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集电视片《中华武功》解说词 电视片解说词

央视《探索发现》2008年播出

(一)习武秘籍



中华武术,源自人类攻击自卫本能,但又远不只是拳脚打斗的蛮力比拼。千百年来,一脉传承而来的拳械套路、功法理论浩若烟海,多得难以数清。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每一个动作都需要调动周身每一根神经去努力感受,每一个武术门派,都有着一段传奇曲折的历史。

纵观世界各个民族和国家,还没有哪一种传统搏击技巧,具有如此丰富的技术理论体系,也没有哪一种搏击技术,具有中国武术这样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但是当一个初习武艺者面对博大精深的武术时,常会有高山仰止、不得其门而入之感。

于是传说中的习武秘籍就成为进身武林的不二法门。

习武秘笈,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武术功法及兵器演练图谱,它是记录中华武功发展历史的珍贵资料,可是,它究竟出现在何时?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它又是如何传承至今的呢?

许多人的习武梦想是从这些神秘的古书开始的,在武侠文学中,这些神秘的图画和文字,是绿林侠客舍命拼争的无价之宝,是江湖争斗的永恒主题。有些人认为,只要熟练这些拳脚动作,就掌握了超人的功夫武艺。有了它,可以让一个凡夫俗子,在一夜之间修炼成绝世奇功,获得号令江湖的至尊地位。

这些武侠文学影视作品描写的神奇武功或许早已充斥你的想象,九阴真经、葵花宝典、独孤九剑、降龙十八掌、换日大法这些充满文学想象力的神奇功法是否真的存在?飞来飞去的掌法剑法令人神往,却让人半信半疑。

而号称天下第一的所谓葵花宝典神功,则是需要用最极端的方式才能获得,听来很荒诞,需要自宫以断绝阳刚之气外泄,才能修炼成功。

这样的神功秘籍自然是小说家的奇思妙想,但真实的武林秘籍到底有没有呢?初习武术者能否依靠它来指点迷津呢?

位于上海的中国武术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武术专业博物馆。馆藏数百件古代兵器文物和文献典籍,我们寻找的武功秘籍是否隐身其中呢?

根据研究人员搜集的编目,较早记录武术技法的书籍是东汉班固所著《汉书》。《汉书?艺文志》"兵书"类的"兵技巧"部中介绍了武术,共有13家、199 篇,其中"手搏六篇"、"剑道三十八篇"、"蒲苴(pú jū)子弋(yì)法四篇"是对汉代武艺的专门介绍。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专著原文都已散失,仅有篇目名称。但从标题来看,可以明确判断是较早的武术技巧专著。

然而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还有那些没有进入文字更久远的历史?武术真的是汉代才起源的么?秦汉之前武术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武术当然早在汉代之前就已经起源。

武术的本质是攻击,这是人类的天性,为了获得食物、保护自己,攻防能力是必须的。这也是武术的源头。但是本能还不是武术,只有当本能变为自觉,人们开始有意识的强化自己的攻击技能时,武术才开始萌芽。

抛开文字的历史,武术起源的证据在更早期的岩石上。

云南沧源岩画,真实记录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代先民的战争和狩猎场面。画面构图疏密相间,错落有致,人物造型古朴,用铁矿石粉末和动物的血液混合涂染,色彩呈暗红色。

根据学者的解读,这些岩画描绘的是原始部落时期狩猎、战争和祭祀场面。

广西,新疆,青海等地也陆续发现一些类似的岩画,年代上起新石器时代,下至商周时期,跨越年代可谓久远。

虽然图画兼有庆典、祭祀等功能,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打斗人物形象,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承担教授部落内部成员狩猎和攻击技巧功能,堪称最原始的武功秘籍。

武术最初的发展,与军事国防是分不开的。中国武术博物馆的古代兵器的收藏,不仅注重文物价值,更强调其中的武术发展史相关信息的含量。

商周时期冶金技术成熟,金属兵器战具大量出现,包括戟在内的五种长兵器,是当时军队配备的常规武器。兴兵打仗也开始采用车战方式,这对士兵的武艺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由弓箭手发起进攻,待双方逼近,则挥舞矛戈殳戟,近距离搏杀。因此,驾车、射箭技术,使用长兵器的力量和技巧,都是士兵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武术史研究者看来,古代兵器所包含丰富的技巧信息,也是反映那个时代武术发展状况的军事武术秘籍。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武术渐渐脱离纯粹的军事范畴,被赋予更多道德教化内容。

《列子?说符》记载:孔子的力量,能举起都城大门的门栓。有人估算,大概相当于两三百斤的重量。

而孔子的射箭技术之高超,也是完全有教导学生的资格。据说孔子的射术能准确命中空中飞鸟,因此当他给学生演示射箭技巧时,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麋集如堵,水泄不通。

在孔子看来,射箭不仅是武艺,还是培养礼仪品德的重要内容。《论语》里孔子曾经说, 君子不会轻率与人争斗,如果一定要争高下的话,那就射箭比武吧!

孔子时代,是属于思想家的时代。老子、庄子、墨子诸大家的哲学思想,影响到社会思潮的方方面面。中国武术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注重内涵的哲理化趋向。

早在战国时期,武术家们就将剑术上升到哲学层面,越女论剑堪称世界范围内最早的武学理论名篇。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这篇文章的缺陷也是明显的,因为史学家对于武艺本身的细节描述过于简略。这或许是由于汉代之前的文字,大多是写在竹简上的,窄窄的竹片限制了插图形式的表现。

那么汉代时,到底有没有图文并茂、我们所熟悉版式的武术秘籍呢?

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一批距今两千多年,西汉时期的帛画,震惊了学术界。当考古工作者将这幅残破的帛画拼贴一起的时候,立即被画面中数十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所吸引。他们衣着各不相同,有的高举双臂、引颈向天,有的俯身弓步,酷似武术中的马步站桩。他们是否在演练某种武术套路?

一幅深埋地下两千多年的帛画,是否就是我们要寻找的图文并茂的武林秘籍呢?帛画长约100厘米,高40厘米。分上下4层,每层11人,共绘有44个人物。

其中男、女、老、幼均有,或着衣,或裸背,均为工笔彩绘。仔细查看,除个别人物使用器械外,多为徒手操练。依稀可辨的文字图注弥足珍贵,由此揭开这幅帛画的庐山真面目。图注文字一般位于每个人物旁边,这与后世武术古籍的版式相似。文字内容都与鸟兽动物相关,涉及鹞、鹤、猿、猴、龙、熊等八种。

原来画中人物正在模仿动物的体态。但是这种模仿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对此曾经有过不少争论,有人认为它是武术站桩功法的鼻祖。也有人认为它的每一个招式暗含杀机,是具备实战技击意义的拳法图谱。不过专家们最终的研究结论是:这幅帛画是一种先秦健身术的图解教材,名为导引术。

庄子曾对此有过记载:吐故纳新,熊经鸟伸,导引之术,导引健身术,是一种模仿动物体态,注重调整呼吸的健身体操。

古人的健身观念认为,有些动物具有长生不死的本领,人们模仿这些鸟兽的动作姿态,就可以达到舒展经络长生不老的目的。

考古专家因此将它命名为导引图,这是迄今发现最早的图解健身文献,也被武术史研究者誉为最古老的导引健身秘籍。

而中国武术的一大特色,是健身与技击两方面并重。

象形拳,是古代武术家最为独特的发明。传承至今的种种奇特拳法,如猴拳、鹤拳、虎拳、螳螂拳,都是源于象形观念,与马王堆导引术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

这正是中国武术与其他国家传统技击术的最大区别,也是武术传承数千年而不衰的魅力源泉。

时光之轮向前运转,越过了战火频繁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和短暂的隋朝,直至大唐盛世。

通过这一时期石刻造像、兵器甲胄等出土文物我们可以看到,军事武艺已得到长足发展。

但令人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没有受到重视的缘故,导致武学文献专著散失无存,无迹可寻。

不过唐代时,许多武术招法出现在了诗辞歌赋当中。

而武侠文学的先行者--唐代传奇,也留下许多经典的魔幻武功典型,为后世神秘化武功秘籍开了先河

唐传奇名篇《聂隐娘》,描述了一种神话般的所谓飞剑技艺。

聂隐娘掌握一种飞剑法术,她的宝剑是一种被施过法术的神剑,就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可以縮成一只弹丸大小,藏在发髻中;要使用的時候,只需意念催动,弹丸就展开成一柄宝剑,腾空飞翔千里之外,瞬间斩杀敌人,这就是所谓的千里飞剑、取人首级的神奇武功。

在唐代传奇里,轻功神行术则是侠客们走江湖的必备。

昆仑奴是来自异国的武林高手,用自己坚实的后背承载一对有情人,腾身飞出重重高大的宫墙。侠女红线可以在一夜之间往返七百里。这些神奇武功,在后世武侠小说里被演绎为所谓“千里独行”、“万里追风”的“飞行术”。

唐传奇侠客故事,是武侠文学之滥觞,种种玄幻风格的描写,对后世武功秘籍的神秘化倾向影响深远。

宋元以后,中国武术发展完备,全面走向成熟。

真正意义上的武术秘籍出现在明代,代表性著作有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武篇》﹑程宗猷的《耕馀剩技》,俞大猷的《剑经》。这些著作不同程度地记载了拳术﹑器械流派及沿革,以图文并茂方式讲解动作特征﹑要诀,功法理论。但是书中语言朴实无华,与人们想象的神功秘法相去甚远。

中国武术从远古时代发端,至明清时期达到理论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历代热爱武术的人们将自己的智慧心血融入其中,传世的拳法图谱、出土兵器和相关文物、文献,被誉为真实再现古代武术面貌的、看得见的武术秘籍。

但是有了武功秘籍,并不等于功夫上身,我们很有幸生活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各种书籍资料很容易得到。然而武术并不只是一种看上去很美,听上去有趣的视听艺术,还是一种需要与你自己身体的极限,进行挑战的艰难历程。

外练筋骨皮,说的是这些硬功夫。铁砂掌,金钟罩,铁头功,种种令人眩目的抗击打功夫,都在挑战习武者身体的承受极限。

人们常说的意守丹田,更形象的说法是用“丹田呼吸”。多习武者对于丹田呼吸有着自己的理解。长期采用胸腹式呼吸,可以有效增加肺活量。

此外许多习武者认为,意存丹田还能培养元气,调整情绪,对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但是中国武术的气,又远远不止是呼吸。气、穴位、经络,是古代中国人对于人体的独特认识,武术的功法理论体系由此构建。套路,是将技击攻防的招式连续演练的串联编排。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

最好的概括了武术的内外双修理念,带给人们独特的身心愉悦审美感受。

然而这些功夫学有小成,还只算得上是初入武林的新手。习武人讲武德为行走江湖的头等大事。武术在今天已经淡化它原本单纯的技击攻防功能,而成为强健身体,提高修养的文化生活方式。但习武者对于功夫二字的追求却一直没有停止,各个门派的武术,都重视切磋比试,而太极推手在外人眼里看,就像两个人的肢体谈话。

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传统武术事业,一些体育院校开设武术专业,将武术列入教学课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国家体委主持的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民间武术摸底普查顺利开展。

对全国范围内尚在世的许多门派名家传人以文字、录像、拍照多种方式记录存档,为后续研究取得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对与武术的认识,已经不仅仅停留在习武招式、套路的技术层面,也不满足武侠小说渲染的神秘玄幻,而是希望理性的探求武术这一传承数千年传统体育的文化蕴涵。

武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象征和标识之一。上海中国武术博物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座目前全球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专业博物馆,于2008年5月18日世界博物馆日,推出一系列武术文化史专题展览。馆藏的近千件历代武术文物和武学典籍,将带领人们跨越时空,从那遥远的起始原点出发,一路解密传奇与历史,一起体验艺术与技术,阴柔与阳刚。

感悟中国武术文化的昨天与今天,共同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二)奇门兵器(上)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这是中国武术界对于冷兵器的形象评价。在中国武术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兵器一直和拳脚功夫如影随形——弓箭可以让打击距离变得更远,刀剑可以使攻击更加犀利,而枪棍则令人以一当十。在中国古代,伴随战争所产生的诸多冷兵器,成为战场的主角。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兵器渐渐流入民间,从而极大丰富了中华武术的内容。有人做过统计,中国各式各样的兵器可以达到100多种。但是,在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兵器中,刀和剑最为重要,它们被称为百兵之首……

在中国武术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早在武术套路出现之前,兵器就已经存在很久了。

那么,最早发明的兵器究竟是什么呢?

在距今60万年前的周口店遗址里,人们发现了大量的石锤、石刀和石凿。这些石器都有着经过打凿过的锋利刃部,在原始人类与自然界的斗争中,这些笨拙的石器,既是那时人们用来生活的工具,也是与野兽搏斗的武器。而长时期的逐步积累,他们又不断丰富着使用这些武器的动作和技巧。但,严格的说,它们算不上是真正的兵器,它们仍旧只是人类向自然界索取食物的一种工具。

真正的兵器,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而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把发明青铜兵器归功于一个历史传说人物——蚩尤。

传说蚩尤用青铜制造出了戈、矛、戟、弩。他用这些先进的兵器,先后灭掉了21个诸侯。为了夺得整个中原,他开始向那里的领袖——黄帝宣战。双方在涿鹿爆发了一场生死攸关的激战,这就是中国神话故事里著名的涿鹿大战。最终,黄帝借助上天的力量,击败并处死了蚩尤。至此,蚩尤的故事便结束了。但是,后人并没有忘记他,因为他发明了众多的兵器,蚩尤被后人尊为军神。

尽管很多兵器都出自蚩尤之手,但是,唯独一件兵器,被他的对手黄帝掌握,这件兵器就是——剑。根据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兵书《孙膑兵法》记载,剑为黄帝所铸。

蚩尤代表着反叛,黄帝象征着正统。蚩尤的戈矛戟,后来成为青铜时代的主战兵器。

战国时期著名的楚国诗人屈原在他的《国殇》中,生动描绘了先秦一场相当惨烈的战争:交战双方首先发射弓箭,对敌阵进行远程打击,而后发动战车,向敌阵冲击,士兵站在车上,手持矛、戈、戟等长杆武器,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用兵车作战,一直是先秦时期战争的主要形式。而在车战的主要兵器配备中,剑的作用显然是次要的,看来,剑的实战作用远不如矛、戈、戟等长杆兵器,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剑最终却远远超越了战场,成为凌驾于任何兵器之上的神兵……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先秦时期,剑并非寻常之物。当时的法律规定,只有士以上阶层的人才能佩剑。而贵族们更是把配剑作为成年的标志。史记在记载秦王政登基的场面时,只用了6个字来描述——“乙酉,王冠,带剑。”意思是,乙酉年,带上王冠,配带宝剑,正式登基。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那个时代,仅仅因为一把宝剑的归属问题,就足以引发两国之间的一场恶战。

传说晋国出兵伐楚,是为了得到楚国的镇国之宝——泰阿宝剑。晋国当时最为强大,晋王当然认为自己最有资格得到这把宝剑。兵力悬殊,楚国大部分城池很快陷落,并且都城也被团团围住。晋国发出最后通牒:如再不交剑,明天将攻陷此城!楚王并不屈服,他登上城头,双手捧剑,长叹一声:泰阿剑啊,泰阿剑,我今天将用自己的鲜血来祭你!于是,他拔剑出鞘,引剑直指敌军。奇迹出现了:城外瞬间飞砂走石,晋国兵马大乱,片刻之后,全军覆没……

今天,传说中的泰阿宝剑下落已经无法查询,但是,我们却可以从与它齐名的另一把剑身上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宝剑。

1965年,考古工作者在湖北省江陵的楚国贵族墓中,发现一柄名贵的青铜剑。青铜剑与剑鞘吻合得十分紧密。拔剑出鞘,寒光耀目,而且毫无锈蚀,刃薄锋利。试之以纸,20余层一划而破。

这把宝剑叫越王勾践剑。1977年,上海复旦大学专家对它进行了科学测定,越王勾践剑的主要的成份是青铜和锡,还含有少量的铅、铁、镍和硫等,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是经过硫化处理的,剑刃精磨技艺水平可同现在精密磨床生产的产品相媲美,充分显示了当时越国铸剑工匠的高超技艺。

那么,像越王勾践剑这样的宝贵兵器究竟是怎样铸造出来的呢?

正因为这复杂的铸造技术,使得像越王勾践剑这样的兵器只能掌握在君王手中,那么,当时民间的习武之人又在使用什么样的武器呢?

《周礼》是一部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礼仪制度的书籍,其中的《考工记》里写道,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这句话是说,民间只允许使用便于藏带的短刀,斧头和木棍之类的兵器。他们既不能使用战争中的主战兵器戈矛戟等,也不能使用象征贵族王权的剑。

但是,有一种人能够使用与剑在形状上最接近的兵器——匕首,那就是刺客。当然,它们的长度远远不及贵族手里的剑。

历史上匕首与长剑最著名的一次对话,发生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中。荆轲从地图中抽出30厘米长的匕首,向秦王刺去。一时间,秦王惊起,边退边拔剑,但无奈佩剑太长,慌乱中竟无法拔出。紧急关头,一名大臣喊道,大王负剑!意思是提醒秦王将佩剑从腰侧推向背后,从而使右手容易拔出宝剑。经此提醒,秦王奋力拔出长达1米多的佩剑,终于刺死了荆轲。

在匕首与长剑的这场惨烈的对话中,民间使用的匕首败在了君王手中的长剑之下。

经历如此惊心动魄的刺杀,使得秦王更加明白兵器对于统治的重要。在他刚刚完成统一大业之后,秦始皇便收天下之兵,铸铜人十二,以显示政权的不可侵犯。以至于直到秦朝末年,陈胜武广发动农民起义时,只能揭竿而起,用木质的武器,向秦朝锋利的青铜兵器发起冲锋。

在秦始皇兵马俑里,我们可以看到当时士兵配备的兵器,有远射武器弓弩、箭镞,有安装长柄的戈、矛、戟等兵器,还有用于近战格斗的青铜剑。这些青铜剑甚至长达一米,锋利无比。实战性能的大大提高,使得秦长剑趋于完美。

如同秦朝成为中国历史第一个顶峰一样,秦剑在青铜时代也达到了最高峰。但是,就在人们都痴迷于青铜长剑的时候,剑长期发展过程中一个致命的弱点开始暴露出来。而这个致命弱点和青铜本身有关。

早在战国末期,中国就已经出现了原始的炼铁技术。那时只是把铁矿石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冶炼,通过这种方法炼出的铁块,疏松多孔,被称为海绵铁。它的硬度并不高,真正解决这个问题的,还是西汉时期利用高温冶炼得到的百炼钢。

在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里,陈列着10把珍贵的汉剑。它们是大汉王朝丰功伟绩的象征。这些剑每把都在1米以上,气势磅礴,锋利无比,它们就是用百炼钢技术打造出来的。

钢铁赋予剑从未有过的品质,它们比青铜剑更加锋利,也更加坚韧。而这些,都归功于百炼钢技术的应用,那么,什么是百炼钢呢?

历史上关于百炼钢技术的细节,并没有太多的记载。直到距今10年前,在中国铸剑的故乡,浙江龙泉,一位铸剑师终于复原了这一古老的技艺。

一把汉剑,不仅要经过反复的折叠锻打,还要进行严格的淬火、研磨、抛光、开刃,整个过程共有16道全手工的复杂程序。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一把刚柔相济的上等汉剑!

