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粮食 节约粮食的名言

转基因、进口粮油、进口肉(尤其走私)、地沟油、化肥农药激素、化学保鲜添加剂……当中国媒体大力鼓吹,支持转基因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时,说明中国的大饥荒已经迫在眉睫。

中国官方鼓吹转基因技术,反映粮食问题接近无法解决的程度。在过去数年,中国粮食供应日益紧张,促使中国官方采取更多的措施。最初,通过化肥农药激素的农业化学技术应用,在农村劳动力日益减少、农田持续萎缩的情况下,保持中国粮食的自给自足能力。随着供应减少,中国无法自给自足,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进口,用来增加中国的粮食供应。同时,在中国国内,地沟油和瘦肉精技术大面积普及应用,进一步增加国内供应,填补粮食缺口。而且,大量转基因种子在中国销售,由于能够显著提高产量,获得快速推广。另外,进口肉(包括走私)等产品大幅增加,对肉类供应形成显著的补充;大量化学保鲜添加剂占领市场,显著减少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通过这样的方式,中国仍然维持着粮食供应。不过,由于国内舆论对于转基因的抵制,加上粮食供应日益紧缺,中国官方正式推广鼓吹转基因作物,也不再考虑转基因的不安全因素,为保持短期的粮食供应而做最后的努力。可以说,全面鼓吹和推广转基因已经说明,中国官方通过加速消耗地力、危害民众健康、断绝传统种子存留的方式,对粮食的短期供应进行最后的刺激。

粮食状况决定社会形势。当中国绝大多数人在追求房子、车子、购物旅游等生活享受的时候,往往忽略中国的粮食基础问题。当一个社会的粮食充足,而且能够较为合理地分配到社会民众手中,即使遭遇大规模经济危机,也不会影响社会稳定。如果粮食缺口超过10%,粮价就会大幅上涨或者暴涨,进而导致社会经济崩溃。如果缺口进一步扩大,而且社会结构分配有问题时,将可能爆发饥荒,导致社会大动荡。在目前的中国,如果刨去进口的部分,从热量值的角度进行衡量,中国粮食的实际缺口已经超过40%,匮乏程度远超中国历史各朝代大动荡的水平。如果再考虑到西方的转基因生活技术和各种化学对于中国粮食生产的作用,一旦失去西方的粮食技术,中国粮食缺口超过80%。这个缺口意味着,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

官方数据与粮食危机有着直接关系。中国粮食生产的官方数据造假,民众失去对真实粮食现状的了解。所以,地方政府和民众都对粮食问题极为麻木,大肆毁坏和污染良田。根据中国官方统计数字,2007年,中国粮食达到5亿吨,创出历史新高。在这个时候,中国是粮食净出口国,也就是中国粮食自给自足,还有一部分出口。到2013年,中国实现粮食生产十连增,包括谷物和大豆在内的全年粮食产量突破6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但是中国变成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根据彭博社数据,2014年1月至10月,中国总共进口了7250万吨粮食,包括大豆、大麦和高粱,相当于2013年全年进口总量。如果按照官方数据,仅仅从粮食总量的角度,中国粮食需求在短短6年间,从5亿吨增长将近6.9亿吨左右,增幅为将近20%。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增长急剧放缓,而且城市化基本达到顶点。这个情况意味着,中国的粮食需求和消耗应该已经基本停止增长。如果粮食生产连年增长,早应该已经超过消耗,实现大量的粮食出口。实际数字却是,中国持续进口粮食,且数量巨大。从上述的对比可以推断,中国粮食供应不仅没有增产,而是应该减产。即使按照2014年的粮食进口预估,进口粮食总量达到8700万吨,说明中国粮食缺口巨大。或者说,假设2007年的真实粮食产量为5亿吨,到2014年,中国真实的情况是,不仅没有达到6亿吨,而且产量实际减少。而且,这还仅仅考虑到表面的粮食进口数字,不能有效反映粮食进口的真实状况。如果从这个数字出发,进行简略的分析,就会对中国粮食的真实状况形成一定认识,并且能够理解为什么中国官媒如此着急地鼓吹转基因。

