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
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美国海军在建的最新一级多用途攻击型核潜艇,
它将替换将要退役的“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成为美国海军21世纪近海作战的主要力量,同时也保留了远洋反潜能力。
(2/35)
首艇“弗吉尼亚”号(SSN-774)于1998年开工建造,2004年建成服役。美国海军计划共建30艘。
该级艇长114.91米,宽10.36米,吃水10.1米,水下排水量7925吨,水下航速28节,下潜深度500米。
核反应堆一次装料可使用33年。装备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和12个“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管。
艇载电子设备将安装最先进的C4ISR作战系统。
该级艇能发射美国海军正在研制的“曼塔”可回收自主式无人潜水器,用于水下侦察、扫雷和反潜;
还能快速部署6人“海豹”突击小组,该小组配倍自己专用的ASDA小型潜艇,可以直接与“弗吉尼亚”级潜艇对接。(3/35)
美国海军资料称,造价约22亿美元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是美军第一种专门为应付冷战后威胁研制的潜艇,
具有强大的反潜、反舰、远程侦察、执行特种作战以及用新型“战斧”巡航导弹精确打击陆上目标的能力。
与主要用于在深海大洋等待与敌方战舰决斗的“前辈”们相比,
采用自动导航控制设备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近海作战能力尤其突出。
(4/35)
“弗吉尼亚”号攻击核潜艇长377英尺,水下排水量7800吨,潜深超过800英尺,
水下航速25节,在其全寿期内无需补充核燃料,艇上官兵132人。
“弗吉尼亚”级潜艇上共有12个导弹垂直发射系统。
艇上鱼雷发射管可发射Mk48 ADCAP重型鱼雷以及“鱼叉”反舰导弹。
“弗吉尼亚”级潜艇内的特种作战舱还可容纳一艘供数十名特种部队使用的微型潜艇。
光纤传感器取代老式潜望镜将周边环境图像传送到指挥舱的电脑屏幕上。
因此指挥舱可以从潜望镜下方位置移到下层甲板更加宽敞的地方。
(5/35)
(6/35)
(7/35)
(8/35)
(9/35)
(10/35)
(11/35)
(12/35)
(13/35)
(14/35)
(15/35)
(16/35)
(17/35)
(18/35)
(19/35)
(20/35)
(21/35)
7月23日,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第三艘艇SSN-776“夏威夷”号正式进驻珍珠港。
该潜艇强大的侦察和近海机动能力能够支持多种任务,包括反潜战,反水面舰艇作战,
海军特种作战涉及特种作战部队,情报,监视,侦察,非正规战争和水雷战。
其进驻后将很可能用于对解放军潜艇进行秘密侦察。
(22/35)
夏威夷号进驻太平洋针对中国意图明显
(23/35)
夏威夷号核潜艇总造价25亿美元
(24/35)
夏威夷号是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中 第三艘舰
(25/35)
当地少数民族进行传统欢迎仪式
(26/35)
夏威夷号属于弗吉尼亚级
(27/35)
美国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夏威夷”号,抵达西太平洋珍珠港进行永久性部署。
这是美国海军首次调遣最先进攻击型核潜艇进驻太平洋。
有军事观察家指出,考虑到该潜艇强大的侦察和近海机动能力,
其进驻后将很可能用于对解放军潜艇进行秘密侦察,针对中国意味明显。
(28/35)
“夏威夷”号停靠码头,艇员列舷
(29/35)
美国新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夏威夷号
(30/35)

珍珠港的美国平民观看核潜艇港口操作
(31/35)
“弗吉尼亚”号核潜艇的盛大下水仪式
(32/35)
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第四艘“北卡罗来纳”号
(33/35)
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第五艘“新罕布什尔”号服役仪式
(34/35)
码头作业中的弗吉尼亚级攻击核潜艇
(35/35)
诺?格公司在纽波特纽斯船厂为“加利福尼亚”号核潜艇举行铺设龙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