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诗歌选析《自题小像》《悼柔石等》《自嘲》 柔石 鲁迅
灵台无计逃神矢②,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③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④。
[注释]
[1]《自题小像》作于1903年,鲁迅最初将这首诗送给好友许寿裳,后收入《集外集拾遗》
[2]神矢神箭。即爱神特的箭。在罗马神话中,爱神丘比特是个长着翅膀的少年。他把神箭射向青年男女,中箭的人就会坠入爱河。
[3]荃香草。《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4]轩辕即黄帝。《史记·五帝本纪》“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
[解读]
热血青年哪个不爱自己的祖国,中国的爱国志士哪个不仰慕屈原。可以想见弱冠之年的鲁迅捧读《离骚》,耳边萦绕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东渡扶桑求学的鲁迅,忘不了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炮火硝烟,忘不了清政府于1901年签订的卖国条约,忘不了东北三省依然踏响着沙俄军队的铁蹄……同窗至交许寿裳曾为这首小诗作了最好的注释:“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次写迢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三述同胞末醒,不胜寂寞之感,未了直抒怀抱,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
“灵台无计逃神矢”,作者在这句诗中,将自己魂牵梦萦的祖国,比作恋人。作者的心灵是无法逃脱爱神丘比特射出的那柄神箭的,因为他的血管里流淌着的是一个古老民族的热血,他的故乡绍兴的双江溪畔矗立着大舜庙,会稽山下屹立着大禹陵,爱国诗人陆游、鉴湖女侠秋瑾都是他的同乡,私塾里学得的方方正正的汉字是构成他思维和思想的原素,黄皮肤、黑头发也使他痴心不改。鲁迅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尽管他当时痛恨卖国的清政府。热爱祖国和痛恨清政府一点儿也不矛盾,恰恰两者相互依存。正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黑暗、愚昧、没落,才使得二十世纪初叶的中国风雨飘摇,任人宰割。“灵台”即心灵,心灵是爱恨交加的,所以一个“逃”字用的极妙。国家被毁成这样,政府虚弱成这样,民众麻木成这样,然而,有志青年的责任心,那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是“逃”不掉的。初到日本留学,倍感落后国家国民的屈辱,国家的尊严不保个人的面子何存?!当年的留日学生被日本人歧视、小视是常有的事。人们所熟知的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正可表明鲁迅当时的心态和心境。在日本鲁迅看到幻灯片,片子里放映的是同胞围观俄国人斩杀中国人的情景。但见片中的国人表情木讷,脸上全无血气,身上全无傲骨,心里全无激情。由此,鲁迅想到要拯救民族和国家,员首要的是强健人们的心灵,再造民族精神,这比人体无疾病更加重要。于是鲁迅放下了听诊管拿起了羊毫笔。鲁迅的弃医从文也是“逃”不掉“神矢”的原因。恨之切,源于爱之深,爱国之情是发自我们内心深处的。就好比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一样,我们从情感上也无法摆脱我们自己深深扎根的这片古老的土地。“灵台无计逃神矢”,正是一颗赤子之心的心音。
“风雨如磐暗故园”,指的是祖国正在风雨飘摇之中,阴霾密布,晦暗无比。“风雨如磐”有一种重压之感,几乎让人透不过气来。风雨飘摇是故园,而磐石沉重却压在作者的心头。晦暗是社会的现实,重负也在作者的肩上。鲁迅要用一杆笔刺破黑暗的帐幕,给人间带来一片天光。但是,他的心思.他的心意,又有谁能够洞悉,又有谁能够知晓呢?!
