团决定以较高价格控股深圳南瑞。此外,为了与深圳南瑞在智能电网方面的二次设备形成产品的相互配合,长园集团还相继收购并控股了生产微机防控系统的珠海共创和生产光电互感器的珠海成瑞两家公司。

业内人士称,南瑞一方也参与了广西力元公司所持15%股权的竞标,但因出价没有长园集团高,最终花落人家。

不过,长园集团高兴得太早了。股权增持后,从今年7月初开始,大批深圳南瑞的业务骨干离职。

知情人士透露有100多人先后离职,集体跳槽去了南瑞,其中研发人员88个,占研发团队的90%,其他的人是生产制造和工程服务部门技术经验丰富的员工。他们很清楚,回到南京就是与深圳南瑞成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同一个办公室里,走掉的同事与留下的同事转脸就成了“敌人”。

长园集团心急如焚,总共200多人的公司有近半的人离职,对公司后续发展无疑是沉重打击。

长园集团派驻深圳南瑞的总经理王尔兵以高薪条件诚恳挽留,也未能奏效。这些人为何如此心向南瑞呢?

知情人士象征性地调侃:“只要南瑞手一招,说‘你们回来吧!’他们都愿意回到南瑞这面大旗下,因为南瑞后面站的是国家电网公司。”

失去南瑞品牌和背景支持的深圳南瑞,发展后劲不为业内看好。

对于一家技术性公司,技术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像这样一下子100多个技术骨干集体跳槽投奔竞争对手,在商业竞争史上也不多见。人才争夺是市场竞争的另一类致命狙击。

就这样,南瑞虽然看似没有把深圳南瑞完整地纳入囊中,但最宝贵的技术人才队伍绝大部分回归,或许是一种更占净利的胜利。据知情人表述,南瑞自身都不曾想到会以这样一种方式解决深圳南瑞的历史遗留问题。

而此前,一直不肯被收编的南瑞继保也出现了意外转机。

郑玉平回归

去年12月底,南京市南瑞路8号的南瑞大院内,一个消息像爆竹一样炸开。

南瑞继保、深圳南瑞、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的区别! 南瑞继保与南瑞集团

“听说郑玉平回来了!”有人在交头接耳。

“真的假的?”很多人不信,又去找其他人打听。

郑玉平与南瑞继保董事长沈国荣搭档从事继电保护研究30年,跟随沈国荣创业也有15年,长期担任南瑞继保的总工程师兼副总经理。据传,郑玉平所持的南瑞继保股份仅次于沈国荣,且相差不多。

南瑞官方对郑玉平如此介绍:1986年起先后任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继电保护课题组组长、继电保护分公司总工程师、副总经理;他在国内首先提出并实现了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方案,目前已成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广为采用的模式;他研制了40多项继电保护装置,已在全国各电力系统大面积使用。

业内评价,郑玉平的继电保护技术成就与影响力仅次于沈国荣。更让南瑞人感兴趣的是,这个当年离开南瑞、与沈国荣联合创办了国内最大的继电保护企业——南瑞继保的二号领军人物,怎么就又回来了?南瑞继保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郑玉平并不是一个人“归队”。跟随郑玉平回来的还有南瑞继保的三号、四号人物——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周旭和主管财务的副总经理王爱玲,以及30多位技术骨干。郑玉平拉回来的是一支强大的继电保护领域骨干队伍。

郑玉平、周旭、王爱玲三人同是南瑞继保董事,以往南瑞继保每召开重要会议,主席台上就坐的正是沈国荣、郑玉平、周旭和王爱玲4人。如今沈国荣看作左膀右臂的3个人全部“哗变”回南瑞,而且还带回一支研发骨干队伍,这起人事地震在同行中引起强烈关注。

在西祠胡同社区的“南瑞之苦乐年华”版上,几条讨论“郑玉平回归事件”的帖子点击率过万,南瑞和南瑞继保员工跟帖活跃,每个帖子后面的跟帖多达五六十条,有的发表看法,有的透露实情。这几条帖子及附后的大量跟帖还被日本专业电气网站收录到《中国电气情报》专集,可见影响之大。

