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改变别人,做自己的拯救者 做自己还是改变自己
恋人们坠入爱的激情程度越深,越说明他们原本的孤单和压抑,他们是因为无助才那么需要另一半,因为情感滋养的匮乏才陷入相恋的激情。孤单和压抑能够催化爱情,但也正是孤单和压抑吞噬和毁灭了人本身。
“没有拯救者!”从美国大片看西方文明的危机意识!
作者:李一无所知
看美国神话题材的大片,几乎有一个不变的主题:文明世界不断受到黑暗世界的威胁,而文明世界对抗黑暗世界并没有绝对的胜算!从《指环王》到《哈利波特》、《惊天战神》、都是如此,黑暗魔王索隆、伏地魔、泰坦神...,看多了我都搞有点混淆了!这种对黑暗力量的深层忧虑,是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形成这种意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和中国神话不同,西方神话中并没有佛主、玉皇大帝之类的"终极裁决者",善恶两种力量从来都是势均力敌,没有绝对优势,人类并没有对抗黑暗力量的绝对武器。电影情节的设计,人类最终都是依靠对人性和理性的信仰,才能最终击退来自黑暗世界的进攻!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老外就不指望"上级"的力量呢?说起来这涉及到西方文化的几个核心的观念:
1,崇尚理性,追求平等!不只是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即使人与神也是平等的!古希腊神话认为神与人类的外形是一样的,人体就是完美的象征。古希腊对人的自我肯定是全方位的,从身体的美到精神的真和善!当欧洲经历了中世纪漫长的黑暗后,人在天主教会脚下匍匐了近千年,已经卑微不堪,几乎已经站不起来了。欧洲重新建立起人的尊严,经历了一次文艺复兴,这里所谓的复兴就是对古希腊理性文明的复兴!西方文明的内核中包含了对人自身力量的自信和崇拜,使得西方文化不认为有高于人类的主宰存在,即使存在上帝,他也已经把力量赐予了人类,人类自己就是自我的最终拯救者!
2,西方文明认为人性中的理性,是人类文明和力量的源泉,但人性中也有反理性的黑暗力量,对人类文明的威胁就在人自身的人性之中!因此,黑暗力量只能是被关押而不是被消灭,如果一定要消灭黑暗力量,也就意味着人类的灭亡!这种对人性自身蒙昧和野蛮的认识,使得西方文明极富危机意识,也使得自我的反思和质疑一直是理性文明的重要内容!
总结起来,似乎可以这样来描述西方文明的观念:人类很伟大,人类可以创造光明和文明的世界,但人性中也暗藏了野蛮和黑暗的力量;人类要用理性的精神来建构文明世界,同时也要用时刻警惕人性中的黑暗力量逃出,带来灾难和杀戮!
那么,谁是黑暗、谁是光明呢?如何判断?黑暗的力量也许会装扮成正义的力量,正义的力量也许会被诬蔑成邪恶势力,置身其中的人们该如何分辨?是等待来自领导的"正确结论",还是依靠人天赋的理性精神进行思辩?当然是后者,因为没有最高指示,也没有拯救者,那些所谓的“绝对正确”的指令很可能是黑暗之神伪装的,因为正义之神只是永远启发你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只有黑暗力量才会剥夺你思考的能力!无论面对什么样复杂的情况,只有我们自己的理性精神与我们同在!
所以在西方文明中有几条底线不能触碰,一是言论自由,二是教育独立!因为一旦剥夺人的言论自由,剥夺人的理性思辨的权利,人就无法分辨善恶,黑暗之神就可以逃脱看守;同样,教育如果不能独立,对人进行洗脑灌输,使人不能独立的理性思考和交流,从而无法分辨黑暗力量!在西方文明中,政府一旦想控制教育和媒体,就将自己摆在了黑暗力量嫌疑人的位置上!要知道,黑暗力量不是天外来客,而是人性中自带的东西,它与人类如影随形,稍不小心,就会逃逸而出!
那么,到底什么是文明的力量,什么是黑暗的力量?文明的力量就是理性的力量,理性文明的基础是逻辑和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人类文明和秩序的守护神,一旦因果关系被颠覆,杀戮和混乱便不可避免!
那么,因果关系被质疑过吗?是的!因果关系一直被质疑,所以理性文明也一直被抗拒;因果关系和理性思维就像守卫黑暗魔鬼的守护神,它是人类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最后的力量,一旦理性被抛弃,黑暗世界的魔鬼就将重返大地,再没有其它的力量可以与之抵抗!大家肯定会问,因果关系这样基本的东西怎么可能不存在呢?难道会有什么结果不需要原因,莫名其妙就会成立吗?很不幸,中国文化就是这样一种非理性的文化,中国文化认为世界的本体是“道”和“无”,世界的产生是“无中生有”,“无中生有”哪里有什么因果关系?所以,中国文化一直没有发展出理性这个文明的守护神,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都是依靠驯化和暴力在维持着一个“一乱一治”的脆弱秩序,对“礼崩乐坏”的恐惧一直是中国文化中的主要内容!
在因果关系的理性结构中,终极原因是不可被证明的绝对起点,终极原因不可能再被证明!所以,理性思维虽然可以解读一切,却唯一不能用来证明自己的终极原因,终极原因只有依靠信仰提供证明!由于因果关系中的"终极原因"无法在逻辑中得以证明,就给理性留下了一个信仰的空间!这样一来,信仰又是"因果关系、逻辑理性"的守护神,所以,在这些神话题材的美国大片中,最后决战的关头都需要内心信仰力量的爆发!
也许,这可能是上帝留给人类的一个测试题吧!人类暂时只能是靠信仰来坚信"终极原因"是是可靠的!但也就是这一点,成为了因果关系的命门,不断受到攻击!确实如此,人类暂时无法自我证明人类的意识是绝对可靠的,理性的原点还必须靠信仰来守护,一旦信仰丧失,理性世界就将崩塌!这也是为什么西方文化中富含危机意识的原因,因为理性文明并非不可战胜,只有时刻铭记的信仰才是文明的最后守护者!
我的丈夫是个拯救者
■案例■
丈夫为前女友而守身
吴先生和妻子结婚3年多,父母着急抱孙子夫妻俩却迟迟没动静,本以为是夫妻俩哪一方身体方面的原因,去医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老两口很纳闷问题出在哪。无奈之下,儿媳只好将结婚这些年以来的经历和盘托出。原来,自从结婚到现在,夫妻俩只行过一次夫妻之事。丈夫今年29岁,身体强壮,性取向也确定没问题,只是他说妻子不是自己真爱所以不能碰她。唯一的那一次还是婚后3个月妻子公司组织体检,央求之下丈夫才敷衍了事。
在我接诊过的案例中,曾经遇到一些由于婚后发现妻子不是完璧之身,遂遭丈夫冷落的案例。这样的男性往往性格保守,即使很清楚自己有强烈的处女情结也不愿开口直接询问对方,等到真的结为合法夫妻以后,再行夫妻之事发现对方不是处女,可是为时已晚,不但毁了自己也毁了对方的幸福。吴先生的问题却并不在此列,自己的妻子的确是清白之身嫁给他的。了解得知,原来,吴先生结婚之前的那位初恋女友为等他一直没有结婚,吴先生很是怜惜,承诺自己有朝一日要娶了她,他说那个姑娘也为他在守着自己的贞操。
可是,既然这般相爱,为何当初却要分开?又为何要娶现在的妻子呢?原来妻子是自己前女友的好朋友,三个人是高中同学,与女友经常发生争执无奈分手以后,当年妻子也表达了爱意,自己不能辜负对方等了自己这么多年,于是才决定娶她,结果结婚以后又后悔,认为自己错失真爱。
■分析■
如今的拯救者曾经是最无力的旁观者
表面上看是一个婚恋情感的咨询,但是问题更多却在于吴先生的一个心理情结。吴先生正苦恼于抛开一切去选择那份“真爱”?还是继续守着妻子?
其实,有时候我们把自己当做了拯救者,以为自己跟谁在一起就算拯救了谁。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看看自己还是满面愁容,何谈救人?如果上帝连自己还置于苦难之中,谁又能相信他给的幸福呢?
明眼人能看出来,吴先生的问题在于他永远想帮助弱者,可是,设想吴先生与妻子离婚如愿娶了前女友,那时,前妻又会变成“弱者”,如此纠缠反复,如何才能获得幸福呢?
其实,很多情结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去探寻童年经历,一定都能找到背后的心理根源。吴先生成年以后希望自己去拯救别人,去帮助弱者,与他童年的经历不无关联。
原来,吴先生从小被爷爷奶奶带大,父母在外地每逢过年才能回家团聚。爷爷是个粗暴脾气,经常不对脾气就对奶奶大打出手,只怪当时自己太年幼,想保护奶奶也没能力,所以,每每奶奶都是搂着孙子哭。这样的情景充满了吴先生儿时的回忆,挥之不去的恐惧和愤怒。成年后,爷爷奶奶都已经过世,才发现自己见不得谁受委屈,尤其是和自己有过情感经历的女人。
■再分析■
丈夫为何偏爱拯救弱者?
对于吴先生来说,他把客体的世界大刀一挥分为“强者”和“弱者”两个极端,也把自我的世界一分为二。他追求的也许并不在于“拯救”这件事,更多的在于扮演拯救者的心理体验,这也决定了他的婚姻伴侣会承受更多的疏离。
情感关系当中始终会有强弱之分,即使两个女人都曾付出很多,也终究只有一人能与自己相伴,所以这个强势和弱势都在随着吴先生自己的选择而变化。所以,所谓的强者和弱者从根本来看,都是吴先生自己一手造就的。就好像是自己安排好了那个人扮演弱者,然后再去扮演那个拯救者去向其伸出援手,当弱者接受了援助,就从弱者变成了强者,于是再去拯救那个由强变弱的女人。
拯救,已经成为吴先生不可须臾或缺的精神食粮,成为获得情感满足的唯一途径,对拯救弱者的强迫依赖成为他本人的病态需求。
■治疗■
自己的丈夫是拯救者怎么办?
