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习题

1776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到:“中国向来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了。今日关于中国……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叙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中国的财富就已完全达到了该国法律制度允许的发展程度。”由此亚当·斯密认为中国经济停滞的根源是

A.农耕经济的落后B.西方国家的侵略 C.人口压力的沉重D.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按照历史学家安古斯?麦迪森测算,在1700-1820年间,中国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GDP中所占的比重从23.1%提高到32.4%,而同期整个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所占比重仅从23.3%提高到26.6%,令人疑惑的是中国却没有实现工业化。导致当时这种结果的原因是①中国落后的小农意识非常浓厚②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③西方列强入侵阻碍中国工业化发展④腐朽落后的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经济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曾论述中国古代社会:“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材料反映的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源是

A.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专制集权政治体制C.生产资本短缺所致D.国家面临边疆危机

乾隆时期来华的马戛尔尼曾说:“中华帝国只是一艘破败不堪的旧船,因为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才使它在近150年间没有沉没。”导致中华帝国“破败不堪”的最主要原因是

A.封建制度衰落,落后于世界潮流B.清朝政治腐败,军备废驰

C.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不断D.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伊懋可的“高水平陷阱”理论认为: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就必须全力发展农业技术,以至于欧洲工业革命时,中国农耕技术远远领先欧洲。农业技术的改进所带来的收益完全被新一轮的人口增长所吞噬,而人口的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农业技术的改进,如此往复,较高的农业水平维持了巨大的人口。明末和清朝的中国遭遇到了资源约束的瓶颈,无法取得进一步的发展。由此看出,该理论试图分析

A.中国小农经济的产生及其地位B.中国农业技术领先欧洲的原因

C.中国近代工业产生迟于西方的原因D.中国人口不断增长的原因

学术界普遍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被延误的内在原因不包括

A.萌生与发展的“市民社会”B.“家国一体”的社会政治结构

C.僵滞的小农经济产业机制D.传统保守的社会文化心理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把“上农除末,黔首是富”定为基本国策,此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皆秉承了这一政策。“这一政策”指的是

A.休养生息政策 B.无为而治政策 C.重农抑商政策D.划疆分治政策

《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问本持米几何?”答曰:十斗九升八分之三。这则材料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汉代关税的数额相当高

C.农业的重要地位D.对“市”严格管理

原因

《齐民要术》的序言中写道:“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同“缺”)而不录”。这说明该书

A.重视商业发展B.推动了南方农业生产

C.体现了以农为本的思想D.反映了民族融合的趋势

清朝湖南巡抚王文韶的一段话:“夫四民之中,农居大半,男耕女织,各职其业,治安之本,不外乎此……如机器盛行,则失业者渐众,胥天下为游民,其害不胜言矣。”这段话表达的基本统治思想是

A.重农抑商B.中体西用 C.以农为本 D.农商并重

元代陆友仁《研北杂志》载:“世所谓正月三日为田本命。”明末清初周亮工《因树屋书影》载:“吴俗以正月三日为田生日。”上述记载反映了(A )

A.重农主义经济思想B.古代封建迷信盛行C.农业生产的落后状况D.人地矛盾异常尖锐

“民农则重(持重),重则少私义(议),少私义则公法立,国专。……民舍本事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反映出作者①主张重农抑商②倡导以法治国③力求社会稳定④维护农民利益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汉书.食货志》),通过这则材料可以说明统治阶级“重农”目的

A.防止田地荒芜,加强田间管理B.控制农民人身自由

C.重视在田亩投入人力以提高产量D.鼓励农民专心生产而不违法乱纪

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材料反映了

A.商人的逐利投机行为B.男耕女织方式的瓦解

C.商人富裕祥和的生活D.作者的重农抑商思想

中国古代商人活动对统治者造成的不利影响有①城市繁荣,出现众多的商业都会②农民羡慕从商利润丰厚,弃田从商③商人凭财势侵夺地产使很多农民失去土地,造成社会的不稳定④奢侈之风导致人心腐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明代蒲州商人范世逵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封建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B.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保证政府稳定的财政收入D.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清代陶煦在《租核·推原》中提到:“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这一观念的形成①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②反映了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反映了商品经济的繁荣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A.“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禁海政策理由的是

A.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D. 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