“寄意寒星茎不察”,表现的就是一种“荃不察余之中情兮”的心情,是一种“知音少,弦断有准听”的感慨,是一种“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惆怅,是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智者的痛楚……所不同的是,屈原在《离骚》中所说的“荃”指的是君王,而鲁迅在《自题小像》中所说的“荃”指的是亿万同胞,指的是民众。正因为有了这种差异,鲁迅为“荃”赋予了一种清新的现代意识。如前所述,爱国主义思想在中国历代文人中是一脉相承的。文心千古,文人对祖国对民族也总是那样的一往情深。从屈原到杜甫到辛弃疾文天祥再到龚自珍,人们都说他们是爱国诗人。但令人遗憾的是,屈原也好,杜甫也罢,他们终其一生也没有弄明白祖国与君王不是同意语这样一个浅显的道理。他们只知道忠君,却不知道怎样报国。他们不知道君王不能代表国家,而国家却应该选择君王。不知道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文人没有民主的意识,没有共和的意识,而古代罗马的学者就已经有了共和政体的概念,有了议会概念。忠君不是真正的爱国,像宋代岳飞那样的忠君,只能说是误己又误国。历史发展到二十世纪,作为留学生的鲁迅显然是清醒的多,理智的多了。他知道,祖国和民族是同义语,而祖国和君王却是两回事。因此,他同样是用一个“荃”字来作比喻,这“荃”字已经与“离骚”中的“荃”有了天壤之别。只是鲁迅的一片丹心,一片赤诚,一往情深的执著与屈原大夫没有什么不同,不同的是他们所钟情的对象。
正像许寿裳先生所言,“我以我血荐轩辕”,是鲁迅用他的一生实践了的格言。轩辕,从字面上理解是黄帝的意思。显然,这里的“黄帝”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古老的中华大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民族,象征着可爱的祖国母亲。“我以我血荐轩辕”,读着这样铿锵有力的诗句,我们怎么能不怦然心动。它使我们想起数千年中图历史中那些义薄云天、舍生忘死的志士仁人,它使我们也见贤思齐要与作者一同抛洒一腔热血。诗人陆游曾经说过,有一等的胸襟,才会有一等的诗篇。而直抒胸臆的诗歌更是如此。《自题小像》虽然是一首小诗,可它却能激起我们心底那巨大的波澜,这正是因为作者的襟怀博大、志存高远。有血性的人说出的话自然与众不同,与其说这是文章词句的魅力,不如说是气质性格的魅力。有的时候,我们对大诗人脱口而出即成名句并且千古传诵,多多少少感到迷惑不解。其实,此中之味恐怕不在文字本身的奥妙,而在于作者的胸怀和境界。无疑,“我以我血荐轩辕”,是格言式的名句,它好似暮鼓晨钟撞击着一代代青年人的心灵。正如同“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毅,“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醉卧沙场君莫笑”的旷达,“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深沉,“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气魄也将流传久远。难能可贵的是,鲁迅不仅这样说,也实实在在是这样做的。在他五十五岁的短短生涯中,他为我们留下了多少闪烁着智慧光芒的著述。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他当之无愧地成为文学界的泰斗,成为中华民族理性与良知的代言人。鲁迅以他的批判审视的目光,注视着中国传统文化,注视着整个国家的民族性。他启迪着后人,告诫着后人,激励着后人。他确确实实用他全部心血凝结成一部部作品,实践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宿愿。
