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一第二学期语文周末练习七
第一部分(70分,课内45分钟完成)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A.启碇(dìng) 嵯峨(cuō) 咀嚼(jiáo) 玲珑剔透(tī)
B.缱绻(juǎn) 瘠薄(jí) 伛偻(gōu) 通衢(qú)大道
C.庇护(bì) 烙(lào)印 愧怍(zuò) 广阔无垠(yín)
D.诞生(dàn) 载负(zǎi) 旋涡(xuàn) 寥寥无几 (liáo)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茕茕孑立层峦叠障 心荡神驰 粉妆玉琢
B.颓垣荒冢 命运多舛 云蒸霞蔚 浮想联翩
C.有条不紊 万卉争荣 美人迟慕 一泻千里
D.琳琅满目 荒涎不经 飞流急湍 翠锦斑斓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3分)
A.在国画传统题材中,徐渭、八大山人、齐白石等大师善于画虾,他们的画作曲尽其妙,各得风流,形成了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
B.我时时徜徉在中国古典诗歌的天地里,更陶醉于诗人们对大自然叹为观止的描画。
C.由于陆劲松认罪态度一直不好,曹指导员严肃地批评道:“一个罪犯不痛定思痛,不用汗水来洗涤自己灵魂上的污垢,那是不可能把自己改造成新人的!”
D.肖邦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置疑的组成部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随着老龄化速度的加快,中国养老领域存在的很多问题也随之凸显,越来越多的家庭面临去哪里养老、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B.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战略谋划、顶层设计,但在具体落实中,就得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破解,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向前推进。
C. 虽然莫言获奖,不能说他已经参与了世界文明标准规则的建设,但至少可以说他开始影响西方文明,这就是文学的力量。
D. 不管李安获奖对于中国观众多么兴奋,看过电影的观众都知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从制作和精神气质上都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美国电影。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阿赫马托娃,苏联著名女诗人,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月亮”。她的作品有《没有主角的长诗》、《安魂曲》等。
B.舒婷,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她和北岛、顾城都是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
C.文天祥,字履善,一字宋瑞,号文山,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代表作品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
D.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6.下列句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吾社之行为士先者
C.不能容于远近 D.几为巡徼所陵迫死
7.下列加点字用法与例句中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人皆得以隶使之
A.北亦未敢遽轻吾国 B.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C.诡踪迹,草行露宿 D.众不能堪,抶而仆之
8.仿照下面句子中“当XX说……”的形式续写两句话,与上下文连贯统一。(4分)
书是我的精神支柱,它塑造了我的灵魂。当简·爱说“我们是平等的,我不是无感情的机器”时,我懂得了作为女性的尊严;当裴多菲说“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时,我懂得了作为人的价值; , ;
, 。
9.北京时间2月8日凌晨,2014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在菲施特奥林匹克体育场盛大开幕。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第22届冬奥会正式开幕。整个开幕式充满了具有俄罗斯特色、以及历史底蕴的艺术气息,不过在奥运五环亮相环节却出现乌龙,五朵雪绒花只开四朵,导致五环变为了四环加一朵雪绒花的场景出现。
假如你是一名当时在现场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巧妙的解说词化解这个尴尬。(答案不超过60个字,含标点) (5分)
60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小题。
义士杨景和埙传
(明)张弼
天顺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怙宠骄横,凡忤之者,辄嗾觇卒潜致其罪,逮捕拷掠,使无诘证,莫可反异。由是权倾一时,言者结舌。其同僚袁彬质直不屈,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内外咸冤之,莫或敢发也。
京城有杨埙者,戍伍之余夫也。素不识彬,为之上疏曰:“正统十四年,驾留沙漠,廷臣悉奔散逃生,惟袁彬一人,特校尉耳,乃能保护圣躬,备尝艰苦。及驾还复辟,授职酬劳,公论称快。今者无人奏劾,卒然付狱,拷掠备至,罪定而后附律,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辩明。陷彬于死,虽止一夫,但伤公论,人不自安。乞以彬等御前审录,庶得明白,死者无憾,生者亦安。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见此不平,昧死上言。”遂击登闻鼓以进,仍送卫狱。