锋利而不易折断的汉代铁剑,不但增强了兵器的杀伤力,而且降低了折损率,这使剑在战场上作为格斗兵器的杀伤效能大大提高,增强了汉朝军队的战斗力。

除了剑以外,弓弩、戟构成了汉朝军队的主要武器,在常见的汉代作战序列里,它们有着明确分工——在平原,首先用弓弩进行覆盖打击;在两军厮杀时,多用长戟来攻击敌人,而在狭隘地带,则用剑配合盾来进行近身搏杀。

就在整个汉王朝都对剑趋之若骛的时候,来自北方的匈奴开始频繁地骚扰汉朝边境,匈奴的骑兵不仅对汉朝构成了威胁,而且也使人们对剑的实战作用又产生了怀疑。

面对灵活机动的匈奴骑兵冲击,汉朝传统的战车方阵显得十分被动。而汉朝骑兵手中的铁剑,与匈奴的胡刀相比更显得十分吃力。

就这样,刀开始成为汉朝军队中最常见的兵器。单刃的刀就取代了双刃的剑,成为骑兵的重要装备兵器。出于同样的理由,步兵也大量装备了这种厚重刀背的单刃刀。

到了三国时期,以刀为首的兵器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之所以会这样,和当时的乱世格局是分不开的。由于汉皇室衰微,群雄逐鹿,为了夺得天下,除了大量征召士兵入伍外,魏蜀吴三国纷纷研究新型兵器,这成为他们实现统一霸业的重要手段之一。

或许,今天的人们对于那个时期最有印象的兵器,莫过于关羽的青龙偃月刀了。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武圣关羽使用了一把叫做青龙偃月刀的兵器,这种兵器又名冷艳锯,重约40公斤,据说是当时闻名的神兵利器,曾随关羽威震华夏:颜良文丑、五关六将、华雄蔡阳……无不在刀下授首。

但事实上,青龙偃月刀在三国时期并没有出现,如果不是青龙偃月刀的话,那么,历史上的关羽究竟使用的是什么样的兵器呢?

槊是在青铜矛样式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铁兵器。东汉的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里谈到,长约3米的矛就是槊,这样长的兵器,倘若在奔驰颠簸的马背上使用的话,毫无疑问,只有力大过人,并且受过严格训练的武将才能运用自如。

除了槊以外,今天的人们还能在三国志中找到许多奇形怪状的兵器,像吕布用的方天画戟,甘宁用的双戟,董卓用的手戟,典韦用的长刀,公孙瓒用的双头矛,等等,他们都反映出三国时期兵器业的繁荣。

经过汉代以后四百多年的实战洗礼,尤其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作战需要,中国的制刀技术也稳步提高。到了唐朝,以直刀为代表的制刀技术发展到了顶峰。

在唐朝的骑兵中,直刀的装备数量高达百分之三十。

唐朝的直刀不同于汉朝的环首刀。它去掉了在汉刀尾部的环,并延长了短柄,改为可以双手使用的长柄,唐刀制造精良,堪称是一款艺术品。它的刀刃采用来自中亚的优质钢材制造,而一把唐直刀的成品,必须要经过三十次左右的反复锻造。因此,它是一款十分可怕的武器,一般的铠甲根本无法阻挡唐刀锋利的劈砍。

完美的唐刀成为那时世界上最为顶级的兵器。日本贵族以拥有一把舶来的中国刀为特殊荣誉。连当时的日本天皇也羡慕不已,他赞叹道:骏马是日本的好,刀剑还是中国的精!唐刀技术后来传入日本,成为今天日本刀的鼻祖。

随着刀成为战场的主宰,剑开始逐渐退出战争舞台,但是,在民间,剑却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诗仙”李白,15岁就喜爱击剑,25岁仗剑远游。

唐代教坊女乐中还有剑器之舞的风俗,尤其在唐玄宗时代更是盛行。当时有公孙大娘擅长这种舞蹈,号称全国第一。诗人杜甫曾经亲眼目睹了公孙大娘的剑舞表演,并做了出神入化的描述: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

尽管刀剑工艺在唐朝时已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强大的唐王朝并没有达到冷兵器发展的高峰,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国冷兵器发展的最高点,却在一个军事上屡战屡败的大宋王朝悄然来临……

(三)奇门兵器(下)



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锏锤抓、拐子流星,这是中国古代最为常见的18种冷兵器。对于每个习武者来说,能够熟练掌握这十八般兵器,就意味着达到了极高的武术境界。而对于中国漫长的冷兵器发展史来说,它们的集体亮相,则象征着冷兵器发展的巅峰。

史学家认为,十八般兵器这个概念首次出现在宋朝。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这一概念既没有出现在军事强盛的汉唐时期,也没有出现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两朝。而是偏偏产生在军事上屡战屡败的宋朝,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定都开封,史称北宋。

但是,宋朝从刚一开始诞生的那一天起,就飘摇在风云动荡的时局之中。

在它的北方,活跃着辽、金、西夏三支少数民族政权,这些草原民族政权的军队,拥有强大的骑兵力量,他们擅长骑射,宋朝的北部边关一直处于烽火连天的状态。

战马匮乏,骑兵力量薄弱,一直是宋朝军事的一个软肋。于是,宋太祖从政权建立的第一天起,就大力研发兵器,尤其是步兵对付骑兵的武器。于是,中国古代冷兵器到了宋代,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那时,在北宋的都城汴梁,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兵器作坊,他们负责生产刀枪弓弩等兵器,工匠多达10000人,产量最高时,这些作坊可以一年生产出30000多件兵器。

宋朝为了保住自己的江山社稷,几乎动用了全部的血本。也正因如此,中国冷兵器的巅峰时期到来了。

对付灵活机动的骑兵,最好的武器依然是却敌于百米之外的弓弩。这些远射武器在宋朝被应用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杀伤力最大的床子弩了。这种弩并非由士兵直接发射,而是用绞车的机械力量将巨大的弓弦拉开,操作这种弩的士兵达到了7名之多,它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460米以上。

中国古代的冷兵器,尤其是步兵兵器,在宋代达到了完全成熟的阶段。所谓“十八般兵器”,到此时已基本全部出现,而且趋于定型。

枪被称为百兵之王。它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器。枪杆的材料则是白蜡杆,这是专门为制枪而栽种的树种,成材率很低,现在十分少见。白蜡杆不仅密度要比一般的木头大很多,而且柔韧性极好,使用时可以随招数的节奏而反复颤动。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就是一位使枪的大师。他持有一把名叫沥泉的大枪,沥泉大枪长达3米,却在岳飞手里变得出神入化,舞动时如蛟龙出海,令敌人魂飞魄散。史书记载岳飞曾经提着一把单枪,杀入敌营,在万军之中取敌将首级。岳家军也因此威震敌胆,从而获得“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誉。

锏最早出现在隋唐。著名的隋末大将秦琼使用的就是两把铁锏。但是,锏应用最广泛的却是在宋朝。这是宋代的一把铁锏,重量为5公斤,长约90厘米,锏身并非铸铁而是熟铁做成,这是为了在使用时不至于折断。精致的把手反映出它曾是主人的心爱之物。

如果说,锏只是一种用来对付重装甲的轻武器的话,那么,锤则是能瞬间制敌于死地的重型兵器。

但是,宋朝在致力于发展兵器的同时,对民间却采取了极其严厉的管制政策。宋代法律规定,禁止私人持有刀剑以外的其他武器。如非法持有将被处以一年半的劳役。特别是对非法持有军队重要武器—弩的,更是要给予两年半劳役的重罚。

宋代的兵器管制,对于统治者来说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在北宋末年为历史背景的《水浒传》中,当那些英雄好汉成为官兵追杀的对象时,武器管制对他们来说毫无意义。

水浒传中呼延灼以善使双鞭闻名。鞭是一种像铁棍一样的兵器,与锏有棱有角不同,鞭是通体浑圆的柱状体。呼延灼的两条水磨钢鞭,左手的重十二斤,右手的重十三斤;鞭不像刀剑,拥有锋利的刀刃,它主要是靠力量来打击,所以使用者必须是大力勇士。

宋代民间棍的使用极为普遍,从材质上说,棍可以说是兵器中最平民化的一种,它取材简单,长短皆宜,所以很多民间习武之人都喜欢用棍。尽管简单,但它却是最实惠的兵器,由于它兼具长短兵器的特点,不受招式变化牵制,使得棍在兵器中独领风骚。

在宋代,棍成为缉拿罪犯的捕快的象征。《水浒传》中,无论是押送林冲的衙役,还是逼上梁山前的提辖武松,他们在办理公务时,都要携带梢棒。《水浒传》虽为小说,但是棍棒在宋代流行的现象,却是事实。

抓是一种构造较复杂的兵器。宋代的兵器著作《武备志》上就展示了一种双飞抓,它们是用熟铁打造,抓的五指具有机械活动能力,被抓住就很难逃脱。

尽管拥有精良的兵器,但是宋朝却是军事上最为柔弱的政权,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屡次战败,不得不割地赔款。

公元1555年,中国东部浙江沿海,一场倭寇与明朝守军之间的对抗正在进行。结果明军首战失利。而这次失利,除了浙江沿海多为丘陵地带、不利明军展开军力的因素以外,很大程度上,明军是输在了兵器上。

那么,起源于中国的日本刀为何此时变得如此凌厉了呢?

日本在引进中国刀以后数百年的时间里,对刀的制作精益求精,每把刀都是由专业的制刀家族来打造,而对于明代的中国来说,刀是军队中极其普通的兵器,并不受到重视,因此,无论从钢材,还是制刀工艺上说,明军只能装备那些成本低廉的腰刀了。

公元1556年,戚继光接任浙江海防参将。他在浙扛沿海招募士兵,进行严格训练,组建了著名的戚家军,同时他还针对倭刀的特点,对明朝军队的作战阵法和兵器配备进行了改造。

狼铣,实际上就是利用竹子改造而成的一种奇特兵器。戚继光命人把长达5米左右的竹子砍下,保留上面茂密的枝桠,并在顶端安装枪头。这样,狼铣就像巨大的长矛一样,将敌人阻挡在5米以外,同时,狼铣上面的枪头和竹子本身的枝桠,可以攻击倭寇,令他们不敢逼近。而当倭寇举刀劈来时,倭刀会嵌进竹子里,一时间难以拔出。

史料记载,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共10年,终于在1566年荡平了多年横行无忌的倭寇。戚继光也成为流芳百世的民族英雄。

明清两朝是我国武术大发展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各种武术技法异彩纷呈,武术门派林立,而每一门派也都纷纷确定了自己的独门兵器。

棍是少林寺最富盛名的兵器。少林功夫形成的早期就开始用棍,由于少林寺是佛门圣地,僧人要以慈悲为怀,不能持有刀枪剑戟等铁制兵器,所以,只能使用木质的棍。随着少林寺将棍作为武僧习武的主要兵器,少林棍法也逐渐成熟起来。

剑则是武当派的代表。武当剑法源于明代,相传为著名道人张三丰所创,这种剑法吸收了道教文化思想,能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养练功。

而远在四川的峨嵋派,其代表兵器之一是极其古怪的峨嵋刺。它又被称为玉女簪,是由女子的发簪演变来的。峨嵋刺短小,铁制,长约30厘米,其形状如枣核,头端略扁,呈菱形带尖。舞动时,左右手各持1支,运用抖腕和手指,使其转动,在实战中,峨嵋刺常常出其不意,成为峨嵋派令人畏惧的独门兵器。

今天,我们能从很多武侠电影中看到对于暗器的描写。那些来无影去无踪的暗器,往往能够在关键时刻,致人死地,那么,它们真的存在吗?他们的功能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在武侠作品中,据说,最为阴险的暗器,要数“血滴子”。这种传说中的暗器类似一个金属帽子,里面含有刀具,可以远距离取人首级。

实际上血滴子并不存在,与它最为接近的暗器应该是乾坤圈。它的外缘上有很多尖刺,重量在2公斤左右。这种暗器据说是蒙古骑兵配备,他们利用奔驰中的速度,再大力投出乾坤圈,使得这种暗器异常凶狠。

在正统的武术观念中,暗器是没有资格被列入十八般兵器的,但它们也的确成为了中国冷兵器中一个极小的门类,在历史上曾经流传过的暗器中,有飞镖、飞刀和袖箭等等,但现在它们都难以寻到踪迹。

今天,在体育的最高学府——中国体育大学里,我们见到了一种历史最悠久的的暗器 ——弹弓,不过,现在它已不是攻击对手的致命凶器,而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武术表演器械。

在历史上,弹弓曾是十分厉害的一种暗器,这种类似弓箭的兵器,使用的是铁制或泥制的弹丸,原本是狩猎之用,由于圆形的弹丸在飞行时悄无声息,不会像弓箭射出的箭镞那样,由于速度快而和空气发生剧烈的摩擦,并发出犀利的声响。因此,弹丸更不易引起对手的警觉。弹弓曾经成为江湖上用来偷袭或是看家护院的常用暗器。

当火器开始在大清帝国的军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时,冷兵器也渐渐退出战场。这时,刀剑这些昔日的主战兵器,大量流入民间,从而推动了民间武术的大发展。而今天,那些冷兵器更是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对象。在刀剑收藏家黄浦江的家中,珍藏着数千件古代兵器。而在其中,一件看似很普通的宝剑却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故事。

黄浦江手里的这把剑,是清朝末年一把普通的军官佩剑。但就在这把看起来十分平常的剑身上,却醒目的刻着两个字——敕魔。

就是这把普通的清末军官佩剑,却成为中国冷兵器无奈的象征。鸦片战争后,清朝很多将士把八国联军称为魔,并都在自己的剑上刻下了敕魔的字样。他们试图用这把剑来降伏西方的火器。但是,这种愿望终究没有实现,延续了几千年的中国冷兵器终于被杀伤力更为强大的火器所替代……

但,如果回溯整个中国冷兵器历史的话,我们会对那些古代兵器世界的王者肃然起敬。

中国古代兵器走过了漫长与辉煌的历史征途,尽管它们早已退出了战场,但以刀剑为代表的冷兵器,仍然是武术爱好者必不可少的器械,和收藏家们的最爱。今天,中国古代兵器作为一种独特的符号,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极大丰富着中国武术博大精深的内涵。

(四)武科及第



这是著名喜剧影片《武状元苏乞儿》。片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当属苏乞儿在京城参加武举考试的片段。经过了举重、射箭之后,在最后一个比赛环节——对打中,苏乞儿的对手被自己投射出去的毒镖射中,苏乞儿最终赢得比赛,成为武状元。

周星驰的这部影片给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有关武科举的深刻印象。但事实上,这部影片所描绘的内容的和真实的中国古代武科举考试相距甚远……

公元702年,在唐朝首都长安城里的较场上,一场比武正在激烈的进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武林高手将进行一系列的角逐,或许,你认为这是一次唐朝政府组织的全国比武大会,但是,你错了,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武科举考试。

这次由兵部主持的武科举考试,显示出了很高的级别。在最后的决赛中,女皇武则天将到场观看,并将最高奖赏——状元牌匾赐给最后的胜者。

那么,在武则天开设武科举之前,中国古代的习武之人,又是怎样获取功名的呢?

在武举时代之前,习武之人只能够通过在战场上的过人表现,才能获取功名。其中,最为著名的例子,就是唐初的大将薛仁贵。这个出身贫寒的武士,天生臂力过人,假如没有唐朝东征的一次战役,也许,他终将会一生卖艺江湖。

正所谓艺高人胆大,有着过人胆量的薛仁贵,在战斗中格外勇猛,他甚至还穿上了与众不同的白色铠甲,来吸引更多的敌人与他搏斗。

但是,对于和平时期的习武之人来说,在战场上立得军功,机会可谓渺茫。因此,武则天设立的武科举制度,首次为武林中人带来了实现梦想的公平门径。

在武则天创立武科举考试之前,中国只有诞生于隋朝的文科举考试,那么,这位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究竟为什么要开创这个历史的先例呢?

就在这次武举考试的前一年,武则天刚刚取得了李氏家族所建立的大唐王朝的家业。虽然她位居九五之尊,但毕竟还是一位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帝。令武则天格外担心的是,此刻,朝廷的军事力量还掌握在李氏家族手里。这时,一些李氏家族的诸侯王,开始表现对武则天的不满,相继发生军事暴动。武则天一方面剪?除政敌,一方面急需建立自己的中上级军官力量。史书记载,武则天“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显而易见,大批武举选拔出的军官充实在军队中去,对于武则天掌握军权,巩固武氏大周天下是极其重要的。

唐朝规定,凡是考中武状元和武进士者,均授予不同的军中官职。最高者可以封为五品以上的三卫执仗,而同时期,文科进士最高只可以获得九品左右的官阶,这个差别说明,武科举考试,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的确重要很多。

就这样,武则天举办的中国武科举考试,首次为习武之人,提供了实现报效国家的一条前所未有的道路。

但实际上,自从武科举刚一开始,社会上就对它议论纷纷。

武则天希望通过武科举的选拔,笼络一批忠实的武士。这也就决定了那时代的武科举只考武艺和膂力,不论韬略智谋,于是,整个考试就像一场军队的演武,喧嚣异常。

从公元702年开始,到907年唐朝灭亡这200多年的时间里,一共有1000多名习武之人,通过武科举考试,获得武状元和武进士的身份。但令人迷惑的是,在流传至今的古籍中,只有4名武状元、34名武进士的名字保存下来,而绝对多数人,都已湮没在历史之中。

为何史学家对这些最初的武科举赢家这般漠视呢?

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位流传至今的唐朝武进士的故事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根据《唐书》记载,唐公元731年,郭子仪以“武举异等”中第,并被授予长史的六品军阶。

郭子仪之所以能被历史记住,是和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有关。公元755年,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叛乱,叛军击溃长安门户潼关20万守军,首都沦陷。唐玄宗仓皇出逃四川,唐肃宗继位。为了收复河山,肃宗命郭子仪执掌平叛大旗。郭子仪不负众望,率军击败叛军,先后收复长安和洛阳两城,因为战功显赫,郭子仪被封为代国公。后来,唐肃宗激动地对他说,大唐虽然是我李家的天下,实际上是由你再造的啊!

一位出身武举的军官郭子仪,就这样挽救了大唐王朝的命运。他死后,被特许与唐肃宗的陵墓相伴,而且,他的墓要比同等级别的文官还要高出3米多。

那么,武举出身的郭子仪为何会取得这般成就?而其他武举人却消失在历史深处了呢?

