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学习笔记(下

伤寒学习笔记---14,桂枝用量问题?

学习仲景药法,涉及用量问题。深入考证,固然不必,简单了解,实属必要。

仅以桂枝为例,整理如下:

基本资料:《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1985年版,简称《大系》。

药法:

凡例里说:“将其折合今之用量---,并结合笔者临床经验写出今实际用量。”

桂枝二两,约合今6.0;三两==10.0;四两至六两==12.0—20.0;** 大约一两==3.0;

讲义:一两==3克;一升==18-30克;** 同上。

郝老:

1 两=15.625 克1 升=液体200 毫升1 合=20 毫升

注意:一次处方量,通常分2、3次服,即处方量的1/2、1/3;或者顿服,多次服。

** 如果处方桂枝为三两,约合47克,分三次服,约15克,大于《药法》、《讲义》量。

《大系》摘要:

仲景方,药物与煎药用水的剂量问题,---至今悬而未决。

一,根据临床常用量估计

李时珍:古之一两,今用一钱。 徐灵胎:汉代一两,可用二钱。

中药临床常用量变动很大,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不同师承、不同经验的医生,差距甚大。同一医生的早年与晚年用药剂量也有较大区别。徐灵胎与汪昂均为清代人,出生年月相差不过七十余年。当时度量衡制度并无变化(一两约合今37.3克),而他们对伤寒论剂量的折算相差竟达一倍。就地区而论,四川、云南中医用附子一般都在30克以上,而上海中医用附子大多在10克以下。同一地区,上海夏理彬老中医桂枝只用1.0—1.5克,而沈宝善老中医常用30—90克,相差数十倍。由此可见,根据临床常用量来估计仲景的用药剂量不是一个好方法。

不同医生的常用量差距太大,采取平均数也是不妥当的。

二,根据陶弘景的药秤药升计算

三,根据某种药物的比重推算

四,根据古代货币和嘉量间接核算

五,古代有“药秤”,对折计算

** 以上方法,问题不少,列出题目,是提示剂量问题的复杂性。

六,根据古代衡器(权)和量器直接核算

1两==15.625克; 1升==200毫升;

我们认为,由史料、实物核算出来的数据,还得接受医药科学实践的验证。

** 文章从5个方面论证了这种核算法,临床实践的可行性。

七,以容量计算的药物

八,以个数计算的药物

九,以具体物件大小估计药量

十,具体服药剂量的复杂性

目前,中药教学中强调常用量,并且常用量偏轻,变化幅度小。这样,虽然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减少了副作用,却影响了疗效。须知“药勿暝眩,厥疾弗瘳”,轻微的停药后可以消失的副作用是难以完全避免的。细读仲景著作,可见当时用药剂量,皆随病证之不同而复杂多变。

以桂枝用量为例,亦看出仲景用药剂量的特点。

桂枝汤中桂枝一剂用3两,约合47克,1次服用量为15.6克。桂枝用量较大的桂枝加桂汤,用桂枝5两,约合78克,分三次服,每次约26克;桂枝甘草汤用桂枝4两,合62.5克,为顿服,以1次服用量计算,为桂枝汤服用量的4倍。临床经验表明,大剂量桂枝对证属阳气不足的心律不齐有效。桂枝甘草汤证突然心阳虚损,急待温振,因此用量特大。

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人参汤、苓桂草枣汤等方中桂枝用4两,分3次服。这因为所治病证阳气不通、阳气不足的程度,较桂枝汤证略重,所以桂枝用量略大于桂枝汤。

桂麻同用的方剂如麻黄汤、大青龙汤与葛根汤中,桂枝用2两,分3次服,略小于桂枝汤中的用量。这是由于这些方剂均以麻黄为主药,桂枝甘草一对,辛甘通阳,协助麻黄发汗解表,因而用量宜小于麻黄。如恶寒明显,面色苍白者,桂枝用量可以酌加。

桂麻各半汤证、桂二麻一汤证与柴胡桂枝汤证,表证虽然未罢,但证情较轻,且略有化热之象,所以桂枝用量亦减,已不足2两,每次服用量约10--12克。桂甘龙牡汤证,证情较轻,用量更小,仅用1两,分3次服,为桂枝汤中桂枝用量的三分之一。

桂二越一汤证,不仅证情较轻,并且已有明显化热,所以桂枝用量更轻,总用量仅18铢,1次服用量为3.9克,为桂枝汤中用量的四分之一。

至于麻黄升麻汤证咯吐脓血,桂枝已非所宜,但由于脉沉、肢厥,故仍用微量桂枝以通阳气,乃次要的使药,总用量6铢,3.9克,1次服用仅1.3克而已。

此外,五苓散与半夏散中的桂枝为散剂和服,与汤剂不宜相比,又当别论。

综观桂枝用量,不同等差约10级,若以1次服用量计算,最大62.5克,最小1.3克,相差48倍。但是剂量大小,各有其相适应的证侯与病机。

仅举石膏、桂枝二例,已经充分体现了仲景用药剂量的复杂性和合理性。

** 不仅是剂量问题,也是我见过的桂枝用量变化与证侯病机变化相对应最好的解说!

** 讲义与药法同;郝老与大系同,我取后者吧!



张景岳《类经附翼》提到,古代度量衡,均以一种“黍”为基准。以一粒黍的重量,长度,容积来制定标准,例如100粒重为一铢,长为---等等。

张引用文献说:“择黍之法,以上党境内土地肥处产者为佳,即今之糯小米,俗名黄米者是也---。” 之所以注意到这段话,则因为我是上党人。应该是我们这儿俗称的一种“黍米”,也叫做“软米”。可能的原因,我猜测,与这种黍米的外壳坚硬、光滑,大小比较一致有关吧?不是小米,是用来端午节包粽子,春节蒸年糕用的。经过历代种植优选,应该是现代的比古代的稍大点儿吧?其它以植物、鸡子等来考证度量衡,我觉得似乎也有这个问题。

伤寒学习笔记---15;桂枝

伤寒论中,按用药频率排列,最前面的五味药:甘草、桂枝、大枣、生姜、芍药,恰好是桂枝汤组方。桂枝43方次,排列第二位。

药法

两书,仲景共用桂枝130余处,分布于77个方剂中。

应用范围

1,治疗表证 ---扶卫和阳,发散表邪。给予不同的配伍,表虚证和表实证都可用。

2,温阳通痹

(1),治疗风寒湿痹:如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诸家认为,桂枝辛能发散,温可化寒湿。《本草经集注》说:桂枝能“温通经脉”,“利关节”。

(2),温阳以通痹:血痹,黄芪桂枝五物汤,---行阳通痹。癥病,桂枝茯苓丸,陈修园说:取桂枝“通肝阳”。桂枝通血痹用在温通阳气,因为血痹是血行不畅所致,但血行不畅之因,实则由于阳气痹阻,用桂枝通阳,阳气行血痹可愈。

(3),治疗胸痹: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本经》:“主---结气”。

3,补中益气 《本经》:“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此用见于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脾为中土,能生育营卫,通行津液,若脾不健,则失其所育所行,必须用温甘之药温健中脏,以桂枝辛温微甘,佐饴糖甘温补中而健运中气。**以温健中气,代替补中益气吧?

4,治疗水饮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用温药和之,又具有振奋阳气的意义,阳能运化,饮自当除。仲景在治疗痰饮的一些方剂中选用了桂枝,取其温和之意。

溢饮当以汗解:大、小青龙汤。

饮停中焦:用桂枝温阳化饮,多与茯苓、白术配伍。

饮积下焦,小便不利:用桂枝取其温阳化气。苓桂甘枣汤、肾气丸、五苓散。

痰饮咳嗽篇:苓桂术甘汤、大、小青龙汤、木防己汤---。

其它篇:泽泻汤、苓桂甘枣汤、防己黄芪汤---。

5,温阳散寒 桂枝辛温,外可解表,内可温阳散寒。

温心阳: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苓桂甘枣汤、---。

温肾阳:资其“蒸水化气”。

6,降逆平冲 桂枝可降冲逆,明显见于防己黄芪汤的加减法中:“气上冲者加桂三分”。

助阳气平冲逆: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加桂汤、苓桂甘枣汤。

7,疟疾、疟母

配伍

发汗解表 表实多配麻黄,增强麻黄作用;表虚配芍药,调和营卫以解肌发表。

温阳化饮 多与茯苓、白术合用。

温心阳 多与甘草配伍。

温肾阳 多与附子配伍。

治胸痹 多与瓜蒌、薤白同用。

风寒湿痹 多与麻黄、白术、防风、附子合用。

温通血痹 多与桃仁、芍药等相伍。

补中益气 可配饴糖、大枣,以甘温补中。

张锡纯

张老自学成才,中医理论与临床用药多有独到见解。只是名词术语需要对应现代概念来理解。将其《桂枝解》独特之处条理如下:

1,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宗气理论与临床是张老特色之一。

2,《本经》言其“主咳逆上气”,“主吐吸”,吐吸即喘也。似又以能降逆气为桂枝之特长。医者皆知麻黄宣肺定喘,而鲜知桂枝降气定喘。

3,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木之郁使之条达。**降逆疏郁谓之调。

4,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

**降逆升陷谓之和。

5,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小便因热不利者禁用,然亦有用凉药利小便而少加之作向导者),惟上焦有热及恒患血证者忌用。

6,桂枝非发汗之品,亦非止汗之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能和营卫、煖肌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因其味辛而且甘,辛者能散,甘者能补,其功用在于半散半补之间也,故服桂枝汤欲得汗者,必啜热粥,其不能发汗可知;若阳强阴虚者,误服之则汗即脱出,其不能止汗可知。

悟道:半散,以风为主;半补,温助阳气。

发汗止汗多有争论,张老举例说明其观点。现代中药学桂枝条下,有开头先来一句“发汗解表”的,欠妥。解表,没问题,发汗,值得商榷。张廷模,以“发散解表、解肌,”开头,似乎有意不用发汗二字。

郝老

1,开结气:桃核承气汤,在用了一派寒凉药的同时,你加一个温通的、通阳化气的桂枝,利于血热凝结的,这种气机的疏导和开达,所以后世医家把它叫作"开结气"。

2,交通上下、协调寒热: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芩清少阳经腑热;姜、草温补脾阳;用桂枝是通阳化气,畅达三焦的。黄连汤,上有热下有寒,用了清上温下的药,中间加个桂枝,来协调上下阴阳、上下寒热。桂枝有疏调气机的作用,通过疏调气机,它就可以交通上下之阳气,协调上下之寒热,实际上就是畅达三焦。

3,逍遥散中配薄荷,是靠薄荷的辛散之力来助肝的疏泄。但是陈慎吾先生认为,既然是肝气郁结它就怕凉。所以陈老在开逍遥散的时候一般不用薄荷,他用桂枝来代替,说桂枝有通阳的作用,有温通的作用,又有辛散的作用,它来助整个方子的疏肝解郁,他认为比用薄荷要好,这个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我在临床上治疗一些精神抑郁证常常用到桂枝。用它不仅疏肝,还可以通阳,还可以助心阳。我用柴胡桂枝汤来治疗精神抑郁证,主要取桂枝和甘草这两个药来温补心阳,来助胆阳,助少阳的一阳之气。桂枝有生发阳气的作用,桂枝、甘草本来是补心阳的,在柴胡的带领下它可以助胆阳,助胆阳阳气的生发。

张廷模

温助阳气。是一个不典型的温养阳气,作用温和微弱,而相对不如它的干皮(肉桂)温补、温养阳气,桂枝是助阳。凡人体诸阳虚中均可用(肾阳、心阳、脾阳虚等)。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其温煦功能较肉桂温和。在脾阳虚引起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泻、食欲减少、消化不良等就可用桂枝温助脾阳。

温阳化气主要是指用于痰饮、水肿中,这比温助阳气范围小得多。用于心悸、痰饮及蓄水证,常在助阳解表方中。---。

桂枝是温性药、发散药,是辛味的,也有甘味(因为助阳属补虚的范畴,甘能补),归肺经(解表)、肝经(寒凝血淤),归五脏(温助阳气)。

【使用注意】本品辛温助热,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者忌用。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汗多、伤津不宜用。热症免用(温热病阴虚火旺证,血热妄行,不用。因它是入血分的温性很强的药,易动血)。血分有热的不用桂枝。

悟道:内经有,膀胱三焦者腠理毫毛其应的说法,足膀胱经主表,所以有“入膀胱经”一说。现在以肺主表释义,所以“归肺经”。肺主表与膀胱经主表,含义不尽相同,二说可并存。

解肌问题

丹波元简:“解肌方不专属于桂枝。外台秘要有麻黄解肌汤,桂枝解肌汤,名医别录,麻黄主疗云解肌。”麻黄功效也有解肌一说。还有柴葛解肌汤。

《讲义》:指解肌祛风,为发汗之缓剂。尤在泾说:“解散肌表之邪,与麻黄之发汗不同。”

张廷模,直接说,“仲景把调和营卫叫解肌。”

以上讨论当然是指桂枝汤,不是单指桂枝。但仲景药法,除了方后的加减提示外,基本是从方剂中概括而来的。

徐文兵:《字里藏医》,以三篇文章分别释义皮肤、腠理、肌肉。提要如下:

“皮”是表皮,“肤”是皮下覆盖的组织,即介于皮肉之间的组织。

“腠”是肉眼不可见的表皮间隙,“理”是肉眼可见的表皮纹路。

“肌”是绷紧、刚硬、发力的肉,“肉”是松弛、放松、柔软的肌。

扁鹊,说齐桓公“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显然不是指外感病,外感病不会自己觉不的吧,肌肤也是病轻浅早期的意思,与这里的解肌无关。

陈修园:“邪之伤人先伤肤表,次及肌腠。惟风性迅速,从肤表而直入肌腠,则肌腠实而肤表虚,所以脉浮缓,不曰伤而曰中也。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明明邪在肤表,不在肌腠,---。”意思是说,伤寒伤在肤表;中风,越过肤表直达肌腠,是为“中”。古人认为外邪侵犯人体,由外之内,一个“中”字解,一个“肌”字解,还是说得通的。

冉老:“桂枝本为解肌,恰似后人口吻。”不做解释。但是说到:“桂枝麻黄,同为辛温,同是开剂,不过宣发外邪,麻黄为优,鼓荡正阳,桂枝为优。然宣发其外,必须鼓荡其内,麻黄汤中所以用桂枝,桂枝促助麻黄发汗,---。”这里,显然麻黄功效部位与桂枝功效部位还是有外和内的区别。(这里的外内,都是指表。)

张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

修园由伤寒中风说,冉老以麻黄桂枝论,张老从表散宣通讲,三家观点相近。

麻黄、桂枝虽然同为辛温解表药。麻黄解表力较强,功效部位偏表。桂枝解表力较弱,温助阳气,能入血分,所以功效部位偏里。权且把这个偏里,理解为“肌表”的层次,与“肤表”相对而言,深了一层。

麻黄祛邪为主,桂枝兼能扶正。即上述各家所谓的扶阳、温阳、助阳、和阳、通阳、鼓荡正阳等说法,我觉得还是张廷模“温助阳气”的表述较好。温,温和;助,帮助。但是扶、温、和、通等含义,又各有所指,有其具体适用范围。这也是本论桂枝使用频率是麻黄3倍的原因吧。

麻桂药法,这是仅从解肌一个角度来比较,不仅如此,未及其余。

去皮问题

郝老:汉代桂枝和肉桂不分。把带有粗皮的粗的枝子去掉。粗皮,不走表走里,有温里作用,就是后世的肉桂。

张锡纯:古用桂枝,但取新生枝之嫩尖,折视之皮骨不分,若见有皮骨可分者,去之不用,故曰去皮。

悟道:张老引陈修园之侄鸣歧之说。这可能是处方名“桂枝尖”的由来?提示现代药材效力可能弱于“桂枝尖”?

药法提到,“仲景只用桂枝,没用肉桂,可能是当时桂枝、肉桂不分,在某些方剂中用桂枝是指今之肉桂而言。”这个说法,也有问题。去皮,有的认为是去栓皮,但是桂枝的“枝”,则显然不是皮,而肉桂是“皮”无疑。比如肾气丸,后世用皮,肉桂,是进步,不能因此说仲景当年也是桂枝肉桂不分,用的也是“皮”吧?

入血分

《本草经集注》说:桂枝能“温通经脉”。是否就是入血分的意思?