达因是欲尽去异己者,乃缓埙死,使诬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埙佯诺之。达遂以闻会三法司,鞫于午门前,埙乃直述,所言皆由己出,于贤无预。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居第尽毁。
未几,英宗升遐。言者劾达罪,举埙事为证。达谪死南丹,彬复旧职,代达总卫事。成化初,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埙字景和,其先某处人。父为漆工。宣德间,尝遣人至倭国传泥金画漆之法以归,埙遂习之,而自出己见,以五色金钿并施,不止如旧法纯用金也,故物色各称,天真烂然,倭人见之,亦齚指称叹,以为不可及。盖其天资敏悟,于书法诗格不甚习,而往往造妙,故其艺亦绝出古今也。既不避权奸,为此义举,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有欲授之以官者,不就,遂隐于艺以自高。
华亭张弼论曰:义者,无所为而为,合天下之公论者是也。使虽公论,行之以私,则其中已不义矣。若埙者,于彬无恩,于达无隙,又非言官,以图塞责也。特以公论所激,挺身以突虎口,其不死者幸也,勇于行义何如哉!然此公论,具人面目者皆能知之,而高冠长裾,号称科第人物者,乃低佪淟涊,甘为之扫门捧溺,无所不至,而覸然自得,夸噪于人,何利害之移人乃如是其烈耶!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逮捕拷掠 掠:掳掠
B.乃附以重情,拷掠成狱 狱:讼案
C.臣本一芥草茅,身无禄秩 秩:官品
D.人亦莫敢以一艺目之 目:看待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达计不行,而彬犹降黜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法司虽知其枉,岂敢辨明 其皆出于此乎
C.闻埙之风,亦可少愧矣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D.以五色金钿并施 以资政殿学士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杨埙是一位天资敏悟、有创造性的平民艺术家。但更主要的,他是一位见义勇为的义士。
B.当锦衣卫指挥门达陷害袁彬时,官吏们虽然都为袁彬叫屈,但没有人敢于出面援救,只有素不相识的杨埙,敢于上疏喊冤。同时,又用谋略揭穿了门达欲诬华盖殿大学士李贤的阴谋。
C.杨埙不避权奸的义举赢得大家的尊重,有人想授予他官职,他没接受,而是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人们不敢只把他当成一个艺人,而是敬称他为“义士杨埙”。
D.作者在表彰杨埙的同时,也鞭挞了权贵及那些为权贵们“扫门捧溺”的“高冠长裾”的“科第人物”,可谓一箭双雕。
13.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会使辙交驰,北邀当国者相见,众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4分)
(2)吴之民方痛心焉,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相逐。(4分)
(3)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3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
[注]①这首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送去元大都(今北京),途经金陵(今江苏南京),宿于驿站时所作。②离宫:皇帝出巡时的住所,此处指代南宋王朝。
(1)本诗首联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现实?(5分)
(2)文天祥在宋亡后写的诗,悲壮慷慨,气贯长虹,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5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0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臣心一片磁针石, 。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 ,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
(3)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4)亦已明死生之大, 。
(5) ,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6) ,夕揽洲之宿莽。
(7)长太息以掩涕兮, 。
(8) ,纫秋兰以为佩。
(9)汩余若将不及兮, 。
第二部分(38分,课外完成)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 (20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
过 滩 谣
廖静仁
①我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
②那时,我还只有十三四岁,刚刚小学毕业。因为家父蒙难,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被切断了,无可奈何,我只好离开学校,跟随一位堂伯走上了艰难的纤道。
③其实沿江是有一条较好的路的,但那是一条人行道。而纤道却是时断时续的,遇到崖嘴和较大的江湾子,拉纤人便只能攀藤抓草爬过山崖,或和衣过江湾。这种时候,一帮纤夫中,最艰辛的要数拉头纤的人了。拉头纤的人肩上还要负着沉重的一卷纤缆,那是拉远距离所必需的,所以拉头纤的人在攀崖嘴或和衣过江湾时,因纤缆拖累而摔倒,那是常有的事情。每见到这种情景,我真有些受不住了,然而我那拉头纤的伯父却一笑置之,说:“这算么子,你还根本就没尝到拉纤的苦味呢!”
