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革命

茉莉花革命

百科名片

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非洲国家突尼斯发生了要求总统本-阿里下台的持续抗议活动,并演变为持续骚乱。总统本·阿里被迫选择离开突尼斯,前往沙特避难。总理加努希出任临时总统。在阿拉伯国家,这是第一次一个政权因民众抗议而倒台。茉莉花是突尼斯国花,这次政权更迭也被称为“茉莉花革命”。

茉莉花革命

目录

事件概况
主要原因
国际评价
连锁效应
政变分析

事件概况

  1、2010年12月17日,突尼斯南部地区西迪布吉德一名26岁的街头小贩遭到城市警察的粗暴对待,该青年大学研究生毕业,但因经济不景气无法找到工作,在家庭经济负担的重压下,无奈做起小贩。在遭到粗暴对待后,该青年自焚抗议,因伤势太重,不治身亡。这名青年的过世,在激起突尼斯人同情心的同时,也激起了突尼斯人长期以来潜藏的对失业率高涨、物价上涨以及政府腐败的怒火。  2、事后当地居民与突尼斯国民卫队发生冲突,冲突进而蔓延到全国多处,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社会骚乱,并造成多人伤亡。最终,在小贩自焚后的第29天,总统本·阿里不得不放弃这个自己统治了23年的国家,在2011年1月14日深夜飞往沙特。  3、当日总理加努希宣布根据宪法接管总统职权并举行了就职宣誓,但戏剧性的是

埃及万人集会

[1],2011年1月15日,突尼斯宪法委员会认为加努希总理继任共和国总统违反宪法,应由众议长福阿德·迈巴扎从15日起代行总统职权,并最迟在60天之内举行大选。  4、尽管过渡政府已经形成,但目前在首都突尼斯市仍然充满着恐慌和不确定性,当地的人们开始囤积食物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恐慌无处不在。突尼斯的局势不是很明朗,关键要看现在这个临时政府能不能稳定状态。据介绍,现在有军队在街上维持秩序,街上行人非常少,市场等公共场所都已经关门,目前权力仍然在旧的社会和政治体制掌权人手中,但是突尼斯人并不希望他们的革命止于本·阿里的流亡以及其23年独裁统治的崩溃。[2]

主要原因

  1、政府腐化和经济危机是主因,1987年本·阿里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样,以“改变”为口号开始执政,此后,他四次连选连任突尼斯总统,执政至今。  2、本·阿里已经执政了23年,突尼斯这些年来政治体制僵化,2002年推动了所谓的宪法修正案,在他长期个人执政下,突尼斯的个人自由和新闻封锁也比较严重。在突尼斯,名义上允许反

民众游行

对党存在,但是实际上是本·阿里长期执政。他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其女婿在国内的口碑就非常不好。人民生活还很艰难的时候,经常大搞宴会,腐败严重。  3、该事件也反映了经济危机对突尼斯的冲击。突尼斯经济主要依靠鲜花、日用品和磷酸盐的出口,以及旅游业和侨汇。金融危机爆发后,对这几项的打击非常大,失业率很高,尤其是大学生等高学历人群的失业情况严重。根据突尼斯政府公布的数据,2009年突尼斯失业率达到14%。  4、本·阿里本人也很重视教育,培养了很多人,但是没有这种就业的市场,反而造成了潜在的问题。  5、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政府处理不当,发生事件以后,突尼斯政府先捂,再瞒,并且采用硬的方法镇压。相关组织也发表讲话认为本·阿里政府使用武力过度。不但没有解决矛盾,还激化了矛盾。[3]

国际评价

  1、这次剧变被一些国际传媒、尤其是美国传媒和网络人士称为“茉莉花革命”,突尼斯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年轻人对现实的失望和对前途感到渺茫,引发了社会对政治上层腐败、本·阿里23年的恋栈和高压统治的强烈不满,加上该国互联网的普及,让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社会不幸,最终成为压垮本·阿里政权的最后一根稻草。