郝老病案举例中,多次提到,兼身痛者,刘老说兼血分,加桂枝。张老,多处提及血证忌桂枝。张廷模说,“桂枝不能活血化淤,但有助于消散血脉中的寒邪,使血脉流畅,所以常配活血化淤药,治疗寒凝血淤引起的月经失调、痛经、跌打损伤等。”这还是从温助阳气来解释,不能说明“入血分”。但是在肉桂条下明确说,“温通血脉”,用于阴疽及气血虚寒、痈肿脓成不溃,或溃后久不收敛等外科疾患。用之能散寒温阳,通畅气血。则显然是“入血分”的意思啦。

桂枝肉桂,用各有异,本性则同。想营血二字常常连用,由此看来桂枝既是气分药,也是血分药。

甘草甘平,能补,能缓,能和。

桂枝辛温,辛散宣通,温助阳气。解表温阳,行气入血。

伤寒学习笔记---16;大枣、生姜、芍药、

伤寒论中大枣40方次;生姜39方次(药法37方,不计次);芍药33方次。

大枣

药法

仲景两书,用枣66方,约占方剂总数的18 %;

用枣虽多必有所当,并非随意漫加几枚。

君药,如十枣汤;佐药,如甘麦大枣汤;使药,最多。

应用范围

1,用于外感表虚证 表虚汗出,汗出则伤津液。解表剂中必须配伍补偏救弊的大枣。《本经》大枣主“补少气少津液”和“安中养脾”。黄元御说:“---桂枝汤开经络而泄荣郁,不以大枣补其荣阴,则汗出血亡,外感去内伤来矣。”所以桂枝汤中用大枣,是行补泻并行之法。

2,用于血痹虚劳 温阳行痹治血痹;建立中气以调阴阳两虚治虚劳病,所设方剂用大枣也较多。如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黄芪桂枝五物汤---。

3,用于逐饮峻剂 如十枣汤、葶苈大枣泻肺汤。顾其脾胃,缓其峻毒。

4,主治心腹邪气 《本经》“主治心腹邪气。” 小建中汤证是中气虚,土衰木横而见腹中急痛;柴胡桂枝汤证是表邪入里而心腹卒中痛;炙甘草汤证是心血不足,心阳不振。---视诸方证可知大枣治疗心腹邪气,一是滋养心脾,补其本虚;一是扶正祛邪,使邪去不伤正。

** 病在心腹,用之滋养、甘缓。

5,用于和解剂和解剂用大枣也是仲景用枣的一个规律。小、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等和解少阳剂;半夏、甘草、生姜泻心汤等和胃剂,都有大枣。《本经》载大枣“和百药”,和解剂用之使方剂药性更加调和。

悟道:上面提到,表虚汗出“伤津液”,不如说易伤津液妥当。说“补偏救弊”,是对的;说“外感去内伤来”,有点儿过头!

汉代伤寒病,多是严重疾病,又不能“输液”, 所以仲圣辨证用药百倍的小心,时时固护阳气、阴津、胃气,一旦伤胃,饮食不入,就麻烦啦。表虚汗出,解表同时需防伤津液。

柴胡剂和外内,泻心类和上下,桂枝剂和营卫,都用枣。和、补、缓三义,都说得通。

大枣甘平。甘补,偏营阴;甘缓,缓药性;甘和,和百药。

一是营养价值;二是甘粘护胃,减缓药物对胃的刺激性,或许延缓药物效应时间?

生姜

药法

两书附方除外计64个。占方剂总数的17 %;止呕,多为君药;发表,多为臣药;和中散饮,或君或臣。《本草从新》云:“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消食。”可谓对生姜功用的尽善概括。

应用范围

1,降逆止呕生姜为君,首推生姜泻心汤和生姜半夏汤。还有吴茱萸汤、栀子生姜豉汤、橘皮竹茹汤等。

各方证症状虽有差异,但致病之因,多由“水饮”“寒饮”所作。生姜辛温,善散水气,降逆止呕,独擅其功。后人受仲景启发,凡水饮、湿浊、痰食,以及雾露秽恶之气而致的呕恶症,咸用生姜,无不奏效。

2,散寒发表如桂枝汤、葛根汤、桂麻各半汤、大青龙、小柴胡等。所治之证共同点为:邪趋于表,或在太阳之表,或在阳明之经,或在少阳之枢。经曰:“发表不远热”,仲景用生姜之辛温发散在表之寒邪,虽不得称为主药,但散而不过汗,表而不伤胃,堪称表剂中之和药,故论中凡表寒不去者,皆用生姜以辅助之。** 和药,平和?

3,调和阴阳这里指调和营卫与调和气血。** 与大枣配伍成药对,后面专题学习。

4,温通血脉有温运血脉的作用,是治疗寒凝血脉的良药。如内有久寒的当归四逆加萸姜汤;寒疝的当归生姜羊肉汤;“瘀血在少腹不去”的温经汤;“诸肢节疼痛”的桂芍知母汤等。这些方剂中用量较大,多者一斤。可见仲景之义在生姜的走而不守,辛散祛寒。故凡寒凝血脉者,生姜可放胆用之。

5,治水饮水饮为有形之邪,内而脏腑外而躯壳,皆可充斥作病。生姜内可以温化,外可以消散,故仲景治水饮多用之。如水饮作咳的越婢加半夏汤;饮停中焦而致“胃反”的茯苓泽泻汤;水饮上冲状如奔豚的奔豚汤等。都取生姜的消水饮,运水湿作用。

配伍

1,配半夏:降逆止呕消饮。

2,配干姜:如生姜泻心汤,生姜主散,干姜主敛,两者相伍,散敛并茂。通脉四逆汤,干姜止利通脉,生姜散寒止呕。 **生姜、干姜同一植物,效用有同有异。

3,配大枣:后面学习。

4,配橘皮:周岩曰:“橘姜并用之方,有橘枳生姜汤,有橘皮汤。---橘皮辛温而苦,能利水谷,为脾肺之散药泄药;生姜辛而微温,为肺胃之散药升药,二物有相须之益,故常并用。”** 橘姜同散,橘皮兼泄,生姜兼升,前所未闻。

据报道,能增强血液循环、刺激胃液分泌、兴奋肠管、促进消化。

剂量

最大一斤,最小一两。

郝老介绍了年轻时的两个病例,涉及生姜。

例1:产后身痛,用方无效,刘老嘱用桂枝新加汤,生姜用15 克。郝老顾虑病人产后,有汗出,担心生姜走表,与汗出不合。刘老说这里仲景加重生姜用量,是引药达表的(**不是发表)。药后没有多汗,三剂病愈。** 产后多汗,辩证准确,不忌生姜加量。

例2:妇人脾虚腹胀,郝老用厚姜半甘参汤,有党参20克,生姜6克,反加重。胡希恕老师把原方剂量改为党参6克,生姜15克,加重厚朴,速效。

悟道

平时开中药不多,用生姜较少,药入方内,效验不好分析。但有两种情况,值得一提。

汤剂处方,尤其是胃功能差者,不论舌质如何,只要稍见黄苔,不论黄燥黄腻,用药总是缩手缩脚,慎用温燥,整方偏平性,或偏凉性。药后偶有病人告知胃明显不适者,嘱加生姜三大片,以口感稍辣为度,同时把三煎混匀,分四次饭后服,不适多能很快消失。

慢性病,常制散剂,通常20-30天量,也有药后胃明显不适者,推测药性与胃比较或者偏补或者偏凉两种可能。也是嘱病家,用生姜三小片与散剂稍煮,口感稍辣为度,胃不适多能消失,避免制备好的散剂不能吃的尴尬局面。

生姜辛温,入肺脾肾经。肺主表,脾主里,肾主水?

散寒发表治在外,止呕散水治在内,温通血脉兼内外。

白芍(仲圣用芍不分赤白,手册以芍药为题统计,药法以白芍为题研究。)

药法

两书共计54方。约占方剂总数的15 %;

应用范围

1,敛阴补血

(1),调荣和卫:桂枝汤用之益阴养血。** 从桂枝汤的应用分析。略。

(2),敛阴养血治虚劳:金匮薯蓣丸、桂枝龙牡汤。《日华子本草》:“治风补痨,主女人一切病”。《药性论》:“主时痰骨热,强五脏补肾气”。

(3),和血养肝治不寐:黄连阿胶汤。

(4),养阴摄营治黄汗:略。

(5),增液润便:麻子仁丸。

2,活血解毒,消癥调经仲景方芍药未作赤白之分,前述多可白芍所主。排脓散、麻黄升麻汤等七方,是治金疮痈肿经闭的,今观之可用赤芍所主。赤芍味酸苦凉,行瘀止痛,凉血消肿。

3,温经止痛,养血安胎金匮温经汤、胶艾汤、当归芍药散。

4,调肝和脾,和阴益阳

(1),和营治痹证:桂芍知母汤、乌头汤等。

(2),柔肝活络治痉挛:芍药甘草汤。

(3),柔肝调气治胁痛:四逆散。

(4),缓肝补中治腹痛:小建中汤、诸建中汤、当归芍药散、枳实芍药散。后世多认为芍药是治疗腹痛的要药。

(5),调肝理脾治泄泻:黄芩汤及加夏姜汤、葛根汤及加半夏汤。

(6),调肝肾,降逆气,治奔豚:奔豚汤、桂枝加桂汤、

(7),和解表里之邪:大柴胡汤、柴胡桂枝汤、桂枝加芍药汤。

(8),和阴益阳治水气:小青龙汤及加石膏汤、真武汤。

(9),和血益阳,温通经脉:当归四逆汤及加萸姜汤、乌头桂枝汤、附子汤、桂枝新加汤。

配伍

桂枝:最多。略。

甘草:54方中38方。略。

附子:回阳益阴,和营止痛。治水气和寒痹疼痛。

干姜细辛:可温阳散饮。

黄芩半夏:和解少阳。

柴胡:疏柔相济,动静结合,体用兼顾。

麻仁:养血润燥通便。

大黄:泻下不伤阴。

葛根:升阳益阴。

黄连阿胶:养血柔肝,宁心安神。

知母:清热解痉。

黄芪:益气养血,固表和营止虚痛。

龙牡:镇静安神,涩精补肾。

山药:补脾柔肝,补脾土抑肝木。

大黄蔗虫:下干血不伤新血,破瘀滞不伤正气。

乌头:助温经止痛。

桔梗:利肺行气。

胶艾:温经止血。

枳实:枳实芍药散,行气和血止痛。

吴萸:温肝柔肝并举,治宫寒痛经。

鳖甲:软坚散结,兼敛阴液。

**大抵以配伍频率排列。

禁忌

诸方均未明确提出禁忌,但本品酸寒,故虚寒腹痛,泄泻,胸阳不足者,均当慎用。此即第21、22条,桂枝去芍药及加附子汤之旨。

悟道全书为王老主编,本文有12页之多,未必王老亲自编写,但应该出自一人之手。用词有:养阴、益阴、敛阴;养血、和血、和营;养肝、柔肝、缓肝、调肝等,虽各有所指,毕竟用词有点儿随便?

张老

芍药:味苦微酸,性凉多液(单煮之其汁甚浓),善滋阴养血,退热除烦,能收敛上焦浮越之热下行自小便泻出,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之要药。**附浮肿阴虚小便不利病案多例。

冉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仲景用药凡例,腹痛加芍药,故本方用芍药。无汗不用桂枝,故本方去桂枝。

郝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医宗金鉴》把它改为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他认为,桂枝与茯苓相配,有通阳化气,畅利三焦的作用,为什么要去掉桂枝呢,认为白芍在治疗水气病的时候,没有更多的意义和价值。可是,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医家认为,这是一个脾虚水停,水停在内部,水停在内里,去掉桂枝是为了不使这个药走表,而专门使这个药走里,来健脾,来利水,来去湿;而保留芍药呢,《本草经》说,芍药有利膀胱利小便的作用,刘渡舟老师认为芍药为什么有利小便的作用呢?芍药是养肝血的,具有柔肝养血的功效,养肝血就可以助疏泄,助疏泄就可以畅三焦,畅三焦就可以利小便,所以养肝血、助疏泄、畅三焦、利小便,这是芍药的功效。

桂枝去芍药汤---现在邪陷胸中,体表没有邪气了,那种自汗出,营阴外泄的症状没有了。芍药本来是敛汗的,养营的,现在没有汗出的问题,只是脉促、胸闷,没有它的治疗目的。此外,芍药酸敛阴柔,它是收的,不利于胸中阳气的畅达。它对桂枝、生姜、甘草、大枣这个纯辛甘的、温补心阳的这些药物有制约的作用,所以要把芍药去掉。仲景用药有一个规律,凡是胸闷的都不用芍药。因为胸闷,胸中气机不畅,用一种酸敛的,阴柔的药物,他认为不利于胸中阳气的畅达,这是他的一个用药规律。由此引发我们一个想法,现在许多冠心病的病人常常有胸闷,可是我们医生一想到是冠心病就想到是冠状动脉堵塞,就有血瘀,就会想到活血化瘀,想到活血化瘀就想到了赤芍,冠心病的病人常常用到赤芍,我想用赤芍问题一般还不大,但是不应当用白芍,用白芍肯定对胸闷不利。

张廷模

白芍与赤芍植物来源与炮制加工都有点不同,是不同药。但是芍药这个种也可以作赤芍药用,关键是加工炮制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成分有一些变化。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白芍苦酸甘微寒,归肝脾心经。

白芍补血,作用不明显,补血方中只做辅药,但又常用。平肝,应用最广,作用全面。既能平肝,又益肝肾阴,还有治头痛这个标的作用。止汗,有的书上说敛阴止汗。配伍用于自汗、盗汗。痰湿内盛不宜。

悟道酸甘,可益阴;酸收,能敛汗;苦凉,退虚热。

阳刚阴柔,故曰柔,柔肝缓急。敛阴大约指敛汗吧?

伤寒学习笔记---19;芍药甘草汤

第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郝老的释义较为简明通顺。根据讲稿大意整理如下:

“足”,今天的脚;“脚”,今天的小腿。"脚挛急"就是小腿肌肉痉挛,腓肠肌痉挛。

本条描述的是一个阴阳两虚表未解的证侯。这种情况,本着"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应该先补阴阳以扶正,或者扶正兼顾解表。由于单纯解表的误治,用桂枝汤攻表发汗,造成了阴精和阳气更加虚衰。仲景采取了先补阳后补阴的治疗程序:1,"作甘草干姜汤与之",先温复中阳。 2,如果阴液未复,再接着用补阴药,针对小腿痉挛用芍药甘草汤,酸甘化阴,养血柔筋,缓急解痉。 3,如果误汗伤津严重,邪气从阳化热而转成胃燥。阳明燥热循经上扰心神,见到心烦、烦躁, "少与调承胃气汤",清胃热,和胃燥,治疗谵语。 4,如果误治伤阳严重,向阳虚寒化方面转化,导致了真阳的衰微,见到了手足厥冷,脉微欲绝等等,那就用四逆汤来治疗。

此段条文,历来注家争议较大。 冉老以日本康平本有14字为小字旁注为据,另有发挥。 姜老引山田氏说:“若胃气不和以下,至四逆汤主之,盖他条错乱而入者,删之可也”认为此说甚是。指出“发汗复加烧针,阴阳俱竭,岂四逆所能挽回?” 诸如此类,以本人学验,不足以深究,结合郝老的释义,仅从方剂结构分析如下:

桂枝汤 甘草2两芍药3两 生姜3两桂枝3两大枣12枚覆被吃粥取汗。

甘草干姜汤甘草4两干姜2两 分温再服。

芍药甘草汤甘草4两芍药4两 分温再服。

调胃承气汤甘草2两大黄4两 芒硝8两 少少温服。

四逆汤 甘草2两 干姜1.5两附子一枚 分温再服。

1,原本是阴阳两虚表未解证,误用了桂枝汤,造成阴阳两虚加重。

2,先从补阳角度用了甘草干姜汤,我们把干姜看作是生姜的变法,因为生姜干姜毕竟是一物两用。则是桂枝汤去掉桂枝、芍药、大枣三味,温复中阳。

3,厥愈足温后,用了芍甘,是桂枝汤去桂枝、姜、枣三味。滋阴缓急。

4,四逆汤,是甘草干姜汤加了一味附子。急救回阳。

有句话说,桂枝汤在外和营卫,在里调阴阳。阴阳两虚有小建中汤,是桂枝汤变法。何以仲景首诊不用小建中?既有桂枝助阳,又有芍、枣益阴?

