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分回解说 三国演义解说员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思考题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第一回中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这一点的?故事中人物曾立下什么誓言?

参考答案:刘备、张飞、关羽的桃园三结义。结拜时他们立下的誓曰是:“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思考题2: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突出外貌特征?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

参考答案: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刘备:“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张飞:“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刘备忠厚善良、礼贤下士;关羽忠肝义胆、一身正气;张飞勇猛粗暴、嫉恶如仇。

思考题3:曹操年青时候,许劭评论他,只说了一句话:“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小说对他的这种双重人格作了许多生动而形象的描写,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他是乱世奸雄的典型形象。曹操出场时还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当他看到董卓专擅朝政、滥杀无辜百姓而朝臣又束手无策时,就挺身而出,前往相府刺杀董卓,行刺不成,就逃回故乡,散家资,募乡勇,发矫诏,聚十八路诸侯结盟,共讨董卓。但一旦把汉献帝掌握到手中,就原形毕露,“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欺君罔上的乱臣贼子。曹操是敏于识人,善于用人的首领,他求贤若渴、爱才如命,又是嫉贤妒能、不肯容他人猜透他心机的小人。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 何国舅谋诛宦竖

刘关张与朱儁(jùn)、孙坚(字文台)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十常侍。

思考题:在鞭打督邮事件时张飞和刘备各有怎样的表现?体现了他们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什么表现手法?

参考答案:张飞听说督邮逼勒县吏,要害刘备,便大怒,睁圆环眼,咬碎钢牙,滚鞍下马,径入馆驿,把门人那里阻挡得住,直奔后堂。见督邮就揪住他的头发,扯出馆驿,直到县前马桩上缚住,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着力鞭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刘备得知张飞鞭打督邮,督邮求救,便急喝张飞住手。后又取印绶,挂于督邮之颈,责之曰:“据汝害民,本当杀却,今姑饶汝命。吾缴还印绶,从此去矣。”分别表现张飞嫉恶如仇、勇猛粗暴和刘备忠厚善良、宽厚仁慈的性格特点。作者采用了衬托的手法,使两个人物互为映衬,形象丰满。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为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而改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率领义儿吕布(字奉先)讨卓,李肃献离间计,以金珠、玉带、赤兔马收买吕布杀掉丁原,吕布转而投靠董卓为义子(吕布之见利忘义由此可见)。袁绍与董卓为废立之事在筵上对敌。

思考题:结合本回内容,谈谈吕布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用李肃的话就是“勇而无谋,见利忘义”。吕布之勇在第三回中已得到充分体现,初次交战,吕布就大败董卓,并让董卓说出“吾观吕布非常人也,吾若得此人,何虑天下哉”这样一句话,足见吕布在董卓心目中的地位。但吕布也是一个没有头脑的人,只重眼前利益,不图远虑。李肃几乎不费什么工夫就说服了他。同时,吕布也是一个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薄情寡义的人,当李肃给了他一点好处后,立即杀了自己的义父,投奔到董卓的营中。同样,吕布后来杀董卓也证明了这一点。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卓孟德献刀

董卓废少帝,立九岁的陈留王为献帝,强迫蔡邕(yōng)为侍中。少帝作怨诗,李儒奉卓命以鸩酒毒害之。董卓摄君害民,引起朝臣不满。曹操持王允之宝刀刺卓,不成,骑卓所赐之马而逃。被中牟县令陈宫抓住,弃官同逃。后遇到吕伯奢,其家人欲杀猪招待曹操,多疑的曹操误以为将要杀己,而杀吕伯奢全家。后路遇外出沽酒的吕伯奢,曹操又诈杀之。并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曹操的人生观)”陈宫视曹、卓为一路人,离曹而去。

【曹操献刀】董卓自任相国,专权朝野,捏造罪名杀死少帝。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曹操挺身而出,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董卓不耐久坐,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到一口宝刀,欲献给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捉放曹】曹操谋刺董卓未成,逃出京城,在中牟县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钦佩他的忠义,弃了官职与他同逃。逃到成皋,多疑的曹操错杀吕伯奢家人,又杀死好心的吕伯奢以绝后祸。陈宫看出曹操心狠手辣,但又念及自己为国家跟他到此,杀之不义,便弃曹操而他往。

毛宗岗(清):孟德杀伯奢一家,误也,可原也;至杀伯奢,则恶极矣。更说出“宁使我负人,休教人负我”之语,读书者至此,无不诟之、詈(lì,骂,责骂)之,争欲杀之矣。不知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试问天下人,谁不有此心者,谁复能开此口乎?至于讲道学诸公,且反其语曰:“宁使人负我,休教我负人。”非不说得好听,然察其行事,却是步步私学孟德二语者。则孟德犹不失为心口如一之小人;而此曹之口是心非,而不如孟德之直捷痛快也。吾故曰:此犹孟德之过人处也。

思考题:结合三、四回内容,谈谈你对董卓欲废帝的看法,并试评价这个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在第三回中,董卓多次想废掉当时的皇帝,其实,这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首先是遭到群臣反对,董卓仰仗自己拥有一定军事实力,想重新确立皇帝,这种做法,在当时人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董卓曾经在温明园中提出废帝一事,丁原立即说道:“不可,不可。汝是何人,敢发大语?天子乃先帝嫡子,初无过失,何得妄议废立”。同样,这件事也遭到袁绍的极力反对,并因此和董卓反目成仇。其次是成为众矢之的。当董卓废掉皇帝后,天下群雄,不管是处于什么目的,都把矛头指向董卓。董卓在此事上,远远比不上曹操,曹操后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使他在政治上拥有巨大的优势,这也奠定了曹操的基业。而董卓的做法,正好是曹操的反面教材,同时,也注定了他的失败。

董卓是个军阀,粗野蛮横,嗜血成性,残暴,欺主弄权,既无人缘,又无威望,只能算个枭雄。在对待现任皇帝这个重大政治问题上犯了严重的错误,将注定他在中国历史上只能是过眼烟云,成为曹操的陪衬。

内容赏析(品味语段,分析曹操人物形象):

(1)曹操借刀

①众官皆哭,座中一人抚掌大笑曰:“……还能哭死董卓否?”(心明,果断——语言描写、反衬手法)操曰:“吾非笑别事,笑众位无一计杀董卓耳。操虽不才,愿即断董卓头,悬之都门,以谢天下。”(有正义感,坦率)

②操曰:“操屈身以事卓者,实欲乘间图之耳。今卓颇信操,操因得时近卓。闻司徒有七宝刀一口,愿借与操入相府刺杀之,虽死不恨!”……辞别众官而去。(有志有勇有谋,能屈能伸——语言动作描写)

(2)曹操献刀

①操径入(目的性强,勇敢果断——动作描写)

②操暗忖曰:“此贼合死?”又思曰:“此贼当休矣!”(善度势情——心理描写)

③操惶遽,乃持刀跪下曰:“……”操谢曰:“愿借试一骑。”(临危不乱,随机应变——动作语言描写)

(3)路遇陈宫

①操言:“我是客商……”(奸诈,狡猾)

②操曰:“燕雀安知鸿鹄志哉!汝既拿住我,便当解去请赏。何必多问!”“吾将归乡里,……吾之愿也”(有大志,直爽——语言描写)

③陈宫收拾盘费,……投故乡来(有感召力——侧面烘托)

(4)错杀伯奢

①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多疑)

②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残暴不仁——动作描写)

③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奸险狠毒,冷酷自私——语言描写)

④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陈宫寻思:“我将谓曹操是好人,弃官跟他;原来是个狼心之徒!今日留之,必为后患。”(自私残忍——语言心理描写,侧面烘托)

总结:此中曹操形象: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自私残忍。人物形象刻画方法: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陈宫之言等侧面描写。

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 破关兵三英战吕布

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前来讨伐董卓的各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刘关张三人随公孙瓒至。吕布部将华雄连斩鲍忠、祖茂、俞涉、潘凤等数将,关羽“温酒斩华雄”,曹操抚慰,袁术轻视。吕布斩杀多名八路联军大将,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吕布力穷,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诸侯大军一起掩杀,吕布退还虎牢关。

【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便提刀而出。俄顷,关羽拍马而回,掷华雄人头于地,而斟的酒还是热的,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三姓家奴】吕布本姓吕,五原人。丁原用他做主簿,后他在赤兔马和金银珠宝的利诱下,杀害丁原改投董卓,先后父事丁原、董卓,因而张飞蔑称他为“三姓家奴”。这体现出吕布性情轻狡反复,唯利是图,注定了其能称雄一时而不能成大业的命运。

思考题1:作者在写“关羽温酒斩华雄”之前,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华雄的勇猛,目的何在?关于关羽出战前那杯酒的处理有何意义?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先写华雄败孙坚、斩祖茂、俞涉、潘凤之勇猛,及关羽出战时,再写关内诸侯的听闻、惊恐等,属于对比衬托手法,其目的是为了衬托关羽的勇猛。而写关羽斩华雄时,避开刀光剑影,关羽提着华雄归来时“其酒尚温”的细节,使关羽顶天立地起来。这杯酒,汇聚了人物的矛盾关系,成为提挈全篇的文眼,关羽凯旋时,“其酒尚温”,寥寥四字却胜过千言万语,令人充分领略到关羽武艺之高超,获胜之迅捷,从而将关羽的神勇渲染的淋漓尽致。

思考题2:请你就“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略谈曹操的政治才能。

参考答案:

(1)能审时度势。董卓入京,废少帝,立刘协为皇帝,于是“京都大乱”。曹操凭自己的政治敏感和远见卓识,断定追随董卓只能自取灭亡。后曹操组织义军,号召起义。但他明白,凭借一己之力,无法与董卓抗衡,于是发矫诏于诸镇。

(2)能明哲保身。曹操发了檄文后,各镇诸侯皆起兵响应,此时人马虽众,但群龙无首,于是推举盟主,曹操首先推举袁绍,理由是“袁本初四世三公”。其实,曹操知道,诸侯会盟,各怀鬼胎,谁都想取得自己相应的地位和利益。同时,他也明白,在时世还没有明朗的情况下,出头的椽子会先烂。因此,曹操选择了幕后。

(3)能重视人才。在华雄屡次取胜而又无人敢迎战的情况下,关羽主动请缨,但袁绍以貌取人,不予理睬,但曹操力荐。在关羽战胜后,袁绍说“都与赶出帐去”。而曹操却说“得功着赏,何记贵贱乎”。由次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这也是他取天下最重要的原因。

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董卓与联军交战失利,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李傕(jué)、郭汜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迁往长安,死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人放火烧居民房屋,发掘陵墓坟冢。联军先锋孙坚率先冲入洛阳,扑灭宫中余火,设军帐于建章殿上。其军士在殿南一井中捞起一具女尸,项下带一锦囊。内装一枚玉玺,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孙坚心动,认为石自己要当皇上的征兆,乃托疾归江东。不想军中有人告密,二人就此翻脸,孙坚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写了一封信,派人连夜赶往荆州,要刘表截住孙坚,夺取玉玺,联军从此分裂。曹操领兵讨董卓,被吕布打败后埋怨袁绍,投扬州去。公孙瓒与刘关张亦离袁而去,袁自投关东。荆州刺史刘表截孙坚讨玉玺。

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 孙坚跨江击刘表

十八路诸侯联军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字子龙),袁绍与战不利。公孙瓒不重用赵云。刘、关、张前来助公孙瓒,与赵云相见,甚敬重,不忍相离。袁术向袁绍要马不得,向刘表借粮不能,遂使书叫孙坚伐刘表,已伐乃兄袁绍。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刘表先败,后听蒯(kuǎi)良计,在岘山以矢石打死孙坚。孙策(字伯符)用黄祖换父尸后回江东。

思考题:试就第七回内容分析赵云的人物形象。

参考答案:

(1)弃袁绍投公孙瓒,有忠君保民之心;

(2)武艺高强,能在战争中扭转乾坤;

(3)和刘备惺惺相惜,为转头转投刘备张本。

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 董太师大闹凤仪亭

董卓暴虐无度,在长安任意杀戳。司徒王允与义女歌妓貂蝉暗设连环计(亦叫美人计),要借吕布杀董卓。王允分别把貂蝉许与董卓和吕布,使二人猜疑。吕布趁卓与帝共谈,与貂婵私会相府后园凤仪亭,卓赶来,大怒,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思考题1:王司徒能够成功施行连环计,原因何在?

参考答案:

(1)董卓仗势欺人,凌辱百官,无视皇帝,权威几同天下,甚至大有取汉天子而代之之势。

(2)对待招安降卒,残忍无度,却谈笑自若。

(3)董卓、吕布父子俱是好色之徒,都垂涎于貂禅的美色,都想占为己有。

(4)貂禅天生丽质,貌美如花,聪明伶俐,善观言察色。欲报司徒大人养育之恩,欲为大人排忧解难。

(5)王司徒设计周详,所行之事让董卓、吕布父子深信不疑。

(6)吕布的有勇无谋,见利动心,好色忘义。

思考题2:就“董太师大闹凤仪亭”一事,简析董卓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1)骄横残忍。董卓闻孙坚已死孙策尚幼,遂不以为意。自号“尚父”,出入僭天子仪仗。董氏宗族,不问长幼,皆封列侯。

(2)奢侈荒淫,贪色无忌。筑眉阝坞,役使民夫二十五万人;内盖宫室仓库;选少女八百等。董卓自纳貂禅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

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 犯长安李傕听贾诩

李儒让董卓把貂婵赐与吕布,收买其心。卓告貂婵,婵哭诉不去。李儒叹曰:“我等皆死于女人之手矣。”董卓领貂婵去眉坞,王允与吕布计议杀卓,派李肃假传天子诏要禅位于卓,卓欣然以往,被杀。蔡邕哭董卓,王允将他下狱缢死。董卓余党李傕、郭汜求王允赦罪不得,从谋士贾诩计聚陕人反之,败吕布,围长安,杀王允,欲杀献帝谋大事。

【连环计】董卓为乱朝政。司徒王允先将美貌的义女貂蝉许给董卓的义子吕布为妾,不久又把貂蝉作为歌姬送给董卓。吕布得知心生嫌怨。在凤仪亭,董卓撞见吕布与貂蝉私会欲杀吕布。王允与貂蝉趁机离间董卓与吕布,吕布对董卓顿起杀心。王允和吕布假传圣旨说天子将禅位于董卓,将他骗入城中刺死。不久吕布被迫出走,而王允也被董卓部将杀死。

思考题1:“吕布虽勇,然而无谋”,在第九回中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董卓载貂禅而去,王允突然出现,吕布毫不怀疑。

(2)王允的几次佯惊,吕布信以为真,三言两语说出凤仪亭一事。

(3)王允说布盖世英雄受此侮辱,布则怒气冲天,要杀老贼,扶持汉室。

(4)攻打西凉兵时,轻敌自大,陷入重围,只好退兵,万般无奈,投奔袁术。

思考题2:董卓被骗去“未央宫”前后,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刻画董卓的?这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了铺陈的手法。去长安前后,多少次恶兆,他从不怀疑。可见,他是一个利欲熏心的人。

(1)去的夜晚,母亲做了恶梦,他认为是“惊报”。

(2)行不到三十里,车断轮,又行不到四十里,马断辔。他相信李肃之言,是将改乘玉辇之兆。?

(3)又行间,狂风暴雨,昏雾避天,他相信李肃之言,是红光紫雾壮天威。

(4)长安夜里,小儿歌“十日卜,不得生”,他相信李肃言,预示“刘氏灭,董氏兴”。

(5)次日早晨,见一道士,……,他相信李肃言,是心恙之人。

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李傕、郭汜等向献帝求得官职,三次改葬卓尸。西凉刺史马腾、并州刺史韩遂引兵伐李、郭,各有胜负。李傕、郭汜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曹操破黄巾军,将所获精锐俘虏兵编为“青州兵”,“其余尽令归农”,自此威名日重。操在兖(yǎn)州,招贤纳士,“唯才是举”。操接父嵩由陈留琅琊往兖州,途中嵩被黄巾降将张闿所杀,操为报父仇,亲讨降将新主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思考题:第十回写曹操为父报仇去攻打徐州的事情,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

(1)操大军所到之处,杀戮人民。印证了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思想。反映了曹操的残暴。体现了作者抑曹兴刘的思想。

(2)用陶谦的仁厚来反衬曹操的残暴,为下面刘备救助徐州,陶谦三让徐州作铺垫。

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 吕温侯濮阳破曹操

势单力薄的陶谦向北海太守孔融求援。孔融与陶谦交往深厚,决定出兵。部队正要出发,一支起义的黄巾军来借粮食,孔融不肯,管亥便把北海城四面围住。孔融只好派同乡太史慈向刘备求助。刘备早就听说了孔融的名字,当即带刘关张解了北海之围。随后,刘备又应孔融之请去救徐州陶谦。刘备向公孙瓒借了二千步兵和猛将赵云,来到徐州。这时,青州田楷欣的救兵来也来到徐州城外。曹操见对方援兵来到,不敢贸然攻城。陶谦要一让徐州与刘备,刘备不受。刘备给曹操写去一封信,请他退兵。曹操本不想退兵,却接到消息,说后方有失,吕布助张邈攻占了他的大本营兖州,于是曹操决定退兵回去收复兖州,顺便卖刘备一个人情。陶谦二让徐州与刘备,刘力求不肯,从陶谦而屯小沛。曹操与吕布在濮阳展开大战,被吕布战败,为部将典韦、夏侯惇救出。

思考题:刘备为什么坚决拒绝陶谦的徐州之托?

参考答案:

(1)刘备重“仁”,他不会去做乘人之危之事,且刘备帝室之胄,人称刘皇叔,他应顾及自己和宗室的颜面。

(2)刘备重“义”,刘备知道自己此行是守诺救援,不图占有,此时接受徐州之托是不义之举,如“汝等欲陷我于不义耶”,“今为大义,故来相助”。

(3)刘备使用“欲擒故纵”法,由前两点可知,刘备也很自知。刘备深知徐州战事,也懂陶谦之心,只是此时接受不利于对徐州的统治。因为自己在此还不能服众,所以欲擒故纵,以窥臣民之举。十二回应道“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时机业已成熟,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

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 曹孟德大战吕布

吕布用陈宫计,让城中富户田氏诈降,诱曹操入濮阳城。曹操中计,在北门与吕布遭遇,用手掩面,谎言脱困。曹操将计就计,诈言被烧死,诱吕布入寨,大败之。两家因蝗灾缺粮而罢兵。陶谦病危,三让徐州于刘备,备不受,陶谦指心而死,刘备于是暂领徐州牧。曹操听说此事大怒:“我杀父之仇未报,你倒不费半箭之功,白得徐州。我要夺回徐州城,先杀刘备,再挖出陶谦尸体,为我父亲报仇。”他的谋士劝道:“弃兖州而取徐州,是舍本求末,以安易危。不如先平定山东,既可以获得充足的军粮,供养三军,又可以得到朝廷的赞赏和百姓的拥护。”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操东略陈地,次及汝,颖。打败黄巾何仪、黄邵。操使埋伏计俘许褚,褚降曹。操复攻兖州,乘兖州空虚,曹操攻取,后进兵濮阳,六员大将共攻吕布。因田氏内应曹操,无法进城,逃往定陶,又中曹操埋伏,大败而逃。

【陶谦三让徐州】曹操攻打徐州,刘备引兵相救,太守陶谦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刘备,刘备推辞了。曹操退兵后,陶谦及其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执意不肯。后陶谦病重,第三次让徐州,刘备终是推托,陶谦以手指心而死。后徐州军队与百姓拥立刘备,刘备乃领徐州牧。

思考题1:“陶恭祖三让徐州”中,陶恭祖把徐州让给了谁?为什么让?