最后的粮食 节约粮食的名言

首先,粮食进口的实际热量值远远超过表面数字。人们消费粮食,主要的目的是摄取热量。由于粮食的品种不同,粮食的热量值也明显不同。所以,进口粮食考虑的不仅仅是进口数量,还需要计算热量值。大致上,进口粮食的主要特点是,产量低、热值高、性价比高。如果考虑到这样的特点,进口粮食的作用更加重要。根据食物热量表,每100克大豆所含热量约为446大卡,每100克大米所含热量约为346大卡,每100克小麦所含热量约为339大卡,每100克玉米含热量365千卡。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大豆的热值是同等重量大米小麦玉米的1.3倍左右。基于不同的粮食热量值,中国官方通过控制进口食物的种类,让人们缺乏对于进口数量的警觉。尤其是中国持续增加高热量值食物的进口,很多食物还不算在粮食进口数据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遮盖中国面临的粮食缺口。例如,中国对于转基因大豆的进口持续增加,中国官方毫无反应。但是,当中国缺乏玉米时,进口商从美国进口玉米,就以转基因不合格的名义禁止进口。从这个行为可以看出,中国严格控制粮食进口数量,一方面防止因为进口数量过大,引发中国更多民众对粮食缺口的警觉;另一方面弱化粮食市场对于中国进口数量的警觉,以免粮价被大幅炒高,耗费更多的外汇进口粮食。

由于大豆的热量值高、单产低,中国粮食进口集中在大豆上。传统上,中国国内主要以非转基因大豆种植为主,亩产往往只有200-300斤。即使施用化肥等方法,亩产也才能增加到300-400斤。与之相对比,玉米亩产可以比较轻易地达到800斤以上,良田可以超过1200斤。由于转基因玉米的推广,有的土地玉米亩产甚至可以达到1800斤。由于大豆售价相对较低,农民种植大豆不合算,纷纷停止种植大豆,改种玉米,极大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所以,大豆因为具有上述突出特点,多数中国农民停止种植大豆,导致大豆进口占到粮食总进口数量的绝大部分。根据官方数字,2013年,中国的大豆产量只有1200万吨左右。同时,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是世界主要的大豆购买国,2013年大豆进口量为6340万吨,同比增长10%,再创历史新高。而2014年前10个月,大豆进口为5684万吨。同比继续增长增加13.8%。再加上原先大面积的大豆种植土地转为玉米种植,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让中国实现显著粮食总产量增长。

大豆进口意味着,中国民众粮食消费品质明显下降。本来,在中国粮食生产中,有相当比例的大豆种植,让中国成为大豆的主要生产国。问题在于,中国大豆作为转基因大豆,产量低,无法显著提高产量。随着中国经济增长,中国从1990年代中后期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廉价大豆。进入2010年代,中国进口大豆规模达到天量,而且基本为转基因大豆。由于中国市场混乱,中国产的非转基因大豆难以卖出高价,被廉价的转基因大豆全面冲垮。在中国植物油消费市场中,各种豆油基本由廉价的转基因大豆榨取,满足市场对于廉价豆油的需求。农民基于市场因素,不再种植非转基因大豆,而是转而种植高产的转基因玉米,获得高一些的收益。从市场的角度,转基因玉米成为劣质食料供应。虽然大部分转基因玉米都用于饲料,间接由民众消费;由于玉米淀粉广泛用于食品工业,部分转基因玉米也被民众直接消费。但是,市场混乱,销售者并不关心基本品质,只是通过数量赚钱,获得较高的收益。从国家的角度,不论转基因大豆还是转基因玉米,虽然质量低劣,而且对人身体的危害可能很严重;但是,大量低价大豆和玉米有效压制粮食和饲料价格,进而相对降低肉类价格,维持经济的稳定。所以,国家不必考虑民众的健康,自然采取短期最为有利的转基因农产品模式。当然,中国的优质玉米供应匮乏,还需要从国外进口一些优质玉米,满足一些对于优质玉米的需求。所以,对大豆进口分析可以看出,中国粮食增产和进口的实质是,通过种植和购买更劣质的粮食,满足中国民众对于粮食的数量需求。这样的结果是,短期能够增加粮食供应、降低供应成本,但是长期对于中国民众的潜在危害不可估量。