五方皆用甘草,寒热补泻都用到了。芍甘汤,甘姜汤用到4两,仅易一味,阴阳异位?总之问题多多,知难而退吧。

标本缓急先后主次的寓意

刘老 把本条列在“辩太阳病变证治法—误治变虚证治—随证施治”项下。认为是仲景“举出随证施治的具体病例作为示范,以冀一隅三反。” 强调“或用热,或用寒,或用泻,或用补,都应该''见是证用是方’,也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客观脉证作为施治的依据,而不能凭主观臆测。同时,也启示我们在处理复杂多变的病证时,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做到治有先后,随机应变,照顾全面,不应该不分先后主次,墨守成规,顾此失彼。”

本条,包括桂枝汤的误治,涉及到5个方证。寒热补泻,举例全面,但是治有先后,主次分明。我觉得本论全书,“方随证转”,“效必更方”是一个重要特色!假如我遇到如此复杂病例,就可能阴阳双补,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貌似全面兼顾,实为胸无定见,标本不清,先后不分,互相掣肘,坐失机宜!这固然与伤寒传变迅速,所谓“走马看伤寒”的病变特点有关。古有治急症如将,慢病如相的说法,今天我们在慢性病的论治上,标本缓急,先后主次的实际把握,也并非易事。记住本条在这层意义上的寓意,可能比记住具体方证,意义更为普遍吧!

《药法》

1,临床可用于血虚津伤失水或因经络受寒所致“腓肠肌痉挛”。

2,治疗多种痛症,如肋间神经痛、胃痉挛、胃痛、腹痛、坐骨神经痛、或妇科炎症性腹痛、痛经等。

3,笔者常用此方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和肝脾失调引起的腹泻。

郝老 根据讲稿整理如下:

《朱氏集验方》叫去杖汤。意思是腿疼,离不了拐杖,用这张方子以后腿不疼了,就可以不用拐杖了。尽管有些夸大,还是有临床根据的。(**举了一个腿痛多年的老者,辩证用加味方60剂,真的去了拐杖的实例。)《医学心悟》说它"治腹痛如神",说脉迟为寒,加干姜;脉洪为热,加黄连。实际上用芍药甘草汤,是来缓解腹直肌的痉挛,缓解肠痉挛。《类聚方广义》用它来治疗腹中挛急疼痛,这实际上是治疗肠痉挛。治疗胃肠痉挛的小儿夜啼不止。

骨骼肌的痉挛:腓肠肌痉挛、腹直肌痉挛。

内脏平滑肌的痉挛:肠痉挛、胆绞痛、肾绞痛,这都有人在用,而且疗效还不错。

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留的神经痛,是很顽固的,可以试试。

高热惊厥,特别是小孩,高烧、抽风,惊厥不也是肌肉的痉挛吗。

不安腿综合证,它属于一个神经系统的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四肢酸疼,不能忍受,尤其是下肢为重,坐着不可以,躺着不可以,抬高了难受,放到地下也难受。有时候夜间还加重,一夜不能睡觉,坐卧不宁,心烦意乱。辩证使用桂枝汤、芍药甘草汤、柴胡桂枝汤有效。

溃疡病的疼痛。

气管、支气管的痉挛。象咳嗽、喘、百日咳,在辨证论治的方子里加芍药甘草汤。

痛经。当然也是在辨证论治的方子里,注重用这一组药。

神经血管性头疼,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血管痉挛为主的,疼起来脸色苍白,那用芍药甘草汤有效。一类是血管扩张为主的,疼起来就头晕脑胀,脸都发红,在脸色发红以血管扩张为主的,这种神经血管性头痛,用芍药甘草汤没有效。治疗这种痉挛性疼痛的时候,白芍最少用30 克,养血柔筋解痉,配合甘草10 克。

举例说明一组学生参加球赛,喝了芍药甘草汤后的体验。虽然比赛时腿不抽筋了,但是腿没劲,跑不动,跑不快。

芍药甘草汤是临床经常用的一组药,我们不说它是一个方子,是一组药,你可以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把这组药加进去。你看上次我在讲桂枝加葛根汤来治疗颈椎病、颈项肌肉紧张综合征的时候,就强调了芍药甘草这组药,在这个方子中的作用,是我们应当特别关注的,重点掌握的。

《大系》

芍药甘草汤近代多用于诸种痛证,如胃肠痉挛、胆绞痛、痛经、乳痛,及颈项、背、腰、小腿肌肉的挛急疼痛。有报道用于面肌痉挛、顽固性呃逆、胃扭转、出血性坏死性肠炎、过敏性肠炎、习惯性便秘,均有良效。研究指出,二药的有效成分有协同止痛作用。

本方还呈现双向调节作用,表现在低浓度时可使胃肠呈兴奋状态,高浓度时却抑制胃肠蠕动。甘草对正常人及胃酸缺乏者,能增加胃酸分泌,而酸度高者,能使之暂时下降。

芍甘药对

配伍意义

一是化生津液、血液。

二是平肝缓急,抑制肝气横逆、阳动太过,这是阴的功能;治疗急迫疼痛、肌肉痉挛,这也是阴的功能。因而酸甘化阴有平肝、柔肝、缓急、止痛的作用。

三是和营止汗。营气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性能内守。恢复营阴的内守功能,可以达到止汗的目的,也属酸甘化阴。

四是柔肝健脾。芍药柔肝,阻止肝气犯脾,甘草能和中健脾,芍药甘草相配是调补脾阴的基本药物。凡此四者,皆可以酸甘化阴概括之。

仲景方例

1,芍药甘草汤只有芍甘二味,善治小腿肌肉挛急。

2,与桂枝甘草合而成为桂枝汤,以及再加味的方剂有22首。其中,调和营卫为主的,如桂枝汤、桂枝加葛根汤、桂麻各半汤等。有调理气血的,如桂枝加黄芪汤、黄芪建中汤、当归四逆汤等。有调整阴阳的,如小建中汤、桂枝加龙牡汤、桂枝加附子汤等。其中特别加重芍药的方剂,如桂枝加芍药汤、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等,目的在于缓急止痛。

3,芍甘再加黄芩及大枣(黄芩汤及加夏姜汤),酸甘化阴与苦寒泻火同用,开后世温病学养阴清里热之法门。

4,四逆散中,与柴胡枳实相配,调理气血,协和肝脾,为后世疏肝理气方剂的基础。

5,芍药甘草附子汤乃酸甘化阴与辛热回阳同用,有阴阳兼顾之意。

6,小青龙汤及加石膏汤中芍药甘草有两重意义:一是与桂枝相配以调和营卫;二是缓急平喘。

芍药甘草汤证

《讲义》列在“太阳病兼变证—阴阳两虚证—甘草干姜汤证、芍药甘草汤证。”项下。对芍甘汤方义解释简明扼要:“芍药酸苦微寒,益阴养血;炙甘草甘温,补中缓急。二药和用,酸甘化阴,阴液恢复,筋脉得养,则脚挛急自伸。”

成因内因体质素虚,感邪即见阴阳两虚兼表证;误治阴阳两虚加重,阳气虽回,阴液未复,筋脉失养,小腿挛急。

《药法》说:“''汗为心液’,大汗后伤阴,阴伤则阳亦虚,故见''心烦微恶寒’津伤液亏,不能濡养筋脉,故''脚挛急’。” 此说''心烦微恶寒’,心烦阴虚,微恶寒阳虚。其实原文''得之便厥,咽中干”,阳虚的“厥”与阴虚的“干”,见证更为明确。使用芍甘汤的前提是“若厥愈足温者”,意思是在使用甘草干姜汤之后,达到了“厥愈足温”的预期效果,阳气有所恢复了,才针对“脚挛急”来使用芍甘汤的。还是体现了伤寒首重阳气的法则。

证名阴伤“脚挛急”证?

主证小腿肌肉挛急

兼证心烦,咽中干?

病机阴阳两虚,阳气稍回,阴液未复,筋脉失养,小腿挛急。

适应症药对

伤寒论,用芍药31方,24方配伍甘草。两书用芍药54方中,38方配伍甘草。

1,以阴液阴血不足为主的筋脉失养,挛急性疼痛。几乎涉及所有体表和内脏的,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痉挛性疼痛,无论寒热虚实表里,皆可因配伍不同而作为缓急止痛的药对使用。

2,酸甘化阴:化生津血,平肝缓急,和营止汗,调和肝脾。

总属阴性:阴不足,正用;阳不足,慎用。阳有余,伍寒药;阴有余,伍热药。

凡芍药之于中寒、甘草之于中满之类,尤须慎用与配伍!

剂量

原文芍药4两,甘草4两。现代使用,多芍药量大,甘草量少,辩证论治具体对待。

腹痛问题

冉老曾提到,仲景用药凡例,腹痛加芍药。

李时珍:震亨曰:凡腹痛多是血脉凝涩,亦必酒炒用。然止能治血虚腹痛,余并不可治。为其酸寒收敛,无温散之功也。下痢腹痛必炒用,后重者不炒。产后不可用者,以其酸寒伐生发之气也。比不得已,亦酒炒用之。

《大系》:临床对比研究证实,虚证腹痛,芍甘汤优于金铃子散。

可见腹痛加芍药是有条件的。有的书说芍药泄脾火,《大系》说调补脾阴。以芍药柔肝,甘草健脾,合之酸甘化阴,有调补脾阴的作用来解释较为通顺。鉴于补脾阴药并不多,芍甘药对值得临床重视。

伤寒学习笔记---18,桂枝甘草汤、

《药法》

仅见于本论一处,原文64条:“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功能温阳补中

应用范围

心阳素虚,或又过汗伤阳,汗为心之液,又损心阴,故自觉心下筑筑然,悸动不宁,心气虚微,欲得按护,故“叉手自冒心”。

临床多用此方治疗心阳或气阴两虚之心悸怔仲,不寐或汗出气短等症。较常见于热性病发汗过多之后,或慢性杂病过久,致使心之气阴双损之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方义分析

平素心阳不振,或因反复发汗过多,心阳复损,故以桂枝温通心阳,调和荣卫,兼有温化寒饮之功。得甘草益气补中,通血脉,敛心阴,又取甘缓之义。使二味共凑“温阳补中,气阴两调”为用。

钱天来:凡病之实者,皆不可按,按之则或满或痛,而不欲也。此以误汗亡阳,心胸真气,空虚而悸动,故欲得按也。

**喜按为虚,拒按为实。

徐灵胎: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证而轻重不同,用方各异,其义精矣。**阳虚之轻者?

尤在泾:按发汗过多,有动肾中之阳者,以阳为汗之根,而肾为阳之宅,枝伤者其本必戕也。有动心中之阳者,以汗为心之液,而心为阳之藏,液亡者气必从之也。救肾阳者,必以咸温,救心阳者,必以甘辛。咸性善下,而温能返阳,故四逆为救肾之剂。甘辛相合,而阳气乃生,故桂甘为益心之法也。

冉老

此病与时贤张锡纯所谓大气陷类似,张案中有以一味桂枝,治愈大气陷的,与此条桂枝甘草汤暗合。桂枝氤氲和煦,强心暖营,本经明言主吐吸,上气,结气,益气,能升能降,能补能通。佐甘草,平调中土,资培化源,与芍药甘草汤,均由桂枝汤脱化而出,各得桂枝汤半偈。本方用桂枝,而不用芍药,用甘草,而不用大枣,益气不泄气,补中不滞中,勘透此中义蕴,则东垣补中益气汤,直从塵饭土羹。西法病到心衰或脉搏与呼吸不应,必救急打强心针剂,此方为中法的强心剂,即西法的强心针,最后15分,勿得差越,加减出入,先后轻重,着眼着眼。

刘老

心虚作悸证汗为心之液,是阳气蒸化津液而成,汗出过多则心阳随之而耗,---。心阳虚作悸,当用桂枝甘草汤甘温补心。桂枝辛温补心阳之虚,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而滋血脉。本方辛甘化合为阳,补心阳而不燥,滋血脉而不寒,药少力专,为补心阳的基本方。

《讲义》

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证桂枝辛甘性温,入心助阳;甘草甘温,益气和中,二药相伍,辛甘化阳,使心阳复则心悸可愈。** 简明扼要!

《大系》 药对部分摘要

配伍意义

桂枝气薄升浮,能温经通脉。配甘草之后,以甘草内守之功,使桂枝不致过于走散;又以甘草益气之效,可以使阳气振作。既可以温通阳气,又可以温振阳气。**提出温通与温振两个概念,后者是扶阳、补阳的意思吧?

其功效是多方面的。作用于体表,则宣通卫气、祛散风寒,发汗解肌;作用于肌肉筋骨,则温通经络,祛除风寒湿痹;作用于脾胃可温通脾胃之阳气以化水饮;作用于心可通心阳,益心气;作用于肾可振肾阳以降逆纳气。由此可见,桂甘相配的治疗,一是通中有补,宣通而不耗散;二是全身性的不局限于一脏一腑。**最能启迪思路。

仲景方例

1,原方:大量顿服,可以温振心阳,治疗阳气虚、心悸欲按之证。

2,桂枝汤、麻黄汤:宣通卫阳,发散风寒。主要作用于体表。卫阳被遏是中风证伤寒证的共同病机。

3,桂枝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温通经络,治疗风湿痹证。主要作用于肌肉关节。

4,小青龙汤:宣通肺气以化肺中之痰饮。

5,苓桂术甘汤中作用于脾,茯苓甘草汤中作用于胃。温通脾胃阳气,以化痰饮水气。小建中汤中作用于中焦,取其温振脾胃阳气,所以称建中。

6,桂枝加桂汤平降奔豚病的冲气上逆。

7,桃核承气汤,主要作用于血脉,宣通阳气以活血化瘀。

8,炙甘草汤、桂甘龙牡汤,作用于心,通心阳,益心气。炙甘草汤加用养血滋阴之药,起养心复脉的作用;桂甘龙牡汤有龙牡重镇,起宁心安神作用。

后世论述与应用

尤在泾:“桂枝甘草辛甘相合,乃升阳化气之良剂也。” 《绛雪园古方选注》:“桂枝复甘草,是辛从甘化,为阳中有阴,---桂枝轻扬其表,佐以甘草留恋中宫”。 ---张景岳保心汤(**保元汤?),用肉桂、甘草,意在充实全身的阳气,故称保元。值得注意的是后世的解表方与活血化瘀方中较少使用桂枝、甘草这一对药。近年治疗病窦征,应用温阳益气法,用较大剂量的桂枝甘草(桂枝12-18,炙甘草12-30克)合人参、附子、麦冬,取得较好疗效。

郝老

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60g,甘草二两是30g。大量急煎顿服,治疗心阳的突然虚衰。救急的方子,药少力专,量大力猛。为什么不能常吃呢?你老给他吃这么大的量行吗?不行。先让他的心脏,给他跳起来,然后后面慢慢的减量应用,给他善后,用小剂量的桂枝甘草汤。方子里用甘草,不是使药物作用缓慢,主要是配桂枝,这两个药合起来,辛甘化阳、补心阳。

心阳虚4方证

心主血脉功能的失常桂枝甘草汤证 量大顿服;

心主神志功能的失调桂枝龙骨牡蛎汤证 量小频服。

痰浊扰心惊狂不宁 桂枝去芍加蜀牡龙骨汤//合温胆汤;

下焦寒气上冲 桂枝加桂汤;

在治疗精神抑郁证中常用到桂枝,桂枝、甘草本来是补心阳的,在柴胡的带领下它可以助胆阳,助胆阳阳气的生发。**特殊用法。

悟道

学习本方有三个方面的问题:1,原条文,方证的理解。2,桂枝甘草,作为一个药对,在本论中的使用规律。3,作为桂枝汤的基础药对,在全方中的作用。单就方证整理如下:

证名: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证。

《讲义》:太阳病兼变证—虚寒证--心阳虚证—桂枝甘草汤证。

刘老:辩太阳病变证治法—误治变虚证治—心虚作悸证。

病因:“发汗过多”,所以是“误治变虚”。郝老讲到,为什么发汗过多,造成了心阳虚,而不是其它的阳虚,这与体

质有关。《药法》说“心阳素虚”,意思相同。原文是误治而来,或者只是借误治来表述。杂病,并非误治,心阳虚

证,治亦同。

主证:主诉:心下悸,欲得按。体征:自冒心;病史:过汗。

以手护心,心悸,定位在心。喜按,定性为虚。过汗所致,汗多亡阳。心、阳、虚。

或见证:肯定是有的。有的书加了或见证,不一定准确。比如说,冉老、郝老所说的心阳突然虚衰的心衰,张老一味桂枝

治疗的大气陷呼吸暂停,都是急危重证。与《药法》所说的热病后期、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或见证显然不同。