参考答案:让给了刘备。原因是:自己年事已高,且重病在身,二子无才,并认为刘备乃当世之杰,所以把徐州让给了刘备。

思考题2: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曹操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曹操因此得以脱险。这反映了曹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

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吕布投徐州刘备,谁知张飞不容他,吕布只好离开,领兵住在徐州附近的小沛。太尉杨彪使反间计,使李傕、郭汜自相残杀。张济与傕、汜讲和,两人从之。郭汜劫驾,董承等救驾。傕、汜又商量杀帝分天下,李乐护驾守黄河。帝驾至大阳,李乐专权,全不成体统。李傕部将杨奉、董承要弃安邑同帝归洛阳,李乐串通李傕,郭汜劫驾。

思考题:第十三回中汉献帝曾泣告大臣“方离狼窝,又逢虎口”,这句话能否概括其遭遇,试简述之。

参考答案:从董卓、李催和郭汜到本回的李乐再到后文的曹操,可以说是一语中的。

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 吕奉先乘夜袭徐都

李乐追帝时被徐晃砍死。汉献帝回到洛阳,重建宫殿,改元建安。杨彪奏帝召曹操保驾。傕、汜又来劫驾,帝起驾欲去山江,适曹操至,保驾还洛阳。傕、汜不听贾诩降曹之计,诩单马走乡里;傕、汜与曹战败落荒而走。董昭献计曹操,迁都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操从之。曹操护驾移许都,杨奉等领兵拦路,曹操谋士满宠说动杨奉部将徐晃来降。杨奉败走,投奔袁术。操移驾许都,封赏部下,大权独揽。曹操视刘备、吕布为心腹之患,怕二人合力进犯,从荀彧“二虎竟食”计,封刘备为荆州牧,下密诏让他杀掉吕布,刘备不忍。荀彧又献“驱虎吞狼”之计,假借汉帝手诏让刘备攻袁术。刘备听从诏书,领关羽攻打袁术,留张飞守徐州。因为贪酒,张飞痛打吕布丈人曹豹,曹豹怀恨在心,作为内应,引吕布夜袭徐州,张飞醉酒不能力战,弃城而走,刘备家眷失落徐州城中,张飞举剑自刎,刘备夺下宝剑,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三兄弟感动哭泣。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平定山东,应诏进入洛阳,听从董昭建议,逼迫皇帝移驾许都,满宠说服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改投曹操。自此,曹操集大权于一身,朝廷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孙伯符大战严白虎

袁术使书与吕布让他攻刘备,许以金帛,刘败走,吕布索取金帛不得,欲伐袁术,陈宫劝阻,令叫刘备还屯小沛,再攻袁术,布从之。刘备回徐州,吕布从陈宫计,让备屯小沛,两相和好。孙坚死后,孙策寄居袁术篱下,在朱治等人的建议下,孙策以亡父玉玺作质当向袁术借兵往江东开创基业,招兵买马,战刘繇,袭曲阿,得秣陵,击败扬州刺史刘繇,收降太史慈,江东之民呼策为“孙郎”。吴郡严白虎企图造反,会稽王朗起兵相助,被孙策击败。获得了“小霸王”的绰号。同时,他得到了周瑜等著名将领和张昭等重要谋士。从此,孙氏家族雄踞江东。

【孙策开创江东基业】孙坚死后,其部由刚刚成年的长子孙策带领。由于兵少将寡,被逼无奈,孙策只好跟了袁术,在袁术帐下出生入死,立下汗马功劳,可惜屡屡不得袁术重用,还受了不少委屈。在程普等人的劝导下,孙策决定离开袁术,回江东建功立业。但是由于兵力太小,他只好向袁术说他想回江东为舅舅报仇而借兵,袁术起先不肯借,孙策只好拿出他父亲留下来的玉玺来给袁术作为保证。袁术大喜,才借给他五千兵马回江东。就这样孙策带着用玉玺换来的兵马回到了江东。在孙策的努力下,终于打下了江东大片地盘,建立了东吴的早期基业,在周瑜的帮助下他亲自出马请来了当时东吴名士张昭和张弘,在他们的共同帮助下,建立了江东基业。

思考题1:第十五回题目中“小霸王”指的是谁?说说这一外号的由来吗?

参考答案:“小霸王”指的是孙策;孙策在与刘鳐作战的过程中,不过三回合生擒部将于糜,在得知背后遭人暗算后,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策为“小霸王”。

思考题2:孙策借兵往江东,屡战屡胜,所向披靡的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倾向?

参考答案:

(1)勇猛过人,智勇双全;用人精当;深得民心,江南之民,人皆仰颂。

(2)感情倾向:对“仁”的歌颂。

思考题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

参考答案: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孙策带领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 曹孟德败师淯水

袁术部将纪灵攻刘备,刘备求救于吕布,吕布辕门射戟,以此劝和(实乃威胁),使两家罢兵,既救了刘备,也避免了唇亡齿寒的局面。张飞夺去吕布从山东买的好马一百五十匹,吕布出兵讨备,备欲送马讲和,吕布听陈宫之计,不允,备冲出重围往许都投曹操。曹操不杀刘备,送给兵、粮,使领豫州牧,屯小沛。曹操起兵讨伐张绣,张绣从贾怀计降操,又因操霸占叔父张济妻邹氏(婶母)而与之反目。张绣在宛城夜袭曹操营寨,于禁打败张锈。操赏封于禁,责夏侯惇治兵不严之过。操痛哭为保他而死的典韦,却不痛战死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感动上下。

【吕布辕门射戟】袁术派纪灵攻打刘备,并送吕布粮草和密信,要他不救刘备。刘备写信求助吕布,吕布请来纪灵、刘备二人,并设宴调解,吕布将自己的方天戟插在辕门外一百五十步处,并说如果吕布射中画戟小枝,两家罢兵;射不中,则两家厮杀。结果辕门射戟应声而中,避免了一场厮杀。

思考题1:“马中赤兔,人中吕布”是对人的溢美之词,但《三国演义》中的吕布的形象却并不光辉照人,在第十六回中是如何刻画的?

参考答案:有勇无谋,轻信于人。体现:

(1)袁术、曹操都惧其勇。

(2)吕布一把扯回纪灵,如提童稚。

(3)箭中画戟小技,无人能比。

(4)轻信于人,许亲悔亲;轻信曹操,看中曹操的小恩小惠。

(5)无大志,只图一时苟安。

(6)用人不察,至亡身之祸。

思考题2:第十六回中曹操是如何收买人心,体现其奸雄形象的?

参考答案:

(1)接纳先败走投无路的刘备;

(2)哭祭典韦,而轻长子、爱侄;

(3)密收陈登,作为内奸。

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军 曹孟德会合三将

袁术依仗兵多粮足,又有玉玺在手,在淮南称帝,听说吕布结好曹操,领军征徐州。吕布采用陈登的计策,说服了寄居袁术篱下的韩暹(xiān)、杨奉临阵倒戈,袁术大败而回,向孙策求救,被斥。曹操称赞刘备斩杀纵兵掠民的杨奉和韩暹是为国除害,又到徐州安抚吕布。曹操发檄使刘备、吕布、孙策三方面合攻袁术,袁术不得已渡淮而逃,曹操攻陷了寿春。操“借”杀粮官王垕。操回许都后又讨张绣,于路麦熟,操因马践麦田而割发代首,号令三军。张绣败于曹操,曹操攻南阳城。

【曹操割发代首】攻打张绣期间,所过之处,麦熟将刈。为赢民心,曹操传令凡过麦田有践踏者皆斩首。不料自己的马因鸟而惊,闯入麦田,违反了自己颁布的军令,理当斩首。(但他心中知道无人敢执法,也不会让他自杀。)于是便借郭嘉之语“法不加于尊”,将死罪抛开,而以剑割发代首,并传示三军:“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以显示自己也是带头执法的。可见其善弄权术,奸诈过人的特点。

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 夏候惇拨矢啖(吞食)睛

张绣从贾诩计连败曹操,并和刘表联手进攻,却被曹操出奇兵打败。操因袁绍袭许都而回。袁绍见曹操兵回许都,便移兵北上进攻公孙瓒。郭嘉称操十胜而绍十败,荀彧、郭嘉献计攻徐州吕布,操从之。不料刘备的使者被陈宫捉住,陈宫得刘备结连曹操书信,吕布骂操攻备。刘备向曹操求救。曹操统率大军攻打吕布,夏侯惇为前锋,迎战吕布手下高顺,顺不敌,惇绕阵而追。曹性暗地里拈弓搭箭射中夏侯惇左目。夏侯惇用手拔箭,连眼珠也拔了出来。他大呼到:“父母精血,不可弃也!” 惇拔箭啖睛后,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曹性不及防,死于马下。两军无不骇然。

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 白门楼吕布殒命

玄德兵少,被吕布打得大败,往许都投曹操,中途猎户刘安杀妻供食。曹操结连陈登、陈珪父子为内应,败吕布,得徐州。吕布兵退下邳后,不听陈宫之计,听其妻与貂婵之言,采取消极防守,不出战。曹操用荀彧、郭嘉之计,决沂、泗之水,水淹下邳,城中无粮。布恃其有赤免马,沉溺酒色。吕布因酒色伤神,便严令军中戒酒。侯成请求饮酒,不料触怒了吕布,惨遭刑杖,致使军心涣散。候成献赤免马给操;魏续、宋献绑吕布迎操兵入城。操泣(一个“泣”字可见曹操珍惜人才)杀陈宫,缢死吕布。在关羽劝阻下,不杀在濮阳战败时已投降的张辽(字文远)。

【吕布殒命白门楼】下邳失陷后,吕布被缚至白门楼。吕布恳请刘备在曹操面前说情,刘备点头示意。吕布对曹操表示降服,曹操问刘备“何如”,刘备以吕布认丁建阳(丁原)、董卓为义父而又杀之为例,劝曹操杀掉吕布。吕布大骂刘备“大耳儿”。曹操令将吕布缢死在白门楼,然后枭首。

思考题1:“古人尊母轻妻,尊母至孝,妻如衣”的思想在《三国演义》吕布殒命一节有一典型事例,试述之。

参考答案:刘备被吕布所败,逃命途中,投宿猎户刘安家,刘安无野味供食,乃杀其妻以食之,假言狼肉,后刘备洒泪上马时,刘安告以“本欲相随使君,因老母在堂,未敢远行”后刘备告之曹操,操令人以金百两赐刘安。

思考题2:妇人祸国的思想在吕布殒命一节有情节体现,试述之。

参考答案:吕布被围后,部属陈宫等多次献良策,先是严氏相阻,后貂禅以“将军与妾作主,勿轻身自出”相劝,最终吕布失去良机,被缚时,其部将还以“听妻妾言,不听将计”相讽之。

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 董国舅内阁受诏

操班师回许都,徐州百姓请留刘备为牧。操领玄德见帝,帝排世谱,玄德为帝叔,刘皇叔于此得名。荀彧谏操谋害刘备,操不从。程昱说操称帝,曹操想通过许田打围来考察朝廷内外反应。在打围过程中,汉献帝连射三箭不中,曹操讨天子宝雕弓、金鈚箭射之,正中鹿背,群臣以为天子射中,涌向前高呼“万岁”。曹操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众皆失色。关羽欲斩曹操,被刘备及时制止。许田打围,曹操故意做出欺君之举,汉献帝不甘受辱,回宫谓伏后日:“先受董卓之殃,后遭傕、汜之乱,再受曹之威慑。”献帝与伏后父伏完、董承设计图操。献帝将血字诏书写在玉带之中,付与国舅董承,让他谋划除去曹操。董承与王子服,西凉太守马腾等密立义状,书名画字,准备再联合刘备共同行动。

思考题1:秦时赵高指鹿为马以臣心,在本回中也有类似的故事。请述之。

参考答案:曹操想称帝,怕大臣不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途中见一鹿,操用帝箭射之,群臣以为帝所射,向帝呼“万岁”,曹操却纵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一受之。关羽大怒,认为操欺君,被刘备所劝。

思考题2:《三国演义》中有汉献帝用玉带诏让大臣救国难的故事,请述之。

参考答案:许田打围后,汉献帝认为曹操早晚必加害于他,想让国舅董承想法救他,又怕被左右曹操的心腹所知,乃以血写诏缝于玉带内,以带赐董承,把旨意秘密传送出去。

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 关公赚城斩车胄

董承暗结刘备等人谋诛曹操。刘备恐曹操猜忌,每日于后园种菜消遣,以为韬晦之计。一日,曹操青梅煮酒,请玄德于小亭畅饮,论天下英雄唯有刘备和他两个,刘备听闻一惊,将筷子掉落在地上。幸好当时雷声乍起,刘备急中生智,沉着地俯身拾筷,说道:“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掩饰了过去。袁术使人归帝号于袁绍。刘备担心久在曹操身边生变,为逃出曹操控制,便借口截击袁术领兵离开了许都。刘备刚走,曹操马上意识到自己放虎归山了,急忙派人去迫。刘备摆阵迎接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坚决不肯回去。袁术兵败身死于淮南,徐璆夺得玉玺,赴许都献于曹操。刘备乘机占领了徐州。操听荀彧之计联合徐州刺史车胃欲杀刘备。陈登、陈珪又向刘备告密,关于杀了车胃。

【曹操煮酒论英雄】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曹操问刘备当事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上。突然天下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好怕打雷,才掉了筷子。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思考题1:刘备为何要行韬晦之计?

参考答案: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刘备参加了“奉诏讨贼”的秘密决策,但又不能走漏风声;他有称雄海内,恢复汉室的壮志,但又不敢流露在外而惹来祸水。刘备处境也极为危险:助曹消灭吕布之后,被安排住在相府左近宅院,实际是受到监视。“操曰:'况吾留彼在许都,名虽近君,实在吾掌握之内。”(20回)

思考题2:“韬晦之计”具体内容是什么?为何不将此事告诉结拜兄弟?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具体内容指“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意在表明自己胸无大志,非曹操对手。不对关羽、张飞说明,足见其韬晦之深,惟恐他俩在言语上、行动上有失,影响大计。这个细节表明刘备的深谋远虑。

思考题3:简析“曹操煮酒论英雄”这一情节中曹操刘备所表现出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煮酒论英雄” 中曹刘的对话充分反映了二人性格:曹操咄咄逼人的谈吐体现了他诡诈阴鸷、骄横霸气的性格,同时也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踌躇满志与高瞻远瞩;刘备立志复兴汉室但此时寄人篱下,所以在故作木讷中处处设防,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巧度难关,体现了他机智从容、大智若愚、韬光养晦。

内容赏析1:曹刘“试探与反试探”论战的三个回合

1.第一个回合:曹着意设问,刘权作不知。曹操既想试探刘备内心所想,又不想被刘察觉,因此他只能迂回出击。在酒至半酣之时,借天外龙挂起兴,着意设问:“使君知龙之变化否?”又借题发挥,以“龙”比“世之英雄”,并要刘备指明当世英雄。刘时而装呆,里面是兜圈子,始终不正面回答,跟曹操耍起了太极,你推我挡。

2.第二个回合:曹步步紧逼,刘乱论英雄。曹操见迂回战术不行,就改用正面出击。在曹操的逼问下,刘备只好顾左右而言其他,乱论一番。他列举了许多人,意在表明自己没有慧眼,不识英雄。刘备的所有出言,均不用肯定语气,而均是探询语气。这是他从另一个侧面表明自己缺乏英雄胆魄,缺乏主心骨。而曹操把刘所列举英雄,一概用“非英雄也”加以否定。两人语气完全不同。刘备不露声色,谦恭有加;曹操锋芒毕露,藐视一切。语言截然不同,性格更是迥异:曹野心勃勃,有奸雄之气,似腾身于宇宙之间的飞龙;刘大智若愚,内孕英雄之心,似隐伏于波涛之内潜龙。

3.第三个回合:曹识破英雄,刘巧饰惊恐。曹操在正面出击不利的情况下,只好单刀直入,直刺对方要害。他先给英雄下了个定义,然后直言当世英雄惟刘备和自己两个。实际上是说刘备就是他唯一的对手,刘图示全部的思想底细,被老谋深算的曹操一惊,焉能不意乱心慌,于是“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上”。如果此时刘备不加以掩饰,那么他的韬晦之计至此可说是功亏一篑。但就在那一瞬间,刘备急中生智,以“一震之威,以至于此”巧加掩饰,不仅与当时的情境相吻合,瞒过了多疑老练的曹操,又表明自己没有丈夫气概,不可能图谋霸业。这一部分乃情节高潮,虽没有刀光剑影,但唇枪舌剑,惊心动魄,最终以刘备的胜利告终。

小结:曹、刘的这场对话,实际上是智慧的较量,是一场特殊的心理战。曹操先借龙设问,再步步紧逼,却偏偏不讲明谁是天下英雄,目的是让刘备说出。而刘明知天英雄是谁,但决不吐露。这一切都是他以屈求伸的深谋远虑。这场试探与反试探的论战,双方各怀心机,表面上却谈笑风生,读来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富有个性的语言表现了人物独特的性格。曹操的语言咄咄逼人,自负不凡,但又灵敏多变,表现了他骄纵多疑,老谋深算的性格特点。刘备的语言深藏不露,谨慎沉着,但又机警灵活,表现他善于忍耐,大智若愚的性格特点。

内容赏析2:环境描写的作用。

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发展,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

(1)“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2)“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运用自然环境烘托人物性格和情节气氛,是此文的一大特色。第一句环境描写出现在第三段,这句话明写天气,暗写人物情态和惊喜不定,忽惊忽喜。天上“阴云漠漠”,刘备心中也阴云笼罩。而天外龙挂又成了刘备借龙喻英雄的依据。等到曹操说破英雄突“天雨将至,雷声大大作”。在刘备的心理上,曹操说破英雄才是惊天动地的灌耳惊雷,这“雷声”就成了影响人物心理变化的直接因素。同时雷声又成为刘备失箸的绝对掩饰,成为情节转化的关键。

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军 关张共擒王刘二将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听陈登之计,得郑玄之书与袁绍,向其求救。刘备连袁绍,袁绍起助备代操,令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陈琳的檄文历数曹家几代人的罪名,痛快淋漓。操患头痛风,陈琳起草的讨操檄文让曹操大吃一惊,汗流浃背,发汗后病也就好了(曹操因此而敬其才,后来免其死)。曹操一面领兵杀备,一面领兵拒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关公生擒王忠,张飞诈醉智擒刘岱(兵不厌诈——张飞粗中见细),放其回报曹操言备不反。刘备令云长守下邳,自己和张飞守小沛。以为掎角之势。

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 吉太医下毒遭弄

操、绍皆欲招安张绣,张绣从贾怀计而降操,操不记旧怨。曹操欲招降刘表,孔融上表推荐祢横。曹操待祢衡无礼,狂傲的祢衡遂将曹操手下文武尽数辱骂一番。曹操便令其为鼓吏以辱之。来日大宴宾客,祢衡先是穿旧衣击鼓为《渔阳三过》,继而又脱衣裸体,辱骂曹操污浊。怀恨在心的曹操命祢衡去劝刘表归降,想借刘表之手杀之。刘表看破曹操的心思,故意不杀祢衡,而让祢衡去见黄祖。黄祖醉酒,不堪忍受祢衡的讥讽,终于杀死了祢衡。曹操总算达到了自己的目的,高兴不已。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被曹操发现。操监禁董承、王子服等。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欲废献帝立新君。吉平撞阶而死。

第二十四回:国贼行凶杀贵妃 皇叔败走投袁绍

曹操杀了董承等人犹不解恨,想废帝另立新君,程昱谏止。曹操又下令勒死了董承的妹妹、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并派三千心腹充当御林军。消除了内忧,曹操打算接着剪除外患,从郭嘉计,于是发兵二十万进攻曾参与董承密谋的刘备。此时刘备、张飞驻兵小沛,关羽保护着刘备的家小住在下邳。徐州城由刘备的两员大将镇守。见曹操大军即将打来,刘备孙乾往河北向冀州袁绍求助。袁绍正为最偏爱的第五子患疥疮而担忧,不肯出兵入许昌。刘备只得准备迎敌。张飞设计劫寨,反而中了曹军埋伏,张飞败逃芒砀山。刘备势单力孤,全面溃败,兄弟妻小失散,只身突围,投奔青州城。青州刺史是袁绍的儿子袁谭。袁谭一向敬重刘备,开门相迎,并将刘备护送至父亲袁绍处。袁绍大喜,厚待刘备。操爱云长武艺,程昱向曹操献计招降关羽于下邳。

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 救白马曹操解重围(身在曹营心在汉)

操从程昱计诱关公出下邳城厮杀,围关公于土山。关公既不能脱身,也不能解救兄嫂,心中惊慌。操派张辽前往说之,辽具说关公拼死有三罪,降操有三利。关羽约定三事:只降汉帝,不降曹操;必须善待两位嫂嫂(刘备的两位夫人),一应上下人等,不许到门;一有刘备的消息,不管千里万里,马上辞去。曹操同意了这三个条件。关公告甘、糜二夫人后降操。曹操班师回许都,让关羽同甘、糜二夫人同住一处,关羽则秉烛于门外,通宵伫立,待二位夫人甚为恭敬(可见其义)。操赠关公锦战袍,纱锦作囊护髯,关公见帝,帝呼为:“美髯公。”曹操厚待关羽,送美女,赐金银,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但关羽拒绝了美女和金银,只接受赤兔马。因为此马日行千里,待有了刘备下落,可以骑它迅速地去见刘备。关公告诉张辽一定立功后离操。刘备劝袁绍出兵攻打许都,袁绍以猛将颜良为先锋,连折曹操两员大将。曹操从程昱计,请关羽出阵,关羽手起一刀,即将颜良砍于马下,解了白马之围,也害得刘备险些被袁绍杀掉。

