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中医这么简单:可遇不可求名师教你诊脉
1、首分浮沉
什么是“首分浮沉”?现解释如下:
①、首先区别脉象是浮脉还是沉脉。因为切脉时手指是从浅表往深层逐渐探查的,首先轻触皮肤(即“举”),即可探出脉象是否浮脉;无浮脉则又加压(即“寻”),在这个层次可触到许多脉象;然后第三种力量即“按”,此时检查是否沉脉。所以实际上“首分浮沉”是按照指头用力的顺序来探测脉象的位置。
②、在区别浮、沉过程中,可根据是否浮脉或沉脉来区别与浮、沉相关的脉象种类,它们是:
浮脉类——浮脉、濡脉、革脉、芤脉、散脉;
沉脉类——沉脉、牢脉、伏脉。
③、区别了浮脉类和沉脉类,在辨证诊断上可指明表证或里证。
2、二辨虚实
什么是“二辨虚实”?现解释如下:
①、在完成浮与沉两类区别后,既知道了病证是表证或是里证,还要知道正气和邪气的关系(虚证或实证),而实证和虚证在脉象上的区别就是虚脉和实脉。所以探测脉象的第二步是区别脉象的虚与实(有力与无力)。
②、在区别脉象的虚或实(即有力与无力)时,又可区别与虚、实脉象相关的其他脉象。
虚脉类——虚脉、微脉、弱脉;
实脉类——实脉
3、三去长短
什么是“三去长短”?现解释如下:
①、长脉与短脉是两类在脉形上有十分明显特征的脉象,手指触及脉管即可区别是长或是短。
②、在作寸、关、尺三部探测时,首先区别出脉象的长脉、短脉,然后才能进一步探测寸、关、尺的脉象。
③、在区别长、短脉时,可以同时察知其他相关的脉象,如:
长脉类——长脉、弦脉、细脉
短脉类——短脉
4、四算疾迟
什么是“四算疾迟”?现解释如下:
①、在确定好脉的脉位(脉位者左右辨长短弦细,上下看浮沉)和脉势(脉势者虚实也)后,接着就是脉搏的频率和节律问题。
②、与脉搏频率与节律相关的脉象有8种:
脉率——数脉、疾脉、迟脉、缓脉
脉律——促脉、结脉、代脉、散脉
5、五察脉形
什么是“五察脉形”?现解释如下:
①、在完成以上四步探测后,即可区别23种脉象,余下的便是以脉形为主要特征的4种脉象,它们是:洪、滑、涩、紧。
②、除洪脉独特外,滑与涩相对而言,紧脉与涩脉相对区别。而洪脉出现的时机多在夏季或是发热性疾病(阳明热盛或温病的气分阶段),或是危重病的最后阶段,可以从其他信息获得提示。
6、样样皆知
什么是“样样皆知”?现解释如下:
①、这是最后审查的时机。做到这一步时,对脉象的脉位(左右上下)、脉势(虚实)、脉率(疾迟)和脉律(结代)、脉形(洪紧滑涩)等已经心中明了,不再是“指下难明,心中难了”。
②、将所有的信息予以综合、分析得出结论。得出结论的方法是:
A:将所有的脉象信息如过筛一样在脑中用28种脉象的定义过筛一遍,能用独立脉象名定义则用独立脉象名定义,否则用相兼脉象法定义脉象。
B:审查所得脉象与望、闻、问诊所得信息的相符程度,然后决定脉象的真假,决定脉象在治疗决策上的取舍。
C:细分寸、关、尺的问题:病情复杂、病因不明、病位不明时分寸、关、尺仔细检查,否则可以不分。
举例:
第一步浮沉,测得:脉位——浮;
第二步虚实,测得:脉势——虚、软;
第三步长短,测得:脉位——寸关尺三部皆有;
第四步算疾迟,测得:脉律、脉率——正常;
第五步脉形,测得:脉形——如丝线;
第六步综合,还有信息:病症四肢无力、面色淡黄、头重嗜睡、口淡无味、大便稀、小便少、舌淡红、苔薄白腻;
结论:用相兼法判脉:
浮细——不对!
用独立命名法判脉: 濡——对。
以上是个人对脉学的体会,临床用来很是得心应手;有时被朋友考问中医技术的神秘时,也令朋友不得不叹服!要有这个技术的前提是:1)心里真正明白每种脉象的概念;2)多多临床实践。
中医脉诊解析——教你如何切脉(二)
荣新奇
脉诊是中医的基本技术。当前的中医脉诊一般是指寸口脉诊,同时多以李时针医神归纳的28脉为标准,现今的大学本科教材也多以此为教材,本文也是以此为基础标准。根据学生的要求,结合本人的看法,现修校解析如下,也欢迎中医同道批评指正和探讨。
一、脉诊的基本理论
1、切脉的意义:
脉诊是中医临床不可缺少的诊察步骤和内容。脉诊之所以重要,是由于脉象能传递机体各部分的生理病理信息,是窥视体内功能变化的窗口,可为诊断病证提供重要依据。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①辨别病证的部位: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
②辨别病证的性质: 如迟脉、紧脉主寒,数脉、滑脉主热。
③辨别邪正的盛衰:如虚脉主正气虚,实脉主邪气实。
④辨别病证的进退:如外感热病,热势渐退,脉象出现缓和是将愈之像。
2、中医切脉的特点
①中医脉象的构成元素包括脉博的位置、速率、节律、形态、势力(气势力量)五种。
②脉诊学是一门深奥的经验医学知识,具有的技巧很多,必须熟悉理论,然后勤于实践。
③脉象与病症有不相符之处,诊断时要运用从舍方法来处理脉象。
3、脉象的取舍(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象的取舍是指从脉和症的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和何时取脉或何时取症。这说明脉象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不是全部,只能把脉象当作一个方面的信息为诊断作参考,要全面运用四诊合参,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①脉症顺逆
脉症顺逆是指从脉症的相对应、不相对应性来判别疾病的顺逆(顺逆是指疾病顺利进展与否,邪气与正气的关系),如:
脉症相应——脉与症候相一致:表证见浮脉,热证见数脉为顺。
脉症不相应——脉和症候不一致,如表证见沉脉,热证见迟脉为逆。
脉症相应——暴病、新病见浮、洪、数、实为顺,说明正气充实能抗邪。久病、旧病见沉、微、细、弱为顺,说明邪衰正复有望。
脉症不相应——新病见沉、细、微、弱,说明正气已衰。久病见浮、洪、实为逆,说明正气已衰,邪气不退。
②舍脉从症,舍症从脉(症真脉假,症假脉真)
症真脉假——舍脉从症,即不考虑脉象的意义,只考虑症的意义。如:症见腹胀闷,疼痛拒按,大便干燥,舌红苔黄厚焦躁,脉沉细——真症,为里热证,取其症;脉沉细为脉假(脉沉细主虚寒);这时要舍脉。
症假脉真——舍症从脉,即不考虑症状的意义,而考虑脉象的意义。如:症见四肢冷,大便闭,腹痛腹胀,脉滑数——症假(似为寒盛证候),舍症;脉滑数为脉真,是里热壅盛的表现,这时要取脉。
4、三部九候的应用
疑难病运用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和三部举按寻,一般情况下不用九候。
5、正常脉象——胃、神、根
在中医理论中,正常脉象可以用“胃、神、根”三个字来概括。正常脉象的形象特征是:寸关尺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相当于72-80次/分(成人),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
①有胃
“有胃”是指指下具有从容、徐和、软滑的感觉。平人脉象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率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也是“有胃气”。
②有神
“有神”是指脉率整齐、柔和有力。即使微弱之脉,但未至于散乱而完全无力;弦实之脉,仍感柔和之象,皆属“有神气”。反之,脉来散乱,时大时小,时急时徐,时断时续,或弦实过硬,或微弱欲无,皆是“无神”。
③有根
