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该模型的研究切入
随着大量有关态度研究结果及其理论的产生,大多数研究者倾向认同评价(evaluation)是态度性反应的主要元素,并且态度一旦形成,可以表现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形式。外显态度(explicitattitudes)是经过深思熟虑,并易于报告的评价;而内隐态度(implicitattitudes)通常被认为是自动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涉及态度研究的相关模型:
Fazio(2003)提出动机-偶然性模型(motivation and opportunity asdeterminants of processing, 简称MODE),其认为内储评价的可接近性有所不同,若可接近性高,则已有评价更可能被自动激活而指导信息加工,如果可接近性低,个体便在动机的驱使下对当前情境作精加工并建构新态度;
Javis提出的PAST模型(Prior attitudes are stillthere)认为先前的态度即使发生变化,甚至在被新的态度所取代之后,仍然会影响当前的评价性反应;
在此基础上,Wilson,Lindsey和Schooler(2000)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Model of dualattitudes),他们认为人们对于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存在两种不同的评价,旧有的态度被暂时超越成为内隐态度,而新的态度则成为外显态度。
最近,Gawronski和Bodenhausen(2006)提出了联想-命题评价模型(Associative-propositionalEvaluation model,APE),从内隐和外显态度的潜在心理过程入手,整合以往的研究结果,来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二、该模型的概述——联想加工和命题加工
Gawronskiand Bodenhausen(2006)认为,内隐态度改变的潜在心理过程是联想加工(associativeprocesses),外显态度改变的潜在心理过程是命题加工(propositionalprocesses),对于内隐和外显态度改变的认识,应该建立在这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之上。
(一)联想加工评价——内隐态度的潜在心理机制
联想评价(Associative evaluations)可以被描述为自动情感反应(automatic affectivereactions),它是由个体受到相关刺激而自动激活的特殊联想引起的。联想加工是自动产生的,它不需要很多的认知能量,并且它的产生独立于真值(truthvalue,即价值和信念等)。也就是说不管个体认为这一评价是对还是错,这一过程都会被激活,评价都会产生。例如,由刺激物“篮球”和“体育”激活的联想模式可能包含“弹跳”之类的概念而不包含“漂浮”之类的概念,而由刺激物“篮球”和“水”激活的联想模式就可能含有“漂浮”之类的概念而不含“弹跳”之类的概念。
(二)命题加工评价——外显态度的潜在心理机制
它是基于演绎推理的评价判断,并以对真值的确认为特征。评价判断是发生在高于联想记忆的“思考系统”中。联想记忆中的自动情感反应可以进入思考系统,并产生相应的命题(例如把一种消极的情感反应转换为命题“我不喜欢…”),人们通常会基于这一命题来作出评价态度。
APE认为区别命题加工和联想加工的最重要的标准是它们对真值的依赖。不管个体认为联想是对还是错,联想的激活都可能会出现,而命题推理的过程往往与价值和信念的确认有关(如果一致,则会成为评价判断的依据,如不一致则自动情感反应产生的命题将不作为评价判断的有效依据,此时命题评价判断独立于自动情感反应)。
三、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改变
(一)内隐态度的改变
APE模型认为,有两种原因导致内隐态度的改变,一是由于记忆中联想结构发生了改变,二是由于不同的外界刺激激活了记忆中不同的联想模式。
