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图自著作《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中的《题李凝幽居/贾岛》,诗的内容: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读孙老本篇,可以尝试从解读者(或鉴赏者)角度与写作者的角度学习理解。
站在文章的解读者(或鉴赏者)的角度,“推敲”某词句的妙处,不能限于局部解读,而要进一步从整体作分析。好比听许多教师执教《草原》,带学生解读“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一句中的“绣”字为何用得妙时,常常就在这一句里打转,用“画上”“戴上”替换“绣上”作比较分析,学生往往越学越迷糊。如果能联系第一自然段(算次整体)中的某些关键词句,学生就更能读懂“绣”的妙处(要写论文,故此处暂不“剧透”)。孙绍振教授从假设到论证再到结论(也就是自68页的第三自然段开始至69页结尾),为我们提供了精彩的解读思路。
站在写作者的角度,孙老是不是教会我们:“推敲”字句固然不错,然而营造整体意境尤其重要,前者应当建立在后者基础之上。许多同行(尤其小学语文老师)写文章喜欢追求华丽辞藻,经常杵在某字某句反复“锤炼”,语不惊人死不休,却忽略了整体的谋篇布局,忽视了文体的特点及其交际功能:比如说明文重在语言准确,议论文重在逻辑严密,而不是堆砌辞藻使人云里雾里)。“专注于炼字工夫”,却忽视“营造整体意境”,是不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个人浅见,愿就教于方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