用方指征:“大量”“、顿服”的用方特征,对应“突然”、“严重”的临床特征。

本方证:以“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为主证,辩证为心阳虚的急重证侯。

适应证:没有自冒心、欲得按的临床特征,综合辩证属于心阳虚者的一般慢性病证。以本方为基础加味治疗。或

者其它证侯兼有心阳虚者,在主方里加入桂甘药对。这种情况,即使单独使用桂枝甘草两味药,已经不是原方剂量和服

法,所以只能算作适应证,是扩大了原方的临床使用范围。这里使用了郝老讲到的“适应证”这一概念。

郝老

“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时候,后世的医家经常说某某汤证,比方说小青龙汤证,真武汤证。小青龙汤证就是指的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水寒射肺引起的以咳喘为主要证候的这样一组临床表现,我们可以把它叫做小青龙汤证,也可以叫做外寒内饮证。这样的话,这个方子和它的适应证之间,就能够相对应。刘渡舟老师把这种情况叫做方证相对。可是有些方子它的适应证比较广泛,比方说桂枝汤,它除了可以治疗太阳中风证之外,它还比较广泛地适应治疗其它一些证候,我们就提出了某个汤(方)的"适应证"这个概念,也就是说某某汤的适应证。这两个词汇相比较,某某汤证比较局限,某某汤的适应证比较广泛。”

见解

各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论述均有助于方证的理解。有些说法,个人暂时认为欠妥,限于学识经验,再也不敢轻易评说了。

举个小例子:我前面的帖子里有段话:“---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查书,我使用的讲稿误写为数十卷。”但是,仅仅过了几天,我就在《大系》一书里,读到,对于是“十数卷”,还是“数十卷”,至今没有定论!惭愧!学问,岂是我可以随便说三道四的。反过来说,有疑问,有想法,写出来,以求交流又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前面独立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见解,就很难有后面的进步。

各家,说桂枝,有:温阳、助阳、补阳;说甘草,有:益气和中、平调中土、补中、滋血脉。诸如此类,各有所指,毕竟混乱,我是倾向于现代术语,比较容易理解。今后不再讨论这个问题。

伤寒学习笔记---20, 漫话:混沌、三才、天道、

混沌

离开现实,我们再来看看“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的宇宙。

笔记—10;说到了混沌。我一直以为混沌是排在时间序列的最早期,因为天地人都是在混沌之后才产生的。而时间,除了科幻以外,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有本书叫《混沌与秩序》,是弗里德里希-克拉默,因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著名的德国科学家,1988年的著作。看到书名的第一眼,我想到的是,混沌是无序,秩序是有序;混沌是太极,无序;秩序是阴阳五行,有序!当然,这种专业性很强的书不适合我读,仅仅是对书名感兴趣而已。

书中提到:“---生命是什么?进化意味着什么?思想如何在我们的头脑中产生?存在着“活力吗”?就最复杂的结构---人脑—而言,我们就是有办法打开它,在大脑何处我们又能够找到思想呢?从简单到复杂,从无序到有序,到貌似随机的混沌,生命进化中复杂性是怎样涌现和生成的?”

上面的最后一句话,混沌是排在有序之后。我又去翻西游记,结果是我理解错了。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蒙而万物否矣。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

拿一天来比喻的话,相当于晚上9点以后,黑暗,天、地、人、物都没有了,所以叫混沌。天开于子,地辟与丑,人生于寅。即,混沌未分→子时开天→丑时辟地→寅时生人,三才定位→→→混沌未分。对应9-11→11-1→1-3→3-5→→点钟,这样的循环演化规律。

原来混沌与秩序是循环的,像一天一样,从无到有,由暗到明,无序到有序---,然后又回到混沌,进入下一个周期。拿一粒小麦种子来看,混沌,子时发芽,丑时生根,长成麦苗,分化根茎叶花,最后又回到种子,混沌。一天的周期是12时;小麦的周期是几个月;而宇宙的一个“一元”的循环周期是129600年,是1、2、3,5行、10天干、12地支、60甲子的公倍数。

看来我的思维惯性还是直线形,不是老祖先的圆形。现代哲学认为,不是圆形的封闭循环,是圆形的螺旋形前进。

这仅仅是从时间序列角度来说的,从空间存在的具体事物来说,则混沌与秩序是分而不分,不分而分,类似于阴阳的关系。任何事物都具有混沌和秩序两种属性,不存在只有混沌没有秩序,或只有秩序没有混沌的具体事物。

天道

《射雕英雄传》,郭靖想黄蓉,找到桃花岛。被准老丈人黄老邪困在软禁老顽童的山洞里。老顽童给郭靖讲述,从师兄王重阳那里听来的关于《九阴真经》的故事。开篇:“天之道,损有余而益不足,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老顽童的解释是从武功角度说的,我们在医言医,试试看能说些什么?



天为阳,地为阴;天大,大者有余,地小,小者不足。

太阳大,月亮小;太阳是地球的一百万倍,月亮是地球的几十分之一。太阳光强,有余而满溢于圆外,月亮光弱,不足而亏缺于圆内。所以太阳叫太阳,月亮叫太阴。



山高有余,海深不足。山头有余,山谷不足。石头从山顶滚落而下,补山谷之不足。山谷之流水,夹泥带沙,流向低洼,淤积成平原。长江、黄河发源于高山,滔滔江河,奔流向东,补海洋之不足。



男为阳,女为阴。阳有余,多一截;女不足,少一块。

男寻女求欢,损有余;女找男求爱,益不足。

精子,近于无形,动则为阳,数量有余近于无穷,现代研究,男性精子趋向减少;

卵子,近于有形,静则为阴,数量不足相对有限,三十年来,女性月经提前四岁。

朱丹溪主,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注重滋阴,自成一派。

张景岳说,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偏重温补,一代名家。

大约,丹溪从生理说,景岳按病理论。

阳者,气也。阳气不充,寒邪伤表,即病伤寒;

阴者,津液。阴津不足,温邪上受,发为温病。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阳气阴津皆为正气,风寒温热岂是病邪!

治病之道,气内为宝。损有余,益不足而已。

三才分界?

《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做过天地会的青木堂堂主。天地会的口号是天父地母,反清复明。郝老比喻说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子,我们的身上都有大自然的烙印,意思还是说,天父地母吧。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只喝水,不吃饭,至少能活十几天;几天不喝水,活不成;几分钟不呼吸天气,不能活。看来对人来说,天比地更重要!

我们常说,天才、天资、天生的聪明。草是地生的,人是娘生的,说这个天是指先天、后天。可是为什么不说先地、后地,地才、地资?

天地分界在哪里?脚下是地,其余都是天吗?地平以上,珠峰巅顶也是地!地平以下,比如水井,水平面以上也是天吗?那么,人行走在地上,身体的周围都是天,也是行走在天里,只是不在天空、天上而已?

中医是“究天人之际,通健病之变,循生生之道,谋天人合德”的学问。 天人之际的际在哪里?在人的体表,包括九窍和外界沟通的腔道,人的边界以外皆是天,人这个“圆”以外,大表、藩篱、腠理之外皆是天。物质的交换,能量的出入,信息的沟通,都必须以这个表,这个天人之际的界面来实现。所以中医是“界面医学”,伤寒论也是从表现于界面的脉证,来辩证论治,药物、针灸都是作用于“界面”,进而影响整体的。

界面之外是天,界面之内是人,只有脚下是地,从人来说,脚下的地仍然是天的范畴?

天地之际在哪里?不知道。天人之际在哪里,在界面!

解忧

早上到外边吃早点,看着初升的太阳。突然想到,天大地大,天比地大,天上太阳最大。可是太阳亘古不变地沿着“轨道”(也是天道)东升西落,不能偏离轨道,不敢迟点儿上班,够可怜的。说是地球绕着太阳转,一样的道理,太阳绕着银河系中心转,都不能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比较起来,还是人比天地自由得多。至少人的思想,能够上至凌霄宝殿,下至阴曹地府;能够离开地球,跑到100亿光年远的地方---!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怎么办?看得远点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宇指空间,宙指时间。我们从遥远的空间和遥远的时间,这两个“远”,想一想。我这个阴阳二气的化合物也好,量子运动的聚合物也罢,在无限时空中太微不足道啦。再回过头来看现实中的这点“近忧”,又算的了什么呢?

西游记:拴住“心猿意马”,脱开“名缰利锁”。该拴住的拴住,该放开的放开吧!

伤寒学习笔记---21;桂枝汤---风寒

风寒,外邪,病因;其实我认为更主要是证候的含义。这类最简单的问题往往就是最复杂的问题。这是个理论问题,本拟避而不谈。因为我们还是相信,或者说不得不遵守“有是证用是方”的原则,来使用桂枝汤。但是,专题学习一下这个问题,或许有助于具体方证的理解和运用。大一点儿说,也是伤寒论病因学的一个方面,甚至是个中基问题。

讨论风寒,不能不涉及中医的病因学特色,也离不开与西医病因学的比较与对照。因为特色、特征也是相对于西医而言的。

郝老,在讲解太阳病的中风和伤寒两个主要证侯之后,专门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我们是“从病机分析的角度,从风邪、寒邪的性质来分析它的病机的。但是中医对病因的认识,有这么一段名言,说''外邪感人,受本难知’。它没有发病的时候,你不知道感受的是什么邪气。西医对病因的认识,比方说结核杆菌、大肠杆菌,在实验室里可以找得到,可以培养它。中医不行,说你拿风邪来给我看看,自然界的风就是风邪吗?这是正常的气候。所以人不感受邪气,或者是人不发病的时候,我们很难判断他受的是什么邪气。''因发知受,发则可辨。’但事实上人一旦发病,出现症状之后,他所表现的这组症状就不仅仅是致病因素所决定的,最主要的是由机体的反应能力、机体的反应状态来决定的。所以我们所说的风也罢,寒也罢,中风也罢,伤寒也罢,主要是这个人平素体质偏于卫阳不足的他得病就容易多汗,容易得中风。如果这个病人平素体质相对来说偏盛的,他得了病之后就容易寒邪闭表,就容易得伤寒,体质因素不一样。”随后举例说明,在一次流感流行期间,一对新婚夫妻,同患流感。妻子表现出风热型,丈夫则属于风寒型。分别使用不同的处方,很快治愈。

郝老说:“我们辨风寒,辨风热并不是根据气候环境,而是根据这个人的临床症状,而这个人的临床症状实际上包含了他的体质因素,包含了机体对邪气的反应状况、反应能力在内。所以中医的辨证论治,不仅仅是针对外来致病因素,也针对人体内的反应状况在内。这两口子同时用一样的西药,这就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用一样的中药这也是群体化的治疗方案,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临床表现不同,通过辨证开出的方子,这就叫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它的疗效最好,应当说它是一种优化的选择。”

这里的“优化”,我的理解,就是综合了环境因素和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后,由于体质的差异和机体反应状态的不同,表现出的个体化的不同临床类型,给予个体化的诊断与处理。而不是单纯的针对病原体的,例如针对细菌、病毒的对抗性治疗。

这个举例中,夫妻二人感受的是同一种流感病毒,中医临床却表现出风寒与风热两种不同的类型。丈夫“风寒”病因的认定,妻子“风热”证侯的诊断,不是来自于实验室的病原学分离与鉴定。而是“因发”,根据临床表现出的不同脉证特征;“审证求因”,“知受”,分别辩证为“感受了”“风寒”与“风热”两种不同的病邪,发生了“风寒”“风热”两种证侯。以中风和伤寒为例,本论中直接提到的证侯名词并不多。大多数的证侯,是后世或现代的医生使用以方测证、以药测方等方法归纳整理出来的。例如把桂枝汤证叫做太阳表虚证;把桂枝加葛根汤证叫做太阳表虚经输不利证,而仲景原书没有这样的称谓。当然,这里的“风热”和伤寒论的证候不是一回事。

风寒,不仅仅是病因学含义,更主要的是证侯学含义。两者的临床思维方向是相反的。风寒,依据客观脉证,通过辩证过程,作出该证侯是中风表虚证,伤寒表实证的判断。这里是综合了病人的主要脉证的证侯类型的判断。是由果断因,审证求因的思维方向,由“果→机→因”的顺序得来的判断结论。是证侯学意义上的风寒。

在分析病机时,又倒过来,从病因学角度出发,风中于表,其表开泄,寒中于表,其表闭塞;入里化热,邪热迫肺;内传阳明,邪热燥结等等,循“因→机→果”的顺序来解释。这里是病因学意义上的风寒。

如上举例中,风寒风热的辩证结论,是依据临床表现做出的,审证求因得来;在分析病机时,说夫妻同时受病,感受风寒热之邪,时行之气,丈夫从其体质倾向,从阴化寒,见“风寒”证侯;妻子从其体质倾向,从阳化热,表现出“风热”证侯。

一般解释这两个过程时,把前者“果→机→因”方向叫倒,后者“因→机→果”方向叫顺。我认为,那是从西医临床思维方向的惯性来说的。既然中医本来如此,就应该是前者为顺,后者为倒。前者是现时、当前脉证的判断,是客观现实的概括,所以为“顺”;后者是过去、以往成因的推演,是主观思维的追溯,应该称“倒”。二者在临床实际思维活动中,相反相成,好比加减法、乘除法的运算与验算,是两个内涵相同,方向不同的思维过程。这种中医病因辩证方法学的特色,也是从西医学中医者,入门阶段容易困惑的地方。

风寒,作为病因,它不是独立于具体病人的具体临床表现之外的,自然界里正常状态的风和寒。当然,你要把一个人,不加保护地扔到北极,那正气再强大,风寒也足以致病。通常条件下,具体病人的具体病因,又确实包含了作为环境致病因子、气象致病因子的风寒在内。

例如,一个感冒病人,的确是在感受了风寒之后才发病的。无论是解释为降低了机体抵抗力也好,增强了病原体的致病性也罢,风寒作为病因,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过实实在在的亲身体验,不可否认!

中医强调的是,同时接受了风寒侵袭的相同条件下,为什么甲病,乙不病?这与正气相关,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我在前一节里曾说:“风寒温热岂是病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为什么同时受病,有人病热,有人病寒?阳气不充,寒邪伤表,即病伤寒;阴津不足,温邪上受,发为温病。所以夫、妻分别表现出风寒、风热的不同类型。发病后,是迅速传变入里,还是多日稽留太阳;甲,从阳化热,从阳化燥;乙,从阴化寒,从阴化湿;也主要取决于内在的阴阳调节中枢综合内外各种因素,发动的抗病反应之势,表现于外的不同的临床证象。

在这些多因素、多变量,极其复杂的相互作用中,仲景没有显微镜,没有化验室,仅仅依据“脉证”这一可见、可知、可控的临床“证据”来辨证论治。风寒则是其中某些具体辨证论治过程的高度概括。例如,太阳病,发热、恶风、汗出、脉缓,名为中风。把具备这些临床特征的一组临床表现,命名为中风。

名为的背后,中风的背后,这一组名词术语的背后,反映的是:机体在内外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下,阴阳自稳态调节中枢,发动的抗病反应机制,通过气血津液流通的变化,表现于外的一类具有临床特征的态势。一种具体的形式、模式、类型,状态、动态、时态,形势、趋势、态势。一类可以与汗法、解肌直接联系的;临床可以预期的,具有必然因果关系的;可以用桂枝汤来具体操作,促使其向“阴阳自和必自愈”方向转化的临床证侯。是循名质实,“名副其实”的!