如果很不幸,自己的丈夫正是上述类型的“拯救者”,我们该如何安放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呢?
苏格拉底告诉我们:如果不活在现实之中,而去一味追求别的东西,那么,他就会远离现实,更加远离现实之中的幸福。如果确定爱人想要的并不是如何更好地生活,而是病态的满足自己童年缺失的却不自知,那么请早些放手。
吴先生的妻子各方面条件都十分优秀,等待并不能挽救她的婚姻,因为她的丈夫正在用冷漠相待希望她放弃。要明白丈夫不能成为真正的拯救者,自己也一样救不了对方。所以,遇到了这样的丈夫,还是即时转身为好。
■建议■
“拯救者”要跳出自己的藩篱
拯救者们往往活在自己编织出的世界当中,对自己的问题并不自知,即使有人提出也认为那是对方不了解自己。
1.如果可能,建议拯救者进行一次自我反思,因为只有跳出自己的思维定势才能看清楚。我们对自己行为的“合理化”并不完全只是弊端,合理化的好处在于转移了焦虑,坏处在于否认现实,这样自然失去了自我修订以及自我成长的机会。
2.成熟个体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需要对自己身边的人负责,如果一味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不停地伤害其他人,这本身就是不道德的,更谈不上拯救。
3.想一想我们是否能够有资格成为拯救别人的人?就拿我从事的行业来说,有很多打算考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人本身是存在心理缺陷的,本意是想学习心理学救人自救。这样可以达到救人或者自救的初衷吗?很遗憾,在自我人格没有达到完善之前是很难去助人的。如果执意如此,很可能并没有达到助人的效果,还很有可能将自己陷于困难的境地不能自拔。所以,才会有很多督导都建议学员自己先做一定时间一定量的自我剖析再上岗去面对来访者。
即便没有充当拯救者的嗜好,很多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助人情结。我们都喜欢去帮助别人,但是要明确自己的能力范围,也要明确对方是否需要你的帮助。如果上帝连自己还置于苦难之中,谁又能相信他给的幸福呢?
■文/武警总医院急救医学中心心理诊室
史宇
创伤性面具:拯救者
黄国胜
心理创伤会在当事人心中留下受害者面具和迫害者面具。人格是一个整体,其中的一部分形成一个面具A,剩下的部分就会形成另一个面具-A,A和-A正好相反。假设迫害者面具是A,那么拯救者面具就是-A。因此,在形成受害者面具和迫害者面具的同时,拯救者面具也形成了。拯救者面具可以投射到外界,导致当事人到处寻找拯救者,相信必定会有一个拯救者出现,这种信念促使他勇敢地活了下来。也有的人会把拯救者面具戴在自己脸上,自己扮演拯救者,自我拯救,同时也拯救别人。
拯救者面具有以下特点:
1、同情心泛滥
拯救者看谁都觉得可怜,很想帮助别人,这是因为内心有一个很强的受害者面具。他把受害者面具投射给别人,把别人误认为受害者。其实,最需要同情和拯救的是他自己。同情受害者就是同情自己。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受害者面具,就识别不了受害者,即使识别出来了,也会无动于衷。相传,有一位国王遇到一个乞丐,他问大臣是怎么一回事,大臣说,这个人没饭吃。国王说,没饭吃,那就吃肉呗!不过,没有受害者面具的人是很少的,绝大多数人都有受害者面具,所以都有同情心。
2、使命感
因为同情别人,所以觉得自己有义务帮助别人,把助人当作一种使命。这是拯救者面具的核心特征,如果只有同情心,没有出手相救,就不是拯救者。
当助人成为一种使命,对方需不需要帮助就不重要了。帮助别人纯粹是出于自己的需要。如果对方并不需要帮助,那么帮助就是强人所难。拯救者常常强人所难。
3、殉情
拯救者面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常常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导致透支,结果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以身殉职。这是拯救者面具过强的表现。拯救者一透支,就把自己变成受害者。这进一步证明,拯救者和受害者的内在联系。
4、正义感
一个人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受害者,是因为存在一个迫害者,是迫害者把他变成受害者。所以,拯救者非常仇视迫害者,嫉恶如仇,与迫害者势不两立。他爱打抱不平,不遗余力地与迫害者作斗争,表现出强烈的正义感。
拯救者有很强的是非观,是非分明。任何事情,他都要分出是非曲直。因此,拯救者常常会变成“法官”,或者明君。
5、恨铁不成钢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受害者常常会辜负拯救者,就像扶不起的刘阿斗,原因往往是沉溺于受害者的角色,从中获益。这个时候,拯救者就会恨铁不成钢,像对待迫害者那样对待受害者。一个人沉溺于受害者的角色,不愿意自拔,也可以解释为迫害者面具和受害者面具的合谋,当事人既有受害者面具,又有迫害者面具,他的迫害者面具在攻击受害者面具。拯救者必须消灭他的迫害者面具,才能拯救受害者面具。换句话说,拯救者不是攻击当事人,而是攻击当事人的迫害者面具。
6、负罪感
拯救者面具有很强的使命感,如果拯救不了别人,就会产生负罪感。所以,拯救者很容易变成受害者(罪人)。变成罪人之后,就要赎罪了。赎罪的方式多种多样,做好事(包括拯救别人)是其中的一种。所以,赎罪常常与拯救难以区分,统称救赎。负罪感和使命感也难分难解。
自我惩罚也是一种赎罪的方法,拯救者为了帮助别人而牺牲自己,不惜以身殉职,与负罪感也是有一定的联系的。
7、拒绝被拯救
拯救者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愿意示弱,不给别人拯救自己的机会,拒绝别人的帮助。这是因为,拯救者和被拯救者(即受害者)是对立的,当一个人使用拯救者面具时,就会把受害者面具投射给别人,或者说,当他识别出受害者时,就会戴上拯救者面具。反之,当他使用受害者面具时,就会把拯救者面具投射给别人,等待或寻求别人的帮助。许多学员反映,看到别人被欺负,很会打抱不平,自己受欺负了,却常常忍气吞声。他们的解释是,为别人打抱不平是应该的,为自己谋取利益是不应该的。
其实,不是不应该为自己谋取利益,而是不承认自己受伤,故意表现得非常豁达,害怕受害者面具被激活。
所以,许多拯救者竭力压抑自己的负性情绪,大量接受别人的垃圾而不向别人倒垃圾,结果很容易“枯竭”。他给别人的感觉是内心非常强大,没有什么事情可以难得住他,他不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别人也想不到去关心他。
如果说,“帮助”是一种资源,一个人接受了帮助等于消费了资源,别人的资源就减少了。把资源让给别人,就是一种救赎,所以拯救者拒绝被帮助。
谁是布兰妮的终极拯救者?
作者:武志红
(注:本文是“小甜甜为何变小癫癫”一文的续)
布兰妮与男人的关系,是布兰妮走向“堕落天使”之路的标志性事件。
与“好孩子”贾斯汀分手,是开始滑向这条路的标志。
与杰森的为时55小时的儿戏般的婚姻,是这条路上的第一个巅峰。
与凯文的婚姻,则是这条路上的第二个巅峰。
不过,这条路只能令布兰妮愈加伤痕累累。与布兰妮“离婚”后,杰森似乎就开始以不断地兜售布兰妮的各种陋行为生。凯文虽然没有如此下作,但他是一个丝毫没有自控能力的男人,布兰妮怀孕和生孩子期间,他不断去找其他女人鬼混。当布兰妮试图与凯文离婚时,这个男人先是以性爱录像带要挟布兰妮分一半财产给他,后来又以孩子的抚养权为由争夺布兰妮的财产。
然而,布兰妮不能怪任何人,走到现在这一步,这可是她自己的意志,她自己的选择。她只爱“坏男孩”,而“坏男孩”势必会带来种种代价。
这就将布兰妮逼入了一个不能动弹的境地。做好女孩,是妈妈的意志,她不愿意再听从。做坏女孩,仿佛是她的意志,但这已证明是一条死胡同。那么,她还能走到哪里?
或许,这种哪里都去不了的感受将布兰妮逼到了彻底失控的状态。本来,她2006年11月与凯文宣布分手,此后不久,贾斯汀与卡梅隆的“姐弟恋”也宣告结束,两人的歌迷开始憧憬这一对昔日的金童玉女由此复合,贾斯汀这个“好男孩”将布兰妮带入正常的轨道。
但很少有人想到,和凯文分手后,布兰妮居然还可以更加堕落。她与美国“坏女孩”的楷模帕丽斯·希尔顿混到一起,她被拍下与舞女大玩性游戏,她还被拍到没穿底裤,她还……
终于,今年2月16日,她的堕落发展成更可怕的癫狂,她去理发店里亲自动手,剃掉了令无数人着迷的一头秀发。
剃光头发,有强烈的象征意义,这既可以说是剃去一切烦恼,也可以说,布兰妮要毁掉自己的形象。
她剃光头发后的那句话“妈妈会疯掉的”,更透露了她内心深处的秘密:她要用这种更极端的方式,与妈妈的意志告别。
这不难理解,她作为偶像派巨星,外在的形象至关重要,那么毁掉这个形象,是不是就意味着,她可以和妈妈强加给她的演艺事业说再见呢?
她在马里布勒戒中心不断说“我是冒牌货,我是骗子”,还有她在大街上不断央求普通人与她合影,都是同一个含义:这个曾被称为“美国偶像”的天皇巨星,不喜欢她的巨星形象,不认为演艺方面的成就是她自己的,其实她自己的意愿,只是想做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但问题是,她已是天皇巨星,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明星人物,尽管成为演艺界呼风唤雨的人物是她妈妈的意志,但现在也已是她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她做出多么疯狂的事情,她还是无法回到以前,去做一个普通的小女孩。
那么,她还有路可走吗?
她为什么亲吻麦当娜?