植物油属于热量更高的食物。中国为了弥补植物油供应,加大植物油和油料作物进口。海关数据亦显示,中国2013年进口810万吨植物油。根据植物油的热量值,100克植物油约为900大卡,是大豆的约2倍。如果按照热量值计算,每年的进口植物油相当于1800万吨以上的大豆。另外,植物油进口不仅包括植物油,还有除大豆之外的油料作物。例如,中国不仅大豆生产持续萎缩,油菜籽种植生产同样在严重衰退。因为中国的非转基因油菜籽亩产低、成本高,中国官方大规模进口低价的转基因油菜籽,提高市场中的菜籽油供应量、降低供应成本。《中国经营报》2013年11月2日报道:“从中国开始托市收购菜籽油的5年间,中国的年进口菜籽油量从29万吨上涨到159万吨,这些菜籽油绝大多数是来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转基因菜籽油。”根据美国农业部参赞称,2013/14年度前9个月中国的油菜籽进口总量已达384万吨,同比增长43.7%。而且,中国政府计划2014/15年度收购500万吨油菜籽,达到创纪录的水平。油菜籽的出油率高,能够达到40%左右,明显高于大豆等油料作物。按照这个出油率,油菜籽500万吨的进口量,也意味着200万吨左右的菜籽油进口。不论直接进口植物油,还是进口油菜籽,都是通过更不被人注意的方式进口食物,填补国内的粮食缺口

其它品类的食品进口,同样对填补中国粮食缺口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食糖进口快速扩大,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04年-2013年我国食糖进口量由121.4万吨激增至454.6万吨,增长了2.7倍,远高于194.5万吨的年进口配额量。同期,食糖出口量在2004年8.5万吨的基础上2005年激增了3.2倍至35.8万吨,此后规模逐年缩减,2013年我国食糖出口量仅4.8万吨,当年贸易逆差449.8万吨,进口食糖成为国内食糖供给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热量值的角度,100克食糖的热量值为389大卡。另外,中国已成为世界肉类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根据海关统计,2012年进口肉类207万吨,金额40.9亿美元,2013年1-7月,进口肉类146万吨,33.1亿美元,同比增长32.2%和54.2%。而且,肉类进口不仅仅通过海关,更大量以走私的形式进入中国。而且,走私进入中国的肉类不仅包括猪肉、牛肉和羊肉等,而且还有各种猪下水、牛杂、羊杂等产品。这些走私产品数量巨大,在持续进入中国,对于压制中国的牛羊肉价格,已经相关产品的价格,起到重要作用。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稻米生产和消费国,近年的大米进口剧增。根据海关总署统计数字,2012年以及2013年低价大米进口量骤增,创下近年进口纪录。其中,2012年为207.3万吨,2013年为176.6万吨。需要说明的是,同肉类走私进口类似,中国进口的走私大米数量巨大,并没有被统计在海关数字中。还有,中国大量进口热量值较高的热带水果,成为中国热量来源的一个部分。在中国乳业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民众越来越积极购买外国奶粉。由于乳业接二连三出事,中国民众大举到外国购买奶粉,导致多国的婴儿奶粉某些品种脱销。而奶粉是高质量、高价格的热量来源,尤其用于婴幼儿和少年儿童成长的需要。

简言之,进口粮食已经占到中国粮食供应的相当比例。除了被严格控制的小麦和玉米之外,中国的各类粮食和油料作物进口规模巨大。而如此巨大的进口规模背后,是中国粮食生产的实质。中国粮食生产的统计数据,就像人民日报的报道。如果读人民日报,每个主要消息似乎都言之凿凿,像是不容置疑的宇宙真理;但是,如果连续翻看数十年来的标题,就会发现其自相矛盾到荒谬的程度。同样,当中国统计数字报出,粮食产量6亿吨,进口量7000多万吨时,绝大多数人并不觉得中国粮食有问题,因为进口量仅仅是粮食产量的10%多一些。但是,按照中国统计数字,中国粮食产量从2007年的5亿吨增长到2014年的6亿吨,再加上高热量值的大豆、植物油、其它油料作物、肉类等等进口食物,大致相当于上亿吨的高热量值的粮食进口,加总为7亿吨左右粮食总供应量。需要强调的是,中国在2007年时早已经摆脱了饥荒、饮食结构基本稳定;随着城镇化的深入,大多数人进入城市,运动和热量消耗值相对减少;而且到2014年,中国人口没有显著增加,并且进入快速老龄化的阶段。这三方面的社会特点意味着,中国粮食消耗应该保持相对稳定、甚至产生一定的减少。但是,如果考虑到统计的自产粮食和海关进口粮食数据,中国仅仅用了短短7年时间,自产和进口粮食的热量值消费最少增加40%(按照7亿吨计算)。从消费状况和粮食增长的数字进行对比,就可以看出粮食增长的数字极为荒谬。在自产粮食和进口粮食的两个数据中,必然有一个造假,夸大整个数据。而进口粮油的海关数据不会造假,更因为走私的原因,导致真实的进口粮油数值被缩小。所以,中国自产粮食数据造假,而且造假的数值巨大。从中国粮食总消耗的角度,自产粮食和进口粮食的总量应该仍然保持在5亿吨左右。即使消费大幅增长,也不可能超过6亿吨。而差不多1亿吨的进口粮油,占到中国粮食总销量的16-20%左右。如果从热量值的角度,进口粮油所占的粮食比重更大。从进口的分类上,近7000万吨的大豆、近1000万吨的植物油、近500万吨的油菜籽、近500万吨食糖、数百万吨的肉类和其它食物等等,而这些都是具有很高和非常高热量值的食物。同时,中国自产的粮食是热值较低的小麦、玉米和稻米。如果按照热值比计算,进口粮油的热量值可以达到国产粮食的1.5倍以上,所以其占中国粮食供应的份额,估计可以达到25-30%。