“有根”主要表现为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两个方面。若病重,但尺脉沉取尚可摸得,则为肾气不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笃。
6、脉象的生理变异
①个体因素的影响:性别、年龄、体质、脉位(斜飞脉、反关脉)对脉象的影响。
②外部因素对脉象的影响:情志、劳逸、饮食、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对脉象的影响。
二、病理脉象解析
1、28脉的分析(独立脉象)
① 以脉位异常为主的脉象——浮、濡、芤、革、沉、伏、牢、短、长
“脉位异常”的概念:指脉体位置发生了上下、左右等的位置性质的变化。举例:
1)浮脉:脉象特征——轻取即得,重按不足。主病表证、虚证。
2)濡脉:脉象特征——浮而细软,不任重按,重按不显。主病虚证、湿证。
濡脉脉象分析:脉居浅位,即轻按即得,重按不足;脉体细小如线;脉管弹性无力。
3)沉脉:脉象特征——轻取不得,重按始得。主病里证。
沉脉脉象分析:脉位居深沉,轻、中等力量不能按及,重力才能按及。
4)短脉:脉象特征——首尾俱短,不能满部。主病气病。
短脉脉象分析:仅在关部搏动明显,寸、尺部模糊或不明显。
5)长脉: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主病脉长而强硬有力者为邪气有余。长而柔和者为正常脉象。
长脉脉象分析:脉管前后位置超过寸、关、尺三部,脉体长且直。
6)芤脉:脉象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主病失血、伤阴。
芤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即得;脉型为上、下、两旁皆见脉管,而独中空。
7)革脉:脉象特征——浮而博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主病精血大亏,阳气外浮。
革脉脉象分析:脉位浮即轻取可得;脉管外皮坚硬但中间空虚而不应指;整个脉管有如按在鼓皮上。
8)伏脉:脉象特征——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脉位较沉脉更深。主病邪闭;厥证;痛极。
伏脉脉象分析:指力要重按致筋骨才能感觉到脉搏,甚至仍然难以感到有脉搏。
9)牢脉:脉象特征——兼具沉、弦、实、大、长五脉之象,坚牢不移。主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牢脉脉象分析:分别见沉脉、弦脉、实脉、长脉的分析。“大脉”之象为:脉体(脉管)宽大,但脉来气
势无汹涌之势。
② 以脉率异常为主的脉象——数、疾、迟、缓
“脉率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在每分钟之内的速率超过正常或低于正常。举例:
10) 数脉:脉象特征——脉率快速,脉率在90-139次/分(一息5至以上),脉律整齐。主病热证。(“一息”指正
常人呼吸的“一呼一吸”的时间。)
11)迟脉:脉象特征——脉来缓慢,一息少于4至,脉律整齐。主病寒证。
12)疾脉:脉象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每分钟140次以上)。主病阳抗阴竭,元气将脱。
13)缓脉:脉象特征—— 一息四至,来去缓怠或脉形弛纵,缺乏足够的紧张度;脉率稍慢于平脉而快于迟脉,主病
湿证;脾胃虚弱;病久获治后,则为正气来复。
③ 以脉律异常为主的脉象——促、结、代。
“脉律异常”的概念:指脉博节律不整齐。举例:
14)促脉:脉象特征——急数而又不规则,间歇性停顿。主病阳热亢盛。
促脉脉象分析:脉率急数,脉搏大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5) 结脉:脉象特征——脉来缓而时一止,止无定数。主病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宿食内停等。
结脉脉象分析:脉来缓慢而又不规则的停顿,脉率小于或等于90次/分,脉律不规则停顿。
16) 代脉:脉象特征——脉来中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主病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
代脉脉象分析:脉率正常,60-90次/分。脉律有规则停顿。
④ 以脉形异常为主的脉象——洪、细、滑、涩、弦、紧
“脉形异常”的概念:指脉博动时给人感觉其形态异常,包括搏幅和升降速度、表面光滑度、弹性、体积和指下面积等。举例:
17) 洪脉:脉象特征——脉体阔大,状如洪水,来盛去衰。主病阳热亢盛,残阳外脱。
洪脉脉象分析:脉体阔大;搏幅大;升降速度极快有如“来时气势盛大汹涌,而去时气势减缓”;脉博动
有力不虚。
18) 细脉:脉象特征——脉体细小,状若丝线,应指明显。主病虚证、湿证。
细脉脉象分析:脉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细如丝线状,有细线条的感觉。
19) 滑脉:脉象特征——脉搏来去流利圆滑,如盘走珠,应指圆滑。主病痰证、食积、实热证(正常人与妊娠期妇女
也可见滑脉)。
滑脉脉象分析:脉搏动时指下感觉脉来流利,脉气势流畅;有如盘走珠而快速流过之感,表面光滑。
20) 涩脉:脉象特征——来去艰难应指涩滞,无润滑感(与滑脉相反),有如“轻刀刮竹”。主病涩而有力为实证、
血瘀、食积、痰阻;涩而无力为精伤、血少。
涩脉脉象分析:脉体搏动时无光滑感,脉流如艰难地流过,表面有细小的锯齿感觉。
21)弦脉:脉象特征——形直体长,如按琴弦。主病肝胆病、疼痛、痰饮、疟疾。
弦脉脉象分析:脉管体长、直;指下感觉如琴弦,紧张度稍高。
22) 紧脉:脉象特征——脉来绷急,状如转索。主病寒证、痛证、食滞胃肠。
紧脉脉象分析:脉体紧张度高,搏动时指下有脉流在旋转之感,脉应指有力。
23) 动脉:脉象特征——脉形如豆,滑数而短,厥厥动摇,关部尤显。主病痛证、惊恐。
动脉脉象分析:脉搏动的明显感觉主要在一个部位,多见于关部(即短);表面光滑,速度快(即滑
数);搏动时还有如豆子在跳动。
⑤ 以脉势异常为主的脉象——实、虚、弱、微、散
“脉势异常”的概念:指脉博气势、力量的改变。
24)实脉:脉象特征——寸、关、尺三部有力,有充实感。主病实证。
实脉脉象分析:脉体长、大,有充实感,脉势有力,脉位寸、关、尺三部举、按均有力。
25) 虚脉:脉象特征——脉博动时有空虚感、无力。主病虚证。
虚脉脉象分析:脉势无力,有空虚感;举、按、寻均无力。
26) 弱脉:脉象特征——极细软而沉弱。主病气血不足;阳虚。
弱脉脉象分析:脉博位置深沉(即沉脉),脉来博动时指下感觉脉体细如丝线状,有细线条的感觉(即细脉);脉弹性软;脉搏力量极弱。
27) 微脉:脉象特征——脉形细小,脉势软弱,按之欲绝,若有若无。主病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微脉脉象分析:脉博形如细线,无力无气,似有似无。
28)散脉:脉象特征——浮散无根,稍按则无,至数不齐。
散脉脉象分析:脉博位置浮(即轻按即得),稍用力按则无脉博可感觉到;脉博次数不整齐,不同“一息”之内或多或少;
2、 怪脉:包括危象之脉,多见于心脏病心衰、心律不齐,如釜沸脉、屋漏脉、雀啄脉、解索脉、鱼翔脉、虾游脉、弹石脉。
3、相兼脉
① “相兼脉”的概念:相兼脉是指独立命名的脉象相互兼见合并,如:浮紧、浮缓、浮数、浮滑、沉迟、弦数、滑
数、洪数、沉弦、沉涩、弦细、沉缓、沉细、弦滑等。
② 相兼脉的主病:是各脉主病的综合。如:浮数=浮脉+数脉,主病:表热。
最简单快速的脉诊入门
第一部分脉诊简史