反观郭子仪的出身,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在当时的武进士中,郭子仪的武功并非超群,但他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一位十分熟悉兵法韬略的武进士。

史书记载,郭子仪除了习武之外,还好读兵书。这正是郭子仪之所以名垂青史的重要原因。

但不管对于武科举怎样论争,诞生于唐朝的武科举考试,就这样,在中国封建王朝中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序幕。

武科举在宋代却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假如唐朝的习武之人来宋朝应试的话,他们中绝大多数将不会中举,因为,宋朝的武科举考试内容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宋朝武科举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唐朝单凭武艺选拔人才的作法,仅仅保留了射箭这项考试,而且增加了谋略的考核,他们把《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等“武经七书”,作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宋朝规定,要是不能对《武经七书》烂熟于胸,武艺再高,也不能考中武举。因此,识文章、应策对成了许多习武之人难以逾越的障碍。

很显然,宋朝的武科举已经修正了唐朝一味注重武艺的缺点,大大增加了兵书和军事谋略的考试。

这种重文轻武的武举方针,限制了当时一大批习武之人的报国之梦。而更令人感到可笑的是,在宋朝的武科举考场上甚至出现了大量的文科考生。

即使通过了武艺与谋略两类科目的考试,但是在宋朝却出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现象,那就是,中武举者并不愿意再继续在军队中报效国家。

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朝的这种文弱化的武举体制,注定培养不出国家所用的军事人才,而那些身怀绝技的习武之人,也只能浪迹于民间,遥望庙堂而兴叹。

自然,文弱的大宋王朝也无法抵挡来自北方凶悍的游牧民族的打击,元朝取代了宋朝。

元代自始至终没有设立武科举。元朝的统治者仅用蒙古人、色目人作为世袭的军官,汉人则被视为可能造反的隐患,元朝规定,几家汉人只允许有一把菜刀,严禁私藏兵器,更不准许他们学习武艺。因此,也就没有武科举而言了。

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明代很多制度都沿袭自宋朝。于是,就有大臣向朱元璋提醒道,国家初建,尚未安定,需要大量的武备人才,朝廷应该恢复宋代的武科举考试。但是,对于这个建议,朱元璋却始终不置可否。直到80年后,明英宗才在众人的劝说下,恢复了武科举考试。

尽管明英宗开设了明朝的首次武科举考试,但他也畏于先祖朱元璋的训令,所以从未举行武举殿试。在长达300多年的时间里,明朝一直没有武状元。直到大明江山在农民起义军和关外满族军事威胁的压力下,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才开始重视武举。他在明朝临近终结前的13年,举行了明朝历史上第一次武举殿试,一名叫王来聘的武士获得了明朝第一个武状元,并当即被授予副总兵。但为时已晚,尽管王来聘拼尽性命为崇祯皇帝孝忠,也依旧挽救不了摇摇欲坠的江山,三年后就在攻打农民军占领的登州时,他身先士卒,最后战死在城头。

清朝以铁骑劲弓得天下,前期几个皇帝都很重视讲习武艺,力图保持满族强悍尚武的传统。清朝入关当年就举行武科举考试。于是,武科举成为清朝沿袭明代的制度之一。

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前朝的武科举考试并不合他们的心意。

清朝摒弃了宋朝沿袭下来的武举考试方针,首先是取消了报考限制,规定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凡通过基层考试就能获得武生资格,俗称武秀才,然后可以参加乡试,也就是省一级的考试。而通过乡试的武举人,则可以直接参加会试。会试合格后,进入殿试,并最终获得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清朝的考试科目除了弓箭以外,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力量考试。

康熙皇帝对于武艺的注重,影响到了后来的清代武科举考试。人们似乎又看到了武科举最初的样子。以至于在当时的很多文人看来,武举人就是没有文化的代名词。

尽管如此,武举还是为清朝输送了大量的中下级军官。据统计,到18世纪末,清朝军队中有将近13%的军官是武科举出身。尤其是为汉人进入满族统治阶层提供了一条渠道。

武举制度贯穿了大清帝国的历史。但鸦片战争以后,在频繁的抵御外强的战争中,早就显露出武举人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弊端,除了长矛大刀与坚船利炮之间的差距外,更重要的还是基本素质和军事思想上的差距。然而清朝在祖宗之法不可废的影响下,武科举考试一直被延续着骑马射箭举重的内容。

在清朝末期的武举人中,葛云飞称得上是一个悲壮的代表。

1841年,英军进攻浙江定海,武进士出身的葛云飞率领军队,连续奋战6个昼夜,杀敌1000多名,但是终因无法抵御英军强大的火力,最后战死在疆场。

接连的败仗,终于让清朝统治者意识到传统的武科举必须停止了。

三年后,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武科举考试举行,来自河南的张三甲获得了武状元。但是,这位最后的武状元也无法挽救大清朝的颓败之势。

1901年,清政府下令永远停止武科举考试。自唐朝以来,武科举为无数的习武之人提供了报效国家、跻身庙堂的机会,1200年后,武科举最终被废,这时大部分武者都重新回到民间,找到他们曾经十分熟悉的生存环境,从此,武术的体育功能又重新回归,大批武术爱好者成就了中国近现代武术事业的蓬勃繁荣……

(五)侠义江湖



这是西南大学面对全校的一堂选修课,它的主题是《中国的侠文化》。从拥挤的教室和学生们关注的眼神里,我们不难看出这堂课的受欢迎程度。

其实,对于每一个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人来说,“侠”这个字所包涵的意义,都是一个充满兴趣的话题,每个人似乎都能列举几位著名的侠客,也能说出什么是侠义之举,但却很少有人能给“侠”这个字下一个准确的定义,那么,究竟什么是侠呢?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中,“侠”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它的含义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在东汉编成的《说文解字》中,是这样解释“侠”的篆书“侠”的字形,是由人字和夹字组成,人旁表明这是一种人的行为,夹则是一个大人挟带着两个小人,意思是有力量的人帮助弱小的人。

同时,这个侠字也解释为 ,是仗义疏财的人;是慷慨赴死的人。

这一解释代表了汉代,人们对于侠的理解。那侠究竟是何时出现的呢?

关于侠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末年的《韩非子?五蠹》,书中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认为,儒、侠和工商业者一起,都是国家的蛀虫。

在韩非子的文章中,第一次把侠看作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其实侠文化的形成,有着漫长的历史过程。从韩非子生活的战国末年上溯200余年,就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天下有两大显要的学派,一是儒家,二是墨家,正是这两大学派,为侠文化的逐渐形成,提供了精神和行为上的依托。

“勇”是侠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侠产生的基础之一。在儒家理论里,从一开始就强调“勇”,但这个“勇”字并不是简单的匹夫之勇。孔子在《论语?子罕》提到:“勇者不惧。”其实孔子本人就是一个勇武的人,他能够举起栓城门的横木,是一个有名的大力士。孔子也很能喝酒,据说从来没有喝醉过。但他并不主张用武力解决问题,他一生数遇危难,都不曾出手。倒是他的弟子中,有一些好勇斗狠的人物,最终都被他的精神所教化。 在《论语》里就有一处论述什么是“勇”的精彩记载。

孔子主张以智慧来解决问题,但又必须用“勇气”来提升自己的信心,智慧支配下的勇才是孔子所推崇的。

到了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诸侯国连年征战。征伐的队伍中不乏有勇有谋之士,但战争的结果却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这使孟子认识到即使勇气是在智慧的支配下,也是不完善的。“勇”必须在建立在高尚的人格之下,必须有道德的约束。

孟子开始对孔子所说的勇,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他更加强调内心深处的勇气。孟子所认为的“勇”, 是一种人格上的勇气。

和儒家不同,墨家则主要是以行为来体现侠的含义。

墨家主张和平,也强调智慧支配下的勇气。但是,墨家出现的时间,比孔子晚了将近一个世纪,处于战乱不息的战国前期,所以,墨家已经无法用平和的心态来看世界,他们企望和平,但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却没用人愿意倾听和平的劝导,所以墨家只能选择用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主张——帮助弱小,抵抗侵略。

墨家主张,“兼爱”、 “非攻” 。一方面苦口婆心宣扬和平主义,一方面致力于军事技术以帮助弱国保卫家园。他们的军事技术,主要以防御为目的,包括防御的战略战术、军事建筑、军械等各个部分。墨家不仅是个体可以行侠仗义,而且组织了纪律严密的团队,首领称为巨子,墨子本人是第一任巨子。巨子直接领导的是墨家的敢死队,据《淮南子》记载,有一百八十人的团队,都在随时准备为墨侠事业牺牲生命。

儒、墨两家从不同方面影响了侠。到战国中后期,儒侠、墨侠已经很难分清。在《韩非子》里,就常常把“儒墨”和“儒侠”两个词混用。儒侠的人格、墨侠的行为,两者常常混合在了一起。

著名的荆轲刺秦的故事,就是儒侠和墨侠两种精神完美结合的最好诠释。

荆轲在秦国企图灭燕的危机时刻,挺身而出、前去刺杀秦王,虽然,最终计划未能成功,但他舍生取义的行为,却为后世树立了一位侠客的典型形象。

但到了汉代, 侠的群体突然在社会中变得格外醒目,并且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汉代,侠经历从兴盛到被剿灭,整个变迁的过程。

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起一个新的社会体系,实际上在重新建立一个大一统的新的价值体系时,给侠又重新创造了发展空间,因为汉初它的律令相对宽怀,在萧何所创立的汉律的初期,他为了反对秦朝的严刑酷法,在刑法的制定上相对宽松,于是民间就出现了一批侠士人物。

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游侠列传》里面记载了这些侠客中最著名的一位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叫做郭解。

郭解虽然被杀,却并没有影响到汉代侠风的兴盛。到了汉成帝时,长安城里出现了有组织的江湖侠少,公开与官府作对。他们内部分工细密,通常通过摸取三种不同颜色的弹丸来确定任务,红色的刺杀武官,黑色的刺杀文官,白色的善后。一到晚上,在夜幕笼罩之下,侠少纷纷出动,长安城死伤横道,命案不绝。

自西汉中期以来,游侠人数众多,但很少能够善终。虽然司马迁在《史记》中满腔热情地赞美游侠急人危难、守信重义,但到了西汉后期,社会上对侠的评价并不见好。东汉时,班固写《汉书》,虽然也写了《游侠传》,但已明确说侠是“作威作患”的奸雄,必须以礼法进行匡正。而在《汉书》之后,历代正史都不再有游侠列传!

隋唐时期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又一个高潮,这是因为经过了魏晋南北朝后,民族融合打破了秦汉以来已经板块化的文化结构,出现了相对宽松的文化发展空间,到了盛唐时,对侠的追求,迅速的兴旺起来。

进入唐代,侠开始重行兴盛,但这时侠的表现方式却和以前有着巨大的不同,唐代对侠开始进行一个创造性的革新,对后世侠的演变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这样的革新,和一批重要人物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

但李白和侠最紧密的联系,却并不是因为他仗义行侠的行为,而是因为他写下的一百多首游侠诗。

据史料记载李白少年的时候,喜欢游侠的行为,他曾经写过一首很著名的《侠客行》,里面有这样的诗句:纵使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意思是,现在做侠,哪怕是死了,变成一堆白骨,也不比世上的英雄豪杰逊色,通过这些写意的诗句,表现了李白对侠客生活的向往。

唐代对侠有一种崇拜,但已经和汉代有所不同。侠逐渐从现实的视野淡出,进入了想象的世界。如果和前代做一个比较,可以发现,在唐以前,侠的历史记载比较丰富;而唐代,侠主要是在文学领域大量表现。不仅是李白,王维的《少年行》里也说“纵死犹闻侠骨香”的诗句,不过,王维的诗写的是立功边塞,这就把游侠和报国融合起来了,侠不再只是民间行为,也是“为国为民”的社会主流行为。

从宋代开始,一直到清朝前期。侠的存在方式,主要都在和江湖文化相结合。侠在这段时期里,似乎没有了更多的追求,无非是江湖上的恩怨情仇。他们追求的就像是水浒传里面,所描写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为兄弟义气,赴汤蹈火的一种挥洒豪情的状态,所以我们看到在元明两代虽然出现了水浒传这样的文学作品,但是在现实当中,却很少出现真正的大侠。

到了晚清,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漩涡之中。整个民族都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时势造英雄,一代大侠在那个剧变的时代之中,得以应运而生。

谭嗣同,无论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可以称之为侠义的典范。当时,他参加了志在挽救民族危亡的戊戌变法,当变法失败后,很多人都劝他离开,事实上他也是完全可以走掉的,但他毅然地留了下来。

他希望用自己的鲜血来唤醒整个民族的觉醒。这是真正的大勇,他用自己的行动,重新定义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侠义。

谭嗣同在自己所写的《仁学》自序中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大意是:我从少年到壮年,看到的都是国家和民族所受的苦难,我几乎无法忍受,痛苦欲死。但最终,坚持存活在世间,不是在乎我的生命,而是希望,用自己的生命为国人谋求未来。我常常怀念当年墨家的志向,希望仿效他们行侠的精神,牺牲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认为,当社会腐朽之时,任侠可能是一种好的出路。他在《仁学》中说:“如果没有更好的方式,不如去作侠客,这样起码可以伸民族精神,倡导勇敢的风气”。谭嗣同是希望通过侠的方式,在庙堂之上,给国家以彻底变革。

其实,在民间,奋发图强的愿望同样强烈,只是,侠的精神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新的表现方式。

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初年,国力衰败,列强更是欺负中国人是“东亚病夫”。此时,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武术之风,民众希望通过武术灭列强威风,树国人志气的心愿,由来已久。

霍元甲在擂台上的胜利,就如同振臂一呼,一吐中国人淤积的闷气,让人们重新又看到了自强的希望。

此后,霍元甲作为精武会的创始人之一,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武术为育体修身之法,无分门派,体格健壮,智德兼备,国民方能振兴。

如今,“侠”经过岁月的积淀,已经洗净糟粕,尽显精华。

胸襟坦荡、见义勇为、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等倡导正义的精神力量,无一不是侠的体现。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是把侠提升到了一个至高的境界。

“侠” 的精神已经融会到了中国人的性格之中 ,弥漫在中国文化的最深处。

(六)镖行天下



身怀绝技的镖师,晦涩难懂的隐语,威风醒目的镖旗,走南闯北的镖车……

镖局,一个与古代商旅相伴相生的特殊行业,雇佣一些习武之人充当镖师,以保护客户的人身财产安全从中获利;镖师,以武功作为资本换取报酬,在官府、绿林之间求生存,于江湖险恶中保平安,叱咤武林,纵横江湖,书写了一幕幕鲜活的历史,上演着鲜为人知的传奇故事。

2007年10月,河南省社旗县赊店镇,完成了曾经在清代号称华中第一镖局的“广盛镖局”的修复工作。尽管不再有刀光剑影,没有了血雨腥风。然而,一进三的大院落,寒光闪闪的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却见证过纷繁芜杂的江湖恩怨,记录了广盛镖局的荣辱兴衰,它作为一个特殊行业的缩影,引领人们穿越时空,感受那段久远的历史。

唐代开始推行的武科举制度,宋、明、清三代开办的武学,给平民百姓带来了官宦利禄的巨大诱惑,极大激发了民间的习武热情,尤其是下层士兵与出身卑微的平民,有可能凭借超群的武艺入选军中,如果立下军功还有可能获得升迁。

然而,大部分民间习武者跻身仕途的机会实在太少,超群的武艺并不能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

宋朝时,商业日渐发达,随着大量城镇的兴起形成了市民阶层。与杂技、曲艺一样,武术也在平民的主要娱乐场所——勾栏瓦肆中成为一种表演。

这时,一种具有后世保镖性质的武术职业,在宋代开始萌芽。

从一些文学作品中,人们不难发现这些早期镖师的身影。

这一时期,保镖的主要服务对象还是以官府为主。

明、清两代,商品流通越来越频繁。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后,社会日趋稳定,商业贸易十分繁荣,至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当时的异地商业贸易,多数采取现银交易,商人成为了盗匪袭击的主要对象。

商户们为了保证商路畅通,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高价聘请武师押运现银或者重要货物。此时,镖局作为我国民间早期的保安业应运而生。

近代学者卫聚贤所著的《山西票号史》记载:乾隆年间,山西的“神拳无敌”张黑五领旨在北京前门外大街创立了兴隆镖局。据说,这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家镖局,张黑五也被公推为镖师的鼻祖。

由此可以推断,最晚在乾隆年间,镖局就已经出现,而且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和实力。

清朝中后期,全国重要商埠所设的大小镖局已经不计其数,其中较为出名的镖局有30多家,而最著名的就有十大镖局。

镖局一般由当家人、总镖头、镖头、镖师和趟子手组成。

镖局的主人,也就是行内所说的当家人,是整个镖局的核心人物。他们无一例外身怀绝技,以自己的高强武功和武林威望,行走江湖。

当家人以下便是总镖头,他们一般在江湖上赫赫有名,或者武艺惊人,或者是隐退的官府捕快之流。

镖头与镖师通常是负责护镖的实际行动者,不但擅长陆地和水上功夫,还精通拳械、马术、善使暗器;趟子手则是走镖时吆喝开路的伙计。

河南省社旗县的“广盛镖局”,是清代成立较早的几大镖局之一,被称为“华中第一镖局”。

广盛镖局的当家人,便是号称“神拳”的山西祁县武术名家戴二闾。

戴二闾,出生于武术世家,是形意拳创始人戴龙邦的次子。

戴二闾从小跟随父亲戴隆邦学习形意拳,功力过人。

戴家拳的基本功是“混圆桩”,二闾练了三年,与人交手时,一发动就能把人击出两丈以外。戴家拳械有五行拳、十大行、七小行、七炮七膀、戴家三拳与四把、闸势等短小套路,以及六合刀、枪、棍等。

当时,社旗县的赊店是货物经由唐河、白河运往汉口的集散地,从蒙古和西北来的商队也在这里逗留。

这里汇聚了众多的商户,同时也滋生了四处横行的盗匪。

刚满14岁的戴二闾,武功和声威在山西已经尽人皆知,因此在河南赊店的山西商人回到家乡,重金聘请他前往赊店为商行保镖。

据说,戴二闾初次来到赊店,与当地的很多武术名家交手却未能胜出,因此又回到山西学艺三年。1801年,戴二闾17岁时,再次来到赊店,创立了 广盛镖局。

从今天已经修复的广盛镖局不难发现,离镖局不远就是“天下第一会馆”——山陕会馆。

赊店是社旗县的政府所在地,山陕会馆则位于社旗县城中心。清朝时,赊店有72条街,水陆交通发达,是南北九省商旅的过往要道和货物集散地。

在全国现存的80多座会馆建筑中,山陕会馆规模最大,建筑最精美,是第一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天下第一会馆”。

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广盛镖局就开设在相距50米的地方,因此镖局的客人大都来自山陕会馆,这里自然也成为了戴二闾常来洽谈生意的场所。

按照当时的江湖规矩,镖局开张时,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就是亮镖。

像广盛镖局一样,所有镖局的亮镖,实际上是向同行乃至绿林展示当家人过硬的功夫以及镖局的实力。

受当家人委派,总镖头或是经验老道、独当一面的镖头“押镖”,带着几个镖师与一群手脚利落的伙计,推着装有银货的“镖车”,车上插着“镖旗”,趟子手一路吆喝着自家镖局的名号,便开始走镖了。

早期的镖局走镖一般分为银镖和票镖。到了清代末年,还形成了粮镖、物镖、人身镖三大镖系。

江湖上把携带重要物品上路分为轻重两种走法,轻走指秘密上路,重走便是请保镖护持。

走镖有威武镖、仁义镖和偷镖三种方式。

然而,如果某个地段的盗匪非常猖獗,既不让走镖队伍经过,镖师们又斗不赢对方,这就需要偷镖了——此时,镖师们收起镖旗,将镖车的轮子抹上油,摘掉骡马的鸾铃,悄无声息地过去。

通常情况下,镖局在走镖时要一路喊着自己镖局的名号,这叫喊镖。

不过也有例外——几乎所有走镖者路过河北沧州时,都要扯下镖旗,悄然而过,不再喊镖。清末,“镖不喊沧州”已经成为了南北镖局约定俗成的规矩。

为什么惟独在沧州不可喊镖呢?