在国内,大量化学技术得到应用,同样在填补国内的粮食缺口。其中,经常被人们提起的是地沟油,也就是废食用油经过处理后重回餐桌。中国地沟油的产量很大,据估计,地沟油的量约占食用油总消费量的20-30%。按照中国年均消费食用油2100万吨的总量计算,每年产生废油400-800万吨,其中大部分返回到餐桌上。比地沟油规模更大的是瘦肉精,瘦肉精与猪肉紧密相关。在被民众知道后,经常在食品安全问题上被提及。根据定义,瘦肉精是一类药物的统称,主要是肾上腺类、β激动剂、β-兴奋剂(β-agonist),能显著提高胴体的瘦肉率、增重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物质都可以叫做“瘦肉精”,被用作牛、羊、禽、猪等畜禽的促生长剂、饲料添加剂。除了瘦肉精外,中国生猪饲养还使用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药、高铜、砷等药物的添加剂催肥催长。通过这样的方式,生猪成长时间可以从10-12个月,减少到5-6个月,生长周期减少一半,相应的饲料消耗也减少一半。按照非激素饲料的饲养,饲养场里6斤以上的饲料生成一斤猪肉,而散养猪可能达到10斤以上(按照热值转化);加瘦肉精和各种激素后,大约3斤饲料就可以生成一斤猪肉,每斤猪肉最少节省3斤饲料。2013年,中国的猪肉消费量超过5200万吨,占全球猪肉消费总量的50%左右。如果三分之一的猪肉使用瘦肉精和激素饲料,中国一年就能节约5000万吨粮食;如果三分之二使用,就能节约1亿吨粮食。按照中国养殖业的特点,猪肉平均能够达到三分之二的使用程度,也就是节约1亿吨粮食。同时,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养殖水产品总量达4542万吨,占世界养殖水产品总量的65.3%。如果按照鱼类的自然生长规律,鱼类养殖需要大量的饲料。而中国水产品养殖则通过大量投放激素、抗生素等方式,加快水产品生长,显著缩短生长周期,减少饲料的使用量。即使按照最保守的估计,养殖一斤鱼能够通过速成的方式,减少一斤饲料的使用。按照中国每年的水产品生产总量,最少节约饲料达到4000万吨。同样道理,鸡肉的生产与猪肉和水产品类似,大部分依靠激素促进生长,降低饲料消耗量。散养土鸡经常需要100-150天成长期,大约需要6斤谷物(稻谷、小麦、玉米、高粱等)、同时,而速成鸡往往只需要30-45天,速成鸡的成长速度是散养土鸡的3倍左右。一斤速成鸡的消耗量大约为1.9-2斤饲料,比土鸡的粮食消耗能够减少三分之二。在2012年,中国年鸡肉生产和消费量达到1370万吨,其中绝大部分是速生鸡。即使按照每斤鸡肉节约3斤饲料,节约的粮食约为4000万吨。另外,瘦肉精和其它激素抗生素还广泛用于牛羊速成。综上所述,仅仅从地沟油、速成猪、水产品养殖和速生鸡等几大类产品,中国一年就可以节约超过2亿吨饲料/粮食。即使按照最低热量值计算,通过各种激素的速成,以中国民众的健康为代价,减少粮食的消耗能够达到中国粮食供应的20-25%,甚至更多。