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关云长挂印封金

备言天下同貌者多,绍不信备。河北将文丑要为颜良报仇。玄德随往。曹操为关羽请功,加封他为汉寿亭侯,并铸印送他。操使计击文丑,文丑射翻张辽马,关公斩文丑于马下。孙乾见关公言玄德在袁绍处。关公为操除黄巾余部,黄巾部不战而败,愿让汝南于关公,提醒关公勿忘故主。关羽得到刘备来信后,毅然决定离开曹操。曹操为留住关羽,托病避而不见。无奈,关羽挂印封金,将曹操馈赠之物全部留下,带着刘备的两位夫人不辞而别,出北门往河北寻刘备。蔡阳欲阻关公。

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 汉寿候五关斩六将

操操深敬关公不忘旧主,见关羽去意已决,就索性送个人情给他,不让蔡阳阻关公,自领十骑相送,赠云长锦袍一领,黄金一称。黄巾余部廖化降关公。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关守将均不敢放行。关公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太守韩福、牙将孟坦;过池水关斩将卞喜;在荥阳斩太守王植;经滑州界到黄河渡口,斩夏候惇部将秦琪。渡过黄河到袁绍地方。孙乾报说玄德离绍往汝南投刘辟去了。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

关公欲斗追已之夏候惇,曹操连差二使及张辽,令放关公。关公一行经过卧牛山时,得黄巾张宝部下关西大汉周仓。关羽行至芒砀山,听说张飞消息,十分高兴,立即前往古城会见张飞。张飞以为关羽负义投降曹操,只接嫂嫂,却攻关羽。忽然,蔡阳追兵又到,为表真心,关羽机砍死蔡阳,兄弟俩才消除了误会。公与孙乾到汝南见刘辟,刘备却又回到了冀州袁绍处。关公与孙乾往河北,与刘备以结连刘表为之计脱离袁绍。关公中途收关平为义子,玄德、关公、周仓在卧山与赵云相见。此时公孙瓒已兵败身亡,赵云不愿跟袁绍,一直四海飘零,从此便跟了刘备。刘备回到古城,兄弟三人才得以重逢,重新招兵买马,养精蓄锐。袁绍见刘备领众往汝南而不回,大怒,想派兵讨伐。谋士郭图告诉他,刘备还不足为患,曹操才是劲敌,不得不除。绍派陈震为使往结孙坚,攻打曹操。

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建安四年,孙策取庐江,败刘勋,招降豫州太守华歆,声威大震。曹操见孙策羽翼渐丰,势力强盛,便将曹仁之女嫁给孙策幼弟孙匡,两家结亲。曹操想方设法控制孙策。孙策想当大司马,曹操不许,孙策心里非常气愤,多次想袭击京城许都。吴郡太守许贡暗中派人给曹操送信,不料信使被孙策守江的士兵抓获并杀死。不久,孙策在西山狩猎,被许贡的三位门客用毒箭射中,受伤而归,急忙派手下人找神医华佗医治,不想华佗去了中原。袁绍派使陈震结连东吴拒操,策喜。琅琊宫道士于吉为百姓散施符水,性急暴躁的孙策认为于吉妖言惑众,就将他斩杀。受伤后本应静养的孙策因此急火攻心,疮口迸裂,不治身亡,临终前以印绶弟孙权(字仲谋)。周瑜向孙权荐鲁肃(字子敬)。鲁肃要孙权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并荐琅琊南阳人诸葛瑾。权从诸葛瑾的建议,顺曹操,绝袁绍,君臣齐心治理江东。从此势力日趋强大,威震江东,深得民心。曹操封孙权为将军,兼任会稽太守。

第三十回 战官渡本初败绩 怯乌巢孟德烧粮(官渡之战)

袁绍得知孙权接受曹操的封号,怒而起兵七十万进攻许昌,曹操派七万军队迎敌。曹操军中无粮,困难重重,而袁绍不听田丰、沮授不宜速战的意见。第一次交锋,操军大败。两家在官渡对峙,各施攻术。袁绍虽粮多将广,但人心不齐,他自己也优柔寡断而多疑,多次坐失良机。袁绍派性刚好酒的淳于琼守乌巢屯粮之所;不听许攸分军击许昌的建议,反疑责许攸子侄作奸犯科,许攸弃绍而投奔曹操,献计曹操领兵烧乌巢,操从之。沮授急谏袁绍派重兵守乌巢,绍不听。袁绍只派蒋奇领兵一万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因郭图从中挑拨,张郃、高览败而操操。袁绍军损兵折将,又失了粮草,军心惶惶。操从许攸计,作速战起兵,大破绍军。袁绍全面溃败,只带着八百单骑,回到冀州。获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而尽烧之,不予追究。沮授不降,操杀而厚葬之。

【高考真题·2010江苏】《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参考答案:一方面,曹操礼贤下士(xiǎn跣足——赤脚),不计前嫌,虚心求教;另一方面,曹操步步设防,虚虚实实,奸诈诡谲。

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

袁绍悔不听田丰之言,致此败;却又忌杀田丰(被迫自刎)。袁绍逃回冀州后,他的两个儿子袁熙、袁尚等前来助战,于是卷土重来。操引得胜之兵陈列河上,受到土人欢迎,操号令三军勿要扰民。操从程昱“十面埋伏”之计,诱袁绍至河上,背水死战大败袁军于仓亭,袁绍逃回邺城。曹操正准备趁机攻下冀州,得知刘备在汝南结连刘辟、龚都,欲乘虚攻击许昌,遂提大兵往汝南迎刘备。穰山一仗,备胜操败;但接着操转败为胜。刘备至汉江,从孙乾计归荆州刘表,刘表迎刘备入荆州。绍不听谋士审配“深沟高垒”之计,往拒操兵。

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 决漳河许攸献计

袁绍三子袁尚在黎阳败于张辽。袁绍两次兵败,不由气病交加而亡。建安八年,曹操派兵守住官渡,引兵转向进攻荆州。刘表派刘备为前锋迎敌。两军尚未交锋,谋士劝曹操先平定河北,消灭袁绍的残余部队,奠定霸业,然后再图荆州。于是曹操率军原路返回,渡河再取冀州。袁绍死后,袁尚继承父业,其兄袁谭不服,与袁尚兵戈相见,袁谭频频失利,投降曹操。操从程昱计助谭伐尚,尚兵败往中山而逃。袁尚兵退冀州,曹操采用许攸的计策,令士兵围着冀州城的城墙挖出一条两丈深的战壕,然后掘开漳河,引水淹冀州。城内弹尽粮绝,军士饿死殆尽。冀州城因此被曹军攻破,审配身死,操怜惜为袁绍起草讨曹檄的陈琳的才华,不杀他反命为从事。

思考题:后人形容袁绍为“羊质虎皮”“凤毛鸡胆”,你认同这种说法吗?

参考答案:“空招俊杰三千客,漫有英雄百万兵”,可以结合前几回拒援刘备的鼠目寸光,谗杀田丰的偏听偏信等分析。

第三十三回:曹丕趁乱纳甄氏 郭嘉遗计定辽东

曹丕纳袁熙之妻甄氏为妻。操哭袁绍,尽免河北居民一年租赋,自领冀州牧。许攸傲激大将许褚,被许诸杀死。曹操深责许禇,令厚葬许攸。又访冀贤士,得崔琰(yǎn)。袁谭投降曹操后,一直有谋反之心。曹操平定冀州后,立即起兵讨伐袁谭。袁谭被曹洪杀死,曹操得南皮后,“安抚百姓”。王修哭袁谭,操称其“忠臣”。幽军马降操。操从荀攸诈降计破并州,在壶关大破袁绍外甥高干。操又从郭嘉计,远征沙漠,乘胜追击袁尚和袁熙,得柳城。袁熙、袁尚投奔乌桓不成,不得已又投奔辽东太守公孙康,却反被公孙康斩杀(郭嘉遗书献妙计,告诫曹操切不可加兵于辽东,从而使公孙康、袁氏自相残杀)。自此北方地区都成了曹操的势力范围。

【定四州】袁绍一再战败,忧愤而死,长子袁谭与幼子袁尚自相残杀。曹操乘机离间袁氏弟兄,攻下冀州,分兵击破青、幽、并三州,深入乌桓和辽东,灭尽袁氏,平定河北,打下了曹魏的基业。

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 刘皇叔跃马过檀溪

操筑铜雀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于漳河之上,领兵回许都,养精蓄锐,分兵屯田。刘备攻打江夏张武、陈孙,缴获的卢马。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建安十二年春,刘备得儿子刘禅,乳名阿斗。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时时劝刘表要防备。刘表一直非常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后妻蔡氏的权力一直很大,而且蔡家还有一些亲戚在刘表军中担任重要的职务。对此,刘表一直忧心忡忡。一天,他向刘备询问长幼儿子权力分配之事。刘备说,不能废长立幼,如果担心蔡氏权力过大,可慢慢削弱。这番话被蔡夫人听了去。当她听到刘备反对刘表立幼子刘琮为继承人时,就对刘备起了杀心。刘备自知失言,连夜离开荆州回新野。蔡夫人与弟蔡瑁密谋,以刘表名义在襄阳设下鸿门宴,请刘备赴会,欲谋陷害。在宴会上,伊籍告密,刘备乘的卢马出襄阳西门,的卢马一跃三丈,跃过檀溪而逃。(“马做的卢飞快”——辛弃疾)

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 单福新野遇英主

刘备在筵席上逃脱后,不觉来到“水镜先生”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向刘备举荐了伏龙(即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凤雏(即庞统,字士元,道号“凤雏”)。刘表令刘琦到新野给刘备请罪,刘琦告之以继母蔡夫人不容之苦。刘备回到新野,一个自称单福的人前来投奔,为刘备出谋划策,击杀了曹仁部下吕旷、吕翔。曹仁闻讯率兵杀奔新野。

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 元直走马荐诸葛

单福识破曹仁“八门金锁阵”,使赵云冲突而破。曹仁劫寨,被单福设计击败,樊城亦被关公所占,只好回许昌,告诉操单福为备出谋画策。玄德收寇封为义子,改名刘封,回新野。程昱告诉曹操,单福只是一个假名,此人真名为徐庶。依程昱计,曹操召见并囚禁徐母,要其作书召子侍操,徐母拒绝。程昱仿徐母笔迹,写信骗徐庶至许都。徐庶无奈,行前向刘备举荐诸葛亮,并亲往卧龙冈向孔明打招呼。

第三十七回:司马微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三顾频烦天下计)

徐母见儿子来许都,骂他弃明投暗,后自缢。徐庶将母亲葬在南原,居丧守墓。曹操亲自前来祭奠,并送来祭礼,徐庶坚决不受,并立言终身不为曹操设一谋(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操引漳水作“玄武池 ”,教训三军,准备南证。司马徽见刘备,再次推荐诸葛亮。刘备带领关羽、张飞前往隆中,适逢诸葛亮出游,只得返回新野。诸葛亮的密友崔州平认为欲使孔明出世,徒费心力,刘备雄心不为所动。几日后,玄德欲二请孔明,张飞不悦。刘备于隆冬冒着大雪来至卧龙冈,遇见诸葛亮的另外两位密友石广元、孟公威、诸葛亮三弟诸葛均、孔明岳父黄承彦。诸葛均言孔明不在,行踪不定。刘备留书一封而去。

【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去请诸葛亮出山帮助他,恰巧诸葛亮不在家;不久,三个人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闲游去了,刘备只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过了一段日子,三人再次拜访诸葛亮,他正在睡觉,刘备一直站到他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诸葛亮见刘备有志向并且求贤若渴,为其诚心打动,就答应了刘备的请求。

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隆中对)

《三国演义》分回解说 三国演义解说员
新春来临,刘备不听云长、张飞劝阻,第三次去隆中请诸葛亮。离草庐半里之外,下马步行。正遇诸葛亮昼寝未起,刘备拱立阶下,张飞忍无可忍,怒气大发,要放火烧房,被关羽劝阻。孔明翻身向里而卧,刘备不让小童唤起。刘备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悠醒来,又去后堂更衣,半晌才出。刘备敞开肺腑,向他请教天下大势。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遂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诸葛亮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决策。诸葛亮说:“天下必定会一分为三。”他送给刘备一幅四川四十一州的地图,说:“将军欲定霸业,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先取荆州为家,后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然后再图中原。”刘备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但荆州刘表,益州刘璋,都足汉室宗亲,我不忍心夺取。”诸葛亮说:“刘表将不久于人世,刘璋不足成大业之主,不久后必归将军。”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刘备拜清诸葛亮出山相助,亮不去,备泪湿衣。渚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出山。刘备和他一起回到新野,拜为军师,亲密无间,终日与他论天下大事。曹操讨孙权之子入朝,权不给,操有下江南之意。孙权母丧,嘱以后事。黄祖部将甘宁投权,权为报父仇,从甘宁计,领十万大军破江夏,杀黄祖。

思考题:结合“三顾茅庐”故事对比分析刘、关、张三人的性格。

参考答案:张飞(“一根绳子”、“一把火”):耿直、粗犷、暴躁、鲁莽,但又极关心大哥,讲义气。

关羽:忠心、理性。

刘备:谦恭有礼、求贤若渴、礼贤下士。

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博望坡军师初用兵(火烧博望坡)

甘宁射死黄祖,孙权弃江夏回江东。刘表以荆州付刘备,刘备推却之。刘表的长子刘琦惧怕继母蔡夫人加害,向诸葛亮询问脱身之计,在刘琦的再三追问下,诸葛亮教刘琦屯兵江夏以避母蔡夫人之害。诸葛亮在新野招募了三千士兵,教他们演习阵法。张飞、关羽对诸葛亮心存不服。曹操派夏侯敦率兵攻打新野,夏候惇不听徐庶之言,要擒刘备、诸葛亮。孔明教练新野民兵,用计在博望坡火烧曹军,大获全胜。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关羽、张飞等大为敬佩,奠定了威望。

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

孔明建议刘备趁刘表病危,取荆州为安身之地以拒操,备不为。曹操亲督五十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平江南。曹仁率十万先遣部队向新野开来。孔融劝阻曹操伐刘备,操杀孔融并其二子。刘表病死,蔡瑁与蔡夫人立幼子刘琮为荆州主。蒯越等人劝刘琮投降曹操,曹操因此得到了荆州。刘备不愿诱杀刘琮以夺荆州,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刘备率领军队和新野百姓弃新野而移兵樊城,新野成了空城。操兵至,诸葛亮诱操兵入新野以火烧之,又用白河水淹之,击退曹仁军。

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

曹操欲取樊城,令徐庶为使劝降刘备,刘备不肯,曹操大怒。无奈下,刘备弃樊城往襄阳撤退,新野、樊城两地百姓随其同行。众人劝刘备弃民先行,刘备不肯。来到襄阳城下,刘琮、蔡瑁拒绝刘备人城,刘备只好前往江陵。操至襄阳,蔡瑁、张允被加之厚爵,杀蔡夫人及刘琮。刘备不忍舍弃百姓独行,因此行动迟缓,每日只能走十余里,很快被曹操的五千铁骑追上。刘备一行在长坂坡遭到曹操夜袭,刘备与部将、家眷失散。在混战中,糜夫人受伤,投井而死。赵云单骑救主,七进七出救下阿斗,怀抱阿斗,左右冲杀,连斩曹操五十多员大将,威震长坂坡。

思考题1:分析本回书先疑赵云降操后写赵云杀敌救主所用写作手法,并根据赵云单骑救主的言行概括其形象。

参考答案:欲扬先抑手法。先抖出糜芳说赵云反投曹操的“包袱”,再借张飞之口说出“待我亲自寻他去,若撞见时,一枪刺死”,以加强悬念;随后又道出刘备坚信“子龙从我于患难,心如铁石,非富贵所能动摇也”。接下来是赵云冲杀奔突、单骑救主的情节,一连串的恶斗,赵云不仅从乱军中救出甘夫人与阿斗,还刺死曹军将领五十余员;夺得青釭剑,力战四将,曹操赞他“真虎将也,吾当生致之”。赵云是忠勇的化身。赵云近乎完人,缜密,沉稳,忠勇,自律……正是这些性格特点,让刘备和一生谨慎的孔明都对其欣赏有加,爱把其带在身边,将大任委托给办事妥帖的他。

思考题2:结合刘玄德“携民渡江”的情节,分析作者的思想倾向。

参考答案:作者细致叙述了刘备从樊城撤退时,不顾自身危急,坚持携“民众数万”渡江,感动百姓的情景,突出了刘备“爱民如子”的“仁明君主”形象,寄寓着“仁政”理想:把恩泽加到每个百姓身上,争取其支持,也就是“得人心者得天下”。

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 刘豫州败走汉津口

赵云救得阿斗,但被困长坂桥。曹操大军随后追来,张飞巧设疑兵,叫随从的二十余个骑兵在马尾上拴上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使曹军莫知虚实而不敢轻进。张飞横矛立马桥头,面对桥西的曹军,发出三声巨雷般的断喝,竟然将曹操的一员大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坠马而死,一时乱了曹军阵脚。曹操几十万大军被吓退。事后,曹操率兵追袭刘备败军,路遇关羽率领的江夏士兵,关羽击退曹军。关公、孔明、刘琦接应刘备投江夏,荆州军民投降曹操。曹操计点马步水军共八十三万,诈称一百万,水陆并进,沿江而来。东吴孙权集众谋士商议御操之策,孙权想借曹刘大战之机,夺取荆州城.因为荆州不仅地势险固,而且土地富饶,物产丰富。孙权派鲁肃到江夏,借吊唁刘表为名见到了刘备和孔明,而此时诸葛亮正欲前去东吴联合孙权抗曹,于是两家共商联合抗曹之事。

思考题1:你如何评价刘备掷子于地的言行。

参考答案:说法一:“无由抚慰忠臣意,故把亲儿掷马前”,收买人心。说法二:赵云在刘备艰苦创业的艰难时期,确实比阿斗重要。他们有同生共死的深情厚意,刘器重且爱惜赵云,刘备没有必要演戏,笼络赵云。刘备把妻小托付给赵云保护,可见高度信任。之前,刘备还劝张飞不要错误地怀疑赵云。

思考题2:本回中,张飞是如何吓死曹操一方的夏侯杰的?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长坂桥上,面对曹操大军,张飞怒目横矛,三声大喝,使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而亡,曹操及众军也仓皇逃窜。张飞见曹军已退,便令拆断桥梁,示怯于曹方,致使再度追击,因此刘备说他:“吾弟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

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为了促成孙、刘联合大业,诸葛亮跟随鲁肃来到江东。孙权邀文武百官商议,东吴张昭等力主投降,鲁肃不同意,孙权倾向于鲁肃。孔明面见江东众谋士,诸葛亮和众人展开舌辩,驳得众人无话可答。东吴粮官黄盖和鲁肃引孔明见孙权,诸葛亮用言语激孙权,孙权变色入后堂。亮怪孙权不问己破曹之策,肃又引孔明入后堂叙话。孔明向孙权说明操兵弱点、孙权联合可破敌曹操的道理,孙权信其言。张昭等人又力主投降,提醒孙权不可中孔明之计,孙权最终还是犹豫不定,只得请周瑜(字公瑾)从柴桑回来商议对策。

思考题:分析诸葛舌战东吴群儒的论辩艺术。

参考答案:这是一场精彩绝伦的舌战,通过这场舌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智慧之星诸葛亮的形象。论辨技巧娴熟,或斥论点,或批论据,或驳论证,诸葛亮雄辨滔滔,举重若轻,一个大儒大智的形象跃然纸上。

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 孙权决计破曹操

周瑜从鄱阳回柴桑议事,在周瑜面前,东吴的文官武将各持已见,争论不休。孔明巧妙地改动了《铜雀台赋》中“二乔”二字的含义,以献二乔可退操兵智激周瑜,瑜决计抗操,向孙权详细地分析了曹军的劣势。权听瑜言,以剑赐瑜,拜周瑜为大都督,使其率军抗曹。瑜向亮问破操之策,亮言权惧操兵多,未决绝;瑜入见权,孙权果惧操兵多,瑜为之开解。周瑜于是嫉妒诸葛亮之才,认为诸葛亮的才能对东吴构成了威胁,便派诸葛谨以兄弟之情说亮事吴,反被亮以骨肉之情说其事刘备,只得无功而返。

思考题:孔明本为联吴抗曹而来,却为何认同周瑜降操,这是一种怎样的论证方法?

