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瞧我这样,把脚高高抬起来……
——不好吧,阿姨穿着裙子呢!
想念你的吻,想念你的味道
今天的海口居然出太阳了。天气预报说,菲律宾“鲇鱼”风暴将在今晨奔袭海南岛东北部。这大好的睛天,看来风灾并没有如期而至,海口城市的天空明净的仿佛琉璃。
午后,去了体育馆荡秋千,扬起头的时候看到了碧透的天,也看见了那块小牌子:“儿童专用”——为啥呀,不是儿童就没有了在秋千上晃悠的权利?俺喜欢秋千!喜欢那种飞翔的感觉……只管微闭了眼,任风从耳边吹过,并不去理会牌子上的字,一直在秋千上流连了很久。(老费们看到这儿,一定要说“文化人”干不文化的事了。呵呵)
万绿园那边的卡拉OK传来辛晓琪唱的一首老歌,名字好像叫做《味道》?“想念你的吻,想念你的味道……”一遍又一遍地“哀号”,凄婉暧昧,悱恻缠绵。哀哀的煎熬人的那种味道啊,它必定是一种叫做思念的东西。那个傻女子啊,想必心底最难忘的还是那个人的味道吧?——傻女子啊!
谁曾说过,大脑对味道的记忆,比对其他东西的记忆都要来的长久与牢靠,不知道你是否经历过这样的事——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时间和地点,一种久远但又非常熟悉的气味,会为你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宝库,让你的眼前浮现出原以为早就已经遗忘的一切?
声音也一样具有这样的魔力。很多时候我们听音乐,其实也是在寻找一种共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请开口说话,我才能看清你。”正因为他了解,人的声音是个性的表达,声音来自人体内在,是一种内在的剖白。
我们通常说:“我今天没那心情。”其实这句话应该倒过来说,因为心怀恐惧的人声音一定是怯怯的,个性谨慎的人说话也是小心翼翼,攻击性强的人言语咄咄逼人。雄武有力的人通常会声如洪钟、铿锵有力。静若处子的人,声调必然低柔平和,以此类推,声音实在能使人的本色显露无遗!
妖精曾经和我正而八经地分析说,为什么她总克制不住地想听“那个他”说话的声音,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手机里听他的那种滋味,好象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我又重拾最初的宁静”。
我也在想为什么呢?其实“她的那个他”说话的声音并不是特别好听的那种,我想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喜欢,因为依恋,因为他在世界上的唯一性,因为他的“味道”独一无二。
或者,你的声音真的很好听,但是能分分秒秒注意你的声音,并总愿意把自己融化在你的人格魅力中的,也就只有特别在意你的那个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话:味道是最说不清楚的,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这不也正是说明了有些时候,有些感情也是如此嘛?不一定要彼此拥有,但只要偶尔想起,仍然会感到幸福与满足。
第一次读洛瑞·L的作品,很惊叹的是他竟然可以记得童年发生的点点滴滴,尤其是带着气味的记忆。从3岁时起,“热带的暑气从地面缓缓渗出,与树根和荨麻一起散发着强烈的气味”,家里的家具的气味,受潮的胡椒和磨菇生长的味道,拥抱着妈妈睡着的气味,到华伦奶奶的每一种酿酒花的味道,再到罗西和她那带着苹果酒味道的吻。
气味的记忆,存在于我们脑海里的时间,是超过我们可以预知的。洛瑞·L对这些有味道的记忆的描述,会勾起我们每个人心里埋藏的味道。“我所爱过的人,最后留在我记忆里的都是他们的气味。有些事物会慢慢远去,然而它们(气味或者味道)却永远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