《武术汇宗》里记叙说:“实则沧州一带,最出镖师,高人尽多也”。并且京杭大运河纵穿沧州,沧州、河间以及献县等均为南北水陆交通枢纽,是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和货物集散中心,也是官府巨富走镖的要道,因此沧州的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十分兴盛。各业相争,必然要掌握高强的武艺才可以立足,而且沧州历来是武术之乡,各地镖局为表示对沧州武界的尊重,一进入沧州地面都不再喊镖。

不过,由戴二闾创办的广盛镖局还是破了一次“镖不喊沧州”的江湖规矩。

一次广盛镖局镖走山东,路过沧州,一位新入行的趟子手不懂规矩,贸然喊了镖。沧州的三武师尹玉文拦路兴师问罪。尽管戴二闾一再表示歉意,但是三武师仍然不依不饶,一定要与他交手。

事实上,镖师们仅仅依靠自身的高强武功,要想在江湖上立足,是远远不够的,镖局还要在绿林之间有过硬的关系。

走镖过程中,趟子手喊着镖号,一旦发现远处有劫匪,就会大喊:“合吾一声镖车走,半年江湖平安回。”

据说,这个“合吾”便是镖局鼻祖张黑五名字中“黑五”的谐音,是走镖时的隐语,镖师们以此告诉绿林盗匪:大家都是江湖中人,希望能够互相关照。

在镖局行内,类似“合吾”这样的隐语,晦涩难懂,只有江湖中人才能明白是怎么回事。镖局从业者将这些隐语称为“唇点”。北京会友镖局的第五代传人徐汉元,目前还保留着一本镖局唇点谱手抄本,汇集了当时镖局的许多行话。

例如数字从1到10,镖局的人则用幺、书、骚、慰、设、马、张、玩、游等代替。

通常,镖局唇点具有极大的隐秘性,其中一些词句只有自己人熟悉。

再譬如发现道路中间摆着木头或者荆棘之类的障碍,唇点称为“恶虎拦路”,镖师们就知道前面肯定出现了意外。这些障碍物千万不可随便挪开,必须做好准备与劫匪交涉。镖头会用隐语“轮子盘头”下令,让所有镖车围成一圈,准备御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硬碰硬的“破盘”,也就是不会轻易撕破脸交手的。

镖局从业者来源于龙蛇混杂的江湖,他们的身份有时候很难界定。同一个镖局里,镖师们彼此的关系通常比较融洽和谐。

不过,假如一旦发生内讧,他们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异常脆弱。

在中国镖局历史上,比较大的变乱在史料中并无记载。

然而,《北京武林轶事》中却记载了道:北京有个小镖局的当家人楚三胡子,因为一趟镖非常重要亲自出马,从北京出发将镖银送往苏州。途经山东时,投宿到了一家客栈。

走镖路上绝对不能在陌生的客栈就餐,因此,楚三胡子将自带的食物分给镖师们食用。

当时正是夏季,食物因存放时间太久而有了异味。镖师们都要买客栈的东西充饥。楚三胡子却强迫镖师们吃那些发霉的食物。

此举引起了镖师们的强烈不满。

当第二天中午来到荒郊野外时,镖师们将楚三胡子与总镖头杀死后,分了镖银,逃之夭夭。

这些本来应该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镖师,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盗匪。

十分耐人寻味的是,据说一些受官府注意的江湖盗匪,进城之后如果住在镖局里,按规矩官府是不可以随便缉拿的。

然而,镖师们自身具备硬功夫,绿林里有硬关系,只不过是走镖必备的基本条件,镖局还必须妥善处理与官府之间的关系。

由于镖局行业的特殊性,如果开张营业,首先需要得到官府的认可与支持。如果镖局在官府里有硬后台,那么镖局的业务量和江湖地位就不是其它镖局所能相比的。像北京十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他们的后台便是北洋大臣李鸿章。

会友镖局的当家人是宋彦超,字迈伦,生平绝技是三皇炮捶拳。

1845年,宋迈伦来到北京城投奔“神机营”,准备报效国家。神机营是中国最早的火器部队,担负著“内卫京师,外备征战”的重任,管理神机营的都是王爷。

据说,神机营的老七王爷命令宋迈伦与营中的教练比武,这些教练都是出类拔萃的武术名家。

宋迈伦的拳法出神入化,这些神机营的教练纷纷败在了他的手下。老七王爷非常惊喜,赞叹“真乃神拳也”!于是,赐给他五品亮兰顶戴。此后,“神拳宋迈伦”名振武林。

然而,宋迈伦在他的官宦生涯中,耳闻目睹了朝政的种种腐败,感到报国无望,愤然弃官从商,在北京前门外粮食店街创办了“京都会友镖局”,从事保镖生涯,以武会友。

很长一段时期内,“京都会友镖局”同“三皇炮捶门”名声远扬,就连李鸿章的家宅,都请会友镖局保护。李鸿章自然也就成为了会友镖局的后台。

因此,借助李鸿章这个强硬后台的支持,会友镖局的生意越来越兴隆,在南京、上海、西安、天津等地均设有分号,共有一千多人,逐渐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的镖局。

15集电视片《中华武功》解说词 电视片解说词
据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天津打入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逃往西安。

八月初九,慈禧到达平遥,盘点现银93万两,这么大的数目,无人敢当此皇银的保镖,最后由同兴公镖局承接下来。

这块至今仍然挂在王家旧址上的“奉旨议叙”的匾额,就是当年同兴公镖局保完这次皇镖后,慈禧太后赏赐的。

清末民初,内忧外患,在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很多镖局从业者已经不再单纯为客户保镖,而是以自己的武功绝技与侠肝义胆挺身而出,救亡图存。

源顺镖局的大刀王五王子斌、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等人就是这样的杰出代表。

在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中,名列全国十大镖局的北京源顺镖局成为了革命团体的秘密联络点和会聚地,而源顺镖局的创办者正是江湖人称“大刀王五”的著名镖师王子斌。

王子斌在师兄弟中排行第五,因以大刀见长,在后来闯荡江湖时,被武林中人称为“大刀王五”。据说,没有人可以从他手上走过10招。光绪四年,王子斌在北京珠市口创办了源顺镖局,短短一年的时间,便跻身于京城八大镖局之列。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太后下令镇压,谭嗣同尽管事先已经得到自己即将被捕的消息,他的武术老师又是至交好友的“大刀王五”,表示愿意帮助他出逃,却被他婉言谢绝。在与大刀王五诀別时,谭嗣同把隨身佩带的“凤矩”宝剑赠送给王五,并希望王五能继承他的事业。

而会友镖局的镖师李尧臣将自创的无极刀法传授给抗日军队,在1933年的喜峰口战役中,掌握了无极刀法的大刀队,手刃近百名日本士兵,追杀日寇60余里,缴获大炮18门。

无论镖师,还是镖局,都随着岁月的流逝,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

清朝末期,日升昌、蔚盛长等票号相继兴起,票号开出的银票可以在全国各地汇兑,便于携带,导致了现银交易逐渐减少;而且,火车、汽车、轮船的开通,方便并加速了货物的转运;银行的出现,又给货币汇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因此镖局生意逐渐难以为继,许多镖师被迫放弃走镖生涯,另谋出路。

1921年,拥有300年历史的北京会友镖局关张,宣告了旧式镖局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今天的人们,或许只能从这些遗留下来的镖局院落、锈迹斑斑的兵器以及见证了世事沧桑的镖旗镖车上,去感受那段已经消失的历史了。

(七)龙虎少林(上)



2007年8月,一则消息在网络上广泛流传:禅宗祖庭少林寺正在酝酿上市。但少林寺方丈释永信马上断然否定了这一网络传言。不久后,登封市嵩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表示,“是嵩山少林旅游集团公司拟定于2008年下半年或者2009年上市,而并非少林寺。”

近几年来,少林寺不止一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少林功夫世界巡演、打商标官司、开办实业公司、申报世界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球海选功夫之星,特别是众多少林武功秘笈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公布,千年古刹少林寺似乎真像武侠小说里写的一样,再度成为"江湖"的焦点,并引起争议。

释永信,少林寺方丈,少林寺舆论漩涡的中心人物。他甚至被很多人称作少林寺的CEO。近二十年来少林寺方方面面的改变,几乎都与他有关。在备受争议的同时,更多的人相信,是他使少林寺恢复了元气,并使少林功夫走向世界。

历史上少林功夫被认为是武林第一大流派,它是中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派别。而它的发源地河南少林寺,地处中岳嵩山之上。中原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尚武之风自古盛行。

少林功夫集武术之大成,荟萃各家拳术之精华,劲力充实,刚柔相济,快慢相兼,动静相宜。

少林功夫是古代少林僧人根据健身需要,结合技击技术,吸收各派拳术之长发展而成。它的门类之多,据传有三百六十多种,虽有部分失传,现存仍有一百多种武功。同时,少林寺还在各地创立分院,把功夫辐射向全国。许多武术门派的源头,都与少林功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少林寺,是正宗少林功夫的发祥地,但少林功夫的起源一直就是一个历史之谜?那么,究竟是谁创立了这种名闻天下的武功呢?

北魏太和十九年即公元495年,一个叫跋陀的小乘教和尚,从古印度徒步来到中国,他喜欢隐居在幽静的地方,信奉佛教的孝文帝就派人在河南少室山下的密林深处为他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少林寺。

跋陀禅师主持少林寺后,四方僧众慕名而来,少林寺初具规模,但此时的少林寺主要是为皇家翻译佛教书籍,并无习武的风气。所以,跋陀本人不会武功,他并不是少林派的创立者。公元527年,另一位印度高僧达摩来到嵩山少林寺传授佛教的禅宗,他面壁九年,静坐修心。

如今,达摩被尊为中国佛教禅宗的初祖,同时,有史学家认为,少林功夫的创始人也许正是达摩。

然而,近些年来,许多史学家却认为,达摩并非是少林功夫真正的创始人,因为他们至今没有在任何史料中发现达摩创拳的历史记载。

从少林寺初建至隋朝末年的100多年间,少林武术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寺院内部,它们不过是僧人参禅期间的健身方式,从未引起过世人的注意。

隋朝时期,少林寺方丈为了保护庙宇的安全,已经从寺僧中选出身强力壮、勇敢灵巧或善于搏击者组织成一支专门队伍。最初,他们的任务是护寺,他们被称为武僧。看来,当时的少林寺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的武装力量。

但是,反对者又指出,壁画并非隋朝留下来的,而是绘制于晚清年间,也许只是人们依据传说进行的一种艺术创作,它并不能说明十三棍僧救唐王是真实的历史。

然而,正方的另外一个证据更加确凿,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前面,《太宗文皇帝御碑》上面刻有李世民当年亲笔所写的圣旨,碑文中,李世民高度赞扬十三棍僧的赫赫战功。并赐少林寺耕地四十顷、水磨一具,封昙宗和尚为大将军。石碑上还清除地刻有昙宗、惠玚、志操等十三名棍僧的法号。看来,少林寺武僧的确与唐朝皇帝之间发生过一段真实的故事。

少林功夫从实战出发的特点:少林拳法朴实无华,攻守兼备,刚柔相济,虚虚实实,招招势势非打即防。

此外,少林拳法中所推崇的拳打一条线也颇具实战风格,因为两点间直线距离最近,可在最短时间内击打到对手。

自此,少林武功立足实用、注重技击的特点逐渐显现出来。

此时,少林寺规模空前扩大,寺产颇丰。保护寺产安全及重要社会活动,对武僧们的技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武,成为寺僧们重要的生活内容。

这种传统一直持续至今。每天清晨5点,少林武僧们便开始了严格的武术训练。

习武,是他们每天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很多人来到少林寺的直接原因。这些孩子现在还不能称作是真正的和尚,需等到18岁成人以后,他们再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成为俗家弟子,或者选择入戒,成为一名真正的僧人。

但是,基本功的训练必须从现在开始,从每天清晨开始。

梅花桩是少林功夫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用以练就身体轻灵和步法敏捷,首先在桩上站马步,练习百日以后,可以在各桩上随意跳跃,最后可在桩上练习拳术套路。

倒挂功是练习全身力量的重要方法,它不但对腿、脚和腰、腹力量的增强效果显著,更是对意志力的训练。

历史上,少林寺经常到各地邀请武林高手到寺内传授拳法、棍法,发展少林武功。五代十国时高僧福居特邀十八家著名武术家到少林寺演练三年,各取所长汇集成少林拳谱,少林寺成了一个有名的会武场所,群英荟萃,各显神通。

十三世纪初,中国北部的蒙古民族兴起,军事力量迅速发展,深处中原的少林寺也笼罩在一片不安的战争气氛之中。

很快,忽必烈举兵南下,一路所向无敌,直逼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与开封仅仅相距130公里的少林寺,此时的处境岌岌可危。因为,蒙古大军所向无敌的武器之一是野蛮的屠城,如果哪个城市胆敢抵抗,一旦攻破城门,蒙古大军就把全城人斩尽杀绝,这场战争被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之一。

此时的汴梁城,已被蒙古军队重重包围,城内200万百姓的生命危在旦夕,就在这即将血流成河的危急时刻,少林寺僧人并没有逃避,反而在一位方丈的带领下来到蒙古大军中,他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行刺,而是试图用佛家的慈悲去劝说这些蒙古军人不要屠杀无辜的百姓。

由于少林僧人的劝说,当汴梁城被攻破后,百姓免遭了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这些少林僧人的领导者,是寺院的住持雪庭福裕,这就是历史上“雪庭福裕救天下”的故事。

可是,蒙古大军为什么可以任由福裕在军中自由出入,并最终接受他的劝说呢?这位神奇的方丈究竟具备怎样本领能令蒙古将军对它另眼看待呢?这还要从福裕方丈的特殊经历说起。

福裕字好问,号雪庭,幼年便因聪明好学,被乡间呼为“圣小儿”。因为家贫,少年时出家为僧。而后“应少林之敦请”,主持少林寺,实际上这是他老师万松行秀的特意安排。万松行秀是成吉思汗的国师,所以,福裕和尚有机会可以深入到蒙古大军中,以慈悲为怀的牺牲精神,舍命去劝阻蒙古军人。

忽必烈登基的第一年,也就是公元1260年,在皇宫里,少林寺住持福裕和道士李志常等人进行了一场佛、道的大辩论,结果福裕的辩论深受忽必烈的赞叹。于是,他命福裕掌管天下寺院和僧人,而河南一带所有寺院统归于少林寺。

可惜的是,雪庭福裕本人不会武功,发展少林功夫的重任落在了寺中的一位普通僧人肩上,他的法号叫觉远。

觉远上人,出家前精通技击和剑术,后来出家嵩山少林寺,在寺中学会了罗汉十八手,朝夕演练,逐渐增益。他在寺内授徒传法,武风渐盛,一些俗家名手也慕名而来,拜会求教。但觉远认为自己所学非当时的绝技,于是离寺出行,四方拜师学艺。

觉远与民间武术家白玉峰、李叟三人,对少林拳术进行了整理。把罗汉十八手每手推演为十八招,共计三百二十四招,并对罗汉十八手的每手每招的特点、练法都作了概述,第一次系统地整理出一套少林拳法。并撰写了《五拳精要》一书。

他提出拳不仅练艺,而且要“练身修心”。而龙、虎、豹、蛇、鶴这五种拳,成为少林功夫中的代表性拳种,更在之后的将近800年中,经历代少林武术与其它各流派取长补短,互相交流,发展为几十种象形拳。

这一时期,少林寺的繁荣程度,达到历代顶峰。仅河南境内的少林寺及其下院,就占地5万多亩、寺僧发展到4,5万之众,而且还在“和林、燕蓟、长安、太原、洛阳又分建了五座分寺”。这时的少林寺可谓如日中天。

精通骑射的元朝政权,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重视习武练兵,但为了统治的需要,它在民间推行严格的禁武法令。许多武术流派也在当权者的高压下受得前所未有的扼制,一些拳法甚至由此销声匿迹。公元1285年,忽必烈更是下令收缴民间武器,所收弓箭武器分为三等,下等损毁,中等赐给附近蒙族人,上等贮于国库。发现民间私藏铁甲及弓箭等即处死。

但出人意料的是,这一时期,曾以勇武出名的少林寺在武术方面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原来,雪庭福裕作为忽必烈国师的身份给予了少林寺特殊的权利,所以,民间禁武的法令对少林寺并不起作用,少林寺甚至成为了当时可接受民间人士公开习武的唯一场所,人们在这里交流武艺,甚至剃度为僧,将各种拳法留在了少林寺。

而民间的武术,在元朝禁武的法令下秘密而艰难地维系着虚弱的血脉,很多独门拳术甚至无法逃脱失传的命运,但少林寺中,却弥漫着高涨的习武热情,并在全国各地的分寺中传播交流。它在为下一个朝代成为武林第一大派别积蓄着力量。

(八)龙虎少林(下)



历史上少林功夫被认为是武林第一大流派,它是中国范围最广、历史最长、拳种最多的武术派别。少林功夫集武术之大成,融汇各家武功之精华。

套路短小精悍,身之收放,步之进退,手之出入起落,一气呵成,手法简洁,干脆利落,正如拳谱所说,劲如风,站如钉,重如山,轻如毛,动则轻灵、静则沉稳。少林功夫是公认的中华武术正宗之一。

当历史进入明朝,史书中对少林寺的记载和以前相比有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关于少林功夫的记载越来越多。少林寺碑碣、登封的地方志以及大量诗文、游记都记载了少林僧人练武的情况。“谈玄更演武,礼佛爱论兵”,这些资料表明,在明代,习武已经成为少林寺僧人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引起了世人极大的兴趣。

为什么少林功夫会在明代如此兴盛呢?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元朝时的少林寺住持富裕大和尚拥有国师的特殊身份,在民间禁武的环境下保护了少林寺的习武环境,他将少林寺规模空前扩大,在全国各地设立分寺,使少林功夫迅速向外传播。另一方面则是得益于明朝实行的“乡兵制”。

乡兵制是明朝的基本兵役制度,明王朝的武装力量是由两部分构成的,即正规军队和乡兵,乡兵有组织隶属,定期进行训练,并随时准备开赴战场。

而少林寺的僧人,也被纳入了“乡兵”的系列,被称为“僧兵”,少林僧兵自立营盘,成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团体。

僧兵团成立后,少林僧人练武就成为合法且有组织的行为,加之战斗搏击的需要,少林功夫在明代也就有了极大的发展。少林功夫引起了皇帝的注意,僧兵就像是一支特种部队不断接受国家的征调,周友、月空、小山等著名的少林僧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走向了战场。

嵩山少林寺西面的五乳峰山坡上,座落着我国最大的塔林。"塔"在古代印度语中叫“塔婆”,这是音译的简称,意思就是坟墓。这个塔林,就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墓塔群。

塔林中,明朝所建墓塔共148座,是少林寺建塔最多的一个朝代,而且和前朝僧人不同的是,明朝的墓塔铭文,多是记载了这些和尚的武功。

这其中就有大名鼎鼎的和尚周友,明代永乐皇帝以后,军功分为奇功、首功、次功三等,周友曾经三次立下“奇功”,由此得名三奇周友。周友曾先后四次出征,最多的时候带三五百名和尚去打仗,在河北打过当时的平民武装刘六、刘七,在山东剿灭过土匪王堂,云南的苗族发生动乱,他一直远征到云南边陲,可见周友的英勇善战,他的墓塔上题有“天下对手,教会武僧”八个字。

“天下对手,教会武僧”八个字,显示着少林武僧的自信和向天下英雄学习的胸怀。周友的赫赫战功,使少林功夫天下闻名。

而明代发生的另一件大事,不但让少林功夫频频出现在各种史书记载中,甚至成为了武侠小说的热门题材。

16世纪明朝的重要国策,是抗击倭寇的侵扰。日本倭寇多由武士组成,他们在中国沿海掠夺财物,残杀百姓,成为明朝心腹之患。

倭寇使用的是倭刀,他们的刀法奇诈诡异,明军正规部队经常吃败仗,于是以武功闻名天下的少林武僧应征出战,他们手持铁棍,作为明军前锋。这支特殊部队的首领是少林武僧月空和尚。

少林寺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抗倭战斗发生在1553年。少林武僧使用的铁棍长约7尺,重七八公斤。这场僧兵与倭寇的搏杀持续了10天,结果100多名倭寇被全部歼灭。关于当时的战斗细节,《云间杂志》记载说:“一贼舞双刀而来,月空坐不动,将至,身忽跃起,从贼顶过,以铁棍击碎贼首。”月空动作干净利索,禅武味道相当浓烈。

少林武僧们用超凡的勇气和高超的武功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而他们所使用的武器,是威震武林的少林棍。

少林功夫以拳法、棍术闻名,其中更以少林棍术最受推崇。自古有“少林尚棍”与“棍尚少林”的说法。

少林棍有三分棍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的特点。注重实战、大抡大劈,全身着力,呼呼生风、身棍合一。

那么,少林功夫在众多的武术器械中,为什么偏偏选择了棍呢?