《自题小像》这首诗的个性鲜明。鲁迅在诗中很善于运用典故。“神矢”使我们想起古罗马的丘比特,“荃”则使我们亿起春秋战国时的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古代西方的典故和古代中国的典故同时出现在这首小诗中,没有一点儿生硬的感觉,相反,倒有—种中西合璧的味道在里面。这既反映了作者在创作上的不拘一格与艺高人胆大,同时也说明了作者运用语言文字驾轻就熟、左右逢源的本领。诗中用典的传统、在宋代表现得最为突出。但用典多常常破坏了诗歌的朴素与自然,使诗句流于晦涩沉于艰深沉于诘屈聱牙。用典的同时使诗句保持——种天然美,确实需要功力。鲁迅不愧是经纶老手,文字巨匠,语言大师,文章泰斗。典故在他的纯朴、流畅、活泼的诗句中,犹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空灵的用典,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力度,扩展了诗歌表现力的空间。
“神矢”和“荃”的运用,增加了诗歌的历史跨度,给人以厚重、雄浑之感,也给人以苍劲、深邃之感。正因为有了这种扎实的铺垫,才使得“我以我血荐轩粮”的终句更有份量。四句诗中,有箭,有石,有草,有血。这些有声、有色、有形的质感的词汇运用,使诗句更加形象化,更具立体感。读者的眼前浮现出一个个实物,看得见摸得着。箭,仿佛是射在自己的身上,和作者一起感同身受;风雨也好像是抽打在自己的身上,和故国一起颤栗;寒星也如同眨着迷茫的眼注视着自己,没有人理解不眠人的心情;而血也同样在我们的血管里沸腾,为国捐躯、共赴国难男儿人人有份儿。
《自题小像》本身就是一支神矢,它射中了每一个读它的人。它让读者去爱作者,让读者去爱作者所爱的祖国,让读者去爱作者愿用生命去实现的理想。鲁迅的小说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风格,而他的这首小诗却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调。一个爱国的热血青年的形象,通过这首小诗呼之欲出地站立了起来,他向我们走来,又向远方走去”。
悼柔石等①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②妇将③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④。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⑤。
[注释] 作于1931年2月
[解读]
先哲有言,愤怒出诗人。中国所以被称为诗的国度.中国历史上所以有这么多灿若繁星的诗人,大概是因为现实生活总让人忍不住发怒吧。与其说《悼柔石》是一首悼亡诗.倒不如说它是一篇讨伐黑暗统治的檄文。我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几乎顾不到去欣赏它美妙的诗意,它带给我们的是愤愤不平的心绪和灼灼燃燃的义愤。
“惯于长夜过春时”中的“惯于”,显然是一种反话。古人常说春宵苦短,痴情人秉烛夜游。鲁迅在这里却说“长夜过春时”。本来春光无限好,无论是自然季节的春天,还是人生季节的春天,都是可欣可慰的。然而,春天却必需在漫漫长夜中度过。这是因为自然界的春天与人生的春天,都要受制于社会的大环境。社会的黑暗、腐朽,会腐蚀、吞噬人生的春天的。即便是大自然的春天如期而至,诗人依然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惯于长夜过春时”,是一种愤激之语,体现了一种愤激之情。“惯于”表现了一种无奈,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抗议。作者痛恨长夜压抑下的人寰,作者祈盼着滚动过来那火红的一轮。
“挈妇将雏鬃有丝”,用的是白描的手法。作者本人那携妻领子鬃已霜染的形象历历在目。“鬓有丝”是暗含幽怨在其中的。李白曾有诗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杜甫有诗:“白发搔更短,浑欲不胜替簪。”自古以来,中国的文人墨客都不仅仅把白发当作生理年龄外化的标记,而是在“白发”里表现一种心理,表现一个“愁”字。夜漫漫,路漫漫,鲁迅怎么能心安理得,怎么能不愁呢?!