APE模型认为,联想结构的改变是导致内隐态度改变的一个原因。评价性条件反射(evaluativeconditioning,EC)是一种影响联想结构的心理机制,它是指情感从喜欢(积极)或者厌恶(消极)的刺激物上转移到先前中立的刺激物上。EC的形成在程序上类似于巴甫洛夫条件反射(Pavlovian Conditioning,PC),一个中性刺激和评价性刺激匹配,以考察中性刺激在评价维度上是否变化。其中,中性刺激作为条件刺激(conditionedstimulus, CS),而评价性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 stimulus,US)。APE模型认为,通过评价性条件反射作用,可以改变个体已有的联想结构。许多研究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中性态度对象与积极或消极刺激反复地成对呈现给个体,个体的内隐态度发生了改变:个体对与积极刺激相伴出现的对象给予了较积极的内隐评价,而对与消极刺激相伴出现的对象给予了较消极的内隐评价。
模式激活的改变是联想评价改变的又一原因。APE模型认为,当个体对已经很熟悉的对象作出评价时,情境线索可以决定记忆中的哪个联想模式将被激活。由于个体已经对熟悉的对象形成了多方面的联想结构,因此情境线索的改变会激活不同方面的联想模式,从而改变个体的内隐态度。
(二)外显态度的改变
APE模型认为,在外显态度的形成过程中包含“自动情感反应产生的命题”、“相关命题”及“各命题间一致性的调整”三个方面。因此,外显态度改变的原因应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自动情感反应的改变可能会导致外显态度的改变。个体倾向于依据自动情感反应所获得的命题作出评价,自动情感反应的改变就可能会导致评价判断发生相应的变化。影响个体联想评价的因素会影响到外显态度的改变,即联想结构和模式激活的变化会导致外显态度的变化,只是二者对命题评价的影响是通过联想评价的中介作用实现的。
个体面对态度对象时会产生除自动情感反应之外的其他相关命题,这些相关命题的变化,也会影响个体的评价判断。APE模型认为,相关命题的改变可能包含着两种情况。一是个体获得了新的世界观或价值观,例如劝说对态度改变的影响。劝说使个体获得了新的相关判断命题,如果这些新命题与原有命题不一致,那么外显态度则有可能会改变。另一种情况是个体对已熟悉的命题进行深刻的考虑,例如思考或内省对态度改变的作用。APE模型认为,当个体对态度对象进行思考或者对评价过程中的演绎推理进行反思时,也可能会产生新命题,如果新的相关命题与原有的命题相冲突,则其可能会影响评价推理,从而促成外显态度的改变。
如果个体在演绎推理时遇到命题之间不一致的情况,则个体会通过一定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APE模型认为,解决方式的不同也是导致外显态度改变的原因之一。这一观点在经典的认知失调研究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Gawronski和Strack认为,认知失调及其解决都是内在的命题加工过程。当两种相互对立的命题都被认为是正确的时候,就会产生认知失调。个体可以否定其中一个命题,或者引用新的命题来解释两命题间的不一致,以此来减少认知失调。当个体的联想评价产生的命题被相关命题所否定时,其外显态度就会发生改变;然而当个体可以找到其他命题来解释二者的冲突时,其外显态度则不会改变。
四、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改变的相互影响(八种模式)
五、 模型的启示
(一)态度中潜在的心理过程
Gawronski和Bodenhausen利用APE模型,列出了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改变中可能存在的几种不同的相互作用模式,广泛整合了以往近百个有关态度改变的研究结果,这些研究结果同时也支持了APE模型的有效性。APE模型解释了外显态度发生改变而内隐态度不发生改变,内隐态度发生改变而外显态度不发生改变,内隐和外显态度都发生改变等情况,而以前的模式要么仅仅揭示一种单一的态度,没有对内隐和外显态度进行区分;要么认为内隐态度是非常坚定的态度,其源于长期社会化的经验。前一种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不能解释内隐和外显态度改变之间的分离,而后一模式的局限性在于不能解释内隐态度发生改变而外显态度不变的现象。
(二)对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启示
Gawronski和Bodenhausen认为,联想评价中确实可能存在着规则,因此并不能将规则的运用作为辨别内隐和外显态度的依据。APE模型一直强调,区分内隐和外显态度的最根本特征是评价过程对于真值(即价值和信念)的依赖性,而不在于规则的运用或意识的觉察。如果评价过程运用了规则,并且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此种评价,但是此评价并不依赖于真值,则其也被认为是内隐态度而不是外显态度。
重点参考了联想-命题评价模型——态度改变的新解释(叶娜 佐斌)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