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训练
1)创新的含义和特征:创新是指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或实施行为,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成果(精神成果、社会成果、物质成果)的活动。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
创新具有新颖性——创新的成果必须是前所未有的;
创新具有价值性——创新的成果应是有益于社会进步的,能够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创新的基本程序:信息—→设想—→研究—→观念成果—→设计—→实施—→实体成果
3)创造力的构成: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个层面。
4)创新思维的含义:是为解决实践问题而进行的具有社会价值的新颖而独特的思维活动。或者说,创新思维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对已有信息进行加工、改造、重组从而获得有效创意的思维活动和方法。
5)创新思维的特点:实践性、求新性、价值性、战略性、社会性、系统性。
6)创新思维过程:提出问题—→搜集资料—→展开联象—→发散思路—→提炼思路—→选择思路
▲理论创新的关键在思维方式
理论创新作为人类发现真理的一项主要认知实践涉及诸多因素。其中除了文化底蕴、知识背景、学术环境、研究传统和社会制度等因素外,还有研究者本人的智慧、创造力,以及思想、信念、激情、意志、批判意识和冒险精神等各种品性。然而所有这些都还不足为道,关键还是取决于人的思维方式。原创性理论凤毛麟角,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研究传统中,一种按部就班、循规蹈矩、顽固守旧的经验主义始终束缚着人的思想,耗费着人的智慧,堵塞着人的思维,障碍着重大理论的构成。特别是应试教育和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培养的人才往往都缺乏驰骋天宇、自由翱翔的想象,纵横捭阖、精深幽邃的沉思,以及不拘一格、无约无束的创新意识。而人类认知史、文化史却早已证明凡重大理论及科学发现、技术发明都离不开方法创新和思维革命。从古代的原子论、整体论到近代的归纳论、演绎论,直到20世纪流行的直觉论、否证论、试错法、虚构论、建构论、反归纳论、多元方法论、发散式思维、以及各种非理性主义,人类精神经历了一系列的飞跃与变革。正是这些思维革命打破人类认知活动中那些僵死陈旧的研究传统,推动人类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比如,正是弗兰西斯?培根发明的科学实验催生了近代科学;正是牛顿对归纳法与演绎法的结合,实现了科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综合;正是康德的“三批判理论”,推动了德国古典哲学;正是马克思对腐朽的普鲁士制度和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正是叔本华对黑格尔绝对理性的背离,滋生了现代人本主义;正是海德格尔对久被遗忘的本原性存在和在世之人的追寻,产生了迄今仍如日中天的存在主义。在这里,每一项理论的问世都与一定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因此今天中国的学术界要想振翅高飞,获得重大理论突破,除了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关键是要加速提升人的发明创造能力,转变陈旧的研究理念,关注当代发生的各种非理性思维、后现代思维,以及形形色色的方法论革命。
首先,关于直觉的创新价值。早在近代之初,笛卡尔就从理性角度指出:除了通过自明性的直觉和必然性的演绎以外,人类没有其他的途径来达到确实性的知识。到了19世纪,叔本华主要突出了人的“自我反省、自我体验和神秘直觉的作用”;胡塞尔主要突出了“本质直观的作用”;而柏格森则认为人类要想认识宇宙的本质,只能依赖于一种非理性的自我内省和突然实现的直觉过程。与此同时,法国数学家彭加勒也充分肯定直觉在科学创新中的作用。他说,逻辑主要用于论证,直觉则主要用于发明。没有直觉,一个科学家便会像这样一个作家,只是按语法写诗,却毫无思想。由此,在反对经验证实原则的否证论者波普尔看来,科学史上,凡重大的科学理论都不是源于经验而是源于直觉和自由遐想。这种情况恰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相信直觉、灵感和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与逻辑相比,直觉不仅能教人思路敏捷观察透彻、富有洞察力,还能够教会人们从远处瞭望目标和领悟现实。因此一切概念、公理、定律和理论的提出都离不开人们的直觉观察和直觉思维。
其次,关于“试错法”。其主要特点就是怀疑、批判、发问、摸索、试探和否定。它不仅不害怕失败,而且要千方百计地反驳和试图打败现有的假设与理论,以推陈出新。它教人不要厌恶和害怕犯错误,把错误看作绝对的坏事;相反,要尽力寻找理论中的毛病,批判地探讨解决难题的办法,勇于放弃不合适的方案和替代虚假的理论。如果人们不愿意去揭露错误,这务必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科学研究中最重要的品格,就是要善于和敢于从不间断的尝试与错误中学习。特别是科学家应始终记住“科学是试验性的事业,错误是在所难免”。全部问题在于尽可能快地犯错误,使自己在连续失败中“成为一个特定问题的专家。”
第三,关于“科学游戏”。它不仅有利于培养人的探索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转移经验和进行类比的能力、侧向思维和联想的能力、创造性的形象思维和敏锐地反应能力、预见能力、博闻强记的能力,以及其他各种有利于人的发明创造的素质,诸如强烈的兴趣、爱好、求知欲,矢志不逾的追求目标、奋斗方向,锲而不舍的恒心、毅力、勇气,以及细心认真、一丝不苟等,而且大量事实都证明现在的许多科学发现、科学理论都与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戏具有十分紧密的起源关系。正是基于游戏的如此重要性,诺贝尔奖得主弗莱明指出:“他不是在做研究时,而是在做游戏时发现了青霉素;正是做游戏的人做出了最初的发现,而更按部就班的科学家发展了这些发现。”尤其是今天遍布全世界的各类游戏中隐含着的无穷智慧,更为科学理论飞速发展开拓了无限美景。为此,西哥尔明确指出:“宁可把科学看作是一种愉快的消遣,也不把它看作是一种谋生的讨厌而阴郁的手段。”因为许多理论的产生都是从某些不相关的游戏开始的。游戏的重要结果就是使那些原初的猜测性假设后来得到发展。
第四,关于“发散思维”。就是指人们打破传统,抛弃常规,自由自在地向不同领域、不同方向进行拓展和开发的创造性思维;它将不断地抛弃旧答案,开辟新领地,扩大新视域,做出新发现,造成新危机,引发新革命,构建新范式,创立新理论,获得新发明。为此在库恩看来,全部科学研究都具有发散式和革命性特征。它们要求思想活跃、头脑开放、开拓冒险,这是天才思想家和科学家的特点。只有这些人才能够随时找出问题之所在,能够不失时机地打破陈规旧套,自由自在地构思和设想,信誓旦旦地追求胜利和成功。他们不留恋过去,也不效法古人、因袭传统,总想发明创造。他们思维敏捷,不囿于成见,敢向一切陈旧事物挑战。他们不仅具有非凡的勇气,且极富想象力,经常地进行大胆的选择和决断。
第五,关于多元方法论。其矛头所指就是理论创新中最令人窒息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狭隘理性主义。它激烈反对方法论的绝对主义,宣扬相对主义,指出,所有时代的人们都用广阔开放的感官和丰富旺盛的智力,取得了令人惊异的发现。从来都不存在特殊的方法保证科学获得成功,有关科学案例的成功分析证明,方法上存在广泛的自由。它要求思想的多样性,研究的灵活性,评价的相对性,选择的自主性,否定传统理性的神圣性;认为科学与各种方法论形象相比更为松散和非理性。与理性规律相比,“混沌、狂妄和荒唐”在科学发现中更重要。这些“越轨和错误”是进步的前提,为此,美国哲学家费耶阿本德极力反对一成不变和普遍适用的教条式方法;主张开放型、创造型和“怎么都行”的方法。目的是摧毁形而上学,创立新的生动活泼的思维方式,把人们从现有理性和经验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让自由的非理性形式,包括“特设性假说辅助法”和“历史回复法”等开花结果。
最后,所谓后现代思维。在许多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科学赖以成功的经验常常是表面的,因为真理往往隐藏得很深。许多人都是碍于经验而只看到复杂宇宙的一个方面,不能全面把握事物的整体。实际上,人们不仅需要整合与灵感,更需要理性直观和经验重建;不仅需要好奇心、毅力和激情,还需要自由奔放的联想与虚构。比如科学虚构就构成当今世界科学中,由思维革命产生的一种最流行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建构途径。它是对近代以来那些常规性的科学实践和科学方法的否定。也正是基于科学虚构在未来科学发现中的远大前景,一些后现代主义者坚决主张,在今后的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实践中,要特别重视“反狭隘理性主义,反逻辑中心主义,反一元论,反本质论,反绝对论,反经验论,反教条主义,反形式主义,反权威主义”;立“非理性主义,非本质主义,相对主义,建构论,直觉论,虚构论,解构论,否证论,以及自由意志论”。在方法论上,要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那些非常规的理论创新方法,如反归纳法、怀疑法、否证法、试错法、虚构法、虚拟法、建构法、模拟法、反驳法、科学游戏法、猜测假设法、赛博虚构、科学虚构等发散式思维、创造性思维、非逻辑思维,高扬后现代思维和多元方法论,以期把人们从现有理性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启迪人的头脑,开发人的智慧,激发人的兴趣、培养人的创造性,推动理论创新和科学繁荣。
▲创新思维与一般思维的区别
创新思维之所以有别于一般思维而成为一种新的思维形式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形式的反常性,思维过程的辩证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思维成果的独创性和思维主体的能动性。
1)思维形式的反常性——又经常体现为思维发展的突变性、跨越性或逻辑的中断,这是因为创新思维主要不是对现有概念、知识的循环渐进的逻辑推理的结果和过程,而是依靠灵感、直觉或顿悟等非逻辑思维形式。
2)思维过程的辩证性——主要是指它既包含有抽象思维,又包含有非逻辑思维;既包含有发散思维,又包含有收敛思维;既有求同思维,又有求异思维等等。由此形成创新思维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创新思维的发展。创新思维实际上是各种思维的形式的综合体。
3)思维空间的开放性——主要是指创新思维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宽领域地考察问题,而不再局限于逻辑的、单一的、线性的思维,形成开放式思维。
4)思维成果的独创性——是创新思维的直接体现或标志,常常具体表现为创新成果的新颖性及唯一性。
5)思维主体的能动性——表明了创新思维是创新主体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而不是客观世界在人脑内简单、被动的直映,充分显示了人类活动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
▲ 创新思维与轻松发明的方法和途径
一、 创新思维其重点是一个“新”字,要 创新思维就必须改变旧思想,改变旧思想就是改变现有事物在自己心目中的既定形象,不改变旧事物的形象,新事物的形象就很难产生。许多事物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往往一成不变,正是这种既定的形象大大束缚了人们的创造性。
要改变旧思想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把自己熟悉的事物当作陌生的事物,重新去认识、去想象。
2、 用幼稚的心灵重新想象这些事物,便于有新的发现。
3、 从新的角度去异化这些事物,从而产生新的事物。
二、 创新思维的培养,应该在原有思维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增加一些新的科学元素,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应该从两个方面思考:
1、从某种目的或某种需要出发,思考旧事物的新现象、新内容、新构想。
2、大胆畅想,主动改变旧事物的形象,思考这种改变了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经过这种思维训练,说不定在什么时候,在原有创新思维的基础上产生一个质的飞跃,发展延伸成创造性思维。学生在老师的辅导下将这种创造性思维付诸实际行动,就是一种创造,进而成为一项发明。
三、 发明本身就是源于生活、源于社会,但发明也需要一定的方
法和途径,下面我就联系实际向老师们介绍创造法:
(一)反面突破创造法:
什么是反面突破创造法?反面就是颠倒,颠倒作为一种思维方法在现时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不可低故的作用。许多难题是从反面突破的许多发明也是通过颠倒已有的事物或者从已有事物的反面实现其创造目标的。
——把那些“原来一直如此”的事物颠倒过来思考,获取不同的效果,从中发现新的原理,新的方法,新的工艺,新的结构,创造新的事物。这就是反面突破创造法。其要领是:
1、设法颠倒已有的事物或已有的物品或从已有物品的反面进行实现其创造目的。如德国导演在拍摄火箭发射时,为增强戏剧效果,把发射程序0、1、2、3、4改为4、3、2、1、0,而这种倒计时十分科学,突出表现时间逐渐减少,使人思想高度集中,加快紧迫感,从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2、把“原来一直如此”的事物颠倒过来思考,可以认识事物的相反方面,揭示不同的现象,获取不同的效果。如胶水瓶…?
▲创新思维与创新思维的训练
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指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出新事物的思维方法,是一切具有崭新内容的思维形式的总和。一切需要创新的活动都离不开思考,离不开创新思维,可以说,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开始。创新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态,因此既有一般思维的基本性质,又有其自身特征。
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而这些特性的产生在与巧妙地发挥了人脑思维的潜能,特别是与右半脑的功能密切相关。凡是能想出新点子、创造出新事物、发现新路子的思维都属于创新思维。例如:古希腊著名哲学家阿那克西米尼生于中亚的莱普沙克斯,他思维灵活、想象力丰富。有一次阿那克西米尼随亚历山大远征波斯,在军队将要占领莱普沙克斯时,他为使故乡免受兵燹,前往拜见国王。
亚历山大早就知道阿那克西米尼的来意,未等他开口便说道:“我对天发誓,决不同意你请求。”
“陛下,我请求您下令毁掉莱普沙克斯?”哲学家大声说道。
在这里,阿那克西米尼运用的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帮助阿那克西米尼解决了难题。不过,在人类历史上,创新思维所起的作用远不止此,它能决定一个地区的生活方式,一个公司的成就,甚至改变整个世界。
例如,我国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造纸法,打破了贵族阶层对知识的垄断,使普遍劳动人民也有了接受教育的可能,对中华文明、甚至整个世界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牛顿、瓦特等科学家们的卓越发现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凯恩斯创立的经济理论改变了美国社会,影响了整个世界;比尔·盖茨等少数几个人的创新能力使他们成为美国首富,并将人类带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思维训练: 富翁的两个儿子各有一匹好马,他们常为夸耀自己的马而发生争吵。富翁便让他们进行一场赛马比赛。不过他提出的方法与众不同,不是赛快,而是赛慢,谁的马晚到目的地,谁就是优胜者。
比赛开始后,两个儿子想尽一切办法,以最慢的速度前进,结果过了好久才走了几里路。
两人都不耐烦了,但又不肯认输。
这时来了一位聪明人,他只说了一句话,两人听后,依计行事,而以最快的速度直奔目的地。
于是,比赛很快便分出胜负。
问:这位聪明人说的是什么话?
▲创新要义与教育的创新
(一)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两位美国人来华旅游,请中国书法家题字,声称要写"孔夫子说,可口可乐好喝极了。"面对尴尬的场面,书法家没有拒绝,沉思一下,提笔挥毫洋洋洒洒写下这样一张墨宝:"一位美国朋友持见,孔子说,可口可乐好喝极了。"笔惊四座,中国人笑了,美国人服了。这个故事说明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支点。失去了创新能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
当今,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即将进入的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走向"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传播、生产和使用;的时代。据有关资料表明,人类知识在19世纪是每50年增加一倍,到本世纪90年代已达到大约每3年就增加一倍的程度;科学转化为技术,再转化为商品的时间,19世纪大约要50年,现在已缩短为3至5年;本世纪初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的比重为5-10%,现在已达到50%。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掌握知识的人,是那些能够不断解决前人未能弄清的问题,并能不断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谁拥有了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谁就掌握了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人们有创新意识,需要科学技术不断创新。为此,江泽民总书记特别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迎接未来科学技术的挑战,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勇于创新。"
(二)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能创新。陶行知先生说:"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50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那么创新的要义是什么?教育又如何创新?这是我们需要着重弄清的问题。
谈及创新,不是一般意义上讲的"创造新东西"的简单缩写,它有特定的内涵,主要应用于经济和科学技术领域,它是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创新有两层涵义,一层是为整个社会、文化带来有价值的变革;另一层是对个人而言,是指给个人带来的新经验。这种新经验虽没有变革社会的发明发现,也没有划时代的新思想新艺术的产出,但对个人确是完全崭新的产出,这种经自己思考得出的成果,可以把它?quot;自我产品",学术界把它称之为"前创造性"。由此,通俗地说,凡是解决前人来能弄清的问题,改变前人已认定的东西,提出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的办法这是一种创新。而在已知的基础上去探求未知,创造新知,改变已知的进程与结果也是一种创新。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这种创新,即创造精神与能力。
任何创新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创造都是以知识的运用为基础的。因此创新的基础在继承,创新的动力是知识,对于任何人,没有对知识的学习与继承,就难以创新。
知识的积累、归纳成了体系就是科学。科学知识的创新就是新发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就是新发明。但是,历史上许多的新发现、新发明都有一个共同点,一是来自人的大脑,一是新想法往往是通过对原有知识体系的重新组合。也可以说,创新往往是对原有成份的新组合。由此可以归结出创新的意义是对知识和信息的继承,学习与组合。要实现创新,贵在学习,要在继承,妙在组合。正确理解、把握创新要义的概念,无论是对教育的创新,还是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
研究教育创新时,必须把教育观念的更新放在首位,必须有一套适应学生发展的教育观、人才观、教学观作为支撑。比如,不说学生笨,相信他们都有很大的潜能;又比如,"发明千千万万,起点一个问",要把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为教学中的重点,为学生创造一个以问题为纽带,推动学生不断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学习、去探求真理的教学法;再比如,不把现成结论交给学生,时时开发学生思维中的"自我产品",并在融洽、和谐、有利于交流的氛围中升华完善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观察、自己概括出的结论,使学生逐步掌握创新的本领与能力。
关于优化学生的个性。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往往反映着他有别于其它人独特的、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它包括能力、性格、气质等。学生未来的发展取决于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而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核心是创造力的发展。因此,优化学生个性是发展创新精神所必需的,反之,创新精神和能力又影响学生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并影响着学生的命运。
当前,在教育中提出"优化个性"的理念有着重要意义,如能落实好,一定会成为创新教育的新支点。教育承担着双重任务,既要完成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的要求。这双重任务又统一到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因此,教育上提"优化个性"的理念,是对完成双重任务的保证。因为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影响下,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因此教育影响对个性形成有着极大关系。优化个性,需要为学生创设发展情商(eq)的空间。谁都无法否认,成才者不都是儿时智商(iq)高的人,对此现象许多人没有深究与反思过。应该指出,智商是一个人成功的指数,但它不是惟一的重要的,对于成就一个人的事业而言,它只占一部分,或是一小部分,重要部分在情商里。
情商是什么?用学术语言表述,情商是指人的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智共同构成人的情绪智力,成为情商的两要素。通俗地说,情商是一种心灵的力量,为人的涵养,是一种性格因素。它包括调整情绪,抑制冲动,延迟满足的克制力,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情商高的人能容人、善合作、冷静处事、百折不挠,不忘乎所以,也不垂头丧气,这些是发展创造力的沃土与培养基。
情商是智商的催化剂,优化个性能够提高学生情商水平。为此,教育要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主动处理家庭、社会各种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与交往中发挥主体作用,在活动、交往这个载体里能出主意,能作主,能实干,会合作,发展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智的能力,以实现个性的优化。有了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有了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与控制,才会在人际精神空间中出现移性的作用。其行为才具有个性与社会性。
关于教会学生思维。对人的创造性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是有了问题知道到哪找答案,这是本文在创新要义中强调的对知识信息的学习和继承;一是对知识的综合使用并进行再创造,这是本文在创新要义中强调的组合功能。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重复前人结论,没有个人思考,是难有创新的。因此,当前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会学生通过思维而学习的本领和技巧。
思维能力通俗地说是动脑想问题,善于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思维过程而言,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教学生学会用脑有三个思维基本功应给予重视:
①由因导果,由果索因;
②作比较找联系,在比较中区分事物,在联系中认识规律,在比较联系中找到新的组合点;
③抽象化、形象化能力,即由具体到抽象,由抽象到具体,善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本质,又能从抽象的概念中感受到它的具体存在。在教育中,能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训练学生,学生的智力就能获得迅速发展。这样,他们未来发展的潜力就越大,创新能力就更强。
▲创新的思维障碍——偏见思维
“情人眼里出西施”——文化偏见
创新的思维障碍——偏见思维
著名华裔人类学家许烺光(曾任美国人类协会主席)在《美国人与中国人》一书中十分严肃地举了一个例子:“在一部中国电影中,一对青年夫妇发生了争吵,妻子提着衣箱怒冲冲地跑出公寓。这时,镜头中出现了住在楼下的婆婆,她出来安慰儿子:‘你不会孤独的,孩子,有我在这儿呢。’看到这儿,美国观众爆发出一阵哄笑,中国观众却很少会因此发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所透出的文化差异是明显的,在美国人的观念中,婚姻是两个人的私事,其间的性关系是任何别的感情无法替代的。而中国观众却能恰当地理解母亲所说的含义。这正如一些美国留学生在读了《红楼梦》后,总是不解地问中国教授:“为什么宝玉和黛玉不偷些金银财宝然后私奔呢?”中国教师知道这不是一个工具性问题,很难用一两话解释得清。
我们所有的人都受到自己所在地域、国家、民族长期积淀的文化的影响,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可避免地打上文化、宗教、习俗的烙印。这就是为什么一些美国人对中国对台湾坚定的态度不可理解,同样,一些中国人对美国为什么老是抓住人权不放也感到不可思议的原因。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只驴子背盐渡河,在河边滑了一跤,跌在水里,那盐溶化了。驴子站起来时,感到身体轻松了许多。驴子非常高兴,获得了经验。后来有一回,它背了棉花,以为再跌倒,可以同上次一样,于是走到河边的时候,便故意跌倒在水中。可是棉花吸收了水,驴子非但不能再站起来,而且一直向下沉,直到淹死。
无独有偶,新近又读到了这样一则古老的寓言:
从前,有个卖草帽的人,每天,他都很努力地卖着帽子。
有一天,他叫卖得十分疲累,刚好路边有一颗大树,他就把帽子放着,坐在树下打起盹来,等他醒来时,发现身旁的帽子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有很多猴子,而每只猴子的头上都有一项草帽。他十分惊慌,因为,如果帽子不见了,他将无法养家活口。突然,他想到猴子喜欢模仿人的动作,他就试着举起左手,果然猴子也跟着他举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
他想机会来了,于是他赶紧把头上的帽子拿下来,丢在地上。猴子也学着他,将帽子纷纷扔在地上。
卖帽子的高高兴兴地捡起帽子,回家去了。回家之后,他将这件奇特的事,告诉他的儿子和孙子。
很多很多年后,他的孙子继承了家业。有一天,在他卖草帽的途中,也跟爷爷一样,在大树下睡着了,而帽子也同样地被猴子拿走了。
孙子想到爷爷曾经告诉他的方法。于是,他举起左手,猴子也跟着举起左手;他拍拍手,猴子也跟着拍拍手,果然,爷爷说的话真管用。
最后,他摘下帽子丢在地上;可是,奇怪了,猴子竟然没有跟着他做,还是直瞪着眼看他,看个不停。
不久之后,猴王出现了,把孙子丢在地上的帽子捡起来;还很用力地对着孙子的后脑勺打了一巴掌,说:“开什么玩笑!你以为只有你有爷爷吗?”