④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是在那个严寒的冬天。
⑤那是年关将近了。俗话说:有力好攒年关钱,一天硬要抵两天。一帮纤夫,在年关时包一两艘长途船,装货老板比起平常日子来是要慷慨得多。
⑥我们那回包的是一艘从洞庭湖区启碇的装粮船。那路程是相当远的:得转沅江,溯益阳、桃江等好几个县城才能到达目的地安化。沿途有八八六十四滩呐!而偏偏又碰上大雪纷飞的天气。沿江的行人道上,人迹已被白雪覆盖,就连平素弄潮戏水的啄鱼鸟也早已藏匿进崖巢里去了,那纤夫们用脚掌抠挖出来的纤道,就更难寻见了。而我们,就凭着过去对它的熟悉,一步一探地摸索着行走。
⑦起初,尽管我们怎样把脚踝严严实实地用棕片紧裹起来,再套上益阳板子草鞋,但那雪水还是渗进了皮肉,像是有千根万根针尖在猛扎。到后来,便渐渐地麻木了,双脚完全失去了知觉,只有耳朵听见脚掌“咔嚓咔嚓”地抠进雪地里去的声音。直到拼命拉滩了,才全身发起热来,于是那冻僵过的双脚便感到了痛楚,那是一种奇痒无比的痛楚啊!
⑧到得崩洪滩时,我被这条闻名整个资江的险滩吓得目瞪口呆,然而就此时,从我伯父的口中突然迸出了一声悲壮的《过滩谣》的号子声来:呃——纤夫过滩哪——嗬嘿!
⑨陡地,我发现纤夫们全都一震,抬起沉重地勾着的头颅,用异样的目光投向江心。我曾听伯父说过,纤夫号子是非常单调的:“呃哩喂哟——嗬!呃哩喂哟——嗬!”就这么反复咏叹。而象今天这种悲愤的《过滩谣》却是轻易不喊的,只有在纤帮中有同伙遇了难时,才会喊起这种号子来。究竟出了什么事?我定睛看那灰朦朦的江心,果然有一具尸体被寒流冲了下来,那一定是拉纤人没有辨清路线或者是过崖嘴没有攀住藤蔓而失足掉在江中的——他的肩膀上,还紧紧地系着纤绳呢。
⑩一声惊呼,我倒在了纤道上……应该感谢纤夫们那陡然同呼的悲壮的《过滩谣》——纤夫过滩哪——嗬嘿!
不惜命哪——嗬嘿!
前面有人坠下滩哪——嗬嘿!
后面纤道脚板响哪——嗬嘿!
11……凝重、深沉,越来越响,越来越响。朦胧中,我倏忽意识到那惊心动魄的呐喊是在呼唤着我。顿时,只觉得周身的骨骼、肌肉在膨胀,血管里的热血在流淌……我吃惊地睁大了眼睛。
12伯父他们已经把我甩下一段路了。我不能看着船被拉上滩,不能等着伯父来把我抬上船。我的眼睛里迸着火焰,腾地爬了起来,不顾一切地拖着一双结冰的脚向前面滩涂赶去。
13船仿佛被冰冻凝住在滩涂上了。
14尽管北风呼呼地嚎叫,但所有的纤夫的躯体却在咝咝地冒着热气。他们的脊背都弓成桥拱状,在嘎吧嘎吧地作响;他们都把铁耙般的脚掌死死地抠进积雪,抠进地面;而那一双双粗手,都颤颤抖抖地向前伸着,企图抓到一点点能够牵引自己的东西——哪怕是一缕细藤,哪怕是一棵小草,那也是救星呀!
