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2012》晚拍两年,导演大概不会再安排疯子查理背着发射器,拿着话筒直播地球的灭亡了,他只要拿一个手机对准崩塌的世界就行了。
记者◎陈赛
不久前,CBS的早间新闻主播戴维·普莱斯(DavidPrice)接受了一项小小的挑战:他被丢在加州一个叫圣塔莫尼卡的海边小镇,身上只有50美元、一台笔记本和一个装着QIK的手机。他要靠着QIK、Twitter和Skpye这三种社交软件,7天之内回到3000公里之外的纽约城。
他打了几份临时工,遇上了一些神神叨叨的人,得到了不少好心人的帮助,步行,坐汽车、飞机,一周后毫发无损地回到纽约,口袋里还揣着50美元,分文未花。
这不是一段如何惊心动魄的旅程。有趣的是,这场小小的冒险并不是要拍成一档真人秀节目在CBS播出,而是选择了在戴维的博客、Twitter和QIK主页上同时直播。
戴维疲于奔命的一个星期里,每天都有数万人通过各种方式在网上追踪他的行程,其中最为新潮的是QIK。
QIK是一种手机视频直播服务。一部摄像手机加上一个QIK软件,基本上就一台微型摄像机,一边拍一边就能在网上直播。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类似于QIK的服务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但QIK是做得最成功的一个,它最大的好处是——极其简单。
打电话还得拨11个号码呢,QIK只要按两下键就OK了——打开QIK,对准目标,咔嚓,直播开始了。
QIK会自动从手机摄像头的取景器里获取数据,通过互联网直接传到你设定好的任何一个网页上,如QIK的主页、你的博客或社交网站主页。在直播的过程中,你还可以与在网络那边观看视频的人即时聊天。
如果手机信号不好,或者干脆没有信号,你录制的视频会自动保存在手机上,等到信号恢复后再自动上传。一旦现场直播结束,视频还会自动保存在QIK的网站上。经过设置,可以自动直接发到YouTube、你的博客或者社交网站主页上。
当一个应用简单到连3岁小孩都会用的程度时,它的流行几乎是毫无疑问的——截至2009年4月,QIK已经能支持128种手机,横跨各种移动操作平台,QIK的视频可以直接嵌入Facebook、Twitter、YouTube等各种视频和社交网站。iPhone3GS的推出,无疑还会进一步刺激QIK的增长。
YouTube、Twitter、iPhone的热潮,再加上高速3G网络的进一步覆盖,移动视频直播的普及是一种显而易见的技术趋势——无论从技术条件,还是社会心理而言,人们都已经准备好了。
事实上,网络视频直播的概念本身并不新鲜。还记得两年前那个叫贾斯汀·肯的耶鲁学生吗?
这个年轻人创办了一个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网站——Justin.tv,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直播自己的生活。其实他的人生并不如何有趣,却吸引了成千上万无所事事的眼球。不过,当时他得在棒球帽上夹一个网络摄像头,走到哪里都得背一台3磅重的笔记本,还要准备重达7磅的电池。
戴着摄像头生活了几个月之后,贾斯汀同学说:“我现在觉得,如果没戴摄像头,就好像没穿衣服一样。”
与贾斯汀无厘头式的突发奇想不同,QIK的三个创始人都已人到中年,在通信与视频领域奋斗多年,是经验老到的工程师。他们对于移动视频的基本判断是,这不再是某个受虐狂的先锋实验,也不只是年轻人的新玩具,而是即将融入大众文化的洪流,其速度和力量很可能比当年的YouTube更加猛烈——YouTube的视频是静态的,他们捕捉的是飞逝的瞬间;QIK是实时发生的,是我们当下发生的日常生活。
想象一下,日常生活中有多少瞬间,你会有那种急切的冲动,想让远方的某人与你共同目睹你眼前正在发生的事情?
不久前的万圣节,就有一个女人用QIK在医院向家人直播生孩子的场面。当然还有无数的生日派对、蜜月旅行、音乐会、球赛……
如果考虑到Justin.tv上曾经发生过的侵权事件——每到周六中午,英国“粉丝”们就头戴摄像头,对准电视屏幕,向全世界球迷直播英超联赛,你就知道QIK可能给大媒体集团带来多少麻烦。
人们还发明出一些更实用的用途,丈夫一边拍摄货架,一边与在家的妻子商量打算选购的物品;司机拍下事故现场,可以作为保险索赔的证据。据说还有梵蒂冈的牧师用QIK传教。
美国众议员约翰·科波逊(JohnCulberson)自称是第一位“实时众议员”,他的诺基亚N95加上QIK,“让阳光照到国会每一个黑暗角落”。
如果《2012》晚拍两年,导演大概不会再安排疯子查理背着发射器,拿着话筒直播地球的灭亡了,他只要拿一个手机对准崩塌的世界就行了。
事实上,很多西方媒体已经在用QIK直播各种重大新闻事件。比如《纽约时报》记者用QIK直播伊朗人在纽约的抗议事件。英国记者用QIK直播发生在英国西北部的水灾。法国FRANCE24电视网在中东地区也是大量使用QIK。
过去,现场直播是一种极其昂贵的传播方式,只有财力雄厚的电视台通过卫星技术才能实现;如今一个小小的软件就能把全世界几十亿个手机变成可以现场直播的摄像机,这种技术的力量怎能不让人心生恐惧?■
本文选自《三联生活周刊》2009年第46期,敬请查阅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