伤寒学习笔记---22;桂枝汤---营卫

营卫1,内经里营气与卫气的生理概念。

营卫2,伤寒论中营卫的病理涵义。

营卫3,温病学卫气营血的辨证纲要。

这是我的叫法?其中营卫2,注家争议最大,摘要整理,以广见闻,附以拙见。

明确涉及营卫二字的条文有:50、53、54、95; 12条说阳浮而阴弱,有这个意思。

郝老说营卫

仅就《讲稿》所及,摘要整理如下:

生理

营和卫是运行于体表的气血,在体表运行的气,就是卫气、太阳之气;在体表运行的血,就是营(血、营阴)。气血之间,营卫之间有相互协调,相互资助、相互制约的关系。

太阳阳气在体表的功能,归纳起来是温养肌表,调节体温,防御外邪,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肥腠理,司开阖,卫外而为固"。

阳气是含有热能的,能够释放出热量的细微物质。 太阳主表而统营卫。

病理

中风---风为阳邪,风阳伤卫阳,两阳相争,引发卫阳出现了病理性的亢奋,故发热,叫卫强。风主疏泄,使营阴外泄,故汗出;营气被伤,脉搏松弛柔软,脉缓,叫营弱。

伤寒---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寒主凝滞,寒主收引,内郁营血,使气血涩滞,经脉拘挛,出现了全身的疼痛。寒主收引,血管紧张度高,见紧脉。

营卫失和

1,中风证---风邪袭表、卫强营弱、营卫失和。

2,自汗证---虽无外邪,生理机能的失调,也可能导致营卫之间、气血之间的失和。卫阳不能固护营阴,营阴不足制约卫阳,营阴外越,常自汗出。仲景说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卫气而不在营气,主要是卫气和营气不能够相协调。

** 涉及53、54两条释义,历来注家多提到邪在卫分,不如郝老之说合理。

三纲鼎立学说

《伤寒例》(应该是王叔和写的)有,"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说。孙思邈对这段话,进一步加以引申发挥。到了明代的方有执,则说风则伤卫,是桂枝汤证;寒则伤营,是麻黄汤证;风寒同伤营卫是大青龙汤证。也就是说,"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后世医家把这话都习惯了,成了顺口溜了。意思是说,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风邪容易伤卫阳;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同气相求,寒邪容易伤营阴;如果既有风伤卫的表现,又有寒伤营的表现,这就是风寒同伤营卫,也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指伤寒脉浮缓句。以伤寒为寒,浮缓为风,风寒同病。)方有执不仅把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种学术观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用这种观点重新整理,划分太阳病三篇的原文。这就是在《伤寒论》的学术史上有名的三纲鼎立学说。方有执倡导于前,喻嘉言附和于后,然后有一大群学者跟着支持这种学派。

我们今天来看,这种说法和临床实际,是不是相符合。太阳中风证,我们说风为阳邪,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而为汗,汗出伤营,怎么能说风阳之邪只伤卫而不伤营呢?说它是卫强营弱,营怎么弱的啊,风邪伤营阴造成的,汗出伤营造成的,所以太阳中风证不仅仅是风伤卫,风邪也不单纯是伤卫,也伤营。

对太阳伤寒来说,我们说寒为阴邪,最容易伤阳气,怎么能不伤卫阳呢?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内郁营血,外闭卫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内郁营血,寒主凝滞,寒主收引,使气血涩滞,经脉拘挛,而出现了全身的疼痛,所以寒既伤卫阳,也伤营阴,因此我们今天不再提倡"风伤卫,寒伤营"的这个学说了。

悟道

1,营气、营血、营阴、

第50条:“---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郝老说仲景自己说的,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营阴,是相对卫阳说的。郝老使用营气一词,常与营阴、营血互用。中基说,营气与血关系密切,所以常并称营血。关系密切,不是相同。营气与卫气都是气的范畴。在伤寒讲稿中,郝老明确使用血、营血的概念,与“卫”,卫气、卫阳相对。似乎,至少在伤寒范畴,营=营气、营阴、营血?

2,风寒营卫说举例

成无己: “风,阳也;寒,阴也。风则伤卫,发热汗出恶风者,卫中风。荣病发热无汗,不恶风而恶寒,卫病则发热汗出不恶寒而恶风。以风为阳,卫外者也,病则不能卫固其外,而皮腠疏,故汗出而恶风也。伤寒脉紧,伤风脉缓者,寒性劲急,而风性懈缓故也”。

姜老说:“成氏以风为阳邪而伤卫,故汗出恶风脉缓。寒为阴邪而伤荣,故脉紧恶寒无汗,此后注家大都根据成氏之说,然成氏之说实出想象”。引用了张志聪大段论述,逐句批驳成氏之说。

唐容川: “寸脉浮。则主卫阳外越,故热自发。尺阴弱,则主营血受伤。营为卫之守,营不守卫,则外泄而自汗出。寒当伤卫,风当伤营。况无汗用麻黄,明是治卫气之药;有汗用挂枝,明是和营血之药”。

冉老说:“须知风可伤卫,风亦可伤营,寒可伤营,寒亦可伤卫,又或风寒营卫两伤,先后多寡,常变本末。会而通之,头头是道。若粘着一面,不免生出种种捍格”。

看来,还是两派谁也说服不了谁,争了千百年,最后趋向两相兼顾的调和办法。大抵中医很多学说,多是如此吧。

3,姜老提到,“方有执说:''太阳者六经之首,主皮肤而统营卫,所以为受病之始也’。按内经说:''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古人认为营有关血,卫有关气,本论有营卫不和,营弱卫强,系将表证初起说成皮肤统营卫,其实营卫是另一系统,不属皮的系统,---总之,欲明其理,限于时代,只能作如是解。”姜老说的“营卫是另一系统”,应该是指我说的“营卫1”,内经营卫的生理概念。

姜老指出:“疾病之生虽非真正风寒,所中亦非皮毛,其病亦不在营卫,特此诸说持为辩证施治则不谬。” 这里,姜老说的“既非风寒”,“亦非皮毛”,“不在营卫”。应该是从现代医学,西医传染病学角度说的。但是必须注意最后强调的“特此诸说持为辩证施治则不谬”!

4,唯象的方法

风寒作为病因,是从临床实际脉证中概括而来。是一种临床“病象”类型的高度概括,中医“唯象”方法的体现。

一个病人,是否存在环境的风寒因素,是否存在内在致病因子,体质偏阳也好,偏阴也罢。临床上固然要考虑,但是很难把握。唯一的途径就是看脉证,看临床表现,判断是属于“风象”,还是“寒象”的特征。依据这些“象”,作出判断,确认机体处在抗病反应之势的那个阶段,哪种态势,向哪个方向发展转化,从那个途径,通过汗、吐、下、和---可能解决问题,促进向愈。至于营卫问题,从郝老说可也。

风,流动,开泄,属阳象;卫、卫阳、卫气,相对流动,无形,对应风象。

寒,不动,凝滞,属阴象;营、营阴、营血,相对固定,有形,对应寒象。

卫阳亢奋,失其固护,营阴外泄,汗出、脉缓,属风象;

卫阳外闭,营阴内郁,营阴郁滞,无汗、脉紧,属寒象。

撇开风与卫,寒与营的对应关系,直接说风寒病因,伤及太阳,临床表现出风的特性、形象,就“名为”中风。脉证表现出寒的特性、形象,就“名为”伤寒。

仲景如是说,我们如此想,绕了一大圈,争了千百年,诸家各有理,等于都没讲!

伤寒学习笔记---23;桂枝汤---方证与适应证(1);

桂枝汤起源于厨师?

想起炖肉的“锅料”,其中桂枝、生姜是必不可少的。我知道的一种锅料里有白芍,八宝粥里有大枣。由此想到,桂枝汤作为第一方的地位,除了在伤寒论中列在第一以外,是否在“汤液经”里也是第一方?皇甫谧说“仲景论广汤液”,而汤液经据说是伊尹所著。伊尹贵为宰相,出身于高级厨师。固然有师承,也是自己有心。遇到有人受凉感冒,或者饮冷腹痛,拿桂姜草枣之类,制作一碗汤,病人喝下去,居然好了。自然也有不效者,只好重新调和几味试试。就这样,加加减减,试来试去,最终捣鼓出来一个千古名方也是可能的!似乎治大国如烹小鲜、用药如烹调、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上,都与此有关吧。因为伤风最常见,桂枝汤五味药也最常见最常用,所以就写在了第一?

还有个中药的性味问题。早年学中药,死记硬背功效主治,对于四气五味,总觉得有点儿玄。成千上万的中药,仅仅四气五味,总是那几句话,哪有这么简单,很不以为然。随着年龄与阅历的增长,才觉得性味是高度的概括,调配是最难的技巧,小看不得。比如说做个鸡蛋汤、豆腐汤,一星半点儿的油盐酱醋,口感就大有不同。至于桂枝汤或者后世之大方的性味变化,其难度就可想而知啦。所以科学发展到现在的程度,于中药与方剂的研究仍然是力不从心。复杂也得用,化繁为简,高度概括,性味是起码的常识,并非可有可无的点缀!

先以郝老讲稿为基础整理如下:

一、太阳中风表虚证。 第2、12、95条。

主证:发热、自汗、恶风、脉浮缓。

次证:鼻鸣、干呕。

病机:阳浮而阴弱。

阳浮而阴弱,有两个含义,一是脉象特点,轻取即得,重按松弛柔软,是浮缓脉的另一种说法。我认为更重要的,这是病机特征的简要概括。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几个主证都可以用这个病机特点来理解。

阳浮---风阳伤卫阳,引发卫阳病理性亢奋,故发热、脉浮。风主疏泄,卫外失司,故自汗出。

阴弱---发热耗津,汗出伤液,营阴不足,故脉缓。汗出肌疏,腠理开泄而恶风。

几个主要脉证表现反映的是:卫阳外浮的同时有营阴不足,卫强营弱的病理特征。而这五个字,阳浮而阴弱,简洁明了,容易记忆。

发热 特点是"翕翕发热",热势表浅的样子。

自汗 自,不因动作而汗。有的说是,时出时不出。有的强调出而不透。

恶风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就是微恶风寒的样子。郝老讲到,恶风与恶寒,病人的感觉都是怕冷。现代临床上,把怕冷的重证,深居密室,关门闭窗,加衣覆被,怕冷不减的,叫做恶寒。把怕冷的轻症,"当风则恶,无风则缓”,有空气的流动就感到冷,没有空气的流动就不感到冷的,叫做恶风。郝老特别提醒:“在《伤寒论》里,恶风和恶寒这两个词常常混着用的,它区别不是太严格的。对于太阳伤寒表实证来说,该用恶寒的,他有时候也用恶风。对于桂枝汤的适应证,该用恶风的,他有的时候也用恶寒,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当注意。”

脉缓 不指脉搏速率的快慢,指脉管的紧张度,相对紧脉而言,重按松弛柔软。

鼻鸣、干呕 病机解释不同。 《讲义》“鼻鸣、干呕”:“肺合皮毛,肺气上通于鼻。外邪犯表,肺气不利,则见鼻塞。外邪干胃,则见干呕。” 郝老说:“鼻鸣是指的鼻塞,呼吸不畅,也包括打喷嚏,鼻流清涕。这些症状,都是风邪袭表后,风邪上壅,肺窍不利的表现。---至于干呕,不是风邪犯胃,而是体表有邪,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导致里气升降失调的一种表现。” “肺窍不利”与“肺气不利”比较,意思相同,表述更为准确。郝老强调,干呕“不是风邪犯胃”,指出风邪没有侵犯到胃,也没有干扰到胃。病位在表,仅仅是正气抗邪于外表,导致里气相对不足、不和。不从邪的方面,是从正的方面解说,对于认定病位很重要。

表虚 郝老说:“伤寒,无汗、表闭,把它叫做表实;中风,有汗,营阴不足,所以把它叫做表虚。是为了和麻黄汤证的表实相对而言,并不是真正的表气虚的证候。这个表虚,并不是"精气夺则虚"的虚证。如果是虚证的话,应当用玉屏风散。”

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

配伍一组辛甘化阳辛味桂枝生姜 + 甘味甘草大枣 助卫阳

桂枝生姜是辛温解表药 祛风散寒

一组酸甘化阴酸味芍药 + 甘味甘草大枣 养营阴敛汗液

功能助卫阳,散风寒,养营阴,敛汗液。

特点发汗祛邪而不伤正,敛汗养营而不留邪,具有双向调节作用。

既可以助卫阳,又可以养营阴。既可以祛邪气,又可以保正气。养正力大,发汗力弱。

二、太阳病,对症用方。 第13条。

前提太阳病

四症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

第12 条,是典型的太阳病的中风证,既辨病又辨证。

第13 条,只辨病不辩证,不必要一定是太阳中风证。

它扩大了桂枝汤的使用范围。不管这个病原来是中风还是伤寒,是否经过治疗,当前也难以确诊是中风还是伤寒,只要对着这四个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怕冷,就用桂枝汤“主之”。这叫"抓主症,对症用方"。症状的症。

三、表证见轻度里虚者。

第42条: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前提太阳病

问题表证未解,脉见浮弱。

病机表证仍在,正气轻度不足。

太阳病,或中风或伤寒,表证仍在。脉浮,提示了正气还能抗邪于表;但浮而弱,提示了正气已经有轻度的不足。属于表证兼轻度里虚,如果是完全里虚的话,得了表证脉浮不起来,那就根本不能用桂枝汤。

这个时候的表证,不管是中风还是伤寒,不管是有汗还是无汗,统统用桂枝汤。这种情况,即使是无汗的表证,也不能够用麻黄汤,因为麻黄汤毕竟是一个纯辛温的方剂,它发汗力强,发汗多它就容易伤正气。现在已经有了正虚的苗头,它的脉是弱的,所以我们就选择养正力大,发汗力弱,驱邪而不伤正,养营血而不留邪的桂枝汤来治疗。

四、表证,汗、下后,正气受挫,表邪未解者。 第57、15、45条。

第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病史伤寒表实,麻黄法汗后已解。

脉证半日许复热,脉浮数者。

问题已经汗法,正气轻度受挫。再现发热表证,仍须汗解。

这是个太阳伤寒表实证,发了汗以后,风寒表实证已经解除了。过了半天的样子又出现了烦热、发热,这显然是余邪未尽,又重新聚集起来所造成的一种证候。汗后,病证没有完全解除,怎么办,看脉,"脉浮"主邪气在表,也主正气能够抗邪于表;"脉数"主发热。

病人有复烦,有发热,主正气还能抗邪于表,那就可以再发汗。因为它毕竟有过一次发汗,发过一次汗以后,正气轻度受挫,再汗的时候,就不能用麻黄汤了,那么只适合用桂枝汤。

第15条: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病史太阳病,用过下法。

脉证表证仍在----据其气上冲和仍使用桂枝汤来推测。

问题已经下法,正气受挫,表证仍在。但正气有向外向上的趋势,因势利导,助以汗解。

其气上冲的困惑?

郝老说:注家比较困惑的是,"其气上冲"是什么意思。有人说,是肺气的上逆,肺气的上逆不就是咳嗽和喘吗,咳嗽和喘单用桂枝汤可以吗?不可以。有人说是胃气的上逆,胃气的上逆不就是恶心、呕吐吗?恶心、呕吐单用桂枝汤行吗?也不行。所以我们讲的"其"是代表太阳,"气"是代表太阳的阳气,"上冲"不是一个病证的表现,可以理解为一种病机,什么样的病机呢?就是太阳病误下以后,太阳的阳气还可以向上向外,抗邪于表,上冲是和下陷相对而言的,所以我们姑且把"其气上冲"理解为太阳阳气能够向上向外抗邪于表的病机的概念。它的临床表现是什么呢?那就是在表的邪气没有解除,表证仍然存在。这也是正气下陷受挫,而表邪未解,仍然可以用桂枝汤的一个例子。如果误下以后,太阳的阳气不能向上向外,抗邪于表,言外之意,表邪就会乘虚内陷,证候就会发生变化,当然就不能再用桂枝汤。

悟道:郝老用了“姑且”二字,自然是自己也不满意的解释。冉老也说不是病理,是正气,是病机。 姜老说:“这条没有说上冲于何处,旧注有谓腹中之气上冲者,有谓表气上冲者。”引丹波元简说,“盖此谓太阳经气上冲,为头项强痛等证,必非谓气上冲心也。”大意与郝老释义相同。 可见各家有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表气上逆、上冲心胸,上冲头项等多种说法。

在金匮的腹满、咳嗽篇还有“瘦人绕脐痛---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即痞。”、“气从少腹上冲胸咽,---与茯苓干姜汤治其冲气。---冲气即低。”、“---气上冲者,加桂心。”再结合奔豚等条文,可见仲景使用“气冲”、“冲气”之类术语的地方很多。说是病机,不是表现,总觉得不满意。

《讲义》的词解:“气上冲是病人自觉胸中有气上逆。仲景以症状代表证,借气上冲、不上冲,说明表证仍在或表邪内陷。” 这里,虽然也说是病机,却又说“自觉胸中有气上逆”、“以症状代表证”,这就明确地说是自觉症状。这是什么症状,为什么不做解释?