在跟帖里归纳3个董事会创业元老与沈国荣决裂的可能原因有:南瑞继保的管理不民主,沈国荣一人说了算;沈国荣突出个人,强调以“沈国荣为核心”;早先大家齐心合力,后来沈国荣周围来了小人,沈受小人挑唆蛊惑,伤害了董事会其他成员的感情。

在郑玉平事件之前,南瑞继保也发生过数次技术骨干和职业经理人集体跳槽离职事件,只不过影响远没有这次大。数年前,南瑞继保一批技术骨干集体跳槽到南京东大金智科技,包括目前担任金智科技副总经理的叶峰、金勇、朱华明。金智科技是南京三大豪门之外规模稍大的同行企业,2006年成功上市中小板,上述3位高管都持有金智科技100万股左右的股份。

周旭此前就曾经跳槽离职过一次,后来又回到南瑞继保,此次是他第二次离开。离职的3个董事对于出走原因选择沉默,外界的人很难了解完整的真相。

尽管南瑞继保在2010年年中职代会上解释,“那些离开的人是受到某利益集团的利诱意图瓦解我们,他们一定会后悔的。如果他们愿意回来,我们非常欢迎。”但有一点外界可以肯定,沈国荣统领的南瑞继保在企业管理上确实有问题,不然这些为南瑞继保付出了15年心血,把一生最好的年华给了南瑞继保的董事会创业成员何以会离开?

回到南瑞之后,郑玉平获得的新职位是集团副总工程师、继保所所长兼新组建的继保分公司总经理,周旭担任这家新公司的副总经理兼副所长。新公司组建时间为2009年12月,正与郑玉平、周旭离开南瑞继保同时,显然是南瑞因郑玉平、周旭及南瑞继保30多人研发团队回归而特意组建,又因今年年中深圳南瑞100多人技术骨干的加盟而壮大,两支业内强大队伍的研发力量汇合一处,令人刮目相看,更令同行心惊。它不仅是李嘉诚系深圳南瑞的强大竞争对手,也是沈国荣的南瑞继保旋即面临的最大竞争对手。

传奇沈国荣

处于舆论焦点的沈国荣到底是何方神圣?

“北有杨奇逊,南有沈国荣。”这个说法在继电保护行业流传已久。

沈国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以8亿元身价入选2006年度福布斯排行榜的第362位,被称为中国最富有的院士。从2004年5月起,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习近平、李克强、李长春先后到南瑞继保考察,肯定其作为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所取得的成绩。这些光环在南瑞集团内也没有一个人全聚于身,沈国荣有资格牛气。

“老沈作为技术人员出身,技术上要荣誉,但对行政职务和财富看得并不重,不会刻意追求。”沈国荣的一位当年南京电力专科学校的同学这样表达他对沈的理解。

沈国荣1970年从南京电力专科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自,年方16岁。1979年考入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南瑞前身)的研究生班,其所作研究生论文《工频变化量方向保护的研究》,在国内外第一次提出“工频变化量继电保护”的新原理。

1999年是沈国荣职业生涯丰收的一年。根据他的原理开发的继电保护产品获得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一个小插曲是,“头一年评院士没有评上。评审专家组里有好多老专家,多数意见是沈国荣太年轻了,没有通过。第二年才评上的院士。”沈国荣的同学说。

崇尚“技术至上”的沈国荣一直处于斗争的漩涡中,可谓是“性格即命运”。从他开始在南瑞崭露头角到现在集院士、政协委员、福布斯富豪众多名衔于一身,权力、派系斗争从来都围绕他展开。

上世纪90年代初,沈国荣做了南瑞继电保护室的一个课题组组长,在产业路线上与主要领导发生争执。了解沈国荣的同学说,“搞技术的人认为是对的就会坚持,他就是这么一个特点。”不愿为技术路线而刻意迎合的沈国荣初尝权力斗争的痛苦,领导把他的课题组成员划归继电保护工程部,削弱其实权,沈成了光杆司令。