脉诊是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诊断方法。西汉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可以说扁鹊是我国运用脉诊方法诊断疾病的第一个代表人物。《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也记载了太仓公淳于意的诊脉经验和医案,他认为人所患疾病非常复杂,通过查脉可以起到“衡度量、立规矩、悬权衡、案绳墨”的作用。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关于脉象理论和切脉方法的论述。关于诊脉的部位,已有“三部九候法”、“遍诊法”、人迎与寸口,寸口与尺肤互相参合等多种方法。书中记载了多种脉象,并且对“平脉”、“病脉”和“真脏脉”等脉象的形态、临床意义等均有比较明确的论述,对生活起居、气候环境、时令季节和昼夜变化等因素对脉象的影响,也作了概述。
《难经》首先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并且首先论述了寸口诊脉的三部九候。
东汉医家张仲景创造性地总结了汉代以前的临床经验写成医学巨著《伤寒杂病论》。他的诊脉的方法并不局限于“寸口”,还常诊察趺阳、太溪脉,合称为仲景三部脉法。他还通过观察脉象来推测肾气盛衰和胃气存亡,对判断病情和预后提供比较可靠的证据。同时将各种脉象分为阴和阳两大类。
西晋医家王叔和所撰的《脉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脉学专著。该书肯定了《难经》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并大力予以推广;书中提出了廿四种脉象;并对寸口脉的部位以及脏腑在寸口上分布问题也作了比较明确的说明。其中记载的:“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的观点,至今在临床上被广泛采纳应用。
到宋代崔嘉彦编著《脉诀》,用歌诀的形式阐述脉理和脉象形态。由于该书中内容要而不繁,文字通俗易懂,易诵易记,所以流传更广。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濒湖脉学》。总结了历代诸家的脉学理论,结合他自己的临床心得,将脉象分为27种,对各种脉的特征作了形象生动的描述或比喻,简明易懂,深入浅出,易读易记,便于应用。
李士材的《诊家正眼》在《濒湖脉学》的基础上增加“疾脉”成为现今的28种脉象。
此外有关脉学的著作还有《医宗金鉴》、《四诊抉微》、《三指禅》、《脉诀汇编》、《脉理求真》等,这些书籍均是研究脉诊的重要资料。
自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对于脉学的理论、诊脉方法、临床诊断和实验研究等方面均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快的进展。研究中对常见脉象的特征通过数学方程、力学模型或示图的形式加以表述,从而对脉象形成的机理以及生理病理意义方面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
第二部分脉象原理
脉象的产生,与心脏的搏动,心气的盛衰,脉管的通利和气血的盈亏及各脏腑的协调作用直接有关。
心脏和脉管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心脏和脉管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血液行于其中。在宗气和心气的作用下,心脏不断地搏动,把血液排人脉管,则脉管必然扩张,然后血管依靠自身的弹性收缩,压迫血液向前运行,脉管的这种一舒一缩的功能,形成了脉象。心血和心阴是心脏生理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心气和心阳是心脏的功能活动。心阴心阳的协调,是维持脉搏正常的基本条件。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气、血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血液的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血又是气的载体。脉管统摄血液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心搏的强弱和节律也需要气的调节。因此,气血对脉象的影响也十分重要。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脉象形成不仅与心、脉、气、血有关,同时与脏腑的整体功能活动亦有密切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肺与心,气与血的功能联系上。气对血有运行、统藏、调摄的作用,所以肺的呼吸运动是主宰脉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脉之“胃气”的多少与脾胃关系密切。同时,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还依赖脾气的统摄作用。
肝藏血,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肾藏精,精化血,与脉象形成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第三部分脉诊意义
脉诊的临床意义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 辨别病证的部位:
一般而言,脉浮多主表证,脉沉多为里证。
二、判断病证的性质
脉数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脉迟多见于寒证,有力为实寒,无力为虚寒。
三、分辨邪正的盛衰
脉虚多为虚证;脉实多为实证。
四、推断病证的进退
久病而脉象和缓,或脉力逐渐增强,是胃气渐复,病退向愈的表现;久病气虚或失血、泄泻而脉象虚大,则多属邪盛正衰,病情加重的表现。
第四部分 诊脉部位
诊脉部位《内经》中有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相参合的诊法。《伤寒杂病论》中有寸口、趺阳或太溪的三部诊法。《难经》中提出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在《脉经》得以推广,一直沿用至今。
寸口诊法是指单独切按双手腕后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诊脉独取寸口的理论依据有:①寸口为“脉之大会”,故全身各脏腑生理功能的盛衰,营卫气血的盈亏,均可从寸口脉上反映出来。②寸口部脉气最明显,其脉象变化最有代表性。③肺脾同属太阴经,脉气相通,脾输精于肺,肺朝百脉而将营气与呼吸之气布散至全身,脉气变化见于寸口。④寸口脉,解剖位置表浅,毗邻组织分明,便于诊察,方便易行。所以说寸口部为诊脉的理想部位。
第五部分 脉象要素
古人用“位、数、形、势”概括脉象的基本要素,具体地讲,脉象基本要素与脉位、至数、脉力、长度、脉体大小、流利度、紧张度、均匀度有关。
1.脉位:指脉搏跳动显现的部位和长度。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跳动最明显部位的深浅、长短。正常脉的脉位不浮不沉,中取可得,寸、关、尺三部有脉。如脉位表浅者为浮脉;脉位深沉者为沉脉;脉搏超越寸、关、尺三部者为长脉;脉动不及寸、尺者为短脉。