第45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病史太阳病,已经汗、下。

脉证表证不解,脉仍浮。

问题已经汗下,正气受挫。表证在外,仍须汗解。

太阳病应当汗解,如果先用了发汗的方法,表邪没有解除的话,也许是病重药轻,也许是这个人的特殊的体质,一汗不解,你可以再汗。结果一看一汗不解就着急了,你反而用了下法。这个脉浮病不好,是病在表的缘故,浮为在外,你反而用了下法,当然这个病就不会好了。在这种情况下,脉浮,病在外,要解表的话,还能用麻黄汤吗?57条,汗后不解,不得再用麻黄法,本条是既汗又下,当然不能再用麻黄汤,只能用桂枝汤啦。

五、表证兼里实者

第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若头痛者,必衄。

病史伤寒,不大便六、七日。

脉证头痛,发热,多日不大便,小便清。

病机表证兼里气不和。

辨析表里同病,宜先解表。此条病位在表不在里,不大便是表病兼里气不和的“里实”,但不是兼里实证。

这个伤寒是一个广义的外感病,临床表现有六七天不大便,有头痛,有发热。可以是阳明里实证,也可以是太阳表证。

阳明里实,燥热阻结当然可以不大便。阳明燥热内盛可以有发热,甚至有日晡所发潮热。阳明燥热循径上扰清窍,可以有头痛,特点是脑门痛,额头疼。

太阳表证,风邪在表,经气不利,可以有头痛,特点是后头部疼痛,伴有颈项部拘紧不柔和。太阳表证可以有发热,或者风阳伤卫阳,卫阳出现病理性的亢奋而发热;或者寒邪闭表,阳郁而发热。

太阳表证可不可以有不大便呢?当然也可以。当体表受邪的时候,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常常会里气升降失调,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最轻的一种是食欲不振,饮食减少,感冒了之后没有食欲。有的病人表现了干呕、呕逆,太阳伤寒和太阳中风证的时候,有干呕,有呕逆。有的病人脾气不能升清,甚至脾气下陷而出现了下利。还有的病人,胃气不降浊,所以一天不大便,两天,三天、七天、八天不大便,得了感冒也有这种人,他胃肠不蠕动了,或者胃肠蠕动得非常慢,就出现了不大便。

因此,头痛、有热、不大便,可以是里实证,也可以是表证。怎么鉴别?观察小便。如果是燥热内盛,必然伤津耗液,化源不足,而出现小便短赤,应该用承气汤来治疗。如果小便清长的,那这种证候它是表证,而不是里实证,应当发汗。

"发汗宜桂枝汤"。为什么这种证候,没有说有汗,也没有说无汗,就一口咬定用桂枝汤呢?

因为它毕竟有腑气不能很好的通降,有不大便,你这个时候发汗呢,还是用温和的,用发汗力弱,用既有发汗力量,又有养阴敛营的桂枝汤为好,而不要用麻黄汤这个纯辛温的药,就可能使大便干燥。

前五条,都是由于外邪所引起的病证在表的一些证候。

第六条,是非外邪所致的营卫不和。

伤寒学习笔记---24;桂枝汤---方证与适应证(2);

六、营卫失和

第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

前提无他病。

脉证常自汗出,时间较长。

病机营卫失和,卫不和营。

本条没有说太阳病、伤寒、中风;也没有说脉浮、恶风寒,头项强痛。就是一个"常自汗出"的临床特征,所以它不是外邪所造成的。 营卫运行于体表,相互协调、资助、制约。尽管没有外邪,生理机能的失调,也能导致营卫之间的失和。病人经常自汗,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卫阳不足,卫外功能失司,不能固护营阴。

郝老解说:“卫气和营气之间的关系已经脱节了,怎么协调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呢?那就是用桂枝汤调和一下营卫,稍稍的发一点汗,让卫气感觉到还需要营阴来制约我,还需要我承担保护营阴的作用,这样就能够达到调和营卫的效果。”

第54条:病人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前提脏无他病。

脉证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

病机卫不和营。

方法先其时发汗。

辨析本条自汗出,有发热,反证上条没有发热。本条强调先其时,反证上条是桂枝汤常规用法。

本条也没有说太阳病、中风、伤寒;没有头项强痛、脉浮。内脏没毛病,没有外感。一阵发热,随后汗出,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能吃,能喝,能睡,二便正常,就这么一个证候。

这种发热,实际试体温表的时候,常常体温是正常的,只不过是病人自己觉得热罢了。仲景还强调这是卫气不和,怎么治疗呢?"先其时发汗则愈"。应当在发热汗出之前,先给他用桂枝汤发汗。这样先把营卫调和好了,到它该发作的时候就不发作了。不要在他汗出得正多的时候给他喝桂枝汤,给他喝粥,给他盖被子,这时候可能汗出的过多。

这涉及到一个时间治疗的问题,对于发作性疾病,在它发作之前用药。有的病人的病情发作时间,常常是有规律的,可以在发病前一个小时,一个半小时左右吃药。有的病人,他把握不住自己发作的时间,发作没有规律,只有在他的发作间歇期间用药,不要在正出汗的时候用药。郝老讲,这些经验来自于临床,并举例说明,一例男性更年期综合证的发热汗出,“先其时”使用桂枝汤治愈。

郝老指出像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等发热自汗,在临床上很常见。有清热、滋阴清热、益气固表多种治法,不一定都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但是调和营卫法,桂枝汤法,在治疗这类病的过程中,在其它方法都不好用的时候,别忘了用桂枝汤先其时发汗,也是一种很好的治疗途径。

抓病机对证、抓主症对症、必要时试方,一方三法?

常自汗出用桂枝汤,常发热自汗用桂枝汤。尽管脏无他病,针对这两条,所有的病例都会有效吗?当然不会!正如前面我曾经提到过刘老的一个案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自然也不是所有呕吐发热的病人用了都有效。

郝老强调了“抓病机,对证用方”或“抓主症,对症用方”。常自汗、常发热自汗,是主症,可以抓主症用方;也可以抓营卫不和的病机用方。还有“在其它方法都不好用的时候,别忘了用桂枝汤”的一条治疗途径,这已经近似于“试方”了。可以归纳为对证、对症、试方,一方三法?“试”,也只能是在理论原则与实践经验指导下,有原则、有目的、有方法、有限度的“试”。这个试,大约即使是大医高手也不得不用的手段之一吧。当然,不能与不学无术盲目试方混为一谈!这也正确地反映出,疾病客观存在的复杂性与医学主观能动的有限性。

以此为例,全书方证应该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伤寒大家们,既要求至少要熟记带有方剂的条文,更强调学习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熟记条文所列的方证对应,固然是前提,如果不能领会其中蕴涵的辨证论治精神实质,则是我现在的照猫画虎,对号入座的水平,难以进一步登堂入室,死方活用,泛应曲当。正所谓,“大匠能与人规矩,不能与人巧!”

七、霍乱,吐利止,身痛。

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当消息和解其外,宜桂枝汤小和之。

病史霍乱,吐利已止。

脉证身痛不休。

病机里和表未解。

提示虚人兼表的身疼痛,是桂枝汤适应证之一。

中医所说的霍乱病就是胃肠炎,胃肠炎就叫霍乱病,以吐利为主要特征。通过治疗或未经治疗,现在吐利止了,说明里气已经调和。可是"身痛不休",这是表邪未净,里和表未解的一种表现。这个时候,"当消息和解其外"。这里,"消息"的意思是指的斟酌。为什么要斟酌呀?因为里气刚刚恢复,要解表的话,即使这个表证没有汗,表现了严重的身体疼痛,也不能够用麻黄汤。因为里气刚刚恢复,用纯辛温的,发汗力量比较强的麻黄汤,那是不行的,所以要斟酌。要解表的话,"宜桂枝汤小和之",即使用桂枝汤,剂量还不能大,这提示了对于虚症,里气刚刚恢复兼有表证的情况下,仲景在治疗的时候是特别小心谨慎的,防止在发汗的过程中伤里气。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桂枝汤的适应证中,可以有身痛不休。这不是个轻度的身痛,身痛比较重,而且持续时间比较长。这是虚人所遗留下来的身疼痛,虚人兼表的身疼痛,用桂枝汤。

八、太阴四肢烦疼证?

第276条: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

前提太阴病

脉证脉浮,四肢烦痛。

病机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的太阴表证。

这是依据郝老讲稿的原意整理,之所以加“?”号,是因为“四肢烦痛”四字是郝老所加。

郝老 这条原文有许多注家说,这是太阴里虚寒证又兼有太阳表证,如果是太阴里虚寒证兼有太阳表证的话,按照我们过去讲的原则,按照张仲景的惯例,应当"虚人伤寒建其中",先补里后解表,可是在这里为什么直接用桂枝汤呢?如果说里虚不严重,脉象还能够浮得起来的话,那应当用桂枝人参汤,温中补虚,兼以解表,而不应当直接用桂枝汤。

所以这里所讲的太阴病,不是太阴脏虚寒证,而应当是什么呢?应当是274 条所说的太阴中风,(第274条:太阴中风,四肢烦痛,阳微阴涩而长者,为欲愈。)所以这条原文(276条),我们要把它补充完全的话,应当这样来说"太阴中风,四肢烦疼,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因为脉持续在浮,提示了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没有解除的迹象,用桂枝汤来祛除四肢末梢的风寒邪气。这就使桂枝汤的适应证又得到了扩充,它可以治疗太阴中风,四肢烦疼。---所以桂枝汤我们也可以单独的用于治疗不安腿综合征。

有人说,三阴病都是里证,哪能有表证,其实表和里是相对而言的。四肢末梢对脾脏来说,那不就是外吗?是外我们就可以把它叫做表,把四肢末梢被风寒邪气所伤而表现为四肢烦疼,脉浮的,太阴病最浅的,看成是太阴表证。

冉老 此条辩太阴表证,乃是里中之表,---。条文书太阴病,则提纲各症虽不全见,而重点要点必已咸具无疑。不然何以称为太阴病。太阴为阴中之至阴,脉将焉浮;阴不得有汗,何必强发其汗;当用麻黄汤,何以又用桂枝汤?所以然者,是太阴脉浮,不是太阳脉浮,是发太阴的汗,不是发太阳的汗,---各注多强就太阳解说,所以诸多隔阂。陈道著曰:太阳以皮毛为表,太阴以肌腠为表,桂枝汤在太阳为解肌,在太阴为发汗。陈修园曰:时说桂枝汤为太阳专方,而不知亦阴经通方,又以为自汗之定法,而不知治无汗之变法,----。三阴俱有浮脉,安能禁太阴之不浮。此可看出几个道理:(一)不得肯定脉浮尽是表,不得肯定阴症脉不浮。(二)不可肯定桂枝为太阳专药,亦不得肯定无汗不得服桂枝。(三)不得定以沉浮分风寒,亦不得肯定以风寒分阴阳,(柯氏贤者犹有此失),须知桂枝可以和在表的营卫,亦可以和在里的营卫。和在表营卫是开太阳者开太阴。和在里营卫,又是以开太阴者开太阳。----。

姜老 舒驰远说:“此言太阴病,是必腹满而吐,腹痛自利矣。证属里阴,脉虽浮,亦不可发汗。即令外兼太阳表证,当以理中为主,内加桂枝,两经合治,此一定之法也。今但言太阴病,未见太阳外证,其据脉浮,即用桂枝专治太阳,不顾太阴,大不合法,恐亦后人有错。”此说颇有理。程云:“---疑太阴是太阳之误---。”本条提示脉浮可汗。

悟道

三家之中,郝老、冉老,理解不同,都同意是太阴表证。姜老认为舒驰远的怀疑“颇有理”,或者为后人所加,或者太阴是太阳之误。除了提示脉浮可汗以外,基本持怀疑态度。

郝老加入274条的“四肢烦痛”,不说还有没有太阴的里证见症。言外之意未必有太阴里证,仅据四肢烦痛,也可以诊断为太阴表证。是依据“脾主四肢”来释义,风寒之邪伤在四肢,即是太阴脾的经证、表证?冉老则明确说:“提纲各症虽不全见,而重点要点必已咸具无疑。不然何以称为太阴病。”意思是,必有太阴的腹满而吐,腹痛自利等基本见证?

摘要冉老的此段文字,也是因为涉及了桂枝汤的多方位理解,值得注意。

郝老的释义,有一个重要的临床意义,桂枝汤适应症可以包括:四肢烦痛。而未必兼见太阴里证。例如,不安腿综合征。

我们从身痛这一指征来看:

第91条:“伤寒,医下之,---身疼痛者,---救表宜桂枝汤。”

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攻表宜桂枝汤。”

第387条:“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宜桂枝汤小和之”(上面第七的条文)。

再结合桂枝汤新加汤治疗虚人身痛。甚至桂枝汤变方在痹证方面的应用也可作为佐证。

所以,郝老的释义,对于扩大桂枝汤的适应证,是有其临床实用价值的!虽然提到虚人兼表,但是所举不安腿综合征则不是虚人也可以使用,只是虚人、里虚要慎重斟酌!

发汗问题?

桂枝汤是否有发汗作用,历来注家是有争议的。郝老说这张方子,养正力大,发汗力弱。

所以我们要想达到发汗的目的,在药后的护理方法上,就应当有特殊的要求。(略)。我们现在的实际问题是,今天的病人,除非是卧床不起,大部分病人,你开桂枝汤,他还跑老跑去,甚至上班、夜班,这些服法与护理要求怎样来实际操作?

禁忌证

郝老 我们今天在临床上凡是看到舌红、口渴、咽痛、咽喉红肿的表证,兼有这一类表现的,兼有里热的,兼有里湿热的,我们都应当禁用或者慎用桂枝汤。临床上桂枝汤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但是主要是看看舌像,舌红的,在用桂枝汤的时候就要小心一点。

主之、宜、可与、

黄炫说:经论有言可与某汤,或言不可与者,此设法御病也。又言宜某汤者,此临证审决也。言某汤主之者,乃对病施药也。此三者即方法之条目也。

和剂

郝老讲,“实际上药物的性味配伍,和食疗的性味配伍是一样的”。夏天天热的时候,我们想吃一点儿酸甜的东西,如酸梅汤等等。冬天天很冷,总想吃点涮锅,喝点白酒之类,暖和暖和。酸梅汤,酸甘化阴的,白酒,辛甘化阳的。药物的调配也是一个道理。 “这5个药都与食疗有关。所以它有开胃气,和胃气的作用。而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营卫化生之源。因此桂枝汤不是一个简单的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方子。通过适当的加减,它就有调和中州,调和脾胃进一步达到调和阴阳、调和气血、调和营卫的作用。”

这里郝老用了5个调和,前2个是后3个的基础,也因此,桂枝汤具有比较广泛的使用范围和比较多的变化应用。因此,有的方剂学,干脆把它列入“和解剂”,以体现它这方面的功用。

网络与结点的比喻

外感病邪→侵袭人体,机体由健康状态转变为疾病状态,引发防御与调节中枢→发动抗病反应机制→通过气血津液生成与流通的变化→表现为临床脉证。

由于病邪的质、量不同,机体的防御与调节功能状态不同,时间与空间传变的不同,其它内外相关因素不同,抗病反应的临床类型也各不相同。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临床特征、演变规律、治疗效应---以正邪力量的对比为主线,使用阴阳、虚实、寒热、表里---从多角度、多层次、多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形成了六经辩证,六大系统和具体的子系统。

如果把六经系统,比喻为一个立体网络,阴阳是网络的总纲,六经是网络的经纬坐标。每个具体方证,就是网络连线的“结点”。每一个结点,都分别通过连线与其它各方位的结点相链接。这种链接又有远近、方位、属性等等不同。

这种思路,与常见的伤寒方证图解相似。图解、图表,是使用平面、两维的树枝状排列,而这里的描述是立体形态而已。这好比心电图,是由立体的、动态的心电向量图,转化为平面的两维图形,又由随着时间运动的轴线来对应其动态变化。我们在阅读平面的心电图纸的时候,脑子里重现出该病人立体的心脏电流变化的运动轨迹与特征。否则,仅仅是记忆图形与数据,一是不容易记住,二是难以分析比较复杂的图形。我的意思是,力图通过每个方证的几个文字、词组的组合,尽可能的描述出其立体的,动态的临床形象和生动情景?

这样的思路,对我来说,现在也只是说说而已。但是,我们把一个具体的方证,看做是立体的、动态的方证系统网络上的一个结点。力求从静止不动的具体方证,看到伤寒论总体方证反映出来的整体观、动态观。具体方证仅仅是在千变万化,生动活泼的临床过程中,截取了一个结点的静止画面而已。或许将来能从这个视角尝试一次,还很难说!