沈国荣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比如天资聪明、执着严谨、和蔼忠厚,富有开创性,很容易扮演领头羊的角色。在南瑞这样的技术研究单位,沈国荣得到很多人的支持。不久他升为继电保护所所长和分公司总经理,也就是今天郑玉平的位置。这期间,他以原继电保护室离退休人员的名义注册了一个名叫“南京中瑞通”的三产公司,为继电保护所带来一点体制外的福利。但是主要领导与他结下的怨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除,时不时打压他一下,沈国荣逐渐有了离职的意愿。1992年小平南巡以后,改革向前纵深,南瑞作为科研院所,为了走产业化道路适应市场,成立了好多分公司、子公司,有些是民营占大股东、国有占小股东的形式,目的是打破铁饭碗,转化企业机制以提高效率。

1995年11月27日,沈国荣和20多位技术和业务骨干扔掉了南瑞的铁饭碗,发起注资,将先前那个不起眼的中瑞通公司改组为南瑞继保电气公司。为了名正言顺地使用南瑞品牌,沈国荣与南瑞领导谈定,以南瑞继保分公司名义入股南瑞继保,占股份15%。沈国荣和一起创业的20多位骨干为大股东,南瑞继保企业性质定为民营高科技企业。

这就是南瑞继保的发家史。它是改革的产物,是技术人员下海的产物。15年过去,南瑞继保的线路保护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公司年销售收入超过30亿元,人均产值250万元,被誉为中国未来的西门子公司。

而在南瑞继保销售收入的30亿元中,很大一部分业绩得益于直流控制保护装置的比例,一个标往往要上亿元,通常母线保护、变压器保护的标只有几十万到上百万元。国内仅有许继电气和南瑞继保在2001年分别从西门子和ABB(全球500强企业,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领导厂商)引进直流控制保护技术。最近一两年来,国家对智能电网投资建设的热潮带动直流输变电技术路线的大量应用,如新建的灵宝线、三峡至上海白鹤镇线路,从中可见沈国荣对于未来技术的前瞻性把握。更难能可贵的是,艺高胆大的沈国荣对引进的ABB技术进行了改造。“中国的保护控制技术是世界上最强的,沈国荣对ABB技术再改造,技术性能肯定超过ABB。”业内人士说。

倔强的代价

但是,从去年以来,南瑞继保的销售收入增长开始减速,今年减速更是明显。业内人士介绍,上半年南瑞继保销售收入12亿元。而与南瑞继保业务持续下滑形成对比的是,南京另外两家二次智能化电力设备巨头南瑞和南自上半年业绩都持续增长。

南瑞继保的员工把原因归于因为没有回归南瑞怀抱而遭到打压。

南瑞一直希望收编南瑞继保,但倔强的沈国荣始终不肯回归,或者他对于回归南瑞有具体要求,外人不知细节。

从公开的信息看,在2008年前沈国荣还兼任南瑞集团副总经理,这可以看成是南瑞一直希望沈国荣回归的信号。但2008年年中后,沈国荣不再兼任南瑞集团副总经理,只保留总工程师头衔。不过这个总工程师更似一个象征意义的虚名,因为南瑞集团设置了两个总工程师,除了沈国荣,还有杨迎建。外界推测,从这一时刻起,南瑞集团与沈国荣的谈判破裂,对他的回归不抱希望。南瑞技术人员称,“南瑞自己做大继电保护不可阻挡,有没有沈国荣现在已不是最重要的了。”南瑞对争取沈国荣回归的战略悄然改变,挖来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大批技术人才,自己成立继保公司,分明是要另起炉灶。

今年8月7日,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控制与保护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中国智能电网学术研讨会在河南许昌召开。参加会议的智能电网领域专家发现,中国继电保护专业4名院士到会的只有两位,分别是中国电力科学院的周孝信院士和南瑞集团薛禹胜院士,而沈国荣和北京四方继电保护公司的杨奇逊院士没有出现在如此重要的会场。不知是会议主办方没有邀请,还是沈国荣刻意回避。换句话说,沈国荣与南瑞以及南瑞上级单位国家电网的关系越走越远,电力设备厂商都靠国网、南网吃饭,关系越远,市场销售越发困难。