驴子为何死于非命?孙子为何不能像爷爷当年那样拿回被猴子拿走的帽子?每一个人都能够看得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都机械地套用了经验,受了经验偏见思维的影响,他们未能对经验进行改造和创新。
正是经验使我们昂首否定,还是经验又让我们低头认错,人们总是跳不出经验,它甚至让一切最大胆的幻想都打上了个人经验的偏见,就像作家贾平凹所津津乐道的某一个农民的最高理想:“我当了国王,全村的粪一个不给拾,全是我的。”这似乎就是人们说的“乡村维纳斯效应”。德波诺在《实用思维》一书中饶有兴味地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在偏静的乡村,村里最漂亮的姑娘会被村民当作世界上最美的人(维纳斯),在看到更漂亮的姑娘之前,村里的人难以想象出还有比她更美的人。”在村里,它是真理,在全世界,它就是偏见。
▲科技创新发明的基本方法
科技创新发明的基本方法
1.以常规思维方式学习基础知识,以逻辑思维方式分析和掌握基础知识。即在课堂上老老实实的学习课本知识和教师的讲解,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能以反向思维的方式为以掌握的基础知识提出问题,再想法进行解决,达到对知识的深化和掌握。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学习一节新的课文,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首先是进行朗读几遍达到能够复述下来,再对每一个句子进行分析它的措辞、句式、词组等,从而了解作者的用词技巧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对知识的深化了解和掌握。有了这个基础后,通过作者所描述的故事情节和景物为素材来进行扩写和缩写,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考察检验自己对本节课掌握程度。最后,重新再把课文细细的品味,就可以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2.求异创新,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进行创新。生活中和工作中的许许多多的习惯、工作方法、使用的工具等,人们长期使用就会产生自觉不自觉的认为只能这样做的想法。长期以来,一代一代循轨蹈距;如果你想改进则认为是大逆不道。这种传统观念的束缚和人的懒惰必然阻碍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所以,你要创新首先要有创新的勇气,敢想敢干,不怕失败,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历史上许多成名人物所取得的成绩所走过的里程大都是这样,我们要在着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绩也必须这样做
3.善于观察,积极勇于实践。任何科技的产生和发展都是社会的需要,如果社会不需要,在好的东西也会被淘汰。所以,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必须深入实践中去,在生活实践中挖掘人们的需要,这样创新的产品才能有生命力。比如:我们每个同学都希望每科的成绩不费吹灰之力都能得100分,而且永远如此。如果你发明一个产品能够达到这样的目的,他会适合很多人的需要,他的生命力就会经久不衰,也就会给你创造很高的经济价值。诺贝尔发明的炸药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4.有不怕失败,锲而不舍的精神。任何成绩的获得都是来之不易的,发明的过程也布满着艰难坎坷,只有坚持不懈,不怕失败才有可能取得成绩。
▲需要是创新的第一动力
一切成功的发明创新都是建立在社会需要的基础上的,孩子的小发明、小创造也必须着眼于社会需要,急社会需求所急,想社会需求所想,小发明小创造才会放射光芒的。
“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是国家专利申请的重要标准,其中“实用性”又为重要。实用就是要符合当前社会的生活、工作、生产需要,能给人们带来物质的满足和精神的愉悦。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引导孩子细心观察社会,努力发现社会的需求,发现小发明小创造的课题,从而确定研究的方向和目标。
1、变社会需要为自己愿望
有些同学往往梦想发明从天上掉下来,或者做一个梦就ok了,其实那是不现实的。我们要努力地从社会的需求中发现问题,把社会的需求变成自己的发明愿望。
2、个人愿望服从社会需求
脱离社会需求的发明创造,是无土之木,是无水之鱼,其生命力是相当的弱小,小发明小创造必须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我们要有意识地从社会的实用性、价值性等方面来考虑,努力满足社会的某一个方面需要而展开研究,而不是一厢情愿的闭门造车。
▲需要是创新不竭的源泉
需要是小发明小创造不竭的源泉,社会的需要,不断刺激创新的升华和跃进,在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课题时,我们不妨从各个角度来开启孩子创新的智慧大门:
1、地理需求。
伟大祖国领土广袤,天南地北地理迥异。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地理环境着手,分析各个不同民族,不同地方的具体需求。例如诸暨就是典型的块状经济区,我们可以针对山下湖的珍珠市场,研究开发珍珠的深加工,或者是培育珍珠的新品种。我们也可以针对大唐袜业,研究如何对袜机的电脑升级换代,新产品的研发。
2、人类需求
大千世界,人海茫茫,形形色色的人类需求各不相同。我们可以从人的职业、爱好、兴趣、生活习惯、工作特点、家庭背景等方面去挖掘潜在的需求,寻找适合于我们的小发明小创造。
3、时间需求
中国是一个时令丰富,节日繁多的国家。从传统节日来看有: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还有建国后的增设的国庆节、五一节,加上改革开放后,纷纷涌入的洋节(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可谓名目繁多。我们可以从时间入手,去发现每个时间段的不同需求。
4、活动需求
社会活动影响之大,学校活动缤纷多彩,家庭活动的温馨难忘,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需求都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小课题。我们只要抓住这些稍纵即逝的活动需求,从多角度分析需求,一定会喷涌出数不胜数的课题来。
5、方便需求
贪图便捷,是每个人的需求。如果使某个东西,某一种方法,更为节约时间、空间和体力,以及怎样降低成本,避免浪费,我们可以从方便性需求这个角度去考虑,就会发现更多的课题。例如安全儿童碗,就是从防止儿童碰翻打碎碗的角度,把儿童容易弱的陶瓷更换成铝合金,然后又加上一个塑料吸底。
6、新奇需求
新奇,是人们内心好奇心所驱动的一种渴望需求。一个外形新颖,构造别具匠心,功能强大齐全的东西,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人们尝试的对象。所以我们可以从人们新奇的心理做为研究对象,不断挖掘新课题。
小发明小创作的课题,犹如浩瀚的星空,只要我们静下心,从广泛的角度去分析社会生活的需求,我们将收获的欣喜和累累硕果。
▲如何提高你的创新意识?
学习比尔的创新精神
好的创意如原子裂变,每一盎司的创意都会带来说以万计的商业利润.
----- 比尔 盖茨
一: 祛除心理上的惰性,培养寻根究底的好奇心.
1. 当他人有新的想法或对工作中某一环节产生兴趣的时候,支持并积极参与,帮助他的创新活动
2. 对公司的产品具有寻根问底的好奇心,对市场有敏锐的目光,不断地对现有产品进行改进,创造新产品,满足更多的客户的需求.
3. 时刻警惕自己心理上的惰性,愿意为了更高的效率不断地改善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二;打破思维定势
1. 当传统的思维把我们逼进死胡同的时候,尝试训练自己的逆向思维,从想要获得的结果入手,顺通摸瓜,一步步解决阻碍达到的障碍,这样往往比正面民思苦想的有用的多
2. 找出我们真正要达到的结果,不因经验或者惯用思维方式作出无为的假设
3. 寻找真正的机遇,不人云亦云,当发现错误时候,勇于放弃自己已经投入的
4. 经常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不让自己被习惯所束缚
三:把继承作为创新的起点
1. 不拒绝继承
2. 树立正确的创新,明确创新并非推翻一起旧的东西,建立全新的东西,更包括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创造性地模仿的部分
3. 考虑事务的真实情况,根据客观条件选择全新的建立或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改善
4. 不满足于现状,乐于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传新,坚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激发个人创新的六种方法
要想真正发挥创新潜能,除了要有敢于尝试与创新的勇气,还必须精心地培育你的创造力。这里罗列的,是许多成功人士常用的方法。
1.及时记录下来一些创新想法
人们在工作、生活、交际和思考过程中,常会出现许多想法,而其中的大部分都会因为不合时宜而被人们放弃直至彻底忘却。
其实,在创新领域里,从来就不存在“坏主意”这个词汇。三年前你的某个想法也许不合时宜,而三年后却可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主意。更何况,那些看来是怪诞的远非成熟的想法,也许更能激发你的创新意识。
如果你能及时地将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那么,当你需要新主意时,就可以从回顾旧主意着手。而这样做,并不仅仅是为了给旧主意以新的机会,更是一种重新思考,重新整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轻易地捕捉到新的创新性的思想。
2.自己提问自己
如果不问许多“为什么”,你就不会产生创新性的见解。
为了避免这个常犯的错误,成功者总是透过所有的表面现象去寻找真正的问题。他们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理所当然的结果;他们也从来不把任何事情看作是水到渠成的过程。
那些不明确的,看来似乎是一时冲动之中提出来的问题,往往包含着更多的创新性思维的火花。
3.经常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
如果你有了想法,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你都应当表达出来。如果是独自一人,你就对自己表达一番;如果你身处群体之中,不妨告诉其他人共同进行探讨。
一个人一生中的大多数想法,都被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所否决。这种无意识的自我审查机制将一切离奇的想法都当作“杂草”,巴不得尽快地加以根除。
循规蹈矩的心境里没有“杂草”,但循规蹈矩的心境也没有创造力。你想要有创造力,就必须照料好每一株“杂草”,把它们当作有潜在经济价值的新作物。
把你的不寻常的离奇想法说出来,把它们从头脑中解放出来。一旦它们进入到交流领域之中,便能够免受无意识领域中自我审查机制的摧残。这样做,使你有机会更仔细更充分地去审视、探索和品味,去发现它们真正的实用价值。
4.永远充满着创新的渴望
满足于现状,就不会渴望创造。没有乐观的期待,或者因为眼前无法实现而不去追求,都会妨碍创造力的发挥。
发明家和普通人其实是一样的人,所不同的是,他们总是希望有更好的方法。系鞋带时,他们希望有更简便的方法,于是便想到了用带扣、按扣、橡皮带和磁铁代替鞋带。煮饭时,他们希望省去擦洗锅底的烦恼,于是便有了不粘锅的涂料。
所有这一切,都来源于改进现状的愿望。
5.换一种新的方法来思考
墨守成规不可能产生创新力,也无法使人脱离困境。
有人喜欢用比较分析法来思考问题。面临抉择,他总是坐下来将正反两方面的理由写在纸上进行分析比较;也有人习惯于用形象思维法,把没法解决的问题画成图或列成简表。能不能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或交替使用各种不同的思考策略呢?试试看。也许,最困难的抉择也会迎刃而解。
6.有了创新性的想法,一定要努力去实施
有了创新性的想法,如果不去努力实施,再好的想法也会离你而去。想努力去做,却又因为短期内收不到成效而不持之以恒,你也会同成大事者失之交臂。爱迪生说:“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这是他的至理名言,也是他的经验之谈。
坚持努力,持之以恒,才会如愿以偿。
▲教你几种创新思维方式
发表时间:2009-05-04
近代的客机把稳定翼安装在靠近机头处,螺旋桨放置在机尾用以推动尖端悬浮系统的流线型机身,既增加飞行速度,又可以排除失速和旋冲,提高飞行的安全性。如果对螺旋桨和稳定翼的位置重新组合,即把螺旋桨放置机身顶部,稳定翼安装在机尾,则变成直升飞机的结构了。这种通过重新组合事物的结构或事物形成的操作程序,从而产生新成果的思维方式类型就叫做重组型。
重组从性质上说是一种发明、创造活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组合(重组)是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重组又是当今社会发明、创造的主要方式。
调整和择优是重组型的两条思维原则。
调整:事物的性质和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要改变事物的现状,唯有打破原先的格局,重新考虑其结构的组合,使之形成新的性质和功能,以满足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或人们的新需求。
择优:在考虑调整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多个方案,经过反复权衡利弊和可行性论证后,从中选择出一个最优的方案。所谓最优方案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或人们新需求的方案。
重组型有两种思维模式:
结构重组模式结构包括数量、形状、材料等等。对它们进行重组就是结构重组模式。
程序重组模式如把原先的操作程序1、2、3、4、5改为1、3、5、2、4甚至5、4、3、2、1……
用创造学之父、美国人奥斯本的名字命名的奥斯本检核表法就是上述两种重组模式的集中体现。奥斯本检核表法又称设问法,即以提问的方式从9个角度对现有产品或发明创造物的材料、颜色、气味、声音、形状及其大小、轻重、粗细、上下、左右或前后等结构或顺序进行重组而形成的发明方法。
我国研究者许立言和张福奎提出了如下“12个聪明方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奥斯本检核表法。
加一加 能在这件东西上添加些什么吗?
减一减 可在这件东西上减掉些什么吗?
扩一扩 把这件东西扩展会怎样?
缩一缩 让这件东西缩小会怎样?
变一变 改变一下形状、颜色、声音、气味会怎样?改变一下次序会怎样?
改一改 这件东西存在什么缺点需要改进?
联一联 把某些东西或事物联系起来能达到什么目的?
学一学 模仿其它事物的结构会有什么结果?学习它的原理、技术又有什么结果?
代一代 有什么东西能代替另一些东西?
搬一搬 把这些东西搬到别的地方,能有其它用处吗?
反一反 一件东西、事物的正反、上下、左右、前后、横竖、里外颠倒一下,会有什么结果?
定一定 为解决某问题或改进某东西,需要规定些什么吗?
▲发展创新思维的方法
来自拿破仑 希尔的《成功学全书》感觉特别的棒,所以就把它拿到这里来了,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
1、要乐于接受各种创意。
要丢弃“不可行”,“办不到”,“没有用”,“那很愚蠢”等思想渣滓。
在一位在保险业中表现杰出的人曾经告诉拿破仑·希尔:“我并不想把自己装得精明干练。但我却是保险业中最好的一块海绵。我尽我所能去汲取所有良好的创意。”
2、要有实验精神。
废除固定的例行事务,去尝试新的餐馆、新的书籍、新的戏院以及新的朋友,或是采取跟以前不同的上班路线,或过一个与往年不同的假期,或在这个周末做一件与以前不同的事情等等。
如果你从事销售工作,就试着培养对生产、会计、财务等等的兴趣。这样会扩展你的能力,为你以后担当更重大的责任作准备。
3、要主动前进,而不是被动后退。
成功的人喜欢问:“怎样做才能做得更好?”
拿破仑·希尔教过的一位从商仅四年的女学生,她在四年内又开了第四家五金店。这真是了不起的成就。因为这位女士创业时只有3500 美元的资金。她既要应付同行的激烈竞争,而且又缺乏经验。
她的新五金行开幕后不久,拿破仑·希尔前去道贺,并问她怎么会有这样的成就,而其他大部分的商人都还只为一间店铺努力挣扎。
她回答道:“我确实是很努力。但是只靠早起与加班是不可以赢得这4家店面的。这一行大部分的人都是很努力地工作的。我的成功主要是靠我自创的‘每周改良计划’。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特别,它只是一种帮助我每过一周,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更好的计划罢了。
“为了使我的思考上轨道,我把工作分四项:顾客、员工、货品、升迁。
我每天把各种改进业务的构想记录下来。
“然后每星期一的晚上,我花4 小时检视一遍我写下的各种构想,同时考虑如何将一些较踏实的构想应用在业务上。
“在这四小时内,我强迫自己严格检讨我的工作。我不会仅仅盼望更多的顾客上门,我会问自己:‘我还能做哪些事情来吸引更多的顾客?’‘我要怎样开发稳定、忠实的老主顾呢?’”
“她继续说明能使她最初三个店铺成功的许多小小的创新行动,比如:
改变商品的陈列方式;‘建议式的销售技术’使顾客本来不打算买东西的,可以卖出三分之二;针对因罢工而失业的顾客,实施‘信用计划’,使顾客得以延期支付货款;以及‘购买竞争计划’使淡季销售额仍能增加。
“我问自己:‘我还能做什么来改进商品的销售呢?’我又想到一些主意,其中之一是,我想到我该做一些事来吸引更多的小孩进我的店面。因为,如果我一些能吸引小孩上门的商品,也就能吸引更多的大人,我不断地想,我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在供应4 至8 岁小孩的产品堆中多加一排小型的纸玩具。结果真的很管用。这些玩具不占什么空间,也卖了不少钱。但最重要的是,这些玩具使店面的顾客川流不息。
“请相信我,我的‘每周改良计划’真的有效。此外,我还学到有关成功的生意观念,这是每一位从商的人都该知道的。
“是什么呢?”我问道。
“那就是:你起先懂多少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开张以后学到什么,以及如何应用。”
4、要明白进步本身就是一种收获。
有重大成功的人,都会不断地为自己和别人设定较高的标准,不断寻求增进效率的各种方法,以较低成本获得较高的回报,以较少的精力做较多事情。“最大的成功”都是保留给具有“我能把事情做得更好”的态度的人。
通用电器公司一直使用这样的口号来激励员工,那就是:进步本身就是公司最重要的一项产品。
那么你为什么不考虑将进步也变成你最重要的一项产品呢?
以下的练习能帮助你发现并发展出“我能做得更好”的态度的能力。
每天工作前,花10 分钟想:“我今天要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今天该如何激励员工?”“我还能为顾客提供哪些特殊的服务呢?”“我该如何使工作做得更有效率呢?”
这项练习很简单,但很管用。试试看,你会找到无数创造性的方法来赢得更大的成功。你的心理态度决定着你的能力。你以为你能做多少你就能做多少。你若真正地相信自己能做得更多,你就能创造性地思考出各种方法。
有一位年轻的银行经理告诉拿破仑·希尔有关“工作能量”的经验:
“我们银行有一位经理突然离职,留下许多重要紧急的工作。副总经理找我去谈,他说:‘他已个别问过另外两个人是否能分担这位离职经理的工作,直到有新人接替为止。他们没有明确拒绝,但都说自己现在的工作已经很重了。不知你是否能暂时接管这个重任?’“在我的工作经验中,我知道拒绝新的挑战非常不明智,所以我当场同意并保证尽最大努力来完成同时还要处理原来的工作。副总经理因而很满意。
“走出他的办公室时,我又增加了一个责任。在我们那个单位,我跟另外两个委婉拒绝额外工作的同事一样忙,当时我就设法同时处理两件工作。
当天下午,我个人原来的工作完成后,下班时间已到,我冷静地研究‘应该怎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我拿起一枝铅笔,飞快地写下每一个能想到的方法。
“你看,我真的想出来了。比方跟我的秘书订出一个规定,把所有的例行电话在都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把所有的拜访活动都集中在一段时间;将一般的例行会议由15 分钟减为10 分钟;每天只有一次集中对秘书口述。此外我的秘书也很愿意替我分担一部分比较花时间的细致工作。
“在一个礼拜内,我发现我口述的信件以前多了一倍,处理的电话多了一半,同时开会的次数也比以前多出一半,但做起来易如反掌。很坦白地说,当我发觉自己以前做事那么散漫时,简直吓了一大跳。
“我这样过了几个礼拜,副总经理又找人请我过去一下。他首先夸奖我的成绩,接着说他一直在找人,但是都不理想;然后又说他已经在主管例行会议中提出这个问题,他们授权他把这两件工作合并,全部归我负责,并且替我大幅度地加薪。
“我已经证明‘我可能做到多少,要以我想要做到多少而定。’”
做事能力的大小,确实是一个人心理态度的具体表现。
5、要迎合消费者的喜好。
成功的公司都会投下大笔资金,来研究消费者的需要,询问关于某种产品的味道,品质、大小以至于包装等方面的意见。听大家的谈论可以想出“加强销售力的各种创见,还可据此宣传产品的特色来配合消费者的喜好”。
你的耳朵就是自己的输入管道。它可以听到许多资料,然后化为有用的创造力。我们无法从自己说的话中学到什么,却能从“发问”和“聆听”中学到无穷的知识。
拿破尔·希尔通过跟各阶层的人士面谈了几百次以后才明白,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愈高,就愈懂得“鼓励别人说话”的艺术;地位愈低下的人反而喜欢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大人物都擅长“听”别人说话;小人物反而抢着“说话”给别人“听”。
请你注意这一点:各行各业的领导人物,花在请教别人说话的时间,比命令别人的时间更多。高级人员在决定一件事情以前,都会先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感想?”“给我一个建议好吗?”“在这些情况下你会怎样?”