在《少林十诫》中规定:少林寺僧和俗家弟子习武,“仅可用于自卫”,棍是钝器,且为木质,一般情况下杀伤力远逊于刀剑等金属利器,使用木棍,自然较为符合仅能有限地运用武术的佛门弟子身份。于是,用棍,就成了少林寺武僧装备不成文的规定。

如今,在十八般兵器中,棍术被认为是艺中魁首,是练习一切兵器的基础,有“诸艺宗于棍” 之称。少林棍不仅是少林功夫的代表,更成为了中华武功里棍术的代表。

《少林棍法阐宗》,明代著名武术家程宗猷所著,这是迄今发现的最真实可信的少林棍法著作。

书中介绍了小夜叉、大夜叉、阴手、破棍等少林本门棍法,并对自己在明万历年间初入少林寺习武十几年的经历予以记载。从书中我们得知,程宗猷去少林寺是为了学习棍法,而他之所以选择少林寺,就是因为听到了紧那罗王创少林棍的传说,但当他入寺后,才知道,紧那罗王的故事其实并不属实,但幸运的是,他得知了少林棍的真正创始人。

匾囤号无空,俗姓陈,是今天的河南禹县人。二十岁时出家少林寺,很快深得禅学要领,在京城讲法,名震京师,同时,他武艺高强,程宗猷的书中写道,他承其师傅所传棍法,曾救人于苗族山寨,苗族人把他尊为神。

在少林寺1500年的历史中,出现时间仅仅相差几十年的匾囤与程宗猷成为了少林棍法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将少林棍法传出寺门,传向社会。时至今日,少林功夫之所以可以名闻天下,摒弃门户之见、广为授徒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交流”成为了少林功夫延续与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特点,将已有的少林功夫传播出去,同时吸取外界武术精华,不断提高。

在整个明朝统治的276年间,少林僧兵不断接受朝廷征调,平定叛乱、镇守边疆、抗击倭寇,少林僧兵履历奇功,使少林功夫在明朝名闻天下,同时少林寺内习武之风极为兴盛,成为了一个僧俗共同练武的地方。少林拳法与棍法都在明朝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成为历史上少林功夫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

但是,少林寺在明朝的辉煌转瞬即逝,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此时,终日习武,不参政事的少林寺,却被朝廷认为是反清复明的中坚力量,少林功夫的延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特别是雍正年间曾下令禁止民间习武,即使是拥有千年习武历史的少林寺,也被列入其中。

然而,少林功夫的传承并未就此中断,他们开始将练武活动由公开转为秘密、由室外转入室内。少林寺内最大的一座殿堂——西方圣人殿,原名千佛殿,便是当时的练功场所。

砖地上,四行,共48个深浅不一的脚坑,就是雍正至道光年间,少林武僧练武时用脚踩出来的。

为了能让尽量多的武僧同时练习,寺僧们经过反复排列,最终确定千佛殿中最多可站下48个武僧,并且每个人的位置都必须固定下来,这样,经过长年累月的踩踏,每个人脚下便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坑。

晚清时期,中国开始从西方大批进口“洋枪”、“洋炮”,用新式火器装备军队,武术,至此退出了军事技术范畴,从而不再受到朝廷的压制,少林武僧重新燃起了习武的热情,他们纷纷走出寺门,将功夫传向社会。由于少林功夫的辉煌历史,加之实用性极强、拳法棍术种类繁多,适应了人们习武的需要,民间争相学习少林功夫,并引以为荣。这一时期,无论是否正宗,民间习武者几乎都自称所学为少林功夫。

少林功夫是源于少林,是少林僧人通过长时间的研练形成的少林功夫,他里面有武术的功能有文化的功能,有禅学的功能有信仰的理念在里面,它称之为禅武合一,禅拳一如,这是少林功夫的特制。

禅武合一是少林功夫中最核心的理念,自古以来,少林僧人都以参禅悟道为自身修行的目的,而练习少林功夫,是在强健身体、保护寺院的同时进行修禅的方法。在刻苦训练的过程中感悟佛道,再利用佛学思想提高少林功夫。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中,少林功夫看家护院、战场御敌的功能被凸显出来,但这种实战优势不可避免地随着火器的出现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特别是到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少林寺当家和尚恒林无奈之下只好“以菩萨心肠作金刚面目”,购置枪械,训练僧兵,成立“少林寺保卫团“并任“团总”,以备不测。

少林寺历史上最大的一场灾难正在向他们一步步逼近。

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时,盘踞在洛阳的直系军阀吴佩孚部手下的河南暂编第四团团长樊钟秀将指挥部设在少林寺内,少林寺就此无奈地被卷入到了军阀混战的漩涡之中。

1928年,樊钟秀部和冯玉祥手下的军阀石友三部在少林寺以西交火,结果樊钟秀部被击溃。石友三率部追至少林寺后,出于报复,先纵火烧了法堂。次日,石友三又命士兵把煤油抬到寺中,继续进行焚烧。从3月15日开始,大火连烧40天,少林寺的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钟鼓楼、东西禅房等主要建筑全被烧毁,少林精华尽遭浩劫。

之后,少林寺到处是残垣断壁,徒僧四处星散,方丈素典与仅剩的30多名和尚勉强维持着一派破败的场景,少林寺与当时的国家一样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1990年底,少林寺第32代住持释永信应邀访问日本,在京都达摩寺中,他偶然地发现那里竟然收藏了很多嵩山少林寺的照片,而这些照片的拍摄时间是1920年,也就是石友三火烧少林寺的前八年。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少林寺将大雄宝殿、天王殿、鼓楼等重要殿堂全部重修、重建;并对周边进行整体治理,从而恢复了“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的风貌。即使这样,现在嵩山少林寺的整体规模也只有石友三火烧少林寺前的五分之一。

不过,少林寺的重建工作还在继续进行,不仅嵩山少林寺,位于天津蓟县的北少林也在2007年底开工重建。

虽然寺院规模距离历史的辉煌相去甚远,但是,现在少林寺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影响力,已是少林寺历史中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

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热映给现实中的少林寺赢得一次机会,让它重新走进人们的视线。根据门票统计,1974到1978年五年间游客共约20万,而1982年游客猛然增至70多万人,1984年再攀高峰,达到260万人。这种显见的效果让释永信更加确信少林功夫的无限魅力。

继1979年少林武术队成立之后,武术挖掘小组、武术研究会相继于1984和1986年成立,1989年少林武术被搬上舞台,演出从国内到国外,从武术套路表演到编排有故事情节的舞台剧,“少林功夫热”在世界各地此起彼伏。

在少林寺所属的登封市,约有一百所武术学校相继成立,在校学生将近10万人,其中不乏来自世界各地的洋弟子。从1995年以后,少林寺开始在美国、德国、俄罗斯等国开设分寺,而散布在全球各处的以少林功夫或少林武术为名的武馆因为数量太多,几乎无法统计。

2006年3月22日,少林寺迎来了历史上最高端的一位外国客人,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普京,少林武僧团为普京表演了24场绝技,其间普京22次鼓掌,充分领略到了少林功夫的魅力。

如今,少林武僧们正在加紧排练一部英国女王钦点的功夫舞剧,并将于今年10月赴英国表演。

2006年5月20日,少林功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进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程序。

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少林功夫已经成为博大精深的中国武术的代表符号,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

(九)武当玄功(上)

中国武术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说法。武当内家拳在深入研究以速度和力量见长的少林拳法的基础上,创新的发展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内家拳理论。在战略、战术上,对中国武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太极拳、形意拳和八卦掌更是内家拳中赫赫有名的代表。那么如此博大精深的拳法究竟是何时出现?它又是由什么人创立的呢?

公元1416年,明成祖朱棣开始修建北京的紫禁城。此时,除了在他身边正在紧张施工的这处宏大宫殿外,朱棣心中还一直挂念着另一处道教宫观的修建进度。这处宫观位于1000多公里外的武当山上,朱棣亲自把它命名为“大岳太和宫”。

事实上,武当山的庞大工程,早在紫禁城修建的3年前就已经开工。

朱棣从北京调派的军民工匠,以及江南各地近30万人马到达了武当山,一修就是10年的时间。这是大明王朝历时最长、规模最为宏大的国家工程之一,史称“北修故宫,南修武当”。

那么,如此偏远的武当山为什么会受到朱棣的格外重视呢?为什么他煞费苦心地在此建造规模宏大的庙观呢?

朱棣大修武当的原因现在众说不一,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却很少被世人所知。

今天武当依旧保留了规模宏大的遇真宫遗址,那个不为人所知的秘密就隐藏其中。

从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一直到明成祖朱棣,几代帝王都在苦苦寻找一位隐居在武当的得道高人,朱棣希望通过大修武当,来感化对方,最终使他能同意出山和自己相见,这位神秘的人物,他的名字叫作张三丰。

朱棣曾先后四次下诏,希望张三丰进京见驾。然而,张三丰依然神出鬼没,不见踪影。不得已,朱棣只好命人在他曾修炼过的武当山上,修建了遇真宫,期望张三丰还能够回到这里,与自己见面。

那究竟张三丰有何神通,会得到明代帝王如此重视呢?

这是明代所传的张三丰画像,《明史?方伎传》有记载,说张三丰又名张邋遢“龟形鹤骨,大耳圆目,头发和胡须根根直立,如同刀戟。终年只穿一件单衣,吃饭每餐能吃满满一斗,但又能数月不吃,读书能过目不忘,他行踪不定,有人说他能日行千里”

但被民间所熟知的是,张三丰创造了武当博大精深的内家拳法。

传说张三丰在武当山修炼过程中,仰观日月星辰,俯察山川河流,根据天地阴阳二气的原理,创建了以养生为主的武当内家拳,它和少林武术一起,奠定了中华武功“北崇少林、南尊武当”的地位。

但奇怪的是,在正史中却只有关于张三丰是一位得道高人的记载,却从未有他创造内家拳的任何记录,据此有人开始质疑张三丰创建内家拳的可能性,那到底是否是张三丰创建了内家拳,如果是,为什么在史书上没有记载呢?

根据有限的史料记载,人们推断,张三丰有可能是14世纪末15世纪初,武当的一位著名道人, 他总结前人的武学精要,创造了独树一帜的内家拳法。 那内家拳究竟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呢?

纵观古今中外,凡搏击之术,都是以强胜弱,以大力打小力、手慢让手快,这似乎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在我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少林拳法依旧遵循着这一规律。

特别是少林拳发展到明代,已经非常成熟,许多技击问题从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解决。但崇尚力量和速度的少林拳法,此时却迫切需要解决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对阵双方,谁都无法保证自己在力量和速度上占有永远的优势,当自己处于劣强势时,要想取胜,就必须解决以弱胜强的问题。

到了14世纪末到15世纪初,在常年和北方民族的征战中,中原地区军队在力量上一直不能占据优势,在实战中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

中国的武学正在期盼着一个革命性的理论的出现。就在这一时期,一个关于张三丰创立内家拳的传说开始流行。传说张三丰曾经深刻地研习过少林功法,武艺精湛,借云游四方之机,遍习天下武艺,后来隐身武当山中潜心修行,一次偶然的事件,令他突然悟出了怎样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道理。

有关张三丰创立内家拳的记载,最早见于,明末清初大学者黄宗羲、黄百家父子所著的《王征南墓志铭》和《王征南先生传》中:

《王征南先生传》中这样写道:

“外家的少林拳法,已经发展得非常精湛,张三丰深刻研习少林拳法后,将少林拳法的理论和技击方法反过来运用,从而得出内家拳法,内家拳法的真谛得其一、二,就足可以战胜少林拳法。”

这个思路简单而奇特,即然与少林拳相反,那么它的目标便明确于是要创造出一套“以静制动”、“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内家拳法。

那内家拳法和少林拳法到底有何区别呢?

少林拳注重筋骨皮肉的外部训练,也注重练内力;然而它在拳理上,仍然把重点放在力量的训练上,所谓“一力降十会”,意思是不管你会什么拳法,我只要力量大就可以降服你;它的风格是勇猛、快速、直取。

而内家拳恰在其反面,它偏重精、气、神的内部修炼;注重意念的训练,所谓“用意不用力”,风格是安舒、沉稳、圆活;注重后天克服本能的训练。

“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的说法,也许有夸张的成份。但内家拳法建立在深入分析少林拳法的基础之上,力求在技击的理念和策略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问题是像张三丰一样精通少林拳法的应该不只他一人,为什么恰恰会是他悟出了内家拳法的精要呢?在他身上还有什么没有被发现的独特之处呢?

张三丰的道家身份可能正是其中的关键所在。

其中的原因是内家拳法和少林为代表的外家拳法的一个重大不同就是,它在拳术的战略思想上有了全新的变革,而这些变革的理论根源,正是建立在道家的传统经典之上。

《周易》,据传是由周文王所著,它本是一部关于占卜、问卦的典籍,但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却深刻地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各个方面,天文历法、建筑、艺术、医学等各个领域都体现了它的思想,对于内家拳法来说同样也不例外。

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变”字,它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相生相克的。在拳法上可以理解为:刚柔、动静都是相互转化,相伴而生的。《易经》在战略上指导了内家拳,所以内家拳法在招式上并不繁杂,而变化却是无穷的。

老子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后被道教尊为仙人,成为道教膜拜的神灵。

他的思想反映在他的著作《道德经》中 。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反者道之动”,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总是要向其反面发展。由此,老子得出结论:“柔胜刚,弱胜强”。中国武术,特别是内家拳法,可以说一直以来都受老子的这一思想支配。老子的思想,在武术的具体功法上,影响也是非常直接的。

老子说:“物壮则老”。中国武术,也最忌把招数用老。不论拳脚或器械,只要招数过了度,就被人反制。

老子认为:刚强者,凭借自己的力量,喜欢以力降人。柔弱者,不招不架,顺人之势,借人之力,通常攻击目标是敌人身体虚弱的部位。 所以会强弱逆转,由敌强我弱变为我强敌弱。故柔能克刚,弱能胜强。所以内家拳法也强调要贴身近打,这样才能发挥自己战术上的优势。

老子说:“吾不敢为主而为客”。

在武术中,“主”的含义是主动发起攻击,先出手,先发制人;“客”是不主动,后发制人。作为“客”,要以静待动,最终达到反客为主的目的。

老子的思想中的“无为”与“不争”,被视为美德,这种思想对武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武术讲求武德,不争强好胜。中国传统武术以技艺高超服人,而不以凶狠残暴折人;崇尚高超的武技,而不崇拜低级的拼搏打斗;也正是出于这种思想。

内家拳法在这些传统理论的指导下,也演化出了众多精妙的技击战术。 例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刚柔相济。这些技击战术,今天在内家拳法的八卦掌法中都有明确地体现。

其实,最初道士习练武功并非为了争强斗狠,而是为了是隐居深山不被豺狼虎豹侵袭,云游四方不被强盗袭扰。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道教把得道成仙作为自己修炼的终极目标。

一位姓的贾道士终年隐居在武当山中,每日除了供奉真武神以外,另一重要的活动就是选择子时、午时等特定的时刻,打坐和吐纳导引,吐纳就是将清新的空气吸入体内,将体内污浊的空气排除。导引则是,让气息在体内运转不息,这是道士修行的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在道教中又被称为练内丹。

调养生息,通经活络是道教修炼内丹的主要方法。

道士多习武,很自然地把修炼内丹的方法融入武术。

内家拳的上乘练法, 练气是道士修炼之术,后来被运用到了传统武术。道教认为, 从自然界采纳气息以养“精神”,气息在身体中运行,打通周身经络,把气息灌输到肌肤之间可以保护体魄,最终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钟云龙道长一直有个心愿就是选择一个人烟稀少的山林,在峭壁上凿洞修炼功法。他认为这是内家功法最佳修炼方式。武当的历代先人也正是采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武功得以不断提高。

选择这样的环境,其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习练功法的人,希望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可以排除外部的干扰,让自己的身心能够长久地平静下来,从而进一步。

道家学说的思想催生出内家拳似乎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除了,中国传统的道家经典为武当内家拳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外,明代武当作为皇家寺庙的特殊地位,也为内家拳的产生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秦汉时期,武当就有道士修道求仙。

武当山,终年气候温和,湿润多雨。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本草纲目》中近三分之一的药材都能在这里找到,远离尘世烦恼的武当山,成为了道家修练的最佳场所。

此时,地处中原的少林寺,却被一次次地卷入到了战乱之中。特别是明代,少林甚至成立了僧兵团 ,少林僧人练武就成为了有组织的行为.

少林功夫更是引起了皇家的注意,僧兵就像是一支特种部队不断接受国家的征调,在这种情况下,少林僧兵甚至走向了战场。

而武当的道家却有截然不同的特殊待遇。

这是一块明代皇家为武当所立的御碑,内容是讲:让武当道士专心研习道法,不要被其他庞杂的事情所干扰。

到了明代,皇家对武当道教格外地重视,给武当的道士们提供了大片的土地,派出足够的农夫耕种这些土地,这些都为武当的道士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使其能够专心研习功法。这也为内家功的出现提供了物质基础。

今天钟云龙道长依旧喜欢,带徒弟到僻静的地方,传授拳法。其实,内家拳法长期以来都在道门内部习练,很少轻易外传,这让内家拳法长久以来保持了一种神秘的色彩,但同时也导致了不为民间习武者所知。

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作为北方少数民族的清王朝一统中国,带有典型汉文化特点的道教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特别前朝皇家寺庙的身份,更让武当道观被遭冷落。道士为生存纷纷离开道观,走入民间,这反而让武当内家拳法,包括它的的理论体系和战略思想都在民间得以广泛传播。

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三大拳种,名振武林。在内家拳派中同时也产生出了一批武术宗师,在他们身上所发生了传奇故事,在民间被广为流传。

(十)武当玄功(下)

从中国深厚文化根基中演化出的内家拳法,所代表的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的功法原则,把中国的武术理论提高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但有人认为它们都是些柔弱的拳法、实战能力低下。然而,内家拳法却产生了太极这个博大精深的拳种、同为内家拳法的形意拳、八卦掌,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更是代表了中国技击水平的最高境界,产生了一批出神入化的武术宗师。他们是谁?在他们身上又发生了哪些传奇的武林故事呢?

内家拳法当中最具代表性的首推太极拳。但是太极拳究竟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至今仍存在争议。

但是太极拳较早为世人所知,却和一段著名的武林传奇故事有关,这个故事的名字叫偷拳,主角是一位叫杨禄禅的拳师。

杨禄禅出身贫寒,家住直隶广平府, 他自幼酷爱武术,擅长洪拳。一次,在太和堂药店门前,他见一人寻衅滋事,被一位药店掌柜轻拨之下便摔倒在地。看到此景后杨禄禅大为吃惊,后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药店掌柜来自河南温县陈家沟,所使拳法名为“绵拳”,也就是今天人所共知的-太极拳。

于是杨禄禅下定决心,要到陈家沟去学习这玄妙的拳法。

陈家沟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温县境内。这里习武之风由来已久,直到今天上到七八十岁的老翁,下到只有几岁的孩子都习武不倦。当年杨禄禅慕名来到这里。找到了当地赫赫有名的拳师陈长兴。

陈长兴身材魁梧,功夫极为深厚。他只要立身中正, 无论看戏,赶庙会,站立于人群中,任凭众人如何拥挤,他却能纹丝不动,人称"牌位先生"。

那么,陈长兴究竟是从哪里学到的太极拳呢,许多学者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太极拳是从外乡传入,也有人认为是陈家世代相传,但毫无疑问是,陈长兴是至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太极拳传人。

今天陈家沟还保留了当年杨禄禅学拳的院落。据说当年杨禄禅来陈家沟拜师学艺,陈长兴起初并不愿教授这一精妙的拳术。所以民间有杨禄禅偷拳的说法,但真实情况并非如此。

其实,凡是武学大家在收徒时都格外谨慎,必须选择品德优秀聪明伶俐的徒弟来传授拳术 。

据传,陈长兴见杨露禅三下陈家沟拜师, 决定考验一下他。有一天他约杨露禅到房顶的僻静处问话。杨露禅按时到达,陈长兴却静坐圈椅中,闭目养神。杨禄禅毕恭毕敬,直立等候。时过半日,陈长兴好像从熟睡中醒来,看到杨禄禅说:时间不早了,明日再来。这样的情形持续数日,他被杨禄禅学拳的诚意所感动,最终传授杨露禅全部拳法。三年后,陈长兴对杨露禅说,你可以回去了,这里你已经再没有你的对手了。

杨露禅之所以能够把太极拳发扬光大,这和他学拳之后的经历密不可分。杨露禅学成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直隶府广平县。好拳术者纷纷前来与他较量,但没有人能够打败他,杨露禅在当地名声大噪。

此时,正好有在北京广平府同乡受人委托来家乡寻找拳师,于是,杨露禅被推荐到了北京。杨露禅身材不高,体型也瘦,初到京城,并不被别人所重视。在朋友的举荐下,杨露禅勉强到一位姓张的大户人家去当一名教书先生 。

当时北京东安市场北面有一家“天义顺”酱菜园,掌柜的人称张胖子,他腌制的酱菜 ,专供王府食用,因而张家与王府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有钱有势,又称小府酱菜张。 ??????