电力企业MBO后的股权饱受质疑,南瑞继保同样难以回避,作为新崛起的一匹黑马,股权不清晰的争议成为它长远发展的羁绊。知情人士称,南瑞继保创业15年来,积累下10多亿元利润,但其作为民营为主体的股份制企业,却没有分过一次红。“为什么不分?因为不敢分,如果分的不妥,就会涉及到国有资产流失。同时股权不清晰还上不了市,南瑞继保想借上市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这条路也行不通。”

被收编还是继续倔强?这个纠结了沈国荣十多年的问题,如今还是没有答案。

最新消息说沈国荣与南瑞又谈过一次,内容不详。

这个消息可能不是空穴来风,因为这次双方接触的背景是,南瑞挖来了深圳南瑞和南瑞继保的大批技术骨干,集中力量发展自己的继电保护业务,南瑞继保归不归队不再如以前重要;其次,由于创业股东中郑玉平等元老倒戈,再加上南瑞手中持有的南瑞继保股份,南瑞与沈国荣对话的话语权明显增强。是继续博弈还是重开谈判甚至和好如初?南瑞与南瑞继保的恩怨故事尚难了结。

南瑞针对继保业务的强势重组,不仅对南瑞继保构成直接威胁,也让另一个继电保护领域的巨头南自如临大敌。南自内部将郑玉平领导下的南瑞新继保公司当作未来最强大的竞争对手。“南瑞继保如果停滞于现在的技术,没有大的发展,市场订单的争夺会更残酷。理论上说,未来南瑞新组建的继保公司实力最强。”南自一位技术人员说。

失守互感器

8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公布智能电网2010年第一批项目招标结果,在共计6个包的互感器招标中,南自拿下4个包是最大赢家,南瑞和许继各中标一个包。知情人士说,南瑞继保也参加了互感器的投标,但没有中标失利而归。

有趣的是,当南瑞继保的技术骨干一批批被竞争对手挖走,让外界为南瑞继保深受伤害而惋惜时,殊不知从竞争对手那里挖人也是南瑞继保的惯常方法。南瑞继保看好一个新产品的前景,想上这个项目,而自身又未能储备技术人才,最快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到有相关产品的公司挖来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南瑞继保的光电互感器技术实际上就源于从南自挖来的人才。

光电互感器是智能化变电站的核心部件。南自是国内第一家推出光电互感器的厂商,在2008年就研制出合格的产品,走在同行之前。作为竞争对手,“南瑞继保很快发现光电互感器的应用前景,从南自的骨干研发队伍中挖走一个关键技术人员,请他到南瑞继保带(研发)队伍,发展南瑞继保的光电互感器。”知情人士透露。

在当前的光电互感器市场上,南自远远走在前面,销售份额占半壁天下,另一半市场由南瑞继保、南瑞、许继等分割。

从产品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比较,南自专设一个智能变电站研究所,研究根基深入扎实。南自研制的光电互感器在业内最为先进,据说有独门技术克服了传统硬件积分算法固有的角度误差,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南自过去的销售收入一直落在南瑞继保身后,但今年上半年销售14亿元,超过南瑞继保。下一步它希望借智能电网的机遇,赶超的目标盯上南瑞。

下篇南自南瑞暗战

南自和南瑞相邻而立,中间隔了一条水质混浊的小河。

南自的大门临着繁华的新模范马路,接待室是一间上世纪80年代简单的建筑。南瑞的接待室依河而建,设计为椭圆形的两层全玻璃大楼。两者不同建筑风格和建筑年代,似乎折射出一个是传承过去的老国企,一个是现代气息的新国企。

与南瑞集团内部的股权之争不同,南自和南瑞之间没有股权矛盾,历史上南瑞作为南自的一个研究所在单独分离后起飞。曾是一家人,于智能电网上的竞争更多是彼此在暗中较劲。

渊源

南自是新中国第一家也曾是唯一一家电力自动化设备生产企业,原属电力部。

1979年,改革浪潮兴起,电力部决定将南自研究所分离出去,专门搞研发,目的是加快研发步伐,不受企业生产限制,研发出来的新产品提供给南自生产。分出去的研究所后改名为南瑞,这就是南瑞的由来。