以及“你对这件事会有什么反应?”
请你练习这种方法:领导人物如同制造各种决策的机器。比方想要制造某种产品,一定需要原料。在决定各种决策以前,所需的原料就是从别人那里“偷”来的各种想法和建议。当然不可能奢望别人给你现成的方法,别人的想法只能帮助你点燃自己的火炬,以便加强自己的创造力。
有一次,拿破尔·希尔以主任讲师的身份参加一个经营管理的研讨会,该研讨会有12 个会期,每次聚会的高潮是由一个经营者所主持的15 分钟的讨论,主题是:“我怎样解决最困难的管理问题?”
第九次会期中的主持人是一家奶品公司的副董事长,他的做法别出心裁。他根本没有提到如何解决问题,只宣布他的题目是:“公开征求:帮忙解决我最困难的管理问题。”他扼要地解释他的问题,然后在求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他还带了一个熟练的速记员,一字不漏地记下各种意见。
散会以后拿破仑·希尔又碰到他,寒喧时拿破仑·希尔先恭维他那种非常别致的方法。他当时说:“这次聚会有几个人很出色,我很想从中吸取一点意见。说不定某个人的想法会提供我解决‘困难’的线索。”
请注意:这位经营者出他的问题以前,就开始倾听别人的意见了。这样做真的会得到许多资料,而且由于大家都有机会讨论,对别的听众也有好处。
6、把握投资良机。
有一个油漆制造公司的会计,告诉希尔他的一项非常成功的投机生意。
当然,他这个灵感也是从别人那里得来的。
“我对于房地产向来没有兴趣,”他说,“我已经当了好几年会计,一直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想改行。忽然有一天,有一个经营房地产的朋友约我参加房地产俱乐部所主办的午餐会。
“当天的演说人是本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他谈到20 年后的一些问题,预料本市繁华区还会继续繁荣,并逐渐向四周的农村发展;他同时又预测“精致农场”的需求会快速成长。这些农场只有2 到5 亩的面积。足够有一个游泳池、骑马场、花园,以及满足其它业余爱好所需要的一点空间。
“他的话使人一惊,因为他所说的正是我想要的。后来我一连问了好几个朋友,我们也非常乐意。
“于是我开始研究‘如何根据这个想法赚钱’。有一天我开车上班时,突然想到为什么不买大卖小呢?我自己已算出零卖的价格比整块土地的价格高出许多。
“我在离市中心22 里的地方找到一块荒地,面积是50 亩,只卖8500美元而已,我立刻买下来了。
“然后,我在地里种了好多松树,因为有一个房地产的朋友告诉我,现在大家都喜欢树木,而且越多越好。
“我要顾客都知道这块土地几年以后会长满漂亮的松树。”
“后来,我又请了一个测量员把50 亩土地分成10 块。”
“这时我可以开始销售了。我收集到几份本市经理人员的名单,开始直接销售。我在信中指出,只要3000 美元。即相当于一栋小公寓的价钱就可以买到这块地,并且同时指出它对于娱乐和健康方面的好处。
“虽然我只在晚上和周末时间推销,不到6 个礼拜,这10 块土地统统卖出去了,收到3 万美元。然而全部费用,包括土地、广告、测量费以及别的开支,总共才花了10400 美元而已。我一口气就赚了19600 美元。
“由于常常接近‘有识之士的各种创见’,我才能大赚一笔。如果当初我这个外行人没有涉及参加房地产俱乐部的午餐会,就永远也想不出这个计划了。”
7、想办法增加外快。
有许多方法可以激发你的创意,下面两个方法非常容易见效。
首无,至少要加入你自己本行的一个职业团体,定期参加各种聚会。但是这个团体必须有朝气才行。要经常跟那些很有发展潜力的人士交往,彼此交换意见,经常听到有人说:“我在某个会议中忽然得到一个灵感。”或“我在昨天的聚会中忽然心血来潮。”请注意,孤独闭塞的心灵很快就会营养不良,想不出人人都迫切需要的新主意。因此从别人那里找点灵感,是最好的精神食粮。
第二,至少参加一个本行以外的团体。认识那些其他工作的人士,会帮你开拓眼界,看到更伟大的未来。你很快就会知道,这样做对你本行工作的进步有多大激励的效果。
创意是思想的果实,但是只有在适当的管理彻底实行之后才有价值。
每一棵橡树都会结出许多橡树种子,但说不定只有一、两颗种子能长成橡树。因为松鼠会吃掉大部分的橡树种子。
创意也一样。一般的创意都很脆弱,如果不好好维护,就会被“松鼠”
(消极保守的思想)破坏殆尽。从创意萌芽,直到变成功效很大的实用方法,都得经过特殊处理。请你利用下面三个方法来适当管理和发展自己的创意:
1、不要让创意平白飞掉,要随时记下来。
我们每天都有许多新点子,却因为没有立刻写下来而消失了。一想到什么,就马上写下来。有一个经常旅行的人随身带一块笔记板,创意一来,立刻记下来。有丰富的创造心灵的人都知道:创意可随时随地翩然而至。不要让它无缘无故地飞走,错失了你的思想结晶。
2、定期复习你的创意。
把创意装进档案中。这种档案可能是个柜子,是个抽屉,甚至鞋盒也可以用。从此定期检查自己的档案。其中有些可能没有价值,就干脆扔掉,有意义的才留下来。
3、继续培养及完善你的创意。
要增加创意的深度和范围,把相关的联合起来,从各种角度去研究。时机一成熟,就把它用到生活,工作以及你的将来上,以便有所改善。
当建筑师得到一个灵感时,他会画一张蓝图;当一个广告商想到一个促销广告时,会画成一系列的图画;当作家写作以前,也要准备一份提纲。
尽量设法将灵感明确、具体地写出来。因为,当它具有具体的形象时,很容易找到里面的漏洞,同时在进一步修改时,很容易看出需要补充什么。
接着,还要想办法把创意推销出去,不管对象是你的顾客、员工、老板、朋友、俱乐部的会员、以至于投资人,反正一定要推销出去才行,否则就白费力气。
有一年夏天,两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都想拉拿破仑·希尔入保。洽谈以后,两个都答应补送一份修改妥当的正式计划书给他。第一个推销员只是随便说说而已,他把他想要知道的问题用“文字”说了出来,弄得拿破仑·希尔莫名其妙。因为他说的是纳税方面、备用条款方面、社会安全方面以及所有的关于保险的电脑程序细节。坦白地说,希尔根本不信任他,只好用“不要”来委婉绝拒了。
第二个推销员的方式截然不同。他把所有的建议事项用图表说明,因而一目了然。结果他真的做成这笔生意了。
把你的创意用那种容易接受、容易推销的方式表现出来。利用文字或图表写出的创意,总比“口头表示”更吸引人,销售力也会大出许多倍。
4、每一个灵感都是新构想。
1947 年2 月,一天,当拍立得公司的总经理兰德正在替女儿照相,女儿不耐烦地问,什么时候可以见到照片。兰德耐心地解释,冲洗照片需要一段时间,说话时他突然想到,照相术在基本上犯了一个错误——为什么我们要等上好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看到照片呢?
如果能当场把照片冲洗出来,这将是照相术的一次革命。难题在一两分钟之内,就在照相机里把底片冲洗好,能适就0℃到110℃的气温,而且用干燥的方法冲洗底片。
兰德必须掌握解决所有这些问题的方法。他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开始工作。六个月之内,就把基本的问题解决了。
诚如他的一名助理所说:“我敢打赌,即使100 个博士,10 年间毫不间断地工作,也没有办法重演兰德的成绩。”这话毫不夸张。
但兰德自己无法解释他所经验过的发明过程。他相信人类和其他动物质的基本区别,就在人的创造能力。
“你能想象吗?”他问,“一个猿猴发明一个箭头?”
有好多人说,现代人已经在科学上找到一项新工具,能够代替人创造发明,他对这种说法感到十分不耐烦。他倒是相信,发明是人类很早很早就有了的能力,只是至今还一点都弄不清楚它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发现,”兰德说:“当我快要找到一个问题的答案时,极重要的是,专心工作一段长时间。在这个时候,一种本能的反应似乎就出现了。在你的潜意识里容纳了这么多可变的因素,你不能容许被打断。如果你被打断了,你可能要花上一年的时间才能重建这60 个小时打下的基础。”
直到1946 年兰德的助手还只有寥寥几位。因为大战的关系,这些年轻的助手都没有受过正规的科学训练,尽管他们很聪明。说也巧,他们几乎都是史密斯学院毕业出来的。他的一个最接近的助手是专门研究60 秒照相术的。
她是普林斯顿一位数学教授的女儿,名叫密萝·摩丝,摩丝小姐后来成为拍立得黑白底片研究部门的主任。兰德说她有许多重要的贡献,尤其在软片方面。
60 秒照相术所用化学原料和技术等,仍然是个商业秘密。他们在调制配方的时候,药瓶上只写着代号而已。
60 秒相机在1947 年成功推出之后,兰德想尽快把它推销到市场去。难题是怎样推销。
兰德和他的助理还请来哈佛大学商业学院的市场专家,一起研讨对策,有一阵子还真想采取沿门推销的方式。
但是后来,他们倒觉得用一般的销售方式就行了,他们请了一个声望很高的人来推销,他名叫何拉·布茨。
布茨一见兰德的照相机立即狂热起来。他在1948 年加入拍立得公司,成为它的副董事长之一,并且身兼总经理;他不
只替拍立得带来响亮的名气,而他个人在推销方面,也显示了极高的才华。
他没有利用什么推销组织就把照相机卖了出去,他花的广告费用这么少,似乎连在波士顿一地做广告都不够。
布茨跟他的推销主任罗勃曼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每个大城市选上一家百货公司,给他们30 天推销兰德照相机的专卖时间,条件是百货公司要在报纸上大做广告,拍立得只是从旁协助;而且要在百货公司里大事推销。
1948 年11 月26 日,兰德照相机首次在波士顿一家大百货公司上市。大家争相抢购,以至于忙碌的店员,不小心把一些没有零件的展览品也卖了出去。
这种势头促使拍立得大量生产。布茨在迈阿密用了个别开生面的推销方法。他想到让那些迈阿密来度假的有钱人买照相机,因为他们来自美国各地,等他们回去的时候,无形中就成了兰德照相机的宣传员。
为了加强效果,布茨雇了一些妙龄女郎和一些救生员,在游泳池和海滩附近,使用兰德照相机照相,然后把照片送给那些吃惊的游客。几个星期之内,迈阿密商店里的兰德相机被抢购一空。
推销活动从一个城市移到另一个城市。尽管全国多数的照相机销售店冷淡地接受兰德相机,但拍立得1949 年的销售额却高达6,680,000 美元,其中5,000,000 元来自新相机和软片。
兰德一再要求他的设计人员设计出一种又轻又方便的照相机,使得大家都想拥有一部。他预测总有一天,1 亿美国人携带兰德相机,就象身上的皮夹,腕上的手表一样普遍。他相信,等60 秒相机变得这么方便的时候,每一个拥有相机的人,一天至少就会照一张相,不论做生意、旅行,或在家,都要照上一张。等到一天,卖出的软片将是目前的两倍。
口袋型的相机还没有出现,但是拍立得公司正努力研究新的型号,照出的相片将跟目前的差不多,但是相机体积会小得多,便用更方便。以前大型的相机,重约4.5 磅,而且鼓鼓的。六十年代后期,不到一磅重的相机出现了,但口袋型相机仍尚未问世。
兰德深信,拍立得的规模有一天将会比今天至少大5 倍或10 倍。
兰德公司的辉煌证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每一个灵感是新构想,抓住它,你就能成功。
5、不要轻易放过偶然的现象
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有时会得到一些偶然的发现。说是偶然,其实并不神秘,当人们对所研究的对象还认识不清而又不断和它打交道,就可能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新东西。
对待偶然发现,一是不要轻易放过,二是要弄清它的原因。
有些偶然发现,正因为它不在预料之中,正因为它不属于旧的思想体系,正因为它独树一帜,所以往往可以成为研究的新起点。为科学宝库增光添彩。
1820 年哥本哈根的奥斯特偶然发现;通过电流的导线周围的磁针,会受到力的作用而偏转。这一发现说明电流会产生磁场,电学和磁从此结合起来了。
为了研究胰的消化功能,明可夫斯基给狗作了胰切除术。这只狗的尿引来了许多苍蝇,对尿进行分析后,发现尿中有糖,于是领悟到胰和糖尿病有密切关系。
20 世纪初,美国墨西哥湾的海面上忽然出现一种稀奇的现象;海水上漂着一层油花,在太阳光下闪闪发光。原来在海底下储藏着丰富的石油。不久就在墨西哥湾建立起世界第一口上油井,成了海底采油的先行者。
天然放射性的发现带有更大的传奇性。1895 年,伦琴偶然在阴极射线放电管附近放了一包密封在黑纸里的、未曾显影的照相底片,当他把底片显影时,发觉它已走光了。对于一个漫不经心的人,那就会说:“这次走光了,下次放远一些就得啦!”可是伦琴却采取了认真的态度,没有放过这一线索。
他认为,这一定有某种射线在起作用,并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x 射线。这个怪名称表示他对这种射线还很不了解。不过他指出:x 射线是从管中有黄绿色磷光的一端产生出来的。
根据这点,彭加勒猜想:所有发强烈磷光的物体都能发射x 射线。1896年,法国贝克勒想起了彭加勒的假设,便拿来一种能在太阳光下发磷光的物质硫酸钾铀,把它和底片一起放在暗箱里。几天以后,他发觉完全不见光的硫酸钾铀也会作用于底片。然而,这种物质在暗箱里是不会发磷光的,可见彭加勒的假设是错误的,x 射线与磷光毫无关系。
后来又经过多次试验,才得到正确结论:x 射线原来是硫酸钾铀中的一种元素铀放射出来的。
其后,居里夫妇又从含铀的沥青矿残余物中提炼出放射性很强的镭。这一段历史的确离奇:没有彭加勒的错误猜想,贝克勒就不会想到发磷光的物质;发磷光的物质很多,如果不是碰巧选中含磷铀的硫酸钾铀,那么原子能的发现也许还要推后好些年。
1942 年英德空战激烈,为了观察入侵的敌机,英国普遍建立了雷达观察站。但雷达信号常被一些莫明其妙的电噪声所干扰,特别是早晨更加厉害。
此外,美国工程师卡尔·詹斯基在检查越过大西洋电话通讯的静电干扰时,也注意到有一种特殊的弱噪声。这些发现引导人们去研究它们的起源,结果得知干扰雷达信号的电噪声来自太阳,并且还发现,不仅太阳能够发射宽频带的电磁波,而且星云间也能发射,例如产生上述弱噪声的,就是距离地球两万六千光年的银河系中心。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今天的射电天文学的基础。这个故事说明了追究偶然发现的起因可能导致重要发现。
大约1780 年,意大利人伽伐尼偶然发现蛙腿在发电机放电的作用下会收缩。六年后他又发现:如果把青蛙腰部的神经结挂在铜钩子上,钩子另一端挂在铁栏上,那么当铁筷每次跟蛙脚和铁栏接触时,蛙腿也会收缩。他把这种效应归结为动物电,正确解释了他的发现是发电的结果;但却错误地以为蛙腿会由于某种生理过程而产生电荷。
伽伐尼事实上已发现了电流,但不认识它,需要结合国人伏打的思想,才能说明他究竟做了些什么。1795 年,伏打指出:不用动物也能发电,只要把两块不同的金属放在一起,中间隔一种液体或湿布就行。据此伏打发明了电池,开创了化学电源的方向。
青霉素的发现也是一个有益的故事。英国圣玛利学院的细菌学讲师弗来明早就希望发明一种有效的杀菌药物。1928 年,当他正研究毒性很大的葡萄球菌时,忽然发现原来生长得很好的葡萄球菌全都消失了。是什么原因呢?