有!其实布兰妮隐约也知道这条路,这就是麦当娜的道路。
麦当娜是演艺界极有争议的女人,但不管她的敌人还是朋友都承认,麦当娜是一个有主见的女人。
这或许是麦当娜与布兰妮最大的一点区别。走上演艺之路,麦当娜是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渴望,而布兰妮则首先是妈妈的意志,妈妈的渴望。
从结果上看,布兰妮的名气与麦当娜不相上下。但是,因为这一点区别,她们就有了很大不同。
因为是自己的意志,麦当娜就成了自己人生的主宰。
做自己人生的主宰,意味着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自己要为自己遭遇的快乐和痛苦负责,有时我们会因此而伤痕累累,会觉得累。但是,这一切快乐和痛苦都会延伸我们的人格力量,令我们感到自己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用一个心理学术语来说,即增强了我们的自我效能感。
相反,布兰妮则是被主宰者。她渴望做个普通女孩,但这样的人生她只有两年,即13~15岁。她的人生是妈妈的意志,也是娱乐产业的意志,也是将她封为道德楷模的英国宗教组织的意志。
不清楚布兰妮自己是否清楚这一区别,但起码可以看到,她对麦当娜崇拜备至。2004年,布兰妮与麦当娜在法国一个音乐颁奖典礼上相遇,两人居然相拥热吻,这一镜头被拍下传到全世界,从而引起了轰动和极大的争议。麦当娜后来表示为这一事件而赶到羞愧,因为女儿问她:“妈妈,你是同性恋吗?”
布兰妮则解释说,她说不清楚为什么会忍不住亲吻麦当娜,她并不认为自己是同性恋,但她清楚的一点是,她特别崇拜麦当娜,“我唱歌跳舞的时候都梦想着成为她,仅此而已。”
布兰妮对麦当娜的崇拜表现在很多方面,她模仿麦当娜皈依了犹太教的一个神秘分支——卡巴拉教,还模仿麦当娜准备写一本向小孩子宣传卡巴拉教的儿童读物。
此外,她的第四张个人专辑,不仅歌曲的风格很像麦当娜以前的专辑《光芒万丈》,而且她的衣着、发型和姿势也刻意模仿了麦当娜。
麦当娜星光灿烂,不少人因此以为,布兰妮崇拜的是麦当娜的才华,她希望自己在音乐风格上像麦当娜靠拢。其实,布兰妮与麦当娜热吻,和她跑出马里布勒戒中心后,不断央求普通人与她合影是同一个意思——她只是羡慕这些人并渴望像她们一样活着。
不断央求普通人与她合影,这意味着,布兰妮渴望像普通人一样活着。
不断模仿麦当娜并与麦当娜热吻,这意味着,布兰妮也渴望像麦当娜一样活着。
人生是赌博,身体是骰子
这两种渴望,其实是一回事,就是布兰妮渴望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在布兰妮看来,那些普通人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所以她羡慕他们。麦当娜也是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所以她也羡慕她。这两种看似大相径庭的羡慕,其实都藏着同样的一个愿望: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意志而活。
其实,这是所有人的共同渴望。很多人,一开始他的意志就得到了父母和家人的认可和尊重,于是他的心理冲突要小很多,尽管他时常也要面对人生选择的难题。但也有很多人,一开始他的个人意志就被忽略,并被父母或家人强加了他们的意志。那么,他们和小甜甜一样,容易陷入混乱状态。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两种意志在打架:一方面,他们要遵从父母的意志;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按自己的意志而活。
并且,这种冲突很容易会导致他们犯一个错误:他们认为,父母意志的反方向,就是自己意志的方向。
所谓的叛逆,也就由此而生。于是,父母越希望他们做好孩子,他们就越忍不住要做坏孩子,仿佛只有这样做才能证明他们是自己人生的主人。
然而,尽管父母的超强控制欲望是错误的,但他们的方向常常是好的。当孩子刻意走向父母意志的反方向时,他们的人生也就滑入了糟糕的方向。
是的,每个人都渴望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但这个渴望的另一面,就是人生是一场赌博,而我们用以赌博的骰子,就是我们的肉身。
选择对了,肉身就收获快乐和幸福。选择错了,肉身就获得痛苦和不幸。尽管可以说,痛苦是快乐之母,我们可以从痛苦和不幸中吸取人生的教训,然后走向快乐和幸福。
然而,如果选择太糟糕,肉身就会摔得太重,有时会令我们重得无法爬起来继续上路。
布兰妮选择了凯文这个“坏男孩”做老公,让她付出了1000万英镑的昂贵代价;她选择杰森玩一个婚姻游戏好“让所有人大吃一惊”,此后的代价则是付给杰森的天价赡养费,还有杰森不断向媒体兜售布兰妮的各种隐私;布兰妮还选择了吸毒、剃发、不穿底裤以及和脱衣舞女大玩性游戏,其代价则是名声受损和身体变形……
或许,更为惨重的代价是心灵的创伤。凯文证明“坏女孩之路”不通,他还和杰森一起不断抛弃和背叛布兰妮的情感。
并且,当她的个人形象越来越不堪时,她的偶像麦当娜也开始抛弃她了。布兰妮生下大儿子后,想请麦当娜做孩子的教母,但被麦当娜以“工作太忙”而拒绝了。
布兰妮在与母亲的关系中产生问题,在与男人的关系中不断沉沦,也在与麦当娜的关系中受伤……
总是最可亲密的关系令我们伤痕累累,但从另一方面而言,最可亲密的关系也恰恰是我们最重要的资源。
那么,布兰妮能从她那些最可亲密的关系中获救吗?
除了控制女儿,林恩还可以做什么?
最渴望拯救布兰妮的,也恰恰是她的妈妈林恩。
这是一个矛盾的循环。她塑造了布兰妮的巨星形象,她造就了布兰妮今天的成就和名声,但她的控制欲望也是布兰妮极力想挣脱的网。
这一点,布兰妮的歌迷们也发现了。一次,林恩在网上自吹自擂说,她尽管四十多岁了,但和22岁的女儿布兰妮一样前卫。她写道:“真是太有趣了,我和她(布兰妮)一个星期没见面,见面后竟然发现大家的着装十分相似,连颜色都是相同的巧克力色。看来虽然我们不在一起,我们的眼光还是一致的。”
林恩的这个发言引起了许多歌迷嘲讽,一个歌迷回帖写道:“很多明星的母亲总是想着如何管教好她们的孩子,可是这位母亲看上去像是渴望替代她。”
不过,不管林恩的控制欲望多么有问题,但她也一直是布兰妮的“救火队长”。
当布兰妮与杰森玩出令全世界大吃一惊的婚姻游戏时,是她带着一家人赶赴现场,并逼迫杰森承认这个婚姻无效。
当布兰妮与凯文的关系出现问题时,她扮演了斡旋者的角色,而当有记者开着直升飞机飞到布兰妮居所的上空,试图偷拍布兰妮与儿子的照片时,也是她赶走了他们。
当布兰妮彻底陷入崩溃状态,剃光秀发并闹出种种丑闻后,据说也是她哭着求女儿去马里布勒戒中心接受康复治疗的。但布兰妮住了一天又跑了出来,后来她威胁要抢走布兰妮的两个儿子,这才迫使布兰妮又回到了马里布勒戒中心。但显然布兰妮就算在接受治疗这一件事情上也不愿意遵从母亲的意志,本来一个正常的疗程要四十多天,但布兰妮只待了一个月就出来了。
这位妈妈,就像一只老母鸡一样,极力呵护着似乎永远长不大的布兰妮,用出十二分的力量,试图将布兰妮拉回正常的生活轨道。据报道,她一度还拿走了布兰妮的信用卡,试图从经济上控制女儿。
但是,她可知道,她的控制欲望,恰恰是女儿变成“堕落天使”的关键原因之一?
假若她懂得了这一点,于是一方面还是尽可能呵护布兰妮,另一方面逐渐拉远与女儿的距离,不再像一个超级管家那样插手女儿生活的每一角落。那么,布兰妮的叛逆倾向,是否会大大减轻呢?
或许,这位妈妈可以试着给女儿道一个歉,向女儿承认,她的确严重侵占了女儿的空间,她剥夺了女儿的正常的童年,她太多时候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了女儿头上。其实,她本来就渴望做一个天皇巨星,但她没有实现这个愿望,于是她将这个愿望放到了女儿身上。假若她这样做了,布兰妮或许就没必要非得叛逆了。
贾斯汀:布兰妮的终极拯救者?
最近,我读了关于布兰妮的大量英文报道和分析。不过,多数文章既不关注林恩对女儿的控制欲望,也不关注林恩对女儿的拯救渴望。相反,这些报道和分析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另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布兰妮的第一个正牌男友——贾斯汀。
贾斯汀现在是美国最受欢迎的男歌手之一,并且因为形象很健康,受欢迎程度一直是与日俱增,这与布兰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媒体和两人的歌迷,都渴望贾斯汀与布兰妮复合,上演一出曲折的爱情剧。
据说,这也是布兰妮的渴望。她的一个朋友说,当宣布与凯文分手后,布兰妮不知从哪里找出了贾斯汀从前的一件篮球运动衫,然后套在身上睡了一觉。这显然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显示布兰妮渴望与贾斯汀复合。
其实,尽管2002年与贾斯汀分手后,布兰妮经常说只爱坏男孩,但她也多次说过,贾斯汀是她爱过的第一个男人,她还将贾斯汀称为“心灵的伴侣”,“made for each other(可译为‘天作之合’,直译就是‘彼此为对方而生’)”。
一次接受《Elle》杂志采访时,布兰妮描绘说:“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时,那种静谧才是最好的感受。譬如,我们两个人在一个房间里时,一句话都不用说就感觉很好了,真的是这样。”
贾斯汀与布兰妮分手后,一直与著名影星卡梅隆·迪亚兹相恋。但今年1月,他与卡梅隆彻底分手,此后还传出多起绯闻,绯闻女友都和卡梅隆一样,是大他几岁的明星。不过,等布兰妮住进马里布勒戒中心后,有消息称,贾斯汀向布兰妮表达了复合的意思。
勒戒中心的一个消息人士对八卦杂志《生活与时尚》说,今年26岁的贾斯汀给25岁的布兰妮写了一封感人至深的信,对她说:“她拥有他非同寻常的爱和支持,他会经常去勒戒中心看她。如果她需要,她可以任何时候打电话给他,而他会赶到那里。”
这名线人说,贾斯汀还对布兰妮说:“他们相爱时太年轻,如果他们晚几年才相爱,他会娶她,那样他们现在应该在一起,而且已经有几个孩子了。”
这封信还显示,是布兰妮先对贾斯汀不忠,但贾斯汀说,他对布兰妮的爱始终未变,他保证他会原谅布兰妮所做的一切。
尽管是从消息人士的口中传出,但这封信中的话也足够感人,而且的确还有一点参透人生的味道。
然而,美国头号小报《询问报》不久后报道说,贾斯汀对人们渴望他做布兰妮的拯救者一事非常反感。
贾斯汀未必愿意做拯救布兰妮的工具
据报道,当时一位女士问贾斯汀:“你为什么不帮布兰妮出来?我知道她还很爱你,你就不能试一下吗?”