去南瑞的员工都是精干的技术人员,老弱病残的员工全部留在南自。此外国家还对科技企业南瑞实行3年免税的扶持政策。这些客观条件,使南瑞能够轻装上阵。

南瑞属于电力部科技司主管,南自分管部门是电力部机械局。改革的第二波浪头打来,要求科研院所推进产业化,南瑞被迫走向市场,开发的新产品不再专供给南自。南自只好招兵买马,组建新的研发团队,培养技术力量。后来南自、南瑞一度商议重新合并,终因领导位置安排的意见不统一而作罢,失去了合为一家的机会。

改革第三波掀起的浪头最为汹涌,奠定了今天完全竞争的对手格局。电力部科技司划归央企国家电网公司,南瑞从此靠上了国家电网这棵大树,而南自划归另一家央企华电集团。

这样的分合影响了许多家庭:父母是南自的,孩子是南瑞的,对于两家企业的情况,一家人常在饭桌上议论,几无秘密。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伴随南瑞继保和深圳南瑞的崛起,南瑞总销售规模超过南自。双方在不同的产品上各有优势,优势产品相互冲突的领域不多。

199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市场变压器保护装置90%以上是进口的ABB等洋品牌,洋品牌售价40万美元。南自是国内第一家研制出进口替代产品的厂商,售价仅为50万元人民币。从1997年开始推向市场后逐步把洋品牌击退,到现在国内的变压器保护市场上已看不到洋品牌的身影。这个产品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南自的产品优势包括变压器、电抗器、母线等元件保护上,占国内1/3市场份额。南瑞在电网调度自动化的高端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在网省调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8%,在县调市场中占有率大约为30%。水电自动化装置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也处于领先地位。与南自竞争元件保护的不是南瑞,而是南瑞继保。在元件保护市场,南自排在第一位,南瑞继保排名第二。此外母线保护(属于元件保护类)市场占据领先的是深圳南瑞。南自也做线路保护,但线路保护市场南瑞继保最强,南自稍逊列第二位。

南自、南瑞继保、深圳南瑞是死对头,产品线差不多。所以当听到南瑞继保和深圳南瑞的大批研发团队回归南瑞,正是南自最为紧张之处。继电保护市场未来有可能在南自与南瑞之间殊死较量,时间在一两年之后,南瑞的新产品需要经过一年时间试运行,才能推向市场。

南自落后南瑞尽管可以找出客观的原因,如南瑞背靠国家电网、人员包袱轻,但如果冷静地寻找自身原因,不少人认为主要是当时的南自掌门人吴济安缺乏魄力,中庸无大建树。一个例子,国电南自作为电力行业科技股的第一股于1999年上市,上市十年没有融过一次资,却年年分红,这样的上市公司在沪深两市较为少见。一边是南自不紧不慢,一边是南瑞快速发展,南自自然失去了一次次扩张的良机。

正是因为看到南自与南瑞不断拉大的差距,华电集团决定调换南自总经理,2007年来自北京总部的华电开发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张国新空降南京。

张国新削平山头

空降来的张国新对南自最大的贡献是彻底、干净地重组了54个分公司、子公司,把各个公司总占大头的个人集资、管理层持股的股权以较低的价格全部回购,继而在2008年实现整体上市。困难之大可想而知,谁会愿意放弃获利颇丰的个人股权呢?从这点来说,张国新身上不仅有企业家的才能,还显露出政治家的魄力。

南自的54家各类分公司,就是54个山头、54个诸侯,张国新很清楚只有削平山头,整个南自的发展才能一马平川。

过去南自同意办理的这类公司与南瑞旗下的南瑞继保、深圳南瑞差不多,国有占小头,民营个人占大头。南自这些分公司的股权结构为40%管理层团队、30%自然人集资、30%公司国有。张国新在中国人民大学学的就是投资专业,在南自深化改革的平台上,他下决心运用股权回购的方案操作。

回购的关键是价格。分公司持股人希望张国新以较高的价格回购,但张国新定下了4个不评估原则:一,未来价值不评估,以净资产计算;二,品牌、无形资产不评估,都是在南自大品牌下形成的子品牌;三,技术投入不评估,因为原始的技术来自南自;四,房屋土地升值不评估,因为不是经营所得。