2.脉数:指脉搏跳动的至数和节律。每次诊脉均应诊察脉搏的频率快慢和节律是否均匀。正常成人,脉搏的频率约每分钟72—80次,且节律均匀,没有歇止。如一息五至以上为数脉;一息不满四至为迟脉;出现歇止者,可能是促脉、结脉、代脉。
3.脉形:指脉搏跳动的宽度、大小、软硬等形态。脉形主要与脉管的充盈度、脉搏搏动的幅度及紧张度等因素有关。如脉管较充盈,搏动幅度较大者为洪脉;脉管充盈度较小,搏动幅度较小者为细脉;脉管紧张弹性差、欠柔和者为弦脉;脉体柔软无力者为濡脉、缓脉。
4.脉势:指脉搏应指的有力无力、流利度、紧张度等趋势。正常脉象,应指和缓,力度适中。应指有力为实脉、应指无力为虚脉;通畅状态较好,脉来流利圆滑者为滑脉;通畅状态较差,脉来艰涩不畅者为涩脉。
第六部分 诊脉方法
寸口以及脏腑在寸口上的分布规律:
寸口又称气口或脉口。寸口脉又可以分为寸、关、尺三部。通常以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部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寸关尺三部又可施行浮、中、沉三候。这就是寸口诊法的的三部九候。
脏腑在寸关尺上的分布,文献记载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现在临床上一般是根据《内经》“上竟上”、“下竟下”的原则,来划分寸口三部所分候的脏腑:左寸候心,右寸候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的疾病;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的疾病;两尺候肾,并包括脐以下至足部疾病。
诊脉方法及注意问题
一、 诊脉的时间:
《黄帝内经》中记载诊脉以平旦为佳,也就是说诊脉最理想时间是清晨。但一般很难做到,一般要求诊脉时保持诊室安静,且应让病人候诊,在比较安静的环境中休息片刻,尽量减少干扰因素,以达到平旦诊脉的同样效果。尤其对一些危重病人更不必拘泥于候诊而耽误救治时间。
二、诊脉的体位:
诊脉时病人的正确体位是正坐或仰卧,前臂自然向前平展,与心脏置于同一水平,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微弯曲,在腕关节下面垫一松软的脉枕,使寸口部充分暴露伸展,气血畅通,以便诊察脉象。如果侧卧、上臂扭转,均可能导致脉管受压,脉气不能畅通;手臂过高或过低,都可以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脉象失真。
三、诊脉的手法:
诊脉常用的指法,可概括为选指、布指和运指等。
1.选指
医者在诊脉时用左手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诊病人的左手,三指指端平齐,手指略呈弓形倾斜,与受诊者体表约呈45度角为宜,这样的角度可以使指目紧贴于脉搏搏动处以便于诊脉。
2.布指
医生下指时,先以中指按在桡骨茎突内侧动脉处,称为中指定关,然后用食指按在关前定寸,用无名指按在关后定尺,布指疏密适当。
3.运指
医生运指概括为7种。
(1)举法:指医生用较轻的力量按在皮肤上察脉的方法。又称为“浮取”、“轻取”。
(2)按法:指医生用较重的力量按至筋骨体察脉的方法。又称为 “沉取”、“重取”。
(3)寻法:有两层意思:其一,寻即寻找,指医生手指用力可轻可重,左右推按,仔细体察脉象,寻找脉搏跳动最明显的部位。其二,是指用力不轻不重,按至肌肉取脉的方法,即“中取为寻”。
(4)循法:指用指目沿着脉道的轴上下移动来取脉的一种方法,主要是体察脉搏的长短。
(5)推法:指指目对准脉脊后,顺应脉搏的动势,左右内外推动以体察脉象快慢、力量、趋势的一种方法。
(6)总按:即三指同时用大小相等的指力诊脉的方法。
(7)单按:用单个手指诊察一部脉象的方法。主要用于分别了解寸、关、尺各部脉象的位、数、形、势等变化特征。
四、诊脉平息
平息的“息”,指一呼一吸。平息是指医者在诊脉时要保持呼吸调匀,清心宁神。平息的意义有二:一方面医生以自己的一次正常呼吸为时间单位,来检测病人的脉搏搏动次数。正常人呼吸每分钟16~18次,脉搏每分钟72~80次,以此推算每次呼吸脉动大约为4-5次。另一方面,平息有利于医生思想集中,专注指下,以仔细地辨别脉象。
五、五十动
“五十动”指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一般不应少于50次脉跳的时间。即每次诊脉,每手应不少于1分钟,两手以3分钟左右为宜。
第七部分 运用脉诊的注意要点
脉象与主病之间关系十分复杂,在脉诊临床运用中,需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独异脉的诊断意义
独异脉:指疾病中所表现出的异于常脉的某种特殊脉象变化。临床时若能发现独异脉对于病证诊断是极为有益的。独异脉有部位之异、脏气之独、脉体之独的区别。
部位之异:是指某种脉象仅见于某一部,例如左关脉独弦,右寸脉独弱之类。这些脉的主病多与该部所属脏腑有关。如左关脉弦为肝郁,右寸脉弱为肺虚,左尺脉弱多肾虚等。
脏气之独:是指某些脉常见于相应脏腑的病证,如结、代、促脉常是心病的表现,其他如肝病多见弦脉、肺病常见浮脉、脾病常见缓脉、肾病的脉象多沉等。
脉体之独:是指病中突出表现为某种脉象,其所主的病证自明,如滑脉主痰湿、实热、食积,紧脉主伤寒、痛症,濡脉主脾虚、湿困,伏脉主邪闭、厥病、痛极,芤脉见于亡血、伤阴等。
(二)辨脉主病不可拘泥
脉象一般以浮为主表,沉为在里,数多热,迟多寒,弦大为实,细微为虚。但这些表、里、寒、热、虚、实之间,又有真假疑似,须要注意。例如浮脉虽然属表,但是阴虚血少,中气亏损者,也可以见到浮而无力的脉象;沉虽然属里,但是初感外邪深者,由于寒束皮毛,脉不能达,也有可能见到沉紧脉象;数虽然属热,阳明腑实证邪热内聚,气血受阻时,未必出现数脉。
(三)脉症顺逆与从舍
脉症顺逆,是指脉与症的相应与不相应,以判断病情的顺逆。
一般而论,脉与症相一致者为顺,反之为逆。如暴病出现浮脉、洪脉、数脉、实脉为顺,反映正气充盛能够抗邪;久病出现沉脉、微脉、细脉、弱脉者为顺,说明正虽不足而邪亦不盛。
但是如果新病反而出现沉脉、细脉、微脉、弱脉,说明正气虚衰;久病反而出现浮脉、洪脉、数脉、实脉等,则表示正气衰而邪不退,均属逆证。
所以,脉与症有时有不相应者,故临床时应当根据疾病的本质决定从舍,或舍脉从症,或舍症从脉。
舍脉从症:是指在症真脉假的情况下必须舍脉从症。例如症见腹部胀满疼痛,大便干结,舌苔黄腻,而脉象迟细者,其中症反映的是内有实热的真热之象为真,而脉象迟细所反映的是假象应该舍脉从症。
舍症从脉:是指在脉真症假的情况下必须舍症从脉。例如伤寒邪热郁闭于里,出现四肢厥冷,脉象滑数,则脉象滑数反映的是内有实热的真象,而四肢厥冷是邪热内伏,隔阴于外所形成的假寒之象,所以临床辨证当以脉象为主,此即舍症从脉。
脉症舍脉说明脉象只是疾病表现的一个方面,因而要四诊合参,才能全面认识疾病的本质。
第八部分 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称为平脉、也称常脉。是指正常人在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是人体气血充盈,气机健旺,阴阳平衡健康的征象。
正常脉象特征是:三部皆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4-5至,在成年人相当于每分钟72—80次,不大不小,从容和缓,节律一致,尺部沉取有一定的力量,并随生理活动、气候、季节和环境等的不同而有相应变化。正常脉象的特点为“有胃”、“有神”、“有根”。