抗议民众

2、事情当然不像看上去这么简单:街头抗争仅仅是本·阿里下台的一个引子,真正让他不得不走人的是执政团队内部借民怨发起的权力挑战,最先宣布成为代总统的是他的总理加努希,随后通过宪法委员会取而代之的,则是另一位体制内人物议长迈巴扎。  3、由于本·阿里的高压统治,突尼斯国内的反对党派势力薄弱,且四分五裂,此次街头运动和他们实际上并无多大关系。对于反对派而言,能否在60天的短短时间内完成整合,并将反对党的政治力量和街头运动的能量凝为一体,将是对他们的最大挑战。同样,选择接受挑战还是继续留在街头抗争、彻底改变突尼斯的政治游戏规则,是一个棘手的选项,一旦选择不当,反对派内部同样可能发生分化。  茉莉花革命-影响  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在北非和中东的阿拉伯专制国家蔓延,2011年1月18日,又有两名埃及人仿效掀起突尼斯革命的失业青年自焚,连同1月17日的已经是三起;邻国毛里塔尼亚和阿尔及利亚前天也发生5起自焚事件。  埃及安全人员说,一名25岁无业男子在亚历山大港自焚,蒙受第三度烧伤。据调查,他患有精神病。此外,另一名男子在开罗的总理公署外自焚,安全人员迅速地把他身上的火扑灭。在突尼斯爆发人民革命后,埃及、约旦、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已被视为接下来最有可能面临人民起义的国家。  经营一家小餐馆的50岁埃及男子阿卜杜周一在国会大楼前,将汽油浇到全身自焚,抗议政府的面包政策,他过后被送院治疗。埃及当局禁止店主购买政府补贴面包,店主若购买必须付原价5倍的价格。  埃及3名部长迅速淡化此事的影响。卫生部长哈腾表示,阿卜杜自焚是“行政问题”。在埃及的8000万人口中,有接近一半人士生活在贫穷线下,每人每天以不足2美元过活,人民长期生活困苦,积怨日深。  同一天,在西非毛里塔尼亚,42岁的雅各布也开车到总统府官邸附近的参议院大楼前自焚。在自焚前,他告诉媒体,他对“国家的政局不满及对政府感到愤怒”。  在阿尔及利亚已至少发生4起自焚事件,全部与因找不到工作和住处有关,各地城镇因高失业率和粮价飙涨暴动频传,造成两人丧生,数十人受伤,与突尼斯的情况如出一辙。[4]

连锁效应

  突尼斯的革命已在阿拉伯世界掀起涟漪效应,多个国家的民众近日纷纷走上街头,抗议独裁、贪腐,要求民主,需要政经改革的浪潮风起云涌。 ·阿尔及利亚:自1992年颁发紧急状态以来,首都阿尔及尔禁止公开示威活动,但本月初,当地年轻人纷纷上街抗议物价高涨,还传出自焚事件。  ·约旦:2011年1月14日,安曼等城市相继爆发示威,抗议政府的经济政策,示威人数在上周五增至5000多人。不过,约旦仍在皇室统治之下,目前示威活动还算平和,当局也没有逮捕任何人。  ·苏丹:一名25岁男子自焚,于周三伤重不治。人民普遍对经济和政治不满,近几周在北部地区发起零星示威。  ·阿曼:2011年1月17日,约200人示威抗议高物价和政府贪污,这在阿曼非常罕见。  ·毛里塔尼亚:2011年1月22日,1男子因“对国家政局和政府不满”,在反政府示威活动上引火自焚,不治身亡。  ·摩洛哥:2011年1月21日,3名男子引火自焚,周二又有1男子自焚。  ·也门:2011年1月18日,沙那大学爆发声援突尼斯的百人示威。本周四,千人示威要在位30多年的总统萨利赫下台。至今已有4人自焚,1人不治。[5]

