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典越战剧情大片
《我们曾是战士》
[中字译制版]
《我们曾是战士》根据越南战争中的真实战斗改编。改编自退役美军少将哈罗德·摩尔和摄影记者约瑟夫·加罗威的同名传记,书的全名是《我们曾经是战士,曾经年轻》。影片描写1965年11月美军在越南的首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行动中450名美军跟2000多名越军近距离作战,最后以美方254人阵亡、越方1800多人阵亡而告终。
美军第一骑兵师第七骑兵团第一营的395名战士,在盲目的指挥下,竟毫不知情、毫无准备地降落在北越军队集结的中心区域。北越方面在降落地点周围早已部署有一个师:4000以上的兵力,第一营的战士不得不面对近10倍于自己的敌人。尽管他们背后拥有强大的远程和空中火力支持,但是毕竟众寡悬殊,一营的官兵不得不展开一场异常惨重的生存保命战。
所幸,北越部队的情报有限,指挥也十分谨慎,准备在第三天夜间进行部署,然后在清晨趁美军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发动最后的进攻,一举消灭,可惜摩尔中校早料到越军会有此招,于是同样在夜间部署军队,集结兵力,在清晨举行大反攻,并且要求每个士兵都上刺刀。终于在空中火力的掩护下,最终反攻成功,迫使敌军司令部转移。经过三天两夜的艰苦战斗,伤亡超过200人,第一营终于完成任务,可以脱离战场,与前来解围的第二营返回基地。
![美国经典越战剧情大片《我们曾是战士》[中字译制版] 经典越战大片](http://img.aihuau.com/images/31101031/31014833t010b0fb5b7f8406674.jpg)
当时的第一营营长、指挥官哈若德·摩尔和记者约瑟芬·盖尔威亲身经历并记录了这场战役。这也是美军在越南战场第一次重大伤亡,对美军日后对越战态度的改变起了极重大的影响。不过本片并没有着力突出对越战大环境背景的描写,而是从一名名官兵的眼睛里,透视出美国军人经历战争时表现出来的勇气与精神。这是导演兼编剧兰道尔·华莱士和主角梅尔·吉布森所擅长表现的英雄主义风格。直面死神的大无畏精神以及可歌可泣的军营友情,将成为这部以真实事件改编的越战影片的主题。
高成本制作,又是一部好莱坞越战大片,但与以前好莱坞越战片不同的是,本片冒着很大的风险,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待越南战争,越共们不再是凶神恶煞、残忍无比的刽子手,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人,美国士兵们也不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的神话,在片尾时,他们道出了战争的真谛:参加战争,只是服从国家命令。在战场上,他们不是为国而战,不是为国旗而战,而是为了彼此奋战。以前看到越战片,把越共们描写的像恐怖分子,心中就很是不平,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越共们也很无奈。战争总是残酷的,战场上永远没有胜利者。这部电影真实的还原了历史的战争场面,因为真实,所以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