伤寒学习笔记---25, 桂枝汤(3):参考资料

张老

人之营卫皆在太阳部位,------营卫原与胸中大气息息相通,而大气实为营卫内部之大都会。愚临证实验以来,见有大气虚者,其营卫即不能固护于外而汗出淋漓。夫大气原赖水谷之气时时培养,观服桂枝汤者当啜热粥以助药力,此不惟助其速于出汗,实兼欲助胸中大气以固营卫之本源也。

是以愚用桂枝汤时,恒加黄芪以补其胸中大气,加薄荷以助其速于出汗,不至若方后所云,恒服药多次始汗也。又宜加天花粉助芍药以退热(但用芍药退热之力恒不足),即以防黄芪服后能动热也(黄芪天花粉等分并用,其凉热之力相敌,若兼用之助芍药清热,分量又宜多用)。若遇干呕过甚者,又宜加半夏以治其呕,惟此时药房所售之半夏,多制以矾,若用以止呕,必须用微温之水淘净矾味,用之方效。

** 张老于医理药理多有特色,值得一提的是张老被誉为临床实验家,非理论空谈者可比!

冉老

至无汗不得服桂枝,此是专对麻黄汤说法。桂枝果忌无汗,麻黄汤是汗剂,何以方中又用桂枝。观本条方注曰: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是桂枝原可出汗,曰不可令如水流漓,是桂枝并可多出汗。又曰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又曰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是汗不出,桂枝可令其出。不过桂枝解表则有余,开表则不足,辅助麻黄发表则有余,单独发表则不足。学者须面面透彻,务体会其所以然。

再麻黄汤中用挂枝,桂枝汤中不用麻黄。所以然盖麻黄用桂枝,可以助其氤氲鼓荡外出之力。桂枝汤原为解肌,无事用麻黄开外,即令风寒两伤,二证并见,亦只用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此表证有汗无汗的分界,亦麻桂二方方制的分界。

至太阳中风用此,和而不烈,刚而不燥,温煦暖营,兴奋体工,可发汗,可止汗,可祛邪,可扶正,并可醒灵窍以回苏,柔神经而止痉。顾用之者体会到如何程度耳。

姜老

1,头项强痛, 旧注凡太阳病必见此证,我要问,临床上热病初期见项强者有几人?------

“强”,音疆,不灵活之意,不作强硬解,一般作强直解者误。凡急性传染病很少见项强者,如果强硬,那就是痉病。这里只是轻微的不灵活。

悟道轻微的不灵活,作为太阳病的主症状之一,项强指何处?古之伤寒已不可知,我见过的传染病,包括感冒在内,就个人所见,除了流脑、乙脑、结脑外,想不起见过哪种病是项强的。所以怀疑这个“项”的范围可能扩大到了后背,甚至是以背为主,牵涉到项?本论中,“心下”常指胃,“陷胸”可以涉及到大腹,项是否也包括了背的范围,指整个项背拘紧不舒,而并不仅仅指项?这是全身恶寒同时,项背拘紧较明显,其实全身肌肉都是紧张状态,再重一些的就是寒战啦,肌肉颤抖。或者古之伤寒确实以项强为主,今已不可见?

理论解释是“寒主收引”,其实可以反过来理解,因为是拘紧,收引,所以判断为寒,寒象。和生活经验中,遇寒时身体蜷曲,减少体温散发;肌肉收缩,增加产热的道理一样,也是太阳病的特征之一。发展到袒胸露臂,欲去衣被的发热阶段,哪种姿势是散热的,就是邪入阳明啦。

注意:项强,是自觉症状,不是体征!早年,在基层农村流脑很常见,只要见到头痛、呕吐、发热,一到床边,第一个检查就是先查有没有“颈项抵抗”。 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抵抗,就可以临床诊断有“脑膜刺激征”!现在流脑看不到了,结脑偶然可以遇到,还是应该知道,防止误诊。

2,脉凡外感之病,开始多恶寒发热,头痛身楚、无汗或汗出、脉多浮数或紧数,在恶寒战栗时期脉多紧,汗出涣散时期脉多缓,古人以此作为表证。 一般脉书言浮主表,沉主里,脉浮并不能说是表证,必浮而兼数,恶寒期可反见沉脉。 脉缓,弛缓,不是迟缓。今之肠伤寒脉与热不成比例,脑脊髓膜炎脉见迟缓,---。**指西医所说的相对缓脉。

3,不是所有伤寒都起于太阳。疟疾一开始即见少阳,急性肠胃炎一开始即见太阴病,太阳病一般热病即初病之证。

4,中风,相当于现代的感冒。喻嘉言说,“与伤字无别,即谓伤风亦可。”《本事方》说,“今伤风古谓中风”。从宋代文献可以看到,已将中风称为伤风。

5,恶风恶寒之感,与人之体温上升快慢及外界气温高低有关,不足以辨病。**不能根据恶风是中风,恶寒是伤寒来辨病。与郝老说的仲景使用恶风恶寒没有严格界限,是一个意思。

6,浅田氏说:“啬啬恶寒以下,乃述桂枝之规范也。盖非谓一病人悉备。要在于就其一证而知桂枝之规范。今并举恶风恶寒者,即见其意也。”

悟道啬啬恶寒以下,有:恶风、发热、鼻鸣、干呕4证。就是说但见一证,都可以用桂枝汤。如此理解的话,日常临床,单见“鼻鸣”,例如急慢性鼻炎,即使没有其它见证,没有禁忌证,也有使用桂枝汤的机会?

7,本方通用于伤风感冒、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常自汗出者、时发低热、手多汗者,预防冻疮,并能调经,促进消化。**可见姜老使用范围。

周凤梧

桂枝汤的兼治

1,胸腹痛,背亦彻痛者:太阳之气,由下而上至胸腹。寒邪逆于太阳,则气机不畅,致胸腹痛,背也彻痛。太阳行身之背,因腹中之气不畅,背亦受之,故可用桂枝汤。

2,通身寒冷:寒为太阳之本气,今见通体恶寒,是邪犯太阳之本气,桂枝汤能扶太阳之气。

3,周身皮肤作痒,时而恶风:周身皮毛乃太阳气化之出路。风寒之邪,外干而不得入,逆于皮肤,抑郁生热,故周身作痒,桂枝汤宣散太阳抑郁之气,故可治之。

4,足跟痛,痛彻腰背:足跟与腰背,皆太阳经循行之道,因寒邪内闭,故见上症。桂枝汤能输太阳之气,故可治之。

5,发热、恶风、下利,日数十次:风邪侵犯太阳,则表气不通,则里气不和,邪陷于下,故见下利。桂枝汤宣风外出,表气顺利则太阳之气升而不陷,故利可止。

6,自汗、盗汗、虚虐、虚痢:柯韵伯:“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虐、虚痢,随手而愈。”

7,此外有:小儿角弓反张、手足搐搦;脑后生疮;小儿腮肿发热恶风;妇人妊娠恶阻;

悟道不知周老先生资料所出,看第6条,似乎不是现代而是古代资料的归纳?虽然这些病类不一定使用桂枝汤,但是这些用法很可能来自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经验,不仅仅是理论推演。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号称群方之首。见于伤寒论19处,金匮3处,合22处(药法)。两书以桂枝汤为基础加减变化方数最多,约有26方左右(周凤梧)。伤寒论桂枝汤类方19首(手册)。

伤寒论使用频率最多的前五药,正好是桂枝汤的组方。它们分别是:

甘草70方次;桂枝43方次;大枣40方次;生姜39方次;芍药33方次(手册)。

整方药性: 这种说法是否合理?

药味:四气:桂温,姜温,草平,枣平,芍凉。 温、平、凉比例, 2:2:1;

五味:桂辛,姜辛,草甘,枣甘,芍酸苦。 辛、甘、酸苦比例, 2:2:1;

药量:桂3+姜3=6草2+枣4?=6芍=3 2:2:1;

桂姜+草枣=12;芍+草枣=9;辛甘:酸甘=4:3;

我们假设,各药的四气与重量相等,温凉比例是4:3---2:1;所以桂枝汤整方的药性应该是温性,但不是纯温性,而是

温平凉组合后偏于温性。滋阴和阳要正确理解,阴虚或内热是禁忌!

整方药用:

辛散:桂姜; 甘补和:草枣; 酸苦收泻:芍。辛甘化阳发散,酸甘化阴收敛,以发散为主,又不是纯发散,是

甘补酸收基础上的发散。

现代研究问题

鉴于以前,本人中医基本功不扎实,却又过多的注意了,或者说片面地理解和参考了这些资料,搞成了不中不西地使用中药和方剂,两个半瓶醋。所以本次学习有益忽略这方面的东西,有意避而不谈桂枝汤的现代研究。就是为了避免把桂枝汤,或其中的某些药,轻易套用科研资料,中药西用。中药西用的思路,并非不可,只是还很不成熟,用之不当,害多利少。但是,必须指出,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结合现代中药研究成果,对于提高疗效是必要的手段,尤其是那些既符合中药方剂、方证的使用指征,又有比较可靠的实验资料的药物。例如,甘草的类激素作用,止咳化痰作用;芍药的镇痛作用等等。

不过中药的药性药用与西药的药理作用不同,更为复杂。西药药理研究,有效成分明确,相对简单,主要针对靶器官、靶细胞、受体而发挥作用。中药,虽然也主要从这些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可是由于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药效成分过于复杂,作用机制自然就更为复杂,尚不足以全面阐明。虽然,有些单味药的研究对于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可惜作为整体方剂的研究还很不如人意。所以学习中药使用,绝大多数还是只能从经典书籍中探讨使用规律,学习具体方药的使用原则和临床技巧。辅以有限度的参考现代研究资料,以此指导临床实践,在实践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

西药发汗 杂谈

体温高低与药量大小问题。这里当然是指解热止痛类药。常有病人说,感冒了想发点儿汗,吃了好几种发汗药,也没有好好出点儿汗。我回答,体温不高,吃了发汗药也不出汗,体温高吃哪种发汗药也会出汗。除非是中药的辛辣之类。

还有一种情况,体温高,病人痛苦明显,病人或家属就会要求量大些,体温低,量小些。其实,从理论上讲,在体温高峰期,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处于对解热药敏感状态,小量足以发汗解热;体温上升期,例如恶寒期,小量不足以发汗解热,应该量稍大点儿。实际使用中,病人、家属,甚至医生都是如此惯性思维,只要不是原则问题,我一般也顺应病人的要求,如此应对。

好在现在绝大多数是普通的感冒,肠胃炎之类,病家也随时准备住院治疗。早年,尤其小儿,病种很多,如麻疹流行期,那时的医生,一旦见到小儿发热,即使未见疹点,不能确诊,也不轻易使用退热药。出疹期西药退热,容易导致疹毒内陷,虚脱、肺炎等问题。只是那时一个几百人的村子,麻疹流行期,死2个小孩被看做是正常现象。甚至有家属一次也不让医生看,自家处理的极端现象,现在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其它的,脑膜炎、毒痢、肝炎、肺炎等等一般都是在村子里处理。打针很少,输液更是极个别现象,所以不轻易使用退热药是一个正常现象,病家一般是听医生的,更没有病家闹医生的事。

《大医精诚》与《不失人情》

孙思邈《大医精诚论》,要求医生“一心向病”,固然高尚,可惜已经不合时宜。现在很多情况是病家逼着医生走,甚至是逼良为娼。作为基层医生,看眼色,听口气、猜心思是基本功。应对临床,比如流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与物无竞。”要学会辩病情,看人情,分事情,一避风险,二免烦恼,达到回旋有余,应对自如的境界。正如明代名医李中梓,在《不失人情论》里所说:“有不得迁就之病情,复有不得不迁就之人情,---虽期不失,难免迁就。”

伤寒学习笔记---26;桂枝汤系列19方的药味组成排列

药味组成分析: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1,桂枝汤

桂甘

桂枝+甘草 2,桂枝甘草汤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 3,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不是桂甘汤加味)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龙骨+牡蛎 桂枝去芍救逆汤(不是桂甘汤加味)

去芍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 4,桂枝去芍药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5,桂枝去芍加附汤

桂枝+甘草+生姜+大枣+蜀漆+龙骨+牡蛎 6,桂枝去芍救逆汤(简称)

芍甘

芍药+甘草 7,芍药甘草汤

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茯苓+白术 8,桂枝去桂加苓术汤(不是芍甘汤加味)

整方加味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9,桂枝加桂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附子 10,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葛根 11,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厚朴+杏子 1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以下4方芍药加量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13,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14,小建中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大黄 15,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人参 16,桂枝新加汤

17,桂麻各半汤、18,桂二麻一汤、19,桂二越婢一汤、20,苓桂甘枣汤。

**黒体为加量。其中6、8方的归类只是为了便于比较,其实是整方加减方。

《手册》桂枝类方20首,我叫桂枝系列或桂枝剂。其中的桂麻各半、桂二麻一、桂二越婢一3方属于合方。苓桂甘枣汤列入苓桂剂学习,我不作为桂枝剂看待,所以只有19方。

从药味组成来分析,可以划分为:

桂甘;芍甘;整方去芍、加芍;去桂、加桂;整方加味。这种排列并不能反映其变化的内涵,但是比较直观、便于比较、便于记忆。

原方药味分解法:

第一种,分君臣佐使,以周凤梧为例:君桂枝、臣芍药、佐姜枣、使甘草。

第二种,分两组药,以郝老为例:辛甘化阳药桂姜草枣一组,酸甘化阴药芍草枣一组。

第三种,我的分解法也是两组,分法不同:桂+草姜枣;芍+草姜枣。

第一种是方剂学最常用的分解法,从组方结构来分析,是基础。

第二种从化阳、化阴对偶分解,意义深远。

我的分解法也有我的道理,桂枝汤全方药性偏温,就是桂芍的温凉并用以草姜枣的甘温为药味基础的。还引出了下面的一个问题:

方剂命名与药味增减的关系

有甘草没有姜枣的,只有3方:桂枝甘草汤、桂甘龙牡汤、芍药甘草汤。虽然列入本系列,但不是桂枝汤加减方,其余的才是桂枝汤整方的加减方。

草姜枣3味是基础,有桂枝的叫去芍,有芍药的叫去桂,桂芍都有叫桂枝汤。

至少4味药,或桂或芍,加草姜枣,才能命名为“桂枝---或加或去--某某汤”字样。

以上思路,举第3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为例。比较如下:

伤寒论 金匮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1+甘草2+龙骨2+牡蛎2 桂枝3+芍药3+生姜3+甘草2+大枣12+龙骨3+牡蛎3

看出来了吧!后者无论是药味还是药量都是桂枝汤整方加味,所以方名以“桂枝加---某某汤”命名。而前者,显然不是桂枝汤底子,而且也不是桂枝甘草汤加味。桂枝甘草汤的药量是桂4,甘2;上面分析排列在桂甘汤下,只是方便比较。其实是桂草龙牡4味药平列的方名。不是桂枝汤加减,也不是桂甘汤加味,严谨到如此程度,始料所不及,仲景真是医圣啊!哪像我现在开方时刷刷刷地随心所欲、笔走龙蛇,惭愧!

伤寒学习笔记---27; 桂枝系列 原方加味4方

前面整理的几味药与方剂,作为参考资料或许有用,但是不符合“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的初衷。连自己费了劲也没记住的东西,不是害己害人吗?所以尝试以整理记得住、用得上的要点为主,辅以必要的参考资料,尽量不引用原文。

9,桂枝加桂汤---奔豚

第117条: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郝老说,奔豚这种病,今天西医不知道它是什么病,所以把它叫做神经官能证。桂枝在这里的作用不是解表,而是温通心阳,降逆平冲。

冉老说,“气自少腹上冲心,---既非寒水上凌,亦非真阳暴脱,故真武四逆白通,在所不用。”认为张锡纯用一味桂枝救愈大气下陷证,“升陷降逆,一物两擅其功,一方两收其效,得此而本方加桂之义,益以证明。”

假设:奔豚之一---气从少腹上冲心可能是胃肠逆蠕动?

仲景书多处涉及气冲、冲气,应该不是罕见,而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气从少腹上冲心,其具体临床表现是什么?