有胃:即脉有胃气。
脉有胃气的表现是:不浮不沉,不疾不徐,来去从容,节律一致。即使是病脉,不论浮沉迟数,但有冲和之象,便是有胃气。
脉之胃气,反映了脾胃运化功能的盛衰、营养状况的优劣和能量的储备状况。
人以胃气为本,脉亦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少胃气则病,无胃气则死。因此,诊察脉象有无胃气,对于推断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神:即脉有神气。
脉有神表现有:脉律整齐、柔和有力。
脉之神气反映了机体精气盛衰的状况。因为神以精气为物质基础,并受后天水谷精气的充养,故有胃即有神。
脉象有神,在正常人说明精气充盛;在有病之人,说明虽然有病而精气未竭。故观察脉神对推断疾病预后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有根:即脉有根基。
脉有根表现为:尺脉有力或沉取不绝二个方面
脉有根无根与肾气盛衰有关。脉有根在正常人说明肾气充盛;在病中,则为肾气未绝,尚有生机。相反,若尺脉沉取不应,则说明肾气已败,病情危重。
总之,脉有胃、有神、有根,是从不同侧面强调正常脉象的必备条件。脉有胃、有神、有根,说明脾胃、心、肾等脏腑功能不衰,气血精神未绝,虽病而病尚轻浅,生机仍在,预后良好。
此外平脉脉象还因为个体差异、以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存在一定的生理变异,这些变异仍属平脉范围。
第九部分 浮脉类脉象
浮脉类脉象包括浮、洪、濡、散、芤、革等6种脉象。
浮脉
[脉象特征]:浮脉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其特征是脉管的搏动在皮下较浅表的部位,即位于皮下浅层。
[临床意义]:浮脉一般见于表证,也见于虚证。此外瘦人肌薄而见浮脉,夏秋脉象偏浮,皆属常脉。浮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表浅的象征。
[机理分析]: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外出的表现。外邪侵袭肌表,卫阳抗邪于外,人体气血趋向于肌表,脉气鼓动于外,故见浮脉。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久病体虚也有见浮脉者,脉多浮大而无力。
洪脉
[脉象特征]洪脉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状若波涛汹涌。其特征主要表现在脉搏显现的部位、形态和气势三个方面。脉体宽大,搏动部位浅表,指下有力。由于脉管内的血流量增加,且充实有力,来时具有浮、大、强的特点。脉来如波峰高大陡峻的波涛,汹涌盛满,充实有力即所谓“来盛”;脉去如落下之波涛,较来时势缓力弱,即所谓“去衰”,其脉势较正常脉为甚。
[临床意义]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此外夏季脉象稍现洪大,若无疾病也为平脉。
[机理分析]洪脉多见于阳明气分热盛证。此时邪热亢盛,充斥内外,且正气不衰而奋起抗邪,邪正剧烈交争,气盛血涌,脉管扩大,故脉大而充实有力。若久病气虚、或虚痨、失血、泄泻等病证见洪脉多属于邪盛正衰的危候。
濡脉
[脉象特征]:濡脉浮细无力而软。其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浅层,形细而软,轻取即得,重按不显,故又称软脉。
[临床意义]:濡脉多见于虚证或湿证。
[机理分析]:濡脉多见于精血阳气亏虚者。脉管因气虚而不敛,无力推运血行,形成松弛软弱之势;精血虚而不荣于脉,脉管不充,则脉形细小应指乏力。另外,湿困脾胃,阻遏阳气,脉气不振,也可以出现濡脉。
散脉
[脉象特征]:散脉浮散无根,至数不齐。其特点是浮取散漫,中候似无,沉候不应,并常伴有脉动不规则,时快时慢而不匀,但无明显歇止,或表现为脉力前后不一致。所以散脉为浮而无根之脉,古人形容其为“散似杨花无定踪”。
[临床意义]:散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败的危重病证。
[机理分析]: 散脉多由于气血虚衰,精气欲竭,阴不敛阳,阳气离散,以致脉气不能内敛,涣散不收所致。
芤脉
[脉象特征]: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其特点是应指浮大而软,按之上下或两边实而中间空。说明芤脉位偏浮、形大、势软而中空,是脉管内血量减少,充盈度不足,紧张度低下的一种状态。
[临床意义]:芤脉常见于失血、伤阴。
[机理分析]:芤脉多因突然出血过多之时,血量骤然减少,无以充脉,或者剧烈吐泻,津液大伤,血液不得充养,阴血不能维系阳气,以致脉气浮散而成。
革脉
[脉象特征]: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其具体特征是浮取感觉脉管搏动的范围较大而且较硬,有搏指感,但重按则乏力,有豁然而空之感,因而恰似以指按压鼓皮上的外急内空之状。
[临床意义]:革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下等病症。
[机理分析]:因为精血耗伤,脉管不充,正气不固,气无所敛而浮越于外,以致脉来浮大搏指,外急中空,恰似绷急的鼓皮。
第十部分 沉脉类脉象
沉脉类脉象包括沉、伏、牢、弱等4种脉象。
沉脉
[脉象特征]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之不足,按之有余。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之处,因此用轻指力按触不能察觉,用中等指力按触搏动也不明显,只有用重指力按到筋骨间才能感觉到脉搏明显的跳动。
[临床意义] 多见于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此外胖人见沉脉,冬季脉象偏沉,部分人两手六脉皆沉细而无临床症状,也为常脉。沉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位深沉的象征。
[机理分析]沉脉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为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二为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伏脉
[脉象特征]:伏脉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部位比沉脉更深,隐伏于筋下,附着于骨上。因此,诊脉时浮取、中取均不见,需用重指力直接按至骨上,推动筋肉才能触到脉动,甚至伏而不见。
[临床意义]:伏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病人。
[机理分析]:伏脉多为邪气内伏,不得宣通而致。邪气闭塞,气血凝结,乃致正气不能宣通,脉管潜伏而不显,但必伏而有力,多见于暴病。另外久病气血亏损,阴枯阳竭之人也可以见到伏脉,是疾病深重的标志。危重病证的伏脉,与血管病变造成的无脉症不同。无脉症往往发生在肢体的某一局部,出现相应肢体无脉,而其他部位的脉象可正常。
牢脉