张家也没想到教书的杨先生还会有如此高深的武功,从此杨露禅除了教书以外还在张家教起了拳术。

当时,端王府的总管特别喜爱武术。经张胖子推荐,杨露禅被端王看中,从此开始进入王府教授太极拳。

杨露禅在王府教拳的资历,让他在北京名声大震,来自各地的拳师也经常登门访拳,希望能和他切磋武功,杨露禅用自己精妙的拳法,赢得了“杨无敌”的美誉。

在太极拳的理论著作中,有一篇文章不得不提,那就是《太极拳论》这是太极拳界公认的经典著作。

可以这样说, 它涵盖了太极拳几乎所有的准则。全文共365字,却囊括了太极拳的理论、技术、练习方法、实践经验等各个方面。提出了习练太极拳的核心标准。

《太极拳论》中,谈到其他各种流派的拳法时,说它们“虽招式有区别,都离不开壮欺弱、手慢让手快。有力打无力”。

但此篇文章却提到‘四两拨千斤’的观点,显然并不强调太极靠力量取胜。而且明确地提出了太极拳“松、慢”的特点。

可是依托这一原则所展现的拳法,总给人绵软无力的印象,所以有人把太极拳,叫做“女儿拳。

文章还提到,太极拳习练到高层次后,可以达到“耄耋老人也能御众”的程度,这是否有些夸张呢?

这是著名太极拳师李经梧先生八十岁时的一段推手录像,从中人们也许可以对“ 耄耋老人可以御众”有一个形象的认识。

太极拳自杨禄禅以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此后根据各家宗师对拳理的不同理解,加之在习练中的心得体会,太极拳又相继发展出不同的流派。

如今以这几大流派为代表,太极拳得到了空前发展。他们和其他众多的流派一起,构成了博大精深的太极拳文化。

和太极同为内家拳范畴的还有一个极为重要的拳种——形意拳。

然而和太极不同的是,形意拳讲究的是贴身靠打、快攻直取、崇尚进攻。它毫无半点花架虚招,一切从实战出发,全都是实用的技击技巧。据说在清末民初,它甚至成为了最高实战技法之一。

可是,形意拳这种推崇进攻,以快攻直取为主要特点的拳种,似乎和以松、慢为特点,后发制人的太极拳法有着天壤之别,那为什么他们会共同归为内家拳法呢?

对于初次接触形意拳的人来说,形意拳的拳法似乎太过简单,也并没有什么高深莫测的内涵,也很难理解形意拳会有强大的技击能力。但要解开这些疑问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形意拳?

在中国古代的太极学说,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太极实质上就是阴阳,就是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由太极又推导出五行,所谓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太极学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这五种不同的元素组成的,它们之间又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传形意拳是南宋岳飞在实战中创造出的拳法,据说岳飞外采凶禽猛兽之形,内寻五行生克之理,结合实战中的经验,创造了此种拳法。

形意拳历代的传承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到了近代传承关系开始明确,一代宗师郭云深让形意拳得以发扬光大。

据说郭云深当年,因打死了一个恶霸被捕入狱, 郭云深在监狱里继续坚持练功,但由于当时带着脚镣,牢房空间狭小,加之脚镣的长度有限,步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只能前脚进一步,后脚跟半步,所以后来人们管郭云深练的形意拳叫“半步崩拳”。

等到郭云深出狱的时候,脚镣一摘去, 反倒步履更加轻盈、神速,他的半步崩拳更是出神入化。

2008年,清明节前夕,八卦掌传人张全亮和弟子一起,来到了北京的万安公墓,今天他要祭扫是八卦掌的祖师——董海川。正是董海川创造了内家拳法中出神入化的八卦掌。

关于董海川的传奇故事,在民间流传的有很多。他超凡的武功,加之特殊的身世,都为这个人物平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关于最初他展示自己绝世武功的场所,就颇具传奇色彩。

今天,八卦掌传人张全亮依旧在收徒授艺。在他看来,八卦掌最核心的基本功就是“走”,所有的奥妙都出在这个“走”字上。

八卦掌出现较晚,这让它更好地吸收了内家拳法的精髓,结合自己快捷灵活的步法,产生了巨大的技击能力。

八卦掌同太极、形意一样核心的思想就是一个“变”,招无定式,变中求生。“变”正是内家功法中的精髓,。他滋养着玄妙无穷,博大精深的内家拳法。

随着时代的变迁,武术技击的功能,逐渐被淡化。但以太极为代表的内家拳法,却由于它以“养生为主,技击为辅”的特点,让自己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由于内家拳法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作为中国传统武术的代表符号之一,它已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认同。

(十一)清风峨眉



静如处子,动若脱兔;浮沉吞吐;闪转腾挪,先诱后打,变化无常。

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奇特兵器、令人惊讶不已的独门绝技,共同构成了曾经一度与少林、武当齐名的峨眉武术。

然而,在金庸先生虚构的精彩热闹的武侠世界里,峨眉派的出场人物,不是女流之辈,便是无名小卒甚至是反派人物,而且他们武功阴损,性格怪异。

金庸,作为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曾经用笔墨纸张幻化出了无数侠义奇情,也以武侠文化影响到过中国文坛。

由于金庸经常用史实夹杂虚构的手法创作小说,他笔下的故事往往难辩真伪,被很多武侠迷想当然地误认为是“正史”。

近年来,随着金庸小说的大量发行以及相关影视剧的热播,在许多人的意识里,逐渐形成了峨眉派由尼姑创立,并由女子传承习练的错觉。

因此,今天的许多峨眉派人士,非常希望有一个机会,与金庸先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想通过他向世人传达峨眉武功的真实信息。

2004年,机会终于来临。

这年9月,从未到过四川的金庸,应邀参加“人文四川名家论坛”活动,第一次踏上了巴蜀大地。

对于金庸此次入川,四川的武林人士表现得非常热情,他们以各种方式让金庸更多地了解真实的峨眉功夫,并希望他在以后的作品中,能够还原峨眉派的本来面目,消除人们长期以来对于峨眉武术的误会。

峨眉武术研究会会长汪键,还向金庸赠送了他的专著《习峨眉武功》。金庸诙谐地说道,我以后要“好好地了解峨眉武功”。

那么,金庸在他的武侠小说里描写的峨眉武术,究竟与真实情况有哪些不同呢?

许多峨眉派人士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金庸的小说将峨眉功夫的真正起源搞错了。

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中,峨眉派的创始人郭襄是个爱情失意者,最终遁入了空门。

按照金庸小说的描述,峨眉武术应该是由一位尼姑创立的。

事实上,峨眉派武术的创始人并非尼姑,而是一位须发飘飘的男性。

据四川武术研究者考证,峨眉武术的起源大概是在战国时期,可能要远远早于少林和武当两派,而且根本与女子毫无关系。

然而,为什么还会有人提出:峨眉派是由道家或佛家创立的观点呢?

也许,这与司徒玄空习武的地点——峨眉山有关。

尽管峨眉派的起源依然难以定论,但是实际上,峨眉山中当时确实有许多出家人会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

峨眉派在传承中不断吸收、融合其它门派的拳法、功法,它们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

由于四川地处边远的西南地区,山多、水多,自古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阻碍着巴蜀地区与中原的武术交流。

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和佛道两教的传播,仍然有一些武术大家或著名武将,来到巴蜀地区,将各地武术带到四川并与本土功夫融合。

到了隋朝末年,少林寺武僧云昙到峨眉山游历时,也将部分少林拳法传授给了峨眉僧人。

明代洪武年间,道士张三丰云游到峨眉山传道时,不但将武当的拳械和功法教授给当地的道士和僧人,还向峨眉僧人学习了火龙拳和通臂拳。

明、清两代,峨眉派武术进入了鼎盛时期。

乾隆年间,在罗泉井新桥村,有一位富家子弟叫刘赣,是峨眉盘破门功夫的奠基者。

据说,刘赣性情刚烈,痴迷功夫,自幼习武,因为喜好行侠仗义,人送外号“行义侠”。刘赣年龄稍大后,经常在巴蜀大地遍访名师,学习众家之长,后来将祖传武术与峨眉武术融会贯通,新创了一门武功。由于其手法以盘绕和破解为主,被命名为峨眉盘破门。

十分有趣的是,其它门派的站桩与步法,两只脚通常会一虚一实。然而,盘破门的却与众不同。他们摆桩的两只脚并列站立,脚跟稍微提起,每只脚的重心都似实非实,似虚非虚。因此,这种奇特的站桩方式被叫做“齐步云脚高桩”。

看似怪异的齐步云脚高桩,在实战中却极为有效。

峨眉派武术特点的形成,与巴山蜀水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巴蜀地区山多、水多,山地狭窄不平、船行水上又难以平稳。长期以来,当地习武者因地制宜,发展出了独特的峨眉拳法。

明代抗倭名将唐顺之在其著作《峨眉道人拳歌》中,曾经对峨眉武术与众不同的特点和高超技艺,做过生动而形象的描述。

唐顺之用“忽而竖发一顿足,岩石迸裂惊沙走”称赞峨眉派硬功的卓绝,能使岩石迸裂;用“百折连腰尽无骨,一撒通身皆是手”来描绘峨眉软功柔弱无骨、变化多端;用“去来星女掷灵梭,夭矫天魔翻翠袖”形容其动作敏捷;用“险中吴巧众尽惊,拙里藏机人莫究”概括其伸缩开合,变化自如。

唐顺之本身就是武林高手,曾经向戚继光传授过枪法。他以行家的眼光看待峨眉武术,不会像一般文人那样夸大其词地描写。

由此可见,明代的峨眉武术应该相当成熟,在少林、武当之外逐渐自成一格。

峨眉武术不但手法、步法灵活多变,而且器械怪异。除了其它门派常用的刀枪棍棒之类,当地的习武之人还结合生产生活,创造出一些奇特的兵器和套路。像农田里常用的耥耙、日常家用的板凳,乃至拐棍、烟杆,还有翻晒粮食的大叉、劈柴的板斧等,都被演练成了得心应手的兵器,代代传承。

这些独特兵器,不过是峨眉器械中极小的一部分,还有一种短小精致的兵器,更为怪异,无论陆上水中都能使用,常常出其不意,令敌手防不胜防——这便是被誉为峨眉绝学的峨眉刺。

由于峨眉刺与古代女子的发簪非常相似,所以峨眉刺的使用技法曾被许多人误认为是由女子创立的。

事实并非如此,从当地的一些传说来看,峨眉刺是由峨眉山上的白眉道人利用常人对女子缺乏防范心理的特点,创编的一种兵器。

峨眉刺的技法体现了峨眉武术先诱后打,善出阴招,富于变化的特点,区别于北方武术的大开大合,强打硬攻,尤其适合女性使用。

在今天的四川峨眉、成都以及河南开封一带,峨眉刺仍有流传。

峨眉派并非只用短小精致、外形怪异的器械,武林中的大枪、剑等长兵器也随处可见。

在金庸的作品里:郭襄将武功传给了灭绝师太,而后由纪晓芙、周芷若等女子继承。因此,一些读者附会说:像峨眉剑法中的文姬挥笔、索女掸尘、西子洗面、越女追魂具有明显的女性特点。

事实上,峨眉剑并非专由女人习练,它是僧人在“白猿二十四法”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动作严谨,招式凶猛,击法明快,以巧取胜。

峨眉剑术以优美精巧著称。

有这样一首歌谣描述了出神入化的峨眉剑:玉女素心妙入神,残虹一式定乾坤;身若惊鸿莺穿柳,剑似追魂不离人;临敌只须出半手,纵是越女也失魂。

峨眉器械中,能够与峨眉剑齐名的,是名扬天下的峨眉枪。清朝康熙年间,明朝遗民吴殳(shu),在他撰写的《手臂录》中精确地阐述了各种枪法,更赋予了峨眉枪一种神秘色彩。书中说道:西蜀峨眉山普恩禅师,巧遇异能之士传授了枪法,枪法攻守兼备,变幻莫测,精妙绝伦。

吴殳是普恩禅师的第四代传人,算得上是一代武林高手,尤其精通枪法。他曾汇集了各种枪法五百余种,将峨眉枪法推崇为第一。

明代中期,峨眉的枪法、福建泉州的棍法和剑术,都曾经独步天下。

在过去,流传于民间的峨眉武术门派,一般都是老师进行所谓的“代神授徒”,自称为大师兄,只让徒弟拜神位,奉行“道门修道,佛门修佛,千古共一师”的遗训。

峨眉武术订立了非常严格的门规。按照这些规定,外出的峨眉派弟子,只以“峨眉弟子”自称,不能够乱报师门。

因此,长期以来,就有“少林武术传天下,峨眉武术不出门”的说法,外界难以了解峨眉武术的本来面目。

1982年,少林功夫随着电影《少林寺》的热播风靡全国;武当派也具备了很大的规模。相对而言,起源较早的峨眉武术仍然是“长在蜀中人未识”,人们难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就在《少林寺》上映之后的第二年,四川省体育运动委员会,在巴蜀境内走访了数千名60岁以上的老拳师,收集到了大大小小68个门派、2368种徒手、器械、对练套路、练功方法和技击项目,对峨眉武术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

近年来,四川省又通过举办武术节,设立武术馆等措施,弘扬峨眉派武术; 而乐山、峨眉山和成都等城市,纷纷建起了武馆或武术学校;峨眉山市还在中小学里推广武术操,培养少年儿童的尚武精神;由乐山大佛文武学校组成的“峨眉武术表演团”,也多次在四川省内外表演。

随着四川省对峨眉武术的深入发掘和推广,峨眉武术必将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继续发扬光大。

(十二)刚勇南拳(上)



发力深沉,手法多变,流行于中国南方的武术流派,南拳。早期香港武侠电影里很多功夫都属于南拳范畴,刘家良,李小龙,成龙都是南拳功底。

据估算,国内外学习南拳的习武者总数超过数百万,在中国武术几大流派中南拳的形态最为丰富,拳理体系最庞杂,门派套路最多。与少林、武当、峨眉三家齐名,拥有极高的知名度。

但是人们对于南拳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却知之甚少,它不像少林寺那样,有脉络清晰的传承体系、历代高僧,也没有武当峨眉那样,可供寻根问祖的神仙道场、巍峨宫观。人们甚至不能说清,许多早期南拳大师的名字和身世,也无法考证一些流传至今,形态奇特拳法的真实来历。

南拳,何时兴起?

为什么能够具有如此独特的形态特点?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怎样的曲折演变?

南拳的经典定义,是流行于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诸多拳种的总称,尤指明清以来见于古籍文献的拳法套路。

南方武术,显然早在明代之前就已经存在,但是它的源头究竟起自何时,至今学术界未有定论。

从史书记载来看,南方武术的第一个兴盛时代是在南宋。

公元1127年北宋靖康之乱以后,宋高宗赵构南渡称帝,建都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改国号为南宋。一时间,皇室宗亲、官宦贵族糜集弹丸之地的杭州,这里突然从经济中心转变为政治文化中心。

来自北方的军人也带来了他们的武艺,北派武术强势进入南方,开始影响南拳的发展。

南宋之初名望最高号称中兴四将中的三位,韩世忠、刘光世、岳飞,都是北方籍高级将领,史书中尤其对岳飞的武艺多有记述。

《宋史》记载,岳飞在十几岁的时候,显示出异乎常人的武术天赋。不仅膂力惊人,他的弓弩技艺更是高超,能够左右连射,箭无虚发。明清时代江南盛行的岳家枪法,据传就是当年岳飞驻军后裔,一代一代传下来的。

今天在湖北武穴和广东客家地区流传的岳家拳法,仍然保留了若干功架舒展,刚劲硬朗的北方武术特点。南宋临安武术的盛行,与当时抗击北方辽金入侵的历史背景密不可分。

史书记载赵构可以双臂各平举一百一十斤的重量,行走数百步。他还擅长骑马射箭,开弓可达一石五斗。按照宋朝军队的制度,他算是武艺超群,达到了选拔皇帝近卫军的标准。

在皇城中,他组织了相扑营,一百多名相扑高手,是从全国选拔征调而来。每三年举行比赛,选拔优胜者出任军队基层官员。皇帝的身体力行,以及推动武术的种种措施,极大促进了南宋时期武术的发展。

但是即使在北方武术强势影响下,南方特有的地域和历史仍然保留了一些原汁原味的拳种,这就是至今流传在江浙沿海地区的古老拳种,船拳。

传说船拳最初是由一位不知名的渔家女子发明的,因为是专门在渔船上演练,所以称为船拳。船拳的特点是步法稳固,下盘动作小,出拳贴身紧凑,讲求步步紧逼、先发制人。船拳是江浙沿海地区最具本土特色的拳种。

船拳注重桩法稳固,脚趾抓地。基本上没有跳跃,也很少高腿攻击。技击理念强调先发制人,擅长短打近攻,船拳的许多技术特点都与现代南拳相一致。

但船拳在技术上的单调质朴也很突出,很难与北派功夫的浩大气势和丰富性相匹敌。难道南宋时期南方拳术都这样的形态吗,并非如此。

在南宋武科举考试当中,南方武术显示出另一番风貌。

公元1156年前后,宋高宗赵构重开停废多年的武科举考试。在临安设立武学,作为培养军事人才的最高学府。并规定武学学例与国子监同,大大提高武科举地位。一时间,临安成了全国习武者最向往的中心。

然而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在随后若干年武科举考试中,北方武艺并没有显现优势,而来自江南温州,一个偏僻地方的武举子们却大出风头。

温州苍南,旧属平阳县,自古以尚武传统闻名。在今天的乡镇民间,只要有宗祠庙宇的地方,就能见到热络的习武场面。

现在苍南流传的拳法套路,大多是经由家族内部祖辈传承而来,有些套路名称在以往普查的全国武术名录中难以查到。由于古代这里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许多古朴观念技法得以保留至今,我们可以从中领略些许早期南拳风貌。

像苍南平阳这样的江南武状元之乡,还有南宋首都临安和福州永泰,至今这些地区仍然是武术人才辈出的地方。

这横亘千年的尚武传统,折射出南宋时代南方武术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江南武状元现象,堪称南拳发展史上,令瞩目的武术文化奇观。

元朝的金戈铁马入主中原,开始了南方武术的黑暗时代。为了加强统治,元政府多次发布禁武令。元政府禁止百姓拥有任何杀伤性武器,违者轻则判罪入狱,重则杀身灭族。

在全国范围禁武的时代背景下,南方武术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制。

延续到明代,游民出身的朱元璋以严刑厉法高压方针治国,他假定所有人都将造反,因此对民间习武传统仍采取谨慎防范态度。明代初期南方武术的发展仍然受到压制。但是明朝中期以后,随着倭寇威胁的迫近,南方武术又再次迎来发展机遇。

明朝嘉靖年间,倭寇之患发展到了极点。有来自日本的浪人,也有境内匪盗,都是些多年亡命海上、杀人越货的暴徒。倭寇较大规模的攻击往往纠集上百艘战船,人数上万。

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攻城掠地,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沿海民间传习的武艺功夫,远远不能抵抗倭寇。

一位杰出的北方籍抗倭将军戚继光的到来,遏制了倭寇的嚣张气焰。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家,也是一位精通武艺的武术家。他在东南沿海抗倭期间撰写的几部著作,是我国古代军事武艺实践指导方面的典范之作。