中国粮食生产也主要依赖各种化学和生物技术。综上所述,中国通过粮油等食物进口,以及地沟油和各种激素抗生素等方式节约粮食消耗,已经占到中国粮食消耗的50%以上。在剔除上述部分后,中国粮食生产仅仅占中国粮食总消耗量的不到50%。而中国粮食生产也依赖化学和生物技术,包括转基因种子、化肥、农药和激素等多种化学及生物产品。经过多年的化学种植方式刺激农作物增产,中国的大多数农地都已经形成化学产品依赖。化学依赖指的是,传统的自然耕作方法已经被废弃,农民主要依靠化肥农药激素和抽水灌溉等方式,减轻田间作业量,并且提高亩产。在传统自然耕作条件下,一亩地小麦亩产往往200-300斤,经过精心照顾的良田,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可以达到300-400斤。与之相对比,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后,轻易可以将亩产翻倍,良田可以达到600-800斤。而且,使用抽水灌溉,可以保持稳定的水源,为稳定粮食产量起到重要作用。在1980年代后,中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地表水大面积减少或者枯竭,但是中国粮食生产仍然能够保持增长,关键原因是使用化肥农业激素和抽水灌溉。在2008年之后,随着更多农田被侵占,通胀加剧,同时粮价基本不涨,导致大多数农民种粮勉强持平,甚至经常亏损。在这样的条件下,转基因种子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成为中国农业的新增长点。例如,非转基因玉米需要大量的田间作业,以及化肥和农药的投入,在良田中能够达到800-1000斤的产量。而农民在使用转基因种子后,能够减少作业量和化肥农药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还可能增产数百斤产量。所以,当种子公司以减少投入和高产的卖点,吸引农民购买时,农民纷纷选择转基因产品。虽然农民并不关心什么是转基因或者非转基因,甚至都不知道转基因是什么意思;但是,由于农民主要关心的是经济利益,追求高一些的收益,转基因种子在中国快速得到普及。

从上述分类可以看出,中国粮食供应基本依靠进口,需要消耗大量外汇。从分类上,进口包括直接进口和技术进口。直接进口指的是直接的粮食进口,需要直接消耗外汇。技术进口主要指化肥农业激素和转基因种子等,虽然表面上是中国国内出产,但是主要依靠国外的技术实现产出和增产。在中国农民普遍放弃传统的耕作方式,采取进口技术后,就等于进口技术在起着主导推动作用。当农民在使用化肥农药激素和转基因种子,往往不会注意到,这些产品基本靠国外技术。大多数高产种子都是直接进口,而相当一部分的化肥农业激素也依靠进口、或者引进国外技术在中国生产。在中国农业对进口技术产生依赖后,等于放弃了传统农业的农田方式和种植方式。农民们不再争抢水源,也不再进行稻田养鱼、农作物间种等方式减少害虫、提高农作物产量。当农民不再采用传统方式种田,而是依赖轻松的化肥农药激素转基因种子种田后,下一代年轻农民就失去传统耕田的技能。这样的问题是,一旦失去进口技术的支持,中国粮食产量遭受毁灭性打击。由于耕地已经适应了化肥农药激素的施用,形成相应的土壤特点,一旦停止施用化肥和激素,大部分耕地的粮食产量将急剧减少;一旦再停止施用农药,大多数耕地将面临绝收或者接近绝收的境况。而且,大部分农民购买的粮食和蔬菜的种子都是通过进口,种植一季之后无法留种。尤其是转基因作物的种子,更因为自身转基因特点,无法实现自我繁殖,留种更没有意义。所以,农民如果想继续生产农作物,就必须年年购买国外的种子,一旦停止购买种子,就等于无种可以用于播种,更不可能实现收获。不论直接进口的粮油,还是间接技术进口的化肥农业激素种子,都需要消耗大量的外汇,才能保证粮食的基本供应。