政变分析

  一名青年的自焚,让突尼斯一夜之间迎来新时代。是什么促成了这场“茉莉花革命”?民意,一场意外的自焚,当然,网络和维基解密早已为革命注入了催化剂。  “街上都是碎片和垃圾,我们不得不向出租车司机行贿才得以前往机场。”哥伦比亚游客爱德蒙德这样形容突尼斯政变后的景象。  由一次自焚事件引发的突尼斯骚乱,在1月14日一改激烈有余却力度不足的状态,一举将总统本·阿里掀翻在地。尽管本·阿里命令军警面对骚乱民众时不准“让子弹飞”,但最后却上演了“让总统飞”的戏码。当总统的专机在沙特吉达降落时,民众取得了胜利,突尼斯政府围堵未果的网络空间笑到了最后。而早已名声大噪的维基解密,则意外地以此次“茉莉花革命”幕后推手的身份再次成为人们瞩目的焦点。《外交政策》杂志甚至称,这或许是世界上第一场“维基革命”。  神秘报告  2009年7月的一天,美国驻突尼斯大使高德斯和妻子欣赏着远处迷人的景色——哈马梅特海湾。这里景色宜人,气候温润,连阿拉伯联盟也曾将总部搬到离此不远的突尼斯市。  高德斯所在的地方是一座可以俯瞰整个哈马梅特海湾的豪宅,拥有游泳池和50米长观光平台。这栋别墅属于一位名叫艾尔·马特里的突尼斯男子。有能力在如此显耀的地方拥有这样的豪宅,马特里想必来头不小。没错,他便是突尼斯总统本·阿里的女婿。2004年马特里迎娶了总统千金,原本是一名商人的他,一跃成为突尼斯国内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很快,时任美驻突大使的高德斯也成为了马特里的座上宾。  1989年,本·阿里这位既做过工程师也当过将军的政客,成为突尼斯摆脱法国殖民统治和国王专政之后的第二位民选总统。突尼斯地理上向北直插地中海中部,与意大利隔海相望,属马格里布地区的战略要地。为了在此站稳脚跟,本·阿里自然被华盛顿所重视,马特里也借此与美国人搭上了线。  此刻,高德斯和马特里两家人刚刚喝过3味果汁,品尝了十几道可口且昂贵的菜肴,正在享受男主人从法国圣特罗佩带回来的冰冻酸奶。马特里很了解美国人的喜好,他起劲地介绍自己旗下的新闻集团对突尼斯反对派领袖的专访,不断表示希望可以将麦当劳引入突尼斯,还暗示可以为高德斯解决问题,“就像对朋友那样”。  随后,他们起身来到一个铁笼子旁边,那里锁着一只珍贵的宠物老虎,马特里给他取名“帕沙”。他介绍称,“帕沙”每餐要消耗4只鸡。  在一名南非保姆、一名孟加拉管家和数名政府所雇佣的保安服侍与保卫下,两家人的这个夜晚过得异常愉快。  回到家后,高德斯开始构思一篇报告。几天后,他的报告成文,被送交华盛顿。那个愉快而奢华的夜晚成为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到那只宠物老虎时,高德斯说:“它让我想到了乌代,那个喜欢养狮子的萨达姆长子。”  在5个月前的一篇报告中,高德斯刚提醒过美国方面要注意马特里这个突尼斯政坛崛起的新势力。此外,在另一篇报告中,他直称突尼斯是“警察国家”,总统家族如黑社会一般对国家经济进行操纵,并将马特里的奢侈与突尼斯普通百姓的艰难生活作对比,眼下他们正因经济危机肆虐而大量失业。  当然,这些报告都被打上了“保密”字样,没有人可以公布这批文件的内容—除了维基解密。  网络催化剂  几个月后,这些文件的内容神秘地出现在网络上,披露它们的正是维基解密网站。也许在维基解密公布的外交文件中,有关突尼斯的只能算是“毛毛雨”,但阿桑奇没想到,引发突尼斯政治变局的正是这几份文件。  这些文件立即通过网络流入了突尼斯国内。在本·阿里的严厉统治下,网络处于严密监控状态。在国外流行的许多交流工具在突尼斯国内都被禁用,只剩下Facebook没有被禁。于是,通过Facebook以及翻墙软件,高德斯所撰写的外交文件被突尼斯国内民众所了解。2010年12月7日,突尼斯一家报纸甚至因为公开刊登这些文件而遭到查封。  与此同时,一位网名为“阿里”的突尼斯网友一直奋战在Facebook虚拟世界里。利用网络提供的工具优势,“阿里”组织起了一个15人的新闻组。这15人分布在突尼斯全国各地,他们或者通过网络寻找新闻,或者亲赴各地采集新闻,然后将新闻和自己的观点汇集到Facebook上,让其他网友了解在突尼斯这个阿拉伯国家正在发生什么事情。而像维基解密披露的这些绝密外交文件,自然也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同许多人一道,他们为这些文件在突尼斯国内的传播作出了贡献。  很难说到底有多少人在利用网络传播新闻,但是哪怕只有“阿里”和他那14名伙伴,他们发布的哪怕一点点消息都可以在网络的放大作用下变得相当可观。  等到文件的传播已经失去控制时,本·阿里政府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Facebook也进入了政府监控名单,敢于在报纸上刊发维基解密文件的报社,更是遭到了严厉的惩罚。