参考答案:归谬法,欲擒故纵之计。降曹本为保全妻子,而操拥有东吴后又要占有二乔(铜雀台赋为证)。孔明故意提出献二乔与曹操的建议,以证明降曹乃自取其辱。

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孔明与周瑜一方面商议联合抗曹,另一方面又相互斗智。瑜欲杀亮,调亮领兵劫操屯粮之所聚铁山。亮言瑜不能陆战,瑜怒欲自往。亮点破劫粮必被擒的理论,教鲁肃谏周瑜以拒曹为重,不要相互谋害。周瑜诳骗刘备来中军账,见云长立于备后,瑜大惊,未敢加害。瑜于三江口败操兵。周瑜夜探曹操水寨,决定用计除掉曹营水军都督蔡瑁、张允。曹操见周瑜夜窥水寨,便召集部下商量对策。蒋干为了立功,自称是周瑜的同窗,自告奋勇往江东去说降。周瑜将计计就,设下群英会款待这位旧友,故意做出狂态,大谈东吴兵强粮足的情况,让蒋干无法陈述劝降之意。晚上,周瑜又邀蒋干入帐共寝,假装醉酒,故意让蒋干看见并盗走伪造的蔡瑁、张允与东吴私通的书信;又故意两次说梦话,并让蒋干偷听到所谓江北密保,使其信以为真。蒋干回到江北,将书信献给曹操,曹操下令处斩深得水军之妙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中了周瑜的反间计,为孙刘联军除去了水路进攻的一大障碍。

思考题1:俗话说:“曹操倒霉遇蒋干。”请结合《三国演义》中“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概括蒋干中计的多方面原因。

参考答案:一是周瑜计设得高明;二是蒋干的盲目自信;三是曹操的生性多疑。

思考题2:周瑜用了什么方法除去蔡瑁和张允的?第四十五回的主线是什么?

参考答案:使的是借刀杀人、反间计。诱骗蒋干盗书,离间蔡、张与曹操的关系,借曹操之手除掉蔡张二人。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思考题3:曹操来信,封面措辞带有对东吴轻蔑侮辱的感情色彩,周瑜十分恼火,毁书斩使。试分析。

(1)以此抗议示威;

(2)表示自己决一死战的态度;

(3)鼓舞士气。

思考题4:周瑜设计的背景。

周瑜毁书才有三江口之战;曹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举;二人整治水军得法才引来周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

思考题5: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使曹操信以为真?

参考答案: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

(1)“某等降曹,非图士禄,迫于势耳。”——蔡、张新降曹操,还未得到信任,容易使蒋、曹理解为投降非出真心。“已赚北军困于寨中”,蔡、张训练水军的确是“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

(2)“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容易使对方激动。

(3)“早晚人到,便有关报”为当晚假探子报讯伏笔。蒋干在曹操处夸下的海口““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正无法实现时,看到密信认为天赐良机。

思考题6:试分析周瑜的反间计的内容。

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密信、梦话、假密报。密信是基础,后两者使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两次说梦话:“教你看操贼之首”。好像是酒醉失言,醒来假装不知床上睡的是谁。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用计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使蒋干深信不疑。

思考题7: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参考答案: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思考题8:简析人物形象.

(1)周瑜:他勇敢善战(三江口初捷的布置指挥),足智多谋,反间计是在他夜探曹军后定下的,实施过程步步紧逼,精密周到。他又是年轻潇洒,豪放自信。有卓越的军事才干。

周瑜的每次“笑”的不同原因及反映的思想性格特征:

①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自信之“笑”。为蒋干送上门来抓到使反间计的契机而高兴,表现出他在与敌斗争中操着主动权,极为自信。)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嘲讽之“笑”。表示自己早已看透了蒋干的来意,嘲笑蒋干欲盖弥彰,心虚而说假话。)

③瑜笑而挽其臂(做作之“笑”。虚情假意地对蒋干表示亲切,表示相信他,以稳住他,以便让他上钩。)

④大笑畅饮(麻痹之“大笑”。表示见故人而高兴,让蒋干感到毫无戒心,以便麻痹蒋干。)

⑤佯醉大笑曰(自得之“大笑”。表示为自己今日的成就地位而自豪,让蒋干认识到周抗曹之心不可动摇。)⑥言罢大笑(这个“大笑”进一步显示自己在东吴的地位,讥笑蒋干竟来劝降,以绝蒋干劝降的念头。)三次“笑”,三次“大笑”,表明周瑜胸有成竹,潇洒自信。

(2)蒋干: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来江东时“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周瑜施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

(3)曹操:他刚愎自用,骄傲轻敌,自恃“率兵百万”而不重视水战劣势。他天性多疑,对降将不信任、不重视,以致后来会一时上当中计。他急躁而奸诈,因急躁,会错用蒋干,因奸诈,知错不认错,还要寻找借口。(在当时也的确不能认错,随意错杀降将,会使荆襄降将不满而动摇军心。)

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诸葛亮在鲁肃前揭穿周瑜使蒋干中计之事,使周瑜更加嫉恨,欲害诸葛亮,故意让诸葛亮在十日内造出十万支箭,而孔明以为只需三日即可。诸葛亮算定三日后有大雾,乘草船带鲁肃前去曹营水寨,曹操下令放箭,十万支箭全部射在了草船上。亮与瑜各写破操策于手心,皆“火”字。曹操连连失手,派蔡瑁族弟蔡和、蔡中诈降东吴,周瑜再次将计就计。为了周瑜火攻之计成功,黄盖夜见周瑜,愿为诈降之人,决定用苦肉计骗过曹营细作,也去诈降。(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思考题1:简述周瑜实施的“苦肉计”的内容。

参考答案:为了让曹操上当,以便火攻曹军。(目的)黄盖和周瑜密探了一番,想出了苦肉计。第二天,在周瑜与众将商议退敌之策时,黄盖假装不服从军令,与周瑜顶撞起来,周瑜大怒,将黄盖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内容)随后黄盖诈降曹操,率船火烧曹操水军,立下大功。(结局)

思考题2:“草船借箭”成功的因素有哪些?作者是怎样刻画诸葛亮的?

参考答案:因素:知天:三天后必有大雾;知地:回来时顺风顺水;知人:鲁肃忠厚必能相助,曹操多疑不敢出兵。多次以鲁肃的“不解其意”、事事被动的愚钝反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神机妙算。

思考题3:鲁迅认为,《三国演义》表现孔明的机智太夸张了,“多智而近妖”。你认为呢?请以“草船借箭”为例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同意。孔明“料定”三日后有大雾且没有误差,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不符合客观实际。何况,“对面不相见”的大雾中,孔明的20条船确实难以接近曹军水寨。再说,长江水流很急,曹军船只可以靠岸停泊,孔明的20条船无法在江流中停泊。可见,太夸张了。

(2)不同意。孔明“算定”大雾,是有科学根据的。孔明抓住曹操多疑性格,利用大雾,大胆冒险,完全符合心理情感的真实。曹军弓弩手“约一万余人”,每人射几十枝,就有几十万枝箭;同时,孔明20条船,“各束草千余个”,每船得箭“约五六千”,并不难。

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

东吴参谋阚(Kàn)泽受黄盖之命前去曹营献诈降书。二蔡(蔡中、蔡和)使人密告黄盖受刑之事,操不疑泽,令还东吴。操对甘宁、黄盖之降持疑,蒋干再次自告奋勇前往东吴探听虚实。周瑜与庞统经过密议,又一次将计就计。周瑜把蒋干安置在西山,蒋干夜访庞统。庞统受周瑜之命随蒋干见操,献“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后回东吴,却为徐庶识破。

思考题1:相比于阚泽献书时的谨慎,曹操为何对庞统的连环计深信不疑?

参考答案:阚泽献书时曹操并未轻易相信,而是再三寻找破绽,如“非公能辩,则盖徒受苦矣”(黄盖语)。深信庞统,原因有三:一是蒋干中计引荐;二是庞统名声在外,司马徽老先生曾扬言:“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曹操亦想得之以与诸葛亮对抗;三是“连环计”表面上似乎真能曹军解决“水军多疾”的困难。

思考题2:试分析本回书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承接前回书中的反间计、苦肉计及本回中的诈降计、连环计,实际上东吴多计连环,引曹上钩,而曹操连连中计,决定了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吴蜀联军。

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徐庶为报刘备厚恩未揭穿庞统连环计的目的,徐庶利用庞统的妙计,终于从曹营脱身而去守西凉。曹操以为胜券在握,于大船之上置酒设乐,大会诸将,面对长江,横槊赋诗《短歌行》,刘馥(fù)指出曹操诗中不吉之处(失败已有先兆),曹操大怒,刺死刘馥。操试调遣,西北风起,大喜,程昱提醒曹操防备火攻,操言隆冬只有西北风不会有东风南风,不以为意。曹操开连环战船与东吴交战,袁绍的旧将焦触、张南自告奋勇前去挑战,却被吴将韩当、周泰所杀。周瑜见曹操的黄旗(三国时的黄旗即为官旗)被风吹倒,旗角于瑜脸上拂过,想起一事,口吐鲜血昏倒。

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

周瑜见没有火攻的好风向,焦急而病。诸葛亮为治周瑜的心病,称能借来东南风,助周瑜火攻曹操,周瑜闻言,虽未用药,病已痊愈。瑜派人于南屏山筑七星坛,孔明在七星坛上祭拜整日,终于刮起了东南风。周瑜见风起,派丁奉、徐盛往杀孔明,孔明在赵云的接应下回到了夏口。周瑜调军有方,亮亦调兵遣将。黄盖出发往赤壁,程昱提醒操防诈防火,文聘前往阻止黄盖而不得。火船顺风而下,火烧北船,曹军战船顿时一片火海,阵营大乱。大火借着风势,一直烧到岸上的大营,曹操八十三万大军损伤大半。操被张辽救下小船,黄盖追之,被张辽射中肩窝,翻身落水。

【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后,决定南下一举统一。刘备派诸葛亮舌战群儒,在周瑜、鲁肃支持下,孙权决定抵抗。周瑜利用北兵多不惯水战及发生疾病等弱点,定下火攻策略,并实施苦肉计,派黄盖诈降。庞统受周瑜之命随蒋干见操,献“连环计”,使得曹操将全部战船钉在一起,为周瑜火攻成功创造了条件。曹操轻信,登上用铁索连在一起的战船。诸葛亮借来东风,黄盖顺风直扑曹军水寨。曹操大败北还。

思考题1: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赤壁之战中为什么孙刘联军能以弱胜强?

参考答案:

(1)天时胜:刘备汉室宗亲,操乃汉贼;曹军流行疾病;东南风起。

(2)地利胜:南方多地方,北军不善水战。

(3)人和胜:曹操骄傲,心气浮躁;荆州新降,人心未附,士气低落;孙刘背水一战,决心很大;周瑜、诸葛亮等人计谋精妙。

思考题2:对比分析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中曹操成败的原因。(参见上题)

参考答案:官渡之战是曹操与袁绍争夺北方霸权的转折点,官渡一战之后,曹操终于一反之前对袁绍的劣势,为自己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曹操在战事初期处于劣势,当中全赖刘晔、荀攸、许攸三人为曹操扭转困局。曹操是一个懂得运用人才的人才,能接纳他人之言,故袁绍兵多也不足为惧。袁绍则不善用人。

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争,只不过这回曹操变成了失败的强者。公元208年,曹操率领水陆大军,号称百万,发起荆州战役,然后讨伐孙权。孙权和刘备组成联军,由周瑜指挥,在长江赤壁一带大破曹军,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赤壁之战是孙、曹、刘各家都派出主力参加的唯一的战事。曹操之所以会遭受惨败,主要在于:

(1)军事错误,犯军事大忌,如43回、44回诸葛亮和周瑜分析:劳师远征、水土不服、舍长取短(不习水战的北方军以水战方式战斗)、军心不一(相当一部分士兵是降来的)。

(2)战斗思想准备不足。曹操在战斗之前就已经开始盘算胜利后在江东如何享乐,完全可以说明他骄傲、轻敌、匆忙出击,想一口吞下江东,对战斗的结果过分自信,有着这样轻浮的心态导致了他在赤壁之战中全线败北。

(3)诸葛亮借来东风,正当东吴军发起火攻时,大冬天突然刮起东南大风,风助火威,正好烧了处于江北的兵船。

(4)对方周密谋划,如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周瑜、黄盖、庞统等人先后设施的反间计、连环计等。

(5)从当时的战略角度考虑,曹操之所以在赤壁惨败,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及时攻击屯驻于夏口的刘备残余势力,促成了处于弱势的孙、刘之间的联盟,并以夏口为据点向曹军发起反攻。

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华容道义释曹操)

韩当救被射落水的黄盖回大寨医治。三江水战,赤壁鏖兵,曹操败逃。在奔往乌林的路上,被吕蒙追杀;在去合肥的路上又被太史慈、陆逊伏击;在往彝陵逃命时,又先后被诸葛亮在路上布下数路伏兵(赵云、张飞)冲杀,曹操被杀得胆战心惊。曹操中了诸葛亮“虚虚实实”之计,率兵走华容道,却遭遇关羽的伏兵,曹操向关羽求情,关羽念在曹操往日的恩情上放走了曹操。到此,赤壁之战以曹操的全面失败而告终。后,诸葛亮欲斩关云长。

【诸葛亮的失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有人认为派关羽守华容道是诸葛亮的失算之一,其实还有很多错误:失街亭;未烧死司马懿;五丈原增寿失败;过分操心,事事巨细,导致后主无能;西蜀强大后,战略方针(没有认清当时三国蜀国最弱的形势,穷兵黩武,导致蜀国亡国)。

【曹操的“笑”、“怒”、“求”、“哭”】

曹操败走华容道时,他仓慌逃窜险些丧命,但他竟能够三次大笑,笑周瑜、孔明,无智谋,他以笑来稳定军心。但当他逃回到据点的时候,已经脱离了危险,他又仰面大哭,哭谋士郭嘉已死了。哭郭嘉,是说其他军士无能,把战败的责任推卸掉了。“三笑一哭”这一情节把曹操的奸诈和权术刻画得淋漓尽致。

曹操的八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却能在惶惶逃命中连连大笑,这“笑”写出了他虽大败却不气馁,不认输,还要发表议论笑话对手“智谋不足”,“是无能之辈”。这是用环境描写来反衬曹操之“顽强”“狡谲”的一面,说明他仍然雄心勃勃。

曹操削平北方群雄,欲鲸吞孙、刘,为的是统一天下。目下,虽败而大志不改,日后还要重整旗鼓再作较量。正因为这样,所以他要以“笑”来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度过难关。所以说曹操败中的大笑是一种策略,真是狡谲之至。

作者用反常的“笑”来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用正常的“怒”和“求”来对照笑,写出曹操性格的多侧面。华容道上因积水难行,曹操命令士兵运草堵塞,又命令人马践踏而行,死者不可胜数,哭声于路不绝,他怒曰:“有死之命,何哭之有?如再哭者立斩。”他把人马分为三停,有一停填了沟壑,他就践踏着士兵的尸体过沟。等过了险境回头一看,只有三百骑随后。这怵目惊心的一幕,说明了曹操极端自私和残忍的本质。曹操的人生哲学是“宁教天下人负我,休叫我负天下人。”为了保全自己,他不择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狠毒到了极点。为了保命,杀气腾腾的曹操,也能低声求饶。华容道上他欠身向关公求饶,用“春秋之义”打动关公。

曹操安全逃回南郡以后,总结这场战争,他不承认自己骄傲轻敌,指挥失误。在饮酒时他仰头大恸,以哭死去的谋士郭嘉郭奉孝,这时曹操就以此来影射这些谋士没有为他出谋划策。就这样,他狡猾地推卸了战败的责任,使得那些谋士听了以后,默默地、惭愧地退了下去。由此可见,曹操是多么狡猾、阴险。

作者在赤壁惨败这个最尖锐特别的环境中,通过曹操的“三笑”、“一怒”、“一求”、“一恸”,描绘出了一个奸雄的形象。人物动作描写很传神生动,“马上仰面大笑”、“坐于疏林之下,仰面大笑”、“在马上扬鞭大笑”,“忽仰天大恸”,“捶胸大哭”,动作幅度很大,夸张而有戏剧色彩,写尽了人物的奸诈虚伪。

思考题1:以华容道“捉放曹”为例,分析说明作者是如何突出关羽“义绝”形象的。

参考答案:先写关羽想捉曹操并立“军令状”的理由,再写华容道上情感斗争:关羽以为“诛颜良斩文丑”解曹操“白马之围”已不欠他人情,要捉他;后想到自己“过五关斩六将”曹操没派人追,还是欠他人情,于是放了他。通过理性与感性的矛盾对比,突出关羽有恩必报、义薄云天的“义绝”形象。

思考题2:“华容道上三笑一哭,铜雀台前大论古今”。在华容道上曾“三笑一哭”的是何人?简要叙述这一情节。并分析从这一情节上可以看出他的哪些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曹操。在败走华容道时的三番大笑,引出了孔明的三路追兵;而当他一旦脱险之后却又忽然“仰天大恸”,捶胸痛哭郭奉孝。对此,毛宗岗评价道:“宜哭反笑,宜反哭,奸雄哭笑,与众不同”。曹操为什么在该哭的时候笑,而在该笑的时候哭?我们如何理解这种反常心理?

曹操三次嘲笑诸葛亮无智,恰恰三次中了诸葛亮的计,每一笑都以一惊一败收场,曹操纵然足智多谋,到底不是孔明对手。所以,关于“三笑”,后人的一般理解是:曹操三次大笑,皆是自以为是之笑,用以反衬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其实曹操这三笑还显示了他作为一个优秀统帅的智慧和品质,说明其败而不馁,心犹不服,傲然自负,处乱不惊。首先,曹操说这三处应该伏兵,若伏兵后果如何;诸葛亮果然在此三处伏兵,后果也和曹操所料无差,这恰恰说明曹操和诸葛亮英雄所见略同,客观上表现了曹操高超的军事智慧。其次,曹操深知用兵之道,在危难时刻大笑可以掩饰军情,稳定军心,表达自己用兵的信心和智慧。

而后来当曹操被曹仁接入南郡安歇,到了安全之地时却仰天大恸,重在表现他的痛定思痛。表面上是思念哀悼遗计平定辽东的谋士郭嘉,但实际是责备当时手下谋士的无能,无一个可及郭嘉,鞭策其他谋士更加尽心辅佐。当然,这也是掩饰自己的过错,而把责任推给谋士,以维护自己的形象。毕竟,荀彧曾经等人提醒过曹操,但是曹操不但没听。这种虚情假意的哭,把曹操的心理性格表达得非常充分。几个哭、笑的细节,相当典型地表现了曹操奸诈、狡猾和自负等性格。

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 孔明一气周公瑾

玄德为云长告免,准备进兵攻取南郡。周瑜与鲁肃同往油江欲杀玄德。孔明教玄德回答周瑜:周瑜先取南郡若取不下,刘备再取。周瑜派蒋钦、徐盛、丁奉往取南郡,败于曹仁、牛金而回。周瑜亲自出马,得彝陵;曹仁、曹洪故意弃城而走,引周瑜入城,却在敌楼上埋伏弓弩手,周瑜中箭坠马,被众人救回。瑜回营诈死,曹仁等劫寨中计,大败而走。瑜正欲乘虚攻占南郡,赵子龙已占南郡,还说孔明令张飞已取荆州,令云长已取襄阳。瑜听后大叫一声,火气攻心,气得箭疮发作,倒下马来。这是孔明一气周瑜。

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

周瑜欲与玄德、诸葛亮决战,鲁肃劝阻,往荆州讨荆州九郡。鲁肃向刘备讨荆州,孔明借口荆襄九郡是刘表地盘,刘表虽死,其子刘琦尚在,刘备以叔辅侄,等到公子刘琦百年以后才能交换荆州为由,将鲁肃哄骗了回去。孙权取合肥不下,周瑜派程普助战。玄德命刘琦回襄阳养病,命关云长守荆州。刘备用马良之计,自领大军南征零陵、武陵、桂阳、长沙。诸葛亮设计先占了零陵,又派赵云前去攻打桂阳郡,太守赵范出降,赵云拒娶赵范寡嫂为妻。

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 孙仲谋大战张文远

张飞攻取武陵,关云长取长沙,不杀马下黄忠(字汉升)。黄忠次日射关羽盔缨,报关羽不杀之恩。长沙太守韩玄认为黄忠结连刘备,正要斩杀黄忠,却被一直对韩玄不满的魏延(字文长)所杀,继而降关公。刘备亲往黄忠家探之,黄忠降备。孙权攻打合淝,守将张辽识破了孙权的里应外合之计,导致孙权大败,太史慈中箭而亡。刘琦病亡,云长守襄阳,鲁肃二讨荆州。

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 刘皇叔洞房续佳偶

鲁肃讨荆州,又被诸葛亮以图得西川后即奉还为由哄骗回去。甘夫人死,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骗到江东。孔明将计就计,派赵云保驾,让刘备前往南徐娶亲。孙权继母吴国太、乔国老反对周瑜美人计。赵云用诸葛亮之计使得周瑜弄假成真。吴国太于甘露寺见玄德,大中其意。国太接玄德、赵云从馆驿搬入府中。玄德与孙权妹成亲。