“梦里依稀慈母泪,”其中的“慈母”既是指柔石的母亲,也是指鲁迅自己的母亲,同时也指许许多多年轻人的母亲。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有这样一段:“我记得柔石在年底曾回故乡,住了好些时,到上海后很受朋友的责备。他悲愤地对我说,他的母亲双眼已经失明了,要他多住几天,他怎么能够就走呢?我知道这失明的母亲的眷眷的心,柔石的拳拳的心。当《北斗》创刊时,我就想写一点关于柔石的文章,然而不能够,只得选了一幅柯勒惠支夫人木刻,名曰《牺牲》,是一个母亲悲哀地献出她的儿子去的,算是只有我一个人心里知道的柔石的记念。”另外,鲁迅在1931年2月间致李秉中的倍中说:“上月中旬,此间捕青年数十人,其中之一,是我之学生。飞短流长之徒,因盛传我已被捕……老母饮泣,挚友惊心。”鲁迅在梦中影影绰绰见到了老母潸潸泪零。世间有多少有志青年,就会有多少慈母担着一份惦记。这是魑魅魍魉横行的社会呵。
“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句,正与前一句“梦里依稀慈母泪”相对仗。军阀们的连年内战致使民不聊生,生灵涂炭。1929年2月爆发了蒋介石与李宗仁、白祟僖之间的战争,时称蒋桂战争,1929年8月爆发了蒋介石和阎锡山、冯玉样的战争;1930年5月又爆发了第二次蒋、阎、冯的战争。“城头变幻大王旗”,恰恰是当时中国军阀割据、大打不休的生动刻画。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这又是一幅工整的对子。朋辈指的是柔石、殷夫、胡也颇、李伟森、冯铿等。面对友人一个个命归黄泉,作者没有徒然地伤感啼泣,而是横眉立目敢向刀丛吟诵正气凛然的诗篇。这也正表现出鲁迅的性格,表现出那绝不向恶势力低头的硬骨头精神。在当时的情境下,鲁迅面对白色恐怖.没有接受“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古训,没有记取“胳膊拧不过大腿”的俗谚,他义正词严地站了出来,一篇《为了忘却的记念》就是最好的声明。面对强权,面对暴政,面对威胁,面对枪刺,一个执笔的文人能够凭良心说话,能够以良知著文,能够公开表明白己的爱憎、好恶,实在是天下少有,人间奇迹。鲁迅之所以是鲁迅,除了他头脑异常聪慧、睿智以外,他的骨头硬、脊梁直、膝盖不会弯也非常人能比。鲁迅是中国文人的骄傲,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是中国人的骄傲!时代的步履如飞,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青年为真理,为正义而献身的事也屡屡发生,而鲁迅这样的硬骨铮铮的文人却不多见,而常见的却是文痞,是文匪,是借翰墨以赢私利的卑鄙无聊的小人。文人每每言休“以天下为己任”,却很少想到欲使国民的劣根性有所改变,需首先改变文人自身的软骨病。读鲁迅的诗事小,像鲁迅那样做人事大。这已经是题外话。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在“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密”的社会里,诗人的笔确实找不到落脚点。唯有月光如水善解人意,脉脉含情地照着作者那黑色的衣裳。月光如水给人以请冷的感觉,黑色的次裳更显得肃穆庄严。这也正是作者此时此地的心境。结尾处的两句诗,构成了—幅静物画。洁白的月光如纱黑色的衣裳含悲,是在向那些死去的英烈致哀,也是在向社会发出控诉。
《悼柔石》这首诗风格沉郎冷峻,笔法起伏跌宕,读来荡气回肠。仿佛伏尔加问船夫曲的苍凉,宛若石雕《拉奥孔》的悲壮、又似夕阳染红黑土地的温情。哀悼之情,动人心魂;愤怒之意.迫人肝胆。它是催泪的娩歌,更是催征的鼓点。
自嘲[1]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注释]此诗作于1932年10月12日,后收于《集外集》
[解读]
关于此诗的写作,《鲁迅日记》1932年lo月12日有如下记载:“午后为柳亚子出一条幅,云:‘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旧帽遮领过闹市,破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达夫赏饭,闲人打油,愉得半联,凑成一律以请’云云。”此诸后收入《集外集》时,“旧帽”改“破帽”,“破船”改“漏船”,并命题为《自嘲》。