听到这句话,贾斯汀情绪有些失控,他大声喊道:“布兰妮、布兰妮……她已经是‘前女友’了,难道她不知道吗?我们已经没在一起,我跟她已经彻底结束了!”
《询问报》是美国头号小报,但前面那个消息一样也是来自小报,两者的可信度都是半斤八两,没什么区别。
相对而言,我更倾向于相信后者的真实性。其实,即便在勒戒中心,布兰妮也不断传出有新情人的新闻,离开勒戒中心后,更是如此。可能,她已是无法忍受没有男人的孤独生活的那种女子。
渴望贾斯汀与布兰妮复合并拯救布兰妮,这像是大众的幻想,媒体制造的幻影。我们渴望他们复合,从而向我们证实,这世界上有曲折的爱情故事,有“天作之合”。
然而,这种渴望,是将布兰妮自己生命的重量放到了贾斯汀的身上,这对贾斯汀不公平,贾斯汀也未必愿意承受这种不公平。
布兰妮渴望做自己,于是妈妈和大众要她做好女孩,她偏偏做了坏女孩。贾斯汀一样渴望做自己,当大众渴望他做一个拯救布兰妮的工具时,他一样也会反感这种强加给他的意志。
我们不能指望,像贾斯汀这样的男人,最终只是为了拯救布兰妮而活。
况且,在与布兰妮的关系中,贾斯汀受了伤。
因为渴望做自己,布兰妮从“好女孩”变成“坏女孩”,她先是对贾斯汀不忠,接着又接二连三投入许多男人的怀抱。假若贾斯汀真爱布兰妮,那么他能承受布兰妮的这些行为给他带来的伤痛吗?
前面提到,我们渴望自己为自己的人生做选择,但每一次选择都是赌博,而用作骰子的就是我们的肉身。并且,一旦自己的选择牵涉到了别人,那么可能被摔痛的就不只是自己,还有那个人。
变成“坏女孩”是布兰妮自我成长的需要。不过,如果她只是在牛仔裤上打几个洞,或者在表演时穿着暴露,或者与妈妈大吵几架,那没有什么。但当她选择与“坏男孩”连接到一起时,她不仅摔痛了自己,也撕裂了贾斯汀的心。贾斯汀爱她越深,那么布兰妮的这些选择伤他就越深。
离开布兰妮后,贾斯汀选择了大他几岁的卡梅隆,而且与卡梅隆分手后,传出来的绯闻女友也都是大他几岁的。
难道,他厌倦了孩子一般的布兰妮,而渴望找妈妈一样的女人做恋人,以去抚慰他伤痕累累的心?
我猜,贾斯汀只愿意对布兰妮尽道义上的责任,愿意以好朋友的身份,在布兰妮需要的时候给她温暖,但他未必愿意拿自己的肉身做赌注,做治疗布兰妮的一个砝码。何况,就算他愿意去拿自己的肉身做赌注,就能缝好布兰妮四分五裂的心灵吗?
每个人的“我”都是自己体验的总和。那么,经历了两次婚姻和无数故事的布兰妮,已不是她与贾斯汀相爱时的那个“我”了。
如此,即便贾斯汀愿意再和布兰妮复合,他现在的“我”也未必再像以前那样爱现在的布兰妮了。
真正的拯救者:她自己
布兰妮不能指望贾斯汀做她的精神支柱。至于道义上的责任,那么谁也不如她自己的亲人。
这是一个悖论。一方面,亲人或许是心理问题的源头。但另一方面,一旦我们无处可去,亲人也是我们最可依赖的对象。
譬如,不管她多么崇拜麦当娜,但一旦她的公众形象很不堪时,麦当娜就会避而远之。同样,不管她与贾斯汀感情曾多深,一旦分手,贾斯汀对她也无太多情感上的责任。但家人不同,不管布兰妮多么糟糕,她的爸爸妈妈哥哥和妹妹都会给她坚定的支持。他们只是需要反思一下,自己爱的方式是否大有问题。
不过,布兰妮最重要的力量,还是在她自己身上。她渴望做自己,那么她首先可以问一下,什么是自己?
第一,她可以问问自己,她的辉煌的演艺生涯,是不是她自己的一部分。
的确,她在演艺方面的辉煌,是在母亲的压力下达成的。但她也应看到,这也是她的人生,是她的生命财富。尽管这确实是母亲意志的胜利,但也是她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切,她要学会接受,学会去爱在演艺路上的自己。如果做到这一点,她就不会再说自己是“骗子”,是“冒牌货”。
第二,认清叛逆与做自己的分别。
这也是一切有强烈叛逆心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假若有一个又爱孩子又渴望控制孩子的父母,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和布兰妮一样面临双重矛盾:自己的意志和父母的意志的矛盾;父母设定的正确方向和自己怄气式的错误方向。
很多人之所以会因为叛逆而将自己的人生摧毁,就是因为没有分开这两个矛盾。其实,当刻意地走与父母要求相反的道路时,我们仍然是处于父母意志影响之下,只不过方向相反而已。
第三,聆听自己内心的渴望。
譬如,小甜甜表面一层的渴望,或许是做普通人。但如果仔细追究这个渴望背后的东西,她或许会发现,她之所以渴望做普通人,很可能是想和妈妈对着干而已。其实,她的真正渴望,是自己来掌握自己未来的人生方向。
再如,她那么崇拜麦当娜,其实真正的含义只是想做一个和麦当娜一样有主见能做自己的女人而已。明白这一点,她就没必要再去模仿麦当娜演唱风格,而去发展她自己的风格。
假若,她有特别强烈的渴望,想做一个普通人。那么,她也无妨尊重这个渴望,毕竟她现在有足够的资源可以这样做了。
总之,她的意志,并不必然是与妈妈的意志相反的方向。
自救的无望:智与德
一、"人类价值地心说"
古往今来,凡有道德良知却不认识神道的人,都存有人类自救的念头。中国的儒家发展出了一套"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他们相信人心中天然有善端,这些善端经过礼仪教化可以发扬光大,这就是儒家道德实践之可靠性的"人性论"基石。他们的"认识论"基石是,人可以通过"格物"而"致知",达到对万物尤其对人自身完善的了解。孔子当时还没有如此系统的说法,但他用兴"德"、复"礼"、倡"仁"的办法,追求上古大道再行于世,也就是想在"大道既隐"的情况下,凭借人类的道德智能来自救,最后是归于失败了。晚年,他不得不承认,"天下无道已很久了,我行道的希望也破灭了" 1。他的弟子也说:"我们的主张行不通,早已很明显了啊"2!
佛学传到中国之后,用许多形而上的观念弥补了儒家人本主义的不足。佛学将立足点放在人自己的"悟、修"上,走的仍是"自救"的路子。这大概和下面的事实有关:一开始,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靠悟而得,宣称佛教是"智能的宗教"。
老子强调的是,天下若失了道,则没有什么可以补救,人更不能自救。人的智能和道德,均是有限乃至有罪的。唯有放弃自己,清静无为,唯道是从,才是出路。老子的基本原理是:人类的生命、价值、智能、道德,并非独立于宇宙大道之外,乃是内涵于其中,就如机体中的一个细胞,或大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其本身的智能不可能把握整个机体或系统;如果自以为能把握,就是"自见者不明","妄作,凶"。同理,人类自身的价值,也完全内在于机体和系统的整体性里面,也就是说,人仅仅在自己身上找不到自身的终极价值;如果硬要自强,独立于大道,那就是离了祭坛的刍狗,没有价值了。
打个比方,儒家仅仅在人自身上解决人面临的问题,如同古代的"大地说":有一个平展的大地,这个人类的大地就是一切好、坏、善、恶、问题和出路的唯一舞台。佛学很像"地心说",知道人类的大地不是唯一的、平坦的,只是宇宙中的一个小点、乃至于无。佛学解决问题的办法仍在于自我:这个点要自我超脱,就在此时此点中,舍此别无他,彼此全是无。老子打破了"地心说",揭示了"宇宙论":人类的生命、价值、智能、道德,是在一个真实的大道中存在着,正像地球围绕着太阳转,太阳围绕着银河转一样,"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人类最终必须"唯道是从",才能得见真理之光。
当年哥白尼的"日心说"怎样不被人们理解接受,老子的"大道说"在中国也不被领会明白。不过天文学上的"地心说"容易破除,价值观上的"地心说"就很不容易破除了。尽管历史越来越证明人类的沉沦与自救的无望,甚至比天文学的观测更可靠,但这里涉及的是人的切身利益、享乐、争夺等等强有力的抵制。俄国有俗语说得好:"即使几何公理触犯了人们的利益,也会被宣判无效"。此外还有一点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里需要的是灵魂之眼的观测,而不是感官知识的实证。天文望远镜的能力可以弥补肉眼的有限和短视,可除了灵魂的苏醒、重生,还有什么可以弥补人的智能之眼的有限和短视呢?