15除了那凝重、深沉的《过滩谣》还在江峡中回荡,却听不到哪怕是一丝一缕的呻吟和唉叹。如果自己不是一名纤夫,我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在这种冰天雪地的严冬,把一艘沉重的木船拉过资水第一险滩——崩洪滩的滋味是什么。
16我发狂般地吼叫着:我来了!——我来了!——一个懦弱者的灵魂,在这苍凉、激越的《过滩谣》的号子的冲激下,毫无畏惧地重又迈进了这支负着人生苦痛,却又能征服激流险滩的队伍!
选自《新华文摘》(1987年第4期)(有改动)
16.从文中看,“我”真正尝到拉纤的“苦味”包含了哪些内容?请简要加以概括。(4分)
17.文中画线文字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18.“我”伯父和纤夫们在过险滩时迸发出的《过滩谣》这层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6分)
19.作者为什么要写“怎么也忘不了少年时那段拉纤的生活经历”?试作探究。(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
谈 凡 高
吴冠中
①每当我向不知梵高其人其画的人们介绍梵高时,往往自己先就激动,却找不到确切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感受。以李白比其狂放不适合,以玄奘比其信念不恰当,以李贺或王勃比其短命才华不一样。我童年看到飞蛾扑火被焚时,留下了深刻的难以磨灭的印象,梵高,他扑向太阳,被太阳熔化了!
②梵高是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而为人们熟知的。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犹如对象的情人,他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而占有其全部。印象派爱光,梵高爱的不是光,而是发光的太阳。他热爱色彩,分析色彩,他曾跟从一位老乐师学钢琴,想找出色彩的音乐,他追求用色彩的独特效果表现狂热的内心感情,用白热化的明亮色彩表现引人堕落的夜咖啡店的黑暗景象。
③我从青少年学画时起,一见梵高的作品便倾心,此后一直热爱他,到今天这种热爱感情无丝毫衰退。我想这吸引力除了来自其绘画本身的美以外,更多的是由于他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他的作品能打动人的心灵。古今中外有千千万万画家,当他们的心灵已枯竭时,他们的手仍在继续作画。言之无情的乏味的图画汗牛充栋;但梵高的作品几乎每一幅都显露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
④梵高不倦地画向日葵。他说:“黄色何其美!”这不仅仅是画家感觉的反应,其间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对于他,黄色是太阳之光,光和热的象征,他眼里的向日葵不是寻常的花朵。当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向日葵时,我立即感到自己是多么渺小,我在瞻仰一群精力充沛、品格高尚、不修边幅、胸中怀有郁勃之气的劳苦人民肖像!看过梵高的《向日葵》的人们,他们的深刻感觉永远不会被世间无数向日葵所混淆、冲淡!凡是体验过、留意过苦难生活、纯朴生活的人们,看到这画当会感到分外亲切。它令人恋念,落泪!
