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鱼》:菲律宾和中国的美人鱼

一、人鱼的中国传说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相信这世界上有美人鱼,因为我认为没有事实存在,童话作家根本想象不出这么一个美丽的形象。事实上,人的想象力太贫乏太无味了。
  
  美人鱼之所以被人喜欢全是因为她有着一幅漂亮女人的上半身,谁会愿意去娶一条鱼呢?小时候,爷爷给我讲过一个故事:一个樵夫上山砍柴,路过一座桥的时候不幸掉下了水,一条小红鱼救了他,这条小红鱼是仙女的化身,待樵夫醒来发现身旁的水沟里有一条小红鱼,樵夫认为这条鱼会给他带来好运,于是樵夫把小红鱼带回家放在装井水喝的石缸里,第二天樵夫照例上山砍樵了,小红鱼从石缸里跳出来变化为人,待樵夫中午回家发现家里放着一桌丰盛的午餐,樵夫很奇怪,但是并没有多想,第三天中午樵夫回家又看到了一桌香喷喷的饭菜。第四天樵夫再也无法冷静了,他决定上午早回家探个究竟,于是那天上午他才走到半路就原路返回,当他悄悄回到家门,就听见家里有人做饭的声音,他捅破窗户纸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姑娘,美得像天仙,樵夫再仔细看一看,发现石缸上方墙上挂了一张鱼皮,聪明的樵夫知道姑娘肯定是小红鱼变的,打从自己被救那天樵夫就有预感自己要走好运了,于是樵夫悄悄走近,迅速将那张鱼皮紧捏在手,并悄悄上前抱住仙女的腰,仙女很紧张娇嗔着樵夫把鱼皮还给她,樵夫说“我喜欢你,留下来做我妻子吧!”仙女红着脸想了一会儿就答应了下来。
  
《美人鱼》:菲律宾和中国的美人鱼
  樵夫取了漂亮媳妇,村里人都很羡慕,夫妻过着甜蜜的生活。小红鱼是七仙女之一,只因犯错被王母罚到人间受过两年,樵夫不知妻子是七仙女,只知道妻子没有鱼皮是变不回小红鱼的,因此樵夫将那张鱼皮藏在木床地下的床板下,可惜二人同床共枕快一年了,小红鱼也没有找到自己的鱼皮,只有找到鱼皮变为鱼她才能回到天庭,眼看着仙女肚子一天天大了起来,生孩子那天樵夫不知早产上山砍樵去了,家里只留仙女一人,她肚子疼痛,只能躺倒床上期待婴儿能顺利生产,可是疼痛加剧,叫喊声不断,隔壁邻居也不在家,仙女在床上翻来覆去,一不小心那张压在床底下的鱼皮掉了出来,仙女高兴之中,突然电闪雷鸣大雨滂沱,婴儿也顺利产出,是男孩,仙女抱着孩子心疼不已不忍离去,但是天命难违,她将孩子好好喂饱,并作法变了孩子穿到七岁的所有衣服,仍痛穿上鱼皮,化作小红鱼随着阴沟里的雨水离去。樵夫回到家,只看见孩子不见妻子,他着急翻开床板发现鱼皮不在,樵夫抱着孩子伤心极了,但看到孩子的一大堆五颜六色的衣服,樵夫擦干了泪水幸福的生活着。
  
  这个故事是爷爷讲给我的,过了十几年我仍然记得,因为我特别喜欢关于鱼儿的传说和神话故事,我想美人鱼不仅仅只是个传说。经过世界各地媒体的新闻报道不难发现,多个地点均发现过人鱼的化石或骨骼,其中黑海地区发现的人鱼化石最为完整。这有力地说明了人鱼是曾经存在过的生物物种,只是不会像人一样那么有意识。
  
  美人鱼的国度是什么样?谁也无从得知,只是这个传说一直很美好地世代流传。
  ——您亲爱的弗雷德
  
  

二、关于菲律宾电视剧《美人鱼》
  
  1、戏里戏外:
  我在中学时代看过一部关于美人鱼的港台剧《天地传说之鱼美人》,由徐怀钰、郭晋安主演,那个时候一来是迷恋片尾曲林凡的《一个人生活》,二来就是迷恋美人鱼的传说。
  
  婕希贝儿和弗雷德是否登对?这是一个值得严峻思考的问题,按照人类固有的思维模式的常理来推断,弗雷德不可能接受婕希贝儿是美人鱼的事实,但是到电视剧里一切简单了。
  
  剧中婕希贝儿之所以能如此动人,排除中文配音的干扰,我觉得她的表演还是相当出色,因为我有看过玛丽安•里维拉的谈话类节目,她的说话声音和中文配音的口吻气质风格很搭,其男友DingdongDantes(即,弗雷德)舞蹈也很动感劲力,因此无论是戏里戏外都很搭。
  
  不少网友说弗雷德长得很丑,按照外貌来看确实不帅,因为婕希贝儿是混血儿,和混血站在一起的确黯然失色很多,而且舞台上,婕希贝儿要比弗雷德身高矮一个头,俨然是兄妹恋的派头,不管如何,祝福他们俩能拍拖成功吧!
  
  2、人物形象:
  嘉德当娜,胖鱼一条,肤色鱼纹还很别致,很像好莱坞电影《101真狗》里的服装造型,给人的感觉就是巫婆一个,但是经过剧情设置的巧妙安排,会发现嘉德其实是一个善良的巫婆,巫婆还有善良的吗?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巫婆是一个人人得而诛之的坏人形象,我们的导演大人们是否想过颠覆一下,拍一部善良巫婆的影视剧呢?
  