措施

秦始皇曾将“贾人”“略取陆梁地”,后又将“尝有市籍者”遣戌。上述措施表明

A.秦滥用民力阻碍了经济发展B.有利于当时农业生产的发展

C.商人实力雄厚威胁专制王权D.东周战乱导致秦初兵源不足

汉武帝时规定:“商人财产每2000钱,抽税一算(120钱);经营手工业者的财产,凡4000钱抽一算;……商人之车,则征收二算;船5丈以上者,每船抽税一算。”这个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打击富商大贾 B.降低商人的经济地位

C.打击地方割据势力D.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史记•平准书》记载:“(汉武帝时)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乃分谴御史、廷尉、正监分曹往,即治理郡国缗钱;得民账务以亿计,奴婢以千万计,田大县数百顷小县百余顷,宅亦如之。如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注:告缗即政府规定商人按财产多少纳税,隐瞒财产不报者,一经民间揭发,所有财产一概充公的法令。这主要反映出西汉时期

A.吏治腐败激化了阶级矛盾B.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C.工商业市镇经济较为发达D.政府大力推行抑商政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中说道:“政府垄断了供朝廷和行政机构消费的许多商品的生产和分配,这些商品包括武器、纺织品、陶器、皮革制品、服装和酒等。另外,政府还完全控制了全体人民所需的基本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如盐铁等。这些限制剥夺了中国商人成为无约束的企业家的机会,使经济失去了自由发展的可能性;同时也助长了官员的腐化和堕落,因为朝廷官员能够利用他们的特权地位去操纵国家垄断商品来为个人牟利。”这段话揭示了中国

A.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B.古代私营工商业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D.历代政治出现腐败现象的重要原因

唐朝政府规定,凡不是州治、县治的地方,禁止设置商品交易市场。这表明

A.乡村地区没有设置市场的必要B.城市是商品交换的唯一场所

C.政府力图控制民间商业活动D.州治、县治具备设立市场的条件

据史料记载,明神宗派出大批税监到各地横征暴敛,几乎是“无物不税,无处不税,无人不税”,造成“商贾断绝,城邑罢市”;清朝“关沣有过路之税,镇集有落脚之税”,正税之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上述情况在当时最主要的消极影响是

A.遏制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制约了农产品的商品化

C.助长了土地兼并的现象D.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规模D.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下列材料中能够体现出中国古代专制政府抑商政策的是

A.(汉)“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

B.(唐)“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C.(宋)“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

D.(清)“士之子恒为士,商之子恒为商”

中国历史上传统的抑商政策主要措施有①专卖制度②多设关卡 ③歧视商人的规定 ④征收重税 ⑤推行传统的闭关自守政策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 ②③④⑤

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影响是

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管理B.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

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无法扩大

影响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其造成的结果中不包括

A.市场狭小 B.原料不足C.劳动力缺乏D.资金短缺

清初地主商人“以末致财,以本守财”造成的直接后果是

A. 农民贫困,购买力极端低下 B.手工工场规模受到严格限制

C.商品经济得以迅速发展D. 手工业扩大再生产缺乏资金

【解析】材料主要反映了明代时期商人因投资手工业或经商而致富,但致富的钱财并没有用于资本,使手工业扩大再生产,而是用以买田置地,从而影响商业的发展。

有一族谱记载:明清时期外出经商者日众,不少人依旧“壮则服贾,老则归田”。这说明

A.社会风气日益恶化B.经世致用思想受重视

C.商品经济繁荣发展D.重本抑末观念占主导

晋中王家大院被誉为“山西紫禁城”和“华夏第一宅”,包含三大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间,面积共45000平方米。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期著名的晋商,明清小说《拍案惊奇》中描写了太原王氏“以商贾兴,以官宦显”,晋商做官发财之后,大兴土木。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C.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凯恩斯学派认为:有效需求是推动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上绝大部分的有效需求几乎消失了。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A官办工商业绕过市场满足了社会需求B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和小农经济的存在

C广大农民的贫困难以形成有效的社会需求D 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顽强抵制

美国史学家杰里•本特利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想要组建像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大型贸易公司……是不可能的”。他这样说的依据主要是

A.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十分缓慢B.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C.中国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D.地域性商人群体反对建立贸易公司

重视商业的可贵思想与行动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食”。这反映出当时
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管子·侈糜》中说:“市也者,劝(意指“推动生产”)也;劝者,所以(本业)起。本善而末事起。不侈,本事不得立。”据此材料判断下列结论最符合管子经济思想的是