智能忽略心灵,道德依附利益,人身上这两样东西 智能和道德 既有限又自负的特性,使世人在真正的生命、真理和价值面前,成为瞎子,只是年复一年、代复一代地在相对性、有限性和短暂性中绕圈子。
二、智能的诡诈
有人说老子是反智主义者。老子的确强调,人的智能和知识不仅不能使人得着真生命真价值,反而"智能出,有大伪"(18:2)。这正如《圣经》将人的"原罪"归咎于智能果。 智能的背后往往是本能。在一切貌似公允的逻辑推演和理性分析背后,往往有阴暗的私欲在作祟。所以老子说:"古时善于行道的人,不是使世人越来越聪明,自行其是;乃是使世人越来越愚朴,归从于道"(65:1)。又说:"世人难管理,是因为人的智能诡诈多端,所以若以人的智能治理国家,必然祸国殃民;若不以人的智能治理国家,则是国家的福气"(65:2)。老子坚信,"弃绝成就与智能,对人民有百倍的好处......要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19:1-2)。
老子深知人的智能常常成为认识自在者、得着真生命的障碍:"我的话很容易明白, 很容易实行。世人却不能明白,不能实行"。为什么呢?"就因为你们有知识,所以不明白 我 的道 "(70:1-2)。人的智能聪明在永恒的造化者面前,实在算不上智能聪明。这样 算不上聪明智能,却自以为聪明智能,就成了祸害,成了伪诈,成了愚蠢,成了自欺欺人, 误人误己。所以老子说:"谁能明白通达到超越人智、摆脱知识的境界呢"(10:6)?
在一定意义上说,人的智能是一种病态:原本算不上智能的,竟自以为智能,却视而 不见那真正的智能,这不是病态吗?所以老子说"知道自己无知,很好。无知却自以为知道, 有病。只有把病当成病来看,才会不病"(71:1-2)。《圣经》也说:"人不可自欺。你 们中间若有人,在这世界自以为有智能,倒不如变作愚拙,好成为有智能的。因这世界的智 慧,在神看是愚拙。如经上记着说:主叫有智能的,中了自己的诡计"(林前3:18-19)。
三、道德的无力
老子在第三十八章,即所谓"德经"的一开头,就指出了人间德、仁、义、礼、法的 虚假无能:"道德高尚的人,不必以道德诫命来自律,因为他内心自有道德。道德低下的人, 需要恪守道德诫命,因为他内心没有道德......丧失了大道,这才强调道德;丧失了道德,这 才强调仁爱;丧失了仁爱,这才强调正义;丧失了正义,这才强调礼法;所谓礼法,不过表 明了忠信的浅薄缺乏,其实是祸乱的端倪了。所谓人的先见之明,不过采摘了大道的一点虚 华,是愚昧的开始。所以,大丈夫立身于丰满的大道中,而不站在浅薄的礼法上;立身于大 道的朴实中,而不站在智能的虚华上。据此而取舍"(38:1,5-6)。从老子这段话,可以 清楚看出他对人间的仁义、道德、礼法的定位。
实际上《老子》通篇,都贯穿了反对流行浅薄的道德说教的立场:
"不崇尚贤能之辈"(3:1);"天地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爱......圣人也不理会世上所谓的仁爱......"(5:1);"大道废弃了,才出现仁义"(18:1);"弃绝仁义的说教,人民就会复归孝慈"(19:1);"拒绝人间的学问,保持无忧无虑的心"(19:2);"至高的道德却好象幽谷低下"(41:3);"美好的言词固然可以换得尊位,美好的行为固然使人得到尊重,然而人的不善哪能被剔除遗弃呢"(62:2)?"用调和的办法化解怨恨,怨恨并不能消失贻尽,这岂算得上良善呢"(79:1)?
老子更不认为礼法可以使人心归善、天下太平。他说:"有大礼法的人,是在追求礼法,却没有人响应,就抡起胳膊去强迫人了"(38:4);"天下越多禁令,人民越是贫穷。人们的利器越多,国家越是混乱。人的技巧发达了,千奇百怪的事就出现了。法令越是彰明,罪犯就越多"(57:2)。
与世上其它宗教不同,基督教彻底否定人靠自己的德行、善行、学问和礼法而得救称义的可能性。"旧约"时代的犹太人是靠遵守"十诫"等律法追求得救的。尽管"十诫"来自神的启示,也是荣耀神的,但实践起来,仍与一般的道德律法主义相差无己。所以,神通过先知预言说,圣者耶稣要来世上,将神的律法刻在人的心里,即给人新心、新灵,作为"新约"(耶 31:33)。耶稣说,一切道德律法,在他身上就完成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自古以来的律法,包括神赐的"十诫",虽是好的,人却行不出来,"因为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 7:18)。保罗维妙维肖地揭示了人难以遵从道德律法的秘密,就是人有罪的本性。老子称之为"天下莫能知,莫能行"(70:1),或"莫不知,莫能行"(78:2)。保罗说,神所赐的律法原本是属灵的,只因人肉体本能的抵抗,便有所不能行。耶稣带来了神的灵,凡信的人,这灵就进入他心里,这时"律法的义,就可以成就在这些不随从肉体只随从圣灵的人身上"(罗 8:4)。这时,一切的道德律法自然就被超越、亦即从根本上被完成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谓"上德不德,是以有德"的入道境界。
注释:
1.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吾道不行矣"。
2. 《论语/微子》:"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领导者的五个致命错误
大多数领导者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会迫使员工进入一种“幼兽状态”,制定每项决策都是出于恐惧。大多数领导者都明白,命令与控制型领导方式已是明日黄花,恐惧并不能激励员工。正因如此,我们往往会避免做出让人害怕的事。只有那些最差劲的恶霸老板,才会冲着员工大呼小叫、出口伤人,或威胁说如果下次还把咖啡冲得这么浓,就赶紧卷铺盖滚蛋。但是,即便是优秀的领导者,有时也会无意间让员工心生畏惧。
更确切地说,我们令员工在脑海中产生畏惧,其后果是很可怕的。我们所有人都会不时说出或做出让员工害怕的事。此时,他们大脑中“反抗、逃跑或麻木”的部分会取得控制权。结果,当员工被困在我所说的“幼兽状态”时,他们唯一关心的就是自己的生存问题。成为优秀员工所需的一切,包括他们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逻辑思考能力,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所有的决策都被归结为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是最安全的?
显然,我们需要员工能掌控自己的整个大脑,尤其是负责情感投入和智慧决策的部分,因为这是创造高绩效的关键。如今的经济形势需要我们帮助团队走出困境,脱离幼兽状态,发挥自己真正的智慧。
五种不易察觉的伤人行为
那么,我们是如何在无意间伤害团队、削弱文化的呢?我们究竟是做了什么,才会把员工逼入幼兽状态?更确切地说,你做了什么?以下是我们所犯的五种不易察觉、但破坏力巨大的错误及其解决办法。
1.你直接给出解决方案“帮他们的忙”。或者,你在本该询问时提供建议。如果我们总是告诉员工该做什么,而不是鼓励他们开动脑筋自己想办法,那么我们的公司里就会充斥着只知循规蹈矩、不会主动创新的员工。如果养成了他们凡事必先请示的习惯,我们的员工队伍就会永远被“冻结”在动物状态中。而如果我们鼓励他们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就会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在解决了食物和居住等基本需求后,这是人类最渴望获得的三种感觉。当然,我们也会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精神,这对他们自己和公司都大有好处。向他们提问,看看会发生什么。问一问,你会如何做这件事?你的行动会有哪些影响?如此反复数次后,员工便会期待你向他们提出问题,而不是下达命令。他们会带着创意来找你,寻求反馈和肯定。而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会面后,他们会找到你说:“我有一个计划,呐,就是这个,如果你不同意,请现在就告诉我。”最后,他们彻底不需要再找你请示了。每给出一个建议,都要提五个问题。你会惊讶地发现,你的员工和公司已经今非昔比了。
2.你在开会时注重分享和观点证明,忽视承诺和要求。一次会议为何会吓到你的员工?因为困惑和不确定性会引发恐惧。不着边际、缺乏焦点的会议会将员工逼入“反抗-逃跑-麻木”的幼兽状态。相反,简短愉快、气氛活跃、议程明确的会议,能让每个人始终处于智慧状态。关键是要了解五种沟通形式:信息分享和自我分享,辩论和决策,观点证明,要求,以及承诺。
大部分会议着重于前三点,忽视后两点。在理想的情况下,信息分享活动应该适可而止,然后要让有需要的与会者提出要求,请能满足这些要求的与会者做出承诺。调整你的沟通方式,你便会收获这样的结果:会议效率提高,团队成员心情愉快,工作各司其职,执行成果辉煌。
3.你还没有和员工搞好关系,就急于向他们提供反馈。暂且将你的员工想象成羚羊。由于你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将你看作狮子。并不是说你故意对他们施以尖牙利爪的暴力统治,只是他们头脑中的幼兽在悄悄窥探,把人按照“朋友”和“敌人”分类编码。
这意味着,除非你能让员工将你视为“另一只羚羊”,否则你就无法影响他们——他们只会忙于保障自己的生存,没心思接受你的反馈。
以下这三句简单的话语可以帮助员工放心地脱离幼兽状态:1.“如果……会怎样”:如果在提出意见或建议之前先这样问一问,你就会排除自我的影响、减少感情因素。你会充满好奇——不是一定要表明立场,而是开动脑筋、用心思考。这样,对方会更容易与你一起展开头脑风暴。2.“我需要你的帮助。”:我们将此称为“控制方与服从方换位”,因为当控制方说出这句话时,他们便是在邀请服从方与自己交换角色。当你希望对方改变自己的行为,或承担更多的责任时,这句话尤其有效。3.“如果……,会不会好一些”:当有人陷入幼兽状态原地打转,无法前进时,向他们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帮他们发现可能的行动方向或积极结果。
4.你只关注问题,不关注结果。人们倾向于扮演三种默认角色——受害者(Victim)、拯救者(Rescuer)、迫害者(Persecutor)。这一理论是由斯蒂芬·卡普曼(Stephen B.Karpman)博士最先提出的。这些角色是相互依赖的(必须要有迫害者,才会有等待拯救者来拯救的受害者),而且每天都在职场生活中上演着一幕幕活剧。它们共同构成了“紧张三角”(Tension Triangle),当我们身处其中时,问题便成了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将所有的一切都看成问题,为此而心生焦虑,接着便奋起反击,进而又引发另一个问题,形成一个自我存续的无限循环。解决办法是将关注焦点从问题转向结果。我们要问的不是“出什么事了?”和“为什么会这样?”,而是“我们需要什么?”和“我们如何办到?”