姜老,于本条只引文不解说?引文有,《方极》:“桂枝加桂汤治桂枝证而气上冲者,寒痛而清涎者。”姜老既然引文,虽不评说,至少认为有重要参考价值。

如果这种释义正确,则腹部收缩鼓动,伴有胃肠逆蠕动,寒痛而呕清涎,则就是比较常见的临床表现啦。

类似于神经官能症,比较典型的奔豚表现,我遇到过一例女性,但是没有“发作欲死”,只是主观感觉,没有体征。辩证试方,后来以血府逐瘀汤治愈。这样的症状,仲景不会写在伤寒论里,更不会多处涉及到吧?

所以我就怀疑在这里是一种,寒性胃肠运动功能紊乱的临床表现,一种胃肠的逆蠕动,是寒气上冲,不是寒水上冲。冉老指出,如果是寒水上凌,应该用真武汤,而不是加桂汤。

桂枝汤证本有干呕,有其气上冲,再经汗下火逆,损伤阳气,发展到奔豚,也就是很自然的事啦。桂枝加桂汤解表温里,又有生姜的降逆止呕,当然可以治疗。这里的心,应该是指胃。这个气上冲,不仅仅是病人的自觉症状,自觉有气从少腹向上攻冲,既有腹痛,又口流清涎。医生同样可以看到病人似呕非呕,似吐非吐,腹部鼓胀逆蠕动的肠型,尤其是腹部很瘦的老百姓。这个不呕不吐又类似于呕吐的气自然是自下而上的,就像我们临床看到的呕吐病人的样子,只是呕吐不明显,伴有腹部征象和自觉攻冲明显罢啦。

仅就本条条文而言,假如奔豚是神经官能症,内脏型癫痫之类疾病,不应该见于一般外感病而“必发”?医生也不可能看到腹部攻冲的体征?

伤寒学资料浩如烟海,本人所见不及万一,我的假设,请大家批评。

鉴别:奔豚。各种气上冲、水上冲。

要点:寒性胃肠运动功能紊乱,阵发性腹痛,口泛清水、淡水?

问题:本方可用于现代哪些病症?

10,桂枝加附子汤---太阳阳虚表卫不固证

第20条: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太阳病汗不得法,汗出淋漓不止。汗为阴津,阳气所化,过汗则阴阳两伤。

恶风怕冷,一是表邪未解;二是汗出伤阳,温煦失司。小便量少不畅,一是阴液不足;二是阳气被伤,气化失司。四肢轻度的拘紧不灵活。一是阴伤,筋脉失濡。二是阳伤,经脉失温。

病机为太阳病,出汗太多,阴阳两伤,表未解。解表须阴阳双补。

仲景只用补阳药,没用补阴药,这是固阳以摄阴的思路。因为有形之阴液不能速生,无形之阳气所当急固。

附子用于太阳阳虚有3个方证。本方、芍药甘草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3方见证不同,均以汗下后太阳阳虚为病机,所以是用附子来扶阳,扶太阳之阳。

方义说,用附子温经复阳,固表止汗。本方证固然有汗出不止,但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有下后脉促胸满;芍药甘草附子汤,有汗后不解反恶寒。3方合看,见证不同,莫如只说用附子扶太阳之阳,治太阳阳虚。

药味药量4方比较

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3,芍药3,甘草3,生姜3,大枣12,附子1枚;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桂枝3, 甘草2,生姜3,大枣12,附子1枚;

桂枝附子汤 桂枝4, 甘草2,生姜3,大枣12,附子3枚;

芍药甘草附子汤 芍药3,甘草3, 附子1枚;
伤寒学习笔记(下)

**刚刚发现手册也搞混啦。桂枝附子汤列在“理中类”,条文与药物却是桂枝加附子汤!

鉴别:气虚、阳虚自汗证。无表证。

要点:虽为误治,关乎体质。伤寒、温病、杂病误汗皆可见。现代有输液手段,当不止此。

问题:既非表证,也非过汗,有用方机会吗?

11,桂枝加葛根汤---太阳表虚经输不利证

第14条: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项背的拘紧失柔和,通常是寒邪在经的表现。寒邪在经,应该见无汗、恶寒,这个病人是汗出、恶风,所以用了一个“反”字,来鉴别诊断,提示病机是风邪在经,经气不利。

太阳病本身有头项强痛。一是部位,由项及背;二是程度,由强到强几几,成为了主诉症状。这提示了在经的邪气比较重,只用桂枝汤的话,对于解除这个主证针对性不强,力量不够,加一味葛根,解肌袪风、疏通经脉。

葛根本经味甘平,现代说法不一。我记4个字:辛甘苦平。辛指解表;甘指生津;苦指退热。平,至少在这里风寒风热都能用,或者说这个药副作用不明显?

治疗项强是葛根的独特功效。

传统释义,邪气痹阻,经气不通,失于濡养。它有助解表、疏通经脉、滋润经脉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项强是项部的浅表的毛细动脉痉挛。现代也常用于高血压引起的项强,它能扩张血管,解除痉挛。

郝老举例

治疗颈肩肌肉紧张,颈椎病导致的颈肩疼痛,后头部疼痛。

葛根30-20,桂枝10,白芍30,炙甘草6-10 克,

威灵仙10,秦艽10,鸡血藤30,或加姜枣少量。

尤其是坐位工作,肌肉紧张,再受风冷,活动后舒适者。桂枝加葛根汤,加灵、艽、藤祛风湿养血通络。加大白芍量,取芍甘汤意,酸甘化阴,缓解颈肩部肌肉的痉挛。

原方毕竟偏温,如果有里热的,桂枝的量不要太大。

鉴别: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脉紧用葛根汤;汗出脉缓,用桂枝加葛根汤。

要点:太阳表虚证,项背拘紧明显者。杂病,颈项、项背、后头拘紧疼痛为主证者。

1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太阳表虚肺气不利证

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新感宿喘:素有喘病史,感冒引发或加重。加厚朴杏子兼以宽胸利气、降肺平喘。

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新感新喘:太阳病误下,邪陷胸中,肺气不利,见微喘。

郝老举例

一小儿,经常感冒咳喘,多次以肺炎住院。以麻杏石甘汤加银花、连翘、芦根、白茅根、黛葛散等组成的清肺1、2号方,按肺热治疗。

任应秋老先生说,这孩子脸色淡白,舌像淡白,不能再用清热的药了,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吃了一个星期,咳喘发烧没有再犯。

郝老讲,当我们遇到一个发烧、喘的病人,如果他的舌是淡的,没有更多里热的征象,我们不一定只想到麻杏石甘汤,要想到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厚朴用于咳喘有 2个方证,金匮“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用为主药。

杏子用于平喘有3个方证:麻黄汤、本方、麻杏甘石汤。小青龙汤原方无杏仁,方后加减法有“若喘者去麻黄加杏仁”(有争议)。这都提示,杏仁不论对表实之喘,或肺热之喘,或肺实气逆作喘等不同证侯,均有平喘作用。若与厚朴同用又可增强其理气平喘之功。

朴杏作为对药,可以辩证使用于咳喘方中增强疗效。杏仁古谓甘平,使用机会多于厚朴。

姜老:通用于咳嗽哮喘胸闷。**提示胸闷用厚朴。

要点:太阳表虚兼证,偏寒,偏气虚、阳虚,症见微喘,痰少量白,苔薄白。

鉴别:麻黄汤证、小青龙汤证、麻杏甘石汤证。

伤寒学习笔记---28; 桂枝系列 原方芍药加量加味4方、8方比较、

郝老的太阴经脉气血失和三方串解:桂枝加芍药、小建中、桂枝加大黄汤。

第279条: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第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太阳病误下,表邪内陷太阴脾经。脾经气血失和,气不利则满,血不和则痛,故腹满时痛。

桂枝汤原方,芍药用量加倍,疏通经脉,和里缓急。

这个证候,如果往虚的方向发展,气血两虚,腹部经脉失养,经脉拘急痉挛,腹中急痛。桂枝加芍药汤,再加饴糖,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这个证候,如果往实的方向发展,由脾经气血不和,发展到气滞血瘀,出现大实痛。桂枝加芍药汤,再加大黄化瘀止痛。

太阴经脉气血失和证,腹满时痛,或者大实痛,应当使用桂枝加芍药汤,或者桂枝加大黄汤治疗。可是病人脉弱,提示了中气虚,虽然现在没有下利,病情继续发展,就可能会出现下利。芍药酸敛阴柔,大黄苦寒通里,容易伤动胃气,用量要适当的减少。减少不是去掉,去掉则是变方。芍药在3两以上,6两以下,大黄2两也要减量。

小建中汤证与桂枝加大黄汤证鉴别

前者属虚痛,后者属实痛。虚者喜温按,实者拒按。前者加饴糖温补,后者加大黄化瘀。大黄量小,与甘温药配伍同煎,不是通腑导浊,是活血化瘀止痛。

实?

郝老认为,是经脉的实,经脉气滞血瘀,不是脏腑的实。《讲义》与《证侯鉴别-》均认为是腑实、胃实,只是程度轻。对我们来说,无深意,知之而已。

要点: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呕吐,下利,腹满,时痛。邪在脏,太阴脏虚寒证。用理中、四逆辈。

不吐,不利;腹满,时痛。邪在经,太阴经脉受邪,气血失和。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偏虚加饴糖;偏实加大黄。一方三法。

脉弱者,提示中气虚,用芍药、大黄要减量。

小建中汤

第100条: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外感病,轻取脉涩,沉取脉弦。既有气血不足、经脉失养,又有少阳气郁,木来乘土,应该有腹部拘急疼痛的症状。"虚人伤寒建其中",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和里缓急。腹痛缓解,仍然有少阳邪气不解者,与小柴胡汤。

本条提示少阳病兼太阴里虚,先补太阴,后和少阳。

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外感病,2、3日,未经误治,见心中悸而烦者,这是病人平素气血两虚,得病后,正气抗邪于表,里气更加虚衰,出现了心脏失养的症状。心脏失养则心悸,心神失养则心烦,是一个典型的虚人外感,气血阴阳两虚。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益气养血。

经常呕吐的人,常常是湿热内盛,胃气上逆的表现,不能用小建中汤,因为方中有大量的饴糖,甜能助湿。

饴糖不能够随便用其他东西代替,用蔗糖、蜂蜜代替也是不行的。

小建中汤证的悸而烦与火热扰心的心中烦不同,这种烦是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恍惚的一种感觉。

要点

腹中拘急疼痛与悸而烦,症状病位不同,病机都是气血两虚,所以都用小建中汤主之。

桂枝新加汤

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发汗后仍然有身疼痛,如果脉浮,提示表未解,现在是脉沉,提示病在里。脉迟主营血不足。这个肌肤的疼痛就是营血不足,肌肤失养,不荣则痛。

桂枝汤加重芍药的量来养血柔筋,缓痉解痛,加生姜的量是引药达表,加人参益气养血。

这张方子治疗病后营血不足,肌肤失养的身疼痛有很好的疗效。

表邪的有无,即是否有表证?

《讲义》认为,本证是“太阳病发汗太过,损伤气营”。“仲景用桂枝汤加味主治,反证营卫不和的病理仍然存在,且不容忽略。”加味是“扶正祛邪并用,以扶正为主之剂”。

郝老认为,“不是表证,它是病后营血不足,肌肤失养,没有表邪,所以用桂枝、生姜在这里不是解表的”。

《证侯鉴别--》:“汗后,表证虽解,但身痛不除,且脉由浮紧而变为沉迟。”

遵前者,可用于扶正以解表;遵后者,通用于病后,或者杂病正虚的身痛。二说并存可也!

8方比较

方名 病位 病性 临床特征 证侯鉴别学

加桂汤 里 里寒虚 气从少腹上冲心 奔豚

加附子汤 表 表阳虚 汗漏恶风,尿少肢急。太阳阳虚表卫不固证

加葛根汤 表 表虚经邪实 汗出脉缓,项背强急。太阳表虚经输不利证

加朴杏汤 表肺 肺气不利(虚寒)表虚兼喘 太阳表虚肺气不利证

加芍药汤 脾 脾气血不和 腹满时痛 太阳邪陷脾气不和证

小建中汤 里 里气血两虚 腹痛里急(悸而烦) 太阳中虚里急证

加大黄汤 里 脾虚胃实 腹满大实痛 太阳邪陷脾虚胃实证

新加汤 表里?里虚或兼表 病后身痛? 太阳营伤经脉失养证

成因有6方借误治论述。8方基本特征用于表或里虚寒为主。

后4方加芍药量者,一是里证,二是都有痛证!

加桂不是加强解表,反是治里?

引网友lrl0701 的理解,新加汤,加芍药与加生姜是对应的,足以释疑。

参考资料

金匮

1,虚劳里急、悸衄、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痠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小建中汤主之。

2,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

3,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张老

1,独将芍药加倍,因芍药善治腹痛。小柴胡汤腹痛者,去黄芩加芍药;通脉四逆汤腹痛者,去葱加芍药此明征也。主张甘草加至3两,应无药性偏重之弊。

2,桂枝汤不须啜粥,即可用于太阴。

姜老

1,汗后,阴虚,脉沉身痛者,加参、芍。汗后,恶寒,阳虚,则用附子。

2,小建中汤:悸烦、脉涩、腹急痛。前人以悸为阳虚,烦为阴虚。其实阴虚亦有悸,阳虚亦有烦,应据四诊。通用于神经性心悸,小腹痛虚劳。

周凤梧

1,加桂汤:曹颖甫曾以加肉桂、半夏治愈一例气从少腹上冲心而吐清水者。

2,加芍药汤:桂枝汤有外和营卫之功,而桂枝加芍则有内调气血之功。

3,小建中汤:主治:虚劳里急,腹中时痛,心中悸动,虚烦不宁,梦失精,四肢酸痛,手足发热,咽干口燥。

按:小建中汤证是阴阳各趋于偏,治法不能从其偏而助其偏。正如《内经》:“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泻阴则阳脱。如是者,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至剂。”这就是说,阴阳形气俱不足者,应调以甘药,要用甘药建立中气,借中气健运之力,以阳引阴,以阴引阳,来调和其偏,使其归于平衡,以复其常,但剂量不宜过大。于是寒者则温,热者则清。小建中汤即以其调和阴阳之妙用。本方克作为对阴阳两虚虚劳症的治疗准则。饴糖以蜂蜜、高粱等可代替,供临床参考。

无论小建中汤或黄芪建中汤,皆宜于阴阳两虚之虚劳,不适用于阴虚火旺之虚劳。徐灵胎云:“古人所云虚劳,皆是纯虚无阳之证,---治阴寒阳衰之虚劳,正与阴虚火旺相反,庸医误用,害人甚多,此咽干口燥,乃津液少,非有火也。”

4,桂枝系列:然而无论桂枝汤及其变方,都不外乎适用于表里虚寒之证,倘见阴虚阳盛,则为其所忌。故王叔和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王清任云:“发热有汗之症,从未见桂枝汤治愈一人。”王孟英则谓:“医林改错所云者,乃温热病也,若风寒伤卫,岂可不尊圣法。”从而可见凡表证身无汗,不恶寒,反恶热,里证口渴欲饮,小便数者,皆不得用桂枝汤,尤其是阴虚的衄家,失血家更为禁忌。这是我们临床上应当注意的。

**这一点从上面列表中也可看出!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6396.html

更多阅读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学习笔记一、依法执教。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保持一

关于闪光灯TTL的学习笔记

关于闪光灯TTL的学习笔记(转)俺注:一直对加闪光灯的拍摄比较疑惑,要知道并不是加开个闪光就一了百了的。特别是现在的专业闪灯,有好几种模式,都需要配合相机的测光使用。今天无意之间看到一篇解疑的文章,赶紧收集下来仔细学习。想学习下闪

“Doit,掌控每一天”学习笔记和使用感受

使用感受:学习经历:微信课,4节沪江职场讲座,准备报名参加易仁教主的威海线下活动。以上表明:我对Doit软件学习的决心,不仅仅是因为教主的推荐,更多的是对自我的挑战。参加“沪江网:掌控每一天活动:写感受,拿福利”是我做过的最漂亮的项目类事

学习笔记ssh2(struts2 hibernate3.2 spring2.5)整合

学习笔记ssh2(struts2+hibernate3.2+spring2.5)整合2010-06-26 03:28:42标签:hibernate struts2 ssh2 spring2.5学习笔记ssh2(struts2+hibernate3.2+spring2.5)整合文章分类:Java编程 SSH2 development1. 项目文件列表

声明:《伤寒学习笔记(下》为网友我曾畏惧天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