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开始看时没有多大感觉,越看到后面越是感动。当看到凯特冲着去湖边小屋把信投进邮箱并哭着祈祷两年前的时空的威拉不要走过马路时,听着悲哀的音乐,唯有与屏幕流泪相对。然而电影最后竟以喜剧结局,却是一大败笔,令人惋惜。
我原来设想的结尾是这样的。当凯特跪在湖边小屋的信箱前哭泣着祈祷的时候,镜头转换至两年前的丽达广场。威拉在路的这边看着广场中央的凯拉,一边看看眼前的信,此时,凯拉的画外音响起,“希望你不要过来,如果你真的爱我,等我两年……”但是威拉在经过短暂的犹豫之后,还是移动了脚步。这期间凯特在湖边小屋哭泣祈祷的画面与威拉迈步的画面相互切换,悲情的音乐响起。这时镜头忽地转移到飞驰而来的公车,威拉被撞了。音乐戛然而止,代之以公车残酷的刹车声与周围人群慌乱的叫喊声。凯特马上冲向马路边,试图救活这个不幸的男人。威拉在最后一刻呆滞地望着凯特,嘴角里泛起一丝无奈的微笑,就此逝去。只因,他们注定便是触不到的恋人。镜头再转至两年后湖边小屋旁的凯特。她仍然在祈祷,“答应我,等待吧,两年之后再在湖边小屋相见”。但她苦苦等待,日渐偏西,威拉仍然没有来。悲伤的音乐响起,镜头拉高,美丽的湖边小屋,孤立的静止的信箱,还有一个为失去心中最爱的男人而哭得摧心裂肺的女人。画面渐淡,整部电影就此结束。
如此想着,正准备看到全世界最动人的镜头时,电影中威拉竟然没有走过马路,自然也没有被公车撞。然后在两年后的那个时空,凯特在哭泣中抬起头,看到了等待了两年今日终于前来的威拉。他们相拥在一起,热吻,然后手牵手走进湖边小屋。
从感性的角度看,这样的结局当然是喜剧。凯特等待了两年,威拉等待了四年,两人的时空终于重叠了。然而《触不到的恋人》应该强调的是“触不到”,是为了表达一种相爱却因着时空的相隔而不能接触的悲哀与无奈。以喜剧结局明显偏离了原意。
再从理性的角度分析。如果以悲剧结局,电影更显严密。穿越时空的假设在很多文艺作品中都会用到,想处理得好并不容易。一般文艺作品只敢说过去能改变未来,而电影为了剧情需要,也加入了未来能改变过去的假设。例如威拉在两年前的那个晚上栽下小树后,马上在两年后的晚上,树突然在凯特淋雨的时候长起来了。而凯特把纸条投进信箱后,两年前的威拉也能马上收到。这更加增大了剧情处理严密性的难度。
在这样的假设下我们再看看剧情。如果威拉两年前那天在丽达广场没有出事,那现在的凯特关于这件事的记忆从何而来?那么现在的凯特又怎会在哭泣着祈祷威拉不要走过来?这个是极大的矛盾。因而唯一合理的解释便是,那天威拉还是向凯拉走过去了。
如果两年前的那天威拉顺利和凯特相见了,两年后的一切都已改变,即是说现在的凯特便可能不知身在何处,绝对不是在湖边小屋旁哭泣祈祷。这样对大自然而言当然是荒谬的。电影中,威拉的老父亲在病床上曾对威拉说,人终究是要屈服于自然和光线。这一番话是什么意思?一百分钟的电影花了不少篇幅涉及威拉的父亲不是乱来的。剧本作者应该是想借威拉父亲之语,强调时空不可超越,否则将承担后果。
一切的谬误由威拉引起,因而唯一解决的方法便是那辆公车撞过来了,威拉就这样在两个时空完全消失了。从而威拉为何没有在“海”餐厅出现便有了更合理的解释。而现在的凯特的记忆和现状也没有受到影响。这样一来,整个剧情在时空处理方面便几乎天衣无缝了。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构思奇特,感情细腻,剪辑自然,音乐动人,的确十分经典。很感谢有这么一部好电影,我们得以湿润干涸的眼睛,滋润干枯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