从这则日记可知,此诗为书赠柳亚子者。柳亚子(1887—1958),原名慰高,后改名弃疾,字安明,号亚子,江苏吴江人。诗人,南社创始人之一。1932年7月,鲁迅、茅盾、陈望道、郁达夫等36人联名致电国民党政府,要求释放被捕之外籍革命人士牛兰夫妇,柳亦列名。1929年前后,曾作寄怀鲁迅先生诗,云“附热趋炎苦未末休,能标叛帜即千秋。稽山一老终堪念,牛酪何人为汝谋?”此诗后于1931年书赠鲁迅。
从这则日记又可知,《自嘲》诗之作,和“达夫赏饭”有密切关系。达夫,即郁达夫(1896—1945),原名文,浙江富阳人,作家,创造社前期主要成员之一。1923年秋至1925年初在北京大学任教,与鲁迅同事。1924年至1929年在上海与鲁迅合编《奔流》月刊。1930年2月与鲁迅等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又曾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鲁迅在《伪自由书·前记》中认为郁达夫“脸上也看不出那么一种创造气”可以“随便谈谈”的。
“达夫赏饭”事,见1932年l0月5日《鲁迅日记》:“上午同广平携海婴往筱崎医院诊……,晚达夫、映霞招饮于聚丰园,同席为柳亚子夫妇、达夫之兄嫂、林徽音。”关于这次饭局,后来郁达夫、柳亚子、王映霞.以及郁达夫的嫂嫂即郁华(曼陀)的夫人陈碧岑都曾有过一些忆述,但席上到底谈了些什么,促成了鲁迅此诗的写作,却都语焉不详。
然而这都是非常重要的。我甚至认为,这比“偷得半联”的问题远为重要得多。
现在“偷得”哪“半联”的问题,可说基本上解决了。一般认同先由周作人、后由郭沫若指明的出自清人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内云:“同里钱秀才季重,工小词,然饮酒使气,有不可一世之概。有三子,溺爱过甚,不令就塾,饭后即刻与嬉戏,唯恐不当其意,尝记其柱帖云:‘酒酣或化庄生蝶,饭饱甘为孺子牛’。真狂士也。”朱正在《(答客诮)、(自嘲)诗本事》一文中,且据以设想“横眉冷对干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的最初形式是“酒酣冷对千夫指,饭饱甘为孺子牛。我以为朱论是很有见地的。
但朱正文中只指出鲁迅的爱子海婴是那次席上最初的话题,我虽引为同调,却仍认为不足。我认为那天席上还有一个或者是更重要的话题,即《三闲集》的编辑出版。前一话题引出了“孺子牛”,后一话题引出了“千夫指”。
“孺子牛”的典故、最早见诸《左传·哀公六年》:“鲍子曰,女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晋代杜预注:“孺子,荼也。景公尝衔绳为牛,使荼牵之。荼顿地,故折其齿。”海婴于1929年9月29日出生后,鲁迅日记和书信中屡屡提及,孤犊深情溢于言表。郁达夫在《回忆鲁迅》一文中,曾生动地忆述了他亲眼看到的海婴的调皮和鲁迅对孩子的钟爱。而鲁迅在1931年4月15日致李秉中信中,也明确表示了甘为“孺子牛”的决心。他说:“我本以绝后顾之忧为目的,而偶失注意,遂有婴儿,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至此,亦无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须己养,荷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因此,那天席上的新朋旧友见面寒喧,不免问及各人子女,自是人情之常,而半个月前刚满三周岁的海婴此刻正在病中,许广平且因而未能应邀赴宴,海婴遂成为席上最初的话题,并从而引出“孺子牛”半联,看来完全是顺理成章的。鲁迅后有《答客诮》一诗赠郁达夫,似亦可作为旁证。
但“干夫指”半联,怎会突然出现呢?我以为这就和《三闲集》的出版大有关系了。
《三闲集》1932年9月由上海北新书局出版。《鲁迅日记》9月14日记:“下午得小峰信并版税百五十元,《三闻集》二十本。”10月2日又记:“上午达夫来,赠以《缺流》、《毁灭》、《三闲集》各一本。”那么,在三天后的席上,除谈爱子、谈近况、谈时局外,还较多地谈到《三闲集》,这设想也应该不是捕风捉影、牵强附会的吧。
然而,这和“千夫指”又有何关联呢?