外汇成为中国农业的基础,决定绝大部分的中国粮食供应。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农业虽然表面上似乎还存在农业,但是基本已经由进口所决定,也就是由外汇所决定。一旦没有外汇,就会出现两方面的状况:一是进口粮油肉等产品全面减少,甚至中断,导致相当一部分食品供应中断;二是进口化肥农药激素种子等产品供应全面减少,甚至中断,导致整个农业生产全面急剧减少,甚至产生大面积绝种和绝收的情况。两者相结合的结果是,中国粮食供应至少缩减70-80%的数量,进而因为粮食饲料短期,导致畜牧业全面停顿。届时,中国高热量值的食物将全面短缺,民众将主要消费低热量食品,也就是主要以小麦面粉、大米和玉米为主。食用油、肉类和奶粉等产品将出现严重短缺。即使在较好的情况下,当食物的供应量减少到只有30-40%左右的时候,即使不出现全国性大饥荒,民众也退回到极为困乏的生活。这种情况如同60-70年代,人们的食物里有很少的油,很少有肉。由于摄入的食物热量值低,人们很容易消耗掉食物,快速陷入饥饿状态中。如果在较恶劣的情况下,中国已经没用外汇进口粮油和技术,大面积的土地绝收或者接近绝收,食物供应量减少到只有10-20%,人们即使只摄入最基本的米面玉米面,也不够所有人的消费。整个社会陷入大饥荒。不论是困乏的生活,还是大饥荒,都意味着社会中其它经济单元急剧萎缩。连饭都不够吃、甚至没得吃的时候,其它的所谓买房买车旅游消费等等,都是过眼云烟。

中国官方已经意识到相应的问题,并且试图开始着手解决。从官方的态度上,开始强调几个关键部分:1、强调供销社系统,这个系统在改革开放后,因为其缺乏灵活性和效率,已经逐渐被废弃。最近又开始强调建立供销社系统,有可能意味着应对粮食问题,保持稳定平均的社会供应。2、强调粮库建设,在粮食大量进口的情况下,农民种粮和售粮数量相对减少,中国官方粮库的功能明显萎缩。虽然粮食系统还在大量吃国家给的补贴,但是国家粮库存粮大幅减少、地方粮库基本被废弃。所以,当国家准备考察粮库的时候,立即出现粮库大火,账本上的数万吨粮食可以很快烧光。当然,国家也知道,这些粮食只是存在于账本上,所以基本停止考察粮库。问题是,大量粮库实际上成为空库,当没有了外汇,难以大规模进口粮食时,中国直接陷入困境或者大饥荒,没有任何缓冲的余地。3、鼓吹转基因技术发展,中国官方从早期的对转基因持相对否定的态度,后来逐渐改为听之任之的态度,到最近开始大力鼓吹和支持转基因。从外汇的角度可以看出,如果中国没有了外汇,而转基因技术发展起来,能够自己生产转基因的种子,中国的粮食生产还能够保持一定水平,不会直接陷入大饥荒。从官方鼓吹的角度也可以看出,中国官方对粮食的危机情况有了较为明显的认知,希望尽快通过发展转基因,实现一定程度的种子自给自足,以免以后无力购买国外的转基因种子。而从上述三方面的内容进行一定的结合,可以看出,国家已经考虑在生存、运输储存和销售等环节,建立起一定的能力,保障一定的粮食安排。而采取这些措施的状况表示,中国的粮食安全就像堰塞湖,已经积重难返,只能在某个突然的时间溃坝,造成社会的大动荡和大饥荒。

(全文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2353.html

更多阅读

国产首款3D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后的防线》攻略 第一人称射击

国产首款3D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最后的防线》攻略——简介  《最后的防线》是大飞移动设计开发的一款3D画面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经典抢滩登陆射击游戏,2种游戏模式,7种武器选择,15种场景变化,30个挑战任务,45个常规任务,真实武器特性重现,给玩

名言警句系列之十一关于公平的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大全

关于公平的名言警句符同权1.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傅玄)2.一心可以兴邦,一心可以丧邦,只在公私之间尔。(朱熹)3.治身莫先于孝,治国莫先于公。(苏轼)4.大明无私照,至公无私亲。(张蕴古)5.公生明,偏生暗。(荀子)6.人心公则如烛,四方上下,无所不照

转载 最后的印钱---前传---四面楚歌! 四面楚歌的重要人物

原文地址:最后的印钱---前传---四面楚歌!作者:TOTII 此文章摘自天涯经济论坛蛮族勇士老师! 第一章四面楚歌 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惯有的财富获取模式是:建一个“工厂”,然后去开拓一个“市场”,最后获得“财富”。但是从1980年代开始,随

英语词组 表示“最终”、“最后”的常用短语 词组和短语

【英语词组】表示“最终”、“最后”的常用短语佳中in theend主要有两个用法。1)与将来时态连用,表示未来最终的状态或期待的结果。2)指经过许多变化、困难或捉摸不定的情况之后“最后”,“终于”才出现的结果,多用于过去时态。这

声明:《最后的粮食 节约粮食的名言》为网友古道瘦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