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原来有些别霉菌掉到那里去了。显然消灭这些葡萄球菌的,不是别的,正是青霉菌。这一偶然事件,导致药物青霉素以及一系列其他抗菌素的发明,后者是现代医药学中最大成就之一。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其实功夫是花了的,而且花得很大,全花在“觅”字上,那证据就是“踏破铁鞋”。如果弗来明不是存心在“觅”,那么再伟大的奇迹也会视而不见的。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是非科学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发现,且而要善于自知已经作出了发现。只有那些辛勤劳动,对问题有过长期的苦心钻研,下过大功夫的人,才会有高度的科学敏感性,才可能达到成功的彼岸。
6、千万别小看自己无意中的主意
机遇+实力=成功。
可以肯定,几乎所有成功者都是在自身实力的基础上,看准时机,及时捕捉,借此冲向目标。
安全刀片大王吉利,未发明刀片以前是一家瓶盖公司的推销员。他从20多岁时就开始节衣缩食,把省下来的钱全用在发明研究中。过了近20 年,他仍旧一事无成。
1985 年夏天,吉利到保斯顿市去出差,在返回的前一天买了火车票。翌晨,他起床迟了一点,正匆忙地用刀刮胡子,旅馆的服务员忽匆匆地走进来喊道:“再有5 分钟,火车就要开了”吉利听到后,一紧张,不小心把嘴巴刮伤了。
吉利一边用纸擦血一边想:“如果能发明一种不容易伤皮肤的刀子,一定大受欢迎。”
这样,他就埋头钻研。经过千辛万苦之后,吉利终于发明发明了现在我们每天所用的安全刀片。他摇身一变成为世界安全刀片大王。
有许许多多成功的范例,都是由现实生活中小事所触发的灵感引起的。
.克鲁姆是位美国印第安人,他是炸马铃薯片的发明者。1853 年,克鲁姆在萨拉托加市高级餐馆中担任厨师。一天晚上,来了位法国人,他吹毛求疵总挑剔克鲁姆的菜不够味,特别是油炸食品太厚,无法下咽,令人恶心。
克鲁姆气愤之余,随手拿起一个马铃薯,切成极薄的片,骂了一句便扔进了沸油中,结果好吃极了。不久,这种金黄色、具有特殊风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国特有的风味小吃而进入了总统府,至今仍是美国国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多留心生活,一点小事可能就是将你引上成功之路的千载难逢的机遇。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位穷画家,名叫律薄曼。他当时仅有一点点画具,仅有一只铅笔也是削得短短的。
有一天,律蒲曼正在绘图时,找不到橡皮擦。费了很大劲才找到时,铅笔又不见了。铅笔找到后,为了防止再丢,他索性将橡皮用丝线扎到铅笔的尾端。但用了一会,橡皮又掉了。
“真该死!”他气恼地骂着。
律薄曼为此事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主意来了:他剪下一小块薄铁片,把橡皮和铅笔绕着包了起来。果然,用一点小功夫做起来的这个玩意相当管用。
后来,他申请了专利,并把这专利卖给了一家铅笔公司,从而赚得55万美元。
千万别小看你自己无意中的小主意。
美国大西洋城有一位名叫尊本伯特的药剂师,煞费苦心研制了一种用来治疗头痛、头晕的糖浆。配方搞出来后,他嘱咐店员用水冲化,制成糖浆。
有一天,一位店员因为粗心出了差错,把放在桌上的苏打水当作白开水,没想到一冲下去,“糖浆”冒气泡了。这让老板知道可不好办,店员想把它喝掉,先试尝一下味道,还挺不错的,越尝越感到够味。闻名世界、年销量惊人的可口可乐就是这样发明的。
有时候,机遇会自己找上门来,就看你能不能发现。
日本大阪的豪富鸿池善右是全国十大财阀之一。然而当初他不过是个东走西串的小商贩。
有一天,鸿池与他的佣人发生摩擦。佣人一气之下将火炉中的灰抛入浊酒桶里(川德末期日本酒都是混浊的,还没有今天市面上所卖的清酒),然后慌张地逃跑。
第二天,鸿池查看酒时,惊讶不已地发现,桶底有一层沉淀物,上面的酒竟异常清澈。尝一口,味道相当不错,真是不可思议!后来他经过不懈的研究,认识到石灰有过滤浊酒的作用。
经过十几年的钻研,鸿池制成了清酒,这是他成为大富翁的开端,而鸿池的佣人永远不能知道:是他给了鸿池致富的机会。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你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发现身边的机会很多。
住在纽约郊外的扎克,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公务员,他唯一的嗜好便是滑冰,别无其他。
纽约的近郊,冬天到处会结冰。冬天一到,他一有空就到那里滑冰自娱,然而夏天就没有办法到室外冰场去滑个痛快。
去室内冰场是需要钱的,一个纽约公务员收入有限,不便常去,但呆在家里也不是办法,深感日子难受。
有一天,他百无聊赖时,一个灵感涌上来,“鞋子底面安装轮子,就可以代替冰鞋了。普通的路就可以当作冰场。”
几个月之后,他跟人合作开了一家制造roller—skate 的小工厂。他做梦也想不到,产品一问市,立即就成为世界性的商品。没几年功夫,他就赚进100 多万。
有了机遇还不够,还要有实力,实力就是要善于观察,有对生活的冲动。
机遇只垂青于那些勤于思考的人。不然,有那么多人刮胡子、用铅笔,而发明安全刀片、带橡皮头铅笔的却只有一个。
对生活充满信心吧,相信你的未来不是梦。
▲发明创新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仿阶段(英文immatation)
这个阶段是最初始的创新,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得更远,方法是以模仿别人的设计和产品为主。优点是:投入少、见效快、成功率高。缺点是:容易成为被告。成果的专利申请应以外观设计为主。
第二阶段:改良阶段(英文innovation)
这个阶段是在别人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改良或合成、拆分、组合来产生新的构思、设计。优点是:投入较少、见效比较快、成功率比较高。缺点是:新构思、设计的创造性因素不是很高。成果的专利申请以使用新型为主。
第三阶段:创新阶段(英文creation)
这个阶段是在仔细研究别人现有产品及现有专利资料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来产生新的构思、设计。优点是:投入适中、见效还比较快、成功率也比较高。缺点是:需要有综合知识结构的团队来产生新构思、设计,创造性属中等。成果的专利申请以使用新型为主,对比较有突破的新构思、设计可以同时申请发明专利。
第四阶段:发明阶段(英文invention)
这个阶段是在仔细研究别人现有产品及现有发明专利资料的基础上,点子创意网http://www.795.com.cn/提出显着的、突出的解决方案来产生新的构思、设计。优点是:成果的创造性最大,经济效果最高;缺点是:需要有综合知识结构的优秀团队来产生新构思、设计,投入人、财、物都较大。成果的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为主,设计可以同时申请使用新型专利。
▲大脑挑战创新思维
同时间赛跑,与世界竞争,中国制定了21世纪的"人才战略"。
全脑思维、头脑风暴、思维导图冲击陈旧思维模式。
创新思维依赖七种智力,七种智力的训练要靠"思维工具箱"中的宝物。创新思维不可能一蹴而就,常练才能常新。从2000年由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主办,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2000诺基亚大学生思维挑战赛以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2所高校的思维空间站就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更多的学生掌握了思维工具箱中的"宝物"究竟有哪些,七种智力水平怎样才能提高,进而提升人的创新水平。
思维过程是复杂的,多少位科学家穷其一生精力想发现其中的奥秘;思维过程又是简单的,我们每次哼一首熟悉的歌曲,解决一个问题都是对思维的锻炼。借助科学已经证实了思维工具,我们能够记住更多的歌曲,解决更大的难题。在"思维工具箱"中,有许多定物是我们不熟悉的,或者是已经运用过,但还未得心应手的。多项工具修复失聪大脑人类思维工具包括联想、连接、形象化、思维导图、脑冲浪等,它们能够使人类大脑的潜能得到更深层次的开发。联想:是记忆与思维的重要形式之一。它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四周关键词与其建立单线联系。连接:以一个关键词为起点,第二个关键词与其建立联系。第三个再与第二个建立联系,依此类推,呈水平波纹状。
思维导图:人们已经习惯了上述两种记忆方式,在做笔记时,也以线性结构为主,以逻辑顺序表现出来。而人类思维是以放射性为主要特征的。科学证实,进入大脑的每一道信息--每一种感觉、记忆或者思想(包括每一个词汇、数字、代码、食物、香味、线条、色彩、图像、节拍、音符和纹路),都可以作为一个中心球体表现出来,呈放射性立体结构。思维导图是大脑放射性思维的外部表现。依据大脑思维放射性特点,英国人托尼·巴赞发明了思维导图。它利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等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也使思维过程更有创作性,特别有利于调用信息。它使人们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七种武器开发创新潜能运用思维工具箱中的宝物,可以更好地开发人的智力。人的智力有七种: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运动智力、自我认识、逻辑智力、语言智力、人际交往等。通过一些练习、可以使这七种武器更锋利。空间智力:在一张白纸上,设计一座21世纪的城市,要求道路、房屋、市政设施等布局合理。音乐智力:取七个形状相同的瓶子,向里灌不等量的水。敲打瓶子,会听到不同的声音。按音阶将瓶子排列好,就可以奏出优美的旋律了。试着把听到的周围的声音写下来,能不能写出20种、30种。运动智力:用"人体计算器"可以表示一些数据的计算。1只手,举起来表示5;两只手举起来表示5+5;两手相碰,表示5×5。1只脚抬起来,表示10只脚抬起来表示10+10;两脚相碰,表示10×10。你可以自己定规则,把定游戏规划圆满。
自我认识:依下列各项,将自己的认识写出来。写得越丰富,越有利于对自己的了解。写完后,再济览一遍,你会发现自己的优点与缺点、长处与短处:
●个人描述--过去、现在、将来
●长处
●弱点
●喜欢的事物
●不喜欢的事物
●长远目标
●家庭、朋友
●成就、爱好、情感自己也可以加上几项,如学习、健康、旅行等。越丰富,越细节化,才越能发现自己关心的是什么,哪些方面更需要努力。逻辑智力:找本侦破小说,学做一次福尔摩斯。
语言智力:每天独自一人时,对着镜子进行5分钟左右的演讲,持之以恒。
人际交往:试着与你平时所讨厌的人谈话,但不是交朋友。换思路改造思维运用思维工具箱中的宝物锻炼七种智力,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开发创新性思维。只有创新思维水平提高了,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时才会感到更便捷。平时吃饭多用筷子。想想除了用做吃饭工具,筷子还能做什么?把它列出来,再想想,筷子不能做什么?把它列出来。如果筷子是用巧克力做的,它可以吃。在儿童的眼里,筷子可以作为火箭……换一种思路,筷子的功能也就多了许多,其他事物也一样。
▲如何创新的方法和做法
发表时间:2007-04-16
目前,我国的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创新教学,把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教学的根本宗旨,并把创新作推进教学发展的永不枯竭的动力。
一、好奇——创新意识的萌芽
黑格尔说过:“要是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事业都不会成功。”所有个人行为的动力,都要通过他的头脑,转变为他的愿望,才能使之付诸行动。如果一个学生仅仅记住了数学的各种定理与公式,而不能把学到的知识用于发现新问题,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只学习老师讲的知识,只记忆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应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探索,善于创新。那就是教师应在教学中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是唤起创新意识的起点和基础。
在英语教学中,我常常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己见,常用简笔画,体态语言,故事小片段,或与其它学科联系起来讲解英语知识点,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例如:在教lie in, lie on, lie to (位于)的区别时,我在黑板上分别画了几个表示内涵、相切、相离的几何图形,清楚地表达了这三个词组的不同意思。然后再画一幅中国地图、一幅日本地图及一幅俄罗斯地图,以它们在世界地图上的确切位置更加明确地显示了这三个词组的不同含义。学生们从好奇中掌握了知识,并逐步产生了创新的意识。
二、兴趣——创新思维的营养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他特别强调兴趣的重要作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感情的体现,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因素,事实上,只有感兴趣才能自觉地、主动地、竭尽全力去观察它、思考它、探究它,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容易在学习中产生新的联想,或进行知识的移植,做出新的比较,综合出新的成果。也就是说强烈的兴趣是“敢于冒险、敢于闯天下、敢于参与竞争的支撑,是创新思维的营养。
每天,我让值勤班长在黑板右边一小栏里写上“座右铭”(名人名言),让其在英语课开始时用英语说出这个“座右铭”。为了能在课上出色的表现,更加流利地用英语表达名人名言,每个学生在轮到自己当值勤班长的前几天就积极作好准备。每当值勤班长一说完,我总是用激励的话语:“well done!”(真棒)。久而久之,大大地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每逢重大节日,我总是让学生自制英语贺卡,送给老师和亲朋好友。去年圣诞节,有一个英语成绩很差的学生送给我一棵自己用小树枝拼制出来的圣诞树,上面还挂满了“彩灯”、“红星”,还有一张贺卡,上面用并不漂亮的英文字母写着:“merry christmas”(圣诞快乐),我感动不已,在班上高度赞扬了他的这种创新精神。这一学生从此喜欢上了英语,到毕业时已成为班上英语成绩的佼佼者。
三、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
质疑——发现教学,是以智力多边互动为主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活动。质疑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多渠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学习的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开启他们的创新思维的闸门。
我国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前辈谓学贵为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从疑生,疑解则学成”。20世纪中期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智慧潜能,有利用培养他们学习的内在动机和知识兴趣。
有一位物理老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一小支蜡烛,并在蜡烛的底部粘上一个硬币,放在半碗水里,蜡烛刚好露出水面一小段,然后点燃蜡烛,蜡烛燃烧了一会儿,逐渐接近水面。当蜡烛烧到水里时便“熄灭”了,过了一会又突然燃起来了;一会儿又“熄灭”了,再过一会儿又燃起来了,这样连续了三次“起死回生”,他就问同学为什么?最终蜡烛真的熄灭了,他又问学生为什么?他让学生们相互质疑、相互讨论,最后得出结论是与氧气有关。这一实验让学生从悬念中获得了知识,使其深深地记在脑海里。
四、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创新性学习方法——探索学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直接式学习法。就是根据创新的需要而选修知识,不搞烦琐的知识准备,与创新有用的就学,没有用的不学,直接进入创新之门。
2、模仿学习法。就是指学生按照别人提供的模式样板进行模仿性学习,从而形成一定的品质、技能和行为习惯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从“学会”到“会学”。
3、探源索隐学习法。学生为了积极地掌握知识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对所接受的某项知识出处或源泉进行认真的探索和追溯,并经过分析、比较和求证,从而掌握知识的整个体系,探源索隐学习法对于激发自己提出问题大有益处。
4、创新性阅读法。以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从而能超越作者和读物,产生出创新思考获取新答案的阅读方法。
5、创新性课堂学习法。通过老师的传授和指导,让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形成一定的能力。同时,学习也可以通过预习中对新知的自学和探求,以便上课时进入一种全新的精神状态,利用一切机会大胆发言,大胆“插嘴”,从而获得课堂学习的主动权。此外,课后的复习是巩固课堂知识的关键途径。
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求知识的能力,发挥学习中的创新精神,我常让学生讲解英语课文中的某一段或整篇阅读材料。实践证明,学生在准备时会很认真地阅读材料和分析课文,把其中的重点找出来,然后一一理解后再给同学们讲解。讲解时他(她)会取老师之精华,方法往往很新颖独创、风趣幽默,常常收到出乎寻常、令人满意的效果。
综上所述,关于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或未来的教育不论作何种解释、何种作法,如果不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不通过创新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掘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就不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创造性人才。
▲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方法
发表时间:2007-08-07
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的方法
通过前面的一些讲解,我们已了解了创新思维的一些基本概念及作用,但是,我们要如何才能拥有这些神奇的创新思维技巧与方法呢?下面我们先简单地谈一谈。
1.破除思维定势
在长期的思维实践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所惯用的、格式化的思考模型,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我们能够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并沿着特定的思维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是思维定势。
(1)、破除“权威定势”
有人群的地方总有权威,权威是任何社会都实际存在的现象。对权威的尊崇常常演变为神化和迷信;在思维领域,人们习惯于引证权威的观点,不加思考地以权威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是权威定势。
a、思维中权威定势的形成主要通过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在从儿童长到成年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权威”。第二条途径是“专业权威”,即由深厚的专门知识所形成的权威。
b、权威定势的强化往往是由于统治集团的有意识的培植,而且权威确立之后常会产生“泛化现象”,即把个别专业领域内的权威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内。
c、权威定势有利于惯常思维,却有害于创新思维。在需要推陈出新的时候,它使人们很难突破旧权威的束缚。历史上的创新常常是从打倒权威开始的。
(2)、破除“从众定势”
a、从众定势的根源在于,人是一种群居性的动物,为了维持群体生活,每个人都必须在行动上奉行“个人服从群体,少数服从多数”的准则;然而这个准则不久便会成为普遍的思维原则而成为“从众定势”。
b、从众定势使得个人有归宿感和安全感,以众人之是非为是非,人云亦云随大流,即使错了,也无须独自承担责任。人们大部分的行为选择其实都是从众的结果,而很少经过自己独立的深思熟虑。
c、在传统社会中,统治阶级不断强化人们的从众定势,因而排斥那些惊世骇俗的言行和特立独行的人物。
(3)、破除“知识——经验定势”
知识与经验有许多不同之处。简单的话,你掌握与了解的一些事物的现象与本质是知识;如何运用你了解的事物的现象与本质则是经验,一般地把两种定势统称为“知识——经验定势”。
a、知识经验与创新思维的关系,是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知识经验具有不断增长、不断更新的特点,从而有可能使我们看到它们的相对性,经过比较发现其局限性,进而开阔眼界,增强创新能力。知识经验又是相对稳定的,而且知识是以严密的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因而又有可能导致对它们的崇拜,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由此削弱想像力,造成创新能力的下降。
b、思维上的“知识-经验定势”在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了“思维枷锁”。
第一,知识经验本身是一种限定或框架,“任何肯定即否定”,因而使人难以想到框架之外的事物;
第二,知识与现实并不能完全吻合,而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能适用于现在和未来,因此“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第三,知识经过“纯化”之后,常常只提供唯一的标准答案,既不能完全符合现实,也会扼杀人的创新思维。
c、为弱化“知识-经验定势”,或从根本上阻止其形成,人们应该经常进行创新思维训练,以便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它们与自己的智慧同步增长。
2、扩展思维视角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应该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1)、肯定-否定-存疑
a、思维的肯定视角就是,当头脑思考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首先设定它是正确的、好的、有价值的,然后沿着这种视角,寻找这种事物或观念的优点和价值。
b、思维中的“否定视角”正相反,否定,也可以理解为“反向”,就是从反面和对立面来思考一个事物;并在这种视角的支配下寻找这个事物或者观念的错误、危害、失败、缺少之类的负面价值。
c、对于某些事物、观念或者问题,我们一时也许难以判定,那就不应该勉强地“肯定”或者“否定”,不妨放下问题,让头脑冷却一下,过一段时间再进行判定。这就是“存疑视角”。
(2)、自我-他人-群体
a、我们观察和思考外界的事物,总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用我的目的、我的需要、我的态度、我的价值观念、情感偏好、审美情趣等等,作为“标准尺度”去衡量外来的事物和观念。
b、“他人视角”要求我们,在思维过程中尽力摆脱“自我”的狭小天地,走出“围城”,从别人的角度,站在“城外”,对同一事物和观念进行一番思考,发现创意的苗头。
c、任何群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但是,对于同一个事物,从个人的视角和从群体的视角,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3)、无序-有序-可行
a、“无序视角”的意思是说,我们在创意思维的时候,特别是在思维的初期阶段,应该尽可能地打破头脑中的所有条条框框,包括那些“法则”、“规律、“定理”、“守则”、“常识”之类的东西,进行一番“混沌型”的无序思考。
b、“有序视角”的含义是,我们的头脑在思考某种事物或者观念的时候,按照严格的逻辑来进行,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排除偶然性,认识必然性。
c、创意的生命在于实施,我们必须实事求是地对观念和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从而保证头脑中的新创意,能够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这就是“可行视角”。
最后,我们应该牢记的是——创新思维是一种习惯。要想拥有这种习惯必须得通过认真地学习,掌握各种创新思维方法,科学有序的方法才是成功的坚实基础!