公元1560年前后,素有威名的戚继光被调任到倭患最为严重的浙江台州地区,主持抗倭战斗。他深知要想扭转抗倭战争的颓败局面,就要从训练士兵的个人武艺功夫着手。

作为一位来自北方的武术家,戚继光十分重视吸取南方武艺之长。

戚继光把拳法绘制成图,写出口诀,发给士兵练习。他强调,拳法是所有武艺的入门根基,要想学好刀、枪、剑、棍等兵器,都必须学好拳法。戚家拳后来随着士兵退役在东南沿海传开,至今流传在台州地区的南拳,还保留着戚家拳若干特色。

这就是:蹦闪跃转,势势相连;动作紧凑,劲力刚健,刚柔相济。

而戚继光的拳法理论,后来还通过一位南方武术家传播到日本,进而形成日本的国技--柔道的前身—柔术。

但是作为军事家,戚继光对拳脚功夫的局限看得很清楚。《纪效新书?拳经捷要》开篇就讲:拳法似无预于大战之技。

明代士兵上阵杀敌,配备的是以枪棍为主的长兵器,这些才是戚继光所说的大战之技。

而戚继光在自己的著作中,对一位同时代棍术高手推崇备至,他就是闽南的抗倭将军,俞大猷。

俞大猷是明代南方武术发展里程碑式的人物,身为统帅千万兵马的将军,他却始终保持武林侠士的孤胆英雄本色。他的武艺根底来自闽南宋代皇族后裔的家传功夫,他的棍法据说源自少林,却又青出于蓝,号为天下第一,以致于少林寺将他的棍法引为正宗。

俞大猷与戚继光齐名的闽南抗倭名将,堪称南方武术在明代发展的杰出代表。

在明代文献里常见到这样一句话:继光如虎,大猷如龙。意为北有猛虎戚继光,南有蛟龙俞大猷。

俞大猷,福建泉州人,是明代文武兼备的抗倭名将,与戚继光齐名。他不但是个军事名将,更是一位技艺精湛的闽南武术家。与戚继光不同的是,俞大猷的作战事迹保持了更多孤胆英雄的武林豪侠气质。

有一次在广西清剿流匪时,俞大猷亲自带领几位副将深入匪徒藏身之地,期望晓之以理、劝其归顺。但流匪依仗人多,不为所动。俞大猷于是以切磋之名,在席间演示自己的棍法。明为教传棍术,实为武力威吓。果然,一套棍舞下来,匪徒们大为惊骇,为俞大猷的棍术所镇服,立刻接受劝降。

俞大猷的棍法在同时代就享有盛名,戚继光对他推崇备至,在《纪效新书》中,详细做了介绍,作为士兵的必修武艺。

明代另一军事家何良臣在其著作《阵记》中谈及棍术时,认为俞大猷的棍法已经到达别人难以超越的境界。

但是学术界对于俞大猷棍法的门派渊源,却一直有多种说法。

一种观点认为,俞大猷的棍法源自赫赫有名的太祖棍,首创者宋太祖赵匡胤,是源远流长的北方武艺。

另一种说法,或许更接近真实,俞大猷的棍术源自一种揉合了剑术的独特少林棍法。

也许是因为俞大猷对剑的名字情有独钟,直到后来他撰写自己的棍法专著,还将书的名字命名为《剑经》。

他把棍比喻成为长剑,不仅讲到了棍术使用的一些要领,而且有单独训练的,在部队里面单独训练棍术的,而且还有对练的,所用的一些武术术语直到今天我们泉州的武术界还在使用。

《剑经》行文简捷朴素,大多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歌诀形式写作,全文不超过一万字,但都是从实战中求得。诸如后人发,先人至;顺人之势,借人之力;旧力略过,新力未发,这些口诀至今还在武术教学中频繁使用。可谓字字珠玑,千金不易。

俞大猷的《剑经》,内容由“剑”、“射”、“阵”三法组成,其中的精华部分在于“剑”,也就是棍法。俞大猷认为棍法是长兵的基础,他很巧妙地以儒家经典作比喻。

作为一位南方武术名家,俞大猷将军对北方少林武艺很关注,尤其是恩师李良钦的棍术有少林武艺的元素。能够看到北方少林棍正宗,是他的心愿。但是俞大猷没有想到,此时少林棍术精髓已经不在少林了。

明嘉靖十四年三月,俞大猷率军自北方南下,途经嵩山少林寺,会见了当时少林寺住持小山上人,希望能看到正宗的少林棍术。小山上人久闻俞将军盛名,赶忙集合全寺所有精通棍术的武僧,各人施展看家本领。但是俞大猷看了以后,却大感失望,他认为少林棍术已偏离实战技击精髓。

在众武僧议论纷纷之时,俞大猷褪去长衫,挥舞齐眉棍,将平生练就的荆楚长剑棍法尽数演练出来。众武僧从未见过如此凶悍风格的棍法,齐声赞叹。小山上人也意识到,久不实战,导致少林棍术的退化。而他的回应也颇显一代名僧的大家风范---小山上人当即决定,要学习俞大猷棍法,重建少林棍法正宗精髓。

但学习棍法绝非一朝一夕可成,于是就在众武僧当中精选两人,跟随俞大猷南下,在实战中学习棍术。

三年后,两位武僧艺成出师,回到嵩山少林寺将俞大猷棍法一代代传承下来。至今少林寺出版的武学书籍,仍将俞家棍列为少林棍术必修的经典。俞大猷回传少林棍术的故事,是南北武术交流互动的一段佳话。堪称明代南方武术发展的巅峰时刻。

(十三)刚勇南拳(下)



明末清初以来,南拳出现爆发式发展传播。以福建广东为代表的南拳,形成众多门派分支,仅流传闽粤两地有记载名字的拳法,就有数百种之多。

为什么清代的南拳,会呈现如此兴盛发展局面?

这还要从那个家喻户晓的故事,火烧少林寺说起。

相传清康熙年间,一个名叫西鲁的小国造反,朝廷屡屡派兵清剿,却屡屡无功而返。于是朝廷张榜许诺,凡是能征服西鲁叛军者,封侯万户,赏金万两。

一纸皇榜贴到了少林寺门口,被武僧们揭了去,立刻引马出征,一战而获全胜,得到康熙皇帝嘉奖,于是少林武功美名传天下。

但没过多久,有奸人诬告少林寺武僧日日习武,有谋反之意。康熙皇帝不分青红皂白,派三千兵马前去嵩山,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可怜寺中几百人,最终只有五个人活了下来,辗转逃往泉州南少林寺落脚。这五人也被称为少林五祖。

他们在南少林总结平生所学结合本地武术,开创福建最重要拳法流派,五祖拳,传授给当地百姓。从此南派少林武术在福建生根发芽,并衍生出后来诸多南拳门派分支。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火烧少林、五祖创拳故事。

那么火烧少林寺是否确有其事?南拳迅速传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泉州少林寺至今完整保留了五祖拳,让我们看看这套拳法,是否有北方少林武术血统。

五祖拳硬朗的风格,与北少林拳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而五祖拳所包含的太祖拳、达尊拳、罗汉拳、行者拳,也可以在北少林武术里找到完全相同的名字。如此说来,这五位开创五祖拳的始祖,难道真的是少林武僧么?

然而他们的名字,却透露了所谓少林五祖的真实身份。

闽南的民间传说故事里,他们分别是蔡德忠、方大洪、马超兴、胡德帝、李色开。

但是在嵩山少林寺历代武僧名录里,根本找不到他们的名字。倒是在清代官方收缴的民间秘密组织文件里,能见到他们的姓名。

在一部名为《西鲁叙事》的清代天地会内部文件里,他们被称为洪门前五祖。天地会,也称洪门,是清代以来闽粤地区影响最大的民间秘密组织。天地会香堂的排位名册中,洪门前五祖排在第三级,前面是赫赫有名的郑成功,史可法,和武侠小说里常出现的陈近南。

那么天地会怎么会与少林寺攀上瓜葛呢?

这是因为明清以来的民间秘密会社,通常是以拜师习武为名来发展组织。

而火烧少林故事,也很可能是清代民间秘密组织宣传的神来之笔。因为在习武者心中,少林寺是武艺功夫的圣地。因此火烧少林故事成为民间秘密组织凝聚人心的最好宣传。

南拳,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获得爆发式传播发展的历史机遇。

清代中期以来,闽粤本土拳术开始崛起,以福建鹤拳为代表的象形拳诞生。渐渐摆脱北方武术的影响,开创自己独有风貌。

白鹤拳,是福建本土始创的独特拳法,被誉为南拳象形拳的灵感之源。然而人们很难想象,这发力彪悍拳法的始创者,却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

白鹤拳是如何诞生的?它对南拳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永春白鹤拳武术馆,坐落在一间清代祠堂里。

像许多传统的南方武馆一样,在厅堂中央最醒目的位置,供奉着本门派创始者的牌位。

白鹤仙师、方七娘、方种公三位,被尊为白鹤拳的共同创始者。

永春民间故事传说,方种公和女儿方七娘并不是永春本地人,方氏父女早年靠走江湖卖艺为生,日子过得很清苦。

因为方七娘生得俊秀靓丽,时常遭受无赖泼皮的骚扰,父女俩武艺寡不敌众,只得忍气吞声。

这一天,方七娘梦见一只白鹤翩翩而至,腾身挥翅演练种种奇特的招式,任凭方七娘拳脚进攻,都能轻易化解。而它看似轻柔的展翅攻击,却有着千钧之力。

从此八闽江湖盛传方七娘得白鹤仙人指点,创制拳法的故事,方七娘于是将这套拳命名为白鹤拳,尊奉梦中白鹤为师祖。

不难看出,像许多追溯起源故事一样,这个故事的核心是在阐述拳法中刚、柔之力。

白鹤拳的发力要领是柔中带刚的弹抖,在气息方面也有象形模仿意味。

以白鹤来象形,使人们更容易体验自身发力的直观感受,这开启了南拳发展的新景观,引发人们对于鹤拳的研习热情。

许多门派都从白鹤拳汲取营养,这是流行于温州苍南的拳术,有明显的白鹤拳特色。

李小龙的广东咏春拳招式,也能让人联想起白鹤拳的发力方式。

白鹤拳甚至流传到海外,被其它国家武术所借鉴,日本空手道便是突出的例子。

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冲绳刚柔流流空手道传人赶到福州认祖归宗,並立碑撰文纪念。

在刚柔流的传承谱系中,将福州鹤拳大师尊为创始祖师。

刚柔流空手道以小架三战步,猫足立为主,讲究刚柔并济,在修习时讲究“气”“息”“体”的锻炼,有明显的南拳特色。

这是福建本土创出的另一种象形拳法,演练者大部分动作,是在地面上进行的。它有一个不甚雅观的名称,名做地术犬法,民间俗称---狗拳。与南拳一向重视下盘稳固不同,地术犬法发起攻击,是在倒地之后才开始的。

这观念独特拳法又是从何而来呢?

有人曾做过统计,在真实的徒手搏斗中,有七成以上最终是以地面扭打而决出胜负的,因此地面锁控技术至关重要。

近年来搏击界风行一时的巴西格雷西柔术,也正是基于这种实战理念,加强倒地缠绕和锁扣关节技术,获得世界自由搏击大赛中令人瞩目的成就。

参与过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的胡金焕教授,曾在多年前看到过民间武术家郭孔西的演练。但由于武术家的去世和资料的散失,现在仅能凭回忆来描述这观念奇特的拳种。

虽然已无法看到这奇特的象形拳,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感受到,清代时武术与普通人生活的切近感,近到人人都可以凭自己的灵感闪现来创造套路招式。

正是这些不知名的习武者,将自己的智慧源源不断汇入南拳发展的洪流,极大拓展了南拳技击理论和文化内涵。

清代中期以来,广东南拳崛起。

这些名满天下南拳宗师,其实在正史和地方志中的记述非常稀少。他们的真实江湖行迹,大多依据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才得以部分还原。

相传洪拳的创始者洪熙官,早年是福建茶商,后来藏身于少林秘图反清大业。

广东流传的火烧少林寺版本故事里,洪熙官是少数幸存者之一。逃出少林之后,洪熙官始创洪拳,传给了天地会人士,从此洪拳在闽粤地区秘密传开。洪拳包括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命名的五行拳,和包括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等十大象形拳。相比福建南拳,洪熙官创制的洪拳手法更为丰富多变,有一步三变手的说法。而套路的编排更趋繁复,显示清代南拳形态多样化,拳理精细复杂化的演变趋向。

据说有一次梁坤向人们展示铁桥功夫,他双臂平展开来,挂上数人行走百步,人们惊得目瞪口呆,从此铁桥三的名字不胫而走。

据说铁桥三惊人的臂力,来自一套自创的拳法,铁线拳。通常说来,洪拳以刚猛见长,人们多认为洪拳是典型的外家拳。但是属于洪拳的铁线拳功夫却因为注重内功修习,而被武林人士称为内功拳法。铁线拳后来又通过铁桥三的徒弟林福成,间接传给佛山一位南拳大家,黄飞鸿。

他是南拳英雄故事里永恒的主角,也是惟一能够根据文献大致清晰还原的传奇人物。

他是南拳的杰出代表,洪拳、铁线拳,无影脚,无不在他手中发扬光大。

但是他的武林生涯却历经坎坷,一度对江湖心生厌倦,只以行医卖药为生,淡然隐于世。

黄飞鸿,有着怎样神奇的武艺功夫和传奇故事,为近代南拳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

广东南海西樵岭禄舟村黄飞鸿纪念馆,曾是黄飞鸿故居所在地。

18岁这一年,黄飞鸿应同乡行会之约到广州定居,开始独挡一面开设武馆。以其高尚的武德和精湛武艺匡助弱小免受恶霸欺凌,赢得了江湖人士赞誉。尤其是黄飞鸿擅长的无影脚,将北派腿功融入南拳攻击技巧,多次在实战中运用,令人耳目一新。

作为民间武术家,黄飞鸿曾有过一段投身军旅以武艺报效国家的荣耀经历。黄飞鸿中年时期,一度追随晚清将军刘永福,以医官和技击总教练的身份投身军旅,这是他施展抱负的难得机会。但是黄飞鸿的行伍生涯并不顺利。1895年转战闽粤台一带的刘永福黑旗军连遭失利,黄飞鸿返回广州,昔日的少年英雄已是一位神情凝重的中年人。对于重回江湖黄飞鸿毫无兴趣,他绝意只行医不收徒弟教授武艺。

1919年4月9日,广州海珠戏院里人声鼎沸,民国政要、社会名流会聚一堂。广东精武会成立庆典正在进行,一位老者的登场引来观众阵阵掌声,他就是时年六十三岁的黄飞鸿。

黄飞鸿并没有表演显示实战技击性的铁线拳、无影脚,而是拿出一只飞砣。

飞砣—也称作绳镖,这是铁桥三弟子林福成传给黄飞鸿的功夫,通常是在舞狮热闹场面表演。但是武林人士深知,在高手演练中,软软的绳镖,同样可以像长枪一样发出千钧之力。

这看似简单的绳镖演练,也是最能见功力的武器。

人们的目光汇聚在舞台上方高高悬起的罐子上,看黄飞鸿最后用怎样的绝技将罐子击碎。

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黄飞鸿闪电般射出的镖头在最后一刻竟然戛然止住,轻飘飘落在细小的罐口中。在场武术界人士暗自抚掌叫绝,黄飞鸿的功力已达到举重若轻,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然而一代南拳宗师却没能再次出山,时隔6年后的1925年,黄飞鸿在晚年丧子之痛和困窘中郁郁而终,广东南拳一代宗师溘然长逝。此时,中国时局动荡,黄飞鸿的悄然离去并未受到社会关注,甚至难以找到当时主流报纸的相关报道。

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事业受到全社会关注。南拳也获得发展机遇,历届全运会上,南拳被列为武术竞赛的主要项目之一。

目前全国范围内的南拳,以地域来分有浙江南拳,湖北南拳,江西南拳,福建南拳,广东南拳,广西南拳等分类。

中国武术几大体系中,南拳保留了为数最多的门派、套路,和最具多样性的风格形态。

早期进入南方的北派武术也在闽粤地区落地生根,如八卦掌名家傅振嵩、铁砂掌顾汝章、回族查拳名家王少周,太极名家李先五,和自然门的万籁生。

他们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已遍布南方各省,为南北武术交流做出贡献。尤其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全国性的武术热,又带给南拳新一轮发展机遇。广东毗邻香港,受港产武侠文学影视作品的影响,近水楼台,开武术传播风气之先,创了若干世界之最。

以黄飞鸿,方世玉,洪熙官,铁桥三等南拳大师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风靡海内外,将南拳提升为一种武术文化,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

(十四)截击拳道



拳打二分、脚踢八分;腰为主宰,腰马合一。

高腿法,快如闪电,防不胜防;双节棍出神入化,凌厉迅猛。

截拳道,一种独特的武功,曾经以无穷的魅力风靡西方,获得众多武术爱好者的青睐。

而李小龙作为截拳道的创立者,用富有传奇色彩的32岁年华、四部半功夫影片,征服了好莱坞;也以与众不同的截拳道、哲人般的武学思想,演绎了一个无法拷贝的东方传奇,使西方国家将他的名字当做了中国功夫的代名词,并一度引发了全球功夫热潮,成为备受推崇的偶像。

2008年4月3日,来自中国截拳道国际联盟和北京九州辰龙截拳道俱乐部的学者、截拳道名家,汇聚湖南娄底国际李小龙特训总部,就推进南北方截拳道合作事宜进行了研讨。

尽管这次聚会规模很小,意义却非同寻常。因为这是李小龙逝世三十多年之后,我国南北方截拳道爱好者,首次举办的截拳道文化交流活动。

它将引领人们再次追忆李小龙,感悟他别出心裁创立的截拳道。

1940年11月27日,粤剧名伶李海泉在美国旧金山东华医院,迎来了第二个儿子的降生。李海泉为他取名李振藩,英文名字布鲁斯?李。

第二年,李海泉夫妇带着刚刚出生不久的李振藩回到香港。

1946年9月,6岁的李小龙进入香港拉萨尔书院就读,此后也开始在《细路祥》等20部影片中饰演童角。

叶问是广东佛山人,上世纪40年代因战争移居香港,开设武馆,专门传授南拳的代表拳种詠春拳。

尽管叶问从不滥收门徒,对李小龙的“恶名”也早有耳闻,却碍于朋友情面,破例收下了他。

叶问极为宽容,并不禁止弟子们演习其它门派的功夫。因此,李小龙除了学习詠春拳,还利用拍电影的机会,向演艺圈里的长辈们学习了多种拳术。这为他日后独创 “截拳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了拍电影,李小龙基本不务正业,仍然在香港到处滋事。对方一旦动武,李小龙便旋风般地使出詠春拳,直到将对方打得鼻青脸肿才罢手。

他的名气越来越大,得罪的人也越来越多。

为此父母非常担心:马上就满18岁的李小龙,树敌太多,如果在香港继续混下去,还不知道要惹出什么是非。于是,李海泉决定将小龙送到美国。

事实证明,李海泉夫妇的决定是正确的。

李小龙来到美国之后,竟然像脱胎换骨一样,一改在香港厌学逃学的作风,辗转于旧金山、西雅图等地,一丝不苟地学习,或者教授恰恰舞、在餐馆打工、开设武馆。

李小龙在西雅图设立武馆,不仅作为谋生手段,更准备以此独创一个门派,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他开始将自己的武术命名为 “截拳道”。