突尼斯当局甚至使出盗取用户Gmail、Facebook账户的手段来对网友活动进行监控。此法一出,顿时引来不满。  使出这种手段,可见本·阿里政府真的着急了。但是,随后的事实证明,尽管政府采取了“堵漏”的措施,一切还是太晚了。  从两个层面上说,本·阿里已经来不及挽回败局:首先,那几份外交文件早已是路人皆知,政府已经来不及堵漏;其次,他的腐败统治已经维持了23年。  1987年,自封为“终身总统”的布尔吉巴将国家带到了内战的边缘,其摇摇欲坠的世俗统治已与泛伊斯兰运动闹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当时,担任总理和内政部长的本·阿里横空出世,宣布总统布尔吉巴因健康原因辞职,自己取其代之。在此之后,本·阿里4次连任总统。  当初,本·阿里接替布尔吉巴之时,人们没有谴责本·阿里篡权,而是将他看做是拯救国家的英雄,因为他作出当选后实行民主化、自由化和多党制的承诺。但是,在百姓选票投出的同时,包括伊斯兰派在内的其他政党依旧被打压。本·阿里的承诺随风而逝,同以前相比,一切不过是换汤不换药。  钳制政治自由的种种手段再次建立起来,人们无法随意表达观点,报纸处处受限,甚至会因为一篇报道而一夜关门大吉,反对派更是处处被打压,从未得到参与竞争的权力。在这种环境下,突尼斯变成本·阿里的“家天下”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这种统治并非毫无亮点。经济上奉行自由原则的本·阿里让突尼斯保持着比较高的经济增速。尽管权力受限,人民毕竟可以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好处。但是,这也从反面为本·阿里的权力下了定论:当经济增长停滞甚至逆转时,政权恐怕就将迎来大限。  青年自焚  经济危机的爆发让突尼斯失业率飙升至13%,一些地区甚至超过50%。人们开始满腹怨恨,频繁表达对当前政府的不满。此时,维基解密为他们带来了秘密文件,人们由此得知,在哈马梅特海湾还有那样一座普通人连想都不敢想的豪宅,那里住着总统的女儿和女婿,还住着一只老虎,那只老虎每餐吃四只鸡,要远远好过自己的伙食。  细节能带来更大的震撼,内幕往往比公开的消息更引人关注,当那只老虎成为突尼斯人谈论焦点的时候,本·阿里的大限到了。  2010年12月17日,也就是那家敢于公开报道外交文件的报纸遭到惩罚后的第10天,一位名叫布阿吉吉的青年在突尼斯南部西迪布吉德地区的一个市场内摆下水果摊。这一切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但是布阿吉吉身上却至少有3个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他很年轻,只有26岁—像其他穆斯林占多数的国家一样,突尼斯的年轻人很多;他有大学文凭—在已经形成了一个中产阶层的突尼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多;他失业了,只能靠摆水果摊为生—在突尼斯,这样的失业人士多达13%。  但布阿吉吉却有些东西与别人不一样,或许是他当天的情绪低落,或许他正对生活感到绝望,或许是他的性格比别人更加偏执。如此说的原因是,当他受到几名执法人员的盘查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执法人员的简单粗暴,布阿吉吉选择了让人意想不到并且最为残酷的应对方式:他将一瓶汽油浇到自己身上,然后点火自焚。  烈火迅速覆盖了他整个身体,在场的人们惊恐万分,连忙将火扑灭,但剩下的只是一具奄奄一息的躯体。  人们七手八脚地把布阿吉吉送到医院,不论是否见过那具被烧焦的躯体,所有人似乎都对布阿吉吉感同身受。  这已经不是近来发生的第一起自杀事件。此前,一位名叫纳吉的年轻人已经因为失业和饥饿而选择用触电的方式结束生命;还有一位名叫阿布迪的青年,因为还不起贷款同样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就这样,不满情绪找到了产生共鸣的契机,人们不约而同走上街头,控诉政府的腐败。动荡的传导极为迅速,突尼斯南部被动荡不安笼罩着,人们将怒火齐齐指向了首都,指向了总统府。  骚乱接连在全国多处爆发。1月4日,当人们获知布阿吉吉在医院中不治身亡的消息时,怒火更加汹涌地喷发出来。无奈之下,本·阿里只得下达宵禁令。尽管本·阿里命令军警不许向民众开枪,但至少已经有60多名平民在冲突中丧生。  