专注于结果给人以别样的感觉。你会觉得干劲十足、精力充沛、信心百倍,稳稳地处于智慧状态,拥有更丰富的可能性、选择、创新、爱和更高层的意识。受害者成为结果创造者。拯救者成为洞见创造者。迫害者成为行动创造者。那么,你该如何实现这种转变呢?首先,识别你和对方分别扮演的角色,从积极对应方的角度同他交谈。如果他处于受害者模式,而你倾向于担任拯救者,那么你就不要说诸如“我会让你好过一些”或“让我来帮你”之类的话。你应该问“你想得到怎样的结果?”和“这会对你有什么影响?”如果你在每次交谈中都这样问,并指导别人也做出这种转变,你就可以改变公司文化,迅速获得你想要的结果。
5.你设计“变革”的方式有误。几乎所有的领导者都希望并需要自己的公司开展变革,因为这是实现增长的唯一途径。但是,人们天生抗拒改变。实际上,根据罗杰·贝利(Rodger Bailey)对后设程式(Meta Program)的研究,只有在“个别有变,其余照旧”这个特定背景下表述变革时,才会有2/3的人能容忍变革,也就是说,领导者必须将变革描述为对我们已经在做的事加以改进:去除糟粕,添加精华。这是包装变革信息的最佳方式。不要用“变革”这个词,可以用“发展”来代替。抗拒不见得是坏事。这只不过是漫漫长路的第一步。另外四步是嘲讽、有用、习惯和新标准。一旦你跨过了抗拒这道屏障,就可以大踏步前进了。
在上面这份清单中,你认出自己的上司,甚至你自己了吗?
当你做出这些(相对简单)的改变后,你很可能会发现,结果取得了显著改进。
所有的领导者都希望在业绩、产品销量和创新上打败竞争对手,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拥有具备这些能力的团队。我们要做到的,只是别再吓得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能力。
动力沟通——做自己的拯救者
李玉霞
从2012年圣诞节开始,我就被文忠老师拉入到动力沟通的圈子里,说实话,对这个东西当初不看好,也没觉得对自己有什么帮助。
学心理学学了这么久,跟了许多的老师,很多时候还会沉湎对某一位老师的神话世界里,对他们的话已经没有了甄别,说什么信什么,一直把自己当成一个不谙世事,需要照顾,渴望滋养的小孩子,有一天就会被滋养着长大,成为像老师那样无所不能的人。在理想化的世界里遨游了好长一段时间,终于有一天看到了理想化对象的真实的一面,理想化幻灭,没有恨,只有失望。
动力沟通说实话没有给我理想化的感觉,也没有让我痴迷,流连忘返,很多时候是带着审视的眼光看动力沟通,经历了从怀疑、好奇、走近这样一个过程,觉得那个金刚石还真是有点独到的意思,背后藏着的东西真的无法参透,当文忠老师介绍动力沟通理论是来自于古圣先贤、国外先进文化、现代一些伟大人物的思想的时候,觉得自己被冥冥之中这个东西的牵引,一步步走近北京大会,走进动力沟通研讨圈子,经过了半年的体验,略有所悟。
动力沟通的成长模式,不会像很多心理咨询流派和技术,鼓励退行。在动力沟通中,你永远是那个自食其力,需要付出劳动才能成长,才能强大的人。参加动通研讨群后,自己把很多希望寄予文忠老师,渴望得到一些真传,让自己时常会纠结在技术性的话题里面,有很多的要求和问号,期待有人来答复,按动力沟通理论来说,就是一直在理性的思考,原来自己就是一个3-12岁的孩子,等待别人来哺育和培养,丧失了自己成人的责任,期待动力沟通就像阿拉丁神灯,让你不费力气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期待动力沟通像一滴智慧的花露,落到自己的头上,指引方向,顿开茅塞。
半年的时间里,就是在希望、失望、无意义的困扰中,想离开,无形当中还有一个牵引你的东西,或许就是要解开面纱的好奇。在这种死去活来的感觉中,从开始被迫的写作业到主动的写,体会心里面难受、抗拒、服从、反思、自由的表达的感觉。
开始定期写东西之后,忽然觉得按照要求写作业是个很好玩的事情,从刚开始为了完成规定要求在被控制的体验中不断反转,到自由自主自在的觉察反审,在作业中触摸自己,开始有惊喜出现,动力沟通解决了我一直以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总觉得工作是为别人干的,今天才真正知道,工作是为自己。成就自己,行胜于言。动通文章就像每个人心中的一块金刚石,写的过程中是一种劳动和创造,里面有浓浓的感受和理性的思考,在反审中,完成了一次自我沟通的过程。
动力沟通强调反权威,你永远要在地狱的底部,慈悲的看着对方(我帮不了你,我也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争取静静地看着我和你),这是在创造一个容器,这也是向死而生的过程。
在这个世界里,很多人都希望成为上帝,成为全能的一个人,给所有的人解除痛苦,带来欢乐。做心理咨询师也是一样,期待自己可以无所不能,让所有的来访者解除痛苦。然而现实是,从来没有全能的咨询师,来访者来到你身边就是来挫败你的,你准备好了吗?你多少次为自己的无能、挫败而痛苦、纠结,有的人干脆就转行了。
动力沟通让你放下全能的身价,带着地狱前行,慈悲关照,这后面是一种多么大的力量啊!成就别人,激发别人的力量。
我在动通研讨这个圈子里,不断尝试着去与我心中认为的权威去碰撞,去挑战,不停地发出我以前不能发出的声音。也开始从不停地提问状态进入分享自己的生命的状态,在环视的目光,温暖的陪伴中,我体会到在语言的世界里翻身打滚,释放内心的恐惧,穿透语言的屏障,不被语言发出的一道道手电光所束缚、捆绑,享受一个自由自在状态。心灵的世界开始变得博大,能承载,心无量。
动通创造了一个心灵自由的空间,可以让我体会放下全能,放下恐惧,放下自卑的过程。我开始坦然的面对他人语言的攻击,接受冷漠、丑恶,自我价值感开始提升。
行走在动力沟通的路上,越来体会越深刻,做自己的治疗师、做自己的家庭治疗师,做自己的拯救者该是多么的畅快,不知不觉间增添了自我力量。周六在本土的公麦训练房间,我不由自主的就去和大家分享了这个部分,动力沟通给我带来的自信、谦卑、劳动、创造的喜悦。最后,我想说:
动力沟通强调把握自己命运、自己选择的权力,但不给你被照顾的权利,因为你在成人的世界里。
动力沟通强调语言上的自由,但同时强调行为上的责任,因为只有行为才是最实在的。
动力沟通带着地狱前行,和死亡紧紧地连在一起,置之死地而后生,生命才会有意义。
********************************************
最后按照申请动力沟通师的要求,找出三篇动力沟通文章的证据。找文章好辛苦,这么多的博文,想一想编辑们更辛苦。感恩!
1、 动力沟通征稿带来的扰动和觉察
http://tongxinyuanzhu.blog.163.com/blog/static/17028402020138110403276/
2、 暴力沟通是要入场的(——感受暴力)
http://tongxinyuanzhu.blog.163.com/blog/static/170284020201211286255883/
3、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http://tongxinyuanzhu.blog.163.com/blog/static/17028402020140177850146/
TA沟通理论:成人常玩的八种心理游戏
孩子喜欢玩游戏,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孩子喜欢玩游戏,只要是游戏就能让孩子一再重复,乐此不疲,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累积情绪点券
点券愈多可兑换愈大的礼物,如一百点时小吵一番、五百点时大吵一架,有人积到一万点时分手、离婚,累积十万点时精神分裂,二十万点时自杀、杀人。
点券还可分成好多种颜色,红色代表愤怒的点券;黑色是悔恨、自责;褐色代表沮丧、无助、伤害;白色则是为正义、公平而付出代价;灰色代表害怕;蓝色带来罪恶感;金色代表喜悦、成长、欢乐,来自于真实的亲密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累积各色点券,每一种心理游戏都有特别的点券可兑换,心理游戏落幕时,主角总是再一次沉溺在童年的原始创伤,一再纵容自己回到原始创伤里温习,愈陷愈深,甚至回到小时与父母互动时,心灵深处的幼儿决断期感受,比如说:“我是可怜的,他们都不帮助我,没有人真的爱我。”小时候对自己的判断与感觉会内化,且日后不断在生活事件中强化。这时唯有带着觉知去审查自己的举止,与家人、朋友、爱人的关系才能跳脱心理游戏的陷阱,摆脱现世轮回。
在谈到八种著名的心理游戏之前,先介绍一下在这八种心理游戏中经常会出现的三个重要角色——“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我们将这些角色称之为卡普曼(Karpman)三角形(生命潜能所出版的《自我对话的艺术》一书中曾提及卡普曼三角形的理论)。
卡普曼在美国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心理学博士,他在多年的心理研究中发现所有的心理游戏中都有迫害者、拯救者与牺牲者这三个角色,而每一个人都在这三个不同的角色中不停地互换位置。其实,如果你仔细回想过去你曾读过或看过的童话故事、电影或连续剧,就会发现所有的故事几乎都有这三个角色。几乎所有的故事或连续剧里都具有同样的情节,其实,那是因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就不断地在玩这种心理游戏。
跳脱游戏陷阱
在这个卡普曼三角形里面,你会不断地在这三个角色中跳来跳去,却总离不开这三个角色。除非你具备了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你才能够真正从这个不断重复上演的心理游戏中走出来。
在这八种经常玩的心理游戏中,表面上我们常常以牺牲者和拯救者这两种姿态出现,事实上却施加给别人很大的负担与压力。所以当你在进行心理游戏分析的时候,请你特别注意自己身上这个部分,看看自己是不是也从父母那里学会了这样的模式,以至于你总是用牺牲者的角色来遮掩自己迫害者的行为,或是你早已变得习惯用拯救者的角色在迫害你身边的人而丝毫不自觉。
下列是八项心理游戏,值得你去察觉自己是否在玩这些游戏,怎么玩、跟谁玩,玩的过程如何、结果有什么感觉,落幕时一再重复的原始创伤又是什么?你对这些心理游戏的觉察可与之前驱迫令、禁止令的自我剖析联结在一起,你会看到自己在舞台上一幕幕地演出熟悉的剧码。
是的……可是
第一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Yes...but”,就是“是的……可是”。这个玩法是有人会带着无助的脸孔向人求助,于是一些热心助人、喜欢给人建议的人就出现了。
就像有的学员经常对我说:“许老师,我跟先生一天到晚吵架,我到底应该怎么办呢?”我回答她:“那就离婚呀!”接着她又说:“可是我要是离婚了,那小孩子要怎么办?如果真要离婚的话,我就没有办法照顾孩子了!”我回答她:“如果你真的想要得到小孩子的监护权,你可以法律途径解决!”她说:“这样不太好吧?如果走上法庭,这样以后我要怎么去面对我的公婆和亲戚?”