[脉象特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其具体特点是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牢脉轻取、中取均不应,沉取始得,但搏动有力,势大形长,为沉、弦、大、实、长五种脉象的复合脉。
[临床意义]:牢脉多见于阴寒内盛,疝气瘕积等证。
[机理分析]:邪气牢固,而正气未衰者,如阴寒内积,阳气沉潜于下,或气血瘀滞,凝结成瘕积而固结不移,在脉象上则可表现为沉弦实大长的牢脉。若失血、阴虚等患者反见牢脉,当属危重征象。
弱脉
[脉象特征]:弱脉沉细无力而软。其具体特点是位沉、形细、势软。由于脉管细小不充盈,其搏动部位在皮肉之下靠近筋骨处,指下感到细而无力。
[临床意义]:弱脉多见于阳气虚衰、气血俱虚。
[机理分析]:因脉为血之府,阴血亏少,不能充其脉管,故脉形细小;阳气衰少,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脉气不能外鼓,则脉位深沉,脉势软弱。
第十一部分 迟脉类脉象
迟脉类脉象包括迟、缓、涩、结等4种脉象。
迟脉
[脉象特征] 迟脉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相当于每分钟脉搏在60次以下)。其具体特点是脉管搏动的频率明显小于正常脉率。
[临床意义] 迟脉多见于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亦见于邪热结聚之实热证。此外,运动员或经过体力锻炼的人,在静息状态下脉来迟而和缓;正常人睡后,脉率较慢,都属生理性迟脉。迟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搏跳动次数缓慢脉类的象征。
[机理分析]脉管的搏动有赖于阳气的推动。寒邪侵袭人体,困遏阳气,或阳气亏损,均可导致心动迟缓,气血凝滞,脉流不畅,使脉来迟慢。若为阴寒内盛而正气不衰的实寒证,则脉来迟而有力;若心阳不振,无力鼓运气血,则脉来迟而无力。阳明腑实证多因邪热亢盛与糟粕相搏,结为燥屎,阻塞肠道,腑气壅滞不通,气血运行受阻,经隧阻滞,脉道不利,故必迟而有力。
缓脉
[脉象特征]:缓脉有二:一是脉来和缓,一息四至,应指均匀,是脉有胃气的一种表现,称为平缓,多见于正常人。二是脉来怠缓无力,弛纵不鼓的病脉。缓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的跳动不疾不徐,从容和缓稍慢于正常而快于迟脉。
[临床意义]:缓脉多见于湿病,脾胃虚弱的患者,亦可见于正常人。
[机理分析]:因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则脉管不充,亦无力鼓动,其脉必见怠缓无力之象。湿性黏滞,阻遏脉管,气机被困,则脉来怠缓不振,脉管弛缓。
涩脉
[脉象特征] 涩脉脉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其具体特点是脉形较细,脉势滞涩不畅,至数较缓而不匀,脉力大小亦不均,呈三五不调之状。
[临床意义] 涩脉多见于气滞、血瘀、痰食内停和精伤、血少。
[机理分析] 涩脉有有力和无力之分,脉涩而有力者,为实证;脉涩而无力者,为虚证。气滞、血瘀、痰浊等邪气内停,阻滞脉道,血脉被遏,以致脉气往来艰涩,此系实邪内盛,正气未衰,故脉涩而有力。精血亏少,津液耗伤,不能充盈脉管,久而脉管失去濡润,血行不畅,以致脉气往来艰涩而无力。
结脉
[脉象特征] 结脉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其具体特点是脉来迟缓,脉律不齐,有不规则的歇止。
[临床意义] 结脉多见于阴盛气结、寒痰血瘀,亦可见于气血虚衰。此外正常人也有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等而偶见结脉者。
[机理分析]因阴寒偏盛,脉气凝滞,故脉率缓慢;气结、痰凝、血瘀等积滞不散,心阳被抑,脉气阻滞而失于宣畅,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有力;若久病气血衰弱,尤其是心气、心阳虚衰,脉气不续,故脉来缓慢而时有一止,且为结而无力。
第十二部分 数脉类脉象
数脉类脉象包括数、疾、促、动等4种脉象。
数脉
[脉象特征] 数脉脉来急促,一息五至以上。数脉特点是脉率较正常为快,脉搏每分钟约在90-130次之间。
[临床意义] 数脉多见于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还可以见于气血不足的里虚证。数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搏跳动次数加快的象征。
[机理分析] 实热内盛,或外感病邪热亢盛,正气不衰,邪正相争,气血受邪热鼓动而运行加速,则见数而有力,往往热势越高脉搏越快。病久阴虚,虚热内生也可使气血运行加快,且因阴虚不能充盈脉道,而脉体细小,故阴虚者可见脉细数无力。
数脉还可出现在气血不足的里虚证中,以心气不足、心血不足的病证更为多见。心主血脉,主要依赖于心气的推动。若人体气血亏虚,为满足身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需要,心气勉其力而行之,则表现为心动变快而脉动加速、脉率增快,但必数而无力。若为阳虚阴盛,虚阳上浮;或为精血亏甚,无以敛阳,而致阳气外越,亦可见数而无力之脉。
所以古人说“暴数者多外邪,久数者必虚损”。
促脉
[脉象特征]:促脉脉来数而时有一止,止无定数。其具体特点是脉率较快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临床意义]:促脉多见于阳盛实热、气血痰食停滞;亦见于脏气衰败。正常人有因情绪激动、过劳、酗酒、饮用浓茶等而偶见促脉者。
[机理分析]:阳邪亢盛,热迫血行,心气亢奋,故脉来急数;热灼阴津则津血衰少,心气受损,脉气不相接续,故脉有歇止;气滞、血瘀、痰饮、食积等有形实邪阻滞,脉气接续不及,亦可形成间歇。两者均为邪气内扰,脏气失常所致,故其脉来促而有力。若因真元衰惫,心气衰败,虚阳浮动,亦可致脉气不相顺接而见促脉,但必促而无力。
疾脉
[脉象特征]:疾脉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其具体特点是脉率比数脉更快,相当于脉搏每分钟140-160次。
[临床意义]:疾脉多见于阳极阴竭,元气欲脱之证。此外3岁以下小儿脉搏可在一息七至以上,为平脉。
[机理分析]:脉疾而有力,按之愈坚,为阳亢无制,真阴垂绝之候,可见于外感热病之热极时。若脉疾而弱,按之不鼓指,多为虚阳外越,元阳欲脱的表现。
动脉
[脉象特征]:动脉仅见关部有脉,滑数有力。动脉具有短、滑、数三种脉象的特征,其脉搏搏动部位在关部明显,应指如豆粒动摇。
[临床意义]:常见于惊恐、疼痛等症。
[机理分析]:惊则气乱,痛则气结,故因惊、因痛可致使阴阳相搏,气血运行乖乱,脉行躁动不安,而出现滑数而短的动脉。
第十三部分 虚脉类脉象
虚脉类脉象包括虚、细、微、代、短等5种脉象。
虚脉
[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其具体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软弱,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不足的状态。
[临床意义] 虚脉见于虚证,多为气血两虚。虚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象无力的象征。
[机理分析] 虚脉与气血不足有关,气虚无力推运血行,搏击力弱故脉来无力;气虚不敛则脉管松弛,故按之空虚;血虚不能充盈脉管,则脉细无力。