“千夫指”源出《汉书·王嘉传》;“里谚曰:千人所指,无疚而死。”如果把这句话译为现代汉语,大概也只能是:被众多老百姓当面指责或背后戳脊梁骨的人,绝没有好下场。鲁迅在1931年2月4日致李秉中信中用了这个“里谚”,他在历数了旅沪以来,“伏处牖下,一无所图”,虽“谨慎备至,几于谢绝人世,结舌无言”而上海“文坛小丑”、“通讯社员”、“小报记者”仍“造作蜚语,力施中伤”的遭遇,从而感叹:“三告投杼,贤母生疑。千夫所指,无疾而死。生丁今世,正不知来日如何耳。”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里谚中的“千人”应是正面意义的人民大众,而鲁迅信中的“千夫”,指的却是不时摇动笔杆,盛造谣言,总想乘机陷害鲁迅以自慰的负面人物了。
鲁迅此信系就1931年春谣传他在上海被捕一事而写。但鲁迅从1927年秋到上海后所碰到的不愉快的事,远不止此。且撇开政治上所受的迫害,至少他还曾说过:“我到了上海,却遇见文豪们的笔尖的围剿了,创造社,太阳社,‘正人君子’们的新月社中人,都说我不好,连并不标榜文派的现在多升为作家或教授的先生们,那时的文字里,也得时常暗暗地奚落我几句,以表示他们的高明。我当初还不过是‘有闲即是有钱’,‘封建余孽’或‘没落者’,后来竟被判为主张杀青年的棒喝主义者了。”而这些话,正是在1932年4月24日写成的《三闲集·序言》中说的。序言的最后还特别指出:“我将编《中国小说史略》时所集的材料,印为《小说旧闻钞》,以省青年的检查之力,而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却是至今还不能完全忘却的,……编成而名之曰《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明乎此,则“闲人打油”一语,亦可迎刃而解,且亦可说为“射仿吾也。”
值得注意的是,1933年1月19日鲁迅收到了郁达夫和柳亚子的赠诗,柳诗已见前述。郁认为:“醉眼朦胧上酒楼,彷徨呐喊两悠悠。群盲竭尽蚍蜉力,不废江河万古流。”此诗和鲁迅《自嘲》诗协韵相同,含意亦近,且隐隐涉及《三闲集》中的《“醉眼”中的朦胧》一文,这和聚丰园席上叙谈的紧密联系,应是不言而喻的。
如果以上关于两个话题的设想和分析,能够成立,则把《自嘲》诗中的“孺子”理解为海婴,把“千夫”理解为众多曾和鲁迅处于对立地位的人,也就应该是符和鲁迅当时的原意的了。
弄清了《自嘲》诗的写作背景,亦即当时鲁迅的处境和心情,就可以回到诗的本身上来了。诗中所写,实际上也就是鲁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不过是以幽默口吻出之罢了。鲁迅先生说此诗是“打油”,后为其他友人书写时又说是“戏作”,收入《集外集》时
复题为《自嘲》,这也就是极应注意的。
先看第一联:“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这是对当时处境的总的概括。交上了华盖运,还能有什么想法、举措呢?所谓“伏处牖下,一无所图”是也。然而身还没敢动一动,已经大碰其钉子了。关于“华盖运”,鲁迅在《华盖集·题记》中有过解释,他说:“我平生没有学过算命,不过听老年人说,人是有时要交华盖运’的。……这运,在和尚是好运:顶有华盖,自然是成佛作祖之兆。但俗人可不行,华盖在上,就要给罩住了,只好碰钉子。”据说郁达夫在那日宴上曾对鲁迅说:“看来你的华盖运还没有脱!”那么此诗以“运交华盖”起,就更有缘由了。
第二联,“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洒泛中流”,上句写处境之艰险,写实成分甚浓,后句写心情之坦荡,则颇具象征意味。帽而破,生活艰难也;颜须遮,惧人认出也。但闹市该去还是要去的。船虽漏,仍不惮泛舟中流,酒也准备着,想喝还是要喝的。身处逆境而我行我素,这和钱秀才的“酒酣或化庄生蝶”的意思就大不相同了。
于是,自然而然地过渡到第三段,“横眉冷对于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众多人们的嘲笑、讽刺,以至攻击、漫骂,鲁迅无疑是有些愤怒的,但“横眉”则“横眉”矣,却止于“冷服”。这也许可以使我们联想到他后来在《且介亭杂文末编·半夏小集》中说的:“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何况,自己还有要务在身,家有爱子,早已决心“加倍服劳”,“甘为孺子牛”呢!