▲提高创新思考力─每天做头脑体操
创意点子少、思考力不强的人,在现代社会中很容易被淘汰。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思考力呢?强迫自己经常做脑力激荡,是最简单的方式。
“创新是没办法学习的,唯有靠时常练习,”普通人点子不够多,主要是受“常识”与“成见”所局限,因此要常强迫自己去想“箱子以外的东西”。
一开始,要让各种无奇不有的点子尽量跑出来,用“发散思考”取代条列式的思考方式。
发想点子创意时可以找一张白纸,将主题写在白纸的中间,然后开始联想与主题相关的人、事、物,愈多愈好,并且将所有点子记录下来。
脑力激荡也可以用模仿“接龙”的方式,局部改良别人点子,形成新的创意。
比如,讨论“空罐子的使用方式”这个课题,有人说用来“装水”、当作茶杯。此时可从“装”这个字,延伸发想到不只“装水”,也可“装土”,也就是当作盆栽。同样的道理,也能用来装烟灰,变成“烟灰缸”等,让创意的可能性无限延伸。
记录整理好所有的点子,下一步就是进行“重点化”与“分类”。
所谓“重点化”,首先应该区别“有用的点子”和“没有用的点子”,并且将各个点子排定优先顺位,最有用的先挑出来。然后,将性质类似的有用点子归到一起,进行“分类”,以清楚呈现点子的特色。
创意思考可以变成一种习惯,不妨每天花5分钟练习脑力激荡,针对一个主题,5分钟内想出30个解决方法,循序渐进让头脑更灵光。
不过,ibm工商事业群总经理黄慧珠提醒,创意不光是用想,还要付诸行动,因为真正的创意,往往是从很多次实际尝试和错误中淬练而来,并不是天马行空无中生有。很多“灵光乍现”的精采创意,其实是要等待无数黑夜才出现的闪光。
▲三个拓展创新智商的规律
从灵感到创新感觉、再到创新行为,都要经过很长的时间。外界的客观事物只有在有准备的创造者的主观心灵作用下,才能成为引起触发作用的“灵感”。创新灵感会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发生却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难以控制,这就必然激起理论家们探索创新智商的好奇心。
人类瞬间得到的创新灵感,是靠平时长期的积累。这种积累是多方面的,有生活素材的积累,也有成功经验的积累;有认识内容的搜集,也有主体习性的陶冶。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为“创新”创造必要的前提。
2.突发产生
创新感觉常常是创造者在不经意间受到外界事物的触动而突然产生的。这种“不思而得”实际是长期刻意追求的结果。
或许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虽然萌发了良好的构思,却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不妨将它搁置十多天,甚至一个月,在这段时间内,这些构思会在头脑的无意识中得到酝酿,然后豁然开朗地找到解决之道。
如果你百思不得其解,这就代表所面临的问题超出了大脑的理论处理能力。此时,你最好对大脑中所储存的记忆,即过去的经验等各种概念、印象加以总动员。
如果在这种时候仍是一味地思考,不但无法发挥大脑的功能,而且只会浪费时间、徒增疲劳而已。其实,你不妨干脆将这些构思搁置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大脑会在无意识中追溯、寻找潜在的和以往的情报(概念或印象),持续进行与你的构思相结合的作业。虽然你可能以为自己渐渐远离了原先的构思,但其实你的大脑却是拼命地在思索着。这段持续期间就称为酝酿。此时,如果潜在性地储存在你的大脑中的过去的情报能够与现在面对的课题相结合,你就会在此瞬间内萌发出灵感。
3.打破常规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按照自己的常规思路,经历了千万次的试验,还是没有取得成功;有时取得成功却全不费功夫,这种突然而至的东西又往往包含着意想不到的创造性,甚至会迫使人们放弃以前数年辛苦得来的成果。当你处于“山穷水尽疑无路”的境况时,建议你不妨打破常规。这样,你才有可能在相反的方向很容易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创新意识的培养
培养创新意识对于创造能力的形成有重要的意义。假如一个人仅仅精通了数学上的各个分支,掌握了各种各样的复杂的数学定理、公式,那么他还不算是一个数学家。一个好的数学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创新,要能发现前人没有发现的问题,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这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数学家。所以一个人首先应有广博 的知识,做到“学富五车”,其次则要具备创新意识。例如,关于时间的同一性,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当作不言而喻的真理,但强烈的创新意识,使爱因斯坦对它产生了疑问,进而深入研究了这个问题,终于为相对论的建立打开了缺口。创新意识使哥白尼推翻了地球中心说,推动了他建立太阳中心学说。
心理学家认为,以下 15条方法有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
a.多了解一些名家发明创造的过程,从中学到如何灵活地运用知识以进行创新。
b. 破除对名人的神秘感和对权威的敬畏,克服自卑感。
c.不要强制人们只接受一个模式,这不利于发散性思维。
d.要能容忍不同观念的存在,容忍新旧观念之间的差异。相互之间有比较,才会有鉴别、有取舍、有发展。
e.应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是创新的基础。
f.增强对周围事物的敏感,训练挑毛病、找缺陷的能力。
g.消除埋怨情绪,鼓励积极进取的批判性和建设性的意见。
h. 表扬为追求科学真理不避险阻,不怕挫折的冒险求索精神。
i. 奖励各种新颖、独特的创造性行为和成果。
j.经常做分析、演绎、综合、归纳、放大、缩小、联结、分类、颠倒、重组和反比等练习,把知识融合贯通。
k.培养对创造性成果和创造性思维的识别能力。
1.培养以事实为根据的客观性思维方法。
m. 培养开朗态度,敢于表明见解,乐于接受真理,勇于摒弃错误。
n.不要讥笑看起来似乎荒谬怪诞的观点。这种观点往往是创造性思考的导火线。
o. 鼓励大胆尝试,勇于实践,不怕失败,认真总结经验。
▲培养“创新”能力三法
一、捕捉灵感法。我们在读书、听课、谈论或观赏某事物的时候,大脑中往往会闪现一个个想法。这想法是我们长时间的思索与所接触到的某些观点发生撞击后,脑海中闪出的耀眼的思想火花,如不加重视,很快就会遗忘。如能及时捕捉住,它就可能成为通向知识宝殿的桥梁。捕捉灵感法有二:跟踪追击与随手记录。
二、拓展视野法。知识越渊博,潜在的创造力就越丰富,越容易触类旁通,无数的进步与创造是源于创造者在不同的领域都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瑞士工程师德梅斯特拉一次从树林散步回来,发现裤子上沾满了许多带刺的小果。他用显微镜观察,发现小果的芒刺上有许多小钩,钩住了布料纤维的环。利用渊博的学识,他研制了人造“钩环扣”。这正是他多年做工程师的经验与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相结合的产物。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一定要学好各门学科,做一名“杂家”和“通才”。
三、置身挑战法。“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了,只要不气馁,不断开发创造力,创造条件,终能达到成功的彼岸。如果做某事失败后,就可尝试别的方法,许多想法的冲突与竞争,可加快创意的过程。如,遇有钥匙未带,门打不开时,可敲门看有无家人先到家;可看看窗子是否关紧,能否破窗而入;也可看看门上面的翻窗是否开着;或者打“110”请民警帮忙。这些努力虽都源于已熟悉的行为,但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新方法。
-
▲创新思维的八个方法
世纪之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商品生产不断繁荣的新时代,据一些经济发崐达国家的销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加速进步,现在的80%-90崐%的产品将被降低档次销售,或被迫廉价抛售,或被迫彻底淘汰,为更加高档时新崐、功能多样的产品所取代。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思维,这里简介八法,以资借鉴。
1、逆向思维。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他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产崐品开发,把市场最终目标和为产品研究的出发点,沿着为实现未来而思考现在,为崐到达终点而把握起点的思路。
2、心理思维。抓住人们的心理追求去开发创造新产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场效果。
3、跟踪思维。就是通过对社会消费迹象进行跟踪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崐和思考,从中发现未来产品的开发创新。
4、替代思维。一种产品在消费实践中已证明是过时落后的,人们希望有新的崐更好的东西替代之。而一旦有了优于或完全不同于这种产品的另一种新产品问世,崐市场销路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好,经济效益也会出人意料地高。
5、物极思维。有一种现象:一只足球掸撞到墙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响而猛崐然回头,顺着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离处,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离就越远。崐物理学家称此为“物极原理”。
6、发散思维。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猪,从而形成崐产品的扇形开发格局,产生由此及彼的多项创新成果。吴昊、徐杨举了这样一个例崐子。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后,现场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一位叫崐斯塔克的人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七妙地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崐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配木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崐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所有这一药,都与名扬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联系。这样崐一来,就从那些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中开发出了好几种十分俏销、身价百倍崐的纪念性新产品,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这种变废为宝的发散式创新技世,一时崐传为美谈,启迪着许多企业家的产品开发行为。
7、否定思维。“否定是创新之母。否定自己的过去,意味着创造更好的未来。产品创新也是这样。
8、多路思维。就是使头脑中多路创新思维聚焦于某一个中心点上,在产品开崐发中向某一个焦点发起创新攻势。
▲假设思考创新法
1910年的一天,德国年轻的气象学家魏格纳(1880--1930年)正在看世界地图,他惊异地发现,南美洲巴西的一块突出部分和非洲的喀麦隆海岸凹进去部分,形状非常相似,如果把它们拼合在一起,就正好吻合。为什么这样凑巧?莫非太古的时候,这两块大陆本来是一个,后来裂开、漂移,形成现在的样子?魏格纳在产生这一想法时曾指出: “但我也就随即丢开,并不认为有什么重要意义。”
事隔一年后的秋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魏格纳从一个论文集中看到了这样的话:根据古生物所提供的证据,巴西与非洲间曾经有过陆地相连接。魏格纳说:这是我过去不知道的,这段文字记载促使我对这个问题在大地测量学与古生物学的范围内,围绕上述目标从事仓促的研究,并得出重要的肯定的论证,由此就深信我的想法是基本正确的。”
在此基础上,1912年,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这种学说认为,在距今2亿年的中生代之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庞大的原始陆地,叫做“泛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到后来,由于天体引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的作用,泛大陆开始分崩离析,犹如浮在水上的冰块,不断漂流,越漂越远。从此,美洲脱离了亚洲和欧洲,中间留下的空隙就是大酉洋;非洲的一部分和亚洲告别,在漂离的过程中,它的南端有偏转,渐渐与印巴次大陆脱开,诞生了印度洋。
为了使上述假设能成立,必须进行验证。魏格纳通过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和生物学、古气候学和大地测量学五个方面进行验证,最后确立“大陆漂移”的学说。魏格纳提出并创造了“大陆漂移”的理论,运用的就是假设思考创新法。
所谓的假设思考创新法,是指人们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在实践中观察和研究遇到的一些现象提出一种假设性的说明。如果这种说明被实践所证实,那么,这个假设就算成立。任何创新或创造发明在构想阶段都是一种假设,只有被实践证实了,所进行的种种创新才能最后成立,发挥它的作用。
人们在创新过程中要想运用好这种假设创新法,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敢于将书本、经验和权威类的有关定论放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二是假设的提出还是要有一定的观察和事实为基础。
“大陆漂移说”就是以地球上非洲西海岸与美洲东海岸相吻合等事实为依据的。假说的提出和主观臆测是不同的,也和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三是假设提出后要进行验证,假设的结论必须经得起科学实验或社会实践的检验。如上面的“大陆漂移说”就是从五个方面进行检验的,所以具有说服力。
▲创新技法
发表时间:2007-05-15
如果把创造创新活动比喻成过河的话,那么方法和技法就是过河的桥或船.方法和技巧可以说比内容和事实更重要.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曾说过:"良好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笨拙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黑格尔说:"方法是任何事物所不能抗拒的,最高的,无限的力量".笛卡儿认为:最有用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创新技法是从创造技法中套用过来的.是创造学家根据创造性思维发展规律和大量成功的创造与创新的实例总结出来的一些原理,技巧和方法.它的应用既可直接产生创造,创新成果,同时也可启发人的创新思维.可以提高人们的创造力,创新能力和创造,创新成果的实现率.
一,设问检查法1.以提问的方式寻找发明的途径
设问检查法的首要特点是抓住事物带普遍意义的方面进行提问,所以它的应用范围很广,不仅可用于技术上的产品开发,还可用于改善管理等范畴.
2.从不同的角度,多个方面来进行设问检查,思维变换灵活,利于突破框框
适用于各种类型与场合的创造活动,它能够帮助人们突破思维与心 理上的障碍,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创新思路,从而产生大量的创造性设想.
设问检查法被誉之为"创造技法之母".
发明,创造,创新的关键是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设问法就是对任何事物都多问几个为什么.
二、奥斯本检核表法
这是奥斯本提出来的一种创造方法.即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创造的对象列出有关问题一个一个地核对,讨论,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创造的设想.下面我们介绍奥斯本核检目录法九个方面的提问.
现有的事物有无他用
1)能否他用 保持不变能否扩大用途
稍加改变有无其他用途
包括:思路扩展,原理扩展,应用,技术,功能,材料扩展
现有的事物能否借用别的经验
能否模仿别的东西
2)能否借用 过去有无类似的发明创造创新
现有成果能否引入其它创新
性设想
现有事物能否做些改变 如:
3)能否改变 意义颜色 声音,味道,式样,
花色,品种,改变后效果如何
现有事物可否扩大应用范围
能否增加使用功能
4)能否扩大 能否添加另部件
能否扩大或增加高度,强度,
寿命,价值
现有事物能否减少,缩小或省略
某些部分——简单化
5)能否缩小 能否拆折化,自动化,省力化
能否微型化
能否短点 轻点 压缩 分割 简略
现有事物能否用其他材料,元件
6)能否代用 能否用其他能源,功能
能否用其他结构,动力,设备
能否用其他原理,方法,工艺
能否调整已知布局
能否调整即定程序
7)能否调整 能否调整日程计划
能否调整规格
能否调整因果关系
能否从相反方向考虑
8)能否颠倒 作用能否颠倒
位置(上下,正反)能否颠倒
现有事物能否组合
9)能否组合 能否原理组合 方案组合 功能组合
能否形状组合 材料组合 部件组合
2,核检表法的优点
是一种具有较强启发创新思维的方法.这是因为它强制人去思考,有利于突破一些人不愿提问题或不善于提问题的心理障碍.提问,尤其是提出有创见的新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它又是一种多向发散的思考,使人的思维角度,思维目标更丰富.另外核检思考提供了创新活动最基本的思路,可以使创新者尽快集中精力,朝提示的目标方向去构想,去创造,创新.
3,使用核检表法应注意的几点
一是要一条一条地进行核检,不要有遗漏.
二是要多核检几遍,效果会更好,或许会更准确地选择出所需创造,创新,发明的方面.
三是在检核每项内容时,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产生更多的创造性设想.
核检方式可根据需要,一人核检也可以,三至八人共同核检也可以.集体核检可以互相激励,产生头脑风暴,更有希望创新.
核检表法举例玻璃杯的改进
多层杯
不倒杯 防碎杯 消防杯
过滤杯 多层杯
能否扩大
4
自洁幻影杯
塔形杯 动物杯 防溢杯
自洁杯 密码杯 幻影杯
能否改变
3
自热磁疗杯
自热杯 磁疗杯 保温杯
电热杯 音乐杯 防爆杯
能否借用
2
装饰品
作灯罩 可食用 当量具
作装饰 拔火罐 作圆规
能否他用
1
初选方案
发散性设想
核检项目
序号
续前表
与中草药组合杯
与温度计组合 与香料组合 与中草药组合 与加热器组合
能否组合
9
不透明雕花杯
透明不透明 彩色非彩色
雕花非雕花 有嘴无嘴
能否颠倒
8
系列高脚杯
系列装饰杯 系列高脚杯
系列口杯 酒杯 咖啡杯
能否调整
7
可食质杯
纸杯 一次性杯 竹木制杯 可食质杯 塑料杯
能否代用
6
伸缩杯
微型杯 超薄杯 可伸缩杯 扁形杯 勺形杯
能否缩小
三、设问法—5w1h(6w2h)法
1,美国陆军部提出5w1h法
2,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6w2h法,他把这种提问模式叫做教人聪明的"八大贤人".
为此他写了一首小诗:
"我有几位好朋友,曾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姓名,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如,何时,何地,何去,还有一个西洋名,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
①why 为什么需要创新
②what 创新的对象是什么
③where 从什么地方着手
④who 谁来承担创新任务
⑤when 什么时候完成
⑥how 怎样实施 5w1h
⑦how much 何去 达到怎样的水平
⑧which 几何 6w2h
3,应用
1)为什么(why)
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参数 为什么不能有响声 为什么停用 为什么变成红色 为什么要做成这个形状 为什么采用机器代替人力 为什么产品的制造要经过这么多环节 为什么非做不可
2)做什么(what)
条件是什么 哪一部分工作要做 目的是什么 重点是什么 与什么有关系 功能是什么 规范是什么 工作对象是什么
3)谁(who)
谁来办最方便 谁会生产 谁可以办 谁是顾客 谁被忽略了 谁是决策人 谁会受益
4)何时(when)
何时要完成 何时安装 何时销售 何时是最佳营业时间 何时工作人员容易疲劳 何时产量最高 何时完成最为时宜 需要几天才算合理
5)何地(where)
何地最适宜某物生长 何处生产最经济 从何处买 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作销售点 安装在什么地方最合适 何地有资源
6)怎样(how to)
怎样省力 怎样最快 怎样做效率最高 怎样改进 怎样得到 怎样避免失败 怎样求发展 怎样增加销路 怎样达到效率 怎样才能使产品更加美观大方 怎样使产品用起来方便
7)多少(how much)
功能指标达到多少 销售多少 成本多少 输出功率多少 效率多高 尺寸多少 重量多少
组合技法
一,方法介绍
1)定义:按照一定的技术原理或功能目的将现有的事物的原理,方法或物品作适当组合而产生出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创新技法.
2)创新组合的特点
(1)由多个特征组合在一起.
(2)所有特征相互支持,补充共同为改善,强化同一目的.
(3)一定要产生新效果,达到1+1>2的飞跃.
二,组合基本类型
组合法通常可分为:
(1)非切割的组合 (2)切割后的组合
(3)飞跃性的组合
1,同物组合
同物组合也称同物自组,就是若干相同事物的组合.
特点:①组合对象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事物.②参与组合的对象在组合前后基本原理和结构一般没有根本的变化.③往往具有组合的对称性或一致性的趋向.如子母灯,双向拉锁等
2,异类组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技术思想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功能的物质产品的组合,都属异类组合.
特点:组合对象(技术思想或产品)来自不同的方面,一般无主次关系.参与组合的对象从意义,原子,构造,成分,功能等任一方面和多方面互相渗透,整体变化显著.异类组合是异类求同的创新,创新性很强.
如台表圆珠笔,花瓶台灯电冰箱,电视机,计算机,音响等的组合
3,重组组合
在事物的不同层次分解原来的组合,尔后再按新的目的重新安排,此即重组组合.
特点:
(1)组合在一件事物上实施,
(2)组合过程中,一般不增加新的东西,
(3)重组主要是改变事物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如过去电话送话器和听筒是分别安装的,将送话器与听筒连为一体,就是现在的电话机.
重组作为手段,可以更有效地挖掘和发挥现有技术的潜力.如飞机的螺旋浆装在尾部就是喷气式飞机,装在顶部为直升飞机.
如积木,组合拆装模型,都有利于儿童建立重组意识,培养重组能力.
重组练习:(1)中国的汉字重组.请给下面每个字各配一个字,再将两字拆一拆,拼一拼,变成一个常用语.
例:注+(吾)=(主)(语)
勋+( )=( )( ) 汗+( )=( )( )
夯+( )=( )( ) 汕+( )=( )( )
杆+( )=( )( ) 杳+( )=( )( )
柱+( )=( )( ) 洽+( )=( )( )
中国的汉字重组(参考答案)
勋+(云)=(动(员) 汗+(胡)=(干)(湖)
夯+(田)=(奋(力) 汕+(可)=(山)(河)
杆+(对)=(树(杆) 杳+(一)=(日)(本)
柱+(反)=(主(板) 洽+(工)=(合)(江)
4,共享与补代组合
共享:不同的或相同的事物共享同一原
理,同一装置等的组合.例如吹风机,卷发器,梳子共用同一带插销的手柄.
补代:对某事物的要素进行取舍,补充,
替代的组合方式.
拨号式电话改为键盘式,银行卡代替存折.
5,概念组合
以命题和词类进行的组合.
绿色营销,音乐餐厅,裴多菲俱乐部
6,综合
综合可视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组合.
爱因斯坦综合了物理,数学知识提出相对论.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三,主体附加法
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通过置换或插入其它技术或增加新的附件而导致发明或创新的方法.
(1)特点 以原有的设想和原有的产品为主体附加,设想只起完善补充和利用主体设想的作用 附加物可以是已有的产品,也可以是根据主体特点为主体专门设计的附带装置.
如:洗衣机,电风扇,助力车等.
(2)步骤:有目的,有选择的确定一个
主体运用缺点列举法全面分析主体的缺点,
运用希望点列举法对主体提出希望,考虑
能否在不变或稍变主体的前提下,通过增
加附属物来克服或弥补主体的缺陷.考虑
能否利用或借助于主体的某种功能,附加
一种别的东西使其发挥作用.
例如:电扇加定时器,电冰箱加温度显示
器.
四,二元坐标法(也是组合)
把不同的信息分别列在二元坐标上,不
同的信息进行交合,产生新的信息.
我们以最简单的例子说明
扇子 ◆ ◆
日历 ◆ ◆
玻璃 ◆ ◆
扇子 日历 玻璃
实施步骤:
利用二元坐标法选择创新课题的程序
1.列出联想元素
2.用联想线沟通各个元素绘制联想图
3.进行联想和判断
4.从联想图中摘出有意义的联想
5.对有意义的联想进行可行性分析
五,焦点法
"焦点法"是组合技法的典型代表.它以一个事物为出发点(即焦点),联想其他事物并与之组合,形成新创意.
如玻璃纤维和塑料结合,可以制成耐高温,高强度的玻璃钢.很多复合材料,都是利用这种技法制成的.廉价餐厅,廉价打火机都是以薄利多销为焦点.
六,形态分析法
1,定义:每一个事物(技术装置)都
可以分解成若干的子系统,直至分解成不
能再分的要素.这些要素重新排列组合,
就会产生很多新的功能,方法或装置.
2,步骤
1)确定发明对象:准确表述所要解决的课题,包括该课题所要达到的目的及属于何类原理,技术系统等.
2)基本因素分析:即确定创新,发明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基本因素),编制形态特征表.确定的基本因素在功能上应是相对独立的,在数量上应以3个为宜,数量大,会使系统过大,使下步工作难度增加,数量太多,组合时过于繁杂很不方便.
3)形态分析:要揭示每一形态特征的可能变量(技术手段),应充分发挥横向思维能力,尽可能列出无论是本专业领域的还是其他专业领域的所有具有这种功能特征的各种技术手段(方法).
在形式上,为便于分析和进行下一步的组合,往往采取列矩阵表的形式,一般表格为二维的,每个因素的每个具体形态用符号pij表示,其中j代表因素,i代表具体形态.对较复杂的课题,也可用多维空间模式的形态矩阵.
4)形态组合:根据对发明对象的总体功能要求,分别把各因素的各形态一一加以排列组合,以获得所有可能的组合设想.
5)评价选择最合理的具体方案:选出少数较好的设想后,通过进一步具体化,最后选出最佳方案.
3,形态分析法的特点:
1)具有全解系性质.
2)具有形式化性质,它需要的主要不是
发明者的直觉和想象,而是依靠发明者认
真,细致,严谨的工作及精通与发明课题
有关的专门知识.
3)该法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运用
于发明创造,而且也适用于管理决策,科
学研究等方面,从而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
第四章 逆向转换型技法
一,逆向反转法
方法简介:这是逆向转换技法的一种方法.逆向反转换法的"逆"可以是方向,位置,过程,功能,原因,结果,优缺点,破(旧),立(新)矛盾的两个方面等诸方面的逆转
1,原理相反: 制冷与制热, 电动机与发电
机,压缩机与鼓风机
2,功能相反:保温瓶(保热)装冰(保
冷)
3,过程相反:吹尘与吸尘
4,位置相反:野生动物园的人和动物的位置
5,因果相反:原因结果互相反转即由果到因.如数学运算中从结果倒推回来以查运算是否正确.
因果相反:就是把通常的"因为—所以"的思维方式用"应该—但是"的逆向思维所代替.
因为我很健康,所以我不买保险.
应该说你很健康,可以不买保险.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象汽车行走不可能一路绿灯,也有黄灯和红灯.
6,程序相反:(科学假设与实验验证 火车车窗 建造大楼)
7,观念相反(大而全到专门化)(以产定销,以销
定产)
8,结构逆向:练习题:有一块形状如下图所示的木
板,准备把它切成2块做一个十字架,该怎样做
五,缺点(祸害)逆用法
1,原理:事物有用两重性,缺点和问题的一面可以向有利和好的方面转化.
利用事物的缺点,"以毒攻毒",化弊为利的方法,就称为缺点逆用法.
2,案例:
造纸少放了一种原料,成了废品,写字湮成一片,利用这一点做成吸墨纸.
日本清酒的产生.
低温加工技术.
第五章 分析列举型技法
一,方法介绍:
列举法就是把与创新有关的方面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探讨能否改革,怎样改革,最后实现改革.列举法通常分为特性列举法,缺点列举法与希望点列举法.
二,作用
1.有助于克服感知觉不敏锐的障碍,把思维从僵化,麻木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2.促使人们全面感知事物,防止遗漏.
3.有利于克服感情障碍
4.是改进老产品开发新产品的非常实用的方法.
三,类型
(一)特性列举法
1. 原理
通过对需要革新改进的对象做观察分析,尽量列举该事物的各种不同的特征或属性,然后确立改善的方向及如何实施.
2.实施步骤
(1)选择明确的创新对象,易小不易大
(2)把创新对象的特性一一列举
(3)把事物特性用名词形容词动词表现出来
名词特性(整体,部分,材料)
形容词特性(大小,形状,颜色,性质)
动词特性(功能,机理,作用)
3. 举例:如水壶的改造
二,缺点列举法
通过挖掘设想(产品)缺点而进行创新的方法.
例1:雨衣的缺点列举
例2:尽可能多地列举出玻璃杯的缺点
容易碎;比较滑;盛开水后手摸上去很烫手;容易沾上脏物;有了小缺口会划破手;容易翻倒;活动时带在身边不方便;倒上热水后很容易凉;成套的玻璃杯花色相同,喝水人稍一不注意就分不清自己所用的杯子;有些鼻子较高的人用普通玻璃杯喝水,杯沿压着鼻子会感到不舒服……
三,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是通过提出来的种种希望,经过归纳,确定发明目标的创造技法.
