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老下关电厂的最后时光 南京下关电厂

2014-06-22南京旅游

这里是--曾经大名鼎鼎的“首都电厂”,在孙中山提出的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方针后,它引领和推动过中国电力工业的发展;这里--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发电厂,1909年由“江南财政局”调拨库银建造了“金陵电灯官厂”,为“江宁将军府”和“两江总督府”晚上照明;这里是--罪恶滔天的日本大屠杀的又一铁证,1937年12月17日在煤炭港江边日军杀害了3281名中国士兵和平民;这里是--为渡江战役和解放南京立过战功的地方,邓小平乘坐电厂“京电1号”小火轮,在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炮火中抵达南京后,毛泽东发出了“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决战号令;2009年,在它即将百岁的时候,它正式地退休了。一个世纪的轰鸣喧嚣,嘎然而止;一个世纪的工业遗产,何去何从......但是,我感到它还是我儿时印象中的“下关电厂”,我感到它仍是近代南京史的重要地标......

上图和下图,是已经停产的大唐南京发电厂和1920年时的电厂。

  看着这寂静且荒芜的场景时,我立刻想到是的要留下一张正面的照片。机位没有退路,我只好用LEICA35mm/f2.0的挂机头,拍下了这竖拍4张横接片的全景图。我先后三次深入这百年电厂,镜头中看到的好像是它的最后的时光......

  灰尘悄悄地洒落在了黄色的管道上,好像是在告诉人们,它已经度过了4年的闲赋岁月。

  尽管“上海电机厂”的红字还十分清晰,上图前景中虚化的仪表及指针,显示出这油漆斑驳的庞然大物早就停摆啦。其实我是听说和冲着德国发电机去的,到了一打听才知道,早就卖给湖北的一家发电厂了,据说现在还能发电呢。

  顺着钢制楼梯攀上第二层,满眼的各种设备,仿佛还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声。

  这些排列整齐的银色管道,作为摄影人首先考虑的是画面构图,而照片留给老工人们的是他们熟悉的岗位,和火力发电的印记。

  这个角度显示了三层的设备分布和生产流程的关联。

  共产党是从产业工人中发展壮大起来的。墙上大红色的标牌显示出最基层的党组织--“党小组”,在企业中发挥着作用。

  柱子上搪瓷制作的图画和标语,警示:安全生产关系到三代人的家庭幸福!真是比天还大的事情。

  这是电厂厂区南边的建筑和设备,背景是中山北路的住宅楼。

南京老下关电厂的最后时光 南京下关电厂

  看到这巨大的变压器,我想起了一段史料:当时“金陵电灯官厂”有3台100千瓦的发电机,可供1.8万盏电灯照明,余电太多,因此就在1910年8月的【南洋官报】上刊登广告,凡官绅学士商各界,如需要安装电灯者,每盏安装费为大洋5元,每盏每月电费为1.2元大洋,无论冬夏迟早,每天供电8小时…

上下两张照片,从地面到半空中,巨大的设备昭示着昔日的辉煌。

  “防空警报设施,严禁攀登触摸”,落款是“下关发电厂人武部”。

工人在分类回收金属材料。

上下图片:重型铲车和满载的重型卡车,一车一车地往外运送。

  在电厂标志的150米大烟囱下,陪同的人说这是老汽轮机上的关键部位。

  这退了色的“大唐”标志,无疑是最后的“东家”。从“金陵电灯官厂”到“江苏省立南京电灯厂”、“南京市电灯厂”、“建设委员会首都电厂”、“南京下关发电厂”,最后到“大唐南京发电厂”,这不断“改名换姓”的背后,正是中国百年电力发展的缩影。

  “京电1号”小火轮,现在陈列在离电厂不远的渡江胜利纪念馆建筑前。

  这小红楼是电厂的办公楼,它曾经是汪精卫的办公地。它的后面是具有地标建筑的150米高的电厂烟囱,还可以看到巨大的电厂设备仍然伫立在那里。

  站在电厂小红楼顶的平台上,竖拍5张横接片,才把这电厂的老邻居--1928年建成的中山码头,收进了画面里。而它的背后就是滚滚的长江…...和太多太多的故事。我在想,一个世纪虽然弹指一挥间,一个电厂虽然在这里终结了,但是,它带给南京城的100年的“光明”历史,将永远记录在几代南京人的心里......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5349.html

更多阅读

电影《我们的幸福时光》观后感 幸福时光电影在线观看

和以往的韩国言情电影不同,《我们的幸福时光》开创了韩国的电影的新纪元,这是一个类型的转变,从风格上它不同与韩国童话爱情电影的范畴,而是从反映人类内心和现实的种种弊病相结合最终体现了男女主人公内心从封闭到相互了解对方这一系列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 十七岁最后一天的祝福

十九岁的最后一天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了。 同时也是我十字头的岁月最后的一天。 没想过要怎么过这一天来以视纪念。也许是长大的缘故吧,总觉得一天一天总是一个样子,平淡无奇,没有激情没有想法也没什么快乐欢愉可讲,偶尔会有一些淡淡的

阅读历史·人物|彭家珍:暗杀时代的最后刺客

看历史微信公众号:EYEONHISTORY文/宋石男未经授权,严禁转载1912年1月26日晚,同盟会员彭家珍完成了民国鼎革之际的重要一击——刺杀清末“宗社党”之胆良弼。数日后,清帝退位。孙中山称赞彭家珍:“我老彭收功弹丸。”事实上,“老彭”不止“

转载 《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 戈登拉姆齐地狱厨房

写的真好……原文地址:《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作者:快乐小满堂《拉姆齐厨房》中的最后输赢我是急性子,看什么电视都希望马上有结果。尤其是真人秀节目的大结局。周日的中午(好不容易睡一个懒觉),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打开《财经

声明:《南京老下关电厂的最后时光 南京下关电厂》为网友铁骨铮铮女汉子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