微脉
[脉象特征]: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微脉特点是脉形极细小,脉势极软弱,以致轻取不见,重按起落不明显,似有似无。
[临床意义]:多见于气血大虚,阳气衰微。
[机理分析]:因营血大虚,脉管失充则脉细;因阳气衰微,鼓动无力则脉弱,按之欲绝,似有似无。
细脉
[脉象特征] 细脉脉细如线,但应指明显。其特点是脉道狭小,指下如线,但按之不绝,应指起落明显。
[临床意义] 细脉多见于气血两虚、湿邪为病。
[机理分析]由于阴血亏虚不能充盈脉管,气虚则无力鼓动血行,致脉管的充盈度减小,故脉来细小且无力。或由于湿性重浊黏滞,脉管受湿邪阻遏,气血运行不利而致脉体细小而缓。
代脉
[脉象特征]: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方还。其具体特点是脉律不齐,表现为有规则的歇止,歇止的时间较长,脉势较软弱。
[临床意义]:代脉见于脏气衰微、疼痛、惊恐、跌仆损伤等病证。
[机理分析]:因脏气衰微,元气不足,可致脉气不相接续,故脉来时有中止,止有定数,常见于心脏器质性病变。疼痛、惊恐、跌打损伤等见代脉,是因暂时性的气结、血瘀、痰凝等阻抑脉道,血行涩滞,脉气不能衔接,而致脉代而应指有力。
短脉
[脉象特征]:短脉首尾俱短。其具体特点是脉搏搏动的范围短小,脉体不如平脉之长,脉动不满本位,多在关部及寸部应指较明显,而尺部常不能触及。
[临床意义]:短脉多见于气虚或气郁。
[机理分析]:心气亏虚,无力鼓动血行,则气血不仅难以达于四末,亦不能充盈脉道,致使寸口脉搏动短小且无力。气滞血瘀或痰凝食积,致使气机阻滞,脉气不能伸展而见短脉者,必短涩而有力。故短而有力为气郁,短而无力为气虚。
第十四部分 实脉类脉象
实脉类脉象包括实、滑、弦、紧、长等5种脉象。
实脉
[脉象特征] 三部脉充实有力。实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搏动力量强,寸、关、尺三部,浮、中、沉三候均有力量,脉管宽大。
[临床意义] 实脉见于实证。实脉也可以见于正常人,但必兼和缓之象,若两手六脉均实大,而无病者称为六阳脉,是气血旺盛的表现。实脉作为六纲脉之一,是脉象无力的象征。
[机理分析]邪气亢盛而正气不虚,邪正相搏,气血壅盛,脉管内充盈度较高,脉管呈紧张状态,故脉来充实有力。
滑脉
[脉象特征] 滑脉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滑脉的脉象特点是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同圆珠滚动流畅,可见于寸关尺三部或某一部。
[临床意义] 滑脉多见于痰湿、食积和实热等病证。此外青壮年滑而和缓,妇女怀孕脉滑也为常脉。
[机理分析]痰湿留聚、食积饮停,邪气内盛,充渍脉道,鼓动脉气,故脉见圆滑流利。火热之邪波及血分,血行加速,则脉来亦滑但必兼数。之脉为平人之脉,多见于青壮年,张景岳说:“若平人脉滑冲和,此是荣卫充实之佳兆。”
紧脉
[脉象特征]:紧脉绷急弹指,状如牵绳转索。其具体特点是脉势紧张有力,坚搏抗指,脉管的紧张度、力度均比弦脉高,其指感比弦脉更加绷急有力,且有旋转绞动或左右弹指的感觉,但脉体较弦脉柔软。
[临床意义]:紧脉见于实寒证,疼痛和食积等。
[机理分析]:因寒为阴邪,主收引凝滞,困遏阳气。所以寒邪侵袭机体,则脉管收缩紧束而拘急,正气未衰,正邪相争剧烈,气血向外冲击有力,则脉来绷急而搏指,状如切绳。寒邪侵袭,阳气被困而不得宣通,气血凝滞而不通,不通则痛。宿食积于中焦,气机失和,脉管受阻亦可见紧脉。
长脉
[脉象特征]:首尾端直,超过本位。其具体特点是脉搏的搏动范围显示较长,超过寸、关、尺三部。
[临床意义]:长脉常见于阳证、热证、实证。正常人气血旺盛,精气盛满,脉气充盈有余,也可见到柔和之长脉,为强壮之象征。
[机理分析]:长脉多因阳亢、热盛、痰火内蕴,正气不衰,使气血壅盛,脉管充实,超过寸尺,如循长竿之状。
弦脉
[脉象特征]弦脉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其具体特点是脉形端直而长,脉势较强、脉管较硬,切脉时有指下挺然,有直起直落的感觉。
[临床意义] 弦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衰败者。此外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健康人中年之后,脉亦兼弦,若无病也为常脉。弦脉弦硬,其弦硬程度随病情轻重而不同,轻则如按琴弦,重则如按弓弦,甚至如循刀刃。
[机理分析] 弦脉的产生与肝关系十分密切,因为肝主筋,脉道的柔软、弦硬与筋之弛缓、强劲之性相同;肝病多郁滞,肝气失于条达则脉多弦劲,故称弦脉“在脏应肝”,多主肝胆病变。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均可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脉管失去柔和之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故脉来强硬而为弦。
第十五部分 相似脉鉴别与对举脉
临床上有多类相似的脉象需要鉴别,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
(1)浮脉与芤脉、革脉、散脉:四种脉象的脉位均表浅,轻取皆可得。不同的是浮脉举之有余,重按稍减而不空,脉形不大不小;芤脉浮大无力,中间独空,如按葱管;革脉是浮取弦大搏指,外急中空,如按鼓皮;散脉是浮而无根,至数不齐,脉力不匀。
(2)沉脉、伏脉与牢脉:三种脉象的脉位均在皮下深层,故轻取不应。不同的是沉脉重按乃得;伏脉较沉脉部位更深,须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时伏而不见;牢脉沉取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3)迟脉与缓脉、结脉:三者脉率均小于五至。但迟脉一息不足四至;缓脉虽然一息四至,但脉来怠缓无力;结脉不仅脉率不及四至,而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4)数脉与疾脉、滑脉、促脉:四种脉象的共同点是脉率均有快于正常脉象的感觉。不同的是数脉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疾脉一息七八至;滑脉仅指脉形往来流利,应指圆滑似数但并不数;促脉不仅脉率每息在五至以上,且有不规则的歇止。
(5)细脉与微脉、弱脉、濡脉:四种脉象都是脉形细小且脉势软弱无力。细脉形小而应指明显,主要从脉搏的形态而言;微脉则极软极细,按之欲绝,若有若无,起落模糊,不仅从脉形言,而且主要指脉搏的力量弱;弱脉为沉细而无力;濡脉为浮细而无力,即脉位与弱脉相反,轻取即得,重按反不明显。
(6)实脉与洪脉:二者在脉势上都是充实有力。但实脉应指有力,举按皆然,来去俱盛;而洪脉状若波涛汹涌,盛大满指,来盛去衰。
(7)短脉与动脉:二者在脉搏搏动范围上都较小,仅关部明显。但短脉常兼迟涩;动脉其形如豆,常兼滑数有力之象。
(8)结脉与代脉、促脉:三者均属有歇止的脉象。但促脉为脉数而中止,结脉为脉缓而中止,二者歇止均不规则;代脉是脉来一止,其脉率可快可慢,且歇止有规则,歇止时间较长。