为了给武馆招揽学员,李小龙到处宣扬截拳道优点,毫不客气地对其它武功评头品足。

此举激起当地一名叫山本的日本武师的强烈不满,山本执意与李小龙决一胜负。

接下来,戏剧性的场面发生了,在短短的11秒内,李小龙以自己创立的截拳道将山本打得倒地不起。

1961年秋天,21岁的李小龙进入华盛顿州立大学哲学系。学习之余,他在学校附近的停车场租用了一个角落,作为自己简陋的临时武馆。

哲学是思考者的精髓,这与李小龙顽皮好动的性格似乎极不相称。

然而,熟悉李小龙的人,都会发现他性格的两个极端,极动与极静。

极动,他选择了武功;极静,他执迷于哲学。

李小龙崇拜的哲学家,有中国的老子、庄子,德国的尼采,法国的萨特。

在读大学时,李小龙就拥有了几千册图书。他非常认真地研究过道家的许多著作,也深入思考过佛教的禅理;他甚至用绘画的手段,生动地表达了自己的哲学追求。

中国古代侠客的义气与包容,李小龙可以从老庄哲学中找到印证;而尼采、萨特的哲学,又与他争强好斗、无拘无束的天性惊人地相似。

李小龙将东西方哲学融入到了截拳道思想之中,其中一个重要观念就是要“似水”。

1964年8月,婚后的李小龙移居洛杉矶,继续开办武馆,不论种族、民族和国籍,只要对中国功夫感兴趣的习武者一概接收。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李小龙的这一做法,很快招致许多中国武师的竭力反对,他们警告李小龙要信守武术行规、好自为之。

李小龙虽然并不惧怕威胁,还是修正了向学员传授多种中国武术的计划,只教自己独创的截拳道。

然而,一位来自旧金山的武术高手——姓黄的功夫教头,还是向李小龙发起了挑战。

挑战书中,黄教头声称如果李小龙被打败,就必须将武馆关闭,停止将中国功夫传授给外国人。

比武的地点选在了一座废弃的仓库。

黄教头将多种拳法融为一体,变化多端,步法灵活,移动迅速。那时,李小龙的截拳道尚未完善,他以从小练就的詠春拳与对方拆招。

在黄教头凶猛诡异的拳法面前,李小龙暂处下风。

双方已经激烈搏斗了三分钟。

突然,李小龙大喝一声,铁拳快速打向对方,黄教头踉跄后退。还未等他站稳,李小龙的又一轮拳脚狂风骤雨般紧跟而至。接下来,黄教头壮硕的身躯被李小龙一脚踢飞,像巨石一样坠落在地,他就势一滚,翻身而立,不料李小龙的拳头又劈打而来,再次狼狈倒地的黄教头只好认输。

这次比武,尽管李小龙取得了胜利,他却对自己的表现非常不满,认为詠春拳追击敌手时相对迟缓,比武时间拖得太长,末能在数秒之内决出胜负。

因此,李小龙开始进一步完善截拳道,更注重加快进攻节奏,不管对手招数怎样,他都将防御置于脑后,果断地迎头痛击,直到迅速击败对手为止。

而且,李小龙在詠春拳寸劲的基础上,从实战出发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简洁威猛的截拳道寸劲拳。

目前,在国内,湖南娄底的截拳道爱好者郝钢,就以寸劲拳见长。

郝钢6岁随父习武,擅长传统少林拳械。三十多年来,又将各派功夫融会贯通,技艺日渐精深。1990年,郝钢正式拜李小龙的亲传弟子——美国世界截拳道联盟总会会长梁龙为师,主攻寸劲拳。

李小龙大战黄教头的故事,在美国唐人街广为流传。然而离开这个地区,他的名字仍然不为人知。

于是,李小龙决定在美国巡回表演截拳道,以扩大影响。然而观看表演者还是以亚裔移民为主,真正的美国人却很少问津。

日本国术空手道,是当时美国流行最广的东方功夫之一。美国有全国性的日本国术大赛,却没有全国性的中国武术大赛,这主要是由于中国武师在旧的传统观念下,不愿意将功夫传于外人导致的。

旨在宏扬中国武术的李小龙,毅然中止了巡回表演,赶回加州参加全美空手道大赛。

赛场上最引入注目的空手道选手,是金发碧眼、曾经蝉联三届全美空手道大赛冠军的九段高手罗礼士,他的夺冠呼声最高。

李小龙参加第二轮淘汰赛,取胜如探囊取物。最后只剩下他和罗礼士进入总决赛。李小龙遵守的是空手道规则,打的却是詠春拳,凶狠泼辣。罗礼士不曾遇到过这种打法,最终落了个败局。

不打不相识,两人从此成为至交。

后来,罗礼土与李小龙演对手戏,一起打造了电影《猛龙过江》,片中经常见到的李小龙凌空高位腿法,据说是从罗礼土那里学来的。

李小龙高腿法,被截拳道爱好者推崇备至,承袭至今。

在结识罗礼土前后,李小龙还与菲律宾棍王、旅美华人武术界首领级人物、全美空手道冠军、美国跆拳道之父以及日本武师等人成为挚友,经常切磋交流,相互受益匪浅。

然而,在美国的时间越长,李小龙越深刻体会到美国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

李小龙明白,这种印象基本来自由西方国家拍摄的,错误表现中国愚昧落后的某些影片,因此应该有反映中国人真实面貌的电影。

于是,从小就与电影结缘的李小龙,1971年开始先后拍摄了以中国武术为题材的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四部功夫电影,票房记录居高不下,首次使西方人对中国功夫刮目相看。?

李小龙在片中惊人的打斗技巧,特别是“李三脚”、“地躺拳”和“双节棍”,令西方观众大开眼界、赞不绝口。

其中,备受推崇的双节棍,不但潇洒自如、简洁实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杀伤力。

许多人由此推断:双节棍是由李小龙发明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时至今日,许多截拳道爱好者都十分热衷于习练双节棍,一些西方国家甚至把双节棍定为警用器械。

1973年,事业达到顶峰的李小龙,正准备继续拍摄他的第五部功夫电影《死亡游戏》,剧情中的藏宝匣里并没有稀世珍宝,只有一张纸,写着一句古老的偈语:“生是一个等待死亡的历程。”

谁都没有想到,《死亡游戏》这个带有“不吉利”名字的影片,竟然成了李小龙没有完成的遗作。

就在这年的7月20日,李小龙在香港猝然离世,至于死因,众说纷纭。写就不世传奇的李小龙,又用一个未解之谜结束了自己的神话。

李小龙只活了32岁,主演过四部半功夫电影,像流星一样短暂而灿烂,声望却一直延续至今。

作为第一位闯入好莱坞的华人明星,李小龙使功夫电影成为了好莱坞新的电影类型之一。他的身姿至今还被印作“功夫”的剪影。

在美国的大学里,有专门研究李小龙的课程,日本的富士山上,也供奉着他的雕像。

从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李小龙功夫电影在大陆的热播,众多截拳道爱好者,纷纷开始研究李小龙和他的截拳道。

长相酷似李小龙的石天龙,目前也成为了一名功夫影视演员和导演,他与国际李小龙特种功夫培训总部校长郝钢等人一起,极力推进截拳道在国内的发展。

石天龙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13岁便担任武术教练。1989年,他在河北秦皇岛创建了世界首家李小龙截拳道培训中心,先后教授学员达到十多万人次。

如今,李小龙已经逝去三十多年了,然而,他创立的截拳道,却依然备受推崇。全国大大小小的截拳道武馆、俱乐部越来越多,习练截拳道的年轻人也与日俱增。他们,仍然继承着李小龙的精神,续写着截拳道乃至中国功夫的辉煌。

(十五)武魂远扬



2008年4月,由中、美两家公司共同出品的《功夫之王》在全球同步上映。这部投资近5亿人民币的电影不仅刷新了华语电影投资纪录,也是两位纵横影坛数十载功夫巨星的首度合作,成龙、李连杰第一次在银幕上演巅峰对决。谁是功夫之王?一时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

从原始社会开始,中国就萌芽了一种民族特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中国人称为武术,西方人称为功夫。

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武”的概念早已从单纯的自卫、健身术演化成为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真实而具体的武术功法在民间口口相传,辈辈沿袭,而具有文化概念的武术则在千年时空中信马由缰、自由穿梭。武之精、侠之大、幻想之浩渺、现实之纷繁,“武术”在文学作品和各种媒介中广泛传播,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独具特色的经典文化。现实而具体的武术技法向文化精神层面的转换始于武侠小说。

在距今1800年的东汉末年,中国历史中第一部武侠小说《燕子丹》问世,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便是“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的荆轲。

《燕子丹》不可避免地存留着许多文学性较强的历史著作的影子,注重讲述故事的发展过程,而对于武术招式的展现却微乎其微。

《燕子丹》问世1000年以后,封建社会武侠题材小说的巅峰之作出现了。那便是,明朝初年,由施耐庵所著的《水浒传》。相对于以往的武侠小说,《水浒传》详细地描写了诸多武术门派和具体招式,这些大多来源于当时真实人物和套路的记述,甚至成为许多练武之人寻找祖师的依据。

戳脚被武林推为"北腿"的代表,享有"北腿之杰"的美誉。它以手脚并用、腿法突出、内容丰富、技击性强、攻防结合严密为特点。戳脚最初的记述便来源于《水浒传》,花和尚鲁智深“一脚点翻”邓龙的“点腿” 和武松醉打蒋门神时运用“玉环步鸳鸯脚”便是戳脚中的经典招式。 因为《水浒传》中众多好汉精通此门武功的缘故,戳脚又被称作“水浒门”。

武侠小说需要发展,但《水浒传》所创造的高度至今仍然无人能够超越,在之后500多年的探索中,人们发现,武侠小说继续生存并重新赢得青睐的方法是“改变”。

最成功的改变由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武艺”开始成为浪漫的幻想,“侠客”成为假想中完美的英雄。然而,对现在武侠小说影响最大的人却并不是梁羽生。

1955年,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六年,在《新晚报》上发表了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是作者查良镛发表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他所使用的笔名叫做--金庸。此后,金庸这个名字成为了一个"神话"。

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1946年进入上海东吴法学院插班修习国际法课程,1955年,凭借《书剑恩仇录》,一举成名。有人说,金庸有两支笔:一支是写武侠小说的"世界第一侠笔",另一支是写社会评论的"亚洲第一社评"。香港市民喜欢看他的社论,连当时的国共两党政要、美国国务院也剪辑他的文章,作为资料加以研究参考。

1972年9月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连载完结,他宣布正式挂印封笔。20年间,除《越女剑》一部短篇小说外,金庸先后完成了十四部中、长篇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幅非常工整而有韵味的对联,正是用金庸十四部中、长篇武侠小说书名的第一个字连缀而成的。

在国内,金庸的作品印刷了多少?已无法统计。粗略算来,国内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凡出文学作品的,几乎都出过他的书。虽然金庸写现代武侠小说在梁羽生之后,但他却后发先至,成为当代武侠小说的宗师。

拥有1800年历史的武侠小说,对于带动民间武术热情,宣扬侠义精神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到了上个世纪20年代,一种崭新的传播方式加入了进来,那就是电影。

《火烧红莲寺》一经上映便红极一时,票房和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由此掀起。仅1929年至1931年的3年间,上海的50多家影片公司,就拍摄了250多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可见武侠电影在当时受欢迎的程度。

与此同时,中国武术在不同领域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影响渐渐扩大。从1912年到1949年,历时38年的民国时期,军阀割据、政局动荡、不同思潮的激烈交锋以及土洋体育的争论,使中国武术的发展也处在不断的摇摆之中。

清末因“庚子国变”而一度低沉的武术活动,在这一时期,逐步活跃起来。精武会、北京体育研究会、中华武士会等一大批武术会社在全国各地相继兴起,仅北京、上海、天津三座城市就有近百家之多。

当时,有识之士认为武术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固有的国粹,应称之为“国术”。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后,各省、市、县通设国术馆。历史悠久的中国武术,被列入到现代教育的范畴,它的传承方式也冲破了地域家族的界限,形成了以城市武术组织为中心,有组织地研究和推广。

特别是在1936年,中国武术与全球瞩目的奥运会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虽然中国派出的139人代表团在竞技项目中失利,但在表演项目中声名大振。

这是中国武术首次在欧洲赛场亮相。

在《满江红》伴奏下,中国武术运动员表演了单刀对枪、空手夺枪等项目,真刀真枪的真功夫让欧美观众看得如醉如痴。

当地报纸盛赞中国武术“具有艺术、舞蹈、奋斗三大特色,反映了中国人悠久历史文化及尚武精神。”

武术进入运动竞技赛场,可以说是民国年间武术的一大进展,但是,由于官办的最高武术组织中央国术馆,过于强调武术的军事使用价值,局限了它的发展,最终,多年来取得的一点尝试性进展,也在连年战火中奄奄一息。

1949年,新中国成立,武术作为中国的“国宝”、“国粹”,也开始伴随着国家建设新时代的到来重新得到发展。

在贺龙同志提出的“发展、整理、提高、推广”的方针引导下,武术被列为推广项目。之后,朱德、刘少奇等同志也都对武术发展给予大力支持。

1957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并组织整理出版了“简化太极拳”和一大批长拳及器械套路。这些套路成为在群众和学校中普及武术的基本教材,之后,在国家体委统一指导下,各地相继建立了各种武术组织,形成了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武术活动网。

可惜的是,全社会的习武热情并未持续很久,到了上个世纪六 七十年代,经过文化大革命的一场劫难,武术社团和武侠小说,处于有节制发展甚至停滞状态,许多拳种和流派出现消退和失传的趋向。武侠影视,几乎销声匿迹。

然而,这一时期的香港,却是另一番景象。

1971年,一个名为李小龙的年轻人,以一部《唐山大兄》的电影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他从中国到国外打擂,吸收国内外的各种拳法,以詠春拳为基础创造了截拳道,直到现在许多外国人还对中国武术心有余悸,认为截拳道是最凶狠的中国功夫。

李小龙汲取了美国电影技术的先进经验,在电影拍摄节奏的要求上,远远高于当时香港电影的要求。再加上李小龙本身武艺超群,身法奇快无比,甚至连摄影师也常常抱怨捕捉不好他的踢腿镜头,所以第一次与李小龙的合作,大家都是怨声载道。但是,当《唐山大兄》于1971年公映之后,连创东南亚的票房纪录,李小龙的旋风迅速刮遍了全世界,英语中也由此多了“Kung Fu”这样一个单词。很多人相信,李小龙是以一己之力,掀起了中国武侠电影的第二个高潮,同时他还在国外开设武馆,将中国武术传播出去的同时也使中国电影走向了世界。

1973年7月20日,李小龙辞世。四部半优秀的武侠电影,32年短暂的一生,李小龙却为中国武术和电影表演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主演的影片使中国功夫闻名于世界。李小龙成了功夫的化身。同时,这位百年偶像的消失在当时造成了英雄真空。欧美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开始在全亚洲寻找"李小龙二世",这时,成龙走进了他们的视线。

1978年,成龙凭借电影《醉拳》一举成名,这部电影犹如平地一声惊雷,迅速掀起了一阵狂飚!观众如潮涌向影院,争睹成龙的喜剧武打片!成龙大红而特红了,成绩直追李小龙。随后,他又拍摄了《A计划》、《警察故事》等多部电影,直到现在,这些影片仍然堪称经典之作。

有趣的是,成龙成名前拳打脚踢演武打片,想成为李小龙第二,却不被承认。而后他立志成为自己,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功夫喜剧类型电影,奠定了自己的动作表演风格,但此时的他反而被观众称为"李小龙第二!"

就在成龙所引发的功夫电影风潮席卷香港影坛的同时,一些影业公司开始将目光投向大陆,试图开辟新的市场,与香港功夫电影抗衡。而这个想法,与中国政府发展武术的思考不谋而合。197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在北京前门烤鸭店举行盛大午宴欢迎日本客人。席间,日方团长三宅正一谈到他正在学习中国太极拳,小平同志兴趣盎然地介绍了太极拳运动的优点,并在几天后题写了“太极拳好”的题词赠予三宅正一。看似随意的四个字,却为文革期间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武术带来了新的生机。当时在场的还有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廖承志同志。第二年,廖承志在广州会见了香港电影工作者代表,提出了共同拍摄电影《少林寺》的构想。

这部由中国大陆与香港首度合作拍摄的功夫影片,历时三年,香港中原公司投资,张鑫炎任导演,大陆提供演员和场地。谁也没有想到,正是这前所未有的尝试,成就了这部在武侠电影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

1982年,电影《少林寺》一经上映,立即引起巨大反响,甚至轰动了国际影坛。观众遍及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仅国内的观影人数就达到了5亿人次。在那个国内电影票价仅有1毛钱左右的时代里,电影《少林寺》竟创下了全球票房总额超过了1亿元的奇迹。一举打破李小龙、成龙的票房纪录。

电影的主要演员全部都是全国单项或多项武术冠军获得者。片中武打都是真人真招,不用替身演员,更无钢丝,弹簧等特技,真是名将汇少林,真功上银幕,这是电影《少林寺》获得巨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初涉影坛的李连杰一夜之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名人。而后,李连杰一发而不可收,接连拍摄了《少林小子》、《黄飞鸿》、《太极张三丰》等几十部电影,如今,他已经成为了继李小龙、成龙之后,第三位世界级的功夫巨星。

电影《少林寺》不但成就了李连杰,更在国内外掀起了一场习武热潮。

在《少林寺》放映之后,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区一时间出现了大大小小几十所武术学校,并争相冠以"少林"之名,而全国的武术业余学校竟达到了万所之多。参加武校活动的群众约6000万人。

习武,成为了当时的时尚,无论大街小巷,城市乡间都能看到练武者的身影。一些武艺高超的民间拳师,也成为了人们追捧的对象。

此时,国家体委也展开了大规模的全国性‘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征集拳法谱系;分类整理民间拳法、套路;并录制了70岁以上老拳师的武艺演练将近400小时。这些珍贵的资料,使我们在今天得以看到当年热闹的习武场面。

这一时期,国家先后完成了修订与稳定竞赛规则:制定并施行了分级的团体与个人锦标赛和多层次的群众性观摩交流大会体制;颁布与施行了裁判员、运动员、教练员等级制度。经过实验,散手运动搬上了现代竞技场,使武术在竞赛形式上更加完整。

武术从第三届全运会开始,只作为表演项目参加,但从1984年起,也就是电影《少林寺》公映两年后,很快就恢复了全国武术比赛,从第六届全运会起,武术已正式被列为比赛项目,也是至今,惟一列入全运会的非奥运比赛项目。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包括武侠小说、武侠电影开始了高速发展的阶段,并相互影响,互为促进。特别是到了新世纪以后,国内外众多大师级导演纷纷涉足功夫电影,《英雄》、《十面埋伏》、《七剑》等一大批影片先后在全球掀起了追寻中国功夫的热潮。

2000年,由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在奥斯卡颁奖礼上,连夺“最佳外语片”、“最佳美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原创音乐”等殊荣,声名再创巅峰,该片在2007年当选25部“改变好莱坞”的影片之一。功夫电影,成为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最重要的题材,成为了中国武术文化继承、发扬、推广进程中无可争议的文化使者。在中国武侠电影的影响下,世界各地的中国武术爱好者人数急剧上升,教授中国武术的相关馆校、培训中心等组织的数量也在全球各地迅速增加。海外武馆,已经成为推广中国武术、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而许多武术名师开办的中国武馆也多了不少洋弟子前来学艺。

武术扎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土壤当中,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东西方文化间搭建起一座友谊的桥梁。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通过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交流、碰撞, 显示出勃勃生机, 未来,中华武术这一拥有悠久历史的国粹将以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形式进一步走向世界,发扬光大。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3097.html

更多阅读

30集电视剧《继父回家》11月6山东烟台开机,已定演员:范明,闫学

韩笔:(见组前请电话联系确定地址和开机日期)30集电视剧《继父回家》11月6山东烟台开机,已定演员:范明,闫学晶。导演:习辛,演员统筹:冯念,演员导演:阿林【30集电视剧《继父回家》11月6山东烟台开机,已定演员:范明,闫学晶。导演:习辛,演员统筹:冯

易中天《中华文明史》的五大短板 中华文明史 易中天

我喜欢易中天的书,能买来的都买了,而且全部都读了,他的才气、文笔罕有其比。最近他的《中华文明史》陆续出版,不仅调动各种媒体大肆宣传,还到很多大学巡讲。前两天到他的老本营武汉大学演讲,有上万人参加。我乐见易中天这样有影响的人来宣

声明:《15集电视片《中华武功》解说词 电视片解说词》为网友夏熬成一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