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广州出差来回的飞机上,瓜爸两口气看完了《所以,北大兄妹》这本书。向各位有幸看到本日志者推荐。
作者是60年代生人,在90年代生了四个小孩,一男三女。去年老大和老二同时考上了北京大学,被誉为创奇故事。在他的理想中,另外两个女儿的目标,一个是西点军校,一个是中央音乐学院。
作者在书中描绘了他是如何他以中国传统的“棍棒教育”结合“国学教育”把几个孩子打成材的。
想想自己当年也经常挨打,但是怎么就没有摸到北大的校门呢?仔细对比,却有不少缺失。
其实他不单纯是棍棒教育,“棍棒教育”仅仅是这本书的卖点吧。作者在很多方面的做法都是可以参考的,我稍作总结,把他干过的主要事件罗列一下:
1、棍棒!不打不成材!
2、国学教育,从三岁起背《三字经》等,四书五经要求背诵,经典古文要求通读、掌握。
3、注重作文训练。以文为主,作文训练可以让所学的知识融汇贯通。
4、选择优秀的学校,加强与学校老师的沟通。
5、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学校中忽略的德育,以中国传统美德来育人。
6、父母积极重视,长期坚持,原则性强。有打有爱,有教有情。
7、注重课堂外的学习和实践、琴棋书画予以熏陶。
8、指导孩子接触世界,不是放任自流。无论是书籍、电视还是网络,均屏蔽不良信息。
9、严格控制孩子随意交往,不交损友,大学前不许谈恋爱。不给零花钱、不准吃零食!
10、有始有终,坚持不懈,方能成功。
虽然他的做法不一定是全对的,但是很多东西是让人深思的,在世风日下、浮躁变态的今天,在小皇帝、小公主四处横行的今天,作者的做法却有可学习之处。
想自己当年虽受了棍棒之苦,但无传统国学为载体,无丰富之课外学习与实践。终极其厌恶于教科书,厌恶应试教育。至大学毕业后方知国学之重要,可惜习之未免太迟,仅为爱好于闲暇之时、旅途之中翻阅感受而已。即便如此,学工科却也能以文立足于当今之世,足见今之人弃国学久矣。
当世之乱象,国内国际皆缺乏厚重之人文。当只有国学之和谐睿智可救未来之世。
瓜瓜你有的学了。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