⑤梵高热爱土地,他的大师风景画不是景致,不是旅行游记,是人们生活在其间的大地,是孕育生命的空间,是母亲!他给弟弟提奥的信写道:“如果要生长,必须埋到土地里去。我告诉你,将你种到德朗特的土地里去,你将于此发芽,别在人行道上枯萎了。你将会对我说,有在城市中生长的草木,但你是麦子,你的位置是在麦田里……”
⑥他画铺满庄稼的田野、枝叶繁茂的果园、赤日当空下大地的热浪、风中的飞鸟……他的画面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表示一切生命都在滚动。从天际的云到田垄的沟,从人家到篱笆,从麦穗到野花,都互相在呼唤,在招手,甚至天在转,地在摇,都缘画家的心在燃烧。
⑦梵高所画人像的背景即使是一片单纯的色调,也凭其带有强烈韵律感的笔触推进极微妙的色彩变化,就像是流水的河面,其间还有暗流和漩涡。人们经常被他的画意带进繁星闪烁的天空、瀑布奔腾的山谷。他善于在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色线和色点的交响乐中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⑧无数杰出的画家令我敬佩,如周方、郭熙、吴镇、仇英、提香、柯罗、马奈、塞尚……我爱他们的作品,但并无太多要求去调查他们绘画以外的事。可是对另外一批画家,如老莲、石涛、八大、波提切利、德拉克罗瓦、梵高……我总怀着强烈的欲望想了解他们的血肉生活,钻入他们的内心去,特别是对梵高,我愿听到他每天的呼吸!
(选自《吴冠中谈梵高》)
20.简要分析文章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分)
21.梵高的绘画主要有哪些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6分)
22. 梵高作为伟大的画家,他的创作有着超越技巧的内在精神。请结合原文,联系现实,思考其价值。(6分)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周末练习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30分)
1、C
2、B
3、C(痛定思痛:创痛平复或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含有吸取教训,警惕未来的意思)
4、B(A项成分残缺,“面临”少宾语的中心语,在句尾加“的难题”;C项“虽然”应放在“不能说”前面,语序不当;D项主客颠倒,应该是“中国观众对于李安获奖”)
5、B
6、B
7、C
8.示例:当鲁迅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时我懂得了人应该具有反抗精神;当白朗宁说“拿走爱,世界将变成一片坟墓”时,我懂得了作为人,奉献爱心是多么重要。(评分建议:名人与名言对应2分。句式一致,得出的启示和名言内涵一致2分。)
9. 示例:参考答案1:音乐声中,雪绒花悄然变化,从花心慢慢扩张,这就是奥运五环。也许这一瞬间稍有不完美,但这朵雪绒花代表的就是冬奥会。
参考答案2:五朵雪绒花在空中飘过,最后变成四环,为什么少一环呢?是因为这一环等待着冬奥会的奥运健儿以奋力拼搏的成绩和汗水来打开。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10、A(掠:拷打)
11、A(A二个“而”都是转折连词。B第一个“其”代词,代袁彬,第二个“其”是表揣测的语气副词;C第一个“之”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是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第一个“以”是介词,可译为“用”;第二个“以”也是介词,“凭……的身份”)
12、C(“人们敬称他为'义士杨埙(xūn)’ ”。说法在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是“修《英宗实录》,称'义士杨埙’云”)
13、(1)适逢双方使者往来频繁,元军邀约宋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会”、“当国者”、“行为”、“纾”各1分,共4分)
(2)苏州百姓正痛恨他,于是趁他厉声呵斥的时候,就呼叫着追逐他。(“痛心”、“焉”、“相”各1分,句意通顺1分,共4分)
(3)怎么能使英雄豪杰屈身,在墓道上紧握手腕,抒发他们作为有志之士的悲慨呢?(1句1分,共3分)
14、古诗词鉴赏(10分)
(1)首联通过“衰草”“离宫”“夕晖”“孤云”等意象描绘了一片惨淡的夕阳斜照着长满衰草,孤云飘荡的离宫景色,暗喻南宋王朝宗国覆灭,满目疮痍,一片凄凉,诗人无所依托的残酷现实。(意对即可)