A.刺激消费,推动生产B.主张节俭,反对奢侈

C.重视农业,抑制商业D.劝课农桑,提倡积累

西汉“文景之治”垂范后世。汉高祖“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至文帝时,“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百姓“皆背本趋末”。晁错称这种现象是“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上下相反,好恶乖迕”。这表明汉初

A.商业活动的发展有利于经济恢复B.商业畸形发展造成了农民的贫困

C.官商勾结使抑商政策未取得成效D.重农抑商政策背离了农民的意愿

《汉书·食货志》记载: “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故俗之所贵,主之所贱也;吏之所卑,法之所尊也。”这表明

A.朝廷重农,百姓抑商B.上至朝廷下至百姓皆重农抑商

C.百姓皆重商轻农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上下相背离倾向

【精析】题干意思是“当今虽然法律轻视商人,而商人实际上已经富贵了;法律尊重农民,而农民事实上却已贫贱了。所以一般俗人所看重的,正是君主所轻贱的;一般官吏所鄙视的,正是法律所尊重的。”这表明政府的抑商政策没有收到效果,故选D项。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从中不能看出

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有各的分工 B.商业在商品流通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C.商业在经济领域中的地位比较薄弱D.农业是人的衣食之源,具有重要的地位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30多位春秋以来的著名大商人立传。他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提出“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要将主张盐铁官营、剥夺商人利益的桑弘羊油烹以谢天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司马迁肯定工商业发展的积极作用B.体现了当时的主流思想

C.工商业官营与私营之争日趋减弱D.司马迁代表商人阶级利益

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具欲者也”,这表明司马迁承认一切求富行为都是天经地义的,肯定追求富裕是人的本性。司马迁的观点

A.违背人的意愿和历史发展潮流B.不利于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C.有利于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D.仅反映了司马迁的个人意志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据此判断正确的是

A.班固重视农业,忽视商业B.“二者”指的是农业和手工业

C.汉代实行农工商并重的政策D.班固有农商皆本的意识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上述材料反映了

A.唐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B.唐朝时期扬州经济的繁荣

C.唐政府实行保护商业的政策D.唐政府对商业贸易的垄断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注;选送)。”明朝的商人可以捐官,其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上述材料反映了(D)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 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唐以前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唐后期规定工商业者改业三年之后可以入仕;宋代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上述材料反映了

A.科举取士逐步取消了身份职业限制B.科举取士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C.科举成为宋代文人入仕的主要途径D.唐宋时期工商业者社会地位逐渐提高

汉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而困辱之”,而宋代出现了富商大贾“榜下捉婿”的现象。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文人社会地位提高B、商人可以参加科举考试C、官僚机构日益扩大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

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王安石指出:“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则宜有商贾以资之。”他认为商业的发展“恶其盛,盛则人去本者众;又恶其衰,衰则货不通,故制法以权之,以使本盛而末衰。”这表明王安石

A.彻底否定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主张工商农并重,协调发展

C.认识到了发展商业的必要性D.认识到商业对充实国库的作用

《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补,而非求以相病。”其主要观点是

A.重农抑商 B.重商抑农 C.农商互补 D.农商皆本

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D.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南宋时国家的商业税收超过了农业税收,原因是[C]

A.农业生产萎缩,农业水平低下B.商人兼并土地,积极从事农业生产

C.政府放松了对商人经营行为的限制D.宋代实行海禁政策,国内商业发展迅速

明朝张居正在《赠周汉浦榷竣还朝序》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穡。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穡以资商,则商病。故农商之势常若权衡,至于病,乃无以济也”。张居正的观点客观上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现象或政策是( C )

 A.官营手工业迅猛发展B.闭关锁国政策

 C.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重农抑商政策

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C)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C )

A.重视农业 B.重农抑商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重农抑商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的经济思想,所以孔子是主张重农抑商的

  B.法家代表人物商鞅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始作俑者,所以战国时法家都是主张重农抑商政策的

  C.重农抑商政策的经济基础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所以重农抑商政策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结果,因而它长期的实行,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

  D.司马迁在《史记》中为从事工商业者作传记(《货殖列传》),说明秦汉以前工商业者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而后世的正史中再也看不到专门为工商业者作的传记,说明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工商业者不再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末作(工商业)文巧(华而不实)禁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舍本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管子·治国》

材料二国家军事——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非生产人口的消费大大超过生产人口的消费;生活性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消费,奢侈性消费大大超过正当性消费。四大比例失调,消费重心严重倾斜,说明这是一种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体制下才可能产生的,具有强烈政治军事色彩的,畸形病态的社会消费结构。——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三中国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体现的经济主张及其理由。(3分)