如果各位仔细看看以上的对话,你就会发现在这样的对谈里,其实早在玩这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这位学员表面上好像很需要别人给她建议和帮助,但是当别人真正给她建议时,她却又一直找理由回绝。事实上,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别人的意见,因为在她心里早就有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总是有一些比较热心帮助别人的人,会一再地掉入救援者这种心理游戏中,并一再地上钩。但是,在这样不断重复的交谈里,那个真正想要帮助别人的人会变得愈来愈沮丧、愈来愈挫折,而那个去寻求他人帮助的人,到了最后他又会再一次沉溺在自己童年时受创的经验里,于是,被他深埋在心中那个“没有人可以帮得了我”、“我总是求助无门”的声音,又再次地被唤醒。
在日常生活中,被这个心理游戏困住的人,可能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学会不断用牺牲者的角色,得到父母的注意和帮助,这样的人一直让自己扮演牺牲者,以吸引喜欢拯救别人的人出现,但是那个企图帮助你的人到了最后反倒成了一个被迫害的牺牲者,于是,在这游戏终止之前,两个人都带着很无奈、很沮丧的感觉,而且彼此所得到的回馈都是十分负面的。游戏后得到的都是褐色点券。
都是你害的!
第二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都是你害的!”
“你看啦!你把我害成什么样子!要不是前几天你给我出的什么鬼主意,我今天也不会把自己搞得这么惨!”看到这种对话,你一定会发现这个“都是你害的”的心理游戏,比起之前那个“是的……可是”的心理游戏来得更高级一点,因为在这段对话中的主角也是向别人求助,不同的是,他会欣然接受对方给他的意见,而且他回去之后也会照着对方给他的建议去做,但是,当他失败时,他就会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那个好心给他意见的人身上。
所以,经常玩这种心理游戏的人必须一个人承担责任时,他的内心会有巨大的担心和恐惧,因此,在他的人生里,他会纵容自己一次又一次地去玩这个心理游戏,而到最后却又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别人身上,只因为这样子他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他所搜集的是白色点券,表示自己是无辜的。
孩子喜欢玩游戏,其实有些心理模式的互动,也是身为大人的我们一再陷溺、反刍而不自知的,源自于小时候在真实表达自己的需要时,遭到拒绝、否定,遂发展出一套生活规则,不坦诚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需要,而用暧昧的方式来要求,这个心理游戏的过程就在于累积“情绪的点券”。
官兵捉强盗
第五个心理游戏是:“官兵捉强盗”。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你想做某件事时,心中隐约知道别人不认同,你明明知道自己做某些事情会让身边那些爱你、关心你的人失望、伤心,可是你仍然会忍不住偷偷地做。你以为自己一定可以把这件事情隐藏得很好,但是,因为你这个强盗或小偷并非专业,所以你总是会留下些蛛丝马迹被身边的人发现……
在这个“官兵捉强盗”的心理游戏中,因为我们隐藏的技术并不是一流的,所以当我们终于被身边心爱的人逮到的时候,会纵容自己童年时的感觉再度浮现,并陷入强烈的自责、悔恨或是“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的念头中而无法自拔。很多人承诺戒烟、戒酒、忠于婚姻,却一再打破承诺、自责不已。
如果你发现自己也经常在玩这个心理游戏,可以试着回想小时候父母是不是也这样对待过你,他们是否时常对你说:“你看看!爸爸、妈妈这么爱你、这么关心你,可是你却总是让我们失望……”
当孩子很自然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需求却遭到父母的禁止时,他会开始背着父母偷偷地去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他满足了自己的需求却被父母发现时,父母又让他觉得他这样的作为是很不对的,于是,当他长大以后,在人际关系或待人处事中就经常会出现“我总是让爱我的人受伤”这样的念头。
凡是心理游戏最后通常会出现两种极端不同的结局:一种是将全部的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都是我不好,都是我的错。”另外一种则是将所有的过错都推给别人:“都是你不好,都是你的错。”而事实上,只有真实地面对自己,坦诚面对自己的需求,才是唯一能终止这个心理游戏的方法。
挑衅
第六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挑衅”。
这个心理游戏的玩法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感觉,而用一些肢体语言或双重信息向对方传达自己真正想表达的意思。例如有位先生晚上应酬到三更半夜才回来,当他回到家里时,为了怕吵醒太太,便蹑手蹑脚、偷偷摸摸地走进了大门,这时竟然发现太太正坐在沙发上眼露凶光在瞪着他,其实在这个时候,这个“挑衅”的心理游戏就已经开始上演了。后来,这位先生进了房间看见床上摆了两条棉被,先生因为知道自己晚回家使太太非常不高兴,所以也就默不做声地接受了太太无言的抗议。第二天早上起床时,这位太太还是一如既往地到厨房准备早餐,当她端了一盘早餐过来并很用力地放在先生桌前,这时先生仍不敢多说什么。到了第三天、第四天,这对夫妻之间的冷战仍继续进行着,直到先生终于受不了太太这般无言的挑衅而大声地说:“你到底要怎么样嘛!我都已经对你低声下气了,你还不高兴……”这时太太就委屈地哭了起来,挑衅终于达到目的,非等到两个人开始冲突,这个心理游戏才会落幕。
直到最后,这位太太终于可以证明:“先生之前对我的温柔体贴都是假的,他不是真正的爱我。”当然,这个“你不是真正的爱我”更深一层的声音是:“我是不值得被真心对待的。”“我真是一个命苦的人,没有人会真心对待我。”这些声音都是我们在童年时与父母互动中所存放于内心的感觉,事实上我们早在童年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人生决断了。
法庭
第七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法庭”。
当冲突或挑衅的游戏开始时,有时候会发展成第七个“法庭”的心理游戏,游戏中的主角会试图去找一个类似法官的人来评断,在这个游戏中究竟谁对谁错,当然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些自以为很公平、公正的人特别容易上钩。之所以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当事者希望通过权威者或更多人的力量来支持自己的立场,他认为自己本身并不足以表达内在那股受委屈或不舒服的感受,他总是需要借由更多人的力量来证明自己是对的,因为这个游戏最主要的目的只是为了要证明:“我没有错,一切都是由你造成的。”
当然,会玩这个心理游戏的人,他的父母或老师在他童年生活发生的许多事件里,一定经常扮演着法官和法庭的角色,很快就介入孩子与孩子之间或与他人之间的争执,于是他们习惯找寻更强的力量,找权威来证明自己是对的。
有时带领团体课程,现场有人迟到了,就会有人挺身而出,表示心中的不满意,但大多数人会说:“你迟到了,耽误了‘我们’的时间,‘我们’很不高兴。”企图用团体的压力来抗议,我往往会告诉发言者,你只要用我即可,因为这是你的感觉,并不见得代表其他人共同的感觉;其次即使只有你一个人,你也有权利表达个人的愤怒。有些人童年时因为自我价值感低落,没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习惯找一些权威者来撑腰,长大就常玩法庭的心理游戏。
捕熊者
第八个我们常玩的心理游戏是:“捕熊者”。
在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中,因为熊是一个庞大、具危险性的动物,所以猎人如果只是用猎枪捕杀,很可能一枪打不死,而熊在受伤以后兽性大发,反而使捕熊者的生命更加危险,因此,捕熊者在要捕熊之前必须设下许多陷阱,猎人会在熊必经的道路上挖一个大洞,在洞里面放个竹架和熊所爱吃的食物,然后再把泥土恢复原状。当熊肚子饿时一闻到食物的味道会马上跑过来,接着便扑通一声掉下去,就在这个时候猎人出现了,他一面听到熊发出哀号、痛苦的声音,一面开枪将落入陷阱中的熊打死,这就是“捕熊者”心理游戏的玩法。
你会发现在我们日常生活里到处都在玩这个“捕熊者”的心理游戏。而通常会玩这个游戏的人,在小的时候父母只允许他表现出好的一面,对于不好的部分都一律否定。当他长大之后,会觉得只要一表现出负面的自己就不会被爱、被喜欢,会很敏感地察觉到别人对他的期待和需求,而不允许自己真实的情绪或情感流露出来。
当然被捕的熊是很可怜的,常会责备自己愚蠢,自怜自艾外加对猎人的愤怒。而猎人的高深让他对自我的自尊心、自我价值感低落,不敢直接表达真实的自我。
咨询师只是你的“合作者”
在心理咨询中,如果咨询师认同来访者的这种对一个全能拯救者的渴望投射,不知不觉地就会扮演一个“权威专家”或“全能的母亲”这样的角色。直到有一天,发现来访者什么也没有改变,而咨询师自己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无能甚至是自责。这种情形下,有的咨询师开始“无意识地补偿”来访者:延长咨询时间,在休息时间无限制地接听来访者的电话,对哭访者的无理要求一再满足,直到来访者失望地离开咨询。
所以,很多这样的来访看会换了一个又一个咨询师,是因为这样的“拯救者“咨询师一个个地破灭了,他们换来换去,还是在寻找一个“拯救者”,但这终归只是—个幻想。最终,得到治愈的来访者会明白—个事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拯救者”,咨询师只是—个协助来访者自己理解自己,自已拯救自己的合作者,而不是拯救者。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的“拯救者”
如果说真有“拯救者”,那就是来访者自己了。如果是这样,来访者就要开始如下一段艰难痛苦的心路旅程:重新体验一砷非常熟悉的失望、受伤、痛苦、愤怒、恐惧和抑郁的感受。并且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有勇气去体验,去感受,去理解和接纳这种痛苦和失望的感受,从而在心理上放弃对全能拯救者的幻想。去哀悼和告别这种婴儿式的渴望和幻想,从而以一个成年人的心理能力来感受生命,来面对生活。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成熟的咨询师在感受到自己对拯救者身份的认同后,就会开始拒绝来访者的各种全能的幻想和要求,这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来访者会感至:失望、愤怒、指责甚至是贬低咨询师,甚至有的来访者会威胁咨询师结束咨询。这时候,咨询师如果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投射和挑战,保持稳定的、接纳理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来访者的改变也就会由此开始。所以,如果是来访者有“被拯救”的幻想,咨询师应理解来访者的这种需求,并拒绝扮演一个“拯救者”,从而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扩展自我认知的领域,使来访者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所以,如果是来访者有“被拯救”的幻想,咨询师应理解来访者的这种需求.并拒绝扮演一个“拯救者”,从而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扩展自我认知的领域,使来访者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编者按:电视、电影为我们构幻了无数的英雄,拯救者的形象人物,比如,孙悟空、蜘蛛侠、蝙蝠侠等等,在生活中你是否在无形中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呢?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最近,有两位来访者很急切地寻求我的帮助。两个人都是曾经接受过心理咨询,换了多位咨询师,失望之后,带着很大的期待找到我。他们是看到我在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之后,对我产生了极大的信任感,在他们的期待中,我是一个“更有能力”的“心理专家”。
面对这样的来访者,我并不陌生,而且有很多的感慨。
来访者与咨询师:受害者与拯救者?