(2)本诗触景生情,景中寓情,巧妙地化用典故,将自己的亲身感受、金陵的历代兴亡以及前人的咏叹等交织在一起,抒发了自己深沉而复杂的内心情感,柔婉含蓄但又淋漓尽致,外柔内刚,深挚悲壮。特别是“杜鹃啼血”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这是用鲜血和生命写出来的诗篇。(意对即可)四、名句默写(10分)四、15、名句默写(10分)
15.(1)不指南方不肯休
(2)以老于户牖之下
(3)大阉亦逡巡畏义
(4)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5)皇览揆余初度兮 肇锡余以嘉名
(6)朝搴阰之木兰兮
(7)哀民生之多艰
(8)扈江离与辟芷兮
(9)恐年岁之不吾与
16.①雪天纤道十分难寻;②雪地行走,双脚挨冻无比痛楚;③过险滩高度惊险,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每点2分)
17.(1)大量使用叠词,运用比喻、排比和对比的修辞手法,以及动作、细节描写的方法,(3分,每点1分)
(2)描写了拉纤过险滩时惊心动魄的场面,刻画了纤夫们齐心协力、坚毅顽强的形象。(2分,每点1分)
18.(1)结构上:①点明题意,强化主旨;②凝重、深沉的号子声是对“我”的强烈呼唤,为下文写“我”的灵魂受到强烈冲激张本。
(2)内容上:③渲染悲愤、悲壮的氛围,起到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④抒发对遇难纤帮同伙别样的致哀之情;⑤突出艰险时刻用力一致、凝聚人心的作用;⑥表达纤夫坚强的生活信念。(6分,每点1分)
19.①纤道艰险使作者对那段艰难岁月刻骨铭心;②纤夫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毅顽强的品格令作者由衷赞叹;③征服激流、险滩的经历,让作者对生活、生命有了深刻的思考、认识和感悟。(每点2分)
20.答:第一段运用类比和比喻的手法,以充满感情的笔触揭示了梵高狂放的性格、执着的信念和对生命的热情等精神特质,表达了作者对梵高的热爱与敬仰之情。(3分)揭示主旨,统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深沉而热烈的感情基调。(3分)(只概括不分析酌情减分)
21.①以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
②力图渗入对象的内部,表现对象的本质。
③火热的心与对象结成不可分割的整体,能打动人的心灵。。
④偏爱黄色,不倦地画向日葵,包含着宗教信仰的感情。
⑤多画自然景物,所有的用笔都有运动倾向。
⑥善于通过极复杂极丰富的色块、色线和色点托出对象单纯的本质神貌。
(6分,每条1分,每条酌赋。)
22.从文中可见梵高热爱生命,信念执着,热爱土地,植根土地;用火热的心观照一切,倾注宗教信仰般的感情;表现内心的热烈,传递生命的力量等精神。(3分)
现实中,不乏以“手”作画,为艺术而艺术的现象,这样的作品往往无关痛痒,无病呻吟。应以梵高为师,汲取其精神营养,让艺术成为真正的艺术。(2分)
推而广之,“热爱”“扎根”“关照生命”这些内涵,也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蓬勃发展的基石。(2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能从原文中提炼出梵高超越技巧的精神内涵,并思考这些内涵对于“艺术”,对于艺术之外的价值。酌情赋分。)
附:参考译文
天顺年间,锦衣卫指挥门达恃宠骄横,凡是与他意见不合的人,他就唆使密探暗中罗织罪名,逮捕、拷打他,遭刑讯者即使被冤枉,明知他没有任何证据也不敢反抗。因此他权倾一时,说话的人都噤若寒蝉。他的同僚袁彬正直不屈,于是门达用重案陷害,严刑拷打,罗织罪名定案。朝廷内外的官员都认为袁彬冤屈,(但)没有人敢站出来打抱不平。
京城里有一个叫杨埙的人,本是一名戍边的战士。他平素并不认识袁彬,却为他上书说:“正统十四年,皇上身陷沙漠,朝廷大臣都跑散逃生,只有袁彬一人,(虽然)只是一个校尉罢了,却能保护皇上的人身安全,饱受艰辛困苦。等到皇上驾还重新称帝,授予其官职作为报酬,大家都称赞。现在没有人奏报弹劾,不料却被投入监狱,饱受拷打,先判定罪名,然后才以律法条文胡乱强加,司法部门虽然知道他冤枉,(但)怎么敢辩驳澄明呢。陷害袁彬于死地,虽然只是一个人,然而有伤刑罚的公正和道义的公平,人人都没有自我安全感了。我乞求把袁彬等人交给皇上来审查,希望澄清事实真相,(让)死的人没有遗憾,活着的人也安然。我本是一个贫民,没有俸禄官品,(但)看见这种不公平的现象,(仍要)冒死上书。”于是他打起登闻鼓来进言,仍被送交锦衣卫狱。
门达因此想全部铲除异己者,于是判杨埙死缓,让他诬告是少保吏部尚书华盖大学士李贤指使。杨埙假装允诺他。门达于是把这件事上报、并召集三法司,在午门前审讯,杨埙于是秉公陈述事实,他说以前所说的一切都发自自己的本意,和李贤没有一点关系。门达的诡计因此不能得逞,但是袁彬还是被降职罢黜,他的宅第都被毁坏了。