4个不评估的回购方案自然触及股权所有者的利益,认为回购价格低,遭到公司持股员工和经理层的抵触。张国新使用的方法是做“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南瑞是老国企,分公司经理、管理层大多是党员,张国新号召党员起模范带头作用,晓之以理,向他们描绘整合后南自整体上市的发展蓝图。

改革大刀阔斧推进,张国新给所有持股的分公司管理层下了最后通牒:2007年12月31日前提交意向性回购协议书。

2007年最后一天,张国新等在办公室,整个上午静悄悄,没有一个人递交回购协议报告。他顶着心理压力在等待,中层经理们也在做最后的抉择。下午两点,来了第一个经理,向张国新递上签了字的股权回购协议。到下午五点,基本上交齐了协议书。张国新查了查发现还有两个未交,遂延长一小时,最后在六点钟全部交齐。

他用六七千万元买下1.26亿净资产。

削平了54个山头后,张国新在南自实行“1+4+1”运营模式,即南自下设“南自电气分公司+电网、电厂、水利水电、工业自动化四大自动化分公司+南自研究院”。

一个细节也显见他相当深刻的政治意识。他承诺给职工加工资,曾这么解释,“给职工加工资,这是职工每天用来买菜的钱,大多数人就支持你。而给中层干部加工资,那是给他买奢侈品的钱,可以不加。”

张国新对南自的另一贡献是较早地敏锐捕捉到新能源和智能电网的商机,由此作出一系列战略决策,使南自在争夺智能电网新机遇中走到了前面。

南自结盟西电一石双鸟

今年6月17日,国电南自(600268)发布的一则临时性公告没有引起太多人注意,然而这则看似不起眼的公告正关系到南自深思熟虑开始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冲击现有电压设备制造的市场格局。

公告称,南自与中国西电合作组建江苏西电南自智能设备公司,南自持股45%,西电持股55%。

西电集团、平高集团(中国高压、超高压及特高压开关重大装备研发制造基地,是首家通过中科院、科技部“双高”认证的高压开关行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东北电气是我国电力一次设备行业的三大龙头,其中西电规模最大,拥有1/3市场份额,也是一次设备领域唯一一家央企。“智能电网的发展和技术进步将带动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融合,具有一、二次设备研制能力和更好匹配的企业是发展方向。”南自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称,“西电是中国最大的电力输变电领域一次设备厂商,南自是二次设备的龙头企业,西电南自结合是最优秀的一二次设备厂商结合,真正的强强联合。”

业内却称此次“强强联合”出于背水一战。他们认为南自西电牵手,至少是受到了南瑞与武高所合并的“刺激”。武高所是国内研制一次设备的领先科研单位,南瑞与武高所的合并意味着南瑞将发力进入一次设备制造领域。

不过,一二次智能设备融合、研制只是南自与西电联合组建新公司的一个战略考虑,南自的另一个目的很可能是依托西电海外市场优势,借船出海,以达到一石双鸟的作用。

这样的推理并非没有根据。国内二次电力设备市场由清一色本土公司一统天下,外资品牌进不来。但是,中国产品同样也没能进入海外市场,除了中方援建项目。张国新今年春季去印度考察,对印度蓬勃的电力设备需求印象深刻。但如果南自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自己的销售和售后技术服务体系则成本太高,并不划算。经过此番海外考察和思考,他对南自出口战略作出调整。

西电输配电一次设备已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打入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市场。张国新考虑,将南自与西电联合生产的一、二次设备融合在一起,搭上西电的大船走出去,拓展国际市场新的增长空间。

欲夺回老大位置

在智能电网2000亿元蛋糕的新机会下,南瑞借助国家电网背景欲抢得最大一块,这一点业界几乎公认。而南自同时也意图借智能电网创造行业重新洗牌的机会,追赶南瑞。竞争在多层面全面铺开。