我们把能够反应同一脉象要素相对两个方面的一对脉象称为一对对举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浮脉与沉脉:是脉位浅深相反的两种脉象。浮脉脉位浅表,轻取即得,重按反弱,沉脉脉位深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2)迟脉和数脉:是脉率慢快相反的两种脉象。迟脉脉率比平脉慢,一息不足四至;数脉脉率比平脉快,一息五至以上不足七至。
(3)虚脉与实脉:是脉搏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虚脉三部脉举按均无力;实脉三部脉举按皆有力。
(4)滑脉与涩脉:是脉搏流利度相反的两种脉象。滑脉是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涩脉是往来艰涩,滞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5)洪脉与细脉:是脉体大小和气势强弱相反的两种脉象。洪脉的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势盛而去势衰;细脉脉体细小如线,其势软弱无力,但应指明显。
(6)长脉与短脉:是脉位长短相反的两种脉象。长脉的脉象是脉管搏动的范围超过寸、 关、尺三部;短脉的脉象是脉管的搏动短小,仅在关部明显,而在寸、尺两部不明显。
(7)弦脉与紧脉:是因脉管性质有差异而脉势脉形有别的两种脉象。弦脉主要是脉管较硬,弹性差,端直以长,如按琴弦;紧脉主要是脉管绷急、弹性高,脉体不大而脉势有力,弹指如转索。
(8)紧脉与缓脉:是脉搏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紧脉脉势紧张有力,如按切绞绳转索,脉管的紧张度较高;缓脉脉势怠缓,脉管的紧张度较低,且脉来一息仅四至。
(9)散脉与牢脉:是脉位与气势相反的两种脉象。散脉脉位浅表,浮取应指,脉势软弱,散而零乱,至数不清,中取、沉取不应;牢脉脉位深沉,脉势充实有力,实大弦长,坚牢不移。
第十六部分 相兼脉与真脏脉
凡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因素脉相兼出现,复合构成的脉象即称为“相兼脉”。
因为位、数、形、势都从某一个方面论脉,而诊脉时必须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论脉位不可能不涉及脉数、脉势、脉形,其余亦然。如数脉必须考察脉势有力和无力,脉位浮沉,脉形洪细,就会有数而有力,数而无力,浮数,沉数,洪数,细数等多种脉象,其结果单因素脉象几乎没有。由此可见,相兼脉包括28脉中的复合脉,以及28脉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脉象相兼同时出现。
脉象的相兼只要不是性质完全相反的脉,一般均可出现。相兼脉的主病,往往就是各种单因素脉象主病的综合。
例如:
浮紧脉:多见于外感寒邪之表寒证,或风寒痹病疼痛。
浮缓脉:多见于风邪伤卫,营卫不和的太阳中风证。
浮数脉:多见于风热袭表的表热证。
浮滑脉:多见于表证夹痰,常见于素体多痰湿而又感受外邪者。
沉迟脉:多见于里寒证。
沉弦脉:多见于肝郁气滞,或水饮内停。
沉涩脉:多见于血瘀,尤常见于阳虚而寒凝血瘀者。
沉缓脉:多见于脾虚,水湿停留。
沉细数脉:多见于阴虚内热或血虚。
弦紧脉:多见于寒证、痛症,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等所致疼痛等。
弦数脉:多见于肝郁化火或肝胆湿热、肝阳上亢。
弦滑数脉:多见于肝火夹痰,肝胆湿热或肝阳上扰,痰火内蕴等病证。
弦细脉:多见于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等证。
滑数脉:多见于痰热[火]、湿热或食积内热。
洪数脉:多见于阳明经证、气分热盛,多见于外感热病。
真脏脉是在疾病危重期出现的无胃、无神、无根的脉象。是病邪深重,元气衰竭,胃气已败的征象,故又称“败脉”、“绝脉”、“死脉”、“怪脉”。
根据真脏脉的主要形态特征,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1.无胃之脉
无胃的脉象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古人体会有:脉来弦急,如循刀刃的偃刀脉;短小坚搏,如循薏苡子的转豆脉;急促坚硬,如弹石的弹石脉等。临床提示邪盛正衰,胃气不能相从,心、肝、肾等脏气独现,是病情重危的征兆之一。
2.无神之脉
无神之脉象以脉律无序,脉形散乱为主要特征。前人体会有:脉在筋肉间连连数急,三五不调,止而复作,如雀啄食的雀啄脉;脉如屋漏残滴,良久一滴的屋漏脉;脉来乍疏乍密,如解乱绳状的解索脉等。主要由脾(胃)、肾阳气衰败所致,提示神气涣散,生命即将告终。
3.无根之脉
无根脉象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前人体会有:脉象浮数之极,至数不清,如釜中沸水,浮泛无根的釜沸脉;脉在皮肤,头定而尾摇,似有似无,如鱼在水中游动的鱼翔脉;脉在皮肤,如虾游水,时而跃然而去,须臾又来,伴有急促躁动之象的虾游脉等。均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浮越的征象。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不断研究和临床实践,对真脏脉亦有新的认识,其中有一部分是由于心脏器质性病变所造成的,但不一定是无药可救的死证,应仔细观察,尽力救治。
更多阅读
九阴真经八卦任务怎么做 精 九阴真经八卦
九阴真经八卦任务怎么做 精——简介目前的九阴真经奇遇任务系统中,大部分奇遇是需要前置“八卦消息”才能触发的,少部分奇遇不需要,还有一种比较复杂的奇遇,通过获得奇遇道具再触发奇遇任务。但是需要前置“八卦消息”的奇遇是最多最普
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 长袖
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简介动动手,收拾一下你的衣服吧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工具/原料长袖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方法/步骤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法:[2]长袖 1、把衣服摊平教你折叠不同衣服的方
赚钱就这么简单:1 怎么能快速有钱
赚钱就这么简单:[1]怎么能快速有钱——简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坑蒙拐骗、烧杀抢掠的的事咱不能干,但是赚钱其实很简单,快速有钱也不难,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了啊!赚钱就这么简单:[1]怎么能快速有钱——工具/原料赚钱赚钱就
可遇不可求的事 《可遇不可求的事》
从前读过冯唐的一首诗,名为《可遇不可求的事》。后海有树的院子/夏代有工的玉/此时此刻的云/二十来岁的你。午后坐在窗前看书,窗户微开,夏风徐徐,六楼望下去的学校郁郁葱葱的树木满眼翠绿,远处偶尔有犬吠声,附小的学生刚刚下课,断断续续
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堪称史上最全!原来肩周炎就i这么简单! 最全的足球集锦网站
肩周炎治疗方法集锦,堪称史上最全!原来肩周炎就i这么简单!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