不久,英宗逝世。进言的人弹劾门达的罪行,列举杨埙的案件为例证。门达被贬,死于南丹,袁彬恢复了旧职,代替门达总管锦衣卫事务。成化初年,编修《英宗实录》,把杨埙称作“义士”。
杨埙字景和,他的祖先是某个地方的人。他的父亲是个漆匠。宣德年间,曾经被派遣到倭国传授金屑画漆的方法,以后回国,杨埙于是就学习这种本领,却能独出心裁,把五色金钿并用,不只是照老方法单纯用金色,所以物件的色彩各自相称,天真烂漫,倭人看见了,也咬着手指头,啧啧称赞,认为这是不可企及的。由于他天资聪颖,(虽然)对于书法诗格不怎么研习,却往往能达到妙境,所以他的技艺也出类拔萃。他既不避让权奸,做出上文所述的这样的义举,人们不敢用一门技艺看他。有个想要授予他官职的人,他不就职,于是就隐于技艺以孤高自守。
华亭张弼议论说:义,就是不是自己的事而去做,做的事合乎天下公论啊。去做虽然符合公论,但带有私情去做,那么这又是不义了。像杨埙,和袁彬没有恩情,和门达没有嫌隙,他又不是谏官,要完成职责。只是因为被众人的议论所激励,挺身而出而陷身虎口,他没有死是很侥幸啊,怎么这样勇于做仁义之事呢?然而这种众人的议论,凡是具有人的面目的人都能知道,但那些穿着华丽的衣服,号称科举及第的人,却不敢出头,行为污浊,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扫门捧尿,无所不至,悄悄地看着他人,心得意满,大声地向他人夸耀,为什么利害改变人们的节操竟然像这样严重呢!听到杨埙的节操,也应该稍稍心中有愧啊!
更多阅读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二年级第二学期应用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简析:本册课本共8个单元,每单元4篇课文,8个语文园地。全册共计课文32篇,8个口语交际。每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相对集中:第一单元:春天的发现;第二单元:奉献与关爱;第三单元:爱祖国
转载 2014年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及答案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原文地址:2014年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及答案作者:韩教练高考英语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教学检测英语试题考试日期: 2014年1月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2、请将答案直接填涂在答题卡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2013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江苏省滨海县八滩中学
江苏省滨海中学2012-2013年秋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第Ⅰ卷(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北半球某陆地局部图”
中营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 教师学年度述职报告
成绩:姓名学号中营职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30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秕谷(bǐ) 倜傥(tǎng) 绣像(xìu) 栅栏(zhà)B、骊歌(lí) 讪笑(shàn) 迸出(bèng) 伫立(chù)C、哺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芦花荡》 二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张家窝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科导学案课题:芦花荡编写人:张艳荣审定人:本组语文教师授课时间: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识记字词,感知人物形象。2.体味景物描写的作用,提高描写的能力。3.探究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