本·阿里落幕  此时,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正进行着另一种形式的抗争。政府对Facebook的管制措施已经实施了数天,网友“阿里”和伙伴们只能通过不断建立新交流平台的方式来保持与全国乃至全球网友的联系。当骚乱爆发,“阿里”的小组行动起来,他们将各地网友发来的消息汇总到信息平台上,并亲自到街头采集信息,随时在Twitter上发回新的报道。  技术的进步往往在政治事件中扮演催化作用,当网络成为这场革命的主角,人们很容易会想起早期伊斯兰革命中的录音磁带,以及前年伊朗大选骚乱中的Twitter和手机短信。后来,“阿里”接受电话采访称,这几天里他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呆上15个小时。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场后来被称为“茉莉花革命”的事件被真切地呈现在全世界人的面前。同样,通过他们的努力,突尼斯人在同一时间了解到了各地正在发生的事,这些信息起到了前所未有的组织作用。  骚乱发生之初,在一些小镇里曾发生警察打死示威者的事件。在网络的作用下,事件瞬间传遍了全国,进一步引发愤怒。人民的行动就这样在与网络的互动下被联结成一个整体,齐齐指向总统本·阿里。尽管发表了电视讲话,表示将在2014年不再谋求连任,但本·阿里明显感受得到:民众的怒火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此时,本·阿里开始盘算退路了。或许,1年前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总统巴基耶夫的先例浮现在了他的脑海里。在那次革命中,巴基耶夫也是受到了不满于其腐败统治民众的反对,不得不逃离国家。那么,本·阿里呢?1月14日,人们得到消息,本·阿里已经乘坐飞机逃离了突尼斯。15日,新消息传来,马特里也已逃离。  总统倒台,革命者毫不手软地冲入了其家族成员的别墅。在本·阿里一个侄子的别墅里,人们拿走了一切能拿走的东西,甚至连院子里的灌木丛都被连根拔出带走。一位妇女说:“本·阿里不知偷了我们多少血汗钱。”而另一个传言称,本·阿里逃走时从突尼斯中央银行取走了1.5吨黄金,运到了国外。  统治了23年的本·阿里就此落幕。新成立的临时政府裁定,本·阿里永久性地放弃了总统权力,人民将在6个月内重新选举总统。同时,临时政府还宣布,将对涉嫌腐败的那些富豪进行调查。1月17日,突尼斯总理加努希宣布突尼斯民族团结政府正式成立,新政府将集中精力对国内政治、经济和社会进行全面改革。  一夜之间,突尼斯迎来了新的时代。那么,是什么促成了如此剧烈的变化?民意,一场意外的自焚,当然还有网络以及维基解密。  革命过后,网友“阿里”接受了采访。他说:“其实我一直都感到很担心,因为警察随时可能来把我带走关起来。”但是,在提到倒台的总统时,他又很乐观地表示:“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冒些风险也是值得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3871.html

更多阅读

茉莉花的养殖方法 茉莉的修剪方法

茉莉花的养殖方法——简介茉莉花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容易养的花卉,开花期比较长,颜色艳丽。下面我们就介绍如何养殖茉莉花。茉莉花的养殖方法——繁殖方法茉莉花的养殖方法 1、扦插繁殖,于4-10月进行,选取成熟的1年生枝条,剪成带有两个节以

怎样养茉莉花 精 果蔬榨汁营养精粹机

茉莉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盆栽性花卉,最大的特点莫过于它浓郁的芳香。就一般情况来说,茉莉花的种植相比于蝴蝶兰,牡丹等花卉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但是要想把茉莉种好,延长花期,还是需要花一定功夫的。下面以个人经验讲讲怎样养茉莉花怎样养茉

西北革命元勋--吴岱峰 吴岱峰之子

西北革命元勋--吴岱峰作者:马 义编者按:  七十年前,一支衣衫褴褛的军队,意气风发地开进了凋敝的延安城,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始了为期十年的面壁修炼。从此,廷河岸边的这座偏僻小城,成为中国革命的圣城。  六十年前,一支精神

声明:《茉莉花革命》为网友调的华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