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 孔明二气周公瑾

孙权差人至柴桑郡报知周瑜玄德招亲弄假成真之事,瑜又用计,欲软禁刘备于东吴,然后以兵击之。玄德被声色所迷,子龙拆诸葛第二个锦囊,假称荆州告急(对备言操攻荆州),刘备与孙夫人以到江边祭祀为由,辞别国太,瞒着孙权离南徐而去。行至柴桑界口,周瑜派徐盛、丁奉堵截,孙权派陈武、潘璋赶来,均被孙夫人骂退。蒋钦、周泰又持吴侯剑至,已去多时。玄备离柴桑到刘郎浦,诸葛亮在江边接应刘备上船。周瑜带兵追杀时遇到了诸葛亮的伏兵,诸葛亮令军士高声羞辱周瑜。周瑜此计又败,羞愧难当,气得箭疮复发,昏倒在船上。这是孔明二气周瑜。

【锦囊妙计】孙权用公瑾之计,引刘备入东吴招亲,要挟刘备交还荆州。诸葛亮在他临行前交给赵云三个用锦做成的袋子,吩咐说:“内封三条神妙计策,到时依次打开行事。”赵云和刘备、孙乾率五百军士到南徐,依锦囊妙计破了公瑾计策,娶了孙权之妹逃回荆州,让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

思考题:周瑜急急下得船时,岸上军士齐声大叫曰:“周郎妙计安天下,失了夫人又折兵!”周郎的“妙计”是什么?又为何“赔了夫人又折兵”?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

(1)东吴孙权要向蜀汉索回荆州,都督周瑜定计,将孙权妹谎说嫁给刘备,借以把刘备骗到东吴留作人质,以便索回荆州。

(2)刘备按诸葛亮的对策行事,到东吴成婚后偕同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

“赔了夫人又折兵”: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赚刘备来拘囚,要回荆州。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 孔明三气周公瑾

操大宴铜雀台,奖励文官武将。孙权派华歆往许都,意欲挑起曹刘两家争端,曹操将计就计,进一步加深了孙刘两家的恩怨。刘备、孔明对前来索要荆州的鲁肃说须取得益州后才能归还荆州。周瑜虚攻西川,欲借劳军为名实取荆州,但“假途灭虢”之计被孔明识破,安排四路大军等周瑜部队到来。周瑜箭疮复裂,坠于马下。

【诸葛亮三气周瑜】孙刘联合破曹。周瑜气量狭小,多次设计害诸葛亮而不得。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却被诸葛亮调赵云趁机先占领南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骗刘备至吴而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三气:周瑜想用“假途灭虢”之计突袭荆州,又被诸葛亮识破,率兵攻打失败。周瑜被气死前大呼:“既生瑜,何生亮。”

第五十七回 柴桑口卧龙吊丧 耒阳县凤雏理事

不久,周瑜接到了诸葛亮的一封来信,信中写明了他的所有用心。周瑜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年仅三十六岁。瑜临死前上书吴侯荐鲁肃以代已。孔明至柴桑吊丧周瑜,回程中遇到庞统,诸葛亮告诉庞统如果不如意可去投奔刘备。孙权见庞统貌不出众,不用庞统,鲁肃荐庞统于刘备。刘备因为庞统容貌丑陋,将他派往耒阳县处理事务。张飞前去耒阳县视察,发现庞统非凡的才能,终于使庞统受到刘备的重用。曹操派人招降西凉州的马腾,想让马腾南下征讨孙权。曹操为笼络马腾,特向汉献帝上表,封马腾为卫尉,并将其家属迁入邺城,便于控制。又拜马超(字孟起)为偏将军,封都亭侯。马腾与黄奎密谋除掉曹操,事情败露,曹操派曹洪、许褚、夏侯渊、徐晃等将率领大军把马腾的西凉军马包围,经过激战,马腾的儿子马铁被乱箭射死,马腾与另一个儿子马休重伤被俘,随后被绑至曹操面前。马腾骂不绝口,与马休、黄奎一同遇害。马岱脱逃。

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操起大兵三十万,径下江南。权使鲁肃求备,孔明叫备作书于马腾之子马超,令兴兵入关,操不敢下江南。马岱回西凉告马超以叔父马腾等被曹操所杀之事。马超为报父仇,又接刘备书信,教其入关,便与西凉太守韩遂及马岱、庞德等计夺长安,直抵潼关。潼关一战,曹操大败,又脱红袍,又割髯,又扯旗角包颈,几乎丧命。操欲渡河遏马超之后,马超赶曹操下船,许褚和渭南县令丁斐救操脱险。

【曹操割须弃袍】曹军被马超打败,在乱军之中听见西凉军大叫:“穿红袍的是曹操!”曹操马上脱下红袍;又听见西凉军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曹操惊慌地赶紧提起佩刀割断自己的长胡子:军中有人将曹操割掉胡须的事情告知马超,马超令人高声大叫:“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听见后.立即扯起旗角,包颈而逃。

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操筑土城以拒马超。马超战许褚,许褚赤膊上阵,臂中两箭。韩遂派杨秋与操讲和,曹操用贾诩之谋,离间马超、韩遂。曹操与韩遂在阵前交谈,马超怀疑韩遂。操“改抹”给韩遂的书信,马超愈生疑,超于阵前杀遂不成,反而被操军围困,为庞德、马岱救出,望陇西临洮而逃。韩遂率众投降曹操,被封为西凉侯。操回许都。消息传入汉中,惊动了汉中太守张鲁。张鲁想曹操必定会侵犯汉中,不如自己先派兵占据西川,然后称王。西川财富粮足,人口众多,地势险要,而且西川太守刘璋昏庸无能。益州牧刘璋派张松为使赴许都说操伐张鲁,以解益州之危。

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张松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将其乱棒打出,结果痛失得到西川的良机。刘备派部将迎接经过荆州的张松,失望之余的张松感激刘备之恩,临走之前将西川四十一州地理图本献给刘备,愿为内应,共取西川。张松与友法正、孟达约备取川,刘备不忍取同宗基业。经庞统说服,命孔明、云长守荆州,自己与庞统领兵西行,与黄忠、魏延等人一同入川。刘璋不听部下黄权劝谏,引狼入室,迎玄德于涪城。庞统和法正借机密谋除掉刘璋。

【张松献图】张松想说服曹操攻打汉中张鲁,解益州之围。准备把西川地图秘密献给曹操,不料曹操欺负张松相貌猥琐,不予礼遇。张松失望之余把地图献给了刘备,然后又与法正、孟达密谋除掉刘璋。后来刘璋发现张松出卖他.将他杀了。

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魏延舞剑欲杀璋,璋手下人对舞,刘备止之。孙权听说刘备已去了西川,便想派兵断刘备的后路,不想此事被他的母亲吴国太听见,吴国太怕孙权此举会伤了自己的女儿,不准孙权妄动。孙权与张昭谎称吴国太病危,派周善前往荆州去接孙夫人和阿斗回东吴,意在令刘备拿荆州换阿斗。赵云追赶周善的船队,在张飞的援助下夺回阿斗。孙权迁居秣陵,治建业,筑石头城,又于濡须水口筑坞,以防曹操。操尊魏公,加“九锡”以彰功德,荀彧因从中阻扰,被赐死。曹操率军攻打东吴,要报赤壁之仇,被孙权击败。孙权送给曹操一封书信,曹操收到信后退兵。

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见曹操兵退,孙权又想再取荆州。张昭献计,给张鲁写一封信,让他进攻荆州;再给刘璋写一封信,说刘备想夺取西川。刘备为刘璋抵御张鲁,刘璋以弱兵少粮给备,备怒。恰在这时,张松通刘备事露(张肃所报),全家被刘璋所斩。刘备用庞统之计,袭取涪(fú)水关,斩杀守将杨怀、高沛。刘璋派张任等四人在雒(luò)城前下寨,黄忠、魏延争破泠苞、邓贤之寨。魏延欲夺黄忠之功,破坏预定的计划,导致战败,黄忠救出魏延,斩杀川将邓贤;魏延设埋伏,活捉泠苞。玄德不杀降卒,来去自由,欢声动地。备放冷苞,泠苞欲助刘璋子决涪水淹备兵,保雒城。

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玄德防决水,斩泠苞。庞统急于攻取雒城,不听孔明劝告,不思回军,催备进兵。庞统至落凤坡,被刘璋部将张任伏兵乱箭射死。玄备哭祭庞统,无心再战,令关平到荆州请诸葛亮。诸葛亮把荆州托付关羽,嘱关公“北拒曹操,东和孙权”。诸葛亮、赵云与张飞兵分两路前往西川,而留关羽镇守荆州。(“东和北拒”)张飞途经巴郡,使“真假张飞”计(粗中有细)活捉巴郡太守严颜,严颜坚决不降,张飞钦佩严颜的志气,以礼相待,并且用严颜的部队为先锋,提前到达涪水关。

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严颜使所管关隘守将尽降张飞。刘备欲攻雒城,劫张任寨而败归,幸为张飞所救。诸葛亮随后也来到涪水关,定下计策生擒川将张任,张任誓死不降,被刘备下令处斩,备取雒城。刘璋接法正劝降书,怒骂法正,使人求张鲁相助。马超兵败入羌,借西羌兵攻打冀城,刺史韦康欲降,参军杨阜苦谏。韦康不听,投降后被杀。马超认为杨阜守义,复用杨阜为参军。杨阜假意投降马超,暗地联络姜叙、梁宽、赵衢,里应外合攻破马超,马超妻小均被杀。马超与庞德、马岱投张鲁,鲁大将杨柏与兄杨松不容马超。杨松又听黄权之言,欲助刘璋攻打备。

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张鲁派马超援救刘璋,马超自告奋勇攻葭萌关欲捉刘备。孔明用计败李严,李严说服费观降备,备得绵竹。张飞与马超连战不分胜负。孔明赶到葭萌关,用反间计,派人前去贿赂张鲁谋士杨松,杨松向张鲁诬告马超欲谋反,使得马超进退两难,刘备趁机劝降了马超。马超愿与弟马岱取成都,刘璋出降,刘备自领益州牧。玄德听赵云劝阻,没把成都有名田宅赐诸官,而是归还给了百姓。孔明治蜀重法,但对法正之横不责,法正自敛。云长欲入川与马超比试武艺,孔明以书安抚云长。

第六十六回:关云和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孙权命诸葛谨赴成都讨荆州,孔明设计使谨奔波无获而回,鲁肃定计请云长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赴“鸿门宴”,企图杀之,索取荆州。云长领周仓及八九个关西大汉赴宴,换和上船而归。操欲起兵南征,从谏作罢,王粲等人欲尊操为“魏王”,荀攸反对,操言其欲效荀彧,荀攸愤疾而死。曹操权倾朝野,汉献帝如坐针毡,汉献帝与皇丈伏完密谋杀曹操,事机败露,伏完全家被杀,伏皇后也被曹操下令处死。曹操逼汉献帝立自己的女儿曹贵人为皇后。汉献帝不敢不从,群臣也都不敢说话。见宫内平定下来,曹操率兵西征,想先取汉中,再夺巴蜀,然后一举夺得天下。

【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实则以鲁肃为人质。埋伏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对联】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齐丧胆;

单刀会鲁肃,江南子弟尽低头。”

——佚名题湖南省湘潭关帝庙。

这副对联写关羽平生最得意的两件事。第一件是:建安五年,袁绍派遣大将颜良率军围攻白马。曹操带领十五万兵迎战。曹操操初战失败,被颜良连续斩了两员大将。曹营无人能敌,关羽奋然上马,他倒提青龙偃月刀,策马冲进敌阵。颜良措手不及,被关羽斩于马下。关羽割了颜良的头,拴在马项之下,提刀出阵,如入无人之境。河北将士惊魂失魄,不战自乱。曹军乘势进攻,获得大胜。第二件是:关羽镇守荆州,鲁肃邀他赴会。鲁肃企图在宴会上讨还荆州,如果关羽不同意,伏下刀斧手杀之。关羽明知是计,仍从容渡江赴会。他只带一把大刀,几个随从。酒喝到高兴的时候,鲁肃提起归还荆州事。关羽假装喝醉了,很客气地说,请你来日到荆州赴会,再商量这件事吧!关羽离席右手提刀,左手挽住鲁肃,向江边走去。鲁肃手下的吕蒙、甘宁等人,本想按计划行动,但看到关羽一手提刀,一手挽住鲁肃,恐怕伤及鲁肃,不敢动手。关羽直到江边上自己的船时,才放了鲁肃,鲁肃已吓得魂不附体。这副对联,引用了这两个故事,赞颂关羽的机智与勇敢。

思考题:关云长说:“昔者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小说作者在这一回里也引“后人有诗赞关公曰:'……当年一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这一回所说的“尤胜相如在渑池”指的是什么事?关云长又如何显示他的“英雄气”的?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鲁肃在陆口临江亭宴请关羽,索要荆州,如其不从,便欲杀之。关羽明知是计,却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余人,单刀赴会。席间关羽谈笑自若,巧辞拒绝鲁肃的要求。最后佯推酒醉,右手提大刀,左手挽鲁肃,直到江边才放手道别。鲁肃被吓得浑不附体,东吴伏兵亦不敢妄动。

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 张辽威震逍遥津

曹操率兵攻打汉中张鲁,操派兵抄追杀曹兵的杨昂、杨任之后,胜得阳平关,又得南郑。操计收张鲁大将庞德又得东川。杨松收受曹操贿赂,献城投降,张鲁也降了曹操,杨松因卖主求荣被操杀。西川人闻操至,皆惧。为了维持孙刘联盟,刘备将荆州的长沙、江夏、桂阳三郡还给孙权,请孙权趁曹操在汉中之际兵进合淝。诸葛亮许诺,等刘备夺下汉中后,将荆州之地全部奉还东吴。合淝守将张辽、李典、乐进三人齐心协力,在逍遥津大破孙权进攻的队伍,自此张辽威震东吴。

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 左慈掷杯戏曹操

曹操撤兵汉中,留曹洪驻守,自己率军队下江南救合淝。凌统奉权命欲败操锐气,与张辽斗不分胜负。孙权部将甘宁带一百人夜至操中军左冲右突,不折一人而回,权深赞之。甘宁射中乐进面门,救出凌统,凌统与甘宁结为生死之交。二处交兵,权伤亡甚大,陈武、董袭阵亡,孙权不得已向曹操求和,答应每年给朝廷进贡。曹操见一时攻不下江南,也班师回朝。曹操回许昌后,晋升为魏王,崔琰因阻操为魏王而死。操从贾诩计,立长子曹丕为王世子。操于邺郡筑魏王宫。道士左慈来到邺都,施展法术戏弄曹操,曹操大怒,欲处斩左慈,却被左慈的术法吓得一病不起。

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 讨汉贼五臣丧命

曹操因惊吓而得病,请来平原神卜管辂(lù)到许都为曹操占卜,皆灵验,如鲁肃身故以及西蜀来犯等。并预言曹操将会在定军山损一大将。少府耿纪、韦晃、金袆以及太医吉平之子吉邈、吉穆,趁许都正月十五庆赏元宵佳节之际欲讨曹操,不成皆亡。曹洪、张郃(hé)领兵到汉中,初战告胜。

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 老黄忠计夺天荡山

张郃立下军令状,攻打巴西。张飞巧借地利出奇兵,首战告捷,乘胜追击宕渠山。张郃坚守不出,张飞连日饮酒,给张郃制造错觉。张郃果然中计,出兵劫营,中了张飞埋伏,大败,三座大营也被张飞乘虚夺取。张郃求援曹洪,曹洪不肯。只好使用诱敌深入的计策,阵斩雷铜。张飞吸取教训,将计就计,派魏延火烧伏兵,张郃大败,退守瓦口关。张飞见瓦口关易守难攻,在勘察地形时从逃难百姓口中知道有捷径可以抄到瓦口关背后。于是自带五百精兵,在百姓的导引下翻山越岭,抄到瓦口关背后,与魏延两下夹攻,终于夺取瓦口关。张郃落荒而逃,投奔曹洪。曹洪大怒要斩,在郭淮劝说下,张郃带兵攻打葭萌关戴罪立功。葭萌关守将孟达迎战,战败,向成都告急。诸葛亮智激老将黄忠挂帅救援。黄忠与严颜奇正相生,两下夹攻张郃,旗开得胜,一举解围。曹洪派少壮派韩浩、夏侯尚增援。黄忠用骄兵之计连败数阵,诱敌深入,突然袭击,大破魏军。张郃等败走天荡山。黄忠乘胜追击,与迂回敌后的严颜两下夹攻,夺取天荡山,斩杀夏侯德。接到捷报,刘备大喜,并在法正建议下,作出夺取汉中的战略决策,率大军亲征汉中。在诸葛亮的智激下,黄忠自告奋勇,并立下军令状,只率本部三千人去取汉中守将夏侯渊首级。

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

操亲出征,至蓝田,看望蔡邕之女蔡琰,试杨修才。黄忠从法正“反客为主”之计,步步为营,打败驻守定军山的夏侯渊,俘夏侯尚。黄忠在法正帮助下,先夺得定军山西一山头,以逸待劳,杀了夏侯渊,夺了定军山。曹操率军前来报仇,黄忠烧操粮草,被围,为赵云救出,赵云单枪匹马据汉水打败操追兵,重现长坂坡的风范。玄德,孔明赞子龙一身都是胆。操命徐晃从斜谷小路取汉水,王平往助。

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 曹阿瞒兵退斜谷

徐晃不听王平意见,被黄忠、赵云打败,王平降玄德。操被背水一战的刘备打败,回到南郑,魏延、张飞已得南郑,操走阳平关。针对曹操的为人多疑,孔明采取疑兵之计,接连挫败曹操。操弃阳平关而逃至斜谷界口,进退两难,三军士气消失殆尽。主簿杨修为人放旷,多次触犯曹操的忌讳,他看透了曹操想要退兵的心思,被曹操斥为惑乱军心,借“鸡肋”之说将其处斩。备乘胜追击,操不得已撤回许都。

【鸡肋事件】曹操正在进退两难之际,适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有鸡肋,决定用“鸡肋”作夜间口号。杨修,见以“鸡肋”作口号,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因为鸡肋虽然少肉,但是弃之可惜,跟当时进不能胜,退恐人笑情形相似,他猜度曹操快退兵,因长久屯兵在外不是办法,现在不走,只是一时为了面子,始终也会走的。结果杨修以扰乱军心的罪名被杀。

【汉中争夺战】曹操夺取汉中,令曹洪、夏侯渊镇守。张飞打败张邰夺取瓦口隘,黄忠夺取天荡山,并听从法正的计策在定军山半山以逸待劳斩杀夏侯渊。从许都赶来的曹操战局不利,发布鸡肋军令,借故斩杀杨修,不久退兵。刘备夺取汉中,进位汉中王。

【杨修之死】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魏军主帅曹操深感进退两难。魏行军主簿杨修恰恰在此关头从军中以“鸡肋”为夜间口令这件事上,推知曹操已有退兵之意,未经请示,便教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又向夏侯说明“鸡肋”一语的含意,夏侯服膺杨修的“先知”,也赶紧收拾行装。顷刻间,军心大乱。据此,曹操以“造言乱军”的罪名诛杀杨修。表现杨修的聪明才智和“恃才放旷”的思想作风,也揭示了曹操的复杂性格:既十分奸诈,又深谋远虑。

内容赏析:

曹操早有杀修之心,他一直在等待时机,找一个最堂皇的理由把杨修除掉,以免旁人猜忌。他这种阴险的心理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为了揭示这一过程,说明曹操杀杨修的真实意图,小说作者运用了插叙的写法,追述此前杨修“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的事实。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属日常生活范围,包括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和所谓“梦中杀人”三事,生动地反映了曹操待人接物常以小慧售其奸,故意乱人耳目,可每次都被杨修揭穿;身边有这样一个才思敏捷、能参透自己心意的人,他如何能不“忌”不“恶”乃至时时加以防范呢?另一类属于政治活动范围,包括杨修告发曹丕阴事、教曹植斩门吏而出和为曹植作《答教》三事,这表明杨修已深深地卷入宫廷斗争之中,他竭力辅佐曹植争做曹操的接班人,反对曹丕继位。这样一个危险人物,如果留下来必将成为他身后的大患,因而“此时已有杀修之心”。这又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最后紧承杨修被杀说到次日出战蜀军。曹操此举无非是为了说明杨修所谓“班师”纯系胡言,却不料战斗失利,自己又“折却门牙两个”。至此,他“方忆杨修之言”,并下令“厚葬”杨修,给自己下了台阶,借机退兵。这个结尾颇有讽刺意味。