例如:开发一种新型雨伞
a:如果天气好了,就可以把伞扔掉,那才方便呢.
b:我倒希望有一把伞,和朋友一起走能大些,自己走能变小些.
c:能搞出象空气那样的东西,围裹着身体,不让淋湿才好.
d:淋湿了马上就干也不错.
e:有什么东西,在头顶上把雨水都吸收了就好.
f:最好有一种象隧道一样的东西向前延伸着淋不到雨.
如此种种,把大家的意见集中起来,设计出
一种新伞.
希望点列举法与缺点列举法一样,都是列举
的越多越好,甚至空想,幻想也可以.这需要
发散思维和想象力.
希望点列举法既可以个人进行,也可以团体
进行.
四,成对列举法
原理:把任意选择的两个事项结合起来,或把某一范围事物一一列举,依次成对组合寻求创新.
原则:①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
② 把所列举的事物,因素的所有组合均加以研究.
例:设计新式多功能家具.
第六章 智力激励法
一,概念
智力激励法(又叫做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美国创造学之父奥斯本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在韦氏国际大字典中被定义为:一组人员通过开会方式对某一特定问题出谋献策,群策群力解决问题.
智力激励法的英文含义为"头脑起风暴"即brain storming 又称为bs法.用来描述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奥斯本借用该词来形容会议者应敞开思想,畅所欲言.
二,理论依据
1. 信息激励,联想反应
2.无拘无束,热情感染
3.竞争意识,活跃思维
三,基本原则
1)延迟评判原则,使与会者思想放松,气氛活跃,这是智力激励法的关键;
2)以量求质的原则,这是获得高质量创造性设想的条件;
3)自由畅想原则,突出求异创新,这是智力激励法的宗旨;
4)综合改善原则,强调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和相互完善,这是智力激励法能否成功的标准.
5)限时限人原则.
四,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1)提出问题;(2)组建小组;(3)通知会议内容,时间,地点
2)热身活动:为使会议活跃,会前可作一些智力游戏,讲幽默小故事,作简单的发散思维练习等活动.
3)正式开会,明确问题,简单明了
4)自由畅谈,主持人坚持上述原则
5)会后收集整理设想,提案
6)未达目的,
重复上述过程
7)评价选出最佳设想,方案
▲创新的技巧
发表时间:2008-03-02 6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
有一部分创造力源于你平日所见。生物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度假回来后发现他的某个培养血里的细菌全部死亡,他并不像大多数生物学家那样认为这个实验彻底失败了。相反,他觉得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从未想过的重大事情,而就在他对这个所谓“事故”的调查过程中,青霉素被发现了。
弗莱明的发现证明了耶鲁大学心理学家罗伯特·斯特恩伯格所提出的“选择性密码”的概念。这是一种从无关现象中发掘有用信息的能力。人们从问题中提炼出的大多数信息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但有些却绝对重要。解决创造性问题的关键就是能够从无关事项的干扰中察觉到相关信息的“信号”。
另一条通往创造性的发现的路被斯特恩伯格称为“选择性合并”,即寻找一种方法把你观察到的相关信息组合到一起,也许你有能力把所有正确的部分提炼出来,但是把它们归拢起来同样也是一个必要的步骤。
查尔斯·达尔文把那些与他同时代的其他科学家都已知悉的事实结合起来,他的最本质的贡献就在于组织了全部事实并把它们很好地加以利用,有力地支持了他的进化论。
对于创造力来说,另一种有用的技能是学会找出不同点和相似点。许多重要突破都从那些未经拼凑,还没发现其暗藏规律和联系的元素、意见等等的统一汇总开始。类比和对比帮助你用新的排列组合和较完整的方式来看待问题。
古希腊时期的独裁暴君希罗曾经刁难阿基米德,问他自己头上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杂了其他的成分。阿基米德知道纯金的密度,但王冠的形状不规则,他如何在不熔化王冠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一个数据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在阿基米德入浴的时候,难题迎刃而解了。当他把自己浸入浴盆以后发现水位升高,问题就在这里,他不禁大叫一声,“太棒了!”结论已经很显然,他可以通过观察水位得出王冠的体积,然后乘上纯金的密度得到数据。
“你应该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彼得·利斯曼,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来自曾有过多项发明的阿罗维罗蒙特创新工程公司。他认为:“假定你有一块漂亮的波斯地毯,你发现它的一角是绯红的,而另一角有深红的光影。但是当你把地毯反过来的时候,你会发觉你感觉中的深红和你感觉中的绯红其实沿着对角线相连,而且根本就是同一种颜色。他们看上去不同只是因为它们被不同颜色包围着。”再来看创新问题,要想有所改变就要学会把问题反过来看,换一种角度,这样的话也许你就能找出潜在的联系。
尽情天真
用新鲜的眼光去看待事物是创新过程的重要环节,拥有这种能力必须愿意对问题中的任何一个假设提出质疑。
美国最多产的发明家保罗·麦克格莱迪的事例最好地体现了这种能力。他最著名的发明是那架飞了一英里的人工动力飞机——哥萨蒙康多号。这一发明帮麦克格莱迪赚了10万美元的奖金,同时他的飞机在史密斯松尼学院有了一席之地,声望仅次于圣路易斯精神号和莱特兄弟的飞机。
“拿一张洁白的纸,没有任何先入为主的概念,这是非常重要的。”麦克格莱迪说,“要想设计好哥萨蒙康多号,你必须假装自己从未看见过飞机。你必须计算出在机翼形状不改变的条件下,怎样的结果可以使机重最轻,然后推断如何保持飞行稳定,如何操纵飞机。你不要照着前人所做的每一步进行,因为前人设计飞机面临不同的挑战。最好还是保留一些好奇的眼神,保留一些天真和无知。”
“如果你对以前的飞机怎样失败和新设计的飞机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失灵考虑过多,那你的尝试还不够。我很幸运,我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有很扎实的基础,但对飞机构造一无所知。因此设计一款特大却很轻的飞机对我来说就显得比较容易。后来也证明这是着手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哥萨蒙康多号并不需要飞得多高或者多远,因此即使它解体的话也不会有人受伤。它的目标只是尽可能轻,所以你可以把它造得很细长,几乎随时会解体,而你得到飞机的最小重量的唯一方法就是看它是否会突然解体。”
“如果飞机从未解体过,那很明显它过重了,比它理应达到的数字要大。当然,如果飞机经常解体,你就无法完成使命。恰好的比例是25次飞行失败1次,那也是我们的设计所参照的标准。现在,用这种方法造普通的飞机实在太糟了,但对这个特殊飞行体而言,该方法却相当有用。解体不是失败,而是成功。”
对于创造性的观察来说:问恰当的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爱因斯坦常问些很基本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往往可以改变我们对整个物理意义上的宇宙的看法。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说:“只有不一般的头脑才能从最平常最显而易见的事物中做分析。”多产的发明家布克明斯特·福勒说得更直接:“尽情天真吧!”
从冒险中学到东西
有创造力的人并不局限于面对外部世界的种种,他们愿意去冒险。吉姆·考林斯是一位充满了热望的攀登者,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演说家,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攀登上面,因此在位于斯坦福校园里的旧金山半岛上平缓起伏的山上花去很多时间。他攀登斯坦福的建筑以巩固他的技巧,使动作不走样。
考林斯说·“攀登是我所做过的最具创新的事情,因为它处于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面对一块岩石,并没有地图可循,你对着悬崖峭壁告诉自己:把潜能发挥出来,这里是有路的。’但是这条路其实需要自己一步步摸索出来。”
考林斯认为攀登教会了他在商业方面去发挥创造。无论攀岩还是创业,“当你朝外看的时候,你会说,‘太棒了,看来很刺激。’企业家对于创业如是说:‘我并不知道能否成功,但我愿意去尝试。’在商学院,我们采用一种可以分析事情发生可能性的系统方法,叫做‘决定树’。事实上,只要你迈出一步,可能性就会发生变化。”
“在攀登过程中,如果你十分勇敢并且一直朝前走,当失去保护的时候,你会想到坠落,也就是在那一刻,你变得创造力非凡,想尽办法努力在岩石上站稳。而在商学院里,我们要接受打开自己选择的能力,但如果耗尽一生在各种选择间游离不定,每条路似乎都有走下去的可能性,那么,你总有一只脚踩在地上,是永远也不可能达到山顶的。”
不要怕犯错误
在创新活动中,有时犯下的错误往往可以成为让你吸取教训的试验,帮你得到下一步该做什么的有用信息。事实上,很多发明都是伴随失误产生的。英国著名的化学家威廉·帕金斯就是在人工合成奎宁的实验失败情况下发现了人造染料。他注意到他所创造的软泥会留下紫色的污渍,于是进一步地就污痕所做的调查开辟了人工合成染料的历史。
人们总是在付出努力上举棋不定,因为他们害怕失误,他们觉得那会很窘迫,难为情,甚至让人看不起。但是倘若你不抓住机会不犯错,你将什么都学不到,更别提干点不寻常的或有所创新了。
研究表明,富有创造力的人较缺乏创造力的同龄人来说犯的错要更多一些,原因不在于他们不够熟练,而是他们比其他人有更强烈的尝试欲望,他们出更多的主意,考虑更多的可能性,设想更多的方案,其中有些获得成功,而有些失败。
无论我们的努力有多么英勇,创新这一刻都不是人为强制可得的,在适当情况下,他是如此自然地袭入我们脑中。但是通常情况下,我们生命中的需求啊,时限啊,都无法等待刹那闪现的火花。创造力的诞生并不盘旋于某个问题或项目,它可能有助于向其他方面转化。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恩,西蒙顿教授说:“历史上大多数伟大的创造者并不只是把手伸入一只篮子,他们会从事许多不同的事情。如果在一条路上遇见障碍,他们会把障碍搁置在一边然后转向其他领域。由于拥有那么多个项目选择,你更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取得突破,你在不停的前行中。”
焦虑臣服于创新
找到克服恐惧的勇气并且一步步踏实前行是各种各样创新的关键。恐惧是任何创新的重要因素,爱尔兰的阿伦岛是世界上最艰难的捕鱼场所之一,那里的渔夫们说,任何不对大海心生是惧的人都不应下海去捕鱼。
焦虑臣服于创新,但那是一种对于恐惧的承认,愿意一肩担起的心。恐惧是一条龙,而你是骑士,任何战斗前不湿钢盔的骑士都不是好骑士。
▲强制联想创新法
世界上任何事物无不处于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矛盾运动之中。所以,人们如果强制地运用类比、近似、对比等联想,那末往往可以无孔不入,把独立无关、大相径庭的不同事物外在地或内在地联系起来。现代创新技法中的运用强制联想创新法,就是强制地运用各种联想,天马行空,想尽世间所有事,把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设计联系起来,巧发奇中,甚至歪打正着,开发性地重新组合既有设计,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加以调整、改造、完善,构成一种崭新的创造性设计。
日本东芝电器公司设计和制造的旋转万能x射线电视透视台,背卧位能够旋转300°和-90°,由遥控任意选定病人的体位,在起、倒或起或倒的任何角度上,x射线管、增强器、电视装置和病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整体格局一反常规的对称平衡设计,以环状框架和平板卧位相结合,作动态均衡设计。局部格局一反常规的动态均衡设计,以环状框架为中心轴对称布置x射线装置、增强器、电视装置,作对称平衡设计。全局和局部之间,以同一的形态、材质、色彩作过渡和呼应。整组设备不仅呈现出稳重感和安定感,而且呈现出轻巧感。不仅方便病人和操纵者,而且渲染了宁静、亲切、安全、精密的环境氛围。
该旋转万能x射线电视透视台的整体设计运用了强制联想创新法,开发性地重新组合了x射线透视机、电视摄像机、可调节手术台三大原本看似毫无关联的主要设计。
运用强制联想方法的好处很多:一是有利于克服联想定势和思维定势,把联想从熟悉的领域扩延到陌生的领域,甚至是意想不到的领域;二是不仅充分发挥既有设计及其相互组合的潜力和效益,而且强化和深化开发性重新组合的创造性和新颖性;三是既能够自成一体、连续更新和开发,又能够同其他方法相结合,构成大量非常规的新设想、新设计、新方案。
具体运用强制联想方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把不同的事物和不同的设计强制联想起来,差异性和跳跃性越大,就容易打开思路,超常组合。第二,强制联系以发散式联想和思维为主,越广阔越好;强制结合以收拢式联想和思维为主,越集约越好。三,借助矩阵排列和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把各种强制联系和强制结合划分成已有的、平庸的、改进的、新颖的、奇特的五大类,去掉第一、第二类,保留第三、第四类,变换和修正第五类。
▲扇型组合创新法
炎炎盛暑,小小一把折扇给人们带来了阵阵凉风。并非折扇本身有多大的能耐,而是折开成一个偌大的扇面,促使空气流动,以致借来了凉风。现代创新技法中的扇型组合创新法,就像折扇伸展、巧借八面来风那样,把不同的材料设计、技术设计、工艺设计、造型设计、装饰设计、运用到同类设计相同方向的系列组合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强化和突出同类设计的某些方面和环节,构成一种别具特色、风范、勉力的创造性设计。
长期以来,轮胎翻新采用高温和高压的热压翻新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轮胎的使用寿命,但是又引出了一个新问题,热压弱化了轮胎的外胎。美国人罗伊·卡弗毕业于伊利诺斯大学,听说有人发明了冷压翻新工艺,就重金买下了这项创造性工艺设计的专利权,开办了班达格有限公司。轻便车特别是客车的轮胎翻新运用冷压工艺,效果极好,大大延长了使用寿命。不过,运货卡车的轮胎翻新运用冷压工艺,效果却不是很好。因为载货越重,行驶距离越长,产生的热量也越大,翻新轮胎的橡胶带往往会从轮胎上剥落下来,卡弗为此专门聘请了一些工业技术专家,共同更新设计。首先,运用一种新的软化装置,在充气状态下对轮胎进行前期处理,提高了定位精度。其次,引进一种柔性的橡胶气囊,代替原来的金属固化圈固定橡胶带,使压力更加平均分散。最后,特制一种均匀减震的胶质材料,把翻新的胎面材料只粘接到轮胎顶部,有效地控制轮胎与地面实际直接接触的部分,既减少了摩擦又降低了热量,牢固度和耐磨度增大了几倍。卡弗因此获得了美国前总统约翰逊授予的总统级优秀奖。公司年销售额也扶摇直上,1964年为300万美元,1973年为7000万美元,1980年为2.4亿美元,1986年为6亿美元。
卡弗对轮胎的系列翻新改造,运用的就是扇型组合创新法。这种创新法和角型组合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角型组合创新法是把不同的设计巧妙地组合起来,运用到不同设计之中,那么扇型组合创新法则把不同设计通过重新整合,再运用到相同设计之中。
扇型组合创新法的好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充分发挥独家设计优势,不断地进行开发性重新组合;二是以独家设计优势为龙头,兼收并蓄同时根本改造其他不同设计的创造性优势;三是把独家设计优势和其他设计优势组合起来,广泛地运用于材料、技术、工艺、功能、结构、造型等开发性重新组合。
具体运用扇型组合创新法要注意以下几个主要方面。第一,牢牢把握和充分发挥独家设计优势的独到之处和延伸潜力。第二,着眼点要放开,大胆地借鉴和吸收其他设计的优势,重点要收拢,把其他设计加以还原和置换,形成从属于自己的设计优势。第三,对种种设计进行还原置换应当分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表及里。
▲特性扩缩创新法
任何创新都意味着原有产品或服务的改变。
国外有家工厂,为了采光,在屋顶上装了玻璃天窗。天长日久玻璃落上灰尘自然变暗了,需要加以清洗。可是清洗费用很高,得想个办法降低这项费用。大家都为这事拼命动脑筋出主意,有的说利用自动喷流器去冲洗,有的说利用电气装置把天窗卸下来……
可是有个动脑筋的人说:“天窗的事,不用去管它了。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安装日光灯,这样要便宜合算得多。”结果把费用一核计,果然如此。据说后来他们就不再洗天窗,全部装上日光灯来代替。本来要通过天窗采光并要经常清洗天窗的,现在却转变成用日光灯来照明,这是使用方法方面的改变。
过去日本流行一种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的工作服,这种工作服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就是解大便时很不方便。许多人想改进它,都因思路不对而效果欠佳。有创意人随意地在自己工作服的臀部开了一个半圆形的口子,再装上一条半圆形的小拉链,从而轻易地解决了解大便不方便的问题。日本服装设计师们对此评价很高,他们觉得这种工作服幽默有趣,而且认为它在服装设计上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日本的冈山化纤公司于是花了150万日元买下了这一新设计。又比如,人们平时穿的拖鞋只能从一个方向穿进去,如果脱鞋时把鞋放倒了,那么得摆正以后才能穿。一妇女觉得这样不太方便,于是她就日思夜想地想发明一种不论顺放倒放,一下子就能很快穿上的拖鞋。后来,她简单地把拖鞋的一字带移到鞋中央,结果相当方便和实用。由这一创意而制造出来的拖鞋十分畅销。
为了确保特性创新过程中的某种改变能获得成功,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要加强实验或试验。比如火车发明者史蒂文森起初发明的火车是有齿轮的,在专门制有齿轨的铁道上行驶,速度很慢。后来他想到这可能是因为使用齿轮和齿轨的毛病。有人提出如果去掉齿轮和齿轨,火车可能会脱轨翻车。能否以无齿轮的铁轨变换有齿轮的铁轨?必须进行火车在无齿铁轨上运行的种种试验。试验结果,光滑的车轮行驶在光滑的铁轨上不但不脱轨,反而十分平稳,比原来的速度提高5倍多。
从以上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创意人在运用扩缩法进行创新过程中,主要从产品的特性分析出发,产品某种特性改变了,新产品也就出来了。生活用品中就有不少用品可以做这类改进,比如玻璃杯,放的时候易滑,还有响声,如果在杯底粘上泡沫的小毡片,就可以方便地解决问题;住家厨房和厕所地面太滑,有厂家给光滑的磁砖面划上网纹,有厂家专门生产塑料防滑垫,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前几年国内也有手表厂厂长找到点子大师何阳,拿出他们制作的精美手表,问“还有什么改进之处”。何阳建议“把表带部分改了”。说着他就摘下他戴的表给他们看。原来他在他戴的金属表背面贴了一层“创可贴”,倒不是手表受了什么伤,而是戴金属表不舒服。据报上说,金属离子渗到皮层里,影响健康。如果冬天在表带背面粘上一层皮革,这样不但免于皮肤接触金属,而且戴起来不会觉得太凉。
在运用特性扩缩法进行创新分析时,可按如下步骤组织思路:
(1)由小及大,先选取产品的某个方面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延伸到新产品方方面面的特性;
(2)选择要改进的事物或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解决的对象,这类对象可以是一种物品,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
(3)将对象的全部特性或属性罗列出来,并做出详细的记录。
(4)对产品的特性和已作的记录分门别类地加以梳理。
(5)组织力量对研究对象已列出的特性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缺陷或希望点,然后从材料、元件、结构、功能等方面扩缩性创新的构思。
(6)评价和讨论所提的各种改进方案,使产品更能迎合消费者的需要。
▲破旧创新发明法
发表时间:2009-12-08
发明创造必须有破旧思想,即改变事物在自己头脑中的现有形象。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前人思路,提出巧妙、简捷、新颖、合理、科学的设想。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合理的、科学的,越是简单的,出故障越小。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破旧创新法”,也叫“突破原形创造法”。大胆畅想,主动改变旧事物的形象,思考这种改变了形象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新的作用。
例如:(1)手电筒。改变后可伸缩;可任意弯曲成各种形状,它不再是握在手里,而是可以戴着的眼镜,看到哪里,哪里就清楚、明亮,刚才是柔和的灯光,突然变成刺眼的强光,对着堆干草照射几下,干草便可燃烧。如果警察有这种手电,在夜间抓坏人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2)不像椅子的椅子。能坐的衣服,能穿的帽子等等。
(3)书。一说到书,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大厚书、小人书、经典书……而能否想到花瓣形的书、能伸长缩短的书;文字图案能变的书;能吃的书……
(4)汽车。大汽车、小轿车、大客车、面包车……而很少有人想到汽车是圆形的,无论在什么地形中不管怎么走也不会翻车;而且水里、陆地都能行走、会飞的汽车。
破旧思考法是从某种目的或某种需要出发,思考旧事物的新形象。就是把自己熟悉的事物当做陌生的事物,用幼稚的心灵重新想象出这些事物;从新的角度异化这些事物,这就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
▲联想思维创新方法
发表时间:2008-12-07
有一种说法:“如果大风吹起来,木桶店就会赚钱。”
这两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呢?