↓点击图片直接进入下一页↓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先从来访者的角度说一说。首先,促使来访者继续寻求某个咨询师的原因,是因为其在报纸或电视上看到了咨询师的一些专业访谈或文章,唤起了他对咨询师的某种信任和期待,这使来访者对咨询师有一种先入为主的理想化。
其次,从咨询师的角度看,面对这样的来访者,咨询师会无意识地扮演一个权威的专家角色:过分小心翼翼,不允许自己有不够专业的表现,以免辜负了来访者的信赖和尊重。这种感受就是咨询师被期待作为一个“拯救者”的反移情感受。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这样形成的咨询关系,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受害者与拯救者。这种关系,我们在很多神话故事和好莱坞六片中能够看到,如《哈利·波特》、《西游记》等等。但我们知道,那只是科幻片或者神话。
咨询师只是你的“合作者”
在心理咨询中,如果咨询师认同来访者的这种对一个全能拯救者的渴望投射,不知不觉地就会扮演一个“权威专家”或“全能的母亲”这样的角色。直到有一天,发现来访者什么也没有改变,而咨询师自己也会感到深深的无力、无能甚至是自责。这种情形下,有的咨询师开始“无意识地补偿”来访者:延长咨询时间,在休息时间无限制地接听来访者的电话,对哭访者的无理要求一再满足,直到来访者失望地离开咨询。
所以,很多这样的来访看会换了一个又一个咨询师,是因为这样的“拯救者“咨询师一个个地破灭了,他们换来换去,还是在寻找一个“拯救者”,但这终归只是—个幻想。最终,得到治愈的来访者会明白—个事实,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神奇的“拯救者”,咨询师只是—个协助来访者自己理解自己,自已拯救自己的合作者,而不是拯救者。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只有你自己,才是真正的“拯救者”
如果说真有“拯救者”,那就是来访者自己了。如果是这样,来访者就要开始如下一段艰难痛苦的心路旅程:重新体验一砷非常熟悉的失望、受伤、痛苦、愤怒、恐惧和抑郁的感受。并且在咨询师的陪伴下,有勇气去体验,去感受,去理解和接纳这种痛苦和失望的感受,从而在心理上放弃对全能拯救者的幻想。去哀悼和告别这种婴儿式的渴望和幻想,从而以一个成年人的心理能力来感受生命,来面对生活。
请放下“拯救者”的幻想
成熟的咨询师在感受到自己对拯救者身份的认同后,就会开始拒绝来访者的各种全能的幻想和要求,这就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来访者会感至:失望、愤怒、指责甚至是贬低咨询师,甚至有的来访者会威胁咨询师结束咨询。这时候,咨询师如果能够经得起这样的投射和挑战,保持稳定的、接纳理解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来访者的改变也就会由此开始。所以,如果是来访者有“被拯救”的幻想,咨询师应理解来访者的这种需求,并拒绝扮演一个“拯救者”,从而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扩展自我认知的领域,使来访者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所以,如果是来访者有“被拯救”的幻想,咨询师应理解来访者的这种需求.并拒绝扮演一个“拯救者”,从而更好地帮助来访者理解自己,扩展自我认知的领域,使来访者获得心理上的成长。
远志明
凡例与说明
引言: 巍巍古道
**********************
第一部:大道七说(原道篇)
第一章: 自在者说
第一节:道的自在性:"自然"
第二节:道的无限性:"一"
第三节:道的永恒性:"常"
第二章:造化者说
第一节:道的创造之工
第二节:道的养育之恩
第三节:道的自隐之性
第三章:超越者说
第一节:道超越了一切的形象
第二节:道超越人类的智能
第三节:道超越所谓"辩证法"
第四章:生命者说
第一节:大道自有生命
第二节:大道赐人生命
第三节:回归生命之道
第五章:启示者说
第一节:老子秉受启示
第二节:道是启示之道
第三节:三位一体的启示者
第六章:公义者说
第一节:道是全然圣洁
第二节:道是无比慈爱
第三节:道的绝对公义
第七章:拯救者说
第一节:沉沦的世人:罪与死
第二节:自救的无望:智与德
第三节:得救的含义:归与久
第四节:拯救的大道:宝与保
**********************
第二部 道的化身(圣人篇)
第一章 圣名
第一节:圣人不是一个虚名,"他"有实在的内涵
第二节 圣人不是俗称的圣人,乃是大道在人间的化身
第三节:圣人不是一般的得道者,乃是大道本体的显现
第四节:圣人不是哪一位上古圣贤,也没有时空定位
第五节:圣人不是逻辑论证得来的,乃是大道的启示
第六节:以赛亚预言的圣者:基督耶稣
第七节:耶稣之圣:"我不属这世界"
第二章 职 份
第一节 先知
第二节 祭司
第三节 君王
第三章 本 像
第一节 直接展示:执大象者
第二节 间接展示:"是以"及其它
第三节 自我展示:何以不为而成
第四章 使 命
第一节 普世大能的拯救
第二节 拯救之内涵:复众人之所过
第三节 拯救之道路:抱一为天下式
第四节 拯救之对象: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章 降 卑
第一节 老子的描述:知其荣、守其辱、处众人之所恶
第二节 以赛亚的预言:被藐视、受欺压、受尽痛苦忧患
第三节 耶稣的应验:贫贱的、短命的、没上过学的木匠之子
第四节 "反者道之动":"人所尊贵的,是神看为可憎恶的"
第六章 牺牲
第一节 牺牲与复活
第二节 牺牲与天下
第三节 牺牲与为王
第七章 功 成
第一节 圣言:不美、不辩、不博
第二节 圣功:不积而愈有,与人己愈多
第三节 圣爱: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
第三部 为道之道(灵修篇)
第一章 为道之要则
总则: 归根复命、入道袭常
第一则: 反
第二则: 损
第三则: 静
第四则: 袭
注释
第二章:为道之功夫
预论:修道的注目点,兼论两个世界的抉择
第一功:弃绝功
第二功:虚静功
第三功:柔卑功
第四功:无为功
第五功:和合功
第三章 为道之比喻
第一喻:光
第二喻:水
第三喻:母与婴
更多阅读
读《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有感 观看永远在路上有感
读了《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题目好像是《你的温柔我永远不懂》,不仅为作者的敏锐视觉所折服,更为勤恳耕耘,舍家撇业的女教师工作精神所感动。感动之余也为女教师的人生选择掬一把同情的泪水。那位女教师终日就知道教好自己的学生,抛
一口报出自己爷爷的姓名不算难事,但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他是 爷爷奶奶好听的名字
一口报出自己爷爷的姓名不算难事,但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他是做什么的?如果真要这样打破沙锅问到底,唯有查家谱才能找到答案。近几年来,兴修家谱悄然升温。在湖北,修家谱方兴未艾,中华昌氏家族耗费近百万元,历时六年修成八卷通谱,追溯历史千
水培的仙人掌你伤不起啊,水里的小鱼你伤不起啊! 水培吊兰 养小鱼
水培的仙人掌你伤不起啊,水里的小鱼你伤不起啊!那天上网,偶然间看到说有水培仙人掌,看着那些照片,觉得很神奇,问了下度娘,传说很好养,俗称“懒人植物”,于是今天中午抽个时间到花鸟市场找找看,果然还真让我找到了,买了个玻璃缸,配了颗仙人球,还养
勉强的幸福不会长久,关于痴情的经典句子 勉强幸福 mp3下载网盘
勉强的幸福不会长久,关于痴情的经典句子素材:网络 编辑:
辛洛斯,诸界的毁灭者 魔兽世界诸界的毁灭者
辛洛斯,诸界的毁灭者拾取后绑定唯一双手剑196 - 295伤害速度 3.80(每秒伤害64.6)+28 耐力需要等级 60装备: +72 攻击强度祖尔格拉布最终BOSS哈卡以5.501%几率掉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