杨修被杀可以归纳出三个原因:一是由于杨修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二是杨修恃才放旷,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三是由于杨修已深深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曹操兵败,又中魏延一箭,三军锐气堕尽,退回京兆。刘备取汉中,安民已定,大赏三军,人心大悦。诸葛亮引法正等人欲尊玄德为帝,玄德不从。孔明建议暂为汉中王,玄德应允,筑坛于沔阳,进位汉中王,与曹操名爵相等,立子刘禅为王世子,亮为军事,又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为五虎大将,并进表许都。曹操闻之大怒,欲兴兵讨伐。司马懿献离间计,欲与东吴合力破蜀兵。刘备引百官回到成都,修筑宫廷,广积粮草,多造兵器,以图进攻中原。操派满宠为使,说权攻荆州。东吴因荆州之痛,求二全之计,如与云长结亲则共同破魏,不成则合力破蜀。关羽放弃了孔明联吴抗曹的策略,粗暴地拒绝了孙权派来的求婚使者(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关羽得到刘备指令,留少数人守荆州,自己带领兵马进攻襄阳。糜芳、傅士仁因饮酒误事,为关羽杖责并免去先锋印绶。关羽大败曹仁,得襄阳,乘胜攻打樊城,曹仁坚守不出。司马王甫谏关羽须提防荆州守备,关羽不听。

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 关云长放水淹七军

曹操派于禁前去救樊城,使庞德为前部先锋。庞德原是马超副将,马超此时已是刘备得力助手;庞德的哥哥庞柔这时也在西川为官。曹操不信任他,想免去他的先锋之职。庞德向曹操发誓,要忠心报主。庞德造一榇(chèn,空棺),抬赴樊城,与妻子生死离别,以表忠曹而破关公之决心。关公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刚愎白用,嫉贤妒能,恐庞德立功,鸣金收兵。于禁在罾口川下寨,被关羽决水淹寨,于禁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于禁被擒,庞德被斩。于禁兵屯罾(zēng)口川,关公放襄江水淹七军,于禁投降,统领的七军全军覆没,庞德被擒不降而被斩。关公被曹仁兵放毒箭射中右臂。

【水淹七军】219年秋,关羽进攻樊城,曹操命大将于禁为南征将军,庞德为先锋,统率七路大军,星夜去救樊城。关羽与庞德战百余回不分胜负,庞德一箭射中关公左臂,于禁恐其成,鸣金收兵。关羽得信,曹兵移到城北驻扎。关羽不知何意,骑马登高观望,看到北山谷内人马很多,又见襄江与白河水势汹猛。遂急命部下准备船筏,收拾雨具,又派人堵住各处水口,趁夜晚风浪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大意的于禁没有采取防范措施,庞德则与众将商议,山谷不易久留,准备明日将军士移入高地。就在这天夜里,风雨大作,庞德在帐中,只听万马奔腾,喊声震天。出帐一看,大水从四面急剧涌来。七军兵士随波逐浪,淹死很多。于禁、庞德率将士登上小土山躲避,关羽带大军冲杀而来,于禁投降,庞德后被生擒。

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 吕子明白衣渡江

关羽在攻樊城时中了毒箭,神医华佗前来为关羽刮骨疗毒,公全无惧色,饮酒吃肉,谈笑弈棋,神态自若,留下了一段佳话。操联东吴,夹攻关公。东吴吕蒙(字子明)用陆逊(字伯言)之计,假装病退并以陆逊代之,使关羽不设防荆州。孙权拜吕蒙为大都督,吕蒙让精锐士卒都埋伏在船舱里,选会水之战士装扮成商人着白衣向浔阳进发,骗过关羽守军,乘夜占领烽火台,不费一兵一卒,夺得荆州。孙权放于禁归,吕蒙治军严肃。治中潘浚、公安守将傅士仁投降。

【吴下阿蒙】三国时期,东吴能武不能文的武将吕蒙听了孙权的劝告后,发奋读书,大有长益。一段时间后,都督鲁肃来视察吕蒙的防地。吕蒙就对蜀防备的事情讲得有条有理,还写份建议书给鲁肃,鲁肃很惊讶地说道:“你再也不是从前吴下的那个阿蒙了。”(吴下,指东吴。阿蒙指吕蒙,东吴大将。他学识不足,孙权劝他要多读兵书、史书。吕蒙勤奋学习,大有长益。鲁肃和他交谈,常彼吕蒙驳倒。鲁肃赞许地说:你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阿蒙了。后以“吴下阿蒙”称誉别人变化很大,长进明显;或反其意而用之,谦指自己毫无长进,也作“阿蒙吴下”)

思考题1:在第七十五回中,关公对华佗说:“任汝医治。吾岂比世间俗子,惧痛者耶!”请结合全书,分析关羽在“刮骨疗毒”中的性格。

参考答案:“岂”字足见关公自视极高,关公连孙权都不放在眼里,自傲自大。关公不惧痛,敢接受也能忍受刮骨疗毒且“全无痛苦之色”,不仅勇气过人,且忍受力超人。关公选择忍痛刮骨保全右臂,足见明智、冷静。相比曹操怀疑华佗,“任”字足见关公的坦荡、豪放。

思考题2:关羽和周瑜一样中曹仁的毒箭,后来的发展情况却不尽相同。请从关羽这一人物性格角度分析说明为何“不尽相同”。

参考答案:关羽因“信义著于天下”得到华佗医治,周瑜则没有。其后,周瑜没带伤大战过,关羽曾大战徐晃,跟关羽勇武、刚烈有关。两人都因动气,导致箭伤复发并昏倒,都跟自大骄傲有关,但是,周复发三次,与性情偏狭有关;关复发一次,则因不听劝告、过于轻敌。

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曹操派徐晃前来助战,徐晃与关羽在沔水展开大战,用计大败关平、廖化、关公。傅士仁招降南郡守将糜芳,南郡也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听说荆州有失,急忙向荆州方向退兵,可各将因吕蒙善待城中家眷而皆无战心。关公败走麦城,廖化向上庸军守将刘封、孟达求救,二人袖手旁观而不承羽命。诸葛谨往说关公报降不成。

【关羽大意失荆州】刘备进位汉中王,曹操采纳司马懿之计,联结东吴,叫孙权暗袭荆州。关羽拒绝和孙权联姻,激怒孙权,孙权令吕蒙夺回荆州。关羽为防吕蒙,留下重兵防范。吕蒙依陆逊计而行,假装病退。关羽果然中计,便把荆州重兵调去攻打樊城,防守空虚。吕蒙把战士化装成商人的模样,骗过了江边守军,占领烽火台,顺利渡江,趁关羽轻敌,毫无防备,没伤一兵一卒就占领了荆州。同时关羽在前线被徐晃包围,败退到麦城。吕蒙又把麦城紧紧围住,关羽突围不成功,被俘不降,孙权杀之,后嫁祸于曹操。

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 洛阳城曹操感神

麦城孤城难守,关公欲弃麦城投西川,路遇伏兵,被潘璋部将马忠所获,孙权劝降不成,斩关公、关平。关羽的坐骑赤兔马被马忠所获,献与孙权,孙权又将它赐给马忠。此马因数日不吃草料而死。关羽阴魂被玉泉山老僧普净点化,自此常在玉泉显灵。在君臣庆功之时,吕蒙因被关羽阴魂索命而死。为嫁祸曹操,孙权纳张昭言,将关羽首级转送给曹操,曹操识破孙权的计谋,为了消除误会,厚葬关公于洛阳南门,赠为荆王。刘备闻关公败亡,昏绝于地。

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 传遗命奸雄数终

刘备欲进兵东吴为关公报仇,孔明劝阻,教他按兵不动,且与关公发丧,待吴、魏不和,乘时而伐。曹操为建新宫殿砍梨树,曹操夜梦而染头风病。曹操命华佗为己医治,华佗欲为之施剖颅手术,曹操大怒,疑其为关公报仇,将华佗囚于狱中加以拷打,不久华佗身亡。孙权与操书,劝其“早正大位”,操不上当,封孙权宫爵,令其拒备。曹操病势转重,对众臣吩咐身后之事,立其子曹丕为继,长叹而死。

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 侄陷叔刘封伏法

曹丕继承王位,以图画羞死于禁。曹彰等去吊唁,但是三弟曹植、四弟曹熊没有去。曹丕唯恐兄弟们争夺王位,便对他们蓄意加害。他逼次弟曹彰交出军队。以不来奔丧理由抓捕曹植、曹熊。曹熊害怕曹丕怪罪,就自杀了。曹植才智力过人,原本最受曹操宠爱,只因他嗜好喝酒.放荡不羁,所以曹操未传位于他。曹丕的母亲要曹丕放过曹植,华歆则劝曹丕除掉曹植。曹植被拿下问罪,曹丕让曹植以一幅画为题限七步内做诗,曹植七步即成。曹丕又让曹植以“兄弟”为题作诗,曹植在极端悲愤的情况下应声吟颂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听了大哭一场,免了曹植的罪,把他降为安乡候。刘备为报云长之仇,遣使升刘封去守绵竹,赐彭羕死于狱,孟达却投魏去了。孟达欲劝降刘封,刘封扯书斩使,率部与战不利,逃回成都,却被刘备拿下问斩。夏侯惇病死。

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 汉王正位续大统

献帝在华歆、曹洪、曹休等威逼下让帝位于曹丕,曹丕虚伪地推托了三次。汉献帝迫不得已,修筑“受禅台”,亲自将玉玺交给曹丕。曹丕即位后,定国号大魏。改年号为黄初,迫封曹操为太祖武皇帝。曹丕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即日必须离开京城,不宣召不得入朝。曹丕正在拜谢天地,忽然刮来一阵怪风。曹丕受惊,数日不能上朝。后来,他怀疑许都宫殿有鬼怪,便决定迁都洛阳。刘备在蜀中听说曹丕自立为大魏皇帝,又听到传言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忧虑成疾,不理政务。诸葛亮劝说刘备复兴汉室,刘备再三不从,诸葛亮诈病赚刘备允诺称帝一事。建安二十六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蜀汉,改年号为彰武元年,封诸葛亮为丞相。备欲起倾国之兵伐吴为关羽报仇,赵云谏阻。

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遭害 雪弟恨先主兴兵

刘备不听赵云、秦宓(mì)、孔明之劝发兵七十五万伐吴,令诸葛亮保太子守西川。在阆中的张飞报仇心切,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第二天,两位部将范疆、张达说一时难以置办齐白旗白甲,希望能宽限几天。张飞一听大怒,将二人绑在树上,使性鞭挞五十鞭。二人心怀怨恨,当夜趁张飞喝醉之机,入帐杀张飞,割了首级,逃往东吴。连失两个兄弟,对东吴更是痛恨有加,当即率领大军,以吴班为先锋,关羽、张飞之子关兴、张苞护驾,讨伐东吴。孙权使诸葛谨说服刘备与东吴和好,共讨曹丕。

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 先主征吴赏六军

诸葛谨劝刘备罢征而不得,回江南。面对刘备的兴师问罪,孙权差中大夫赵咨见魏帝丕求援,向魏称臣,曹丕便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但却坐山观虎斗。蜀军大军压境,孙权召部将商量对策,小将孙桓请缨应敌。刘备派关羽的儿子关兴和张飞的儿子张苞迎战,孙桓大败,派人向孙权求救。刘备从巫峡建平起,直接彝陵界口,七百余里结连四十余寨。刘备见关、张二位小将屡立战功,不禁赞叹道:昔日老将已经无用。

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 夺江口书生拜大将

老将黄忠一听,径直来到蜀军前锋营中与吴兵作战,斩吴将史迹,后中埋伏中箭回营身亡。刘备愈加愤恨,加紧攻打东吴,大战猇(xiāo)亭。甘宁身亡,关兴斩仇人潘璋首级而归,得了父亲的青龙偃月刀。糜芳、傅士仁杀了马忠来降被剐。江南人胆战心寒,日夜号哭。孙权见刘备势不可挡,不得已将杀死张飞的范疆、张达送往蜀军营寨,并许诺送还夫人,归还荆州,以求罢兵,但刘备仍然不肯罢休,定要扫平东吴。孙权求和不得,危急之中,阚泽向孙权推荐了儒将陆逊。陆逊担心文武百官不听从自己的号令。孙权于是连夜筑坛,大会百官,拜陆逊为大都督、右护使镇西将军,掌管东吴六郡八十一州兼荆楚诸路人马。陆逊领命出帅,众人都不服。陆逊总督东吴军马,坚守不战,以静制动,等待破蜀的时机。刘备军马从猇亭一直排到川口,前后扎下四十个营寨,接连七百余里。刘备每天派入挑战,陆逊只令坚守,不准出迎。刘备焦躁不安。这时已是夏天,气候炎热。刘备决定将营寨移到树林中阴凉之处。他派一万多老弱残兵在吴军寨前驻守,自己则带上精兵埋伏在山谷中。一旦吴军趁蜀军移营时前来袭击,老弱残兵们便诈败,只等吴军追来,刘备就带上精兵断其后路,一举攻破吴军。

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 孔明巧布八阵图

陆逊听说蜀军移营后,到营前仔细观察。周泰等请战,陆逊以前面山路有伏兵不让出击,三日后,伏兵不得其果便出。陆逊等备兵疲意困,后发制人,吴主领兵应。曹丕派兵袭东吴。诸葛亮在蜀中听说刘备移营之事,非常担心,认为是兵家大忌,便命马良速叫刘备改屯诸营(但已为时晚),自己回成都调兵遣将,准备救助刘备。蜀军多次挑战,都没有效果,有些懈怠起来。陆逊先使淳于丹探明蜀兵虚实,次日夜里借东南风放火,蜀军七百里营寨均被烧着,刘备败走,被赵云救入白帝城,傅彤、冯习、孙恒先后战死。孙夫人误以为刘备亡,投江而死。陆逊乘胜追击,来到夔门关外的鱼腹浦。只见江岸边有乱石八九十堆,摆成了一个阵。陆逊误入八阵图之死门,诸葛亮岳父黄承彦引其出生门。陆逊叹服诸葛亮,惧魏乘虚袭吴,不敢深入西川,引兵返回。

【彝陵之战】刘备为替关羽复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孙权起用青年将领陆逊,赴猇亭前线指挥作战。陆逊力排众议,决定坚守,避免交战。由于天气燥热,蜀军将士疲惫不堪,戒备松懈。陆逊及时抓住战机,下令采用火攻,烧尽蜀军40多座军营,,火烧蜀军七百里,蜀军全线崩溃。刘备逃回白帝城。不久羞愧发病而死。

夷陵之战是刘备的最后一战,接近10万大军兵力,却大败于东吴陆逊。应该说这是真正确立三国三足鼎立的一战:吴国占据荆州,蜀汉保有西川,蜀吴联盟的削弱也减少了进入休养生息期(正处于曹操逝世曹丕称帝时期)的魏国受到的军事压力,基本确定了三方此后数十年的版图。蜀汉完全失去了军事要地荆州(汉中和荆州是蜀汉的两个战略基地,从汉中可以北出潼关,攻打长安;从荆州北上可以经襄阳攻打许昌,东下则可以直捣吴国的腹地,使蜀汉处于对魏吴均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有利地位),参战兵力大半战死或投降,众多将领谋士战死投降,国力损失巨大,进一步削弱了蜀吴联盟,这些也间接造成了之后诸葛亮和魏国纠缠数十年却总无功而回的局面,“出师未捷身先死”。夷陵之战大败与刘备的战术错误有很大关系,更是他人生最大的战略错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又这么会出现这样的巨大战略错误呢?而且是不顾其最信任的诸葛亮赵云等旧臣的反对下发动这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中,陆逊善于正确分析敌情,大胆后退诱敌,集中兵力,后发制人,击其疲惫,巧用火攻,终于以五万劣势的吴军一举击败兵力占有优势的蜀军,创造了由防御转入反攻的成功战例,体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军事才能,表明他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军事统帅。至于刘备的失败,也不是偶然的。他“以怒兴师”,恃强冒进,犯了兵家之大忌。在具体作战指导上,他又不察地利,将军队带入难以展开的二、三百公里的崎岖山道之中;同时在吴军的顽强抵御面前,又不知道及时改变作战部署,而采取了错误的无重点处处结营的办法,终于陷入被动,导致悲惨的失败,自食“覆军杀将”的恶果,令人不胜感慨。

夷陵之战对于三国鼎立的局面也有很大的影响。对蜀汉来说,它大损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对东吴来说,虽然打赢了战争,但是却进一步损害了吴、蜀关系,从战略上看,亦打破了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可能,给日后吴蜀两国的先后覆灭埋下了伏笔。

思考题:结合具体的情节思考刘备为什么会在彝陵之战中败结陆逊?

参考答案:

(1)天时:曹丕篡汉,刘备汉室宗亲,不讨贼而攻吴,政治不利。当时天气干燥,每天冒着烈日行军,这使士兵的士气和身体都慢慢衰弱。

(2)地利:刘备孤军深入,不谙地势。于森林茂盛处扎营,给陆逊可乘之机。

(3)人和:出征前,刘备不听诸葛亮赵云之计,内部不和;枉自托大,小看陆逊;不听黄权劝告,一意深入;马良劝他不要驻军在树林茂密之处也不听,这使陆逊的进攻创造了很好的机会。而孙权结盟曹丕,上下精诚团结。而陆逊则一时人杰。

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 诸葛亮安居平五路

魏主出三路兵伐吴,皆被击败。刘备兵败后,不愿回成都,把白帝城馆驿改为永安宫,不久便气恨交加,染病不起。第二年四月,刘备心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便托孤于诸葛亮,并言明,如果刘禅可以成事,就请诸葛亮辅佐他,如果刘禅不才,诸葛亮可取而代之。刘备死后,年幼的刘禅即位。曹丕乘此之机,调动五路大军攻蜀。后主亲往相府请孔明理事,诸葛亮运筹帷幄,言四路兵皆已退,唯余吴一路。邓芝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诸葛亮就派他出使东吴,消除旧怨,共拒操魏。

【白帝城托孤】刘备称帝后伐吴,在彝陵之战(又称夷陵之战、猇亭之战)中被陆逊击败,退守到白帝城。从此刘备一病不起。临终时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哭着答应了:“臣怎么敢不竭尽全力,辅助幼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呢?”后来尽管刘禅很不成器,但诸葛亮还是尽力辅佐,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 破曹丕徐盛用火攻

陆逊击退魏兵,被拜为辅国将军、江陵侯领荆州牧,主持军务。魏国欲和东吴联手进攻蜀国,东吴佯为答应,坐观其变。结果魏国很快被蜀国击退。此时,邓芝来到吴国。邓芝不惧油煎往说吴主,对孙权陈述蜀、吴两国利害关系,终于使孙权决定断绝与魏国的来往,联合蜀国共同抗魏。吴主派张温同邓芝赴蜀,张温至蜀甚傲,益州学士秦宓席间故意难之,温不能对,孔明以善言解之,又令邓芝与张温同去吴答礼吴蜀通好,自此吴蜀又恢复了友好关系。曹丕闻之大怒,御驾亲征,南下伐吴,吴将徐盛设计火攻大破曹丕,魏将张辽身死。

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 抗天兵蛮王初受执

建宁太守雍闿结连蛮王孟获起兵反蜀,孔明不顾劝阻,坚意亲率大军南征。孔明先使反间计,令南蛮军马自相残杀,不攻自破(高定先后攻杀雍闿、朱褒)。马谡建议孔明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孔明使魏延、赵云深入蛮地,战败孟获三洞元帅,孟获亲自出战,被魏延活捉,孔明尽释其将士,待来日再决雌雄。

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 识诈降三擒孟获

孟获倚仗泸水天险,坚守不战。孔明命前来送解暑药并粮草的马岱引三千军去泸河下游渡河截粮,军士因中毒半渡而死,后知半夜水冷毒散方无事。马岱于夹山峪夺了蛮粮。第二洞元帅董荼那擒孟获见孔明,获不服,孔明再释。孟获教弟孟优以诈降进宝于孔明以里应外合,却被诸葛亮识破,孔明用药醉倒孟优,前来接应的孟获被扮做蛮兵的马岱所捉。孟获不服,孔明放回,谓众将三擒三纵,“诚欲服其心,不欲灭其类也”。

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 南蛮王五次遭擒

孔明于多洱河畔设寨,坚守不出,待获兵疲乏,假意弃寨而走,诱孟获深入,设下伏兵而四擒四纵。孟获求援于秃龙洞主朵思大王,朵思倚仗周边险恶的环境——毒之四泉(哑泉、灭泉、黑泉、柔泉)阻挡蜀军,封锁了大路,把蜀军赚人了绝境。在山神的指引下,孔明求得孟获之兄孟节为蜀兵解毒,蜀兵掘地得水。蛮方二十一洞迤西银冶洞主杨锋擒孟获献孔明,孔明五纵之去。

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 烧藤甲七擒孟获

孔明挥师南进,蜀军士垒土越墙得三江城,孔明计擒孟获妻子祝融夫人,换回被俘蜀将。孟获向木鹿大王求救,以巨兽击退蜀兵,诸葛亮巧用假兽驱逐蛮方真兽,孟获大败。孟获与祝融夫人前来诈降,但计划失败遭擒,六纵而去。孟获欲借乌戈国藤甲军击垮蜀军,孔明设计诱乌戈国之藤甲兵至盘蛇谷中尽烧之,孟获被马岱生擒活捉。孟获对诸葛亮心服口服,终于投降,诸葛亮封孟获为王,并归还所有夺取的土地。南蛮从此臣服,发誓永不再反。蜀国南方从此平定下来。