  艾尔巴斯,一个执着的人物形象,偶尔还有一点自私,爱情是自私的,什么都可以共享,唯独爱情,一个不懂得被爱的人也不会得到爱,他就是典型,他无视艾伦娜的爱,当然也得不到婕希贝儿的爱,一个只剩下自私的爱情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山娃子,一个小大人,我一直觉的他比婕希贝儿还要聪明,甚至没有了山娃子,婕希贝儿的人物塑造也要大打折扣,他会很坚决,也会很罗嗦,关键时刻总能第一个去救婕希贝儿,因为他们既是朋友也是母女,剧终导演安排的很好,婕希贝儿的孩子就取名山娃子。
  
  吉尔多,一个好人向坏人转变的形象,如果他没有发现丝绸阳光女孩,他的一切都会好好的,只因婕希贝儿的出现,毫不夸张的说,是婕希贝儿毁了他的一生,因为他太爱婕希贝儿了,哪怕知道她是人鱼也坚持要她,这等爱也毫不逊色艾尔巴斯,不同的是吉尔多的爱是占有的爱,而艾尔巴斯是可以牺牲自己的爱。
  
  贝娣,一个执着的死脑筋,或者说执着还便宜她了,称为固执比较恰当,这个人物形象让观众恨到淋漓尽致,只因导演无才方出此下策,因为剧种必须有一个恶人来破坏着婕希贝儿的爱情,有了戏剧冲突,戏才能进行下去,而贝娣就是巴巴利亚的接班人。
  
  巴巴利亚,和贝娣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他俩是支撑整部剧进行下去的重要人物,可以说他俩就是孪生姐妹,只是电视剧叙事的一个工具而已。
  
  戴安格,巫婆中的大巫婆,一个怪兽形象吓瘫低龄观众。
  艾瓦(卢西娅),这是一颗定时炸弹的人物形象,当然贝娣躺在医院昏迷那一段也是一颗定时炸弹,只要剧情需要,这人就重要起来,剧情不需要那凉快哪呆着去。
  
  当约翰,一个坏人向好人转变的人物形象,和吉尔多恰恰相反。
  保罗、希拉梅尔的爱情是婕希贝儿和弗雷德爱情的点缀,锦上添花,互补。
  
  菲丽西亚,是一个透明人物,这个人物形象就是为“发现”设置的,和卢西娅一类,但经历和卢西娅恰恰相反,矛盾交错互换。
  
  主角,婕希贝儿、弗雷德(略)。
  
  

3、编剧的迂回叙事结构和导演的小算盘
  这部剧有着小说作为改编的厚实基础,原剧有一百多集,经过台湾著名配音导演康殿宏的删减,中文引进版为50集,这么长的剧,中国人称之为:老奶奶的裹脚又臭又长!但是该剧没有,一点也没有觉的冗长,只是觉的想快一点看结局,中间都想省略不看。
  
  看着那叫一个揪心啊,有时候我都怀疑导演和制片商们是不是人?折磨观众还想从观众口袋里捞钱,真没有职业素养。我觉得好导演和小导演的区别就是,好导演能让观众明白些生活的什么?同时又能让观众简单的放松愉悦或伤心,小导演眼中只有一字:钱,只要能吸引眼球赚钱,我什么手段都用上,管你观众心里什么感受?
  
  由于该剧有小说原著作为支撑,所以故事功底很扎实,但是编剧在编写对白上还是功力欠佳,包括镜头感意识不太强,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意味着,编剧是作家转行的,业余编剧大多都存在这个毛病,而且刚开始看会对镜头的跳切不适应,这是中文版删减的缘故还是导演手法就是如此?我不得而知,平行剪辑和交叉叙事十分生涩,看了不免有砸屏幕的冲动,三镜头法的运用也极为令人不悦,看来国度不同,同行业差异很是很大,文化接受力也有所差异,唯一相同的是故事是想通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25101011/58339.html

更多阅读

废话剧《狼奔豕突》:荒诞且真实的城市寓言

当下的中国话剧,无论是先锋话剧里的前卫批判,还是传统话剧中的尖锐拷问,都愈来愈多指向城市中的沉珂病症,直面都市族群的亚健康生态。前不久,笔者有幸看到废话剧《狼奔豕突》的彩排,这出戏便是一个关于的城市寓言,关于人在城市病态化生存的

《无人区》:社会秩序之外的丛林生存法则

《无人区》:社会秩序之外的丛林生存法则马庆云/文如果说《疯狂的石头》是宁浩在现实社会的生存秩序中寻找人性特点并进行扭曲处理取得戏剧效果的话,那这部被封禁四年之久、历经数次修改的电影《无人区》则是导演力求在社会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5) 国4和国5的区别

趣解《千字文》:绝妙华章背后的故事 (4)【第十三句 剑号巨阙】剑,是广为中国人所熟悉的一种兵器,其长相基本是这样的:长刃,双锋,中间有脊,短柄。《说文》中说:“剑,人所带兵也。” 在冷兵器时代,剑在步兵对决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制敌法宝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

《读名画:大橡树下的母马和马驹》文/阿麦我不言语。我站在大橡树下,看枣红马啃着鲜嫩的青草,马驹吮吸着乳汁……这一刻,世界是静谧的。我想起了母亲,那个微笑的小女人她生育了六个孩子。和她一起啃过树皮的大哥去了五姐也走了。她给毛主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从娃娃抓起的通识教育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从娃娃抓起的通识教育★郭松民做为美国最深谋远虑的的政治学家,萨缪尔·亨廷顿曾经在2004年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是谁:对美国国家认同的挑战》的著作,他在书中充满忧患地指出:随着非欧裔移民,主要是拉丁裔、亚裔

声明:《《美人鱼》:菲律宾和中国的美人鱼》为网友感受浅蓝的淡然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