且回到自己家中,天下一统,自得其乐吧,外界的风风雨雨,又其奈我何。于是全诗的第四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作结。
然而,鲁迅当真就此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海婴牛了么?当然不是。只要不忘这首诗是自嘲,是戏作,是打油,就不会胶柱鼓瑟,信以为真了。不过这种心情,鲁迅的确也是有过的,例如《两地书·一三五》1929年6月1日致广平信中说:“……在瓜田中可以不纳履,而要使人信为永不纳履是难的,除非你赶紧走远。D.H,”你看,我们到那里去呢?我们还是隐姓埋名,到什么小村里去,一声也不响,大家玩玩罢”就是。
要而言之,我以为首先要承认鲁迅自己说的,这首诗是打油,是戏作,而且理所当然地包括“横眉冷对于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一联在内。如果将这一联改成“横眉冷对于夫指,俯首甘为人民牛”,恐伯就不可称为“自嘲”了。面对敌人,持别是面对凶恶的敌人,鲁迅是用不着“自嘲”的。
不过如把一联单独抽出来,然后解“千夫”为“敌人”,为“凶恶的敌人”,解“孺子牛”为“人民大众”,我却又认为也是可以的。因为我们不妨认为这虽不是鲁迅写诗当时的原意,却在更广阔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揭示了鲁迅的确也具有的崇高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为了您的安全,请只打开来源可靠的网址来自: http://hi.baidu.com/ݼݭsn/blog/item/f66f64efbe0c791cfdfa3ca8.html
更多阅读
牛汉经典诗歌选 外国经典诗歌选
牛汉经典诗歌选〇悼念一棵枫树我想写几页小诗,把你最后的绿叶保留下几片来。——摘自日记湖边山丘上那棵最高大的枫树被伐倒了……在秋天的一个早晨几个村庄和这一片山野都听到了,感觉到了
中国.成都“汶川大地震”诗歌选 汶川大地震
《请让我为你点亮一盏烛光》——中国.成都“汶川大地震”诗歌选编辑:成都市文联、成都市作家协会出版:四川出版集团.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4月目录序/杨吉成开卷篇:成都感受汶川大地震2:日记片段:成都,2008年5月12日——1
转载 裘慕远之《我是一颗小草》饰当当剧照 俺娘田小草剧照
原文地址:裘慕远之《我是一颗小草》饰当当剧照作者:永远支持裘慕远小这也是一部励志电视剧 小草是顽强的,撒在哪里都能生存、生长,直到生机勃勃。会给你一种启示不管我们在事业、生活上多么不得意 只要有一点点希望 和机会我们都不能放
《白雪公主小剧团》读后感 白雪公主读后感100字
《 白雪公主小剧团》读后感同里实验小学 五(4)班沈一佳首界校园戏剧节开幕啦!马小跳班上自编自导自演童话剧《白雪公主》,还成立了白雪公主小剧团,热心的马小跳当上了团长。这个团长可不是好当的,马小跳遭遇了许多困难:不适合演白雪公主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 杜牧秋夕赏析
杜牧《题乌江亭》审美赏析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