第九十一回:祭沪水汉相班师 伐中原武侯上表

南蛮平定,诸葛亮祭祀了泸水的鬼魂后胜利班师回成都。魏主曹丕崩,曹睿立。司马懿被封为骠骑大将军,提督雍、凉等处兵马。孔明根据参军马谡建议使“反间计”(注:第100回,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也对其采取过“反间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曹睿把司马懿削职回乡。孔明上《出师表》一道,劝后主刘禅尽心治国并准备伐魏,谯周谏阻不听。诸葛亮率领众将北伐,令赵云、邓芝为前部先锋。曹睿封夏侯渊之子夏侯懋(mào武帝曹操女婿)为大都督,司徒王朗谏劝不听。懋率兵二十余万,星夜到长安,来敌孔明。

思考题1:诸葛亮在《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请简要叙述《三国演义》中“临崩寄臣以大事”的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刘备讨伐东吴,兵败,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临终他把诸葛亮召来,对他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儿子刘禅若可辅佐就辅佐他,如其不才,可取代之。诸葛亮哭拜在地,表示一定会忠诚辅佐,直到死去。刘备还提醒马谡是个言过其实的人,不可重用。他又嘱咐赵云要看好刘禅。遗命刘禅与丞相从事,事诸葛亮如父。

思考题2:作者通过《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

参考答案: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 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

思考题3:司马懿是诸葛亮的劲敌,但是诸葛亮开始伐魏的时候,魏国并没有让司马懿迎战诸葛亮,试简要说明原因。

参考答案:诸葛亮用了反间计;魏主曹睿多疑,中了诸葛亮的计谋;魏主曹睿手下乱出谋划策。

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 诸葛亮智取三城(安定、南安、天水)

孔明不用魏延长驱直入之计,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蜀、魏两军在西凉大战,西凉名将韩德带领四子(瑛、瑶、琼、琪)出马迎战蜀军,但五人皆被赵云所杀。赵云为先锋,此时已是七旬老将,仍不减当年之勇。魏军大败,懋退入南安郡。孔明兵围南安后,又骗出了安定守军,智取安定、南安,活捉了夏侯懋。安定太守崔谅诈降,但被诸葛亮识破,崔谅身死。

思考题1:赵云有勇有谋、骁勇善战,老了还不服老,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在诸葛亮伐魏的时候,年老的赵云自比廉颇、马援,要求参战,被诸葛亮拒绝后,要自撞台阶而死。伐魏后,力斩韩德父子五人,大败魏军。

思考题2:诸葛亮用兵往往都是料敌先机,用计取胜。“诸葛亮智取三城”中便是如此,试简述这一精彩的用计。

参考答案:诸葛亮先让人在南安城下点火,说要烧城。然后派人乔装魏兵到安定城求救,说以放火为号,安定太守崔谅中计带兵离城,蜀军随后取了安定。崔谅兵败诈降,说愿意说服南安太守,诸葛亮识破其计,将计就计,遂取了南安。

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 武乡侯骂死王朗

诸葛亮派赵云攻打天水城,派蜀将伪装成魏将,前去请天水郡军马解围,并设下埋伏。天水太守马遵部下大将姜维(字伯约)出迎,识破孔明计谋,并将计就计,反而大败赵云。孔明十分赏识姜维的将才,就巧用反间计,先佯攻冀城。姜维因母亲住在冀城,急忙回去守城。诸葛亮派人扮作姜维的模样,假装投降,让其他魏军认为他已叛国。姜维因受马遵所攻,无路可走而降蜀,得天水。诸葛亮出祁山,兵临渭水。曹睿命曹真为大都督,率二十万军马迎战蜀军。军师王朗欲说降诸葛亮,却反被孔明骂死于阵前,曹真、郭淮亦被杀败。

思考题1:诸葛亮采取何计收服姜维?请简述其经过。

参考答案:离间计。

(1)令魏延诈取姜维母所在的冀县,待姜维来攻时,先放他进城。

(2)令赵云攻上邽,再放梁虔入城。至此,分马遵、梁虔和姜维于三处,为使离间计创造条件。

(3)借夏侯懋之口,散布姜维已降蜀一事,又令士卒假扮姜维,谴责马遵失约。并攻打天水城,使马遵对姜维降蜀一事信以为真。

(4)与此同时,又令张翼、王平夹攻姜维,逼他退走天水、上邽,而马遵、梁虔以为姜维已降,乱箭齐射姜维,姜维走投无路之时降蜀。

思考题2:有诗曰:“兵马出西秦,雄才敌万人。轻摇三寸舌,骂死老奸臣。”此中“老奸臣”指的是哪一个人物?请简述诸葛亮是如何骂死他的?

参考答案:王朗。(1)孔明针对王朗所说指出在奸臣当道,国乱岁凶的情况下,理应安汉兴刘。(2)抓住王朗所行指出他理应匡君辅国,痛骂他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3)讽刺王朗为谄谀之臣,苍髯老贼,只配潜身缩首,苟图衣食,不配在行伍前谈“天数”。

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 司马懿克日擒孟达

曹真以和亲为条件,请羌兵来助战。关兴、张苞领兵作战,却被羌人的铁车阵打得大败。这时已是十二月,天降大雪,姜维在雪下挖了深沟,将羌人的铁车兵全部陷在其中,羌兵大败。诸葛亮将羌兵首领放走,羌人从此臣服。蜀军乘胜追击,直追到渭水,曹真两路先锋被赵云、魏延所斩,上表乞援。钟繇保举司马懿,曹睿加懿为平西都督,使由宛城赴长安。新城太守孟达欲归蜀国,决定起兵伐魏,但计划泄露。司马懿得孟达造反信,不奏朝延,先予征除。司马懿突发奇兵,孟达被申耽一枪刺于马下,徐晃亦被孟达射中而亡。司马懿后见曹睿,举张郃为先锋,往破蜀兵。

思考题:孔明采取何计破了西羌之兵?请简述其过程。

参考答案:诱敌深入。

(1)孔明令关兴、方苞埋伏于山路处,又令姜维引兵从寨后走,空留寨栅,引兵转入林中。

(2)又令姜维和小股伏兵出没于山路之上。

(3)借当时天降大雪、山路极滑的天时、地利等有利条件,使铁车滑入坑堑,互相践踏之际,五路大军一齐掩杀,杀羌兵主将赵吉元帅,活捉西羌丞相雅丹,最终破了羌兵。

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

街亭离阳平关不远,是汉中咽喉之地,蜀军的粮草都必须从这条路上运输供应。如果街亭有失,诸葛亮只能退回汉中。马谡立下军令状,自告奋勇率二万五千精兵去守街亭。诸葛亮深知街亭的重要,又派高翔领兵驻扎在离街亭不远的列柳城。再派大将魏延屯兵于街亭之后。诸葛亮将大军安排妥当,准备从斜谷出击,最终夺取长安。马谡来到街亭,看了地势,认为诸葛亮太多虑,于是不听王平建议,将兵寨扎在山上。司马懿指挥大军将土将山团团围住,蜀军不战自乱,街亭失守。魏延、王平等各路人马也频频失利。司马懿率十五万大军直取诸葛亮屯粮的西城。这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老弱残兵。大军压境,诸葛亮镇定自若,大开城门,派二十个军士扮成老百姓,在城外洒扫街道。自己羽扇纶巾,在城楼之上焚香弹琴。司马懿怕中埋伏,急忙退兵。诸葛亮知道司马懿大军不久又会重新杀回,于是下令放弃西城,撤回汉中。司马懿又回到西城,听老百姓诉说诸葛亮唱了一出“空城计”,不禁自叹不如。

【失街亭】司马懿率魏兵出阳平关,直取街亭,以断蜀军咽喉之路,诸葛亮大惊失色。参军马谡自告奋勇,立下军令状。愿引兵把守街亭。他自诩饱读兵书,不听左右劝告擅自分兵屯守山上,结果被魏兵围困,断水烧山,蜀军大乱,街亭失守。

【空城计】诸葛亮屯兵于阳平,把部队都派去攻打魏军了,只留少数老弱残兵在城中。忽然听到魏军大都督司马懿率15万大军来攻城,诸葛亮临危不惧,传令打开城门,还派人到城门口洒扫。诸葛亮自己却登上城楼,端坐弹琴,态度从容,琴声不乱。司马懿来到城前,见此情形,心生疑窦,爬城中有埋伏,因此不敢贸进,便下令退兵。

思考题:分析“失街亭”这一情节中诸葛亮、马谡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缺陷。

参考答案:诸葛亮足智多谋,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但世人不深、用人不当,不听刘备生前劝告,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马谡虽能自动请缨,挺身而出,但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麻痹大意,刚愎自用,目中无人,公然违令,不听王平之劝,草率从事,致使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

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失、空、斩)

尚书孙资建议曹睿分兵守险要,养精蓄锐,以图吴蜀,曹睿驾回洛阳。诸葛亮率军退回汉中,赵云不少一将一卒而归,孔明赏赐。诸葛亮想起刘备临死时曾嘱咐说马谡言过其实,不可重用的话,感慨自己用人不慎,误了蜀国大事。马谡自缚后前来请罪,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挥泪斩马谡,马谡死时年仅三十九岁。诸葛亮又上表刘禅,自贬三级。刘禅依言,将诸葛亮贬为右将军,仍然办理丞相的一切事务。诸葛亮在汉中重新教练军队,积聚粮草,打制兵器,准备再战。曹休准备进攻吴国,东吴鄱阳太守周鲂到曹营诈降,以自刎、断发之举骗取了曹休的信任。曹休被赚入石亭,被陆逊打败。

思考题1:马谡拒谏失街亭后,诸葛亮作了那几件事情表明了他能够明证军法,奖罚分明?

参考答案:

(1)欲赠金五十斤给赵云,赏绢一万匹给赵云的部卒,来表彰赵云在街亭之战中不折一人一骑,不丢辎重的功劳。

(2)虽有蒋琬等人的劝阻,仍将自己平日一贯倚重且关系甚好的马谡斩首,以明军令。

(3)上表刘禅,承认用人之失,要求自贬三等。

思考题2:在《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 “ 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这章节中,周鲂是如何巧施妙计,帮助东吴大破魏军并夺去曹休性命的?

参考答案:

(1)周鲂诈施诡计,暗陈七事,引诱魏军深入。

(2)周鲂断发以赚取曹休的信任。

(3)反施反间计,离间曹休与贾逵的关系,削弱了魏兵的军力。

(4)周鲂作前锋,将魏兵引入了东吴陆逊所设的埋伏圈。

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 破曹兵姜维诈献书

东吴挫败魏军后,派遣使者到蜀国,商定合力讨伐魏国。这时,蜀军已是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为了完成统一大业,诸葛亮正率领蜀军准备出兵。赵云病重而死,刘禅厚葬赵云。诸葛亮再度上表请求伐魏,这就是著名的《后出师表》。孔明二出祁山,领兵三十万进兵陈仓,遭到了守将郝昭的顽强抵抗。同乡靳祥两番说郝来降,郝断然拒绝。孔明几次攻城不下,魏将王双又前来助战,连斩两员蜀将,便向姜维求计。曹真为了与司马懿比功,大举进兵,姜维诈降曹真,部将费耀替曹真出征,中计自刎,蜀兵三至祁山。

思考题1:“常山有虎将,智勇匹关张。汉水功勋仔,当阳姓字彰。两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书忠烈,应流百世芳。”这首诗写的是《三国演义》中的那哪位大将?你如何评价他?

参考答案:赵云。智勇双全,忠心耿耿,名垂青史,万古流芳。

思考题2:“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自何处?是何人所说?

参考答案:《后出师表》,诸葛亮。

第九十八回:追汉军王双受诛 袭陈仓武侯取胜

司马懿深识诸葛亮之法,认为蜀兵利在速战,魏兵则宜久守。魏军把守着陈仓要道,诸葛亮的军粮无法顺利运送。魏军一直不与蜀军正面交战,只等蜀军缺粮。不久,魏军估计蜀军粮草已经不多,便派兵假装运粮,等蜀军来抢,粮车上却装上干柴茅草,只等蜀军一到,便引火烧车,然后用外面的伏兵进攻。诸葛亮将计就计,反设埋伏。当晚,蜀军袭击魏军营寨,以火攻大大败曹军。孔明虽获胜,但还是安排退军之计,等到曹真知晓,蜀兵已去二日。魏延受诸葛亮密计,斩追将王双。东吴孙权称帝,改元黄龙。后主听孔明言,赍礼作贺,陆逊虚张声势以伐魏。陈仓将领郝昭病危,渚葛亮乘机夺了陈仓。曹真不能抵挡孔明,曹睿便拜司马懿为大都督。孔明出汉中,夺取陈仓,三出祁山。

思考题1:孔明再上出师表伐魏,不料陈仓一战却被曹真手下一猛将连杀二将,伤一将。请说说这员猛将是谁?后来是被谁所杀?简要叙述相关情节。

参考答案:这员猛将是王双,后来被魏延杀死。相关情节:魏延受孔明密计,夜二更拔寨急回汉中,先存下三十骑伏于王双营边,待王双起兵追赶时,去他营中放火,待王双急回寨,出其不意斩之。

思考题2:武侯再上表讨魏,与曹真对阵祁山,却遇粮草困乏之难,急攻不下不得不收军。但退兵又怕魏兵追赶,那么孔明采取了什么计策退兵的?简述情节和诸葛亮这样做的理由。

参考答案:孔明采取的策略是:在大挫魏兵锐气,蜀兵大获全胜的情况下收兵的。

理由:我军无粮,利在急战;魏兵坚守不出,我受其困;敌人虽暂时兵败,但有后援,如袭粮道,再归不能;魏兵新败,暂不敢正视蜀兵,所以趁胜出其不意退去。

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 司马懿入寇西蜀

诸葛亮攻下武都、阴平两郡,败郭淮、孙礼,后主刘禅诏诸葛亮官复原职。司马懿见诸葛亮料事如神,遂按兵不动。诸葛亮假意退兵,引得司马懿上当追赶,蜀军趁机偷袭了魏军营寨。诸葛亮正准备再次进攻,忽然传来张苞身死的消息。诸葛亮放声大哭,昏倒在地,从此得病卧床不起,只好退兵回汉中。蜀军已走了五天,司马懿才得知,不由感叹诸葛亮神出鬼没。建兴八年秋七月,睿即拜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引四十万大兵,直奔剑阁,来取汉中。诸葛亮已经病好多时,每天操练人马,演习阵法。听说魏军来犯,诸葛亮预测一月内必有大雨,便派一千人马去守陈仓要道,自己率大军随后接应。魏军攻人陈仓城,却见陈仓已是一座空城,房屋被诸葛亮全部烧毁。这时天降大雨,接连下了三十天,魏军行住都在泥水中,马无草料,死者无数,军士怨声不绝,司马懿退兵。

思考题1:司马懿与诸葛亮多次斗智,司马懿也承认"孔明智在吾先",请从文中举出一例证明这一点。

参考答案:孔明伐魏,兵在祁山。司马懿猜测蜀军必袭武都、平阳二处,于是派郭淮、孙礼来救,抄后偷袭蜀军,不料此二处已被蜀军攻下,两人惊恐正要撤退,却发现已被蜀军包围,原来,诸葛孔明早已料到司马懿会出此计。

思考题2:鲁迅曾说:“《三国演义》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你怎样看待这种说法?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这种说法很正确。在第九十九回中:司马懿率四十万大军奔蜀而来,诸葛亮让张嶷、王平率一千人马守陈仓古道,以当魏兵。二人惊恐,恐不敌。诸葛亮笑言自己早已仰望天文,料定月内必大雨淋漓,魏兵众士必不敢深入山险之地,而且料定,在安居一月之后,以逸待劳,魏兵必败。后来,事情果如其所言。此处,诸葛亮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了,近于妖。

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 武侯斗阵辱仲达

孔明四出祁山。曹真与司马懿打赌料敌,各守一谷等候蜀兵。魏延、陈式不听孔明“防魏伏兵,不可轻进”的命令,擅自领兵出箕谷,被魏兵杀败。曹真麻痹大意,被蜀军劫了营寨,司马懿救曹真,曹真一病不起。孔明斩陈式留魏延,又作书送曹真,曹真读了书信,气死于军中。诸葛亮在渭滨摆下战场,与司马懿交锋。两军对垒,司马懿与孔明比斗阵法。司马懿摆出“混元一气阵”,诸葛亮则以“八卦阵”破之,魏军大败。不料,负责运送粮草的都尉苟安因好喝酒耽误了时间,被诸葛亮责打,苟安心怀不满,连夜投奔魏军。司马懿让苟安回成都散布谣言,说诸葛亮有篡国之意。后主中司马懿反间计,召孔明回成都。孔明增灶减兵而退,魏兵不敢追。

思考题1:诸葛亮凭“一封书信气死曹真”。请分析这一事件所表现的诸葛亮的特征。

参考答案:诸葛亮素有雄辩之才,常以此在外交方面取得重大胜利,如“赤壁之战”前的舌战东吴群儒;有时还拿来用作临阵作战的武器,如两军对阵前骂死王朗。这里又拿来当作杀人的利刃,一封书信气死曹真。这充分表现了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以及雄辩的才能。

思考题2:诸葛亮曾用“反间计”离间曹真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以牙还牙,离间了刘禅和诸葛亮的关系。试简述司马懿的“反间计”。

参考答案:司马懿和诸葛亮比斗阵法,结果魏军大败。苟安因好酒而误了送粮的期限,被诸葛亮责罚,接着投奔了司马懿。司马懿派他到成都散布谣言,说孔明有怨上之意,欲称帝。昏庸的刘禅信以为真,下诏召回诸葛亮,诸葛亮迫于无奈,只得回成都,错失了北伐的大好时机。

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 奔剑阁张郃中计

孔明回成都追杀散布流言之宦官,孔明复回汉中,从杨仪计,分两路军兵,轮流图魏。建兴九年二月,诸葛亮五出祁山。司马懿领兵迎战。听说蜀军出陈仓、过剑阁、由散关往斜谷而来,司马懿知道诸葛亮是打算用陇西小麦充作军粮。于是司马懿派兵留守祁山,自己率领大军往陇西而来。见魏军已有防备,诸葛亮与姜维、关兴、魏延等装神弄鬼,迷惑魏军,吓得魏军军心大乱。诸葛亮乘机偷割了垅上的小麦,送赴卤城打晒。郭淮献计攻卤城,被孔明伏兵四面杀败;淮又献计调雍、凉诸郡人马,自己奇袭剑阁,截蜀兵归路,亦被蜀兵击败。永安李严误了军粮,恐诸葛亮责怪,谎称吴兵入侵,孔明急忙撤兵。诸葛亮撤军回蜀,张郃前往追击,诸葛亮在木门道设下伏兵,射死张郃。孔明与后主谪妄言东吴连魏蜀李严为庶人。孔明养军三年,不顾劝阻,又要伐魏。

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 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太史谯周以种种异兆为由要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孔明发誓六出祁山,剿灭汉贼,鞠躬尽谇,死而后已。孔明星夜至汉中,闻关兴亡,放声大哭。引三十万兵,姜维、魏延为先锋,分五路至祁山。司马懿荐夏侯渊四子为先锋,行军司马,又令郭淮,孙礼总督西兵马,于北原下寨,不予出战。孔明虚攻北原,暗取渭滨,司马懿识破而用兵,蜀兵大败,吴班战死。孔明差费祎使东吴求与之攻取中原,权言魏延必为祸。司马懿派郑文诈降孔明,被孔明识破,魏兵劫寨大败。孔明在上方谷(即葫芦谷)作木牛流马,搬运粮草。司马懿见状,派兵来抢,然后如法炮制,运送军粮:司马懿不知诸葛亮的木牛流马里没有机关,只须将牛马内舌头一扭,这些牛马便不能行动、待蜀军杀到,将舌头再扭转过来,又可长驱大行,诸葛亮用此计不仅夺得魏军大量粮草,还使魏军士兵感到如遇神怪,无不惊畏,不敢追赶。司马懿为张翼、廖化所败,弃金盔而逃脱。

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 五丈原诸葛禳星(魏延毁功)

司马懿在上方谷受挫,逃回营寨,坚守不出。吴主分三路兵伐魏败归。诸葛亮经过精思熟虑没下一计,让士兵佯作运粮,天天在上方谷往来,故意被司马懿抓去,以示无备,魏军接连小胜。司马懿终于忍耐不住,大举进攻蜀军:诸葛亮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不料天降大雨,司马懿父子三人逃回,从此坚守不出。孔明以巾帼女衣并侮辱之书信送司马懿,激他出战,懿本怒,却不出战。诸葛亮事无巨细一一过问,终于积劳成疾,听说吴兵无功而还,昏倒于地。诸葛亮自知时日不多,欲用禳星之法延长寿命,但还差一天就成功的时候,大灯被魏延失足扑灭,诸葛亮仰天长叹。