主张:重农抑商。理由:发展农业可以富国强兵;弃农经商会导致国家贫弱。

(2)指出材料二反映的中国古代社会现象及其产生根源,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此现象的消极影响。(5分)

现象:社会消费结构呈畸形病态。根源:中央集权政治体制。

消极影响:造成生产资本短缺,不利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3)据材料三,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

社会主流体制的制约;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的作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一曰食,二曰货……”商业贸易“货”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农业生产“食”。《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

材料二: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两段材料对商业的看法有何不同?你认为战国时期法家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

第一段材料将农、工、商相提并论,反映了统治者重视和鼓励商业的发展;第二段材料将商人看成是不劳而获的人。

法家的依据是:商人不如农、工辛苦,却获暴利;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对加强中央集权不利;尤其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生活上“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因而被韩非子视为“邦之蠹也”。

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的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

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 C.奉行海禁政策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

原因

《复兴之路·千年变局》中记载:“在鸦片战争爆发之前,……一位中国文人汪仲洋这样描述西方人:“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就连在广东抗敌前线的林则徐也相信“只要断绝了对西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这种荒谬认识源于

A.重农抑商政策B.君主专制统治C.天朝上国思想D.闭关锁国政策

乾隆皇帝对英商送给他的时钟不屑一顾,说中国小民无此物者甚众,但从来没有误了早上起来下地,也从来没有误了晚上回家睡觉。对此现象,下列评价确切的是

A.乾隆帝为维护国家尊严,痛斥侵略者的野心B.乾隆帝认为中国农民勤劳自觉,不需要闹钟

C.是小农经济下的一种天朝上国的心态的流露D.乾隆帝为维护天朝体制,担心小农玩物丧志

17世纪中期英国政府颁布《航海条例》,同时期的中国政府却多次颁布“禁海令”。促成这种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体制 C.市场因素 D.国际因素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 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 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 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推动这个王朝实行这种政策的更主要原因是,它害怕外国人会支持很多的中国人在十七世纪的大约前半个世纪里,即在中国被鞑靼人征服以后,所怀抱的不满情绪。由于这种原因,外国人才被禁止同中国人有任何来往。”(马克思)这一政策是指

A.重农政策B.抑商政策C.农商并重D.闭关政策

“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与朝贡贸易一起出台的,并构成了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基本内容。明代海禁政策的出台与发展很大程度上是消极的抗倭。”这表明,明朝“海禁”政策的出台

A.是明代朝贡贸易发展的必然结果B.是明代天朝礼治天下的要求

C.受国际和国内形势发展的影响D.是明代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结果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成果。但也有学者认为大运河的开凿对中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历史上大运河沿岸繁荣的代价是东部沿海的荒凉和寂寞”。该学者意在说明

A.历史上专制政权的保守 B.运河阻挡了国人奔向海洋的步伐

C.统治者耽于享乐的腐朽D.海禁政策是运河沿岸繁荣的保障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皇帝却下诏禁止进一步海外远征……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将全世界的海洋留给了西方的冒险事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禁止海外远征的原因是国力匮乏

B.强化专制统治是明朝从制度结构上把力量转向内部的原因

C.经济形态的差异导致东西方对外推动力的出现根本差别

D.中西交流被阻断导致中西实力易位

东林党人周起元描写:“我穆庙(隆庆帝)时,除贩夷之律,于是五方之贾,熙熙水国,船舶,分布东西路。其捆载珍奇,故异物不足述,而所贸金钱,岁无虑数千万。公私并赖,其殆天子之南库也。”这表明当时

A.财政收入的来源主要依靠海外贸易B.此种贸易主要是为了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

C.进出口贸易额巨大D.政府曾一度废除重农抑商政策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明经世文编选录》载:“番中本无盐硝、火药、亦无铳炮器具,后因中国之人接济往来,私相教习,违犯严禁,将带出境,以济番人运用……若今明开通税之门,略同互市之法,火铳、火药公然交易,得番人无用之物,济番人有用之器,是持其柄而授之兵也”。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主张实行海禁B.反对实行海禁