原来它经历了下面的思维过程:当大风吹起来的时候,砂石就会满天飞舞,这会导致瞎子的增加,从而琵琶师父也会增多,越来越多的人会以猫的毛代替琵琶弦,因而猫会减少,结果老鼠的数量就会大大增加。由于老鼠会咬破木桶,所以做木桶的店就会赚钱了。
上面的每段联想都十分合理,而获得的结论却大大出乎人们意料,这就是运用了联想思维的结果。
一、什么是联想思维
作为形象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和方法,联想思维就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一种事物的形象与另一种事物的形象联系起来,探索它们之间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客观世界是复杂的,是由许多形形色色的事物构成的,而不同事物之间则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和区别。正是由于这些差异,才使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千姿百态,同样也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才使得人们难以将它们联系到一起。事实证明,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异越大,将它们联想到一起就越困难,而一旦将两种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联系起来,往往就能作出创新。
比如,人有记忆力,那么金属有没有记忆力呢?回答是肯定的,科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有一类合金不仅也像高等动物那样具有“记忆力”,而且它们的“记性”好得惊人,哪怕改变500万次,仍能在一定条件下100%地恢复原状;再如我们的拖鞋是用泡沫塑料做成的,那么有没有泡沫金属呢?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发明了性能优异的泡沫金属。大家知道,人体出汗时,汗水蒸发会带走一部分热量。科学家们受此生理现象启发,研制出了会“出汗”的耐高温泡沫金属。他们从众多的金属中,挑选了号称“高熔点金属之王”的钨作为泡沫金属的骨架,往钨骨架的孔洞中注满了较易熔化的铜或银。用这种泡沫金属制成火箭的喷嘴,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小孔内的铜或银就会逐渐熔化成液体,迅速沸腾、蒸发、并在“出汗”的过程中带走大量热量,从而降低喷嘴的温度,保证火箭的正常运行。当然,泡沫金属最诱人的特性还是它的“身轻如燕”的特性。就拿泡沫铝来说吧,纯铝的密度是2.7克/立方厘米,而泡沫铝仅为0.2~0.6克/立方厘米,甚至能像木材那样漂浮在水面上。如果用泡沫铝制成设备,如空间站的航天器,总重量可大大减轻,因此是理想的未来航天材料。
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斯塔林茨曾经用实验证明,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步骤建立起联系的关系。比如高山和镜子,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联想思维可以使它们之间发生联系;高山—平地,平地—平面,平面—镜面,镜面一镜子再如天空和茶;天空—土地,土地—水,水—喝,喝— 茶。假如每个词语都可以与10个词直接发生联系,那么第一步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第二步就有100次机会,第三步就有1000次,第四步就有 10000,第五步就有1000000次机会!
因此,联想思维有着广泛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天地,一个人如果不会运用联想思维,学一点就只知道一点,那么他的知识是零碎的、孤立的,派不上什么用处;可如果他善于运用联想思维,就会由此及彼扩展开去,做到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从而使思维跳出现有的圈子,突破思维定势而获得创新的构思。
比如,在早先研究潜艇的潜行速度时,人们发现潜艇的潜行速度很难提高,由此人们联想到了游得极快的海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海豚有那么快的游泳速度呢?经研究发现,关键之一就在于其皮肤的双层管状的特殊结构,于是,人们便将双层管状结构移植到潜艇上,果然大大提高了潜艇的潜行速度。再如,生物学家都知道,响尾蛇的视力很差,几十厘米近的东西都看不清,但是在黑夜里却能准确地捕获十多米远的田鼠,其秘密在于它的眼睛和鼻子之间的颊窝。这个部位是一个生物的红外感受器,能感受到远处动物活动时由于有热量产生而发出的微量红外线,从而实现“热定位”。美国导弹专家由此产生联想,若用电子器件制造出和响尾蛇的生物红外感受器类似的“电子红外感受器”,用于接受飞行中的飞机因发动机运转发热而辐射的红外线,岂不可以通过这种“热定位”来实现对目标的自动跟踪。所谓红外跟踪响尾蛇导弹就是在这种“联想”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炮火弥漫欧洲,机枪和火炮的发展使战斗愈加残酷,大批伤兵被运到后方。
一天,法国将军亚德里安去医院看望伤兵,一位伤兵向他讲述了自己受伤的经过。原来在德国炮击时,这个士兵正在厨房值日,炮弹劈头盖脸地打来,弹片横飞,他急中生智,忙把铁锅举起来扣在头上,结果很多同伴都被炸死了,而他只受了点轻伤。
亚里得安由此联想到如果战场上人人都有一顶铁帽子,不就可以减少伤亡了吗?于是,他立即指定一个小组进行研究,制成了第一代钢盔,并在当年装备了部队。据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各国的军队由于装备了钢盔,使几十万人免于死亡。
法国将军由铁锅扣头能防炮弹,提出制造钢盔,这就是联想思维的结果。
二、两种联想思维方法
在创新过程中,联想思维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方法,这是因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有着某种内在的联想,从茫茫宇宙天体到点点微观粒子,从飞禽走兽的特殊本领到机械和建筑的精巧设计,创新者都可以从中发现互通的东西。根据联想思维产生的目的性,我们可以将联想思维方法分成自由联想法和强迫联想法两种。
自由联想法是一种主动自由的积极联想,是在自由奔放毫无顾忌的情况下进行联想,该方法是属于探索性的,它是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心理学家们首先提出并开始实验的。心理学家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要求试验的人尽快地想到许多观念,再从这些观念中,选择出新的观念来。例如,提及“飞机”一词,就可以联想到航空、机身、机翅、机尾与着陆装置等,还可以联想到飞机的原理、起飞的上升力、着陆的下降力以及飞机冲力必须超过它的阻力等等。经过一系列的追踪研究发现,自由联想越丰富的人,作出创新的可能性也往往越大。
强迫联想法是前苏联心理学家哥洛万斯和塔斯林茨发明的,其方法是要求拿一本产品目录,随意翻阅,联想翻看到的两种产品能否构成一种新事物。
日本软件银行总裁孙正义认为自己的成功得益于他早年在美国留学时的“每天一项发明”。那时候不管多忙,他每天都要给自己5分钟的时间强迫自己想一项发明。他发明的方法很奇特:从字典里随意找三个名词,然后想办法把这三样东西组合成一个新东西。一年下来,竟然有250多项“发明”。在这些“发明”里,最重要的是“可以发声的多国语言翻译机”。这项发明后来以1亿日元的价格卖给了日本夏普公司,为孙正义赚到了创业的资金。
在这里,孙正义所用的就是强迫联想法。
▲藤型组合创新法
藤型组合创新法
如果到瓜园里去买瓜,卖瓜人总是顺藤、依蔓而摸瓜。这样一则不费多少功夫,事半功倍;二则选出的活藤瓜,质量好,口味甜。现代工业设计的藤型组合方法,就像顺着藤儿摸瓜果那样,把一种别具特色、风范、魅力的创造性设计,运用到其他不同设计领域之中,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加以不同程度的调整、补充、变动。
80年代最后几年,世界家用电器市场严重滑坡,家电生产经营企业风雨飘摇。日本松下公司发挥彩色电视观机设计、生产、经营的独家优势,以极快的速度推出大屏幕彩电,号称“家用小电影”,畅销日本和世界市场。日本索尼公司以电子音响设备设计、生产、经营的独家优势著称于世界,巧妙地把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同大屏幕彩色电视机组合为新一代视听同步家用电器,一举开拓了大片家电新市场。松下公司进一步在大屏幕彩色电视机和高保真立体声音响设备组合中,增加了收录机,开发出卡拉ok机。不仅夺回了已经失去的家电市场,而且被誉为开创了视听同步自娱乐的家用电器新时代。索尼公司又把更新开发的重点移向家用电器的轻、小、短、薄,向商场推出了微型多功能的彩色电视机,让人边走、边听、边看。
这场震动世界的家用电器竞争大战方兴未艾,鹿死谁手有待下回分解。不过,有一点很清楚,松下和索尼公司都在家用电器的更新开发中,运用了藤型组合的设计方法。松下公司以彩色电视机的设计优势为中心,扶壮主藤,顺藤摸瓜。而索尼公司却以音响设备的设计优势为中心,主藤伸展,顺藤摸瓜。如果说松下卡拉ok机仍然是彩电独家设计的藤型组合,那末索尼微型彩电仍然是随身听独家设计的藤型细合。设备还是原来的设备,技术还是原来的技术,人员原来的人员,管理还是原来的管理,质量还是原来的质量。藤型组合设计一变样,市场份额往上窜。万变不离其宗,所以投入小、周期短、效益高,正是运用藤型组合创新法的好处。
运用藤型组合创新法需要注意如下几个要点。第一,以独家设计为主藤,向外延伸并与异类组合。既要防止侵犯他人的专利设计,又要防止等同于线型同类组合。第二,藤和瓜之间往往由蔓联接和组合,所以要在蔓上大做文章,延伸蔓而多结瓜。或者保持原有设计,附加了新的组合,或者局部改变原有设计,延伸出新的组合。索尼公司偏重于附加,松下公司则偏重于延伸。第三,藤型组合也是新技术、新工艺的辐射,既开辟新技术的应用领域,又以新技术推动传统技术的更新。第四,附加和延伸都要适当。否则,成本增加、结构复杂、使用和维修不便,适得其反。
▲破旧创新发明法
发表时间:2009-12-08 浏览次数:13破旧创新发明法
发明创造必须有破旧思想,即改变事物在自己头脑中的现有形象。要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前人思路,提出巧妙、简捷、新颖、合理、科学的设想。最简单的往往是最合理的、科学的,越是简单的,出故障越小。这就是发明创造的“破旧创新法”,也叫“突破原形创造法”。大胆畅想,主动改变旧事物的形象,思考这种改变了形象有什么好处或有什么新的作用。
例如:(1)手电筒。改变后可伸缩;可任意弯曲成各种形状,它不再是握在手里,而是可以戴着的眼镜,看到哪里,哪里就清楚、明亮,刚才是柔和的灯光,突然变成刺眼的强光,对着堆干草照射几下,干草便可燃烧。如果警察有这种手电,在夜间抓坏人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吗?
(2)不像椅子的椅子。能坐的衣服,能穿的帽子等等。
(3)书。一说到书,人们的脑海里立刻出现了:大厚书、小人书、经典书……而能否想到花瓣形的书、能伸长缩短的书;文字图案能变的书;能吃的书……
(4)汽车。大汽车、小轿车、大客车、面包车……而很少有人想到汽车是圆形的,无论在什么地形中不管怎么走也不会翻车;而且水里、陆地都能行走、会飞的汽车。
破旧思考法是从某种目的或某种需要出发,思考旧事物的新形象。就是把自己熟悉的事物当做陌生的事物,用幼稚的心灵重新想象出这些事物;从新的角度异化这些事物,这就要我们不断地去观察、去想象、去创造。
-
▲莫把创新变“创形”
创新,顾名思义首创、初次,与“旧”相对,改旧更新之意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已成为时代精神。近年来,各行各业在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并应用其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在创新中获得生机,赢得机遇,得以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果,令人可喜可贺。
然而,纵观现实生活,我们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创新却不如人意,没有创造,没有突破,没有前进,把创新变成了“创形”。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迫切想出政绩。有的人走上新岗位,屁股没坐热,“交椅”没坐稳,情况没摸清,就急于搞些所谓的“推陈出新”,干些“显山露水”的事情来显示自已的“能耐”,搞有“形”无“果”的创新。二是热衷于轰动效应。有的人不调查、不研究,提不切实际的空口号,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不切实际的大规模,热衷创造“轰动效应”,总想出“彩”出“新”,搞“华而不实”的“创新”。三是极力于标新立异。有的人凡事都冠于“创新”,逼着下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搞“哗众取宠”式的“创新”。用表面形式把创新变成“创形”,其结果经验源源不断,问题却“接踵而来”。毋庸讳言,以创新为名,实则创“形”的现象,无疑是官僚主义表现,于党于民无一利而害无穷。
“创新”是项具有科学性很强的开拓实践活动,不是想“创”就能创,想“新”就能新的。“创新”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新。对违反客观实际的“创新”,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创新”,出风头捞彩头的“创新”,我们要从终端上警惕、防止、克服和杜绝,决不能让那些打着“创新”旗号而搞“创形”的人捞好处,得便宜。
“创新”,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创新重在于“创”,贵在于“新”,要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前进。要力戒“创新”中的形式主义,笔者认为必须要有“四气其一,要有学习知识,重在实践,不断增强创新的“底气”。学习才能探索新路子、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思维,进行革新和创造,并通过实践发现新特点,掌握新规律,形成新认识,采取新方法,找到新答案,解决新问题。其二,要有敢闯敢干,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创新的“朝气”。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才能敢于承担风险,推陈出新,勇于挑战,提出新理念,采取新办法,开拓新路子。其三,要有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断增强创新的“勇气”。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吃苦耐劳,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毅力和恒心,面对压力不低头,不服输,面对成功不自满,不停步,面对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其四,要有勤于思考,勇于创造,不断增强创新的“锐气”。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多动脑,多思考,多创造,抓住发展创建特色,抓住亮点扩大优势,抓住热点实施突破,抓住难点进行攻关,在创新中解决新问题,在创新中求得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辉煌在于创新,发展更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和主题词。创新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创新往往与艰苦相伴,与挫折相随。不打破思想禁锢和习惯性思维定势,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超越,不站在时代的潮头,更新观念,变革思维,坐而论道,围于形式,是很难在创新中获取生机,赢得机遇,得以发展的。为此,愿所有单位的领导者在“创新”中,真正“沉”下去,“深”下去,切不能“浮”在上面,搞有“形”无“果”的创新了。
▲莫把创新变“创形”
创新,顾名思义首创、初次,与“旧”相对,改旧更新之意也。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新意识已成为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已成为时代精神。近年来,各行各业在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以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新的模式、新的方法,并应用其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在创新中获得生机,赢得机遇,得以发展,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新成果,令人可喜可贺。
然而,纵观现实生活,我们有些地方和单位的创新却不如人意,没有创造,没有突破,没有前进,把创新变成了“创形”。主要表现有三:一是迫切想出政绩。有的人走上新岗位,屁股没坐热,“交椅”没坐稳,情况没摸清,就急于搞些所谓的“推陈出新”,干些“显山露水”的事情来显示自已的“能耐”,搞有“形”无“果”的创新。二是热衷于轰动效应。有的人不调查、不研究,提不切实际的空口号,定不切实际的高指标,求不切实际的大规模,热衷创造“轰动效应”,总想出“彩”出“新”,搞“华而不实”的“创新”。三是极力于标新立异。有的人凡事都冠于“创新”,逼着下面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搞“哗众取宠”式的“创新”。用表面形式把创新变成“创形”,其结果经验源源不断,问题却“接踵而来”。毋庸讳言,以创新为名,实则创“形”的现象,无疑是官僚主义表现,于党于民无一利而害无穷。
“创新”是项具有科学性很强的开拓实践活动,不是想“创”就能创,想“新”就能新的。“创新”必须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与时俱新。对违反客观实际的“创新”,不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创新”,出风头捞彩头的“创新”,我们要从终端上警惕、防止、克服和杜绝,决不能让那些打着“创新”旗号而搞“创形”的人捞好处,得便宜。
“创新”,意味着对陈规的突破,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创新重在于“创”,贵在于“新”,要有所创造,有所突破,有所前进。要力戒“创新”中的形式主义,笔者认为必须要有“四气其一,要有学习知识,重在实践,不断增强创新的“底气”。学习才能探索新路子、新途径、新举措和新思维,进行革新和创造,并通过实践发现新特点,掌握新规律,形成新认识,采取新方法,找到新答案,解决新问题。其二,要有敢闯敢干,推陈出新,不断增强创新的“朝气”。朝气蓬勃,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斗志,才能敢于承担风险,推陈出新,勇于挑战,提出新理念,采取新办法,开拓新路子。其三,要有艰苦奋斗,迎难而上,不断增强创新的“勇气”。创新是一种艰苦的创造性实践活动,需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吃苦耐劳,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毅力和恒心,面对压力不低头,不服输,面对成功不自满,不停步,面对挫折不气馁,不退缩。其四,要有勤于思考,勇于创造,不断增强创新的“锐气”。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多动脑,多思考,多创造,抓住发展创建特色,抓住亮点扩大优势,抓住热点实施突破,抓住难点进行攻关,在创新中解决新问题,在创新中求得新发展。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辉煌在于创新,发展更在于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创新是发展的关键”。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旋律和主题词。创新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创新往往与艰苦相伴,与挫折相随。不打破思想禁锢和习惯性思维定势,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超越,不站在时代的潮头,更新观念,变革思维,坐而论道,围于形式,是很难在创新中获取生机,赢得机遇,得以发展的。为此,愿所有单位的领导者在“创新”中,真正“沉”下去,“深”下去,切不能“浮”在上面,搞有“形”无“果”的创新了。
▲每天创新一点点,是领先的开始
市场上有两种人,一种是领先别人的人,另一种是被别人领先的人。领先别人的人永远让别人跟着他走,被别人领先的人永远跟着别人走。
在市场上,别人做什么你就做什么,你最多也只是个好的模仿者,你永远不可能靠模仿成为领导品牌。
要成为一个领导品牌、领导潮流的人,你就必须成为一个创新者,只有创新才能让你有机会超越常人。
要时时刻刻想着:“我如何跟别人不一样,并且比他更好”,而不是“我如何与别人一样好”。
市场上永远有那些不断创新的人,当大家都还在模仿与跟风的时候,他已经推出新款式的产品了。当大家都开始向他学习的时候,他又采用新策略了。当大家在想如何做得比他更好的时候,他已经做得跟你不一样了。
服装界,最先推出的新款式、新色系的厂商通常都是领导品牌,而当大家在学他们的时候,他们正在研究下一季度的创新产品是什么,所以他们总是走在别人前面。
汽车业也是一样,世界级的大汽车厂商总是每一年,将他们自己的汽车改成耳目一新的款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到底如何创新呢?世界上没有创新的事物,只有创新的组合,这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基本组成元素就是么几种而已,创新的人只是把它加以重新组合或改变其中一两种组合而已。
就像领带或服装的颜色其实就是那么几种色调,但成功的设计师总是擅长将图案的形状、位置、大小、色调调和加以变化或重组,有时候是几何图形,有时候是线条,有时候是花样,有时候是素色,有时候是……变化无穷,永无止境的创新。
只要发挥你的想象力与逆思考的能力,你会发现你现在的产品只要稍作更改,就可以令消费者感觉耳目一新,你的行销策略只要稍加变化,就可以大幅度超越对手,令他不知所措。
善于创新的人不是比较会发明,而是比较会重新组合,每一个企业家及市场上的领导者应该都懂得这个道理。
每天都去想办法改进一点点,问自己什么地方可以做得与竞争对手不一样?有什么是别人以前不曾想到的做法?在各方面,每天都大胆地创新一下,那么,市场上的领导地位就非你莫属了!
▲训练天才头脑之——创新定义
这一部分学习天才头脑的第三个必要步骤——创新意识。我会解释为什么创新意识是天才的主要特征,并将证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创新性,教你如何提高创新能力,超过天生的天才。换句话说,这一步骤将为你打开思想之门,机遇多到难以置信——这就是大创新。
这一节介绍一个有关创新的简单明了的科学观点,并给出一个屡试不爽的定义,帮你打破世俗观念的阻碍。科学观点是最简练最经济的观点。要达到这个水平,要运用你看透本质的能力和给出定义的能力.
训练你的大脑
下面是一个想象力的练习,是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举行的全美创造学协会年会的闭幕式上,3m公司的洛伊丝?多纳讲到的。当我问她可不可以借用这个练习时,她爽快地答应了,还赠送了我一些资料。说实话,我对所有对儿童或成人的创造性有帮助的东西一直都是贪得无厌的。如果你有什么智力题目或作业等,一定要寄一份给天才学校啊。
这道练习是这样的:
你和全体机组成员一直以来都在探索距离地球1.2万光年的星系的第四等星。你看到了太阳系附近有一颗m级(类地级)行星。这颗行星被命名为rd1—m5。
按常规,所有m级行星都要探索一下。你们的飞船在rd1—m5行星上着陆。你首先看到的是一只很有趣的动物。把这只动物画在下图中。
画完后,根据下面的评分标准检验一下你的想象力如何。(我稍稍做了点改动。抱歉,洛伊丝。)
1.如果这只动物的脑袋多于或少于一个,得1分。
2.如果这只动物的上肢多于或少于两个,得1分。
3.如果这只动物的下肢多于或少于两个,得1分。
4.如果这只动物的尾巴多于或少于一个,得1分。
5.如果这只动物的眼睛多于或少于两只,得1分。
6.如果这只动物的耳朵多于或少于两只,得1分。
7.如果这只动物的鼻子多于或少于一只,得1分。
8.如果这只动物有某些奇异的特征,如有交流或防御 装置,得1分。
你共得了多少分?