【司马懿忍辱受衣】六出祁山,司马懿上方谷大败,失去渭南营寨,坚守不出。屯兵于五丈原的孔明,屡次令人搦战,司马懿不予理睬,孔明就拿取妇人的丧冠——巾帽,外加妇人素缟衣服,写了一封书信,用盒子装了,送到魏寨。嘲笑司马懿甘愿守巢窟畏刀避箭,与妇人没有什么区别。即“今遣人送巾帼索衣,如不出战,可再拜而受之。倘有丈夫之胸襟,早与批回,依期赴敌。”司马懿看完书信,忍住心中大怒而佯笑,没有将妇人素服“早与批回”,而是“吾且受之”,并重赏了来使。魏将忿忿不平,极力请战,为安抚三军,上表奏请魏主请求严令不得出战。

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 见木象魏都督丧胆

诸葛亮病重,唤姜维(授兵书)、杨仪等人托付后事,并设计好蜀军退兵路线。孔明强支病体,遍观各营,喟然长叹。刘禅差李福前来问安,李福向诸葛亮询问后继者,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建兴十二年八月,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死时五十四岁。刘禅将诸葛亮厚葬在定军山。姜维、杨仪不敢举哀,安置翕中。魏延不服杨仪,口出不逊之言。司马懿引兵追赶,看到诸葛亮事先嘱咐人制作的木偶像端坐车内,以为诸葛亮还活着,便急忙退兵。这就是所说的“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秋风五丈原】诸葛亮第六次出兵祁山,司马懿坚守不战。诸葛亮派人侮辱,司马懿不为所动。不久诸葛亮病危,穰星不成,遂将生平所学传授给姜维,并做好身后的军事安排。尚书李福赶到,诸葛亮推荐蒋琬、费祎相继为丞相继承人后死去。时年五十四岁。是夜,天愁地惨,月色无光。

【六出祁山】蜀诸葛亮为夺取关中,进图中原,在渭水流域多次对魏军进攻作战。魏太和元年,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图谋攻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等三郡皆背魏归属蜀。魏明帝震恐,亲赴长安(今西安)督战。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乃退兵汉中,斩马谡,整治蜀军。同年十二月,诸葛亮统军数万再度攻魏,出散关围陈仓,攻城二十余日不下,粮尽还师。诸葛亮为孤立祁山魏军,并开辟军资来源,于建兴七年春三出祁山,夺回武都、阴平二郡。后又派兵西入羌地,安抚羌人。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魏将急躁,率军尾随追击。待魏军逼近时,诸葛亮五出祁山,歼敌3000人,司马懿只得收兵退回上邽。正当诸葛亮率部乘胜追击魏军时,中都护李严假传撤军圣旨,只得退军,于木门设伏张郃后,还师汉中。经过3年休养生息,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春六出祁山,率军10万,与魏军20万对峙与渭水南。诸葛亮数次挑战,但司马懿却率部渡过渭水,背水筑垒拒守。诸葛亮识破司马懿以逸待劳的阴谋,进驻五丈原。这样,魏、蜀两军相持4个多月。八月,诸葛亮病故在军中,最后蜀军还师汉中。诸葛亮六出祁山,长达7年之久,虽苦心筹谋,但最终因国力不济等原因,以致师劳而功微。

第一百五回:孔明预伏锦囊计 魏主拆取承露盘

魏延不满杨仪领兵,起兵造反。魏延和杨仪分别秦明后主,言对方背反。后主知魏延反,派董允好言抚慰。马岱假意愿助魏延取西川,与姜维、杨仪按孔明锦囊妙计杀魏延。杨仪不服蒋琬,后主罢为庶人。随后一段时间,三国各自罢兵。曹睿耽于声色,在许昌大兴土木,建造宫殿,劳民伤财,怨声不绝,又欲长生不老,派马钧赴长安拆取汉武帝时修建的柏梁台上之铜人、承露盘,众官谏诤,曹睿不听。

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

辽东的公孙渊拥兵造反,自号为燕王,兴兵入侵魏国。曹睿大惊,派司马懿前去征讨,日日攻打。不久,公孙渊在城中弹尽粮绝,只好投降。司马懿斩杀了公孙渊,得胜回朝。魏景初三年春,曹睿病死。临终前,效法刘备托孤,把年幼的儿子曹芳托付给司马懿,并封曹真的儿子曹爽为大将军,总摄朝政。司马懿和曹爽扶立曹芳登上帝位,二人辅佐曹芳执政。曹爽忌惮司马懿,入奏魏主曹芳,加封司马懿为太傅,夺了司马懿的兵权,控制在自己手里。自此曹爽在朝廷专权,不听大臣劝谏。为避免曹爽谋害,司马懿韬光养晦,装病卧床,两个儿子也退职闲居。但曹爽仍对司马懿有所忌讳,派荆州刺史李胜前去打探消息。看到李胜来到,司马懿披头散发,坐在床上,假装年老耳聋,听不清是“荆州”还是“并州”。李胜见司马懿如此老态不堪,放心离去,告诉曹爽。曹爽从此不再防备司马懿。司马懿欲乘曹爽和曹芳出城居谒高平陵之机率二子谋爽。

第一百七回:魏主政归司马氏 姜维兵败牛头山

曹爽与魏主曹芳一同出城狩猎,并带御林军护驾。司马懿一看机会来到,马上率旧部起兵都城洛阳,迫使太后降旨,逼迫曹芳削去曹爽兵权,罢免曹爽。桓范等人建议曹爽带曹芳前往许都,以天子之令讨伐司马懿。曹爽没有采纳。司马懿又捏造罪名,说曹爽谋反,将曹爽灭门三族。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令他和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同管国事。曹爽的亲戚夏侯霸反魏,败于郭淮与陈泰后投汉中降姜维。姜维以霸为向导官伐魏,在牛头山被郭淮、陈泰用计打败,飞奔阳平关,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欲夺关,姜维用武侯临终时所传“连弩”之法,一弩发十矢而败师。

【高平陵政变】曹魏后期司马懿发动的政变。明帝曹睿卒,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共执朝政,政治矛盾日益尖锐。曹爽表请将司马懿转为太傅闲职,剥夺兵权,司马懿装病不起,有意麻痹曹爽,暗中策划。司马懿乘曹爽兄弟随魏帝祭扫明帝高平陵之机,发动政变。夺取武库,派长子司马师屯兵司马门,自己和太尉蒋济出屯洛水浮桥,又断绝曹爽归路。又迫郭太后(明帝后)下令废曹爽兄弟官职,先声夺人。派人送奏章给魏帝,要求罢免曹爽兄弟。曹爽犹豫不决,最终为求活命而同意交出大权,以侯还第。数日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族诛曹爽三兄弟。自此以后,曹魏政权实际落入司马氏集团手中。

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

姜维领败兵回汉中。司马懿病逝,司马师、司马昭掌管魏国大权。孙权病死,孙亮即位。司马昭趁孙权新亡南征东吴,东吴诸葛恪派丁奉往战,丁奉率领步卒上敌船,一举击败魏国船队。诸葛恪一面发书求姜维进兵攻魏,一面驱兵至新城,被城中守将用缓兵之计击退。吴国皇族孙峻对太傅诸葛恪权倾一时不满,设计谋杀诸葛恪,孙峻与吴主孙亮请诸葛恪赴宴,峻就席间杀之,掌握吴国兵权。蜀姜维得诸葛恪书,发兵伐魏。

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 废曹芳魏家果报

蜀汉延熙十六年秋,姜维起兵二十万,出阳平关再次伐魏。姜维在董亭与徐质交兵大败,姜维造木牛流马运粮诱杀了徐质,又于铁笼山围住了司马昭。可郭淮和陈泰挫败了羌兵,又驱之闯入姜维的大寨,蜀军败回汉中。姜维退走,郭淮来追,被姜维用郭淮射来之箭射杀。司马师与司马昭兄弟在朝廷专权,日益专横,群臣都不敢言。魏主曹芳一见司马师入朝,便战栗不已,如针刺背。司马师常常带剑上殿,所有大事皆白行决断,并不启奏曹芳。曹芳与夏侯玄等人想除掉他,于是写下血诏,密传宫外,不想被司马师搜出,事情泄露,夏侯玄等人被诛灭三族。随后,司马昭曹芳为齐王,另立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追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镇东将军、扬州都督毌(guàn,“贯”字上半部分)丘俭与剌史文钦反对暴政,起兵征讨司马氏兄弟,司马师带兵应敌。文钦之子文鸯率兵突入魏营,所向披靡,后兵败投奔东吴。毌丘俭兵败入慎县,被县令宋白所杀。正和二年二月,司马师眼瘤发作,不治身亡,死前将国事交给弟弟司马昭。曹髦封司马昭为大将军。从此,魏国大权均归司马昭。蜀将姜维趁魏内乱兴师三伐中原,于洮水背水一战打败了雍州刺史王经,又勒兵取狄道城,被邓艾设计杀败。

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姜维四伐中原,邓艾料敌如神,已经作好了准备。姜维布下疑兵,去攻南安,又被邓艾识破,在段谷中了邓艾的埋伏,张嶷(yí)阵亡,姜维退回汉中,仿诸葛亮兵败自贬的旧例,上表白贬为右将军。魏镇东大将军诸葛诞不满于司马昭的行为,便送子质于吴,联合东吴征讨司马昭。东吴大将军孙綝派兵援救,司马昭迫使曹髦御驾亲征,双方对峙于寿春。

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áo)兵

司马昭采取钟会的建议,三面包围寿春,以分散诸葛诞的军心。诸葛诞暴虐无度(杀文钦),部将蒋班、焦彝等出城而降。吴将全端、文鸯等人投降司马昭,诸葛诞被杀,吴将于诠为乱军所杀。姜维乘魏国内乱之机,五伐中原。中散大夫谯周作《仇国论》一篇,劝阻姜维,维不听。姜维起兵进攻长城,守将司马望奋力抵抗。邓艾斧子来到,抵住了姜维,并采用缓兵之计等待救应。姜维忧被邓氏父子与关中兵三面夹击,又传东吴兵败,只得退兵。

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林 姜维斗阵破邓艾

此时吴主孙亮才十六岁,大将军孙綝飞扬跋扈,吴主孙亮与全纪密谋除掉孙琳。全纪的母亲泄了密,全纪全家被杀,孙亮被废为会稽王。孙权的第六子孙休即位后,对孙綝明示恩宠,暗中防范。孙綝不知,愈发骄横。孙休与老将军丁奉定计斩了孙琳。后主刘禅派人作贺,孙休派人还礼,吴使薛羽谓吴主蜀之大厦将倾。孙休派使者到蜀国,说司马昭不日将篡位,必将入侵蜀、吴以示威,两国应早加防范。姜维得到此信,再次上表,率兵二十万六伐中原。于祁山安寨,与邓艾斗阵,将艾围在垓心,为司马望所救;二次斗阵,邓艾欲从后刺杀,却被姜维识破而大败之。邓艾派党均到成都行使反间计,结连中常侍宦官黄皓散布姜维怨上投魏流言,后主下星夜派人召姜班师。

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姜维揭穿后主听信小人之言,后主令姜维再回汉中,伺机伐魏。司马昭见曹髦对自己有怨愤之心,与贾充合谋,竟然在朝廷上对曹髦横加指责。曹髦不堪其辱,带人去杀司马昭,在路上却被贾充部下武士成济杀了。司马昭另立曹奂为帝,封昭为相国、晋公。乘魏国内乱,姜维借昭弑君之名兴师问罪,七伐中原,分三路出祁山。邓艾遣参军王瓘(guàn)诈降姜维,约邓艾里应外合,却被姜维识破,送给邓艾的密信又被截获,结果魏军大败。邓艾杂于军中而逃,王瓘投黑龙江死。但蜀军折了许多粮草,栈道又被王瓘烧毁,姜维只好退兵。

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辟祸

姜维一意孤行,八伐中原,谯周、廖化劝阻不听。司马望按照邓艾的计策,于洮阳巧设伏兵,射死了夏侯霸。张翼攻打祁山,与邓艾相持。后主刘禅溺于酒色,不理朝政,又听从黄皓的谗言命姜维班师。姜维只得遵命。回到成都后,刘禅一连十日不上朝。姜维欲杀宦官黄皓,却被刘禅拦住,反说他容不下一个宦官。姜维见刘禅信任宦官,怕刘禅加害于自己,从秘书郎郤正言,便要求领兵八万往陕西沓中屯田避祸,既可以种麦补充军粮,又可以令魏军不敢轻易入侵,刘禅从之。司马昭见时机成熟,拜钟会为镇西将军,配合邓艾,趁蜀国腐败兴兵灭蜀。

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司马昭听说蜀主昏庸,姜维避祸在沓中屯田,便派邓艾和钟会各起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蜀国。姜维向刘禅求援,刘禅向宦官询问此事,宦官装神弄鬼,说蜀国天下太平,魏国土地不久也将归蜀。刘禅听信巫婆的鬼话,竟然不再听姜维所言,不肯发兵。姜维的告急文书全被宦官隐藏起来。钟会一举夺下了阳安关,蒋舒投降,傅佥战败自刎。阳安关附近是定军山,诸葛亮正葬于此。是夜,诸葛亮在定军山显灵,告诫钟会蜀汉气数已尽,劝钟会进川之后,不要乱杀无辜。钟会听言,在军前立出一支白旗,上书“保国安民”,所到之处,秋毫无犯,汉中百姓出城相迎。乐城守将王含、汉城守将蒋斌投降,钟会因此得了汉中。姜维此时被邓艾战败,后用声东击西之计,使得魏将诸葛绪退兵,退守剑阁。

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邓艾部将诸葛绪违了军令,钟会下令将诸葛绪押送魏国,自此钟、邓二人不睦。钟会攻打剑阁,邓艾则带领精兵取道阴平岭,从险峻之地度过,攻取江油、涪城,军民俱降(江油守将马邈投降并献了地图)。邓艾挥师进攻绵竹,后主从郤正之言,召孔明之子诸葛瞻来应敌。诸葛瞻守绵竹,拼死力战,邓艾欲招降不成,乃设计围困蜀军,诸葛瞻自刎而死,其子诸葛尚战死于军中。

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 入西川二士争功

邓艾进军成都,兵临城下,后主令谯周作降书至雒城请降,邓艾重待降使。后主来日出降,蜀汉灭亡。其子北地王刘谌坚决不降,割妻并三子头至昭烈庙中,哭着祭了祖庙,眼出血而自刎。姜维见刘禅令自己归降,大惊失语,在危急中忽生一计,为复兴汉室,假意投降了钟会,并与钟会结为了兄弟,离间其与邓艾关系,欲借钟会之力消灭邓艾。邓艾夺下成都以后,恃功而傲。听说姜维降了钟会,非常痛恨钟会。于是派人送信给司马昭,说大军疲惫,要留在蜀中休养,并说应厚待蜀后主刘禅。司马昭见信,深疑邓艾有自专之心,于是派人送去诏书,让邓艾行事之前必须奏报。邓艾又上书给司马昭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司马昭看后大惊,便封钟会为太尉,命令他观察、防范邓艾。钟会受封,向姜维请教制约邓艾的方法。姜维让钟会向朝廷上书说邓艾专权,结好蜀人,早晚必反。然后又派人截了邓艾给朝廷的文书,仿照他的笔迹重新写成,里面全是傲慢之语。司马昭看后大怒,令钟会收服邓艾,又假计邓艾而实防钟会,与曹奂出师长安。

【二士争功】司马昭遣钟会、邓艾分路伐蜀。钟会取了汉中;邓艾偷渡阴平,取了成都。灭蜀后,钟、韩争功,姜维从中用计,钟、邓二人相继被杀,姜维也死于乱军之中。

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 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钟会与姜维星夜驱兵来到成都,派卫瓘出其不意地收捕了邓艾。邓艾的军马全部归钟会统领。姜维劝钟会另谋出路。自此,两人每日商议谋反大事。一日,钟会接到司马昭书信,说已率大军来到长安。钟会大为惊恐,知道司马昭已怀疑他要谋反。于是与姜维商量决定,诈称魏太后有遗诏,令讨伐司马昭,诸将不服。钟会将诸将困在宫内,并准备将不顺从者全部杀掉。却不想部将胡烈遣子胡渊出告卫瓘,卫瓘引军来收钟会。钟会被乱箭射死,姜维仰天长叹后,自刎身亡。邓艾也被卫瓘派去的田续杀死。蜀后主刘禅被送往洛阳,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公。第二天,后主亲自到司马昭府下拜谢。司马昭设宴款待,并在席上演奏蜀国音乐,座中蜀官纷纷落泪,后主嬉笑自若。酒过三巡,司马昭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回答“此间乐,不思蜀也”。一会儿,后主起身如厕,旧臣郤正跟出来说:“您怎能说乐不思蜀?如果司马昭再问,您就哭着说祖先之墓都远在蜀地,无日不思西蜀。这样,司马昭必定会放你归蜀。”回到席上,司马昭果然又问后主是否思念蜀国。后主照郤正所言回答,但欲哭无泪,干脆闭上眼睛。司马说:“你这话怎么有些像郤正的话?”后主睁开眼睛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司马昭见后主如此诚实,便不再疑他。魏主奂封昭为晋王,昭立长子司马炎为世子。司马昭中风而死,司马炎效曹丕废帝之事,以与汉家报仇为由逼迫曹奂禅位,曹奂只得举行禅让大典,将江山让给了司马炎,魏国宣告灭亡。这时距汉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仅四十五年。司马炎封曹奂为陈留王,不准他再入洛阳,然后改国号为大晋。大事已定,司马炎每日设朝,与群臣商议伐吴之策。

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吴主孙休听说司马炎已篡魏,知道他必伐东吴,忧患成疾,卧床不起。孙休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令太子出拜。孙休手指太子而死。濮阳公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为君。众臣都议太子年幼,不能治国,于是立乌程侯孙皓为君。当年七月,孙皓即位,沉溺酒色,宠幸宦官,且凶暴日甚,杀忠臣四十余人。群臣不敢劝谏。孙皓奢侈无度,大兴土木,国库空虚,人民怨声载道。晋帝司马炎派羊祜前往伐吴,吴国将军陆抗屯兵襄阳,与羊祜和平相处。孙皓大怒,罢免陆抗。羊祜上表让伐吴,司马炎为许,后又悔之,羊祜病死,死前荐杜预。杜预上请伐吴,司马炎许之,拜杜预为大都督,遣王濬等人分兵攻击东吴。孙皓以铁锁横断江路,又作铁锥暗置江中,以御晋军大船,但王浚用木筏数十,上载麻油火炬,烧融了铁链,直抵金陵城。孙皓自缚,效法刘禅,率文武百官开门归降,从此,东吴皆归大晋,吴国宣告灭亡。至此,三国归晋,天下统一。这正是所谓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三国演义水浒传封神榜吴承恩罗贯中施耐庵沙桥饯别脂砚斋杨戬哪吒齐天大圣孙悟空金瓶梅搜神记封神演义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喻世明言儒林外史隋唐演义多部未华子沙悟净三国演义动画版孙悟空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西游记之猴王出世天竺少女赤尻马猴王希钟四大名著东游记南游记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6648.html

更多阅读

《红楼梦》里的人物9 :贾代化与贾代善

《红楼梦》里的人物(9):贾代化与贾代善在《红楼梦》里,贾代化和贾代善是堂兄弟关系,属于贾府第二代里的关键人物。贾代化,是宁国公贾演的长子,是贾敷、贾敬的父亲,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红楼梦》第二回写道:当日宁国公。与荣国公

TVB剧《宫心计》分集剧情介绍1 宫心计剧情简介

《宫心计》分集剧情介绍 宫心计大结局剧名:《宫心计》前名:《刘三好》英文名:Beyond The Realm Of Conscience地区:中国香港(TVB)类型:宫廷斗争监制:梅小青编审:贾伟南集数:30集《宫心计》主要演员: 佘诗曼 饰 刘三好  郑嘉颖 饰 高显扬

大院子女拍摄电视剧《大院子女》 大院子女 电视剧免费

《大院子女》剧情回放:  夜深人静,乔念朝到图书馆偷“禁书”,巧遇来偷枪的章卫平。两人说好要为对方保密。几天后,章卫平看到乔念朝去保卫处,怀疑乔念朝去告密,把他约出来打了一架,两人被派出所扣留。前来派出所领弟弟的乔建新和章向平,在

《秋日天空》被和谐恐成绝版 秋日天空ova

《秋日天空》被和谐恐成绝版漫画家糸杉柾宏估计最近几天有些上火,因为她的漫画《秋日天空》因为东京都青少年健全育成条例被和谐了,从7月1日开始严禁再版,所以手上有这本正版漫画的童鞋注意了,您手上的书可能成为绝版!根据东京都青少年

声明:《《三国演义》分回解说 三国演义解说员》为网友地理最可怕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