C.主张扩大火铳、火药的交易 D.主张积极开展对外贸易

“夷货非衣食所需,可谓中国不缺耶。绝之则内外隔而构之衅无由生矣,夷虽欲窥伺我也,何可得哉!”《海防纂要•卷七》中这则史料反映出当时统治者推行的政策是

A.重文轻武 B.重本轻末C.闭关锁国政策D.避战自保

清代定制,如有洋商人等将官银私运出口,或内地商人交易时找给外商货价使用官银者,一经查出,无论银数多少,全部充公,仍照私运例治罪。此规定

A.阻止了白银外流B.有利于纸币的流通

C.阻碍了国际市场拓展D.抵制了外来经济侵略

《清文献通考》卷33载,“(顺治四年)户部议复两广总督佟养甲疏言:‘佛朗西国人寓居濠镜澳,以其携来番货与粤商互市,盖已有年。后深入省会,至于激变,遂行禁止。今督臣以通商裕国为请,然前事可鉴,应请仍照前明崇祯十三年禁其入省之例,止令商载货下澳贸易可也。’上从之”。这段记载充分说明

A.明末对外封闭政策在清初得到延续B.清朝认识到开放澳门市场可以“裕国”

C.清廷中开放派的主张得到暂时推行 D.清朝前期只准许在澳门与外商贸易

康熙七年(1668年),福建水师提督施琅、广东巡抚王来任上疏请求复界,清廷以“海氛未靖”为由拒之,但默许“以海边为界……听民出田界外”。对此现象理解最全面的是

A.康熙年间曾一度松弛闭关政策B.清廷已意识到闭关政策的危害性

C.清廷内部存在开放和锁国之争D.小农经济的特点无须要对外开放

“原本是部落战士和管理人员的满族人,摇身一变成了农业中国的官僚统治者,他们同长江一带和东南沿海口岸生气勃勃的商贾格格不入。海上贸易和海军力量他们是看不上的。”下列表述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是由于中国小农经济发达

B.满族统治者不适应管理中原的商品经济,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C.为防止抗清斗争,而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D.统治者部落战士的出身是制约商品经济发展,采取闭关政策的原因之一

影响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②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③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④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明初政府规定,凡外方来使发给凭证,因国家而异,来华贸易时间有限制,如许日本商人十年来华一次,且船舶有定数,人员有定额,在指定港口勘合凭证、检验,然后商货运京师开市。若非入贡,则不许来华互市。同时严禁民间入海“通番”。该材料反映了①官方独占对外贸易,属于朝贡贸易性质②有效的制止了西方殖民者的入侵③限制了海外贸易的正常发展④影响了中国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右图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广州十三行商馆的情景:商馆前的广场上,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国旗迎风飘扬;画面的右上方是一座观音庙和一栋五层的镇海楼。据此可以看出①中国沿海地区已开始对外开放②商行附近有中国传统宗教风格的建筑③广州开始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④许多国家在十三行设有常驻商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大河流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沃德·巴特雷在(《1450~1800年世界白银流动》中说:“整个殖民地时期(1492年到1820年),西班牙从美洲殖民地榨取的白银超过40亿比索,即14万多吨。”而据厄尔·汉米尔顿的研究,就有约2亿比索通过明朝在马尼拉一带的贸易站流向了中国,36亿比索则流向了西欧诸国,差不多又有一半流向了中国,而西班牙自己仅存2亿比索。总之,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了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在于

A.“重农抑商”和“闭关禁海”政策的压制B.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

A.会导致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

C. 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发展 D.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指出:“海滨民众,生理无路,兼以饥馑荐臻(荐臻:接连到来),穷民往往入海从盗,啸集亡命”。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习题)
A.“海禁”政策的实施B.社会矛盾尖锐C.倭寇为患D.土地兼并严重

《虔台倭纂》记载:“倭夷之蠢蠢者,自昔鄙之曰奴,其为中国患,皆潮(州)人、漳(州)人、宁(波)绍(兴)人主之也”;“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转为寇”。材料说明

A.倭寇多是被胁迫的中国人B.海禁政策导致了倭患出现

C.荡除倭寇的战争卓有成效D.倭患导致了海禁政策出台

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对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