如果得了8分,很好。你的创造力已超出了以往的局限。如果没得够8分,你的创造力还有待提高。
了解了评分标准后,再画一次。
画完了第二幅图,你的外星动物与地球生物有何不同呢?是一只眼、两个脑袋、七条腿的怪物吗?是隐形的吗?开玩笑!洛伊丝也这么问过。如果你的动物不是隐形的,说明前面的问题暗示了你的画。第一幅画是你的想象力(以往的经验)的结晶,而第二幅画则是由这些问题决定的,因为现在你知道怎么做才能得更高的分数(这些问题拓展了你的经验)。如果有第三幅画,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
这个游戏没有输赢之分,只是一个自我进步和自我评价的游戏。不过,如果你分数高,我是很为你高兴的。当洛伊丝在大会上把这个游戏介绍给大家时,我的第一幅画就得了8分,感觉好极了。下面是我的两幅画。我会解释我是怎样在游戏中拿到满分的,并且当洛伊丝问有没有人画了只隐形动物(第二个刁难)时,我的得分仍名列榜首。
带方框的一页(已给出) 动物图的背面一页
当要求在图中的方框中画一只动物时,我是这么想的:
1.为什么不能在方框(已给出)外?那么画在哪儿呢一个角落吧(于是我就在第一页的右上角画了个点)。
2.为什么不能在所给的纸张外画呢?画在哪儿?背面吧。(于是我把这张纸翻了过来。)
3.为什么不能摆脱动物的形状(世上已有的)呢?怎么做?没有下肢、上肢和脑袋?像一个麻袋?没有固定的形状?(所以我画了个模糊的形状。)
4.为什么不能摆脱传统的形象(受文化的暗示)呢?怎么做?我画了个透明的动物,它的信息以液体形式存在(冷凝状)。(所以我在底部画了些表示液体的 道道。)
5.为什么不能超越所有已知事物(受我们的知识所暗示)呢?怎么做?我加上了一些小短线,让画面活泼一点。表示这只动物可以从身体上端的薄膜交流一些表示热情等的积极情感(我在图的右上角加了些 波浪线),在左下角表示出沮丧之类的消极情感(我是在随后添加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次就得了8分。从中你也可以看出这个五步流程——让你的智力产品远离世俗的准则,甚至跑在可能会有的刁难的前面。强迫自己远离要求五步,问个“为什么不”。
还记得吗?第二个刁难是问你的动物是否是隐形的。我回答“是”,因为我的动物是二维的。如果你只看一面(正面),你看不到我画的动物;如果你看背面,也看不到(整张纸就像只有些细线,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从这个练习我们再次看到了大能力的前两个法则运用于创新时的法力。
▲音乐教育有助于创新思维
一、21世纪新课题:全脑教育刻不容缓
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被培养者不仅要具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技能、强烈的创新激情,而且还要具有综合的智能和创新能力。它是创新基础、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一个综合培养过程。
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欲望、宽厚的知识结构、敏锐的观察能力、丰富的联想想象和活跃的创造灵感等明显的特征。
创新思维不是天赋的,它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社会环境的影响与后天教育的结果。创新思维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反复交替的结果,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协调结合的产物,是潜意识与显意识互动作用的构成。
现代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左脑是显意识脑(称为语言脑),它的功能主要是支配着人的抽象思维,包括语言、计算、运筹、理解、判断等;人的右脑是潜意识脑(称为非语言脑),它的功能主要是司管人的感知、记忆、时空定位、音乐、绘画等形象思维,特别是情绪情感,因此通常被称为"艺术脑"、"本能脑"、"音乐脑"。
在我们教学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过度重视左脑逻辑思维推理的发展,而忽视右脑作用的开发:过度重视抽象思维的培养,而忽视形象思维的训练。其结果是左脑负担过重,而右脑却较多闲滞,使全脑智力的开发受到严重影响。因此,如何使左右脑协调发展,并最大限度地开发全脑智力,已成为21世纪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题。脑科学研究、脑革命、全脑教育已是整个人类面对的当务之急。
二、音乐教育:激活大脑反应功能的最佳途径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各个学科教育都在寻找和探索适合本学科的快捷、高效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和手段。音乐教育,以它独有的特殊优势,成为培养创造思维的得天独厚的最佳途径。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时间的艺术,是以有组织的乐音创造音乐形象表达人们思想情感和反映现实生活的艺术。由于构成音乐的物质材料是流动的音响,它瞬息万变、随生随灭,使音乐呈现出非视觉性、非语义性的特征,因此音乐也便呈现出多解性。音乐的这种特征,需要通过主体的联想想象,音乐与情感变化的复杂对应而产生共鸣。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音乐对人们右脑的激发活化,对人脑的智力开发,对求异思维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
众所周知,创造是人类一切活动中最高级最复杂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条件首先是想象。想象是创造的细胞,想象是创造的源泉。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作为培养想象力和开启智力金钥匙的音乐教育,它是以音乐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通过音乐艺术对人脑产生作用的。
1.音乐教育中的乐器技能的训练,主要是通过手指的触摸动作形式来完成的。丰富的乐思是通过多种多样复杂的手指活动和音乐化的心理要求使右脑神经接受一定程度的刺激,从而产生兴奋,激活神经系统的传导功能,进一步使左右脑得到平衡发展。特别是手指活动和音乐心理活动的协调,更使直觉、想象在深层次上得到开发。
2.在乐器学习过程中,强化了指尖的训练。科学实验表明,通过对指尖的强化训练可使指纹神经感应产生灵敏的感受力,并发挥出超能作用。一般人的手指只能对5mm突起产生感觉能力,距离分辨力是3mm;而在强化训练后,可对1mm产生触知觉,同时距离分辨力亦可达到1mm。此时的手指似乎真的一下子成了人们的"眼睛",产生触觉思维。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乐器的学习中,通过对指尖的训练可以激发、活化大脑,从而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音乐乐器训练中的左手训练,可以使指尖灵敏,双手以至全身协调,在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配合中,使思维与技能相辅相成,迅速得到增长。
3.在音乐技能训练中,手、足、眼、口、脑等多种器官的协调活动,大大激发大脑的整体协调能力,特别是通?quot;体态律动"和"立体化节奏"等训练,更使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有机结合,使人体与左右脑严密协调,使大脑各运动中枢建立深入联系,加速信息交流,产生新异组合,形成灵感思维,进而提高了大脑整体的反应功能,使其更加机智、敏捷。
4.音乐以它特有的属性赋予右脑无穷的想象。人们通过音乐进行中的多层次变化,诸如:力度的强弱、音色的多变、旋律的起伏、节奏的急缓等来体验情感、感悟生活,展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联想和憧憬。同时,借助音乐欣赏时的特殊思维来满足自己幻想能力上的需要,使音乐教育成为创造性的劳动。
5.音乐作品有着丰富的内涵,对调整知识结构、拓宽知识层面、夯实知识基础,有着重大作用。同时,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可以将音乐内化为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对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修养、塑造人的灵魂、健全良好人格及智力因素(感知、记忆、观察、思维、创造力)和非智力因素(情感、意志)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创新思维的培养:应重视对青少年的音乐教育
少儿期是人接受音乐熏陶与感受的最敏感阶段,也是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的最佳时期。人在学龄前,其语言中枢尚未完全成熟,更多的是以右脑为中心来观察、感受事物,以形象思维来认识周边和世界。因此,对于早期智力开发,增进脑发育,实施音乐教育无疑是一个最佳时期,这已为人们所认同,毋庸置疑。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音乐教育对人在学龄后,特别是青少年时期创造思维培养的功能与作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正值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神经系统此时也更趋于完善,大脑的功能迅速发展,与此同时,认知活动也相应提高。对音乐学习,从好奇、纯真向情感满足发展,并逐渐在审美的过程中,形成自己更加鲜明的个性特征。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生理发展和智力发展,并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也是对周边及世界的认知从形象思维逐步过渡到抽象思维、从机械识记逐步过渡到理解识记时期。此时,青少年的思维格外活跃,创造意识与独立意识增强,个性特征也更为突出。特别是进入青春期高峰,伴随着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他们时常被矛盾交错所困扰,对各种事物的反应敏感,情绪易于波动。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对音乐的学习从偏重旋律转向了同时偏重音乐内涵,对音乐内涵的理解力明显增强,对音乐蕴含?quot;美"具有了一定的感知和判断。步入高中阶段之后,伴随着大脑发育的日趋完善,他们心理发展也趋于平稳。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认知及情感体验更加丰富、深刻、成熟,并由这种欣赏、认知和情感体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衍发出对周边、对社会的某种责任、义务或想象、追求。音乐教育伴随着青少年的成长,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其不同的年龄阶段,依据生理、心理的不同特征,因势利导,实施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幼儿时期主要可以通过聆听音乐、接触简单的乐器、音乐游戏等方式进行音乐技能基础教育或训练;六岁后,可逐渐施之以听辨、模唱、歌舞演唱、体态律动、立体化节奏等音乐与智力有机结合的科学训练方法,以提高大脑反应力的敏锐性;十二三岁后,可以逐步增加音乐欣赏、即兴编曲、合奏合唱、配乐诗文等方面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协调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学生的直觉思维、联想与想象,实现促进他们的左右脑发育,在手脑协调活动中使个性与心智得到均衡发展之目的。
2.在紧张的学习与思考中,可以采用舒缓、优美的音乐做背景,使学生在体会音乐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循环交替中,感受音乐在潜意识与显意识中的特殊作用,从而可以排除其它噪音干扰,克服无关信息,净化学习环境,有利于注意力的集中和思考的积极深入。同时,还可以通过音乐的隐现,诱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在信息的交叉点上,拓宽视野与思路。
3.音乐的声波还可以对大脑起到理疗功能。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欣赏健康悠扬的音乐,用美妙的声波刺激大脑中枢,激发脑酞释放,可以缓解紧张与烦躁,消除疲惫,调剂心态,产生良好恬静的情绪,促进思维、强化记忆,为创造性活动的闪现与发展提供精神基础。
4.音乐教育的目的,并不只是教给学生几部音乐作品,而是给他一个机会,教他一种方法,从而使学生学会自由、质朴、自然、真实地去感受、去反应、去表达所见、所想、所知。把音乐教育中所形成的能力延伸到其它领域,推进综合能力的形成,从而产生积极有利的迁移正效应,满足他们本能的创造欲望和创造能力。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将为青少年今后一生事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正如音乐教育家们曾说过的那样:进行音乐教育,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实践证明,音乐教育的过程是培养创造思维的过程,是对学生潜能开发的过程,是把凝固的文化激活的过程。音乐教育在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任何教育不能替代的。这是为现代教育实践所证明了的科学的教育规律。我们应该积极地对这一教育规律进行更加深入地研究,自觉地运用和发挥音乐教育这一独特形式的特殊功能,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做出努力。
▲预测需求创新法
我们知道,明天的消费需求,总是潜在人们心底的。要摸清这些个不显山不露水的消费需求,可以用调查的方法,也可以用测试的方法使之显露于眼前。因为“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精蜒立上头”。能够根据各种各样的信息进行分析与预测,通过对种种去粗取精,择善而从的方式,也可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某一年,报上有专家预言来年雨水多,雨季长。南方大厦业务经理知道了,马上拍板接下深圳某公司苦于打发的20万把积压的雨伞。货到不久,老天真的应验预言,20万把雨伞很快销售一空。还有更绝的,一台商到美国,见美国人出门就汽车,雨天也极少用伞,只是非得步行时才偶尔用之。再一问,美国没有伞厂,全用进口货。此情景,使台商来了创意:为美国人专门设计“用即扔”低档雨伞,很快占领了市场,独占该国雨伞进口量的60%。
信息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信息发展十分缓慢。“有计划,按比例”的计划经济时代,信息虽是必要和重要的,传递机制却令人窒息,结果形同于无,浪费严重。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信息好像真正找到自家的“知音”和“舞台”,备受创新企业家的重视和推崇。谁善于在这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分析和预测到人们未来的消费需求,谁就能事半功倍地赢得市场和效益。如在80年代末,18英寸(47厘米)彩电在我国城市成为抢手货,14英寸(37厘米)彩电滞销。此时,国内众多电视机厂家几乎都转产18英寸(47厘米)彩电,致使彩管厂生产的14英寸(37厘米)彩管大量积压。但是,长虹公司却独具慧眼,看到国家当时已提高了皮棉收购价,其他农副产品的收购价也势必会逐步提高,认定14英寸(37厘米)彩电将在农村大有市场。鉴于此,他们果断地买回大批14英寸(37厘米)彩管,继续生产这种规格的彩电,结果正如事前所料。这些年来,长虹公司就是在这种别人“一哄而上”大屏幕彩电,而对于中小屏幕彩电又“一哄而下”之时,始终坚持大与中小两手抓,使城乡市场不断拓宽,经营规模迅速壮大,一直保持着在国内同行业的领先地位。
-
▲学习科技大师创新成功的奥秘
创新,从科研的角度讲,一般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其一、提出了一种新的思想。其二、发现了一种论证新思想的方法。其三,找到了一些用新方法论证新思想时可以使用的新资料、新数据。其四、用一种新的语言风格对问题用了分析与论证。显然,第一种创新难度最大,第二种次之。而科技大师之所以被尊称为大师,从某种程度上讲,就在于他们大多是在第一、第二个层面上做出了原创性的突出贡献。也正因此,考察,分析他们创新成功的案例对于深入理解创新的含义有着特殊的意义。
奥秘一:精于提出富有价值的新问题
“科学始于问题”这是波普尔的著名论断。提出一个好的科学问题,常常被认为是成功的一半。
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始于金冠问题。避雷针的发明始于富兰克林研究的雷电问题。拉瓦锡对氧气的发现始于燃烧问题,并突破“燃素说”错误理论的束缚后才发现的。非欧几何的创立始于欧氏第五公设问题。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希尔伯特,在数学史上著名的“希尔伯特23个问题”,对20世纪数学的发展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德布罗意物质波的发现始于光是什么的问题,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始于对生命是什么这一问题的研究,同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袁隆平发明籼型杂交水稻始于水稻杂种优势问题,袁隆平因此而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显然,大师们的发现、发明以确凿的事实雄辩地说明了“科学始于问题”的真理。
奥秘二:善子创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法国著名数学家、力学家拉普拉斯曾指出:“研究方法、对于科学的进步并不比发现本身更少用途。”俄国伟大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无怪乎人们常说科学是随着研究方法获得的成就而前进的。”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找到磁生电的方法,苦苦探索了10年,才找到了用磁铁切割线圈的磁生电的正确方法。德国物理实验大师赫兹为了证实麦克斯韦预官的电磁波存在,经过8年探索,才设计制造出精密的实验设备,于1888年用正确的实验方法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英国物理学来克鲁克斯为了制造出可供人们对阴极射线进行最佳研究的放电管,长期探索真空放电现象,终于在1879年制成了高真空无辉光放电管。正是这种克鲁克斯放电管的制成,使人们通过它得以对阴极放射线进行研究,找到了电子,发现了x射线,打开了微观世界的大门。
大师们确实是创造新的方法以解决所选中问题的榜样。
奥秘三:勇于进行自我批评以及严格尊重事实
科技大师们都是在创新中成就杰出的人,名声显赫、地位很高、影响很大。但是,他们仍然是很谦虚的人,既能坚持真理,又能勇于改正错误,进行自我批评。
大名鼎鼎,被称作物理化学之父的奥斯特瓦尔德,曾提出“唯能论”,并否认原子真实性的观点,后来他认识到是错误的,就进行自我改正,并最终归依了科学原子论。
奥秘四:乐子将生命完全投入到有价值的事物中去
“对一个目标、一个目的,死不放手地追求,对研究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句话摘自于马克斯·普朗克在1919年获诺贝尔奖时的演说辞中。俄国第一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巴甫洛夫也曾指出:“要记住科学要求人们花毕生精力,即使你们有两倍的生命,仍然是不够用的。科学要求人们最大的紧张和高度的热情。”匈牙利杰出数学家p·爱尔特希一生献身于揭示数学真理。每当别人劝他慢点儿干、注意休息时,他的标准回答是:“在坟墓里有的是时间休息。”孔多塞在欧拉去世悼词中的结尾说:“欧拉停止了生命,也停止了计算。”
正是大师们有这种献身精神,才使他们攀登到了科学的高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科学伟业
▲小节创新大有作为
在产品设计、服务策划时,不仅在大的方面(如性能、质量)要力求完美,就是在小的方面(姑且称之为小节或细节)也要做到无微不至,这样才称得上好产品、好服务。可是实际生活中见到的往往是“重大轻小”或“不拘小节”。拿电风扇来说吧,从吊扇到台扇、台扇到落地扇、鸿运扇、摇头扇、模拟自然台扇、遥控扇已更新换代过好多次了,可是在风速调整档标识上(小节)仍然沿用几十年前的1、2、3或ⅰ、ⅱ、ⅲ,使用时,特别是初次使用时,弄不清高、中、低速与1、2、3同序还是反序,因为在这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就是规定了,不知道的还是不知道),有的厂电扇1表示低速,有的1表示高速。因此使用时只有通电后一档一档现试。如果设计时在标识上稍微创一下新,把1、2、3改为1~、2≈、3或1、2、3或+、++、〓,使用时就一目了然了。
小节虽小,作用挺大,若加以关注,不断创新,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1)可以给产品打开销路
tcl新近推出一款带有数块彩色面罩板的彩电,顾客买回去后可以根据爱好、环境、季节、氛围随心所欲地更换,就像一个人有好几套不同的衣着似的。仅这一点小节上的创新,产品就备受顾客的青睐,在当前彩电供过于求、不大好销的情况下卖得特别快,甚至供不应求。
某市出售的电脑体育彩票与电脑福利彩票每张都是2元,奖项与奖金设置也差不多,出售点也大致是1:1,可是每期福利彩票卖不过体育彩票,究其原因,可能就在小节上。体育彩票每张都把前几期的中奖号码列出,以备彩民查找(如中奖仍在效期内),可福利彩票没有这个小节。
(2)可以给使用者、受众带来方便
有一款彩电,别出心裁地在屏幕右下方设置了一个存放遥控器的“盒仓”,使用时一按仓盖,遥控器就弹伸出来,关机后遥控器往盒仓里一插,仓门就自动关上,下次再开机再用就不须到处找遥控器了(如无盒仓,遥控器就没有个固定的安放之处),多方便!
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cctv-6)放电影时,每隔十几分钟就在左下角映出片名,让没有看到片头,手头又无节目报的观众知道正在放映的影片名。这一点小节给观众带来多少方便啊!
(3)可以给受众带来温馨
有些产品说明书开头首先向用户问好“欢迎您和您全家使用我厂的产品……”,染发剂盒子里放一只塑料手套,大号牙膏盒附一把漂亮的牙刷,就餐后最后送上一道免费小点心都可以给受众或使用者带来温馨(事前不宜宣扬)。
(4)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有一辆豪华大客车,车内的设置都是一流的。可就是在座号标牌设计上不注意小节,座号没有标在座位上,而用一长条号牌钉在窗格下方,这当然也是可以的,问题出在标识字〖fk(〗内35〓外36〖fk)〗上,内外以什么为参照物呢?没有说清,麻烦就来了:拿35号车票的乘客说,靠窗的当然是内了。可拿36号票的乘客坚持内是指过道,外才是靠窗,可谓各有各的道理……当初如写成〖fk(〗窗35〓36廊〖fk)〗,就没有这个麻烦了。
又如一位顾客买了一件外衣,回家后把衣服取出后,而把包装衣服的大型塑料薄膜袋随手往沙发上一扔,后来被两个儿童拿去当玩具,一个大一点孩子把薄膜袋套在小一点孩子头上,还用带子扎紧,说这样可以到水晶宫去漫游。可不一会这孩子就因缺氧口吐白沫昏倒在那里了,幸亏发现早没有酿成大祸,当初设计时如在包装袋上印上大字——“衣服取后请把此塑料袋剪破扔到垃圾箱,千万别让儿童拿去当玩具!”,就不会产生麻烦了嘛!
小节创新并不难,有时仅是举手之劳,问题是当事人、决策人要有这个意识,要有一点爱心,不要因小而不为。你说在火车票上标出开车时间的同时也把正点到站的时间标出难吗?不难。现今都是电脑售票,这一点乃“小菜一碟”;电视台在报时(显示在右上角)的同时,也间或显示一下年、月、日、星期,甚至农历,反复循环几次难吗?不难;火车站月台上的售货车四周标上站名,让车上的旅客一看就知道现在停靠在何站,难吗?不难……
更多阅读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
2013届名师一号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思维训练2.1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时间:45分钟 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15×4=60分)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与煤炭资源形成相关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①②
▲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训练
发表时间:2008-04-091)创新的含义和特征:创新是指主体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在已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或实施行为,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新成果(精神成果、社会成果、物质成果)的活动。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
思维方法训练法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思维方法训练法①训练思维的独立性:在思考过程中,要以客观事实来制约自己的思维、感情和兴趣,不轻易地因他人的影响而改变思维轨道,更不要不假思索地人云亦云。②训练思维的逻辑性:思考问题时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敏锐地把握住思考的顺序
创新能力训练 创新能力训练答案
--创新是创富之源财商的发展与崛起,始终离不开创新思维。这是创富英雄用无数成功证明了的道理。创新思维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思维,它是你获得财富的加速器。虽然传统思维仍然发挥作用,但创新思维将逐渐取得领导地位,并且发挥出强大的作
原始思维是前逻辑思维 逻辑狗儿童思维训练
闵家胤原始思维是前逻辑思维(Prelogique)(闵按:译者丁由跟着俄文版译“原逻辑”,现根据法文版改译回“前逻辑”),这种思维方式只有具象没有抽象,只有描述没有概念,只有联想没有分析,只有直觉没有推理,只有神秘力量没有物质原因,只有注定了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