今年5月26日,南自7.8亿元融资方案通过国资委的批准,5月28日送到证监会,知情人士称,预计今年秋天资金可到位。主要投资方向是风电接入、太阳能储能等与智能电网相关的高科技项目。去年南瑞旗下的上市公司国电南瑞(600406)融资7.6亿元,募集来的资金也主要投向智能电网相关产品。南自、南瑞都在借助资本市场的平台快速扩张,进军智能电网。

南瑞号称在江宁投资100亿元,建占地1000亩的智能电网产业基地,而南自除了在江宁拥有制造基地外,还在扬州智谷投资20亿元建占地500亩的智能电网生产基地。

今年3月3日,南瑞董事长肖世杰出任国电南瑞董事长。南瑞是国网二级单位,显见国网对旗下上市公司国电南瑞的重视。

而事实上,华电集团对南自的支持力度更大。国电南自原属于华电工程公司,是华电集团的三级单位。今年1月,华电集团将国电南自提升为二级单位,与华电工程平级,并直接从集团总部委派总经济师王日文担任上市公司国电南自董事长。

分析人士认为,国电南自级别提升的契机来自华电集团战略调整。华电集团过去的主营业务为发电,电力设备制造作为辅业。现在华电集团定位能源公司,电力设备制造变身集团主业。

“变成了华电集团主业之一,华电集团对我们的要求也不一样。要求我们现在要大发展,大规模,大效益。这对我们来说,一方面有压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又能获得资源。它关注我们,手里的资源就会(更多地分配)给我们。”南自高管人员说,“最大的资源是政策。”

在华电集团的“压力”和政策支持之下,国电南自今年1月大幅调高已经制定的计划目标:将2013年50亿元订单、40亿元销售收入、4亿元利润分别提高到80亿元订单、60亿元销售收入、6亿元利润。

由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公司投资建设的桂林变电站是我国第一个500千伏数字化智能变电站,采用大量数字智能化新产品,包括光电互感器、智能单元、断路器保护、故障录波器等等。南自、南瑞、南瑞继保、四方、许继都参与了招标,结果南自脱颖而出。

赶上南瑞,重回多年前的“大哥”位置——几乎每个南自人都暗自怀揣这个光复的梦想,而张国新临危受命,深知南下任职是背水一战,更是将重夺行业第一作为奋斗目标。智能电网的出现虽然为南自提供了追赶机会,但南瑞综合实力更强,综合研发水平更高,南自追赶上南瑞不易。

环顾全局,分享这一场智能电网盛宴的每个竞争对手所面临的,是机遇也是鏖战,胜败难料,吉凶未卜。

转自【智能电网“南京帮”】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1624.html

更多阅读

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 oem授权书

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简介批量授权、零售版和OEM的区别当涉及到购买许可证(license)的问题,相信许多人都有过迷茫。不知道一些相应的license的问题。而购买license的渠道很多,那么我们应该要购买哪些license呢?他们的区别又

手机电阻屏、电容屏和压电式触摸屏的区别 四线电阻触摸屏

手机电阻屏、电容屏和压电式触摸屏的区别  从苹果iPodtouch问世开始,电容屏就悄悄变成了高端产品的标配,而使用电阻屏的产品,或多或少都会被批判一番。电容屏触控顺滑、多点触摸、敏感度更高、定位更准确、响应速度更快、显示更清

扫盲|终于知道轩尼诗VS、VSOP和XO之间的区别了…… 轩尼诗vsop xo

不管你是走入烟酒行,或是夜场,或是大型商超,亦或是各大免税店,酒架上轩尼诗(Hennessy)的logo总是特别显眼。作为普通消费者,不少人对轩尼诗VS、VSOP和XO等系列是傻傻分不清楚。只道都是酒,为什么有这些区分?既是同一品牌,为什么价格相差悬殊?看

特许经营合同、买卖合同和经销合同的区别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与一般的买卖合同、经销合同存在显著的区别,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在特许经营中,产品的供应和销售渠道受到了合同的严格限制,且这种限制通常具有独占性,即经销商不得销售其他产品,在合同约定的区域内,特许人与

声明:《南瑞继保、深圳南瑞、南瑞集团、国电南自的区别! 南瑞继保与南瑞集团》为网友绑架你的声音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