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

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对“大错”的理解最为深刻的是

A.自我封闭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B.隔绝了大陆与台湾的正常往来

C.妨碍了国人对海外市场的开拓D.正常的海外贸易完全陷于停顿

清人黄遵宪在《番客篇》中写道:“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材料中清朝实行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强化了自然经济的稳定性和封闭性B.妨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C.严重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D.丧失了与西方商业竞争的能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名官员在乾隆二十四年给皇帝的奏拆中说:“近年以来,南北丝货腾贵,价值较往岁增至数倍……民间商贩希图重利出卖,洋艘转运,多至盈千累万,以至丝价日昂。”乾隆皇帝谕旨宣布:“前因出洋丝斤过多,内地市价翔涌,是以申明限制,俾裕官民织衽。”——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二清政府在粤海关规定:(一)洋船销货、装货,应该按期离开,禁止在广州过冬;(二)洋船不许同汉奸私自交易;(三)内地行商不许向洋商借贷资本;(四)洋商不许雇佣内地仆役;(五)在洋船停泊处必须有官员与兵了弹压、稽查。——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根据材料,概括清政府的贸易政策,(1分)分析该政策带来的影响?(3分)

【答案】政策:海禁政策(闭关政策),如答限制出口商品的出口量,限制中外贸易和往来也可。(1分)影响:清政府的政策做法尽管有利于对外商的控制,但限制了中外经济交流与发展;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闭目塞听、固步自封,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3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683年台湾郑氏降清,次年七月,康熙帝曾决定废止海禁,开海贸易。……与西方国家的海上贸易也逐渐发展起来。……(但)康熙帝又在1716年实行禁海,对海外贸易规定禁条,严加限制。……实行海禁后,海上一片荒凉。西方国家的贸易商船,清朝“听其自来,不许往贩。”每年来华商船不过几艘。……广东普宁县蓝鼎元著《论南洋事宜书》,论述闽广形势说:“闽广人稠地狭,田园不足于耕,望海谋生,十居五六……南海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游手无赖亦为欲富所驱,尽入番岛,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蹙……今禁南海,百害无利,但能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蔡美彪等著《中国通史》

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鲁迅《看镜有感》

据材料指出清朝采取了怎样的政策?实行这种政策的社会根源是什么?这一政策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影响?(6分)

政策:海禁(或闭关锁国)。社会根源:封建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影响:阻碍了中外正常贸易和交往,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不利于国计民生与社会安定;造成中国长期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结合鲁迅的话,说一说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变化和你的认识。(4分)

变化:由对外开放、互相取长补短到闭关锁国、害怕接受外来事物。认识: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挨打,对外开放才能富民强国。

明确规定“禁奢侈”的经济政策的文献是

A《吕氏春秋》 B《九章算术》 C《盐铁论·散不足》 D《均工律》

古代中国“禁奢侈”的政令往往难以真正取得实效,这是因为

A、百姓收入多了都想过好日子,故不愿接受这项政令

B、统治者和贵族高官不能带头禁奢,无法做到“上行”而“下效”

C、商人的高消费生活败坏了社会风气 D、社会富足无需禁奢

宋仁宗景裙三年(1036年),皇帝下诏曰:“在京士庶不得衣黑褐地白花衣服并蓝、黄、紫地撮晕花样,妇女不得将白色、褐色毛段并淡褐色匹帛制造衣服……又屋宇非邸店、楼阁临街市之处,勿得为四铺作闹斗八;玳瑁酒食器,非宫禁勿得用。”材料主要反映出

A.沉重的岁币负担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支出B.封建夫权意识打压妇女个性生活的追求

C.宋代严格限制都城开封商业活动的规模D.宋代过度消费之风僭越了封建等级制度

秦朝时期,重视关中地区而压迫剥削关东地区;汉光武帝刘秀出身南阳,定都洛阳,于是,“南阳帝乡”和“河南帝城”受到优待。材料体现了古代中国经济政策的特征是

A.重农抑商B.区域经济管理C.土地兼并严重D.不均衡增长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6779.html

更多阅读

新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的推手——刘鹤和他的同事们

     随着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临近,61岁的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鹤受到了国内外的格外关注。  《华尔街日报》本月引述布鲁金斯学会研究中国问题的学者李成的消息称,几个月前,刘鹤已将七个“研究小组”集合在一起,研

第34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3)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当然,这只是产生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基础性条件,因为印度、俄罗斯、越南等国也拥有这些条件,但却没有产生和中国一样的经济奇迹。这是因为中国和以上几国在这轮全球化初期的国情和条

第33节:中国的经济高增长能否持续(2)

系列专题:《为民代言解读金融:陈志武说中国经济》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凯恩斯等许多经济学家提出的加强政府干预和管制的理论,在包括西欧和美国在内的市场经济国家得到推行,许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也学前苏联,实行计划

声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习题》为网友孤傲呦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